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盾构法施工规范

日本盾构法施工规范

日本盾构法施工规范
日本盾构法施工规范

盾构渣土综合利用

合肥市轨道交通工程 渣土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调研报告 二○一三年四月

目录 1来源及规模 (1) 2主要的危害 (2) 3处理现状 (2) 3.1国外 (2) 3.2国内 (3) 4综合利用 (4) 4.1空心砖 (4) 4.2路基填料 (4) 4.3注浆材料 (5) 4.4用于夯扩桩 (5) 4.5再生骨料 (6) 4.6其它 (6) 5渣土砖市场优势 (6) 6前期工作 (7) 6.1技术调研 (7) 6.2签订框架协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各级科研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7亟需解决的问题.. (9) 8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0) 8.1节约土地 (10) 8.2解决就业 (11) 8.3节能环保 (11)

1来源及规模 建筑垃圾可分为土地开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旧建筑物拆除垃圾、建筑工地垃圾 和建材生产垃圾五类,主要由渣土、砂石块、废沥青混凝土块、废水泥混凝土块、砖瓦、碎砖瓦块、废砂浆、废金属、废塑料、废竹木、废玻璃、废瓷片等组成。其中,土地开 挖垃圾,道路开挖垃圾和旧建筑物拆除垃圾的量最大。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一40%。近年来随着我国城 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居民住宅面积的提高,我国建筑渣土的产生量也随大幅度增加。我国建筑渣土量平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我国目前处于建设的高峰期,建筑垃圾的产量持续增加。2010年,我国的建筑垃圾的年产生量(含渣土)达15.5亿吨左右,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近三年全国平均拆迁 建筑面积约6亿平米,约产生建筑垃圾7.8亿吨;按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规划,到2020年我国尚需要建设300亿平米住宅,平均每年建设面积为20亿平米,约产生建筑垃圾10亿吨(含渣土),合计17.8亿吨,两组数据基本吻合。 在所有的建筑垃圾中,渣土约占10亿吨左右,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随着城镇化 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将开始地铁建设,产生的渣土量今后将不断地提高。 表1为我国目前主要城市已建地铁和规划要建地铁的概况。 表1全国地铁概况 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哈尔滨沈阳成都武汉合计 规划里程561 877 160 600 585 617 270 130 210 275 601 4886 城市重庆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州合肥大连南昌青岛西安合计 已有里程94 0 0 22 0 0 0 0 0 0 20 136 规划里程513 248 158 45 202 180 322 68 168 227 225 2356 由表中的统计结果可知,全国规划中还要建设的地铁里程超过5000km,隧道区间直径按6m计算,则每公里地铁开挖将出土约5.7万方,全国将出土2.8亿方土,如果全 部采用弃土场堆积,将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

盾构分体始发掘进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地质勘查报告、补遗书及投标文件。 2、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补充地质勘测资料、管线调查及现场调查资料。 4、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施工设计图纸。 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6、我公司在广州地铁建设中的成功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始发端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㈠工程地质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的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和沿线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和性质、风化状态等,本基坑内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稍湿~湿。本层标贯击数6~18击,平均击数11击。 <4-2>河湖相沉积土层(Q3+4al) 呈深灰色、灰黑色,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有机质、朽木,饱和,流塑状,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1~2击,平均击数为1.5击。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褐色、黑褐色等色,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较多细片状黑云母,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中粗砂、砾石。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主要为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粘性土,呈硬塑~坚硬状。

地铁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

盾构渣土改良研究报告北京地铁8号线天桥站~永定门外站

目录 1 渣土改良研究现状 (1) 1.1 渣土改良的原因 (1) 1.2 渣土改良的作用及目的 (4) 1.2.1 渣土改良的作用 (4) 1.2.2 渣土改良要达到的状态 (4) 1.3 常用的土体改良剂 (5) 1.3.1 界面活性材料类 (6) 1.3.2 矿物类 (9) 1.3.3 高分子类聚合物 (11) 1.3.4 分散剂 (13) 1.3.5 水 (13) 1.3.6 不同渣土改良剂比较 (13) 1.4 渣土改良剂添加部位 (14) 2渣土改良应用实例 (15) 2.1 无水砂卵石地层 (15) 2.1.1 北京地铁4号线20标 (15) 2.1.2 北京地铁10号线2期 (15) 2.1.3 北京地铁10号线(莲花桥—六里桥) (15) 2.1.4 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双榆树站) (16) 2.1.5 北京地铁5号线试验段 (17) 2.1.6 北京地铁4号线角门北路站—北京南站 (17) 2.1.7 北京地铁9号线丰台东大街站—丰台北路站 (18) 2.1.8 北京地铁7号线达官营站—广安门内站区间 (18) 2.1.9 无水砂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应用小结 (18) 2.2 富水砂卵石地层 (19) 2.2.1 北京地铁九号线六标 (19) 2.2.2 成都地铁一号线 (19) 2.2.3 长沙地铁2号线(体育公园—长沙大道) (20) 2.2.4 富水砂卵石地层渣土改良应用小结 (21) 2.3 粉质黏土、粉土层 (21) 2.4 全断面砂层 (21) 2.4.1 西安地铁一号线二标 (21) 2.4.2 哈尔滨地铁一号线(程哈东站—南直路站) (22) 2.4.3 广州地铁3号线(珠江新城站—客村站) (22) 3 不同地层渣土改良剂选用 (24) 3.1 软土地层 (24) 3.2 砂卵石地层 (24) 3.3 砂性土地层 (25) 3.4 硬岩地层 (26) 3.5 富水地层 (26) 3.6 总结 (26) 4 北京地铁八号线三期05标渣土改良 (28)

【隧道方案】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1
1.1 编制依据 ............................................................................................................. 1 1.1.1 相关文件.......................................................................................................... 1 1.2 主要规程规范 ..................................................................................................... 1 1.3 编制原则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3 2.1 工程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站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 .............................................................................................. 4 3.1 施工部署 ............................................................................................................. 4 3.1.1 人员配置.......................................................................................................... 4 3.2 施工准备 ............................................................................................................. 4 3.2.1 施工用水用电.................................................................................................. 4 3.2.2 资源配置.......................................................................................................... 4 第四章 渣土池施工.................................................................................................. 6 4.1 渣土池设计概况 ................................................................................................. 6 4.2 施工工艺 ............................................................................................................. 6 4.2.1 测量放线.......................................................................................................... 6 4.2.2 钢筋工程.......................................................................................................... 6 4.2.3 预埋件施工...................................................................................................... 8 4.2.4 操作平台搭设.................................................................................................. 9 4.2.5 模板工程........................................................................................................ 10 4.2.6 混凝土工程.................................................................................................... 12 4.2.7 混凝土养护.................................................................................................... 13 第五章 质量保证措施 ............................................................................................ 14 5.1 模板质量控制................................................................................................... 14 5.2 钢筋质量控制................................................................................................... 14 5.3 混凝土质量控制............................................................................................... 14 第六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16

盾构分体始发掘进专项施工方案1

盾构分体始发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施工项目招标文件、招标图纸、地质勘查报告、补遗书及投标文件。 2、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天平架~燕塘~天河客运站】盾构区间土建工程承包合同。 3、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补充地质勘测资料、管线调查及现场调查资料。 4、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盾构7标段施工设计图纸。 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广州地区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 6、我公司在广州地铁建设中的成功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能力。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始发端头工程地质、水文概况 ㈠工程地质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岩土工程勘察总体技术要求》的地铁沿线岩土分层系统和沿线岩土层的成因类型和性质、风化状态等,本基坑内各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如下: <1>人工填土层(Q4ml) 主要为杂填土和素填土,颜色较杂,主要为褐黄色、灰色、灰褐色、褐红色等,素填土组成物主要为人工堆填的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等,杂填土则含有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或生活垃圾,大部分稍压实~欠压实,稍湿~湿。本层标贯击数6~18击,平均击数11击。 <4-2>河湖相沉积土层(Q3+4al) 呈深灰色、灰黑色,主要为淤泥及淤泥质土组成,组成物主要为粘粒,含有机质、朽木,饱和,

流塑状,局部夹薄层细砂。标贯实测击数1~2击,平均击数为1.5击。 <5H-2>硬塑~坚硬状花岗岩残积土层 黄褐色、红褐色、灰白色、灰褐色、黑褐色等色,组织结构已全部破坏,矿物成分除石英外大部分已风化成土状,较多细片状黑云母,以粉粘粒为主,含较多中粗砂、砾石。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主要为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粘性土,呈硬塑~坚硬状。 <6H>花岗岩全风化带(γ53-2) 呈黄褐色、褐灰色、红褐色、黑褐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风化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呈坚硬土柱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强风化花岗岩碎块。 <7H>花岗岩强风化带(γ53-2) 呈黄褐色、褐灰色、红褐色、黑褐色等,原岩组织结构已大部分风化破坏,矿物成分已显著变化,风化裂隙很发育,岩石极破碎,岩块可用手折断。钾长石用手捏成砂状,斜长石、云母多已风化成高岭土或粘土。局部夹全风化花岗岩。岩芯呈半岩半土状,岩芯遇水易软化崩解。 <8H>花岗岩中等风化带(γ53-2) 呈浅褐色、灰褐色等,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风化裂隙被铁染,并充填少量风化物。斜长石矿物风化较深,钾长石、云母矿物风化轻微。岩质硬,锤击声稍脆,不易击碎。局部夹强风化岩。岩芯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 <9H>花岗岩微风化带(γ53-2) 岩石组织结构基本未变化,断口处新鲜,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岩芯呈长柱状、短柱状。 ㈡工程水文 地下水按赋存方式分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块状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冲积—洪积砂层为主要潜水含水层,冲积—洪积砂层含粘粒较多,富水程度较差,渗透系数仅为0.5~2.0m/d。块状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在燕山期花岗岩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水力特点为承压水,地下水的赋存不均一。在裂隙发育地段,水量较丰富,属承压水,渗透系数为1.09m/d。 区间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等施工方案作业方案

盾构掘进管片拼装等施工方案作业方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盾构掘进、管片拼装、壁后注浆、成型隧道施工方案施工方案 盾构掘进 掘进流程见图2-1-1。 用于本合同段掘进施工的土压平衡盾构的开挖土仓由刀盘、切口环、隔板、土压传感器及膨润土添加、泡沫注入系统组成。根据本合同段隧道地层条件,需选择土压平衡模式进行本合同段区间隧道的掘进。土压平衡掘进模式中土仓压力 的保持首先需选定土仓压力,掘进过程中通过调整推进力实现推进速度控制、通过调整螺旋输送机转速实现出碴量控制。具体方法如下: (1)土仓压力值P的选定 P值应能与地层土压力和静水压力相平衡,设刀盘中心地层静水压力、土压力之和为P0,则P=KP0,K一般取~。掘进施工过程中土仓压力根据试掘进时取得的经验参数并结合盾构所在位置的埋深、土层状况及地表监测结果进行调整与控制。

(2)推进速度控制 图2-1-1 盾构掘进控制程序图 土压力设定 土压力控制 掘进速度控制 监视

为保持土仓压力的稳定,掘进速度必须与螺旋输送机的转速相符合,同时必须兼顾注浆,确保浆液能均匀填实管片与地层的空隙,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确定并调整掘进速度控制推进油缸的推力。 (3)出碴量的控制 每环掘进出碴量根据试掘进段取得的参数进行控制。出碴量控制可通过推进速度与螺旋输送机转速来实现。 (1)姿态监控系统 盾构姿态监控通过SLS-T自动导向系统和人工测量复核进行盾构姿态监测。随着盾构推进导向系统后视基准点需要前移,必须通过人工测量来进行精确定位。为保证推进方向的准确可靠,拟每30~50m进行一次人工测量,以校核自动导向系统的测量数据并复核盾构机的位置、姿态,确保盾构掘进方向的正确。 (2)调整与控制 盾构共16组推进油缸,分五区,每区油缸可独立控制推进油压。盾构姿态调整与控制便可通过分区调整推进油缸压力事项盾构掘进方向调整与控制。 (3)纠偏措施 1)滚动纠偏 刀盘切削土体的扭矩主要是由盾构壳体与洞壁之间形成的摩擦力矩来平衡,当摩擦力矩无法平衡刀盘切削土体产生的扭矩时将引起盾构本体的滚动。盾构滚动偏差可通过转换刀盘旋转方向来实现。 2)竖直方向纠偏 控制盾构机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千斤顶的单侧推力,它与盾构机姿态变化量间的关系非常离散,需要靠人的经验来掌握。当盾构机出现下俯时,可加大下侧千斤顶的推力,当盾构机出现上仰时,可加大上侧千斤顶的推力来进行纠偏。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刀盘前面地质因素的影响综合来调节,从而到达一个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3)水平方向纠偏

盾构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地质描述 第一节概述 一、概述 二、线路段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 。 (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三)、水文地质特征 区间地质描述 区间地质描述详见表7-1-1、表7-1-2;土体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7-1-3、7-1-4。。 一、科技路站 第三节补充地质勘察

第二章工程特点 第一节工程主要技术难点及对策 第二节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交叉多,干扰大 集中体现在结构交叉多、工序交叉多、接口界面交叉多、专业交叉多、前期与后期交叉多,施工相互干扰较大。执行关键工期计划所发生的各规定部分的工期偏差,会影响其它作业。结构的多交叉,存在空间效应与体系转换问题。 二、地处市区,环境特殊 主要体现在地面建筑物密集,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环境保护标准高。 三、任务重,系统性强 全部工程要求在33个月内完成。其中,盾构机需要引进,鉴定、安装、调试,前期试掘进进度会放缓,中间加快,出洞又会放缓,还要调头、转场,工序复杂,任务重。采用盾构机施工,这是隧道工厂化施工的模式,其系统性特别强,环节与环节之间的衔接、匹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施工效率,直接影响施工的安全、质量、速度。四、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 地铁隧道主要穿越Ⅱ4、Ⅲ1层。Ⅱ4层以上主要为砂性土,其渗透性强,富水性好,围岩稳定性极差。Ⅱ4、Ⅲ1层水平分层,盾构机易磕头;且局部地区覆盖层过浅。施工中容易造成地面隆起或沉降。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到位,将直接影响施工总体安排,影响主体工程能否按时开工,影响到工程开工后能否顺利进行,施工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我局中标后,迅速组成项目部开展各项工作。在最

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土建 0##段 ##站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二 O 一七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 11 1.1 编制依据 ...................................... 11
1.1.1 相关文件 ....................................... 11 1.2 主要规程规范 .................................. 11 1.3 编制原则 ...................................... 22
第二章 工程概况 ...................................... 33 2.1 工程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站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总体施工部署 .................................. 33 3.1 施工部署 ...................................... 33
3.1.1 人员配置 ....................................... 33 3.2 施工准备 ...................................... 33
3.2.1 施工用水用电 ................................... 33 3.2.2 资源配置 ....................................... 44 第四章 渣土池施工 .................................... 55
4.1 渣土池设计概况 ................................ 55 4.2 施工工艺 ...................................... 66 4.2.1 测量放线 ....................................... 66 4.2.2 钢筋工程 ....................................... 66 4.2.3 预埋件施工 ..................................... 99 4.2.4 操作平台搭设 ................................. 1010

盾构掘进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3)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3) 第二节工程概况 (5) 第二章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0) 第一节项目总体施工组织难度大 (10) 第二节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 (10) 第三节盾构始发、到达施工 (11) 第四节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及管线施工 (11) 第五节盾构穿越河流施工 (13) 第六节盾构与现状10号线叠交 (14) 第三章总体部署、主要施工方案及工期计划安排 (16) 第一节总体部署 (16) 第二节总体目标 (21) 第三节施工组织机构 (21) 第四节主要施工方案 (27) 第五节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27) 第四章设备配置情况 (28) 第一节盾构机配置情况 (28) 第二节其它设备配置情况 (46)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资金计划 (48) 第一节劳动力计划 (48) 第二节材料计划 (50) 第三节资金计划 (50) 第六章盾构掘进施工 (52) 第一节盾构机的选型 (52) 第二节盾构施工准备 (53) 第三节盾构掘进施工工艺流程 (55) 第四节管片进场验收、存放及拼装 (100) 第五节盾构区间隧道洞内运输及外运弃土的施工方法 (105) 第七章施工监控测量 (107) 第一节施工测量 (107) 第二节施工监测 (110) 第八章风险识别与分析 (117) 第一节 D4~D5区间 (118) 第二节 D5~D6区间 (118) 第九章风险管理措施及实施细则 (119) 第一节风险管理措施 (119) 第二节风险管理实施细则 (123) 第十章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128) 第一节盾构进出洞容易发生的一些透水、坍塌等事故 (128) 第二节盾构推进中建(构)筑物、管线变形过大,沉陷破坏事故 (128) 第三节掘进过程中突发进水事故 (129) 第十一章地下管线及周围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131) 第一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概况 (131) 第二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保护目标 (131) 第三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保护责任制 (131) 第四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的调查方法与内容 (131) 第五节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民用、公共设施保护方案 (132) 第六节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保护施工技术措施 (133)

盾构土利用修改

1、建筑渣土的主要的危害 1.1占用土地,降低土壤质量。随着城市建筑垃圾量的增加,土地被占用面积也逐渐加大,大多数垃圾以露天堆放为主,经长期日晒雨淋后,垃圾中有害物质通过垃圾渗滤进入土壤中,从而发生了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反应,或为植物根系吸收或被微生物合成吸收,造成土壤的污染。 1.2影响空气质量。建筑垃圾在堆放过程中,在温度、水分等作用下,有些有机物质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一些腐败的垃圾发出了恶臭气味,同时垃圾中的细菌、粉尘飘散,影响环境质量;少量可燃建筑垃圾在焚烧过程中又会产生有毒的物质,造成了空气污染。 1.3对水域的影响。建筑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因发酵和雨水的冲淋,以及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浸泡而产生的渗滤液或淋滤液,会造成周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1.4破坏市容、恶化城市环境卫生。城市建筑垃圾占用空间大、堆放无序,甚至侵占了城市的各个角落,恶化了城市环境卫生,与城市的美化与文明发展极不协调,影响了城市的形象。 1.5存在安全隐患。大多数城市对建筑垃圾堆放未制定有效合理的方案,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比如建筑垃圾的崩塌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会导致地表排水和泄洪能力的降低。施工场地附近大量堆放的建筑垃圾,容易造成交通堵塞。 2、综合利用方式 城市盾构土及余泥通过压滤以后形成泥饼,能够压缩渣土的体积,降低运输成本,同时在运输过程中能够做到绿色环保,其综合利用方式如下: 2.1洗砂 地铁渣土中含砂量大,通过水洗设备以后能够得到洁净的优质砂石,用于工程建设替代天然砂石等自然资源,使渣土变废为宝,能够节省大量建设资金和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盾构过空推段施工方案(1)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 ⑴《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⑵《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99-2003); ⑶《复合地层中的盾构施工技术》竺维彬鞠世建著; ⑷《深圳地铁盾构隧道技术研究与实践》刘建国著; ⑸《西平站~蛤地站区间隧道纵断面及特殊地段处理措施》 ⑹《西平站~蛤地站区间地质勘察报告》 二、编制原则 ⑴坚持科学、先进、经济、合理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 ⑵强化组织指挥,加强管理,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 ⑶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⑷采用监控措施和信息反馈及超前预报系统指导施工。 ⑸安全质量、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满足政府与业主的要求。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标段位置及范围

东莞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2307标段位于东莞市南城区,线路自东莞大道与西平二路口的西平站,沿东莞大道从东北往西南方向前进,过西平三路口、穿环城路高架桥、宏北路口后到达东莞大道与宏三路口的蛤地站。标段位置见图2-1所示。 标段工程全长2262.808m,由一站一区间(西平站、西平站~蛤地站区间)组成。西平站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西平站~蛤地站区间隧道为两条单线隧道,地面条件为双向八车道主干道,中央绿化带较宽阔,两侧各设有一条辅道。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对中间硬岩段(左线367m、右线260m)则采用矿山法开挖,盾构空载推进衬砌。设风机房兼矿山法施工竖井1座、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1处、单独联络通道2处。标段工程范围见图2-2所示。 西平站 蛤地站 图2-1 标段工程位置图

西平站 区 间 终 点 里 程 Z D K 1 7 + 8 6 9 . 8 9 2 Z D K 2 + 1 6 3 . 3 9 9 区 间 起 点 里 程1 # 联 络 通 道 Z D K 1 9 + 3 9 8 . 6 2 4 . 3 # 联 络 通 道 蛤地站 2 # 联 络 通 道 左线 1528.732m 右线 1500.108m 左线 232.976m 右线 222.976m 左线 513.399m 右线 492.699m 矿 山 法 终 点 里 程 Z D K 1 9 + 6 5 . 中 间 风 机 房 矿山段盾构段 盾构段 矿 山 法 起 点 里 程 Y D K 1 9 + 3 7 . Y D K 1 9 + 6 4 . 矿 山 法 段 终 点 里 程 区 间 终 点 里 程 Y D K 1 7 + 8 6 9 . 8 9 2 中 间 风 井 起 点 里 程 中 间 风 机 房 终 点 矿 山 法 起 点 里 程 Z D K 1 9 + 4 1 7 . 2 4 Z D K 2 + 1 3 2 . 6 9 9 区 间 起 点 里 程 图2-2 标段工程范围图 二、设计概况 根据隧道所处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断面大小及埋深情况,隧道洞身大部分穿越中微风化花岗片麻岩,最大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为117Mpa,且部分地段上软下硬,盾构机掘进困难,故采用矿山法完成隧道开挖、初支,盾构通过拼装管片。左右线隧道均利用中间风井作为施工竖井进洞开挖。 矿山法隧道内净空尺寸为直径6400mm,在盾构机外径6280mm的基础上考虑120mm的盾构机工作空间;在矿山法隧道底部60°范围内设有半径3150mm,厚150mm的混凝土导向平台,用于引导盾构机按正确路线参数推进。 矿山法隧道左右线总长度484.526米,共有A型、B型、C型三种断面形式,矿山法隧道按锚喷构筑法进行施工,根据地质条件情况,盾构空推初支段分为A、B、C型衬砌类型进行施工。A型衬砌适用隧道全部处于中、微风化地层且顶板岩层较厚段,采用台阶法进行开挖;B型衬砌适用于隧道拱部范围处于强风化地层段,采用短台阶法进行开挖;C型衬砌适用于隧道拱部处于土层及全风化地段,采用环形台阶法进行开挖。其断面形式如图2-3、2-4、2-5所示。

盾构施工渣土改良专项方案

编制依据 (1)隧道施工图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盾构区间总长度3566.5m,附属工程包括7个联络通道、2个防淹门、12个洞门。盾构区间采用德国进口的两台直径8.84米的海瑞克土压平衡盾构机进行施工。 二、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1地形地貌 本线地处广东省中部,沿线经过珠江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面高程多为0~10m,仅佛山西站附近有零星剥蚀残丘分布,高程10~20m。区内道路纵横,水网发达,河流纵多,主要河流有汾江、东平水道、吉利涌、潭洲水道、陈村水道等,均为通航河道。 2.2工程地质条件 (1)洞身地层 本标段区间盾构隧道范围地层岩性按成因和时代分类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填土层<1-1>;第四系全新统海陆交互沉积层<2-1>、<2-2>、<3-1>、<3-2>、<3-3>、<3-4>、<4-1>;第四系全新统残积层<5>;白垩系下统基岩<7-1>、<7-2>、<7-3>。在里程DK31+439~DK32+260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上软下硬,上部为砂层或全风化或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4、W3(821m);里程DK32+260~DK34+500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2240m);里程DK34+500~DK35+005.5洞身范围地层主要为上软下硬,上部为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3,下部为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500.5m)。 (2)洞身地层分布统计 根据目前提供的地质断面图,隧道洞身地层统计如下表所示:

全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4:灰色,棕红色,原岩结构已经破坏,岩芯呈土状,水浸易软化崩解。 强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3:棕红色、深灰色,泥质、铁质胶结,裂隙很发育,岩芯呈碎块状、局部短柱状,锤击易碎。 弱风化砂质泥岩、砂岩W2:棕红色、深灰色,泥质、铁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 (4)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根据我司的勘察报告,在岩样中取样进行岩石试验及原位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岩石(弱风化)的天然抗压强度最大值为53.0MPa,最小值3.7MPa,平均值20.36MPa。 强风化岩层的推荐基本承载力为400kPa。

施工方案-盾构下穿河道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中和村站~元通站区间,设计里程为K2+983.05~K4+392.099,为单圆盾构区间,右线长度为1431.81m,左线长度为1453.491m,在K3+350和K3+908.500处分别有一个河道,盾构机在此两处将下穿河道近距离桩基施工。K3+350处河道长约m,宽约m,盾构与桥桩基距离约2m K3+908.5处河道长约m,宽约m,盾构与桥桩基距离约2m。二、工程地质水文情况 K3+350处隧道埋深13m,洞身经过地层为粉细砂层(②-3d2-3,中密,局部稍密);K3+908.5处隧道埋深15.8m,洞身经过地层为粉细砂层(②-3d2-3,中密,局部稍密),赋存与地下的水具有一定的承压性,但对砼不具腐蚀性,对砼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及生产、生活用水的入渗。 粉细砂层中分布有承压水,盾构推进时做好以下工作: 加强盾构掘进管理 1.加强同步注浆管理,控制注浆量。 2.充分压注盾尾油脂,防止泥水从盾尾进入。 3.加强盾构补压浆系统管理。由于土体已扰动,需要不断地调整各项参数,进行补压浆。 4.确保螺旋机的密封性能。 加强对施工范围的监测,及时反馈,调整施工参数。 三、桩基础情况 两处桥的桩基为钢筋砼结构,桩长约m,直径约m, 四、沉降控制措施 1.到达河道前的准备工作

1)准备支顶加固材料、注浆加固材料、抢险机具设备、车辆、警戒标识物等以备用。 2)在到达特殊段前选择一开挖面自稳性较好的地段对盾构机进行全面检修,减少在特殊地段停机检修的风险。 3)对破损较大的盾尾刷进行更换。 4)全面检测刀具,对磨损超标的刀具进行更换。 5)对堵塞的注浆管进行疏通处理。 6)对分别通往开挖面、土仓、螺旋输送器的主从泡沫管进行疏通,并在刀盘面中心附近增设1根泡沫管。 2.盾构机通过技术措施 1)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提前对盾尾密封进行检查。 2)调整同步注浆浆液的配合比,缩短凝结时间,同时增大注浆量和注浆压力。 3)在盾构机通过后及时进行二次双液注浆,通过调整水泥水玻璃的配比参数,控制双液注浆的凝结速度,达到加固土体和加固充填溶洞的目的。 4)加强掘进姿态控制,全面贯彻信息化施工。 5)同时备好抽排水设备等应急设备和物资,制订应急抢险预案。 3.盾构掘进过程的施工技术 掘进过程的施工技术:要求盾构在通过该特殊段时有序、平衡、平稳。

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土建0##段##站盾构渣土池施工方案 二O一七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1 编制依据 (1) 1.1.1 相关文件 (1) 1.2 主要规程规范 (1) 1.3 编制原则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总体施工部署 (3) 3.1 施工部署 (3) 3.1.1 人员配置 (3) 3.2 施工准备 (3) 3.2.1 施工用水用电 (3) 3.2.2 资源配置 (3) 第四章渣土池施工 (5) 4.1 渣土池设计概况 (5) 4.2 施工工艺 (5) 4.2.1 测量放线 (5) 4.2.2 钢筋工程 (5) 4.2.3 预埋件施工 (7) 4.2.4 操作平台搭设 (8) 4.2.5 模板工程 (9) 4.2.6 混凝土工程 (11) 4.2.7 混凝土养护 (12) 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 (13) 5.1 模板质量控制 (13) 5.2 钢筋质量控制 (13) 5.3 混凝土质量控制 (13) 第六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5) 6.1 安全要求 (15) 6.2 文明施工要求 (15)

1、计算概况 (16) 2、计算依据 (16) 3、荷载计算 (16) 4、墙体承载力计算(不考虑扶壁柱) (17) 5、挖机通道验算 (18)

第一章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相关文件 (1)##站围护结构设计图(060438-S-JG-02(01)-01) (2)##站主体结构设计图(060438-S-JG-02(02)-01); (3)##轨道交通##线一期工程土建##段施工组织设计(20170520); (4)周边环境调查报告; 1.2主要规程规范 表1.2-1 主要标准、规范、规程一览表

盾构掘进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盾构掘进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一般要求: (1)采用敞开式盾构掘进,土层中有水时,必须采取降水等控制措施。 (2)设备的电气接线与拆卸必须由电工操作,使用前应由电工检查,确认合格。 (3)穿越铁路、轨道交通、房屋等建(构)筑物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并经管理单位同意方可施工。 (4)盾构掘进施工宜使用盾构机,施工前应根据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设备供应情况,选择适宜的盾构机械类型。 (5)盾构施工中,渗漏、遗洒的液压油和各种浆液等应及时处理,保持作业环境清洁,且不得堵塞排污管道和污染地下水。 (6)盾构进出竖井前应对隧道洞口的土体进行加固,并完成封门施工;土体加固范围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埋深确定,且长度不得小于盾构长度,宽度不得小于盾构两侧外各2m。 (7)盾构及其部件在吊运中应加强保护,不得损坏和变形;盾构设备在现场总装调试合格并形成文件后,应试掘进50m~l00m,待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盾构在使用中应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 (8)盾构在保养和维修中严禁自行更换、改装原有配件,配件有损坏时应采用原生产企业提供的备用件或经设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加工件,盾构的保养和维修必须在完全停机,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情况下进行。 (9)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监控量测方案的规定,布设监测点,设专人

对下列情况进行观察量测并记录,随时分析,确认正常: 1)成洞管片隆陷、裂缝和变形。 2)影响区内地面和地下管线等构筑物隆陷。 3)影响区内地上建筑物的隆陷、位移、裂缝、倾斜等。 2.设备与辅助装置 (1)始发竖井上起重设备宜采用门式起重机。 (2)后背结构的安装、拆除应采用始发竖井的起重设备进行。 (3)盾构设备进入接收竖井并就位后,应立即关机、断电、卸压。 (4)后背结构应根据盾构最大顶力进行施工设计,经计算确定;后背结构应安装牢固、与竖井壁贴实,并与顶力轴线垂直,符合施工设计要求;拆除后背应符合下列要求: 1)拆除时,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竖井。 2)拆除的设备和材料应及时运走或按指定地点码放整齐。 3)当成洞管片与周围土壤间的总摩擦力大于最大顶力后,方可拆除后背。 4)安装盾构设备前竖井支护结构和基座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导轨安装应经验收,确认合格;安装盾构设备,应采用起重机进行;高处作业应支搭作业平台;安装盾构设备必须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5)竖井内采用组装管片传递反力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组装管片端面应与隧道轴线垂直。 2)组装管片环向应圆顺,拴接应牢固。 3)组装管片应固定牢固,与后背之间应贴实。

盾构正常掘进施工方案

东莞市轨道交通R2线【天宝站~东城站】盾构区间 土建工程 盾构掘进施工工艺

1工程概况 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R2线工程(东莞火车站~东莞虎门站段)线路起始于石龙镇西湖区,终点于虎门镇白沙村。试验段2304标土建工程施工项目包括下天区间盾构吊出井~天宝站区间、天宝站、天宝站~东城路站区间、东城路站。 下天区间盾构吊出井~天宝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R2YDK9+740.48~R2YDK10+790.3,全长1049.82m, 左线R2ZDK9+751.44~R2ZDK10+790.3,全长1038.86m,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纵断面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15‰,线路埋深为13.5~19m,隧道顶覆土8.5~14m,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在<6-6>砂质粘性土层中。线路出东宝路站后沿莞龙路向西南方向前进,到达莞龙路与东城中路交汇路口处以R=600的半径转至南北走向的东城中路上,随后进入温南路口位置的温南路站,最小曲线半径为R600m。在 R2YDK10+216里程处设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局部下穿永昌汽车维修服务中心的一栋A2浅基础房屋,其余建筑物与隧道平面近距最小为4.72米,地表场地条件较好。 天宝站位于东城中路和温南路交汇处,埋设于东城中路下呈南北向布置。车站范围内控制管线为沿东城中路东、西两侧各一根直径2.2m,埋深约3.5m 的给水管。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R2YDK10+908.50,车站总长195.7m,标准宽度19.7m,主体结构为地下两层单柱两跨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车站两端均为盾构始发井。车站共设置4个出入口,2组8个风亭。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800mm厚的地下连续墙+竖向3道内支撑。附属工程大部分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围护结构为φ800@950钻孔灌注桩,桩间施工φ600双重管旋喷桩止水帷幕,竖向设置两道内支撑;通道下穿φ2200东江供水管段采用矿山法施工。 天宝站~东城站区间里程范围为右线R2YDK10+986~R2YDK12+400.70,长1414.7m,左线R2ZDK10+986~R2ZDK12+400.70,长1420.04m(长链5.34m),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线路纵断面为V形坡,最大坡度为26‰,线路埋深为13m~15.5m,隧道顶覆土8m~10.5m,区间隧道主要穿越在<6-6>砂质粘性土、<10-1>全风化混合片麻岩和<10-2>强风化混合片麻岩中。线路出温南路站后,沿东城中路向南前进,先后通过万园东路路口、东纵路口后,到达位于东城中路和东城路口北侧的东城路站。在R2YDK11+521.44里程处设1#联络通道,在R2YDK11+842处设置2#联络通道兼废水泵房,联络通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线路大多沿直线前进,最小曲线半径R=1300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