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高校评教指标体系

国外高校评教指标体系

国外高校评教指标体系
国外高校评教指标体系

中国大学教学 2012年第2期

89

周婷婷,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助教。

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分析

周婷婷

摘 要:本文以当前高等教育所奉行的“以学生为本”、开展素质教育等的教育价值观念为背景,在分析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学论、学习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对相关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期望找出其所依存的教育原理、教学规律与原则,以此作为改进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参考。

关键词: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理论依据

一、国外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概况

在国外高校的教学管理活动中,对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通常由领导、同行、学生等多方面的评价组成,其中最常用、最有效的是学生评教(SRTE ,即Student Rating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的大学设有专门的教学评价学术发展机构,其成员由不同院系从事各种学科的专家组成。专家们集体讨论制定标准化的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量表,这些量表主要参照斯塔弗尔比姆的CIPP 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是从传统教学评价指标出发,将其分成条件、过程、结果三个维度,重新设计评价量表,从系统的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CIPP 模式是为了促进发展,帮助那些指标体系的制定者系统地获得和使用反馈信息,以便满足他们的需求,或者说至少能使他们尽可能利用那些可资利用的资源”[1]。专家们还会定期对学生评价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量表进行一定修改,这样就确保了学生评教的有效实施。

由于学生评教活动最早是在美国高校出现并迅速发展起来的,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国家的高校学生评教在一定程度上都借鉴了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所指的“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主要是指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下面将以此为例来介绍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概况。

美国每所高校基本上都会制订自己的学生评教量表,量表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一是有关课程方面的,比如课程的组织结构、课程的难度与负担,学生对自己学习该课程的状况以及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等等;二是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除了对教师的教学技巧、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对课堂时间的利用、教师的教学特点

与风格等等项目进行评价,还有对教师教学各个环节的评价;第三部分多数情况下是一些无固定答案的开放性问答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课程或教课老师的教学自由地进行书面评论;学生也可以就自己的体会提出有关教学的补充意见和建议,以便让教师更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愿望,及时地调整教学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2]。也有的评价表会加上一部分延伸性评价,这部分评价项目主要以教师自选的针对自己教学风格或课程特性的有限性扩展评价项目为主,便于部分教师了解自己教学中的特殊信息。

虽然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表数量较多且形式各异,但总体上说评价内容比较相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综合式量表。综合式量表最常用的是因素分析法,通过确定与教学相关的因素并把这些因素分解细化到问卷的各个题目中,最终形成调查量表。这种问卷调查量表属于客观式学生评价量表,其内容涉及课程的组织与计划、沟通交流的技巧、师生关系、课程负担与难度、作业评价、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成果、学生的自我评价学习等方面;问题的形式有五点量表式、多项选择题以及开放性问题。这类量表的典型代表是由美国教育测量服务机构设计的学生教学报告(Student Instructional Report ,SIR ),它由评价正文、学生信息、总体评价、补充问题、学生意见等五个部分组成。评价正文分为课程组织与计划、教学技巧、师生互动、作业与考核、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收获、学生的努力与参与程度、课程难度与负担等八个方面,每一方面包含4~5个具体指向教师教学的某一行为或因素的被评指标。第二种是目标导向式量表。这种量表被公认为是全美洲使用最为广泛的学生评价教学系统[3],量表强调学生在教师认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上的进步程度,针对这些目标学生评定自己的进步,教师评定其重要性,再将两

者进行相互比较;它还认为有效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在学习上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应该用学生在教师强调的目标上的进步程度来评定;因此它并不设定有唯一的最好教学方法,认为测量学生的进步是测量教学效果的最好形式。量表一般涉及五方面的内容,即教师风格、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的使用、学生自我评定在教学目标上的进步、学生对课程的评定、学生对自己学习特点的评定等等;问卷也是采用五点量表式及设定开放性问题的形式。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设计与发展的“教学发展与效果评价”(Instruction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IDEA)是这一量表的一个典型代表。IDEA量表有两部分量表组成:教师信息反馈量表、诊断量表(即学生对教学、课程的反馈调查量表),其中第一部分是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填写。由学生完成的第二部分内容几乎涵盖了与学生评教有关的各个环节与因素,它由评价正文、特别题目以及学生意见等三方面组成。第三种是自选式量表。这种量表在确立整体评价项目外,建立多达几百题的自选题库,允许教师额外的选取部分适合自己情况的评价题目。教师最多可以选取23个评价指标,形成一个标准量表让学生参评;学生还可在量表背面的开放栏中给出自己对于教师教学的具体意见和建议。题库中题目众多,其内容涉及课程组织结构、作业练习与评分考核、课程负担、学习结果、教师的教学特点与风格等等与教学有关的各个方面;问卷的问题形式与前两种量表基本相同。

二、国外部分高校的一般性学生评教指标

体系

“一般性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并不是标准化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它是笔者参照多套学生评教指标体系选择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和代表性;在具体评价指标的设置上,也符合国外多数高校所使用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内涵。

为了便于对国外高校一般性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理论分析,笔者选取了一套美国某高校所用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作为分析特例(见表1)。选择这套指标体系一方面是因为其评价范围、指标内容的分类以及简洁而有针对性的指标表述,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美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另一方面笔者曾经就读的——汕头大学于2003年开始引进这套指标体系,并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作了一定修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也证明了这套指标体系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

表1:美国某高校学生评教量表

课程评估

教师姓名:

上课时间:课程代码:

非常不同意12345非常同意

Description / Identification of Survey Item Scale/评价

课程设计

1. 教师在开学时明确告知了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1 2 3 4 5

2. 功课要求和评分标准在一开始就相当明确,并且对学生的义务也有很好的界定。 1 2 3 4 5

3. 课程涵盖的内容合理。 1 2 3 4 5 教学

4. 每次上课前老师都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做出清晰的说明。 1 2 3 4 5

5. 上课的内容知识性强,有时代感。 1 2 3 4 5

6. 老师提出的高要求,对我有启发性和挑战性。 1 2 3 4 5

7. 老师对教学内容怀有激情。 1 2 3 4 5

8. 老师十分了解我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1 2 3 4 5

9. 老师对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的期望是实际的。 1 2 3 4 5

10. 老师诲人不倦,使我在需要的时候能鼓起勇气求教。 1 2 3 4 5

11. 课堂时间的利用全面而有效。 1 2 3 4 5

12. 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得当。 1 2 3 4 5

13. 老师上课绘声绘色,让我始终保持上课的兴趣。 1 2 3 4 5

14. 课堂问题有效地给我提供了自学和独立客观的思考机会。 1 2 3 4 5

90

15. 老师对新的术语、概念、原理和技巧都作了清晰的界定和翔实的说明。 1 2 3 4 5

16. 我被鼓励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和提出问题。 1 2 3 4 5

17. 容易在图书馆或互联网上获得所学知识的参考资料。 1 2 3 4 5

18. 老师提供的补充材料实用性强,对我学习帮助很大。 1 2 3 4 5

19. 教材、补充材料和其他资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明确。 1 2 3 4 5 练习和评价

20. 课外作业与课堂内容相关,有助于我了解课程内涵。 1 2 3 4 5

21. 完成作业所规定的时间充足。 1 2 3 4 5

22. 对作业的要求明确而具体。 1 2 3 4 5

23. 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及时不拖延。 1 2 3 4 5

24. 作业评分公正。 1 2 3 4 5

25. 考试涵盖了课程的核心内容。 1 2 3 4 5

26. 老师对考试的作弊采取了合理的预防。 1 2 3 4 5 学生反馈

27. 我现在能够阐述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问题,并且具备针对该学科进行交流的能力。 1 2 3 4 5

28. 我加深了对这门课程研究对象的兴趣。 1 2 3 4 5

29. 这门课程启发性强,引发我思考。 1 2 3 4 5

30. 我从这门课程所学到的东西比我的期望值高,使我受益匪浅。 1 2 3 4 5 实验操作(如果课程有此设置)

31. 在整个学期中实验室的正确操作规程被一以贯之地强调并且解释清楚。 1 2 3 4 5

32. 实验在课程里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2 3 4 5

33. 实验作业有趣味性和启发性。 1 2 3 4 5

34. 实验任务的指导清晰而具体。 1 2 3 4 5

35. 实验报告的评分公平。 1 2 3 4 5

36. 实验报告反馈迅速并且得到建设性评价。 1 2 3 4 5

37. 教师对实验仪器的操作熟练。 1 2 3 4 5

请圈选以下你认为合适的评价数值。

感谢你不厌其烦地回答了以上所有问题,如果你还有其他任何新的想法,宝贵的建议,请在下面的空白处留言。我们珍视每一位同学个性化的思考。

(资料来源:汕头大学教务处)

从这一套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可以看出:首先,量表把对教师的评价划分为课程设计、课程传授和开放性主观题三个部分,前两部分是最主要的评价内容,其中课程传授包括教学、练习与评价、学生反馈三个方面,它还针对实验课程设置了七条评价指标;其次,量表把对课程与教师的教学评价看作是一个整体,同时让学生进行评价;再次,指标描述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所描述的对象较多得指向教师某一具体的教学行为,所用语言大多都比较简洁明了,可操作性较强。

三、对国外高校一般性学生评教原始指标

体系的理论分析

上文所列指标体系共有37项指标,分为五部分:课程设计、教学、练习与评价、学生反馈和实验操作。由于实验操作部分的指标基本上与前四个部分的某些指标含义相近,所以笔者在分析指标理论内涵时省略了实验操作部分。

1.课程设计

分析一下和教学目标与要求有关的前两项指标。第一,根据教学过程的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基本阶段就是引起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加涅在他的学习过程论中也认为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确认预期的教学结果,即设置教学目标[4],因此,教师在教学起始时,就要向学生提出教学目标、要求以及他们的责任,把学生置于渴求新知与寻找答案的境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有目的的教学比无目的的教学更加有效。心理学研究成果显示:当学生对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并

91

通过教师的反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时,其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布鲁纳在他的发现学习理论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先将学习情境及教材性质解说清楚,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主动发现原则而获得知识。教育的基本规律认为,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程度,既不能滞后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也不能超前于学生学习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才会提高;也就是说“课程涵盖的内容要合理”。罗杰斯在其《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曾提出过以自由为基础的自由学习原则,其中一条就是说只有当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5]。

2.教学

“每次上课前老师都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做出清晰的说明”这一项指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每一个教学环节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动机来让学生做好学习的准备,从而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上课的内容知识性强,有时代感”说明了教学一方面必须遵循简约性规律与少而精的教学原则,另一方面,教学内容要符合人类的科学发展水平,不能落后于时代发展,有时代感、新颖性与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可以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老师提出的高要求,对我有启发性和挑战性”这一项指标体现了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教学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在可能发展区内的教学,除了带领学生在已有知识上学到新知识之外,更因面对新知识时需要新的认知思维方式,从而启发了学生的智力[6]。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教育内容和教师的要求必须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同时还要提出更高的、新颖的、也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要求或任务,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

“老师对教学内容怀有激情”可以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福克斯教授效应”认为热情洋溢的教师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与教学内容无关)[7];一些美国专家经过研究也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对课程有兴趣、有热情、善于组织教材的教师就是“好教师”[8]。

“老师十分了解我们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老师对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的期望是实际的”这两项指标一方面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与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就像巴班斯基曾经提到的“教学过程取决于学生实际的学习可能性”[9]的原则一样,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整个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优点的机会,从而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生抱有适当的高期待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这种由教师期望与关爱引起的效应即“皮格马利翁效应”[10]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证明。

教育基本理论认为,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取决于他在学习中发展主观能动性的程度。

“老师的诲人不倦”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学习困难的兴趣,激发起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鼓起勇气求救”。

“课堂时间的利用全面而有效”说明了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根据心理学家观察研究,凡是能够充分掌握教学专用时间的,使教学之外其他活动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老师,其教学效果比一般不注意这一点的教师的教学效果好[11]。而那些善于掌握与利用学生专心学习时间的教师,其课堂教学也较为生动、有趣,并且也很善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与课堂气氛。

新异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多样化、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加涅也认为在现代教学中,引起学生注意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变化教学情境,他认为教师可有效利用教学多媒体扩大学生感官收录的效果。“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运用得当”也符合直观性的教学原则[12]。

心理学基本理论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表现[13],它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推动学生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上课绘声绘色”就是其中有效的一种。

“课堂问题有效地给我提供了自学和独立客观的思考机会”这一项指标也体现了教学激发学生兴趣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原理。对于已经具备一定思维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教会学生思考上。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发现和组织适当的问题情境。

认知派学习理论强调对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认为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准备状态,准备是任何有意义的学习赖以产生的前提[14],因此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必须将新知识所涉及的“新的术语、概念、原理与技巧都作清晰的界定和翔实的说明”,促使学生将头脑中已有的意义知识与新的学习相关联,让学生有知识上的准备。同时,教学模式理论认为,概念教学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最关键的技巧[15]。另外,教学也要遵循循序渐进

92

的原则,应该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习者认识的发展顺序进行教学,先从基本概念教起。

“我被鼓励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和提出问题”这项指标首先体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的教育原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并最终决定着他个人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其次,“教师积极鼓励、学生乐意参与教学”也体现了师生间良好的互动交流关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马斯洛认为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而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设置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同时增加学生自行学习的机会[16],从而保证学生学习成绩与自学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很多,比如“容易让学生获得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给学生提供实用性很强、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的补充材料”等等。另外,教学内容与参考资料的结合也符合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教育内容应该经过精细的选择,使其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并具有教育意义和培养价值,这是保证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在整个教学事件中,以教材为中介所构成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互动历程是特别重要的,这就要求当教师提供教材时必须考虑到教材性质与预期学习、教学目标的完成等问题。因此,“教材、补充材料和其他资料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必须明确。只有这样才可能帮助学生复习检查课堂所学知识,增强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保障。

3.练习与评价

根据后效强化原则,学生课后的独立作业应该与课堂内容相关,在难度上不大于自己完成90%为原则[17],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继续保持学习动机。而且,经常反复的进行课外作业的练习也是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可或缺的条件。

“完成作业所规定的时间充足”说明练习时间安排恰当,就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对所学课程内容的回顾,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对作业的要求明确而具体”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也可以使练习者对练习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巨大的热情。

“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及时不拖延”说明了及时反馈的重要性。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练习所做出的反应,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而言,这一现象叫后效强化[18]。研究表明,迅速而又正确的反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催化剂,它既可以纠正错误,又可以让学生在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后激发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的动机。同时,反馈要及时,因为及时的反馈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的愿望;而不及时的反馈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方面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记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景已经淡漠了[19]。

“作业评分公正”和“老师对考试的作弊采取了合理的预防”这两项指标体现了教师的公正性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影响。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通常令人心情舒畅,焕发工作热情;不公平往往使人产生消极情绪,形成人际矛盾,影响工作积极性。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有关研究表明:学生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正、公平,教师不公正的态度会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质下降[20]。

课程考试的目的就是了解学生对课程核心内容的掌握程度,而“考试涵盖了课程的核心内容”这项指标正是对这一点的体现。只有评价内容合理,教师才能正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只有这样考试才能起到它应有的检查与改进作用。

4.学生反馈

“我现在能够阐述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问题,并且具备了针对该学科进行交流的能力”这项指标体现了学生已基本达到掌握该学科核心内容的目的。教育理论上普遍认为,只要学生对学科的主要内容和中心问题有了较好的把握,并能与其他学过这门学科的人进行较好的交流,就可认为学生基本掌握该学科核心内容的教学目的已经达到。此外,这项指标也体现了教学的发展性规律,也可以表述为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的规律。这条规律认为,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和前提,特别是掌握规律性的知识;发展了的智能又是掌握知识的保证[21]。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要关心他们智能的发展,并促使其将知识转化为智能。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22],因此,他提倡教学应该重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内在动机。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加深了对这门课程研究对象的兴趣”则说明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方面所作的工作是有效的。

“这门课程启发性强,引发我思考”体现了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前提这一基本教育理论。布鲁纳曾在其发现学习论中强调要学生主动对所学事物进行探索,从而发现事物变化的原理原则[23],他认为这是产生学习的主要条件。因此,在具体教育应用上,教师教学应该把重中之重放在激发学生主动性与教会学生思考上。

加涅的学习理论认为“预期”表现为学习者达到学

93

习目标的具体动机[24]。对于“我从这门课程所学到的东西比我期望的要多,使我受益匪浅”这项指标,可以肯定如果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发现实际学到的东西比期望学到的要多,那么他的学习兴趣就会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也会进一步加强。

四、有效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具备的特征

综合上述理论分析,笔者认为,一套能够反映评教目的的有效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素质教育和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教师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文化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个性与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又能得到智力上的发展;同时教师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给学生有能力学会以及想学会的知识,并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评价指标在设置上就要表达出“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倡不同观点的交流与争论”等方面的含义。

第二,指标体系必须要指向评价目的,目的是设置指标的“指挥棒”。学生评教的主要目的是让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找出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给予改进,总结教学经验。若想要学生评教的指标指向这一目的,那么设置的指标就应该多表现教师的具体教学状况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清楚地知道教学问题所在,也才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及时调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三,指标体系必须要能体现一些基本的高校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们依据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对教学工作制定的基本要求。因为它主要来源于社会要求、科学理论和经验总结,所以在某些情况下,遵循这些教学原则可以让教学活动少走弯路,并使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原则应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

第四,指标体系要在强调教师教学共性的时候,重视教师的教学个性表现。课堂教学是丰富复杂的综合体,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才能体现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与人之间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教师和他们的教学,学生和他们的学习,其风格在客观上也是不相同。对于教师而言,只有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甚至终身的回忆。因此,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应包含对教师个性教学表现进行描述的项目。

第五,指标体系应该涉及与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课程和教材问题,并考虑学生是否通过学习取得了进步。同时,项目的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尽量通俗明白,方便评分,切忌使用过于专门的或抽象的术语,因为学生毕竟不是专家,他们尚处于受教育者的地位,还不能从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的高度认识问题。总之,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应该是微观而具体的。此外,要避免指标之间重复现象与相互包含现象的发生。

第六,整套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应该体现出教育性规律和教学相长的教育规律。前者指的是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思想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后者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包括教师与学生在教学内容即学术方面的相互启发、传递,也包括情绪感情的理解与沟通,由于受到双方的关注和鼓励,能够激发其更大的教与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斯塔弗尔比姆. 指标体系评价的CIPP模式[A]//. 陈玉琨. 教育学文集:教育评价[M]. 瞿葆奎主编. 陈玉琨,赵永年选编.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98.

[2]刘杭玲. 美国高校学生评价教学的实践经验与启示[J]. 杭州大学学报,1997(2):153.

[3]戚业国. 论学生评价教学及其量表的设计[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1998(3):50.

[4]莫雷,何先友,冷英主. 教育心理学教学参考资料选辑[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102.

[5][6][10][15][17][18][23] 张春兴. 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67,118,466,303,480,470,429.

[7][8]王永林. 学生评教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教育科学,2005(1):30.

[9]田慧生,李如密. 教学论[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140.

[11][16][20]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2,336,452.

[12][22]章永生. 教育心理学[M].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64,59.

[13]韩桂凤. 现代教学论.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93.

[14]王道俊,王汉澜. 教育学(第二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7.

[19] 潘菽.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6.

[21]王伟廉. 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01.

[24]R?M?加涅.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 皮连生,王映学,郑葳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6.

[责任编辑:周杨]

9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 2015年7月15日,由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主办,吉林省建设监理协会协办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交流会在长春市召开。全国各地建设监理协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企业代表共400多人参加本次大会。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强到会并致辞,中国建设监理协会会长郭允冲作重要讲话,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修璐作“新常态下建设监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龚花强等11名专家、教授及企业负责人在会上作专题演讲。会议由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会长王学军和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副秘书长温健分别主持。 本次会议旨在贯彻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应对工程监理服务价格市场化新形势,增强监理企业适应建筑市场发展和改革的能力,促进监理行业可持续发展。在会议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会议预定的各项议程。 一、郭允冲会长到会并作重要讲话。郭会长简要介绍了2014年监理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了监理行业发展存在的老问题及新情况,对监理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加强企业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落实项目总监理工程师质量安全六项规定,加强对项目的监理机构和监理人员的考核

检查等。二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全面提升监理行业的技术水平。把现代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与传统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坚持原则,依法、依照强制性标准规范履行职责,提高企业的诚信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郭会长指出,面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及监理价格放开等新情况,监理企业必须从自身下功夫,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管理创新,提高综合素质,要做优做强,做精做专。郭会长还举例论证了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监理企业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发展综合性的监理咨询企业。 二、会议分析了当前监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副会长兼秘书长修璐同志关于“新常态下建设监理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主题报告,在与会代表中产生了共鸣。修璐同志结合当前改革发展形势,介绍了什么是新常态。提出了新常态下建设监理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价格问题;二是五方主体责任问题;三是强制性监理政策调整问题;四是市场准入政策调整问题;五是行业协会组织建设问题。结合以上问题,修璐同志分析了建设监理行业与企业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原有适应政府行政管理制度的行业和企业发展思路与做法受到挑战,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对监理行业定位,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将促进部分定位从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企业全面升级,部分有条件企业

同济大学教学高质量保障体系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本纲要将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列为四个主要方面,即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2. 教学资源管理 3.教学过程管理 4.教学质量监控、分析和改进 说明 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一览表 一、同济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 1.教学质量目标和管理职责 1.1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 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是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决定因素。 质量要求:由校长主持,明确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的地位,保证相应的“人、财、物”的投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1.2 质量目标 1.2.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符合学校的定位、教育思想观念及本科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②体现在办学中“以学生为本”、实现“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人才 培养模式。 1.2.2人才培养目标

质量目标,也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 门人才。人才培养总目标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 (1)思想道德、文化和心理素质; (2)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学科和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 (3)实践训练:实验/写作训练;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专题报告;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4)能力培养: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 理能力、批判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5)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体育素养。 质量要求: ①由校教务委员会制定,与指导思想相符合; ②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尽量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愿望和要求; ③子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并明确具体实施的相关部门;相关学院(系)应对毕业生应达 到的知识、能力要求具体化,在培养计划中反映。 1.3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定位。 质量要求: ①有利于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②促进学校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1.4 职责、权限和沟通 职责、权限和沟通是学校的重要管理职责之一。校内组织机构(行政、学术组织)的职能及 其相互关系(包括职责和权限)应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 质量要求: ①有适合本科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所要求的组织机构; ②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限明确,相互关系清楚;

关于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差异的对比

关于中外大学校园文化差异的对比 ——英语(师范)11101班李万景 摘要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高等教育由于其独特的社会 背景形成了多元化的高校文化体系。通过分析、对比我国与欧美高校文化的核心 差异,强调可供我国大学吸收与借鉴的因素和有价值的文化成果。结合国情,为 我国建设更加丰富和完善的大学校园文化谏言献策。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 欧美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效果。要进步,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并及时引入鲜活的元素使大学教育工作时刻保持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可否认的是欧美高校校园文化就为我国高等院校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1、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从广义上说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为主体的校园生活与学习生活的总和。狭义地讲大学校园文化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以德育活动、课内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及校园生活的思想行为表现活动为载体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其产生与学校的产生是同步的,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影响着高校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磨炼意志的作用。因而建设合理的、科学的大学校园文化既是新时期高校培养人才的需要,同时又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进步的需要。由于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不同,中外校园文化建设各有特点。欧美国家中美国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充分发育的市场经济体系,兼容并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海外项目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海外项目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 ×培训评估分析 驻外项目部管理情况汇报材料 ×××自年月以来,在公司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协助下,我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提高开发境外工程承揽和建设能力,努力积累国际工程建设的经验,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我公司在外事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境外工程项目部概况 ××⒈约旦复合肥项目 ××该工程是我公司第一个海外工程,工程高峰期职工人数达到了余人,雇佣当地劳工余人。 ××⒉叙利亚麦哈德电厂改造工程 ××我公司中标叙利亚麦哈德电厂一号、二号机组改造、大修项目,现已进入工程设计及设备采购阶段。 ××⒊中东地区境外工程项目工作小组 ××根据领导的指示,我公司收集中东地区工程建设项目信息,承揽中东地区的境外工程。境外项目部的管理 ××⒈外事管理的基本原则 ××①外事工作归口管理。人力资源部代表公司行使管理职能,办理一切外事管理工作,接受公司外事局的业务指导。

××②外事管理业务专办。根据公司规定,公司外事管理事务由经过培训的专办员具体办理。 ××③国外工程项目部外事工作专人负责。指定人员负责办理项目部内部的任务申报、出国前的外事教育等各项事务,定期报送各类报表,遵守公司的外事管理规定。 ××⒉出国(境)任务报批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我公司不论是本单位组团还是参加本系统其他单位的组团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任务的报批,严格控制出国(境)人数,坚持少、小、精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对没有实质工作内容的团组坚决抵制。到目前为止,我公司从没有参加系统外的团组出国考察。 ××⒊出国(境)人员审查 ××人员审查严格按照任务批件的人员名单进行,对集团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严格控制出国(境)的人数和次数;对公司的中层领导干部的审查始终坚持专业对口、精干高效的原则,不搭车出国(境);对出国(境)执行劳务的人员,本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 ××另外,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和重点岗位的人员在办理因私护照时,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审批,从不乱开口子,防患于未然。××⒋外事教育 ××我公司的外事教育分为两种方式,一种针对短期出国的,一种是针对境外项目执行劳务的。 ××对短期出国人员的外事教育,按照集团要求进行。重点是理想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纲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志仁 一、高等教育质量及其质量保障 (一)高等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自身规律与科学的发展逻辑基础上,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培养的学生、创造的知识以及提供的服务满足现在和未来的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充分程度。 (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以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价为基础,由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组织同行专家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质量审计或评估的活动。目前的评估体系有三种类型:A. 以中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B. 以英国为代表的半官方主导型,C.以美国为代表的民间主导型。 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 (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个综合化的概念,衡量教学质量高低是包括教学、学习及质量管理的一组综合指标,教学质量是渐进、累积而形成的。 影响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A. 教师和学生(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的入学基础、学生的智能水平、学生的学习态度),B. 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C. 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质量管理是通过不断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内部和外部因素,通过科学的评价,分析教学质量,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网络,从而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质量保障 1.什么是教学质量保障 广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是指为实现既定的教学质量规格要求,学校必须具备的办学条件和实施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狭义上讲,教学质量保障一般指教学质量控制。 2.教学质量评估的模式 1)目标评价模式(泰勒模式) 2)CIPP模式:Context、Input、Process、Product 3)发展性评价模式 3.教学质量评估的内容 1)课程评估 (1)课程与课程评估 课程:广义的-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狭义的-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课程评估:根据学校育人目标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计划的规定和要求,对课程教学活动及其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中西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西校园文化比较研究 作者:汪昌平, 江立成, Wang Changping, Jiang Licheng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刊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5,21(5) 参考文献(9条) 1.苏国红当代中国大学校园文化新变化[期刊论文]-青年研究 2002(01) 2.石麟中国传统文化概说 2000 3.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 1994 4.陶国富大学校园文化 1997 5.王邦虎校园文化论 1999 6.亨利·罗索夫斯基.谢宗仙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 1996 7.彭未名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期刊论文]-教育与现代化 2002(02) 8.吴刚人文精神与新人文教育[期刊论文]-全球教育展望 2001(09) 9.王德广美国大学校园文化特点及其对我国高校的启示[期刊论文]-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本文读者也读过(9条) 1.韩志强.杨淑娣.马洪亮国内外大学校园文化品位建设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法制与社会2009(3) 2.彭未名.Peng Weiming中西校园文化及其走向[期刊论文]-教育与现代化2002(2) 3.袁素卓.李东校园文化差异剖析与交际策略[期刊论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3) 4.赵静.郁晓燕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学、思、行[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4) 5.陈佃生关于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南方论刊2007(9) 6.王庆报.吴晓飞.耿晓东.高志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现代企业教育2010(4) 7.李书芹.LI Shu-qin独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特性与策略[期刊论文]-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 8.王冬艳.沈进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及启示[期刊论文]-文教资料2008(15) 9.赵夏娣.王效良.余香中日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2(4)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ad10819810.html,/Periodical_sdlgdxxb-shkx200505022.aspx

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第32卷第5期2011年9月 技术与创新管理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32No.5 Sept.2011 【高等教育与研究】 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赵巍,田焱,李正 (西安欧亚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利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做出的价值判断。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各国普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多方面、多视角的体系。对国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做法,对国内构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思考。 关键词:国内外大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12(201105-0545-05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ZHAO Wei,TIAN Yan,LI Zheng (Eurasia University,Xi’an710065,China

Abstract: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is to use the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to evaluate whether or not a teaching process and its result can meet the quality requirements.In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ty,college educational quality is emphasized by countries all around the world.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need to be done through a system of Multi-dimensions as well as integrated view of knowledge.This thesis compares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and probes into constructing domestic educational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by learning from their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methods. Key words:foreign universities;teaching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comparative study 1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进入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的时代,质量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这一理念已被普遍认同。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私立、公立大学发展较快,学校教学质量之所以取得瞩目的成就,与其国家较早重视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密不可分。 我国自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朝着大众化教育的方向转化。大学的管理模式由“国家控制模式”向“国家监督模式”转变,可以预计不久的将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大学办学的自主权将逐步增加,学校对于教学质量将肩负起更大的责任。现有教育主管部门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方法往往成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其组织的各种评价存在先天的不足,很难转化成一种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有限。而教学质量的内部监控与评价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学校层面看,国内大学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

加拿大物业管理对中国的启示

加拿大物业管理对中国的影响 从2009年10月开始开设加拿大物业管理志专栏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年。我们结合亲身经历,对加拿大业主董事会、物业管理公司和专业服务公司的结构与运转规则做了系统描述与阐释。连载即将告一段落,最后谈一谈加拿大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2009年11月,现代物业杂志社在清华大学举办了“高层写字楼与商业大厦物业管理研讨会”,专栏的执笔人之一、加拿大华人物业管理协会创会会长及永久名誉会长余月瑛女士在会上介绍了加拿大经验。她绘声绘色的介绍引起了国内与会物业经理的极大兴趣,讨论异常热烈。我想大家对她的发言如此感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物业经理在加拿大是一个很体面的白领工作,有独立、舒适的办公室,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假期充足,收入也十分诱人;第二,加拿大公寓管理法律完善,业主董事会成员和物业公司经理职责明确,各尽其责,依法办事,少有冲突,工作起来心情舒畅。加拿大简直就是物业经理们憧憬的理想之国! 但是如果反过来思考,可以说加拿大对于物业经理来说并非天堂,因为加拿大规范的物业管理秩序是建立在种种制度制约基础之上的。2009年8月加拿大共管公寓协会(CCI)主席培安女士(Janice Pynn)来北京时,我曾经向她谈起中国的物业公司在物业小区中的各种生财之道。培安女士是大多伦多地区最大的一家物业管理公司Simerra的执行副总裁,负责运营超过2万个单位的共管公寓。作为物业公司的总裁,听说中国的物业公司有如此之多的开源之路,她做出了一个异常兴奋的表情,因为这在加拿大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看一看本专栏的另一位执笔人、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物业经理王成在本刊2010年02-03期中写的《加拿大物业管理公司如何赚钱》一文就会明白,加拿大的物业管理公司唯一的赚钱途径是通过物业经理为签约公寓楼提供管理服务获得酬金,除了这笔事前在合约中约定的报酬之外,物业公司和物业经理在物业管理过程中没有任何经济收益发生。而且物业公司的酬金是一项平均利润,并非暴利。物业经理只有“节流”的义务,而没有在公寓楼“开源”创收的权利。比如,加拿大新建的每一个公寓楼都有独立的室内游泳池、会客厅和供访客住宿的客房,但这些设施只为本公寓的业主服务,不能拿来对外经营。物业经理经手的账户要经过三道审计,首先是业主董事会的财会审计,其次是物业管理公司的财务审计,接下来还有独立审计师一年一度的稽查。加拿大规范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关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摘要: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关键。本文论述了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涵,分析了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阐明了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结构。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涵现状支持条件 一、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社会对人才需求多样化的新形势下,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并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高校部自身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政府、社会通过对高等学校认证、评价等措施而建立的外部质量监督体系。高校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高校通过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程序、制度和规章,运用测量和评价等手段。整合部各类教学资源,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社会、个体、学校的需要,同时“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组织学习系统。构成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 二、现阶段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依赖于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辅以物质奖励形式的激励。客观地讲,以监控为主的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过程的测评和监控、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意识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它的不足。 (一)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被掩盖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目的是为了鉴定、考核老师,还是推动、改进教学?是为了选拔、淘汰,还是发展教育?前者侧重于鉴定等级、区分优劣、排列名次;后者侧重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教学。这才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前者是以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和保证教学质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比较成功的经验分析来看,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淡化评估的鉴定性和评比性功能,强化过程性和反馈性,促进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二)监控产生的“负效应”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 教学效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监控信息的样本量,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公正意识的状况,都影响着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无论是学生评教,还是专家或领导评估,都要对教学作出量化评估,其准确度不可能不产生偏离.如果偏离过大.就会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因为,第一,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不足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二,有的教师很可能会因此而讨好学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第三,有的学生打分随意、不严肃;第四,不区分课程性质、课程与专业培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前言: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大学教育的支撑。 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组成部分的大学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髓和灵魂,在推进学校改革与发展中,在增强院校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学生的培养质量,以及形成办学特色中,在培育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发挥创造力,从而实现院校发展战略目标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为先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背景下,作为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大学校园文化,它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问题,所以,本次研究,从实地调查资料入手,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一些建议。 二、主体: (一)关于校园文化的渊源: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称学校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

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 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 王林的《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内涵》中提到“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沃勒1932 年提出的。他认为高校校园文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年青人体现出来的;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教师代表成人文化。两者常常发生冲突。到了20 世纪50 年代,研究校园文化的人逐渐增多,因此看出每一所学校都有一种娱乐亚文化,它对学生的成长有巨大作用。我国自1985 年以后也有很多学者和研究人员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对“校园文化”予以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 社会大文化就其表现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据此, 校园文化也是由这些方面所构成的。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环境与建筑的景观和特色以及图书馆、教学楼、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室内外的布置和氛围等。校园行为文化包括教学及其各种管理活动、文娱体育活动、勤工俭学、科技制作等等。校园制度文化包括教学和管理制度及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文明公约、社团章程等等。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各部门的工作作风等等。 也有国外的学者Carson R认为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 超前于大众文化的、相对独立的、以精英分子为主体的文化形态。 (二)关于校园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教学质量工程申报系统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教学质量工程申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开发的目的 随着教育部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工作的展开,浙江省教育厅也设立了一批相应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在省级项目立项、国家级项目推荐、已经立项的各类项目的管理与检查等方面,目前浙江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没有相应的电子化的项目管理、项目申报评审系统。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迫切需要建设项目管理的硬件平台和设计开发一套符合我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际需要的软件系统。建设“浙江省教育厅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管理系统”(暂名,以下简称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将能有效地促进高等教育处的管理工作。 (1) 提高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目前的高教处的项目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基于传统的纸质材料,已经严重落后于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管理者很难全面地了解把握各类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进展等情况。申报管理系统建设后,将能提供快速、准确、全面的种类项目的立项与建设情况。 (2) 实现项目的网上申报、网上评审。 国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立项都已经实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各类科技项目一般也都已经实行网上申报、网上评审。我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与评审仍然是传统的纸质材料文件方式。这样既不符合申报材料电子化的趋势,也限制了项目评审专家的选择、项目评审的公平、公正。实行项目的网上申报、网上评审,将大大提高项目评审工作的效率与评审专家的选择范围。 (3) 展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成果,发挥示范作用。 在现在基于纸质材料的管理体制下,建设与改革项目的成果难以进行比较大面积的宣传与交流。在拟建设的系统中,设立成果展示平台,发挥优秀成果的示范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在国外,教学质量管理已有90年的历史。以美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如澳大

国外物业管理模式分析及启示

国外物业管理模式分析及启示 国外物业管理模式分析及启示 加入WTO,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商机,进而也会对物业管理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加入WTO后,境外物业管理企业必将涌入国内市场,物业管理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优胜劣汰的规律将进一步凸显。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急速提高我国的物业管理水平,普遍提高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以便在同境外物业管理企业的竞争中取胜。为此,我们必须借鉴国外优秀的物业管理经验。 一、英美、新加坡及我国香港地区的物业管理 (一)英美的物业管理 英美物业管理起源最早,物业管理始于19世纪6O年代的英国,当时正值英国工业化大发展,大量农民进入城市,出现了房屋出租。为维护业主的权利,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于是出现了专业的物业管理,自那以后,物业管理传遍世界各地,并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 发展到今天,英国的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成熟的行业,其整体水平是世界一流的。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房屋维修、养护、清洁、保安外,物业管理的内容已拓展到物业功能布局和划分、市场行情调研和预测、物业租售推广代理、目标客户群认定、工程咨询和监理、通讯及旅行安排、智能系统化服务、专门性社会保障服务等全方位服务。在积极推广物业管理业务的同时,英国还加强对这一业务的研究,成立了皇家物业管理学会,会员遍布世界各地。 英国作为物业管理的诞生地,在物业管理上形成了自己的特定模式,其中依法管理的特点尤其令人关注。据了解,除了直接的物业管理法规外,一些房地产法规对此也有间接规定。英国常见的房地产开发管理的法律、法规有5O多种。 英美的物业管理已成为社会化的服务行业,任何人、任何公司都可从事物业管理,只要具备条件,领取营业执照即可。这些物业管理公司或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管理公司(机构)人员精干,效率高,固定人员少,一些项目尽可能临时聘请,可承包的就不设固定人员以节约开支。 (二)新加坡的物业管理 新加坡以它的清洁卫生、草坪绿化、环境优美誉满全球,这主要因为其物业管理工作很有实效。为了加强对居住小区的管理,物业管理部门编写了《住户手册》、《住房公约》和《防火须知》等,把搬进新居后应注意的事项和有关知识,详尽地告诉住户,以明确住户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物业管理部门的权利和责任等。物业管理公司还根据所管辖区的具体情况,设监督部门,监督各类法规执行情况和受理住户的投诉,从而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物业管理组织系统健全。新加坡因土地资源稀缺而形成了政府统筹型的物业管理模式,新加坡物业管理统一归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负责。该局下设36个区办事处,每个区办事处一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管控(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702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 管控(正式版)

海外项目风险分析及其管控(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公司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远通公司越南高速公路项目的施工建设中,尽管尚不能断定盈亏,但是从工期的延展看来,使公司对海外项目实施风险管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注重,公司目前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驾驭风险,保障企业长期健康、安全运营。 2海外项目施工存在的风险 2.1政治风险 政局不稳。如执政党的更换、政权的更迭、政变、暴乱等,它会对经营活动造成重大的威胁,严重

影响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给公司带来巨大损失。如科特迪瓦的总统竞选造成内乱,致使很多中资企业在科特迪瓦国所施停工。 国际关系紧张。一个国家的国际关系是影响经营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工程所在国的国际关系紧张可能招致封锁、禁运和经济制裁、武装冲突等。如法、英、美对利比亚封锁和打击,致使中资企业在利比亚所施项目停工撤侨,造成中资企业巨大损失。 政策开放性差。当前大多数国家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对于当地注册的外国公司都给与平等待遇,但实行闭锁政策,对外国公司采取歧视性政策,企业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风险。如阿尔及利亚外汇管制和当地企业与外国公司投标标值优惠25%。 权利机构的腐败。所在国权力机构存在腐败现象,对项目工程的管理和经营有徇私舞弊现象,必然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专项评估全校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了解我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不断完善我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增强质量保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学校评建工作安排,决定对各单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评估内容 本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各教学单位各专业(含方向)的质量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过程、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各包括3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如下: 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即人才培养的总目标、总规划,它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预期,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构建知识体系、配置课程资源的基本依据。各专业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确定培养目标。 基本要求:各教学单位要树立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准确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专业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服务面向。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应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充分体现国家、社会及学生的要求与期望。 培养标准 培养标准是学校针对人才培养目标所制定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应达到的标准:思想品德标准、能力标准、知识标准等)、各个教学环节(如理论课教学质量标准、实践教学质量标准等)的基本要求。不同专业因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标准也不一样。 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达到人才培养质量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培养方案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标准、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学制学分、毕业条件、授予学位等。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能够很好地体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建立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审批程序,以及监控和评

高端总部写字楼物业管理经验分享

高端总部写字楼物业管理经验分享 仲量联行物业管理服务秀成 物业管理与服务经验分享 在生活中的基本四大元素- ”衣”、”食”、”住”、”行”中,在”住”的元素里,“房屋管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列为服务性行业,而在房地产专项中为售后服务的类别。现代社会对售后服务的要由原来提供一套服务标准“物有所值”提升至现在要求的“物超所值”,才能保持企业的地位和营业情况,。这种现象还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还需要不断的往上提高要求? 售后服务是一种多方面配合的管理,在社会中能看到一些企业有些产品在最早推出来是特好的,但是由于往后的售后服务没法满足客户的要求,整个企业因此而衰弱甚至倒闭。房屋管理除了关注整个项目的安排,在人员管理系統上也是既要管理自己的直属员工,还要关注到很多外包服务商员工;如何有效梳理整套系统,直接影响其他人士对房屋管理公司服务评价的关键。在这种售后服务行业中是一套硬件和配合软件兼备的24 小时售后服务行业。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般房屋管理在房地产行业中- 总是花钱和不太赚钱的部门,产生盈利的机会率十分之低,所以一般而言在管理中各种花费上是必须把成本降到最低,但是同时要面对质量的要求必须达到“物有所值”甚至于“物超所值”的压力要求,要达到平衡真是行业中最大难处。所以,有水平的服务是当然必须经过有系统、有规和有效的管理,才能达到目的,同时在一般的培训中要確认受培训的人员已达到服务水平的话,就应该通过有一套考评标准,才能确定该同事达到水平能担任日常的管理工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的服务水平很多开发商对“房屋管理”的财务状况看管得十分紧,因此对各项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而同时开发商对“物业管理”服务上出现问题时往往追究管理处在培训上的安排不足。其实在管理处中的费用能在劳动市场聘请到有水平的员工已经不错了,现实中还可以要求更高水平吗?在客户方面是(我付出管理费就应该享受很好的服务。)在管理中提供的服务必须达到收费越高管理水平必须越高的硬道理。当然这是消费者正常要求的东西,高端客户更觉得每一个管理人员都应该什么东西都知!什么东西都懂!好像超人一样的能力。这就是物业管理公司应该造的和经常要跟进和更新的事情,才可以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房屋经理在项目是重要岗位,是各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着大量的项目运营具体部署工作,同时肩负着总公司的指令落实,开发商的日常沟通,政府部门的接洽代表,以及高端客户联系人等多种职能于一身。在的权利围之,事务最多也是最难的工作在于权衡每一件工作的“度”,即在既有政策(合同)围如何把握分寸并妥善处置,使之得以顺利。 因此房屋经理的关注程度会直接影响到项目的营运水平。 租户/业户(服务对象)关注的即我们应关注: 我们的服务是直接面对使用人的,而服务对象最关注项目的方便性、舒适性、安全性等。一个管理优良的项目可以使使用人及访客产生愉悦的心情及产生在此办公/居住的优越感,因此令到使用人士心甘情愿同意的缴纳物业费是一个重点工作之一。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应从使用者即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体验他们的切身感受,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需求,在合理围调整工作容。即不能漠视日常运营中出现的小问题,拒绝麻木,例如即使小部分的破损也应立即安排修复;同时不断的超越目前服务水平,经常给使用者一些小惊喜,如每年不

当代社会校园文脉以及国内外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研究

当代社会校园文脉以及国内外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研究 摘要:校园文脉是当代社会国内外的精髓,本文充分结合国内外校园文脉及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然性、人文性、历史性的特征,详细讲述了两方面的对比特征,以及互补互足之处。充分说明文化建设中环境、人文、文化、时间、空间对一所大学起到的深远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校园文脉,文化建设,国内外大学 Abstract: the campus the contemporary social context is the essence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article full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context of naturalness, humanities, historic features, detailed comparison about two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lace of each other enough. Full explanation cultural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the humanities, the culture, time, space, to a university have the profound function and meaning. Keywords: campus buildings, cultural constructio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1引言: 随着如今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对于学校文化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我国,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大繁荣”的号召,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将学校文化建设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不断为之而努力。校园文化建设是包含了环境文化,环保理念,人文精神三大理念的。对于大学的自身发展需要来说,必须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而加强了学校的文化建设之后,也可以使学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和文化引领职能,可谓是一举两得。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国内外的大学均是在长期实践中获得经验,不断进取,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以及其他影响而发展起来的。这种形态是每所大学都具备的独特性质,独特的风格。当代的大学是源自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国内外的大学均在历史发展的脚步下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特色和韵味。 2国内外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对比 2.1自然性的对比 大学不仅仅是用来学习的地方,更是一处环境美好的景致。中西方的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