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探测技术在大空间场所的运用

火灾探测技术在大空间场所的运用

火灾探测技术在大空间场所的运用
火灾探测技术在大空间场所的运用

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在高大空间场所的运用

作者:郭必绍作者单位:恒大鑫源(昆明)置业有限公司

摘要:不断涌现的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高大空间建筑,与常规建筑相比更具有视觉上的通透性和空间感。技术现代化、规模大型化、建筑造型非标准化等特点,使得如何在高大空间场所设置探测火情的报警系统成为消防设计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高大空间场运用的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与同行探讨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高大空间;双波段;图像;火灾探测;运用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高大空间建筑场所的日益增多,针对大空间场所的火灾报警技术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高大空间一般是指高度大于10米,体积大于10000m3的空间。通常指剧场、会展中心、交响乐厅、体育比赛场所、多功能大厅、航空港侯机楼等。目前全国已有展览场馆约140多座,可用于展览的总面积达几百万平方米[1]。高大空间在结构形式上表现为空间较大和层高较高, 由此带来热传递的滞后,温度在水平方向和在垂直方向上有大的梯度分布。在体量上表现为大的建筑外墙面、地板面积大,室内对流大。

对于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和灭火条件来说,高大空间具有烟气难以汇聚,使用常规的感烟探测器不能有效探测报警。在自动喷水灭火方面,由于高大空间一般高度都远超过普通喷头8~9米的作用高度,因此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尽管近年来最新开发了高度可达12米的快速响应喷头,但由于许多高大空间是敞开结构,烟温不易汇聚上升,也难以奏效,因此采用传统的火灾探测技术已无实际的运用价值[2]。针对高大空间的火灾探测技术和运用难题已经摆在消防人的面前。

二、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监控系统

1、高大空间的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

在一般建筑中广泛使用顶棚安装的感烟和感温型火灾探测器,其高度通常在6米以下,火灾烟气能够很快到达顶棚,并沿顶棚蔓延。而在高大空间场所,由于火灾燃烧产物在空间传播受空间高度和面积的影响,常常当火灾发展到相当的程度,探测器才能感应,难以实现早期火灾报警,无法解决灵敏度与可靠性之间的矛盾。国内的科研部门从1991年开始致力于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的探测技术研究,建造了专门的大空间建筑火灾实验厅,对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探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大空间建筑火灾探测技术上有重大突破,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中LA100型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采用双波段图像

型火灾探测技术和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两项技术,为大空间火灾探测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近年来在会堂、舞台、展览厅等高大空间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

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针对大空间建筑火灾中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即火灾的误报、漏报和报警延误,以及火灾的空间定位,通过对火灾的热、色、形、光谱及运动特性的研究,在色度模型、稳定性模型、增长趋势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纹理模型、立体视角模型、基于红外影像的频域纹理模型、闪烁模型,提出了基于彩色影像和红外影像的双波段火灾识别模型,采用了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多项高新技术,实现了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的探测和真三维空间定位。

系统构成

在火灾的燃烧产物烟、热、光这三种物质中,以光传播最快,它最不易受环境及空间尺寸的影响,以光作为信息源识别信号,针对现行感光火灾探测器大多采用点型感光元件,其探测距离有限,不适合大空间火灾探测,本技术采用面阵CCD彩色和红外摄象机作为探测元件,以此实现获取火灾信息的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探测距离。在火灾识别认知方面,根据火灾在燃烧过程中的光谱特性、色度特性、纹理特性、运动特性以及频谱特性,将这些特性模型化、工程化,形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火灾识别判据,由计算机进行火灾有无的判别,以此实现识别火灾信息的功能。通过联动控制器,进行联动扑救动作,以此实现扑救火灾的功能。

其系统简图如图1所示:

图1 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简图

系统的特点

双波段火灾探测器的安装示

意图

●采用CCD摄像机作为探测系统的前端,可实现防火、防盗和一般监控三位一体。

●采用防火并行处理器,能同时对多只双波段摄像机获取的信息进行及时处理。

●监控距离远(0.5~60米),适合大空间建筑的防火。

●具有防爆、防潮功能,可使用于环境恶劣的工业场所。

●报警确认简单、迅速、直观。

●能自动实现火灾的空间定位,通过联动控制系统实现火灾的定点

双波段火灾探测器保护区域示意图

●能对监控现场进行实时录像,保留现场的第一手资料,为事后分析、处理提供依据。

●具有联动控制功能,能迅速联动声光报警、自动灭火、排烟、录像、报警电话等系统,将火灾

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

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技术利用主动红外光源作为目标,结合红外面阵接收器形成多光束红外光截面,通过成像的方式和利用图像处理的方法,测量烟雾穿过红外光截面对光的散射、反射及吸收情况,利用模式识别、持续趋势、双向预测算法实现对早期火灾的识别与判断。

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由光截面发射器、光截面接收器、防火并行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数据处理中心和联动控制报警器组成。其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简图

探测器在相对两墙壁(柱)上面示意图

系统的特点:

● 由多光束组成光截面,对被保护空间实施任意曲面覆盖,大大地提高了快速响应区域的面积。 ● 对光截面中相邻光束的相关分析,克服了单光束火灾报警由于系统偶然因素而引起的误报。 ● 能自动检测和跟踪由灰尘积累而引起的工作状态的漂移,当这种漂移超出给定范围时,自动发

出故障信号,同时能跟踪环境变化,自动调节探测器的工作参数,因此可大大降低由灰尘积累

中央处理器

数据处理中心

联动控制报警器

防火并行处理器 光截面接收器

光截面发射器

和环境变化所造成的误报和漏报。

●面成像自动跟踪定点监测,可以避免由于安装移动而造成的误报问题。

●面成像的使用,使得光截面图像感烟在空间具有分辨发射光源和干扰光源的能力,提高了系统

抗干扰性能,扩大了系统的应用范围。

4、主要设备配置情况

三、小结:

针对高大空间的火灾探测技术难题,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提供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技术与光截面图像感烟火灾探测联合应用、互相补充,在双波段图像型火灾探测系统的探测死角进行补充覆盖和早期预报,在经济可行、施工安装维护简便的情况下,有效保证高大空间场所的火灾探测功能。

参考文献

1 《对高大空间分层空调冷量计算的探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七设计院编

2 《谈高大空间灭火设计》给水排水期刊

3 《火灾模型在火灾安全分析中的应用》2000.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实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者:霍然,李元洲,李坚

IFD极早期火灾探测器

极早期火灾探测器(云雾室技术) 一、火灾探测设备面对的火灾挑战 随著人类科技的进步,火灾探测器的性能也不断的提升,也解决了许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的场合,依然挑战著火灾探测设备的能力。在今日复杂的环境里,火灾探测设备被要求具有下列的能力: 1.有极高的灵敏度,以争取更多的反应时间,才不致于酿成巨灾; 2.在极高的灵敏度运行状态下,不会因灰尘而造成误报,产生运行上的困扰; 3.在气流稀释烟雾的状况下,亦能保持高灵敏状态; 4.在开关柜的阻隔下亦能进行火灾探测; 5.在高大空间环境中,能降低烟雾分层现象的冲击。 传统的点式探测器、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对于上述的问题无法解决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点式探测器不具备有高灵敏度探测能力是众所皆知的,而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因仍旧采用传统光电式的光遮蔽原理(光遮断或散射方式),若是要设定在高灵敏度状态下运行,势必频繁造成误报的困扰,最终也不得不降低灵敏度以求妥协,其结果就是回到传统的点式探测器一般的灵敏度,如此一来,不仅对火灾探测没有增加多少效益,而投资大量预算设臵的空气采样式高灵敏烟雾探测器更形同浪费。而气流稀释烟雾及烟雾分层现象更使得传统的点式探测器或高灵敏度烟雾探测器对火灾无能为力。火焰探测器需要有火苗产生才能探测到火灾,较适合使用在易燃性气体或液体火灾,加上空间许多遮挡物,造成火焰探测器无法及时对火灾做出反应。

因此,探测器要成功的对抗火灾的基本要件是: 1.具有在烟未产生前的过热(overheating)或打火状况下即能反应的极高灵敏度,而在此高 灵敏度状态下运行, 亦不会因环境因素(如灰尘、温湿度的变化)影响而产生误报;2.探测器必须能承受因气流变化造成探测标的物被稀释的影响,而仍能维持在高灵敏反 应的能力, 以达到及早报警的预防效果; 3.能降低烟雾分层现象的冲击,火灾生成物必须能到达探测器,以快速反应火灾情况; 4.能解决开关柜内探测的问题,不因机柜的阻隔而延误救灾; 5.日后的维护工作需要简易,让火灾探测器得以稳定的正常运行。 二、IFD云雾室型极早期火灾探测器技术特点 上述几项要求对传统点式光电型探测器、红外对射型探测器、图像式火焰报警探测器、或如激光型空气采样式烟雾探测器而言,都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只有采用云雾室探测技术(Cloud Chamber Technology)的IFD探测器,它具有最快的火灾反应灵敏度,几乎等于零的误报率,因而避免了复杂的火灾确认程序、避免延迟救灾的时间、避免降低对警报的警觉性、避免以调低灵敏度来降低误报率,能真正反应投资极早期探测器的意义。 IFD 云雾室型极早期火灾探测器具有如下特点: 1.全世界唯一具有能运转在最高灵敏度(火灾极早期阶段)状态下而不误报的能力; 2.不会受粉尘、雾气等影响而造成误报,不需使用内、外臵式精密过滤器,没有额外费 用支出的问题;

浅谈大型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浅谈大型场所消防安全隐患及对策 摘要:大型场所规模大、人员多而复杂,具有用火用电多等特点,一旦管理、组织不好,容易引起火灾或导致其他灾害事故的发生,易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在介绍大型场所的火灾特点和危险性的基础上,分析大型场所在消防安全设计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大型场所灭火救援及消防安全中问题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大型场所安全隐患解决对策 在大型场所的火灾特点和危险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安全设计、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大型场所存在一些消防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消防部队在以后处置大型场所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时提供理论指导,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公安消防部队严谨科学的消防管理以及快速反应和灭火救援能力。也能为我国公安消防部队在大型场所消防安全设计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 1、大型场所 大型场所是工作、生活、学习、娱乐等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如商场、市场等购物中心;歌舞厅、影剧院、体育馆等娱乐、体育活动中心;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文化活动中心;宾馆、饭店、酒楼等旅客住宿中心以及车站、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等。 1.1 大型场所火灾特点及危险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大型场所的发展规模空前扩大,呈现出很强的发展势头。集购物、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地下工程、大型商场、大型文化、体育场馆越来越多。这些场所具有人员高度集中,建筑和装饰昂贵,设备、财产、流通物品数量多、价值高等特点。一但发生火灾或其他灾害事故,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2 研究大型场所安全隐患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大型场所在不断地增加,相应的大型场所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发生率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通过对大型场所消防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做好大型场所的防火工作,寻求切实有效的防火措施,尽量避免大型场所火灾的发生; 2、大型场所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高大空间场所火灾自动报警方式分析比较

高大空间场所火灾自动报警方式分析比较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张磊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贾宇向 摘要:介绍了三种应用于高大空间的火灾自动报警探测系统,空气采样火灾报警系统、红外光束感烟探测系统和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并对其系统组成及主要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关键词:高大空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空气采样;红外光束感烟;图像型火灾报警 1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当前物流行业的迅猛扩张,各地的物流园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建设起来。这些标准化仓库、高架仓库大多用于存放各类商品、货物,火灾危险等级较高,通常都是丙类仓库,火灾危险性大。所以这些存放货物价值不菲的高大空间仓库的消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在火灾初期,通过火灾探测器,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扑灭初期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火灾造成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是人们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一般民用或公共建筑中通常采用点型红外感烟或感温探测器。但根据国标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对于被保护的空间高度大于12米小于20米时,不能采用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行监测和报警。因此高架仓库、会议展厅等高大空间的建筑只能选择其他的报警方式,目前适用于高大空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以下三种:空气采样火灾报警系统,红外光束感烟探测系统,图像型火灾报警系统。 2空气采样火灾报警系统: 空气采样火灾报警系统又称极早期吸气式空气采样火灾报警系统,主要由一台安装在墙壁上的探测主机,及与主机相连的PVC管网组成,这些PVC管网可以根据建筑的大小和房间分割布置,可以水平布置在屋顶下,也可以垂直布置在墙壁上,在配接的PVC管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孔,这些小孔就是报警探测的采样点。系统工作时,由主机内的空气泵通过这些采样点将保护区域内的空气传递到探测主机上,通过探测主机上的激光分辨系统判断是否有火情,采样管的末端设置管帽封闭。一套空气采样火灾报警系统通常可以警戒约2000平方米的区域。该系统探测原理是激光探测原理,通过探测主机主动抽气,可以从各个采样点(管道上的小孔)收集保护区域的空气,通过检测这些空气来判断是否有火情。由于采用了激光探测技术,主机可以检测各种介质燃烧的烟雾,检测范围宽,可检测粒子直径范围0.001~20um。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0.005~20%obs/m(折光率/米)连续可调,能极早期预报警。通过激光探测器,智能接收器,和三维图像分析,可以设定四级报警阀值,有效避免误报警。能够通过开放协议与其他报警系统联网,作为其他探测系统的一部分工作。该系统维护时仅需对主机进行维护,并通过主机反吹气,将PVC管网中污物吹出即可。适用于通讯机房、微机室、洁净室、大面积高大空间,例如大型物流仓库,卷烟厂烟叶库等。该系统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报警时间早,安装灵活,具有开放的组网功能,而且不受探测区域的污秽环境影响,可以在腐蚀性气体环境长期工作,维护方便。缺点是:不能明确火灾发生的具体位置。 3红外光束感烟探测系统: 红外光束感烟探测系统主要由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一对红外发射和接受装置组成。该系统探测原理是检测红外光对烟雾的衰减程度,可以检测可见的天然物质燃烧产生的烟雾颗粒。检测灵敏度一般在5~9obs/m(折光率/米)。利用红外线组成探测源,利用烟雾的扩散性可以探测红外线周围固定范围之内的火灾,线型光束感烟探测器通常是由分开安装的、经调准的红外发光器和收光器配对组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烟减少红外发光器发射到红外收光器的光束光量米判定火灾,这种火灾探测方法通常被称做烟减光法,常见的线型红外光束感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参考文本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火灾探测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本身并不能影响火灾的自然发展进 程,其主要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有关人员,以便他 们准备疏散或组织灭火,延长建筑物可供疏散的时间并通 过联动系统启动其他消防设施。在火灾的早期阶段,准确 的探测到火情并迅速报警,对于及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 积极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快速灭火和减少火灾损失都 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火灾探测的基本原理 在火灾的孕育与初期阶段,建筑物内会出现不少特殊 现象或征兆,如发热、发光、发声以及散发出烟尘、可燃 气体、特殊气味等。这些特性是物质燃烧过程中发生物质

转换和能量转换的结果,为早期发现火灾、进行火灾探测提供了依据。深人分析火灾早期现象的特征,从中提取出可用于火灾探测的信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按照探测元件与探测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1)接触式探测 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烟气是反映火灾特征的主要方面。接触式探测就是利用某种装置直接接触烟气来实现火灾探测的,只有当烟气到达该装置所安装的位置时感受元件方可发生响应。烟气的浓度、温度、特殊产物的含量等都是探测火灾的常用参数。在普通建筑物中使用最多的是点式探测器,它们有一个直径约10Cm壳体,其内部安装了某种感受烟气浓度、温度或代表燃烧产物(如CO)的元件,当进入壳体的烟气所具有的浓度或温度达到所用元件的设定危险阈值时便发出报警。在某些特殊场合下,接触

感温,感烟,火焰探测器的应用环境

感温,感烟,火焰探测器应用环境 2丶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1)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列车载客车厢等。 (2)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4)书库、档案库等。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2)气流速度大于5m/s。(3)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4)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5)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6)产生醇类、醚类、酮类等有机物质。 4、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1)有大量粉尘、水雾滞留。(2)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3)高海拔地区。 (4)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滞留。 5、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且应根据使用场所的典型应用温度和最高应用温度选择适当类别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2)可能发生无烟火灾。(3)有大量粉尘。(4)吸烟室等在正常情况下有烟或蒸气滞留的场所。(5)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烘干车间等不宜安装感烟火

灾探测器的场所。 (6)需要联动熄灭“安全出口“标志灯的安全出口内侧。(7)其他无人滞留且不适合安装感烟火灾探测器,但发生火灾时需要及时报警的场所。 6、可能产生阴燃火或发生火灾不及时报警将造成重大损失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温度在0℃以下的场所,不宜选择定温探测器;温度变化较大的场所,不宜选择具有差温特性的探测器。 7、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宜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或图像型火焰探测器: (1)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 (2)可能发生液体燃烧等无阴燃阶段的火灾。(3)需要对火焰做出快速反应。 8、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火焰探测器和图像型火焰探测器: (1)在火焰出现前有浓烟扩散。(2)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3)探测器的"视线"易被油雾、烟雾、水雾和冰雪遮挡。(4)探测区域内的可燃物是金属和无机物。 (5)探测器易受阳光、白炽灯等光源直接或间接照射。 9、探测区域内正常情况下有高温物体的场所,不宜选择单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 10、正常情况下明火作业,探测器易受X射线、弧光和闪电等影响的场所,不宜选择紫外火焰探测器。 11、下列场所宜选择可燃气体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

编号:SM-ZD-70318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 新技术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高大空间建筑物比比皆是。但近几年来高大空间建筑连续发生数起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事故, 消防设计满足不了高大空间建筑要求。尤其是目前众多的大型影剧院、会议展览中心、体育馆、仓库、纺织行业等, 其建筑结构特殊、防火分区过大, 设施复杂, 火灾隐患颇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早发现和有效扑救灭火, 这不仅给消防救援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同时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 完善高大空间建筑物的消防设施, 合理设计这些高大空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刻不容缓。 1、新型火灾探测及灭火技术在高大空间的应用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大空间火灾探测这一领域的跟踪研究,利用图像型遥感探测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大空间场所消防探测及灭火这

火灾探测技术

火灾探测技术及方法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 XXX 指导老师 XXX 摘要:火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阐述了感烟、感温、感火焰等几种常规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光声火灾 探测技术和TDLAS火灾探测技术。 关键词:火灾探测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光声技术 一、前言 火的出现和应用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不夸张地说,没有火的应用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就没有人类今天的繁荣和成就。在众多灾种中,火灾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地震的5倍,仅次于干旱和洪涝,而火灾发生的频率则居于各种灾种之首。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变化最大的一百年,在这一百年内火灾的规模和造成的损失也不断扩大。 有效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引起火灾的概率,不过当火灾发生后如果在早期就能够检测并扑灭则也可以减少火灾带来的危害和损失。火灾探测与报警技术始于19世纪中期,1847年美国的Channing和Farmer首先研制了火灾报警发送装置,同年德国的Siemens和Halske公司将电报装置用于传送火灾报警信号,现代火灾自动探测与报警技术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二、火灾探测技术 火灾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反应过程,其间会伴随着出现燃烧气体、烟雾、温度、火焰等特征,火灾探测技术正是借助这些特征来作为火灾识别的参数,尽早地自动探测到火灾并发出警报,最大程度地挽救人民生命和财产。目前对于火灾过程中产生的烟雾、温度以及火焰的测量都分别有成熟的产品,如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断地致力于新的火灾探测技术的研究,火灾探测技术开始逐渐走向成熟。 1、感烟探测器 感烟探测器是一种响应由燃烧或热解而产生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火灾探测器。除易燃、易爆物质起火非常迅速以外,固态物质的火灾一般都要经过早期、阴燃、起火等阶段,感温探测器主要用来探测阴燃阶段的烟雾。在此阶段由于热解作用加强,产生大量可见和不可见粒径为0.01-0.1m的气溶胶,空气的对流作用渐渐明显,有利于烟雾气溶胶的传播。目前感烟探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中新安装的火灾探测器数量有

哪些场所应该设置火灾探测器

哪些场所应该设置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一般规定 1、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的场所,应选择感烟火灾探测器。 (2)对火灾发展迅速,可产生大量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感烟火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 (3)对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烟、热的场所,应选择火焰探测器。 (4)对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且需要早期探测的场所,宜增设一氧化碳火灾探测器。 (5)对使用、生产可燃气体或可燃蒸气的场所,应选择可燃气体探测器。 (6)应根据保护场所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和燃烧材料的分析,以及火灾探测器的类型、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等选择相应的火灾探测器,对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根据模拟试验的结果选择火灾探测器。

(7)同一探测区域设置多个火灾探测器时,可选择具有复合判断火灾功能的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控制器。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1、对不同高度的房间,可按表1选择点型火灾探测器。 表1对不同高度的房间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注:表中A1、A2、B、C、D、E、F、G为点型感温探测器的不同类别,其具体参数应符合附录一的规定。 2、下列场所宜选择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1)饭店、旅馆、教学楼、办公楼的厅堂、卧室、办公室、商场、列车载客车厢等。 (2)计算机房、通信机房、电影或电视放映室等。 (3)楼梯、走道、电梯机房、车库等。 (4)书库、档案库等。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场所,不宜选择点型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1)相对湿度经常大于95%。 (2)气流速度大于5m/s。

城市轨道交通火灾探测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城市轨道交通火灾探测系统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1、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路面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得到了飞速而广泛的发展。地铁车辆火灾由于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的特殊性以及人员密度大,人群疏散困难等诸多原因,使得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火灾的探测和及时报警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研究的火灾探测系统能为人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做出巨大的贡献,是人类同火灾做斗争的有力工具。本系统可负责不断地监视现场的温度、烟雾浓度等,并不断反馈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到的信号与内存的正常整定值比较、判断确定火灾。当发生火灾时,可实现声光报警、浓度显示、报警限设置、延时报警及与上位机串口通信等,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使用方便、价格低廉、智能化的火灾探测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综述 电子万年历是采用电子电路实现对时、分、秒进行梳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室外广场,汽车站和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称谓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了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自动打铃、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器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更为先进的电子钟的研究至关重要。 为了在观测时间的同时,能够了解其他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信息,比如温度、星期、日期等,电子万年历诞生了。电子万年历符合电子仪器的发展趋势,伴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随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产品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电子万年历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方便,作为一种附加功能,现在越来越广泛的被应 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具有广阔的时常前景。我们利用单片机技术设计制作的电子万年历,可以很方便的由软件编程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改进,使其在能够准确显

大空间几种火灾探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大空间几种火灾探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摘要:高大空间建筑的防火设计非常困难,通常都需要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针对大空间建筑的特点,介绍几种火灾探测技术及灭火方式,并对他们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大空间、空气采样探测器、自动寻的探测器、图像型探测器、红外光束探测器 1引言:火灾的发展分为初期、发展期、全面燃烧期及熄灭期,火灾防护的目的就是在初期发现火及初期灭火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不受威胁,环境不受污染。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大空间建筑如大型车站、车库、歌剧院、展览中心越来越多,常规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不能满足这类场所的火灾探测需要,因为根据国家消防规范的规定,点型感温探测器只适合8米以下的高度,点型感烟探测器只适合12米以下的高度,点型火焰探测器可以适合20米以下的高度,但是火焰探测器只适合于没有阴燃火且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的场所,所以应用局限性很大。目前适用于此类场所的探测报警装置包括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自动寻的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及线型光束感烟火灾探测器等,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探测报警装置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2各种探测器的介绍及特点分析 2.1 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又名极早期火灾探测器报警系统,分为单管型、双管型、四管型(多管型),由采样主机及采样管组成,它通过采集防护区内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从而计算出是否发生火灾,其报警时间要比传统的火灾探测系统有很大的提早,在火灾初期消除火灾隐患,使火灾的损失降到最小。但是由于空气采样系统的安装要受到采样管安装位置的限制,且必需要有两个采样点设置在16米以下,所以目前国内大空间使用不是很普遍,较多应用于机房等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场所。此系统可独立系统使用。提供此类探测器的厂商有英国Protec公司的IFD探测器、澳大利亚Vision Fire & Security 公司的VESDA探测器及艾利克斯ICAM探测器等。 2.2 自动寻的火灾探测器自动寻的探测器通常作为消防炮的前端探测设备,而不单独使用。它主要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明火或阴燃火)所产生的大量红外辐射为目标,对火灾进行远距离、非接触式探测。该设备由河南净瓶集团研发成功,目前已应用于车站、展览馆等多个项目,使用效果反映良好,这种设备从发现火源到自动开始灭火,一系列动作30秒之内完成,比国家规定的5分钟标准提高100倍。 2.3 图像型火灾探测器图像型火灾探测方法目前分为基于双目视觉识别原理在火灾监控地点, 采集实时火灾的图像,获取燃烧初期所发出的火灾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处理的探测方法和基于彩色影像及红外影像的双波段+光截面的图像探测方法。基于双目视觉识别原理的图像型火灾探测器VFSD的特点有:①技术

火灾探测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_许多明pdf

Value Engineering ·219· 火灾探测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 Status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许多明XU Duo-ming (合肥科大立安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230088) (Hefei HDLIAN Safety Technology Co.,Ltd.,Hefei 230088,China)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建筑物结构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火灾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因此火灾探测技术成为了火灾探测领域的研究特点。本文简述了火灾探测技术的现状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展望了火灾探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发现早期准确预报依然是火灾自动报警的关键问题,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Abstract: As society progresses, the degree of complexity of the building structure becomes increasingly high, the incidence of fire is also increased, so the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of in the field of fire dete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blems in its application in engineering, 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directions of fire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finds that the early accurate detection remains a critical issue of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also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future. 关键词:火灾探测;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 Key words: fire detection;automatic fire alarm;detector 中图分类号:X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2-0219-02 DOI:10.14018/https://www.doczj.com/doc/ad17393027.html,13-1085/n.2015.22.084 0 引言 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清洁和维护保养,因此采用这些传统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物 的探测器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他们的预报率并 质财富和人口的相对集中,新能源、新材料、新设备的广泛 不高,得不偿失。 开发利用,火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反而增加了。传统的火 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误报、漏报问题困扰用户 灾探测技术智能化水平落后,无法发现和分析初期的火灾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对火灾探测信号处理的要求就是 事故隐患,难以实现其"预警"的作用,为了避免火灾给人 排除干扰,及时准确地发现火灾,然而火灾探测器独立存 类带来的危害,就需要发展方应更快、可靠性更高的火灾 在是没有意义的,它必须依附在某个需要防火的环境里, 探测技术,能够在早期实现准确预报,减少和控制火灾给 如此一来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因素,比如气流、灰尘、电磁 人类造成的损失。 场、静电、湿气、人为干扰等,这些变化因素都会影响到火

空气采样火灾探测系统

空气采样火灾探测系统计算机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广东金关安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的重要性二.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特点 三.传统点式烟雾探测设备的局限性 四.IFD云雾室空气采样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五.IFD在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应用优势 六.IFD网络结构 七.云雾室型与激光型探测器性能比较 八.IFD探测器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一.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现代科技及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书籍、资料和数据(印刷版本、电 子版本、电脑数据库等)的兴趣和需求越来越强烈,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和乐趣、资料和数据以及信息等服务。我们对其的依赖也变得日趋强烈。与过去的情况相比,计算机数据中心的设施越来越先进,功能越来越完备,造价也变得越来越昂贵,所以这些场所内部设施的一次很小的火灾都将造成非常严重的灾害。其中不但包括建筑物及设施本身的损失,而由此引发的包括珍贵的文史图书、资料和数据的损毁以及信息服务中断所带来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安全,特别是火灾防范,已经变成保障此类场所中有形及无形资产安全,确保服务正常进行的首要问题。但是,传统形式的火灾报警设备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计算机数据中心这一类物品价值高、设施精密,有些部门还不能间断服务的场合的防护需求,为了计算机数据中心火灾防范问题,必须要有一种比现有设备更加先进,更加灵敏,更加稳定无误报,能够较好的适应这些场所特殊环境的新一代极早期火灾报警探测系统。 二.计算机数据中心极早期火灾防范特点 相对一般意义的火灾防范,计算机数据中心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物品种类繁多--与过去相比,现代化的计算机数据中心内安置有大量计算机、电源及功能完备、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电线电缆及各种存储介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正式版

高大空间火灾探测及灭火新技术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 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 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高大空间建筑物比比皆是。但近几年来高大空间建筑连续发生数起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事故, 消防设计满足不了高大空间建筑要求。尤其是目前众多的大型影剧院、会议展览中心、体育馆、仓库、纺织行业等, 其建筑结构特殊、防火分区过大, 设施复杂, 火灾隐患颇多。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早发现和有效扑救灭火, 这不仅给消防救援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同时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 完善高大空间建筑物的消防

设施, 合理设计这些高大空间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刻不容缓。 1、新型火灾探测及灭火技术在高大空间的应用 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大空间火灾探测这一领域的跟踪研究,利用图像型遥感探测技术较好的解决了大空间场所消防探测及灭火这一世界难题。实现了大空间建筑早期火灾的探测和三维空间定位。LA 100 型大空间火灾安全监控系统由前端探测部分、主机控制部分和联动部分三个部分组成。前端探测部分包括双波段图象火灾探测器、光截面图像感烟探测器、激光图像

浅析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处置对策(2021)

浅析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处置对 策(2021)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66

浅析三合一场所的火灾处置对策(202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在城乡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将人员住宿场所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混合设置。这样的场所我们称之为“三合一”场所。然而这些场所的业主大多消防意识淡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注重消防设施的投入,加之这些场所可燃物多,住宿场所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没有严格的防火分隔,场所建筑结构复杂、管理混乱、人员集中、火灾危险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的群死群伤和重大的财产损失。10月21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一“三合一”场所发生的特大火灾事故就是典型范例。笔者从“三合一”场所的火灾特点、扑救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浅析此类火灾的处置对策。 一、“三合一”场所的火灾特点

1、人员集中,疏散难度大。“三合一”的出入口在夜间经常被反锁,一旦发生火灾,居住在此类场所内的人员从睡梦中惊醒,通常惊慌失措,难以找到出口。即使是小的火灾事故,人群在烟火威胁下争先逃生,会出现人流相互拥挤、踩踏、中毒窒息、烧伤等,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 2、可燃物多,蔓延速度快。有的“三合一”场所内设有家具、电器、地毯、窗帘等大量可燃物,一旦发生火灾,易形成火势蔓延扩大并产生大量有毒烟雾,消防队到场时往往已是火势的发展阶段,甚至到了猛烈阶段。特别是经营性“三合一”场所,发生火灾时,往往因空间小、火灾荷载大、空气流通快,火势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发展。 3、烟雾聚集,影响人员疏散。“三合一”场所的建筑内的装饰物、家具、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可燃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和有毒气体,人员容易中毒,严重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浓烟翻滚、毒气弥漫,逃生人员视线、体力、呼吸受限,自救困难。燃烧产物达到一定浓度和在高温的作用下,可能产生自燃

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综合)

火灾自动探测报警系统(综合) 第一节系统构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设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场所,与自动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防火分隔系统等其他消防系统一起构成完整的建筑消防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及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成。 一、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触发器件和火灾警报装置等组成,能及时、准确地探测保护对象的初起火灾,并做出报警响应。 二、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由消防联动控制器、消防控制室图形显示装置、消防电气控制装置(防火卷帘控制器、气体灭火控制器等)、消防电动装買、消防联动模块、消火栓按钮、消防应急广播设备、消防电话等设备和组件组成。在火灾发生时联动控制器按设定的控制逻辑准确发出联动控制信号给消防泵、喷淋泵、防火门、防火阀、防排烟阀和通风系统等消防设备,完成对灭火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标系统、防排烟系统及防火卷帘等其他消防有关设备的控制功能,当消防设备动作后将动作信号反馈给消防控制室并显示。 三、可燃气探报警系统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由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可燃气体探测器和火灾声光警报器组成,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练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子系统,属于火灾预警系统 四、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由电气火灾监控器、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组成,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独立子系练,属于火灾预警警系统 第二节系统安装调试 一、布线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单独布线,系统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布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在管内或线内的布线,应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积水及杂物。 (2)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控制设备、扬声器的线路,当采用金属软管保护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m。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做密封处理 (3)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在便于接线处装设接线盒: ①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时。 ②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1个弯曲时 ③管子长度每超过10m,有2个弯曲时 ④管子长度每超过8m,有3个弯曲时 口诀:3218 0123 (4)金属管子入盒,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 (5)线槽敷设时,应在下列部位设置吊点或支点: ①线槽始端、终端及接头处 ⑦距接线盒0.2m处 ③线槽转角或分支处。 ④直线段不大于3m处

火灾探测器

火灾探测器 一、火灾探测器的分类 (一)根据检测的火灾特性不同,火灾探测器可分为感烟、感温、感光、复合和可燃气体等五种类型,每个类型又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种。火灾探测器具体可分为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探测器、复合火灾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而其中感烟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和线型,点型分为离子型和光电型,离子型有单源型和双源型组成,光电型有减光型和放射型,线型主要有激光型和红外光束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也有点型和线型组成,点型由差温、差定温和定温组成,而线型有定温、差温、差定温型组成;感光火灾探测器主要有紫外型和红外型组成;复合火灾探测器主要有感温感烟型、感温感光型、感烟感光型、红外光束感温型;可燃气体探测器主要有催化燃烧型和光电型固体电解质型。 (二)根据感应元件的结构不同,可分为: 1、点型火灾探测器。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点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2、线型火灾探测器。对警戒范围中某一线路周围的火灾参数作出响应。 (三)根据操作后是否能复位,可分为:

1、可复位火灾探测器。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的条件不再存在的情况下,不需要更换组件即能从报警状态恢复到监视状态。根据复位的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自动复位火灾探测器。能自动地恢复到监视状态。 (2)遥控复位火灾探测器。通过遥控操作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3)手动复位火灾探测器。通过手动调节能恢复到监视状态。 2、不可复位火灾探测器。 (四)根据其维修保养时是否可拆,可分为: 1、可拆式火灾探测器。 2、不可拆火灾探测器。 二、感烟火灾探测器。 感烟火灾探测器分为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一)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1、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 2、光电式感烟火灾探测器。 (二)线型感烟火灾探测器 1、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 2、激光感烟火灾探测器。 由于激光感烟探测器涉及到光学问题,所以使用中必须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火灾探测原理与方法1.火灾探测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本身并不能影响火灾的自然发展进程,其主要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有关人员,以便他们准备疏散或组织灭火,延长建筑物可供疏散的时间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他消防设施。在火灾的早期阶段,准确的探测到火情并迅速报警,对于及时组织有序快速疏散、积极有效地控制火灾的蔓延、快速灭火和减少火灾损失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火灾探测的基本原理 在火灾的孕育与初期阶段,建筑物内会出现不少特殊现象或征兆,如发热、发光、发声以及散发出烟尘、可燃气体、特殊气味等。这些特性是物质燃烧过程中发生物质转换和能量转换的结果,为早期发现火灾、进行火灾探测提供了依据。深人分析火灾早期现象的特征,从中提取出可用于火灾探测的信息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按照探测元件与探测对象的关系,火灾探测原理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基本类型。 1)接触式探测

在火灾的初期阶段,烟气是反映火灾特征的主要方面。接触式探测就是利用某种装置直接接触烟气来实现火灾探测的,只有当烟气到达该装置所安装的位置时感受元件方可发生响应。烟气的浓度、温度、特殊产物的含量等都是探测火灾的常用参数。在普通建筑物中使用最多的是点式探测器,它们有一个直径约10Cm壳体,其内部安装了某种感受烟气浓度、温度或代表燃烧产物(如CO)的元件,当进入壳体的烟气所具有的浓度或温度达到所用元件的设定危险阈值时便发出报警。在某些特殊场合下,接触式探测器也可做成线型,如适宜在电缆沟内使用的缆线式感温探测器,它们是根据缆线所在空间环境的温度变化来判断火灾的。 2)非接触式探测 非接触式火灾探测器主要是根据火焰或烟气的光学效果进行探测的。由于探测元件不必触及烟气,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所以探测速度较快,适宜探测那些发展较快的火灾。这类探测器主要有光束对射式探测器、感光(火焰)式探测器和图像式探测器。 (1)光束式探测器是将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分成两个部件,分别安装在建筑空间的两个位置。当有烟气从两者之间通过时,烟气浓度致使光路之间的减光量达到报警阈值时,便可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浅谈人员密集场所火灾特点及处置对策

一、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 人员密集性场所是指人员密度较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导致人员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商场、集贸市场、宾馆、酒店等公众聚集场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6年版)中明确给出了人员密集场所的定义,即同一时间内聚集人数超过50人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宾馆、饭店、商场、市场、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 二、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 1、场所所在建筑使用性质变更。酒吧、网吧、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很少使用独立的建筑,经营者一般都是租用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装修和改造,有的是在商场或办公楼的某个楼层,有的在停用的仓库或厂房内,有的在居民住宅楼的首层,有的甚至在居民住宅楼里面进行改造。这些建筑原设计不是用作人员密集场所,内部的消防设计不能满足人员密集场所的相关要求。将这些建筑随意改为人员密集场所不仅改变了建筑的使用性质,也给建筑带来了“先天的火灾隐患”。 2、场所布局整体不合理,建筑面积比较小。一般为几十或几百平方米不等,通常设置在建筑底层,楼层高度4-5米。租赁户或经营户为充分利用空间,将楼层分隔为两层,有的甚至在中间形成一个小中庭,由于底层楼层分隔必然会引起安全出口数量不足,人员聚集的多,人员疏散困难。这是造成群死群伤事故的重要原因。 3、人员密集场所经营项目的多样性。酒吧、网吧、KTV、美容美发等应有尽有。 4、装修相对高档化。由于商业需要,最大限度的吸引顾客而盈利,往往因造型和突出宣传效果而采用大量木材、塑料、纤维织品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直接导致火灾荷载大幅度增加。 5、消防设施先天不足,安全出口、疏散通道设置不符合要求。设置的门多数是推拉门、转门等,门向内开启,而且有的还在门口1.4米范围之内设置踏步;疏散通道采用木材等可燃材料搭建,宽度不够;室外疏散小巷宽度达不到3米的要求。 三、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成因及特点 1、违章装饰装修,采用大量的可燃或易燃材料进行装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明确规定了建筑物顶棚、墙面等部位,以及窗帘、帷幕等装饰织物必须满足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然而,有的装饰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任意降低防火标准,人为造成很多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则火灾燃烧猛烈,蔓延速度快,且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浓烟。被困人员不容易逃脱,不利于火情侦查和组织内攻扑救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各类人员密集场所用火用电、防火检查、控制室值班、员工培训、消防设施维修保养、火灾隐患整改、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以及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管理制度,但不符合本单位或公共场所安全管理的实际,制度内容不具体、不全面,有的规定内容与现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