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三人行 ▎冀教2001课标版 (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三人行 ▎冀教2001课标版 (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三人行 ▎冀教2001课标版 (3)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3三人行 ▎冀教2001课标版 (3)

8*三人行

教材分析:

《三人行》是王愿坚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描写了三位受伤的战士互相救助、艰难前进的一段情景。本文没有用过多的笔墨描写人物性格,而是通过一个个转瞬即逝的情景塑造人物形象。全文以“行”为线索,展示了一个虽微小却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感人的场面,表现出红军战士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品质。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及过草地的艰难困苦。

过程与方法:

1.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情节,体会人物形象与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2.体会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反映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感受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在严酷的环境考验下,英雄的儿女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创造了人间奇迹。

2.教育学生学习红军战士为了救助战友、为了革命的胜利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红军战士的崇高品质。

●通过品析结尾处的“群燕南归”图,体会“三人行”的深刻含义。

课前准备:课前查找资料了解红军长征。多媒体课件。

一、视频导入,营造氛围。

1、(出示课件视频)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先看一段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视频。

看完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感受?预设:(环境恶劣、历尽艰辛、艰难、不容易)

师: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金色的鱼钩》、《倔强的小红军》等都催人泪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一个感人的长征故事。

板书: 8、三人行(齐读课题)

2、学生反馈预习情况

师:我们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来读读这些词?(出示课件)指名读。词语读得很好。那我要考考你们对词的理解。谁知道匍匐的意思?(爬行)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无所畏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预习的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开始。

2、汇报交流。(指名回答)课文描写了三位受伤的战士在茫茫的草地中互相救助,艰难前

进的故事。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3、本文是围绕什么来展开描写的?用一个字来概括。板书:行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让我们再次浏览课文,并思考:

(出示课件)文中几次写到了“行”?围绕“行”,全文可以分成几部分?分别写出小标题。并在小组内交流。

2、(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师指板书):王吉文、小周、黄元庆这三个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说说原因。

四、品析文本,领悟情感。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三个人坚定的走下去的?你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结合有关词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预设一:对战友的关心和负责

1、生:老师,我找的是第3、4自然段(请读一读)

生:王吉文在自己筋疲力尽,疼痛难忍的情况下,还坚持背小周,从这可以体会到他对战友的关心和负责。

出示课件:头开始有些发晕,腿也软绵绵的,脖子因为用力往前探着,扯得脖筋暴跳作痛,真担心再一用力就会“咯蹦”挣断的。特别是胸前的伤口,随着他急促的呼吸.里面那条纱布捻子像一把小锉在来回拉动,痛得连路也突然间变得崎岖不平了。他说:“指导员,快休息一下吧!”

“不!”王吉文故意把声音提的很高。他知道第一次休息了,就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为了不让小周那双溃烂了的脚落到泥水里,他把小周的身体用力往上托了托。

师:这两段话是细节描写。我们想象一下“纱布捻子像一把小锉来回拉动”这是怎样的疼痛?就是这样的剧痛,为了不让小周那双溃烂了的脚落到泥水里王吉文还是没有停下来,说明了什么?(生:对战友真挚的爱)现在让我们带着对战友真挚的爱齐读。

2、生:老师,我找的是第7、8、9自然段,从“连忙、亲切、安慰”几个词体会到王吉文对战士的关心和爱护。。

出示课件:王吉文连忙凑过去,亲切地问:“怎么,也掉队了?”

“不……不行啦!”那同志伸手揭开盖在身上的那块油布,指着小腿肚上一处被水浸坏了的伤口,有气无力地说。

“别泄气,同志,我们一起走!”王吉文安慰他说。

师:这几段属于什么描写?生:语言描写

3、师:从哪还可以体会到对战友的关心和负责?

生:第13自然段

出示课件:他兴冲冲地抓起小洋瓷碗,从水洼里舀了半碗凉水,拌上一点炒面,给黄元庆吃下去。接着又弄了一份放在小周面前。然后抓起黄元庆的一只手,背向着他蹲下来,果断地说:“黄元庆同志,我以指导员的身份命令你,走!”

师:这一段是什么描写?生:(动作描写)。师:从“果断”一词体会到了什么?(即便有再大的困难,也不能放弃一个战友)好,让我们读出果断,读出对战友的关心和负责。预设二:坚定的革命信念

4、生:我找到的是19自然段

出示课件:“别说话!”王吉文大声说。就在这时,他觉得眼前一阵昏黑.一口带点腥味的东西涌到了嘴边。他慢慢地歪倒了。

师:此时他的体力已经透支到了极限,他还在坚持,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

生:(坚定的革命信念)

5出示课件:“这是怎么啦?……刚才伤口……”他往伤处摸了一把,一条绑腿已经把它包扎得好好的了。他惊奇地扭头看去,只见自己正躺在油布上,油布旁边的水草里,两条糊满泥巴的腿在往前移动,一条小腿上正流着血水。黄元庆小周并排匍匐在草地上,每个人肩上挂着半截绑腿。拉住了油布的两个角,正在吃力的拖着往前爬。

这几句话也体现了黄元庆小周为了自己的战友无所畏惧,具有坚定的革命信念。

师小结:支持他们走下去的力量就是对战友的关心和负责,对革命的忠诚,是他们心中那从未改变的坚定的革命信念。

6、出示课件:

王吉文看着,听着,他心里顿时激动起来。他仰起脸,望着天空轻轻地吁了口气。天无边无垠的,好像为了衬托那令人目眩的蓝色,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在那白云下面,一行大雁正排成“人”字形的队伍,轻轻地向南飞去。它们靠得那么紧,排得那么整齐。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文章最后几句写景的句子,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点明了文章主题。

师:这幅壮丽的“群雁南飞”图正是革命战士团结友爱、共同前进、永不分离的象征。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一)出示课件

现在再说起长征,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十分久远了。但是当年十万红军用生命和鲜血书写的英雄史诗,永远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孩子们请起立,让我们伴着铿锵的音乐,齐诵《七律·长征》。

(二)课后作业:出示课件:结合你所了解到的红军长征中的故事和人物,想一想:是什么力量支撑三个人坚定地走下去的?把感想或启发写在日记本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