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_郭泽保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_郭泽保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_郭泽保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_郭泽保

2008年第5期

(总第111期)福建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Administration Ins titute No.5,2008G ener al N o.111

府际关系视域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

郭泽保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 要:随着中央向地方的逐步放权,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利益主体的角色日益突

显。因此,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合作,不仅成为府际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和新内容,也是中国各级

地方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地方政府;竞争;合作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199(2008)05004105

收稿日期:20080918

作者简介:郭泽保(1951),男,安徽五河人,福建行政学院教授。一、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府际关系中的重要内容

府际关系(Intergo ver nm ental Relatio ns)一词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由于当时美国政府为了有效对付经济大恐慌时期所带来的极度萧条,/使得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放弃过去分权、独立的态度,开始采取主动积极,密切合作精神,共同建立一种全新的公共服务供给与输送系统管道,以推动新政(New Deal)顺利进行,从而扭转当时美国国家命运0[1]。可见,府际关系的产生是伴随着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目标和职能转换结合在一起的。

关于府际关系的内涵,Denhardt Grubbs 认为是指/为了发展及执行公共计划所包含的政府各层级间所有复杂而相互依赖的关系0。Shafr itz Russell 则认为/府际关系本质上是指不同层级政府为共同地区提供服务与管理之交互关系的政策与机制0。[2]

国内学者谢庆奎教授在5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6中指出,府际关系即政府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地区政府之间的关系[3]。台湾学者江大树教授在5府际关系6中也认为,府际关系,顾名思义,乃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政府间的相互运作关系。狭义来说,主要是指各层级政府间之垂直互动关系;广义而言,府际关系其实更涵盖同级政府间的水平互动关系,特定政府机关内各部门间之协调管理及政府机关对外与民间社会的公共关系等。

[4]20世纪60年代,随着政府管理实践的发展,西方学者逐渐意识到政府间管理问题的重要性,美国学者安德森首次提出/政府间关系0这一概念,不过,他是从政府公职人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的角度来看待政府间关系的。20世纪80年代之前,西方学术界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对此,沈立人在5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与经济行为6一书中列举了西方学者的一系列研究成果。[5]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政府间关系的实践出现了许多新情况,特别是/在促进中央与地方关系法治化的背景下对地方政府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协调,调适政府管理行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自然联系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成为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0[6]美国学者多麦尔在5政府间关系6一文中认为,/如果说政府间关系的纵向体系接近于一种命令服从的等级结构,那么横向政府间关系则可以被设想为一种受竞争和协商的动力支配的对等权力的分割体系。0[7]在这里,他特别强调了横向政府间关系中的两个关键维度,即/竞争0与/合作0。因此,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成为中国地方政府间的一个重要现象,而且也成为府际关系学术研究中的热点。

二、中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囚徒困境0

最早提出/地方政府竞争0概念的学者是布雷顿(Albert Breton)。他在5竞争性政府:一个关于政治和公共财政的经济理论6一书中指出:在联邦制国家中政府间关系总体上来看是竞争的,政府之间、政府内部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政府之外行为主体之间迫于选民和市场主体(企业等经济主体以及工会等非经济主体)的压力,必须供给合意的非市场供给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当地居民和组织的要求。[8]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说,地方政府具有自利性,地方政府之间不管是竞争还是合作,其行为最终都是受利益驱动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所追求的地方利益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包括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等在内的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家几乎垄断了所有的资源,相对应的是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使地方政府实际上是上级政府的执行机构,既没有发展自己辖区经济的自主权,也没有辖区经济发展的收益权,从而无法形成自己进行独立决策和追求利益的诉求。因此,这一时期由于制度和体制上的安排使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的动力和行为受到极大限制,从而也谈不上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改革和权力下放的逐步深化,尤其是分税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促进辖区经济利益的积极性,从而增加了地方政府在发展本地区经济的自主性和主动性。随之而来的就是地方政府在促进本地区发展的过程中地区利益意识的勃兴,这样地方政府就必定要追求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就出现了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在日益激烈的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中,各级地方政府作为辖区利益的代表,直接参与竞争是促进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地方政府间过度、无序的地方政府竞争,不仅造成了各竞争者之间自身利益受到伤害,而且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整体利益。

1.重复建设的过度竞争。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关注更多地表现为对本地区经济指标的关注,缺乏对整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系统的战略思考,因此,大多地方政府往往对区域内其它地方政府广泛关注的/热线产业0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而忽视宏观的经济效益。其结果带来的是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从而使得区域合作优势变为空谈。从目前各省区编制的/九五0与2010年远景规划来看,基本上都把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其中有24个省区将电子列为支柱产业、23个省区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且重点又多在整车上、16个省区将机械化工列为支柱产业、14个省区将冶金列为支柱产业[9]。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港口重复建设问题尤为突出。例如,南京以下的长江段,已建、在建和待建的万吨以上的码头泊位共100多个,仅江阴到南通60公里的岸段就有68个万吨级泊位,平均0.9公里就有一个。这些港口建成后大多利用率不足,有的港口利用率甚至不足50%。除了港口之外,机场、供水、防洪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都存在极不经济的重复建设现象。[10]

地方政府间的重复建设所带来的所谓市场繁荣只能是暂时的、虚假的,而其留下的后果却是长期的、严重的。一方面,跨区域的大型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合作的要求;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趋同会加剧经济区域内竞争,导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区域资源整合协调的能力严重不足,造成资

源浪费,还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区域差异的扩大,形不成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进而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2.地方保护主义。地方政府出于本辖区的利益,通过/红头文件0、/办公纪要0、/打招呼0、/设卡0、技术壁垒(通过质检部门等)和费率控制(收取各种费用)等行政规制手段和方式限制外地资源进入市场或限制本地资源流向外地。根据国外经济学家的研究,到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国内省级间商品贸易的平均关税达到46%,比10年前提高了11%,这一关税水平超过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税水平,与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关税相当[11]。针对中国国内市场严重的分割状态,有人戏称,中国有几个政府就有几个市场。[12]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导致了市场分割和封锁、过度竞争、价格大战等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效应。从表面上看,地方保护主义提高了本地区企业的生存能力,增加了本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本地区的社会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因地方保护主义所导致的市场分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的危害是极大的:首先,从微观经济角度看,地方企业在地方/保护伞0的庇护下畸形发育,缺乏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竞争环境,这种在/温室0中发展起来的企业很难在竞争激烈的全国市场以及国际市场中立足。其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由地方保护主义产生的各种不同区域间的贸易壁垒大大增加了地方间的贸易成本,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利于区域及国家整体实力的提高。最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有市场一体化,才能实现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各自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互惠互利。地方政府对微观经济行为的行政性介入使得国内市场被分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难以实现,这是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及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背道而驰的。

3.恶性竞争。包括恶性的税收竞争,恶性的规制竞争和/倾销式0的土地价格大战。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导致了一些领域的无序竞争的出现和整个区域的福利水平下降。在招商引资成为一些地方的主要任务以后,地方政府就会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来资金流入本地区域。这种现象尤其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表现得十分明显。如江苏、浙江等许多地方,吸引外资成为地方的头等大事,为了和其他地方比较获得更大的优势,地方政府纷纷以远远低于成本价的土地价格吸引外商,税收政策也一再突破国家规定的外资优惠政策的底线。出现了/门槛一降再降,成本一减再减,空间一让再让0为主要内容的/让利竞赛0。合理的税收竞争和规制竞争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超过合理程度的恶性税收竞争和规制竞争使竞争的正面效果被扭曲,造成了/割喉竞争0的效应。[13]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一些地方政府在不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政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其理性和微观抉择必然导致非理性的宏观恶果。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驱动下,各地在选择博弈策略上的共同之处在于:从趋利避害原则出发,偏好采取理性的微观决策,从短期来看能给一方带来预期的收益,但与此同时,对方为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因而是一种正负相抵的零和游戏。更为可怕的是,一旦各方都采取互不合作、不愿协调的主导战略,其直接祸害便是产生/霍布斯0式的俱伤后果。

三、地方政府的理性选择:从竞争走向合作双赢

埃利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在一定自然条件下,面临公用地两难处境的人们,可以确定他们自己的体制安排,来改变他们所处的情况的结构0[14]。所以,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是协调地方政府间矛盾,避免/囚徒博弈困境0现象的必然选择。

1.重塑竞争合作理念,变对抗性竞争为合作性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往往强调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由此而来的竞争观念表现为单纯对抗性竞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个体无法脱离环境和群体独自发展,一家好并不是真正的好,个体只有在群体的共同发展中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也就是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这种竞争观念就表现为合作性竞争。在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也是这个道理。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告诉我们,在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中,当政府之间合作时,他们的境况往往优于不合作。这和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前世界发

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地方发展的客观趋势。在这么一个背景下,处于对抗性竞争中的地方政府无法在自我封闭式环境下实现自己本身的快速发展,因为单一地方政府会发现自己面临着许多自己无法单独解决的跨区域的公共问题,如公共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治理问题等。为此,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开展跨区域的合作。只有各个地方政府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抛弃片面对抗性竞争的狭隘观念,树立合作性的竞争观念,既进行区域内竞争又开展跨区域的合作,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才能实现自己更好更快地发展。

2.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厘清地方政府权责范围。地方政府间的恶性竞争从本质上讲,是因为政府过多直接介入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从而使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发生扭曲。要打破地方政府间的这种恶性竞争状况,就要使各级地方政府从微观经济中退出来,把过去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0的事务交还给市场、企业和社会,并践行自身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能力。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在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政府职能体系,包括政治民主建设和公民权利的保护,承担公共管理职能,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并通过公共项目和公共物品的提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一体化的实现提供公共管理平台。[15]具体来讲,主要包括:推动地方民主化进程,保护公民的合法民主权利,实现政治文明;进行产权体制改革,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产权和其他合法权利;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基础科学研究,市政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等方面的协调和合作;提供各种公共服务,特别是提供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环境保护,以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区域间政府的协调和合作,解决区域内共同性公共问题;建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控体系,稳定区域经济运行,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高区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等。

3.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努力改善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基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规制。在西方发达国家,法律对于反垄断、促进自由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中央政府来说,首先,必须提高宪法权威,强化宪法在统一国内市场中的作用。在宪法中明确禁止地方政府分割市场的行为,其条文核心是/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国内自由贸易0;明确、细化违宪审查程序,切实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以宪法诉讼、行政诉讼等方式防范、惩戒分割统一市场的行为,尤其是抽象行政行为。其次,完善相应的竞争法来阻止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竞争法在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反限制竞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而反限制竞争法就属于反垄断包括反行政性垄断的根本大法。当前,我国只出台了5反不正当竞争法6,尚未出台5反限制竞争法6,因此,国家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尽快出台一部行之有效的5反限制竞争法6,其中应包括反行政性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的法律规定。此外,还应出台一部地区关系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地区政府间的关系。

4.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关系是区域内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实质。地方政府间竞争和合作都是因利益而起,所以建立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利益分享机制是指/中央政府通过调整宏观政策,尤其是产业政策及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实现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发展政策的最优配合。一方面,尽可能地照顾地区经济利益,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能按合理的比例关系共享发展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尽量实现地区间分享不同产业的利益,使发展中出现的差别利益在不同的地区间实现合理分布。0[16]17利益补偿机制是指/要通过规范的制度建设,来实现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利益转移,从而来实现各种利益在地区间的合理分配。0[16]17可见,利益分享机制是要建立一种平等、互利、协作的条件下的一种新型的地区利益关系并通过地区间利益的分享实现地区的共同富裕。而利益补偿机制主要表现为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通过规范的利益转移来实现公平,它的建立更有利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5.建立共同遵守的规则,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我国各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最初是作为各个地方政府平等的发言场所发展起来的,合作成功的关键是有平等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确立各地方政府一致同意的合作规则。但是这些规则大多缺乏一定的制度性约束,对规范合作行为效果不佳。如何制定一套共同遵守的规则是所有政府间合作组织普遍面临的挑战。笔者认为,内容可包括:区域生产力布局原则和区域产业发展准则;开放共同市场,促进人才交流规则;建立协调的基础设施网络,统一开发利用自

然资源,统一整治和保护环境;建立协调与管理制度,在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方面加强行政协调,联手构建统一的制度架构和实施细则,以此协调各地区的政策行为;在招商引资、土地批租、外贸出口、人口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营造无特别差异的政策环境。待时机成熟再将这个公约上升为区域发展与管理法,实现区域制度架构的融合。

6.建立跨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调机构。跨区域地方政府横向合作机制的实现,要有实施具体合作事宜的组织载体。根据国内外区域合作的惯例和规则,一定区域范围内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一定要建立一定的反映各地方政府意愿、能获得区域内各地方政府普遍认同的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赋予这些机构一定的职责与权威,统一管理地区事务。区域协调管理机构的职能是:协调区域合作同盟成员之间的关系,制定区域合作的章程和有关合作的规则,制定区域发展远景规划,协调处理合作同盟成员之间发生的多种矛盾。地方政府合作机制要得以真正建立,必须使区域内各地方政府在平等协商、谈判的基础上形成与跨区域公共事务层级相适应的制度性组织机构,实行多层面的协调互动的组织机构代表超区域的利益。我国跨行政区的协调管理机构也只有超脱地区利益,才能做地区利益争端和冲突公正的裁判,在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充当信息沟通与协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勇.地方政府竞争:中国府际关系中的新趋势[J].人文杂志,2005(3):9.

[2]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学[M].项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46.

[3]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26.

[4]江大树,廖俊松.府际关系与震灾重建[M].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1:126.

[5]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行为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71.

[6]张紧跟.浅论协调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2):62.

[7]理查德#D#宾厄姆.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实践中的公共行政[M].九州,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62.

[8]A lbertBreto https://www.doczj.com/doc/a114970252.html,petitiv eGov ernments:An Eco no micT heor y of Po lit ics and Public F inance[M].N ew Yo rk:Cam-

br idge U niv ersity Pr ess,1998:262.

[9]汪宇明.中国省区经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04213.

[10]王丰,霍明磊./大上海0之路受阻何方?[N].南方周末,20021205(1).

[11]Bruce Gilley.Pro vincial Disinteg ration:Reaching Your M ar ket is M ore than Just a M atter of Distance[J].2001(11):1617.

[12]汪波,曹南平.WT O视野下我国地方政府行政主导格局变迁[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19.

[13]何帆.为市场经济立宪[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200.

[14]V#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89,98991.

[15]陈瑞莲,蔡立辉.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0.

[16]赵全军.中央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政府间利益关系分析[J].行政论坛,2002(3):17.

[责任编辑:林丽芳]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

GU O Ze-bao

Abstract:With the central g overnment gradually delegating pow er to the local go ver nm ent,the lo-cal g overnment has increasing ly becom e a r elatively independent interest subject.H ence,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 een the local government not only became a new area and content of the studies on the interg overnmental relation,but becom e a realistic pr oblem for the Chinese local gov ernment hav ing to face and r esolve.

Keyword:T he local gov er nm ent;Com petition;Cooperation

日本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关系

日本虽然是单一制国家,但是实行地方自治,有一个情况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叫地方公共团体,作为独立法人与中央政府保持相对独立。这跟我们一般理解的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太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中央政府如何协调、如何处置中央与地方关系?去年我们组织去日本考察,我这里主要从机构设置、人员交流、司法行政干预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第一个方面,日本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在机构设置上有几个很有意思的机制。 首先它是一个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分管机制。中央财政是由财务省也就是财政部管理,地方财政是另外一个中央部委来管理,现在是总务省管理。这个机制的好处是,中央政府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可以有一个部门能够把地方的财政状况说清楚,而且要替地方政府反映情况,能够事先平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且制订地方财政计划,管理地方财政。我们知道中国计划经济下主要是管地方的项目,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主要是管地方的财政。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我们比较感兴趣的差异。 再有一个是中央政府相关部门设置派出机构。与我们各省市到北京搞驻京办事处不同,现在驻京办事处包括一些地级市甚至一些县,据说已经上千家,有的说是上五千家,搞得北京交通都受到严重的影响,这是“跑部钱进”的影响。日本与我们不一样,很多部门按照经济区划和职能需要来设置派出机构,就不会出现一些“跑部钱进”的情况,很多的事在当地就解决了,不必跑到首都。 第三个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机构设置,是在中央政府设立了一个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在总务省下面设置的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专门负责协调地方政府与中央部门之间的纠纷,如果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某个部门有了矛盾,可以先到这里来打内部官司,由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来进行独立的、中立的、公平的调查和仲裁。 第二个方面,中央与地方的人员交流。 大家都知道,和我们不太一样,日本的公务员区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是不同的公务员,,分别考试录用,服务的对象不一样,工资待遇也不一样。公务员的种类也有区别,国家公务员又分特别职和一般职,地方公务员也分特别职和一般职。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政府怎么对地方政府进行控制和影响呢?一个是地方的首长是选举产生的,国家公务员退职以后可以成为政治家,可以参加各地方公共团体首长的选举,相当一部分都道府县的知事曾经就是中央政府的官员或者国会议员;而在他当选了地方首长以后,也和中央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某些地方政府的官员,说是地方政府的官员,但是身份是定位为国家公务员,比如说日本的警察事权,战后初期是由省町村等基层地方政府负责,后上收到都道府县,是作为国家职的一般公务员,任免权是在国家公安委员会。再有一个,就是定向挂职,地方公共团体里的副职,以及一些特定的重要职位,往往是由特定的部门派遣挂职,比如说由总务省派到地方的某一个总务部,等等。 第三个方面,中央对地方的行政干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个是立法机关干预,在不违反《宪法》规定的地方自治宗旨范围内可以干预。第二是司法机关的干预,以地方公共团体为当事人的有关诉讼,都必须服从司法机关的判决。日本的司法机关是独立于地方政府的垂直体系,是中央集权的一个支柱。第三种干预是行政机关干预,这是中央政府对地方公共团体实施干预的最一般、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准立法性干预、准司法干预,最主要的还是行政性的干预。行政性的干预包括非权力性的干预(建议、劝告、申报等等)和权力性的干预(审批、指示等)。但是这些都需要有法律依据或者是依法制订的政令依据。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干预不服时,可以要求中央与地方纠纷处置委员会进行独立、中立、公正的审查和仲裁。 第四个方面,就是财力配置。从税源的分配来看,国税与地税的比例大概是3:2,然后经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从支出的结果来看,中央与地方支出比例大概是2:3。第五个方面,关于事权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本政府的行政事务及权限主要可以分为外交、安全、治安、国土、土地利用、交通、社会资本、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活动、劳动、

竞争与合作

1.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有一种“龟兔双赢理论”。龟兔赛了多次,互有输赢。后来,龟兔合作,兔子把乌龟驮在背上跑到河边,然后乌龟又把兔子驮在背上游过河去。这就是“双赢”,竞争对手也可以是合作伙伴。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靠大家的共同努力。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在事业上成功的人士不都是善于合作的典范吗? 2.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3.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1. 一个美国成功人士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说的没错.每个很要好的朋友,很可能在某些因素下成为敌人,毕竟金钱,名利的诱惑是很大的,我们不能保证人都能对朋友忠诚.更有可能,着只是外表的朋友.敌人也是一样的,我们没有永远的敌人,就像中考,考场上,我们都是竞争的对手,谁也不会因为什么关系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但是,在平常学习中,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着就是朋友是合作,我们没有选择的余地.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生下来就要竞争,只有强者才能生存,着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忽然做给了我们内充分的准备,竞争给了我们表现的机会.我们要合作也要竞争,要成为双赢的群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进步,才有竞争的资格。 2. 竞争与合作往往是并存的。 3. 我们崇尚竞争,但又不忘记合作。 在现代社会中,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竞争与合作,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生活在社会中,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又是我们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树有长短,水有清浊,芸芸众生忙碌于大千世界,他们都离不开竞争与合作。 所谓竞争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在某项活动中争胜过对方的行为,也就是双方争夺一个目标,而且只有一方能胜,而合作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实现共同目标在某项活动中联合协作的行为,双方有一致的目的,且双方共享结果。 对于竞争,在场的各位一定不会感到陌生,没有中考的竞争,我们也就不会站在这儿,然而一个巴掌拍不响,缺少了合作,“南北对话”“南南合作”都将成为空谈;缺少了合作,建立国际空间站将成为泡影;缺少了合作,我们今天将仍活在“非典”的阴影下,处于禽流感的困扰之中。 但竞争与合作并不是对立的,有的同学却把它们分得太开了,有的只谈竞争不谈合作。当别人问他问题时,头也不回甩去一句“不知道”,认为把别人的疑难解决了就是给自己培养了一个对手,对自己的竞争不利,这样的人是自私的,最终将被社会淘汰,有的则认为竞争是没有必要的,片面讲究合作,从而导致了安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争战略分析

华为企业战略分析和竞 争战略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5、1公司战略 5、1、1公司简介 ?名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1988年中国·深圳 ?主营业务:面向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数通网络、光网络的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5、1、2华为公司愿景与使命 愿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5、1、3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发展型战略 由于华为是比较年轻崛起的企业,它通过发展扩大自身的存在价值,使这种价值成为企业职工的荣誉,又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华为秉承“以客户为中心”,基于客户需求,逐步建立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业务领域的综合优势,为客户提供云、管、端产品和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改善收益(ARPU)、提升带宽竞争力(Bandwidth) 和降低总拥有成本(Cost),实现商业成功。 5、1、3、1密集型发展战略 1、市场渗透战略 经过多年积累,华为在有线、无线宽带接入、数据通信和光传输等核心领域建立了综合优势,是全IP融合时代运营商的最佳伙伴;并致力于向全球电信运营商提供开放的应用环境、智慧的运营平台和快速服务,以帮助运营商增加运营收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敏捷开发,快速满足客户需求。通过帮助运营商建立云计算平台,有效提高其在IDC 等IT平台方面的投资效率。

全球服务:协同、快速、专业 在全球服务方面,华为持续优化服务解决方案并提升运作效率,帮助客户进一步提高总拥有价值(TVO)。 终端:伙伴、定制、价值 他们聚焦运营商转售市场,帮助客户满足用户对多样化终端的需求,通过提供种类丰富的网络终端,为消费者带来丰富便捷的通信体验。 基于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合作共赢。 2、市场开发战略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他们坚持开放合作。以客户需求驱动产品研发流程,围绕提升客户价值进行技术、产品、解决方案及业务管理的持续创新。 其投入51,000多名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46%)进行产品与解决方案的研究开发,并在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印度及中国等地设立了20个研究所,还与领先运营商成立20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创造更广阔的市场。 3、产品开发战略 未来华为将在电信网络、全球服务和终端三大领域,以及新进入的企业业务领域继续展开合作,扩大联盟范围,以形成健康、和谐和共赢的生态环境。 主营业务:面向固定网络、无线网络、数通网络、光网络的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电信网络:全IP融合网络、业务支持、敏捷、云计算 5、1、3、2一体化发展战略 1、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

竞争与合作作文800字「5篇」

竞争与合作作文800字「5篇」 本文是关于竞争的话题作文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竞争固然是好,但离不开合作,也可能黯然无光。所以我们要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小编整理有关竞争与合作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竞争与合作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的时代,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事情都无法避免竞争这个现象的存在。 所谓竞争,是指个人或群体在一定范围内为谋求他们共同需要的资源而进行比较、追赶和争胜的过程。而合作则是个人或群体为谋求共同的目的彼此配合的社会行为。另外,竞争和合作都是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要的。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始终充满着竞争,竞争推动社会的发展。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正置身于为中华崛起而奋力拼搏的历史大竞争的洪流之中,要自觉迎接挑战,积极参与竞争,在竞争中焕发人生的光彩,促进社会的进步。从个体来说,竞争影响人生。竞争能激发人的创造潜能。一个人的创造潜能很大,而安于现状的惰性也同样大。竞争意味着对人的潜能的释放。勇敢地参与竞争能拓宽人生业绩,对人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合作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人类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产生人的群体力量—社会力量,这种力量是单独个体的力量所无法比拟的,也不等于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没有哪个人能够脱离群体而单独存在,人与人之间需要融洽、和谐,需要互相帮助。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人是需要帮助的。个人只有与他人合作,才有力量。良好的合作,人们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作为我们初三的学生,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中考,我们同学之间既存在着竞争也存在着合作,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信心,不敢跟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勇敢竞争,争取理想的成绩,那么我们就是学习上的懦夫,我们的成长就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但是为了自己的成功,不愿意在学习上跟他人交流,不愿意告诉他人自己掌握的知识,也就是说不肯相互合作,那更是一种做人的失败。一个不懂得跟他人合作的人,即使暂时可以取得好成绩,但他不可能永远取得好成绩,因为这个社会是合作的社会,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的。 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科技社会化、社会科技化的今天,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同时又需要更加紧密合作的社会。竞争需要借助合作才更有可能获胜,合作增强了竞争的能力。 只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知道真正应该怎样做的。 也只有在真正意义上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把竞争与合作用到我们现在乃至今后的学习中去,让竞争与合作这个理念贯

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研究

第一章导论 1.1 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大意义 1.在一定意义上,一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但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王朝能够真正解决好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个政治难题; 2.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世界现代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权利的逐步下放,地方政府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由于自身利益驱动,地方要求扩张权力的呼声日趋高涨,但是传统的中央高度集权政治体制惯性作用阻碍了两者关系的合理化,科学化; 4.由于改革前期的放权让利政策使得“诸侯经济”形成,损害了中央权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拉焦尔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三模式论 1.政治性分权:多属联邦制模式,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比例为1:1,即两者权力对等。 特征:地方领导人由民主选举产生,地方在财政上高度自主。 2.行政性分权 3.行政权转让 (二)罗斯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想

罗斯指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丰富多彩的,它们之间可分为如下模式: 1.相互独立模式; 2.相互依存模式; 3.单方依存模式。 (三)艾伦词条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类型 1.合伙型,又称合伙论或合作关系论。 2.代理型。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是指中央与地方之间彼此职责权限的划分,主要通过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配臵体现出来。实质是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关系。 四.中央与地方关系内容 1.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关系; 2.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 3中央与地方的法律关系。 第二节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建构原则 一.几种代表性看法 (一)“市场取向”的原则 1.以市场为基础配臵资源; 2.中央与地方权责对称原则; 3.集中与分散协调原则,坚持适度集中和合理分散相结合,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发挥两个积极性; 4.法律规范保护原则,明确中央与地方权利权限。

竞争和合作辩论赛对答

正方:所谓合作就是指多个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二协调行动 竞争指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他人争胜 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无序到有序由简单到复杂的进步过程,社会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单方面的增长不能叫做社会发展 看哪个更能促进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哪个更能实现政治的平等互利,经济的合作,环境的日益改善 政治、经济、文化、环保等各领域的协调发展还有文化和精神领域 三个方面举例:联合国 WTO 是非歧视原则而非合作原则 反方:万类霜天竞自由,社会因竞争而充满生机,竞争可能导致双赢的结果,也可能恶化为二者存其一的结局,自然界的物竞天择带来生物的进化,社会形态由原始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也是竞争推动的结果对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由于竞争比合作更能促进社会生产力这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的进步 1促进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艾尔维修说过:人类做一切事情的根本动力是对利益的追求,在次前提下,竞争带来的优胜劣汰的压力更能使人自发地区利用资源提高知识储备,而合作由于责任和损失的共同承担,带来更多的是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依赖 2.资源角度,更能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之所以能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很大程度上市因为ita的竞争性带来了价格的灵敏性,使得供求关系即使得到调整,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点是合作可望不可及的。 3.生产关系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创新,而竞争在制度的创新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通过竞争使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制度和腐朽的旧制度之间的矛盾得以展开,双方力量产生变化,最终实现质的飞跃,而新制度和旧制度的妥协合作,只能带来社会发展的延缓,其实,不否定合作,但是根据科学发展观,无论从人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层面,我们都要相信竞争比合作~~ 合则两利,斗则两败,败则两伤 全球一体化是给我们提供一个更为广阔更大的平台,让我们的竞争更为有序,更为规划环境问题 人的需要同自然的资源的有限性的资金产生的一个矛盾,解决矛盾的关键不是行为方式准不准确的问题,关键看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有没有发展到一个高的阶段,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靠的是什么,还是靠竞争、靠创新嘛! 日本的看板管理到捷克威尔兹的管理理念,都是从竞争的压力中产生的,在回馈市场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 合作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竞争,根本目的是获得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谈的不是~~~问题,而是竞争和合作哪个~~~的问题 合作与竞争哪个更能使文明进步辩论实录

地方政府学重点整理

地方政府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1.地方政府的界定: 从内涵上讲,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对称,是中央政府设置于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负责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 从外延来看,在单一制国家,它包括全国中央政府之外的各级政府;在联邦制国家,它包括联邦政府的直辖政府和联邦成员的下级政府。 2.地方政府的基本特征: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具有主权性,是中央政府依法设置的,中央政府可以依法对其予以变更或撤销。 地方政府的权限是局部的。第一,权限所及地域范围是局部的;第二,权限所及的权限是局部的。 地方政府的职责是完成地方社会管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生产环境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事务是基层政府管理和服务的主要职责。第二章 1.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建立政权和巩固政权,依据领土大小、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及文化状态、民族、人口分布、历史传统、军事防御、国家发展战略等因素,将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并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构成一国的地方行政建制的一种有意识的国家行为。

2.行政区划的结构要素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行政区划是一个包含地方行政建制、地方行政单位和地方行政区域三者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的概念。 .地方行政建制:国家设置的组成国家的结构单元,是一定地域和居民组成的政治实体。 地方行政单位: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置的治理该国结构单元的一级政府,是该单元各地方国家机构组成的整体。 地方行政区域:国家为推行政务而划分的有确定界线的区域。三者关系地方行政建制在这三者中最为稳定,或设或撤。 地方行政单位在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出现两个方面的变化:其具体组成的地方国家机关的改革,或其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 行政区域是最易改变的,在同一地方行政单位管辖下,边界调整或下属行政单位的改变,都可以导致行政区域的改变。 3.影响行政区划的因素: 自然环境对行政区划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国家的大小是行政区划的基本依据 第二,许多自然地理物常常成为行政区划的边界、政治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影响。 首先,一国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着行政区划的性质

以竞争和合作为主题写作文

以竞争和合作为主题写作文 竞争与合作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同样也是呼吁合作的社会, 处理好竞争与 合作的关系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竞争是合作的目的,合作是竞争的基础。 正是我们的合作意识使自己变的如此高大, 我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 登上 成功的顶峰。使自己有了竞争的实力,并最终胜利下去。 作为初三的我们, 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是中考, 我们同学之间一直存在 着竞争与合作, 如果我们自己都没有信心, 那么我们在学习上就不敢与其他对手 对抗竞争,争取理想的成绩,那么我们就是学习上的手将败将,我们的学习不在 于单单只想有理想的成绩,而且为了成功,不想在学习上与其他同学交流,不想 告诉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那可以摆明是不想互相合作,也是做人的懦夫,一个不 想与他人合作的人, 就算现在取得优秀的成绩, 到头来以后就不能取得这么优秀 的成绩了, 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合作是社会的立存, 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掌握所有的 知识。 竞争与合作是彼此之间不能分离的, 如果没有合作的竞争, 只会弄的两方都 两败俱伤,合作不竞争,社会就不会向前发展。 竞争与合作是相随相生的, 只有共同发展, 我们人类才会有所真的发展与进 步。 竞争中需要合作 竞争中需要合作,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够在事 业上取得成功,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所期望的结果.合作在简 单不过的词语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合作就如同说话一样,张嘴就说,而对于有 些人来说,合作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国航天所有的成功,"神六"的发射,正是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才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如果人与人之间不相互合作,那样就如同一盘散沙,毫 无凝聚力,也经不起风雨的击大。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都是为了相互提高、 相互促进而去做进行的, 并不是为了 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去做, 在竞争中合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 考验我们的耐心 与合作意识,无论是在任何竞争中,还是比赛中,我们都要有一种合作意识,有 一种团队精神, 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懂得合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俗话说得好“众 人拾柴火焰高”嘛。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 合作是取胜的关键, 竞争是取胜的必要条件, 只有两者相结合,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正如一堆泥土和一滩水,两者 之间只有相融合,才能形成一种坚韧无比的东西,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得到
1/8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央与地方关系 引言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国家的一种政治关系。它产生的必要条件是国家的存在,但它不是与国家同时产生的。它产生的充分条件是国家地域、人口、管理事务的扩大。从整体上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事关国家的稳定与动乱、统一与分裂、兴盛与衰亡的问题。古往今来的国家,都存在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都非常重视其发展变化趋势,探索处理这一关系的规律和方式、方法。在西方,国家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一直占据政治经济生活中心。如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和州权派的论战,有论著《联邦党人文集》为证。在我国,自秦朝创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秦朝的“废分封,立郡县”;汉武帝的“推恩令”;元代实行行省制,“方天下之治”;这些都是统治者为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 尽管集权分权、中央地方是互为依存的、共生的,集权与分权的矛盾和中央与地方关系并存,但集权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流和基本特征。无论是中央集权基础上的单一制,还是地方分权基础上的联邦制,中央集权这一点是共同的。只有中央集权的形式不同、基础不同、程度不同,没有中央是否集权之分。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精神生活的日趋复杂,不仅国家所担负的政治职能加强了,而且它所担负的经济职能、社会职能也相应地扩大了,且后者从频率和幅度上要快、要大,似乎有一种“棘轮效应”。 由于国家职能的扩大,政府自身也变成了服从劳动分工规律的一种职业。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工,就像工厂一样,是一种协作,这种协作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然而分权不仅与社会分工相关,分权还有利于增加地方政府的责任,有益于开展竞争和效率,进而增强地方政府的参与意识,约束和防止中央高度集权。 有关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问题历来是中国的大问题,对当代中国也不例外。在全局性的事务方面,如果没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权威,地方

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阅读感悟(答案) 1、生活中处处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我们应在竞争中学会合 作,善于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力求双赢和多赢 2、能为别人开花的心事善良的心,能为别人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心中有他人 的人必定有高贵的精神,有高尚的品格,有天使般的心灵。 (1)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材料中两位钓鱼者之间也存在竞争,两位钓鱼者因为对手的出现,而收获了很多的鱼,因此竞争可以催人奋进,激发个人潜能,不断完善自我。获取胜利,取得成功是竞争的直接目的,上述材料乙的行为告诉我们,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对手不应互相排斥、互相保密、需要以诚相待、互相帮助、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力求双赢和多赢。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是竞争合作中的真谛。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联合起来却可以创造出奇迹,材料乙在与材料甲的竞争中,材料乙善于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在竞争中善于创造条件,在教游客钓鱼技术的同时,善于发挥团队合作的力量,不仅自己收获了很多的鱼,而且得到了别人的尊敬与肯定,同时收获了许多新的朋友。而材料甲只顾自己,没有很好的利用在竞争中合作,因此竞争显得孤独、无力,收获却远没有他的对手多。所以,在竞争中学会合作,能促使整个团体力量的提高,同时也能促使自己进一步提高。 通过上述材料,让我知道:竞争不忘合作,合作不能没有竞争,当在合作中竞争,竞争才能更好地实现目标,当在竞争中合作时,合作才能更加有效,才能共同进步,发展,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以至于将来的工作中既要敢于竞争,而且要向材料乙一样善于竞争,在竞争中善于创造条件,发挥团队合作力量,要胜之有道,寻求合作各方的共赢。 (2)乐于助人、心中有他人的人具有高贵的精神,高尚的品格、天使般的心灵,为他人开一朵花,就是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一缕温馨,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喝彩。上述材料让我们得知,材料甲孤僻自私,心中没有他人,最终没有享受到分享的乐趣,钓的鱼也不如材料乙多,而材料乙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心中有他人,既给别人带来了欢乐,自己也获得了友谊与尊重,还得到了很多的鱼,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如果我们能够向材料乙多帮助别人,自己也能从中收获很多,获得友谊,得到别人的喜爱、尊重与赞赏,享受到分享的乐趣。反之,向材料甲自私自利,小气孤僻,就会给人留下缺乏修养的印象,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也交不到朋友。 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会乐于助人,心中有他人,多考虑他人的需要,主动关心帮助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的感受,善待对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促进个人与社会共同进步。

规范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规范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关键词: 垂直管理机构/地方政府/理顺和依法规范 内容提要: 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我国政府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七大报告将“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作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的界定、依据和利弊,并着重对理顺和依法规范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作了法学思考。 一、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界定、依据和垂直管理体制利弊分析 (一)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关系的界定 新中国成立后,有的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在地方设置了若干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如1950年、1956年先后成立的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等。 改革开放之后,为处理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在地方的事务,有些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在地方设置了若干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如根据《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下设出入境检验检疫直属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分支局,实行垂直管理。 由于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与其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是垂直领导关系,而地方政府对设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这些机构、单位没有管理关系,因此这类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部门、单位的派出机构或分支机构,叫做“垂直管理机构”,也称“条管机构”。 垂直管理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财务、物资供应等均由上级政府部门直接管理;有的垂直管理机构的党组织关系在地方,由地方党委领导。 垂直管理机构主要有中央政府部门垂直管理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垂直管理两种。中央政府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由中央政府部门直接领导,尽管该机构设在地方并从事带有一定地方性的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部门垂直管理的机构由省政府工作部门直接领导。 与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关系一样,中央或上级政府部门及其垂直管理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被形象地称为“条条块块关系”,它历来是中央或上级与地方政府关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地方组织法》)和国务院各机构、单位的《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三定规定”),我国上下级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之间的“条块关系”,主要有四种情形: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我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0902404038 虞春华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与一般 行政地方的 关系 中央与自治地 方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 特别行政区 实行 社会 主义 制度 实行 资本 主义 制度

根据宪法规定,中央政府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直接管理省以下的地方政府。所以,从政权的层次的角度上讲,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央政权与省级政权的关系。 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表现为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的“单一制”特征。

建国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 毋庸置疑,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以此为界限,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在这前后30年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表1: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进(1949—1978年) 时期体制特点企业管理财政管理计划管理 建国初期(1949—1952)权力集中 “统收统支”(1950)。“条条”管理体制初 告形成。 “一五”时期(1953—1957)集中统一 部属企业由2800个增至 9300个,户数约占中央和 地方管理工业企业总户数 的16%,产值占49%。 “统一领导、划分收支、 分级管理、侧重集中” (1954)。中央支配的财 力占国家预算收入的75%。 实行直接计划与间接 计划相结合的计划管 理制度。统一计划, 分级管理,不得层层 加码。 “大跃进”时期(1958—1960)权力下放 工业企业除了一些重要的 特殊的试验性质的企业外, 一律下放给地方。 “划分收支、比例分成、 五年不变”(1958); “收支下放、计划包干、 地区调剂、总额分成、一 年一变”(1959)。中央 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 的比重从40%降至20%。 以地区综合平衡为基 础的、专业部门和地 区相结合的计划管理 制度。

竞争话题作文:在竞争中合作双赢

竞争话题作文:在竞争中合作双赢 作文一:竞争合作双赢(729字) 让我先讲一则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饥饿的年轻人同时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有一筐鱼和一支鱼竿,让两位年轻人各选一样,一个人选了一筐鱼,另一个选了一支鱼竿,然后各奔东西了,选择鱼竿的年轻人一心想到大海去钓鱼,可是路途遥远,在途中饿死了,另一个年轻人无所事事,鱼吃完便饿死了。后来,又有两个尽力疲惫的年轻人遇到了这位老人,他们也各自选了一样物品,不同的是,他们一起去前往大海,途中,他们饿了,就吃那筐鱼,不知过了多久,他们同时到了大海,靠着那着鱼竿,过上了有鱼的幸福生活。 这则通俗的故事,我想大家会有所感悟吧!两位年轻人之间的相互合作使他们生存了下来。 除了合作,竞争也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我再说一下这个故事的后篇。 成为渔民的两个年轻人,经过努力,有了自己的渔船。他们早上出海捕鱼,黄昏时伴着大海醉人的脸庞归航,不知不觉,两人暗地里交上了劲,为了使自己捕获的鱼比对方的更多更大,两人都更加勤奋,天还不亮就出海捕鱼,伴晚归航时,小船都装满了鱼。在这种竞争的关系中日复一日,两人的生活更加富裕,日子更加幸福。 由这个故事的后篇,可以发现,竞争是向上的不竭动力。 在当今世界,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有合作与合作的竞争。自己要通过与别人的竞争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同时还要积极与别人合作,共同进步。想必大家都知一根筷子很容易折断吧,但是五根呢?十根呢?其实,如果一根筷子质量好的话也就不容易折断了,而这好的质量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个筷子厂的相互竞争,而刚才说的五根,十根的数量就是合作,如果质量与数量,合作与竞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 在我们的班级中,也应该有一种竞争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在竞争中共同成长,在合作中促进竞争。那么我们就会走向成功! 作文二:竞争合作求双赢(1136字)

新形势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

新形势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多民族国家。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问题自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治理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与否,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原则问题。 一、新形势下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政治发展意义 在我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是中央与省级辖区政府之间的关系,与政府间关系相比,中央与地方关系主要侧重于政府体系的垂直结构的层级节制,而不包括水平性的政府间横向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是当前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基于利益关系之上的权力分配关系,它既是一种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权力分配关系。长期以来,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焦点主要是中央集权对地方分权,将政府权力视为封闭体系,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视为对立竞争的状态。其实,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应该是开放体系,是处在不同层级的平等的行为主体。从博弈的角度看,其关系是“非零和”博弈,是能够达到双方“共赢”。 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政治经济一体化,地方政府完全受制于中央政府,几乎看不出地方利益和自主权力的诉求和体现。中央政府虽然也主动尝试了对地方权力的调整,但以20世纪50年代的第一次放权和60、70年代的“收权——放权——再收权”的失败收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体制转型初期简单的放权让利到分税制改革后的选择性再分权,但是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权力下放的力度加大,中央向地方和企业双重放权,并扩大了大中城市的管理权限,地方利益诉求随着地方权力和职能的扩大而膨胀,促使地方政府成为地方区域内独立的具有经济发展目标和自我利益诉求的行为主体。由于权力下放较快,约束不足,由于利益驱动,有的地方各行其是,在一些干部身上暴露出来本位主义、分权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从政府的结构来看,我国中央政府缺少自己的执行机构,中央政策的执行依赖于地方政府。我国中央行政机构国务院的部、委、局、署是分别履行国务院基本的行政管理职能的机关。这些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政策的制定以及宏观规划与指导,几乎都没涉及到政策的执行。我国的国务院主要起一个政策的宏观调控和指导以及总的最高的监督职能的作用,中央的政策是通过中央——省——市——县——乡(镇)这种金字塔式的层级逐级向下执行的。地方政府毕竟不等同于中央政府的执行部门,代表地方的利益并更容易产生自己独立的利益(分税制加剧了这个情况)。中央立法不执行,委托各地方政府执行,在执行上,中央依赖于地方,这是中央政令不畅的重要原因。中央受制于地方,地方也受制于中央,做事的时候两级政府很难行动,难以发挥“两个积极性”。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 1、非政治因素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的国家,山峦江河的纵横交错,使许多地方被分割成彼此隔离、经济上相对封闭且有独立性的区域。这些地理环境方面的因素影响了政府间纵向关系。为了确保国家的领土完整统一,中央政府给予地方,特别是落后偏僻地方更优惠的财政补贴。也因为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各地方发展极不平衡,在资源贫乏的地方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就更多,所以,在这些地方实行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方针更容易,而在资源丰富的经济发达地方,往往对中央政府的权威构成极大挑战。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在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有效的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经济发展水平也是影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要因素,政府间的纵向关系变化与经济发展周期是同步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反复变化,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同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紧张,发展落后的地方对中央产生怨恨,以为中央政府分配的资源不公平,经济发达地区对中央产生离心,不愿将财富分与他人共享。还有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拉近了各地的距离,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也便利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使中央政府的政策和方针能更有效的实行。 2、政治因素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权力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划分形式,但是却深刻地影响了一个国家政策的形成机制和执行机制。在中央集权制条件下,中央政府集中国家权力是最主要的方式,地方受中央的制约,中央政府负责协调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央政府所制定的全国性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约束力,地方所制定的政策不能与中央政府的政策相违背。在地方分权的情况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独立制定自己的政策。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地方政府,所有的地方政府,都不过是中央政府的派出和代理机构。改革开放后,由于“放权让利”,地方政府在很多领域内,获得了较大的权利,而地方政府权力尤其是经济权力的扩张,改变了它们在政府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和角色,这当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央放弃了经济上统管权力,地方经济自主能力的增强无疑扩大了自己的权力领域,使得它们由集权体制下单纯的中央政府的派出和代理机构转而成为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从而也就极大地改变了垂直控制模式下那种被动执行政策,消极执行命令,不独立思考和行事,出了问题负不起责任的行为模式。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处理政府间纵向关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运行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制约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没有两个国家的政府间纵向关系发展模式完全相同。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相当于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滞后的,这给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些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行之有效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此相关的政府间纵向职能配置、权责分配、机构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也不够彻底,仍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残余色彩,所有这些都成为了中国政府间纵向关系协调发展必须克服的症结。 三、当前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央对地方政府的适度放权,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慢慢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从当前我国中央与地方

合作与竞争

合作关系的产生源于合作增益,人们对这个合作增益的追求是合作关系,得以产生的根本动力。 合作关系的丰富和发展将促进经济的丰富与发展,一个企业的合作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将促进企业生产能力的丰富与发展,一个人对外合作关系的丰富与发展将促进个人生活与能力的丰富与发展。 合作关系,有多种形式,按与合作对象的紧密程度来看,有:紧密性合作与自由合作两种。紧密性合作对合作双方约束性较强。 比如:雇用工人,雇方和工人是合作的双方,双方签定合同后,彼此都有了约束。再比如商业合同合作,自由合作的合作双方约束性很少几乎到没有, 比如:打的、购买小商品等。 这两种合作关系都有优缺点: 紧密性合作:优点:双方责任明确,便于形成固定合作关系,并有提高合作效率的趋势。 缺点:合作双方,提升自己的压力不大,并有使合作关系僵化的趋势,不利于新形式的发展。 自由合作:优点:关系不确定,便于适应新形式,合作双方或一方有压力,能促进其提高自己。 缺点:合作关系不确定,使对合作关系的寻求成了困难,始终处于不确定之中,增加了风险与成本。 竞争关系的产生源于资源稀缺,对有限利益资源的追求,使得竞争关系出现了,竞争与合作一样,竞争关系也是社会构成规则的一部分。 物竞天择只适于自然界 四辩“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人多智慧多,只要善于合作,去发挥合作和整体的力量,就能想出办法,取得成功。成功的人善于合作,因为谁都不可能是一座孤鸟。日本人流行一句话:一个中国人可以干得过一个日本人,但三个中国人却干不过三个日本人。这话虽然是说中国人有个人竞争和成功的能力,但是不善于集体协作。就拿国家男排、男篮、男足等队来说:论高度,我们比日韩队员高得多;论集训时间,我们也在他们之上。为什么在一些关键的比赛上,我们却往往输给日韩呢?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发挥了合作精神,至少合作得比我们好。可见,无论做什么事,对于善于合作的人来说,都可以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取得成功。而竞争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容易引起人际关系的恶化,使人变得更自私、更狭隘。也使许多人感受到巨大压力,无所适从,甚至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失常。因此我方认为:合作比竞争更重要,更能使文明进步。蚂蚁—— 王杰是这样评价“合作”的: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草丛里燃起了熊熊烈火,所有的动物都安全逃离。这是一向身子小,动作灵敏的蚂蚁们在这时却显得有点笨拙。那成千上万正在“运货”的蚂蚁,在野火烧来之际,为了逃生,终于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举动:众多蚂蚁迅速拢成一团,像滚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只听噼里啪啦一阵烧焦声,那是裹在最外层的蚂蚁用自己的躯体开拓求生之路是的呐喊,是舍己救人的团结精神的吼叫。 面对这不可能逃避的灾难,蚂蚁选择了合作。就连它们都知道合作,跟何况是“创造天地”的人类呢? 神六—— “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受世人瞩目的神舟六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是伟大的。他们替中国,替全人类完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使命。可是,费俊龙能独自登上太空,安全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吗?聂海胜呢?不,没有合作,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飞船的构造需要设计师的合作,零件的加工需要工人的合作,太空上的工作需要领导的合作,船舱里的生活需要他们俩的合作…… 难道作为学生的我们,还没有从他们身上学到点什么吗? 课堂——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这句话最适用于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了。 “大家分组讨论一下吧,四个人一小组……”老师经常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提出合作的建议。也许对于一些问题,我们自己早已有了答案,但又不会或者不敢表达。这时就需要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你听我讲,我听你讲,给对方提出意见。 小到在班里,四人小组之间的讨论,大到国际间,在友好往来基础上建立的国家之间,都是离不开合作的。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的合作,不仅能促进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更能教会我们如何走上社会,融入集体。

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论文

21世纪的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摘要: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确切涵义是中央权力机构与地方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其实质是一个社会法定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关系。构建面向21世纪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时应注意:继续稳步推进国家与社会分权;实现政治体系内部权力分配的集分平衡。 关键词: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集权地方分权集分平衡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理论模式[1] (一) 中央集权主义 基本观点: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一体化。 核心:强调中央集权的集权和权威,强调中央政府在整个社会和控制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意义: 第一,中央集权有利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第二,有利于提高中央政府的权威,消除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三,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特别是对后起国家的超越式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第四,有利于后现代国家走向现代化。 (二) 地方分权主义 地方分权式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强调将国家的主要权力分散给各地方行使,中央政府主要管理一些全国性的重大事务。 核心:地方自治 基本理论: 民生主义 地方权力固有说或地方权力让与说 行政辅助理论 (三) 均权主义 均权主义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分配上保持一种平衡的均势。这种观点是综合以上中央集权式和地方分权式这两种模式基础上的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折

中的办法。这种观点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上,寻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和地方自治的合理性。均权模式不否认权力在中央与地方之间集中与分散的重要性,但认为更重要的应是职能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工与协调,只有如此,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关系才能在合理的职能关系基础上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设计和建构面向21世纪的新型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具体思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设和发展,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结构和文化观念等方面的诸多变迁已经形成并可能进一步深化,政府系统的生存与发展不能无视这些重要的变化。“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已进入一个关键的发展期,我们应当设计和构造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体制框架,不断完善我国有自身特色的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并为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2]。对于这一点,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对如何设计和建构新型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战略选择的问题上,则有不同的思路和看法。纵观理论界有关如何设计和建构面向21世纪的新型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诸多讨论,其基本思路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思路是从资源问题入手建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合理框架。主要的理由是,社会资源是社会发展的“血液”。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变化实际是围绕这种“血液”的分配与流向展开的。整个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的优化有赖于社会整个“造血机能”的强化,有赖于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因此,合理的选择应当从“造血”出发,来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并逐渐建立起更有力、更活跃的“造血”机制,达到中央和地方都有自己的“造血机制”或“造血机能”,促进社会资源总量的增加。 第二种思路是从法治的角度入手建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制度框架。即以现行宪法为依据,制订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地方关系法》,使中央与地方在法治基础上形成新型的权利义务关系,变现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行政分权为法律分权[3]。 第三种思路是从调整行政权力的纵向结构入手来建立中央政府与次一级地方政府关系的新框架。这种设想认为我国目前国务院的管理幅度过小,管理层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