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一、填空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11.“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2.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13.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4.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

15.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16.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7.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

18.某一污染物质如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

19.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变化特征。

20.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值。

21.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大面积砍伐森林 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 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 C.交通运输 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A.大气逆温

B.无风

C.晴天

D.阴天

6.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使海水平面()

A.上升B.下降 C.不变 D.变化无常

7.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8.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分解的()

A.无机物B.有机物 C.重金属 D.N、P 9.含氰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

A.汞 B.Pb https://www.doczj.com/doc/ac9836721.html,— D.NO3—

10.森林生态系统检测的地形特征指标主要有()

A.地貌

B.坡向

C.土壤类型

D.坡度

E.海拔高度

11.森林旅游中,游客影响植被的主要因素包括

A.采集

B.燃烧

C.污染

D.践踏

E.砍伐

12.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及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

A.大气污染

B.大气破坏

C. 大气沉降

D.酸雨

13.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退化

C.土壤污染

D.土壤盐渍化

14.土壤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

A.物理和物理化学净化作用

B. 化学和生物净化作用

C. 物理和化学净化作用

D. A 和B

三、名词解释

四、间答题

1.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举例说明我国环境标准体系。

3.简述生物监测的理论依据。

4.简述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确定评价因子的依据。

5.简述林业自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的评价视角。

6.土地资源评价的评价因素主要有哪?

7.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

合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

8.概述我国颁布实施的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9.试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指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的异同点。

10.什么叫赤潮?发生赤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简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主要机制。

11.试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

12.简述城市污水处理的基本步骤。

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有哪些?

13.列举污染土壤的主要物质及其主要来源?

14.土壤环境容量的概念是什么?确定土壤环境容量的基本程序如何?土壤环境容量有什么用途?

15.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如何消除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16.试述重金属元素和化学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主要机理。

17.土壤为什么会发生酸化?土壤酸化有何危害?怎样修复酸化危害的土壤性质?

18.哪些元素可能经由大气迁移沉降而引起土壤污染?

19.为什么说施用化肥也是产生土壤污染的方式之一?怎样正确处理施肥与土壤环境保护的关系?

20.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对策、措施。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2.氮氧化合物3.催化4.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5.固定式;移动式6.5.6 7.氮;磷(或N、P)8.光化学9.物理10;微生物11.可持续发展12.谁污染谁治理

二、单项远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C 3.A 4.B 5.D 6.A 7.D 8. B 9.C 10.A 11.B 12.C 13.D 14.B 15.B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1分)环境中化学元冕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2分)

2.环境容量: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l分)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2分)

3.海洋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1分)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各种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2分)

4.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方式,(1分)主要是对遗传种质资源进行收集的保存,(1分)包括对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的收集和保存(0.5分)以及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0.5分)5.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

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环境问题;资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简述目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答: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或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2分)

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①森林锐减②土地退化③沙漠化④水上流失⑤人口问题⑤城市化问题⑦淡水资源短缺⑧植被硷坏⑨物种灭绝⑩海洋污染11危险废弃物转移12全球变暖13臭氧层破坏14酸沉降等。(每点0.5分,答对6点即可得3分)

2.简述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答:①颗粒污染物(或飘尘、降尘、TSP即总悬浮颗粒物);

②硫氧化物(或SO3、硫酸、或硫酸盐);

③氮氧化物(或NO x,或N2O x);

④碳氧化物(或CO、CO2);

⑤卤素及化合物(或Cl2、HC12、HF、氯代烃、氟氯烃);

⑥碳氢化合物(或甲烷等)。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5点即可得满5分)

3.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答:①动植物残体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易分解有机物为水中耗氧有机物。(1分)

②实际工作中采用含量指指标:BOD(生物化学耗氧量)、(1分)COD(化学需氧量)、(1分)TOC(总有机碳量)(1分)以及TOD(总需氧量)。(1分)

4.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杀死号害虫天敌、传粉昆虫、益鸟等;(2分)

②害虫会在长期使用农药后增加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1分)

③土壤中农药积累对人体键康有影响;(1分)

④随着农药生产、运输,废弃农药会大量进人生态系统。(1分)。

5.试述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方式。

答:目前陆地上进行处置是唯一途径,因可能污染而不允许在海洋进行处置,大气、外层空间目前尚未考虑(2分)。土地填埋分为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1分)和安全填埋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2分)。

6.简述生态农场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

答:生态农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1分)建立的新型(1分)农业生产模式。(1分)它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不同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1分)、生物能利用率和废弃物再循环率。(1分)7.试述生物技术(森林、草地)在防治噪声污染中的作用。

答:①噪声被叶反射呈不同方向试缀声波;(1分)

②引起树叶微振消耗噪声能;(1分)。

③尤其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1.5分)

④不同绿地类型减噪声功能不同。(1.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答:①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2分);②太阳能是重要的能源(2分);③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的平衡(2分);④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2分)。

最后,有必要通过系统分析,仔细规划一次使用和经久耐用的产品类别和产量,以减少能源的浪费。(2分)

2.试述森林与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的关系和作用。

答:①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森林能吸收或释放主要温室气体CO2,森林破坏造成的间接碳排放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碳排放,(1分)森林破坏减少了对CO2的固化,(1分)同时森林采伐释放其它温室气体,(1分)恢复森林植被能有效地抑制温室效应。(l分)

②森林与大气中的臭氧变化:一方面它能吸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森林的破坏能释放破坏臭氧层的物质(1分);另一方面,可降低地面臭氧浓度(1分),同时地面臭氧对森,林植物也有伤害作用(1分)。

③森林与酸雨:低浓度大气污染和酸雨不太强对森林树木生长有促进作用,(1分)但长期产生的酸沉降对森林有很大伤害(1分)。另一方面,森林可有效控制酸雨形成(1分)。

空燃比、降尘:降尘是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30μm的粒

子;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会很快沉降下来,所以将这部分的微粒称为降尘。

BOD、推流迁移、非保守物质:酸性沉降、危险废物、环境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问题

农业资源与环境99级《环境科学概论》试卷(A)

一、填空题(10分)

1.所谓的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和水体的(),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用途的现象。

2.光化学烟雾是由( )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 ),另一种是()氧化。

4.在天然水中进行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反应主要有溶解与沉淀、()、液相与气相间的离子平衡、()、交换作用、矿化作用和生化反应。

5.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和()降解。

6.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7.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8.固体废物综合管理的主要目标及发展方向是促进资源回收、节约原材料和减少废物处理量,从而降低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即达到减量化、()和()等“三化”。

9.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0.“提供服务以及相关的产物以满足人类的基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使自然资源和有毒材料

的使用量最少,使服务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所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最少,从而不危及后代的需求”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共15分)

1.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不同,可分为()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 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D.土壤污染 E.A、B和D

2.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3.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小于5.6的酸性降雨。

A.HCl B.CO2 C.SO2 D.氯氟烃

4.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B.可见光 C.紫外线 D.加热

5.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之一是()

A.大气逆温

B. 热岛环流

C.晴天

D.阴天

6.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将使海水平面()

A.上升B.下降 C.不变 D.变化无常

7.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主要是()

A.海洋处置B.陆地处置 C.太空处置 D. 焚烧处置8.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退化

C.土壤污染

D.土壤盐渍化

9.1978年,联邦德国最先开始绿色产品的认证。()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宣布实行环境标志制度。

A.1980

B. 1990

C. 1993

D. 1996

10.选择确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依据是()

A. B和C

B. 评价目的和要求

C.土壤污染物类型

D.土壤类型和海拔高度

11.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骨痛病”是由于()中毒造成的。

A.Cd

B.Pb

C.Hg

D.As

12.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的具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13.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居世界第88位。

A.1/10

B.1/8

C.1/2

D.1/4

14.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黄曲霉素

C.甲基汞

D. DDT

15.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又称之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三、名词解释(20分)

1.二次污染 2.环境容量 3. 环境规划 4. 环境标准 5.TSP 6. BOD 7.推流迁移 8非保守物质 9.酸性沉降 10.区域开发

四、间答题(25分)

1. 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2.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

3.水体富营养化有何危害?指出天然富营养化与人为富营养化的异同点。

4.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

5.简述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基本途径。

五、论述题(任选2题,20分)

1.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

2.试从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论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

3.土壤重金属污染有何特点?如何消除土壤重金属的危害?

六、计算题(10分)

某土壤中重金属元素隔的背景值为0.2mg/kg,年残留率为1.0,年输入土壤的隔量为720g/hm2,土壤耕层厚度为20cm,土壤容重为1.2g/cm3,试计算污水灌溉10年来土壤中隔的残留量。

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

一、填空题(10分)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0.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0分)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大面积砍伐森林 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 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 C.交通运输 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A.大气逆匾温

B.无风

C.晴天

D.阴天

6.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7.生物法处理废水将除去部分可生化分解的()

A.无机物B.有机物 C.重金属 D.N、P 8.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及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称为()。

A.大气污染

B.大气破坏

C. 大气沉降

D.酸雨

9.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退化

C.土壤污染

D.土壤盐渍化

10.土壤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是()。

A.物理和物理化学净化作用

B.化学和生物净化作用

C. 物理和化学净化作用

D. A和B

三、名词解释(20分)

二次污染物、环境背景值、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区域开发、环境风险评价、环境规划、环境问题、资源

四、简答题(30分)

1.试述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地理因素。

2.什么叫赤潮?发生赤潮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简述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及主要机制。

3.什么叫土壤污染?可用哪些指标衡量土壤是否遭受污染?土壤污染的发生类型有哪些?

4.简述环境建设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可持续农业?简述可持续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基本途径。

五、论述题(任选2题,20分)

1.试述目前生产实践中采用的控制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技术以及综合防治大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措施。

2.根据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特点论述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基本对策。

3.试述土壤污染的防治原则及对策、措施。

六、计算及应用题(10分)

某地区土壤环境质量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试用指数评价法对该地区土壤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做出评价。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1.环境容量(或环境自净能力)2.氮氧化合物3.催化4.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5.固定式;移动式6.5.6 7.氮;磷(或N、P)8.光化学9.物理10;微生物11.可持续发展12.谁污染谁治理

二、单项远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 2.C 3.A 4.B 5.D 6.A 7.D 8. B 9.C 10.A 11.B 12.C 13.D 14.B 15.B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背景值:是指环境在未受到人类干扰的情况下,(1分)环境中化学元冕及物质和能量分布的正常值。(2分)

2.环境容量:指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l分)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质的最大负荷量。(2分)

3.海洋污染:由于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海洋的原来状态,(1分)使人类和生物在海洋中各种活动受到不利的影响。(2分)

4.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种方式,(1分)主要是对遗传种质资源进行收集的保存,(1分)包括对作物品种及其亲缘的收集和保存(0.5分)以及家养动物品种的收集与保存。(0.5分)5.固体废弃物:指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2分)包括从废水、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简述目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答: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指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后又发展成为对全球造成危害或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2分)

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①森林锐减②土地退化③沙漠化④水上流失⑤人口问题⑤城市化问题⑦淡水资源短缺⑧植被硷坏⑨物种灭绝⑩海洋污染11危险废弃物转移12全球变暖13臭氧层破坏14酸沉降等。(每点0.5分,答对6点即可得3分)

2.简述产生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

答:①颗粒污染物(或飘尘、降尘、TSP即总悬浮颗粒物);

②硫氧化物(或SO3、硫酸、或硫酸盐);

③氮氧化物(或NO x,或N2O x);

④碳氧化物(或CO、CO2);

⑤卤素及化合物(或Cl2、HC12、HF、氯代烃、氟氯烃);

⑥碳氢化合物(或甲烷等)。

(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对5点即可得满5分)

3.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

答:①动植物残体及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的易分解有机物为水中耗氧有机物。(1分)

②实际工作中采用含量指指标:BOD(生物化学耗氧量)、(1分)COD(化学需氧量)、(1分)TOC(总有机碳量)(1分)以及TOD(总需氧量)。(1分)

4.农药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杀死号害虫天敌、传粉昆虫、益鸟等;(2分)

②害虫会在长期使用农药后增加抗药性,增加防治成本;(1分)

③土壤中农药积累对人体键康有影响;(1分)

④随着农药生产、运输,废弃农药会大量进人生态系统。(1分)。

5.试述固体废弃物的土地处置方式。

答:目前陆地上进行处置是唯一途径,因可能污染而不允许在海洋进行处置,大气、外层空间目前尚未考虑(2分)。土地填埋分为卫生填埋处置生活垃圾(1分)和安全填埋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废弃物(2分)。

6.简述生态农场在能源利用上的作用。

答:生态农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1分)建立的新型(1分)农业生产模式。(1分)它可以因地制宜利用不同技术,提高太阳能转化率(1分)、生物能利用率和废弃物再循环率。(1分)7.试述生物技术(森林、草地)在防治噪声污染中的作用。

答:①噪声被叶反射呈不同方向试缀声波;(1分)

②引起树叶微振消耗噪声能;(1分)。

③尤其能优先吸收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高频噪声和低频噪声;(1.5分)

④不同绿地类型减噪声功能不同。(1.5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答:①控制人口,减少能源消耗(2分);②太阳能是重要的能源(2分);③多渠道解决能源供求的平衡(2分);④充分利用能源并减少浪费(2分)。

最后,有必要通过系统分析,仔细规划一次使用和经久耐用的产品类别和产量,以减少能源的浪费(2分)。

2.试述森林与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的关系和作用。

答:①森林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森林能吸收或释放主要温室气体CO2,森林破坏造成的间接碳排放仅次于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碳排放(1分),森林破坏减少了对CO2的固化(1分),同时森林采伐释放其它温室气体(1分),恢复森林植被能有效地抑制温室效应(l分)。

②森林与大气中的臭氧变化:一方面它能吸收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森林的破坏能释放破坏臭氧层的物质(1分);另一方面,可降低地面臭氧浓度(1分),同时地面臭氧对森,林植物也有伤害作用(1分)。

③森林与酸雨:低浓度大气污染和酸雨不太强对森林树木生长有促进作用,(1分)但长期产生的酸沉降对森林有很大伤害(1分)。另一方面,森林可有效控制酸雨形成(1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题目序号及选出的正确答案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本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人类的生存环境,可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地分为(),形成一个庞大的多级谱系。

A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B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

C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城市环境

D 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荒漠环境

2.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过程称为()。

A.土壤酸化

B.土壤退化

C.土壤污染

D.土壤盐渍化

3.1955年,日本富山市出现一种使人痛不欲生的“骨痛病”是由于()中毒造成的。

A. Pb

B. Cd

C.Hg

D.As

4.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的“水俣病”是由于人们食用被()污染的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的神经性疾病。

A.铅

B.黄曲霉素

C.甲基汞

D. DDT

5. 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A.光化学降解

B.溶解降解

C.中和降解

D.沉淀降解

6.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大面积砍伐森林 D.噪声

7.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 B.H20 C.N2 D.SO2

8.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30μm B.小于30μm C.等于30μm D.不大于30μm

9.如果大气中无氧气存在,不可能产生的气体是()。

A.N2 B.CH4 C.H2S D.O3

10.含氰电镀废水含有大量的()。

A.汞 B.Pb https://www.doczj.com/doc/ac9836721.html,— D.NO3—

11.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pH小于

5.6的酸性降雨。

A.HCl B.CO2 C.SO2 D.氯氟烃

12.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B.可见光 C.紫外线 D.加热

13.1994年4月,中国政府批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具体的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的具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A.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B.可持续发展

C.生态保护

D.防治污染

14.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多冬少,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居世界第88位。

A.1/10

B.1/8

C.1/2

D.1/4

15.1992年6月3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又称之为地球宪章,这是一个规范国际环境行为的准则。

A.里约热内卢宣言

B.人类环境宣言

C.增长的极限

D.南极条约

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是正确的,请将题目序号及选出的正确答案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本题有10个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

1.按照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方式不同,可分为()。

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 C. 点污染源 D.土壤污染 E. 非点源污染源

2.选择确定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依据是()。

A.土壤有机质含量;B.评价目的和要求;C.土壤污染物类型;D.土壤类型

3.属于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有()。

A.煤自燃;B.森林火灾;C.交通运输;D.农业排放;E.火山活动

4.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A.大气逆温;

B.晴天、无风;

C.阴天;

D. 碳氢化合物;

E. NO向NO2转化

5.环境净化作用的主要机理包括()。

A.物理净化作用;

B.化学净化作用;

C.地质净化作用;

D.物理化学净化作用;

E. 生物化学净化作用

6.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净化处理,它包括()。

A.活性污泥法;B.无机物法;C. 生物膜法;D. 重金属法;E.生物塘法

7.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的基本原则是()。

A.最小化;B.机械化;C. 无害化;D. 资源化;E.现代化

8. 根据环境监测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

A.常规监测;B.科研监测;C. 生物监测;D. 特例监测;E.卫生监测

9. 按照评价的内容可将环境质量评价划分为()等。

A.单要素评价、联合评价、综合评价;B.健康影响评价、经济影响评价;C. 生态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D. 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物理环境质量评价、生物环境质量评价;E.工业环境质量评价、农业环境质量评价、交通环境质量评价

10.按照环境规划的性质不同,可将环境规划划分为()。

A.生态规划、污染防治规划;B.国家环境规划、区域环境规划;C. 自然保护规划、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规划;D. 部门环境规划;E. 城市环境规划

填空题(本题有15个空,每空1分,共15分)

1.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的变化和发展,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2.所谓的水体污染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使该物质在水体中的含量超过了水体的()和水体的(),从而破坏了水体原有用途的现象。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 ),另一种是()氧化。

4.在天然水中进行的化学及物理化学反应主要有溶解与沉淀、()、液相与气相间的离子平衡、()、交换作用、矿化作用和生化反应。

5.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6.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7.所谓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动物、()和生态系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与生境三个水平上的保护。

8.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标准。

9.“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别的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继ISO9000系列标准之后推出的又一个管理性标准。

名词解释(本题有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环境背景值、环境容量、海洋污染、遗传资源保护、固体废弃物、二次污染、TSP、清洁生产

简答题(本题有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环境科学包括哪些分支?(5分)

2.当今世界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哪些?(5分)

3.什么叫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哪些指标来衡量?(5分)

4.列举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危害特点?(5分)

5.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有哪些?(5分)

论述题(本题有3个小题,共40分)

1.试述水体对污染物的自净作用机制和污染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过程?(10分)

2. 试论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的主要问题及其防治对策?(15分)

3. 运用所学知识,试述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15分)

计算及应用题(16分)

某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检测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该土壤的pH为5.85,试用指数评价法分别对该地区土壤环境是否遭受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做出评价。(提示:写出计算公式和评判标准、计算及评价结果填入表2、对结果做评价。)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试题全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の概念 广义: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の生存和发展の一切客观存在の问题。 狭义:由于人类の生产和生活活动,使自然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反过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の一切问题。2. 大气恒定组分:在地球表面上任何地方(约90 km以下の低层大气)其组成几乎是可以看成不变の成分。主要由氮(78.09%)、氧(20.94%)、氩(0.93%)组成,这三者共占大气总体积の99.96%。此外,还有氖、氦、氪、氙、氡等少量の稀有气体。 3.大气污染:大气中一些物质の含量超过正常本底含量,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の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の现象。 4.TSP:总悬浮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为0.02~100μmの颗粒物。 5.PM2.5:可入肺颗粒物,悬浮于空中,粒径小于等于2.5μmの颗粒物。6.干洁空气:自然大气(不包括不定组分)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の整个混合气体,即大气组成中の恒定组分和可变组分中の二氧化碳和臭氧,简称干空气 7.光化学反应: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引起の反应。 8. 水体:地表水圈の重要组成部分,指の是以相对稳定の陆地为边界の天然水域,包括有一定流速の沟渠、江河和相对静止の塘堰、水库、湖泊、沼泽,以及受潮汐影响の三角洲与海洋。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水体の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变坏,水の用途受到影响。

10.水体富营养化:通常是指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或半封闭性水体,由于生物营养元素の增加,促进藻类等浮游生物の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の现象,是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在海洋上称为“赤潮”。 11.生物化学需氧量(BOD) 定义:在好氧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好氧微生物进行生物氧化,一定时间内单位体积水中有机污染物所消耗の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2.化学需氧量(COD) 定义:在一定条件下,由强氧化剂(重铬酸钾)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の氧化剂量换算成氧气量即为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以氧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13.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の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の变化过程。 14.环境背景值:环境中诸要素,如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和人体组织等在正常情况下,化学元素の含量及其赋存形态。 15.土壤净化:土壤本身通过吸附、分解、迁移、转化,而使土壤中污染物の浓度降低或消失の过程。 16.潜性酸度:指土壤中交换性氢离子、铝离子、羟基铝离子被交换进入溶液后引起の酸度,以100g烘干土中H+の摩尔数表示,包括交换酸和水解酸。 17.土壤污染:污染物进入土壤并在土壤中不断累积,当其达到一定数量

环境科学概论考研重点

第二章 1.大气的结构组成?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2.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程度,一致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大气污染来源: 天然污染物:1.火山喷发2.森林火灾3.自然尘4.森林植物释放5.海浪飞沫 人为污染物:1.燃料燃烧2.工业生产过程排放3.交通运输过程排放4.农业活动排放 3.什么是大气污染物,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环境或人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降尘,可吸入粒子(IP) )2.硫氧化合物 3.氮的氧化物 4.碳的氧化物5.碳氢化合物6.有机化合物7.卤素化合物8.其它放射性物质和臭氧。 4.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含有氮氧化合物和烃类的大气在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下发生反应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被称为光化学烟雾。 5.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1.烟尘控制技术 2.二氧化硫净化技术 3.汽车尾气的催化净化 第三章 思考题: 1.什么叫水循环,其成因是什么?水循环包括哪几个阶段? 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辐射能和地心引力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地从水面、陆面和植物表面蒸发,化为水汽升到高空,然后被气流带到其他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又以降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形成径流。水的这种不断蒸发、输送、凝结、降落的往复循环过程,就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成因:内因水的三态(气态、液态、固态)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包括阶段:蒸发,输送,凝结,降落,渗流,径流。 2.请用文字和公式的形式表达水量平衡的概念? 通过水的循环包括蒸发,降水,渗流,及径流,地球上的水不断循环往复在全球范围内蒸发与降水总量是平衡的。 +△w= 收入-支出 3.天然水的化学组成主要包括哪几类?天然水中的主要离子有哪些?什么叫溶解氧? 天然水的化学组成:1.溶解气体天然水中的溶解气体主要有氧、氮、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等。 2.主要离子:Cl-、SO42-、HCO3-、CO32-、Ca2+、Mg2+、Na+、K+。 3.生物生成物质生源物质在水中以离子或胶体的形式存在,NH4+、NO3-、NO2- 、PO43-、HPO42-、H2PO4-。 4.胶体无机胶体物质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植物或动物腐烂和分解而生成的腐殖物。5.微量元素 6.固体悬浮物质。 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DO) 4.试分析影响河水,湖水,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因素。 河水:1.受河流集水面积内被侵蚀的岩石性质影响,2.受河流的流动过程中补给水源成分影响。3.受流域面积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影响。4.受生物活动影响。 5.什么叫水体污染?什么叫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其自净化机制是什么? 水体污染:当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等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体水质和水体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的现象,被称作为水体污染。 水体的自净化能力:广义定义指受污染的水体经物理、化学与生物作用,使污染的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狭义定义是指水体中的氧化物分解有机污染物而使水体得以净化的过程。 净化机制:物理净化(物理过程)是指污染物质由于稀释、扩散、沉淀和混合等作用,而使污染物质在水体中浓度降低的过程。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 (2) Hg2C12 (3) Hg (4) Hg (CH3) 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 2⑴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 3 (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 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 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 2 (l)TSP (2)N0X(3)灰尘⑷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 (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其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02、CH4、N20、03、CFCS、0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 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八大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 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2和3烟雾的混合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颗粒 2、3金属元素即硫酸盐类气溶胶 ③伦敦烟雾事件: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 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二次污染

⑤水俣事件:甲基汞 ⑥富山事件(骨痛病):镉 ⑦四日哮喘事件:2、煤尘重金属粉尘 ⑧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 4、全球性三大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 第三章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 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个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根据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种组分。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5%、氩0.93%; 可变的组分:二氧化碳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为

0-4%以下 不定组分: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盐类及恶臭气体 3、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4、环境本底值——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大气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下的大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5、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2、、、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大气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包括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自考环境科学概论试题-赢在路上

一、单项选择题 1. 从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源考虑,由自然力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D.生态破坏 2. 属于大气污染的人为污染源是【】 A.火山喷发B.自然尘埃C.工业排放D.海浪飞沫 3. 我们看到某些冰箱上附有绿色标志,意指其较少的使用了【】 A.CO2B.CH4C.绿色物质D.氯氟烃 4. 保护臭氧层的公约是【】 A.《维也纳保护臭氧层公约》B.《长程越界空气污染公约》 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巴塞尔公约》 5. 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的是【】 A.核试验B.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C.酸雨D.大量施用农田化肥 6. 《巴塞尔公约》控制的是【】 A.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B.生活垃圾的越境转移 C.固体废物的越境转移D.工业废物的越境转移 7. 交通噪声占城市环境噪声的【】 A.30% B.50% C.70% D.100% 8. 按照危险废物转移的国际条约是【】 A.《21世纪议程》B.《巴塞尔公约》C.《开罗宣言》D.《东京宣言》9.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树木圆 10. 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矿石D.风力 11.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属于哪种污染【】 A.物理B.化学C.生物D.物理化学 12. 无机汞在水环境中,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强的【】 A.金属汞B.汞的化合物C.汞的络合物D.甲基汞 13. 全球变暖会导致降水带的移动,一般会使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异常变化

14. 在总悬浮颗粒物中一般直径大于10μm的粒子是【】 A.飘尘B.降尘C.细颗粒物D.粗颗粒物 15. 平流层臭氧吸收【】 A.紫外线辐射B.红外线辐射C.γ射线辐射D.α射线辐射 16. 如果地球森林大面积消失,下列可能发生的是【】 A.CO2增加B.SO2减少C.O3减少D.NOx减少 17. 引起赤潮的原因是【】 A.氰化物污染B.毒物污染C.陆源N、P超标排放D.塑料垃圾 18. 衡量噪声强弱的物理量是【】 A.频率B.声强C.声压级D.噪声级 19. 堆肥化属于固体废物一般处理的【】 A.预处理技术B.焚烧热回收技术C.热解技术D.微生物分解技术 20. 下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石油B.森林C.草原D.太阳能 21. 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可采取【】 A.编制生态规划B.生态工艺C.生态农场D.无污染工艺 22. 下述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属于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的是【】 A.自然保护区B.植物园C.动物园D.风景名胜区 23. 按范围划分,离人类最近的环境是【】 A.聚落环境B.地理环境C.地质环境D.宇宙环境 24. 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是指【】 A.废气噪声废水B.废水废渣噪声C.废气噪声废渣D.废水废气废渣 25. 可对植物叶片产生覆盖作用的大气污染物是【】 A.颗粒物B.SO2C.NO2 D.PAN 26. 目前被认为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A.CO2B.氟氯烃C.石油D.煤 27. 微波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 A.加热作用B.反射作用C.穿透作用D.中毒作用

新版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 本文章很长,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44)环境科学概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1)地球科学概

论 (844)环境科学概论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杨志峰,刘静玲主编,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 (851)地球科学概论参考书目: 1、舒良树《普通地质学》 2、《地球科学概论》石油工业出版社柳成志、冀国盛、许延浪著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 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B卷及答案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B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 1、那两种汞化物毒性最大1.4 (1)HgO(2)Hg2Cl2(3)Hg(4)Hg(CH3)2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优势1.2 (1)资源低消耗(2)成本多效益(3)设计多样化(4)工程人为化 3、全球环境变化中次生环境问题1.3(1)酸雨污染(2)水土流失(3)生物多 样性锐减(4)海洋资源保护 4、复合污染生态效应机制1.4 (1)协作作用(2)相互作用(3)降低作用(4)独立作用 5、环境科学数据的重要来源1.3 (1)环境监测(2)网络(3)科技期刊(4)学术讲座 6、河流环境监测点的设置原则3.4 (1)城市污染(2)面源污染(3)河流的宽度(4)河流的深度与流速 7、有效预防污染最重要的手段2.4 (1)污染控制技术(2)法律与法规(3)环境经济手段(4)公众参与 8、空气污染指数的监测指标1.2 (1)TSP(2)NOX(3)灰尘(4)病毒 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1.4 (1)节约资源与能源(2)推行污染治理与管理(3)制定法律与法规(4)绿 色生活方式 10、与绿色核算相比经济核算的不足:1.4 没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2)计算成本不准确(3)没有计算人类的消费(4)(1)

环境成本费用 二、名词解释(任选3题,每题6分,共18分) 1、有机污染物与POPs 有机污染物是指由人为因素产生并排放到环境中,由于超出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而累积,达到一定浓度,对环境及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并造成危害的有机物质。 POPs,持久性有机物,是指一类具有半挥发性、难降解、高脂溶性等理化性质,可进行远距离甚至全球尺度的迁移扩散,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累积,对人体和生态环境产生毒性影响的有机污染物。 2、全球环境变化与温室效应 全球环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 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如CO2、CH4、N2O、O3、CFCS、O3等物质允许太阳的短波辐射通向地表,而部分吸收地表长波辐射,使大气具有与温室中玻璃相类似的特性,即温室效应。 3、污染物河口扩散模式与海水入侵 污染物河口入海的扩散模式:p233 由河口向海湾的流线多呈喇叭状,在稳定条件下,污染物以半圆形散布。设各个方向上的扩散系数相等,连续流入的污染物浓度为p0,则在半径为r处的污染物浓度。 海水入侵:指河口生态系统由于入海水量的不足或断流,导致咸淡水平衡被打破,使海水倒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水量、水沙平衡,同时也会影响能量和物质的平衡,产生生态退化和环境恶化和地下水咸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4、生态系统结构与景观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概论专业课历年试题

环境科学2000年 一、填空题(30分) 1、酸雨是指,我国酸雨组成以为主。 2、微波对生物体造成的伤害和生理影响,主要是所谓的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4、《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理公约》又叫公约。 5、用铬法和锰法测定的化学需氧量之间的关系为CODCr CODMn。 6、八大公害事件中,水俣病是由于引起的,骨痛病是由于引起的。 7、生态金字塔主要有、、三种类型。 8、按照处置对象及技术要求上的差异,土地填埋主要分为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20分) 海岸逆温可持续发展演替环境本底值生物质能 三、问答题(50分) 1、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有哪些主要途径?试举例说明。 2、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的区别。 3、海洋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4、简述固体废弃物管理的"三化"。 5、计算相应于强度为120分贝的噪声的声压。 环境科学2001年 一、名词解释(15分) 温室效应富营养化酸雨噪光光化学烟雾 二、简答题(40分)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原则。 2、简述大气污染预报的依据。 3、什么是食物链?它在难(不)降解污染物迁移中的作用如何? 4、试述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环境问题的主要特征与动力的关系? 三、论述题(45分) 1、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零点行动"未达到预期效果,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有哪些?(25分)

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分) 环境科学2002年 一、填空题(10分) 1、《人类环境宣言》于年在市制订。 2、污水综合牌坊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包括:、、、、和。 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有六类,它们分别是:、、、、和。 4、影响空气污染的气象因素有:、、和。 5、生物多样性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二、名词解释(10分) 环境要素最小限值律环境本底值空气二次污染物"三同时" 巴塞尔公约 三、简答题(30分) 1、二次能源及其举例 2、水体的氧垂曲线和DO的变化过程 3、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特点及其主要污染事件 4、从四种划分类型简介大气污染源 5、降温率与排烟类型的关系 6、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一般方法 四、叙述题(50分) 1、叙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主要作用 2、叙述能源利用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情况 3、叙述废水有机污染指标中BOD、COD和TOC的内涵及其应用特点 4、叙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5、叙述臭氧层平衡被破坏的原因及其危害。 环境科学2003年 一、名词解释(30分) 环境容量生物多样性噪声级温室效应赤潮清洁生产 二、简述题(50分) 1、简述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的异同点

环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及其组成 一、环境 是指与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 是以人类为主体,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部世界,即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 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 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分类: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境干扰 (1)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8大公害中有几个对人体健康产生了有害影响?)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如水体污染导致农作物死亡)的现象。 (2)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生物的多样性和生产量下降。 (3)环境干扰是人类活动所排出的能量进入环境,达到一定的程度,产生对人类不良影响的现象。 环境本底值 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处于原有状态时,环境中的水、大气、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界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具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状况 环境容量 是指人群健康和自然生态不致受危害的前提下,自然环境或其中的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自净能力 是指已被污染的环境,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下,能消除污染物,达到自然净化的自我调节机制。 污染源 污染源:凡是产生物理的(声、光、热、振动、辐射、噪声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霉菌、病菌、病毒、寄生虫卵等)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的设备、装置、场所等,都称为污染源。 第二章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是指对全球产生直接影响或具有普遍性,并对全球造成危害 的环境问题,也是引起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退化的问题 1)是地球上不同国家和地区普遍存在的 2)虽然是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但其影响和危害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结果 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特点: 人为性 隐蔽性 危害性 移动性 加速性 可变性 全球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区域差异性、区域集中性、全球集中分布、国家内部集中分布、生态环境集中分布、工业污染问题的集中分布、多灾区与国家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说明

03164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使用教材、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使用的教材为《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参考书:《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刘培桐编著。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 1.试卷题型结构表 课程代号03163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题型单选题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合计每题分值 1 1 2 3 5 10 ※题数20 10 5 5 5 2 47 合计分值20 10 10 15 25 20 100 2.试卷按识记、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命制试题,四个认知层次在试卷中所占 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理解占30%、掌握30%、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根据课程的特点,每份试卷中不 同难易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依次为容易占30分、中等偏易占30分、中等偏难占20分、难占20分。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章次内容平均分值 第1章绪论10 第2章自然环境 6 第3章人工环境7 第4章人类活动与环境8 第5章全球环境变化10 第6章环境伦理10 第7章环境地学7 第8章环境生态 4 第12章环境监测 5 第13章环境评价 4 第14章环境规划 4 第15章环境污染控制 4

第16章环境政策与法规 3 第17章流域环境管理 3 第18章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 3 第19章工业环境管理与生态工业 4 第20章农业环境管理与实践 4 第21章环境教育 4 四、各章内容的重、难点 章次重点难点 第1章环境,环境的特性无难点 第2章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大地女神(Gaia)假说第3章各种人工环境的特点城市环境功能理解 第4章资源危机,环境问题实质,生态平衡,生态破坏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关 系 第5章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视听系统退化,环 境安全 环境变化的机理第6章环境伦理观的演变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几种发展模式 第7章人类-地球复合系统的类型及特性、人文干扰影响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第8章生态系统的特性、演替,干扰的种类及影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第12章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指标环境监测技术愈发案第13章环境评价的原则、方法评价的程序 第14章环境规划的原则、内容和作用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第15章环境污染控制类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无难点 第16章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环境法的作用,环境标准无难点 第17章流域环境问题,流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及方法无难点 第18章城市环境管理特性及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无难点 第19章工业环境污染的特点及防治,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 区 第20章农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管理,生态农业,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无难点 第21章环境教育的意义和目标,环境素质与环境行为无难点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环境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一)绪论(老师说看小结) 1.环境的概念和类型 环境:环境科学中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环境类型掌握: 人工环境按功能分:聚落环境、生产环境、交通环境、文化环境; 2.环境的特性: 环境的多样性、整体性、区域性、相对稳定性、变化滞后性、脆弱性; 相对稳定性:环境中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变化,环境本身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我调节能力,在一定的干扰强度范围内,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基本不变。 变化滞后性:环境受到外界影响后,环境发生变化时间要滞后于外界干扰的时间。如:臭氧层空洞的形成。 3.环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研究对象:环境科学以“人类—环境”这一矛盾体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类—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社会持续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从而通过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的研究目的就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4.环境科学思想与方法: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 5.环境承载力(上课说过): ①是环境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活动的支持能力; ②是指“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某一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阈值”;实质是:在维持人与环境和谐的前提下,人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二)自然环境(小结+大地女神Gaia假说) 1. 自然环境的圈层结构 自然环境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 (1)大气圈 大气圈是地球外圈中最外部的气体圈层,大气圈包围着海洋和陆地。 大气圈的物质组成:气体:N2 (78%)、O2 (21%)、Ar(氩,0.93%)、CO2 等 水汽:表面水的蒸发和植物蒸腾大气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 液体微粒,如烟尘等。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逸散层。 对人类的意义:调解并维持适宜环境,生命基础条件。 主要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 (2)水圈 由大气圈、海洋、陆地水体(河流、湖泊、冰川)、土壤和岩石孔隙以及生物体中的气、液、固各态水组成的连续的圈层称为水圈。 总水圈:豪恩 (3)岩石圈 水的重要性:生命组成成分(约70%),营养物质的载体 岩石圈组成:由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顶部组成厚度33-35km。 对人类的价值:能源和资源 主要问题:能源和资源短缺与耗竭

最新环境科学概论模拟试题

环境学导论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半衰期:进入土壤的农药因降解等原因使其浓度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3、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4、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5、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水质和底质的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及功能的现象,称水体污染。 6、光化学烟雾:含有NOX 和烃类大气,在阳光的紫外线(290~430nm)照射下,发生反应所产生的产物及反应物的混合物叫光化学烟雾。 7、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力”,指在一定生态环境条件下,一个国家、地区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高人口数。 8、固体废物资源化: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讲,表示资源的再循环;狭义讲,指为了再循环利用废 物而回收资源与能源,指从原料—成品—消费—废物—生产系统。 9、生物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10、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了土壤环境自净作用的速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叫土壤污染, 11、生化需氧量:指在好气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需溶解氧的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 12、人口环境容量:又称人口承载量。一般理解为在一定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全球或者地区生态系统所能维持的最高人口数。 13、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14.噪声: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统称为噪声。如机器的轰鸣声,各种交通工具的马达声、鸣笛声,人的嘈杂声及各种突发的声响等,均称为噪声。 二、填空: 1、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系统为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它是研究“人类—环境”系统的发生和发展、调节和控制以及改造利用的科学。 2、大气的运动是在各种力的作用下产生的,作用于大气的力中,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重力最为重要。而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3、常用的水中有机物污染指标包括CODcr、BOD5、TOC、TOD。 4、固体废弃物最终处置的方法有许多种、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是卫生填埋,但需注意防止土壤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5、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燃烧排放有毒气体和热带森林、温带植被破坏。 6、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7、一般认为,当土壤中重金属离子浓度高时,以吸附交换作用为主,而土壤溶液中重金属浓度低时,则以络合—螯合作用为主。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科学概论》科目考试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研究生环境化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化工类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应用基础课程,该课程要求考生掌握环境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环境科学概论》考试为笔试。 三、考试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掌握环境要素及其性质;掌握当前全球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环境的分类。 (二)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掌握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当前采取的实施措施;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三)掌握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污染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逆温层、大气稳定度;掌握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与危害;掌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危害;掌握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概念及主要措施;理解SO2和NOX的治理技术;理解大气污染物的化学转化;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四)掌握主要的水质指标及主要的水污染物和水污染源;掌握水体自净和水环境容量,水体富营养化;掌握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和管理;理解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机制。 (五)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环保中的作用;掌握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的危害;掌握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和综合防治措施;理解农药在土壤

环境学概论考试重点复习试题

《环境学概论》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 环境 2. 原生环境 3. 次生环境 4. 最差限制律 二、思考题 1. 环境要素的重要属性 2. 环境结构的主要特点 3. 环境系统的特点 3. 环境要素、环境结构、环境系统的关系 4. 环境问题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5. 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6. 环境科学研究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作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大气边界层 2.大气污染 3.大气污染物 4.一次污染物 5.二次污染物 6.总悬浮物(TSP) 7.可吸入颗粒物(PM10) 8.还原型大气污染 9.氧化型大气污染10. 光化学烟雾11 有效源高 二、思考题 1.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化学转 2.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机制和形成条件 3.气温递减率与绝热递减率的区别 4.逆温形成过程 5.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6.大气扩散模式 7.二氧化硫控制技术 8.烟气控制技术 9.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 矿化度 2.水体富营养化 3.一级污水处理 4.二级污水处理 5.赤潮水华 6.COD 7.BOD 8.TOC 9.PCB 10.PAH 二、思考题 1.为什么说地球上的水是一种既丰富又紧缺的资源? 2.天然水的组成及影响天然水成分的因素是哪些? 3..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及分类。 4.水体污染定义及污染水质指标。 5.水体污染源及特点。 6.水体中的污染物及特点。

7.需氧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8.植物营养元素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9.石油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0.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11. 水污染防治工程 12.水污染防治对策 第四章 一、名词解释 1.盐基饱和度 2. 土壤背景值 3. 土壤环境容量 4. 土壤净化 5.土壤碱化度 6.半衰期 7.残留量8活性酸度9潜性酸度 二、思考题 l.土壤有哪些主要成分?分别说明它们对土壤的性质与作用有哪些影响? 2.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试用它们二者的关系讨论我国南方土壤酸度偏高的原因。 3.土壤的缓冲作用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作用原理。 4.什么是盐基饱和度?它对土壤性质有何影响? 5.试分别分析土壤阳、阴离子交换吸附的主要作用原理与特点。) 6、土壤中主要的氧化还原体系有哪些?了解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几个范围值。 7.影响土壤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因素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8、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有哪些?如何消除或减少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9、土壤中化学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其降解方式有哪些? 10、常见的土壤生物修复技术有哪些? 第五章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弃物 2.危险废物 二、思考题 1.简述固体废弃物的特点 2.简述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利用原则 3.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处理方法 4.简述固体废物资源化原则 5. 比较城市垃圾处理处置方式的优缺点。 第六章 一、名词解释 1.噪声污染, 2.分贝, 3.放射污染, 4.电磁污染, 5.光污染, 6.热污染 二、思考题 1噪声污染特点 2.噪声污染控制 3.电磁污染对人体危害机理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环境科学概论试卷 一、填空题 1.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进入环境的数量超过()时,就会导致环境质量恶化,出现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是由碳氢化合物和()的大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的混合物。 3.二氧化硫在大气中的氧化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种是光化学氧化,另一种是()氧化。 4.大气污染中,根据污染物的生成过程及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将污染物分为()和()。 5.大气污染中,为便于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运动,按污染源特点可分为()污染源和()污染源。 6.酸雨通常指pH值低于()的降水。 7.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由()和()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农药在土壤中降解包括化学降解、生物降解和()降解。 9.噪声和微波对环境的影响,同属()污染。 10.所谓生物多佯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一—植物、动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11.“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构成危害”主要地概括了()的概念。 12.中国环保三大政策是指:预防为主、()、强化管理。 13.环境科学研究的核心是(),环境质量评价是人们认识环境质量的手段和工具,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科学。 14.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 15.对林地土壤进行土壤污染评价时,应选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级标准。 16.1996年我国颁布了《》(GB3096—1996)用以代替1982年颁布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7.生物监测结果之所以具有可比性,是由于生命具有()。 18.某一污染物质如SO2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区域的环境质量指数可看成是综合指数或分指数。 19.在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环境因子的变化具有时间和()变化特征。 20.作水环境影响评价须先同主管的环保部门确定河段或水域的功能和环境()值。 21.人类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要求有()和经济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属于生态环境破坏的是()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 C.大面积砍伐森林 D.噪声 2.在大气的可变组分中不包括() A.C02B.H20 C.N2 D.SO2 3.降尘离子一般直径为() A.大于10um B.小于10um C.等于10um D.不大于10um 4.属于大气大气污染的天然污染源是() A.燃料燃烧B.森林火灾 C.交通运输 D.农业排放 5.不易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条件是()

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暨南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学概论》(考试代码:815)考试大纲 I.考察目标 主要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了解全球环境问题及人口、能源、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熟悉全球环境现状、突出问题及原因,能合理预测全球环境发展趋势;对环境研究工作具备清晰的思路,能提出合理的方法。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考查内容及范围 第1章绪论 1.1 环境 1.2 环境问题 1.3 环境科学 1.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2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1 自然资源概述 2.2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3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4 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2.5 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3章生态学基础 3.1 生态学 3.2 生态系统 3.3 生态平衡 3.4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第4章能源与清洁能源 4.1 能源的定义和分类 4.2 我国能源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4.3 能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4.4 清洁能源 4.5 能源发展战略及其趋势

第5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5.1 大气污染概述 5.2 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5.3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第6章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6.1 水体污染概述 6.2 水体自净 6.3 水体污染综合防治 第7章固体废物污染及其防治 7.1 固体废物概述 7.2 固体废物的管理原则 7.3 固体废物污染综合防治对策 第8章物理性污染及其防治 8.1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8.2 电磁辐射污染及其防治 8.3 放射性污染及其防治 8.4 热污染及其防治 8.5 光污染及其防治 第9章土壤污染及其修复 9.1 土壤污染概述 9.2 土壤环境的自净作用 9.3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第10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10.1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含义 10.2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对象和手段 10.3 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内容 第11章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11.1 环境监测 11.2 环境质量评价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约占20%) 简答题(约占35%) 填空题(约占20%) 论述及应用题(约占25%) 五、主要参考书目 《环境学概论》(第二版),曲向荣编著,科学出版社,2015 《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