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生一定要皈依一个师父

一生一定要皈依一个师父

一生一定要皈依一个师父

手里滑着最新的iphone4S手机,展示自己拍摄的照片,今年八十三岁的泰山企业集团总裁詹仁道,没有大老板的架子,满头银发却气色红润,他七十岁开始学电脑,发e-mail、玩Facebook、用Photoshop整理图档都难不倒他,八十岁收到的生日礼物是一部MAC

电脑,谁说3C产品是年轻人的专利呢?

就是一股对“学习”的热诚,让詹仁道活力无穷,“永保头脑的青春”,即使已八十几岁了,求知欲一点也不输年轻人。这份乐在学习的态度,可回溯到早年詹仁道被父亲召回家族企业之初。

总经理小弟,不会就学

泰山集团在台湾的食品业以制油起家,这都归功于詹仁道父亲独到的商业眼光。榨油业在台湾光复初期是一门很有发展的行业,为了转型,父亲要学土木工程的詹仁道回家族企业帮忙。

父亲给詹仁道一个“总经理”大大的头衔,但实际上却样样都要自己来,“我是没兵的将士,说穿了是一位‘总经理小弟’,什么都要做要学,不过也练就了自己一身功夫!”詹仁道笑说不懂就问,对所有新事物都抱着“穷理致知”的态度,更不错过吸取新知的机会,所以他常参加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研习营、演讲等等。

他带领泰山集团五十年,领导风格也影响整个企业文化,对品质秉持的就是“实在”的坚持,对人讲信用,他更相信,唯有经营者不断进步,员工与企业才会不断跟着进步。

学习的过程中,“老师”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也往往影响了詹仁道的观念与态度,让他一步一脚印、踏实地经营企业,在稳定中成长。企业经营的第一课:“对实在的坚持”,就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我从父亲那一辈做人做事的态度,学习到的就是‘实在’,

‘不贪’才能久远。”詹仁道说“实在”两个字写起来很容易,但能贯彻的却很少,所以“实在”,成了他一辈子的坚持。

终于找到心灵导师

一路走来,詹仁道背后的学习动力就是人生各阶段的善知识,第一位他是小学毕业典礼上,日籍校长勉励毕业生:“人要有斗志,不能轻易认输。”这句话影响了他一辈子,让他面对企业经营或人生困境时,依然能不放弃、勇往直前,可说是他经营理念的启蒙者。

1994年,詹仁道赴日本参加经营者大会,三天两夜的课程除了有国际趋势、景气分析到各式经营管理实务等课程,还安排了一堂心灵课程,由妙见阁寺的竹内日祥法师授课,除了提到经营企业必须重视思想、思考力,才能看清大方向等观念,还鼓励学员:“一生中一定要皈依一个师父,提升精神面,建立自己的信仰。”因为人充实了心灵,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这样的见解令詹仁道眼界大开,也种下了他寻访心灵明师的因。

寻访明师的因缘一直到2001年才具足,那年詹仁道已经七十二岁了,他参加了法鼓山举办的菁英禅三,领受了禅修的好处,也找到了他“一生中要皈依的师父”。他体悟禅修就是要人回到单纯,他称为“放空”。在放空的那几天中,他体悟到禅所说的“放松”,当身心放松时,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自在。

在菁英禅三中,詹仁道听到圣严法师开示“四它”,即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简单的十二个字却点出了做人处事的智慧,从此这十二个字也成了他的“心法”,“我形容‘四它’是心灵的SOP,是标准的作业程序。”圣严法师从佛法中萃取出的智慧,让詹仁道深感敬佩。

禅坐成了日常定课

而禅修营中学习的禅坐,练习“心无杂念”的方法,则让他感受到不同的身心变化,

是一辈子没经历过的体验,“打坐让我脑袋放空,可是创意却又一直冒出来,可说是打坐意外的收获。”而打坐也成了他的日常功课。

詹仁道说,遇到问题,如果刻意去想解答,常常愈想愈乱,适得其反;但禅坐时往往有令他惊喜的答案跑出来,许多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听起好像很玄,但詹仁道认为,禅坐让人放下杂念,让大脑的思绪更清楚,所以答案自然会跑出来,不过,前提是平时就要累积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仅如此,詹仁道也从圣严法师身上学到“放慢”,他发现法师的动作都是慢慢来,却是那么从容,这是整日匆忙的现代人无法做到的,整天忙忙碌碌像陀螺一样,尤其是一个经营者,唯有学习放慢,才不会冲动,才能想得清楚、看得更远。

因为自己领受了禅修的好处,詹仁道要儿子詹岳霖也参加禅修营,竟促成了泰山集团无偿供应法鼓山“大悲水”瓶装水的因缘,与来到法鼓山的参访信众结下无数的善缘。“大家饮用大悲水后能够心安,这是一件好事。”詹仁道十分肯定儿子的发心。

“如果圣严师父能多活十年,不知道该有多好!”言谈之间,詹仁道难掩对法师舍报的惋惜,不过詹仁道与圣严法师一样重视教育,更认同法师所说的“改变要从教育做起”,因为透过教育改变观念,就有无穷的希望,世界也将因此不同,就像圣严法师生前所提倡的“心灵环保”。

对于“心灵环保”,詹仁道也提出个人的诠解与实践,就是“5S”:Smile微笑、Simple 简单、Slow放慢、Self-confidence自信、Share分享,这些都是从心发出的力量。他解释:从微笑做起,时时感恩,乐观进取;简单,禅修一向强调简单,也愈来愈多人向往简单的生活;放慢,将速度放慢下来,才能欣赏更多的美好;自信是对自己肯定,胸怀正念,心想事成;而与人分享才能获得真正与最大的快乐,这也是他“圆融”的处世之道。圆融来自于感恩、包容

从小生长在大家庭,詹仁道的父亲与三位手足一起创业,到了第二代,他与堂兄弟共十七位,如何让大家族齐心打拼,是一大学问。“就是要‘圆融’,要有包容力,不能每件事都要‘占赢’。”他将“圆融”二字挂在办公室,既是提醒,也是家训。他从父亲身上学到的就是“有量就有福”,凡事要公平,但不能太计较,对人要有心量,才会家和万事兴,这也是为何同属家族企业,泰山集团却没有“兄弟阋墙”争夺经营权的戏码上演。做生意也是同样的道理,诚信最重要,为了品质,即使自己吃点亏也没关系,这就是“圆融”。

在所有祖师大德中,弥勒菩萨化身的“布袋和尚”,是詹仁道的另一位精神导师,尤其是布袋和尚所写的这首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不论低头或退步,原来都有深深的“圆融”智慧,不争一时输赢,才能享千秋。

接触禅修后,詹仁道发现佛法也强调“圆融”的智慧,在圣严法师的〈四众佛子共勉语〉中,“不争你我多少,勤劳健康最好;为了广种福田,哪怕任怨任劳”,让他心有戚戚焉。

随手翻开《圣严法师108自在语》:“用感恩的心、用报恩的心,来做服务的工作,便不会感到倦带与疲累”、“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就要把心量放大,多接纳人,多包容人”,其中所讲的“我和、人和”的道理,都是他常运用在待人处事,还有领导企业、逐鹿商场的坚持。

人要宏观,大处着眼;活在当下,小处着手;

时时感恩,乐观进取;胸怀正念,心想事成。

这十六字箴言是詹仁道对人生的体会,背后所代表的是“实在”的精神,也是他的经营心法与人生哲学,一路走来,始终如一。就像他秀出手机里自己所拍的照片,那一幅

幅的人生风景,是走过生命高峰与低谷后的自在,如同禅宗说的“日日是好日”,也是他此刻的心境写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