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神华集团公司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中组部、国资委和集团党组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遵循―五湖四海纳人才、不拘一格降人才、人人是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发展理念,按照―四优先‖的人才发展原则,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综合能源企业‖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编制原则

——突出前瞻性和科学性。与集团十二五规划相配套,保持顶层设计的一致性;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

——突出创新性。围绕用好用活人才,在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力求有所突破。——突出可操作性。符合神华实际;有目标,有措施;有任务、有工程,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着力解决神华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各板块人才队伍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是:国家级人才总量翻两番,煤电油运四大板块人才发展主要指标行业领先,基本建成―能源领域一流人才队伍‖。

——人才总量适度增长。十二五期间,用工总量净增6万人(未包括企业并购带来的人员增量。含劳务工)。到2015年,总人数达到27.7万人(劳务工7万人),比2010年增长28%,基本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高层次人才数量明显提高。院士2-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计划‖等国家级人才总量翻两番,达到130人;博士生导师20–30名。教授级高工600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500人;全国技术能手60人;高级技师1500名。―青年千人计划‖层次人才200名;博士800名;硕士5000名。5-10个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团队。

——人才素质大幅度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本科及以上比例逐步达到30%;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员工比例达到15%;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队伍的比例达到8%;劳务用工占用工总量的比例逐步达到30%以上;服务人员比例下降到5%以下;人才的年龄结构、分布结构更趋合理。

——人才投入不断加大,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均年度教育培训经费达到3600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由0.67%提高到1.8%,达到90亿元。年度人均培训学时达到160学时,人才受训率达到80%。人均销售收入由130万元增加到243万元;人均利润由35万元增加到48万元;每万人的专利申请量由22项增加到34项。

——人才发展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神华研究院及神华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完善煤直接液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煤炭生产安全实验室等9大科技研发平台,建设1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打造1–2个国家级人才培训基地;基本建成―集团–板块–子分公司‖三级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训基地体系。

——人才发展软件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神华集团党管人才工作意见》、《人才投入和人才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相关人才管理办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制度体系。―一切有才华的人有平台、一切想进步的人靠能力和业绩、一切勤勉踏实的人干得其所得‖的人才环境基本形成。

(四)总体部署

一是加大人才投入,健全人才投入机制,提高人才投资效益。二是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设人才高地。三是打通技术和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四是坚持适度集中管控,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加强人才的宏观配置和整体开发,统筹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和各板块人才队伍建设。五是坚持精干高效用工原则,合理控制用工总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六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大幅提高人才素质。七是坚持市场化方向,继续深化改革,围绕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八是加强信息化、胜任素质模型等人力资源基础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科学化、体系化、精细化水平。

二、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任务

(一)突出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

目标:围绕―三个基地、一个目标‖要求,着眼国家能源战略,立足神华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培养一批低碳清洁能源、新能源以及煤炭开采、电力、运输、煤制油化工等领域的科技领军人才、科研骨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到2015年,力争引进培养2–3名院士,60名―千人计划‖层次人才、200名―青年千人计划‖层次人才,培养造就5–10个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国际知名的科技创新团队,基本建设成国家高层次人才储备基地。

举措:抓好低碳所、神华研究院、神华技术创新基地和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建立―集团–板块–子分公司‖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平台。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关于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建设的决定》。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十百千‖工程。创新引才方式,实施半职、短期服务、项目合作、担任顾问咨询等柔性引才政策;研究通过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整体引进技术、设备、专利、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措施。拓宽引才层次和领域,在继续加大低碳清洁、煤化工领域人才引进力度的同时,注重引进煤炭开采、电力、运输、特别是新能源领域的―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层次人才,形成专业适合、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创新人才结构。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引才渠道,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制定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国家和集团重大科技项目、重要工程建设项目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造就科技领军人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锻炼青年科技人才。每年选派100名有潜力的优秀青

年科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院校深造、定向培养。建立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立更加开放的科研合作机制;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利润分享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发展公司作用,健全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充分授权的科研管理机制;研究建立―煤炭开发利用联合基金‖使用办法。(二)大力引进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目标:引进培养上百名能够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企业家,上百名熟悉国际商业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数百名精通产运销一体化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数千名善于破解工艺技术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采矿工程、煤矿机电、安全健康环保、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电气及自动化工程技术、铁道交通运输、港口及航道工程、船舶技术、煤制油工艺、煤化工工艺、信息、金融、企业并购、资本运作、会计、法律等核心和重点专业人才2.4万人,解决企业发展的人才缺口。

举措:加快实施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程、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大规模开展重点专业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每年组织20-30名有发展潜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优秀人才,送到国外系统培训,培养储备一批国际性人才。制定实施优秀人才的跨板块、跨专业培养计划,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继续实施管理培训生招聘计划,加大对管理培训生的跟踪培养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战略合作,提前做好重点专业人才需求预测,推广神东、宁煤的―3+1‖的人才引进培养模式,建立重点专业人才的订单式引进培养机制。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和各板块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目标:实现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各板块人才队伍的协调发展,人才队伍整体效能明显提升。各板块形成较为明显的人才竞争比较优势:煤炭板块,建成世界煤炭领域一流人才队伍;电力板块,在火电、风电等领域达到国内人才领先;运输板块,在重载铁路、散货航运、煤炭输出港等领域形成明显的人才竞争优势;煤制油化工板块,建成中国煤制油、煤化工人才的集聚、培养和储备基地。

举措:打通技术和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动技术和技能人才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加大人才交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的宏观配置和整体开发,通用人才在全集团内配置,技术和技能人才在板块内优化配置,发挥人才整体效能。建立各板块人才队伍建设指标体系,瞄准煤炭、电力、运输、煤制油化工行业的国际标杆企业,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对标活动。研究建立以板块为单位的应届毕业生统一招聘、统一分配办法,优化各板块的人才配置和素质结构。建立板块内和跨板块的人才队伍建设经验定期交流机制。加强各板块人才队伍薄弱环节建设,煤炭板块,重点是优化年龄结构、技能结构,加大培训投入和培训力度;电力板块,重点是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运输板块,重点是大力选聘专业对口的本科生,优化人才素质结构;煤制油化工板块,重点是加快人才自主培养。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大幅度提升人才素质能力

目标:人均年度教育培训经费达到3600元、培训学时达到160学时;建立完善教育培训基地;探索形成具有神华特色的教育培训模式;大幅

度提高各类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履职能力,人才素质能力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要求相适应。

举措:统筹集团培训基地建设,以神东培训中心、神宁技术学院、国华管理学院、徐州电校、神朔培训中心、西柏坡培训中心、包头煤化工培训中心为基础,建设煤炭、电力、运输、煤制油化工板块的人才培训基地,形成一个以神华管理学院为中心,以板块培训基地为依托,以各子分公司培训设施为基础的完整的培训基地体系。大力实施教育培训工程、总部员工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培训的分层分类管理,健全集团培训组织管理体系。研究建立基于胜任素质模型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培训模式。研究建立项目基建期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出台《神华集团十二五教育培训规划》。制定实施分层分类的培训计划、岗位轮换计划。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中高层管理人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其他人员每年参加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自主开发符合神华实际的各类人才培训课程。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鼓励员工进行在职学历教育。加强劳务工的培训。

(五)合理控制用工总量,科学优化人才结构

目标:坚持精干高效用工原则,将人才总量控制在合理水平;将员工队伍的年龄、用工、素质结构逐步优化至合理水平;到2015年,通过控总量、调结构,将百元人工成本利润率提高3%–5%。

举措:开展劳动用工国际对标,出台《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指导意见》,完成各业务板块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编制工作。加强劳动力总量和结构的

宏观管控,完善劳动用工计划管理机制。(修订)《神华集团劳动用工管理规定》,按照关键岗位、辅助岗位、服务岗位建立用工分类管理体系。出台《神华集团劳务用工管理办法》,规范劳务工使用标准,建立、完善关键岗位劳务工转为合同工机制,通过五年的时间,将关键岗位的优秀劳务工转为合同工,将不符合岗位任职条件的转到辅助、服务岗位,解决关键岗位上合同工和劳务工混岗现象。出

台《员工招录管理办法》。实施博士、硕士、本科生及大学生村官选聘工程。研究建立人才成建制流动机制,促进新老项目之间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动,优化新老公司的人才年龄和素质结构。先分流、后招录,加大宁煤集团、乌海能源、神新公司等辅助和服务人员存量较大企业的人员分流工作,充实生产一线人员。清理整顿不在岗员工和临时用工,合理调剂各类用工余缺。研究艰苦边远地区和特殊岗位的薪酬倾斜政策,促进优秀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生产经营一线流动。建立完善神华系统人才市场,构建员工系统内调配、交流平台,提高人岗匹配度。鼓励总部员工到基层单位任职或挂职锻炼,机关向厂、矿、区队流动。

三、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目标: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构建党组(党委)、董事会、经营管理层依法合规行权,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落实,各单位(部门)协调配合,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任务:成立集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各子分公司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出台《神华集团人才管理工作意见》,明确各级党组织、董事会

和经营管理层的人才管理职责和权限,进一步研究探索实现途径和方式;明确各单位(部门)、广大员工在人才管理中的职责、作用和实现途径。探索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各子分公司领导班子考核评价指标。建立领导联系专家制度。

(二)实施人才优先投入政策

目标:加大人才投入,人才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

任务:出台《人才投入和人才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实施人才投入年度预算、清算管理。设立培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改善培训硬件。加大网络培训、远程培训设施投入。新建项目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设立人才工程专项资金,保证人才发展重大项目的实施。建立人才发展基金。逐步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提取比例。

(三)推行全员绩效管理,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目标:以落实公司战略为导向,以能力素质、履职行为和履职效果为评价重点,以企业和员工绩效持续改进为目标,建立健全集团全员绩效管理体系,并全面推广实施,实现―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转变,将绩效管理作为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有效载体和工具。

任务:出台《神华集团公司全员绩效管理指导意见》,各子分公司建立健全员工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员工绩效管理组织体系。根据不同子分公司的发展阶段,区别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操作等各层各类人才队伍特点,研究、选择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KPI)等适合的绩效管理方法和工具。确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建立―计划-

考核-反馈-改进‖的闭环绩效管理流程。大规模开展绩效管理培训。建立完善员工业绩档案。研究建立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于员工培训培养、职业发展、薪酬分配、岗位调整、选拔任用的相关办法。

(四)深化选人用人改革,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目标:建立组织考核推荐和竞争性选拔相结合的人才选用机制,做到才取其长、用当其宜、置之有地、使之有时。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比例,到2015年,集团中层管理人员,竞争性选拔比例达到50%以上,集团处级管理人员竞争性选拔比例达到80%以上,选人用人工作居中央企业前列。

任务:建立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各子分公司(部门)领导班子职数、职位要求和职位空缺情况,考察对象或拟任人选基本情况、干部任用结果等。进一步拓宽竞争性选拔的层次和范围,逐步拿出部分中层正职岗位面向社会公开竞聘选拔。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直选等竞争性人才选拔方式。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差额选拔任用干部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干部选拔任用票决制。健全子分公司领导人员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对子分公司选人用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规范全集团的选人用人程序和标准。加强子分公司领导班子建设,结合述职测评结果,定期分析领导班子成员的素质能力,不断优化班子结构。加强干部交流,每年选拔20–30名有培养前途的总部和基层同志,交流任职;加大与地方的干部交流力度,鼓励员工到边远艰苦地区挂职锻炼。加大优秀年轻人才培养力度。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女干部。营造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选人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1)

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第一部分“十二五”发展回顾 回顾公司“十二五”发展,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以精益生产管理深入扎根为目标,以车间班组建设为抓手,在保证产值产能的同时,完成了推进组织机构建设、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并努力拓展其外延等工作。 一、推进组织机构建设 “十二五”期间,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共设立生产运营部、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物资管理部、人力资源部、设备工程部、行政事务部、财务部、安全保卫科,均由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直接领导,在整体工作运行上,达成了高效准确的管理目标。固体制剂一车间、固体制剂二车间、动力维护车间作为公司产能保证,由车间主任直接负责,车间主任配备工艺技术员、质量管理员、劳资核算员、设备管理员四大职能管理人员,该管理体系独立支持车间生产运作。 在后勤管理方面,公司依靠管理协调体系、后勤保障体系两大主体带动生产、保证发展。从生产的各个环节保证质量、控制成本。在生产中,严格要求过程控制,全面落实“三检制度”,确保流入市场产品的合格性。 二、加强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司积极参与山西省内制药行业标准设计,努力投身我省生物制药科技项目工作。

通过小试工艺研究、中试、大生产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研究等,太原制药公司独立起草了“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产品质量标准,其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已申报专利。 三、实施精益生产管理 在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过程中,公司组建“精益生产管理小组”,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的特点,全面审视公司的组织运作,解决组织架构与组织运作的冲突。在整体运作方面,公司以管理流程为中心组建管理架构,对公司的部门进行重组,不断改善管理流程。 在不断打造精益样板的同时,目标管理体系逐渐建立并完善起来。通过目标管理工具的运用,管理逐渐以数字和事实为基础。通过系统的培训,公司全员将自身工作和公司目标对标,达成了工作系统化、理论化的目标。 6S的深入落实,保证了工作环境的整洁,同时也在挖掘“精益生产管理”精髓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作为集团“精益生产管理”的试点,太原制药公司在车间管理方面率先施行班前会、工作教导等多种管理形式,以“三件事情两张表”作为管理工作的抓手,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与车间员工的工作技能。 第二部分“十三五”面临形势 伴随制药行业政策的发布、执行,不能严格按照GMP规定生产的制药企业会面临倒闭风险。在政府不断提高制药企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制药行业成熟度已经很高。面对更加规范化、严格化的政府管理现状,药品生产企业更加需要严格把关、保证质量,提高自身的管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现代服务业是城市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提升的主要推动力,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性和活力的部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是我市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北岸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生态型文化大市的必然选择。为指导我市“十二五”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进一步增强我市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依据《平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浙江省、嘉兴市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特制定《平湖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明确我市“十二五”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空间布局、重点产业、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 2011-2015年。 一、发展背景 (一)服务业发展基础 1、总量不断扩大、贡献不断增加 2010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7.1亿元,同比增长12.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27%,“十一五”年均增长14%,实现了总量翻一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1.3%,比2005年的29.3%提高了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49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7.1%;服务业地税收入完成7.67亿元,是2005年的2.3倍,占全市地税收入的比重达46.9%;服务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末的6.7万人增加到2010年末的11.9万人,占比从24%提高到24.8%。 2、投资不断加大、质量不断提升 2010年,不含嘉兴港区,服务业投资完成53.3亿元,比2005年增长98.1%,“十一五”期间基本实现了翻一番。“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237个,累计完

(发展战略)中曼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

中曼集团公司人力资源三年发展规划 2008-10-14 企业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面向21世纪的共同选择,其实质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一、下大力气抓好人才队伍建设 (一)集团公司人才观 集团公司人才理念是“以人为本,人才第一”;用人原则是“重品质,重能力;重业绩”、“人尽其才、人适其岗”、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招用方法是“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集团公司要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就要吸引和培养大批一流的人才,建功立业,共同拼搏。 (二)人才来源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开放式用人,不分国度、不分地域、不分人种,公开公正选聘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单位的负责人和行业、部门的领军人物以及重要的业务骨干,要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和创业平台,凭业绩、凭能力享受待遇。要放开眼界,不能只局限于本行业内人员,相关、相近行业优秀人才,只要热爱石油行业,也可引进、培养,使其尽快顶岗,以弥补集团公司迅速发展缺少的人才。 对内,要加强集团公司内部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积极开展员工

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促使员工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统一,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使优秀人才安心工作,最大限度发挥个人价值,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高度重视人才规划工作,建立长远的人才梯队。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开展人才盘点工作,建立人才库,重视优先从内部选拔人才,帮助他们在管理上、技术上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以适应集团公司发展的需要。 在业绩和能力考核中的优秀员工、技术比武和技能鉴定的优胜者、各个项目克难攻关的尖子人物、设计研发和生产经营的业务骨干、以及开拓市场业绩突出的高手,通过领导班子或群众民主推荐和公开选拔,经过综合考核按规定程序进入集团公司各级人才库,并按照要求确定目标、确定计划、确定培养人员,认真开展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在做好骨干人才的引进储备工作的同时,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紧缺人才可以采取借用、项目合作、产品外包、劳务结算等方式以解燃眉之急。 (三)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是整体性原则:无论从企业人才培养整体布局上,还是对人才本身知识、能力结构培养上,都要以整体为主,全面规划,系统考虑。 二是人本原则:以人为本,人才是集团公司最重要的财富和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原则。 三是责任原则: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而是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某某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

张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报告

家港市服务业十二五规划 1.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研究的目的(注意相关语句通顺) 通过对家港市服务业的发展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充分对周边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和分析,确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情况;研究和总结政府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当地政府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程度和地区部产业的各种联系,定位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大致方针;借鉴国外和国先进的发展模式;运用合适的专业分析模型预测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制定家港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策略,地区性的重点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区域之间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带动家港市服务业的长效持续的发展,促

进家港市城市整体性发展。 1.1.2研究的意义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目前该区域的产业正处于以制造业为主导、服务业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长三角地区纵向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分工并行、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面对这样的态势,家港市必须准确定位,捕捉机遇,主动承接国际及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转移,实现与大都市地区服务业互补,积极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快速构建家港服务业经济,提升家港在南各县级市中地位。 本次家港的社会经济与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服务业专项规划,主要是在“十二五”期间,指导和制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方针,使家港市经济的持续有力的发展,解决当前服务业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提出未来5年服务业发展的思路以及模式。 1.1.3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包括座谈、访谈、问卷调查等。对家港市服务业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家港市服务业目前发展状况的相关资料; 2.参考文献法:查阅期刊、杂志、报刊、著作、网络等相关资料,借鉴国际、国服务业发展成功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港市服务业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战略; 3.比较研究法:主要是针对服务业规划的联系和区别的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归纳有关信息。比较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为解决当前的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4.个案分析法:对经典的有代表性的服务业规划方案进行个案分析研究,从中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计划规划纲要

- ****公司 人 力 资 源 十三五规划纲要2014年12月28日

目录 转变观念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3)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3) 指导思想 (5) 主要目标 (7)

****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人力资源十三五(2016-2020)规划纲要,主要阐明公司人力资源战略意图,明确人力资源工作重点,用以引导公司人力资源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的方向,是公司员工提升技能水平、谋求自身发展、获取更高薪酬待遇的行动指南,也是公司履行以人为本、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合规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更好的服务全体员工的重要依据。 转变观念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首先是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集团公司战略目标的决战阶段,更是公司深化精益管理、争创一流、实现二期项目落地、突破发展瓶颈、获得企业新生的重要时期,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主线,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企业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转变观念,努力开创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 公司人力资源现状 2011-2014是我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四年。在公司经营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境下,正是由于集团公司强有力的经济、资源支持,使得公司当年扭亏、连续三年盈利并取得优秀业绩。公司人力资源面貌也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从组织机构及劳动组织定员的改革,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诞生,职工薪酬体系的优化,人力资源管控体系前面覆盖,全员绩效管理有力推进,员工培训多层次、多方位开展,两支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拓宽员工发展通道,职工社会保障方面的合法合规,等等。 当期,由于国家经济形势进入新常态,集团公司以煤炭经营为主的特点,且在煤炭价格持续低迷,公司二期发展尚不明朗的状况下,我公司人力资源状况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企业发展受阻,员工职业发展平台不够宽广,内部流动性不强。 二是职工工资总额增长放缓甚至停滞,在CPI持续增长,生活成本日益增长的压力下,员工要求增加薪酬待遇的愿望较为强烈。 三是企业发展对人员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员工对提高自身技能操作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及学历水平的有了更高的要求。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模板

公司五年发展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xx集团调整战略布局、发展循环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加大资本投入、持速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不断增加积累、不断扩大规模、不断打造品牌、不断发展壮大的五年。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也是企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管理体制灵活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使企业在全球经营风暴中傲立市场。保持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并为长远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经过五年努力奋斗,企业形成了以建材、地产和建筑为支柱的循环产业发展集群。2014年,实现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超1亿元的经济发展目标。以硅酸钙板和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的建材生产已成为XX市最大的产业。房地产已成为XX市十强开发企业。信德建设成为XX市为数不多的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集团在XX市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企业文化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五年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社会的奉献名闻遐迩。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三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议》明确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弘洋集团现有建材、地产和建筑企业大都是关联企业,均有资源相互利用、相互补充、再生利用的循环功能和特性。为此,加快“十三五”时期集团产业发展,可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为了明确“十三五“时期集团发展方向,做到干有目标,赶有方向,经自下而上反复酝酿,征求意见,特编制宜昌弘洋集团有限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把弘洋集团建设成为XX市乃至湖北省产业规模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企业效益一流、社会贡献一流、员工待遇一流的民营企业集团。 二、总体思路及奋斗目标 (一)总体思路 根据集团已经形成的主导产业规模和发展趋势,未来五年总体思路是:加快发展做强建材业;超常发展做精地产业;持续发展做大建筑业,统筹发展做好辅助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形成资源循环、全面提升弘洋综合实力。

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 序言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是依照《中共无锡市委委关于制定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 建议》和《无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 规划编制的政策依据是:2008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进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进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年6月江苏省政府颁发的《江苏省服务业提速打算》以及2011年8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无锡市领先差不多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无锡市产业升级行动打算》等有关文件精神。 《无锡市“十二五”服务业进展规划》要紧分析“十二五”期间无锡服务业进展面临的形势、进展目标、进展任务、空间布

局及政策措施,是无锡以后五年服务业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是营造服务业进展良好环境的重要内容,是各地区及有关部门编制实施服务业进展规划及相关重点领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进展基础与形势分析 第一节“十一五”进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锡服务业呈现健康快速进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我市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实现服务型经济占主导的产业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服务业贡献程度不断增强 “十一五”以来,无锡服务业总量规模迅速扩张,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逐年上升。2005—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1055.74亿元提高到2479.57亿元,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由37.8%提高到42.8%,上升5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

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方案计划办法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有效的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甄选计划以及岗位轮换计划、内部兼职计划、在职辅导、在职培训等人才培养与开发计划,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后备人才队伍,以便建立我们公司的人才梯队,为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 第二条原则 坚持“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引进为辅”的培养原则,并采取“滚动进出”的方式进行循环培养。 第三条人才培养目标 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专业培养和综合培养同步进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即集团公司培养专家型的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的管理人才。专家型的技术人才指在某一工作领域内掌握较高技术水平的人才,综合型管理人才指在本单位或本部门工作领域具备全面知识,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才。 第四条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集团公司建立“统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职能部和二级子公司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负责人才培养对象的初步甄选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实施,人力资源部作为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组织协调部门负责人才培养规划、人才甄选标准和程序的制定、培养对象的确定和培

养计划的统筹安排。 第五条主要内容 1、关键岗位继任者与后备人才的甄选; 2、岗位轮换; 3、内部兼职; 4、人才调配; 5、在职辅导、在职培训与内部讲师队伍的建立; 6、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 7、晋升与淘汰。 第六条适用范围 集团公司各职能部及二级子公司 第二章关键岗位继任者和后备人才的甄选 第七条目的 通过科学的测评,慎重地甄选,选拔出真正具有领导潜质的后备人才,以树立集团公司用人及人才晋升理念。 第八条甄选条件 (一)知识经验和工作业绩:基于“知识全面、经历丰富、业绩出色的员工综合素质较强,并且服众”的假设。 (二)关键资质:基于“在每个岗位上,都有一些人做得比其他人好,绩效好的人与绩效平平的人采取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高绩效者之所以能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某些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导致了他们的高绩效”的假设。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企业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要点 军工行业主要是由航空航天工业,船舶制造业,核工业,电子工业和兵器工业等子行业构成。从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情况来看,1999-2014年,我国军费支出持续较快增长,2014年中国军费预算占GDP的比重预计为1.32%,说明了中国军工具有蓬勃发展的前景。 “十三五”期间,军工行业将面临重要的发展时期,军工企业要善于把握机遇,科学制定切合发展实际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仁达方略为多家军工企业提供了深度的咨询,对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军工企业制定十三五规划,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展开: 首先,全面回顾“十二五”的发展情况,总结发展经验。 企业应回顾“十二五”期间在市场开发、业务发展、投资布局、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梳理集团积累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十三五”规划方向。在这一阶段的总结回顾过程中,企业可以从自身角度审视自己的优势资源及不足之处,从而为制定下一阶段规划奠定基础。 其次,深入分析行业发展环境。 企业应分析宏观环境中政策因素,思索新常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评估行业的市场情况、竞争情况。既考虑行业热点,也深入探索行业内存在的问题,力求全面客观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环境。 政策因素。07年以来国家推出政策推动军工企业改革,借助资本

市场的力量为国内军工产业做出巨大贡献,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活力。2015年1月23号,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强调了安全性在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性,为军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的支撑。 行业热点。比如,在国企改革和产业升级大背景下,军民深度融合代表着未来军工行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尤其受到关注。科研院所是各大军工集团最优质的资产,其高精尖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如果这些科研院所改制注入上市公司,将是提升军工上市公司盈利的重大举措。除此之外,资产证券化也是军工行业的发展热点之一。 存在问题。虽然我国军工产业发展迅速,却一直存在结构性问题,其中一点就是国有资本在行业占比过大,国有企业在军工产业的地位不可撼动,这样的产业结构极大地削弱了行业竞争性,对行业的创新力和发展潜力都产生了较大制约。 第三,确定企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 企业应借鉴“十二五”的经验与教训,本着科学合理、符合实际、适应快速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企业的发展思路与目标。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军工企业只有推进国企改革,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现代企业制度,有效执行军民融合,提升资产证券化,才能立于基业长青之地。 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思路,如: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军工工业改革进行整体的规划,积极推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DOC 34页)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 发展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一、规划总则 (2) (一)规划目的 (2) (二)规划重点 (2) (三)规划依据 (2) (四)规划原则 (2) 二、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4)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4) (二)面临的挑战 (7) 三、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目标 (9) (三)总体思路 (10) (四)发展指标 (10) 四、重点任务 (12) (一)优先发展民生品质商业 (12) (二)大力发展特色时尚商业 (14) (三)积极推进现代引擎商业 (16) (四)加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18) (五)创新发展现代流通方式 (20) 五、优化布局 (22) (一)提升三大标志性商业中心 (22) (二)发展六类功能性商业中心 (22) (三)建设宜居型社区商业 (25) 六、保障措施 (26)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联动机制 (26) (二)优化商业服务业发展环境 (26) (三)加强商业建设的引导 (26) (四)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相关扶持政策 (27) (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咨询、教育等社会组织作用 (27) (六)加强行业基础调查研究和规划动态评估工作 (27)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建设的重要时期。商业服务业作为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和加快发展。 适应“十二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方向和功能布局,适应百姓生活方式和消费变化趋势,根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商业服务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服务于北京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商业服务业内涵式发展,将通过全面、系统、规范建设,构建面向未来,与城市经济运行系统相协调的现代新型商业服务系统,为服务和改善民生,促进北京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本规划适用领域为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典当、拍卖、租赁等特殊流通业。 规划实施期限为2011~2015年。

集团公司管理系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为推进《X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的人才强企战略实施,为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特编制《集团公司“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2016—2020年)》。 一、人才发展现状 截止2015年底,集团公司共有正式员工17421人,员工平均年龄31.38岁,其中男员工12163人,占比69.8%;女员工5258人,占比30.2%;少数民族员工3266人,占比18.74%。本科以上学历1967人,占员工总数的11.29%;大专学历4153人,占员工总数的23.84%。 三支队伍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管理人员671人,技术人员2131人,技能人员14619人。 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注:管理人才队伍现有集团公司级管理人员120人,子公司级管理人员551人,其中女性82人,少数民族39人,80后管理人员(35岁以下)238人。 技术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聘用高级技术人员3人,副高级12人,主任级37人,副主任21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12.71%。 技能人才队伍各层级占比情况

注:集团公司现有高级技师7人,技师50人,高级工197人,中级工1485人,初级工1818人,高级工以上的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员总数的1.74% 二、“十二五”期间人才发展取得的成绩 人才队伍作用发挥显著。“十二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委的领导下,推动人才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实现第二次腾飞,提供了强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集团公司的三支人才队伍的总量不断增大,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不断增多,人才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人才在管理经营、新产品开发、重大项目建设、科技公关、技术改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各类人才数量逐年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不断完善。集团公司加快各类人才培养、选聘、使用等方式和机制创新,建立了培养引进的开发机制、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在“十二五”期间,建立了集团公司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报告

公司 “十三五”发展规划 二○一六年十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 (2)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2)

三、自主创新上台阶 (3) 四、市场开拓创新高 (4) 五、管理水平显成效 (4) 六、存在的不足 (5) 第二章发展环境分析 (9) 一、市场环境分析 (9) 二、同行业对标分析 (10)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1) 第三章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 (14) 一、指导思想 (14) 二、发展思路 (14) 三、发展目标 (14) 第四章保障措施 (17) 一、抢占市场 (16) 二、增加产能 (17) 三、储备人才 (17) 四、科技创新 (18) 五、狠抓成本 (18) 六、确保安全质量 (19) 七、文化建设 (19) 八、加强党建 (20) 结束语 (21)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公司实现管理提升、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重点发展时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对企业统筹规划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意义重大。本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集团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的精神和要求,明确了企业“十三五”时期方向性、整体性、全局性的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保障措施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公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是企业快速转型壮大并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和重要时期。公司紧紧围绕股份公司总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及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业务结构调整,细化管理责任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前进步伐,坚持三个市场齐头并进,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公司社会影响力、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 一、经济指标稳增长 2015年各项任务目标的胜利完成,为实现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画上圆满句号。五年来,累计新签合同额15.5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2.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42.3%、30.67%。企业总资产、净货币资金存量分别由期初的 4.11亿元和9255.2万元增长到6.4亿元、1.1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27%、3.86%。十二五末和期初相比,各项经济指标实现大幅增长,一年一个小台阶,五年实现大跨越。 二、战略布局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集团公司制定的“三步走”战略部署,以及《集团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战略纲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求好、求快、求实”的总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做强做大为重点,以求真务实为抓手,着力处理开拓经营与防范风险、做强优势与补好短板、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的关系,

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售后服务}鹤壁市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近年来,鹤壁市服务业发展较快,增加值已由2005年的42.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76.96亿元,增长速度保持在12.4%左右;2010年服务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18%。 图1鹤壁市服务业增加值和增速变化时间序列 (注:2000—2005年数据为公报数据,2006—2010年数据为市统计局修订后数据)图22010年鹤壁市三次产业结构 税收贡献度不断加大。服务业已经成为鹤壁市税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至2010年期间,服务业税收实现了快速增长,由2005年的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45亿元,占总税收的比重由2005年的22.8%提高到2010年的33.3%;服务业税收年均增速高达30.5%,高于全市总税收年均增速近10个百分点。 服务业体系初步形成。鹤壁市作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经过科学规划和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为主要支撑,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和中介等行业竞相发展的格局。2010年,鹤壁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完成6.55亿元、25.38亿元、6.45亿元、7.7亿元、4.05亿元和26.83亿元,占整个服务业的比重分别达到8.5%、33%、8.4%、10%、5.3%、34.8%。

图32010年鹤壁市服务业内部结构 服务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和收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全省率先实行了行政审批(许可)“两集中、三到位”。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成功组建,农商行组建工作积极推进,成立各种担保机构27家。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多名,并通过各类高层次人才兼职、担任顾问、技术指导、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技术承包、合作研究等人才柔性流动的方式为鹤壁提供智力服务。 (二)发展环境 1、有利因素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鹤壁市地处中原腹地,是豫北城市群的中心,也是晋冀鲁豫四省十三市经济协作区的中心,服务业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京珠高速、京广铁路、石武高铁和107国道纵贯南北,鹤濮高速,壶台公路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即长-鹤-泰铁路横穿东西,已成为豫北“十”字交通中心。距郑州国际机场130公里,可以就近与郑州共享航空港。距天津港口500公里,通过无水港的建设,产品可直通海外市场。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为商贸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基础设施完善。鹤壁市区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城市道路

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2016-2025)

目录 一、公司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总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管理架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回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十二五”取得的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十二五”存在的不足.....................................................................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环境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世界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中国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地缘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行业经济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竞争力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公司内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公司外部要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SWOT矩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 SWOT矩阵分析推导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企业愿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指导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目标定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发展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支撑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 组织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 经营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 市场定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投资安排 ..................................................................................................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财务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情况汇报

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情况汇报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第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实施人才培育提速工程的奋斗目标,人才强区实施战略,加快形成一支与科学发展要求相适应、门类齐全、素质优良、梯次合理的人才队伍,给潮阳经济的提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为此,结合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及人才工作实际,制订XX 区2012—2016年人才发展规划。现将有关情况进行如下汇报:一、思想动力这次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思想动力,源于规划方案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区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党管人才的指导思想,来自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结合区情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稳步推

进的基本原则,以“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确保基本满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数量明显增加,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素质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人才工作机制基本完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使潮阳成为各类人才愿意来工作、积极来发展、迫切来创业的聚集地”的总体目标来实施规划方案,在思想上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在关键时刻,有了更多的心里力量去努力和奋斗,使全单位上下众志成城,发挥了集体的凝聚力。二、我区的人才基本情况近年来,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人才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才队伍管理,全区人才队伍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所谓的党管人才,就是区委、区政府重视人才工作,科教兴区、人才强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