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维动画短片制作》制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二维动画短片制作》制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二维动画短片制作》制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二维动画短片制作》制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二维动画短片制作》制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专业(班级)名称09级动漫设计与制作1、2班制卷教师华江林

注意:

(1)给每位同学提供了两个文件,分别是“样片.swf”和“考试.fla”。其中“样片.swf”为参考样片,考生作品必须在所提供的“考试.fla”文件中完成。

(2)样张中所用的所有素材,在“考试.fla”文件的“库”中都有提供。

(3)作品大小设为600×400px,帧频设为25fps。

(4)上交的作业要求包含两个文件,分别是“学号+姓名.fla”和“学号+姓名.swf”。

评分标准

厨艺比赛评分细则说明

厨艺比赛评分细则说明 一.现场操作评判 仪容仪表:参赛选手在参赛现场要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装及仪容仪表要整洁。 其中工装1分、工帽1分(整洁完好),头发、胡须、指甲(合格 洁净)3分. 操作规范:在操作时要注意操作规范,比赛现场保持整洁1分、原料拿取安全卫生2分、刀具整洁2分、盛器干净1分、摆放规整2分、废料处理 得当2分。 合理用料:合理选料、取料、杜绝浪费5分。 超时扣分:严格遵守考试规定时间,满分10分。每超过两分钟,将从操作技能鉴定考核的总分中扣除1分,超时二十分钟,取消该项考试资格,该项目成绩以0分计算。 二、参赛作品评分细则

2.初加工比赛 比赛内容为鸡肉分割技术。现场提供每位参赛选手白条鸡一只,按照行业标准,将标的物切割修整9个产品。成型标准:去骨去皮鸡大胸、整鸡翅、翅中、整鸡腿、琵琶腿、大腿肉按标准切割完整符合行业标准。比赛时间限制5分钟。 9个部位切割完整,品相完好:9个产品具体标准请参照厨师示范标准,肉质表面没有刀伤,切割面没有碎屑、血膜等物质,切割完整,摆放按照《鸡肉分割标准说明》图示。表面刀伤≧2处,每多一处扣3分;切割面存在碎屑、血膜或者切割表皮严重不规整≧1处,每多一处扣5分。 鸡大胸、鸡大腿占比符合标准:鸡大胸、鸡腿肉称重占比标准请看《鸡肉分割标

准说明》。 整体效果(干净利落):比赛整体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冗余动作。多余动作过多者可根据实际情况扣除1-5分。 3.盘饰比赛 比赛内容为年夜饭和婚宴自创盘饰。果酱画、果蔬雕刻、糖艺、盐雕、面塑五种方式均可,意在突出特色、体现主题、烘托节日氛围。成型标准:年夜饭盘饰一款、婚宴盘饰一款,成品完整,寓意丰富,讲说契合主题,性价比高。 比赛时间规定时间展示盘饰成品。 1.盘面干净整洁,美观大方,布局合理。其中盘面干净整洁3分,出现污点、油渍扣3分;美观大方6分,盘饰物平面或立体感符合创作比例,整体气势强,能提升整体菜品质量。出现比例失调或整体感缺失可根据实际情况扣除2分、4分、6分;布局合理6分,盘饰位置得当,主次分明,不过分夸张粉饰。出现盘饰占据主导、位置过于重要,层次不明显可根据情况扣除2分、4分、6分。 2.刀工、绘画绘画或雕刻精细,立体感强、层次感突出。其中绘画或雕刻精细程度高,技巧性强10分,盘饰物局部雕刻失真、失调可根据情况扣2分、

《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标准

《中式面点制作》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 课程类别:岗位核心能力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时数:150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工程等专业的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在职业岗位能力课程体系中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面点工艺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学习面点制作原料选择、面团、馅心、成形、熟制等工艺流程,掌握各类面点制作的核心技能,从而达到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职业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打下基础。本课程根据烹饪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国家中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以面点职业岗位需求分析为基础,以面点制作项目任务为载体,以教师讲解面点理论知识和演示面点制作过程为辅助,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为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面点制作为目的,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二)设计思路 总体设计思路是:根据职业岗位(群)和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查分析,本课程教学要打破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面点基本理论、面点风味流派、、面点面团原理、面点馅心知识、面点制作手法、面点成熟成型方法、筵席面点设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教师演示、实训操练等方法相结合,构建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性、职业化要求,以理论适度、重在实践为原则,将面点操作手法、水调面团、发酵面团、油酥面团的制作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

教学方式上,适度采用项目教学和工作任务教学法,按照宾馆饭店面点间操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要求组织教学。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基础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双重考核,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面点的基本理论,掌握面点制作原料的选择、鉴别和管理,掌握面点制作车间设施、设备、工具的布局并能使用和管理相关设备和工具,掌握面点加工基本技法,熟悉基本面点品种、典型面点品种的设计、加工及风味特色的调制。 2.能力目标 能分析各类面点的加工原理、基本技法及风味特色;能设计、加工各类面点品种;达到职业培养目标和职业技术资格的要求,胜任各级各类餐饮面点加工的管理和技术工作。 3.职业素质目标 让学生积极沟通、团结协作,并在主动参与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高,达到高技能人才应具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 (1)方法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继续学习能力; (2)社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灵活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职业转换能力、生存能力; (3)学习、协调能力; (4)自信心、社会责任心、法律意识、职业道德等职业素养。 (四)前导课程 前导课程:《烹饪原料加工技术》、《烹饪基本功训练》、《烹饪原料学》等。 (五)后续课程 后续课程:《名菜名点欣赏》、《筵席设计》等。 二、课程内容标准 (一)学习项目划分及学时分配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学校:丰镇市职业中专姓名:闫瑞芳 教学课题:面点制作工艺流程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的学习全面了解面点的制作过程 2、掌握中式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 教学重点: 中工面点制作的操作程序 教学难点: 面团的调制、馅心的调制 教学程序: 一、课前准备 1、面粉及成形的面团 2、各类面点成品图片资料 二、组织教学 按常规教学进行 三、复习提问 1、面点的分类有哪些 2、制作特点是什么 四、导入新课 教师以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面粉为例,试问学生如何把面粉变成饺子,需要几步能完成进而引出新课。 五、讲授新课 (一)、原料的准备 1、根据面点品种的要求选用原材料

在选用原材料时应熟悉原料的性质、特点和运用范围。教师通过实例说明以上三点对原材料的影响。 如:制作面包应选用高筋面粉,制作蛋糕应选用低筋面粉,起酥面团应选用固态油脂,制作汤圆应选用小磨粳糯粉。 2、根据所制作面点的品种、数量准备原料 要做到逐一备齐,做好标记,避免错拿。 3、需要初加工的原料预先按要求处理 例如面粉的过筛、果仁的去皮烤香,碱粉制成碱水等。 (二)、工具的准备 许多面点的成形需要借助各种工具,在面点制作前应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设备,这样在操作时才能得心应手。 教师启发学生试想一下制作面条需要哪些工具进一步详细说明。 (三)、面团的调制 1、概念 面团的调制是将主料与辅料等配料,采用工艺手段调制成适合于制作面点的面团的过程。 教师通过实物面粉与面团的区别进一步说明,让学生直观理解面团调制的概念。 2、面团调制的方法 面团的调制包括和面和揉面两个部分 1)、和面 和面是将粉料与水或其它辅料掺和调匀成面团的过程。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技能中的最初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教师通过大量实例进一步说明和面在整个面点制作过程中的重要性。 和面的手法包括:抄拌法、调和法、搅拌法 教师分析:调制大量面团用抄拌法如:馒头 调制少量面用调和法如:面条

中式面点技能竞赛规则

中式面点技能竞赛规则 一、竞赛内容 1、参赛者在45分钟内完成一款中式面点的制作,馅料自定。要求每款品种制作12件。 2、参赛品种的面团、馅料的原料(原料不限)可在场外加工自备带入场;但必须在场内调味、做型和加温。一切自带原料。入场前须经检查验证,违反规定者,将酌情扣分直至取消参赛资格。 3、凡食品不得使用色素。碟边美化用的装饰可在场外加工,如装饰使用色素物质,须与食物严格分开,并须经验证后才能带入场内上盘摆砌。 4、每款面点只限制作一次,必须独立完成。送评主盘以12人量为标准。 5、赛场只提供常规设备用具(如:炉灶、蒸炉、电烘烤炉、压面机、面包醒发柜、炒锅等)和一般常规调味料(包括:食用油、精盐、鸡精、白糖、生抽、老抽、胡椒粉、麻油、生粉、发酵粉、面粉、酵母等),除此以外的特殊工具和调味料、辅助原料、添加剂等均由参赛者自备,经检查验证后自带入场。参赛者自备使用的盛装器皿,不得带有任何标志,只能有参赛者在盘底作记号,以便赛后认领。 二、评分标准 1、面点分味感、质感、观感、营养卫生、创新性等五部分评分,满分为100分。 (1) 味感(30分):调味适当、口味鲜美纯正,符合成品本身应具有的咸、甜、鲜、香等口味特点,无异味。不符合要求,酌情扣1至12分。 (2) 质感(30分):选料精细,用料配比准确,工艺规范,火候得当,质感鲜明,符合成品本身应具有的软、酥、脆、滑、松糯、爽等特点。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1至12分。由于失饪造成生、

糊而不能食用的,整个品种不予判分。 (3) 观感(25分):形态优美自然,层次清晰,花纹细腻均匀,规格一致,馅与面皮均衡适度,色泽自然,装盘美观。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1至12分。 (4) 营养卫生(10分):成品中不允许有异物,使用添加剂要适当,营养配比合理,讲究餐具、盘饰清洁卫生。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1至4分。不可食用的不予判分。 (5)创新性(5分):主题新颖,富有创意,能体现侨乡美食特色。不符合要求的,酌情扣1至5分。 2、现场操作违例扣分办法 参赛者有下列行为者,将从个人参赛成绩中扣分: (1) 参赛者衣着不整洁,不戴发帽或其他违反个人卫生要求的,酌情扣1至2分。 (2) 食物生熟不分,工具不洁,乱扔下脚料,不搞好操作场地卫生工作的,酌情扣1至2分。 (3) 失饪重做或挪用他人已加工的原料、汤汁的,酌情扣2至4分。 (4) 违反比赛规定,提前进行加工动刀成型的,每一款原料酌情扣2至4分。 (5) 超时操作在5分钟内的,在该品种的成绩中扣1分;以后每超过五分钟(含五分钟之内),再扣2分,如此类推。 (6) 现场操作过失,由现场监理人员负责记录,有监理长予以扣分;发生严重违规行为而不予判分的,由总裁判长签字核准。 3、评分与记分方法 本次评分,参赛者的每一款品种均由裁判员参照评分标准各自独立评分,汇总后取平均成绩,作为该品种的评定成绩(保留小数两位)。

4.第四章面点制作基本功

第四章面点操作基本功 任务一:面点基本操作技术——和面 一、概述: 面点基本技术动作主要包括和面、揉面、搓条、下剂、制皮等方面,是面点制作工艺中最重要的基础操作,只有学会了这些基础操作,才能进一步学会各种面点制作技术。基本技术动作熟练与否,会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所以学习面点基本技术动作是制作面点的主要基本功。 二、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面点基本技术动作的重要性。 2.掌握和面的主要操作方法及适用面团。 3.领会基本技术动作的要领。 4.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三、学习重点: 1.和面的重要性。 2.和面的操作要领和质量要求。 3.和面的基本手法和适用范围。 四、环境条件: 面点操作台、和面容器(缸、盆)或和面设备(和面机等)、刮板、抹布等。 五、学习知识: (一)实践性知识: 和面方法 和面是整个面点制作中第一道工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面团的质量,能直接影响成品品质和面点制作工艺能否顺利进行。 和面常用的方法主要分为抄拌法、调合法、搅和法等三种,其中以抄拌法使用最广泛。 一、抄拌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多的冷水面团和发酵面团等,在缸盆内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

将面粉放入缸(盆)中,中间掏一坑塘,第一次放入水量(占总水量70~80%),双手伸入缸中,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使面粉与水结合,呈花片状时加入第二次水(占总水量的20~30%)继续双手抄拌成为结块的状态,然后揉搓成团,达到“三光”(即面光、手光、容器光)。 3.注意事项 (1)和面时以粉推水,促使水、面粉迅速结合。 (2)双手按照从外向内,由下向上,反复抄拌的方法。 (3)根据面团软硬的需要,掌握加水的次数和掺水量。 二、调合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面粉数量较少的冷水面、烫面和油酥面团等,在案板上进行操作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 将面粉放在案板上,围成中薄边厚的圆形小坑(圆坑塘形),将水倒入中间,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使面粉与水结合,而成雪片后,再掺入适量水揉成面团。 3.注意事项 (1)面粉在案板上挖小坑,左手掺水,右手用刮板由内向外慢慢调合。 (2)操作中手要灵活,动作要快,防止水溢跑到外面。 (3)根据面团的要求,掌握面粉与掺水的比例和次数。 三、搅和法: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粉料较多,用开水调制的面粉、米粉面团或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等,在缸盆内使用工具进行搅和的和面方法。 2.操作方法 将粉料放在缸盆里,中间掏坑(也可不掏坑),左手浇水,右手使用工具搅和,边浇边搅,搅匀成团即可。 3.注意事项 (1)调制烫面时,开水浇在粉料中间,搅和要快,使水、面尽快混合均匀。 (2)调制掺水量较多的面团或面糊时,要分次加水,顺着一个方向搅和。 (3)根据面团的需要,掌握粉料与水温、水量的比例和次数。 (二)理解性知识:

五年级科技小制作

五年级科技小制作 https://www.doczj.com/doc/ad376640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自制香皂纸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答案补充(1)、自制羽毛球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制作过程: 1.取250 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 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 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 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答案补充 2)、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 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3)、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答案补充 4)、自制太阳灶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 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 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答案补充 2)、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 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3)、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答案补充 5)。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取三合板一块,锯一直径为120 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 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针磁化。最后,把指针放在轴上。注意哪头指向北,就这头涂成红色。在使用时,不要让指针接触磁性很强的磁铁,以免影响指南针的磁极。

小学科学评分标准

小学科学素质教育评价标准及评价内容 一、评价说明 (一)教师任意抽取三个分组实验进行评价,每班的学生按四人或六人分为一组,以学生实际操作为主要考查依据,采用教师评价小组,组长评价组员的方式进行。 (二)每个评价项目满分均为100分,60分以下为待合格,评定为D;60分——69分的为合格,评定为C;70分——89分的为良好,评定为B;90分——100分的为优秀,评定为A。 (三)科学制作以学生日常实践作业及作品直接评定等级。 二、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一)说一说实验思路。要求(正确、合理、有新意),打分档次分为:10分、20分、30分。 (二)实验操作过程。要求(正确、规范、熟练),打分档次分为:10分、20分、30分。 (三)实验结果。要求(正确、现象明显、整体感强),打分档次分为:10分、20分、30分。 (四)整理实验材料。要求(正确合理、干净),打分档次分为:5分、10分。 三、科学小制作评分标准 (一)创新性。作品立意要新颖,是原创的或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创新和改进的实物。作品应体现动手能力,体现作者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权重(20分) (二)科学性。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充分体现科技含量;材料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创作作品。权重(20分) (三)艺术性。作品应该是小学生身边的科学,是改进日常生活中经常

接触到的东西,不是去搞高深的、尖端的、难以办到的科技发明项目。作品在选题、设计、制作、美工上要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可视性强,有一定的收藏和保存价值。权重(20分) (四)实用性。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可能接近生活、生产实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有可预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权重(20分) (五)节约性。作品应该是充分利用废旧物品、材料制作,应充分体现节约思想和环境保护意识。权重(20分) 四、实验目录 (一)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二)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五、评价量表(见附件1、附件2)

1.4.5.2面点制作的工艺流程-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成型工艺 面点的成型技术,是在具体面点的要求下,利用制作好的面团,通过多种方法将其制作成多样的半成品或成品的一种操作技术。同时,成型技术是面点制作中技术性非常高的一项重要技术,为了美观,还需要一定的艺术性。通过形态变化,成型技术可以丰富面点的样式和品种,体现出面点的特色。如龙须面、船点等面点,就是以独特的成型手法而享誉全国。 面点的形态有很多,成型的方法也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卷、包、捏、切、按、叠、剪、模具成型、滚沾、镶嵌等多种方式。 一、卷的制法 卷是面点成形中的一种常见的做法,有“双卷”和“单卷”之分。 在点心的制作中,无论单卷还是双卷,首先的工作都是将面团擀成薄片,然后或撒盐或铺馅或刷油,以起分层的作用,再按制品的不同需求卷起来。卷好后是双筒,还是单筒,一般根据品种的要求而定,最后用刀切成面剂需要的样式,即制成了制品的生坯。 “双卷”的制作方式很简单,一般是将擀好的面皮从两头向中间卷起,这样的卷剂为双筒。此法用于制作如意卷、四喜卷、蝴蝶卷、鸳鸯卷等。 “单卷”的制作方式:将擀好的面皮从一端卷向另一端成为一个圆筒状。此法用于制作花卷、蛋卷。 二、包的制法 是将馅心装进坯皮内使制品成型的一种方式。它分为无缝包法、卷边包法、捏边包法和提褶包法等几种。 1.捏边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手托住一张制好的面皮,将馅心放在面皮上面,然后再用手指面皮对折,把面皮边沿捏成褶即成。常用于蒸饺等品种的制作。 2.无缝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左手托住制好的面团,然后将馅心上在面团中央的孔内,再用手指将四周的面皮收拢至无缝。此法的关键就在于收口时手能不能把开口收好,收口时要用力收平、收紧。由于此法简单,常用于肉包、菜包、汤圆等的制作。 3.卷边包法 操作方式为:在两张制好的面皮中间夹上馅,然后将面皮的边捏实,不能露馅,有的品种还需要捏上边花,以示美观。常用于酥盒、酥饺类等品种的制作。 4.提褶包法 操作方式为:先用手托住一张制好的面团,然后将馅心放在面团上面,再用手指捏住面团的边沿,一边提褶一边收拢一边转动,直到封口为止。此法要求成型好的生坯的褶子以

五年级科技小制作

自制香皂纸制作材料和工具: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答案补充(1)、自制羽毛球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制作过程: 1.取250 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 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 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 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答案补充 2)、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 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3)、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答案补充 4)、自制太阳灶找一个大号手电筒上的凹面反光碗,用硬质泡沫塑料或木料削一根长约4 厘米的圆柱体,直径以正好能紧紧塞进反光碗的圆孔为宜。在圆柱的一端横向钻一个细孔,穿入一根直径相当于孔径的铁丝,然后将露在圆柱外的铁丝两头扳折成90°,各留5 厘米即可。把圆柱塞入反光碗的圆孔内,再将铁丝两端插在一块泡沫塑料或木质底板上。将一根细竹签的两头削尖,一头插在反光碗中央的圆柱上,另一头插上一小块土豆。把该装置放在太阳下,让反光碗朝着太阳方向,然后,耐心调节竹签长度,让插上去的土豆正好位于发光焦点上。要不了多久,土豆就会被太阳光烤熟,发出香味。 答案补充 2)、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 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3)、自制手电筒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答案补充 5)。指南针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用途,它是根据磁学原理制作的。取三合板一块,锯一直径为120 毫米的底板。把表面和边缘用砂纸磨光。在一张铅画纸上标好符号,按尺寸把盘面剪下,贴在底盘下,取一枚大头针或缝衣针,从底盘背面中心穿过,将尖头露出盘面做轴。根据尺寸把一块白铁皮剪成指针形状,并钻一个直径2 毫米的孔,把一颗纽扣固定在指针上。用一块永久磁铁触指针数次,使指

评分标准

图形创意与语言 评分标准: 一、所画的图形的创意符合所选题目的主题,象征寓意明确。(分值0-40分) 二、图形表达准确,绘画技法多样新颖,有创造力,制作精良,尺寸规范。(分值0-30分) 三、课堂练习数量饱满,质量较高,对作业的制作起到扩展思维的作用。(分值0-20分)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制作态度认真。(分值0-10分) 字体设计 评分标准 一、临摹黑体宋体:形体符合宋体、黑体的笔划特征。基本按照临摹样本原型进行临摹、字体的间架结构紧凑、规范,符合汉字构字法。制作精细、填涂整洁。(分值0-30) 二、临摹罗马字母:严格按照摹本的原型,掌握拉丁字母的书写笔顺、规范以及罗马字体特有的衬线形式,并且能够对于字母的视觉大小进行合理调节。制作准确、卷面整洁。(分值0-30分) 三、品牌字体设计:对汉字的字体结构把握准确,并且字体都有独特的创意点,每个词中文字笔画的变化具有风格统一性,制作技法独到、精良。(分值0-40分)。 版式设计 评分标准: 一、迎合设计的主题,对素材的搜集准备充分,并进行合理的剪切和处理。(分值:0-20分) 二、对文字信息和图片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恰如其分。(分值:0-40分) 三、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制作,尺寸规范,制作精美,形式多样。(分值:0-30) 四、准时到课,草稿设计认真,练习量饱满。(分值:0-10分)

型录设计: 评分标准: 一、对课题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素材的搜集准备充分。并对文字信息以及图片的处理恰如其分。(分值:0-20分) 二、文字与图形的排版恰当,并迎合设计的主题,具有形式美感和设计的系列化。(分值:0-40分) 三、宣传册的结构设计上富有创造性,新颖、富有层次。(分值:0-20分) 四、材料选择恰当,制作精美,形式多样。(分值:0-10分) 五、准时到课,草稿设计认真,练习量饱满。(分值:0-10分) 包装设计: 评分标准: 一、对课题有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制定可行性计划书,按计划书完成课题各个部分的制作。(分值0—20分) 二、造型标准完善,生动有趣,并赋予功能性,材料选择适当,有实用价值。(分值0—30分) 三、图形设计上形式感强,构图合理,创意性强,各不同规格的包装具有形式上的统一感,具有系列感,整体性。(分值0—30分) 四、模型制作精细、准确,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分值0—10分) 五、准时到课,能够按步骤严格执行设计计划,准时完成。(分值0—10分) 标志设计: 评分标准: 一、标志图形设计草图数量饱满。(分值0-10分) 二、标志图形设计形式感强,创意性强,图形寓意紧扣主题。(分值0-40分)

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蚅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肅中式面点的基本常识 蚀一、中式面点的历史 螁中式面点在我国饮食文化中有着30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饮食文化历史中的宝贵财富之一。中式面点制作工艺起源于西周时期,历经了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东汉初期,佛教文化传入,素食点心亦随之发展。到了隋唐,元宋时期,中式面点制作技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面团制作种类而增多,馅心多样化,都使面点制作工艺技术得到了较专业和较全面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尤其鸦片战争后,大量西洋文化,西式糕点制作工业的涌入,使面点制作技术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面团调制,馅心配搭多元化,加温成型方法多种并用,各种风味流派点心基本形成。 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转变,发展,糕点行业已由完全的手作生产转变成半机械化,半自动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糕点行业制作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型材料的介入,各种新工艺制作技术,使各地的糕点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交流,南式点心北转,北方点心南转,促进了中西风味,南北风味的结合,以及许多胜似工艺品的精细点心。 蒃中国烹饪是“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为准则,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应坚持这一方向准则。以快速,科学,营养,卫生,经济,实用是当今时代对面点制作的发展要求,努力使面点工艺科学化,适量化,程序化,规范化。 螃二,中式面点的分类及特点

袀中国点心按地方风味及制作工艺流派基本分三大类 蒇1.广式点心—指珠江流派及南部沿岸、地区制作的点心,以广东为代表,故称广式点心(粤点) 芅特点—精小雅致,款式常新,皮薄馅大,变化多样,保鲜味美,适时而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集大江南北而成。 蒂广式点心又分为常期点心(三茶、两饭、五市经营),星期点心(每星期更新),季节点心,节日点心(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旅行点心,席上点心,中式午、夜点,点心宴八大类 羀2.苏式点心—指长江下游,江浙沪一带地区,以江苏为代表,故称苏式点心袈特点—馅心用料讲究,口味浓,色泽深,调味重,略带甜头 蚃3.京式点心—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含山东,东北,河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故称京式点心 芁特点—馅心口味咸、甜分明,咸馅多用葱姜,黄酱,香油等,皮质较硬实,有劲 羀三,面点工艺制作常用主要工具 艿较大型—和面机,压面机,多效用搅拌机,发酵箱,炕炉,蒸炉,煎炸炉,粉炉,雪柜,低温柜,生熟食沙柜,案枱等 莅较小型—刮刀,各种刀具,开酥棍,打蛋棒,各种蛋盛模具,打面棍,裱花咀,釾,光吸,炕盘,糕盘,大小秤等

科技小制作

先来张效果图. 提手剪掉(后来做头盔的时候刚好用到了)。两边剪掉

掰开,小心别掰碎了碰上白漆,也可以喷别的颜色,盔甲做完后有同学建议我喷成金色的, 弄点胶带贴一下,边上喷点黄的,个人感觉美观点。 儿子用断的宝剑派了大用场,抠了个宝珠镶在中间,好看多了 做了腰带以后发现家里好多2.5升的可乐瓶,于是继续摸索。做了头盔。这是半个可乐瓶。 剪开,继续剪,剪出个造型,大家可以随意,发挥想象。中间挖个洞。装前面冰红茶瓶子留下的提手。

喷漆 可乐瓶的盖子配合冰红茶提手,打两个眼装上一根松紧带就能带头上了。 效果图,后来我把提手中间剪掉了,变成两根须须。^_^ 好了,接下来是胸甲了,胸甲用了一整个的可乐瓶。剪开,用粗铁丝定型。手头没别的材料,只好用针线捆住,最费劲的地方。。

儿子用断掉的宝剑的剑柄,一半抠下紫色的珠子装在腰带上了,这里还有比较完整的一半,刚好当个装饰物。 喷上漆,装上剑柄,完成。简单粗暴。 完成图,还有肩膀和裙甲是后来做的,没有拍照片,做法是相通的。用针线连接在一起就是全身甲了。

我用踢球的护腿板偷懒做的护手,聊胜于无。

利用吹大的气球会收缩跑气的特点,手工制作会跑动的小车。需要准备废旧玩具汽车的四个轮子(带轴)、一次性筷子一根、废旧圆珠笔一支及502胶水,我们的制作思路是让气球内的气体从圆珠笔套中喷出,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产生动力带动小车前进。 制作方法: 用一次性筷子将前后四个轮子连接;把圆珠笔拧开,取下半段(就是露出笔尖的那部分),用胶水粘在一次性筷子上(最好在笔管和筷子之间加一小块垫子,不然装气球的时候会很困难),把气球充气后,装到笔管上,松开手后,小汽车就会自动跑起来了! 科技小发明制作模型有趣的气球动力小跑车做法效果 当小鸭子与一杯水擦肩而过时,会有什么奇迹发生呢? 大家注意了,小鸭子的魔术表演开始了,睁大你的眼睛噢!瞧,小鸭子转身了!两只小鸭子一起转。

面点类比赛评分标准

2017年餐饮部技能考核培训评分标准 面点类肉包 型:精美自然、平滑、光润,规格一致,花纹清晰(花褶18-24个之间)、收口完整,无脱底、破裂、走油等现象,花纹细腻、匀称,馅与皮均衡适度,装盘美观。 口味:调味适当、口味鲜美、纯正,肉馅鲜嫩、有一定卤汁。 质地:选料精致、火候得当、质感鲜明,符合成品本身应具有的软、酥、脆、滑、松、糯、爽等特点。 色:色调匀称、自然、美观,洁白光亮、发酵正常、不过不欠。 营养卫生: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具备应有的感官性状及营养,绿色健康。 规定品种:皮胚重25克,馅心重20-30克的鲜肉包8个。香:香气浓郁、明显,无异味。 面点类创新酥点 形:形状准确、造型精美,层次清晰,无“喝油”现象。色:颜色自然协调有光泽,色感性强,禁用化学合成色素,香气纯正。 口味:浓淡恰当、口味纯正、主味突出,味型分明、调味适当,无异味。 质地:火候运用得当,酥、软、滑。 器皿意趣:菜器和谐,比例适宜,材质协调。 营养搭配:营养搭配合理,具备应有的感官性状及营养,绿色健康。

器皿:与分量相当、合理,与造型寓意相符。 创新:构思新颖、有创意,工艺精湛。 面点类创新船点 形:形状准确、造型精美,层次清晰。 色:色彩搭配合理,色泽纯正、形状精美、造型精致,主体鲜明。 质地:用料配比合理,火候掌握精准,口感爽滑、酥脆、松软、细腻等。 口味:调味得当、口味纯正、主味突出、无异味。 营养卫生:营养配比合理,添加剂使用得当,餐盘装饰卫生。 器皿意趣:菜器和谐,比例适宜,材质协调。 工艺与火候:成熟恰当、火候适宜、主辅料配比合理、特点鲜明、技法明显。 创意与实用:注重营养卫生、设计合理、有较高的技术技巧、创意突出、适合推广。

小学科技小制作方法

小学科技制作几种方法 1、自制羽毛球 准备材料:空饮料瓶一只,泡沫水果网套两只,橡皮筋一根,玻璃弹子一只。 制作过程: 1.取250毫升空饮料瓶一只,将瓶子的上半部分剪下; 2.将剪下的部分均分为8份,用剪刀剪至瓶颈处,然后,将每一份剪成大小一致的花瓣形状; 3.将泡沫水果网套套在瓶身外,用橡皮筋固定在瓶口处; 4.将另一只泡沫水果网套裹住一粒玻璃弹子,塞进瓶口,塞紧并露出1厘米左右; 5.剪下半只乒乓球,将半球底面覆在瓶口上,四边剪成须状,盖住瓶口后用橡皮筋固定住。 6.美化修饰后,一只自制羽毛球完成了。用羽毛球拍打一打,看看效果怎么样? 2、自制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吸湿性较好的白纸,小块香皂,一支毛笔和一次性饮料罐。制作方法: 先把香皂切碎后放在罐里,盛上适量的水后把杯子放在炉上加热,等香皂融化,将白纸裁成火柴盒大小,一张张涂透皂液,再取出阴干就成了香皂纸。

3、自制热气球 1.首先我们用软纸裁出6~8个叶状的纸片。 2.将它们对折并用胶水将它们的边粘在一起作成一个气球。 3.用胶带将四根连线粘到气球底部。用橡皮泥将线的另外一端固定在桌子上。 4.尽量将电吹风的速度调的很慢。将吹风口向上对准底部的开口并且打开开关。气球会慢慢变大拉紧细线并且离开桌面。 4、自制手电筒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一只废易拉罐(如露露饮料罐)起掉一头盖子,另一头用圆头榔头敲凹。用厚瓦楞纸板卷起两节一号电池,电池正极朝上、负极朝下装入罐中。找一个合适的塑料盖(如神奇大大卷的盒盖正好可以扣在露露饮料罐上),在盒盖中央挖一个圆形小洞,洞的大小以使灯泡插紧为宜。将灯泡底座插入小洞。取一段寻线两端剥去线皮,一端绕在灯座上,另一端从塑料盖侧面扎一个小孔穿出。将塑料盖盖在易拉罐上。检查一下,灯泡、电池是不是紧密接触。到这里一次性手电筒就做好了。使用时,用大拇指把从侧壁穿出的导线按在从拉罐无油漆的焊缝上,手电筒就会发光,大拇指离开导线跳起,手电筒就灭了,使用非常方便。 5、自制太阳灶

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评比方案及评分标准

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评比方案及评分标准 一、探寻3D制造 (一)自然之美(小学组) 1.任务要求 观察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和昆虫,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习性,掌握它们的外形特征。利用3D打印笔从动物、植物和昆虫中抽取试题进行现场制作,制作完成后需对作品进行讲解,其他要求如下: (1)参赛队伍,每队选手仅限2人; (2)作品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 (3)作品至少使用两种颜色构建; (4)作品长宽高之和必须不低于24cm; (5)应从生活环境、外形特征、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 2.比赛器材 参赛选手自带3D打印笔及相关耗材。竞赛器材赛前需接受检验,未通过检验不得参加竞赛。 3.评价记分 评审组应从象形程度、色彩搭配、牢固性、稳定性、讲解情况5个维度进行评价记分。满分20分,象形程度5分,色彩搭配5分、稳定性3分、牢固性2分、讲解情况5分。 取评审组成员的平均分计算总分,总分计算完毕再依次从超时情况、长度要求两个方面考核,获得最终得分: (1)超时5分钟以内,每超时1分钟扣总分0.5分,超时5分钟以上不再计算总分; (2)长宽高之和不足24cm的按照0.9的系数计算最终得分。

4.其他事项 (1)参赛选手只能带比赛器材和笔、纸进入赛场,任意与比赛相关的影像、音视资料均不得带入赛场。 (2)比赛开始,不得以任何理由中途离开赛场,否则算作弃权。 (3)比赛过程中会有一定声音,选手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得因此质疑赛场环境。 (4)作品展示、讲解赛过程中散落部件则结束比赛,不再评价。 (5)禁止以任何形式污损、破坏比赛场地,否则取消竞赛资格。 (二)未来工匠(初中组) 1.任务要求 结合学习、生活中物品需求,抽取设计范围,利用3D建模软件对所需物品进行3D 模型设计,最后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物品,并展示作品、现场讲解。 (1)参赛选手仅限2人; (2)作品设计必须在40分钟内完成; (3)作品长宽高之和不大于10cm(作品呈现在1小时内输出完成); (4)应从物品需求、创意构想、设计难点、应用场景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 2.比赛器材 使用TinkerCAD、3DSlash、123D Design三者之一进行3D建模,使用Cura或Simplify3D进行切片操作,自带3D打印机及耗材。竞赛器材赛前需接受检验,未通过检验不得参加竞赛。 3.评价记分 评审组应从创意构想、建模质量、牢固性、稳定性、美观性、适用性、表达能力7个维度进行评价记分。满分20分,创意构想4分,建模质量3分、牢固性1分、稳定性1分、美观性2分、适用性4分、表达能力5分。 取评审组成员的平均分计算总分,总分计算完毕再依次从超时情况、长度要求两个方面考核,获得最终得分: (1)设计超时10分钟以内,每超时1分钟扣总分0.5分;超时10分钟以上不再

2019面点制作评分标准

XXXX中专学校技能大赛 面点制作项目评分表 比赛时长:自选品种1小时,明酥1小时,小笼包50分钟,共2小时50分钟参赛选手:参赛编号: 序号考核 内容 考核要点配分评分标准 自选 品种 得分 明酥 得分 小笼 包 得分 1 色泽色调自然、 协调、明快、 鲜艳 20 (1)基本符合应有色泽,色调较均 匀,酌情扣1~4分 (2)基本达到成品应有色泽,色调 一般,酌情扣2~10分 (3)成品色泽较差,酌情扣10~16 分 (4)不符合成品应有色泽扣20分 2 外形造型美观、 完整,规格 一致 30 (1)形态规格基本一致,自然完整 度较好,酌情扣1 ~8分 (2)基本符合成品固有形态,规格 与标准一般,不漏馅,酌情扣 8~16分 (3)成品外形较差、规格与标准相 差较大或有漏馅现象,酌情扣 16~24分 (4)不符合成品固有形态或一半以 上成品破损、漏馅扣30分 3 装 饰、 装盘 整体协调、 布局合理、 色泽鲜明、 数量准确、 摆放整齐 30 (1)数量与标准相差10%扣3分, 相差40%以上扣20分 (2)摆放不够整齐酌情扣1~6分 (3)整体布局欠协调,色彩较差, 酌情扣1~6分 4 综合 性 成品特色鲜 明 20 视该品种特色的鲜明程度酌情扣 1~20分 合计100 2014乐东职业中专学校第三届“创新杯”技能大赛

面点项目评分表 比赛时长:自选品种1小时,明酥1小时,小笼包50分钟,共2小时50分钟参赛选手:参赛编号: 序号考核 内容 考核要点配分评分标准 自选 品种 得分 明酥 得分 小笼 包 得分 1 色泽色调自然、 协调、明快、 鲜艳 20 (1)基本符合应有色泽,色调较均 匀,酌情扣1~4分 (2)基本达到成品应有色泽,色调 一般,酌情扣2~10分 (3)成品色泽较差,酌情扣10~16 分 (4)不符合成品应有色泽扣20分 2 外形造型美观、 完整,规格 一致 30 (1)形态规格基本一致,自然完整 度较好,酌情扣1 ~8分 (2)基本符合成品固有形态,规格 与标准一般,不漏馅,酌情扣 8~16分 (3)成品外形较差、规格与标准相 差较大或有漏馅现象,酌情扣 16~24分 (4)不符合成品固有形态或一半以 上成品破损、漏馅扣30分 3 装 饰、 装盘 整体协调、 布局合理、 色泽鲜明、 数量准确、 摆放整齐 30 (1)数量与标准相差10%扣3分, 相差40%以上扣20分 (2)摆放不够整齐酌情扣1~6分 (3)整体布局欠协调,色彩较差, 酌情扣1~6分 4 综合 性 成品特色鲜 明 20 视该品种特色的鲜明程度酌情扣 1~20分 合计100 2015乐东职业中专学校第四届“创新杯”技能大赛 面点项目评分表

科技小制作方法

科技小制作方法 万花筒 用两条长十五厘米左右、宽三厘米的镜子条(可以到玻璃商店去买边角料)。再剪一条和镜子条一样大小的纸板把它的一面涂黑。把两条镜子条和一条纸板按图中的样子组合在一起(纸板涂黑的一面应朝里),用胶布把它们贴好,再用两条橡皮筋把它们捆牢。这就成了一个最简单的万花筒。 把一些彩色的纸屑、彩色玻璃珠、放在一张白纸上。通过万花筒来观察它们,你会看到许多星状的图案。旋转万花筒,图案就跟着变化。 如果你没有镜子条,可以用玻璃条来代替,但是你应该把玻璃的一面涂黑或贴上黑纸,涂黑的一面要朝外。不过用镜子条做成的万花筒比玻璃条做的,看起来图案要明亮得多。 制作小火箭 步骤: 1、把核桃尖朝下放在火上烧一会,再扔进冷水里,核桃会沿缝裂开。 2、顺缝将核桃掰成两半儿。 3、挖掉核桃仁,剩下空壳,在壳里面粘一小块橡皮泥。 4、.用火柴和写着“梦想号”的小布条做成船帆,插在橡皮泥上。这样,一艘载着梦想的“核桃船”就可以起航了。 火箭发射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运行的基本原理是反推力。而同样科学原理的实验在家中也可以完成,也就是说,大家可以自制一枚家庭小火箭。在本次决赛上,一号选手、来自安徽的宋向阳老师就是利用非常简单的材料,现场进行了火箭发射。 台上摆放的实验材料仅仅有4样东西,分别是一张香烟盒的锡箔纸、一根缝衣针、一根曲别针以及一盒火柴。宋老师将一根缝衣针和一根火柴并排贴紧,再将锡箔纸包在外面,紧紧地把针头和火柴头包在一起,然后把缝衣针抽了出来,火箭主体就做好了。他再把曲别针掰开成45度角,做成一个支架,把“火箭”放在支架上,等待发射了。但它到底能不能起飞呢? 宋老师划好一根火柴,小心翼翼地给支架上的“火箭”点火,瞬间,“火箭”如同出弦之箭,嗖地一声,在空中滑了一道白烟构成的弧线,飞出去一米多远。全场一片掌声。别看这个实验简单,宋老师在家已经试验了3000多次,寻找最合适的火柴重量和缝衣针的粗细,计算了大量的参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 实验原理:反冲原理———“火箭”中的火柴和缝衣针并排放在一起,抽出缝衣针之后,留下的通道就是喷气口了。当从锡箔纸外面点火时,火柴头受热而燃烧,燃烧后的气体顺着喷气口喷出,形成反冲力,“火箭”由此升空。如今的喷气式飞机、火箭的运行,都是利用这个原理。 自制香皂纸 在生活中手部最容易感染细菌,因此我们要养成洗手的好习惯,下面让我们做携带方便、使用方便的香皂纸。 制作材料和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