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西师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备课本科目数学

年级二年级上册

单元三四单元

姓名

年期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最新教案全册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第1课时 课型:主备人: 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第4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过程与方法: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0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挂图(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挂图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挂图(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1)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2)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4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3)挑战题:看图思考。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 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 棵树?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板书: 1+1+1+1+1+1+……+1=28 2+2+2+……+2=28 7+7+7+7=28 4+4+4+4+4+4+4=28 …… 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 同等) 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7相加) 7、教师:求4个7或7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互动探索

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 (1)4个7和7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7×44×7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学习例2 (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4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学具摆一摆 2、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西师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西师版) 第九单元总复习总第50课时教学设计 余朝友 执教 余朝友 课题 总复习 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46~125页乘法与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并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题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回顾、梳理的过程,初步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分数,会用分数表示实际操作结果,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任课教师自主意见 一、回忆梳理本学期学习的内容(1)出示教科书第126页主题图,学生看图,说说他们在做什么。(2)你能像他们一样,回顾一下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吗?(3)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议一议本册书包含哪些知识?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共同意见写在卡片上。教师巡视,关注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梳理知识。(4)小组汇报出示小组汇报要求:①请全体同学认真倾听每一位小组代表的发言。②请各小组记录员边听边用笔将其他小组与你们小组相同的地方勾画出来。③勾画完之后,请各小组发言的代表对前面同学的发言只作补充,不作重复汇报。二、复习乘法与除法 1.复习口算先以口算比赛的形式完成教科书第

126页第1题,补充以下口算题。80÷8=200×5=4×25=65÷8=指名汇报,并分别说说是怎样算的。2.复习笔算问:用竖式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独立计算教科书第126页第2题,教师巡视,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进行指导。全班交流,指名板演,并结合题目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304×5= 3.复习估算学生先谈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估算,是怎样用的?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乘法与除法的第3题,同桌再相互说说自己是怎样估算的。全班交流,指名说出估算方法,如果学生有不同的估算方法,只要是合理的,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如52×9≈,可以用50×9,也可以用52×10进行估算。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分数学生先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题。指名口答填写结果,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通过交流进一步强调平均分。2.简单的同分母加减法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27页分数的初步认识第2题。全班交流,汇报结果时,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进行整理和复习的?你有什么收获?五、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2,3,4题教学反思

西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设计(全册)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1课时数数(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课件(或实物、挂图)演示,师生一起数一数。教师介绍计数单位“万”。 出示例2示意图。一摞纸是1000张,这里一共有多少张?学生在示意图上独立一千一千地数一数,并和同桌一起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10个一千是一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0、2000、3000……10000。 3、整体认知计数单位,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 (1)看一看、读一读。 教师出示计数单位对比图(第3页例3),让学生看着图,读一读:一、十、一百、一千、一万。 (2)拨一拨、说一说。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次体验一、十、一百、一千、一万产生的过程。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归纳: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新知、拓展提高 (一)互相说一说。 ()张1角是1元,()张1元是10元,()张10元是100元,10张100元是()元,10个一千元是()元。 (二)完成第4页课堂活动第1-3题,学生独立思考,试做。然后小组交流,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2017西师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二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5名,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能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有提高,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体验收获的乐趣。每位学生都很天真活泼,他们在学习上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在学习的探究上也是无止境的,因此基于他们无限的求知欲望,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好数学。但是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数学的学习需要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因此在教学时注重培养他们对生活的密切接触,培养其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课堂教学常规还有待于尽早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导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任务,目的,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

一单元教学设计者: 克、千克、吨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 3.知道吨、千克、克的实际意义及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 4.培养学生操作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 2.通过实践、观察和推算,认识1吨物体的质量,初步建立吨的概念。三、教学难点: 认识1克有多重和建立1千克质量的观念 四、课前准备: 天平、台称、2分硬币、2袋分别重500克的盐、一些实物如苹果、几粒花生、扣子、鸡蛋等。 五、教学课时:3课时 第1课时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体验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8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称,1角硬币,糖等物品 学生准备:一袋500克的盐,梨,1角硬币,大米,黄豆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呈现超市购物称重量的对话情境,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说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吨切入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认识工具称。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的呢?(用秤称) 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要用到计量物品质量的工具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 册全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表内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4、对学生进行爱树护树的教育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 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看图,你想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板书: 1+1+1+1+1+1+……+1=28 2+2+2+……+2=28 7+7+7+7=28 4+4+4+4+4+4+4=28 …… 3、提问: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 5、教师: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7相加) 7、教师:求4个7或7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 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互动探索 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 (1) 4个7和7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7×4 4×7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3、学习例2

(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每次摆3根摆4次,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你是怎样想的 (2)小组讨论: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三、课堂活动 1、课堂活动第1题。学具摆一摆 2、课堂活动第2题。小组活动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根据加法写乘法算式。 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读出算式,说名称 3×7 2×5 6×4 3×4 2、摆一摆,说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每次摆4个圆,摆3次。 每次摆2个圆,摆4次。 每次摆3个圆,摆5次。 3、看图写算式。 练习一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全班交流。 二、发展练习 1、看图填数。

西师版第二册数学教案

一、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第一课时:数数 教学内容:教材P1——2 教学目的:1、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物体的个数。 2、认识计数单位“一”与“十”知道10个十是一百。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100根小棒,橡皮筋 教学重难点:能熟练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知道10个十是一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P1情景图 师:小朋友们,你从这副图上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同桌交流、汇报) 这些数都是比20大的数,除了从图上观察到的再想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那些地方用到了这样的数?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不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的吗? (生交流) 2、揭示课题 3、师:100以内的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处都会有用的,你们想认识这些数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100以内的数,首先让我们学习数数,(板:100以内的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一 (1)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你能数出桌上这堆小棒有多少根吗?(生数) (2)师:你们在数的时候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你们是怎样解决的?(交流) (3)师:数到28时你是怎样往后数的?29再添一根,该数几了?数到45时呢? (4)请你把这一百根小棒,每10根捆一捆,看看能捆成多少捆? (5)生捆、汇报 (6)全班一起10根10根的数到一百。 (7)师:100里有几个十?(板:10个十是一百) (8)师:你还有其他的数法吗? (9)指导生看书:书中的小朋友数数时遇到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小组交流) (10)师引导生总结数数时的方法。 三、练习 1、课堂活动:1 2、练习一:1 3、游戏:对口令 第二课时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P3——4例2、3练习一:2 教学目的:1、通过数数这种形式,让生直观的了解数的组成,让生理解100以内的数是

最新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认识分数”是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万以内整数的基础上,联系实际生活的需要,先从学生们熟悉的均分食物的情境出发,联系平均分蛋糕的结果,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用不同的方法折纸,并涂出它的1/2,进一步体会意义。这是学生对数的认识的一次重要扩展。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理解并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分数的初步认识(西师版三年级上册第7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地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通过操作、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认识分数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建构起几分之一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PPT出示) 1.听算

3×4 = 5×6= 3×9 = 4×20= 6×40= 3×90= 80×5= 800×6= 40×8= 2.游戏:用击掌表示出计算的结果(PPT 出示) (1)4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2)2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3)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 像(3)这种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结果的可用分数来表示。 师板书:分数 二.新课 1. 师板书给出 ,这就是一个分数。对着 你有什么问题要说? (1) 表示什么意思? (2) 的读法? (3) 的写法? 2.师讲解(PPT 出示)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2)折一折(PPT 出示) 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 用画斜线的方法涂上 颜色。 (3)读一读。读作:二分之一。再读一次:二分之一。 (4)怎么写 呢? 请孩子们认真观察,示范:先写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把它叫做分数线;然后把平均分的份数写在分数线下面,把它叫做分母,21212121212121211

2018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2018年8月

一、克、千克、吨 第1课时克、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内容,第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克和千克,感知克、千克的实际意义。 2.在“称一称”“掂一掂”等实践操作活动中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能根据现实情境恰当选择克或千克计量物品的轻重。 3.在现实情境和具体操作中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重、难点】 1.建立克、千克的概念,理解、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 2.在建立克、千克的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恰当单位进行计量物品轻重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8 台盘秤、天平秤、电子秤、1 角硬币、白砂糖、鸡蛋等物品。 学生准备:1袋500g的盐、梨、1 角硬币、大米、黄豆、苹果、萝卜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呈现在超市购物时称重的对话情境。 教师:同学们,画面中的对话内容是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由对话中用到的克、千克引入课题:克、千克的认识。(板书:克、千克的认识) 二、新知探索 1.认识称物品轻重的工具———秤 呈现引入情境画面中的一种物品。 教师:想要知道这个物品有多重,怎么办呢? (用秤称) 教师:同学们说得对,要想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我们就要用到计量物品轻重的工具———秤。我们先来认识几种常见的秤,你们认识这些不同的秤吗? 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结合实物秤或用图片做简要介绍,教师补充。 2.认识克 (1)称一称。 教师:我们认识了各种秤,你们想用秤称一称物品有多重吗? 下面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从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白砂糖中,分别称出1g、2g、3g、4g糖。看哪个小组操作有序,动作快? 按要求称出糖后,观察各份糖的多少。 学生操作称糖,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小结:大家观察了称出的1g、2g、3g、4g糖,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感受1g糖看上去很少,感觉很轻。 (2)掂一掂。 教师:我们身边有很多物品都很轻,比如这枚硬币(呈现1 角硬币,介绍1角硬币重1g),大家放在手掌心内掂一掂,感受一下1g有多重。 教师:把小组的所有硬币放在一起,掂一掂,感受一下有多重。 (3)说一说。 教师:通过刚才的“掂一掂”“称一称”活动,你们对1g或几克有什么感觉? (轻或很轻的感觉) 活动小结: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克用字母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1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数的认识”教学十分重要的一段,也是学生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本单元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比较小的数,这就限制了他们对自然环境、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认识。在本单元,学生将学习新的计数知识,用较大的数描述、交流学校生活或社会生活里的事件与现象,他们的数感会有明显的发展。 我国的计数,习惯把数位分成个级、万级、亿级,每一级都是四个数位,每一级上的数都是万以内的数。读、写多位数一般都分解成两个或三个万以内数在不同数级上进行读、写。从这点来说,本单元对以后教学多位数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学生在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认识万以内的数,是一次较大的跨越:他们需要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千”和“万”以及相应的数位,需要学会读数和写数的基本方法以及数中间或末尾有0时的读写规则,需要依据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需要从数与数之间的联系得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本单元导学内容分以下五个部分: 1、数数。 通过数小棒和小正方体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根小棒和一千个小正方体的模型,使学生对一千有初步的直观感受,并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发展学生的数感。 2、写数读数。 通过“试一试”、“写一写”、“读一读”等操作、表达、思考活动,激发学生读数、写数的兴趣,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会数、读写万以内的数。 3、大小比较。 通过“比一比”、“议一议”、“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4、较大数的估计。 通过“猜一猜”、“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整理与复习。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及谈收获、存在问题,以及通过必要的练习,让学 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新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口算和估算(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 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二、新课教学 教学例1 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②40×10+8×10。 ③48×5+48×5。 ④48×2×5。 ⑤10×6×8。 ⑥48×9+48×1。 ⑦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 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教师:你能解决吗?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第1课时数数(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课件或挂图)、计数器。 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 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课件(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 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 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最新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 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2 、例3。课堂活动1、2、3、4。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 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 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 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一根小棒, 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请小朋友打开书第1页,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 4、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书知道了塔高465米,飞机飞行高度8000 米,每小时飞行900千米,实验小学有1200多人。这些数都超过了100,都比100大。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来数数。 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一)、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100个),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 师:刚才我们数了几个一百就是一千? 生: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00) 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 (1)请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百。 (2)请学生边数数边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三百……九百、一千,并对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一千这个数的。 (3)指名全班交流。 3、在直条图上数数。 教师出示有刻度的直条图,先让学生认识一格表示一百,再让学生从0依次数出100、200、300、……

2018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2018年8月

一、表内乘法(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1 ,2 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 3.初步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乘法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感受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学生准备: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课件展示主题图 教师: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可以引导学生不仅要观察人物,也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同时注意表达所看到的数量信息。 (1)我观察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户,有3层,每层9扇; (2)楼的两旁各栽了5棵树; (3)前面摆放了很多花,左边9盆,右边9盆; (4)操场上有学生在进行接力赛,分为3个组,每组8人; (5)有些同学在荡秋千…… 教师: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板书: (1)每层楼有9扇窗户,3层楼共有多少扇窗户? (2)有3 个秋千,每个秋千上坐了2 人,荡秋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3)参加接力赛的有3 个组,每个组有8 人,参加接力赛的共有多少人? (4)踢毽、跳绳、滚铁环、玩陀螺的各有3人,请问一共有多少人? (5)楼的两旁共有多少棵树? …… 教师:谁能解决这第1个问题? 学生:一共27扇窗户。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1:我是一扇一扇数的。 学生2:我是一层一层数的。(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每层有9扇,一共3层,列式为9+9+9=27(扇)。(教师在相应的问题后面板书算式。) 教师再抽学生说一说怎么解决其他问题的,同步在相应的问题 后面板书算式。 花的盆数:9+9=18(盆),3+3+3+3+3+3=18(盆)。 树的棵数:5+5=10(棵)。 参加接力赛的人数:8+8+8=24(人)。 荡秋千的人数:2+2+2=6(人)。 2.感知“几个几” 教师:观察上面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非表格式)2013

西师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备课教案 克、千克、吨的认识(一)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及计量工具。 2.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 1 学生进行课前调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质量及秤。 2 准备天平、电子秤、2分硬币、1克盐及一些较轻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组织交流,了解单位与工具 1 了解质量单位 课前,老师请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谁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 学生交流。 老师把学生说的物品的质量写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吨…… 教师指出: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吨都是计量物品轻重的单位。其中的公斤、斤、两是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一直沿用至今。克、千克、吨是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是咱们将要研究的内容。 2 认识工具 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教科书第1页图上的各种秤,并作必要的补充与说明。 二、动手操作,认识克 1 教师出示一小勺盐(重1克),估一估它的质量 请学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来称? 经过讨论,学生确定要用天平来称。 2 介绍天平 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强调指针左右摆动得一样就平衡了)。 3 称盐 教师示范用天平称出这一小勺盐的质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盐,说一说感受。 4 你知道2分的硬币有多重吗?谁来估一估 学生用天平称出2分的硬币重1克。用手掂一掂,说一说感受。 5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拿出学生能想到的一些轻的物品。 6 讨论:你认为什么情况下使用克作单位 三、课堂活动 1 分组活动:称学习用品 先估一估,再称一称,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写记录单。 2 独立作业,看图,填一填(教科书第2页) 指导学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克、千克、吨的认识(二)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 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 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 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 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吗?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 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1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版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第1课时 课型:主备人: 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 上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1~例3·第4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计数单位(千、万)产生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过程与方法: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 教学难点: 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具:主题图、小棒、方格、木块、计数器。学具:小棒、学生用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调查感知、情景引入: 1、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成果。 组织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比100大的数有哪些?举出几个例子说一说。对于比100大的数·还知道些什么? 2、情景引入: 教师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汇报:从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有哪些发现?

引入新课:既然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比100大的数·那就肯定会有比“个”、“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小朋友想知道吗?板书:计数单位。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回顾旧知: 出示小棒·单独1根·1捆10根。10捆100根·让学生猜一猜各是多少根·并说一说10根1捆里有多少个一·100根1捆里有多少个十。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教师:“一”、“十”、“百”是以前学过的计数单位·有了这些计数单位·才能帮助大家数数和读数。 2、探索新知: 教师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猜一猜比一、十、百还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千) (1)认识一千。 ①数一数。 挂图(或实物、挂图)出示一千·先让学生猜一猜一千里有几个一百·然后挂图演示·学生跟着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 提问:一百一百地数·几个一百是一千? 教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说明:“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②拨一拨。 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出100、200、300……1000。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是怎样拨的·然后抽学生汇报。 ③填一填。 说一说线段上的括号里该填什么·为什么?填好以后·一起数一数。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500、1000、2000·让学生快速的看出是多少·并说出前两个数里有几个一百·后两个数里有几个一千。 (2)认识一万。 ①数一数。 教师:你会一千一千地数吗?谁来数数看?然后出示挂图(或

西师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两位数乘两位的口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找出计算规律,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内容,想一想: 1、两位数乘整十数一般应怎样口算? 2、两位数乘整十与一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类似之处? 三、先学 过渡:请同学们自学例1回答自学指导1比谁看书最认真 1、看看: 生看书自学,师用眼睛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师不能辅导)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指一名(后进生)说答案。(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过渡:请同学们自学例2回答自学指导2……(步骤同上)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2、算一算(课本第3页的算一算) (1)指3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后教 1、更正 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上堂更正(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议一议 五、练一练 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作业:课本第5页1、2题,第6页5、7题填书上。 课后反思: 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一) 教学内容:课本第8页例1 教学目标: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用具:小黑板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出示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页例1的内容,想一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