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断计时走马灯实验报告

中断计时走马灯实验报告

中断计时走马灯实验报告
中断计时走马灯实验报告

《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六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 6.1 实验目的 (1) 学习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 (2)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6.2 实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 6.3 实验内容 1. 单中断应用实验 (1)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一个字符。 (2)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Hello”,中断5次后退出。 2.扩展多中断源实验 利用实验平台上8259控制器对扩展系统总线上的中断线INTR进行扩展。编写程序对8259控制器的IR0和IR1中断请求进行处理。 6.4 实验原理 1. 8259控制器的介绍 中断控制器8259A是Intel公司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而设计开发的芯片。它将中断源优先级排队、辨别中断源以及提供中断矢量的电路集于一片中,因此无需附加任何电路,只需对8259A进行编程,就可以管理8级中断,并选择优先模式和中断请求方式,即中断结构可以由用户编程来设定。同时,在不需增加其他电路的情况下,通过多片8259A的级连,能构成多达64级的矢量中断系统。它的管理功能包括:1)记录各级中断源请求,2)判别优先级,确定是否响应和响应哪一级中断,3)响应中断时,向CPU传送中断类型号。8259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如图6-1所示。 8259A的命令共有7个,一类是初始化命令字,另一类是操作命令。8259A的编程就是根据应用需要将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和操作命令字OCW1-OCW3分别写入初始化命令寄存器组和操作命令寄存器组。ICW1-ICW4各命令字格式如图6-2所示,

左右来回循环的流水灯实验报告

青 岛 科 技 大 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题 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 ______年 ___月 ___日 直流电机控制综合实验 周艳平 宋雪英 01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961 2012 12 27

摘要 (2) 1、单片机概述 (2) 2、仿真软件介绍 (2) 3、需求分析 (3) 一、课程设计目的 (3) 二、课程设计要求 (4) 三、实验内容 (4) 1、设计任务与要求 (4) 2、系统分析 (4) 1).硬件电路设计(画出原理图、接线图) (5) 2)软件框图 (7) 3、用keil建项目流程 (8) 4、程序清单 (9) 4、系统调试 (11) 四、设计总结(结论) (12)

摘要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单片机的档次不断提高,起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已在工业控制、尖端科学、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汽车电子系统、办公自动化设备、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而AT89C51就是其中一种,它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低电压,高性能CMO8位微处理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本课程设计介绍一种LED小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按键、排阻、电阻、电容等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利用软件实现对LED灯进行控制。能够通过按键控制8个LED小灯从左到右依次点亮。 关键字:单片机、LED流水灯 1、单片机概述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单片机微 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中央处 理器、存储器和I/O 接口电路等。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 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经过1、2、3、3 代的发展,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它 们的CPU 功能在增强,内部资源在增多,引角的多功能化,以及低电压底功耗。 2、仿真软件介绍 (1).Keil uv3 运行Keil uv3

跑马灯实验报告.

山西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于硬件设计的跑马灯电路 系别:电力工程系 班级:电本1254班 姓名:所谓伊人 学号: 12322454**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NE555定时器,计数器CD4017的逻辑特性。 2. 熟悉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原理。 3. 设计跑马灯电路并利用Multisim软件仿真电路。 二、实验要求 1. 知道NE555、CD4017的管脚排列顺序。 2. 利用NE555构成多谐振荡器。 3. 知道电阻的主要参数及其标注方法。(见实验指导书116页)。 4. 知道电容器的主要作用。(见实验指导书122页)。 5. 了解有关焊接的知识。 三、实验器材 电路板1块。电容:1μF(1个)。集成芯片:NE555(1个)、CD4017(1个)。电阻:22K?、1K?、500?各一个。二极管:IN4148(8个)、发光二极管(10个)。(自行提供)电池:5V 四、电路的安装 1.555用来定时,用它产生某种方波,相当于有的时钟信号 2.4017是个十进制计数器,按照时钟信号从10个口依次输出 1. 检查集成芯片NE555,CD4017的安装位置有无错误. 2. 检查电解电容的极性有无错误; 3. 检查二极管IN4148及发光二极管的安装方向有无错误; 4. 检查各个电阻的安装是否有误。 5. 检查有无虚焊。 五、电路的调试 1. 电路焊接好后,先将电路板正负端接到直流电压5V及地线处,观察发光二极管是否变亮。 2. 适当改变电位器阻值,观察其对CD4017

循环周期(发功二极管依次循环一周)的影响。 3. 利用秒表记录CD4017一个合适循环周期的时间。(分别测量电阻最大时、最小时、合适时的周期) 附录 1. 跑马灯电路图

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断实验报告

北京建筑大学 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设计 (签名) 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任务书

?5、利用上端软件,把所编写的微程序控制器内容写入实验台中控制器中。 ?6、利用单拍测试控制器与编程的要求是否一致。如果有错误重新修改后再写入控制器中。 7、编写一段测试程序,测试控制器运行是否正确。 实验目的 1.融合贯通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加深对计算机系统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及相互联系(寄存器堆、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台、微程序控制器)。 2.理解并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和实现原理,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3.掌握较复杂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调试等基本技能;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电路 1. 微指令格式与微程序控制器电路 2.微程序控制器组成 仍然使用前面的CPU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的电路图,但本次实验加入中断系统。这是一个简单的中断系统模型,只支持单级中断、单个中断请求,有中断屏蔽功能,旨在说明最基本的原理。 中断屏蔽控制逻辑分别集成在2片GAL22V10(TIMER1 和TIMER2)中。其ABEL语言表达式如下:

INTR1 := INTR; INTR1.CLK = CLK1; IE := CLR & INTS # CLR & IE & !INTC; IE.CLK= MF; 时, 制逻辑传递给CPU的中断信号,接到微程序控制器上。当收到INTR脉冲信号时,若中断允许位INTE=0,则中断被屏蔽,INTQ仍然为0;若INTE =1,则INTQ =1。 为保存中断的断点地址,以便中断返回,设置了一个中断地址寄存器IAR。第二节图4中的IAR(U19)就是这个中断地址寄存器,它是一片74HC374,有LDIAR和IAR_BUS#两个信号输入端,均连接至微程序控制器。LDIAR信号的上升沿到达时,来自程序计数器PC的

嵌入式操作系统跑马灯实验报告

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实验一 CVT-PXA270的使用及跑马灯实验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1. 了解Linux下端口编程的方法; 2. 掌握CVT-PXA270下的directio通用端口编程驱动程序的使用; 3. 掌握CVT-PXA270下跑马灯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CVT-PXA270的外部结构,以及各端口的使用 2.测试跑马灯状态,使跑马灯程序在Linux系统下运行 3.修改跑马灯程序,使跑马灯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三、实验方案 /* 当前跑马灯状态 */ unsigned char led_status = 0x00; / /******************************************************************** // Function name : delay // Description : delay for a while // Return type : void // Argument : int count ********************************************************************* / void delay(int count) { while(count --); } /*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while(1) { *((unsigned char *) 0x04005000) = led_status; delay(0xffffff); led_status ++; } return 0; } 四、试验结果 实验箱上的四个跑马灯将不断闪烁,修改程序中delay函数调用的值将变它们显示的速度,值越大,显示越慢。

单片机中断实验报告

人的一生要疯狂一次,无论是为一个人,一段情,一段旅途,或一个梦想 ------- 屠呦呦 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1单片机定时器基本知识; 2、掌握定时器的基本编程方法; 3、学会使用定时器中断。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定时器设计一个秒表,计数范围为0—59,并在数码管实时显示。 三、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单片机实验箱 主要器件:AT89C52、7SEG-BCD、 四、实验步骤 1、使用Proteus设计仿真原理图; 2、使用Keil设计程序; 3、联合调试仿真。 五、实验流程图 六、实验程序与结果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F=P2^1;

void timer1_init() { TMOD=0x10;//将定时器1设置为工作方式1 TH1=(65536-6000)/256;//定时器每加一时间为1/fsoc,定时时间为1/500 //(1/500)s/(1/3000000)s=6000 TL1=(65536-6000)%256;//fsoc=3000000,所以装入16位定时器中值为65536-6000 EA=1; ET1=1; TR1=1; } void main() { timer1_init(); while(1);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 TH1=(65536-6000)/256;//每次进入中断,重装初值TL1=(65536-6000)%256; F=~F;//每次进入中断P1.1口取反 }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F=P2^1; void timer0_init() {TMOD=0x01;//将定时器0设置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83)/256;//定时器每加一时间为1/fsoc,定时时间为2Khz,既500us //500us/6us=83.3333 TL0=(65536-83)%256;//fsoc=6000000,所以装入16位定时器中值为65536-83 EA=1; ET0=1; TR0=1; }void main() { timer0_init(); while(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83)/256;//每次进入中断,重装初值 TL0=(65536-83)%256; F=~F;//每次进入中断P1.1口取反,表示定时时间到 } #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define seg_data P1 #define seg_data2 P3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D1=P2^0; //将D1位定义为P2.0引脚 uint counter=0; unsigned int unit=0,decade=0,avs=0;//time=0;

跑马灯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学号 201009120229 姓名李文海年级专业 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二) 指导 教师刘怀强 学院理学院 走马灯实验论文--《嵌入式系统技术》 1、实验目的 1、学会dp-51pro实验仪监控程序下载、动态调试等联机调试功能的使用; 2、理解和学会单片机并口的作为通用i/o的使用; 3、理解和学会单片机外部中断的使用; 4、了解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2、实验设备 z pc 机、arm 仿真器、2440 实验箱、串口线。 3、实验内容 z 熟悉 arm 开发环境的建立。 z 使用 arm 汇编和 c 语言设置 gpio 口的相应寄存器。 z 编写跑马灯程序。 5、实验原理 走马灯实验是一个硬件实验,因此要求使用dp-51pro 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进行硬件 仿真,首先要求先进行软件仿真,排除软件语法错误,保证关键程序段的正确。然后连接仿 真仪,下载监控程序,进行主机与实验箱联机仿真。 为了使单独编译的 c 语言程序和汇编程序之间能够相互调用,必须为子程序间的调用规 定一定的规则。atpcs ,即 arm , thumb 过程调用标准(arm/thumb procedure call standard),是 arm 程序和 thumb 程序中子程序调用的基本规则,它规定了一些子程序间调 用的基本规则,如子程序调用过程中的寄存器的使用规则,堆栈的使用规则,参数的传递规 则等。 下面结合实际介绍几种 atpcs 规则,如果读者想了解更多的规则,可以查看相关的书 籍。 1.基本 atpcs 基本 atpcs 规定了在子程序调用时的一些基本规则,包括下面 3 方面的内容: (1)各寄存器的使用规则及其相应的名称。 (2)数据栈的使用规则。 (3)参数传递的规则。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 atpcs,满足基本 atpcs 的程序的执行速度更快,所占用的内存更少。 但是它不能提供以下的支持: arm 程序和 thumb 程序相互调用,数据以及代码的位置无关 的支持,子程序的可重入性,数据栈检查的支持。 而派生的其他几种特定的 atpcs 就是在基本 atpcs 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的规则而形成 的。其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的功能。 2.寄存器的使用规则 寄存器的使用必须满足下面的规则: (1) 子程序间通过寄存器 r0~r3 来传递参数。这时,寄存器 r0~r3 可以记作 a0~a3。 被调用的子程序在返回前无需恢复寄存器 r0~r3 的内容。 (2) 在子程序中,使用寄存器 r4~rll 来保存局部变量。这时,寄存器 r4~r11 可以记 作 v1~v8。如果在子程序中使用到了寄存器 v1~v8 中的某些寄存器,子程序进入时必须保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年 1 月 1 日

实验一线程的状态和转换(5分)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熟悉线程的状态及其转换,理解线程状态转换与线程调度的关系。 要求: (1)跟踪调试EOS线程在各种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分析EOS中线程状态及其转换的相关源代码; (2)修改EOS的源代码,为线程增加挂起状态。 2 完成的实验内容 2.1 EOS线程状态转换过程的跟踪与源代码分析 (分析EOS中线程状态及其转换的核心源代码,说明EOS定义的线程状态以及状态转换的实现方法;给出在本部分实验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调试、跟踪与思考等) 1.EOS 准备了一个控制台命令“loop ”,这个命令的命令函数是 ke/sysproc.c 文件中的ConsoleCmdLoop 函数(第797行,在此函数中使用 LoopThreadFunction 函数(第755 行)创建了一个优先级为 8 的线程(后面简称为“loop 线程”),该线程会在控制台中不停的(死循环)输出该线程的ID和执行计数,执行计数会不停的增长以表示该线程在不停的运行。loop命令执行的效果可以参见下图: 2. 线程由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 (1)在虚拟机窗口中按下一次空格键。 (2)此时EOS会在PspUnwaitThread函数中的断点处中断。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在快速监视对话框的表达式编辑框中输入表达式“*Thread”,然后点击“重新计算”按钮,即可查看线程控制块(TCB)中的信息。其中State域的值为3(Waiting),双向链表项StateListEntry的Next和Prev指针的值都不为0,说明这个线程还处于阻塞状态,并在某个同步对象的等待队列中;StartAddr域的值为IopConsoleDispatchThread,说明这个线程就是控制台派遣线程。 (3)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激活“调用堆栈”窗口。根据当前的调用堆栈,可以看到是由键盘中断服务程序(KdbIsr)进入的。当按下空格键后,就会发生键盘中断,从而触发键盘中断服务程序。在该服务程序的最后中会唤醒控制台派遣线程,将键盘事件派遣到活动的控制台。 (4)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PspWakeThread函数对应的堆栈项。可以看到在此函数中连续调用了PspUnwaitThread函数和PspReadyThread函数,从而使处于阻塞状态的控制台派遣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5)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PspUnwaitThread函数对应的堆栈项,先来看看此函数是如何改变线程状态的。按F10单步调试直到此函数的最后,然后再从快速监视对

微机接口实验报告-8259中断控制器应用实验

姓名 院专业班 年月日实验内容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1)学习中断控制器8259的工作原理。 (2)掌握可编程控制器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试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 【实验内容】 (1)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一个字符。 (2) 编写中断处理程序,利用PC机给实验系统分配的中断线,使用单次脉冲单元的KK1+按键模拟中断源,每次PC机响应中断请求,在显示器上显示“9”,中断显示6次后退出。 【实验原理】 1. 8259控制器的介绍 中断控制器8259A是Intel公司专为控制优先级中断而设计开发的芯片。它将中断源优先级排队、辨别中断源以及提供中断矢量的电路集于一片中,因此无需附加任何电路,只需对8259A进行编程,就可以管理8级中断,并选择优先模式和中断请求方式,即中断结构可以由用户编程来设定。同时,在不需增加其他电路的情况下,通过多片8259A的级连,能构成多达64级的矢量中断系统。它的管理功能包括:1)记录各级中断源请求,2)判别优先级,确定是否响应和响应哪一级中断,3)响应中断时,向CPU传送中断类型号。8259A的内部结构和引脚如图6-1所示。 8259A的命令共有7个,一类是初始化命令字,另一类是操作命令。8259A的编程就是根据应用需要将初始化命令字ICW1-ICW4和操作命令字OCW1- OCW3分别写入初始化命令寄存器组和操作命令寄存器组。ICW1-ICW4各命令字格式如图6-2所示,OCW1-OCW3各命令字格式如图6-3所示,其中OCW1用于设置中断屏蔽操作字,OCW2用于设置优先级循环方式和中断结束方式的操作命令字,OCW3用于设置和撤销特殊屏蔽方式、设置中断查询方式以及设置对8259内部寄存器的读出命令。 图6-1 8259内部结构和引脚图

单片机中断实验报告

实验三定时器中断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51单片机定时器基本知识; 2、掌握定时器的基本编程方法; 3、学会使用定时器中断。 二、实验内容 1、利用定时器设计一个秒表,计数范围为0—59,并在数码管实时显示。 三、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单片机实验箱 主要器件:AT89C52、7SEG-BCD、 四、实验步骤 1、使用Proteus设计仿真原理图; 2、使用Keil设计程序; 3、联合调试仿真。 五、实验流程图 六、实验程序与结果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F=P2^1; void timer1_init() 开始 设置显示初值启动定时器 判断是否到59 继续 是 否

{ TMOD=0x10;//将定时器1设置为工作方式1 TH1=(65536-6000)/256;//定时器每加一时间为1/fsoc,定时时间为1/500 //(1/500)s/(1/3000000)s=6000 TL1=(65536-6000)%256;//fsoc=3000000,所以装入16位定时器中值为65536-6000 EA=1; ET1=1; TR1=1; } void main() { timer1_init(); while(1); } void timer1() interrupt 3 { TH1=(65536-6000)/256;//每次进入中断,重装初值TL1=(65536-6000)%256; F=~F;//每次进入中断P1.1口取反 }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F=P2^1; void timer0_init() {TMOD=0x01;//将定时器0设置为工作方式1 TH0=(65536-83)/256;//定时器每加一时间为1/fsoc,定时时间为2Khz,既500us //500us/6us=83.3333 TL0=(65536-83)%256;//fsoc=6000000,所以装入16位定时器中值为65536-83 EA=1; ET0=1; TR0=1; }void main() { timer0_init(); while(1); }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 TH0=(65536-83)/256;//每次进入中断,重装初值 TL0=(65536-83)%256; F=~F;//每次进入中断P1.1口取反,表示定时时间到 } #include //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define seg_data P1 #define seg_data2 P3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跑马灯实验报告.

跑 马 灯 实 验 报 告 姓名: 班级:

跑马灯实验报告 试验目的 1.学习8031内部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 2.进一步掌握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3.学习端口的输入输出操作。 实验原理 1、软件流程图: 2.程序设计内容 我们可以运用输出端口指令MOV P1,A 或MOV P1,#DATA ,只要给累加器值 或常数值,然后执行上述的指令,即可达到输出控制的动作。

3、硬件连接图: 4.软件清单 ADR EQU 8000H ORG 0000H LJMP START ORG 001BH LJMP OT1

ORG 00F0H START:MOV TMOD,#10H MOV TL1,#0B0H MOV TH1,#3CH SETB EA SETB ET1 MOV R2,#14H MOV R3,#00H SETB TR1 SJMP $ OT1:CLR TR1 CLR EA MOV TH1,#3CH MOV TL1,#0B0H DJNZ R2,BACK NEXT:MOV R2,#14H MOV DPTR,#0200h MOV A,R3 MOVC A,@A+DPTR MOV DPTR,#ADR MOVX @DPTR,A INC R3 CJNE R3,#08H,BACK SJMP ROUND BACK:SETB EA SETB TR1 RETI ROUND:MOV R3,#00H SJMP BACK ORG 0200H DB 05H,0AH,50H,0A0H,55H,0AAH,0FFH,00H END 5.C语言源程序 #include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temp;

中断实验报告

沈阳工程学院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室名称:微机原理实验室实验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8259中断控制器实验实验日期:年月日 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批阅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8086中断系统及8259的扩展方法。 2.理解8259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3.初步掌握8259的应用编程方法。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PITE实验装置一套。 三.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 (1)在Intel 386EX芯片中集成有中断控制单元(ICU),该单元包含有两个级联中断控制器:一个为主控制器,一个为从控制器。从片的INT连接到主片的IR2信号上构成两片8259的级联。主片8259的中断请求信号IR6和IR7开放,从片的中断请求信号IR1开放,以供实验使用。 (2)单次脉冲输出与主片8259的MIR7相连,每按动一次单次脉冲开关,产生一个外部中断,在显示器上输出一个字符。 8259中断实验接线图 2.实验步骤 (1)补全实验程序,按实验接线图接线。 (2)对实验程序进行编译、链接无误后,加载到实验系统。 (3)执行程序,并按动单次脉冲开关KK1或KK2,观察程序执行结果。 3.程序清单 SSTACK SEGMENT STACK DW 32 DUP(?) S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SS:SSTACK START: PUSH DS MOV AX, 0000H MOV DS, AX ·1·

8259中断控制实验 ·2· MOV AX, OFFSET MIR7 ①MOV SI, ( ) MOV [SI], AX MOV AX, CS ②MOV SI, ( ) MOV [SI], AX CLI POP DS MOV AL, 11H OUT 20H, AL MOV AL, 08H OUT 21H, AL MOV AL, 04H OUT 21H, AL MOV AL, 01H OUT 21H, AL MOV AL, ( ) OUT 21H, AL STI AA1: NOP JMP AA1 MIR7: STI CALL DELAY MOV AX, 0137H INT 10H MOV AX, 0120H INT 10H MOV AL, 20H OUT 20H, AL IRET DELAY: PUSH CX MOV CX, 0F00H AA0: PUSH AX POP AX LOOP AA0 POP CX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按动单次脉冲输入KK1后,屏幕显示字符 。 2.分析中断矢量地址能改成别的数值吗?为什么? 3.改变接线,KK1连接MIR6。修改程序行①为 ,修改程序行②为 ,重新设置中断向量,以及中断屏蔽字改为 。 4.如果输出数字9,如何修改程序? 5.如何屏蔽MIR7上的中断请求?按下KK1会有什么现象? 6.选做:如果采用级联方式扩展一片8259从片,应如何修改程序呢?请将程序写在背面。 成绩评定 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 2 1 0 — 实验步骤正确性 3 2 1 0 实验数据记录正确性 2 1 0 — 实验结果及分析的正确性 3 2 1 成 绩 批阅教师: 20 年 月 日

走马灯实验报告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报告 学号201009120229 姓名李文海 年级专业2010级电子信息工程(二) 指导教师刘怀强 学院理学院

走马灯实验论文--《嵌入式系统技术》 1、实验目的 1、学会DP-51PRO实验仪监控程序下载、动态调试等联机调试功能的使用; 2、理解和学会单片机并口的作为通用I/O的使用; 3、理解和学会单片机外部中断的使用; 4、了解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 2、实验设备 z PC 机、ARM 仿真器、2440 实验箱、串口线。 3、实验内容 z熟悉A RM 开发环境的建立。 z使用A RM 汇编和C语言设置G PIO 口的相应寄存器。 z编写跑马灯程序。 5、实验原理 走马灯实验是一个硬件实验,因此要求使用DP-51PRO 单片机综合仿真实验仪进行硬件仿真,首先要求先进行软件仿真,排除软件语法错误,保证关键程序段的正确。然后连接仿真仪,下载监控程序,进行主机与实验箱联机仿真。 为了使单独编译的C语言程序和汇编程序之间能够相互调用,必须为子程序间的调用规定一定的规则。A TPCS ,即ARM ,Thumb 过程调用标准(ARM/Thumb Procedure Call Standard),是A RM 程序和T humb 程序中子程序调用的基本规则,它规定了一些子程序间调用的基本规则,如子程序调用过程中的寄存器的使用规则,堆栈的使用规则,参数的传递规则等。 下面结合实际介绍几种A TPCS 规则,如果读者想了解更多的规则,可以查看相关的书 籍。 1.基本A TPCS 基本A TPCS 规定了在子程序调用时的一些基本规则,包括下面3方面的内容: (1)各寄存器的使用规则及其相应的名称。 (2)数据栈的使用规则。 (3)参数传递的规则。 相对于其它类型的A TPCS,满足基本A TPCS 的程序的执行速度更快,所占用的内存更少。但是它不能提供以下的支持:ARM 程序和T humb 程序相互调用,数据以及代码的位置无关的支持,子程序的可重入性,数据栈检查的支持。 而派生的其他几种特定的A TPCS 就是在基本A TPCS 的基础上再添加其他的规则而形成的。其目的就是提供上述的功能。 2.寄存器的使用规则 寄存器的使用必须满足下面的规则:

中断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课程名称计算机接口与外设上机内容中断实验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吴以凡 完成日期2014-12-9

一、实验目的 1、掌握8259中断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2、学会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二、实验内容及成果展示 实验1:使用软中断 代码: start: M OV AX,DATA M OV DS,AX CLI M OV SI,0CH*4 M OV AX, OFFSET INTSERVICE ;中断入口偏移地址 M OV ES:[SI], AX M OV AX, SEG INTSERVICE ;中断入口的段地址 M OV ES:[SI+2], AX S TI ;开中断 M OV AL,CNT ; 初始CNT=1 M OV DX,0000H ; led的地址 O UT DX,AL ;开始第一个灯亮 LI: CALL INTSERVICE ;调用软件中断 C ALL DELAY ;延时 J MP LI ;中断服务程序---------------------------------- INTSERVICE PROC P USH DS M OV AL,CNT ;cnt=1; R OL AL,1 ;cnt=cnt<<1 M OV CNT,AL

M OV DX,0000H ;led=cnt<<1 O UT DX,AL P OP DS INTSERVICE ENDP ;------------------------------------------------- ;软件延时子程序---------------------------------- DELAY PROC P USH BX ;这里用到堆栈 P USH CX M OV BX,1 L P2:MOV CX,0 L P1:LOOP LP1 D EC BX J NZ LP2 P OP CX P OP BX R ET DELAY ENDP code ENDS END start实验结果: 实验2:使用1片8259A + 按钮硬件中断

走马灯花样实验设计

走马灯花样实验设计 实验报告 实验人: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日期:— 院(系):软件学院软件工程__________ 专业(班级): 实验题目:走马灯花样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各部分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了解微指令的执行过程,掌握微程序的设计方 法;

3.进一步认识和掌握计算机各指令的执行过程,搞清楚计算机的运行原理; 二.实验内容 P27(实验四)在走马灯花样实验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在七段数码显示器上滚动显示自己的学号、8X8 点阵上滚动显示自己的名字并控制滚动速度(有些同学姓名笔画较多应简化或用别名)。用到的芯片为

8255、8253、8259 (中断)、ADC0809、点阵等 三. 实验器材 (1) 装有TPC-USB 并连接好TPC-USB 的电脑 —一台 (2) TPC-USB 机 四. 实验原理 1.关于ADC0809的连接: KUl lBkl 2.关于8255的接法: 1 NHZ JITLTL^ 1 3k N m + £. \ 12 QI ______ 13 r~~ITE i s 28 1 N i| reft +) VCC reft 7 >CLDCK Is IN-2 ADD-C APD-B IM-i ADD-A EOC ALE START IN-0 ENABLE EOC 1234567S 7- - z z - 22222222 76543210 210 DDD-DDDDD AAA 299H* 29FH 74LS02

3.关于74LS273的接法: I QU 4. 关于双色点阵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接法: CS1连接:程序中的ROW 端口,也就是290H CS2连接: 程序中的COL 端口,也就是298H 5. 关于七段数码管的接法: KO KI K2 K3 K-l K5 K6 K7 PCO PAO ■ PC1 PAI PC2 PA2 PC 3 l J A3 PCI PAI PC? PA5 PC6 PA6 PC 7 PA7 CS ? LO ?11 ? L2 ? L3 * Lt ? L5 * L6 ■ L7 tlH K255 ? 11 74LS273 ? nj D"… &3?- D 4 ?'■■ D5?- D6?- D?*- >CUK CLR E £ 1 2 7 9 H L0 L i L 2 L 3 L 4 L5 L6 L7 1 8

跑马灯实验报告

基于Proteus 的跑马灯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Proteus 系统的使用,能够建立、保存,打开和修改文件。 2、 掌握使用各种元器件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方法,实现电路的仿真。 二、实验内容 跑马灯电路,即完成P1口上的八个发光二极管循环闪亮。 三、实验程序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30H MAIN: MOV R2,#16 MOV A,#0FEH LOOP: MOV P1,A LCALL D1 RL A DJNZ R2,LOOP D1: MOV R4,#10 D2: MOV R5,#100 D3: MOV R6,#249 DJNZ R6,$ DJNZ R5,D3 DJNZ R4,D2 RET END 四、实验硬件电路 XTAL2 18 XTAL1 19 ALE 30EA 31 PSEN 29RST 9 P0.0/AD039P0.1/AD138P0.2/AD237P0.3/AD336P0.4/AD435P0.5/AD534P0.6/AD633P0.7/AD732P1.0/T21P1.1/T2EX 2P1.23P1.34P1.45P1.56P1.67P1.78 P3.0/RXD 10P3.1/TXD 11P3.2/INT012P3.3/INT113P3.4/T014P3.7/RD 17 P3.6/WR 16P3.5/T115P2.7/A1528P2.0/A821P2.1/A922P2.2/A1023P2.3/A1124P2.4/A1225P2.5/A1326P2.6/A1427U1 AT89C52 R1 10k C1 1nF C2 1nF C3 1uF X1 CRYSTAL D1 LED-BIBY D2 LED-BIBY D3 LED-BIBY D4 LED-BIBY D5 LED-BIBY D6 LED-BIBY D7 LED-BIBY D8 LED-BIBY 23456789 1 RP1 RESPACK-8 五、运行Proteus 仿真结果

中断实验报告报告

中断试验试验报告 班级:电信1001 姓名:张贵彬学号:201046830213 一、实验目的 1、掌握PC机中断处理系统的基本原理。 2、学会编写中断服务程序。 二、实验原理与内容 1、实验原理 PC机用户可使用的硬件中断只有可屏蔽中断,由8259中断控制器管理。中断控制器用于接收外部的中断请求信号,经过优先级判别等处理后向CPU发出可屏蔽中断请求。IBMPC、PC/XT机内有一片8259中断控制器对外可以提供8个中断源: 中断源中断类型号中断功能 IRQ0 08H 时钟 IRQ1 09H 键盘 IRQ2 0AH 保留 IRQ3 OBH 串行口2 IRQ4 0CH 串行口1 IRQ5 0DH 硬盘 IRQ6 0EH 软盘 IRQ7 0FH 并行打印机 8个中断源的中断请求信号线IRQ0~IRQ7在主机的62线ISA总线插座中可以引出,系统已设定中断请求信号为“边沿触发”,普通结束方式。对于PC/AT及286以上微机内又扩展了一片8259中断控制,IRQ2用于两片8259之间级连,对外可以提供16个中断源: 中断源中断类型号中断功能 IRQ8 070H 实时时钟 IRQ9 071H 用户中断 IRQ10 072H 保留 IRQ11 O73H 保留 IRQ12 074H 保留 IRQ13 075H 协处理器 IRQ14 076H 硬盘 IRQ15 077H 保留 TPC-USB实验板上,固定的接到了3号中断IRQ3上,即进行中断实验时,所用中断类型号为0BH。 2、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9-1,直接用手动产单脉冲作为中断请求信号(只需连接一根导线)。要求每按一次开关产生一次中断,在屏幕上显示一次“TPCA Interrupt!”,中断10次后程序退出。 三、实验电路图

数电实验报告发光二极管走马灯电路设计与实现

北京邮电大学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发光二极管走马灯电路设计与实现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实验日期: 成绩:

一.实验名称和实验任务要求 实验名称:发光二极管走马灯电路设计与实现 实验目的:⑴进一步了解时序电路描述方法; ⑵熟悉状态机的设计方法。 实验任务要求: 设计并实现一个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亮灭的电路,仿真验证其功能,并下载到实验板测试。 ⑴单点移动模式:一个点在8个发光二极管上来回的亮; ⑵幕布式:从中间两个点,同时向两边依次点亮直至全亮,然后 再向中间点灭,依次往复。 二.设计思路和过程 设计实现过程:⑴设计的电路拥有两种功能,所以设定d_in控制 输出实现两种功能,规定当d_in=0时,实现单 点移动模式;当d_in=1时,实现幕布式。同时, 时序电路中钟控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引入clk_in 来实现钟控。最终需输出在实验板上的8个发光 二极管上验证,所以输出f需设定为8端口输出, 如:f:out std_logic_vector(7 downto 0)。 ⑵单点移动模式的实现:来一个时钟沿,实现一次 变化。单点移动模式需实现发光二极管来回亮, 所以需定义一个16变量的数据类型。利用 CASE-WHEN语句实现状态的转移。状态转移

。 ⑶幕布式的实现:需实现发光二极管从中间两个点, 同时向两边依次点亮直至全亮,然后再向中间点 灭,往复。需要8变量数据类型,利用单点式中 信号类型定义给状态转移。状态转移需满足: 三.VHDL程序 发光二极管走马灯电路VHDL程序:

四.仿真波形图 发光二极管走马灯电路的仿真波形图: 五.仿真波形图分析 ⑴单点移动模式功能的仿真波形图分析: 由波形可见,当控制信号d_in=0时,输出的8个端口依次出现正脉冲,波形呈现阶梯状,代表一个发光的点在8个发光二极管上来回的亮,实现了功能要求; ⑵幕布式功能的仿真波形图的分析: 当控制信号d_in=1时,输出的8个端口出现正脉冲的时间与

单片机跑马灯实验报告-叶坤

单片机实验报告—Delay函数和中断系统实现跑马灯14级通信2班叶坤学号:201400800679 一、硬件组成介绍 1、最小系统 STC12C5A16S2单片机、开发板、12兆的晶振、电源。 2、其他 共有40个引脚,两个外部中断,两个定时器,一个串行口中断。四个独立按键,四个数码管,一个蜂鸣器,还有一块拓展区域,可作为日后拓展功能使用,开发单片机的更多功能。 二、软件开发流程 1、新建工程 打开Keil软件,点击“Project | New Project…”,弹出一个名为“Create New Project”的对话框。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文件夹准备来存放工程文件。 2、选择CPU Keil提示选择CPU 器件。选中ATMEL中的89c52即可。接下来弹出一个对话框。该对话框提示是否要把标准8051 的启动代码添加到工程中去,一般选择“否”。 3、新建一个.c文件 点击新建文件,将文件名改为“text.c”,然后保存在合适的文

件夹里。扩展名“.c”不可省略。 4、添加源程序文件到工程中 一个空的源程序文件“text.c”已经建立,但是这个文件与刚才新建的工程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因此我们需要把它添加到工程中去。单击Keil软件左边项目工作窗口“Target 1 ”上的“+”,将其展开。然后右击“Source Group 1”文件夹,会弹出选择菜单。单击其中的“Add Files to Group 'Source Group 1' ”项。这时,对话框内将出现刚才保存过的“text.c”。双击文件“text.c”,这时,源程序文件“text.c ”已经出现在项目工作窗口的“Source Group 1 ”文件夹内。 5、设计和编辑C语言程序 单根据实验要求编辑C语言程序,并且通过反复的编译和调试以确保程序的正确性。编辑“text.c ”文件,然后点击“Project”中的“compile”,根据运行结果调试程序,以达到目的。 6、勾选产生.hex文件 单击Keil C51 工具栏的“”图标,弹出名为“Options for Target ‘Target 1’ ”的对话框。单击“Output”标签页,选中“Create HEX File”项,然后“确定”。 7、仿真调试 用鼠标左键单击菜单命令“Debug”→ “Start/Stop Debu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