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实践的概念,实践的三个特征,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认真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讲、议、练相结合,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视频资料)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这次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国突破和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完成和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的计划和目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也是发展这中国家第一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师:中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神舟”五号飞船所完成的各项科学实验,无疑是重要的实践活动,从中体现了实践的特征。那么,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什么特征呢?实践与认识有什么样的关系?我们通过本课学习来了解。

二、讲授新课

1、实践的含义

练一练:拖曳题(学生操作计算机)

师: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1)“人们”——实践的主体

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

实践以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为对象,是发生在自然界、社会之间的活动,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3)“活动”——实践的性质

这意味着实践不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以“盖房子”为例,作为一种实践,盖房子不能等同于房子本身,当然也不等同于设计方案,它是把设计方案变为“房子”的过程。实践是介于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辨一辨:请指出下列活动中的实践活动

(1)火山喷发,蜜蜂造房,警犬搜敌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3)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师: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实践,我们必须分析实践的特征。

2、实践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展示)华西村图片及材料

师:阅读课文,思考材料主要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生:回答略

师:教师引导学生逐一分析材料

(多媒体展示)江苏华西村人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富了华西,华西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主要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师:(1)华西村人民(智力与体力)―――实践的主体是客观的

(2)华西村人民改变面貌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实践的手段是客观的

(3)华西村的面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的

(多媒体展示)结论一:实践具有客观性

师: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是客观的。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多媒体展示)江苏华西村人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建起了甘肃华西,宁夏华西,黑龙江华西。主要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生:回答略

师: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人类从远古开始就从事的实践活动,实际上都是按人的目的、意识、想法去改造客观世界,以适应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华西村人有计划、有目的地致富、扶贫,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

(多媒体展示)结论二:实践具有能动性

比一比:对比人和动物的活动,回答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活动吗?

生: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消极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教师补充:如果没有能动性这个特点,某种活动和行为即使改变了客观世界,也不能称为实践。所以,这一特征是最能体现实践本质的特征。

议一议:实践的第一,第二个特征是否相矛盾?为什么?

生:回答略

师:实践的第一个特征是相对于意识或认识等主观精神活动而言的。第二个特征是相对于其他动物纯粹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而言的。实践是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是实践中主客观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主要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第二个特征主要体现了辩证法的观点。二者互相渗透,因为意识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都以客观性为基础,而主体的客观性又渗透着能动性。夸大第一个特征否定第二个特征,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第二个特征否定第一个特征,会导致唯心主义。

(多媒体展示)华西村人派人考察新马泰,下南美大国巴西,再做市场经济大文章。主要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结论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师:实践的社会性:实践不是孤立的单个人的活动,而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实践的历史性: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并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发展,决不会永远处在一个水平上。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社会实践的内容、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试一试:举例说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教师补充:农业生产中工具和耕作方法的变化:刀耕火种——中国古代的青铜工具、铁制、木制工具——农业现代化。

讨论:《鲁滨逊漂流记》中水手鲁滨逊在船只蒙难后流落到孤岛,经受长时期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克服种种困难,终于顽强的生存下来,鲁滨逊与大自然进行的较量是不是实践?他的经历是否违背了“实践的社会性”这一特征?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思考1:战争的需要产生了《孙子兵法》;丈量土地的需要产生了数学;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呼唤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孕育了邓小平理论。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思考2: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师: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略

师: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们只有在变革事物的实践中,人们通过分析大量的现象,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尝百草,才有神医李时珍,吃了梨子,才知道梨子的滋味。可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多媒体展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师:可见,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多媒体展示)结论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试一试:有哪些成语、俗语、典故、故事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生:回答略

师补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分辛苦一分才;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打不相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叫陶知行,后改为陶行知;吃一堑,长一智;为了学会游泳,就得下水;钓鱼知鱼性,樵多识树名等等。

思考3:通信工具:古代的烽火传信和驿书——传统的邮递马车——现代的电话、电报——当代的手机、互联网。

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思考4: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一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恩格斯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在实践中,矛盾不断解决又不断产生,需要解决的课题不断涌现,这就会推动人们去探索,去研究,从而使人的认识不断发展。

(多媒体展示)实践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思考5: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互联网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回答略

师: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

人的认识能力。

(多媒体展示)实践的发展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结论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思考6:16世纪,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的说法。

师: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多媒体展示)结论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检验认识的含义:

师: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就是将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进行对照,看二者是否符合。

(2)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标准

师: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即使运用再先进的方法,再发达的头脑进行判断、推理,都无济于事。认识的对象本身也不会“自言其明”,只有通过实践这个唯一的途径,用其结果检验才能证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正确认识就是同客观事物相符合的认识。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师:只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在实践过程中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就有了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讨论:科学理论,正确的认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思考7: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毛泽东)

离开了工作,离开了斗争,从共产主义小册子和著作中得来的关于共产主义的基本知识,可以说是一文不值。(列宁)

师:上述言论说明了什么?

生:回答略

师:人们学习、研究自然科学,是为了更好地改造自然;研究社会科学是为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投身实

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多媒体展示)结论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方法论

(多媒体展示)讨论:读有字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书;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纸上得来终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师归纳:我们要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此外,我们还要认真读书,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把学习书本知识和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三、本课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补充

四、课堂练习:(略)

(湖北武汉武钢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林瑞英)

武汉市教科院职成教研室选送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关键词:实践;认识;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1.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案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案例 一、内容提要: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主观和客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并不经常参加实践活动,接触社会的机会又不多,且对于实践欠缺认识,因此学生对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就从四个方面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关系的。 二、知识准备: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师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三、课堂探究 例题示范——吸毛器的发明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沾事实小面团之类的东西?这曾经是一个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难题。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这个问题所缠绕时,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冈上用小网捕捉蜻蜓的情景,既然可以用小网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中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面团一类的杂物呢?许多科技人员认为她这种想法太缺乏

科学头脑了,对此没加理睬。这位家庭妇女没有被权威所吓倒,经过三年的反复研究实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发明出了现在洗衣机上的吸毛器,专利期限为15年,取得的专利费高达1、5亿日元。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工具为手段,同客观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日本的一位家庭妇女发明了洗衣机上的吸毛器,解决了连科技人员也大感棘手的难题,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分四小组从四个方面分别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第一小组:走进文学 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第二小组:走进科学 我国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震荡模式,并获得了精确的测量数值。该成果被评为“2012年国际十大科学新闻之一”。 第三小组:走进真理 关于检验真理的标准有几种: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检验;用多数人的观点检验;用客观事物来检验;用实践来检验。 第四小组:走进生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和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 服务社会,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2.重视认识的力量,增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责任感; 3.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带来的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4.树立追求真理、科学探究、崇尚理性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富有批判精神,培养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教学提岀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正确认识, 积累生活经验; 2.结合具体情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并发表意见,掌握合作学习方法,提高理解与运用哲学知识的能力; 3.设置互动话题,组织学生在合作中探讨、在沟通中分享,体会与感受哲学知识学习的美妙与乐趣。 知识与能力 1.在情境中感受、认识和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运用具体事例分析、理解、归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4.通过生生、师生双边、多边互动活动,培养学生演绎与归纳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树立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学情分析】. q高二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分析能力较弱,对 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分析问题,使其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梦”. 请同学们大声朗诵’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一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进入“中国梦之人民幸福梦”。 【活动】实验观察一一如何辨别生鸡蛋与熟鸡蛋? 从生活情景导入,请两位同学代表在不打碎蛋壳的前提下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其他 同学参与讨论,为他们支招!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得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讲授】实践的认识的来源. 辨别生熟鸡蛋,就像毛爷爷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样的名言还有很多,比如“实践岀真知”、“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增广贤文》)、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亲爱的各位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站在这里,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题目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通过正确认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从而更科学的把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 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和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2. 重视认识的力量,增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责任感; 3. 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带来的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4. 树立追求真理、科学探究、崇尚理性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富有批判精神,培养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正确认识,积累生活经验; 2.结合具体情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分析、收集、处理信息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并发表意见,掌握合作学习方法,提高理解与运用哲学知识的能力; 3. 设置互动话题,组织学生在合作中探讨、在沟通中分享,体会与感受哲学知识学习的美妙与乐趣。 知识与能力 1.在情境中感受、认识和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 运用具体事例分析、理解、归纳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 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之间关系的辩证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团结协作与语言表达的能力; 4. 通过生生、师生双边、多边互动活动,培养学生演绎与归纳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树立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 【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但是知识体系还没有建立,分析能力较弱,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缺乏必要的理性思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计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分析问题,使其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说明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梦”.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地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于以下各点: (1)实践是认识的源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7页)没有实践,客观事物同认识主体就不能发生任何关系,因而也就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认识。坚持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就必然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先验论和唯心论,世上绝无“生而知之”和“不学而能”的人。实践出真知,人的知识、才能归根到底来自实践。这并不排除接受间接经验和学习书本知识,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也无必要事事直接经验。就每个个人的知识而言,大量是从间接经验、书本中学来的。不过,在我为间接经验者,在他人则仍为直接经验。这就是说,一切知识就其最初来源而言,仍然是实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与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直接相关。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因而随着实践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人的认识和知识必然也要跟着发展。具体情形是这样的:社会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即提出新的需要,正是这种需要会成为一种巨大力量,把认识推向前进。社会实践不仅提出新的课题和需要,而且给解决课题、满足需要积累了经验和提供手段。凭借实践提供的经验和手段,使新的问题获得解决,认识和知识便得到了发展,即把认识引向了深入和产生了新的知识。实践还推动着主体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是说,实践的发展和深化,推动着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确定,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重要的问题是不仅能够正确认识和解释世界,而且在于运用这种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所以,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以上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西红柿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是我们很熟悉的一种食物。然而,当你津津有味地吃着西红柿的时候,你可知道西红柿被发现的故事? 西红柿原产在南美洲茂密的森林里。但是,当地人却一直怀疑它有毒,既不敢碰它,也不敢吃,还给它起了个吓人的名字——“狼桃”。16世纪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从南美洲带回来一株,献给他的情人女皇伊丽沙白。从此它便博得了“爱情的苹果”的美名,落土欧洲,世代相传,但仍然没人敢吃它一口。直到18世纪,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识记:实践与认识关系原理; 理解:理解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这条基本原理,并能通过列举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⑵能力方面: 通过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特别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能力; ⑶觉悟方面: ①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实践活动; ②联系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也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③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卡片展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运用实验法) 1、魔法色彩红+蓝= 黄+蓝= 红+黄= 红+蓝+黄= 等 学生上台在调色板上做演示实验,得出结果: 红+蓝=紫(黑)黄+蓝=绿红+黄=桔红红+蓝+黄=灰 2、提出问题:对色彩搭配的结果,我们一开始不认识,现在有了认识,那么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生答:是通过刚才的实验获得的。 3、点出主题:(教师)人的认识既不是人们头脑中固有,也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它只能通过实践才能获得。这一堂课,我们就要来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过程设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板书〉 分四个程序 第一程序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材料,每一大组选择一个话题,分头讨论,并得出结果。各小组由组长执笔,在不同色彩的张贴纸上用关键词写自己的答案。本程序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及合作精神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微考点 第80练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19-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微考点第80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高考题组 1.(2015·上海高考)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与之相关的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接踵而至,人类居住环境承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由此在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环境学。这表明实践是( ) A.认识的重要来源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类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的标准 2.(2013·四川高考)唐代诗人柳宗元在《三赠刘员外》一诗中写道:“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所含哲理相符的是( ) 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②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③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④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窗户),见天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14·江苏高考改编)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强化题组 4.埃博拉病毒起病迅急,对人类危害大。但研究发现,该病毒煮沸5分钟、日常消毒剂或阳光都能消灭它。这表明( )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基础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以具体条件为基本前提的③物质世界总会存在人们无法认知的领域与现象④辩证否定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6.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维因兰德因各自独立研究粒子控制,改变了量子物理学理论只存在于“思维实验”中的现状,并首次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向应用层面发展而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科学家的获奖说明( ) ①科学实验是最重要的实践形式②科学实验不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理论最终需要接受实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法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或者叫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由于它是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所以,又可以叫做实践论。 关键词:实践;认识;辩证关系; 一、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1.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

《实践特征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培优试题

《实践特征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培优试题 组卷:王先明时间:2017年3月18日 一、典型例题 例1、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并于1994年和1998年分别发射了两颗探测器。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SMART—1”号也在2003年9月27日顺利升空。2007年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发射成功。 各国之所以争先恐后探月,据专家分析,其一,为了抢占月球资源;其二,开展探月工程可推动国家科技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实践的特征。 例2、人均工资成本增加及招工难等新问题的出现,使得S市相关企业机器换人意识提升。为了推进“机器换人”战略,2014年浙江S市确定十家企业作为试点,提供700万元的财政补助,尝到了甜头的企业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同时该市启动了宣传推广“机器换人”活动,通过大数据引擎及时汇总并发布全省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相关数据。2015年春节后,该市绝大多数企业主动咨询“机器换人”的相关政策及服务,实现了“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 根据材料,指出相关企业“要我换”到“我要换”的转变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 例3、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又一次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二、作业训练 1、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我之所以说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是因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要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如果说到重点的话,那就是围绕我前面讲的三项任务(建设创新政府、建设廉洁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去推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实践基本特征的理解。 2、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现行环保法正式施行于1989年。20多年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之伴随的是日益严峻的环境状况,环保法某些的规定,也被认为过于粗疏,理念落后,操作性不强,执法疲软,环保法修订的呼声愈来愈高。 在各方面的群力推动下,环保法修正案历经四审,于2014年4月24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该法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增加了政府、企业各方面责任和处罚力度,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 根据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动力的知识,说明我国环保法修订的必要性。(10分) 3、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党一直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一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的正视,更是对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这必将促进社会和谐、民生改善。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马原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所谓认识的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突出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因此,认识和实践密不可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认识来源于实践。毛泽东在他的《实践论》中指出,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才能暴露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吃一堑,长一智”,意思是说受一次挫折,长一分见识。“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是这个道理。爱迪生为了找到合适的灯泡灯丝材料,试用6000多种材料,经过7000多次试验后,才有了突破性进展。李时珍40年来不断地通过身体力行试验各种草药,验证各种传说,写出了《本草纲目》这部巨作。古今中外无数的例子说明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属性、本质和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 虽然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但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不能否认间接经验的重要性。通过学习书本知识,我们可以更加快捷地获取前人实践后留下的经验和认识,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实践范围比较有局限性,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实践。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更要懂得认真学习并且积极参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来源于实践,随着实践次数的增多认识也会不断发展。实践的不断发展给人们提出新的课题和新的需要,从而推动认识发展。实践又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使新的问题获得解决,认识得到发展,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推动人的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纺织、采矿等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机器去取代手工操作。18世纪时英国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于是工业革命就发展起来

浅析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浅谈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摘要: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关键词:实践认识辩证关系 “我不会游泳怎么下水”与“我不下水怎么学会游泳”,这两个问题看似互相矛盾,但又各有合理之处,要正确认识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再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认识的不断深化,都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就是实践的基础上,获得了直接经验,得出对事件的认识。不同职业的人,比如科学家与扫地工对世界的认识不同,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但我们必须知到,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而获得认识的途径有通过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获得。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强调从实践中取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而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所必需的。就每一个个体来讲,生命有限,实践的范围也是有限的,而客观世界的发展却是无限的。牛顿曾经说过:“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人类知识的发展有着内在的连续性,就像接力赛跑一样,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一代人已经达到的认识基础上前进,把前一代人认识的终点作为自己认识的起点,然后把自己在实践中获得的新知识增加到人类知识宝库中去。我们绝大多数的认识都是通过间接经验得到的,因此,我们学习书本知识,接受间接经验,是十分重要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和借鉴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照搬照抄。间接经验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而间接经验只是“流”。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正是古代水利工程、建筑、航海、战争等的需要,催生了古代天文学、数学、力学的发展。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心脏病等成为影响和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因此,如何预防和医治这些疾病,成为我国当今医学科学研究的新课题,而这些课题研究的进展,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为认识的发展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的发展给人们不断地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

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首先,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其次,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其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一方面,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最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导学案 ※基础知识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___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____,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_____,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____。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处在______的交汇点上。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__的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____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_____才是认识的目的。 ※知识升华 背景材料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课堂探究:(1)人们对端午节习俗的认识从何而来?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想一想,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探究提示:(1)人们对艾草等中草药的功效是如何揭开的,这启示我们,对万事万物,我们只有勇于去“尝试”“做一做”“试一试”,才能获得对它的认识。(2)敢于“品尝中草

药”,敢于“吃螃蟹”,这些事例都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只能从实践中来。 医药典籍中专门有关于艾草的药效说明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但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课堂探究:(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觉得雄黄能驱蚊辟邪吗? 展示视频 探究提示: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判断是非的标准也看事,实际看实践的结果。 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入探究是非或真理的标准问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对此,可从以下三方面理解: (1)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来回答。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 (2)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 (3)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都不能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的东西,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教材此处引用的毛泽东的名言,也正阐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一道理。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课堂探究:艾叶除了驱虫辟邪还有什么哪些功能? 探究提示:通过资料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关于艾叶的知识。那么,这些功能我们是怎样得知积累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对此,专门录制视频概括总结: (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