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言文学基础A(带答案)

现代汉语言文学基础A(带答案)

现代汉语言文学基础A(带答案)
现代汉语言文学基础A(带答案)

学校 班别: 考号: 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 普通话 )。

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 鼻音 ) 、边音。 3.后鼻韵母有(i ɑ、ie 、u ɑ、uo 、üe)。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声调分别是( )

5.传统的“六书”是指(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 6.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

7.合成词是由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包括( 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 )三类。 8.在朗读中用于句中没有标点的地方的停顿的符号是( ),用于有标点的地方的连读符号是( )。

9.成语的特征是( 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 )。

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2.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3.义:就是字所表示的意义。

4.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5.语汇:语汇,又叫词汇,是词语的总汇,即语言符号的聚合体。

三、分析题(共20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2分,共10分)

倾销( 偏正 )、 利害(联合 )、房间( 补充 )、老乡( 附加 )、吩咐( 联绵 )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 继续 ) (2)愿望——(希望 ) (3)果断——( 决断、断武) (4)要求——(请求、恳求) (5)优良——( 优秀)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语音的强弱跟说话时用力的大小( A )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关系 2.语音的本质属性是( B ) 。 A .物理属性 B .社会属性 C .生理属性

3.普通话声母中有六个塞音声母,它们是( B ) 。 A .z 、c 、zh 、ch 、j 、q B .b 、p 、d 、t 、g 、k C .z 、c 、d 、t 、j 、q D .b 、p 、c 、z 、j 、q

4.普通话中声母( B ) 。

A .都是清音

B .只有m 、n 、l 、r 是浊音,其他都是清音

C .都是浊音

D .只有鼻音m 、n 、l 、r 是清音,其他都是浊音 5.“瘦(shou )”这个音节的韵母是( A ) 。 A.前响复韵母 B.中响复韵母 C.后响复韵母 6.全为齐齿呼韵母的一组是 ( D )。 A.金、永、力、此 B.拥、前、家、师 C.咬、两、结、月 D.衣、列、流、小 7.下列各组字中没有指事字的是( A ) 。 A.大、人 B.要、亦 C.本、来 D.山、上 8.都可做定位不成词语素的一组是( A ) 。

学校 班别: 考号: 姓名:

A.子、头、第

B.言、子、头

C.头、根、民

D.言、民、第 9.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 ) 。

A.崎岖、吩咐、阑干、苗条、囫囵

B.悄悄、蟋蟀、批把、卢布、拮据

C.犹豫、乌托邦、详细、伶俐、朦胧

D.叮当、叮咛、摩托、喽啰、吩咐 10.“呼和浩特好市民”中的语素有( D )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五、简答题(共25分)

1.现代汉语语音有什么特点?(5分) (1)没有复辅音 (2)元音占优势 (3)有声调

2.简要说明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并指出其中两次的大的变化及其意义。(5分)

后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种正式字体,以及草书、行书等辅助字体。篆变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隶变奠定了现行汉字的基础,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3.举例说明语素、词与字三者的关系。(5分)

词是造句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两者都是语言单位。字书写单位,是词、语素的书面形式是书写单位。三者一致的情况是一个词由单音节成词语素构成。还有很多不一致的情况。

4.举例分析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5分)

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给语言创造新词,充实扩大一般词汇,使词汇日益丰富。一般词汇中有的词,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又能逐渐取得基本词的性质 ,转为基本词,使基本词汇不断扩大。

5.简称有什么用?使用简称要注意什么?(5分)

使用简称可以使语言表达上简洁、方便,但是在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不能不管场合随便滥用,正式文件为表示郑重,最好不要用简称。二、简称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些词语,不要生造简称。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教学文案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 卷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二、 1. 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的建立标志着现代 高新技术的诞生。 2.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 为重要标志 3. 是指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所容晶体管个数。 4. 控制论中老鹰捉兔子是利用反馈中的反馈。 5.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 6.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的生物学家,摩尔根系统阐述了 基因理论,指出是基因的载体。 7. 社会体制的改革应致力于公平性建立,公平包括和 . 8.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主要有:和技术开发。 9.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是物体的长度随运动速度的增 大,运动时钟变 10. 恒星的结局由其质量决定,对于小于1.44 倍太阳质量的所谓钱德拉 塞卡极限的恒星,其结局为;质量大于它小于2.4倍太阳的恒星最终结局是,再大的恒星变成。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11. 空间技术分三大部分,,。 12. 混沌具有三个具体特征:①,②,③ 13. 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有:和和和 和反渗透法。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答案写在 每题前的括号里) ()1、下列能源中属于再生能源的是等。 A、石油 B、太阳能 C、电能 D、柴油 ()2、超导材料属于。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高分子材料 C、金属材料 D、光 电材料 ()3、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A、劳动 B、资本 C、技术 D、资源 ()4、传统材料靠大规模生产维持其竞争力,而新材料靠___ ___求生存发展。 A、低价格 B、高质量、高性能 C、高利润 D、低成本()5、又称微生物技术。即通过培养微生物来获得所需物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A“回收站”B“剪贴板” 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 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 示,则表示录像机(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 A.CBE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 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16.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A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C年龄特征D信息加工分析 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 C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8.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B 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C 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D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19.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A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B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D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20.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 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21.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 正确的是(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1

[开大]现代科技基础知识(记分作业三)

现代科技基础知识 记分作业三 一、单选题 、纳米材料是一种性能独特地新型材料,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等于()米. .一千万分之一.一亿分之一.十亿分之一.一百亿分之一 、在冻土带和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新型固体能源“可燃冰”,它地主要成分是(). .甲烷和水.甲醇和水.丁烷和水.硫化氢和水 、、原子能和平利用地关键在于(). .自然界核燃料地储藏量.核辐射地控制 .链式反应地实现.可控链式反应地实现 、、参与“神舟七号”海上测控任务地“远望六号”是一艘(). .地质勘察船.海洋监测船.极地考察船.航天测量船 、卫星通信所用地载波是(). .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目前世界上用得最多地半导体材料是(). .硅.锗.砷化镓.磷化稼 、海洋面积占地球表面地(). 、原子是由()所组成. .质子和中子.质子和电子.原子核和电子.中子和电子 、以下哪一波段地电磁波会穿透电离层()

.长波.中波.短波.微波 、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地人造卫星种类是(). .应用卫星.技术试验卫星.科学卫星.物理探测卫星 、微波通信使用地电磁波波长一般为(). .小于—————— 、下列人物中提出宇宙大爆炸模型地是() .牛顿.爱因斯坦.伽莫夫.哈勃 、运用距地面左右地飞艇或气球作为基站进行通信地方式,叫做(). .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平流层通信.对流层通信 、生命活动地最小单位是(). .病毒.细胞.细胞核.线粒体 、原始生命地化学演化过程中,最神秘和复杂地阶段是(). .从无机物分子到有机物小分子.从有机物小分子到有机高分子物质 .从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 、《通信地数学理论》地作者是() .笛卡儿.欧几里德.牛顿.申农 、以下航天器中,往返于地面和太空,并能重复使用地载人航天器是(). .深空探测器.载人飞船.航天飞机.航天站 、我国农村常用地沼气发酵池,采用地是(). .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生化转换技术.热解制油技术.干馏技术 、病毒是目前已发现地最小生物,其结构通常只由核酸和()组成. .蛋白质.酶

北理工《现代远程学习技术入门》在线作业答案

北理工《现代远程学习技术入门》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第一代远程教育以什么技术为主() A.邮寄 B.光盘 C.电视 D.计算机 答案:A 2.在学习平台里的个人中心,如果个人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必须要进行更改的是() A.职业 B.手机 C.家庭住址 D.单位电话 答案:B 3.要修改学习平台的登录密码,需进入学习平台的首页,在()栏中找到修改密码的按钮。 A.工具资料 B.在修课程 C.客服中心 D.个人中心 答案:D 4.养成错题分类的学习习惯,与下列哪一项没有直接关系() A.集中攻克薄弱环节 B.突出知识的重难点 C.提高复习的效率和准确性 D.降低知识的遗忘率 答案:D 5.奥鹏教育服务热线400-810-6736的工作时间是() A.朝九晚五 B.周一到周五24小时热线 C.7*24小时 D.早8点到晚8点 答案:C 6.人能够集中精力的时间限度是() A.15分钟 B.8分钟 C.25分钟 D.45分钟 答案:C

7.小王是一名远程教育学生,开学很久了还没有拿到教材,他应该咨询() A.学习中心 B.报考的院校 C.国家开放大学 D.辅导老师 答案:A 8.正确高效地阅读一篇文章的顺序是() A.先泛读再精读 B.先精读再泛读 C.从头到尾按顺序读 D.从尾到头倒序读 答案:A 9.远程教育起源于哪个国家()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答案:B 10.课程作业的最后完成时间是() A.选课期间必须完成 B.预约前必须完成 C.每次课程考试开始前1日24时前 D.考试结束后的一周之内必须完成 答案:C 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1.第三代远程教育以什么技术为主() A.计算机 B.互联网 C.电视 D.光盘 答案:AB 12.课程总评成绩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A.平时成绩 B.作业成绩 C.章节练习成绩 D.卷面成绩 答案:ABD

现代教育学基础考试提纲

第一章 ·在中国古代.对“教”的理解:“教”是一种上者、长者对下者、幼者进行规范灌输的过程。教的内容以道德的养成为主。 ·在西语中教育的本义意味着要用引导的方法来发展受教育者潜在的心理能量。 ·定义的三种方式: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填空) ·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以教与学为形式,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谓的狭义的教育便是学校教育,主要是指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问题 一门学科能否独立存在,是否发展成熟,一个最重要的标志便是看它是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定义: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事实、教育价值基础上的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提供教育规范,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教育学的萌芽和创立、发展时期的重要人物: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论学术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大教授学》) ·康德---哥尼斯堡大学开设的由哲学教授轮流教授教育学的讲座,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课程。 ·特拉普---德国第一位也是世界第一位教育学教授---《教育学探讨》---这是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著作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近代教育学著作、完成了教学与教育的结合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 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1 2 3 4点浏览就好 第二章 ·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孟禄 ·原始社会晚期:学校的萌芽出现。进入奴隶社会后:学校产生。 ·学校产生与下列条件有关: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经济基础。 2、文字的出现是学校产生的文化基础。 3、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需要时学校产生的社会政治基础。·从形式上看,人类教育的发展经过了从非形式化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制度化教育的过程。·学制的定义: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

现代汉语(下册)课后答案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习题答案-----思考和练习一 一.汉语学里的和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围.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此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种客观的语法体系。但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小异,各有所长,因此,学习是要细心观察,拿它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客观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的分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语法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部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的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现代科技与人文

现代科技与人文 摘要:自有科技以来,科技与人文之间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因为科技再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又不断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科技以飞快的速度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在物质文明、技术手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是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物质和解放,另一方面,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问题和危机: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人口爆炸问题,和平问题......信息技术的挑战,基因工程的挑战等。现代科技又一次受到了人文的诘责,但是人类发展又离不开科技的发展,因此我们就需要把握处理好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现代科技人文危机关系 一、关于现代科技 科学技术的发展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如下特点: (1)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 1945年研制出的计算机,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经历了电子管、半导体、集成电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代的发展,性能提

高了100万倍。目前研制的光学计算机,其信息处理速度又将提高上万倍。新技术及其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半衰期越来越短。据统计,大约10年左右,工业新技术就有30%被淘汰。在电子技术领域中,这一比率更大,超过了50%。现代工程师在5年内,就有一半知识已过时,即知识的半衰期为5年。科技信息的增长速度更为惊人。有人估测,世界科技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l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1倍。当今是3到5年增加1倍。1665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科技杂志,1865年增加到1000种,而到1965年已经突破了10万种。 研究表明,不仅是现代科技成果、科技信息以加速度发展,而且任何一项计量指标(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科学家人数、科技论文数量等)的计算,都是按指数规律发展的。从进入20世纪后的60年以来,世界各国用于科研经费的总和,增加了约400倍。到21世纪末,全世界科学家的人数,预计占总人口的20%左右。 (2)现代科学的整体化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一方面高度分化.一方面又高度综合,而且分化反成为综合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既相互对立又紧密联系的辩证发展,使现代科学日益结合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由于科学技术各学科之间彼此渗透和相互促进,使每一学科只有在整个科学体系的相互联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导致现代科学体系结构的整体化趋势。 随着自然科学分支学科大量涌现,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不断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A卷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 1942年世界上第一座 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高新技术的诞生。 2.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瓦特发明的 为重 要标志 3. 是指在一定尺寸的芯片上所容晶体管个数。 4. 控制论中老鹰捉兔子是利用反馈中的 反馈。 5.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 。 6. 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奥地利的生物学家 ,摩尔根系统阐述了基因理 论,指出 是基因的载体。 7. 社会体制的改革应致力于公平性建立,公平包括 和 . 8. 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主要有: 和 技术开发。 9.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是物体的长度随运动速度的增大 ,运 动时钟变 10. 恒星的结局由其质量决定,对于小于1.44 倍太阳质量的所谓钱德拉塞卡极限 的恒星,其结局为 ;质量大于它小于 2.4倍太阳的恒星最终结局 是 ,再大的恒星变成 。 11. 空间技术分三大部分 , , 。 12. 混沌具有三个具体特征:① ,② ,③ 13. 目前较为成熟的海水淡化技术有: 和 和 和 和反渗透法。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答案写在每题前的括号里) ( )1、下列能源中属于再生能源的是 等。 A 、石油 B 、太阳能 C 、电能 D 、柴油 ( )2、超导材料属于 。 A 、无机非金属材料 B 、高分子材料 C 、金属材料 D 、光电材料 ( )3、在如今知识经济时代, 密集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A 、劳动 B 、资本 C 、技术 D 、资源

()4、传统材料靠大规模生产维持其竞争力,而新材料靠___ ___求生存发展。 A、低价格 B、高质量、高性能 C、高利润 D、低成本()5、又称微生物技术。即通过培养微生物来获得所需物质 A、酶工程 B、发酵工程 C、细胞工程 D、基因工程 ()6、细胞工程是一门在______上改良生物和创造新生物的技术。主要有: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克隆技术等等。 A、分子水平 B、大分子水平 C、细胞水平 D、微观层次 ()7、_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夸克组成; A、强子 B、轻子 C、传播子 D、基本粒子 ()8、生产力=_ _×(劳动者+劳动手段+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A、科学技术 B、文明 C、精神 D、道德 ()9、1953年克里克和沃森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标志了____的诞生。 A、分子生物学 B、遗传学 C、基因理论 D、生态学 ()10、二十世纪40年代末,维纳创立了。 A、混沌理论 B、信息论 C、耗散结构理论 D、控制论 ()11、轻子是指______作用的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 A、只有弱 B、只有引力 C、只参与电弱 D、不参与强()12、19世纪未物理学上的“三大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它们是___。 A、射线、天然放射性、电子 B、电子、中子、质子 C、X射线、α粒子、电子 D、电子、光子、反粒子 ()13、中国在年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1950 B、1957 C、1960 D、1970 ()14、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 A、加加林B格林C、阿姆斯特朗D、奥尔德林 ()15、于1803年提出原子论 A、阿伏加德罗 B、麦克斯韦 C、道尔顿 D、李比希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人类生存的四大环境分别是什么?人类进入太空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2、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三大目标是什么? 4、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变薄和酸雨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主要是哪些气体?

现代教育学原理答案

01任务: 1.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答:(1) 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 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 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 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 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1) 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 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 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 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 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 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 育。 02任务: 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及其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是由内因与外因构成的,共同推动人的身心发展(2分)(2)顺序性(1分)(3)阶段性(1分)(4)不均衡性(1分)(5)个别差异性(1分) 2、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是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4.教育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础。 3、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功能2.传播-丰富文化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03任务: 1、现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现代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 比具有以下特点:(1)开放性;(2) 群众性;(3)多样性;(4)补偿性; (5)融合性; 2、简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答出 以下任意5点即可得10分。(1)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 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 的学习;(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念;(6)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 应性 04任务:1、三种教育力量整合的重要性有哪 些?答题要点:(1)三种教育力 量的整合,有利于教育在时空上 的相互衔接;(2)三种教育力量 的整合,有利于整个教育方向上 的高度一致;(3)三种教育力量 的整合,有利于加强各种教育的 互补作用 2、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的策略(或 可能性)是什么?答题要点:(1) 提高教师职业对教育理论的依赖 性;(2)延长教师培养年限,实 现教师的终身学习;(3)严格教 师的入职和解职标准,提高教师 的专业自主性;(4)厉行严格的 教师职业规范。 3、当代学生的时代特点表现在那些 方面?答题要点:(1)主体意识 增强;(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3) 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 辈群体影响较大。 05任务: 1.简述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与其 特征有哪些。答:①根本原因是 国家推行科教兴国战略,要提高人 口素质;②直接原因是要从根本 上治理“片面追求升学率”。(2) 素质教育的特征:全体发展、全面 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 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2.简述教学的任务:答:答:1)培 养学生的基础学力;(2)建构学生 个性化的多元智力结构;(3)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3.简述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 的主导作用。答:人的身心发展是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发 挥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 以下多方因素的制约:(1)受教 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教育的自 身状况;(3)家庭环境的因素;(4) 社会发展状况。教育如果能得到以 上各方面条件的积极配合,就能充 分发挥出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发 展的独特作用。 4.简述我国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答:(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 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 效性不强;(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 (4)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 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 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教 育和社会实际;(5)课程实施过程 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 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6)课程评价基本只重视学 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7) 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使课程不能适 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 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现代汉语》课后答案_下册完整版(黄廖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下册 思考和练习一答案 一、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研究些什么? 语法学里的词法和句法各有研究范围。 词法以词为研究对象,研究词的内部结构、词的形态变化和词的语法分类。例如语素构成词的类型有哪几种,词形变化的方式及其表示的意义有哪些,词能分多少类,每类词以至每个词有哪些功能或用法,等等。 句法以短语和句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语句结构的类型和规则。例如短语、句子的结构层次如何,每层中各组成成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形成什么类型,表示什么意义,句子有什么语用条件,等等。 二、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采取什么态度? 语法体系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语法结构成分的组合规则和关系所构成的整体。在这个意义上,一种语言只能有一个客观的语法体系。但是在语法学界,由于众多语法研究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所使用的析句方法和术语也就不同,对同一语法现象分析的结果和解释会出现分歧,从而形成不同的语法体系,这一含义的语法体系应该说成语法学体系。不同的语法学体系都是为了帮助大家认识和运用好各种语法结构的,它们往往大同小异,各有长短,因此学习的时候要细心观察,拿它来同语言实体相印证,采用符合事实的说法。不能因体系分

歧而否定学习语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语法学体系的分歧,是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对语法的深入研究才有可能逐步减少分歧。我们有必要分清语法体系的两个含义,知道通常说的语法体系往往是指语法学体系。 三、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语法的抽象性指语法不管词、短语和句子的具体意义,而只管其中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和规则。例如“牛、太阳、飞机、春天、经济、势力”这些词的词汇意义各不相同,而语法形式和意义有共同点,即指它们有常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功能,能单独受数量短语修饰,都有事物意义。又如“蓝蓝的天、善良的愿望、奔跑的羊群、火车的速度、一本书”,这些短语的具体意义不同,但是语法不管这些,只注意每个短语都是有修饰关系的偏正结构,是定语性质不同的定中短语。 语法具有稳固性,这是说许多语法规则经历千百年而不变,旧的语法规则的变化和新的语法规则的产生都是比较缓慢的。例如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是利用语序和虚词,从古到今都如此;主谓结构中主语和谓语是一前一后直接组合的,不用语法成分来连接,但是主语后头停顿处,有时可以出现语气词,这些结构特点也是古今一致的。又如在上古,名词可以做谓语,到了现代,名词一般不能直接做谓语了,这可以看出旧规则虽有变化,但是变化很缓慢。 四、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有共性又各有个性,如果忽视民族语言的个

电大作业-现代科技基础知识

一、单选题 1、在古代,自然哲学的最高成就出现在()。 A.古埃及 B.古希腊 C.古印度 D.中国 2、勾三股四弦五的规律在西方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律,最早出现在()数学著作中。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数学九章》 D.《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3、最早运用公理化方法演绎数学体系,代表了古希腊数学最高成就的著作是()。 A.《算术》 B.《九章算术》 C.《几何原本》 D.《周髀算经》 4、提出科学的氧化燃烧理论,完成划时代“化学革命”的法国化学家是()。 A.拉普拉斯 B.李比希 C.维勒 D.拉瓦锡 5、著名的“丝绸之路”形成于()代。 A.秦 B.汉 C.唐 D.宋 6、被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A.牛顿 B.哥白尼 C.伽利略 D.麦克斯韦 7、最早把实验引入力学研究,并通过望远镜进行天文学研究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阿基米德 D.伽利略

8、被后人誉为“力学之父”的古希腊物理学家是()。 A.阿基米德 B.朗开米基罗 C.亚里士多德 D.欧几里得 9、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牛顿 C.欧几里得 D.爱因斯坦 10、提出光量子理论的是() A.普朗克 B.爱因斯坦 C.海森堡 D.德布罗意 11、被马克思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的是()。 A.阿基米德 B.朗开米基罗 C.亚里士多德 D.欧几里得 12、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是()。 A.印度 B.中国 C.埃及 D.巴比伦 13、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勇敢提出“日心说”观点的科学家是()。 A.布鲁诺 B.哥白尼 C.拉普拉斯 D.伽利略 14、近代欧洲第一个科技强国是16世纪的()。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15、中医采用的望色、闻声、问病、切脉四诊法,最早是()所采用的。 A.华佗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1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C )五个领域的理论与实践。 A.开发、应用、购置、建构、评价 B.组织、设计、实验、管理、辅导 C.开发、应用、管理、设计、评价 D.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学习管理、开发、评价 2、课程教学正式讲解之前,教师先播放一段视频资料,指导这种教学行为的学习理论是什么( A ) A、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B、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下面不属于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原则的是(C ) A、积极反应原则; B、小步子原则; C、重复练习原则; D、低错误率原则 4、属于认知主义理论的观点的是( B )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C、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 D、及时强化 5、关于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不正确的说法是(C ) A、信息流是认知行为的基础; B、记忆取决于信息编码; C、人类信息加工的容量是无限的; D、人们回忆某一事件,往往需要有适当的提取信息的线索作为补充; 6、在视听教学中人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 A、心理趋合; B、画面均衡; C、色彩强弱; D、视觉重心。 7、从教育媒体的基本功能分析,在教育传播活动中不恰当的说法是(C )

A、传递学习信息 B、存储学习信息 C、增加教学信息量 D、控制学习 8、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D ) A、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室中视频信息的再现设备; B、视频展示台又称实物展示台; C、视频展示台的工作原理和摄像机相同; D、投影仪使用完毕应该立即关闭电源。 9、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D ) A、概念图也叫思维图; B、概念图是一种评价工具; C、概念图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 D、概念图的使用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帮助。 10、下列那种技术不适于网上交流( D ) A、电子邮件 B、BBS C、网络电话 D、WebQuest 11、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D ) A、教学课件、校园网; B、课程教学内容、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C、教学内容、网络考试系统; D、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自主性; 12、对微格教学理解不恰当的是(C ) A、微格教学也可以称为微型教学; B、微格教学依据反馈原理开展训练活动; C、微格教学训练与试讲训练没有区别; D、微格教学只是一种对教师的训练手段。 13、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技术提出者是(A ) A、哈里斯; B、里奇; C、安德鲁斯; D、塞尔冯; 14、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的评价属于(B ) A、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自身评价 15、一学期期末的成绩评定对学生而言属于(D ) A、相对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16、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下面正确的说法是()。 A.教学过程应从抽象入手。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最新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下册试题及答案(彩笔标注为多考题) 一、填空题(总共20分,每空1分。) 1、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另一个是。 2、语法有三个性质,分别是、和。 3、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4、“同意参加”是属于(短语类型);“用笔写字”是属于(短语类型);"愿意他进来"是属于(短语类型)。 5、按宾语与动语的语义关系来分,宾语可划分为三种:、 、。 6、句子根据内部结构可分为和。 7、语法研究应包含、和三方面的内容。 8、联合复句可分为并列、顺承、、和 五小类。 二、选择题。(总共20分,每个2分) 1、()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A.区别词 B.名词 C.量词 D.代词 2、下列形容词中,属于状态形容词的是()。 A.软 B.大方 C.伟大 D.雪白 3、“发现意外”和“意外发现”这两个短语是()。 A.述宾短语;兼语短语 B.偏正短语;述宾短语 C.兼语短语;述宾短语 D.述宾短语;状中短语 4、下列句子中主语是受事主语的是()。 A.我们跑丢了一只猫 B.狼把羊吃掉了 C.这孩子我也疼她 D.小妹只掉了几滴眼泪 5、“新中国的青年谁都感到幸福!”其中代词“谁”是()。 A.表示疑问 B.表示虚指 C.表示任指 D.表示确指 6、“他们两个去很适合”中主语是()。 A.他们两个去 B.他们两个

C.他们 D.他们俩 7、“大师傅,白天的事您千万不要见怪!”其中“大师傅”是()。 A.主语 B.称呼语 C.与“您”是同位语 D.宾语 8、带有拟声语的句子是()。 A.啊呀,老陈,想不到是你做的。 B.砰,砰,响起了敲门声。 C.哈哈,太神奇了! D.嗯,我这就来。 9、“禁止吸烟!”是() A.动词性非谓语句 B.省略句 C.动宾短语 D.兼语短语 10、“一家得出多少钱呢?”是()。 A.是非句 B.选择句 C.正反句 D.特指句 三、分析题。(30分) 1、指出下列划线词语所属词类。(共6分,每个1分。) (1)这棵树很笔直 (2)古塔在城市以西 (3)踢了一脚 (4)格外显眼 (5)啊!真好哇! (6)一台彩色电视机 2、指出下列短语类型。(共8分,每个1分) (1)觉得高兴 (2)粮食丰收 (3)昨天的事 (4)花园里谈 (5)玩得高兴 (6)有人不赞成 (7)南昌九江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的基本概念 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 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 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 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现代教育学考试知识点整理

现代教育学考试大纲 模拟试题集 大纲说明: 识记:填空题、名词解释 领会:简答题、综合题 简单应用:论述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识记: (1)教育的定义

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2)学校教育的定义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额,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领会 (1)给“教育”这一概念下定义的意义 (2)对“教育”这一概念含义理解的多样化的原因 A.定义者的哲学观、价值观以及逻辑方法不同,对教育认识和解释也不同,他们总是从某一角度提出对于教育的理解。 B.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实验和定量研究尚不成熟,人们对某一概念下定义主要根据事实和历史事实。 C.不同的时代对于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不同利益集团的人群对于教育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D.根本原因:有事人给“教育”下定义时没按照逻辑规则来进行,而是采取了“定义性陈述”的方式,导致了“教育”定义的混乱。 (3)谢弗勒有关教育概念的三种定义性陈述。 1、规定性定义: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于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规定性定义”对于下定于本身并无特殊的规定,而只是要求被定义的概念或术语在著作或文献中始终保持表示这种规定的含义。 2、描述性定义:指适当的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在这类定义中没有任何逻辑要求或规定,定义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下定义者的主观意图的和知识、语言水平。优点:避开了繁琐的逻辑规则,缺点:随意性太大,对下定义者的知识水平依赖性太大。 3、纲领性定义: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 (4)给概念下定义的逻辑规则 形式逻辑是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对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着明确的规则:吧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公式:(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 (5)按照逻辑规则给“教育”下定义的基本思路。 第一,教育做为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的活动对象是什么?对此我们的回答是:教育活动的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他有别于其他以物质或精神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第二,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并不仅仅只有教育一种,如还有医疗,美容等。那么他们的差别是什么,我们的回答是:在所有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社会活动中,只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而其他活动则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直接目标。第三,很多社会活动都对于人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那么,教育所产生的影响和其他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有什么不同?首先,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总体上讲是有意义的。其次,其他社会活动对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亦可能是有意识的,但却不会是这些社会活动的首要目标。再次,正如有些社会活动并非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但却会产生教育效果和教育影响一样,教育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