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

J O URNAL O F NANJ I NG UN I VERS I T Y

(Phil o s ophy,Hu 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3,2008?高谈阔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系列讲座?

后现代主义批判

〔美〕艾 恺

(芝加哥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和文化系,Chicago,Illinois60637,U.S.A.)

主持人语:中国学界对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艾恺(Guy A litt o)教授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名

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中译本可谓脍炙人口。一个史学家,尤其是对东

亚历史有真知灼见的史学家,是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呢?记得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说过,现

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问题,而后现代则是一个短暂并缺乏历史感的现象。照此说法,从长

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审视后现代问题,便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视角。艾恺教授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为南大师生做了题为《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演讲。通过对后现代思想家

的犀利剖析,他饶有意趣地表达了一个史学家对后现代主义的独到历史反思。尤其值得称道的

是,艾恺教授用中文写作和演讲,其中文水准令人激赏。(周 宪)

过去20多年来,美国人文及社会科学界致力研究特定的哲学或思想信条,就是后现代主义(Post m odernis m)。我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一切说明和批评同样适用于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2 alis m)或解构主义(Deconstructi onis m)。有人或许会质疑它们是否完全一致,其实它们之间在定义上根本不值得费心区别。或许某些人会说后现代主义已经过了高潮,但它肯定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这20多年来,在意识形态、情感和专业上对后现代主义深信不疑并努力耕耘的人士已位居学界要津,包括学院院长、系所主管及基金会董事会的成员;他们所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除了所谓“理论”以外所学有限(能教的也有限),这些学生辈也同他们的师长一样对后现代主义抱有深刻的认同。因此,在我看来,正是这一个既得利益结构保障未来后现代主义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欧洲(它的发源地)早已成为过去式,但它在北美仍然蓬勃发展;在东亚,如今它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方兴未艾,学术界正一窝蜂地追赶时髦,即认同并追求西方正流行的东西,因此,我也很想针对这个现象提出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著作中所论述的基本立场以及假设是什么?有什么贯穿后现代主义的线索?第二部分:批判后现代主义。它有哪些正确的地方?哪些方面应该被批评?第三部分:对后现代主义之所以成功的解释。为什么这个运动能如此成功?是什么导致后现代主义受到欢迎?它兴起所依赖的特定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思想谱系中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由于篇幅的限制,这篇文章当然无法对这个主题做出全面且系统化的处理,它将是部分的且带有选择性的。

一、何谓后现代主义?

那些在情感及专业上都深深投入其中的后现代学者恐怕不会接受别人对后现代主义所下的任何定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否认后现代是一个“运动”,甚至否认这个“主义”的存在。比如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二 八年第三期专题研究系列

后现代阵营的主要代表人物德里达,不仅从来不用“后现代”这个词汇,而且刻意与其保持距离。他们所持的理由通常是后现代主义无法被定义,因为为它下定义本身就违背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念。无疑,后现代主义者会认为我的评价有欠公允,或以为我尝试表达无法表达的事物本身就有误导之嫌。为任何事物下定义这一行为就是德里达所谓的“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2 tris m)。逻各斯指的是将“上帝”或“道”或“理性”等原创性概念,也就是把逻各斯当成中心观念。这一做法在德里达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在此应该提到后现代运动原来的思想领袖的作品与现在的后现代学者的作品。在该运动思想领袖如德里达、福柯等人的原创性作品中,双关语、匠心独运的词汇应用和一种欢乐愉悦的精神充斥其间,构成他们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但是他们的后学弟子往往无法拥有能企及他们的文学天分和愉快精神;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严肃的、带有宗教性的态度,用语晦涩,甚至是直截了当地蔑视清楚有效的沟通传达能力。这些后进者往往不具备他们老师的能力,所以他们的作品既不好看,又淡而无味。

1.“运动”的发展

后现代思潮源自三个传统。其中最激进的一派是由德里达、福柯、利奥塔等人所代表的法国后现代主义。他们主张每一个人都在创造他自己的现实存在,无法对不同的现实做出裁判,因为根本没有任何独立的评判标准。这些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发展出一套文学批评方法,又称“解构主义”,它基本上是一种从个人的兴趣和倾向出发来诠释文学作品的方法。法国后现代主义者又被称为极端的相对主义者。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第二个传统是来自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 1922-1996)、伊?拉卡托斯(I m re Lakat os,1922-1974)和保罗?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 1924-1994)等人的科学哲学,这一传统比较为人所知。他们三位都承认科学架构的复杂性,并认为科学在其自身的研究传统脉络中发展,而科学传统本身则有界定该科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库恩将注意力集中于知识社会学,着重探讨科学社群是如何由一个规范(paradig m)转移到另一个规范。拉卡托斯尝试重建一套客观的标准,据此检验任何特定的研究传统究竟是进步的或是退化的。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传统是解释学传统。这个传统也被一些人看作务实派的传统。解释学就是诠释,解释学在传统意义上是对古代的,尤其是神圣的文本进行诠释。然而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解释学的研究逐渐普及到其他领域,例如文学、艺术、法学以及最近的社会科学。解释学传统的领导人物有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汉斯2格奥尔格?伽达默尔(Hans2georg Gada mer,1900-2002)、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 mas,1929-)、保罗?利科(Paul R icoeur,1913-2005)和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 or,1931-)。上述这些传统都涉及一般的“后现代情绪”,彼此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质,可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只打算讨论第一种传统,也就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因为这是一般人在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一名词时最常指涉的传统。

后结构主义在70年代透过不同的方式大约同时进入美国学术圈。举例来说,德里达当时在耶鲁大学教书,他在文学院培养了一批门生。在学术界,起初那些研究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人们对后结构主义哲学感兴趣。当时,福柯以及其他后结构主义作家的作品也开始被学术界中的一些人士所阅读,尤其是女性主义者以及同性恋人士。这些作品当中包含对社会及文化潮流的讨论,例如社会结构、组织和认同的多样化,以及对宏观理论或伦理体系的怀疑和不信任。

鉴于为后现代主义下定义是如此困难,我将采用以下方法:首先我将简要描述重要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的思想,包括德里达、巴特、利奥塔以及福柯。其次,我将找出我认为能够贯穿这些后现代主要思想家们思想的共同线索,并加以讨论。最后,我将批判后现代主义,并对它的起源及成功之处提出历史的解释。

◇艾 恺 后现代主义批判高谈阔论

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

德里达196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个关于结构主义的学术会议上所做的演讲被看做是一个分水岭。这篇讲稿首次对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信条做出了比较连贯清楚的叙述。在《书写与差异》(L’écritu re et la d ifference,Paris,1967)一书中(以及日后的作品中),他批评西方的所有形而上学思想都是依靠“逻各斯”(Log os)而形成,西方的所有思想都是“逻各斯中心式”(l ogo2 centric)的。逻各斯可以是上帝,或如在黑格尔的思想体系里是“理性”(Reas on)或者是结构主义思想中的结构概念。它也许可以是中国思想中的“道”。德里达认为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根源式的存在(上帝、绝对、道),世上没有模范,没有中心,也没有任何足以提供价值判断的标准。因此,人类无法找出一条可以回溯至任何原创性的存在或逻辑的途径。

在德里达的思想里,意义被无限地延异(deferred)。每当我们试图从文本中寻找意义时,我们便进入了“无道”(aporia)的陷阱中———这是一个表示无道的古希腊词。我们于是进入了一个悬疑不定的状态,在其中意义总是被推移至其他事物。德里达这一巨大阴谋中的一部分是它的双重结构,其中的一重因为比较接近逻各斯,故较受重视,例如自然/人为,灵魂/身体,思想/实际,言谈/写作等,其中自然、灵魂、思想是更为重要的。德里达如此分析是出于言谈比写作更重要的信念。此信念主张言谈在某方面是语言的自然或直接形式。德里达解构了所有尝试创立中心论述的企图,并以“意义的完全自由游移”加以替代。这样一来,就可避免被任何固定的事实或根源所羁绊。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

巴特在其《神话学》(M y tholog ies,France,1957)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他把所有被认为理所当然的真理视为神话,并欲揭露其真面目)和方法(他运用符号学的方法)。他所关心的重点是找出隐藏在大众文化中的压迫性目的,而他的目的是透过大众媒体,将人类从集体制造的意识中解放出来,并鼓励人们将自己个体化,以成为强壮的个体。巴特的思想主旨,如同所有后现代主义者一样,是负面的,是对人类所受的所有制约的抗议。巴特的行动计划瞄准了几乎每一个被大众所接受的信念,特别是那些关于外在世界的确存在的信念。巴特认为整个外在世界,不只我们的社会,也包括自然界,不过是一个被文化和语言建构出来的东西。符号学就是研究符号的科学。它研究符号之间的关系联结,这些联结使任何符号系统形成连贯的象征组合。对符号学有效性的检视在于符号之间逻辑的连贯性,而非符号与现实世界的“关联”。任何有系统的象征组合都是符号系统。马克思主义、基督教、流行服装、广告等都是符号学系统。后来,巴特总结道,除了表面以外别无他物,世界上已经没有任何事物需要被揭露;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的面具,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被遮蔽。于是他归结说:所谓非神话化只不过是在建构另一个神话。

巴特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任何对于人类自由的限制终究是神话。他把批判者视为意义的最高权威。作者的权威(authorial authority)是他必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在文本的范围内,批评者不受约束,可以为所欲为,而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则不必加以理会。巴特想要解除能指(sig2 nifier)与所指(signified)之间的关联。和福柯、利奥塔及其他后现代主义者一样,巴特认为世上只有两件事是真实的,即追求享乐的意愿和追求权力的欲望。对巴特而言,前者更为重要。因此批评者可以从文本中或世界上撷取一切可以给他提供快乐的意义。既然任何事物都是由社会及语言所建构的,那么一旦它妨碍我们追求欢乐,我们就可解构它。每个人都处在他/她自己的主体性之中,我们应该忘却对现实的寻找。

让2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2Francois Ly otard,1924-1998)

与德里达等人一样,利奥塔是一个“反基础式”思想家。与巴特和福柯一样,他否定世界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二 八年第三期专题研究系列

有某种真相可以被揭示这样的观念,也反对所有整体性的巨型论述。与其他后现代主义者一样,利奥塔重视认识论,特别是知识的地位,并认为我们无法按照政治体制、艺术、科学或者其他任何标准来将其合法化。这就是说,我们过去所接受的“整体性的普遍化的记叙文”已不合时宜。在利奥塔的思想中,这些整体性的叙述就等于德里达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与大部分后现代主义者一样,利奥塔反对共识,倡导异见和歧异。在他看来,共识愈大,则统合性叙述的控制力就愈强。共识其实就是现代性论述控制力量的象征符号,它压制了其他的论述空间,不允许任何“其他”出现。所有集合性论述在本质上都在要求其他论述噤声,它们与威权式或恐怖主义的论述差堪比拟。

利奥塔的理论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词需要加以解释。第一个是“表演性”(Perf or mativity)。这个字就是“效率”的意思。表演性这个观念建筑在进步的资本主义科学基础上。利奥塔主张除非你接受它作为巨型论述的基础,否则,它不足以成为合法的意识形态。所以表演性只不过是另一个压迫性的神话。可以说,利奥塔希望的是极端的“百花齐放”,即每一个思想都应该平等,彼此都在同一个基础上,没有级别之分。利奥塔思想中另一个重要的词是“D ifferand”。这指的是一个无法沟通的“场地”,它表示几个论域之间彼此不对等,或无法透过翻译来相互了解。在现代性的宏观论域中,这个场地并不存在,因为在任何两个无法透过翻译所沟通的论域之中,一定有一个是正确的,一个是错误的。

米歇尔?福柯(M ichel Foucault,1926-1984)

以上三位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的特色都能在福柯身上体现出来。与其他人一样,福柯也是一个“局外人”。他是同性恋者,甚至可能是精神病患者。福柯的思想主旨是负面的,他的方案立足于极端扩大人类自由领域的抵抗式哲学,这个目标的达成有赖于摧毁为社会所接受的区分违禁和良善的结构。所以福柯务求消灭世上的所有道德、政治以及认识论的观点。透过他各式各样关于罪犯、疯癫和性的作品,他对这些架构提出质疑,包括犯罪、精神失常、不道德的性关系等。他的主要作品清楚地陈述了这些主题。

他的第一本重要著作是《疯癫与文明》(Folie et déra ison:H istoire de la folieàl’a ge classique,Paris,1961;M adness&C iviliza tion:A H istory of Insan ity in the A ge of R eason,Ne w Y ork,1965),他在书中质疑“疯癫”这个概念。他认为,与其他限制一样,这是一个由社会所建构的概念,它只为社会上一小部分精英的利益服务。在这个例子里,资产阶级建构出发疯的概念,以便使将人送入疯人院合法化。福柯认为此前因为无利可图,所以并没有污蔑或边缘化疯癫的例证。福柯尝试将康德的推理演绎范畴历史化,即展示它如何依赖偶然性、不定性,比如时间、空间、因果等等这些在康德思想中必不可少的全面发展观念。福柯主张这些范畴并非恒久不变,它们并非焊接在人类的头脑中,而只是历史的偶然。

福柯的最后两本著作持续质疑思想的基本范畴。他主张这些范畴都是出于社会的偶然组合,也就是出于社会建构以及为精英目标服务的目的。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S u rveiller et pun ir:N a issance de la prison,Paris,1975)一书中,福柯立场未变,却将争论的对象转至犯罪、罪犯以及社会边缘层面。19世纪见证了现代刑罚系统的创立,透过这个系统,罪犯们被灌输节俭、秩序和工作等习惯,以求矫正行为的偏差。福柯争辩说,事实上,这完全是出于工业资产阶级的建构,目的是要制造出一个可塑性高且有效率的无产阶级。他批判现代监狱,因为它不合理地限制了人类的自由。一则关于福柯的故事很生动地将这一点描绘出来。一群反对死刑的知识分子带着一份陈情书请他签名。福柯当下就答应签字,但他又滔滔不绝地陈述超越死刑以外的东西:他主张废除所有的刑罚体系!福柯和大部分后现代主义者的心腹大患就是客观自然的存在。

◇艾 恺 后现代主义批判高谈阔论

只要客观的现实世界限制人类的自由,只要关于自然的概念所指的是心灵外部的事物,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它们就都是对个人幸福和权利追求的限制。

福柯关于性的历史的著作如《性史》①就是一例。该书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提到女人或女性。在我看来,原因非常简单。如果他在书中讨论性的生物功能,也就是自然功能,那么自然规范的问题就会出现。如果承认任何独立于内心和人类意志(例如自然)的结构存在,那么后现代主义所赖以生存的绝对的主体性就会受到质疑,如此一来,这个绝对主体性所负载的自由就将化为泡影。在这三卷著作的第一卷中,他提出同性恋是19世纪创造出来的一个范畴;在他看来,在此之前,同性恋不过是属于一般所谓“皮肉享乐”范畴的一部分。在第二、三卷中,他认为异性恋同样是由社会所建构出来的。

2.贯穿后现代主义的线索

在此我要大胆尝试作一些概述性评论。首先,我基本上把后现代主义当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欧洲启蒙运动所衍生出来的理性化、现代化的一个持续的、扩张性的批判。关于这一点,我在《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一书中已经尝试讨论过。②我所谓“反现代化思想”当中的绝大部分又可被称为浪漫主义。我之所以选择“反现代化”这个名称,是因为我在其他非浪漫主义思想家对现代化的反应中,发现其与浪漫主义者的反应有相似之处。当然后现代主义与浪漫主义彼此之间的确高度类似。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在个性和情感方面采取的立场与尼采式孤独的、浪漫的个人主义前后辉映。只要稍微注意巴特所强调政治中的两种期望便可知一二:他们对公平正义的期望本身,就是一个浪漫主义式的概念;此外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不可知的期望,这是浪漫主义思潮中的重要元素。这些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在内容上与19世纪浪漫主义对启蒙思潮的批判几乎是一致的。事实上,后现代主义作品中到处充满了对启蒙思想的负面评价,后者被认为是造成近代以来各种不幸的罪魁祸首。这些作品很明显地敌视人类社会中逐渐加强的专业化和效率化,对于前现代社会则不论实际情形,一味加以赞扬。“表演性”被视为人类生活中的一大罪恶。后现代主义者批判现代性所产生的一切:西方文明、工业化、城市化、高科技,还有民族国家的所有经验累积。后现代主义通常指处理这些议题以及帮助普及这些议题的作品,而这类作品的数量呈增长之势。当与后现代主义相关联的文化及理论著作得以普及之后,我们就需要有一套更为明确的词汇。大体而言,后现代主义被用来指称文化和社会现象;后结构主义则被用来指涉理论,尤其是借自法国后结构主义传统的理论作品。

其次,第二条贯穿后现代主义及其“理论”的线索是极端的主体化。如同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1929-2007)所言:“理论的秘密在于真理根本不存在。”③在他看来,真理是一种启蒙主义的价值观,仅因为这一点它就应当被摒弃。真理本身涉及秩序、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标准;它所依靠的是逻辑、理智以及理性,而这些正是后现代主义者所质疑的。在现代世界中,对真理的肯定性宣称是尝试创造知识的先决条件,而这是建立在真理的绝对性假设之上的。后现代主义最重要的认识论立场是客观现实并不存在。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只有心灵的概念才是真正的存在,事实上是内心“创造”了个别意识的存在;而人的最大希求就是在变动不拘的彼此之间的意识感觉中维持暂时的联系。总之,心灵并非由现实存在所决定,而是心灵决定了现实存在。

第三,惟其如此,就有另外一条贯穿后现代主义的线索:反对一切权威,当然除了它自身的权

②③该书共出版了三卷,分别是:M ichel Foucault,H istoire de la sexualité,t o me1:L a V olontéde savoir,Paris,1976;H istoire de la sexualité,t o me2:L’U sage des pla isirs,Paris,1984;H istoire de la sexua lité,t o me3:L e S ouci de soi,Paris,1986.

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Jean Baudrillard,"Forgetting Baudrillard",Social Text,№15(Fall1986).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二 八年第三期专题研究系列

威之外。按照这种观点,正因为世界上任何事都没有最终的以及绝对的真理,没有人可以施加任何绝对的权威于他人之上;每个人都在创造他自己的世界,或者更明确地说,每个人都透过他所学习的语言来创造他自己的世界。语言以及产生语言的文化只不过是权力游戏的产物,它是被追求特定利益的人所创造操纵并为他们服务的(这里的“他们”指的多半是处于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的异性恋男性)。可以这么说,无论任何形式的规范和权威都不过是被各色权力掌控者所创造出来的东西。

第四,还有一条贯穿后现代的线索,那是极端的平等主义的一种。后现代主义者不承认真理的存在,或者说他们对所有发掘真理的研究均不感兴趣。他们认为,真理不是毫无意义,就是主观武断,因此,学者们所追求的真理与最明显的广告宣传之间毫无区别。事实上,后现代主义者将真理当成了一种恐怖主义的形式,因为鼓吹真理在本质上就有让反对者噤声的含意。因此真理实际上是确认强者的正当化地位,而让弱者感到不安。比如利奥塔对真理的论断就是务求消灭“他者”(the other)的观点,即那些与社会所普遍接受的真理相抵触的意见。他认为,要了解任何事物,均必须由它的社会意义着手,因为事物都是由社会意义或是由语言构成的,这个隐含理论或诠释的绝对无待,它优先存在于任何事物中,包含一切,且不受任何规范的检验。

第五条线索则是极端“浪漫派”的个人主义。如果有任何一个积极性的计划或潜在价值联合后现代主义者的话,那就是促进和扩展人类自由的领域。就此端言之,它就是致力消除所有约束人类自由的权威或权力结构。许多后现代主义的信仰者(尤其是“左派”)有时不明白,人类自由领域的扩大是以个人的行动自由为中心,而非根据任何阶级或集体。后现代主义事实上就是个人主义的极端形式。尼采这个最重要的浪漫派个人主义者,同时是后现代主义运动精神上的始祖。以福柯为例,很明显,在他看来,任何文化上、政治上、社会上、道德上的权威都是亟待被摧毁打垮的主要敌人,因为它是对个人自由的限制。福柯关于人的概念是:人是由欲望所驱动的组织,包括欢乐的欲望和对权力的欲望。在福柯看来,任何限制个人对欢乐和权力追求的企图都是绝对的恶。因此,所有社会、道德或政治的路径规范以及奠基在这些规范之上的概念都必须被摧毁。从某方面来看,这个对任何事物的持续性的反对,这么一种抵制、抗争的哲学思想,也颇为接近浪漫主义思想。

就后现代主义者所能设想的理想世界而论,每一个人都创造他们的个别世界和该世界所建构于其上的论域。举例来说,利奥塔和巴特会设想一个每一个人都是理论家或批评家的世界,其中每一个人都在建构一个不受外在霸权论域所控制的世界。唯一的规范、真理、道德和行动是个人为自己所创造的。

二、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

也许我在这里花费如此多的笔墨批评后现代主义是愚蠢的。过去美国学术界批评后现代主义的尝试不是毫无结果,便是效果微乎其微。从整体来说,那些与后现代主义观点相左的人只是对它“敬而远之”,而非向它挑战。原因之一是后现代主义论著包罗万象,而且论说晦涩难懂,原因之二则是批评者向来不讨人喜欢。后现代主义的追随者对它的情感附着和自我认同有如宗教信仰一般。在他们看来,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后现代主义者对异见、异议总是冷嘲热讽,加以排斥,而不愿作公开的辩论。另外,后现代主义的见解及方法上很少受到挑战,部分是由于发起这种挑战难免会牵涉到道德体系。后现代主义对所有价值和对真理的标榜持怀疑态度,这使号召它的支持者参与对道德标准的探讨变得困难重重:因为如此一来,后现代主义

◇艾 恺 后现代主义批判高谈阔论

者就必须跨出他们那个自我封闭、自我参照、自成一体的世界。

当然我认为后现代主义也有其可取之处。举例来说,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允许各种公开的解释,反对拘泥于任何单一的、“正确”的解释。这一点,对于我所在的史学领域的研究极为重要。对任何问题,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多重的解释方式,而不必偏重一种而拒绝其他。例如,对五四运动的心理学解释就不必与社会学的解释相冲突。它们在方法上并不对等,但也不互相矛盾。两者在它们各自的论域中都可能是正确的。这种思考角度是高度民主化的,它鼓励新解释的发展。

然而,我仍然认为后现代主义的负面效应远远大于其正面效应。首先,它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福柯的历史作品中充满了基本事实方面的谬误。例如他经常误植年代以使他的理论具有说服力,这种误差可达数十年,甚至达一个世纪。德里达则称言谈比写作更优先、更重要。事实上,这个论点与事实刚好相反。在西方,文字作品从来都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不单对德里达本人的作品是如此,也包括对他所推崇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思想家们如柏拉图、卢梭、索绪尔、列维2斯特劳斯等人的作品。这些例子流露出一种对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文字、写作罕见的抗议,但它只是个别的看法,不足以代表西方形而上学的主流;至于在中国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毫无疑问,写作历来比言谈更受重视。

其次,所有后现代学者不断批判、解构、质疑其他论域,但却小心地避免用相同的方法检视后现代主义本身。后现代主义者不批判他们自己的基本论域,是因为他们的理论根本经不起考验。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基于对所有规范、原则、机构、价值的全面怀疑之上,除了对自己以外。它呼吁所有的非后现代主义学者进行“反省”,而自己却不受其约制。

第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可被合法化,那么压迫和自由就都应该被同等地接受。这个观点超越了善恶。后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政治或社会运动都没有道德或哲学基础。他们问:为什么人类自由领域的扩大要比收缩好?为何政治改革会比现在的情势或过去的政治情形更好?过去数十年来,我们看到后现代大师的追随者们使用这些方法将其他论域非法化,并要求别人顺从他们的政治观点。

整个后现代主义架构建立在一项无法否定的事实基础上:人只能透过自己的内心来体验现实,而且这种经验总要透过语言得到表现;而文化在这些范畴的建构过程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如果没有这些范畴将经验排定次序,经验将不具有任何意义。我们能够通过心灵范畴(文化或者语言)来处理现实,是因为我们必须在这个世界上适当地生活。当然,从感官的范畴所无法完全得到表现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了解绝对真实的现实世界,但这并不表示感觉全部被这些范畴所塑造,也不表示感觉与被经验的现实世界毫不相关。

我对后现代主义的第三个批评着重于它在认识论上追逐自己的尾巴这个永无止境的游戏。如果世上真有无限制的语言游戏的话,人们的彼此沟通便根本不可能。所有的思想论域都只是在吹嘘自己的好,这不过是徒然制造喧嚣罢了。这是一个向自身的退却,它同时也拒绝了外在世界,因为它阻碍知识分子的自我中心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沟通将不可能,这种极端的主体化会将所有的学术机构视为非法。如果一个大学教授无法与学生沟通,或者只能传达自己的意见,那为什么还需要专业课程?教授们为什么要被花钱请来教授在价值上与学生的意见相等的东西呢?

后现代主义缺乏实在的内容。我读过许多后现代主义的著作,只觉得他们的内容陈旧老套或纯粹就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或常识。这类作品中其他一些已经著名的观念(尽管有时是不经意的)往往只是诉诸权威而不是透过逻辑。我曾经读过许多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报章杂志,在其中发现许多与后现代主义行径相似的地方。一个散漫冗长、平淡无奇、再普通不过的观察,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二 八年第三期专题研究系列

往往透过引用后现代权威的话语,用晦涩难懂的语言一表达,就变得分量十足。举例来说,类似“防微杜渐”的观察例证,若引用福柯的语句包装表达,便立刻不同凡响。这让我想起“文革”期间就连一个平凡无奇的道理也要引用毛主席的语录来增加权威性。

后现代主义另外一个常用的策略是将只具有猜测性质的理论冒充为有根据的科学。这是后现代主义的特色之一,往往导致所谓“索卡尔骗局”(Sokal Hoax)。索卡尔这位物理学家向后现代思想期刊《社会文本》(S ocia l Tex t)提交了一篇内容拙劣的关于后现代思潮的模仿文章。这篇文章以典型的后现代形式挖苦“外在的世界的确存在”这样一个老旧愚蠢的“教条”,即物质世界只不过是社会和语言的一个创造物。《社会文本》的编辑对一个物理学家竟然向他们投诚大喜过望,于是刊登了这篇文章。一段时间以后,这个丑闻被揭穿,而且登上了《纽约时报》。1998年,索氏和比利时物理学家Jean B ric mont所发表的《后现代知识分子滥用科学》(Fash ionable N onsense:Post m odern In tellectua ls’A buse of S cience,Ne w Y ork,1998)一书中论述了被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重要人物经常错误表述或者完全误解的科学概念。

三、对后现代主义之成功的解释

鉴于这些假设的荒谬,论证的循环(即质疑他人逻辑错误时所依据的理由也同样暴露自己思考的谬误),以及它们与大部分人所生活的世界的完全无关,我们要问,是什么造成了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学术界的兴起以及在亚洲的持续发展?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我个人以为只有将这些外在条件归纳整合,方能理解这个兴盛一时的文化运动是在哪些特定的历史脉络中出现的。

(1)北美和西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历了20多年的经济发展、和平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生活富足。战后的盛景确实是前所未见的。数量空前的人们摆脱了对生存温饱的忧虑。这个外在的经济物质条件在60年代后期趋于成熟,在其作用下,大量进入成年的人已不再愁温饱,未来生活的重心也因此不再限于对生存的忧虑———这种忧虑直到60年代还持续困扰着人类的绝大多数。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今日的中国,年轻一代已无法体会或想象从前衣食匮乏的日子。相反,人们开始关心如何表现个人特色和性格,开始重视个人主义。我认为,极端个人主义是一种只顾自己,贬抑或庸俗化中产阶级(排拒中层社会)的想法。

在物质经济发展条件成熟的基础之上,一个新的时代精神(Zeitgeist)应运而生,它重视极端主体性。这个特色显现在许多思想流派中,例如存在主义。在稍后的史学界,有许多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了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包括对思想新潮的追求、出风头、挑衅资产阶级以反衬自己的高尚,以及对每一个实质的和系统化的史学研究的厌倦。这种厌倦感主要来自研究过程本身的枯燥乏味。在这些因素的交相冲击之下,后现代主义以迅猛之势影响了包括史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而历史,如后现代主义者所说,根本不存在。在他们眼中,历史即使不是全盘胡说,也是某种虚构的东西。

(2)重视所有的相异性(种族、文化、次文化、性别倾向、阶级等等),并根据这种相异性而对一致性表现排斥和憎恶。主体化的表现充斥社会,例如过分溺爱纵容子女、滥用药物、自我放纵,除了对自我以外对所有权威一律反抗。

(3)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对于他们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政治地位感到忧虑,尤其是相对于自然科学家和医生、律师等而言。这在70年代晚期逐渐明显,它促使知识分子积极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专业范畴,以区别于一般大众,手段包括专业词汇、论域等等,从而为后现代主义的广

◇艾 恺 后现代主义批判高谈阔论

泛流行奠下了基础。

(4)自从80年代末后现主义在学界开始发挥影响力的时候,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正解体为政治上左派的标准意识形态。随着1989年共产主义在全球所面临的危机以及苏联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乘虚而入,尽管它也强调冲突,却并非阶级斗争。后现代主义填补了大片意识形态的空白,而这是左派所能接受的。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它也提供追随者们政治上的承诺(至少对未来而言)。

(5)60年代下半期以来逐渐普及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自以为是、自我放纵的世界观,其中包括滥用药物。类似LS D迷幻药等药品的滥用当时在发达国家中曾极为普遍。滥用迷幻药的经验往往被用来加强主观的意识或经验,强调个人主体化的崇高性。这种经验与服用迷幻药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想接近于唯我主义。

(6)我个人亲身见证了后现代主义理论在史学界的兴起和发展:自6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顶尖学府中的人文学课程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这个剧变包含从实质向理论的一个逐步的转移,从一门学科的经验性资料转移到对于该证据的意识形态的解读。在这段变幻不定的岁月中,最被大家所接受的理论是各式各样的新马克思主义,包括部分心理分析理论的内容,像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的理论。它让一个年轻人可以理直气壮、头头是道地发表对整个世界的看法。跟这个现象有关的认识理论本身具有神奇的魔幻效果。我很清楚地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当时的大学生和知识分子们常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一根对外在世界具有真正影响力的魔棒。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同一时期,在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社会,年轻人同样视毛泽东思想为神奇,就像他自己所说,他们将毛泽东视为钟馗。

(7)后现代主义是知识分子阶级的权力游戏。7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已大不如前。他们与国家之间毫不相干,但政治权力仍然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用尼采的话说,这些知识分子深深陷入“追求统治的意志”之中而无法自拔,所以他们建构出一整套意识形态来污蔑打击其他敌手。谁可能在打击科学的过程中受益?谁可能在将科技视为压迫、将国家非理性化的过程中得到好处?正是那些想要控制国家并取而代之的统治精英。所以,后现代主义是那些因为无法取得政治权力而深感受挫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他们把后现代思潮当成掩饰其真正意图的借口,借此图谋政治利益。后现代主义者宣称他们代表不同的群体(少数民族、同性恋、心智失常者等等),他们倡导多元性,但只不过把它当作夺取政治权力的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者对于社会上“边缘的”、“受排斥的”、“无声的群体”的强调可以提供给他们不同的权力承诺:知识分子就代表这些权力被剥夺的群体。就这一点来看,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和以前某些诉诸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没什么差别,后者只不过用为无产阶级或一般大众服务作为知识分子追求权力意志的借口。

(8)自命不凡。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只有他们才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后现代主义者在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流行角色中加入了一点恃才傲物的成分。这样的发展来自于害怕跟不上新潮流的压力。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后现代主义到今日已成老生常谈,是否会成为明日黄花,目前尚难定论。综观这个思潮的发展,绝大部分均为标新立异之说,缺乏实质内容。本人对后现代思潮因有亲身体会与认识,深知其弊,诚为剖析。有欧美的前车之鉴,希望我辈学人及时省悟,勿再受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害。

(责任编辑 赵枫)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一..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 二.时代背景探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郊区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城市的膨胀挤占了乡村或农业文明,农田的外迁有大幅度地缩小了荒野的面积,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似乎都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因此,在70年代前后,各发达国家均提出了内城复苏的建设方案,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重返市中心。我所谓的"后城市"就是指要在现代城市诸种复杂问题的基础上重建适合工作与人居的市区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解读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风格浅析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现代设计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欧美等国家流行发展。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Forms Follow Function。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D·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以致战后被称为国际主义风格。1919年包豪斯(Buahus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计和创作的依据。但是,现代主义风格的冷漠、单调、毫无个性的设计理念也致使许多青年建筑家与设计师们感到厌倦,急于寻找和发现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从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开始,各国设计师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反现代主义设计的尝试,运用美国的通俗文化对现代主义设计进行改造,后现代主义设计由此拉开了帷幕。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强调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反对简单化、模式化,讲求文脉,追求人情味,崇尚室隐喻与象征的手法,大胆地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在造型设计的构图理论中吸取其它艺术或自然科学概念,如片断、反射、折射、裂变、变形等。用非传统的方法来运用传统,以不熟悉的方式来组合熟悉的东西,用各种刻意制造矛盾,如断裂、错位、扭曲、矛盾共处等手法,把传统的构件组合在新的情景之中,让人产生复杂的联想。 一、后现代设计的出现及其发展

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看法

对后现代主义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是针对于现代主义提出的,关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为其主要的研究者反对以各种约定俗称的方式来规范它。 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首先,哲学的后现代主义在继承和发展现在哲学的基础上,又坚持了哲学的反思与批判精神,它所强调的理性至上、人体的无限能动性,都能够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强大的前进动力,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辩证的看待问题。 其次,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实性问题,而不是像现代哲学那样只注重对抽象的事物和问题进行研究,因而后现代主义更具有实践上的意义和价值。长期以来,许多学科及其知识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这样就使得理论的研究与实际的状况相脱节,进而使得理论无法正确的指导实践的现象,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深化理论的作用。 第三,后现代主义还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点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我国的科学发展关的实施,都极具指导性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后现代主义也存在一些负面的效应: 首先,后现代主义强调反思与批判,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该主义的倡导者忽视权威与真理,而抛弃原有的那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极端的相对主义,进而使其成为完全坚持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者。 其次,后现代主义强调的理性至上、人体的无限能动性的这些论断具有片面的夸大性的效果,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较为极端,这种极端和夸大的思想会在无形之中使其研究陷入空想的状态,因而容易产生脱离实际的现象出现。 第三,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社会与历史的发展是完全没有规律性和进步性的,这一观点实际上是对原有历史发展的全盘否定,丧失了传统、现代和当代的连续性。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会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历史的进步。 面对后现代主义,虽然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等理念仍然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浅析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

摘要自后现代这一艺术思潮诞生的那天起,评论界对它评判就没有停止过,这其中褒贬不一:多样化、人性化、模糊化、非理性、叛逆性、颠覆性等等,许多评论的词汇表明了每个关注它的人的观点。正是由于它还在发展变化中,因此,学术界还很难做出最恰当的评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设计双重译码功能 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在20世纪70年代前后在建筑中产生 的设计运动。“后现代主义”这个词的含义非常复杂,从字面 上看,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风格,或者某种风格,因此,它 具有向现代主义挑战、或者否认现代主义的内涵。 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出现 20世纪60年代, 西方进入“丰裕社会”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从讲究结实耐用转向求新求异。现代主义设计风格长期 以单调、沉闷、冷漠的形式充斥城市,已不能适应多元化市场 的需求和商业竞争,人们渴望出现变化。反叛主流设计运动 在此时兴起了,其激进的思想对设计的冲击是不可磨灭的,设 计开始朝向强调个性以及表现不同消费群体的生活意象、强 调人情化和象征意味的方向转变。后现代主义设计遂应运而 生。它认为产品设计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和功能,还要具有 丰富的个性和多样的形式,并注重人情化和象征意味。目的 就是建立一种适应后工业社会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方式的 设计原则。 在今天看来,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一个模糊、非特定的概 念,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 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 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整体是对现代主义的 反叛。后现代的设计风格纷繁复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 征:非理性。后现代设计中大量地引用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 喻的手法来进行设计,桌子不再是桌子,更是一种概念,一种 符号,甚至是一种政治态度。这种多样化风格现象的出现是 对现代主义的最大挑战,它抹杀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纯洁性和 至上性,将设计带入到一种可以是“很多”的状态。这种现象 还不能一概而论地评述它的好坏,一方面因为它既有进步的 一面,又有它反动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潮流本身还只是处 于探索的阶段,所以还不能过早地为它盖棺定论。 二、历史上一些后现代主义的认识观点 建筑设计家查尔斯?詹克斯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中 说:“我所观察和定义的后现代,其解释如下:一种职业性根基 的、同时是大众的建筑艺术,它已新技术和老式样为基础。‘双 重译码’是‘名流——大众’和‘新——老’这两层含义的简 称”。这种“双重译码”的提法使许多评论家把后现代主义设 计看成是“大杂烩”。美国著名建筑师罗伯特?文杜里针对杰 出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设 计原则,提出了“少令人生厌”的观点,鼓吹以杂乱、怪诞、暧昧 为美的建筑学思想,认为建筑师应该向市井文化学习。王受 之在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将后现代设计归结为后现代主义、解 构主义和新现代主义;然后又将后现代主义分为高科技风格、 过渡高科技风格、减少主义风格、建筑风格、微建筑风格和微 电子风格。 后现代设计的理论界众说纷纭,没有结果,没有定论,有 的只是零散的、片段式的论述。那么,后现代主义设计到底是 什么性质的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到底是现代主义的延续,还是一个新时代设计的开端?三、笔者眼中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任何一种新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后现代主义设计也是一样。后现代主义设计起源于对两个重大时代问题的思考:1、设计如何与传统展开对话;2、艺术及设计如何与消费文化共处。这两个问题是包豪斯时代的先锋设计师所不曾面对的,它们是二战结束以来率先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后又逐渐扩散至第三世界国家的新问题,即所谓后现代问题。后现代主义设计虽然无力解决后现代问题,却至少敢于提出并思考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正是后现代设计理念中所包含的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对待的成分。很多思潮都影响到后现代的设计风格:朋克、高科技、低技术、极少主义、解构主义以及各种历史主义变体。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持,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迷幻药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地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尝试,文化的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后现代设计也是追求功能的。一些在常人眼中匪夷所思的设计其实不正是这个匪夷所思的年代所需要的艺术形式吗?一些莫名其妙的产品其实也总会有它的市场,因为现代社会人的心理复杂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个时代,一切的多元化使得莫名其妙其实就是产品的功能。因为它同样会满足生产者自己或者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后现代主义设计是随意的,不拘一格的,虽然它可以成为反现代主义设计,它的叛逆代表了时代的特色,可是它的挑战都处在设计的风格和形式上,而没有能够涉及到现代主义的思想核心。它缺乏明确的艺术形态宗旨而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自由放任的设计风格,其薄弱的思想性和形式主义的性格特征使它根本不可能取代现代主义设计。80年代是后现代设计思潮与风格最为活跃的十年,但是却缺乏一种系统的设计理论,或者设计思想。这是在现代主义的长期禁锢下,一旦门户大开,必然会有太多的东西奔涌而出。我不能断定后现代的设计会最终形成一种统一的风格,因为,后现代对于个人的、民族的、特定文化的尊重应该不会让一种风格一统天下的。我们生活在新世纪之初,生机勃勃,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之中,激动人心又令人困惑不已,我们期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参考文献:[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2]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查尔斯?詹克斯著.李大夏译.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后现代风格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欢迎参考阅读! 装饰几乎是后现代设计的一个最为典型的特征,这是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国际风格的最有力的武器,主张采用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需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功能主义中心。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全然屏弃的古典主义异常关注,他们不搞纯粹的复古主义,而是将各种历史主义的动机和设计中的一些手法和细节作为一种隐喻的词汇,采用折衷主义的处理手法,开创了装饰主义的新阶段。后现代主义的装饰风格体现了对于文化的极大的包容性,这里即包括传统文化,也包含现行的通俗文化:古代希腊、罗马、中世纪的歌德式艺术、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以及20世纪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波普艺术、卡通艺术等等任何一种艺术风格。运用的手法更是不拘一格:借用、变形、夸张、综合甚至是戏谑或嘲讽。汉斯·霍莱恩设计的玛丽莲沙发就综合了古罗马、波普艺术和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 后现代设计将诗意重新带回我们的生活。仓右四郎的金属沙发有一个非常浪漫的名字——《月亮真高啊》,镂空的

金属框架在灯光的掩映下让人想起婆娑树影背后的一轮明月。后现代主义者认为,设计并不只是解决功能问题,还应该考虑到人的情感问题。安德勒·伯兰滋将许多非设计师者的所知道的东西上升为理论。例如,“我们对产品的选择受到我们记忆和联想、我们的愿望和我们朋友的影响,也受到我们在电视和博物馆中所看到的东西的影响”。。1987年,他设计了一系列名为“家养动物”的家具,把西欧人对意识的兴趣与北美人对某些宠物的兴趣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是非常有亲和力的,即不是设计适应人,也不是人适应设计,而是二者亲切、自由的对话。 后现代设计中这种仪式化特征主要是针对过分强调功能而使生活变成了一种机器运转般毫无感情色彩的动作而引发的一种设计倾向。吃饭不仅仅是一个吞咽的过程,更是一种气氛:环境、餐具、食物的颜色和味道,包括进餐的动作,都是仪式的一部分,它让我们感受过程、感受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物的交流、对话。 选择一件设计不仅是为了用,而且是为了寻找自我的象征性。安德勒·伯兰滋出版了一本名为《家养动物》的小册子,在书中他声认为我们现在的住宅几乎无法居住,因为我们要在那里度过更多的时光;我们需要重新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周围环境得到的仪式的、神话创作的以及不可思议的特征。安德勒·伯兰滋的话是十分隐晦的,但是他至少说明房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中图分类号:B5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CN37— 5057(2000)04—0030—03 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引发了危及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更危险的是,人类自己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技术理性得以存在的基础——传统哲学出现了偏差,因此必须批判、改造传统哲学,才能挽救人类。 科技革命所引发的工业革命,已将培根关于运用知识统治自然的主张和笛卡尔关于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的观念付诸实现,自然界已从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转变为被征服、被控制的外在实体。技术为人类所提供的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和高质量的生活条件,技术对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使人类对技术的依赖感日益加强,技术理性取代宗教的“神”而成为人类新的崇拜对象。人们坚信,凭借科学技术,人不仅可以无限制地控制自然,并且人类自身也会得到自由和解放,最终实现人的发展和完满。然而,技术作为一柄双刃剑,在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新困难和新危险:人口的急剧膨胀、自然资源的锐减、生态平衡的破坏、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疾病的不断出现等,现代技术文明社会正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更为可悲的是,技术不仅没有给人类带来自由和解放,反而变成一种异己的力量束缚和主宰着人类,使人处于异化受动之中。在这种打击之下,人们对技术合理性的信念开始发生动摇。因此,重新审视科学技术对人类的意义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显得极为必要。 实际上,早在18世纪,卢梭就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泯灭了人的本性,使人性受到压抑,并把科学技术看作道德沦丧、社会奢侈腐败的主要原因。甚至可以说在笛卡尔的技术理性逻辑刚刚产生时,和他同时代的帕斯卡尔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了理性主义所隐含的危机,他认为理性是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人生的,人的心灵有其自身的内在逻辑,如果说理性主义是重思维的形式逻辑,那么人的心灵所关注的则是生命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别的。随着技术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日益昭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技术的前途问题,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技术悲观派认为,全新的态度是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的目标前进,而不是技术的增长。但是也有人认为,只有提高技术工艺水平,保持技术和经济的增长,才能解决技术所造成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过分发达而导致的人的异化的日益严重,对技术前途问题的争论变成了对技术的批判,并形成了派别林立的技术批判理论:韦伯对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区分,席美尔对现代技术的物化和异化的批判,卢卡奇对工具理性对人的主体性的消解的揭示,法兰克富学派对技术理性的猛烈而又深刻的抨击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合理性提出了质疑和批判,并表现出对技术社会中人的处境的关怀。 以罗蒂、霍伊等为代表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者,并没有驻足于对技术所造成的诸多问题的揭露,也没有停留在对技术理性单一的批判上,而是分析了更为深层的原因:在技术理性指导下迅速崛起的技术为什么无法解决由它自身所产生的问题。后现代主义通过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文化哲学的历史考察认为,技术理性从功能、效率、手段和程序上来说是充分合理的,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确提高了人的认识和生存能力。但是,技术理性毕竟只是一种以支配自然为前提的有限的理性,它在寻找知识的根据、劳动的效率、程序的合理时,并不问人生意义的根据,丢失了对终极价值的依赖,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

浅析后现代主义艺术

浅析后现代主义艺术 【摘要】后现代艺术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渐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众多艺术家的参与和努力下壮大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一系列优秀的作品给我们带来全新的视觉审美和享受。“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一词,对于新一代设计师而言,并不陌生。然而,对于它的含意和概念却往往含糊不清。它涉及到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观念形态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艺术形象 在人类艺术历史的长河中,历经了各种艺术思潮的变迁和转换,从浑厚气魄的古罗马艺术到追求完美、寻求比例谐和统一的希腊艺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美为基础的理想艺术,到追求宏伟和朝向理性辉煌炫耀的古典主义艺术,到十九世纪的充满幻想和激情、直觉的浪漫主义艺术,到追求光线氛围视觉上细微变化的印象主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到二十世纪的近现代,人类的艺术又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全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它就是后现代主义艺术。它的种类繁多而又复杂,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大地艺术、涂鸦艺术、拼贴艺术、行为艺术等等。 一、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环境背景 在历经二战的灾难之后,在全球经济化的进程中信息开始迅速发展,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涌现,后现代在文化上则表现为多元化、开放性和对传统的观念的反叛。设计领域中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首先兴起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他设计领域。这时候后现代主义已经从一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这个背景改变着人们的意识和生活形态,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去,作为引导时代潮流和走在时代前沿的艺术同样不能避免,很多艺术家不愿再回到人们以往熟悉的艺术样式上去了,这时候甚至连单纯的形式都显得复杂多余。后现代主义艺术就在这个含混复杂而又多变的氛围里诞生了,它既具有传统的魅力又富于新鲜的生机,再创并展现了新时代艺术的辉煌。 二、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形象特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现代主义艺术结束后,用绘画表达自己思想的艺术家观念上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试图找回某些东西,比如形象、图像、叙事、诗意以及对传统的敬意,来平衡自己的艺术作品。“后现代主义设计”在设计实践上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但没有一个占主导趋势的流派或思想。同时遵循人在设计生活中主导作用,具有个性化、散漫化、自由化、人性化的特征。 在艺术媒介方面,后现代主义容纳了范围宽广的风格、主题和形式,从传统上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https://www.doczj.com/doc/ad15888762.html,/question/12248490.html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https://www.doczj.com/doc/ad15888762.html,/viewthread.php?tid=221168 超级调解(下) 宏大叙事(百度) 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麦吉尔的话说,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惯性和统一性.文艺理论批评中,经常使用这个词语.史学借用这个词语,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史学中的"宏大叙事"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罗斯这样写道,"由于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将过去和将来统一起来,宏大叙事必然是一种神话的结构.它也必然是一种政治结构,一种历史的希望或恐惧的投影,这使得一种可争论的世界观权威化." 罗斯更加深刻地理解

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对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2002年8月写,2016年6月改) 黄有柏 后现代主义的由来 二十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高峰而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产阶级掠夺世界的相互争斗愈演愈烈,终于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了战争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哲学、文学等意识形态为战争服务,意大利的?未来主义?诗歌流派,鼓吹诗人?应纯粹依赖自己放荡不羁的习性,对暴力、战争的嗜好以及‘心境并发’的本能进行创作?,成了帝国主义的文化帮凶。 当时的欧洲诗坛,流行着未来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反文化诗潮,对早期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猛烈冲击并使其成为暗流。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再度兴起,但已改变了早期的性质,而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合流而成为西方?现代主义?,以艾略特《荒原》为里程碑,是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废墟上的产物,与传统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诗歌决裂,成为一种对文化的破坏现象,与战争对物质的破坏现象相呼应。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中发了军火大财,使战后的美国经济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诗歌由以欧洲为中心转移到以美国为中心,发展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凯鲁亚克和金斯伯格等人为代表)延续至今,更趋于对文化的破坏性和毁灭性。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 后现代主义是什么?在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的《总序》中说:?后现代主义不外乎下列六种形式:一,作为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的一种泛文化现象……传统的东西……均受到挑战……。二,作为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观念……张扬更为无度甚至?狂欢?的个性自由。三,作为一种产生于西方并波及全球的文化思潮和运动。四,作为一种叙述话语或风格。这种话语表现出对‘伟大的叙述’或‘元叙述’的不信任,其表现特征是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的乃至‘精神分裂式’的结构,叙述的过程呈发散形,故事的发展呈‘增殖’状,意义的中心完全被消解,散发到文本的边缘地带,对历史的表现成为某种‘再现’甚至‘戏似’。五,作为一种不受文学史分期原则制约的阅读符号代码,也即所谓‘后现代性’……。六,作为结构主义发展到极致并盛极至衰之后的一种批评风尚。其特征表现为崇尚语言文字游戏,强调读者的建构性参与,以拆除和分解结构为其宗旨,也即后结构主义批评?。 《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的《总序》还说:?后现代主义则像个永久的‘不安分者’,不停地制造混乱和无政府状态……后现代主义者则致力于‘稗史’的创造……后现代主义的本体论则是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则致力于世界模型的分解……后现代主义的文本则以颠覆和互文性为其特征,以拆除文本的深层结构为其目的……后现代主义者则出于反历史的目的,致力于某种历史事件的叙述,甚至创造出一个新的历史,在后现代主义那里,历史与虚构的界限是完全模糊的……?。 这样,在后现代主义者反文化、反历史的笔下,诗不成其为诗、文不成其为文、文本不成其为文本、历史不成其为历史,成了无意义、无中心、无结构、无技法、语无伦次的文化“垃圾”和“废墟”。后现代主义者全面彻底摧毁人类几千年来精心建构的文学艺术体系,摧毁人类几千年来的精神文明结晶,成了不能饶恕的毁灭文化的千古罪人;在后现代主义者反理性、反崇高的那里,人的理性和道德、社会的秩序和纪律等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张扬无度的个性自由,制造社会的无序和混乱……后现代主义者这些心理状态无不与帝国主义军火制造商和战争贩子制造世界混乱的心理相合拍。 以上这些都被我国第三代诗人实行了,且看《亵渎中的第三朵语言花》的扉页上总结性地标示的:?‘第三代诗歌’以新奇独特的反文化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多元化

设计史论文 班级:艺设09-2 姓名:李风雨 学号:090544205

浅谈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的多元化 所谓后现代主义就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思潮。它包含了艺术、设计、文学、语言、历史、政治、伦理、哲学等诸多领域。后现代主义是欧美发达国家以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为背景,掀起批判、否定、超越现代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运动,是当代西方社会经济、政治观念的反映。 那么为什么说后现代主义设计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呢?这是相对现代主义设计而言的。现代主义设计自20世纪初产生,到20世纪30年代成熟,到20世纪50、60年代逐渐衰落的几十年时间里,一直是世界设计艺术的主流,并形成一种国际性设计艺术思潮。这一时期,虽然各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着文化和环境的差异,表现出各自的设计个性,但整体上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如出一辙,大同小异。其中,在建筑设计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也就是外观的“火柴盒”式造型。于是,宣扬走多元化和多品味的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打破和否定了现代主义设计单一和统一的造型样式。 二战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发达国家逐步从战争的创伤中走了出来。世界经济和政治秩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新技术革命带来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新技术广泛出现。在这种世界大环境下,后现代主义呼之欲出。 那么是什么力量推动这场运动的发生呢?我认为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新的消费群的成长。二战后,许多殖民国家获得新生,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人权运动和自由主义更是推波助澜。人们的思潮开始多元化发展,再不像战前那样生活在保守的时代。这一时期的年轻人大多都是战后出生的,他们虽然没有受到战争的洗礼,但是也是在东西冷战的的岁月下成长的。他们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不再像父辈那样充满着理性和执着的思考,比如说面对越战和肯尼迪被刺,他们更显得彷徨和无助。新兴一代的思想观念经过了激烈的碰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成为社会主要消费群体。然而,他们对产品的要求更加人性化,他们开始摒弃传统价值观念,表现出对新事物的迫切渴望。同样,这也决定着单一垄断设计艺术的形式开始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多元的、包容的、开放的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另外,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十几年的重建和发展,它们也从战后的废墟中逐渐恢复元气,经济的好转促使了国家和民众的购买力普遍提高,为新兴一代年轻人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欲望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后现代主义,实际上意味着经历了几百年的工业文明正处在一个分割和调整的过程中。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鲁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拉康、博德里亚(Baudrillard)、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福柯、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德里达、罗蒂(Richard Rorty,1931-)等人——但这些人自己罕有标榜自己为“后现代”的,这个名单也只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杜撰”出来的。通常认为名单上的这些思想家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建立起以“反”、“后”和“非”为字头的“主义”:“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解释学”、“后哲学文化”、“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顾名思义,也许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的思潮,也许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反动或超越,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异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甚至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现代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诣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超验的方面通过理性的工具提供经验多样性的统一,“我思”确立知觉的限度。伴随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协作(同一),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被牢固地奠定了。在此基础上,现代主义哲学家形成了一种主体性的观念,该观念不仅是逃避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知识的条件。笛卡尔、黑格尔和胡塞尔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但在以主体性概念为基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正是主体性概念使关于意识的理论成为可能。因此他们的哲学都属于现代主义哲学。简言之,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1]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的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真理也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话语(discourses)、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心”不再存在,只有飞速扩展的边缘;没有纵览一切、总括一切的视角,没有“上帝之眼”(God’s-eye view),有的只是无限多的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的解释。或许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惟一健康的思想态度,是强烈的彻底的怀疑主义。 因此,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对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了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是那么谦恭。

后现代主义批判

J O URNAL O F NANJ I NG UN I VERS I T Y (Phil o s ophy,Hu 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3,2008?高谈阔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系列讲座? 后现代主义批判 〔美〕艾 恺 (芝加哥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和文化系,Chicago,Illinois60637,U.S.A.) 主持人语:中国学界对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学艾恺(Guy A litt o)教授的名字并不陌生。他的名 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中译本可谓脍炙人口。一个史学家,尤其是对东 亚历史有真知灼见的史学家,是如何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呢?记得英国著名学者伊格尔顿说过,现 代性是一个具有长久历史的问题,而后现代则是一个短暂并缺乏历史感的现象。照此说法,从长 时段的历史角度来审视后现代问题,便成为令人感兴趣的视角。艾恺教授不远万里来到南京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为南大师生做了题为《后现代主义批判》的演讲。通过对后现代思想家 的犀利剖析,他饶有意趣地表达了一个史学家对后现代主义的独到历史反思。尤其值得称道的 是,艾恺教授用中文写作和演讲,其中文水准令人激赏。(周 宪) 过去20多年来,美国人文及社会科学界致力研究特定的哲学或思想信条,就是后现代主义(Post m odernis m)。我对后现代主义所做的一切说明和批评同样适用于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2 alis m)或解构主义(Deconstructi onis m)。有人或许会质疑它们是否完全一致,其实它们之间在定义上根本不值得费心区别。或许某些人会说后现代主义已经过了高潮,但它肯定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这20多年来,在意识形态、情感和专业上对后现代主义深信不疑并努力耕耘的人士已位居学界要津,包括学院院长、系所主管及基金会董事会的成员;他们所指导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除了所谓“理论”以外所学有限(能教的也有限),这些学生辈也同他们的师长一样对后现代主义抱有深刻的认同。因此,在我看来,正是这一个既得利益结构保障未来后现代主义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尽管后现代主义在欧洲(它的发源地)早已成为过去式,但它在北美仍然蓬勃发展;在东亚,如今它正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方兴未艾,学术界正一窝蜂地追赶时髦,即认同并追求西方正流行的东西,因此,我也很想针对这个现象提出几个问题。 这篇文章讨论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部分:后现代主义的定义。后现代主义是什么?最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著作中所论述的基本立场以及假设是什么?有什么贯穿后现代主义的线索?第二部分:批判后现代主义。它有哪些正确的地方?哪些方面应该被批评?第三部分:对后现代主义之所以成功的解释。为什么这个运动能如此成功?是什么导致后现代主义受到欢迎?它兴起所依赖的特定历史条件是什么?它的思想谱系中的重要因素是什么?由于篇幅的限制,这篇文章当然无法对这个主题做出全面且系统化的处理,它将是部分的且带有选择性的。 一、何谓后现代主义? 那些在情感及专业上都深深投入其中的后现代学者恐怕不会接受别人对后现代主义所下的任何定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也否认后现代是一个“运动”,甚至否认这个“主义”的存在。比如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摘要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运动,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已是形态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后现代主义生产于迅速进入信息时代的后工业社会基础之上,是从西方工业文明中产生的,是工业社会发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然产物;同时,它又是从现代主义里衍生出来,在对现代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后现代主义逐渐走向修正和超越。 后现代主义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但它并非盲目地模仿传统,而是在吸收传统形式和精华部分的同时,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今天链接,目的是使新的设计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这一点正是被现代主义所抛弃的,可见后现代主义将现代主义推向了更高阶段。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艺术性。

目录 目录 (2) 一、引言 (3) 3 4 4 4 4 5 5 5 五、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中国景观的影响 (5) 六、后现代主义对景观设计的表现特征 (6) 七、结语 (6) 参考文献 (8)

一、引言 “现代”同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过程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提及的现代化是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以及传统政治、经济、文明等各个方面向现代的转变。现代主义发展过程中片面强调社会生产力的绝对作用,过多地追求社会的物质化生产,从而忽视自然生态的破坏,造成了人类传统文化的毁灭。而后现代主义者,企图摆脱在日益技术化和商品化的社会发展中人的异化命运,他们渴望在被符号淹没的世界中,追求对人性的更大自由和彻底解放,追求更大程度的自我表现和自我满足。因此,把对于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表达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之中,期待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多样的设计中,来描述代表当代文化和生活的主要特征。 20世纪70年代以后,当后现代主义从建筑观念移植到其他文化艺术领域,同样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时,后现代主义对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胡反对精雅的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从而,促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的出现。 二、概述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从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各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它的影响力广泛而深刻,延续至今。艺术设计中的后现代概念首先出现于建筑设计领域。美国建筑家、理论家罗伯特-文丘里最早明确提出了反现代主义

第十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十章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概述(4学时) 第二节、海勒(2学时) 第三节、马尔克斯(2学时) 二、注意事项: 1、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显学”,学生接受比较困难,讲授时一定要深入浅出; 2、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要注意此期文学的泛文化倾向。 第一节概述(2学时) 一、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系统介绍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2、要求学生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 3、要求学生掌握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内容: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A、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B、后现代知识状况 C、后哲学的发展 D、文化传统 2、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A、削平深度走向平面 B、颠覆体裁解构形式 C、元小说与元叙述 D、宇宙意识与迷宫模式 E、膨胀话语置换数码 F、毁灭性创造与裂变式重组 三、教学重点: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难点: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 1、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反美学倾向 六、教学方式与教具:教学方式以多媒体为主,教具为计算机、投影仪和屏幕 七、师生互动设计 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八、讲授提纲: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 20世纪中期,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崭露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的“显学”。

1、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其一、后现代主义思潮表现了一部分西方知识分子对当代资本主义官僚政治秩序的强烈不满,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人的尊严的摧残的严厉控诉。 其二、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在传统上受人尊敬的人文科学和艺术的生成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使得一部分艺术家和思想家的创作理想和学术目标发生了重大偏离。 其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危机还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角色、职责、地位和存在价值的危机。 ? 其四,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商业活动已经全面地扩张到了文化领域,艺术创作和精神创造活动被强行纳入了商品生产的程式之中。 其五,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的基本完成,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已被完全职业化和角色化,因而失去了对自我价值的终极追求。 其六、信息时代刺激了各种理论迅速转化成商品,这就使当代理论成为不断膨胀的话语,一种夸张而刺激的广告,一种追新求变的“操作”。 其七、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现代性”、“理性”等日益显示出它们的冷漠的压制人性或违反人性的一面。 2、后现代知识状况 在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程中,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知识的本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科学知识是一种“话语”。现代最先进的“科技”无一不与“语言”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无法变成数字信码而加以传递的知识都将有可能被淘汰,不易精密化、电脑化的人文科学前途未卜。 其次,随着电脑霸权的形成,一种特殊的逻辑应运而生:知识已不再是一种为专家或权威所独占的工具。在一个多元的世界里,人们将以异质的标准来面对各种知识。 其三,后现代来临之时,在知识领域悄悄地进行着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研究的范式发生了逆转:由外在呼唤人性解放、理想、正义等堂堂话语转入人的意识拓进、语言游戏和结构分析。 其四、通货膨胀是后现代主义文化知识的经济基因,它使一切都成为商品并进入流通领域,这就注定了一切物质和知识的产品均将迅速更新换代。 3、后哲学 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增生极快的超级边际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各种思潮、流派、观念的综合或拼贴,是与存在主义、唯意志主义、实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结构主义、女权主义等哲学思潮及西方“新马克思主义”同步扩变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后现代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后哲学”。这种理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理性中心主义,反对普遍主义。它体现在哲学上,是“元话语”的失效和中心性、同一性的消失;体现在美学上则是传统美学趣味和深度的消失;体现在文艺上则表现为精神维度的消逝;体现在宗教上,则是关注焦虑、绝望、自杀一类课题,以走向“新宗教”来挽救合法性危机的根源──信仰危机。 4、文化传统 西方文学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历史发展之后,几乎穷尽了所有的风格技巧和叙事模式,进入了其自身发展的极致。后现代主义对文学传统的解构则使得“西方文化史上由来已久的‘被置于主流之外的一股潜流的全面复兴成为可能’”,“意味着被现代主义‘废除’了的艺术风格的‘复兴’”。因此,后现代主义以一种与现代主义作家的精英意识彻底决裂的精神,对文化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反叛。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