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VS视频码流解析软件QtAVS的设计与实现

AVS视频码流解析软件QtAVS的设计与实现

AVS视频码流解析软件QtAVS的设计与实现
AVS视频码流解析软件QtAVS的设计与实现

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方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Portal系统概要设计方案说明书

修订记录

目录

XXXX设计方案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详细设计方案的主要目的。 说明书编制的目的是说明一个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和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考虑,为程序员编码提供依据。 如果一个软件系统比较简单,层次很少,本文件可以不单独编写,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不重复部分合并编写。 方案重点是模块的执行流程和数据库系统详细设计的描述。 1.2背景 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A. 待开发软件系统名称; B. 该系统基本概念,如该系统的类型、从属地位等; C. 开发项目组名称。 1.3参考资料 列出详细设计报告引用的文献或资料,资料的作者、标题、出版单位和出版日期等信息,必要时说明如何得到这些资料。 1.4术语定义及说明 列出本文档中用到的可能会引起混淆的专门术语、定义和缩写词的原文。 2设计概述 2.1任务和目标

说明详细设计的任务及详细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2.1.1需求概述 对所开发软件的概要描述, 包括主要的业务需求、输入、输出、主要功能、性能等,尤其需要描述系统性能需求。 2.1.2运行环境概述 对本系统所依赖于运行的硬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接口软件、可能的性能监控与分析等软件环境的描述,及配置要求。 2.1.3条件与限制 详细描述系统所受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约束和限制说明。包括业务和技术方面的条件与限制以及进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2.1.4详细设计方法和工具 简要说明详细设计所采用的方法和使用的工具。如HIPO图方法、IDEF(I2DEF)方法、E-R 图,数据流程图、业务流程图、选用的CASE工具等,尽量采用标准规范和辅助工具。 3系统详细需求分析 主要对系统级的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应对需求分析提出的企业需求进一步确认,并对由于情况变化而带来的需求变化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 3.1详细需求分析 包括: 详细功能需求分析 详细性能需求分析 详细资源需求分析 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 3.2详细系统运行环境及限制条件分析接口需求分析 包括:

视频监控系统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传输方式的比较 视频监控有视频基带传输、光纤传输、网络传输、微波传输、双绞线平衡传输、宽频共缆传输六种传输方式。 1、视频基带传输:是最为传统的电视监控传输方式,对0~6mhz视频基带信号不作任何处理,通过同轴电缆(非平衡)直接传输模拟信号。其优点是:短距离传输图像信号损失小,造价低廉。缺点:传输距离短,300米以上高频分量衰减较大,无法保证图像质量;一路视频信号需布一根电缆,传输控制信号需另布电缆;其结构为星形结构,布线量大、维护困难、可扩展性差。 2、光纤传输:常见的有模拟光端机和数字光端机,是解决几十甚至几百公里电视监控传输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其优点是:传输距离远、衰减小,抗干扰性能最好,适合远距离传输。其缺点是:对于几公里内监控信号传输不够经济;光熔接及维护需专业技术人员及设备操作处理,维护技术要求高,不易升级扩容。 3、网络传输:是解决城域间远距离、点位极其分散的监控传输方式,采用mpeg音视频压缩格式传输监控信号。其优点是: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作为监控信号上传设备,有internet网络安装上远程监控软件就可监看和控制。其缺点是:受网络带宽和速度的限制,只能传输小画面、低画质的图像;每秒只能传输几到十几帧图像,动画效果十分明显并有延时,无法做到实时监控。 4、微波传输:是解决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不易布线场所监控传输的解决方式之一。采用调频调制或调幅调制的办法,将图像搭载到高频载波上,转换为高频电磁波在空中传输。其优点是:省去布线及线缆维护费用,可动态实时传输广播级图像。其缺点是:由于采用微波传输,频段在1ghz以上常用的有l波段(1.0~2.0ghz )、s波段(2.0~3.0ghz)、ku波段(10~12ghz),传输环境是开放的空间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干扰;微波信号为直线传输,中间不能有山体、建筑物遮挡;ku波段受天气影响较为严重,尤其是雨雪天气会有严重雨衰。

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二0一二年六月五日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实验名称: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 班级:10202225 姓名:仇鑫同组人: 指导教师评定:签名: 一、实验环境 1.Windows2000或以上版本; 2.SQLServer2000或2005。 二、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特点与适用场合;了解C/S与B/S结构应用系统的不同开发环境与开发设计方法;综合运用前面实验掌握的数据库知识和技术开发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 三、实验步骤及参考源代码 题目: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系统开发环境为局域网或广域网网络环境,网络中有一台服务器上安装了SQL Server2005,本子系统采用Java语言设计实现,使用jdk1.6及Eclipse SDK V ersion 3.3.2为开发工具,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7。 2、系统需求分析 企业可以通过人事管理系统实现对企业人员信息及相关信息的管理,简化的企业人事管理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系统的维护管理: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密码修改、权限设置等。 人事信息管理:包括企业人员基本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人事变动管理:包括企业新进员工登记、离职员工登记、变更记录等。

考勤加班出差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勤加班出差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考核奖惩管理:包括企业人员考核奖惩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员工培训管理:包括员工培训计划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部门信息管理:包括部门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等。 3、功能需求分析 (1)系统功能的描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按如上所设置,管理功能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实现对企业人员、部门的变动、考勤加班出差、考核奖惩、培训等的管理,具体管理功能有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统计等。系统功能布局见系统功能模块图。 (2)系统功能模块图 “信息管理”模块中的每一个功能管理项都包括查看、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完整版)操作系统毕业课程设计说明书-基于Linux的模拟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北大学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说明书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软件工程 学生姓名:徐春花学号: 设计题目:基于Linux的模拟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起迄日 期: 2014年6月14日- 2014年6月26日指导教薛海丽

师: 2014 年 6月 26 日 前言 简单地说,Linux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Unix操作系统,它主要用于基于Intel x86系列CPU的计算机上。这个系统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程序员设计和实现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软件的版权制约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产品。 Linux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强大的操作系统功能,而且还提供了丰富的应用软件。用户不但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Linux及其源代码,而且还可以从Internet上下载许多Linux的应用程序。可以说,Linux本身包含的应用程序以及移植到Linux上的应用程序包罗万象,任何一位用户都能从有关Linux的网站上找到适合自己特殊需要的应用程序及其源代码,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源代码,以便修改和扩充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的功能。这对Windows NT、Windows98、MS-DOS或OS2

等商品化操作系统来说是无法做到的。 Linux具有:稳定、可靠、安全的优点,并且有强大的网络功能。其中有对读、 写进行权限控制、审计跟踪、核心授权等技术,这些都为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相关软 件的支持下,可实现WWW、FTP、DNS、DHCP、E-mail等服务,还可作为路由器 使用,利用IPCHAINSIPTABLE网络治理工具可构建NAT及功能全面的防火墙。 Linux是在GNU公共许可权限下免费获得的,是一个符合POSIX标准的操作系 统。Linux操作系统软件包不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统,而且还包括了文本编辑 器、高级语言编译器等应用软件。它还包括带有多个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s图形 用户界面,如同我们使用Windows NT一样,允许我们使用窗口、图标和菜单对系 统进行操作。 目录 1需求分析 (3) 1.1 功能介绍 (3) 1.2 目的及意义 (5) 1.2.1 目的 (5) 1.2.2 意义 (6) 1.3 设计成果 (7) 2总体设计 (8) 2.1功能介绍 (8) 2.2模块关联 (9) 3详细设计 (12)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v0.1 拟制 绿网天下(福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修改记录

目录

1.编写目的 本文件阐述了绿网市场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系统运行配置与应用方式以及使用的关键技术等。 本文件适用于绿网市场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2.设计依据 参考业内主流WEB系统架构方案,结合公司产品实际业务情况、功能演进规划,进

行技术架构设计和演进规划。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定义 3.2. 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4.概述 4.1. 系统目标 ●用户基数:1-N年用户数达到XXX万,市场占有率达到XX% ●用户体验:尽量贴近用户操作习惯,化繁为简 ●应用库规模:逐步积累自己的应用库,初期先使用第三方应用库 ●智能推荐:能够较为精准的推送给用户感兴趣的应用 ●行为分析:分析用户使用APP的类型和频次,分析用户会感兴趣的事物 ●线下互动:定期组织同一圈子用户的线下互动活动,与线上的行为分析 互相补充 4.2. 设计原则 ●快速响应:快速发布、快速响应业务变化 ●方便扩展:响应新业务无需推倒重来 ●稳定运行:通过弹性伸缩和便捷的容灾恢复来保障稳定性(参考阿里云解决方 案) ●高效运维: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 4.3. 演进规划--待补充 5.整体方案 5.1. 技术架构 用户使用层

?支持在android手机、pad电脑、PC电脑等终端上的使用 应用服务层 ?系统基于业内主流WEB框架LAMP进行应用的开发(LAMP框架具有Web资源丰富、轻量、快速开发等特点) ?系统WEB前端使用主流的模块加载框架SeaJS,轻量级的js库JQuery,百度开源图表组件ECharts以及引入来自Twitter的 CSS框架bootstrap ?系统后台基于phpthink框架进行开发。phpthink是一款轻量级国产PHP开发框架,能够解决应用开发中的大多数需要。其自身包含了底层架构、兼容处理、库、数据库访问层、、缓存机制、机制、角色认证、处理等常用的组件,并且对于跨版本、跨平台和跨数据库移植都比较方便 数据存储层 ?关系型数据存放在:MySQL数据库 ?非关系型数据存放在:文件 5.2. 功能架构 5.3. 运行流程 运行步骤 1)android客户端或pc浏览器发起http请求 2)apache处理来自客户端、管理端、外部系统的http请求 3)apache根据请求内容返回响应请求,如是PHP对象,调用PHP应用进行处理 4)PHP应用根据请求内容按需调用mysql或memcache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结果返回给 apache 5)Apache将结果返回给andorid、pc浏览器

系统设计方案教学教材

Applogic以Application为单位向用户交付,在一个网格(你也可以说成是集群,包括主机和存储以及网络)上运行多个用户的多个应用程序,比如,Exchange,CRM 等,每个应用程序会被分配一个一次性基础设施,每个一次性基础设施又包括了多个角色,比如Gateway/Firewall、负载均衡器、Web和数据库服务器、NAS存储器等等,每个角色就是一个虚拟机。每个Application创建好之后,就是一个Package,可以独立操作,与底层硬件无关,你可以将它带走,在另外一个Applogic网格内导入,便立即可用。 配置实例 下图为整个网格系统的Dashboard监控界面。 下图为网格中所有已创建的Application的列表。

下面我们通过创建一个带有Gateway防火墙、一个负载均衡器、两台Web服务器、一台数据库服务器的简单的Infrastructure来体验一下Applogic最终交付给用户的接口。 第一步,先从左边的Gateway类别中拖拽一个简单的入方向的Gateway/Firewall。然后再其上点右键,选择Property Value。

在出现的窗口中可以定义这台Gateway的一些属性。

第二步,加入一个8 Out口的负载均衡器。然后点右键选择Resources来配置这台均衡器所使用的资源。

可以配置CPU、内存、网络带宽这三种资源。 第三步,拖入两台Web服务器,并在这个Application的主界面中点击“Manage Volume”来创建这个Application所需要的存储空间。

这个列表列出了分配给当前Application的所有volume,整个网格中的volume都是按照Application相互隔离的,不同的Application只能看到自己的volume。 点击“Add”来添加一块存储空间。名称、大小、文件系统格式。

常用的视频编解码器

常用的视频编解码器 很多视频编解码器可以很容易的在个人计算机和消费电子产品上实现,这使得在这些设备上有可能同时实现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避免了由于兼容性的原因使得某种占优势的编解码器影响其它编解码器的发展和推广。最后我们可以说,并没有那种编解码器可以替代其它所有的编解码器。下面是一些常用的视频编解码器,按照它们成为国际标准的时间排序: FLV视频编解码器(服务器版本) 硕思FLV视频编解码器(服务器版本)是一款独立应用于服务器端的Flash视频编解码应用程序,通过在服务器端调用命令行将各种流行的视频格式通过编码批量转换为Flash视频(FLV)格式,同时对视频外观进行控制,加入公司品牌,并轻松地集成到您的网站中。硕思FLV视频编解码器(服务器版本)提供强大的视频编解码功能,用户可以自由裁剪视频画面,设置不同的画面缩放模式,通过自定义各种高级转换设置,如视频/音频转换比特率、采样率、声道、帧率,以及输出视频的画面大小和比例等等,对输出视频的质量和效果进行控制,同时还能实现批量转换功能。 H.261 H.261主要在老的视频会议和视频电话产品中使用。H.261是由ITU-T开发的,第一个使用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实质上说,之后的所有的标准视频编解码器都是基于它设计的。它使用了常见的YCbCr颜色空间,4:2:0的色度抽样格式,8位的抽样精度,16x16的宏块,分块的运动补偿,按8x8分块进行的离散余弦变换,量化,对量化系数的Zig-zag扫描,run-level符号影射以及霍夫曼编码。H.261只支持逐行扫描的视频输入。 MPEG-1第二部分 MPEG-1第二部分主要使用在VCD上,有些在线视频也使用这种格式。该编解码器的质量大致上和原有的VHS录像带相当,但是值得注意的是VCD属于数字视频技术,它不会像VHS录像带一样随着播放的次数和时间而逐渐损失质量。如果输入视频源的质量足够好,编码的码率足够高,VCD可以给出从各方面看都比VHS要高的质量。但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通常VCD需要比VHS标准要高的码率。实际上,如果考虑到让所有的VCD 播放机都可以播放,高于1150kbps的视频码率或者高于352x288的视频分辨率都不能使用。大体来说,这个限制通常仅仅对一些单体的VCD播放机(包括一些DVD播放机)有效。MPEG-1第三部分还包括了目前常见的*.mp3音频编解码器。如果考虑通用性的话,MPEG-1的视频/音频编解码器可以说是通用性最高的编解码器,几乎世界上所有的计算机都可以播放MPEG-1格式的文件。几乎所有的DVD机也支持VCD的播放。从技术上来讲,比起H.261标准,MPEG-1增加了对半像素运动补偿和双向运动预测帧。和H.261一样,MPEG-1只支持逐行扫描的视频输入。 MPEG-2第二部分 MPEG-2第二部分等同于H.262,使用在DVD、SVCD和大多数数字视频广播系统和有线分布系统(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s)中。当使用在标准DVD上时,它支持很高的图像质量和宽屏;当使用在SVCD时,它的质量不如DVD但是比VCD高出许多。但是不幸的是,SVCD最多能在一张CD光盘上容纳40分钟的内容,而VCD可以容纳一个小时,也就是说SVCD 具有比VCD更高的平均码率。MPEG-2也将被使用在新一代DVD标准HD-DVD 和 Blu-ray(蓝光光盘)上。从技术上来讲,比起MPEG-1,MPEG-2最大的改进在于增加了对隔行扫描视频的支持。MPEG-2可以说是一个相当老的视频编码标准,但是它已经具有很大的普及度和市场接受度。 H.263

操作系统简单文件系统设计及实现

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一、实验目的: 1、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文件系统,模拟文件管理的工作过程。从而对各种文件操作命令的实质内容和执行过程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2、要求设计一个 n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m个文件,用户在一次运行中只能打开一个文件,对文件必须设置保护措施,且至少有Create、delete、open、close、read、write等命令。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10个用户的文件系统,每次用户可保存10个文件,一次运行用户可以打开5个文件。 2、程序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即设置主目录[MFD])和用户文件目录(UED)。另外,为打开文件设置了运行文件目录(AFD)。 3、为了便于实现,对文件的读写作了简化,在执行读写命令时,只需改读写指针,并不进行实际的读写操作 4、算法与框图 ?因系统小,文件目录的检索使用了简单的线性搜索。 ?文件保护简单使用了三位保护码:允许读写执行、对应位为 1,对应位为0,则表示不允许读写、执行。 ?程序中使用的主要设计结构如下:主文件目录和用户文件目录( MFD、UFD); 打开文件目录( AFD)(即运行文件目录) 文件系统算法的流程图如下

三、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内容。并做以下准备: 1) 一台运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Windows 2000 Server的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2) 计算机中需安装Visual C++ 6.0专业版或企业版 四、实验要求: (1)按照学校关于实验报告格式的要求,编写实验报告(含流程图); (2)实验时按两人一组进行分组,将本组认为效果较好的程序提交检查。

视频编解码技术解析

视频编解码技术解析 一、编解码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视频监控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监控画面正经历着从最初的D1标清图像,向4K高清、8K超清时代前进。由于CCD与CMOS技术的发展,前端摄像机的像素越来越高,成本也在逐渐降低,高清监控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应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前端像素的提高给视频传输和后端录像存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相同的编码压缩比例下,用户需要投入更多的设备和资金,因此编解码技术的改进无疑成为了视频监控技术发展的焦点,也是当前众多视频厂商争相发展的技术课题。 目前国内主流视频监控设备厂商如大华、海康等,从前端球机、枪机,到后端的 NVR/ESS/EVS存储、矩阵等设备,普遍使用的是MPEG-4与H.264编解码技术,因为MPEG-4/H.264编码技术比较成熟,相应的编解码芯片厂商也较多,因此使用最为广泛,不同厂家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也好。但随着500W/800W/1200W等高清摄像机推广应用,网络传输带宽与录像存储空间却承受着严峻的考验,优化算法、提高压缩效率、减少时延的需求使H.265编码技术标准应势而生,它将在未来逐步地被广泛使用。 同时,由于H.264/H.265是ITU-T国际电联组织制定提出的一系列视频编码标准,是一个全世界公开的协议标准,为提高视频数据安全保密性,保障视频信息质量,由我国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牵头组织,在现有视频编码标准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技术改进和加密,形成了一套我国自有的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简称SVAC标准,它在政府类监控项目采购中率先推广应用。 因此来说,在目前的视频监控行业领域,基本保持着MPEG-4/H.264为主,H.265/SVAC 为辅的局面。 二、主要编解码技术的应用现状 在视频监控设备领域,目前主要采用的编解码标准为MPEG-4/H.264技术,当然,随着H.265芯片技术的不断成熟,凭借其更强的优越性能,将会逐步取代H.264并成为行业的主流应用技术。大安防系列化产品也将从前端、存储到解码会发生全面性的变化。下面我们将对目前主要的几种编解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具体介绍。 1. MPEG-4编码技术 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动态图象专家组,是一个致力于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压缩编码标准化工作的组织,MPEG-4是在MPEG-1、MPEG-2基础上发展而来,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摘要:生产经营管理的高效性、实时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益和成本控制。当前,工厂的建设、管理正向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在企业内部安装一整套局域网上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安全生产人员可实时监控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安保人员可实时监控厂区的出入口、道路、重点建筑等重要场所的人员流动情况,企业相关部门的领导也可以在办公室随时监控整个企业的运作情况。 一、工程说明 1.1 工程需求分析 根据用户的实际要求和现代监控系统的特点对本项目的需求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1. 防范目的 通过安装在工厂辖区的摄像机,可以对现场的人员、车辆及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视,监控室能够及时观察到现场的情况,并能够将相关图像进行实时的录像。在充分保证客人及业主隐私的基础上,加强工厂的安全保卫工作,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科学的管理。 2. 布防要求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安装,以便最能有效地监控现场图像,不留死角。 3. 安全可靠性 为使整个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的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确保系统安全可靠: ⑴前端设备品质必须高度可靠,尽量选用性价比高的名牌产品,同时充分考虑到特殊且恶劣的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⑵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及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⑶控制系统应采用可靠性高、功能全的产品 ⑷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的操作。 ⑸操作简便。具有一定的扩容和升级能力。

二、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思想 2.1 系统应具有的特性 2.1.1 先进性 当今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若花巨资建成一个几年之内就要淘汰的落后系统,不仅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将严重影响工厂的声誉。所以设计方案首先就要确保设计技术和应用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要保证整个系统的最佳性能价格比。 2.1.2 灵活性和兼容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保证一个系统永远处于领先地位。为此在设计方案时,必须考虑到系统升级扩容的灵活性和兼容性,这就需要采用模块化、开放式、集散型、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使得不改变原有设备,在不损失前期投资的情况下,就能方便的升级和扩容,确保系统不过时。 2.1.3 经济实用性 先进性与经济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在制定总体设计方案时: 一、要选择性能价格比最佳的产品和系统。高科技现代化时代,经济性衡量的唯一标准是性能价格比,既不是单纯性能,也不是单纯的价格,若不顾性能,而单纯追求价格,势必会陷入不正当的价格竞争战。那么系统事故所造成损失和影响用经济是补偿不了的。 二、善于充分利用软件来实现系统功能,尽可能减少硬件开支,达到降低系统总成本的目的。 三、充分了解其它子系统的功能,并与之进行有机结合,避免功能重复。 四、要善于从实际出发,突出实用功能,去掉“华而不实”的无用功能,降低总体投资,求得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统一。 2.1.4 可靠性 可靠性是系统设计中的关键,不可靠的系统不仅根本谈不上什么先进性,而且由于系统的瘫痪导致重大的损失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负担和耗费。为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和产品的选用时: 一、既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又要考虑技术的成熟性。

软件设计方案

软件设计方案 一、概述 目前各个站基本上是用手工来记录进车数据,过磅数据,出车数据。手工记录效率比较低,出错比较多,统计查询等都不方便。为了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此开发本软件系统。全部用电子化来管理目前的各个环节。所有数据一库管理,实现了数据安全管理,出错减少,统计查询方便快捷。可以随时在网内任意工作站实时查询各个环节的具体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平台构架 本软件系统采用CS + BS架构,业务模块采用CS模式,方便具体操作员快速录入数据。方便统计人员实时查询打印所有数据。查询模块采用BS架构。实现了网内任意站点用浏览器实时查询各站数据。提高了管理效率。 1. 数据库采用微软的大型数据库sqlserver2000。本数据库存储容量大。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数据。安全性高,有安全密码设置,数据都已基础编码方式存储。查询速度快,保证系统流畅,数据存储的安全。 2. 开发工具 采用delphi开发业务系统(CS架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采用java,tomcat开发查询系统(BS架构)。Java是目前最主流的开发环境,目前大部分大型的系统都采用java来开发。扩展性, 延续性非常优秀。 采用powdesigner设计数据库模块。该工具是目前主流的数据库设计工具,保证了一个高效的快捷的数据库的生成。

三、系统模块 本系统主要分了六大模块,六大模块都集中连接中心数据库服 务器。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实时性。 1.进车模块 该模块主要实现了对进车的各种数据进行录入,保存到中心数据库。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2.过磅模块 该模块主要根据换票的信息情况,录入相应的车辆,合同等数据内容。同样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3.出车模块 该模块是最后一次把车辆最后关节的所有明细数据录入数据库。同样该模块预设了很多可选的内容,方便操作员快捷的完成操作。 4. 本地查询对比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为了本站内,实时查询,对比,打印所有数据。 5.远程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实现了远程实时查询所有环节的具体数据。以网页的形式来实现该模块。 6. 后台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整个系统的权限管理,操作员管理,基础字典设置 等,只有管理员才可以进入的模块。 四、费用明细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主流视频编解码格式介绍

前言 2009年,随着“高清MP4”浪潮在市场上的风生水起,令原本略感寒意的MP4市场重获温暖。依靠10M码流解码、支持1280×720分辨率视频直播,以及播放没有色块这三大要素,为用户打造更清晰的画质、更纯粹的音质、更完美的媒介,从而搭建起一座多媒体视听娱乐的金字塔,丰富璀璨的多媒体视听娱乐。 高清MP4标准 对于新生出的高清MP4,很多消费者的了解都比较有限,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疑惑,为此,笔者特别整理出相关的信息,为你依次扫除心中的迷雾,探究神秘面纱下的真实面目,帮助你畅享娱乐时尚、享受高清视听。

高清《变形金刚2》视频 高清的定义 高清,英文为“High Definition”,即指“高分辨率”。高清电视(HDTV),是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确定的高清晰度电视标准格式。现在的大屏幕液晶电视机,一般都支持1080i和720P,而一些俗称的“全高清”(Full HD),则是指支持1080P输出的电视机。

而现在很多的朋友都想通过电脑或MP4来观看高清电视,那什么样的电影才是真正的高清电影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个高清电影常用的分辨率: 720p格式,750条垂直扫描线,72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280×720,逐行/60Hz,行频为45KHz。 1080i格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隔行/60Hz,行频为33.75KHz。 1080p格式,1125条垂直扫描线,1080条可见垂直扫描线,16:9,分辨率为1920×1080逐行扫描,专业格式。 其中i和p分别是interlace scan(隔行扫描)和progressive scan(逐行扫描)的缩写。 分辨率对比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同样1080i和720p两个规格也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隔行扫描的方式在显示静止画面时存在缺陷,有轻微的闪烁和爬行现象,720p的逐行扫描解决了闪烁现象,但是720p的图像有效利用率低,因为它在行场消隐期间消耗了过多的像素,而1080i则有更多像素用来表现图像。在表现普通电视节目、电影等慢速运行的视频时,1080i优势明显;而在表现体育节目等快速运动的视频时,720p则更适合。 高清解码格式 由于高清视频分辨率高,像素量大,导致了视频原始文件大小都拥有着恐怖的数据,一部未经压缩,普通格式1080P高清影片就会占用几百GB乃至上千GB的存储空间,所以要通过编码技术来缩减视频文件的体积。目前的高清视频编码格式主要有H.264、VC-1、MPEG-2、MPEG-4、DivX、XviD、WMA-HD以及X264。事实上,现在网络上流传的高清视频主要以两类

视频编解码芯片

芯片厂商如何改变视频监控行业(1) 随着中国安防市场近年来的迅速增长,芯片市场也随之得到了强劲发展。安防行业的需求逐渐明确,芯片厂家开始关注并主动去推广安防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安防行业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加入,成为继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电话机等领域之后一个新的利润角逐场。 然而,表象背后,是否会续写PC电脑行业的悲哀,频频受制于英特尔?“狼来了”的口号是否会在安防行业响起?值得我们欣慰的是,安防行业产品种类繁多,应用情况又各不相同,这也就决定了芯片厂商还没有能力“一手遮天”。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将目光投向SoC芯片,致力于提高集成度,引入先进工艺,降低系统成本,改善系统性能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下游用户带来更多价值,从而推动产业向更深、更广的范围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安防市场。中国安防产值从十年前两百多亿元增长到目前的两千亿元,安防各类产品、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层出不穷,安防市场出现难得的“百花齐放”的景象。然而,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些许担忧。核心技术的缺失,阻碍了中国安防技术源动力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安防市场向高端科技领域进军的掣肘。那么,是谁在禁锢着安防技术?谁又在影响和改变着安防呢?毋庸置疑,芯片决定着安防技术的级别。 随着“平安城市”、“北京奥运”等重大项目的带动,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以年均40%的速度傲视整个安防市场。视频监控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除了引起安防监控设备厂商的关注,同样也引起了视频监控核心器件——芯片生产商的广泛关注。作为安防产品的上游核心客户,芯片厂商“跺一跺脚”就会直接影响着安防设备生产商们的生死存亡。TI、NXP、ADI、Techwell等一大批国际半导体企业将目光投向中国安防市场,量身打造一些符合中国安防市场使用的芯片,对推动中国安防市场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另外,像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一些芯片商也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安防市场的发展。海思、中星微、升迈、映佳等纷纷涉足视频监控处理芯片领域。 芯片厂商发力视频监控市场 1999年,恩智浦PNX1300芯片在中国推广并得到应用之后,2003年,TI推出通用数字媒体处理器TMS320DM642,正式进军中国数字视频监控领域。2006年左右,海思作为全球率先推出H.264 SoC监控专用芯片的半导体公司,在綷-历了三年多的调研和研发之后,进入到大家的视野之中。几乎在同一时间,台湾升迈开始整合ARMcore,兼容FA526CPU 和MPEG4/MJPEGcodec及多项外围IP,为数字监控量身打造视频编解码芯片SoC。 基于国内蓬勃发展的监控形势,海思自2006年在全球推出首款针对安防应用的H.264 SoC开始,至今已綷-发展到了第三代SoC芯片,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供应商。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作为领先的本土芯片提供商,海思的产品线覆盖无线网络、固定网络、数字媒体等领域的芯片及解决方案,并成功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芯片业发展的历史上,有这样一家公司为历史所铭记,它的名字叫“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这家承担了国家战略项目——“星光中国芯工程”的企业,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中星微电子从2006年开始投入IP视频监控系统的研发和设计,在网络摄像机专用芯片、终端以及运营级网络视频监控平台等方面持续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目前,中星微依靠多媒体芯片、视频编解码、智能、网络产品开发的技术积累,提供多媒体处理芯片、高清网络摄像机、硬件视频智能分析终端、视频监控统一媒体平台四大视频监控组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视频监控应用解决方案。 有专家指出,安防用的芯片具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长时间不间断工作,二是多视频的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毕业设计 目录 1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背景与意义 (1) 1.2研究内容与思路 (1) 2现有迷宫算法简述 (3) 2.1迷宫的数字模型表征 (3) 2.2迷宫问题的搜寻准则 (4) 2.3迷宫问题的搜寻策略 (5) 3硬件系统分析 (6) 3.1实验平台与设计工具 (6) 3.2硬件控制模块分析 (6) 3.3电机选择与分析 (7) 3.3.1电机比较 (8) 3.3.2电机选择 (8) 3.4传感器模块分析 (9) 3.5测试赛道 (10) 4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12) 4.1路径决策功能的实现 (12) 4.1.1迷宫探测算法 (13) 4.1.2路径决策功能程序及分析 (14) 4.2驱动控制功能的实现 (17) 5验证结果与改进方案 (31) 5.1实验验证结果 (31) 5.2改进方向与研究方案 (32) 5.2.1迷宫墙壁信息的记录 (32) 5.2.2迷宫路口信息的记录 (33) 6结论 (33) 6.1结论 (33) 附录 (35)

1简介 1.1 背景与意义 电脑鼠(Micro-Mouse)是指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传感器、机械电子运动部件为一体的微型智能移动机器人[1],可实现探测、分析、行走等基本功能控制,且集合传感、机械移动等设计功用[2]。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学会(IEEE)每年都要举办一次国际性的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而对应的赛事要求、设计成果等内容业已成为参与电脑鼠研究的关注点[3]。目前电脑鼠迷宫竞赛就参与程度、设计水平、发展程度而言,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例如APEC(美国)、ALL JAPAN MICROMOUSE CONTEST (日本)、Singapore Inter-School Micromouse Competition(新加坡)、Euromouse maze contest(英国)[4]。我国于2007年开始举办“IEEE 标准电脑鼠走迷宫”邀请赛,而比赛发展至今,比赛规模和参赛质量上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5]。 目前电脑鼠迷宫边塞规定,电脑鼠在按下启动键后将自行选取搜寻法则,并且在迷宫行进过程中实现前行、转弯、往返、记忆迷宫墙壁资料、计算最优路径、探测障碍物、寻找目标终点等功能内容[6]。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本文以“IEEE 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竞赛规则为研究背景,选取电脑鼠MicromouseV3.2作为研究对象和实验工具,以STM32F103R8T6增强型系列微控制器[8]作为电脑鼠主控制器,具体依据课题设计要求分别完成规定部分,包括三个独立部分:(1)往返运动:电脑鼠从起始点A处出发,运行到挡板B处,并原路返回至起始点A处,如图1.1所示。 图1.1“往返运动”示意图 (2)连续转弯:电脑鼠从A点出发,先后经B,C,D点之后,到达A处;之后掉头原路返回,如图1.2所示。

视频监控系统是由哪些设备组成的

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近十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视频监控系统利用摄像机的CCD,将被摄物体的反射光线传播到镜头,经镜头聚焦到CCD 芯片上,CCD 根据光的强弱积聚相应的电荷,经周期性放电,产生表示一幅幅画面的电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处理,通过摄像头的输出端子输出一个标准的复合视频信号,然后将这个视频信号通过线缆输出给电视机显示出来,就构成了一个视频监控系统。 CCD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它能够根据照射在其面上的光线产生相应的电荷信号,在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0”或“1”的数字信号,这种数字信号经过压缩和程序排列后,可由光信号转换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电子图像信号。(TTL 工艺下的CCD成像质量要优于CMOS工艺下的CCD) 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系统主要由摄像机、视频矩阵、监视器、模拟录像机等组成,设备之间通过视频线、控制线缆等电缆连接在一起。由于系统为纯模拟方式传输,采用视频电缆(少数采用光纤)的传输距离不能太远,所以系统主要应用于小范围内的监控,如大楼监控等,监控图像一般只能在控制中心查看。 一个完整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分为前端、后端和传输端 一、前端 1、监控摄像机 组成:外壳、镜头、CCD感光元件、基本电路板(含Q9头)、电源模块(一般是220V转12V的变压器) 镜头也就是实现光圈开关、变动焦距功能的器件。 CCD感光元件是摄象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摄象机的质量,感光元件在效果中的体现为视频画面的清晰度,也就是常说的420线、480线、520线等参数。还有CCD按规格分,常见的有1/3、1/4规格,当然还有1/2、2/3、1的规格,由于在成本上考虑,大部分生产商会考虑便宜的1/4、1/3规格的CCD。基本电路板就相当于电脑的主板,也称为“系统总线”所有的器件都要通过它来

系统开发设计方案

1项目背景与目标 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安全、简单和使用友好的移动办公系统, 2系统总目标 2.1系统建设原则 (1)统筹规划,统一设计 (2)功能实用项目建设要力争做到技术先进,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项目各项功能。 2.2性能及要求 兼容性:对硬件要求低,对软件依赖少。 安全性:确保传输安全,系统安全,机制安全。 3系统总体架构 3.1系统逻辑架构图(简要叙述本系统的构成部分有哪些,然后以图的方 式绘制出系统整体架构) 电子公文系统采用多层架构,由XXX虚拟化二级平台、市级安全保密系统、市级运维管理系统、基础软件平台和市级物理场所环境五部分组成,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 1 系统逻辑结构图 根据XXX系统的建设需求,应用软件平台主要包括XXX子系统、XXX子 系统、XXX子系统和XXX子系统。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3.2系统网络架构图 XXX按要求建设涉密域和非涉密域网络链接,总体网络图如下: 3.3系统开发技术 (介绍在本系统中会使用到的主要技术和新技术,描述系统各个子系 统运行环境及方式等) 本系统涉及到移动端和后台服务器等多个子系统,采用Android、 Objective-C、PHP等技术开发,后台服务器硬件租用第三方托管式服 务器。系统可运行于Android、iOS、Windows、Linux等多种现在的主 流移动终端和PC端的操作系统。 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1系统架构 整个体系结构和应用架构如图3所示。

4.2功能模块设计 (介绍系统由哪些子系统构成,并画出系统级和子系统级的功能模块图)本电商系统共涉及到Android端、iOS端、WEB端、服务器端四个部分,整个系统共有四个子系统构成,整体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 5项目实施进度和人员安排 5.1项目实施进度 (描述项目进度总体时间,并通过图标展示软件工程各个阶段所需要花费的 时间)

视频编解码分析

追随技术WithPassion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随笔- 367, 文章- 174, 评论- 107, 引用- 0 视频编解码学习之一:理论基础 第1章介绍 1. 为什么要进行视频压缩? ?未经压缩的数字视频的数据量巨大 ?存储困难 ?一张DVD只能存储几秒钟的未压缩数字视频。 ?传输困难 ?1兆的带宽传输一秒的数字电视视频需要大约4分钟。 2. 为什么可以压缩 ?去除冗余信息 ?空间冗余:图像相邻像素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时间冗余:视频序列的相邻图像之间内容相似 ?编码冗余:不同像素值出现的概率不同 ?视觉冗余:人的视觉系统对某些细节不敏感 ?知识冗余:规律性的结构可由先验知识和背景知识得到 3. 数据压缩分类 ?无损压缩(Lossless) ?压缩前解压缩后图像完全一致X=X' ?压缩比低(2:1~3:1) ?例如:Winzip,JPEG-LS ?有损压缩(Lossy) ?压缩前解压缩后图像不一致X≠X' ?压缩比高(10:1~20:1) ?利用人的视觉系统的特性 ?例如:MPEG-2,H.264/AVC,AVS

4. 编解码器 ?编码器(Encoder) ?压缩信号的设备或程序?解码器(Decoder) ?解压缩信号的设备或程序?编解码器(Codec) ?编解码器对 5. 压缩系统的组成 (1) 编码器中的关键技术 (2) 编解码中的关键技术

6. 编解码器实现 ?编解码器的实现平台: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ASIC,FPGA ?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软件 ?编解码器产品: ?机顶盒 ?数字电视 ?摄像机 ?监控器 7. 视频编码标准 编码标准作用: ?兼容: ?不同厂家生产的编码器压缩的码流能够被不同厂家的解码器解码?高效: ?标准编解码器可以进行批量生产,节约成本。 主流的视频编码标准: ?MPEG-2 ?MPEG-4 Simple Profile ?H.264/AVC ?AVS ?VC-1 标准化组织:

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和控制部分

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和控制部分 传输部分就是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信号通路。一般来说,传输部分单指的是传输图象信号。但是,由于某些系统中除图像外,还要传输声音信号,同时,由于需要在控制中心通过控制台对摄像机、镜头、云台、防护罩等进行控制,因而在传输系统中还包含有控制信号的传输,所以我们这里所讲的传输部分,通常是指所有要传输的信号形成的传输系统的总和。因此,在以后有关传输部分的讨论中,在重点介绍图像信号传输的基础上,还将对声音信号及控制信号的传输问题加以讨论和研究。 如前所述,传输部分主要传输的内容是图像信号,因此重点研究图像信号的传输方式及传输中的有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对图像信号的传输,重点要求是在图像信号经过传输系统后,不产生明显的噪声、明显的失真(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均不产生明显的失真),保证原始图像信号(从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的清晰度和灰度等级没有明显下降。这就要求传输系统在衰减、引入噪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能。 在传输方式上,目前视频监控系统多半采用视频基带传输方式。如果在摄像机距离控制中心较远的情况下,也有或必须采用射频传输或光纤传输方式。或者采用微波传输、网上传输等。对以上这些不同的传输方式,所使用的传输部件及传输线路都有较大的不同。总之,虽然从表面上看,传输部分好象只是一些线路,但实际上这部分的好坏也是影响整个系统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控制部分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和“大脑”,是实现整个系统功能的指挥中心。控制部分主要由总控制台(有些系统还设有副控制台)组成。总控制台的主要功能有:视频信号放大与分配、图像信号的校正与补偿、图像信号的切换、图像信号(或包括声音信号)的显示记录、摄像机及其辅助部件(如镜头、云台、防护罩等)的控制(遥控)等。在上述的各部分中,对图像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放大与分配、校正与补偿、图像信号的切换三部分。在某些摄像机距离控制中心很近或对整个系统指标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在总控制台中往往不设校正与补偿部分。但对某些距离较远,或由于传输方式的要求等原因,校正与补偿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图像信号经过传输之后,往往其幅频特性(由于不同频率成分到达总控制台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