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重庆市涪陵区城市发展战略分析研究

一、“十五”全区城镇发展现状

“十五”城镇发展状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规划编制基本完善,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管理成效显著,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一)规划编制管理方面:“十五”期间,全区城乡规划编制及管理工作得到切实加强,五年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约5000万元,相当于“九五”期间的4.8倍,为“七五”和“八五”10年投入的9.6倍。规划编制取得突破,先后完成了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区域城镇体系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四个中心镇的总体规划、涪陵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江北片区控性详细规划;完成了四环路城市设计、滨江片区控规和城市设计、白鹤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旺福小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龙桥安置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南马山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人防规划、消防规划等;李渡、江南、南岸浦、江东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山水园林城市规划、环卫、商业、防洪、环保等规划正在进行之中。规划管理进一步规范:实施了集中管理,实行了三级审签制、专家论证制、限时办结制、集中会审制、规划公示制等,并初步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监察力度加大:五年累计作出行政处罚近500件,查处违章建筑3万余平方M,拆除违章建筑8000余平方M,执法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五年来,我们围绕建设大城市的目标,在规划的指导下,以城市交通设施、城市功能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了一批枢纽型、功能型重大工程,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15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的2.3倍,相当于“七五”和“八五”10年总量的4.6倍,年均递增3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5.8个百分点。先后拓宽改造了兴华东西路、黎明南路、四环路、望宏路、长江大桥南引道、李渡环城大道北段、涪蒿路、体育南路等道路,新建了鹅颈关立交桥、李渡新城主干道、涪陵滨江路等工程,开工了东西干道、火车站站前大道、李渡长江大桥、乌江二桥、长江三桥,改善了城市的交通条件。相继建成体育场、青年广场、乌江桥头花园、实验移民花园、城区生活垃圾处置工程及多处地下通道,完善了城市功能。

<三)城镇化建设方面。2005年未,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9%,城镇人口达到49.24万人,分别比“十五”初期提高13个百分点和14万人,增长速度是“九五”期间的1.7倍,相当于“七五”和“八五”10年的4.4倍;五年来,我们在城镇化建设中分别实施了“4821”工程和“484”工程,集中力量,收紧拳头,突出重点,典型带动,白涛、珍溪、新妙、龙潭4个中心镇纳入重庆市级中心镇建设,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区已初步形成以主城为中心,4个中心镇、8个重点镇、4个重点乡为增长极和一般乡镇和20个重点村为补充的城镇发展网络体系,集镇基础设施和村镇房屋的建设速度加快,规划建设管理不断加强,建设总体水平明显提高。

<四)建筑业、房地产业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3亿元,从2003年起突破30亿元大关,到2005年达到34.7亿,比“十五”初期增长近10亿元,相当于“九五”期间的3.4倍,比“七五”和“八五”10年总量多12倍。五年共初设审批工程443个,面积454万平方M,概算投资38.6亿元;“十五”末全区房屋开发企业67家<其中二级8家,三级46家,四级13家),五年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7.5亿元,年均递增9.1%,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7.37m2,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6

m2,年均递增4.3%和5%。全区城镇竣工房屋面积达625万平方M,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成绩喜人,结构质量稳中有升,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实现安全生产死亡零指标,全区建筑工程无重大工程质量隐患发生,建筑质量安全管理两次受到建设部的表彰。五年来,全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覆盖率、应招标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率等均达100%。全区建筑企业达到149家,其中总承包企业74家,专业承包企业54家,建筑劳务企业21家,共有一级企业10家,区内的一级建筑企业数量是全市除主城区外各区县的总和。

<五)城市管理方面:五年来,市政管理坚持以服务市民生活,打造宜居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

“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自2002年以来涪陵城市1 / 8

管理工作连续四年在市政府目标考核中获得最高奖项,2005年,区市政局获“全国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城市道路清扫面积230万平方M,清扫率98%,机械化作业率达30%,城区生活垃圾袋装率达70%,城市路灯安装率100%,亮灯率达98%,城市道路完好率达98%。

“十五”期间涪陵区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区突出的三级城镇规模等级体系:涪陵城区、中心镇<白涛、珍溪、新妙、龙潭)、一般镇。城市建设主要发展指标:2005年底,城市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全区常驻人口为100.48万人,城镇人口49.2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7.15万人),2005年底全区城镇化率为49%,城区主要设施水平:城市供水能力18.62万吨/日,城市用水普及率83.93%<人均日生活用水129.88升),生活用气2355万M3<家庭用气户数87821户),用气普及率86.48%,建成区绿地率24.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25平方M,道路长度123千M,路网密度3.8公里/平方公里,排水管网密度5.26公里/平方公里,污水集中处理率7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众多小城镇职能单一,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城镇人口中农业人口比重较大,主城区与乡镇基础设施水平差距较大,城市规划尤其是控制性详规还没能全覆盖,规划控制及执法难度较大,城市主要设施水平还较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城市环境状况较差,小城镇发展严重滞后,城镇化水平不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尤其是和向非农业转移难以有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不高,融资较困难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完善城市功能、拓展城镇骨架,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突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城乡共荣的新涪陵及重庆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上游与乌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峡库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产业发展和企业壮大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2018年涪陵城区形成50万人口规模,并初步形成“一心四轴一重点”的城镇体系格局。

三、规划主要依据

1、《重庆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4年审批通过)

2、《重庆市涪陵区区域城镇体系规划》<2003年12月审批通过)

3、《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年》<2000年审批通过)

4、《重庆市涪陵区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4—2020年》<2005年评审通过)及《总规》修编文本

5、白涛、珍溪、新妙、龙潭四镇总体规划<2004年审批通过)

6、《涪陵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7、区政府《批转区计委关于我区“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城镇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8年把涪陵城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城乡共荣及重庆中部具有50万人口规模的地域性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一心四轴一重点”的城镇体系格局。

2、具体目标

<1)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

2018年全区总人口118万人,城镇人口68万人,城镇化水平58%。

2020年全区总人口120万人,城镇人口84万人,城镇化水平70%。

<2)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

建立起“中心城市<涪陵城区)+中心镇<白涛、珍溪、新妙、龙潭)+一般镇”三级多层次2 / 8

发展模式,促进城镇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1城镇等级结构

全区城镇等级结构分为三级:

第一级:中心城市——涪陵城区,包括崇义、敦仁、李渡、江东、江北、桥南、荔枝、龙桥、义和等,建成为现代化大城市。

第二级:中心镇——包括白涛、珍溪、新妙、龙潭四镇,建成为片区中心城镇。

第三级:一般镇——包括清溪、南沱、马武、蔺市、百胜等10个建制镇。

2城镇规模结构<2006年—2020年)

全区城镇规模结构分为三级:

第一级:大城市70万人,即涪陵城区。

第二级:中心镇2—3.5万人,即白涛、珍溪、新妙、龙潭四镇。

第三级:一般镇0.3—0.8万人,即清溪、南沱、马武、蔺市、百胜等10个建制镇。

涪陵区城镇规模等级体系一览表

等级城镇等级城镇名称2018年2020年

70万人Ⅰ级中心城市50万人涪陵城区

珍溪新妙2-3.5 1-2 Ⅱ级中心城镇万人万人龙潭白涛0.3-0.2-0.5 南沱、焦石、马武、蔺市一般城镇Ⅲ级万人0.8万人百胜、清溪、堡子、镇安、青羊、石沱等城镇职能3涪陵城区,是长江上游和乌江流域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发展食品、医药、机械、建材、化工、高科技等产业为主的重庆市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心镇,包括白涛、珍溪、新妙、龙潭四镇。四个中心镇分别位于涪陵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具有该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基地的功能,城镇职能又各具特色。珍溪: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港口型城镇;新妙:以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辐射周边乡镇农副产品交易、商业贸易为主的商贸型城镇;龙潭:以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地域中心城镇;白涛:以发展化工和工业贸易为主的地域中心城镇。个建制镇。这些镇现状基础较好一般镇,包括南沱、焦石、清溪、马武、蔺市、百胜等10,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对周边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力。城镇职能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商业贸易为主。涪陵区城镇职能类型划分一览表

名称城镇职能发展方向

城区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食品、医药、机械、建材和化工等高科技及医药产业机械装备<其中李渡为高新技术、建材、农地域中心,农副产品加工、港口作业等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3 / 8

市场、商贸、蔬菜基地商业贸地域中心、粮食加粮食等农产品加工、医疗、教育、劳动密集型产轻化工、旅地域中心、化工和工贸

汽车配件生产、核工业基农副产品加工和机械加镇域中矿业基轻加工、蔬菜基镇域中

商贸、旅沿长江工商业集镇域中心、交通要加工、商沿长江工业重生物制药、旅农副产品加工、商业贸建制

城镇空间布4的总体发展思路,涪陵区”“依托轴线,强化城区中心地位,以重点城镇带动片区发展坚持”的总体框架。城镇空间发展形成“一个中心,四条发展轴,一个重点发展区域<含义和、致韩)、一个中心:指涪陵城区,包括李渡5片区。江北、江南、南岸浦和江东四条发展轴包括一条发展主轴和三条发展次轴。一条发展主轴:即沿长江发展轴,轴上主要有涪陵城区以及石沱、镇安、蔺市、清溪、珍溪和南沱等城镇,是涪陵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地区。三条发展次轴:一是乌江沿线发展轴,轴上主要以白涛镇为龙头,以发展乌江风貌旅游展示为主,带动涪陵东部地区的发展;二是涪陵到南川公路沿线发展轴,轴上有酒店、马武、青羊、龙潭等乡

镇,带动涪陵西南区域的发展;三是涪杉公路沿线发展轴,轴上有百胜、珍溪镇,带动涪陵东北区域的发展。根据涪陵区发展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城镇重点发展区:即以涪陵城区为主体,涵盖龙桥、义和、致韩等原乡镇在内的周边地区,形成带动全区城镇化发展的增长极。五、区域重要城镇建设一)中心城市< 1、城市性质涪陵是重庆市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上游与乌江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三峡库区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规模2 平方公里;万人,用地规模为44年,涪陵城区人口规模为201850 平方公里。70年,涪陵城区人口规模为万人,用地规模为652020 3、城市建设方向涪陵城区城市建设方向为:重点向西,开发李渡片区、南岸浦片区;完善江南片区和江东片区;适度发展江北片区。4 / 8 4、城市总体布局

按照《总规》修编确定的江南、江东、江北、李渡、南岸浦等五片区协调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规划结构。在空间布局上,利用长江、乌江“两江贯穿”的功能轴促动,以及铁、公、水的综合交通的导向作用,采取“双核集聚、效益优先;组团疏散、功能互补”的城市空间发展策略,最终形成“一城二区五片”的城市格局。

“一城”是指规划形成的一个功能完备职能互补的涪陵城区。

“二区”是指以江南片区为核心的东部老城区和以李渡片区为核心的西部新城区。老城区由江南、江东、江北三个片区组成,新城区由李渡<包括义和镇和致韩镇建设用地)和南岸浦二个片区组成。

<二)四个中心镇

1、珍溪镇

发展目标:珍溪是涪陵东北部重要中心镇和榨菜生产加工基地,规划建成涪陵区东北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工贸型港口城镇。

城镇规模:2018年,珍溪镇域总人口规模3.0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2.1万人,城镇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M;2020年,珍溪镇域总人口规模4.5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3万人,城镇建设用地3.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M。

用地发展方向:珍溪南临长江,有两条溪沟将建设用地划为三片,城市发展方向以现状中间半岛为中心,沿长江向东、西方向发展。

发展重点:充分发挥市场的“龙头”作用,以榨菜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以市场为核心,生产、加工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2、新妙镇

发展目标:新妙具有悠久的市场文化历史,规划建成涪陵区西部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基地和涪陵区西部的重要商贸型中心镇。

城镇规模:2018年,新妙镇域总人口规模3.5万人,规划城镇人口规模为2.2万人,城镇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M;2020年,新妙镇域人口规模为4.5万人,城镇人口规模为3.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3.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M。

用地发展方向:新妙镇地形北高南低,规划确定城镇向南、北方向发展。

发展重点:利用现有区位条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增强与重庆巴南区的联系,巩固涪陵区西部地区商贸城市地位。

3、白涛镇

发展目标:白涛是乌江流域的重要中心镇,化工生产基地,规划建成乌江流域重要的旅游镇。城镇规模:2018年,白涛镇镇域人口规模4.0万人,白涛镇城镇人口规模3万人,建设用地3.0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M;2020年,白涛镇镇域人口规模5.0万人,白涛镇城镇人口规模4万人,建设用地4.4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M。

用地发展方向:主要向乌江西岸发展,与老镇隔江相望。

发展重点:充分发挥现有工业基础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以化工和旅游为龙头的中心镇。

4、龙潭镇

发展目标:龙潭是涪陵区西南部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基地,规划建成涪陵区西南地区中心镇。城镇规模2018年,龙潭镇镇域人口3.0万人,城镇居住人口2.1万人,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00平方M。2020年,龙潭镇域人口4.0万人,龙潭镇实际居住人口3.0万人,建设用地3.3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110平方M。

5 / 8

用地发展方向:以老镇为依托,重点向南北发展,东西扩展延伸。

发展重点:利用现有区位条件,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产业,以卫生、教育事业为发展重点。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一)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江南片区<含江东、江北)的同时,着力拓展李渡和南岸浦片区的城市骨架,以新区建设为主结合完善旧城改造,为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扩大城市容量铺垫基础,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绿化、景观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环境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突出以道路、桥隧和城市公益环境设施为重点,到2007年基本形成50万人口大城市骨架。

<二)建设重点及主要内容

1、重点区域:一是连接“一城五片”的骨干道路、桥梁、隧道,推动片区互动发展;二是李渡片区城市干道及配套市政设施建设,为新区开发创造条件;三是推进区域重要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撑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四是改造和完善江南<含江东、江北)片区的路网结构和市政公共服务设施,使其功能配套;五是改造滨江片区、南门山片区等旧城、提升城市印象。

2、主要内容:

<1)城市道路建设:加快道路、桥梁、隧道等设施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运行有序的路网结构,2006—2007年,继续完善大城市道路骨架,2008—2018年,基本完善大城市道路网络,路网密度由2004年底的3.8提升到2018年的5.4。

<2)城市生态景观建设:重点加强城市绿化工程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抓好重点部位、区域的城市景观工程建设,2018年前基本完成江南片区旧城改造及城区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工作,基本建成江南<含江东、江北)片区的城市公园、休闲广场及江南景观工程、江北及江东绿化工程,初步建成李渡中心绿化广场,城区人均公共绿化面积由目前的4.25m2提高到2018年的6m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

<3)城市环境建设:继续完善城区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理设施的配套工程建设,改造旧城区排水系统,使旧城区60%以上区域实现雨污分流,李渡、南岸浦、龙桥等新区全面实行雨污分流,2018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率由目前的72%提高到85%,基本完成沿江乡镇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城市供水、供气、供电及邮政、通信设施的完善,建成涪陵城区居民引水工程、扩建李渡、南岸浦片区供水工程和供气设施,完善邮电、通信等配套设施。使自来水普及率由目前的83.93%提高到100%,燃气普及率由目前的86.48%提升到90%,固定电话普及率由目前的40%提升到50%。

<5)文体、教育设施建设:结合李渡片区开发,建成配套的文体设施,2018年建成涪陵广电中心、涪陵师院新区等工程,使之达到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的要求。

<6)小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的供水、排水和城镇道路、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四个中心镇基本形成3—5万人城镇骨架,其它乡镇的市政配套设施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到2018年使城镇自来水普级率达到100%,绿化覆盖率30%,各乡镇均有市场2个以上,集镇道路砼硬化率达到80%,集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50%。

<三)重点建设工程<详见附件1、附件2,各专业设施建设工程参见“十一五”各专题规划)1、城市交通工程:重点完成

1李渡长江大桥、长江三桥、乌江二桥。

2涪陵东西干道,李渡片区主干道、南岸浦、江东、江北跨江大桥连接路网建设。

2、城市生态景观工程:

6 / 8

1完成白鹤公园、桥南公园建设。

2启动李渡公园建设。

3、城市环境建设工程:建成李渡污水处理厂及管网收集系统,南岸浦污水处理厂和管网系统、南岸浦片区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沿江乡镇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

4、城市公共设施工程:建成涪陵城市居民饮水工程、扩建李渡供水厂、完善南岸浦片区供水设施,基本完成旧城区各种综合管网的下地工程,完善城区供配电、供配气系统,完成李渡客运中心等工程建设。

5、文体、教育设施工程:完成涪陵师院新区建设工程、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电中心工程建设。

6、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白涛、珍溪、龙潭、新妙四个中心镇城镇的骨干路网建设、一般建制镇完成一段镇级的骨干道路,完善部分乡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以环境设施为重点的公共设施建设。

七、资金需求及筹措

按本规划拟定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未来五年主城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含续建工程)总投资765705万元,其中市政基础设施<含城市道路、桥梁、公园、景观工程、给排水、环卫、消防)投资481645万元,城区交通服务、邮政、电力、燃气、文体医教等公用设施投资284060万元,涉及的工程中市政基础设施部分<含景观工程)2005年底已完成投资62870万元<含自筹、银行贷款、招商引资),医疗、教育工程完成投资68338万元,未来5年共需投入资金634497万元<不含已投入资金),其中:城市道路、桥梁、公园、景观工程、给排水、环卫、消防等基础设施还需投入418775万元。五年内,财政需直接投入资金61200万元<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设施、城市消防设施建设等),地方自筹<含贷款)<包括城投集团、水投集团、投资集团、堤防公司)255382万元,其余企业<单位)自筹<含银行贷款)276249万元,招商引资

八、规划的实施与政策措施

1、强化规划管理的法律地位、发挥其城镇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规划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继续完善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加强城市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在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实施,科学组织城镇建设和管理,努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

2、用好用足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现阶段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国家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政策,用好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促进城市建设,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优势,争取上级专项支持<如水利、交通、林业、环保、旅游等部门的国债工程、国外赠款、贷款工程),各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参与城市基础建设。

3、继续加大财政对城市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和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全面奔小康的重要载体,也是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招商引资、壮大城市经济的重要平台,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复杂、内容广泛,对一些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城市公用设施,只能由政府投资,许多关系到城镇发展的道路网络、公共设施配套工程还需超前实施,财政要每年保持不低于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的资金投入,引导其它资金用于城市建设,城市建设配套费和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

4、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城市许多公共设施具有市场经济的属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资活动中,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7 / 8

对能够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的工程,只要是法律、法规不限制的投资领域,在政府统一规划、指导下,引入竞争机制、采取谁投资谁受益原则,鼓励非政府资金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如城市桥梁、体育文化设施、商品交易市场等)。区政府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创造条件,提供更多相关优惠政策,使有条件的工程实行产业化经营<如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设施、公共交通系统、城市供水系统等)。

5、实行分类指导,注重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城镇体系规划和总规确定区域,对各类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按保重点、兼一般的原则,发挥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引导各乡镇多方筹资加强市政建设,主要在场镇道路、环境设施上下功夫,以增强乡镇的凝聚力。

6、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工程。

政府将积极支持国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如:太极集团、榨菜集团、金帝集团等)做大做强,大力扶持以农副产加工业和机械辅助制造业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如榨菜、蚕桑、养植业、种植业、摩配、汽配、电子元件等),积极培育商贸流通、饮食服务等三产业,促进主城区和中心镇商贸中心的形成,积极培育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引导外来企业及本地企业积极投资产业化工程,积极扶持乡镇企业,促进劳动力转移,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业转化。

7、大力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开展劳务输出。

我区与对口支援地区及劳务输入地区应加强联系、跟踪,注重信息收集,突出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定向输出。政府要建立稳定的培训基金,解决困难民工培训经费,以畅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主渠道。

8、加快建筑业及房地产业发展,发挥支柱产业的作用。强化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为重点的建筑业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建设领域相关的招投标法、建筑法、房地产管理法、安全生产法、建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大做强,使其向大集团、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扶持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向区外、市外甚至国外发展,推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为推进城镇化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建设队伍。

9、强化市政管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使主城区形成“亮、绿、净、美”的人居环境,突出市政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使城镇公益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强化乡镇的乡容、镇貌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快大气、水体、噪声污染治理步伐,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便利、舒适、安居的工作生活环境。

10、撤乡并镇,扩大镇域面积和人口。为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辐射和吸纳效应,必须扩大现有乡、镇的辖区人口和面积,便于减少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积聚资金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撤乡并镇、撤乡并乡、撤镇并镇方式,形成重点镇域内人口5—6万人,一般镇域内人口3—5万人的小城镇格局,以此推进我区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8 / 8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国外对空间剥夺及其城市社区资源剥夺水平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王兴中,王立,谢利娟,王乾坤,杨瑞,曾献君,廖兰 (西安外国语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西安710128) THE STATUS AND TREND OF RESEARCHES ON DEPRIVATION OF SPACE AND CITY COMMUNITY RESOURCES ABROAD WANG Xing-zhong,WANG Li,XIE Li-juan,WANG Qian-kun,YANG Rui,ZENG Xian-jun,LIAO Lan (Institute of Human Geography,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Xi'an 710128,China) Abstract:Urban social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pics of urban geography in foreign countries.Especially,th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abroad have been paying a lot of attention to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 quality since 1970s.The research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on the quality of urban living space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the urban system from the regional level,and then has extended further to the space system of urban community.The paper maintains that the nature of the accessibility to community resources is to reveal the structure of spatial justice in community or the living places of urban space,while,the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used to explore whether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pace are just or not.In the light of the sciences of sociology and geography,the disciplines about deprivation phenomenon has formulated different genres and research methodologies.In addition,level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measures urban living space quality of different classes.The research on level of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has been shaped into several directions as follows:1)The negative effect on society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2)The fair allocation of place about rank of community system of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3)Dynamic development on coupling allocation about place and community classification.As to research methodology,it also reviews the benefits of community resource mapping for integrating predefined-research areas in foreign countries.Furthermore,a case in point,integrated technolog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is Photo-based Q Method and PPGIS (USA)in order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es of community change.And mapping CLSC Deprivation Levels (France)are us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deprivation in individual local community service centers.Thirdly,Graph-theoretical Methods (UK)can identify patterns of deprivation.As a whole,the article combines related references abroad,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 ideas of researches on the deprivation of spatial and social community resources aboard,in the viewpoint of urban social living spaces.It also includes research concept,branches and methods formed on relevant disciplines.At last,the paper sums up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ity management,urban planning,spatial arrangement of commercial and entertainment places.This research not only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abroad for spatial deprivation and 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but enriches the study of urban social geography. Key words:urban;community;spatial deprivation;community resources deprivation 文章编号:1003-2398(2008)06-0007-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SH010) 作者简介:王兴中(1948—),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地理学、社区规划等。收稿日期:2008-07-10;修订日期:2008-09-26 2008年第6期总第104期 人文地理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单志广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持续迅猛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浪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就相继启动和开展了智慧城市相关建设行动。2008年11月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进一步激发了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外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大约有200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于2000年启动了“智能城市”建设;新加坡于2006年启动“智慧国2015计划”;韩国在2006年确立了u-Korea 政策并提出了u-City计划,首尔、釜山、仁川等6个地区已成为u-city示范区;日本2009年推出“i-Japan战略2015”,2010年启动了横滨市、丰田市、京都市和北九州市等四个试点;2009年美国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2010年10月澳大利亚政府启动了“Smart Grid,Smart City”示范工程,等等。目前,国外智慧城市建设主要以技术试验、区域小范围或城市局部地区试点、行业特色应用为主,其中欧盟与东亚的智慧城市进展较快。欧洲的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关注信息技术在构建绿色低碳的城市环境以及交通、医疗等民生服务领域

的作用。日本、韩国在数字化城市(e-city)和泛在城市(u-city)概念的基础上发展了智慧城市(i-city)的内涵。建设智慧城市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市民生活品质、改进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宽带化、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创新和发展,全国各地也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很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并着手开始规划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2月底,我国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多达150多个,初步估算投资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其中,在2012政府工作报告或者“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地级以上城市共41个,副省级城市10个,直辖市中除重庆之外,北京、上海、天津均提出了智慧城市相关规划纲要和行动计划。在41个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级以上城市中,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所占数量比重较高,同时,中部的武汉城市群、长株潭经济圈等也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从这41个城市经济发展情况分析,有35个城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以上,其中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的城市有19个。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和信息化水平先进城市的发展共识,已成为众多城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我国发展智慧城市的战略意义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及启示 发表时间:2019-10-28T09:21:30.95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5期作者:何琳琳 [导读] 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黑龙江省时代国土资产评估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0 摘要:分析了目前中国城市空间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了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分析认为目前阶段我国城市空间开发存在地下与地上及地下各层次之间规划协调不够、城市空间管理职能划分模糊、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约束、投资模式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中国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应在规划阶段确立科学的指导思想、遵循合理的规划原则,构建科学的可持续性评价体系,进行数字化城市空间规划并加快制定合理的城市空间开发法律法规;在开发阶段选择合适的城市空间投融资开发模式,采用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加强城市空间的生态化建设,通过这些对策提高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范畴 引言 中国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为新时代的国土空间规划,既是传统经济、土地和建设三类空间规划的传承,也是满足从“物质文化需要”向“美好生活需要”转变,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向“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问题转变的新制度设计,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 1.1城市空间管理职能的划分比较模糊 2001年11月建设部颁布了《建设部关于修改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的决定》,在法律上明确了地方政府对城市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职权。尽管地方政府的绝对管理权明确了,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城市空间资源管理的空白,仍缺乏具有一定管理权限的特定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地下空间开发过程中,城市工程项目之间、地下工程同地表建筑物之间的矛盾。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城市空间包含的众多要素的管控职能分散在国土、发改、人防、交通、市政、能源、电力、水利等部门,存在管理职能重叠甚至冲突。如此多头管理,势必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和效率的低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之间的缺乏更造成地下空间开发中重复建设、无序建设频频发生,也是目前城市空间开发可持续性差的主要原因。 1.2城市空间开发缺乏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城市空间具有无光线、恒温、恒湿、隐蔽、密闭、开发成本高,可逆性差,危险性大、环境影响大等特点,因此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尤其对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影响,学术界一直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指标。城市空间规划设计体系本身也尚处于摸索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针对城市空间规划及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属于一个全新的空白领域。由于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因而城市空间开发应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另外,由于地质条件和城市工程的复杂性,城市空间开发建设事故屡见报道,针对城市空间开发建设的安全评估机制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城市城市空间综合评估机制,用于定量评价城市城市空间开发的可持续性、安全性和生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的前沿趋势 2.1研究阶段 发达国家早期的城市空间规划体系研究多由政府组织与研究单位参加,主要是编制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报告,重点是制订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目标,强调公共参与城市空间规划的方式与程度,以及深入分析可持续性城市空间与其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方面。具体特征如下:一、20世纪50-60年代,城市空间规划趋向从传统的以“物质功能空间规划”为主,逐步兼容考虑“物质功能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与“城市社会功能空间”。二、20世纪60—70年代,城市社会空间问题成为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关注的重要问题,形成了以解决公共福利为特征的阶段,这一时期亦开始重视“城市自然生态空间”的功能特性需求。三、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以美国为例的西方国家寻求城市中心区的更新与复兴,倡导城市空间经济的再生发展;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城市空间规划体系中讨论的热点。四、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空间规划体系在更广泛的层面上开始讨论“空间可持续性”问题,部分城市强调城市可持续性经济的重要性。五、21世纪以来,强调对城市空间复兴的重视,认为城市复兴应该建立在优质规划、经济实力及对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上,良好的执政以及社会福利的原则也是“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 2.2前沿理念 近年来,欧美国家可持续性城市空间规划研究开始围绕“全球化思考、本土化生存”(Thinkglobal,actlocal)的理念展开。自1992年以来,欧盟呼吁在欧洲以及全球范围内,应采取广泛的国际行动,并与其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和所有国际组织通力合作,在制定可持续空间规划策略和政策执行监督等方面均要做出积极的贡献。1992年联合国人居署(UNHabitat)在全球范围内提出并推行了可持续城市发展计划(sustainablecitiesprogramme,SCP),现今已有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实施了SCP计划。在全球层面,过去十(多)年是推行可持续性城市空间发展理念稳步发展的阶段,主要有联合国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协议书”和“伊斯坦布尔人居宣言”(HabitatII),以及欧盟的“奥尔堡(Aalborg)宪章”等,以上内容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发展内容。一些国家的地方政府还要求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可持续性的空间规划策略,诸如提高当地的康乐水平(localwellbeing)。发达国家还认识到只有采取“自下而上”的策略,即通过改变每个公民(individualcitizens)、商企(businesses)和其他组织机构(otherorganizations)的行为,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应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压力相互碰撞的地方,两者必须要协调一致。麦克拉伦(Maclaren)和维吉尼亚(Virginia)研究认为,可持续性的城市空间规划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

城市战略规划研究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城市化、环境动态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城市成为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国家和地区的竞争日益表现为城市的竞争;另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城市竞争的范围和程度。而在剧烈变动的环境下,城市要获得长远的、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针对多变的环境进行长远的谋划。我国现有的以城市物质形体规划为主的城市规划体系已难以为城市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有效的指导,引入为城市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城市战略规划,可以解决形体规划指导作用不强,难以适应环境变化情况下城市发展等问题。 城市战略规划目前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框架,尤其是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于是选择城市战略规划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新的、更能指导城市发展、较为完善的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体系和模式。主要任务是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在充分论证城市企业化趋势的前提下,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构筑城市战略规划的理论模式,并从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角度,对城市各个组成部门的战略规划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对战略的概念与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适合各类活动的战略定义,认为战略是针对人类各类活动,为达到一定目标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人类活动,城市发展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城市发展具有长期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符合战略的特征,所以也能应用战略规划的手段对城市的未来发展进行谋划。城市战略规划就是对城市未来发展而做出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谋划。本研究将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城市战略规划结合,借鉴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方法进行城市战略规划的研究,提出了城市战略规划的模式:即城市战略规划的内容可以划分成城市总体战略(主要内容为城市战略远景与战略目标);城市竞争战略(主要内容为城市竞争力及在竞争环境中的策略选择);城市部门战略(包括城市经济战略、城市社会战略、城市建设战略和城市生态战略)。编制的基本程序可分为:资料调查——资料分析、问题诊断——战略分析、战略制订——战略实施——评估与反馈等五个阶段。 研究提出在城市战略规划中应将原有重视的城市性质定位的规划模式,改变

中国城市规划深度最新调研与发展战略专项研究报告(2013-2018年)

中国城市规划深度最新调研与发展战略专项研究报告(2013-2018年)报告目录 第一章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城市规划行业的定义 一、行业发展周期 二、行业的作用 三、行业发展历程 第二节城市规划行业特性分析 一、行业的综合性 二、行业的法制性、政策性 三、行业的地方性 四、行业的长期性 五、行业的实践性 第二章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政策及体制分析 第一节城市规划行业政策分析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析 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解析 第二节城市规划行业体制分析 一、我国城市规划行业体制分析 二、四大代表城市规划体制分析 (1)北京市规划体制分析 (2)上海市规划体制分析 (3)深圳市规划体制分析 (4)重庆市规划体制分析 第三章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外部环境及行业现状分析 第一节城市规划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际宏观经济走势分析 (1)国际宏观经济现状 (2)国际宏观经济预测 二、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国内宏观经济现状 (2)国内宏观经济预测 第二节我国城市化进程及趋势分析 一、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1)我国城市化现状分析 (2)我国城市化战略分析 (3)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 (4)国外城市化进程启示 (5)中国城市化的特色 二、我国城市区域状况分析 (1)经济现状指标分析

(2)经济区位指标分析 三、我国城市增长模型分析 四、未来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展望 第四节国际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分析及经验借鉴 一、美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分析 二、加拿大城市规划行业发展分析 三、北美两国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之处 第四节国内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 一、我国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城市布局 (2)城市交通运输 (3)旧城改建 二、我国城市规划行业不同编制项目分析 (1)城市总体规划 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中心城区规划 (2)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3)城市分区规划 (4)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 2)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我国城市规划编制需求分析 四、我国城市规划行业竞争性谈判分析 (1)制定谈判文件 (2)具体谈判流程 五、我国城市规划行业计费标准分析 第四章2012年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细分领域研究分析第一节市政工程规划设计分析 一、城市水源与给水工程规划 (1)城市水源的分布 1)城市水源的分布 2)城市水源选择因素分析 (2)给水水源的保护 1)区域规划 2)二类水源 (3)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分析 1)城市给水系统 1、取水工程分析 2、净水工程分析 3、输配水工程分析 2)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分析 1、供需平衡分析

(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集锦 武汉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战略目标 聚焦中部崛起,打造中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创造更具凝聚力的资源环境和更好的创新氛围,建设区域性的国际化大都市。 战略导向找回武汉,重塑江城。抓住国家交通体系重构、国际产业转移和有利的政策环境等三大机遇,重点解决三大关键问题:一是如何打破区域封闭,领导区域发展;二是如何确立城市中心,再现中心城市辉煌;三是如何完善体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战略选择 战略之一——“都市内核,国际中枢”,建设整合武汉三镇的中央都市核心空间(UC,即Urban Core),引导武汉快速建立起华中金融、贸易、产业服务和现代物流的区域精密控制内核,作为武汉迈向国际化的载体。 战略之二——“智力先导,产城一体”,提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导向的“十字型” 产业空间布局构想。 战略之三——“滨江而展,一带多心”,突破当前城市圈层构架,构筑沿长江两岸的综合城市发展走廊,通过带形的跳跃式增长提供城市持续的发展框架。 战略之四——“破环成带,轴向拉伸”,强化滨江道路交通建设,形成区域式组团发展构架。战略之五——“以江为脊,连湖成网”,充分发挥武汉水优势,打响“百湖江城”全球品牌的思路。 战略之六——“产业整合,价值链接”,以研发销售为核心,实现武汉区域“1+8”产业和区域契合发展,构成主导产业加工为依托的新城发展模式; 战略之七——“近展双翼,远视三极”,向东连接,武汉城市圈沿京广线和沿京九线两个带状区域,近期横跨京九京广的武汉都市走廊,未来构筑武汉、长沙和南昌为基点的三角经济区,继而形成中国的第四极三角经济区的目标。 战略之八——“多元并蓄,文化凝聚”,把汉正街为代表的汉味市民文化等传统型文化和UC 新都市文化、高科技文化等提升型核心文化转化为具有鲜明地缘识别性的城市形象。 场景分析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叶敏≮c‘2007.3(下半月刊) 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口李荣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240) 摘要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从探讨“地理终结”到新型产业组织空间的发展,乃至信息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的影响,经历了长期的研究积累。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更集中于技术对于空间变化影响的具体实证方面。 关键词流动空间虚拟集聚网络空间优质空间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3—174—02 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进一步的渗透,其影响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关注。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信息技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于城市空间进行重构?H?巴凯斯指出“电信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地区和公司的发展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及其传输流,各种各样的电子行为的愈益增加的应用将导致地方发展、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和个人生活的变化。在电信网络和信息流缩主宰的时代,空间接近的优势被减弱。这些进步改变了部门的条件和地方、国家及全球各个层次的区域相互独立性”castells则进一步将这种变化以空间分化的形式划分。并提出“流动的空间”,即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有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流动空间:第一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又电子交换回路所构成,是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第二层次,由它的节点和核心构成,是一种层级组织;第三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同样地,这三个层次的空间可以更简单的被理解为数字信息空间、物质实体空间、以及联结及利用这两种空间物质的人的组织空间。信息空间与物质空间通过人一管理精英的联结,并按照其有目的实践活动或被重构。这便涉及到信息技术对于物质化地理空间的影响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对城市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Yen和ma}lmassani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影响土体使用模式并且在经济活动增长与产业空间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影响组织办公室位置选择的两个方面,1.信息网络的接人的需求2.基础设施成本低于传统中心商业区。Gasp”和daeser(1998)尝试寻找出信息技术与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中支持这种交流的因素。通过对于电话使用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对于面对面交流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于城市的集聚作用并没有消失,作者声称在回归模型中难以排除信息技术的影响。Gordon和Richardson(1997)推测,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于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分散,甚至到达“地理消亡”的时代。他们指出,在运输与通信成本高额的时代,超高或集中解决方案占主流。但未来的运输与通信成本将继续降低。这里严格的问题是运输与通信是补充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如果是补充关系,地理的作用将持续发挥即使新的通信技术得以开发。salomon(1996)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消弱距离的影响,对于社会空间组织会导致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发展促使城市分散他还提出了四项假定:1.运输与通信技术的替代关系的存在2.信息对于实体物品替代关系的存在3.通信技术的普遍使用4.在拥挤和交通成本的压力下,对分散迫切性的认识。他甚至认为城市形态全新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信息时代,不过他承认由于技术的原因城市将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化。 另外,(c印ello1994)指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组织发生空间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这归咎于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于新技术与空间重构之间关系的肤浅及乐观的析。她还认为,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的生产策略,比如“即时生产系统”(jus“ntime)。这需要各个公司之间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然而,Fuiita和haIllaguchi(2001)指出,如果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运输通信基础设施相连接,正如在许多发达国家看到的,它们仍然可以保持分散。Echeverri—carrou(1996)认为,对于组织之间地理上关系的概念化,不能离开对于计 174算机网络的理解,它将不同位置的不同部门,不同组织连接在一起。尽管在空间上逐步分散,但其活动却借助于信息网络进一步一体化。她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内部联结的高额投资,同时对于员工技术以及生产活动严格控制。G”Ill一还注意到了在城市空间中,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分配不均的问题。“我认为我们正在开始看到一个重新城市网络化基础设施,其中凸现了物质,社会以及政治上的不合理分配”并提出了“优质空间”概念(笔者译)。优质空间的出现是一个广泛的趋势,它是由于四个过程推动的。社会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分价提供、城市综合规划的侵蚀和新消费空间的出现、基础设施消费主义的盛行、面对城市空间自动化以和城市区域扩展,向城市外围转移趋势的出现。提出“最优网络空间”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中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移动性的研究。传统城市与社会学当中,对于基础设施与技术研究仍然处于边缘。 国内对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则处于起步探索性阶段。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区域层面影响的研究中,汪明峰(2004),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考察基于这种信息基础设施构架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表明互联网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对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研究提出展望,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中心。1.网络空间通达性研究2.网络空间积聚的动力研究3.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于产业组织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刘卫东通过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的实例分析指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企业的“虚拟集聚”,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和缩短供应链的必然结果,但是否选择积聚还取决于其它因素。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成本正成为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他还指出,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空间区域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积聚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快捷配送两种力量将成为决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区位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改造着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的模式,并导致企业明显的空间重组,一方面由于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传输十分便利,一个地理空间点上的消费者可以得到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海量的。对于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响应,驱动着企业改变其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容许企业尝试新的管理实践。 甄峰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现象。灰空间,即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的过渡性空间。“由物质场所,可上网的固定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构成。”(甄峰,2004)“从内容上讲,灰空间将由信息港、智能建筑、宽带网络、科技园区、创业基地等所构成” 总之,在信息化对于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所关注的方面有所差异。与此同时也对于这种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而国内伴随着信息技术影响的深入,在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概念的提出以及新现象的探索分析阶段,深入的实证研究还非常缺乏。与此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将更多地集中于信息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正如掣a}la-n所述”在当今城市快速转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  万方数据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东莞市主城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项目背景 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正在形成一个都市区域,那个地点将成为21世纪杰出的工业、商业与文化中心。区域核心都市业已完成产业的置换和升级,中小都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升级也在持续进行。 从1991年至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0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达2846.81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7.2%。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为东莞提供了新的进展空间。 东莞凭籍区位优势成为我国外向型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社会经济进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交通沿线形成高度城镇化地域。2000年东莞市国内生产总值493亿,“五普”人口为645万,其中户籍人口153万。但从进展竞争能力上,其城镇社会文化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空间构成尚表现出城镇化初级时期的特点,距现代都市化的要求尚有相当距离。 按照广东省委指示,东莞要抓好都市现代化建设,使它从出口加工基地型都市向区域性经济中心都市转变,并与广州、深圳和谐进展,共同构成珠三角组合都市群。在此基础上,东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的战略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将现有市区-同沙-松山湖科技园区在功能上整合为一个整体,建设东莞“大城区”的构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东莞市主城区范畴为东莞都市总体规划范畴2 73平方公里和寮步、大朗、大岭山三个镇(含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土地面积578平方公里,现状总人口153.6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47.36万人,暂住人口106.28万人。

一.从“基地”到“名城”——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转变东莞的的经济尽管发达,但都市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进程。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东莞同意了大量香港转移来的加工工业,成为香港的工业区;90年代以来,专门是通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东莞已成为全球有阻碍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多年来,市区占全市的经济比重和人口比重不高,且没有提升的趋势。 城区的都市功能和设施水平对行政区域和经济腹地的辐射力不强,造成本市大的城镇经济实力,小的中心都市职能。沿交通干线进展的城镇几乎连成了片,包围着农村。都市与农村,高楼大厦与村民小楼在那个地点积聚、碰撞。快速蔓延的都市化相伴着的是基础设施短缺、环境恶化和建设布局的纷乱。 总而言之,东莞的主城区和沿路连绵进展形成的“大城镇区”,实质上是小都市进展和众多村镇城镇化基础上形成的城镇集合体。因此都市功能不强,与其集合形成的总体都市形状规模(大都市)远不相称。 进入21世纪,东莞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中心都市”作为新时期的进展战略目标,正是适应了时代进展的要求,是东莞宏观进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从东莞实际看,近期在全市全面开展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条件尚不具备。因此将中心城区、同沙水库区和松山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大主城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一定能对全市的都市进展和产业进步起到专门好的带动和示范作用。 二.区域竞争态势与都市功能定位 在国内的区域竞争中,珠江三角洲的对手是长江三角洲,东莞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差不多受到长江三角洲的有力挑战。上海在亚太地区的中心地位日渐提升,这种“中心优势”与珠江三角洲的“边界优势”形成鲜亮对

032.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研究初探 ——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 黄蕾 摘要:长期以来,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及总体规划层面,市域范围的规划,缺乏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更会出现重城镇建设空间,轻非城镇建设空间的管控研究的现象。本文以临沂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规划编制过程中对于市域非城镇建设空间规划的研究为关注点,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对于协同城乡均衡发展、营造高品质的生态环境空间、彰显城市独特人文魅力的重要意义。在技术内容方面,首先,从区域空间角度切入,从区域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格局分析入手,确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战略。其次,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对非城镇建设空间中生态、文化资源布局研究。最终提出以生态保育基底、核心山水田园群、外围山水田园组团、滨水生态廊道、环中心城休闲带等全方位构建全域山水田园空间规划。并加强对规划分阶段的时序安排,实现规划的空间落位与实施管控的实施策略研究。 关键词:空间规划,非城镇建设空间,山水田园,生态文化资源 1引言 1.1.以市域空间规划加强全域空间资源管控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前期研究,可以确定未来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框架,空间规划的目标就是确保战略发展研究可以落地。 以往市域范围的规划,主要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侧重于市域结构管控,但对全域空间资源管控不足。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转变为市域空间规划,可加强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对全域空间资源的统筹配置能力,对全域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的整体导控。从而指导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市域空间规划的方向,从而实现市域空间规划的“一张蓝图”。 1.2.同等重视“城镇建设空间”与“非城镇建设空间” 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和要求》(暂行),“编制要点”—“加强空间开发管制”一节中,提出“在市域层次的规划,需合理确定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比例和格局,确定市域城乡建设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对各类空间中的建设活动提出管理要求。统筹安排城镇各项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空间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乡和村庄的规划建设”。 本文中所指的“非城镇建设空间”,即上述描述中除去“城镇空间”外的空间,主要以市域范围内大面积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农田、乡村)为主。 一直以来,城市总体规划层面相对重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轻非建设用地的管控研究。而新时期的空间规划体系需要秉持“综合性思维”,对于非城镇建设空间的规划研究,在保护生态底线的基础上,更需要以人的需求为核心,实现空间上“保护”与“发展”间的均衡。

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规划控制管理规定.doc

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规划控制管理规定 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规划控制管理规定 (2003年7月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第十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总体控制要求 第三章形象要素控制要求 第四章重点地块控制要求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的实施,保护和改善渝中半岛江城、山城风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及《重庆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文本》(以下简称文本)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渝中区西起佛图关、鹅岭,东至朝天门,北到嘉陵江,南界长江,总面积9.47平方公里范围内,从事与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有关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渝中半岛规划控制遵循减量、增绿、留白、整容和优化城市功能、控制建筑容量、疏解居住人口、增加开敞空间的原则。 第四条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文本确定的指导原则和控制要求,不得擅自更改。确需变更的,必须按规定程序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五条渝中区人民政府和市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渝中半岛规划控制管理工作。 第二章总体控制要求 第六条加强商贸、文化、自然与人文景观及其与之配套的大中型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弱化居住和工业功能。 第七条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住宅总量,减少渝中半岛的常住人口。禁止将经批准的规划所确定的非居住建筑更改为居住建筑。 第八条严格保护和适度扩大现有的公园绿地和开敞空间,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各类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公共绿地。对佛图关公园、鹅岭公园和枇杷山公园的边界和周边环境应按控制范围和规划设计要求进行保护。

菏泽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修编

菏泽市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和总体规划修编 有奖问卷调查 一、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了解程度及评价 1、您对菏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了解程度: A、了解 B、部分了解 C、仅听说过 D、一无所知 2、您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城市规划或城市建设的信息(可多选) A、报纸 B、电视 C、网站 D、政府文件 E、会议 F、从别人那里听说 G、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觉得近年来菏泽市城市建设怎么样? A、很好 B、较好 C、一般D较差E、很差 4、您对菏泽市的工业布局一一菏泽市城东工业园(菏泽市经济开发区)、菏泽高新区(牡丹工业园区)的看法是? A、合理 B、不合理,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好说 5、在您日常出行、工作、生活中,与哪个城市联系较为紧密? A、济宁 B、济南 C、郑州 D、商丘 E、徐州 F、濮阳 G、开封 H、其他______________ 6您到这些城市的主要目的: A、工作需要 B、探亲访友 C、购物休闲 D、交通换乘 E、其他 7、您觉得菏泽城区应重点向哪个方向拓展? A、向东 B、向西 C、向北 D、向南 E、主要致力于现有建成区的提升改造 8、您认为菏泽目前旧城改造进行得如何?

9、您认为菏泽目前新区建设进行得如何? A、好 B、不好,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不好说 10、您认为目前菏泽市建设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多选,限选三项) A、大力发展工业 B、加快住宅建设 C、改善城市交通 D、增加各种公共服务设施 E、加快新区建设 F、加快老城区改造 G、增加城市绿地和广场等开敞空间H、保留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 I、保护生态环境J、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对菏泽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看法 II、您认为近年来菏泽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周边城市相比发展速度怎样? A、最快 B、较快 C、一般 D、较慢 12、您认为菏泽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周边城市相比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可多选) A、省委、省政府大力扶持 B、全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发向上 C、石油化工基础较好 D、煤炭资源丰富 E、林业资源丰富 F、牡丹特色产业优势突出 G、农业基础较好 H、生态环境优越 I、城市建设品质较好J、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您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支持菏泽打造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有关 政策的了解程度: A、了解 B、部分了解 C、仅听说过 D、一无所知 14、您对巨野-东明产业长廊的了解程度: A、了解 B、部分了解 C、仅听说过 D、一无所知 15、您认为巨野-东明产业长廊有哪些优势(可多选): A、煤炭资源丰富 B、石油化工 C、交通便捷 D、产业基础较好 E、农林业资源丰富 F、现有城镇发展基础较好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城市绿色空间研究内容与展望 杨振山1,张慧2,丁悦1,孙艺芸3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100024; 3.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绿色空间对生态环境和宜居生活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同时,随着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色空间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不断减少的城市绿色空间,与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其休闲健康功能需求的增长间形成了一种空间错位。如何合理规划绿色空间,发挥绿色空间的效用和功能,已成为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实践中重要的研究内容。本文系统论述和梳理了城市绿色空间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不同学科对城市绿色空间的理解及研究成果,提出目前城市绿色空间的相关研究内容和进展;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城市绿色空间相关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绿色空间;功能;宜居;城市可持续性 1引言 绿色空间是城市的基础性要素之一,其稀缺性和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在未来30年内,全球城镇化率将提升至2/3左右(Maas et al,2006),这一数字在发达国家将超过75%(Saulle et al,2012)。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率在2020年也将达到60%左右(陈峰,2009)。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方面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提高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简单地追求经济收入、解决基本温饱到追求生活便捷和舒适,从对经济建设空间的依存到对休闲、绿色空间的喜爱(Hosseini et al,2011)。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城市绿地面积不断缩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供给和需求间形成了一种空间错位。有数据显示:居民平均收入每增加10%,对城市绿色空间面积的需要就会增加1%(Choumert,2010)。因此,城市绿色空间逐渐引起城市生态学、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的关注,成为继城市经济空间、城市社会空间之外的另一城市重要研究空间。 事实上,作为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绿色空间一直没有离开研究者的视线。1898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的理念,本身就蕴含了绿色空间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何刚,2006)。实践中,美国于1851年颁布第一个《公园法》、1858年建立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成为城市绿色空间发展的里程碑(董立东,2007)。1875年,英国通过《公共健康法案》,该法案提高了政府用于休闲游憩用地的预算;1877年,英国国家健康协会首次提出“城市开放空间”这一概念,目的是鼓励学校建立操场,以方便学生放学或周末玩耍(Hickman, 201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城市绿色空间的关注从单个公园转向整体城市,在“城市美化运动”中提出:城市应该多提供一些空间让居民进入,这将有益于居民的健康生活(Hickman,2013)。 但是,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绿色空间建设基本让位于经济发展 第34卷第1期2015年1月地理科学进展 Progress in Geography V ol.34,No.1 Jan.2015 收稿日期:2014-07;修订日期:2014-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连续项目(41371008)。 通讯作者:杨振山(1979-),新疆博乐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研究,E-mail:yangzs@https://www.doczj.com/doc/ad14575169.html, 。 18-29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