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雁塔区小学简介

雁塔区小学简介

雁塔区小学简介
雁塔区小学简介

大雁塔小学:2001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2004年被评为陕西省示范小学

东至环塔西路,西至长安路,南至红专南路,北至小寨东路。原小寨小学学区中长安南路西侧,北至小寨什字,南至韦二街什字;韦二街北侧,东至韦二街什字,西至交大一附院;小寨西路两侧,以军区三号院为界(含军区三号院),东划大雁塔小学学区。主要单位有大雁塔村,太平堡村,东小寨村,军区一号院,邮电四所,统计学院,省化机厂,通讯学院,262厂等。

高新一小:1998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陕西省示范小学

高新区认定的子弟。

陕西师大附小:1994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陕西省示范小学

陕西师范大学教职工子女。

翠花路小学:1999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东至雁塔路南段,西至长安路,南至小寨东路,北至南二环以北草场坡村。原小寨小学学区中长安南路两侧,北至二环,南至小寨什字;南二环南侧,东至长安路,西至朱雀路段;兴善寺街以兴善寺为界(含兴善寺),东面划为翠华路小学学区。主要单位有草场坡村,省委,科技学院,教育学院,经贸学院,联合大学等。

吉祥路小学: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东至朱雀路,南至二府庄,西至安装公司,北至南二环。原小寨小学学区中朱雀路两侧,北至二环路,南至朱雀路什字;小寨西路两侧,以军区三号院为界,西划吉祥路小学;兴善寺街以兴善寺为界,西面划为吉祥路小学学区。主要单位有吉祥村、郝家村、罗家寨、二府庄、白家村、省党校、交二局、探矿厂、212所、唐城宾馆等。

西影路小学:1997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东至盐湖研究所,西至西勘,南至总参干休所,北至青龙寺。主要单位有王家村,铁一村,铁二村,707部队,西勘等。

航天小学:1995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航天六院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航天二一零小学:2004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618所、210所所有适龄少年儿童,丁村。

高新第二小学:2004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高新区认定的子弟。

西安博迪学校:博迪小学2000年被评为西安市一级小学

无学区限制。

交大二附小:交大雁塔地区附属单位子女。

长安大学附小:长安大学教职工子女。

西电科大附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职工子女。

高新第二学校:高新区城镇户籍学生(含小学和初中)。

交大附小南校区:世家星城业主子女。

兴华小学:唐苑小区业主子女。

特立小学,特立试验小学,同仁小学:均无学区限制。

高新第三小学:高新区认定的子弟。

小寨小学:暂没划分学区,主要解决周边新市民子女入学。

明德门小学:明德门小区,主要单位有明德门小区东西南北四个小区。主要单位有西安市公安局、西安联合大学、教师安居工程、市委宣传部、雁塔区市容环卫局、市容家属院、市46中、明德中学、政府廉租房住户。

明德小学:杨家村、潘家庄、杏园小区及三个村地皮上的单位及住户。

燎原小学:东至太白路东侧,西至高新开发区,南至蒋家寨,北至二环路。主要单位有蒋家寨,徐家庄,导航二十所,公交五公司等。

红星小学:东至观音庙村,西至雁塔路南段,北至南二环以北的706部队,南至雁引路西端。主要单位有后村,观音庙村,鲁家村,西影厂,旅游食品厂等。

东仪路小学:东仪家属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昆明路小学:西化厂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日化小学:日化厂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三五零七小学:3507厂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鱼化小学:鱼化寨、大寨、小烟庄、英发寨、胡家庄、柯家庄、盛家庄、牟家村。

长安南路小学:东至省化校,西至整流器研究所,南至政法学院,北至韦二街。主要单位有东、西八里村,213所,汽车运输大队,电炉所,整流器研究所,政法学院等。

电子城小学:北山门、南山门、双桥头、沙泘沱。

科创路小学:沙井村、省建八公司、幼师、银行学校、税务学校、骊山微电子公司。

丈八沟小学:丈八东、西、南、北村,闸口村。

木塔寨小学:木塔寨南、北两村。

东三爻小学:东、西三爻村,东、西三爻堡。

陕刚子校:陕钢厂家属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西京子校:西京公司家属区所有适龄少年儿童。

雁翔路小学:新开门、黄渠头、缪家寨三个自然村。

田家湾小学:田家湾村、二水厂、金牛公司、灯泡厂、信苑小区。

西姜村小学:西姜村、南姜村、东姜村、南寨子、北寨子。

曲江池小学:曲江池村、王家庄。

红庙小学:红庙、陈林村、袁旗寨、余家庄、铺上村。

瓦胡同小学:瓦胡同村、瑞禾村、新小寨村、南窑村、庙坡头村、齿轮厂

孙楼镇中心小学简介

孙楼镇中心小学简介 孙楼镇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丰县城南郊,孙楼镇政府驻地,始建于1946年,是一所有着60多年办学历史的小学。学校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底蕴,教风、学风优良。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师生去创造辉煌。在近几年内,获得省助残先进集体、徐州市绿色校园、市合格家长学校,县少先队先进集体,市、县级青年文明号单位、丰县中学优秀生源基地等诸多荣誉,学校的绿色少年科学院、少年模拟法庭多次被省、市电视台报道。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852人,教职工65人,学历全部达标。教师中已取得和正在参加本科学习的教师有28人,占 45%;小学高级教师有45人,占62%。还涌现出了一大批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秀。学校教育设施按照省教育现代化的标准配备,微机房、多功能电教室、多媒体教学网络、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等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与创新的舞台。校园绿化面积达3534平方米,设施齐全的教学大楼、功能先进的校园网,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一切都是那样迷人,可谓“小而精致、微而有韵”。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目前承担着3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其中市级课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农村孩子学习方式的探讨》已揭题,并在全市推广。学校素质教育成果丰厚,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书法和绘画特色更加鲜明。近年来,学生在县以上竞赛中就有100多人次获奖,其中制作比赛有三人获国家级奖励,几十篇文章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校在省金钥匙知识竞赛中获团体奖。我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秉承孔子的教育思想,结合课程改革的新课程理念,在打造论语文化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整编,建构与实施了以“心帆论语”为主干的校本课程群,《心帆论语》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年级,低年级为《心帆小语》,旨在让学生熟练背诵原文的基础上,熟记心帆小语,让学生养成乐学,会学,懂礼貌,关爱他人的好习惯。在中年级为《心

新市镇中心小学简介

自主和谐发展 ——发展中的新市镇中心小学宽广的田地,潺潺流淌的小溪,绿悠悠的麦田,挺拔的大树,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你历经沧海桑田,由最初的村立小学堂演变为今天的现代化学校,整整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变迁。数十年的老校,几代人的理想,上百位教师的情节,魂牵着多少父老乡亲的期盼,梦萦着多少莘莘学子的眷恋。如今,你成为绽放在济阳县大西北的一株艳丽的教育奇葩,在教育的百花园里,孩子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欢乐的童年,留给他们的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和思念。 一、学校概况: 新市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78年,当时为新市镇大庄完小,在新市镇大庄村,几经变迁,2003年学校迁至新市镇土马河湿地公园南,改名为新市镇中心小学。随着时代的发展,2013年11月,我们学校搬上了新的教学楼。近年来,学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师生发展为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突出的办学成绩,成为人民心目值得信赖的学校。 二、设施建设:

壮观实用的教学楼,高速互联的校 园网,教学楼内 的文化长廊,充 满文化气息的 校园环境,立体折射出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微机室、语音室、音乐室、劳技室、乒乓球室、舞蹈室、图书阅览室、科学实验室、电子备课间和心理辅导教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还有正在建设中的秀美玲珑的绿化带、橡胶操场和独特的餐厅等设备,构成了一所发展中的学校。 三、师资队伍: 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教育事业在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滋养下根深蒂固、茁壮成长。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办学薪火代代相传,文明之风悠长深远。学校拥有专任教师 52人,其中高级教师占26%,中级教师占41%,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80%,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在有一支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素质较为精良的教师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需要,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远程研修,目前70%以上的教师能熟练进行微机操作、课件制作,并经常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校还引导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学习《山东

煤炭坝镇中心小学合格学校特色简介

煤炭坝镇中心小学合格学校特色简介 (一)、“感恩教育”重特色。 1、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学校“感恩教育”的目标。 通过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锻炼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间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生的生活能力会向学习能力迁移);确立德育主题,走规范化、长期化、序列化的德育教育之路。 2、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感恩教育”的三原则: “活动育人”、“习惯育人”、“合力育人”。 3、具体做法 第一,抓细节。 感恩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不宜好高骛远,教育者应该明白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我们的理念是: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第二,开班会。 学校倡议每个班每学期都要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如五年级二班,这一学期就开展了四次以“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第一次:数一数,父母的衣服多,还是我的衣服多。第二次:比一比,我们家里谁最辛劳。第三次:说一说,我的责任是什么?第四次:写一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第三,悟内涵 对道德的认识、理解、单凭主题班会,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通过学习校本教材《感恩教育》、品德与社会、语文等教材,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挖掘教材里蕴涵的感恩思想,把感恩教育渗透到课堂中去。老师们经常给学生渗透这几个思想: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

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对身边所有给过帮助的人,怀一颗感恩之心。 第四,重实践 我校是县“感恩教育示范基地”,每学期组织开展了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学校编写了《感恩教育》校本教材,组织学生学习如何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让学生懂得自己的快乐成长是父母、教师辛勤付出的结果;开展“回家当一天爸爸妈妈”、“我为伙伴解烦恼”、“献爱心”募捐活动、去敬老院“送温暖”、:义务清扫大街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二)、文化建设重实效。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做到校园净化、美化、绿化、教育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建设“竞争文化”。 世界上的任何一项事业,如果没有竞争,那也就就意味着这项事业没有了活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提出了“教学生六年,影响学生六十年”的口号,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栏、班级板报、中队角等,营造竞争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在竞争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建设“个性文化”。 我校通过开展系列展示活动,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如给会写诗的学生办诗歌专栏;给会画画的学生办过美术作品专刊。给会演奏的学生办演奏会;给会弹电子琴的学生办电子琴演奏专场会;给会跳舞的学生办个人舞蹈演出会。等等。 3、建设“阅读文化”。 学校有图书16458册,人均20册,有一个藏书丰富、漂亮实用的“阅读·梦飞翔”图书室,每班有一个学生自主管理、方便实用的图书柜,学生在校每天一节午读课,每周一节读书指导课,保证了每

赫店镇中心小学简介

赫店镇中心小学简介 无为县赫店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51年,时名“赫店小学”。1996年迁至无为西郊无开公路旁,更名为“无为县赫店镇中心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分教学区、运动区、绿化区三部分。教学区拥有教学楼、综合楼各一幢,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教学楼教室达市级标准;综合楼功能室齐全,有会议室、卫星收视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映山红留守儿童工作站”、图书室(藏书16000余册)、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舞蹈室、文体活动室等。运动区设有篮球场、足球场和200米环形跑道,体育设施齐全。绿化区内雕塑、假山、凉亭、水池交相辉映,花草树木摇曳生姿。 学校现有学生810余人,设16个教学班。教职工39人,小学高级教师25人,中学高级教师1人;大专学历22人,本科学历12人,学历100%合格。在职教师中,获“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教师1人,市教坛新星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骨干教师1人,市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1人。 学校坚持“以生为本、面向全体、注重个性、培养特长”的办学理念,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科研兴校,质量立校。通过外塑形象,内强管理,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95年,学校被国家基础教育司授予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学校被评为“巢湖市花园式学校”和“巢湖市文明单位”;2001年,学校获“巢湖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称号;2004年,学校被评为“巢湖市示范小学”;2006年学校被评为“巢湖市绿色学校”;

2010年学校被巢湖市评为“关心下一代示范校”;2011年被评为市“五好关工委”; 2011年省级课题《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结题;2011年获芜湖市标准化人民调解委员会;2011年获芜湖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称号;2011年12月启动创建“乡村少年宫”工程。2012年学生赵雪晴在芜湖市“喜迎十八大·阳光下成长”现场绘画比赛中获市三等奖。舞蹈《奔向2008》、《小龙舟》、《板凳龙》代表县局参加原巢湖市文艺调演连续三年均获市二等奖,今年的舞蹈《板凳龙》又喜获芜湖市小学组舞蹈类比赛一等奖。同时省、市、县领导多次来我校检查指导(近三年统计以时间为序):2010年11月巢湖市关工委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来我校检查;2010年12月巢湖市教育局教育工作评估组来我校进行年度检查评估;2010年12月省青少年活动中心领导来我校调研;2011年1月省教育厅领导在市、县教育局领导陪同下,来我校就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进行考核指导;2011年11月省教育强县评审组莅临我校指导;2011年11月市人大、市妇联、市教育局对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工作进行了考察指导;2011年11月21日,全县教育系统“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并取得圆满成功;2012年3月6日,芜湖市政法委在县、镇两级领导陪同下莅临我校检查指导; 3月28日,芜湖市少年宫服务队一行60余人来我校举行了“手拉手·一家亲”联谊活动;5月5日,省义保经费独立督查员王有才来我校调研公用经费的使用和管理、教育经费的落实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情况;5月27日,芜湖市出租车爱心总队来我校迎接36名留守儿

小港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小港中心小学位于丰城市北大门小袁线旁,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校园环境整洁、优美。学校现有教学班18个,学生827人,任教老师42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有40人,是一支素质高,充满爱心的教师队伍。学校配有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室、图书室、小记者活动室和音体美活动室等较先进的教学设施。校园内有篮球场、气排球场、绿草如茵的草地边还有乒乓球台等运动场地。 学校在领导班子求真务实,乐于开拓的精神指导下,教风严谨、踏实,教学教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三人分别评为教学功臣和教研能手。2010年学校被评为“学校全面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安全稳定单位”、“学校教育质量单位”等多种荣誉称号。 学校本着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劳动的办学理念,发挥学生的特长,展示学生的个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二00九年九月学校与《赣西晚报》搭建平台,成立丰城市小学第一个小记者团,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并在《赣西晚报》发表了近60篇作品。而书香校园的开展,让学生体会到了我读书,我快乐,加深了学生的文化底蕴。学校朝着素质教育全方位发展,成立了铜管乐队、舞蹈班和美术班和象棋等兴趣小组,在开发学生智力及养成教育方面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坚持每年“六一”举行文艺表演、美术展览,每年举行一次趣味运动会,每学期举行各类体育单项比赛,学生屡次在地区、市、镇书画比赛、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奖。

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校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体贴周到的人文关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温馨浪漫的艺术氛围,用家长的话说,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们永远是纯真的、快乐的、美好的,春华秋实盈硕果,满园金色尽飘香,小港中心小学正朝着办人民满意教育大踏步前进!

三汊港镇中心小学简介

学校简介 三汊港镇中心小学位于风光旖旎的鄱阳湖畔,坐落在景色宜人的丁仙垴脚下,学校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国有公办小学。六十年的漫漫时空,饱尝历史沧桑,见证着全镇小学教育的发展与腾飞。 1981年学校由原来的“港头完小”更名为“三汊港中心小学”,是全镇小学的教育科研中心,也是当时全县四所重点小学之一,下辖本部、港头、亮星、左桥、长红、荷塘、茅岭、赤岸、铁炉、西湖、黄岗、梅堂、铸山一小、铸山二小等14所村级完小。1998年因抗灾复校,中小校址由原来的老街迁入新镇。近十多年来,学校几经政府投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校总占地面积42394平方米,建筑面积12575平方米,绿化面积1356平方米。远程教育播放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功能室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校现有学生2800余人(不含六年级),教学班级79个,其中低年级33个,中年级16个,高年级30个,属全县农村小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学校现有教职工111名,其中专任教师111名,退休教师46名,专任教师中受聘中级职称的47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人,专科学历的23人,教师达标率为100%。教师队伍中有郑少华、段谟坚、段嗣汉、刘德华等劈波斩浪,扬帆奋进的历任校领导;有王叙志、李会鹏、吕秋生、段训平等终生从教,矢志不渝的老教师;有一大批意气风发、年

轻有为的新教师。全镇上下已形成了高级教师为龙头,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近几年来,我校有6篇教育科研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有19名教师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陈初孙老师获得省教育厅嘉奖。同时,学校在现任校长吴礼荣同志的带领下,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发展为核心,积极争取资金,科学规化,已初具花园式学校规模。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创新了德育教育方法,开展了“体验生活,做港小新人”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与此同时狠抓教学质量,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曾多次获得“全县教育系统目标管理达标先进单位”、“都昌县德育示范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县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春华秋实。面对教育改革大潮,三汊港人将以特有的历史使命感,把握机遇,与时俱进,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学校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基,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办学目标,将“和谐教育,快乐成长”确立为办学理念,以“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为培养目标,全力打造都昌农村品牌学校。

西安行政区域的详细界限

下边是目前区域的详细界限,查查你是哪个区的公民吧!! 一、新城区与相临各区城管执法区域划分 (一)新城区与灞桥区 1、华清东路铁路专运线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2、高楼村西口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3、米秦路:以东二环路东侧道沿为界,道沿西属新城执法区域,以东属灞桥区执法区域。 (二)新城区与碑林区 1、东大街全段北侧东西斑马线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2、东二环(金花路两区分界):金花饭店南围墙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以南属碑林执法区域。 红花巷:西安工业学院北门以东、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金康路:公共厕所以东、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春明路:东尚社区西门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韩森路:怡康医药超市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咸宁路:距东二环20米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3、永乐路:南侧道沿以北(含永乐路)属新城执法区域。 4、公园南路:公园南路全段属新城执法区域,南口西北角以西属碑林执法区域。 5、兴庆路:道路西侧荣军招待所门前北道沿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道路东侧以海景酒店北侧外立面为界,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6、复聪路:西侧道沿以东(含复聪路)属新城执法区域。 其中,爱学路、长兴路道路两侧属碑林执法区域。 (三)新城区与雁塔区 咸宁东路:以咸宁东路铁路桥为界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以东至浐河桥西桥头属雁塔执法区域。 (四)新城区与莲湖区 1、北门城门洞至钟楼邮局西门北侧道沿,斑马线以东属 新城执法区域。 2、西华门:电信大楼西侧西道沿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3、环城北路东段:北门东门洞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4、北关正街:联志路西安车灯厂十字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自强

东路北关正街十字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阳光路阳光小区大门以北属新城执法区域。 5、龙首东路:西道沿以东属新城执法区域。 (五)新城区与未央区 1、太华路:西北建材城对面加油站以南属新城执法区域。 2、东二环:铁道线以南属新城执法区域。 (六)新城区与浐灞生态区 以秦川厂铁路专用线向南至新兴南路西侧道沿为界,以西属新城执法区域。 二、碑林区与相临各区城管执法区域划分 (一)碑林区与莲湖区 1、含光门外:以护城河南侧河道沿为界。桥面,以桥头南端为界,以南属碑林执法区域。 2、小南门外:以护城河南侧河道沿为界。桥面,以桥头南端为界,以南属碑林执法区域。 3、劳动南路:路西侧至南二环北侧道沿全段属莲湖执法区域。路东侧以西工大西门口北道沿为界,北道沿以南至南二环北侧道沿属碑林

大建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传承弘扬客家文化建留守儿童家园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大建中心小学荣昌区盘龙镇大建中心小学创建于1953年,座落于荣昌区盘龙镇白鹤村七社,地处荣昌区的西北边陲。是荣昌区首批农村寄宿制小学、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验项目学校。学校设有附属幼儿园一所,另辖花房、白鹤两所村小。 党的十八大提出: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在区政府、教委高度重视、不断投入中,学校师资建设、校舍场地、功能室建设、信息技术设备已达到均衡发展要求。 学校在职教职工2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及获学士学位教师占半数以上;其中小学高级8人,小学一级14人,有区级师德标兵2人,区级优秀教师5人,多人获得镇级优秀荣誉称号。学校占地7443平方米,建筑面积3305.8平方米。体育场馆面积4000平方米。实验室、图书室及六大功能室一应倶全,校园网、班班通均按达标要求建好,并很好的发挥教学作用。 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以“用心教会每个孩子”为校训,形成了诚信、求美、自主、和谐的校风,热爱学生、严格要求、施教严谨、求新崇真的教风,勤学、好问、乐学、多思的学风,并在教育活动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各方面工作得到良好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辖区内群众的高度认可。 学校现有学生400余人(含幼儿学生50余人),其中多数为客家子弟,至今仍有50%以上的学生将客家话作为日常生活用语。学校积

极探索将客家文化、精神融入到办学之中,提炼出“勤”“善”“孝”“诚”作为学校主题文化,并通过编纂客家文化校本教材来普及客家文化、传授客家话、客家文化社会调查实践等形式,传承着客家文化、精神,使得学校的办学特色独树一帜。 学校以客家文化、精神为主题,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绿化建设,全体师生积极行动,目前学校校园整洁,环境优美,营造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坚持科学管理、依法治教、深化课堂改革,积极落实市教委“2+2”“1+5”行动计划,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付出总有回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最近2014、2015、2016三个年度中,我校在全区统一的学生综合学业质量监测中,分别获全镇第三名、第二名、第一名的好成绩。 2003年,学校筹建寄宿制学校,成为荣昌县首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学校的温暖,让学校成为了留守儿童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学校通过10多年的积极探索、总结出对寄宿制留守儿童的“三全“管理,即“全面、全员、全程”,并完成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市级课题《乡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途径研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办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培养更多优秀客家子弟。

西安学区划分,西安小学学区划分

西安学区划分,西安小学学区划分 篇一:西安市学区划分 相关资讯 ●长安区20XX年义务教育入学知识问答部分中小学学区划分情况 ●莲湖区政府办学学区分布情况说明 ●新城区教育局学区划分情况统计 ●雁塔区政府办学学区分布情况说明 ●未央区政府办学学区分布情况说明|组图 ●碑林区政府办学学区分布情况说明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划分方案 ●365综合:毕业升学季来临西安学区房如何选择 ●80后置业理念教育放首位学区房与学位房还需仔细辨 篇二:西安六城区小学大盘点详尽学区划分家长必看 6月25日,《西安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推出9大举措稳定住房消费,被业界称为西安房地产“新9条”。其中一条对于外地想要在西安买房落户的朋友来说无疑称得上是个好消息:对在西安具有合法稳定职业的非本市户籍居民,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期间,在西安行政区内购买建筑面积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以上商品住房(以买卖合同网签备案时间为准)和二手住房(以买卖合同网签时间为准)

的,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且缴纳一年以上社会保险后,即可在房屋所在地办理购房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的户籍登记手续。很多市民对这条新政表示极大关注,同时也提出了很多新问题。西安市房管局工作人员对这些疑问予以了答复。外地人买西安亲戚的房子能否落户? 问:我是宝鸡市户口,亲戚在西安有一套住房闲置,亲戚是西安户口,我如果买了亲戚的房子,是不是可以在西安落户?另外,如果有人纯粹是为了户口专门这样去交易,户口落了房子再还给亲戚,是不是也可以认可办理过的户口?答(注:为西安市房管局工作人员答复,下同):首先,新政是为了稳定住房消费,保持西安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而出台的利民、惠民政策,不是为了刻意解决一些人的户籍问题,更不能借着这个机会,为了谋求西安户口而钻空子。相信随着其他各协作部门关于落实《意见》的细则逐步完善出台,这种钻空子的想法可能会落空。其次,《意见》中第7条清楚规定,“对在我市具有合法稳定职业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如果仅仅是为了户口而买房,显然不符合这条规定中的“合法稳定职业”这一项要求,自然也不符合办理户籍登记的条件。具体“合法稳定职业”的界定,会有其他部门给予 说明和规范。所以,纯粹为了户口而交易,户口落了房子再还给亲戚,这样的做法不在新政的优惠范围之内。外地社保直接转到西安是不是符合落户条件?问:现在全省社保可以互转了,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行中中心小学的前身是行中植基小学。于1974年从迁建至此并更名行中中心小学。2010年1月15日~我校有幸得到广州雅丽思企业联盟的资助后~在政府的批准下~学校更名为“行中雅丽思中心小学”。学校历史悠久~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行中雅丽思中心小学是全县首批县一级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7人~教职工32人。 学校占地面积12309平方米~建筑面积2842平方米。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言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各1间,教仪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装备符合要求,其他场室全面配套,学校运动场设置有二百米环形跑道和一百米直跑道~一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教育教学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师生勤教勤学~树立“以特色办学~以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创建“活泼、乐学、扎实、和谐”的良好校风~走出了一条“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特色之 1 / 3 路。 抓好“三化”工作~优化育人环境是行中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在“三化”工作中突出抓“早、恒、细、实”四个字~如今~校园绿化面积计3200多平方米~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97%。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行中中心小学于1999年评为梅州市“创建美丽校园”活动先进单位,2001年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1年评为,1996—2000年,平远

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县“文明学校”,在中心小学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下~全镇小学从1999年至2009年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2013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德育达标学校”。行中中心小学体育代表队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七届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优异成绩,中心小学党支部分别于2001、2002、2003、2004、2006、2007、2008年度评为“县先进支部”。学校英语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分别在2012年、2014年评为“先进教研组”。2014年学校关工委被评为“先进集体”。 如今~行中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满怀信心~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为创办一所校园美、条件优、校风好、质量高的规范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2 / 3 3 / 3

西安市学区划分

西安市学区划分 莲湖区 莲湖区中学学区划分 西安市第十中学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西安远东一中 自强西路1—37号(40号第1、2号楼);振华路1—116号;振华南路1—28号;郝家巷、新建巷、联合巷;西大巷;吊桥西街1—57号;青门村1—151号;青门南巷。青年三巷全部(1—27号);西北 三路:单号131—123号、双号132—52号;习武巷全部(1号 —45号);西北一路:单号1号—107号、双号2号—118号; 新兴村小区南区(196号);药王 洞路北157号—179号,路南青 年二巷以西,新兴村小区北区(5号);北顺城街西段38—39号, 崇新里5号院家属区。 子弟 31中25中92中 丰庆路全段;解家村全部;建新村全部;糜家桥老区(1—170号)、糜家桥新区(1—88号);幸福苑小区全部;自来水公司家属院;带钢厂家属院。莲湖路北,东起131号,西到地 方病研究所145号;玉祥门大桥 以西成丰街(1—57号);玉祥门 十字向北建华路(1—66号);西 北三路西边,老关庙煤店及青年路 卫生院(1—20号)、西北二路 (1—38号);西北一路(1—66 号)。 二马路口617号、629号楼,三 合新村24—141号,油库街、东 大巷、草滩路(北关正街路东)、 阳光村。 莲湖区小学学区划分 陕西省西安小学西安市郝家巷小学庆安实验小学 莲湖路:南16—42号(包括莲寿坊1—6号楼); 北55—121号(包括55号楼、63号楼)。药王洞:西115、104、117、119号。 青年路:南154—194号;北97—151号。从新巷、青年一巷、青年二巷。前卫路:西北三路1、3、5、7、9、11号。自强西路1—37号(40号第1、 2号楼);振华路1—116号;振 华南路1—28号;郝家巷、新建 巷、联合巷;西大巷;吊桥西街1—57号;北关正街;阳光村; 青门村1—151号;二马路口629 号楼;三合新村24—141号;油 库街;振华东路;青门南巷;东大 巷;北关草滩路。 子弟 青年路小学西关一小西电实验小学

小学学校简介(8)

小学学校简介 新世纪飞歌 ——xx镇中心小学校史 xx镇中心小学,地处xx省xx市东北部、xx中心镇、全国千强镇——xx镇的玉屏峰下,渼沙溪畔,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教育之乡。一个多世纪来,学校共培养毕业生:小学98届,16200余人;初中4届,850人;高中二届:80余人。1978年被确定为xx地区重点小学。1999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xx省示范学校”。XX年学校被命名为xx省“百年名校”。学校现在占地面积2038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1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8990平方米;固定资产1465万元,其中多媒体教室42个,音乐、美术、科学等专用教室8个,舞蹈房1个,室内体育馆1个,学生食堂1座,塑胶操场一块,语言室2个。学校有独立的闭路电视系统和广播系统,有校园网落系统,每个教室有电视机、多媒体电脑投影和广播,每位教师配备两台电脑。学校的体育器具、铜管乐器、民乐器材具有相当规模。 xx镇中心小学的前身xx小学和坦然小学均创办于公元1906年1月(清光绪三十二年),是年正月,由xx坦然公嗣孙赵渊玑和xx公嗣孙贡生赵鹤书分别创办了坦然小学和xx小学。 xx二房的xx学堂校址一直设在xx“懿德堂”①。xx小学首任校长由韦希贤。 xx四房坦然公嗣孙赵渊玑受到蔡汝霖②影响,在xx创办坦然学堂。xx“五芳塘”门下子弟一律免收学杂费。坦然小学堂初设赵氏四房祠“三和堂”(现xx浙东书画院)、“理和堂”(书画院东厢)、“永成堂”和“雍贞堂”(现xx国药店)。附贡生赵云谷是首任校长。坦然初时是七年制,毕业后直接可考东中。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赵渊玑联络乡绅,捣毁长安殿④旁厢房坦然庵、慧业庵内五百罗汉,将坦然小学堂搬进了长安殿内。“坦然小学堂”更名为“xx县立第三小学”(简称“三小”)。扩大了招生范围,赵姓之外的贫寒子弟也在招收范围。

白马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钱场镇白马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钱场镇白马中心小学位于钱场镇东南面,学校南接天门市,北临汉宜路。学校辖区为“五村一场”,即白马村、洪庙村、舒岭村、金泉村、祠堂村、龙泉茶场。服务半径为7千米。学校创建于1950年3月,名称为白马小学,至1968年2月由全日制小学改办为初级中学,并向北移500米至现地点,学校更名为白马中学,1975年又增设两个高中班。1980年教育结构调整,高中班停办,1991年白马中学撤销,改名为白马管理区高级小学,设五、六两个年级。1993年9月,白马、祠堂两村级小学归并; 2000年9月后,洪庙村小学、舒岭村小学、金泉村小学相继归并于白马中心小学,此时学校的学生数达历年之最,18个班级,共计966人,教师达40多人。随着金泉村小学的最后撤并,白马地区小学的布局调整结束,至此,白马中心小学才真正从意义上诞生了。 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越规范,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1994年获得当时的荆沙市绿化合格学校;1998年获京山县教学先进单位;2000年、2002年、2006年、2012年获得京山县德育先进学校;2002年学校获京山县第一批县级示范学校。 学校现有学生128人,教学班级5个,留守学生12人,占学生总数的9.4%。留守学生都有教师结对帮扶。 学校占地面积17674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达2828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达9600平方米,占校园用地面积的54%。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规划合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映衬,整体鸟瞰,造型独特,风格别致。 学校运动场完全按标准建设,长150米,跑道宽4.88米,碧绿的草坪宛如一块绿色的大地毯镶嵌在运动场中间,让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学校食堂属于改扩建项目,投资总额为50万。食堂总面积达419平米。餐厅223平米为新建面积。餐厅内配有200多个就餐席位。学校设有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从业人员均通过培训持证上岗。现在我校进餐的学生、幼儿有214人。

西安地区的高校区域划分及选择

西安部分高校 校名称地址 1.西安交通大学(本部)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西区)西安市雁塔西路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西安市翠华路137号 2。陕西科技大学未央新区西安市北郊未央大学园区 陕西科技大学咸阳校区咸阳市人民西路49号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咸阳南郊陈梁路大学园 3。西北大学(本部)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北校区) 西北大学(桃园校区)西安市高新四路 4。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新区西安长安东大镇 西北工业大学金叶学院西安市沣峪口 5。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区)西安市长安区西沣路 6.长安大学(本部)西安市南二环东段 长安大学(雁塔校区)西安市雁塔路126号 长安大学(小寨校区)西安市长安中路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西安市北郊空港规划区 7.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市长安南路(今明两天回电) 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 8.西北政法学院西安市长安南路 西北政法学院(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 9.西安邮电学院西安市长安南路 西安邮电学院(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 10.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市金花南路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西安市经七路 11.西安工业大学金花校区西安市金花北路4号 西安工业大学未央校区西安未央大学城 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西安市灞桥区洪庆 西安工业大学雁塔校区西安市雁塔区小寨西路143号

12.西安石油大学(本部)西安市电子二路东段18号西安石油大学(南区)西安市丈八东路 13.西安医学院含光校区西安市含光北路74号 西安医学院未央校区西安未央大学城 14.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本部)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新区)西安市临潼区 1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部)西安市雁塔路13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新区)西安市幸福南路 17.陕西行政学院西安市友谊西路175号 18.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市翠华路 19.陕西教育学院西安市兴善寺东街69号 20.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市长安南路437号 21.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市太白路168号 22.西安科技大学(本部)西安市雁塔中路 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西安市临潼区 3.西安外事学院西安市丈八北路408号 24.西安翻译学院西安市太乙宫镇 25.西安欧亚学院西安市电子城 26.西京大学西安市长安区 27.西安思源学院西安市东郊水安路28号 28.西安培华学院(本部)西安市白沙路2号 西安培华学院(长安校区)西安市长安区 29.陕西科技商贸学院西安市高新区甘家寨1号 30.西安三资学院西安市长安区 31.陕西外国语学院西安市西万路

赣县攸镇中心小学简介

赣县攸镇中心小学简介 攸镇中心小学座落于赣江江畔的攸镇圩边,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静谧。学校整体建设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环境宜人。 学校改建于1996年,占地11261平方米,校舍面积3276平方米。设有远程教育室、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等教学功能房。下辖中心校1所,村小5所,1个教学点,在校学生753人,入学率100%;学校共有教职工57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小学高级教师30人,大专学历17人,本科学历14人。中心小学现有11个教学班,学生523名。 学校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塑造了攸镇教师勤劳务实、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教师品格和学校良好的办学声誉。 面向新时期的攸镇中心小学,以“十八大”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坚持“学校发展,教师成功,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贯彻“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优秀思想品质和优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重点,使学校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了“健康、文明、和谐、进取”的校风和“励志、守纪、乐学、善思”的学风。 新建的校门、校园文化墙、校园花坛、升旗台、学校宣传栏以及装饰一新的综合楼,充分优化了校园环境,构建了独具韵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正以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现代育人模式,结合2007年以来开展的“人人都当小老师,个个都做小主人”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和谐校园、温馨家园、学习乐园。 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办学效益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4年、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县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2年、2013年学校被评为“全县中小学办学业绩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学校管理先进学校”;在全县中小学运动会中,2007年、2008年分别荣获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三名和第四名;2009年被评为“赣县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示范学校”;2011年、2013年被评为“文明校园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被评为“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单位”。 如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正以饱满的精神,稳健的步伐,高扬素质教育主旋律,为把学校建成全县一流的农村小学而不懈努力!

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美丽的校园成长的摇篮 记奋进中的漫水乡中心小学 来凤县漫水乡中心小学座落于酉水河畔,背靠巍巍大山,东与 湖南交界,南与百福司镇毗邻,西与绿水接壤。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一所 全新的农村寄宿制小学。 学校现有13个教学班,学生755名,平均班额58人,教师55人,专任教师55人,其中学历合格教师55人,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8人,生均0.04人;学校占地面积 36240 m2,生均用地面积48 m2;校舍建筑面积7776 m2,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0.3 m2;绿化面积17395 m2,生均绿化面积23 m;体育场地3800 m,生均5.03 m;普通教室20间,面积2759 m;教辅用房9间,面积432 m ,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5.55 m;计算机63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34台;图书室藏书12800册,生均图书16.9册;教学仪器设备总 值55.83万元,生均739.5元。 学校创建于1940年,新建于2006年。70多年的风风 雨雨,学校经过了四次整体搬迁。1940年创建于漫水场中黑

神庙,1952年搬迁至黑神庙左上方的烟刀坪,1964年,发 现校园地面多处裂缝,于是1966年学校整体搬迁到与车沟靠近的唐家屋场。1985年,同样因校址地处滑坡地带的原因, 学校第三次整体搬迁至苏家坪。后又由于山体严重滑坡,于 2007年学校第四次整体搬迁至现在的学堂堡。 学校的成长足迹,是来凤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见 证。2007年学校经历整体搬迁,校园面貌焕然一新。近几年, 漫水小学多方筹措,积极争取财政投入和社会捐赠100多万元,新修2367川塑胶运动场和学校围墙,添置了空气能热水器和十有八配套设备,学校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缩小了与城内学校的差距 无论是五六十年代,还是近三、四十年中,漫水乡中心小 学始终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走在全县同类小学的前列。特别是近几年,在毕业检测综合评估和县教育局组织的调考检测中,我校都取得了较优的成绩。2012年,漫水小 学荣获来凤县小学毕业检测综合评估二等奖,小学英语口语能

围底镇中心小学简介 (新)

务实敢为谱写围底教育新篇章 ——罗定市围底镇中心小学简介 围底镇位于罗定市中部,距罗定城区12公里、云浮市区72公里。全镇总面积66.1平方公里,辖15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全镇总人口44801人。 【创办历程】 围底镇中心小学创办于1933年,前身是罗定县第十区区立第十高小,原址在围底墟关帝庙, 1954年整顿小学后改名为十区中心小学。1973年迁往与五华大队部为邻,叫五华小学。1984年5月移迁到围底公社农场 (即现址),定名围底镇中心小学。当时学校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36人,学生500多人。 【基本情况】 围底中心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原有下辖完全小学16所。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后,现下辖小学教学点16个,中心幼儿园1所。现有教职工217人,专任教师211人,小学生3048人。 学校历尽沧桑,数度迁址。现今学校占地面积14580平方米,建筑面积8768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22个,学生1045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3人,学历达标100%,其中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 54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学校设有标准的专用教室23个,教师办公室、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等等标准功能室20个。图书室图书种类丰富,藏书量多达22000多册;学校拥有电教平台4套(其中VCM互动式电子白板3套),教学仪器、电教设备均按省小学

一类标准配备。学校少先队有鼓号队8个单元。体育器材按省要 求配备齐全,我校现建有一条标准的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标准水泥篮球场3个并涂上丙烯酸,水泥排球场、羽毛球场各1个。校内还配有电视、电话和电脑网络系统,并建立中心小学校园网。 【学校成果】 学校在围底镇委、镇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怀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铸造了一支刻苦钻研,业务过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罗定市“文明学校”。我校现有南粤山区优秀教师1名,市级优秀教师(含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等)11人,县级优秀教师人12人;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各类比赛获县级一等奖有8人,二等奖有12人;有8名教师的教学论文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省级奖励的13人次,市级奖励的11人次,县级奖励的有31人次。 【创强情况】 创建教育强镇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在“创强”过程中,围底镇中心小学在镇党委政府“不为困难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的思想指导下,以办人民满意学校为目标,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水平为重点,优化教育环境资源,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加大教育硬件软件投入,大力发展现代 教育。主要工程建设情况和投入资金如下: 1、新建围墙工程,投入23.3万元; 2、运动场工程:新建三个水泥篮球场,新建排水渠、舞台、跑道、步级、跳远场地等。总投入41.7万元; 3、新建一幢五层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995平方米,投入284.2万元; 4、新建一幢两层的综合楼,共计830平方米,投入95万元; 5、新建学生厕所一座,建筑面积151平方米,投入25万元; 6、改造学生饭堂,简易轻耗材料,面积150平方米,投入40万元;

《小学学校简介》word版

给孩子最美好的童年 ——发展中的洛南县古城小学 巍巍莽岭伸出宽厚的臂膀,潺潺沙河流淌甘甜的乳汁。在大山的怀抱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你历经沧海桑田,由最初的私立小学堂演变为今天的现代化学校,整整经历了一百年的风雨变迁。百年老校,百年树人理想,百年教育情节,魂牵着多少父老乡亲的期盼,梦萦着多少莘莘学子的眷恋。如今,你成为绽放在洛州东方的一株艳丽的教育奇葩,在艺术教育的百花园里,孩子们度过一个有一个欢乐的童年,留给他们的是人生最美好的记忆和思念。 古城,因北魏太平真君二年曾在此设置拒阳县而得名。悠久的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文化,教育事业在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滋养下根深蒂固、茁壮成长。在这方人杰地灵的土地上,办学薪火代代相传,文明之风悠长深远。 走过了一百个春夏秋冬,古城小学走进了新世纪,翻开了蓬勃发展的新篇章。学校占地面积13654平方米,建筑面积419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542名,教职工30名。在全市校园文化建设的浪潮中,他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办学精神更会成为一所学校的特色品牌。在传统中继承和突破,在反复思辨中,学校提出了“创办一流现代化农村小学,造就未来高素质合格公民”的办学目标和“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思维活跃、发展协调、特长初露”的育人目标;

形成了“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奠基,为孩子未来发展铺路”的办学理念,学校坚持“把属于孩子的快乐童年还给孩子”的教育宗旨,围绕“以德育人、以情育人、以美育人、以乐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打造艺术教育特色,努力构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他们依托学科优势,大力改善学校艺术教育环境,营造艺术教育的良好氛围,大胆地进行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学校的艺术教育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0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 他们坚持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基本宗旨的绿化美化理念,以建设绿色园林式校园为目标,积极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隐性育人功能。校园整体设计,突出学校特色;在布局、格调和育人功能上做到和谐统一。以人为本,以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目的,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建成了育人的堡垒。投资57万元设计修建了2760平方米的高标准塑胶体育场。改造美化围墙320米,制作校园文化之窗标语牌68块,粉刷文化墙2000余平方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教学楼、综合楼上装配学生自己的书画作品,让学生在感受美、表现美的同时体验到自身的存在价值。墙壁上的校园童谣、室内外的各式标语、内容丰富的宣传橱窗,名言警句、温馨提示、安全常识、班级黑板报设计等等,所到之处无不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精神的洗礼。漫步校园,绿意盎然,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假山水池,曲径通幽,实为读书、活动和休息的理想场所。这里花团锦簇,林木荫翳,鸟语花香,书声琅琅。师生置身其中,精神愉悦,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