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朗案件

布朗案件

布朗案件
布朗案件

第十五章

吹响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布朗诉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员会案(1954)

美国的奴隶制度在1861年至1865年南北内战后得以最终废除,但种族隔离制度在战后仍然得以存续,种族矛盾依然严峻,有色人种特别是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新的矛盾逐渐积累,到二十世纪已极端尖锐,如果再以一场战争而取得种族隔离制的废除,历史进步意义固然巨大,但付出的代价恐怕会更为巨大。幸运的是,在法治的旗帜下,人民运用法律武器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以宪法为依托,以争取自由和平等权利的一系列案件为代表,终于汇成民权运动的潮流,创造了历史。

在这一系列案件中,联邦最高法院对布朗诉托皮卡教育委员会案(Brownv.BoardofEducation)的判决最为著名,它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一、白人学校拒绝了林达·布朗

奥利佛·布朗生于1919年,住在堪萨斯州的托皮卡,他是一位铁路焊工。布朗家住在铁道不远的一边,离布朗工作的地方倒是不远。布朗家整天都可以听到火车来去的噪声。

因为托皮卡公立学校系统实行种族隔离,布朗的女儿林达·布朗每天上学得先步行一段,赶到车站再改乘公共汽车,穿行21个街区,最后才能赶到她那所专门供黑人孩子念书的小学。距她家仅七个街区远的地方就有另一所小学,可她去不了,因为那是专门给白人孩子设置的,它只招白人学生。

1950年9月,林达将要上三年级了,布朗领她到白人学校,想让她进入这所学校。布朗在政治方面不是狠活跃,下班之后主要的活动就是到当地教堂去做助理牧师,现在,他只是不再想看到女儿被迫穿过调车场去上学。然而,白人学校拒绝录取林达。布朗于是就去向全国有色人种福利促进会(NAACP)在本地的领导人麦肯雷求助。全国有色人种福利促进会早就想找个机会来与教育委员会进行较量了。虽然与其它地方一样,在公共学校等领域的

隔离政策是托皮卡的生活现实,但很少有人愿意提出挑战。现在麦肯雷抓住了布朗的这个机会,他认定这是采取法律行动的时候了。

在托皮卡的其他几位非洲裔美国人家长也加入了诉讼。1951年3月22日,布朗等人在协会找的律师帮助下向美国地区法院在堪萨斯的法院提起诉讼。他们要求下令禁止托皮卡继续在公办学校实行种族隔离。

二、堪萨斯法院驳回起诉

1951年6月25日至26日,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布朗和其他非洲裔家长控诉说,他们的孩子要求进入白人学校遭拒。一个叫席拉斯的家长解释了为什么他和其他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白人学校:我们并不是要暗示我们的教师不能够教我们的孩子,因为他们非常优秀、聪明,这些老师有能力教育我们的孩子——白人或者黑人孩子。但是我的意思是我和我的孩子们渴望光明,整个有色人种都在渴望光明。得到光明的唯一途径是在他们是婴儿的时候及长大以后都在一起。

下一步法院听取了一些专家作证,他们说隔离学校是不平等的,因为它给黑人儿童一个强烈的暗示——他们低人一等。隔离的学校系统永远不能洗清这一耻辱。堪萨斯州城市大学基础教育系主席胡夫作证说:白人孩子占了我们国家孩子的90%,有色人种孩子必须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如果有色人种孩子得不到学校中与白人孩子交流的经历,那么他们的课程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教育委员会的律师回答说,堪萨斯大学的浴室及其他公用设施也是隔离的。隔离学校为非洲裔美国儿童对未来作为成年黑人进入了现实生活作了准备。隔离制度触及到托皮卡和其他许多地区的每一生活领域。律师说,法院无权仅凭这一个案子作出什么规定,应该考虑公共学校隔离制度的合法性。教育委员会认为隔离学校不会带来什么危害,毕竟,弗里德里克和乔治——所有有名的非洲裔美国人——都取得很大的成就,尽管他们遇到过比隔离教育设施更大的障碍。这种说法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一些特殊的人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但对大多数非洲裔美国人来说,隔离制度只能导致更少的机会。

最终,堪萨斯的法院驳回了布朗的起诉,因为根据美国联邦最高法院1896年在普莱

西诉弗格森案(Plessyv.Ferguson)中所作出的判决,种族隔离制度与宪法第十四条并不冲突,这是一种“隔离但平等”(separatebutequal)的制度。虽然如此,但堪萨斯法院明确表示,它对此判决并不是完全满意的。

1952年10月1日,原告方提起上诉。

三、瑟古德·马歇尔律师的努力

布朗案所涉及的问题一开始就是公立学校的设立实则背离公众利益问题。按照今天的观点,这种学校教育的区别对待当然不合情理,但在五十多年前,多数人并不知道教育不平等到底是怎么个不平等。相比学校里种族隔离相当严重的南方各州,托皮卡市还算是比较好的,它实际上在1954年该案做出判决之前就已经在中学中取消了隔离。所以说,布朗案对于当地教育委员会来说只是个相对温和的诉讼。

当年在南卡罗来那州克来尔顿县上学的约瑟夫·莱因相比来说要不幸得多,他要去上的黑人小学有800名学生,而全校统共只有10个教师,整个学校里连个室内水管都没有。他回忆说:“即使对我们这些当时还是小孩子年龄段的人,也能强烈地意识到这种不平等的事实,对此当然也是极端憎恶,但没有办法,那就是生活现实。”莱因的父亲当时是个牧师,也曾经把布朗案中包含的另一起诉讼告到了法院,此案即从属于布朗案之一的“布里格斯诉伊里特案”(Briggsv.Elliot)。莱因的这一诉讼当然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最高法院1896年在普莱西诉弗格森案中就认定了“隔离”是合法的存在、跟种族“平等”

一样都不违宪。可是在南方,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这种所谓的平等只是一个幻觉,在布朗案之前的几十年间,南卡罗来那州投在每个白人孩子身上的教育经费是黑人孩子的十倍,佐治亚、密西西比和亚拉巴马州也至少有五倍之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这一切。根据史料,在二战中,有90多万非洲裔美国人被召入军队,而一般人或许难以想象,这个军队内部也实行着种族隔离。这在今天来看显然荒唐至极,当时对军心和民心的影响之深也可想而知。一位黑人下士战后回国时骂道:“我在军中服役四年,解放了无数的荷兰人、法国人,而如果回国后再让亚拉巴马州版的德国人虐待我,老子宁愿去上吊!我参军参战是个黑人,现在回来就是个男人了。”在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

家里,“亚拉巴马版的德国人”当然是白人,白人就要比黑人优越——黑人士兵的无奈与愤怒可想而知。二战后,这种种族歧视的情势确实难以继续了,全国有色人种福利促进会(NAACP)会员一下子从1940年的5万猛增到1946的45万,也就不奇怪了。

到了50年代,种族隔离的第一道裂痕实际上早已经显现。1947年时,加利福尼亚州废除了种族隔离学校,黑人选手杰克·罗宾逊在垒球比赛中首次出场,打破了体育比赛的种族限制。一年后,杜鲁门总统废除了军队体系的种族隔离制度。社会在裂变与重组,NAACP在不断壮大,这时,一个人走上了历史前台,他就是NAACP的律师瑟古德·马歇尔。

马歇尔毕业于巴尔的摩一所实行着种族隔离制度的大学,他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最高法院大法官,而50年代时他还只是个执业律师,但他感到时机来了:现在已经不是仅仅要解除种族隔离和平等权的问题,而是更多。当然,国会或执行当局并不会把这当一回事,国会山仍然被南方人把持着,对那些人来说,要给公民权立法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事。早在1935年,有人呼吁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支持保护黑人的反私刑法案立法时,罗斯福告诉一位黑人领袖说:“我可不能冒那个险。”连罗斯福这样的伟大人物也没这个勇气,更不要说其他那些政客了。到1950年为止,瑟古德·马歇尔已经赢得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诉讼,都是有关大学生要求废止种族隔离制度的诉讼案件。此后,赢得大学里这种隔离之诉对律师而言已经是一个相对容易的目标。当然,也有三个例外:华盛顿的霍华德大学、那什维尔的医学院、还有南方各州,它们仍然不给黑人任何的大学教育机会。

政界既然无望,斗争看来只能从法庭上入手。NAACP开始策划其成员的系列诉讼,目标直指“在一个非种族隔离的基础上赢得教育平等权,对此一朝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马歇尔回到南卡罗来那州着手工作,在那里他接手的案子主要是争取平等公共设施和公交乘车权,并以此指向种族隔离本身。次年春,马歇尔在克莱尔顿县居民的集体诉讼中首次叫板“隔离但平等”的判决。同类的案件在弗吉尼亚州的德拉威尔、华盛顿同时展开诉讼。在托皮卡市,当地的NAACP分部找到了奥利佛·布朗,时年32岁的这位父亲爽快地答应了要求,和几个伙伴一起去最近的白人学校,要求学校接受他们的孩子入学。所有的人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拒绝,诉讼随之展开。

各地的案子一个接一个地提出、审理、上诉,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从1951年到1952年,各个案件依照各自的法律程序有序地进行着,低级法院法官基本上都是延期审理或者直接否决NAACP的诉讼请求。到了1952年秋天,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把全案合并为“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

以拆除学校的隔离开始冲击隔离制度,从阻力来看南方势大,宜从北方入手,而NAACP的诉讼案主要以南方居多,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却选用堪萨斯州的这个案件为代表,策略上确实很有讲究。据汤姆·克拉克法官说,这样做,“目的是使整个问题不会带着一股纯粹反对南方的印象”。最高法院的这一选择为未来可能与国会的对抗埋下了伏笔,确实很滑头,当然,也很对头。

然而,从各个方面的迹象来看,时任首席大法官弗莱德·文森会反对推翻普莱西案一案的判决。

NAACP的领导层也很紧张,度量形势后,一些人开始担心马歇尔律师会不会在诉讼中做得太过分而导致相反的结果。《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公民权的里程碑及其烦难的遗产》一书的作者、历史学家詹姆斯·佩特森指出,当时“有一种普遍的不妙的感觉在群众中弥漫,即如果你这么坚持做了而最后又败诉了,你可能又会让普莱西判例被强化一次,从而影响又一代人”。当然,NAACP并非只担心这一点。NAACP律师助理菲利浦·艾尔曼在该案判决之后很久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在12月初提出的上诉,是以NAACP的名义但有所保留,我个人进NAACP也是抱着渐进主义的期望,因为促进会的人都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得到法庭的支持,只要文森还是首席大法官,想推翻种族隔离制度,仅此努力而言简直就是个错误。一切都太早了。”

看来,大法官们的阻力才是真正的阻力。这似乎是一句废话,但在50年前的那些个日日夜夜里,有多少人为了命运安排、或者为了改变命运而对法官怀着微茫的希望啊。

四、大法官与大结局

大法官们于1952年12月对此案进行了审理,但他们的意见和分歧太大,无法达成一致。在两派意见中,支持原告方立场的是大法官雨果·布莱克,他认为学校的隔离制度是

一种“希特勒式的信条,鼓吹的无非是南方人所信仰的东西”。而反对者一方是大法官斯坦利·里德,这位也正好是个南方人,他的态度很鲜明——一年前华盛顿特区废止餐馆内的种族隔离时,他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足以表明他是个什么立场了——他说:“啊,我的天哪,这意味着一个黑人也可以走进五月花街的餐馆,并坐在与里德太太相邻的一个桌子上吃饭!”

一年后,本案结论达成:驳回上诉。这是个不寻常的两可结论,一方面,原告仍然可以有新的理由提请重审,但另一方面,它也没有改变任何东西。

律师们总算暂时得以喘息,可以再择机来研究宪法制定的先贤者们设立第十四条平等保护条款的初衷。大法官的障碍无法消除,这不公平的命运,看来真的又要落在新一代人的身上了。

就在这历史的关节点上,正当反种族隔离的斗士们处于消沉之际,一件意外的消息传来:1953年9月8日,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文森死于重度心肌梗塞。

一个大法官的死固然是悲痛之事,是否死得其所也另当别论,死得其时却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对布朗案的律师、原告以及千百万深受其苦的黑人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连大法官费利克斯·法兰克弗特在案件判决之后不久也给一位助手说过这样的话,“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回感觉到,冥冥之中真的有一个上帝!”看来上帝这回真的是在眷顾这人间的苦难了。

文森去世后不到三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命了首席大法官的接替人选:一位来自加州的前共和党人、前加州州长伊尔·沃伦。几个月后,大快人心的消息传来,布朗案获准重新听证!

直到1953年上任首席大法官,伊尔·沃伦还从未担任过法官一职,但谁也不能小看这个人——确切地说,谁也不能小看这个完美的政治家:他曾三度被选举为州长,并且是一系列争取民权活动的积极鼓动者。在司法界的履历也值得称道,他当过州检察总长,在战争期间,为保障国内安全,他曾积极从事政府强制收容日本裔美国人的行动。据《首席大法官:伊尔·沃伦传》的作者艾德·克雷说:“后来,沃伦对强制收容事件有一种极度的负罪感”,沃伦在任州长期间曾经强烈呼吁反私刑和反投票税的立法,但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这两者都只是毫无可能实现的政治诉求,“所以你可以说,他是要用(首席大法官)这个职位来赎罪

来着。”

1953年12月,听取了双方的辩论意见后,大法官们开始了幕后工作。沃伦很细心,他经过一番调查与沟通,对几位同事摸了底,以求尽善尽美。没多久,他确信已经有五个法官可以站在自己一边,也就是说还差三票就可以达成一致意见。这三个人中,前两个他可以试着改变立场的,他的手段是软化对方,新判决要着重强调平等权等等,使其减少一旦推翻普莱西判例后可能面对的责难和压力。这样就只剩下斯坦利·里德这个家伙最难搞定了。

里德明白自己的处境。作为南方人,他意识到自己如果持反对意见,那么自己作为惟一凸显的例外,不仅会使他面对新一重压力,而且更容易使判决本身引发社会煽动效应。几经权衡,里德终于转变了立场。

里德法官的妥协是相当重要的,这是本案历经现实考验的重要基础。为沃伦立传的克雷在评价该案时曾指出:“本案最终来讲是一个政治意义的判决”,亦即政治决定了司法。从里德的表现来看,这一评价显然是中肯的。为了抗击仍然处于合法地位的种族隔离制度,这种影响有极为积极的历史意义。

沃伦亲自书写了判词。1954年5月17日早晨,他大声对着聚集在法庭上的听众朗读了判决,把九位大法官的意见清晰地表述了出来:“仅仅根据肤色、种族和出身而把黑人孩子,与其他同年龄和资格的人相分离,会给人产生一种据其社会地位加以判断的等级差别感,这会以一种极难且根本无以弥补的途径影响他们的心灵和思想,……低人一等的感觉会影响儿童学习的动机。因此,获得法律支持的种族隔离具有阻碍黑人儿童教育以及精神的发展、部分剥夺他们在一个族群混合的学校体系中能够得到的益处的倾向。”沃伦朗声念道:“在公立学校中只依种族而把孩子们相隔离……是否剥夺了处于小团体的孩子们获得平等教育机会?我们认为确实如此。”

里德大法官一边听一边流泪,而瑟古德·马歇尔欣喜若狂。“我高兴得都要晕了”,马歇尔后来回忆说。当时还是个士兵的德里克·贝尔,而今是纽约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他回忆判决的影响时说:“一种伟大的情感弥漫在美国各地,当然也弥漫在黑人聚居区,这是他们多年来等待的、为之战斗的东西,而这一天看来真的是得到了一个回答。”

但真正的回答还需要等待。布朗案判决五周后,弗吉尼亚州州长托玛斯·斯坦利公开发

表声明:“我将用每一个合法的手段,在我的权力范围内继续在弗州推行学校隔离制度。”

佛罗里达州的民意调查也显示,仅有13%的警察愿意依法到种族混合的学校里去强制执行学生的接纳工作。1956年,近100名来自南方州的国会议员联合签署了一份名为《南方宣言》的声明,誓言要以一切“法律手段”推翻布朗案判决。

更恶毒的威胁也来自民间。1955年秋,本系列案原告之一、南卡来罗那州牧师约瑟夫·莱因接到了一封匿名信,限他十天之内离开所住城市,否则就要他的命。七天后,他仍呆在家里没走,但他的教堂突然被人烧毁。到了第十天,一批武装人员出现在他的房舍周围,枪声响起,牧师终于被迫远离,再也没有回来。

也在这个秋天,林达的小妹妹谢莉·布朗在附近一所混合学校里开始上一年级。50年后的今天,谢莉回忆说:“我们从来不想把布朗案假扮成一个单纯的关于公立学校设置的问题。在当时的情景下,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它改变了这个国家的本质,推动这个国家不断进步,以兑现它在宪法上的承诺。”

确实,对于千百万有色人种而言,布朗案只是一个开始,但却是公平与正义的开始。

五、布朗案的连锁反应

解除隔离、反歧视、公车乘车权、白人迁移……布朗案后发生了什么?

伊丽莎白·艾克福德算得上是布朗案的最大受益者了——1957年,她是阿肯色州小石城里第一批进入前白人中央高级中学的九位非洲裔美国学生之一。而40多年后的今天,她承认她对此并不感到自豪和幸运。艾克福德说,自从走进那个学校,她的生活就没有轻松过,当时政府派联邦军队驻扎到学校,以保护黑人学生免受威胁和骚扰,她对此很是失望,多年后,为保持校区之间的种族学生的平衡,她的一个孩子还被迫送到十英里外的一个学校上学。“在隔离的时代我最渴望的是有朝一日能实现学校的种族融合,但现在我更向往的是黑人能拥有自己的学校。”

喜忧参半,是艾克福德和众多美国人对布朗案所怀有的复杂感情。无论出发点怎样,从实际效果来看,布朗案确实带来了不少麻烦。对于布朗案对社会现实所带来的改变,人们开

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布朗案究竟代表着什么?耶鲁大学法学者杰克·巴尔金的一句评论可谓经典:“布朗判例并非产生于1954年,而是产生于它之后的这50年。”

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对布朗案结果的辩论早在1954前已经开始了。而社会上出现的要求提高黑人院校设置的呼吁,反而被日渐增强的种族融合的趋势给抵消了,这或许是布朗判例最糟糕的社会影响之一。

著名政治学者阿伯特·萨缪尔斯在其书作《隔离不平等吗?——黑人大学与解除种族隔离之挑战》中指出,布朗案限制了非洲裔美国人接受黑人文化教育和发展的机会,事实上,白人学生居统治地位的混合学校对黑人的发展产生了新的障碍。“积极主张融合的自由主义者们无论多么出于无意,却在现实中切断了黑人文化独立发展的进程。在50年后的今天,给黑人公立大学的资助问题仍还未得到落实。”

而布朗案判决后,白人对既成融合的激烈反抗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布朗案及之后的其他废除种族隔离的判例是否驱使了白人从城市开始迁移,加快城市衰落,促使白人工人阶层开始反对自由派,并增加了新形式的学校隔离?答案很简单。布朗案和公交车(废除隔离)案确实是城市衰落原因争论中最重要的两个代表性因素,但是引起这一衰落的原因远早于1954年布朗案确立之前。宾州历史学家托玛斯·苏格鲁在《城市危机的起源:战后底特律的种族与不平等》一书指出,自1940年代起,城市就开始发生这种震荡性的变化,当时大批黑人来到北方寻找工作,黑人社区开始在传统的白人聚居区出现并逐渐膨胀,白人失去了对城市管控的信心后、特别是民主政体也在不断强调对黑人加以“保护”之后,白人最终开始向郊区迁移,在此过程中,白人们还得到了政府借贷的资助。之后,大萧条带来的城市工厂萎缩最终加快了白人迁移的进程。

显然,无论是城市和其他地方的白人工人阶层都清醒地认识到:美国的精英阶层、特别是那些民主党人都指望由他们来承受解除种族隔离所带来的冲击,这也就难怪蓝领白人群体会被自由主义派们给搞糊涂了。有学者指出,布朗案、民权立法和约翰逊总统后来的“大社会”计划令许多的工人阶层人士认识到他们从“新政”以来所支持的民主党辜负了他们的期望。共和党的战略家们和政客们抓住了这一机会,宣称他们是新的平民党,强烈谴责自由派的社会建设设想,认为它们会对工人们产生危害,结果,“愤怒的白人们”抛弃了对旧党的忠

诚,转而投向了共和党。

政治的影响固然严重,但是很多评论家都认为,布朗案最大的悲剧在于:最初强调种族融合以追求教育平等的努力,却在某种程度上最终仅仅以强调种族融合而结束了。在随后的判例和解释中,一个相当重要的渴求迷失了,那就是教育平等权。

毕竟,在布朗案中,沃伦法官认为教育是“一项必须以一切可能的平等的手段获得的权利”,他甚至强调教育本身是一项基本的宪法权利。巴尔金对此评论说,“如你能指出最为关键的问题是教育平等权,你才可以讲出你是否具有平等的机会。”

没有这一理念的澄清,继后的判令只能比沃伦的判词更加保守,限制性的解释也就出现了,在1973年圣安东尼奥独立校区诉罗德里格斯案中,法庭多数意见认为州方无义务平衡市区学校的资助,而这些学校的收税要明显低于邻近的郊区学校,判决认为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不需要实现绝对的平等以达到绝对精确的利益平衡”,并指出教育“并非一项基本利益”。

在布朗案50年后的今天,以种族融合的最初目标和争取平等教育机会为出发点,能否展开新型的诉求呢?美国得克萨斯州南方大学法学教授约翰·布莱坦对此持肯定的观点。1996年,他在康涅狄克州胜诉的一个官司,用的就是该州宪法中所明确保护的“教育权利”。但是,判决后的社会效果却来得很慢,布莱坦由此将注意力从融合学校向融合社区转变。他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将布朗判例弃置不用,“我们要更多关注布朗案的价值层面,并采取更多现实的努力,以期从长远的角度使它的结论更加持久。”

七年级下册Unitb翻译

第一单元2b: 帮助老人 我们在老人之家需要帮助。你六月空闲吗?你善于和老人相处吗?你能和他们说话并和他们做游戏吗?他们可以给你讲故事,交朋友。这又有趣又好玩!请今天就打电话给689-7729吧! 需要音乐教师 你会弹钢琴或者是拉小提琴吗?你周末有时间吗?学校需要帮助教音乐。它不难。请打电话555-3721找米勒先生。 用英语帮助运动 你放学以后忙吗?不?你会说英语吗?是的?那么我们需要你来帮说英语的学生运动。这是放松而且容易的!请来学生运动中心吧。打电话293-7742给布朗先生。 第二单元2b: 嗨!我是托尼。我不喜欢起床早。在早上,我八点钟起床。然后我在八点半上学。我没有太多时间吃早餐,所以我通常吃的很快。午餐,我通常吃汉堡。放学以后,我有时候打半个小时篮球。当我回到家,我一直是首先做家庭作业。在晚上,我要么看电视,要么玩电脑游戏。在十点半,我刷完牙,然后上床睡觉。 玛丽是我的姐姐。她通常在六点半起床。然后她总是洗个淋浴并并且吃一顿很好的早餐。那之后她在八点半去上学。在十二点,她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作为午餐。午餐之后,她打排球。她总是晚餐吃冰激凌。她知道那对她是不好的,但是这些东西味道很好!在晚上,她做家庭作业,并且游泳或者散步。在九点半,她上床睡觉。 第三单元2b: 过河上学 你怎么样上学?你走路还是骑自行车?你坐公交还是坐火车?杜宇许多学生来讲,上学是容易的。但是对于在一个小山村里的学生,这是困难的。在

在河上没有桥,并且对于小船来说河水流的太快了。所以这些学生通过索道穿过河去上学。????????????????????????????? 一个十一岁的男孩,亮亮,每天穿过河。但是他不害怕。“我喜欢和我的同班同学一起玩,我也喜欢我的老师。他对于我来说像父亲一样。” 许多学生和村民从来没有离开过山村。有一座桥桥是他们的梦想。他们的梦想可以实现吗? 第四单元2b: 亲爱的知道先生, 有太多规则了!在上午六点钟,我的妈妈说:“现在起床叠被子!”早餐以后,我的妈妈一直说:“不要把脏盘子留在厨房里”。那之后,我跑步上学因为我不能迟到。在学校,我们有更多的规则,不要吵闹,不要在课堂上吃东西…… 我的爸爸说我放学之后不能打篮球,因为我必须做我的家庭作业。我在周末可以打。晚餐以后,我也不能放松。我必须在看电视之前看一本书。但是我必须在十点之前上床睡觉。规则!规则!规则!太糟糕了!我能做什么呢?知道先生? 莫莉.布朗 纽约 第五单元2b: 让我们拯救大象 你好,我们是来自泰国的学生,我们想要拯救大象。大象是泰国的象征之一。我们的国旗上有一头大象。这是好运的象征。 大象是聪明的动物。他们可以踢足球,演奏音乐。他们也可以画画的很好。人们说“一头大象从不会忘记”。大象可以走很长时间并且从不会迷路。他们也能够记住有食物和水的地方。这帮助他们生活。 但是大象在巨大的危险之中。人们砍伐了很多树木,所以大象失去了他们的家园。人们也因为象牙而杀害大象。如今只有3000头大象了(以前有100,000头)。我们必须拯救树木,不要买象牙制品。记住三月十三日式泰国大象日。 第六单元2b:

布朗氨合成流程及合成氨培训教材

布朗氨合成流程及合成氨培训教材由于布朗工艺{4}的特殊流程,合成气最终要经过深冷精制以除去其中所含多余的氮气,因而气体质量与其他冷法精制流程的氮洗大体相当,即不含微量水分及二氧化碳。这种高质量的合成补充气,系所有深冷净化法的一大优点。它对氨合成系统十分有利,可有效地提高合成系统的能力,降低消耗。 图(4-19-9)为布朗三台合成塔,三台废热锅炉的氨合成工艺流程。补充气经过压缩冷却后 在循环段中与循环气相混合,然后经过预热去合成塔(1),(2),(3)。每台合成塔出口都设有废热锅炉,副产12.5MPa

高压蒸汽。合成塔的出口气,经过废热锅炉和预热器回收热量后,再经水冷器,冷交换器,二级氨冷器,降温至4.4℃并分离掉冷凝液氨,然后进冷交换器回收冷量,并升温至32℃,进入透平压缩机循环段与补充合成气混合去氨合成塔,从而构成氨合成的循环回路。 此氨合成流程的合成压力为15MPa。第三氨合成塔出口气中含氨可达21%,入塔气中含氨4%左右。 四、卡萨里法合成氨流程 卡萨立高压法也是高压法的一种,意大利人卡萨里所创。氢氮混合气被压缩到50~90MPa后进入循环系统,催化剂在500℃操作,采用的空间速度为12000,出塔气中氨含量15%,虽然用循环法生产,但不用循环压缩机而用气体喷射泵,只需将补充进入系统的3:1的氢氮混合气压力提高一点,就可作为动力源而带动整个系统的气体进行循环。此法最大的特点在与催化剂床层的温度控制,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剂活性很易衰老,为此卡萨里对循环系统氨的分离使用冷凝的方法,出合成塔的气体被冷却到一定的温度,其中反应生成的氨就被冷凝分离掉。由于这种冷凝的做法,使得气体中残留一定量的氨分压,参见图(1-2-5)3.气体在60MPa下冷凝之后还有大约2%到3%的氨保留在气相中,这就使得循环到合成塔催化剂层进口处时可以减慢氨的生成反应,因此也就避免了产生过热现象。而哈伯法是用水洗分氨。合成塔进口处氨含量接近于0。而克劳德法则更是用新鲜氢氮气一次通过,故这两种工艺对催化剂的反应确实是要剧烈的多。据报道,同样的催化剂在卡萨里法可用6到12个月。每千克的催化剂产率为0.5到0.6的氨。

布朗公司创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布朗公司创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 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表示,中国人的烹饪习惯对于中国PM2.5的贡献不小,他希望市民们能做好厨房空气清洁工作。其实这并不是危言耸听,研究表明,油烟机只能抓取百分之七十的油烟,没有被抓取的油烟将蔓延在厨房甚至是卧室等空间,这样对老人、小孩、孕妇的健康是非常的不好的。 布朗公司创新研发的厨房空气处理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厨房环境、家居环境。它的安装方法也是十分的简便,适合大多数家庭使用。 1、Step1 a、集成吊顶:取下两块铝扣板,大小为300X300mm b、普通吊顶:切割一块开孔,大小为600X270mm 2、step2 a、集成吊顶:将两根木方平整架在副龙骨上方

b、普通吊顶:将两根木方平整放于吊顶上方 3、step3 在吊顶下方置入安装框架 4、step4 利用标配的螺丝将安装框架和木方紧紧固定住 5、step5 将主机上的进风口开通,然后根据出风口的方向,将主机安装在安装框架内,利用标配的螺丝将主机和安装框架紧紧固定住。 6、step6 将进风口插回到主机,这样就完成了安装。 新风产品功能很强大,所以它清洗的时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1、关闭处理器后才能取下机器上的油盒 2、不能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对油盒进行清洗 3、在中低温的水中清洗,勿用高温处理 4、使用柔软的工具,借助中性的清洁剂来清洗,清洗时要带上手套,以免伤手。 5、切勿对机器进项拆卸,内部清洗,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

遥控器 布朗公司创新产品——厨房空气处理器,对消费者、环境等进行了一个全方位的考虑。新风产品的诞生,它预示着人们的家居环境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它将引领一场厨房的大变革。

布朗的谁来养活中国

1994年9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博士,在美国《世界观察》刊载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布朗博士在文章中认为:一方面,随着社会人口增加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到2030年中国粮食的需求增长85%。另一方面,由于生产率下降、城市化使耕地减少、工业化使环境受到破坏,到2030年中国粮食的供给会比1994年减少20%。由此布朗博士得出结论,在发生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中国面临的问题将是巨大的粮食缺口。中国到2030年,若以人均粮食消费水平按400公斤计算,进口粮食将达到3.78亿吨,而世界粮食出口总量不过2亿多吨。到那时,中国不仅自己养活不了自己,而且世界也不能养活中国。 布朗的具体分析是:2030年,中国的人口从1994年的11.1亿增长到16亿,粮食的消费从现在的人均300公斤增加到人均400公斤,粮食的需求总量从现在的3.46亿吨,增加到6.4亿吨,增长85%。同时,2030年,中国的粮食种植面积将从1994年的0.91亿公顷,下降到0.48亿公顷,减少了47%,虽然单产水平可以从现在的每公顷3705公斤上升到5700公斤,但粮食总产量则将从现在的3.4亿吨下降到2.74亿吨,减少了20%。这样可以明显地看出从1990年到2030年,一方面是粮食产量减少20%,另一方面是粮食需求增长85%,这样就造成3.66亿吨的粮食供需缺口。这样,中国在2030年国内粮食生产只能满足42.5%,其余的57.5%需要靠进口。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李振声研究员,2005年在博鳌论坛上说:“我们对比的结果是,布朗的推论不

正确,不符合中国实际!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他预计的慢了1/3,布朗预计后40年人口年平均增长1200万,而2003年我国人口实际增长只有761万;第二,人均耕地减少的速度不像布朗预计的那样严重,因为通过遥感测定我国耕地面积比原来公布的传统数字多出了36.9%;第三,我国粮食15年合计进出口基本持平,净进口量只有879.4亿斤,相当于总消费量的0.6%,微不足道!” 李振声研究员是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的科学研究工作,育成了具有耐旱、耐干热风、抗多种小麦病害的优良基因品种,小偃麦四、五、六号。单小偃六号这个品种到1988年为止,就累计推广面积达5400万亩,增产小麦32亿斤。他还建立了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新体系,攻克了小麦利用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价染色体漂移”和“染色体数目鉴定工作量过大”两大难题,培育出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并利用“缺体回交法”的新方法开创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了基础。 他在博鳌论坛上信心百倍地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现在如此,将来我们相信凭着中国正确的政策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能够自己养活自己!” 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是世界级农业科技难题,发达国家较早涉足并投入巨大。袁隆平院士用科学创新的思维和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使杂交水稻的研究首先在中国得到突破。他怀着“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历史使命,在反复试验中,掌握多种关键技术,艰难而执着的一步步走向成功,实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一单元Unit1 Section A-B

七年级下自主学习案Unit1Section A 重点短语: 1.弹吉他____________ 2.唱歌____________ 3.跳舞好____________ 4.画画____________ 5.下棋____________ 6.讲英语____________ 7.加入音乐俱乐部____________8.象棋俱乐部____________9.游泳俱乐部____________ 10.擅长(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加入讲故事俱乐部 ____________12.听起来不错____________13.讲故事____________14.为学校演出招聘学生____________15.对某人讲话____________16.和某人讲话____________16.谈论某事____________17.打功夫____________ 重点句子 1.我想加入艺术俱乐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加入什么俱乐部?我想加入一个体育俱乐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想玩什么运动?足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非常擅长讲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咱们现在加入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他会下象棋吗?是的,他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和Tom下象棋吗?不,我们不会。 8.你会做什么?我会跳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你想加入什么俱乐部?我想加入象棋俱乐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学校演出我们想要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放学后请和张老师谈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来为我们展示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点语法: 1.can+动原,“能干…”;否定式:can’t+动原,疑问式Can sb+动原? 2.弹乐器中间要加the,打球中间不能加任何词。 Play soccer,play the guitar,play the piano,play the v iolin,play the drums, 3.Let’s+动原,let+宾格+动原,“让某人干某事”,[来源:学科网ZXXK] 4.need sth.,need to do,need sb.to do,“想要某人干某事”, 5.people人们(本身复数) 6.music音乐----musician音乐家 7.also用于be之后,行为动词之前。too用于肯定句末,[either用于否定句和问句末,“也”.来源 8.be good at doing sth.=do well in doing sth.擅长干…,I am g ood at swimmi ng(swim).

从布朗的五项测试标准看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前景

从布朗的五项测试标准看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前景 【作者】邹根宝/黎媛菲/江畅 【作者简介】邹根宝,男,1944年生,江苏泰州人,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现为中国欧洲学会理事、中国英国研究会副秘书长;黎媛菲,女,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专业硕士研究生;江畅,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专业硕士。 【内容提要】随着欧洲一体化步伐的加快,英国与欧盟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引起了众多关注,其中英国加入欧元区的问题更是成了舆论的焦点。英镑加入欧元是大势所趋,然而,出于经济政治和历史的种种考虑,英国国内各阶层对是否加入欧元区存在不同态度。如何看待布朗的五项测试标准成为决定英国是否加入欧元区的关键。本文从布朗的五项测试标准入手,综合分析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利与弊、迟迟不加入的原因,五项测试达标情况,并对英国加入欧元区的前景作出预测。 【摘要题】国别经济 【关键词】英镑/欧元区/全民公决/五项测试标准 中图分类号:F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3]10-030822-0785 一、关于英国加入欧元区问题的背景 (一)欧洲加快了一体化步伐 自2002年初欧元正式面市流通以来,欧盟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势头愈显迅猛:欧元区]2国家取消原币,真正实现单一货币和统一的经货联盟;欧盟东扩进入决定性最后阶段,2003年4月与10个申请国签署入盟条约,2004年欧盟将扩大到25国,经济和政治实力也将更强;一支6万人欧洲快速反应部队加快组建步伐,2003年欧盟独立防务正式形成,与此同时,有关2004年制宪大会也进行了实质性筹划,一部划时代的欧盟宪法即将诞生,政治联盟随之巩固。这一切表明一个实体性统一大欧洲已孕育成形,随着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的加速,欧盟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真正强有力的世界一极的战略目标在实现中。而作为欧盟主要成员国的英国,至今还游离在欧元区之外,其与欧盟的关系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意义重大。 (二)英国与欧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 1.英国政府的对欧态度 从二战后初期的保持距离甚至对立,转变为申请加入欧共体却一直三心二意,难于合作,直到目前在欧盟中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英国政府的对欧政策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其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

化妆品生产工艺基础(二) (六)混合速度 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机械搅拌的快慢对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内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体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体系,后者主要是内相加得太快和搅拌效力差所造成。乳化操作的条件影响乳化体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稳定性。研究表明,在制备O/W 型乳化体时,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续搅拌下将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温混合较低温混合好。 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建议在不断搅拌下,将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制得内相粒子均匀、稳定性和光泽性好的乳化体。对内相浓·度较高的乳化体系,内相加入的流速应该比内相浓度较低的乳化体系为慢。采用高效的乳化设备较搅拌差的设备在乳化时流速可以快一些。 但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化妆晶组成的复杂性,配方与配方之间有时差异很大,对于任何一个配方,都应进行加料速度试验,以求最佳的混合速度,制得稳定的乳化体。 (七)温度控制 制备乳化体时,除了控制搅拌条件外,还要控制温度,包括乳化时与乳化后的温度。 由于温度对乳化剂溶解性和固态油、脂、蜡的熔化等的影响,乳化时温度控制对乳化效果的影响很大。如果温度太低,乳化剂溶解度低,且固态油、脂、蜡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温度太高,加热时间长,冷却时间也长,浪费能源,加长生产周期。一般常使油相温度控制高于其熔点10-15℃,而水相温度则稍高于油相温度。通常膏霜类在75~95℃条件下进行乳化。 最好水相加热至90~100℃,维持20min灭菌,然后再冷却到70-80℃进行乳化。在制备W/O型乳化体时,水相温度高一些,此时水相体积较大,水相分散形成乳化体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珠体积变小,有利于形成均匀、细小的颗粒。如果水相温度低于油相温度,两相混合后可能使油相固化(油相熔点较高时),影响乳化效果。 冷却速度的影响也很大,通常较快的冷却能够获得较细的颗粒。当温度较高时,由于布朗运动比较强烈,小的颗粒会发生相互碰撞而合并成较大的颗粒;反之,当乳化操作结束后,对膏体立刻进行快速冷却,从而使小的颗粒“冻结”住,这样小颗粒的碰撞、合并作用可减少到最低的程度心但冷却速度太快,高熔点的蜡就会产生结晶,导致乳化剂所生成的保护胶体的破坏,因此冷却的速度最好通过试验来决定。 (八)香精和防腐剂的加入 (1)香精的加入 香精是易挥发性物质,并且其组成十分复杂,在温度较高时,不但容易损失掉,而

小伙子布朗 译文

小伙子布朗 日落时分,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走出家门,来到萨勒姆村街道上,可跨出门槛又回头,与年轻的妻子吻别。而妻子费丝——这名字对她恰如其分②——把漂亮的脑袋伸出门外,任风儿拂弄她帽子上粉红的缎带,呼唤着古德曼〃布朗。 -------- ①古德曼(Goodman)在英文中含“好人”之意。本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马萨诸塞州萨勒姆一带巫术流行时期。故事中,小伙子布朗及其妻所皈依的便是巫术。此地后来发生了“萨勒姆事件”,大规模围剿迷信巫术的老百姓。请参看本书“爱丽丝〃多恩的恳求”及其注释。 ②费丝(Faith)在英文中含“忠实”之意。 “宝贝心肝,”她樱唇贴近他耳朵,伤心地娇声曼语,“求你明天日出再出门旅行,今晚就睡在自家床上嘛。孤单单的女人会做些可怕的梦,生些吓人的念头,有时候连自己都害怕。今晚就留下来和我相守吧,亲爱的,一年到头只求你这一夜。” “我的宝贝,亲爱的费丝,”小伙子布朗回答,“一年到头就这一夜,我必须离开你。我这趟出门,就是你说的旅行,必须现在就走,明天日出时回来。怎么,我漂亮可爱的妻子,结婚才三个月,你就怀疑我啦?” “那就愿上帝保佑你!”粉红缎带飘飘的费丝道,“愿你回来时看到一切平安。” “阿门!”古德曼〃布朗叫道,”做祷告吧,亲爱的费丝,一天黑就上床,不会有什么东西伤害你的。” 于是二人分手。小伙子匆匆上路,到礼拜堂旁边,正要拐弯,回头一望,但见费丝仍在伫望,神情忧伤,虽然那粉红缎带仍在飘扬。 “可怜的小费丝!”他骂着自己,“俺真够可耻的,竟为了这么趟差使丢下她!她还提到了梦,讲话的样子那么愁,就像已有什么梦警告过她,今晚俺要去干啥事。不,不,她要知道了真会活不下去。唉,她真是个有福的人间天使,过了今晚这一夜,俺再也不离开她的裙边喽,要一直跟着她上天堂。” 对未来的美好信念已定,古德曼〃布朗觉得加快实现眼前的邪恶目的,天经地义。他踏上了一条凄清的小路。阴森森的树木遮天蔽日,挤挤挨挨,勉强让狭窄的小径蜿蜒穿过。人刚过,枝叶又将小路封了起来,荒凉满目。而且这荒凉凄清还有一个特点,旅人弄不清无数的树干与

英美国家称呼人的习俗:Mr, Mrs, Miss, Ms用法

1)Mr(先生)用于男人的姓前,Mrs(夫人,太太),Miss(小姐),Ms(女士)等用于女人的姓前。这些称谓语的共同特征是,它们要么与姓名连用,要么只与姓连用,而不能只与名连用。如一个叫John Smith 的人,人们可以称他Mr John Smith, 或Mr Smith, 但不能称Mr John。 2)男性称谓语Mr 既可用于已婚者也可用于未婚者,而女性称谓语Mrs 只用于已婚者,Miss 通常只用于未婚者。有的妇女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她们认为,称呼男性的Mr 不论婚否,而称呼女性的Miss 和Mrs却让人一目了然地知其婚否情况,于是她们就创造了Ms 这个不论婚否的女性称谓词。 不过有趣的是,美国近年来有一种新的趋向,就是人们对自己不了解的妇女,包括年龄较大的妇女,也用Miss 来称呼。这反映了妇女喜欢自己青春常驻且人们又投其所好的心理。 3)当Mr 与Mrs 连用,表示某某夫妇时,其词序通常是将Mr 放在Mrs 前面。如:Mr and Mrs Smith (史密斯夫妇) 4)Mr, Mrs, Miss 有时可与姓名以外的名词(如地名、运动、职业等)连用,如: Mr America 美国先生(指美国男子健美冠军) Mrs America 美国太太(指美国已婚妇女的选美冠军) Mr Baseball 棒球先生(由于表现出色而被评选出的棒球运动员)

Miss England 1978 1978年英格兰小姐(1978年英格兰选美冠军) 5)Mr 有时可以不与姓名或姓连用(即单独使用),但此时要用完整形式(mister),且小写第一个字母。如: What’s the time, mister? 先生,请问几点钟了? 另外,miss有时也可以不与姓或姓名连用(即单独使用),这主要见店员对年轻女顾客、仆人对未婚女主人,或顾客对女店客或女服务员等的称呼,在英国也用作小学生对女教师的称呼(第一个字母通常小写)。如: Two cups of coffee, miss. 小姐,来两杯茶。 Good morning, miss. 小姐,你好! (6)关于Mr, Miss, Ms 等称谓词的复数形式: Mr的复数形式,根据情况可将与其连用的姓氏名词变为复数或者用Messrs: the two Mr Smiths 这两位史密斯先生 Messrs Smith and Brown 史密斯和布朗先生 Messrs Clark & Co. 克拉克公司诸位先生 Miss 的复数形式通常是将与其连用的姓氏名词变为复数或将Miss 变为复数: the Miss Smiths 史密斯家的小姐们 the Misses Smith 史密斯家的小姐们(太正式且老式)

德国的饮食文化

德国的饮食文化 德国饮食文化是指德国国内和日耳曼族的饮食习惯。德国由于身处欧洲大陆之中心,饮食文化与内陆地区之物产分布息息相关。整体上德国较为爱好肉类。其中德国人尤其爱吃猪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国菜都是猪肉制品,例如香肠。相较于欧洲中南部精致饮食,德国的传统饮食普遍较粗犷,但仍具特色;传统菜肴如烤猪肘、烤猪膝[1],常佐以马铃薯泥、酸甜甘蓝食用。另外德国也是世界啤酒生产大国之一。德国人均啤酒消费费量居世界首位。其中尤以慕尼黑的啤酒节最为知名。 提起德国,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啤酒。的确,德国的啤酒如同汽车、电器、足球一样,举世闻名,是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啤酒王国。德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第一啤酒肚”。德国的饮食文化有其独特之处,他们在“吃”和“请客”方面有很多做法值得我们深思。 德国的早餐比起午餐和晚餐是最丰盛的。在旅馆或政府机关的餐厅,早餐大多是自助形式。有主食面包、肉类、蔬菜、饮料、水果等,品种非常丰富,且色泽鲜亮悦目。面包有精粉的、黑麦的、燕麦的、白面和杂粮掺和的等等。蜂蜜、果酱、奶油、奶酪、牛油等,都装在比火柴盒略小的精美小盒内,撕去表面软纸,即可食用,既方便又不浪费。办公室内大多都设有专门煮咖啡和茶的房间,职工在上午10

点和下午4点各有20分钟的喝咖啡或茶的时间,他们同时还要吃一些糕点。这种点缀,可以防止中午和晚上因饥饿而过量饮食,是一种科学的“饮食习惯”。 德国的午餐和晚餐一般是猪排、牛排、烤肉、香肠、生鱼、土豆和汤类等。在德国喝啤酒,酒量不大者不必担忧,因为酒宴上,德国人互不劝酒也不逼酒,喝者各自量力而为。即使喝啤酒,他们也是先问你是否要,若不要绝不会给你送来。用餐是一人一份,食者大多会用面包将盘内的肉末或汤汁蘸着吃尽,绝不浪费。德国的饮食特点是营养丰富,方便省时,文明科学,吃饱吃好。 与"民以食为天"烹饪技术举世闻名的中国相比,德国的饮食不免人觉单调乏味。有人说德国的饭菜无非清煮、白炖加烤制,这同德国人呆板、拘泥的性格一样不讨人喜欢。不过现在如果你去德国,则大可不必为此苦恼了。由于世界各国的美食家云集德国,你在此可品尝到世界各国的美味佳肴,不论是法式、俄式、意大利式,还是日式及中餐等等都能见到。今日德国的餐饮业可说是国际风味大荟萃,而德国菜也已不再如传统的做法,仅仅是白炖猪蹄加酸菜了。现在的德国厨师善于吸收其他外来饮食特色,在博采亚、欧、美众家烹调特色的基础上,也可做也美味可口的佳肴。德国的餐饮业在近几十年中达到很高的水平,从五花八门的冷热饮小吃店、小餐馆、小酒馆到豪华的星级宾馆饭店遍布全国各地,各种风味一应俱全。那诱人的色泽、扑鼻的香味吸引人们一次次掏出钱包,以饱口福。

2008年世界100强国际工程公司排名

2008年世界100强国际工程公司排名

2006 2005 1 2 SNC-Lavalin International Inc., Montreal, Quebec, Canada? EC 2 1 URS, San Francisco, Calif., U.S.A.? EAC 3 5 Jacobs, Pasadena, Calif., U.S.A. EAC 4 4 AECOM Technology Corp., Los Angeles, Calif., U.S.A.? EA 5 3 Atkins, Epsom, Surrey, U.K.? E 6 6 Fluor Co rp., Irving, Texas, U.S.A.? EC 7 7 CH2M HILL Cos., Englewood, Colo., U.S.A.? EAC 8 9 Bechtel, San Francisco, Calif., U.S.A.? EC 9 11 Fugro NV, Leidschendam, The Netherlands? E 10 10 AMEC plc, London, U.K.? EAC 11 14 WorleyParsons Ltd., North Sydney, N SW, Australia? EC 12 12 ARCADIS NV, Arnhem, The Netherlands? E 13 15 Parsons, Pasadena, Calif., U.S.A.? EC 14 13 Tetra Tech Inc., Pasadena, Calif., U.S.A.? E 15 8 KBR, Houston, Texas, U.S.A.? EC 16 17 Mott MacDonald, Croydon, U.K.? E 17 23 The Shaw G roup Inc., Baton Rouge, La., U.S.A.? E 18 28 Foster Wheeler Ltd., Clinton, N.J., U.S.A.? EC 19 16 Parsons Brinckerhoff Inc., New York, N.Y., U.S.A.? EAC 20 22 Black & Veatch, Overland Park, Kan., U.S.A. EC 21 18 ARUP Group Ltd., London, U.K.? E 22 21 The Louis Berger Group, East Orange, N.J., U.S.A.? EA 23 20 Earth Tech Inc., Long Beach, Calif., U.S.A. EC 24 24 WSP Group plc, London, U.K.? E

布朗自然风景园的美学概念

布朗自然风景园的美学概念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发展史上,布朗是不可回避的人物,他是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大师,因布朗总是能发现和利用场地的潜能,经常会说’it had great capability’,被人称为“Capability Brown”。与他的老师肯特相比,布朗的设计是在大地景观的尺度上进行的,对尺度和造园各个方面的掌握控制力是相当到位的。布朗以独特的方式进行设计,用地表的运动和地形来表达自然的作用力,其震撼力也不亚于法国园林。他所设计的景观简洁明了,与乡村自然景色和谐。 布朗拥有园艺、水利工程、建筑等多种知识,这为他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时美学著作《美的分析》、《美和崇高的哲学探源》都指出曲线比直线更有吸引力,柔美由光滑的、曲折的等高线组成,美既是“草坪上有些高高低低的斜坡”,布朗的设计中起伏的边缘曲线和圆形的地形,正是按照这种美学认识设计的。 布朗不用象征式园林形式,也放弃庙宇,纪念物,碑铭等具体形式,而是用抽象的方式表达情感。他所用的是“庄重的”丛林和“欢乐的”田野,宁静的水面来创造纯净、安宁的自然场景。布朗十分注重视线所及场地内的整体效果,地面不能完全平整,也不能沿一个方向单调顺延,而是

形成一系列凸凹有致的曲线形式。斜坡与水面或草坪相接的地方,形成相应切的弧,如同“曲线的勺”,他营造的许多美丽景观都由狭长的山谷组成,两边是高地。布朗设计的园中摈弃一切线,树木种植成组、成群,大多使用乡土树种,沿袭肯特的方法,用对比强烈的落叶、常绿植物来加强透视感,他所设计的道路、树群和湖岸从来都不是平行钱,而是和谐的、自然的组合。 布朗最突出的能力表现在他的灌溉技术和水工知识。他设计出不同尺度和形式的水景:池塘、溪流、瀑布、湖等等,变化各异,没有相同的,水景与周边的建筑、景观过都方式多变但效果和谐,有的是用浓密的植物形成阴影模糊界面,有的用小岛遮住视线,从各种角度看都是一副优美的画面。对布伦海姆(Blenheim)的改造中,布朗增加格利姆河的库容,淹掉部分桥墩,使得水和桥的比例更协调,利用水里学的知识,是的水位达到一个恒定的高度,是的桥与整个湖面的关系比例非常协调。 布朗设计的景观是具有艺术美的,园林的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树木的长大,呈现着不同的风貌,布朗洞悉到随着时间的变化,园林自身也是变化发展的,他潜意识改造自然时无视神灵,单纯从审美角度考虑。他丰富的知识背景、高水准的水景设计、树木种植方式,使得他取得了无人能比的成就,创造了极度纯

生物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菌种衰退 2、菌种保藏 3、菌种复壮 4、自然选育 5、诱变育种 6、表型延迟 7、出发菌株 8、渗透缺陷型 9、种龄10、接种量11、灭菌12、消毒13、热阻14、相对热阻15、致死温度 16、菌体浓度 17、基质抑制作用 18、临界菌体浓度19、发酵机制 20、临界溶氧量 答案: 1、衰退:指由于自发突变的结果,而使某一系列原有生物学性状发生量变或质 变的现象。 2、菌种保藏:通过控制低温、干燥、缺氧等条件,使微生物营养体或休眠体处 于不活泼的状态,维持最低代谢水平,尽可能保证活力和不发生变异。 3、菌种复壮:即在菌种的生产性能尚未衰退前就经常有意识地进行纯种分离和 生产性能的测定工作,使菌种的生产性能逐步提高。 4、自然选育:在生产过程中,不经过人工诱变处理,根据菌种的自发突变而进 行菌种筛选的过程,叫做自然选育或自然分离。 5、诱变育种:利用各种诱发剂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基因突变频率,再通过适 当筛选方法获得高产菌株的方法。 6、表型延迟:突变基因的出现并不等于突变表型的出现,表型的改变落后于基 因型改变的现象称为表型延迟。 7、出发菌株:工业上用来进行诱变处理的菌株,称为出发菌株。 8、渗漏缺陷型:遗传性障碍不完全的营养缺陷型,突变使某一种酶的活性下降 而不是完全丧失,所以这种缺陷型能够少量地合成某一代谢产物,能在基本培养基上少量地生长。 9、种龄:种子培养时间称为种龄。 10、接种量:移入种子液体积和接种后培养液体积的比例,称为接种量。 11、灭菌: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一切生命物质队的过程。 1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料、容器、器具内外的病源微生物,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而不能杀死芽孢。 13、热阻:指微生物在某一特定条件(主要是温度和加热方式)下的致死时间。 14、相对热阻:指某一微生物在某条件下的致死时间与另一微生物在相同条件下的致死时间的比值。 15、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16、菌体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体的含量。 17、基质抑制作用:营养物质均存在一个上限浓度,在此限度以,内菌体比生长速率则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但超过此上限,浓度继续增加,反而引起生长素率下降。 18、临界菌体浓度:为了提高酵母的生产效率,需采用摄氧速率与传氧速率相平衡时的菌体的浓度,也就是传氧速率随菌浓变化的曲线和摄氧速率随菌浓变化的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浓度。 19、发酵机制:微生物通过其代谢活动利用基质(底物)合成人们所需的代谢产物的内在规律。 20、临界溶氧量:再好氧发酵中,微生物对氧有一个最低要求,满足微生物呼吸的最低氧浓叫临界溶氧量。

好人布朗

浅析《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的象征 摘要:《小伙子古德曼·布朗》是霍桑短篇小说中出色的一篇。该篇小说通过描写布朗受到内心罪恶的驱使去森林间参加魔鬼聚会这件事,揭示了人的本性是恶这样一个主题,批判了信仰的不彻底性,导致了最终的堕落,但同时也表现了霍桑对清教主义的矛盾看法。本文旨在分析其中的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以及作者矛盾的清教观。 关键字:《小伙子古德曼·布朗》;象征;霍桑;清教主义 纳撒尼尔·霍桑(1804—1864)是美国19世纪最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审视视角和创作手法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无论在长篇小说还是在短篇小说领域都很有建树。像《红字》、《玉石像人》、《教长的黑纱》等都受到世人的欢迎。由于加尔文清教意识的影响,霍桑的很多作品都着重描绘内在的堕落,人性的黑暗,讨论道德与罪恶的问题。在揭露人的劣根性的同时,对许多善良的人们寄予了很大的同情。在这些作品中,他不仅善于运用心理分析与描写,还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增加作品的深层含义以及其浪漫主义色彩。本文所选的是他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中的名篇《小伙子古德曼·布朗》,通过分析这篇短篇小说中象征手法,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部作品的主题以及霍桑矛盾的清教观。 《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主要讲的是生活在塞勒姆小镇的一个青年人布朗的故事。由于他没有经受住罪恶的诱惑,去森林中参加一场与恶魔的聚会,最终见证了人性丑恶的本质,失去了原有的信仰,走向了堕落的深渊。小说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为其增添了魔幻色彩,并且大量使用的象征手法,使小说充满寓言感。 一、名字的象征意义

《布朗太太的房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小题。 布朗太太的房子 王若冰 春天开始的时候,我再次登门拜访布朗太太。 布朗太太来开门时,精神明显比前两次差了不少,但稀疏而发白的头发却打理得很整齐。她还是礼貌地请我进门,将我让到沙发上,不过她开门见山地对我说:年轻人,我还是无法改变我的想法,房子我不能卖给你。抱歉。我这一次并没有急着回答她,而是看着布朗太太说:布朗太太,您知道您的这套房子已经50年了,一套50年的木房子,按照现在这个区域的价格,只值50万澳元,可是我上一次已经给到您150万澳元,您还是不同意。布朗太太,您今年多大岁数了? 我直视着她,内心有一股无名之火在往上蹿。但是我还是尽力地往下压了压。谁知,布朗太太却似乎一点也不急。她很淡然地在沙发上坐下,看着我说:我今年已经85岁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有了这150万澳元,我的余生会过得很轻松。但是,我还是那句话,房子,我是不会卖的!请回去吧! 布朗太太的话再次深深地激怒了我。可是,我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固执的老人,我除了忍耐,别无选择。去年初,我在这个区域看上了包括布朗太太家在内的6套老房子,这虽然是个老区,但是位置很好,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其他的家庭都很痛快地答应并把房子卖给了我。因为每家我几乎都是双倍或者三倍的价格买下的,因此每户人家都非常高兴地拿着钱去买新房子了。但是,当我来到布

朗太太家时,却在这里卡住了。尽管我说尽了好话,布朗太太也不松口,让她出价,她也根本不理会,只对我说:年轻人,我不会把房子卖给你!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这一次,我是抱着必胜的信心来的。我知道布朗太太无儿无女,布朗先生已经过世多年,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孤独度日,生活得并不富裕。况且布朗太太的房子在中间,我一旦改变了计划,损失将难以估算。就因为布朗太太不同意,我在这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难以进行,如今都快一年了,还毫无进展,我这一次要是再不成功,后果连我自己都难以想象。 布朗太太,我知道您对这座房子有感情,毕竟住了这么多年,留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您的心情我都能理解。不过,这房子毕竟已经50多年了,其他的几户都已经搬走了,您看看现在您的周围已经夷为平地。您一个人在这里不寂寞吗?我可以出价300万澳元,这是我最后的底线,如果您同意,我们现在就可以签订合同。我甚至还可以帮您找到一套合适的房子,帮您搬家。我保证您会满意的! 我极力地想说服布朗太太。 但是,布朗太太似乎一点不为所动,她扭过头,望向窗外,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那是一个大大的葡萄架,上边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叶子。布朗太太的目光在葡萄架上游移了一会,转过头对我说:年轻人,我知道这些。我都看到了,几户老邻居都搬走了。我的周围已经变成了一片平地,没有一点烟火气息了。但是,我要告诉你,我一点也不孤单,相反我比以前更加充实与满足了,是发自内心的满足。我

欧美各国的风俗和禁忌

欧美各国的风俗和禁忌 游客到欧洲各国、美国、新西兰以及加拿大等地去时,大都可以凭着我们在国内所得之各种资讯来判断,所以可说比较令人放心。 首先谈到欧美的礼节,必须彻底做到'女士优先'的原则,这是世界各地通用的。东方人的大男人主义至今尚未消灭,所以刚去之时,必须特别留心'Lady first'的原则。 由于崇洋心理的作崇,往往国人一到欧洲或美洲时,就显得很自卑,这都是不健康的观念。近来,出国观光的人愈来愈多,这种心理障碍也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然而困难的是语言方面的隔阂,不过旅游时,不必太在乎语言的问题,因为,旅行社会好好地为我们安排导游人员翻译,解决语言的困难。但要是在国外住下,情形就不同了。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与当地人交往,所以必须在极短期间内,将语言学好,最好是在出国之前,就将语文能力练好,才不致临时失措。除了学习语言之外,事先必须同时学习当地礼节,到了当地后,还必须多交几个当地朋友。 在家招待客人,应把屋内外打扫清洁,欧美人认为清洁的程度和民众素质的高低成正比,同时室内装潢也代表主人教养的程度,这都是必须注意的事。澳洲和新西兰的房子,都有大庭院,住在那里都要仔细照顾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不可任其荒芜或杂草众生,否则会引起邻居的不快。 应邀参加派对后,礼貌上要再回请一次。在派对中男女平等,可以随便交谈,也是个人的涵养表现,切不可缩头缩尾。 无论听或说、Yes 或No,都是彼此了解的结论。常有人说,中国人谈话委婉而含糊,这可能是因中国人人情味重而不忍心拒绝之故。所以到欧美各地,对任何人的态度都应明显,尤其女性更是如此,不可逢人便露着微笑而不说话,这就容易引起别人不确定的判断。如果自认自己的语文能力不佳,就应该与一位能替你翻译的人去参加派对。听不懂话时,要请个翻译,把自己所想要说的话明明确确地说出,不可随意应付。 干杯要干到底 俄罗斯各国的干杯和我们的一样,一定要名符其实地喝得一滴不剩才可以。干杯后,还要把杯子倒过来,表示杯里已经没有酒,这才是正式的礼貌。杯子一空,主人立刻又会为你倒酒,倒了酒后就得喝,不喝就违反礼节,如此一杯接着一杯喝。再说俄国有很多酒,酒精含量高,所以必须特别小心,真的不能喝时,应该声明。不过,最近主随客便的情形较普遍了,按照自己的酒量喝酒,主人不太会强灌。 搭便车难免有危险 无论到美国或欧洲各国,最好不要贪小便宜,为了省钱而搭便车,尤其是女性旅游者,如果凭着好奇心搭便车,等于是自杀的行为,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发生任何的意外。 搭便车吃了亏,是无处申告的,到了警局去诉讼亦无济于事,他们只有一句话:'你自己不小心才会这样!'不只是不要搭别人的便车,也不要让别人搭便车。有很多搭便车的人,其实是另有目的,多数心怀不轨,所以常有人被洗劫一空,而车子也被抢走的事件,这种情形已司空见惯,一点也不稀奇。

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KBR)

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KBR):是美国最大的私营军工企业,同时也是全球领先的工程、建设和咨询服务公司,于2002年3月在美国大型能源公司、石油服务业巨头哈利伯顿集团公司的业务重组后而产生。总部位于享有“世界能源之都”美誉的美国休斯敦,公司员工超过56000名,分布在包括澳洲、非洲、亚洲、中东、欧洲在内的世界各地。凭借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品质的服务,该公司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尤其是在政府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占据了市场领头羊的地位。 历史沿革: KBR的前身是1919年成立的布朗·路特公司,该公司在1936年获得了一个大项目——位于得克萨斯的水坝工程,这是当时得克萨斯最大的工程。为取得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该公司牵头成立了选举基金赞助国会议员林登·约翰逊进行总统选举,并且取得成功。林登·约翰逊当选总统后,该公司不仅取得了联邦政府的财政支持,还取得了一系列的政府订单,从而开始了与美国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 二战期间,布朗·路特公司开始跟美国海军合作,承建了海军航空兵基地等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的子公司为海军建造军舰。 布朗·路特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布朗去世后,美国石油服务业巨头哈里伯顿公司于1962年接管了布朗·路特公司。越战期间,布朗·路特公司在哈里伯顿公司的支持下和另外三家公司一起,承建了越战期间美军所需基础设施工程总量的约85%。

1998年,哈里伯顿的另一家从事工程建设的子公司凯洛格与布朗·路特公司合并,成立了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2006年6月,凯洛格·布朗·路特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申请上市,同年11月,该公司在纽约证交所公开发行股票;2007年4月起 KBR正式脱离哈里伯顿公司,成为独立公司。 主要业务构成: 1.政府工程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工程项目主要是指根据政府的需求新建军事基地、同时为保障军事基地的日常运转提供各项工程方面的服务,从二战起至今,该公司一直为美国军方在中东及世界各地修建军事设施。基础设施领域主要包括交通建设、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客户遍布全球各地,公司在这些项目上为客户提供工程设计、施工、项目管理、运作维护等一系列服务。 2.能源及化工业务。能源及化工业务主要为世界各地的大型或高技术难度的能源化工项目服务,如陆地及海上石油管道铺设、天然气项目、合成气项目、化工厂建设等,公司在这些项目上主要采取EPC 模式,同时也包括了项目管理、咨询以及技术服务等内容。 业务战略: 公司的业务战略是利用自身竞争优势为股东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增长的市场中确定领先地位——不断提升政府工程、能源、化工业务的市场份额;提升技术水平实现持续增长——提升能源和化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