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连接、物联网与安全--爱立信中国学院的中国联通5G数字化技术先行者培训学习成果考试一

双连接、物联网与安全--爱立信中国学院的中国联通5G数字化技术先行者培训学习成果考试一

双连接、物联网与安全--爱立信中国学院的中国联通5G数字化技术先行者培训学习成果考试一
双连接、物联网与安全--爱立信中国学院的中国联通5G数字化技术先行者培训学习成果考试一

双连接、物联网与安全

---爱立信中国学院的联通5G数字化技术先行者培训学习成果考试

试卷总分:100分

合格分数:80分

试卷题数:20题

一、单选题

1、海量物联网的关键技术需求是什么?

A、低成本

B、多载波

C、低时延

D、高容量

【正确答案】A

2、IoT代表的是什么?

A、Internet over Things

B、Internet of Things

C、Internet on Things

D、Internet off Things

【正确答案】B

3、以下哪项对于网络安全的描述是正确的?

A、移动运营商的不断演进将会逐渐减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B、解决移动运营商的网络安全问题必须采用全面关注的策略

C、NFV 引入的虚拟化相关技术不会增加相关的安全问题

D、随着5G 的到来,原有4G 网络的安全问题将会自动消失【正确答案】D

4、在MR-DC中,UE的RRC状态与什么节点有关?

A、只与MN有关

B、只与SN有关

C、同时与MN和SN有关

D、可以配置为与MN有关或与SN有关

【正确答案】A

5、在EN-DC中,SN的释放可以由哪个节点发起?

中国联通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联通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1

<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集团业务概述 (2) 第三章发展集团业务的渠道及相关要求 (2) 第四章集团客户分级标准 (4) 第五章集团业务工作流程 (4) 第六章集团业务考核办法 (8) 附件一:各渠道集团直销客户经理及服务助理配备数量要求 (12) 附件二:大客户部任务分解表 (13) 附件三: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考评表 (19) .. 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

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大客户部门承担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的职能。为进一步加强集团业务的发展,规范集团业务服务行为,理顺集团业务拓展渠道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根据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关于大客户部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划分,制定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的相关指标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管理办法适用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从事集团业务工作的各分公司大客户部、客户经理、服务经理(助理)、网络服务商、特许营业厅发展集团业务、特约服务商。 第二章集团业务概述 第三条相关概念: 1、集团业务定义:在海南省范围内的各类单位(含国营企事业、私营或个体经济的单位), A:使用海南联通提供的单项业务,达到如下标准的:使用移动业务的人数达到10人及以上,或使用数据专线业务的、或使用语音专线业务的,可定义为集团业务。 B:使用海南联通提供的综合业务的,可定义为集团业务。 2、综合业务的定义:只要某单位使用两项或两项以上联通业务的,即可称之为综合业务。

第四条集团工作的含义:发展集团业务的渠道,以单位客户为发展对象,以海南联通提供的各项业务为切入点,以发展海南联通综合业务为实施目标,针对单位客户开展的一系列的营销发展、服务挽留工作,均称之为集团工作。 第三章发展集团业务的渠道及相关要求第五条集团业务发展渠道有: 1)各市县分公司招聘管理的自有客户经理/业务经理、区域大客户经理、兼职客户经理/业务经理。 2)网络服务商的直销人员 3)特许营业厅从事集团业务的直销人员 4)特约服务商的直销人员 第六条集团业务发展的渠道的人员配置标准: 1)直销客户经理:根据发展的集团数量配备,按照不低于10:1的比例配备客户经理,即10个集团必须配备一员直销客户经理。 2)服务助理:根据渠道辖内的集团内客户总数量,按照不低于4000:1的比例配备服务助理,即4000个集团客户必须配务一员专职服务助理。 各渠道人员配备情况见附件一。 第七条省分公司与地市分公司的界面分工 1)营销发展方面:

中国联通集团业务合作方案

中国联通集团业务合作方案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镇江市分公司 2010年10月

目录 一、概述 (1) 二、联通3G优势介绍 (2) 三、集团入网方案 (4) 1、固话部分 (4) 2、手机部分 (4) 3、企业宽带 (7) 4、商务总机 (7) 5、基于WCDMA手机组网后可开展的应用 (8) 四、售后服务保障 (11) 附: iPhone介绍 (12)

一、概述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成立于2008年10月15日,是由原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并而成,合并重组后的中国联通,整体规模和实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固定电话网络与设施(含本地无线环路),语音、数据、图像及多媒体通信与信息服务,电信增值业务,IP电话业务等国家批准的其它业务,以及与通信及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等业务。 根据国家关于电信企业重组及全面开展3G网络建设的要求,中国联通已经开始正式运营世界上最先进的3G移动通信网络-WCDMA网络。全球移动设备供应商协会(GSA)公布的最新市场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8月13日,全球WCDMA用户数已经突破4.17亿,共290家运营商在120个国家部署了WCDMA网络,占全球3G商用网络72.8%的份额。 目前,江苏联通WCDMA网络已覆盖全省13个地市城区、所有发达乡镇、县城以及绝大多数乡村,并已推出无线上网、手机电视等3G优势业务,同时针对政府、企业、农村信息化提供高速的无线宽带解决方案。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建设全省信息网络系统,并提供“一站式”政务服务,实现办公自动化、公文交换无纸化、管理决策网络化、公共服务电子化;在公安系统、交通系统、城市建设管理系统等方面,镇江联通已经提供了公安巡逻、道路交通、建设工地等视频监控应用系统,全面构建平安城市、平安镇江; 作为综合业务运营商,镇江联通愿意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业务解决方案,综合利用既有资源,提升效益。镇江联通将进一步加大固网宽带建设力度,加快完善现有移动通信网络及未来3G网络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贵公司提供全方位宽带通信服务。

中国联通WVPDN业务介绍

中国联通移动虚拟拨号专用网----WVP DN业务介绍 中国联通大客户部 2020-7-16

一、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联通CDMA 1X网络用户的发展和各项增值业务的顺利推广,市场对无线VPDN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VPDN是虚拟拨号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Dialup Network)的缩写,与普通的VPDN不同之处在于,CDMA 1X分组网的VPDN 业务,体现的是无线上网的概念,是利用中国联通CDMA 1X高速分组数据网络为无线移动用户构建虚拟专用网络,从而使集团用户在任何地点都能够通过CDMA 1X 网络,实现为职员和商业伙伴提供无缝和安全的连接,真正做到“无限联通”到集团网。CDMA 1X分组域根据网络自身的特点和集团的不同需求,为集团VPDN用户提供有差异化的、安全可靠的解决技术方案。 主要应用在如下方面: 1、移动办公。 2、数据传输等领域。 二、集团网接入方式 集团VPDN接入CDMA 1X分组网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互联网接入、专线接入、MPLS VPN的接入。 1、互联网接入:对于一般集团VPDN用户,采用通过Internet建立L2TP隧道的方式,为集团网构建虚拟专用拨号网络,在隧道端点进行认证及加密,此种方式可降低集团投资成本,利用CDMA 1X网络的全国性覆盖,大大增强集团网络的可扩展性,为集团的无线移动和远程应用提供经济的解决技术方案。 2、专线接入:对于实时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集团,如银行和公安的集团用户,既要考虑CDMA 1X分组域到集团网的带宽需求,又要考虑传输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因此采用专网接入的方式是最安全的选择,既可以保证流量带宽又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此种接入方式需要集团提供专线的租用费用,与第一种方式相比集团

184(2016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 V1.0

QB/CU 中国联通公司企业标准 QB/CU W21-184(2016)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 台接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hina Unicom cloud platform Access of business for IoT Smart Home (V1.0) 2016-12-01发布2016-12-01实施

目录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缩略语 (1) 4系统总体架构 (2) 5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 (2) 5.1 业务流程 (2) 5.2 鉴权 (3) 5.3 功能模块 (3) 6 性能要求 (7) 6.1 处理性能 (7) 6.2 系统时延 (7)

前言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V1.0》。本标准规定了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的流程、鉴权和功能要求等相关内容,为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的开发提供依据。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物联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目前包含的标准名称如下: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整合管理平台技术规范 V1.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整合管理平台测试规范 V1.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总册 V1.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设备接入技术规范 IP分册 V1.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设备接入测试规范 IP分册 V1.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APP应用开发技术规范V1.0》 《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子业务云平台接入技术规范V1.0》 本标准对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过程中需要规范的内容提出了全面要求,是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实现过程中需要遵从的纲领性文件,主要规定了中国联通物联网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在流程、功能、和鉴权等方面的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发展及智能家居业务第三方子业务云平台接入建设期间为相关规划与建设、系统设计、管理和维护等提供技术依据。 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本标准也会适时推出后续版本,保证规范的适用性。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集客部提出并由中国联通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联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入网协议(模板)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入网协议 甲方: 乙方: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基础上,基于对乙方移动通信服务的了解和需求,甲方自愿申请成为乙方移动业务的客户,乙方按照本合同向甲方提供 2G、3G移动通信入网服务,在合同期内,完成不低于50户用户入网。并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选号及套餐资费优惠内容 (一)靓号优惠政策 (二)甲方套餐内容(请按照业务种类填写) 示例: ●标准套餐包:元套餐 ●自备机入网 ●预存话费优惠购机 ●预存话费送手机 ●购手机入网送话费 ●集团增值业务 (三)首月资费标准(主要涉及3G业务) □“套餐包外资费(免月租)”指用户入网当月免收月租费,其他按套餐外资费执行; □“全月套餐”指申请套餐即时生效,用户入网当月即按照用户所选的基本套餐收取套餐月费,所含内容不变;

□“套餐减半”指用户入网当月在其所选基本套餐的基础上,对套餐月费和套餐内所含内容均减半,减半处理本着“惠及用户”原则进行取整,其中来电显示照常赠送。 第二条使用条件(该条款根据不同营销活动具体的业务规定描述,如特殊的话费消费、收费政策、公平使用原则(使用数据流量超过6GB自动关闭数据功能)、预存返还、终端不支持可视电话的约定等)例: (一)甲方应按时全额缴纳当月通信费用。如有靓号预存款,且甲方当月实际产生的通信费超出靓号预存话费当月解冻额度,应按时缴清差额费用。甲方同意乙方对其在本协议中选定的号码每月产生的通信费实行单独核算,不与其它号码进行关联付费。 1 (二)本协议中的甲方靓号预存话费不可退还,可以延期消费,可以结转。协议有效期内,甲方承诺不申请停机、销号或过户业务。 (三)按照公平使用原则,乙方将对甲方的无线数据流量进行封顶限制,甲方每月的无线数据流量达到或超出(为保证通信服务的连续性,以甲方最后一次无线上网使用结束为准累计无线数据流量,可能存在超出流量封顶额度的情况,超出的流量将按甲方使用的3G套餐情况计费)流量封顶额度(6GB)时,乙方将有权暂停甲方当月的上网服务,次月自动恢复开通。乙方可以定期通过短信方式通知甲方无线数据流量的使用情况。 (四)甲方选择的移动电话终端设备应支持乙方所有可提供的业务功能,对于甲方选择的移动电话终端自身不支持乙方提供业务功能的损失,由甲方自行承担。经甲方确认,甲方选择/自备的型手机终端不支持甲方所选乙方3G套餐中的功能。(该条涉及到终端办理) 第三条违约责任及承担(该条款根据不同营销活动具体的业务规定,具体描述甲方乙方可能存在的违约责任。如甲方合约期内退机交违约款,送终端的终端故障解决办法等) (一)甲方违约责任

中国联通集团短消息业务管理办法(2012年)

中国联通集团短消息业务管理 办法 (2012 年)

2012 年9 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4) 第二章业务功能与开通范围 (4)

第三章平台架构与接入 (6) 第四章业务管理与分工 (7) 第五章号码管理原则 (9) 第六章资费管理 (11) 第七章客户资质与接入资源审核 (12) 第八章业务开通、变更、查询与退出 (16) 第九章运营管理 (20) 第十章计收与结算 (24) 第十一章合同与违约管理 (26) 附件 (3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满足中国联通集团客户业务发展需要,特制定《中国联通集团短消息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规定中国联通集团短消息业务定义、业务功能、职责分工、号码管理、业务资费、业务受理、业务开通与变更、客户服务、计收及结算、合同与违约管理等相关内容。 第三条中国联通总部通过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关系管理(PRM )系统、总部集中集客系统(B-BSS )和内部公文、工单系统对全国性集团短消息业务实现电子化管理,省级分公司视具体情况逐步实现对本地集团短消息业务的电子化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章业务功能与开通范围 第五条业务定义 集团短消息业务是为满足集团客户工作或经营业务的需求,通过集团短消息业务网络与网关,向其内部员工、客户及相关人员发送与其工作或经营业务相关短消息的一种短消息服务。 1、集团短消息下行业务发送的主体为已与中国联通签约的集团客户,信息接收方为集团客户的内部员工、客户、相关人员等与其经营业务存在一定既有业务或工作关系的手机用户。信息接收方的范围是同意接收该短消息的手机用户。 2、信息发送内容必须与集团客户经营的业务或工作密切相关,信息 内容要服务于其工作需要或经营的业务,为信息接收方提供的信息定制或 点播服务应与集团客户既有的经营业务或工作相关,不得使用集团短消息业务提供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标准服务内容

附件1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标准服务内容 一、新装 (一)服务渠道:自有营业厅、集团客户经理、网格经理。 (二)受理原则 经办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单位委托证明(加盖红章的原件)等有效登记证件复印件办理,入网协议及子用户号码表上加盖单位公章(加盖红章的原件)或提供相关资料委托客户经理代办;系统录入经办人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邮编等信息。 如业务办理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未获得营业执照的政企可凭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原件或加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材料证明章的复印件)办理业务,同时经办人出示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领取营业执照后,再补全完整客户身份信息。 对于中小企业客户仅持外地身份证办理新装业务,应交纳一定金额的预付款或预存6-12个月套餐使用费或只允许办理预付费业务。业务受理人员核对客户有效证件后,需复印留存。若客户付款方式为单位账号银行托收,按公司营业规范要求办理。 (三)收费标准:目前移动业务入网服务不收费;固网

业务装机根据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资费标准收取手续费。 二、过户 (一)服务渠道:自有营业厅、集团客户经理、网格经理。 (二)受理原则 单位名称开户的客户:经办人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单位介绍信(加盖公章),新机主(单位客户)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有效登记证件及单位介绍信(加盖公章))办理或提供以上相关有效证件原件委托客户经理代办。 在租机/公司补贴协议期内的业务,按公司与客户签订的相关合同规定执行,原则上不办理过户业务。 受理时需按财务规定结清原用户账户中相关费用。 如果原用户账户中有积分并要求兑换,则按公司积分兑换业务规定办理;如果原用户账户中有积分但放弃兑换,则告知原用户须在业务受理单上注明同意带积分过户。 实名制预付费用户办理过户业务时,账户须处于有效期或充值期且账户余额大于0。 靓号等协议期内有特殊约定的客户不能办理过户。 新用户可以选择继承老用户业务。 新用户不能继承老用户的信用额度,需重新设定新用户的初始信用额度。 新、原机主(经办人)分别在业务受理单上签字确认,以上渠道复印留存相关证件。

1932012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及接口规范v10

中国联通通信企业标准 QB/CU 193-2012 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及接口规范China Unicom M2M Service Support Platform &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v1.0) 2012-5-14发布2012-5-14实施 中国联通公司发布

目录 1.范围 (1) 2.引用标准 (1) 3.缩略语 (2) 4.总体概述 (3) 4.1.M2MSP系统定位 (3) 4.2.M2MSP接口说明 (4) 5.功能架构 (5) 5.1.功能架构图 (5) 5.2.功能子系统 (5) 5.2.1.业务合作共赢子系统 (5) 5.2.2.业务门户子系统 (7) 5.2.3.业务运营子系统 (7) 5.2.4.资源管理子系统 (7) 5.2.5.流程支撑子系统 (11) 5.2.6.智能管道子系统 (12) 6.主要流程描述 (13) 6.1.业务支撑流程 (13) 6.1.1.制卡数据导入 (13) 6.1.2.产品发布 (14) 6.1.3.客户资料管理 (15) 6.1.4.嵌入式SIM卡出售 (16) 6.1.5.测试号管理 (16) 6.1.6.业务受理 (20) 6.1.7.停开机 (23) 6.1.8.计费 (26) 6.2.业务管理流程 (27) 6.2.1.M2MSP与物联网终端接口流程 (27) 6.2.2.M2MSP与物联网应用接口流程 (27) 6.2.3.能力集成开放 (27) 7.接口要求 (30) 7.1.实时接口 (30) 7.1.1.BM实时接口 (30) 7.1.2.Mx类实时接口 (33) 7.1.3.UMMP实时接口 (38) 7.1.4.AM类实时接口 (38) 7.1.5.MO实时接口 (42) 7.1.6.ME类实时接口 (42)

物联网卡业务简介

物联卡简介 一、定义 物联网卡是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SIM卡、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连接,可以实现人与物体和物体与物体间的沟通和对话。这种将物体连起来的网络称为物联网。 二、物联网卡物理外型 1、插拔式物联网卡(简称MP卡)。 插拔式物联网卡包括普通级MP1卡和工业级MP2卡,根据不同等级采用普通芯片和普通卡基材料,或是采用能够适应特殊环境要求的特殊芯片、特殊卡基材料。 2、焊接式物联卡(简称MS卡)。 包括普通级MS0卡和工业级MS1卡。采用SMD贴片封装工艺使得USIM卡芯片可以直接焊接在物联网模组上或终端内部,以实现紧密牢固的物理连接和可靠的接口通信,具有较高的抗振动性。 其中,MP2、MS1为工业级物联卡,MP1、MS0为普通级物联卡。焊接式物联卡尺寸较小,为5MM*6MM,且焊接式物联卡抗振动指标高于插拔式物联卡。 平日状况下,MS卡只用于分娩前装,而MP卡则前装与后装都有可以或许用获得。MS卡因体积小、抗震、耐高温、寿命长常常利用于车载前装、智能抄表、穿戴设备上,而MP卡则本钱低、装配便当,应用范围加倍遍及。 3、esim卡 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 插入式(MP卡)贴片式(MS卡) esim 使用工业级材质,尺寸与普通SIM卡相同使用工业级材质,尺寸为5mm*6mm 空中写卡

三、物联网卡辨认号(ICCID) ICCID:集成电路卡辨认码即SIM卡卡号,相当于物联网卡的身份证。ICCID为IC卡的独一物理辨认号码,共有20位数字构成,其编码格局为:XXXXX 0MFSS YYGXX XXXXX。前六位为运营商的代码:中国移动的为:898600,898602;中国联通的为:898601,898609;中国电信的为:898603,898606。 四、物联网卡号段 中国移动:10648号段;147、1849、178号段; 中国联通:10646号段;1457号段; 中国电信:10649号段;149号段 五、物联网卡网络制式 网络制式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 2G GSM GSM CDMA 1x 3G TD-SCDMA WCDMA CDMA2000 4G TD-LTE FDD-LTE 六、物联网卡优势 (1) 一点接入全网服务:为客户提供全网智能连接服务无漫游费,满足客户全网“一站式服务”需求。 (2) 灵活计费方式:针对物联网业务的特殊性,提供灵活的计费方式,满足客户生产测试、库存运输等全业务流程需求; (3) 用户自主管理:为客户分配物联网业务管理平台专业帐号,满足用户对终端设备的工作及通信状态等进行实时自主管理需求; (4) API开放能力:通过平台对接的方式向客户输出API接口,满足客户使用情况查询、账务信息查询等业务运营管理需求; (5) 工业级SIM卡:提供工业级物联网卡,提供插拔式、贴片式、电子卡等多形态卡,满足客户对抗震、抗腐蚀和耐高低温等方面的个性需求; (6) 高质量专业网络:搭建物联网公共服务网络,建设物联网专用单元,为客户提供可靠、安全且稳定的网络基础服务; (7) 丰富的号码资源:拥有三大运营商提供的13位/11位的物联网专用号段,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中国联通组织结构分析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 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中国联通公司多年前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相关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不讲诚信。存在故意舞弊行为;举报机制不健全。问题难以向上反映;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作弊者无压力;监督机制不健全,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等到审计部门检查后事情真相才败露等。内部控制环境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式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和管理控制系统的失效,根据电信的行业特点和中国联通的特殊性。对于中国联通控制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国联通而言。内部控制设计的重中之重是弥补当前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 一、组织结构调整的内容: 2010年1月8日,中国联通宣布,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整合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中国联通近期对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从调整情况看,中国联通充分考虑了原中国联通和原中国网通移动业务和固网业务的两大内容,将组织机构进行了新的划分,以便更好地发挥全业务运营的优势。以下为结构调整的具体内容: 一是在市场前端,整合市场部、个人客户部和家庭客户部,成立市场部和销售部。 二是在后台支撑方面,合并固网建设部门、固网运行维护部门和移动网络公司,组建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同时,合并管理信息系统部和业务支撑系统部,成立信息化部。

中国联通-5G超智能园区白皮书(2019)

中国联通5G超智能园区 白皮书 (2019年) 中国联通 2019年11月

前言 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特征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正蓬勃兴起,5G、AI(人工智能)、云计算、边缘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新模式、新平台、新业态持续涌现。作为城市的重要单元和功能载体,智慧园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管理范式、产品应用场景等正面临全时空、全方位、全要素的数字化重塑,有望成为未来构筑数字孪生城市的重要落脚点。 5G正式商用,宣布了面向未来的泛在传感连接网络走入现实。5G将实现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泛在连接,推动连接无所不在。万物互联的背后是数百亿的连接对象,智能设施使得物理世界的大量信息通过数字化进入数字世界,这些数据无论在规模还是质量上都将产生质的飞跃。得益于大量数据的滋养,数字孪生、数据智能、机器智能等技术将呈现出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想象力。在此背景下,中国联通智能城市研究院面向未来,前瞻性提出超智能园区这一前沿发展概念,研发超智能园区的“中枢”,综合应用大数据、AI、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整合城市微单元空间数据与物联网感知数据,打造统一的智能运营管理平台(Intelligent Operations Center,IOC),并致力于推动超智能园区成为未来园区智能化变革与发展的潮流、标杆与示范。 本报告通过深入理解智慧园区建设发展的特征和趋势,充分运用5G、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AR/V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IOC 的使能效应与带动作用,形成园区运营管理新模式,催生园区发展新动能,塑造园区竞争新优势,为各地政府和企业把握园区发展制高点,率先建成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超智能园区提供助力和指导。

联通物联网平台功能应用浅析

联通物联网平台功能应用浅析 摘要M2M基础平台包括网络、计费、连接管理和应用支撑等四个部分。其中物联网网络由物联网核心网元、现有2/3/4G网络、物联网专网等组成;连接管理部分包括基于蜂窝和非蜂窝网络的连接管理子系统以及其他基础管理模块;应用支撑部分包括物联网网关和通用应用功能模块。 关键词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M2M(Machine-to-Machine);机器通信 1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英文名称是:“IOT(Internet of things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①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②客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慧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1-2]。 2 联通物联网概况 联通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的进一步延伸,高度个性化、互动化的世界物联网已实施。互联网连接人和信息,提供标准化IT服务;物联网连接一切,非语音为核心,提供多种场景的差异化服务。物联网将打破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单一载体为特征的网络架构和商业模式。物联网将建立一种以感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核心的商业生态模型。新商业价值,终端连接数量呈迅猛增长,20世纪80年代PC连接,这几年智能手机连接,现在物物互联。 中国联通物联网运营支撑中心坐落于南京,一点部署,覆盖31个省市,采用“专用网元+双平台”方式,为全国以及全球提供专业的运营支撑保障南京和广州分别建设两个数据中心部署物联网专用平台,向两极渗透,打造端到端的服务能力。人的通信需求满足已经不是唯一的关注重点,M2M已成为物联网主要表现形式和重点发展领域,并成为联通通信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联通物联网价值观不在于物而在于服务[3]。 3 联通物联网M2M基础平台 M2M基础平台包括网络、计费、连接管理和应用支撑等四个部分。其中物联网网络由物联网核心网元、现有2/3/4G网络、物联网专网等组成;连接管理部分包括基于蜂窝和非蜂窝网络的连接管理子系统以及其他基础管理模块;应用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产品手册范本

目录 一、固网类产品 1、电路专线出租产品 1.1SDH 2、数据产品 2.1 VPN 3、互联网产品 3.1互联网专线 3.2视频监控 3.2.1宽世界 3.2.2宽世界-神眼 3.3 IDC产品 3.3.1主机托管 4、语音产品 4.1用户中继线 4.2企业固话悦铃 4.3 400企业直线 二、移动类产品 1、移动基础产品 1.1移动VPN 1.2无线上网

1.3集团短信 1.4集团彩信 1.5集团炫铃 2、移动数据增值产品 2.1移动OA 三、融合类产品 1、语音融合产品 1.1商务总机 1.2综合语音VPN 1.2.1 IVPN 1.2.2 WVPN 2、数据融合产品 2.1综合VPDN

一、固网类产品 1、电路专线出租产品 1.1 SDH [产品简介] 中国联通的SDH是为适应集团客户的高速网络建设需求而推出的高端数字电路组网产品,适用于任何高速率、信息量大、实时性强的业务传送,满足集团客户在两个办公节点之间,以及总部和各分支节点之间组织数据专用通信网络的需求。可为集团客户开通本地、国长途、港澳台及国际专线电路,提供2Mb/s到2.5Gb/s的高速传输通道,并可承载数据、语音、传真、视频等多种业务。 [适用客户] 政府、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等集团客户。 [产品优势] 1、品质优异,性强; 2、高速通信,接口丰富; 3、组网灵活,可靠性高; 4、支持多种业务,网络覆盖面广; 5、产品兼容性强,便于客户网络扩展; 6、提供以太网透传,便于客户局域网连接。 [产品应用] 使用SDH产品的客户端一般通过基带Modem(只用于2Mb/s)或在客户端具有光纤的情况下,通过光Modem(光端机)实现网络接入,客户可以利用SDH电路在本地和异地之间组建集团客户专网,或作为接入帧中继、ATM、分组交换网、互联网或网等其它网络的专线电路,满足2Mb/s以上数据、图像、语音等业务的实时大容量传输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网应用方式: 1、点到点,两点之间通信;

中国联通集团 公司营销策划方案

中国联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策划书 Planning Books

目录 1.前言 (4) 2.市场调研 (5) 2.1调研一:问卷调查 (5) 2.2调研二:网络调查 (5) 3.市场分析 (6) 3.1宏观市场 (6) 3.2微观市场 (6) 3.3未来市场分析 (6) 4.4主要的两大竞争对手分析 (7) 4.SWOT分析 (8) 4.1 Strengths(优势) (8) 4.2Weaknesses(劣势) (8) 4.3 Opportunities(机遇) (10) 4.4 Threats(威胁) (10) 5.营销战略及分析 (11) 5.1目标市场定位 (11) 5.2市场细分 (11) 5.3战略分析 (12) 5.4营销目标 (13) 6.4P理论分析 (14) 6.1产品策略 (14)

6.2定价策略 (14) 6.3渠道策略 (14) 6.4促销策略 (15) 7.CIS(企业形象)策划 (16) 8.广告营销策划 (18) 9.财务预算 (19) 10.附录 (20)

1.前言 近些年,人们的收入持续增长,社会技术不断发展完善,移动通信成为现代社会通信主流,有着优秀品质的联通公司又是当今中国通信业三巨头之一,鉴于此,我团队特做出了此份《联通移动类通信业务营销策划书》,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扩大联通移动通信业务(为求方便,以下简称联通)在学生市场甚至是全国市场的份额。

2.市场调研 2.1调研一:问卷调查 我小组于4月9日至11日对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07级学生进行了市场问卷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回收266份),从问卷整理的结果看,联通在学生中间有很大的消费市场,同时有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联通有较强的消费欲望。详细的问卷调查及分析见附件。 2.2调研二:网络调查 我小组成员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到截至09年2月联通用户数达到了1.36亿户,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34.3%,同时随着到2011年,将会有近100万小灵通用户退出市场,这对联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机遇。

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白皮书

中国联通蜂窝物联网技术 白皮书 中国联通 2016年9月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 白皮书愿景及目标 (1) 1.2 白皮书状态 (2) 第2章问题和挑战 (3) 2.1 物联网业务发展迅猛,传统蜂窝承载能力有限 (3) 2.2 物联网业务需求跨度大,传统蜂窝技术面临挑战 (3) 2.3 物联网业务成本敏感,蜂窝网络需要更灵活的适应 (5) 2.4 物联网行业应用碎片化,平台适应能力需提升 (6) 第3章总体架构和需求 (8) 3.1 总体架构 (8) 3.2 整体需求 (9) 3.2.1 应用层需求 (9) 3.2.2 网络层需求 (10) 3.2.3 感知层需求 (11) 第4章技术要求 (13) 4.1 网络技术要求 (13) 4.1.1 网络架构 (13) 4.1.2 无线技术要求 (14) 4.1.3 核心网技术要求 (17) 4.2 终端通信模组技术要求 (19) 4.2.1 适应差异化业务的定制化要求 (19) 4.2.2 适应主流网络发展的频段要求 (20) 4.2.3 适应广泛部署的低成本要求 (20) 4.2.4 适应灵活应用的标准尺寸接口要求 (20) 4.3 平台功能及技术要求 (21) 第5章技术路线和规划 (24) 5.1 中国联通物联网总体策略 (24)

5.2 中国联通物联网路线规划 (25) 5.2.1 网络演进路线 (25) 5.2.2 平台演进路线 (27) 5.2.3 模组产品规划 (28) 第6章总结和展望 (30)

第1章概述 1.1白皮书愿景及目标 伴随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新的浪潮,云计算、大数据、移动宽带等技术的快速演进,物联网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这颠覆性地改变着当今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式,为产业带来突破式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全球各国政府纷纷将物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2009年,奥巴马政府将“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定位为振兴经济、确立美国全球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并出台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通过《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确定了能源、科技、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物联网技术发展策略,进一步强调了物联网对于美国的战略地位。2009年6月,欧盟向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欧洲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和地区委员会提交了题为《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的公告。2009年7月,日本IT战略本部颁布“i-Japan战略”,聚焦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三大公共事业领域,推进物联网发展。2009年8月,中国政府提出“感知中国”项目,将物联网列为必争产业制高点。 面对人人通信逐渐饱和、增量不增收的残酷局面,传统运营商都在积极寻求创新突破。万物互联的海量连接潜力以及连接背后的巨量市场为运营商提供了一个业务创新拓展的机遇。因此,全球的运营商均积极拥抱物联网,探索新的业务发展新空间。2016年,中国联通发布聚焦战略,物联网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聚焦业务,力图“规模拓展物联网业务新空间”,培育新的增长极。尽管中国联通已建成覆盖全国的优质通信网络,但是物物连接巨量性、多样性、与人联网需求的差异性都给传统的蜂窝网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本白皮书立足于中国联通移动蜂窝网络,结合中国联通自身网络情况,深度分析了物物通信与人人通信在成本要求、终端适配、网络接入方式、适用场景等方面的差异,总结了物联网业务的这些差异将给终端、网络、业务及平台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地,从物联网整体架构出发,结合物联网未来技术演进趋势,分析了物联网应用、网络、终端的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从中国联通的网络、业务平台及终端技术推进三大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联通简介

集团介绍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联通)是2009年1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成立的国有控股的特大型电信企业。 中国联通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控股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在香港、纽约、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截至2008年底,资产规模达到5266.6亿元人民币,员工总数46.3万人。 中国联通拥有覆盖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通信网络,主要经营:固定通信业务,移动通信业务,国内、国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数据通信业务、网络接入业务和各类电信增值业务,与通信信息业务相关的系统集成业务等。2009年1月7日,中国联通获得了WCDMA制式的3G牌照。 中国联通正在加快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步伐,加大固定宽带网络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为广大用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面向未来,中国联通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拓宽发展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宽带通信和信息服务提供商。 发展战略 中国联通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电信行业发展趋势,国内电信市场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提出在未来几年,着力实施“3G领先和一体化创新战略”。 实现“3G领先”,是公司改变市场竞争格局,提升行业地位的唯一出路和必然选择;是公司加快经营模式转型、改善用户结构,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战略突破口。中国联通将集中资源加快3G发展,建设领先的无线宽带网络,以高速数据体验和内容应用创新带动公司移动非话业务收入快速增长,将3G打造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一体化运营管理”,是国际全业务运营商面向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更是公司全面整合全业务资源,形成经营合力,实现快速增长,提升运营效率的基础保障。中国联通将通过持续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整合公司的全业务资源。在企业内部运营管理层面,实现跨业务、跨平台、跨网络、跨职能的高效协同与配合,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强化客户导向经营,打造面向融合服务的经营合力;在客户层面,打造客户导向的一站式营销与服务能力;在员工和组织层面,打造“真正融合”的文化氛围和卓越运营团队。 愿景使命

{业务管理}中国联通业务介绍

{业务管理}中国联通业务 介绍

中国联通移动虚拟拨号专用网 ----WVP DN业务介绍 中国联通大客户部 8/11/2020 一、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联通CDMA1X网络用户的发展和各项增值业务的顺利推广,市场对无线VPDN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VPDN是虚拟拨号专用网络(VirtualPrivateDialupNetwork)的缩写,与普通的VPDN不同之处在于,CDMA1X分组网的VPDN业务,体现的是无线上网的概念,是利用中国联通CDMA1X高速分组数据网络为无线移动用户构建虚拟专用网络,从而使集团用户在

任何地点都能够通过CDMA1X网络,实现为职员和商业伙伴提供无缝和安全的连接,真正做到“无限联通”到集团网。CDMA1X分组域根据网络自身的特点和集团的不同需求,为集团VPDN用户提供有差异化的、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 主要应用在如下方面: 1、移动办公。 2、数据传输等领域。 二、集团网接入方式 集团VPDN接入CDMA1X分组网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互联网接入、专线接入、MPLSVPN的接入。 1、互联网接入:对于一般集团VPDN用户,采用通过Internet建立L2TP隧道的方式,为集团网构建虚拟专用拨号网络,在隧道端点进行认证及加密,此种方式可降低集团投资成本,利用CDMA1X网络的全国性覆盖,大大增强集团网络的可扩展性,为集团的无线移动和远程应用提供经济的解决方案。 2、专线接入:对于实时性、安全性要求较高的集团,如银行和公安的集团用户,既要考虑CDMA1X分组域到集团网的带宽需求,又要考虑传输数据的安全保密性,因此采用专网接入的方式是最安全的选择,既可以保证流量带宽又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此种接入方式需要集团提供专线的租用费用,与第一种方式相比集团要增加租用专线的投资。 3、MPLSVPN接入:另一种保证集团网安全的机制是在CDMA1X分组网与集团网之间建立一个MPLSVPN专网,使集团用户通过此虚拟专网接入分组域,以此来保证集团VPDN网络的安全。 三、网络实现方式 建立集团VPDN专网首先要考虑VPDN业务安全性,VPDN集团专网的安全机制主要采用隧道技术,在CDMA1X网络部署VPDN业务时,能够用到的技术有三种,简单IP+L2TP技术、移动IP+HA技术、以及虚拟路由器VR+L2TP技术。 无线VPDN业务三种组网方案如拓扑图3-1所示: 图3-1无线组网拓扑图 1、简单IP+L2TP技术:L2TP是一种应用较普遍的二层隧道技术,技术成熟,

中国联通集团客户产品目录(基础产品)

中国联通产品目录 一、固网类产品 1、电路专线出租产品 1.1SDH 2、数据产品 2.1 VPN 3、互联网产品 3.1互联网专线 3.2视频监控 3.2.1宽世界 3.2.2宽世界-神眼 3.3 IDC产品 3.3.1主机托管 4、语音产品 4.1用户中继线 4.2企业固话悦铃 4.3 400企业直线 二、移动类产品 1、移动基础产品 1.1移动VPN 1.2无线上网

1.3集团短信 1.4集团彩信 1.5集团炫铃 2、移动数据增值产品 2.1移动OA 三、融合类产品 1、语音融合产品 1.1商务总机 1.2综合语音VPN 1.2.1 IVPN 1.2.2 WVPN 2、数据融合产品 2.1综合VPDN

一、固网类产品 1、电路专线出租产品 1.1 SDH [产品简介] 中国联通的SDH是为适应集团客户的高速网络建设需求而推出的高端数字电路组网产品,适用于任何高速率、信息量大、实时性强的业务传送,满足集团客户在两个办公节点之间,以及总部和各分支节点之间组织数据专用通信网络的需求。可为集团客户开通本地、国内长途、港澳台及国际专线电路,提供2Mb/s到2.5Gb/s的高速传输通道,并可承载数据、语音、传真、视频等多种业务。 [适用客户] 政府、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和传媒等集团客户。 [产品优势] 1、品质优异,保密性强; 2、高速通信,接口丰富; 3、组网灵活,可靠性高; 4、支持多种业务,网络覆盖面广; 5、产品兼容性强,便于客户网络扩展; 6、提供以太网透传,便于客户局域网连接。 [产品应用] 使用SDH产品的客户端一般通过基带Modem(只用于2Mb/s)或在客户端具有光纤的情况下,通过光Modem(光端机)实现网络接入,客户可以利用SDH电路在本地和异地之间组建集团客户专网,或作为接入帧中继、ATM、分组交换网、互联网或电话网等其它网络的专线电路,满足2Mb/s以上数据、图像、语音等业务的实时大容量传输需求。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网应用方式: 1、点到点,两点之间通信;

中国联通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2 第二章集团业务概述??????????????..2 第三章发展集团业务的渠道及相关要求?????? ...2 第四章集团客户分级标准?????????????.4 第五章集团业务工作流程????????????..4 第六章集团业务考核办法????????????..8 附件一:各渠道集团直销客户经理及服务助理配备数量要求? 12 附件二: 2003 年大客户部任务分解表??????? ... ? ..13 附件三 : 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考评表19

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 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管理办法 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大客户部门承担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的职能。为进一步加强集团业务的发展,规范集团业务服务行为,理顺集团业务拓展渠道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特制定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依据:根据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关于大客户部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划分,制定集团业务发展与服务的相关指标和标准。 第二条适用对象:本管理办法适用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从事集团业务工作的各分公司大客户部、客户经理、服务经理(助理)、网络服务商、特许营业厅发展集团业务、特约服务商。 第二章集团业务概述 第三条相关概念: 1、集团业务定义:在海南省范围内的各类单位(含国营企事业、私营或个体经济的单位), A:使用海南联通提供的单项业务,达到如下标准的:使用移动业务的人数达到10 人及以上,或使用数据专线业务的、或使用语音专线业务的,可定义为集团业务。 B:使用海南联通提供的综合业务的,可定义为集团业务。 2、综合业务的定义:只要某单位使用两项或两项以上联通业务的,即可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