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王道俊

教育学

绪论

1、教育学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2、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在古代社会 教育学处于萌芽阶段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政治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包含在他们的哲学著作、政治著作和语言记录之中。如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的言论就汇集在《论语》中。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他的政治学著作《理想国》一书中。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大约出现在战国末期,是儒家思孟学派撰写的。比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还早三百来年。

但是古代社会里,所有的教育方面的著作,停留于经验的描述,并时常带有类比、臆测的色彩,缺乏科学的理论分析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形成专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因此还不具备形成学科的条件只能说是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605年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学问的精神与进步》一书中 首次明确提出

要建立教育学 1620年在他所设计的“知识之球”上确立了教育学的学科地位。此后教育学逐渐从哲学体系中分化出来 成为独立的专门知识并逐渐形成自己

独有的概念体系和学科体系。

1632年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主张 在反对封建教育建立新的教育科学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1762年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出版了他的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

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阐明了自己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内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现代教育思想变革。

1776—1787年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先后四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

是较早在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后来 赫尔巴特接替了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的教育学教席 并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该书曾一度风行世界 对许多国家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1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欧美教育学者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研究教育问

题 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过去的教育学是概念化的 往往与实际相抵触 为了防止仅仅根据理论和偶然经验下结论 必须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另一名德国教育家拉伊1908年出版了《实验教育学》 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拉伊认为实验教育学既是新教育学和科学的教育学也是完整的教育学和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的实际指导,目的是造就完整的生物—社会中完整的个性,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活动和表现,每个活动单元都有三个过程 刺激—联想—反应 或印象—同化—表现 或观察—“心智的”消化 理解 —呈现。他主张一切教育教学中的被动、接受要让位于活动、表现、建构和创造。实验教育学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无疑是教与学的一个重要进步。但是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实验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的唯一有效方法时它就走上了教育“唯科学”的歧途;

2、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 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 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主要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等。

文化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因此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 因此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3、因为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所以教育的研究既不能采用赫尔巴特纯粹的思辨概念来进行,也不能依靠实验教育学的数量统计来进行 而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从而培养完整的人格。

文化教育学作为科学主义的实验教育学和理性主义的赫尔巴特式教育学的对立面而存在与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都能给人以许多启发。文化教育学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它的思辨气息很浓,在许多问题的论述上具有很强的哲学色彩,这就决定了它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限制了它在实践中的应用。

3、实用主义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出现了实用主义教育学说,这种教育学说为杜威所创立,其代表著作是1916年出版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来的。杜威反对传统的以教材、课堂和教师中心的教育,从他的经验论原则出发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从做中学”、“学校即社会”等新的教育思想,借以实现其民主理想。

4、批判主义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兴起的有比较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种教育思潮。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批判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学校教育是推进现实社会公平和现实社会公正的强有力手段和途径2、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 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经济结构都强烈地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 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

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将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结合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4、批判教育学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因此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不能仅仅依靠收集、整理、统计一些数据来进行,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之从无意识的层面上升到意识的层面。

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3、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4、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唯一方法,5、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6、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他把教育目标分为认识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每类目标又分成不同的层次 排列成由低到高的阶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细致地去确定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为人们观察教育过程、分析教育活动和进行教育评价,提供了一个框架。但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 对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

2、196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他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他还认为学科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的结构相适应,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他特别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发现学习,learning by discovery 。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对于编选教材,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主张儿童提早学习科学的基本原理,难以推行。

3、1975年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一书出版。这本书是他1957—1974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总结,全面阐述了他的实验教学论的体系,系统地叙述了学生的发展进程,介绍了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通过实验他批评了苏联传统的教学理论对发展学生智力的忽视,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赞科夫的教学理论对苏联的学制和教育改革,一度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教育:广义上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2、教育的质的规定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

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

3、教育的基本要素

①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都可称之为教育者;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②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它主要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方式两个方面。更广泛地看还应该包括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用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它是根据教育目的,经过挑选和加工的、最有教育价值和适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的人类科学文化成果的结晶;

教育活动方式涉及教育基本要素的组合与教育工具和手段的应用,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教育活动方式就是教育活动本身。

教育三要素的关系: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育中介系统为纽带。教育者是主导性的,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 达到预期的目的。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育活动就不会有好的效果。

4、教育的起源

一、生物起源说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19世纪末勒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书中指出,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超出人类社会在动物界也存在着教育。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

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沛西·能在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的教育》为题的演说认为教育的起源过程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

教育主要动力。

生物起源观点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为基础,分析论证了人类教育的起源问题。然而此观点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看到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断言动物界也普遍存在着教育现象,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界养育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仅从外在行为的角度而没有从内在目的的角度来论述教育的起源问题。

二、心理起源说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20世纪初孟禄在《原始部

落及其最简单形式的教育》一文中谈到了教育的起源问题。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摹仿,原始社会并没有独立的教育活动,原始的教育就是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孟禄的心理起源学说的建构源自于对勒图尔诺观点的批判,他指出了勒图尔诺观点的实质性错误,标榜自己的观点揭示了人与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但是 孟禄与勒图尔诺一样没有看到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没有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和动物界养育行为之间的本质区别。因为无意识的摹仿从其本质而言 还是隶属于本能的范畴,他也没有说清楚人的类本能与动物的类本能的区别 把教育的起源归结于类本能的“无意识模仿” 这是错误的。

三、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被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是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 原苏联教育理论界从恩格斯的“劳动创了人本身”这一论断出发 批判了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劳动 人类劳动的产生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条件和

必要条件。

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第二,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第三,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以语言和意识的发展为条件的,第四,教育从产生之日起,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第五教育范畴是历史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5、教育的历史发展

①古代教育

1、原始社会的教育

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而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2、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于是 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从学校产生之时起,教育便具有了阶级性,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

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等方面。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等级性、宗教性和保守性;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现代教育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当今,我国已完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并快速地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强调保障“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这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进步,但阶层的、种族的、性别的歧视仍远未清除。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逐步结合,促使现代教育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也成为科学知识再生产和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作用。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③未来教育

在未来社会,人类将进入“自由个性”的发展阶段。所谓“自由个性”,是指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摆脱了“物的依赖性”,从而真正独立地、自由地存在和发展自身,按照自己的个性特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人真正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自由个性的实现是以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体系为依托的是以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客观基础的。

总结:从总体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充满了斗争和曲折,但从发展趋向上说,人的教育权是逐步扩大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中的科学理性和人文精神因素是逐步增强的,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越来越重要的。教育总是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自觉性与创造性,提升人的地位与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前进不断更新属人的世界。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一种是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以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另一种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他看成是人类个体成长变化过程;

2、个体发展: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到生命终结的整个变化过程。这是一种广义的发展观;狭义的个体发展则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 主要指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就是儿童的成人过程,这既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婴幼儿向成年人,个人小我向放眼世界、胸怀群体以至人类的大我的转化过程,也是不确定性与确定性,可能性与选择性、共性与个性统一的选择过程;

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分为三个方面:生理发展、心理发展、社会发展;

3、人的发展的特点:未完成性和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两个重要特点。人的发展的未完成性既包含人的自然属性的未完成性,也包括人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未完成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还会表现出人所特有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具体表现在人的能动、自主、自觉、自决和自我塑造等方面。能动性是人的精神属性的基本特征。正因为人的能动性 才使得人的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具有根本的不同。

4、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①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 身心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的这一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必须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 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等顺序,逐渐地前进,不能“揠苗助长”、“凌节而施”。

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原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 他指出我们至少应该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 第一种水平我们称为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这是指一定的已经形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它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独立演算习题的水平。另一种水平是儿童在成人的引导和帮助下演算习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存在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②不平衡性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所具有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时间的先后上的不均衡的特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者要充分把握人的各项身心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关键期的概念是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最早提出。关键期即在个体生命历程中,有某一个时期会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 过了这个时期 同样的刺激便不会再有同样的效力。

③阶段性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发展特征。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教育也要体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教育的阶段应该与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相适应。在教育工作中,就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 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尤其是在教学活动的构建、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手段的选择上,一定要充分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把握一个阶段向高一个阶段发展的特殊规律 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教学 合理地促进学生身心的迅速发展和质的飞跃。

④个别差异性

人的发展的差异性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特征上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

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使每个学生都能迅速地、切实地获得最佳发展。

⑤整体性

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整体的人,他即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的独特性,不从整体上把握教育对象的特征,就无法教育人;

人的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完整和完善的人。

5、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①遗传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1)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和发展的

潜在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其

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泛指个体生存在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指的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个体所创设的环境,它对儿童来说是客观的、先在的、给定的;但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人的能动性、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逐步增长,其对环境的反作用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也在逐步加强,这也就是说主体对环境的能动性、选择性在逐步加强;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环境的给定性离不开主题的选择性,环境的给定性不但不会限制人的选择性,正因为有了环境的给定性,反而激发了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当然,给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二者的相互作用蕴含着人的多种多样的发展的可能性;

总结:人们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人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自己。如果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客观的环境条件没有成为主观的活动对象,那么,再好的客观环境条件,也不会对人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因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人的社会实践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种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把人看作环境的消极的适应者,认为生长在某种环境中的儿童,就只能消极地成为某种样子的人的“环境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华生一打婴儿理论);

③个体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性,故称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能把人自己同周围世界区别开来,是一种自觉的意识,因此也叫自觉能动性。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随着人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增强 并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2)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6、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①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 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 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三个方面的社会化: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 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

个性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性,它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个性化是一个尊重差异性的求异过程,它反映的不是对社会的适应,而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变革和创造,因而个性化的核心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促进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的形成。三个方面的个性化: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 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文化知识对人类发展的价值:知识的认识价值、知识的能力价值、知识的陶冶价值、知识的时间价值;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②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5)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③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部内容。中义的文化指与经济、政治有别的全部精神生产的城固。狭义的文化专指文学艺术;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④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结构的影响;

(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

2、教育的社会功能

①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1)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2)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传播与宣传一定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3)教育的生态功能: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提高民族素质;引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活动;

(4)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对文化的传递;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②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科层组织之间转换、调整和变动,以充分发挥其个性特长,展现其智慧才能、实现其人生抱负;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按其流向可分为横向流动功能和纵向流动功能。教育的社会横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和训练,能够在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与社会组织中作水平的流动,即可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个人的意愿与可能条件更换工作地点、单位、任务,改变其环境而不提升其社会阶层或科层结构中的地位。教育的纵向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因受教育的培养和筛选,能够在社会阶层、科层结构作纵向的提升,包括职称晋升、职务升迁、薪酬提级,改变了其社会层级地位和作用。

意义:首先,教育已成为现代社会中个人社会流动的基础;其次教育是社会流动的主要通道;其三,教育的流动功能关乎人的发展权利的教育资源分配问题;总结: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有赖于自身的素质,也有赖于社会条件、有赖于社会给予人的就业机会和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的机制和空间;

③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与流动功能的区别和联系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此在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次层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育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和连续性;

3、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意味着肯定人是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符合我国社会的历史走向和现代特点,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②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意义。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然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所谓教育的基础性,实质上是指人的素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所谓教育的先导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所谓教育的全局性,是指教育的发展关乎社会主体的现代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具有

全局性的影响。

4、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①国兴教育的重大举措和巨大成绩:恢复高考和高校扩招;普及义务教育的立法;对贫困学生的国家资助体系的建立;教育事业的巨大发展;

②国兴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育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2)教育公平面临严峻挑战(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问题;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的问题);

(3)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1.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保障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始终居于教育事业“重中之重”的地位。而义务教育的重点,难点又在农村;要巩固和完善近年来建立起来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要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基本指标体系或质量底线;要积极扩大优质教育面,着力引导和扶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转化为优质学校,鼓励已有的优质学校办的更好,办的更有特色;义务教育还要继续普及和巩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要让百分之百的适龄儿童,少年,都乐于上学,读至毕业,有所收获,全面合格;

2.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学生就业和支撑现代化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支柱;

3.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高等教育处于整个教育发展的龙头地位,高等学校既是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所”,又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观念创新的“发源地”,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以后的期望和要求。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总要求,以及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它是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起指导和规范作用。教育目的以两种最基本的形态存在着,即理论形态的教育目的和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前者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主观愿望或意向,故亦称为“应然的教育目的”,后者是指教育中的人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亦称“实然的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对学校教育的实施有下述重要意义:第一定向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学校教育办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学生发展的基本定向,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归宿,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第二调控作用。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的实施起调节和控制作用。第三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评价学校教育和学生发展质量的根本标准。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的角度看 教育方针所提出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人们往往是通过贯彻教育方针来实现教育目的,二者具有一致性。但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有区别的。第一,教育目的是理论性术语,是学术性概念,是教育学原理或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内容或范畴,是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一定社会阶段的教育的理想价值追寻,体现的是理论上所要追求的教育价值,而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或教育行政学范畴,主要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对教育发展的现实作政策性规定。第二,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作出规定,是针对人的发展而言,更多地指向受教育者个体,而教育方针反映的则是国家对教育事业整体的要求和希望,定位的是教育事业在国家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第三,教育目的具有理想性,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通过教育活动追求的理想的目标,而教育方针则具有现实性,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指导思想 ,教育工作当前必须落实的要求,具有不可回避性和现实针对性。

4、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结构

教育的目的层次:一是国家或社会所规定的教育的总目的、二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三是课程目标、四是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容结构:一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的规定,即提出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审美、体质诸方面的发展要求,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二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价值取向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

5、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所面临的问题是要解决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①教育目的受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政治观点和制度的制约;

②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受教育者身心特点,但它不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所直接指向的对象是受教育者;人们既然期望将所提到的教育目的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个性,这就不能不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心理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教育目的主要通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活动来实现;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必须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6、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有的一种倾向。

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

①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应当由人的本性、本能的需要来决定,教育的根本的目的就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就是所谓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

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他们认为社会价值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否则,单纯地关注社会价值的实现就会压抑和排斥个人价值。3、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能 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发展。

总结:个人本位论把人的自身的需要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这种思潮的兴起和盛行的时期,正是欧洲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时期,资产阶级在教育上反对宗教神学对于人的思想的禁锢,反对封建主义强加于人的一切教育要求,提出要让人的个性得到解放,要尊重人的要求,尊重人的价值。但这是一种代表着资产阶级利益的教育目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需求与个性发展,看不到人的社会属性和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具有片面性。这也是我们要反对的。

②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者认为,教育目的是由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就是教育要追求的根本目的,教育应该按照社会对个人的要求来设计。代表人物如德国哲学家那托尔普、法国思想家涂尔干、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勒等人。

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论主要有以下观点。1、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在他们这些人看来,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依赖于社会,都受到社会的制约,人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2、教育除了满足社会需要以外并无其他目的。3、教育的结果或效果是以其社会功能发挥的程度来衡量的。

总结:我们认为,社会本位论者从社会需要出发来选择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无疑是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产高度社会化的时代,应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有借鉴价值的。无论从什么角度看,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今天应该比过去的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对受教育者所提出的要求,并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但是只是站在社会的立场看教育而完全抹杀了个人在选择教育目的过程中的作用,并以此来排斥教育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不正确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这是我们今天确立教

育目的价值取向时必须避免的片面的思维方式。

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创立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对于制定我国教育目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选择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①观点:

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类社会历史也只能被理解为人的活动的历史,,在历史活动中,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形式,就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去培养和造就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这些被教育所造就的人,也通过改变环境、改变社会条件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并在实践活动中使人的自身不断发展。这样,教育社会与人之间就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殊运行机制,并且这是历史之网上的一个独立的组成部分。

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建立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的基础上的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

②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划分为三种形态,并从三种社会形态的更替来考察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古代社会里“人的依赖关系”是人的发展的特征 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第二种形态资本主义社会里,以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分工换来了生产力的发展 以个体发展的片面性为代价换来了人类总体的全面发展,随之也就产生了对个体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不可能的。共产主义是以“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为特征的这是第三阶段。在这里“私有制和分工的消灭同时也就是个人在现代生产力和世界交往所建立的基础上的联合”,“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③提供了理论依据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拓通了道路;其次要依据我国的特点尽可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三,人的全面发挥在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8、我国的教学目的

①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

中国古代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统治人才,培养“君子”,具体表现就是“学而优则仕”。

中国古代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然有不同的表述,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教育塑造理想人格,并以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德行修养来服务并服从于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说到底,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受制于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②我国近现代的教育目的

鸦片战争以后,在“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开始探索新的教育发展的道路,并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

本观念,该教育宗旨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遵从和保留中国的传统文化 即“忠君”和“尊孔”,反映的是“中学为体”的要求,另一部分是构建新的国民素质 即“尚公”、“尚武”、“尚实”实质上是反映西学的要求。按照这个教育宗旨来实施教育 实际上只能培养封建统治阶级所要求的所谓“顺民”,因为,教育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根本性质没有变。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这两个教育方针 实质上是国民党“一个政党”、“一个主义”政策的诠释 是为国民党专制统治服务的。

1940年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进一步提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这个教育方针一直延用到建国后的50年代初期。

③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正式确认了这一教育目的,并提出了“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然而 在“文革”时期 过分强调了政治和劳动,将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培养劳动者对立起来 这种极“左”思维方式破坏了我国教育事业的正常发展。

跨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 我们党根据不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教育目的不断进行调整 出现了几个代表性的表述。

1、1981年 中共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 “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2、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这里,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目的。

3、1983年9月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三个面向”写入教育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90年代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这一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人才培养的社会价值,反映了新时期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

4、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这里 首次将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到教育目的的高度。

5、1993年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到目前为止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最早的表述。

6、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教育方针是目前通行的教育目的最规范的表述。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再次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精神:第一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第二 坚持要求全面发展。第三 注重培养独立个性。

9、我国教育目的的实现

①普通中小学的性质与任务:

其一,普通中小学教育为学生做人打好基础。其二,普通教育是相对专业 职业教育而言的是专业,职业教育的基础。其三,普通中小学教育要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的组成部分:

②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1、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体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活动。体力和体质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是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生理基础。人们进行生产劳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和幸福地生活都需要强健的体魄作基础。普通中小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知识、技能 培养他们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成熟 增强他们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发展他们的智力的教育。它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本领和个性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普通中小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和技巧,拓宽文化视野,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兴趣和习惯。

3、德育。德育是引导学生领悟无产阶级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 组织和指导学生的道德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的教育。它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政治性质、并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

普通中小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教育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政策,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养成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和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科学精神,形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文明行为习惯和抵制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提高主体意识、群体意识、公民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自律意识和对改革开放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变能力。

4、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创造美的,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它在净化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事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中小学在美育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教育和其他各种审美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一种艺术活动技能,如绘画、唱歌、舞蹈、演奏乐器等,使他们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情操,形成朝气蓬勃、乐观向

上的精神面貌。

5、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教育活动 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等。综合实践活动同样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中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主要是,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探究学习、生产劳动等,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并积累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正确认识及对生活理解的正确态度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与自我的关爱与责任感 养成学生积极进取、分享、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第五章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运行规则,它应包含两大基本要义:一是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这些教育机构不仅仅包括各级各类学校,而且包括各种教育行政部门和管理组;二是指为保障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正常运行,各成员应该共同遵守的整套规则。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2、教育制度的特点

第一: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介于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之间。它在制定过程中,会反映制定者的主观愿望或特殊价值取向,会受到制定者所具有的教育思想等精神层面的导向,但是同时也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具有其客观基础和规律性。它不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个体都不能因为个人喜好随意地制定或废除教育制度。

第二:规范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由制定者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规范性。

第三:历史性。教育制度作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总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国对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所确立的教育制度也随着时代和文化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充分体现了教育制度的历史性特点。

第四: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规范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运行的整套规则,对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中的个体成员的行为具有强制作用。

3、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相应的客观需求;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具有直接的影响性;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又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不同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特性和教育的制度;

4、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育制度的历史性主要表现为教育制度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教育制度表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在原始氏族时代,社会还处于未分化状态,原始社会的教育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完全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不存在教育制度;自奴隶社会开始,社会逐渐呈现阶级性和等级性特点,使古代学校烙上了阶级性和等级性的烙印,没有生产性和科学性。它只培养少量的剥削统治人才;现代学校不仅具有阶级性特点,而且具有生产性和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其培养目标上,即它不仅培养统治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还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文化教育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众多的有文化的生产工作者。

现代教育制度逐渐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已由过去单一的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发展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机构系统为主体的,包括幼儿教育机构系统、校外儿童教育机构系统和成人教育机构系统的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制度。

5、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6、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①双轨学制

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相连的中等职业教育);由于双轨制中的两轨相互平行,既不相通,也不相接。这样就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

随着第二次、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由于双轨制不利于普及初中教育甚至高中教育进而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大量需求的缺点,使其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显得越来越尖锐,于是,双轨制发生了变革,逐渐朝着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的方向发展。

②单轨学制

单轨制最早产生于美国,美国单轨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 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四四四等多种分段。

单轨制的优点是,不仅有利于过去初等教育的普及。而且有利于后来初中教育的普及以及20世纪以来高中教育的普及,同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制而言 对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因此,单轨制被众多国家所采纳。

③分支式学制

分支型学制是西方现代学制类型之一,20世纪上半叶产生于前苏联。该学制的特征是其特点是“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右,中等专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畅通”,是一种既有单轨型学制特色又有双轨型学制某些特色的新型学制。

7、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①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发展

第一:义务教育延长到哪里,双轨学制并轨就要并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的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第二,综合中学是双轨学制并轨的一种理想形式,因而综合中学化就成了现代中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②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注重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无初高级之分、小学入学年龄提前、年限缩短、小学和初中直接衔接;

3、初中教育阶段:初中学制延长、把初中阶段看做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不把它看做初中的初级阶段;

4、高中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

5、职业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基础越来越高、层次和类型的多样化;

王道俊_教育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选择题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 )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2.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 ) 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3.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 ( ) A.希腊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4.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5.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 育内容单一,教育方 法比较严厉为特征 是古代 ( ) A.希腊 B.埃及 C.斯巴达 D.雅典 6.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7.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8.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9.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 ( )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0.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11.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2.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3.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14.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5.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6.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7.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 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B.兼爱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18.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19.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 ( ) 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2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 (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1.“学不躐等”出自( ) 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23.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24.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 )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25.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

《教育学》王道俊著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教育学 (新编本)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 新编本说明 本书原是根据教育部l978年文科教材编选计划编写的,即华中师大等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自1980年出版以来,经多次印刷并修订再版,累计发行二百余万册,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内容已显得陈旧。国家教委文科教材办责成我们重新修改,并纳入1985一1990年新的编选计划。在国家教委主管部门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督促下,我们重新编写了现在的这个本子。 这次编写,我们在以下几方面作了努力。一是注意把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丰富教育学的专门知识,突出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力求克服用其他学科的知识简单代替教育学问题探讨的弊病;二是充实宏观教育的内容,深化微观教育的内容,并注意二者的内在联系,避免只见微观、不见宏观或只见宏观、不见微观的片面

性;三是尊重实践,实事求是,探索教育规律,在揭示必然性的基础上阐述必要性,摒弃“空想”、“空话”,克服“唯上”、“唯书”的弊病;四是充分肯定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受教育者独立个性的发展和现代人才素质的培养,克服把受教育者看作消极对象的机械论观点;五是积极地有选择地吸取近几年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使教材有新思路、新论点、新材料、新面貌;六是加强教材的针对性,重视教育思想的研究,对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作必要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对所谓传统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不采取非此即彼的态度;七是在阐明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加强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避免忽视理论或忽视实用的编向。在教材定稿时,适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我们学习了这次大会题为《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力争在教材中能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路线的精神。 在教材的体系或逻辑结构上,除增删和调整了某些章节外,总的框架没有大动,例如未把“智育”列为专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为原教材的框架是完全合理的,而只是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研究,暂时拿不出经得起推敲的新的体系或逻辑结构。 在教材内容的编选上,我们仍希图搞得全面一些,完整一些。这对于公共课的教学来说,份量无疑多了一点,但回旋余地却也大了一些;教师在使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讲授。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体育专业—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1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14.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王道俊《教育学》(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教育的概念)【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的概念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这一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②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③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有目的的。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④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 (2)把握教育质的规定性的意义 ①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助于人们透过教育的种种表面现象,更加深刻而科学地理解教育,更好地发展教育。 ②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利于更好地发掘人的潜力,培养更多的能够自我教育、与时俱进、具有创造力的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 ③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从根本上剖析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的,与其他动物本能的区别在何处等,这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化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1)教育的基本要素

①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 ②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2)教育基本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这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分析如下:①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主导性的因素,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②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并影响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和学习的主体,将教育者所传授的知识、技能等,不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受教育者学习的状况会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③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又会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是教育者用于影响受教育者的,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同时,教育中介系统亦会根据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可见,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既是施动者,又是受动者,而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会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哪些异同? 答:古代教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其异同具体分析如下: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因而对教育业也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设想与实施。 教育与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概念的定义: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一.古代教育 1. 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2.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3.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现代教育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三.未来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3.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2.个体是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以及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无一不受到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政治制度与科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教育,它对社会的能动作用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和继承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课后习题前五章答案解析

WORD格式.分享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课后习题前五章答案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 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 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 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 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 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 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 (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 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 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 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4、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何趋势?在这种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普及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学校教育,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 促进了人的解放。(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进一步规定了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和生存权, 强调和保证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日益凸显,人 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提高、人的创造性和自觉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也将提升。第二 章 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怎样适应了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答: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 的发 展,社会的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 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人,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 的人1)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遵循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其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3)阶段性,此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 生的 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 法,进行针对性 教育。4)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 同的 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挥个性,促进学生自由 发展5)整 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是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再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 展,

《教育学》笔记(王道俊、郭文安版)

绪论 1、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4、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5、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历史法,调查法、实验法、统计法等。 6、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历史法的研究步骤: 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 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思想等联系起,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 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 7、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 8、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教育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2、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永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也不会自觉地改造自然,更没有用语言来传授经验。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既要体

教育学知识点归纳 王道俊 郭文安主编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得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得任务、过程、原则与方法。 3、能运用教育得基本理论与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与解决教育得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得对象与任务 教育学得研究对象就是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教育学得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与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得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得萌芽、教育学得独立、教育学得发展多样化、教育学得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得教育家、教育着作、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 二、教育得概念 (一)教育得质得规定性 教育就是有目得地培养人得社会活动。有目得地培养人,就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她社会现象得根本区别,就是教育得本质特点。 (二)教育得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得涵义、地位与作用。 教育者:凡就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得作用得人,都可称为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教育活动得主导者。 受教育:就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得人。地位:受教育者既就是教育得对象,也就是学习得主体。 教育中介系统: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得纽带,就是开展教育活动得内容与方式。 (三)育得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得特点;现代教育得特点。 1原始得教育主要在社会生产与生活得过程中进行得; 1 学校教育逐渐普及 2古代学校得出现与发展 2 教育得公益性日益突出 3教育阶级性得出现并不断强化; 3 教育得生产性不断增强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四)教育概念得界定 广义教育:凡就是有目得地增进人得知识技能,影响人得思想品德,增强人得体质活动,不论就是有组织得或就是无组织得,系统得 或就是零碎得,都就是教育。 狭义教育:专门组织得教育,不仅包括全日制得学校教育,包括半日制得,业余得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与网络教育等。 三、教育与人得发展 (一)人得发展概述 人得发展涵义; 1 人类得发展或进化; 2 人类个体得成长变化过程。 大体分为生理发展,心理,社会发展。 人得发展特点; 1未完成性(可塑性,人得需教育性与可教育性);2 能动性(人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得能动,自主,自觉,自决与自我塑造等能动性,就是人得生长发展与自然界发展变化及动物生长发展最重要得不同,这就是人得教育与人改造自然得实践活动以及动物训练得等活动之 间得最根本得区别。); 人得发展得规律性: 1 顺序性(人得发展具有一定得方向性与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2不平衡性 (人得发展并不总就是按相同得速度直线前进,不同系统得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得成熟水平就是不同得;同一技能系统特性在发展得不同时期有不同得发展速率) 3 阶段性 (人得发展既体现出量得积累,又表现出质得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得飞跃。) 4 个别差异性 5 整体性(教育面对得就是一个个活生生得,整体得人,她既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还表现出个体得独特性。) (二)影响人得发展得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得发展中得作用;

2021年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欧阳光明(2021.03.07)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因而对教育业也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设想与实施。 教育与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概念的定义: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一.古代教育 1. 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2.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3.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现代教育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三.未来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3.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2.个体是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王道俊《教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教育与社会发展【圣才出品】

第3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3.1复习笔记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 (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总之,教育的性质、宗旨,领导权与受教育权,乃至于教育的内容、结构与管理体制都是受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所制约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超阶级”或“超政治”的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 3.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文化,即一定社会民族的文化,它包括文化观念和行为模式两个方面。同政治、经济相比,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具有广泛性、基础性、深刻性与持久性。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此外,人口因素、地域环境等因素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二、教育的社会功能 1.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 (1)含义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指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化,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 (2)历史发展 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①原始社会,教育主要起着劳动经验和生活规范的传承作用; ②古代社会,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一直不受重视。 ③至近代,教育的政治功能依旧受到重视,但经济功能被不断强化与彰显,文化功能则相对衰落。 ④现代社会,人们开始重视人的合理生存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进步越来越要求充分认识与全面发挥教育的多种社会变迁功能。 (3)表现 ①教育的经济功能 a.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 b.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c.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王道俊郭文安版教育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 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与取向有不同的理解与选择,因而对教育业也有不同的目的和不同设想与实施。 教育与的发展同人类追求解放的步伐基本上是一致的。 教育概念的定义: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的历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一.古代教育 1. 原始的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 2. 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3. 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 4. 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二.现代教育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 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 三.未来教育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发展的规律性: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及其作用: 一.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3.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三.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 2.个体是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 3.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王道俊版的《教育学》名词解释

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11.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 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 1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14.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5.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6.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17.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8.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9.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20.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整理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供参考)

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复习重点 绪论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记》:中国古代的教育学,它是礼记中的一篇,战国末年出现。 内容:1229字。对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作用等作了系统的论述。 评价:世界上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反映了我国二千多年前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其中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指导意义。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遗产。 教学原则: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夸美纽斯和《大教学论》 1632年,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提出自己的教育信念1)教育公平2)教育功能3)教育目的,论述按照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划分学校类型、课程内容,并提出一系列教育原则。提出班级授课制 卢梭和《爱弥儿》 系统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假设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按个体成长的自然年龄阶段,依次阐明了自己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个体教育的目标、重点、方法等一系列问题的独特见解。最大贡献是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从而引起了教育思想家和理论家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对儿童进行深入地了解和研究,促进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变革。 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年)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明确提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哲学和心理学,提出五段教学法 杨贤江和《新教育大纲》 1930年以李浩吾为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认为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实验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利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采用定量的手段研究教育学问题,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实用主义教育学及代表人物 在批判脱离儿童的生活,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提出来了。认为人的经验获得遵循相互作用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代表人物:杜威 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前教育学时期)——奴隶社会-17世纪 特点:A 教育学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没有从哲学体系中分离出来B 教育思想、观点和理论大多体现在哲学著作中,并停留在经验描述阶段,缺乏理论分析和完整的体系C 教育观点、著作打上阶级烙印 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世纪-19世纪中叶) 特点:A 教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B 逐步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思辨-演绎的方法 C 出现了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著作和资产阶级教育家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 特点: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和著作,打破了原有的教育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教育学研究的细化和多元化。 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 特点:A 教育学理论不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B 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C 不同的教育学研究方法在争论、冲突中,逐渐融合互补,形成新的研究方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广义的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就是研究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进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可分为教育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内部问题和教育与其外部各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外部问题。如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教育与社会文化的问题,教育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问题等。还可以根据问题的大小将教育问题分为宏观的教育问题、中观的教育问题与微观的教育问题。教育规律既可以分为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也可以分为宏观的教育规律、中观的教育规律与微观的教育规律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课后习题前五章答案

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课后习题前五章答案 1、什么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 答: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培养人才能服务社会。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 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答: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 3、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有何异同? (1)原始教育主要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而现代教育已从社会生活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 (2)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古代学校出现并逐渐发展;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其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也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和任用上。 (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的教育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与生产劳动联系紧密,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在生产和科学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对提高生产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4、现代教育的发展有何趋势?在这种发展中人的地位和价值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1)学校教育逐步普及;教育的普及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学校教育,满足了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了人的解放。(2)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进一步规定了教育作为基本人权和生存权,强调和保证了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3)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 (4)教育制度逐步完善。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日益凸显,人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提高、人的创造性和自觉性提高,人的地位和价值也将提升。第二章 1、人的发展有哪些规律?教育怎样适应了人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答: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指人的社会经验和文化知识的掌握,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习得,成长为具有社会意识、人生态度和实践能力的人,能够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人1)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遵循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2)不平衡性,其要求教育要掌握和利用人的发展的成熟机制,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3)阶段性,此要求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针对性教育。4)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发挥个性,促进学生自由发展5)整体性,要求教育要把学生看做是复杂的整体,促进学生再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完整和完善的人。2、人的潜能有何教育意义?教育如何开发人的潜能?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的详细笔记一

《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版的详细笔记(一) 2007-07-06 10:12 绪论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的不同点: 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作为一种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它是依据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当时的现实状况和需要制订出来的,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尽管如此,教育方针政策只是符合了教育规律,却不能代替教育规律。人们只能认识教育规律而不能制造教育规律。教育规律与教育方针政策绝不等同的。因此,教育学虽然也要阐明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的问题,但是,教育的方针政策并不是教育学研的主要对象和最终依据。如果把阐发、论证教育的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的主要任务,就会忽略对教育规律的探讨,舍本逐末,最终导致按主观意志办教育的错误。 教育学与教育经验汇编的不同点: 教育经验汇编多为教育实践经验的汇集,它们还只是表面的、局部的、个别的具体经验,尚未揭示出教育规律。当然,教育学不能离开教育的实际经验,经验之中有规律,我们应当重视教育经验,将教育的实践经验提高到理论高度,从教育经验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以丰富和发展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3.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 常用的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法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查,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 历史法的研究步骤:①是史料的搜集②对史料的鉴别③对史料进行分类 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要注意:①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 ..........。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应当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哲学、 伦理思想等联系起来,全面地去进行考察与分析。②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 .............。 ...............。③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2)调查法 调查法的工作步骤:①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②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③拟定调查提纲;④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采用的有:观察、谈话、问卷 (3)实验法 实验法:一般是自然实验法即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实验,不是在专门的实验室里进行的实验,可以叫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 教育实验法一般分为以下三种:单组实验法、等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4)统计法 2. 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1)控制论的基本方法(2)信息论的基本方法(3)系统论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什么?这是教育学中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的问题。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逐步地说明于下。 第一节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为什么说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教育就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与品德,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发展,成为社会所要求的人。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所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从这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永恒范畴,与人类共始终。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积累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就越来越显著,教育是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因为动物活动不管多复杂也只是一种程序化了的动作反射,动物既不会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