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农业

文化农业

文化农业
文化农业

文化农业”的概念

(1)文化农业是现代农业:它不仅仅在于以文化为手段来包装农业,它首先建立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

变。未来,园区将通过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农业循环生态系统的打造、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农业的高度商业化、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等系列手段,最终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由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以自给为主的取向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由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小生产转变为以产业化组织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大生产等转变。

(2)文化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与关联产业的融合:文化农业是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农业和

乡村的文化内涵打造和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将农业产业演进演化为具有较高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的新型业态。通过文化的包装和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可附加予农业全新的产业价值,丰富农业的产业功能,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从而为本地居民的外来客人提供文化农业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多样需求。通过发展文化农业,园区农业从单一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向兼具生活休闲、生态保护、旅游度假、文明传承、教育等复合功能转变,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3)文化农业谋求实现“旧三农”向“新三农”的转变:“旧三农”是指传统的农业、农民、农村三大问题,“新三

农”是指“农场、农夫、农庄”所代表的乡村发展新模式。其中,“农场”是指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手段,打造以农场为代表形式的现代农业,改变传统农业中各农户分散经营的状态;“农夫”是指在土地的使用权流转和企业化的集约利用后,农民实现由土地的直接使用者向农业产业工人的角色转变;“农庄”是指规模化农

业背景下形成的散落在农场中央的居住社区,从而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从农业到农场的农业结构优化:规模化种植是基本要求,集约化生产是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网络化销售是与市场直接对接的保障。

从农民到农夫的角色转换:农民将与土地有效分离,农民生活方式从依靠土地谋生到以工资谋生的转变,农民身份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转变。

从农村到农庄的农村土地流转:农民居住环境将从散落的村居到集中工作的庄园,管理机制将从分散管理到统一管理,土地使用权从家庭联产承包到土地自由流转。

金之灿模式:走文化农业之路

(1)文化农业的核心内涵:文化农业是以农业和乡村自然、人文、社会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包装为手段,通

过农业和乡村的文化内涵打造和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将农业产业演进演化为具有较高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的新型业态,为外来客人和本地居民提供文化农业产品和服务体系,以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2)文化农业的发展基础:只有允许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自由地朝着回报率更高的地方配置,农民收入才能

真正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政府需要在农业直接生产方面提供一个授能环境,包括以辅助性支持的方式参与提供农业基础设施。而企业作为文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倡导者,在农业发展中的融资和主导作用将进一步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实现。

(3)持之以恒的文化农业创新之路:这就需要实现农民到农夫的角色转变,农村到农庄的过度,农业到农场

的转型,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赋予其更多的传统田园文化元素,发展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从而真正体现文化农业的核心内涵。

3、写意山水田园情怀

炊烟、牧笛、池塘莲荷,那些根植于华夏农耕文化的传统田园生活印记,在人们的记忆里写意成一幅《富春山居图》,凝练成一篇《桃花源记》。在崇尚工业文明的今天,有太多冰冷建筑被冠以“生活梦想”的概念,也有太多执着于回溯本真的心去追寻曾今的传统田园,而我们深知:真正可以泊心的所在,是源自自然界

的灵动点拨;是对生态的由衷尊重与呵护;是在现代农业中发现人文之美;是于农耕工业两种文明的碰撞中平衡有度。以此定义文化农业的新高度,以此创造梦想生活的新田园。

4、现代农业改革示范区的样板

总体定位

基于多维度的视野,在各层面关系统筹的条件下,感知金之灿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未来指向:由天下盛世、

重庆崛起、城乡共荣而引发,以“现代农业规模化种植+精神休闲度假+文化意境渲染+思维创意空间”而构成

的全国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之文化农业示范园区。

产业定位

以规模化农业种植产业为园区的基础产业,为园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以旅游业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发家致富;以农业高新技术及新能源产业为引擎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价值最大化。

5、“七彩田园”的构建

布局理念

根据园区土壤气候、地形地貌等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筛选园区规划范围不同地块适宜发展的农业内容;考

量其产业链条延伸价值及文化包装的难易度,确定基本的农业发展范围。

在此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中国山水田园文化为文化包装的重要内容,通过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向现代文化的延伸,以多种文化元素对园区农业进行包装,探索构建一处能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农业园区,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山水田园,达到人类理想生活状态的理想乐土。

文化元素的选取与七彩田园的构建

乾坤开阖,艳阳成光,“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原色将世界幻化得缤纷而绚丽。本案以天为幕,以地为帛,以山河为脉络,以草木为墨染,绘七彩画卷,成天地大美。

通过深挖中国传统田园文化,以田园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田园场景为文化包装的基本素材,提炼其蕴含的精神内涵为不同版块内项目设置的核心理念,对各版块设计不同的文化主题版块。

以“感恩大地、造福自然”为理念,以大地所蕴含品德内涵为延伸,参照园区内适合发展的农业内容,结合农业景观的文化意境打造,对不同地块选取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向,赋予其不同的主题色彩。

最终,谱写一曲“写意山水诗赋画,七彩田园任逍遥”的田园交响新乐章。

空间布局

秉承总体布局理念,以园区内地形地貌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同地块适合发展的农业内容的差异性为基本分区依据,将园区划分为七大区域,实行板块式发展。

以各区域适合发展的农业内容为基础,结合文化元素的选取、主题色彩的打造和精神内涵的附加,打造七大主题文化农业版块,并分别命名为:橘子洲头、梅林竹语、四季花海、池月荷风、田园牧歌、采菊东篱、月光山谷。其中,池月荷风版块,作为园区的几何中心,也承担着园区管理中心、科研中心等中心服务功能。

功能分区

园区在整体理念上结合“七彩田园”的设计理念,在空间上以“池月荷风”板块为核心服务区,辅以度假、会议、文化、休闲、养生、创意六大功能板块,构筑滨江度假区(橘子洲头)、商务会议区(月光山谷)、文化体验区(梅林竹语)、综合服务区(池月荷风)、田园养生组团(田园牧歌)、创意农业组团(采菊东篱)、休闲农业组团(四季花海)七大功能区。

分区规划

(1) 橘子洲头——自在徜徉,逍遥畅达,进得天下,退则田园

橘子洲头是对自然界大美景观的一种咏叹;是对人生成就的一种自我犒赏;是一种品阅繁华,尽享盛世的豪

情。依托区内优越的生态景观优势,发展游艇休闲,并设置少量的田园休闲度假项目。以高端消费人群为市场定位,将农业种植与项目配套完美结合,为高端消费人群打造一处“自在徜徉,逍遥畅达,进得天下,退则田园”的理想乐土。

农业种植:以柠檬种植为基础,适当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高效蔬菜、食用菌和小杂粮等。柠檬耐储运,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肌醇、氨基酸、蛋白质等物质,是一种天然保健果品。柠檬产业链延伸面较宽,除鲜食加工之外,还涉及化工产品、医药工业、食品工业以及美容美发方面均可做延展,本项目重点建议发展方向为鲜食加工、医药工业以及美容美发产品的产业延展。

项目设置:私属庄园、游艇俱乐部、乡村俱乐部

(2) 梅林竹语——竹林深处,静修才情,国风儒韵,博学通达

竹子是中国传承精神出来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孕育“竹林七贤”超尘脱俗的魏晋风骨和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生活境界。象征“高雅”与“气节”。该板块将农业与国学相结合,强调中国文化与农业的完美合一。顺从多姿态的自然地形,过多的斧凿会破坏山水环境的和谐。巧借山形之势,营造浑然天成的环境。以山谷独有的自然精致,与植物、农作物的合理造景,呈现出撼动心灵的超然意趣。以田园文化所蕴含的“超然”为项目设置的精神内核,为高端消费人群打造一处“举杯邀月,清影横斜,谷隐玉宇,天境合一”的理想乐土。

农业种植:以杨梅种植为主,以毛竹林种植为辅,适当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高效蔬菜、食用菌和小杂粮。杨梅不仅味道好,其营养价值也很高。另外,杨梅鲜果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同时医药食疗效果也非常显著,市场前景广阔。杨梅产业链横向纵向都相对更宽广,横向延伸方面,杨梅是重要的园林工程应用树种,由于杨梅是稀缺水果,包装与保鲜有很广阔的市场,另外杨梅的枝叶在出口贸易方面也占有重要的地

位;纵向产业链主要涉及鲜食加工、食品加工产品、医药产业、化妆品添加剂以及保健品开发等产业延伸。项目设置:文物鉴定学府、太和国学院、国乐演艺基地、武术培训基地

(3) 四季花海——满山遍野,灿然花开,心醉神迷,浪漫绽放

通过发展具有与旅游关联性较强的农业类型,在发挥其固有的农业经济价值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农业产值,并增加了农民就业岗位。充分利用植物造景的手法,将坡地种植不同颜色的花卉,形成地上高低错落的彩色植被环境,营造出“满山遍野,灿然花开,心醉神迷,浪漫绽放”的优越环境。恰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返居家乡后写的《四时田园杂兴》一幅真实写照。

农业种植:以种植四季果树和四季造景植物为主,辅以种植水稻。

项目设置:旅游集散中心、古民居博物馆、有机田园超市、私属庄园

(4) 池月荷风——暮巷横塘,浣沙溪头,荷丛争渡,可谓清幽

荷叶披分,掀翻了无数晶莹的水珠,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池月荷风的宁静。青松明月,碧荷幽塘。安静幽雅的山居生活理想诠释出诗意栖居的最佳境地。本区块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邃意境,以清静悠远为发展理念,构建令人向往的田园高地。

农业种植:以种植荷花、毛竹、桂花为主。水生植物荷花、睡莲、千屈菜、梭鱼草、花叶水葱是南北方绿化工程用量最多的水生植物品种,市场前景广阔。水生植物产业链在规划中主要涉及文化产业应用,可延展药膳,如莲藕荷叶等药膳开发,另外水生植物在生长到一定程度可作为苗木类供应园林绿化工程。

项目设置: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健康理疗中心

(5) 田园牧歌——湖光山色,牧笛声声,碧波晴翠,恬淡悠然

“田园牧歌”板块以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悠然自在为文化基调,汇山水田园之美,成悠然恬静之乐,打造湖光山色,牧笛声声,碧波晴翠,恬淡悠然的理想田园。在农业种植的基础上,依托未来片区内水库建成后形成的良好滨水景观,关联发展休闲旅游、养生养老等关联产业。以田园文化的“悠然”为项目设置的精

神内核,汇山水田园之美,成悠然恬静之乐,打造宁静恬淡. 质朴本真的理想生活境界。

农业种植:主要种植牧草。板块将围绕水系景观打造,除农业种植外,重要道路两边以及地块辅以蓝色调造景树种,如二月兰、鸢尾、千屈菜等植物搭配。

项目设置:七彩新镇、园区活动中心、滨湖酒店、渝派SPA水疗会所

(6) 采菊东篱——结庐乡间,阡陌交错,耕耘之乐,豁达闲适

采菊东篱表现出为物所感的生态快乐体验,这是一种人融入万物之中,快乐解读生命本原的文化意义和原生态的朴素哲学意蕴,显现了人对“质性自然”的追求和自然本真的袒露,阐述出自然乡居的本元生态性质及其所具有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片区在农业种植的基础上,通过新农村建设、发展庄园经济等,为园区内的农民提供了一处理想的生活空间和创业沃土,打造了一个“结庐乡间,阡陌交错,耕耘之乐,豁达闲适”的理想乐土。

农业种植:以种植樱桃、青花椒、苗木及四季果树为主,以林下种植小杂粮为辅。

樱桃:国际市场前景广阔,樱桃生产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其他发达国际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樱桃已发展成为世界性果树,是当前果树栽培效益最高的经济作物之一,果品和观光价值极高,市场前景良好。樱桃产业链主要涉及食品加工、美容及医药食疗类,规划重点建议发展食品纵深加工以及美白类美容产品生产,以及洽谈有关风湿、麻疹及抗贫血类的医药原料供应寻求合作企业。

青花椒:青花椒通过与法国香料制作企业合作可形成特色产业,极大地增加了青花椒的产业附加值,市场

潜力巨大;近年来,外国专家发现了青花椒的独特香味可作为香水的加工原料提取香精,成为香水的新品种。

本规划重点建议除保留传统调味料加工之外,重点发展青花椒香水产业合作。

苗木:苗木在全国市场需求量极大,西南市场对于苗木的需求量非常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庭院种植、市政建设的苗木需求量相当可观,市场前景潜力巨大。

项目设置:中国市长书画协会养生创作基地、农民培训中心、农夫创业园、企业会所基地、四季果庄

(7) 月光山谷——举杯邀月,清影横斜,谷隐玉宇,天境合一

月光山谷有着苏轼《水调歌头》的超然。顺从多姿态的自然地形,过多的斧凿会破坏山水环境的和谐。巧借山形之势,营造浑然天成的环境。以山谷独有的自然精致,与植物、农作物的合理造景,呈现出撼动心灵的超然意趣。以田园文化所蕴含的“超然”为项目设置的精神内核,为高端消费人群打造一处“举杯邀月,清影横斜,谷隐玉宇,天境合一”的理想乐土。

农业种植:以种植葡萄、青花椒为主,水稻种植为辅,适度发展林下经济作物。

重庆地区葡萄产量与我国其他省市存在较大差距,鲜食需求量很大,种植潜力大;重庆本地葡萄产量难以满

足市场需求,市场潜力大。葡萄产业延展可应用于葡萄食品加工、美容美体以及医药食疗等产业,本项目重点建议发展葡萄的鲜食加工以及医药食疗方面的产业延展。

项目设置:会议中心、稻香酒店、月光酒庄

6、生态环保低碳生活

园区规划中考虑从“节水、节地、节能、节材、环保”的理念出发,规划中利用的低碳生态技术主要体现在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废物资源利用三个主要方面。

太阳能利用

太阳能利用技术目前主要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集热,其中,太阳能集热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中相对成熟和具有普及条件的技术。规划区域内建筑层高受限,满足太阳能集热技术的条件,重点应用该技术普及在规划园区。主要为园区内住户分散供热和集中供热,多在建筑物顶部或结合建筑南立面布置。

建设太阳能收集器利用来自太阳的能量加热,热能可以储存在隔热水箱的水中来满足住户的热水需求;太阳能电池则实现了太阳能到电能的转化,通过储存的电能来满足住户的用电需求。安装了太阳能后总能量需求能降低几乎40%,这些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为88千瓦/小时,太阳能加热比电能加热节约35%的能量。

建筑节能利用

园区内建筑采用门窗外墙保暖技术,除了利用传统的太阳能实现部分能源…自给自足?外,“零碳示范建筑”还利用地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其中园区内重点采用低碳建筑技术在门窗防寒保暖建材方面的运

用;建筑辐射采暖制冷技术的运用;绿色屋顶技术的应用,增加生态绿化面积,夏日降温、冬日保温。

水资源利用

园区水系及污水处理方案,首先,建立中水系统和人工湿地系统,实现污染物零排放。其次,充分利用园区水系,采取雨污分流措施。

中水利用:用中水处理技术,处理成本较低,约为1-3元/吨,可以减少水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

生态的良性循环。

雨水收集系统:通过设置雨水收集井收集雨水,既增加了水资源,也节约了自来水。雨水也可通过地下储雨池和地上储雨器收集,通过逐步净化,最后形成景观用水、灌溉用水,甚至可作为园区生活用水,有效节约水资源。

节水技术的应用主要在进一步普及节水器具和服务业用水定额,以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完善节水制度建设,鼓励使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等手段。

立体农业物质循环利用

整个园区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养殖种植为中心,沼气工程为纽带,集合种、养、鱼、副、加工业为一体的生态系统,它具有与传统养殖业不同的经营模式。在这个系统中,环境得到良好的保护,因此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优,资源利用率高收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效果。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农耕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根之所在,其中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的发展历程,它们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传统农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并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广袤的地域多样性、民俗多元性形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多样性,而其秉承的协调和谐的三才观(即天、地、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辩证关系)、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即“不违农时”和“用养结合”)、辨土肥田的地力观(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养三宜的物性观(“物宜”“时宜”和“地宜”)、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即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即积粮以备荒)更是及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升,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在我们这一代人跨入机械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全新时代的同时,也亲手送别了穿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农耕社会。因此,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收集整理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现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在保持地域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和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资源。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破坏了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占绍文

REFORMATION&STRATEGY 2015.12 2015年第12期改革与战略NO.12,2015 第31卷(总第268期)REFORMATION&STRATEGY(Cumulatively,NO.268)2015.12.020 中国大陆地区都市农业的实践开始 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其后都市农业 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每年都以较大 的比例增长。以北京市为例,2014年, 完成平原造林2.37万公顷,粮食播种面 积12万公顷;农业观光园达到了1301 个,总收入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0%;设施农业占总产值的12%;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8863户,比上年增加333 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3亿元,增长10.4%。虽然发展速度很快,但与发达 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都 市农业尚处于发展模式和业态组合单一, 处于不断探索和进一步完善的阶段。① 一、都市农业的界定 都市农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 青鹿四郎在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 地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都市农 业是分布在都市内的商业区、住宅区等 区域内的,或者是分布在都市外围的特 殊形态的农业,在这些区域内的农业组 织依附于都市经济,直接受都市经济势 力的影响(宗传宏,2007)。随着经济 增长和科技进步,都市农业在中国不断 被赋予新的内涵。都市农业是经济发展 到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 与非农业的进一步融合,为适应城乡一 体化建设的需要,在城市及周边地区,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占绍文,赵海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都市农业具有农业、文化产业等多产业融合的特点,符合绿色发展、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新常态下,是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选择。基于对快速发展的都市农业园区的深入调查,文章认为,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存在差异性不足、与当地实际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条过短等问题,发展都市农业应该与当地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各地应系统地思考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都市农业;文化产业;产业链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5)12-0083-03 Issues and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in China Zhan Shaowen,Zhao Haihua (School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Shanxi710055) Abstract:Urban agri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industry convergence,such as agricultural and cultural industry,in line with green develop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It ha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for the new normal. Based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o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this paper reviews that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 park is insufficient,combined with the local reality is not close enough,the industrial chain is too short and other issues,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he local culture,beautiful rural construction,etc., and should be based on systems thinking development of urban agriculture. Key words:urban agriculture;cultural industry;industrial chain [作者简介]占绍文(1969-),男,湖北黄冈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管理;赵海华(1990-),女,江苏泰州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管理。 83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里有限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加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需要,许多城市纷纷利用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建设城郊型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概念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研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 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003年,周晓芳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创意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类型与客源细分 (一)按结构分,都市休闲农业大体可以分为: 1. 休闲种植业即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旅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2. 休闲林业指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场、林果园、绿色

2016河北——创意农业真题+解析

( ) ( ) ( )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2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8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写)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草稿纸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停!请不要往下翻!听候监考老师的指示。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本试卷所选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

2015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第页共14页(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 删加) 给定资料 材料1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创意产业方兴未艾,成为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创意产业理念向农业渗透,形成了创意农业。2009年12月,中国创意农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发布了《中国创意农业价值研究报告》,创意农业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广泛实践。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比例高,农村地域广,农业生产条件差,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效益低下,农民收入普遍不高,与城市相比,农村远不是一个吸引人并留得住人的地方。当家庭承包经营的能量充分释放后,如何让传统农业尽快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村发展开辟新的空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成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面对的攻坚任务。 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创业创意园区,强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体育、信息、物流、建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文化与特色农业的有机结合,鼓励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企业及个人工作室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意设计,提高农业品牌的知名度。2015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这让人们看到了创意农业的重要作用与美好前景。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将农业当作工业的“小侍女”对待,导致农业弱质、农村凋敝等一系列问题。上世纪80年代末,欧盟提出“多功能农业”概念,呼吁全面系统地考虑并协调农业的各种功能。进入90年代,创意农业首先在欧洲出现,它吸取了“多功能农业”的内涵并有所拓展,在欧洲各国开花结果,荷兰模式、法国模式、德国模式等对世界各地的创意农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材料2 有专家指出,创意本身不是产业,只有和其他行业相结合才能凸显出它的巨大价值。在创意经济时代,创意所释放的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原动力,农业同样需要创意。 下列一组材料,集中收录了部分专家学者对创意农业的理解。 专家A: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以知识产权为基础,充分应用美学、艺术学、生态学、农学、养生学、景观学、知识产权学、休闲学、环境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园艺学、市场营销学以及现代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人们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成为具有“四高”(即高文化品位、高知识化、高盈利性、高附加值)、“四化”(即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五型”(即审美型、文化型、娱乐型、科学型、观赏型)的新型农产品;通过“三生”(即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创造“三农”(即创意农村、创意农居、培养创意农民),达到“六美”(即美色、美形、美味、美质、美感、美景)的目的,满足游客“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的需要,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产生更高附加值产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 专家B:创意农业不是简单的休闲观光。它与传统农业只是提供物质服务的功能不同,更主要的是为人们提供精神服务和精神享受。创意农业以自然景观为载体,结合文化元素,

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都市农业的发展及其趋势 1.都市农业的的由来及其定义 1.1都市农业的由来 都市农业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杂志上,“以易腐败而又不耐储存的蔬菜生产为主要目的,同时又有鲜奶、花卉等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称为都市农业。都市农业作为学术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1935年所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都市农业。我国都市农业的提出与实践始于90年代初,其中以上海、深圳、北京等地开展较早。 1.2都市农业的定义 都市农业(或说都市型农业、城市农业)在英文中有若干表述,比如, City Agriculture, Agriculture in the city’s countryside, Metropolitan Agriculture, Metropolitan-intensive Agriculture等。 我国学者普遍引用的一个定义是:“都市农业(Agriculture in City countryside)指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些大都市里,保留一些可以耕作的土地,由城里人耕种,即都市农业”,其英文原意是“都市圈中的农地作业”。关于都市农业的定义,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诸学派众说纷纭,至今难有定论。 2.都市农业的特征 (1)都市农业所处的空间城乡边界不明显。 一种情况是如日本许多城市在扩展过程中,农业以其优美的环境被保留下来,并在都市内建立各种自然休养村、观光花园和娱乐园,形成插花状、镶嵌型农业;另一种是分布在城市群之间的农业,这些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无异,与中心城区交通方便,已经完全城市化。 (2)都市农业功能多样。 都市农业除具有生产、经济功能外,同时具有生态、观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 (3)都市农业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 城市化地区的农业资源条件不同于一般地区,农业经营表现出高度集约化的趋势。一是表现为设施化、工厂化;二是表现为专业化、基地化;三是表现为产业化、市场化。

珠三角大都市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珠三角大都市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必要性分析 史金善罗志勇 珠三角指以广州、深圳(香港)、珠海为中心城市,向周边辐射形成的大中小城镇密集区,目前境内城镇密度已高达115个/ 万平方公里,城镇间平均距离不到10公里。珠三角的大都市地位已为国内外所共识。在2001年广州召开的“中国产业化论坛”会议上,留日博士周牧之大胆推测,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放在两个地方,一个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一个是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GDP增长的50%以上将出现在这两个地区。从建设生态城市、满足市场需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看,珠三角大都市区建设都市农业已成必然趋势。 一、都市农业的内涵 都市农业的概念在学术上还在进一步探讨,不同国家、不同政府、不同学者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对都市农业的定义和范围不同。我们认为,都市农业是以适应城市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由政府规划与引导的城市区域内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农业。这个定义可以从都市农业的特征去理解。 1、都市农业的功能取决于城市居民的市场需求。都市农业在功能上不同于一般农业,台湾学者提出都市农业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功能。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都市农业为市场提供了三种产品即实体产品-农产品、公共产品-生态环境、服务产品-休闲、观光等。从市场需求角度看,都市农业产生于城市居民对上述三种产品的需求。 2、都市农业的政府干预(规划)性较强。一方面,都市农业和城乡一体化密切相关,在区域上位于城市内或界于城乡之间,因此,它不能不受城市规划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产生与城市规划理念的转变不无关系,受政府干预较强;另一方面,都市农业为城市提供公共产品-生态环境,从世界各国看,公共产品供给一般属于政府部门。 3、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性农业。都市农业位于城乡之间或城市内,由土地地理位置决定的土地价格和投资报酬率决定的土地利用特点,决定都市农业是高度集约性农业。 4、都市农业是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一方面要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互补,并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天然色彩,如青山绿水、花果飘香等构造与城市“灰色森林”相互补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为城市居民提供少有化学农药、化肥等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农产品。以此来满足都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多种需求。 二、发展都市农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需要

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

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 “农业乃立国之本”,这是中国的古训。 无论从农业人口、农村土地还是从历史传统来看,中国始终是一个农业大国。 中央政府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全力解决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工业化对健康与环境的危害日趋明显的情况下,农村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只能对农村自然环境与人文文化带来新一轮的破坏。 中国农业需要发展,而农村的工业化又是一个死胡同,在这种困境中,蓬勃发展中的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农业的相遇肯定就会成为一件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大事,创建中国的文化创意农业已经势在必行。当我们大力在城市中兴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时候,我们不要忘记广大的中国乡村与郊区需要建设一大批“文化创意农园”——一种融合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基地。 发展文化创意农业是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有机农业就是不使用化肥农药,不使用转基因种子,在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的农业。按照这种标准,中国传统农业就是有机农业,可以说有机农业才是中国农业一大优良传统。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再加上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多民族的农业大国,我们的祖先

自古以来就养成了精耕细作和家族经营的优良传统,因此发展以小规模的有机农场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文化创意农业是中国农业的最佳出路。 高科技意味着高投入,高科技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很高,因此高科技农业并非是中国农业、中国农村与中国农民的最佳选项。而强调传统农业耕作法(属于有机耕作法)、地方文化特色与民族特色的文化创意农业则是一个低投入而高效率的发展模式。 文化创意农业的成功典范——德米特国际 中国农业按照农产品中所含有毒成分的高低分为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与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没有任何化学物与有毒成分的。在国际有机农业中,起源于德国的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 agriculture)是有机农业中的最高标准。 北京西山的凤凰有机农场已经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德米特认证的生物动力农业基地,凤凰有机农场以有机蔬菜为主业,以药用与食用山药为特色,再融合教育、瑜伽、中医与茶艺,正在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创意农园。一、创意农业的发展概况 创意农业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农业功能的拓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致农业和生态农业相继发展起来;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

都市农业规划与发展系统分析

武汉都市农业规划与发展系统分析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学忙 都市农业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端于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而后迅速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传播、普及的一种现代新型农业,如生物农业、休闲农业、观赏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等,都是都市农业的具体表现形式。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北京等沿海特大中心城市在国内最先开始了建设都市农业的实践。目前,都市农业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内已蔚为大观,并逐步成为国内各大城市农业的共同发展方向。 一、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都市农业是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为了追求高品质生活而对城郊农业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武汉都市农业发展的历史考察 武汉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武汉农业从传统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大致说来,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978年~1984年,是城郊型农业酝酿期。这个时期的农业发展是“以粮为纲”,其主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提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产量,尽快解决城乡居民的温饱问题。从1978年开始试点并逐步全面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武汉市郊的农、林、牧、渔业开始走上全面发展的

轨道。到1982年,市委、市政府根据当时市场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逐步缓解的实际,适时提出了“以生产鲜活副食品为主,农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发展新战略,城郊型农业开始萌芽。但在实践中,“以粮为纲”的生产方针仍然无法动摇。 1985年~1994年,是城郊型农业的发展期。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就是“服务城市,富裕农民”。针对当时初次出现的农产品“卖难”情况,武汉市开始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林牧渔业和种植业中的经济作物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益逐步提高。在发展战略上,市委、市政府要求将市郊农村建成“四地”,即城市副食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城市工业服务配套、发展城乡联合企业群体的前沿阵地,出口创汇农业的生产基地,环境优美的旅游度假胜地,建设“城郊型农业”的思路逐步成熟。1988年,武汉市全面实施“菜篮子”工程,市郊进一步加大了蔬菜副食品的生产力度。1992年9月,市委、市政府全面放开粮棉油生产计划,农民由此获得了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完全经营自主权,农业结构调整逐步深入。 1995年~2001年,是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的过渡期。从1995年开始,武汉市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并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1997年10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提出农业产业化“要突出城郊型经济、都市农业特点”,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在正式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设“都市农业”

农耕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华,自汉朝以来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并且与佛教,道教等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而形成独特一个的东方文化中心,而在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深入到普罗大众骨髓里面的农耕文化。那么,农耕文化究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种文化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它,让中华文明兴盛了两千多年;同样,也是它,为我们注入了注定要经历痛楚的基因,使我们在耻辱中走向现代化,继续容纳新的血液,焕发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一》 自汉代伊始,以儒学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就深深地影响到国人心中。那时,每隔一个百年左右的时期,国家就会面临战乱不断,人民一方面要战胜战乱以获得安宁,另一方面,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统治阶级要需要平定战乱,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由此,一种极度需要安定,平静的思想在人民中蔓延开来。 恰好这时,佛教传入中国并且不断被广大民众接受,道教产生。于是,在统治阶级的引导或控制下,以佛道儒为主的思想就不断融合,一方面推动文化的传播,人民素质也不断提高,反过来也推动农耕经济与文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且,由于这种以尊礼爱幼,追求安定生活的思想极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在以后的历代中,无论朝代怎么更换,这种文化传承都未断绝,这也是为何中华文明强于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在唐代之前,由于统治阶级相对比较开明,对文化的

控制相对比较宽松,因此,此时的农耕文化不断地吸收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唐代的皇帝的血统与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与外来民族的开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子,“天可汗”称呼之空前绝后,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农耕文化不断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融合,促成自身文化的不断繁荣,唐代的突出成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汉代组建了大一统时期的第一支彪悍的骑兵,唐代组建了中国第二支彪悍的骑兵,而且在安史之乱前夕,发生在西域的那场与阿拉伯军队的激战,说明了唐朝军队的战斗力是如何凶悍,虽然最终未能取胜。军队战斗力的形成是以雄厚的经济与充满朝气蓬勃的文化为依托的,不然,任再强势,也无法持久。因此,历届王朝末期的衰落,实际上是农耕文化在这阶段的衰落。 因此,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可以这样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两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 《二》 但这种农耕文化自形成之日起,便带有一种难以出去的缺陷,可以说:是这种缺陷,让中华文化自明代以后不复昔日荣耀,也让中国经历百年的耻辱,痛苦的近代化。 首先,统治阶级过多干预文化的进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封建帝国,帝国内高度集权,而且皇权总是在不断的强化中,这决定了文化核心——儒家文化必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严格束缚,即使是吸收外来文化,也必须要保证能够不对其构成威胁,久而久之,就形成官僚体制下的封闭的文化,难以长期保持不断更新,以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ad15067145.html,)/总结报告/调研报告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要求,近期专题对我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今后的思路和工作重点等问题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在合肥4个城区中,包河区农村区域最大、农村人口最多,目前全区仍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是全市城区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加快推进农村经济融入城市经济,农村形态转化为城市形态,广大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取得明显成效:一是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区域延伸,“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生产区域基本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二是生态休闲旅游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全省创响旅游农业品牌。全面开展绿化大会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日趋良好。大圩镇先后荣获“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安徽省首批农家乐示范点”、

“安徽省生态建设示范点”、“安徽省环境优美乡”等称号。三是新农村建设全省领先。“徽派风格、现代水乡、生态果园、都市农庄”的新农村建设彰显特色,沈福、磨滩、董城等10个村被评为省、市示范点,大圩镇荣获“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称号。开展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专项行动,实施文明乡村建设四年规划,村容村貌显著改善。四是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加快推进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形成葡萄、蔬菜、瓜果、苗木、花卉、龙虾等六大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全区主要农产品均被认定为国家或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坚持以项目开发推动结构调整,大圩土地整理、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但对照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区都市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正处于由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转型期,方式上存在着粗放农业与精致农业共存的现状,区域上存在着点线基地现代农业与区域传统农业反差的矛盾;农村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组织化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薄弱、水环境污染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民市民化转型进程相对缓慢与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矛盾日显突出。 统筹解决好“三农问题”,构建与合肥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相适应的都市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落实到具体工作,下一步重点实施6大工程:

旅游IP-3丨艺术田园—以农业为基的文化创意活动

旅游IP-3丨艺术田园—以农业为基的文化创意活动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 艺术田园概述 艺术田园是在不改变农业用地性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具艺术性、观赏性、游乐性的创意农业。 艺术田园是在基本农田的基础上通过植物配置发展大地景观艺术和创意农业。用艺术的手法打造农田大地艺术景观,经过品种选育、图案设计、定点测绘、秧苗栽植、田间管理五个环节,通过种植小麦、油菜花、玉米、向日葵等形成艺术景观,最终形成特色图案,游客可通过高空步道进入该场地进行观光游览、也可以通过麦田步道进行观赏。 艺术田园目标与定位 总体目标 以农业为基底,以休闲旅游为核心的集基本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相结合的现代乡村农业旅游区。 总体定位:乐活大地艺术园 以基本农业为基础,融合创意农业、文化体验、休闲农业等功能为一体的乐活大地艺术示范园区 功能定位:

艺术田园空间布局 艺术田园打造手法 注入城市资源,采取园艺、园林手法对农业进行创意设计。 大地景观区以特色农产品和园区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是以农业自然景观为载体,结合文化元素和体验活动,采取园艺、园林手法对农业进行创意设计,将农业产业与文化创意、庙会进行创意性组合,从而实现场景花园式、休闲娱乐式的目标。 创意农业已经从产品经济、服务经济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创造性地为消费者量身打造独特而系列化的文化、娱乐、体验项目,丰富农业休闲的新产品,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进而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资源的注入是创意农业发育、发展和壮大的有力保障,大都市的文化资源、资金优势、人力储备、国际化平台等的资源的融入,才能使农业创意产业做大做强做优。

农耕文化解释

0—七年六月

1简介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4与时偕行的中国农耕文化 4.1时间与变易4.2天道与人世 4.3对土地和农耕的尊重 4.4体会重农抑商的思路 4.5致力于天人的双赢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 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1、简介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 中国的各民族,大多为农耕民族,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各民族的农事活动,既是农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出独特的文化特色。在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里,按照不同民族的习俗,开垦出梯 田、坡地,种庄稼和瓜果蔬菜,而一些重要的农事活动,割麦 如插秧、等,则成为展示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 追溯农耕文化起源有一句“男耕女织”之说,它不仅是指早期的劳动分工,也是农耕文化形成的基础。早在河姆渡时期,出土的谷物化石,则说明至省“农耕:由此(或更早)产生。以此,人们的活动便以“男耕女织”为中心,而随时间推移,长期沉淀形成的文化内涵及外延、各种表现形式(如前方所述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类型。 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

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 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 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 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 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 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 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农业 的起源与发达、农业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农业的制度与理念,均与河南密切相关。 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农业文化,是指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内容可分为农业科技、农业思想、农业制度与法令、农事节日习俗、饮食文化等。其发展可分为原始农业文化、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文化三个阶段。 在中国农业文化发展的前两个时期,即原始农业文化和传统农业文化时期,可统称为农耕文化时期,或古代农业文化时期。 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中

传承弘扬农耕文化

传承农耕文化建设美好家园 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博大的农耕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一、庆阳农耕文化的起源 庆阳地区史前,氏族部落繁多,曾经是皇帝部落生息繁衍的地方《史记》云:“皇帝崩、葬桥山”。《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皇帝陵在宁州城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

山”。据史料记载,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墓在今正宁五顷原乡,坐落在五顷原和二顷原之间。传说皇帝曾于华池狩猎,在庆城与岐伯论医,于崆峒问道广成子。皇帝是上古时代从游牧生产转为定居农耕的华夏先民的首领。《史记·五帝本纪》说的皇帝“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又说涿鹿之后“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售虫蛾”。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皇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适于放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由此可见,当时庆阳属于游牧地区。夏、商、周三代,方国林立。据文献记载,在三代迄至秦汉,这里向来为戎狄与汉民族交替活动(或杂居)之地(连登岗,1998)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都市农业充分发挥大中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源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应用功能的多元化、经营的国际化、生产的智能化,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走向。都市农业将极大地带动现代都市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作为现代农业的组成部分,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都市农业已具备一定规模,发展态势良好。 一、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较,都市农业具有发展导向的差异性、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产业间的融合性等特点,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开放循环的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城乡要素流动,一产必然向二、三产延伸,二、三产自然反哺农业,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互促,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农业的内涵不断拓宽。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技术,改变自然环境,为动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

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和肥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而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设施农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产量和高效益等特点,是最有活力的农业新产业。设施农业的发达程度是现代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种苗业。充分利用城市科技、人才、资金和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良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农业高端产品,积极发展农作物良种、蔬菜种苗、花卉苗木、优质畜禽、名优水产良种培育基地和现代化包装业。 (三)农产品现代物流业。逐步在城市形成以大型物流企业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和超市为基础,布局合理、辐射力较强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现代都市农业健康发展。 (四)观光休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后出现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利用农村设施与空间,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农业经营特色的经济区域。 (五)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是集科技核心区、科技示范区和科技辐射区三种功能为一体,从事现代农业生产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姓名: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112班 学号: 22211230 指导教师: 丁晓蕾职称: 2012 年12 月5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3) 1、1农耕文化的基本含义 (3) 1、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3) 1、3农业文化与农耕文化 (4)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和内容 (5) 2、1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主要文化类型 (5) 2、1、1湘西侗族农耕文化类型 (5) 2、2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容 (5) 2、2、1农耕文化在观念层次上的具体特征 (5) 三、中国农耕文化旅游价值的分析 (7) 3、1农耕文化对生态旅游的价值 (7) 3、2农耕文化对于云南地区的价值 (8) 四、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价值 (9) 4、1农耕文化的开发 (9) 4、1、1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的开发 (9) 4、1、2特色农耕旅游开发 (11) 4、2农耕文化的保护 (11) 五、对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12) 5、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12) 5、1、1贵州民族村寨旅游现状 (12) 5、1、2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12) 5、2休闲农场 (14) 5、2、1休闲农场的发展现状 (14) 5、2、2农耕文化在休闲农场中的作用 (14) 六、总结 (15)

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研究 一、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 1、1农耕文化的基本含义 农耕文化,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农耕文化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 1、2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的历史支撑 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尤其是琢磨精制的石磨盘棒,成为我国所发现的最早的粮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们“作网”,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炎帝号称“神农氏”,教人们播种收获,开创了农业时代。大禹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推进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数学、测绘、交通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战国时期,由河南人郑国主持修建的“郑国渠”,极大地改善了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随着民族的融合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先进的农业技术与理念传播到南方,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水平的提高。可以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