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千米和吨》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课)

《认识千米和吨》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课)

《认识千米和吨》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课)
《认识千米和吨》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精品课)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牢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联系生活,理解生活中处处有这些数学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联系生活,说出生活中的数学。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通过这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东西呢?还有哪些不太会的?或有什么疑惑?

过渡:刚才听了同学们的发言,大家都很自信,个别同学还有些疑问,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它们,梳理它们好吗?(板书:整理与复习) (二)、复习长度单位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说吗?

(2)你会用手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各大约有多长,举例子说一说1千米的长度吗?

(3)填空

9千米=( )米 7米=( )分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300毫米=( )厘米 5分米=( )毫米

12000米=( )千米 20分米=( )米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我们用毫米、厘米、分米来量,量一般长的物品我们用米来量,量比较长或长的物品用千米来量。

(三)、复习质量单位

(1)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呢?谁知道?

(2)你会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吗?

(3)填空

2吨=( )千克 6吨=( )千克

5千克=( )克 8000千克=( )吨

12000千克=( )吨 4吨=( )千克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称比较轻、比较小的物品的重量我们用克来做单位,称一般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来作单位。

(四)、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一)自学课本第14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14页的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提问: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组发现了什么?

(例:我们组发现一辆汽车限载重量8吨,公路限速60千米……。)

(二)学生汇报社会调查情况

谈话:请同学们汇报这两天来你通过什么方法,发现生活里有我们学过的长度和质量知识。

(例:我爸开轿车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时60千米,我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为他人喝彩》教学设计

《为他人喝彩》教学设计(第一稿) 活动内容: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下册人格篇《为他人喝彩》。 主题阐述: 本节课设计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重视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培养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教材分析: 嫉妒是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是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相交织的复合情绪。嫉妒是人性的弱点,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具有竞争性,这往往容易使个别同学在内心产生程度不同的嫉妒心理。一个人在嫉妒他人时,最受伤害的是自己,因为在嫉妒他人时,当事人往往处在紧张和不安之中。使家长担心,尤其是不知道怎样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所以教材设计这个问题,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性格。 学情分析: 现代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无论在家庭方面、在人际交往方面、社会评价方面,、学校方面等使儿童在客观上普遍存存在与人交往的心理阻碍,同伴之间相处时难免有矛盾冲突,课前通过调查,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学生消除交往中消极的嫉妒情绪,用积极的乐观的心态主动交朋友,

与同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设计理念: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因素很多 ,尤其在小学高段更是青少年心理及人格各方面日渐成熟的阶段 ,在 此阶段各种因素都会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 ,小学生的人际关系尤其影响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每个小学生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性格特征又有其不同人际关系交往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嫉妒情绪有所认识,并能对其自我调控。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 孩子们可以认识到嫉妒心理的表现、感知产生的原因和对自己的危害。 2、情感目标: 指导孩子们学会用积极的态度和自我调节的方法,主动克服嫉妒心,为他人喝彩而内心觉得快乐。3、能力目标: 让孩子们懂得嫉妒心理对人对已的危害性,能主动区分识别嫉妒的行为表现,愿意有意识地克服嫉妒心理。 活动重点: 认识到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学会避免和克服嫉妒心理,懂得为他人喝彩。活动难点: 学会如何避免和克服嫉妒,以友爱、亲密和宽容的态度与他人相处,适时地为他人喝彩。 活动准备:课件《当同学获得荣誉时》心理测试题 活动流程: 一、优点集结,体验赞赏之美。 1.热身活动,夸赞别人。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热身活动,我这里准备了些小纸片,请用一、两句话夸一夸我们班上的一位同学。注意:用上“他(她)”。 2.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师:我前面的这个盒子里已经装满了同学们的赞美,这也是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为他人喝彩》。(板书课题:为他人喝彩) 3.现场采访,分享感受。

比的应用 教案

课题: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 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3、建构“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的模型,进一步体会比的意 义,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按一定比来分配一定数量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体会按比分配的由来。 师:有甲乙两人一起加工玩具,一共获得120元的酬劳,请问怎样分配这120元呢? 生:用120除以2。 师:那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分法? 生:按平均分配法。 师:如果甲做了其中5个,乙做了其中3个,这时平均分给两人还合理吗? 生:不合理,因为甲做的比乙多。 师:那按什么来分才合理? 生:应该按比例分配。 师:应该按几比几来分? 生:5:3。 师:在生活当中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个数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我们通常叫做按比分配。

二、建立模型。 师:这是一瓶清洗剂的浓缩液,在生活当中需要在清水中加入一定的浓缩液配置成一定浓度的稀释液,谁看说说看,什么是稀释液?稀释液是怎样配置的?生:稀释液就是用浓缩液和清水混合在一起的液体叫稀释液。 师:稀释液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生:浓缩液和清水。 师:如果按1:4的浓缩液和水配置了500亳升的稀释液,由按1:4的浓缩液和水这种句,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浓缩液的体积占水的1/4。 师:还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水的体积是浓缩液的4倍。 师:还有吗? 生:浓缩液体积占稀释液的1/5。 师:还可以联想到什么? 生: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4/5。 师:那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如果稀释液有500毫升,那么浓缩液有多少毫升,水有多少毫升? 师:怎么解? 生:水:500×4/5=400毫升浓缩液:500×1/5=100毫升。 生1:1+4=5 500÷5=100 (毫升) 100×1 = 100(毫升)100×4 =400(毫升)分析思路:先求出一共平均分成几份,再看水和浓缩液各占几份,就求出了最后的问题。 生2:水:500×4/5=400毫升浓缩液:500×1/5=100毫升。 分析思路:先看再看水和浓缩液各占稀释液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单位一乘对应分率得部分量,求出最后问题。 师:那怎么证明这种解答方法是正确的? 生:水的体积加上浓缩液的体积看看是不是500毫升。 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清洗水果,不太油腻的盘子,这种情况我们只需要按1:8的比例配置,那请解释下面一题:按1:8的浓缩液和水配置了一瓶360

数控车精品课程教案

江苏省职业学校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0 —2011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学校

《数控车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 教案设计说明 实训篇六——轴类零件的加工 本节教学内容属于数控加工基础实训篇课题6的教学内容;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材要求将本节教学内容设计成适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四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1——轴外圆加工授课日期第12周 2011年5月11日至2011年5月13日 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2、能根据零件图正确编制外圆、圆弧加工程序,并学会必要的尺寸计算; 3、掌握车削外圆对刀、进刀方法; 4、能正确的装夹毛坯、刀具。 重点与难点1、合理的选择进刀路线; 2、正确的装夹毛坯; 3、刀具的选择; 4、能对加工质量进行分析和处理。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课题名称实训篇六——轴类零件加工课题序号课题4——阶段性综合 训练 授课日期第14周 2011年5月25 日至2011年5月27日授课时数 4 授课班级10数控授课班级人数30 教学目的与要求1、能根据零件图连贯的编出整个零件程序。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4、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重点与难点1、轴类综合零件工艺分析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2、能根据零件图要求,合理选择进刀路线及切削用量。 3、合理采用加工技巧保证零件加工精度。 示范内容1、多媒体软件仿真示范; 2、车床上的实际操作示范。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1、教师巡视;(巡视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2、对于不正确的学生,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实习课题图或操作工序安排

精品部编版二上心理健康教案《6当别人欺负你时》

对欺凌说“不” ——《当别人欺负你时》心理健康活动课设计 【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同学之间要互相友爱,欺负弱小是不道德的行为。在受到欺负时知道如何应对;不欺负同学,不做“小霸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和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关心和帮助弱小,预防校园欺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不要讥笑和戏弄他人,学会关心和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引导学生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活动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40分钟 【活动要点】同学之间互助友爱。在受到欺负时知道如何应对 【活动难点】在受到欺负时知道如何应对 【活动方法】讲解法、案例教学法、创设情境法、探索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活动准备】课件、校园欺凌案例、微课 【活动过程】: 活动一:激情导入 1、故事导入 天真屋:小娟被同学欺负了…… 2、谈感受 师:你得到过同学的帮助,或者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吗?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感受。(指几名同学谈谈) 师: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揭题并板书。 活动二:盘点校园欺凌现象 1.首先,我们来看一些案例: 案例一: 2013年6月,银川市15岁的某中学初二男生小张(化名)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4名十六七岁的本校学生围殴,导致小张鼻骨骨折,头部受伤严重。而出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围殴学生们看小张不顺眼。 案例二: 2013年9月3日,福州某中学初三的两名男生罗某、刘某,因琐事发生矛盾,并于9月4日上午在学校约定,下午放学后到校外“单挑”。两人放学后到约定地点进行械斗,导致一死一伤的惨剧。 2014年11月,浙江某中学小王被同校的七八名男同学按在宿舍的地上殴打,对其进行辱骂等。事发原因是本寝室男生看不惯小王,纠集其他男生一起殴打小王。 2.想一想校园欺凌之惨痛后果 3.师:让我们来看看校园欺凌现象,这样大家就会防患于未然。 ⑴叫受害者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粗言秽语、喝骂。 ⑵对受害者的重复的物理攻击,身体或物件。拳打脚踢、推撞绊倒、拉扯头发。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整理和复习及练习十第6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过程与方法: 经历笔算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及验算方法的归纳整理过程,使学生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运用三位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选择适当的计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二、复习过程,练一练。 1、教材P47第1题,课件展示。 (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都需要进位? (2)、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2、教材P47第2题,课件出示。 (1)哪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的`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 (2)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然后回答第一个问题,同位互说第二个问题,最后结合具体的题目指名汇报,说计算的过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从以上加法和减法题中各选一题进行验算,并说说验算的方法。

4、教材P47第3(3)题,课件出示。 两个问题选择的计算策略是不一样的,问题1可以使用估算,问题2使用精算。 学生上黑板计算,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1、课件出示,判断题。 认真思考,集体回答。错的说出原因。 2、连一连,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回答,全班订正。 3、教材P49第6题,课件出示。 第1问采取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内交流方法,汇报结果。第2问先让学生自己将要买的商品打上勾,再列算式计算。 4、比一比,看谁算得快。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再小组交流讨论有什么巧算的方法么?汇报结果。 四、板书设计 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笔算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加10再减。

比和比的应用教案

比和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方法,弄清两者的区别,能根据比和除法的关系求已知比值的比里的未知项。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加深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程教学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的知识和比的应用。 (一)比的意义教学 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国旗联合国旗的图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这是扬利伟在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国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提的问题很多,教师有选择地板书。①长是宽的几倍?②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新的方法。这就是比。 (1)教学比的意义。 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宽与长的比是10比15。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吗?(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3)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介绍比号、比表示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①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②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让学生自己看书并找出答案)。 ③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方法。 (4)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①比与除法的关系 联系:a :b=与a÷b= 区别:比表示两个数关系的式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问题: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 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足球赛中记录的“2: 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需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②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

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计划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学习经历和科技开发服务能力,引导教师为企业和社区服务。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进而推动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际,特制定本《养禽与禽病防治》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体系,通过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支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教案(1)

第一课第二框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邯郸学院2010级教育学张楠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理解尊重他人与自我尊重的关系,明白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2.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同老师进行互动学习,理解尊重他人是自尊的前提及尊重他人的必要性和方法。通过对教材事例的分析,了解学习获得真正的自尊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在师生交流中获得知识;在交流中,体验来自他 人的意见,在获得感受的基础上获得尊重他人的方法,进而澄清自身的模糊认识,形成正确的自尊观。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 [教学重点]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 一天,俄罗斯大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大作家翻遍全身所有的口袋,却一个铜子儿也找不到。这期间,乞丐的手一直伸着,在寒风中微微打颤。屠格涅夫又急又羞,不知所措地伸出双手,和乞丐那只冻得发紫的手握在一起。“兄弟,别怪我,”作家尴尬地说,“我身上没带钱。” 老乞丐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透出的是感激:“你管我叫兄弟,”老人脸上是满足的笑容,“这是最高贵的礼物。” 同学们,你们说作家给乞丐最高贵的礼物是什么?-——尊重 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板书)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知道当我们受到别人尊重时,我们会感到无比的快乐。那么同样,当我们尊重别人时,我们同样会感受到快乐。 1.同样的自尊同样的快乐(板书)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人、很多事感动着我们,提醒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因为一件谁做的什么样的事情,让你的感动不已。这些“他”人是谁呢? (学生交流……)

(完整版)比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比》整理和复习 石桥二小张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地解答。 2.进一步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区分求比值与化简比,会计算。 2. 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熟练解答此类问题 【教学难点】 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按比分配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都学会了哪些有关“比”的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就对“比”的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二、复习知识点

1、你能把比的知识整理成一张思维导图吗? 2、你认为哪个知识点比较重要,为什么? 3、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学们的吗?说说看。 三、知识应用 1.填空。 (1)8:10= =40÷()=()(填小数)。 (2)学校电脑小组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3)20kg:0.2t的比值是()。 2.请你根据下面的信息,寻找合适的量,写出这些量之间的比。 今年我12岁,爸爸38岁。爸爸一年的工资是36000元,妈妈每月的工资是2000元。 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哪些信息?会用比来表示这些信息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吗? 3.化简比并求比值。 (1)24:36 0.75:1 (2)某仓库里储存了150t大米、60t面粉和15t杂粮,求这个仓库里储存的大米、面粉和杂粮的比。并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解决问题: (1)学校买来1500本图书,按3:7分配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到多少本图书?

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比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已掌握了简单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的解题方法,体会这类问题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有过一定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学生无序的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 教学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实际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小调查:奶茶中,奶与茶的比是3:7,从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2、3月12日是植树节,学校把种植42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三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平均分配) 3、出示教材主题图,获取信息: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先独立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提出两种分配方案:一种每班分橘子的一半; 另一种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来分配 通过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来分配比较合理。 4、出示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二、分析探究,初步感知 1、出示题目:老师这有一筐橘子,把这筐橘子按3:2分给幼儿园大班和小班应该怎样分?(课件显示) (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的同学想到要实际分一分) 师:这样吧,我们用小棒代替橘子,小组分一分 (老师给每组相同数量的小棒,但没有告诉学生小棒的数量,学生按3:2分小棒,教师巡视) 师:分好了吗?说说你们是怎样分的? 生1:先给大班3根,小班2根;然后再给大班3根,小班2根,就这样一共分了8次分完。由此可知这堆小棒有40根,最后大班分到24根,小班分到16根。

《别人眼中的我》教案1

《别人眼中的我》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好吗?我们认识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印象,你们能不能送给老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 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认识 1、第一面镜子:家长 在小组内交流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第二面镜子:同学 (1)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 (2)学生分组开展“我是谁”的游戏,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三、活动拓展 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 2、准备三张小纸条,找三个你认为了解你的同学,把纸条给他们,让他们写下他们眼中的你。最好能说明评价的理由。

3、学生记录下别人的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别人评价的态度。 4、学生自我评价,填写“同学眼中的我”一栏。 5、小组交流“同学眼中的我”。 6、教师总结: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鼓励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 四、实践园 1、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相关的人。 2、教师可当堂或事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下面积极的评价,完成“老师眼中的我”一栏。 3、可让学生提前或在课后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采访,完成其他填写内容。 4、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1)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第1题及练习五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系统整理,沟通本单元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及时整理知识的好习惯。 【教具学具】 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回忆本单元学习的知识 教师:本单元的知识我们已经学完了,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出本单元的知识,并完成下面的板书: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小数口算方法 估算方法 笔算方法

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 积的处理——积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 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教师: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可以分成3个部分,其中小数乘整数和小数乘小数是研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积的近似值研究积的处理方式;应用小数乘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属于知识应用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二、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是怎样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教师: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哪些不同的地方呢?我们通过这两道题来看一看。出示右图。 学生通过计算,可以得出:两道题都要算273×25,只是在计算2.73×2.5时,还要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然后在积中从右起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从而让学生明白在计算小数乘法时,除了要计算正确外,重要是要数清小数位数,点上小数点。 教师: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_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 教学内容:人教版54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钢琴精品课程示范教案

课程名称 琴法 第一章第节授课日期 认识高音谱表 《铃儿响叮当》 课 时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集体授课观摩,逐个辅导教学手段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钢琴电子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包括认识五线谱、弹 奏钢琴电子琴的坐姿、手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五线谱知识的实际应用,钢琴弹奏时的基本姿势 教学难点:五线谱高音谱表基本知识的掌握 教学用具钢琴,数码钢琴, 备注 详见附页1、导入新课(5分钟) 2、教授新课(85分钟) 3、分组练习(80分钟) 4、课堂小结(5分钟) 5、布置作业(5分钟) 6、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方法运用 【导入新课】 (5分钟) 自我介绍及介绍琴法这么学科在幼儿教育专业的重要性 【教授新课】 (165分钟) 第一节 认识五线谱 一、五线谱:五线谱是由线和间组成的,其每一条横线与以此形成的每一个音都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包括加线与加间)。 1.线与间 五线谱上的线从下向上依次可分为五条线。 2、从下往上又可依次分为四个间。 3.加线与加间 由于记谱需要,经常在乐谱上或下出现加线现象,于是又分别形成了下加线,下加间;上加线,上加间。 如图 五、谱表 1、高音谱号和高音谱号上的音 讲授 讲授

高音谱号具有实际意义的记谱应该是从五线谱的下加一线开始,即人们非常熟悉的中央“C”(中央C 之下的音有时也用高音谱号去记谱,但由于它与低音谱号的记谱相重复,故不典型,也相对少见)。在许许多多的音当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七个(不包括黑 键)。而这七个音则各自有它们的唱名和音名。 2.大谱表(大谱号) 正是由于高、低音谱号的这种对接关系,为了方便许多乐器如:钢琴、管风琴的使用,人们常常把两个谱号合起来,形成了所谓的大谱表——键盘谱表 六、音符 一般情况下,音符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符头、符干、符尾。讲授

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圆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巩固圆的特征,通过系列的训练,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 法;2、能灵活、全面地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 4、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课前准备: 1、小黑板 2、A3 纸数张 3、当堂检测题 4、双面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分钟) 1、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师:(拿出一个呼啦圈)这是什么图形? 生:圆。 师:圆已经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我们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一下系统的 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圆的整理和复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请一个声音最宏亮的同学读复习目标,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用心思考”! 1、巩固圆的特征,通过系列的训练,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 法;2、能灵活、全面地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回忆整理、交流探索 1、老师在课前已经让大家翻阅了这部分内容,那么谁来说说,我们在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预设:圆的周长;圆的画法;圆的面积;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环的面积) 2、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圆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但特别零乱,怎样使这些知识更有条理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知识要点和它们之间的联系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结果一定要简洁、清晰、一目了然。[每组一张A3 纸,把知识整理到A3 纸上,要求字体工整、尽量大,可以使用黑色、蓝色、红色等,以便稍后展示。](学生分组整理,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大家都整理好了吗?谁愿意把你们小组整理的结果展示给大家? (a)、学生汇报、师生互评 [预设: 我们小组是用树形图的方式整理的,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把圆这部分内容分为三部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认识包括??圆的周长包括???生?评:你们小组整理得很好,能抓住知识要点,注意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我们小组是用表格的方式整理的?? 生评:?? 我们小组是用大括号的方式?? 生评?? (b)、教师展示与生交流 师:老师在课前也对圆这部分知识进行了整理,想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一下,大家想不想看看?师:请看大屏幕。 (课件演示) 师:看完了老师的整理,你能给老师提点意见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应用》教案

课题: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49页例2和“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新课 (一)热身运动 1、修一段路,已经修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的比是4 ∶5。 可以把已修的米数看作()份,剩下的就有()份。这段路共有()份 已经修的是剩下(),剩下的是已修的(),已经修的占这段路的(), 剩下的占这段路的()。 2、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播种60公顷大豆和40公顷玉米。大豆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 几?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 大豆占()份,玉米占()份,它们一共有()份。 大豆占总面积的(),玉米占总面积的()。 出示主题 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二、教授新课 1、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 ∶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师:题目要分配什么?(100公顷的地) 按照什么分配?(播种面积的比是3 ∶2) 100公顷的地 100公顷 大豆 玉米

(1)总面积平均分成的份数:3+2=5 (2)播种大豆的面积: 100× 53=60(公顷) (3)播种玉米的面积:100×5 2=40(公顷) 检验:(1)60+40=100 答:播种大豆60公顷,玉米40公顷 3+2=5 100÷5 =20(公顷) (2)60:40=3:2 20 ×3=60(公顷) 20 ×2=40(公顷) 出示教材49页例二 1:4表示什么意思?从中得到那些信息? ① 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比是1:4 ② 浓缩液的体积是水的4 1 ③ 3、浓缩液的体积是稀释液的51 ④ 水的体积是稀释液的5 4 学生尝试解决集体汇报订正 方法一 把总体积平均分成5份 方法二 浓缩液占总体积的 411+ 每份是:500÷(1+4)=100(ml ) 浓缩液有:500× 411+ =100(ml ) 浓缩液有:100×1=100(ml ) 水 有:100×4=400(ml ) 水有:500× 4 14+ =400(ml ) 答: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100 ml ,400 ml 。 三、巩固练习 1、一种铝铜合金是按铝和铜的重量3:2合制而成的,现在有这种合金10千克。合金中铝有多少千克? 2、做一做的1、2题 四、小 结 今天我们应用比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是多少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 先求总份数, 在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4题。 六、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教材简析】 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全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和升华。主要复习内容有: 小数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因数与倍数、对称、平移与旋转、折线统计图等知识。教材共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知识的整理与归纳,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的相关内容整合在一起, 并以回顾、分类,整理等活动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第二部分是涵盖全册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第三部分是“丰收园”和“我想对爸爸、妈妈、同学和自己说”,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学习、生活作全面的评价与反思,为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通过整理复习,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 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2 .经历知识回顾整理的全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过程中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典型引入,回顾旧知。 师:在前面,我们通过解决三类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学会了小数乘、除法有关知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小数乘、除法知识进行解决。这个星期天,老师去超市了解了一些商品的信息。(出示如下统计表) 商品名称单位单价(元) 鸡蛋千克 6.44 带鱼千克10.60 话梅袋 2.40 椰汁听 3.20 奶糖千克16.80 优酸乳盒 2.50 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有选择的板书有关分数乘、除法的问题,学生从中自选一个问题解答。 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订正,在交流算法的同时回顾本单元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相关知识。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卖2.6千克鸡蛋需要多少钱? 6.44×2.6≈16.74(元) 2.25元能买几千克带鱼? 25÷10.6≈2.36(元) …… 师:我们刚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许多小数乘、除法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对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引入课题,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中提出问题,更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合作整理,知识建构。 1.承上启下,引出知识点。 师:通过解决上面的问题,你想到了有关小数乘、除法的哪些知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原创)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第一学时)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74页。 【教材分析】 以前学习的除法、分数的认识,为学生认识比搭建了坚实的台阶,比的意义和化简比的学习,为比的应用铺平了道路,平均分方法的掌握和对平均分结果特点的理解为学生能够自主研究比的应用 提供了策略上的可能。而且比的应用的研究,也将为学生后续知识正比例的学习积累重要的感性经验。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和数形结合等方式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发展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问题解决过程品味学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准备】 牙签40根

课件一份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水瓶琴演奏《小星星》的视频(观看第二张幻灯片) 学生看后可能发现了水的体积和空着部分的容积竟然存在着一个比。 2、课件出示如下信息:(观看第三张幻灯片) 杯子的容积:320ml,杯子装满水敲击出的声音为1。 生:说出对以上各比的理解(意在复习比的意义) 师:比与音乐的关系最早是由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首先发现的,老师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一定能亲手制作一个水瓶琴的,演奏出你们心中美妙的音符。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比的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比与音乐的关系,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体验比的应用的广泛性,培养学生的数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3、复习:课件出示以下信息: (观看第四张幻灯片)

比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比》整理和复习的教学设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地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让学生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向学生渗透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意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比的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学生了解和掌握单元复习的方法,能够主动复习。 2、能够熟练的化简比以及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分析:比在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利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本单元的重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集体交流、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测试{课前5分钟开始} 1 .学生独立作答。 2 ?师生集体批阅。(老师说答案,学生交换批阅)。 3 ?根据学生的大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算出自己做对的题和测试的口算题之 间的比,并从中发现规律。(比值越大,答题的正确率就越高。)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从学习中自觉地发现数学问题和数学规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只要你留意观察就能找到。 二、回忆、整理知识 1、教师提问: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的是第四单元,课题是什么(比的认识)这一单元都有哪些内容每个内容所涉及到的概念及知识都是什么(同桌两人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畅所欲言,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学生可能说:《比的认识》这个单元学习了三个内容: ①比的意义。②比的化简。③比的应用。 比的意义。:知道了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 ②比的化简:知道了怎样化简比及比的基本性质 ③比的应用:利用比的有关知识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有条理的板书在黑板上。 3、提冋: 问1):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 学生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例如:6十4写作6 : 4,读作6比4. 6 6 : 4 = 6-4= 4= 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是6 : 4的比值。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三节 教材分析: 《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49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比的应用》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现实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后,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份数的知识联系和应用起来,使学生完全能找到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教师只起到启发,点拨和深化引导的作用。 教学目标 1、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 六年级共有38人,其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7:12,男,生是女生的人数的,

女生是男生的人数() (),男生是全班人数的() () ,女生是全班人数的() () 【设计意图】一条简单的现实生活信息,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2、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哪些数学信息?请你读一读。(课件图片出示)(1)地球上的淡水含量与地球上水总量的比为3:100。 (2)安利洗涤剂与水的正常比是1:8。 (3)我们喝的鲜橙多中橙汁与水的比是1:9。 (5)妈妈做米饭时米与水的比是1:3。 (5)一种咖啡奶,咖啡和奶的比为2:9 3、生活中平均分配的问题: 学校把种植42棵小树苗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人数相等的两个班,怎样分配才合理? 4、李明与黄华合办股份制食品有限公司,李明出资20万元,黄华出资30万元,两年后盈利150万元,怎样分配利润才合理? 师板书: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学生能从三个例题中体会平均分配和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留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一)理解比例分配的意义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二)学习例2:(出示例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