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

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在“乃悉焚弃向所习举子业,一于医致力焉”中,“一”的意义是:A.一概

B.一律

C.专一

D.一切

E.一时

2.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

A.器物

B.外物

C.万物

D.众人

E.物质

3.在“遂治装出游,求他师而叩之”中,“叩”的意义是:

A.敲出

B.叩头

C.请教

D.考核

E.学习

4.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

A.救治

B.举起

C.翘起

D.抬起

E.推崇

5.在“私自虞,与二子诀,二子哭,道路相传谓予死矣”中,“虞”的意义是:A.顾虑

B.忧虑

C.思虑

D.考虑

E.欺骗

6.在“不一二日,肿消痘现,则极顺之症也”中,“则”的意义是:A.而

B.却

C.皆

D.乃是

E.方法

7.在“施行不易,披会亦难”中,“披”的意义是:

A.批阅

B.翻阅

C.检阅

D.阅览

E.研阅

8.在“驰骋常人之域,故有一切之寿”中,“一切”的意义是:

A.一概

B.一样

C.全部

D.普通

E.永久

9.在“惟讲学一流转未绝者”中,“转”的意义是:

A.反而

B.转变

C.返回

D.旋转

E.颠倒

10.在“然其补,非今之所谓补也,文具于《补论》条下”中,“具”的意义是:A.具备

B.陈述

C.排列

D.写作

E.全都

11.在“半年一年,劳而未验,志以厌衰”中,“以”的意义是:

A.因此

B.通“已”,已经

C.因而

D.而且

E.以至于

12.在“水流湿,火就燥,各从其类,此胜彼负,两不相谋”中,“谋”的意义是:A.商量

B.谋划

C.探讨

D.合

E.联系

13.在“新秋月华露湛,星润渊澄”中,“湛”的意义是:

A.浓厚

B.深沉

C.浸润

D.沉没

E.澄清

14.在“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中,“定分”的意义是:

A.固定的寿限

B.一定的比例

C.限定的分量

D.固定的年分

E.确定的比例

15.在“或尊贵执言难抗”中,“执言”的意义是:

A.持论

B.偏执之言

C.固执之言

D.提出的意见

E.所说的话

16.在“航千仞之渊”中,“仞”的意义是:

A.通“韧”

B.通“刃”

C.险恶

D.周制七尺

E.古长度单位,周制八尺

17.在“皆可以胜百钧,驰千里”中,“胜”的意义是:

A.尽

B.负担

C.禁止

D.战胜

E.经受得住

18.在“时惟伯嘉纳公持部使者节来蒞浙东,慎简群材”中,“简”的意义是:A.取用

B.选择

C.简朴

D.简易

E.简化

19.在“为稼于汤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于焦烂,必一溉者后枯”中,“偏”的意义是:A.不全

B.不正

C.独

D.仅

E.止

20.下列句中划线的词中哪个词义与“贱者焦劳不适,怀抱可知”中“怀抱”的意义接近:A.厥身已斃,神明消灭

B.精神不能止邪气

C.有意气之私厚而荐者

D.意多忧者,慰安云伪

E.性好吉者,危言见非

多项选择题

21.下面各组是通假字的是:

A.涂——途

B.以——已

C.睫——瞬

D.文——纹

E.偏——遍

22.下面含有“偏义复词”的是:

A.询谋得失,深遂夙心

B.昧经权之妙者,无格致之明

C.沾濡汗出,因上著粉

D.阳若同心,阴为浸润

E.以推及物之仁

23.下面的字在《康熙字典》中查“门”这个部首的是:

A.闻B.问

C.闺

D.阁

E.扪

24.下面可表示“到……去”之义的词是:

A.之

B.止

C.诣

D.造

E.适

25.下面画线部分为“名词作状语”的是:

A.使人手摸知所在

B.留淫日深,著于骨髓

C.若人无病,粱肉而已

D.病之去也,粱肉补之

E.然而其面不衣何也

二、填空题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①,《尔雅》是我国最早的②。

2.涕的古义是①,今义是②,属于词义演变中的③。

3.古书文字的错误主要表现在讹、衍、夺、①、②。

4.用汉语拼音表示“佯:于良切”①。

5.“化而裁之,推而行之”出自①,意为②。

三、词语注释

1.四方以病来迎者,遂辐凑

..于道。______

2.若以管窥天

....,以郄视文。______

3.佗令温汤

..近热,渍手其中。______

4.索隐于傅岩,收钓于渭滨,无令泥滓

..久浊清流。______

5.缀于枝叶,宛若

..结成。______

6.即操医师之术者,亦跋前疐后

....之时也。______

7.是谓冥冥

..,莫知其形。______

8.询知患咳经月

..,行动气喘。______

9.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______

10.趋世

..之士,驰竞浮华。______

11.与桐雷众记,颇或踳.驳.。______

12.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______

13.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______

14.病斯世之贸贸

..也,述先贤之格言。______

15.从老得终,闷若

..无端。______

16.学之讲无稽,故村儒

..举目皆是。______

17.失时之序,天道不几顿.乎?______

18.盖人之生也,顾.夏虫而却笑。______

19.妄谓人愚我明,人生我熟,此孟浪

..之流也。______

20.见几者

...宁袖手自珍,其为害岂小哉!______

[治]

1.遂治装出游。______

2.血脉治也,而何怪?______

[顾]

1.熊颈鸱顾,引挽腰体。______

2.顾其方旁涉玄禁,琐及游戏。______

[多]

1.必燥著母脊,故使多脊痛。______

2.子幸赐之一言,多贾君之善。______

[少]

1.纵少觉悟,咸叹恨于所遇之初。

2.又可以医师少之哉!______

[然]

1.将军以为不然。佗舍去。______

2.大率知其所以,而不知其所以然。

五、今译下文

1.臣以尪弊,迷于道趣,因疾抽簪,散发林阜,人纲不闲,鸟兽为群。

2.子南晨诣,愠形于色,咎以轻用河车,而盛称此友先识,初不言曾服凉药,且欲责效于师,必愈乃已。

3.好学之士,咸知向方;而贪常习故之流,犹且各是师说,恶闻至论。其粗工则又略知疏节,未达精旨,施之于用,罕得十全。

六、阅读

圣人设医道以济夭枉俾①天下万世人尽天年博世济众仁不可加②矣基后继圣开学造极经

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以颖特之资径造阃奥③于是采摭群书作伤寒杂病论方合十六卷以淑④后学遵而用之困甦废起⑤莫不应效若神跡其功在天下犹水火谷粟然是其书可有而不可无者也惜乎后之传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则亡之宋翰林学士王洙偶得杂病三卷于蠧简⑥中名曰金匮方论即其书也丰城之剑不终埋没何其幸耶林亿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今之传者复失三卷岂非世无和氏而至宝妄伦⑦于荆石欤仆幼嗜医书旁索群隐乃获于旴之丘氏遂得与前十卷表里相资学之者动免掣肘⑧呜乎张茂先尝言神物终当有合是书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显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诸⑨梓与四方共之由是张氏学不遗轩岐之道昭著林林总总寿域同跻⑩岂曰小补之哉后至元庚辰岁七夕日樵川玉佩邓珍敬序(《金匮要略方论》元·邓珍序) 要求:

1.给上文断句

2.注释文中加点号的词语

3.今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医古文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4.A5.B6.D7.B8.D9.A10.B

11.B12.D13.A14.A15.C16.E17.E18.B19.C20.D

21.AB 22.AB 23.CD 24.ABCDE 25.AB

二、填空题

1.①字典②词典

2.①眼泪②鼻涕③词义范围转移

3.①倒②错简

4.①(yù)+(1)án2aygnS

5.①《易经》②变化运用、推广施行

三、词语注释

1.汇聚

2.比喻见识短浅

3.加热药汤

4.自谦之词,意谓自己乃无能之辈

5.好像

6.比喻进退两难

7.形容微茫难测

8.一个月

9.长寿

10.追逐世俗名利

11.错杂

12.蒸通“燕”,蒸人指众人

13.残缺不全

14.通“眊眊”,指昏聩不明

15.糊里糊涂的样子

16.没有知识的浅薄文人

17.败坏

18.看

19.草率鲁莽

20.洞察隐微的人

四、词义辨析

治:1.整理2.正常安定

顾:1.回头看2.只是

多:1.常常2.赞扬

少:1.稍微2.轻视

然:1.对2.这样

五、今译下文

1.我因为患风痹,沉迷于学术旨趣研究,由于疾病而屡荐不仕,散发于山林之中,对人伦纲纪不熟悉,与飞鸟走兽相依伴。

2.子南一早就到了沈明生家,脸上充满怒气,指责沈明生轻易使用紫河车,而大大夸奖那位医生有先见之明,完全不说曾服用过寒凉药物,而且要求沈明生必须有效,一定痊愈才肯罢休。

3.喜爱学习的医生都知道趋向正道,但是贪求常规的医生仍旧各自认为老师的学说正确,厌恶听取高明的理论。那些技术不高明的医生又只稍微了解一些粗浅的内容,不能明白精辟的含义,在医疗实践中运用它,很少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六、阅读

1.断句

圣人设医道以济夭枉。俾①天下万世人尽天年。博世济众。仁不可加②矣。其后继圣开学。造极经妙。著于时。名于后者。和缓扁仓之外。亦不多见。信斯道之难明也欤。汉长沙太守张仲景。以颖特之资。径造阃奥③。于是采摭群书。作伤寒杂病论方。合十六卷。以淑④后学。遵而用之。困甦废起⑤。莫不应效若神。跡其功在天下。犹水火谷粟然。是其书可有而不可无者也。惜乎后之传者。止得十卷。而六卷则亡之。宋翰林学士王洙偶得杂病三卷于蠧简⑥中。名曰金匮方论。即其书也。丰城之剑。不终埋没。何其幸耶。林亿等奉旨校正。并板行于世。今之传者。复失三卷。岂非世无和氏。而至宝妄伦⑦于荆石欤。仆幼嗜医书。旁索群隐。乃获于旴之丘氏。遂得与前十卷表里相资。学之者动免掣肘⑧。呜乎。张茂先尝言。神物终当有合。是书也。安知不有所待而合显于今也。故不敢秘。特勒诸⑨梓。与四方共之。由是张氏学

不遗。轩岐之道昭著。林林总总。寿域同跻⑩。岂曰小补之哉。后至元庚辰岁七夕日。樵川玉佩邓珍敬序。(《金匮要略方论》元·邓珍序)

2.解词

①俾:使②加:超过

③阃奥:奥妙④淑:善

⑤困甦废起:病人康复、痊愈⑥蠧简:虫蚀之书

⑦伦:通“沦”,埋没⑧掣肘:从旁牵制

⑨诸:之于⑩跻:到达

3.今译

此后继往圣,开来学,登峰造极,臻至高妙,著称于当时,留芳于后代的人,医和医缓、扁鹊仓公之外,世不多见,医道的确难以精通啊!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 B ) A 高贵 B 尊重 C 尊贵 D 富贵 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 D ) A 奇怪 B 惊奇 C 使……奇异 D 认为……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C ) A 回避 B 要求 C 征召 D 宠爱 4.“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 A ) A 研磨 B 锋利 C 厉害 D 针灸 5.“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 C ) A 谥号 B 年号 C 庙号 D 别号 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B ) A 稍微 B 逐渐 C 很快 D 一点儿 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 B ) A 轻微的病 B 四肢的病 C 体表的病 D 严重的病8.“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 B ) A 纪念 B 通“记” C 回忆 D 纲纪 9.“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C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 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 D )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 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 B )A.一向B.从前C.趋向D.刚才 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D )A.才能出众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 B )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 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 A ) 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 D 柔软 15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 B ) 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 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 A ) 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 17 “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 C ) 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18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 ) A用B通“试”C法式D形式 19.“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 C )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 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D )A表谦副词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 21.“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 B )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

最新《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本文由大学生电脑主页( )收集整理,大学生电脑主页——大学生的百事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着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8分。) 1、《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2、王昌龄最擅长的是() A、七言律诗 B、七言歌行 C、五言绝句 D、七言绝句 3、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4、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著名作家是() A、巴金 B、郁达夫 C、老舍 D、朱自清 5、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A、闻一多 B、戴望舒 C、郭沫若 D、冰心 6、冰心《往事》(——之十四)借助对大海的描绘。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志,这叫做() A、铺张扬厉 B、托物言志 C、映衬对比 D、渲染烘托 7、屠格涅夫《门槛》的基本表现手法虽() A、比喻 B、拟人 C、象征 D、夸张。 8、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件,就是() A、顺叙 B、倒叙 D、插叙 D、平叙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题中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6分。) 1、下列诗作属于七言律诗的是() A、王维《山居秋瞑》 B、李白《送盂浩然之广陵) C、王昌龄〈从军行》 D、社甫《登高》 E、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

难)》 2、下列作品集属于朱自清创作的有() A、《踪迹》 B、《风景谈》 C、《背影》 D、《欧游杂记》 E、《闲书》 3、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指出长辈对子女的关怀应体现在() A、给他们一个生活技能 B、向他们指示一条生活道路 C、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D、让他们走一条既走的生活道路 E、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 4、屠格涅夫《门槛》通过一组象征性形象,()。 A、反映俄罗斯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英勇斗争的情景 B、赞颂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C、揭露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D、表现了对“圣人”的崇拜 E、斥责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5、构成完整的小说世界的要素有() A、人物 B、时间 C、地点 D、情节 E、环境 6、培根在《论学问》中指出,治学的目的是() A、幽居养静 B、权衡轻重 C、善于辞令 D、变化气质 E、审察事理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_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名句。 2、王昌龄《从军行》:“___________,孤城遥望玉门关。” 3、辛弃疾《摸鱼儿》:“___________。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元散曲有小令和 _____________之分。 四、词语解释题(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每小题1分,共10分。)

浙江省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医古文(一)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医古文(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76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咸不之信,讵日未昃,而气绝矣”中的“昃”义为( ) A.天亮 B.天黑 C.太阳落山 D.太阳西斜 2.“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义为( ) A.东面 B.北面 C.屏风 D.矮墙 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中“坟”义为( ) A.洲中坟墓 B.水中高地 C.上古典籍 D.山崖 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中“庸”义为( ) A.担忧 B.使用 C.庸俗 D.庸医 5.“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中“经理”义为( ) A.研究原理 B.研究整理 C.经典理论 D.经过整理 6.“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的“尚”义为( ) A.选择 B.久远 C.高深 D.犹且 7.“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中“望”义为( ) A.远远地 B.希望 C.远远地看见 D.想起 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中“结草”义为( ) A.结打草绳 B.捆扎草木 C.报恩 D.报仇 9.“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中“愿”义为( ) A.愿望 B.愿意 C.请求 D.希望 10.“人于父子昆弟之恩犹或薄焉”中“昆弟”义为( ) A.兄弟 B.长兄 C.长弟 D.堂弟 11.“一齐之傅几何,众楚之咻易乱”一句出自( ) A.《与薛寿鱼书》 B.《不失人情论》 C.《病家两要说》 D.《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12.《良方自序》的作者是( ) A.赵学敏 B.沈括 C.王世贞 D.宋濂 13.《用药如用兵论》选自( ) A.《儒门事亲》 B.《医宗必读》 C.《景岳全书》 D.《医学源流论》 14.下列句子中“当”义为“在”的是( ) A.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B.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 C.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 D.今子当始弱之时,有荼毒之祸 15.下列句子中“以”为顺接连词的是( ) A.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 B.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 C.循其两股,以至于阴 D.其窃滑以夷,其肌廉以微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命题方式: 统一命题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8 —2009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语文》课程期末考试试题B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 (每小题 分,共 分) .《秦晋崤之战》中提出“骄兵必败”的是: ( ) .蹇叔 .原轸 .王孙满 .皇武子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 ) .我们期盼回去啊 .我们已经回去啦 .我们还是回去吧 .我们还要回来的 提出“齐物论”的是: ( ) .孟子 .庄子 .老子 .墨子 .“于我心有戚戚焉”一句出自于: ( ) .《庄子》 .《论语》 .《孟子》 .《史记》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 ( ) .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 .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 .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以下哪一点不是孟尝君的性格特点? ( ) .深谋远虑 .目光不敏锐 .礼贤下士 .心胸宽广 .元代最著名的戏曲品种是: ( ) .院本 .诸宫调 .杂剧 .南戏 .古代的“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 ( )

论语。 .大学。 .中庸。 .春秋。 .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 )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温柔敦厚。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思无邪。 .《左传》最擅长描写的是: ( ) .谋臣策士的游说 .战争 .政治、外交 .鲁国内政 .《沉沦》、《围城》、《百合花》、《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依次是: ( ) .达郁夫 钱钟书 茹志鹃 冰心 .郁达夫 钱钟书 茹志鹃 丁玲 .丁玲 钱钟书 达郁夫 茹志鹃 .叶圣陶 钱钟书 茹志鹃 张洁 .《倾城之恋》的作者是: ( ) .庐隐 .张爱玲 .张天翼 .周作人 .从《雷雨》的人物关系中,选择正确一项:( ) .周萍与鲁大海是同父同母兄弟 .周萍与鲁大海是异父同母兄弟 .鲁四凤与鲁大海是同父同母兄妹 .周萍与周冲是同父同母兄妹 . 年代以抒写吐鲁番情歌著称的诗人是: ( ) .闻 捷 .郭小川 .贺敬之 .艾 青 .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个文学流派是以一篇小说的名字命名的,该小说的作者就是:( ) .舒 婷 .王 蒙 .卢新华 .刘心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 ( )

医古文模拟试题4

模拟练习四 一、给下列汉字注音(每字0.5分,共5分) 1.醪 2.恚 3.蓍 4.蕞 5.赍 6.诣 7.盍 8.訾 9.诠 10.侪 二、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艺 2.权 3.专 4.铁 5.树 6.戏 7.参 8.获 9. 宝 10.剧 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 1.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之肇端。 2.仓卒.()之间,何所趋赖? 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4.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5.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涙.()。 6.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 7.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8.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9.及参膏成,三饮之苏.()矣。 10.熊颈.()鸱顾,引挽腰体。 四、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中,“精”是指();“诚”是指()。2.东汉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是:“指事者,(),(),上下是也。”

3.(《》)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典。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收字()。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第以人心积习既久,(),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7.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崇饰其末,忽弃其本,()。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8.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9.人之所病,();(),病道少。 10.经方者,(),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正确打√,错误打×) 1.《养生论》的作者是张景岳。 2.“寸”属于“六书”中的指事字。 3.“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句中,“诣”的意思是“旨意”。 4.“望日”,指阴历每月的初一。 5.在“声随影附”中,“声”、“影”的语法特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六、语译(每题1分,共10分) 1.扁鹊曰:“血脉治也,而何怪?昔秦穆公尝如此,七日而寤。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 2.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

重庆市专业职称考试--医古文试题

重庆市专业职称考试 医古文试题 试卷的说明 (1)全卷共9个大题,共150分; (2)所有职称都必做第一题~第七题(100分);考副高和正高必做第八题(25分); 考正高必做第九题(2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所以青衿之岁,高尚兹典”中“青衿之岁”指() A.年幼之时 B.求学之时 C.患病之时 D.白首之时 2. 比喻至孝之举的词语是() A.刲股 B.伏轼 C.推毂 D.捐馆舍 3.“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中“蒿艾”意思是() A.长得好的野草 B.可以治病的药草 C.自喻不才 D. 比喻不同的人才 4.“思过半”义为() A.收益多 B.刻苦努力 C.思虑多 D.进展神速 5.“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慈训”一句,注释错误的是() A. 迪:继承。 B.帝轩:黄帝。 C.烈:功业。 D.祗:只是。 6. 在《仓公传》中,公乘阳庆对淳于意说“尽去而方书,非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A.全部抛弃你原来学习的方书是不对的。 B.全部抛弃原来学习的方书,不是这样的。 C.全部抛弃你原来学习的方书,不是这个意思。 D.全部抛弃你原来学习的方书,因为它们是不对的。 7. “散发林阜,人纲不闲”的“闲”义为() A.闲散 B.悠闲 C.闲暇 D.熟悉 8. 下列没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句子是() A. 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B. 吉凶之机,应若影响。 C. 但日服而病日增。 D. 四肢肿痒拘挛,可汗而出之。 9. “乐于用则豫章贵”中“豫章”比喻() A.低贱的人 B.无用的人 C.迟钝的人 D.胆怯的人 10.“先生隔垣见人,何必饮上池之水?”出自() A. 黄帝、岐伯之事 B. 长桑君、扁鹊之事 C.公乘阳庆、仓公之事 D.涪翁、程高之事。 11. 以同书的祖本或别本对照校勘的方法叫() A.对校 B.他校 C.本校 D.理校 12.“脉至如火薪然”中“然”与“燃”的关系为() A.异体字 B.同形词 C.通借字 D.古今字 13.“善摄生者,宜暂远帷幕“中”帷幕“采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 B.委婉 C.借代 D.举隅 14.“乃与庖牺氏之八卦绵历今古”中,“庖牺氏”即() A.伏羲氏 B.神农氏 C.黄帝 D.岐伯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期末考试医古文复习题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期末考试医古文复习题医古文今译和断句题 卷D翻译句子 1,冰弱年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我年轻时就仰慕医道,一向喜好养生,有幸接触《素问》这部真经,就用作借鉴。然而传世的版本有错误,篇目重复,前后没有条理,文义相差甚远,施行运用不易,阅读领会·也困难岁月已久,沿袭而成弊端。 2、菊菊春生夏茂,秋花冬实,备受四气,饱经露霜,叶枯不落,花槁不零, 味兼甘苦。性禀平和。昔人谓其能除风热,益肝补阴,盖不知其得金水之精英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 菊在春天开始生长,到夏天枝繁叶茂,在秋天里开花,到冬天结果实,四时节气全部经历过,饱经露水、霜冻,叶子就算枯萎也不掉落,花虽然干槁而不凋零,味道甘中带苦,药性平和。以前的人说它能除风热,对肝有益,补阴分,却不知它得到金水的精华特别多(花盛开在秋冬天,秋天属金、冬天属水)。对金(肺)水(肾)二脏更加有益。 3、然而载祀绵远,简编亏替,所详者虽广,所略者或深。讨简则功倍力烦,取舍则论甘 忌苦。永言笔削,未暇尸之。 但是年代久远,书籍残缺不全,论述详细的其医学内容虽然很多,论述简略的有的却也有很深奥。探讨简册就会花费成倍的工夫和烦重的气力,要对这些书籍进行选择取舍,就会觉得非常的辛苦,总是说要修订,,可是

没有时间主持此事。 “或深”--或,表示转折;深,深奥。 4、盖人之生也,顾夏虫而却笑,以为是物之生死,何其促也!而不知我实犹 是耳。当其受生之时,已有定分焉。所谓定分者,元气也。 当人们活着的时候,我们看到夏天昆虫短暂的生命就讥笑它,认为这种动物的从生到死,何等短暂啊!却不知我们人类其实像这种动物一样罢了。 当他坐胎的时候已经有一定的寿数了。所说的寿命的定数,就是禀受的元气。 却,然后 5、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 步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 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 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凡是要想成为好的医生,必须熟悉素问、甲乙、、、、、等经典着作药方,又需了解阴阳算命,看相,以及算命、周易并必须精通熟练。如此才能成为大医。如果不能这样,就好比没有眼睛在夜里走路,一动就会导致失败。其次还需要熟读次方,好好思索其中的道理,才可以跟他谈论医道,还需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 D )中叶的诗歌305篇。 A、战国 B、东周 C、秦汉 D、春秋 2、( B )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道路。 A、《诗经》 B、《楚辞》 C、《国语》 D、《史记》 3、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A)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 4.《张中丞传后叙》:“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指以相语”的是( B)A.于嵩读《汉书》事B.南霁云抽矢射佛塔事 C.张巡慷慨就戮事 D.南霁云拔刀断指事 5.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A) A.“顺民之天”以治国 B.反对辍飧饔以劳吏 C.种树要“顺木之天”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传统表现手法是(C) A.句句骈偶B.通篇押韵 C.主客对话D.借景抒情 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上片情景交融的方式是(D) A.自然天成B.因情造景 C.融情入景D.移情于景 8、《战国策》一书的整理编订者是(B ) A、郭茂倩 B、刘向 C、司马迁 D、班固 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C ) A、屈原 B、白居易 C、杜甫 D、辛弃疾 10、《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D ) A.山水诗B.送别诗C.悼亡诗D.爱情诗 11、《陌上桑》写罗敷美貌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正面刻画B.侧面烘托C.对比反衬D.类比彰显 12、在元曲四大家中,( C )是成就最高、最有影响的一家。 A关汉卿B白朴C马致远D郑光祖 13、《诗经》的传统分类是( B ) A 南、风、雅 B 风、雅、颂 C 雅、颂、南 D 颂、南、风 14、《庄子》散文运用的主要手法是( C ) A 重言 B 卮言 C 寓言 D 杂言 15、《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的体式是( D ) A 四言体 B 五言体 C 七言体 D 杂言体 16、《史记》的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是(D ) A 记述历史帝王的兴衰沿革 B 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的事迹 C 记述重要人物的家庭兴衰

医古文模拟精彩试题2

模拟试题二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邇 2.穀 3.實 4.豐 5.書 6.攣 7.薦 8.獵 9.勝10.禮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 1.属.()使勿逐。 2.终朝未餐,则嚣.()然思食。 3.卒.()然遭邪风之气。 4.譌.()者绳之。 5.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 6.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7.不反.()者,临涯已晚。 8.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9.及参膏成,三饮之甦.()矣。 10.犹慈.()石取铁。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精气内伤,(),是所独失也。 2.感往昔之沦丧,(),乃(),博采众方,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标格亦资于诂训,(),出不 由户者也。 4.虽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鉴形;即壁影萤光,(); 竹头木屑,曾利兵家。 5.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长幼妍蚩,怨亲善友,(), 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6.孔安国序《尚书》曰:(),谓之三坟,言()也。” 7.若是轻生,()?而进(),退不能爱身知己, 8.至齐之得,(),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生为死。 9.东汉许慎给会意字下的定义是:“会意者,(),(),武信是也。” 10.汉字形体结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篆书,(),楷书草书行书,

简化字六个阶段。 11.(《》)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字典,首创()编排法编写的工具书。 12.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13.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中,“精”是指();“诚”是指()。 14.《伤寒论》的作者是东汉著名医家张机,字()。相传曾任长沙太守,世称()。 15.《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一文的作者是金代著名医家(),字()。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斛”字的正确读音是() A.hú B.dòu C.jiǎo D.dù 2.“眄”字的正确读音是() A.měi B.miǎn C.miǎo D.gaì 3.“忒”字的正确读音是() A. shì B. tè C.huò D.gè 4.“觇”字的正确读音是() A.jiàn B.jiǎn C.chān D.zhàn 5.“肓”字的正确读音是() A.máng B.wáng C.mó D.huāng 6.在“得金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二家之说”中,“旁”的意义是() A.又 B.另 C.广 D.皆 7.在“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色黑,长可尺所”中,“可”的意义

(完整word版)医古文词汇-期末考试必备

一、通假字 《扁鹊传》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通:肓,膏肓;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通:技,技术。) 《华佗传》 1.昕卒头眩堕车。(通:猝,突然。) 2.下利先常啼。(通:痢,泄泻。) 3.故当死。(通:固,一定。) 4.何忍无急去药。(通:弆,储藏。) 5.考竟佗。(通:拷,拷打。) 《养生论》 1.较而论之。(通:皎,明白地。) 2. 嚣然思食。(通:枵,空虚。) 3. 颈处险而瘿。(通:岩,山区。) 4. 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通:脠,腥味。) 5. 攻之者非一涂。(通:途,途径。) 6. 思虑销其精神。(通:消,减少。) 7.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通:犹,好比。) 8. 志以厌衰。(通:已,已经。) 9. 薰辛害目。(通:荤。) 《伤寒论》序 1. 卒然遭邪风之气。(通:猝,突然。) 2. 而方震栗。(通:慄,战慄,发抖。) 3. 撰用《素问》……。(通:选,选取。) 4. 并平脉辨证。(通:辨,辨治。) 5. 经络府俞。(通:腧,腧穴。)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 而云世阙。(通:缺,缺失。) 2. 大济蒸人。(通:烝,众多。) 《串雅》序 1. 尝引以为憾。(通:常,经常。) 2. 过予谭艺。(通:谈,交谈。) 《大医精诚》 1. 血脉荣卫之通塞。(通:营,营气。) 2. 俞穴流注。(通:腧。) 《医案四则》 1.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通“缺”,使…空缺) 2. 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通:帖.) 二、古今字 《扁鹊传》 1.揲荒爪幕。(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5.八减之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同“腧”,腧穴。) 《华佗传》 1.县车边。(同“悬”,悬挂。) 2.数乞期不反。(同“返”,返回) 3.佗针鬲。(同“膈”,膈腧穴。) 4.病亦行差。(同“瘥”,好转。) 5.苦四支烦。(同“肢”。) 6.君有急病见于面。(同“现”,显现。)7.属使勿逐。(同“嘱”,嘱咐。) 《养生论》 1. 凡所食之气。(同“饩”,食物。) 2. 榆令人瞑。(同“眠”。) 《伤寒论》序 1. 知之次也。(同“智”,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 华叶递荣。(同“花”。) 《串雅》序 1. 食厚奉者。(同“俸”,俸禄。) 2. 动色相戒。(同“诫”,告诫。) 《大医精诚》 1. 长幼妍蚩。(同“媸”,丑。) 2. 差—— (同“瘥”。) 3. 羞—— (同“馐”。) 《不失人情论》 1. 五藏各有所偏。(同“脏”。) 《与薛寿鱼书》 1. 医之效立见。(同“现”。) 《医话四则》 1. 如火薪然。(同“燃”,燃烧。)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大学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中的“吾其还也”应解释为:() A.我们期盼回去啊B.我们已经回去啦 C.我们还是回去吧D.我们还要回来的 2.“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中“何兴之暴也”应理解为:() A.他的兴起多么突然啊B.他为何产生残暴之心啊 C.是什么让他暴跳如雷啊D.为什么他要实施暴行啊 3.“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一句中“属”字通()字。 A.阻B.嘱C.祝D.助 4.“会当凌绝顶”后面一句是()。 A.一览群山小B.一览名山小C.纵览江山小D.一览众山小 5.成语“梨花带雨”见于谁的作品?() A.孟子 B.王维 C.白居易 D.陶渊明 6.窦娥的三桩誓愿不包括:() A.血溅白练 B.六月飞雪 C.三年亢旱 D.诛杀奸人 7.古典名著《红楼梦》的成书年代是:() A.唐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8.以下哪一句不是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A.感于哀乐,缘事而发。B.温柔敦厚。 C.乐而不淫,哀而不伤。D.思无邪。 9.“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这句诗出自:()A.《黑夜》B.《黑眼睛》C.《远和近》D.《一代人》 10.被曹禺认为“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是()。 A.周朴园B.周繁漪C.鲁侍萍D.鲁大海 11.著名诗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B.《致大海》C.《西风颂》D.《我曾经爱过你》12.作者鲁迅对阿Q的批判态度是()。 A.麻木不仁B.哀其不幸C.怒其不争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3.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美誉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歌德C.普希金D.雪莱 14.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现当代诗歌流派“朦胧诗群”的代表?() A.杨炼B.北岛C.余光中D.舒婷 15.汪曾祺出的第一部小说集是()。 A.《受戒》B.《邂逅集》C.《羊舍的夜晚》D.《大淖记事》 16.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其词收在哪本词集里?() A.《如梦令》B.《易安居士集》C.《漱玉词》D.《声声慢集》 17.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A.《土地》B.《泪水》C.《我爱这土地》D.《祖国》 18.以下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是:() A.哈姆莱特B.威尼斯商人C.亨利四世D.浮士德 19.《变形记》的作者是:() A.格里高尔B.尤奈斯库C.卡夫卡D.海明威 20.以下不属于英国“湖畔派”之一的诗人是:() A.华兹华斯B.雪莱C.柯勒律治D.骚塞 二、简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简析汪曾祺小说《陈小手》的写作特点。 2. 简述普希金《致大海》中“大海”的象征意义。 三、论述题(任选一题且只需答一题,共20分;多答不会多给分): 1.分析《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论辩特色。 2.赏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艺术特色。

医古文模拟试题

医古文模拟试题

————————————————————————————————作者:————————————————————————————————日期:

模拟练习五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顯 2.實 3.穀 4.歲 5.豐 6.動 7.義 8.補 9.殺 10.達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 1.继复并心壹志,徧.览前贤注释。 2.兼《灵枢》九卷,迺.其数焉。 3.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 4.劳而未验,志以.厌衰。 5.而寸口关尺,有浮沈.絃紧之乱。 6.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 7.今余著此吐汗下三法之诠,所以该.治病之法也。 8.辟.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9.卒.然遭邪风之气。 10.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伤寒论》的作者是张机,字(),被后世尊为() 2.《养生论》的作者是()字()。 3.我国最早的字典是()。最早的词典是()。 4.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清代()等人编撰的()。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不同的字。

6.象形者,(),随体诘诎,()是也。 7.感往昔之沦丧,伤(),乃勤求古训,()。 8.孔安国序《尚书》曰:()、神农、黄帝之书,谓之(),言大道也。 9.因敢忘陋效颦,(),固非敢(),然不屑沿街持钵。 10.故学者必须(),精勤不倦,不得(),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11.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蚩,怨亲善友,()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12.使圣人预知微,能使良医得蚤(),则疾可(),身可活也。 13.然而,其文(),其意博,其理(),其趣深。 14.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精究方术,上以疗(),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15.虽然,他山之石,可以();(),可以鉴形。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视见垣一方人”中,“垣”的意思是() A.矮墙 B.土堆 C.土坡 D.隔断 2.在“欲诣扶桑,无舟莫适”中,“诣”的意思是() A.造诣 B.选择 C.宗旨 D.到 3.在“是医之于医尚不能知,而矧夫非医者”中,“矧”的意思是() A.大概 B.牵引 C.况且 D.或许 4.在“长可尺所”中,“所”的意思是()

医古文一考试题集

医古文(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其论遐远,然称述多,而切事少,有不编次”中“有”义为( )。 A.有时 B.有的 C.有人 D.又 2.“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中“长物”义为( )。 A.长条的东西 B.多余的东西 C.好的东西 D.擅长的东西 3.“存其可济于世者,部居别白,都成一编”中“别白”义为( )。 A.另外明白 B.区别空白的地方 C.区别明白 D.另外用空白的方式 4.“上宣下畅,无所凝滞,虽有奸邪,何恶之遂”中“遂”义为( )。 A.实现 B.称心 C.于是 D.接着 5.“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中“负”义为( )。 A.负责 B.承担 C.牵累 D.失败 6.“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一句出自( )。 A.《陈情表》 B.《进学解》 C.《前赤壁赋》 D.《兰亭集序》 7.“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中“猥”义为( )。 A.担忧 B.卑下 C.句首语气词,无义 D.我 8.“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的“适”字义为( )。 A.调适 B.询问 C.使…顺畅 D.诊查 9.“悬车边,欲造佗”的“造”义为( )。 A.告诉 B.请教 C.前往 D.给……看 10.“委付凡医,恣其所措”的“恣”义为( )。 A.请求 B.不管 C.希望 D.听凭 11.《赠医师葛某序》的作者为( )。 A.袁枚 B.宋濂 C.顾景星 D.刘禹锡 12.“则仓促之间,何所趋赖”一句出自课文( )。 A.《不失人情论》 B.《大医精诚》 C.《病家两要说》 D.《养生论》 13.《用药如用兵论》选自( )。 02976# 医古文(一)试题第1 页共5 页

医古文模拟试题4讲课讲稿

医古文模拟试题4

模拟练习四 一、给下列汉字注音(每字0.5分,共5分) 1.醪 2.恚 3.蓍 4.蕞 5.赍 6.诣 7.盍 8.訾 9.诠 10.侪 二、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藝 2.權 3.專 4.鐵 5.樹 6.戲 7.參 8.獲 9. 寶 10.劇 三、写出下列句中加点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题0.5分,共5分) 1.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之肇端。 2.仓卒.()之间,何所趋赖? 3.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麤.()至浅之思。 4.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5.如引涎、漉涎、嚏气、追涙.()。 6.今之游权门,食厚奉.()者。 7.能使良医得蚤.()从事。 8.至齐之得,犹慈.()石取铁。 9.及参膏成,三饮之甦.()矣。 10.熊颈.()鸱顾,引輓腰体。 四、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孙思邈《大医精诚》一文中,“精”是指();“诚”是指()。

2.东汉许慎给指事字下的定义是:“指事者,(),(),上下是也。” 3.(《》)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也是最早的一部综合性()典。 4.《说文解字》的作者是(),收字()。 5.异体字是指()()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6.第以人心积习既久,(),即决长波犹虞难涤,使辨之不力,()。此余之所以载思而不敢避也。 7.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崇饰其末,忽弃其本,()。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8.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9.人之所病,();(),病道少。 10.经方者,(),量疾病之浅深,(),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 五、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正确打√,错误打×) 1.《养生论》的作者是张景岳。 2.“寸”属于“六书”中的指事字。 3.“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句中,“诣”的意思是“旨意”。 4.“望日”,指阴历每月的初一。 5.在“声随影附”中,“声”、“影”的语法特点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医古文期末考试试题

林峰?北中医硕士国医战队 2015-01-05 18:37 来自QC空间日志 《医古文》期末考试试题【一】 医古文试题 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 (类型说明: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 A高贵B尊重C尊贵D富贵 2?“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 A奇怪B惊奇C使……奇异D认为……奇异 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A回避B要求C征召D宠爱 4?“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 A研磨B锋利C厉害D针灸 5?“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 A谥号B年号C庙号D别号 6?“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A稍逐渐C很快D 一点儿 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A轻微的病B四肢的病C体表的病D严重的病 8 ?“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 A纪念B通“记” C回忆D纲纪

9?“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A.没有B .沉没C .死亡D .隐没 10.“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 A.删去B .缩减C .调整D .节取 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 A. —向B .从前C .趋向D .刚才 12.“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A.才能出众B .聪明敏锐C .见解高明D .口才敏捷 13.“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 A.奉献B .拿着C .赏赐D .断送 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 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D柔软 15“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 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 16“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 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 17“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 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 18“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用B通“试” C法式D形式 19.“去圣寝远,其学难精”中“寝”的意思是() 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 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

大学语文考题

一、单选题 1.《马伶传》马伶拜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的主要启示是() A.深入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B.善于模仿是艺术创造的根本途径 C.刻苦磨炼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D.耻居人下是最可贵的从艺精神 2.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3.《哭小弟》中小弟、蒋筑英、罗健夫的共同品格是() A.贡献卓着B.无私奉献C.全才罕遇D.英年早逝 4.《长恨歌》第四部分所描绘的杨玉环在仙界思念唐玄宗的情景是() A.天然之境B.融情入境C.移情于境D.因情造境 5.贯串《爱尔克的灯光》的线索是() A.故居的变迁B.亡姐的不幸遭遇C.三种灯光的依次闪现D.“长宜子孙”四个字的联想 6.《先妣事略》写母亲娘家的良好家风和娘家人的受欢迎,对刻画母亲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B.类比C.烘托D.象征 7.下列文章,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8.《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比拟C.借代D.排比 9.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情景交融方式是() A.自然天成B.融情入景C.移情于景D.因情造景 10.《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与崩溃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11.对《再别康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B.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C.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D.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唯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12.以下哪一个不是冯谖所谋的“三窟”()A.市义于薛B.薛地建C.游说于梁D.游说齐王 13.《吃饭》选自钱钟书的()A.《人兽鬼》B.《围城》C.《写在人生边上》D.《谈艺录》 14.《声声慢》中,“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A.休闲感B.急切感C.失落感D.绝望感 15.《咬文嚼字》的中心论点是() A斟酌字句就是调整思想感B文学的文字更注重联想意义C文字的运用要有创造精神D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16.《哦,香雪》的整体建构特点是() A.思想感情的多重性B.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C.以铅笔盒为聚焦点D.借景物描写刻画人物心情 17.称赞《蒹葭》一诗“最得风人深致”的是() A.王国维的《人间词话》B.朱熹的《诗集传》C.郁达夫的《孤独的秋》D.王夫之的《姜斋诗话》18.以“心里想”、“心里又想”领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A.行为描写B.语言描写C.直接心理描写D.典型细节描写19.《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物抒情B.借象征抒情C.借举止抒情D.借典故抒情 20.在鲁迅散文《秋夜》中喻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的形象是() A.不惜献出生命去扑火的小青虫B.对未来抱着希望之梦的小粉红花 C.饱经沧桑、坚实挺拔的枣树D.奇怪而高的天空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2.答案:b3.答案:b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b8.答案:b 9.答案:c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c14.答案:c15.答案:d 16.答案:b17.答案:a18.答案:c19.答案:b20.答案:c 二、多选题 1.答案:acde

医古文模拟试题(2020年整理).doc

一、写出下列繁体字的简化字(每字0.5分,共5分) 1.護2.興3.藥4.葉5.異6.斷7.體8.還9.動10.戲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横线的通假字、古字或异体字的通行字体(每 题0.5分,共5分) 1.昧经权之玅(炫)者,无格致之明。 2.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 3.病亦行差(瘥)。 4.使人奋迅感慨激厉(励)之不暇。 5.譌(谓)者绳之。 6..国中治 ....... ....穰.()过于众事。 7.而用度箴(针)石汤火所施2。 8.因敢忘陋效矉(颦)。 9.旁涉元(玄)禁。 10.不得起一念蔕(蒂)芥之心。 三、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养生论》的作者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嵇康),字()。 2.《类经》的作者是(张介宾),字是(景岳)。 3.而(),有浮沈弦紧之乱;(),有高下浅深之差。 4.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5.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评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6.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 7.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8.孔安国序(《尚书》)曰:(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9.独以应策多门,操觚只手,(),方就其业。 10.然刻意研精,(),或识契真要,()。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11.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12.《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等四部分。 113.“曾不可以告咳婴之儿” 中的“咳”同(孩),意思是 (小孩)。 114.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提出:“象形者,(),(),日月 是也。”115.《中国医学大辞典》的作者(),《中国药学大辞典》的 作者()。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在“今主君之病与之同,不出三日必间”中,“间”的意思是(D) A.间隔 B.延误 C.加重 D.病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