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胡修岭赵序坦王其坤

(滕州市姜屯镇农技站277500)

地膜覆盖春马铃薯栽培技术,从九○年开始试验示范,到1995年推广1.5万667m2,占春马铃薯栽培面积85%。据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地膜覆盖的单产2136.5kg,比对照多收413.lkg,增产23.97%。且地膜覆盖的薯块大、商品性能好,很受消费者欢迎。5月25日调查,地膜覆盖大薯率76.9%,而对照仅32.4%。出售价比对照每kg增值0.30-0.80元。95年5月30日收刨的马铃薯出售价1.20元/kg,而对照处理出售价0.80元/kg,每kg增值0.40元。覆膜处理收入3563.80元/667m2,较对照增收1185.08元/667m2。

一、地膜覆盖马铃薯增产增值的原因

1.促进生长发育由于地膜覆盖后提高了土壤的温湿度,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因而表现出早熟的特点。据试验,地膜覆盖的出苗期比对照提早8天,盛花期提早16天,黄熟期提前了20天,整个生育期只有70天,比不盖膜的缩短生产期20多天。

2.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温度,尤其生长前期表现更为明显。据调查地膜覆盖的比对照地表温度提高了0.4-7.3℃,平均提高3℃,地表下10cm深处温度提高0.9-5℃,而后期仅提高1.1℃,地下l0cm处温度前期提高

3.4℃,后期提高1.4℃。同时,就全生育期地膜覆盖与气温间的关系, 尚可看出地膜覆盖的地表温度高于气温,而不覆盖的则稍低于气温。这种温度变化的情况既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又有利于茎块的膨大,是早熟高产的重要原因。

3.保墒、保肥、疏松土壤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因此土壤含水量比露地栽培的要高。同时覆盖后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挥发与淋溶,因而比不覆盖的土壤肥力高。据研究证明,地膜覆盖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比不覆盖的高120%;铵态氮含量高21.0%。另外,土壤微生物随着地温的提高而活跃,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加快,释放出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养分,从而充分发挥了肥料的效能。同时覆盖后还可减少风雨冲击和人、畜、机械等的践踏,保持了良好的结构,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据测定土壤容重比不覆盖的降低0.13-0.311g/m3,孔隙度增加了10.6%。这样更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

⒋抑制杂草滋生在地膜覆盖下,地表高温闷热,最高温度达45℃以上,杂草生长受到很大抑制,有的杂草即使出苗也被烤死,因此覆膜后一般可不进行中耕除草。既省工、省事,又减少土壤养分的消耗。

二、地膜覆盖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与催芽适于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鲁引1号、克新4号、荷兰7号、东农303等品种。

选择无病害、薯形正、光滑、芽眼明显并具有本品种特征的薯块用种薯。每667m2用种量120至150kg,每kg切40块,到“立春”将种薯排放在事先备好的阳畦内催芽(排放两层为宜),畦深15-18cm,后墙高30-50 cm,畦宽1.5m,每m2排放种薯10-12kg,薯层间加湿润土3cm,顶层着土5cm, 然后用塑料薄膜封严,畦温保持在14-18℃为宜,20天左右就长出3cm长的芽子,后期如温度过高可通风炼苗,待“惊蛰”后播种。

2.深耕细耙、施足底肥马铃薯喜松暄、深厚、透气、肥沃的沙质壤土,每生产1000kg 马铃薯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5.5kg、P2O52.2kg、K2 O10.2kg,氮、磷、钾的比是2:1:4。马铃薯还特别喜欢有机肥料,多施不仅改良土壤、增加透气性,而且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茎块产量。开春解冻后每667m2施优质圈肥5000kg、过磷酸钙30kg、草木灰l00kg。结合深耕20-25cm翻入土壤,然后耙细、耙透,如底肥不足也可增加种肥,一般667m2施三元复合肥50kg作种肥,或者施50kg豆饼加50kg碳酸氢铵,再加20kg硫酸钾作种肥。

3. 播种与盖膜“惊蛰”后选无风晴天要求5cm地温稳定在5℃以上时播种。行距80cm,沿线开双沟5cm深,株距25cm,浇足底墒水,再将催好芽的薯块(芽长2-3cm)小心地放在沟底,用土轻轻埋严薯芽,在两株间施入种肥,为防止地下害虫,在施种肥的同时加入毒饵3-5kg/667m2,然后用镢封成宽55cm、高20cm的土背,种薯距背面10cm,用铁耙耧平,背两侧成齐面用喷雾器将除草剂喷在畦背上,即可覆盖宽90cm,厚0.006cm的地膜。要求将膜拉紧、封严、压实。

三、田间管理

1.开孔选无风晴天的下午,待薯芽顶着地膜时用带尖的铁沟将地膜破口将薯芽露出地面。

2.浇水全生育期浇两水就可以,比不覆膜的省水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3.防虫马铃薯生长后期,即5月中下旬,蚜虫为害严重,达到防治指标后用40%的氧化乐果1000倍药液喷施。

4.防早春寒流根据天气预报,寒流来之前用草木灰掺细土盖芽茎或者盖麦糠掺细土,都能起到保护防冻的效果。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深耕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 欲促进高产, 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 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 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 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愈好, 植株生长势愈强,产量愈高,特别是前期生长比较缓慢的品种尤为重要。所以,深耕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基础。试验证明,耕层愈深,增产效果愈显着。一般耕深不浅于25cm若土壤墒情不好, 要提前灌溉一次, 再进行深耕。 二、肥料准备 马铃薯是喜肥作物, 尤喜有机肥。因为有机肥既可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又可以改善土 壤物理结构。所以播前要准备好肥料。根据生产经验,一般亩施有机肥1000~2000kg(或农家肥5000kg左右)、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40kg、尿素10kg。播种前最好一次施足底肥特别是有机肥和磷钾肥在播种前施入效果更好。因为磷钾肥与有机肥混施有利于提高磷、钾肥的肥效,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以便马铃薯根系充分发育后,土壤能不断提供植株所需的养分。氮肥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在土壤肥力水平高的情况下,为避免植株徒长,可将全部氮肥的三分之二作为基肥施入, 留三分之一做追肥用。 三、播前催芽和切块 春播每亩需种薯120kg左右。要挑选出符合品种特征、完整、无病虫害、无伤冻、表皮光滑、颜色好的薯块作为种薯。由于早春温度低, 马铃薯不能播种或播种后出苗慢, 而播前催芽可以淘汰病薯, 幼芽发根也快, 出苗早而齐, 发棵早、结薯早, 有利于高产。催芽的具体方法有: (一)催芽 1、整薯催芽:播前20天左右,将种薯放在保温性好的温室内暖种处理,催芽约1cm左右时,于播前1-2 天切块。郑州地区多采用此法。

秋马铃薯播种后的高产管理技术

秋马铃薯播种后的高产管理技术! 近年来,无论是灾年或丰年,秋马铃薯栽培面积迅速增多,其产量由100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500公斤以上,既可作为灾年的度荒作物,也可作为蔬菜供应市场。现将其播种后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肥水管理。秋马铃薯9-11月份的整个生育期都属于干旱气候时段。为早出苗出齐苗,播后3-5天应勤施薄施肥水,每次每亩用稀薄的人畜粪肥水1500-2000公斤淋蔸,3-5天浇1次,以补充土壤水分,以满足薯块生根出苗所需的肥水供应。遇到暴雨天气,要及时排渍,以防烂种。当苗长出以后,及时追施苗肥。一般每

亩施尿素5-7.5公斤,或碳铵10-15公斤,促茎叶迅速生长,扩大光合作用面积,早发匍匐茎,形成早薯,延长块茎膨大期。 中耕除草,施足培土肥。当苗长至20厘米左右时,开始中耕除草培土,以免块茎外露在土面,尤其是在大雨过后要及时培土。中耕除草后,高产单位的经验是用火土灰或草木灰1000-1500公斤,拌腐熟人畜粪肥,均匀施于蔸下,再培上土,结薯初期结合培土还可亩施尿素7.5公斤,加硫酸钾或氯化钾5公斤穴施。 搞好块茎膨大期施肥。块茎膨大期对肥水反应敏感,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才能满足薯块不断长大的需要。培土后,应大水大肥,每次每亩可用三元复合肥10公斤左右,对清水2000-2500公斤淋蔸,连续3-4次,每次间隔5-7天左右。若遇上特别干旱天气,

水量也应增加,以达到供应养分与抗旱的双重效果。这时发现薯块外露时,应立即进行第2次培土,防治薯块外露变绿,产生毒素,影响产品质量,降低商品性。中后期喷施1-2次块茎膨大素和2-3次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促进块茎膨大,促早熟高产,提早在12月初成熟上市。 采用化控技术,培育紧凑株型。化控能有效控制株高伸长,促进茎杆变粗,叶色变绿,增强光合生产能力,促进养分向薯块运转,使薯形变大,产量提高。具体方法是:当株高45厘米左右(初花期)用5%烯效唑乳油30-50PPM,选晴天喷施,效果显著。

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品种选择 春播地膜栽培一般应选择抗旱性强,早熟或中早熟的马铃薯品种,比较适合的品种主要是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克新号等。 、播种适期 以月下旬至月上旬为宜,主要根据地温情况确定,即:覆盖地膜在地解冻后土壤厘米深处地温达c即可播种。 常用地膜覆盖播种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播种后覆膜。即先起垄,随即播种,后再覆膜,此法播种后应注意观察,及时放苗,防止烧死幼苗;二是先覆膜,后在地膜上打孔播种,再用土封严播种孔。 、耕作要点 、整地。翻地前要清除根茬,秸杆及其它杂物,在施足底肥的基础 上,要进行细致的深翻碎土。厘米耕层一定要细碎疏松,表里一致。若没有灌溉条件,在耙地保墙,经轻度镇压后,立即起垄或覆盖地膜。 施肥。施足基肥。为防止土壤肥力下降引起作物脫肥早衰,必须增施基肥,这是春薯获得高产的矢键所在。一般亩施农家肥斤,混合碳鞍、磷肥各斤。先将肥料全部撒施在地表。然后按要求起垄,将肥料翻入土中。 按垄距米,“两犁两構”标准开沟起垄、施肥。先用山地步犁向外翻一犁,用单構在沟底深耕一次,深度厘米,亩施肥料同上,混合施入沟内,再用小犁沿沟内侧上方厘米处,向外翻一犁,将肥料盖在沟内,最后再用单構将沟深耕一次,深度厘米;筑起单垄,沟垄高差厘米,垄面厘米,依次起垄,每垄种两行,行距厘米,株距厘米,亩株数株。 、起垄。要求起垄高度为厘米,垄面宽厘米,垄沟厘米,垄要做成中高、两边呈缓坡状的“圆头高垄”。这样的垄易使地膜拉紧,不易被风吹动,地膜与垄面覆贴紧密,压盖牢固。垄宽厘米,垄高厘米,膜上土横梁(压膜

防风)。 覆膜。整起垄后应立即盖膜,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散失。采用人工覆膜的可三人一组,一人在前铺膜,二人培土压膜,地膜一定要铺好,紧贴垄面,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每垄播两行,行距厘米,株距厘米,深度厘米。 、田间管理 进行膜内播种,应及时放苗,过晚会发生烧伤。如天气干旱应在苗齐后适当浇水,如土地肥力不足在现蕾前进行追肥(每亩追尿素斤左右)在薯块膨大时,应揭去地膜,再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同时要注意防治星瓢虫、豆芫菁等病虫害的危害。及时收获,马铃薯在植株死亡天开始收获,早熟品种可根据薯块大小和市场需求,先将较大的摸出卖掉,让较小的继续生长,以提高经济效益。 覆膜垄作马铃薯栽培技术

土豆高产种植技术视频

土豆高产种植技术视频 土豆是民众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土豆产量高、易管理、市场价格稳定、效益好,适合许多地区种植。下面是精心为你整理的土豆高产种植技术视频,一起来看看。 土豆高产种植技术视频1、土地选择:土豆喜欢松软土层,而且能疏松土壤,但是不能种在盐碱地上。 2、重施基肥,培肥地力:由于土豆生育期短,基肥要一次性施足,一般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4吨/亩,施用方式可结合整地施入70%,余下的30%作种肥,采用穴施或沟施。实时用根施通与微肥进行灌根,能诱导植株对土壤中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吸收、消化、释放,提升果实发育正能量,优化果实品质。 3、防止晚霜冻害:出苗期经常出现晚霜,发生冻害死苗的现象。因此,要加强苗期防护,采用覆盖或用护树将军喷涂与植物表面保温,消毒防霜冻,阻碍越冬病毒着落与土豆繁衍,恢复土豆生命指挥系统早苏醒,保花、保果,亦可与各类农药混配。 4、中耕培土: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要勤中耕,分次培土,促进根系生长和匍匐茎形成,增加结薯数量,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在土豆开花前、块茎形成期、膨大期适时喷洒促花王3号+地果壮蒂灵,能够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有效控制地表上层枝叶狂长,疏通地下果营养运输导管变粗,提高地

果膨大活力,优质高产。 5、摘除花蕾:当土豆花蕾形成,花序抽出时应及时摘除花蕾,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养分积累。 6、病虫害防治:土豆从播种到收获一定要把防治病毒病放在首位,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并及时防治蚜虫,以减少传播。同时,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新高脂膜防治晚疫病环腐病等病害。 土豆种植技术1、深耕地:暄松的土壤有利于薯块膨大,地块最好在冬前多施粪肥,尽机械能力深耕。 2、多施肥:土豆生长期短,产量潜力大,除多施粪肥外,开沟后应在沟内施用化肥,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50-100公斤,再加硫酸钾30-50公斤做底肥。出苗后追施碳铵50-100公斤/亩或尿素30-40公斤促苗。 3、早播种:春季土壤化冻后尽早整地,浇水造墒,惊蛰节前后播种。播前1-2天切块,单块重半两左右。点播时芽眼向上,以利出苗。 4、厚培土:按行距要求开大沟深约10厘米,沟底播种以保证培土厚度,防止薯块露头变绿。可单行种植分次培土,也可双行种植一次性培土不低于12厘米做成大垄。垄面刮平盖膜前喷施乙草胺或施田补防治杂草。 5、不缺水:播前洇地,确保足墒播种以利出苗。出苗后整个生育期不能缺水,但浇水时注意不能漫上垄背。收刨前停水促进薯皮老熟,可提高商品质量。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手册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手册 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省农垦总局重大科技示范推广项目

一、概述 马铃薯在我国的不同地方,人们对它有不同的叫法。它的俗名有土豆、地豆、山药、洋山药、山药蛋、地蛋、土卵、洋芋、洋山芋、土芋、番芋、番人芋、香芋、洋番薯、荷兰薯、爪哇薯和番仔薯等,还有叫它鬼慈姑或番鬼慈姑的。但是,称它土豆、洋芋和山药蛋的最普遍。从它的不同地方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在我国的种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到处都有。 马铃薯在植物分类中为茄科茄属,是一种一年生草本块茎植物。因为生产上用它的块茎(通常称薯块)进行无性繁殖,因此又可视为多年生植物。马铃薯的老家,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山区。它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可以说是原产地的一种古老的农作物。距今虽然仅有400余年,但由于马铃薯适应性强,喜冷凉的气候条件,抗灾,早熟,高产,易于种植,更重要的是它既能做粮又能做菜,营养价值高,因而成了我国人民喜食的农作物。因此,马铃薯在我国虽然是个年轻的农作物,但它发展很快,已经扎根于全国东西南北各地。 就全世界讲,马铃薯在粮食作物生产中居第四位,总产量和种植面积仅少于小麦、水稻、玉米。 二、植物学特性 1.根 马铃薯可以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用块茎种植和种子种植时,根的形态不相同。用块茎种植,当马铃薯块茎 1

萌芽后而芽长了3~4厘米时,从芽的基部发生出根来,称初生根,初生根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马铃薯初期的生长有80%的营养由它供应。初生根先向前生长,当长至30厘米时,再向下生长。以后随着芽的伸长,围绕着匍匐茎发生了3~5条根,长20厘米左右,称匍匐根。大部分品种的根系分布在土壤表层下40厘米,一般不超过70厘米,在砂质土壤中根深可达1m以上。匍匐根主要是水平生长。2.茎 马铃薯的茎分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上茎一般呈绿色或紫色,主茎以花芽封顶而结束,花下有两个侧枝,形成双叉式分枝。马铃薯每个叶腋中都能发生侧芽,形成枝条。 地下茎包括主茎的地下部分、匍匐茎和块茎。主茎地下部分可明显见到8个节,少数品种具6个节,节上着生退化鳞片叶,叶腋生出匍匐茎,顶端有12~16个节间短缩膨大形成块茎。与匍匐茎相连的一端叫薯尾或脐部,另一端叫薯顶。块茎是变态的茎,具有茎的各种特性,表面分布很多芽眼,每个芽眼有一个主芽和两个副芽。副芽一般处于休眠状态,只有主芽受伤害后才萌发。薯顶着生的芽眼多而密,发芽势强,这种现象叫顶端优势。生产上可以利用整薯播种,以及在切块时可以采用从薯顶到薯尾的纵切法,以取得顶端优势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3.叶 马铃薯的叶子在幼苗期基本上都是单叶、心脏形或倒心脏形,全缘,称为初生叶,到后期均为奇数羽状复叶。顶端叶片单生,顶生小叶之下有4~5对侧生小叶。复叶的大小,侧小叶的形状、色泽、毛茸的多少,以及小叶的排2

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地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摘要分析了马铃薯地膜覆盖的增产机理,并对西吉县地膜马铃薯综合增产技术示范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以期指导该技术在当地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近年来,西吉县大力扶持马铃薯产业,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而马铃薯产量不高、产量不稳的问题,已成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及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为此,县委、县政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示范点建设,通过地膜马铃薯综合增产技术示范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地膜马铃薯示范种植技术总结如下。 1地膜覆盖增产机理 地膜覆盖具有以下作用:一是提高地温,改善耕作层土壤环境。地膜覆盖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储藏光热于土壤中。试验表明,地膜覆盖能使地表温度提高0.4~7.3℃,地下10cm深处提高0.9~5.0℃,此作用能满足种薯萌发和根系生长对温度的要求,并能促进植株营养器官快速生长,延长生育期,有利于结薯。高海拔阴湿区种植马铃薯,对提高地温,改善热量条件,促进正常成熟和提高产量具有显著的效果。二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量。地膜覆盖既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地温;又能把土壤深层的水提到地表,起到抗旱保墒作用,地膜覆盖比露地土壤含水量可相应高出3~6个百分点。三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和抑制杂草病虫害。由于地膜覆盖免去了风、雨对土壤的侵蚀和中耕等人为的践踏,使得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状况得到改善,加强了土壤生物活性和微生物活性,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加速有机质分解,并能抑制杂草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从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地膜覆盖比露地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在生产中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提高马铃薯单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能解决马铃薯种薯退化问题。示范表明,地膜覆盖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农田生态环境,综合协调了影响产量的各主要因子,使马铃薯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产量。地膜覆盖马铃薯纯收入比露地栽培的高出3 347.7元/hm2,同时还可以省去中耕培土的环节,省工省劳。

[秋季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我的世界马铃薯种子

[秋季马铃薯的种植技术]我的世界马铃薯种子 秋马铃薯的生育期短,生长的时间不长,一定要选择适宜秋季种植的早熟、休眠期较短的品种,下面是精心为你的秋季马铃薯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1、秋播良种 良种应选用早熟、结薯早、薯块膨大快、高产抗病、抗退化、休眠期短、品质佳、适宜二季区种植的品种,可选用津引薯8号、种薯3号、荷兰15等。 2、选好种薯 种薯宜选当年新收获的春薯,并剔除病薯、烂薯和破伤薯。以40—50克的整薯做种最好。因整薯栽种出芽率高,出苗整齐、粗壮,并可有效的防止烂种缺苗。 3、浸种催芽 从春季收获至秋季播种,由于时间短,种薯还未通过休眠期,所以栽培秋马铃薯一定要浸种催芽。催芽需用赤霉素5ppm+500倍多菌灵浸种5分钟,捞出后晾干表层水,即可进行催芽。催芽时可用湿

散沙土(沙土湿度60%),在通风阴凉处催芽,一般三层薯四层沙,每层沙以不露薯即可,最上面的一层沙以3—4厘米厚为宜。在催芽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沙土湿润。浸种催芽时需严格配制赤霉素浓度,赤霉素要随配随用,忌隔夜再用。种薯堆积不要过厚,否则易造成烂种。 4、适时播种,提高密度 秋马铃薯产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马铃薯生长时间短,所以要适当提前播种,尽量延长其生长时间。秋马铃薯适播期为8月中旬,以保证出苗至初霜有60天以上的生长期。播种宜于早晨和下午进行,阴天可全天播种。若遇高温烈日,播穴应深些,并随播随覆土。8月份高温多雨,田间积水时易引起烂薯,影响出苗及植株生长。所以,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中耕,确保顺利出苗。 5、加强田间管理 5.1科学施肥 秋马铃薯生长前期温度高,适宜茎叶生长,后期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利于薯块膨大,整个生育期一般不会出现徒长现象。要施足底肥,早施追肥,亩施优质商品有机肥150公斤、马铃薯配方肥70公斤做底肥。马铃薯是忌氯作物,钾肥应选用硫酸钾,不要使用氯化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马铃薯成长所需环境。 2.了解马铃薯的作用。 3.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 (二)马铃薯生长环境: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生态环境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上市时,正值全国鲜薯市场紧缺之际,商品薯销售前景非常看好。现将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一总结,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中原地区春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2月中旬-6月中旬),因此必须选用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新荷兰7号、中丰8号,每亩用种量150kg左右。

(三)种薯处理 1、暖种切块播种前30-35天,先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或阳畦中进行暖种处理5-7天,促使种薯迅速解除休眠。暖种后进行切块,方法是:25kg以下的薯块,仅切去脐尾部即可;25-50kg的薯块,纵切2块;80-100kg左右的薯块,可上下纵切成4块;大薯块也可以先上下纵切两半,然后在分别从脐尾部芽眼向上依次切块。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持一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求快、薄、净。当切到病、烂薯时,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消毒。切块后晾切口明水,促使伤口愈合。 2、催芽处理伤口愈合后进行催芽: (1)室内催芽:将晾好的种块放入篓中,用潮湿的麻袋覆盖保持室温15-18℃; (2)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建阳畦催芽,畦宽1m,长度视种子量而定,畦内铺5cm厚的湿沙,摆放一层种块后,撒上一层湿沙,如此可放种薯2层,切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白天确保有充足的光照,夜间在薄膜上覆盖草苫,确保畦内温度保持在15-18℃。

秋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秋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既可作粮食,又可作蔬菜,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秋季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其上市时间在11月份,品质好,色泽鲜,深受消费者欢迎。秋季马铃薯产量与春季马铃薯相仿,而经济效益比春季马铃薯高一倍以上,深受种植户的欢迎。 1、种子选择:选择品种是秋季马铃薯高产的关键。主要有东农303、缙云大洋种等,要求有本品种特性,表皮光鲜,大小适中、均匀,单个种薯在20—30克之间,无病斑、无畸形或虫孔的薯块作种薯,基本上用春薯作秋薯种用。 2、种子处理 春薯在5月份收获至秋季播种时间较短,往往还处于薯块休眠期,如果采用这种春薯直接播种,往往不能正常发芽出苗,或出苗推迟,不能齐苗,影响秋薯的生长,并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春薯作秋薯播种,在播前要进行催芽处理。一般采用以下方法催芽。 2.1激素处理法 播种前15天将种薯浸在浓度为5—lO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中10—15分钟,捞起后放在室内用湿眇催芽。用这种方法催芽的种子播种后,薯苗较细长,苗不齐,不粗壮,对产量有影响,一般不采用此法处理。 2.2自然催芽法 播种前20天左右,在阴凉潮湿、通风凉爽避光的房子内,先在地上铺一层5厘米左右的湿砂,在砂上排放种薯,然后在种薯上再铺上湿砂,这样一层湿砂,一层种薯相间排放,厚度排放2—3层,最后用湿砂封顶,并在最上面盖上一层湿稻草,平时要保持较低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一直到种薯发芽。这种方法具有

操作简便,省工的优点,而且所催的种薯播种后芽粗、苗壮,出苗整齐,不徒长,产量高。也可将种薯直接放在阴凉潮湿避光的房子内进行催芽,多数农户采用自然催芽法。 3、精细整地 秋季马铃薯的田块应选择耕作层深厚通气性好,并且附近要有水源在干旱时能够灌溉。田块应提早翻耕,尤其是土壤较粘的田块,应通过日晒、风化,使土壤疏松,有利于马铃薯生长。 4、适期播种 秋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有其独特的气候要求,播种过早温度较高,前期易受“秋老虎”高温危害,苗势生长弱、发病重、品质差、产量低;播种过迟,生长慢、苗小,后期易遭早霜冻害,提早成熟,产量也低。因此秋马铃薯要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及时早播,并尽量延长有效生育期,以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秋季马铃薯的播种期在8月30日—9月10日之间,高山区可略提早。各地可进行播期试验,确定最佳播种期。 5、合理密植 秋马铃薯在栽培上由于前期受高温抑制,后期又受早霜寒潮的影响,大田生育期明显缩短,整个生育期仅75天左右,比春马铃薯生育期要短30天左右,导致单株生长弱,单株产量低。因此要夺取秋马铃薯高产,必须增加种植密度。最佳密度为6000—6500株/亩。如果再增加密度,则种薯成本增加,增产不增收,如果碰上多雨年份,有可能出现群体生长过旺,反而导致减产。 6、科学施肥 秋马铃薯由于其生育期较短,前期高温出苗快,后期低温生长慢,因此,在施肥上应该掌握重基肥,早追肥,促使前期有足够的营养生长量,搭好丰产苗架。每亩的具体施肥要求:基肥:栏肥2000一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40—50公斤;

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及其种植方法

马铃薯地膜覆盖技术及其种植方法 1 地膜覆盖的原理 温度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使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增温的效果,可使作物早生、快长、增产。覆盖地膜后,白天阳光透过薄膜直射到膜下地面,把光能转化成热能,地膜上凝结的露珠阻隔长波通过,使地面升温。同时,地膜还会将水分蒸发带走的一部分热量保存下来,向下层土壤输送,从而使地膜下面各土层的温度高于露地温度。夜间,膜下地面温度的下降速度减慢,膜内地面温度以及各土层温度也要高于露地。利用这一原理,地膜覆盖可为马铃薯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温度,以达到早熟、优产、高产的目的;土壤水分影响着作物的生长,还影响土壤本身的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地膜覆盖可直接阻挡水分的蒸发,使土壤水分无法与近地层的水分交换,使水分在膜下循环,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速度,提高了土壤水分的利用率,为马铃薯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土壤覆盖地膜后土壤的水热状况得到改善,且土壤不再受到风吹雨淋,可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通地覆盖地膜可加快马铃薯的生育进程,缩短了病虫害的危害时间,减轻了危害的程度。另外覆盖地膜后土壤表面通气不良,可抑制杂草的生长。 2 地膜覆盖的作用 马铃薯地膜覆盖可以增加土壤的温度,促进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在播种后可以保证马铃薯早发芽、早出苗、使其生育期提前,可促进早熟;覆盖地膜后土壤条件发生了改变,可促进马铃薯根系的生长,使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增加,从而为早熟增产奠定基础。利用地膜覆盖的增温原理可为马铃薯块茎膨大提供适宜的温度,促进了块茎的膨大;另外,采用马铃薯覆盖技术可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总产值、提高经济效益。 3 种植方法 选地和整地。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地块要求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灌溉方便,最好选择向阳背风的沙壤地,前茬作物不能为茄科和十字花科。在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深耕整地,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提高土壤蓄水保墒、保肥的能力,为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以及块茎的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条件下深耕要求达到25 cm以上,在深耕的基础上要求精细整地,将土地平整细碎,达到深、净、细、平、实的目的。在整地的同时可以施入基肥,基肥的选择主要是优质的农家肥,可以辅助施加一些化肥。 选择品种和处理种薯。在选择品种时脱毒马铃薯为主,要求所选择的品种要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植株生长健壮、块茎膨大速度快、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等优点。播种前要处理种薯,在播种前的20~25天进行催芽,并在播种的前1天切种,种块大小为20~25 g。切种后要用草木灰拌种。 起垄覆膜。地膜覆盖种植马铃薯采取寬垄双行密植,垄宽要求60~80 cm,垄高20~25 cm,垄距为15~20 cm。垄面要求平整细致。在整地起垄后要立即覆盖上地膜,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地膜要选择质量好的,在地膜覆盖完成后要经常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检查破裂的地方,并注意随时将地膜土壤压好。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胡修岭赵序坦王其坤 (滕州市姜屯镇农技站277500) 地膜覆盖春马铃薯栽培技术,从九○年开始试验示范,到1995年推广1.5万667m2,占春马铃薯栽培面积85%。据试验在同等条件下,地膜覆盖的单产2136.5kg,比对照多收413.lkg,增产23.97%。且地膜覆盖的薯块大、商品性能好,很受消费者欢迎。5月25日调查,地膜覆盖大薯率76.9%,而对照仅32.4%。出售价比对照每kg增值0.30-0.80元。95年5月30日收刨的马铃薯出售价1.20元/kg,而对照处理出售价0.80元/kg,每kg增值0.40元。覆膜处理收入3563.80元/667m2,较对照增收1185.08元/667m2。 一、地膜覆盖马铃薯增产增值的原因 1.促进生长发育由于地膜覆盖后提高了土壤的温湿度,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因而表现出早熟的特点。据试验,地膜覆盖的出苗期比对照提早8天,盛花期提早16天,黄熟期提前了20天,整个生育期只有70天,比不盖膜的缩短生产期20多天。 2.提高土壤温度地膜覆盖显著地提高了土壤温度,尤其生长前期表现更为明显。据调查地膜覆盖的比对照地表温度提高了0.4-7.3℃,平均提高3℃,地表下10cm深处温度提高0.9-5℃,而后期仅提高1.1℃,地下l0cm处温度前期提高 3.4℃,后期提高1.4℃。同时,就全生育期地膜覆盖与气温间的关系, 尚可看出地膜覆盖的地表温度高于气温,而不覆盖的则稍低于气温。这种温度变化的情况既有利于茎叶的生长,又有利于茎块的膨大,是早熟高产的重要原因。 3.保墒、保肥、疏松土壤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因此土壤含水量比露地栽培的要高。同时覆盖后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挥发与淋溶,因而比不覆盖的土壤肥力高。据研究证明,地膜覆盖的土壤硝态氮含量比不覆盖的高120%;铵态氮含量高21.0%。另外,土壤微生物随着地温的提高而活跃,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加快,释放出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养分,从而充分发挥了肥料的效能。同时覆盖后还可减少风雨冲击和人、畜、机械等的践踏,保持了良好的结构,使土壤保持疏松状态,据测定土壤容重比不覆盖的降低0.13-0.311g/m3,孔隙度增加了10.6%。这样更有利于根系的发育、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类,促进了植株生长发育。 ⒋抑制杂草滋生在地膜覆盖下,地表高温闷热,最高温度达45℃以上,杂草生长受到很大抑制,有的杂草即使出苗也被烤死,因此覆膜后一般可不进行中耕除草。既省工、省事,又减少土壤养分的消耗。 二、地膜覆盖栽培要点 1.品种选择与催芽适于当地种植的马铃薯品种有鲁引1号、克新4号、荷兰7号、东农303等品种。 选择无病害、薯形正、光滑、芽眼明显并具有本品种特征的薯块用种薯。每667m2用种量120至150kg,每kg切40块,到“立春”将种薯排放在事先备好的阳畦内催芽(排放两层为宜),畦深15-18cm,后墙高30-50 cm,畦宽1.5m,每m2排放种薯10-12kg,薯层间加湿润土3cm,顶层着土5cm, 然后用塑料薄膜封严,畦温保持在14-18℃为宜,20天左右就长出3cm长的芽子,后期如温度过高可通风炼苗,待“惊蛰”后播种。 2.深耕细耙、施足底肥马铃薯喜松暄、深厚、透气、肥沃的沙质壤土,每生产1000kg 马铃薯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5.5kg、P2O52.2kg、K2 O10.2kg,氮、磷、钾的比是2:1:4。马铃薯还特别喜欢有机肥料,多施不仅改良土壤、增加透气性,而且还能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茎块产量。开春解冻后每667m2施优质圈肥5000kg、过磷酸钙30kg、草木灰l00kg。结合深耕20-25cm翻入土壤,然后耙细、耙透,如底肥不足也可增加种肥,一般667m2施三元复合肥50kg作种肥,或者施50kg豆饼加50kg碳酸氢铵,再加20kg硫酸钾作种肥。

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春播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春播地膜栽培一般应选择抗旱性强,早熟或中早熟的马铃薯品种,比较适合的品种主要是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克新1号等。 2、播种适期 以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主要根据地温情况确定,即:覆盖地膜在地解冻后土壤10厘米深处地温达7-8℃即可播种。 常用地膜覆盖播种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播种后覆膜。即先起垄,随即播种,后再覆膜,此法播种后应注意观察,及时放苗,防止烧死幼苗;二是先覆膜,后在地膜上打孔播种,再用土封严播种孔。 3、耕作要点 3.1、整地。翻地前要清除根茬,秸杆及其它杂物,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要进行细致的深翻碎土。15-20厘米耕层一定要细碎疏松,表里一致。若没有灌溉条件,在耙地保墒,经轻度镇压后,立即起垄或覆盖地膜。 3.2施肥。施足基肥。为防止土壤肥力下降引起作物脱肥早衰,必须增施基肥,这是春薯获得高产的关键所在。一般亩施农家肥3000-6000斤,混合碳铵、磷肥各50斤。先将肥料全部撒施在地表。然后按要求起垄,将肥料翻入土中。 按垄距1米,“两犁两耩”标准开沟起垄、施肥。先用山地步犁向外翻一犁,用单耩在沟底深耕一次,深度15-20厘米,亩施肥料同上,混合施入沟内,再用小犁沿沟内侧上方4-5厘米处,向外翻一犁,将肥料盖在沟内,最后再用单耩将沟深耕一次,深度15-20厘米;筑起单垄,沟垄高差30-35厘米,垄面60-70厘米,依次起垄,每垄种两行,行距40厘米,株距25-33厘米,亩株数5000-6000株。 3.3、起垄。要求起垄高度为15-20厘米,垄面宽60厘米,垄沟27

厘米,垄要做成中高、两边呈缓坡状的“圆头高垄”。这样的垄易使地膜拉紧,不易被风吹动,地膜与垄面覆贴紧密,压盖牢固。垄宽60厘米,垄高15-20厘米,膜上土横梁(压膜防风)。 3.4覆膜。整起垄后应立即盖膜,以防止土壤水分蒸发散失。采用人工覆膜的可三人一组,一人在前铺膜,二人培土压膜,地膜一定要铺好,紧贴垄面,力求达到“紧、平、严”的标准。每垄播两行,行距45厘米,株距30厘米,深度10-15厘米。 4、田间管理 进行膜内播种,应及时放苗,过晚会发生烧伤。如天气干旱应在苗齐后适当浇水,如土地肥力不足在现蕾前进行追肥(每亩追尿素20斤左右)。在薯块膨大时,应揭去地膜,再用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喷肥,同时要注意防治28星瓢虫、豆芫菁等病虫害的危害。及时收获,马铃薯在植株死亡10-15天开始收获,早熟品种可根据薯块大小和市场需求,先将较大的摸出卖掉,让较小的继续生长,以提高经济效益。

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选用良种、种薯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早春马铃薯;地膜;栽培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而减产退化,用种子繁殖可防止退化,但由于马铃薯种子分离很严重,种子又小(千粒重只有0.5~0.6g),直播保苗困难。生产上仍采用块茎繁殖,阜南县防止退化主要是从北方引种。当前,适宜阜南县种植的品种主要有克新3号、克新4号等。克新3号为中熟品种,出苗后90d 内收获,一般产量为30~45t/hm2;克新4号为早熟品种,出苗后70d内收获,一般产量为22.5t/hm2左右,高产可达37.5t/hm2。 1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要深翻冻垡。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能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为马铃薯高产打下基础。一般耕深要求在20cm以上,播种前要精耙保墒。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特别是钾肥,它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2.5∶1∶5.5。因此,在结合整地时应施优质土杂肥45~75t/hm2、草木灰750kg/hm2。种肥在播种时集中施,一般施碳铵75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硫酸钾225~300kg/hm2。 2播前催芽 催芽可使苗齐、苗全、苗壮、植株早发育,比不催芽增产10%以上。阜南县催芽时间在1月中下旬左右。选择无病虫危害的种薯进行催芽,薯块较大时应分切成小块,可节约种薯,降低生产成本。切块时应尽可能利用顶芽优势,按芽眼顺序螺旋向顶纵切。切块用的切刀要消毒,每人准备2把切刀,用酒精消毒,切一个马铃薯换一次切刀。切块上要有1~2个芽,每块重约25g,约需种薯 1 875kg/hm2。种薯切好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再喷0.5~1mg/kg的赤霉素(九二○)溶液,然后放在湿砂土中催芽。芽床宜选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挖宽1.2m,深20~30cm的小畦,长度可根据种薯数量而定。畦底整平后,将马铃薯

春马铃薯_中稻_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春马铃薯—中稻—秋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余文畅1 余贵先2 陈振华1 刘克荣1 雷昌云2 淡育红3 秦前锦1 (1湖北省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43000,湖北宜昌;2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30070,湖北武汉; 3湖北省枝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443200,湖北枝江) 摘 要 通过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春两季马铃薯连作栽培技术的研究,建立了春马铃薯—中稻—秋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栽培模式,可产粮食19041kg/hm2,产值可达6912313元/ hm2,纯收入达到4617313元/hm2,取得了“亩产过吨粮、收入超三千”的显著效益,集成了薯—稻—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关键词 春马铃薯;秋马铃薯;中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湖北省地处华中地区,西北部山区有稳定的马铃薯基地和成熟的繁育体系,中东部平原有优质的中稻产区和丰富的温光资源。为了紧密结合好两大产业优势促进增产增收,2003年以来,宜昌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宜昌东部平原的中稻产区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马铃薯和秋、春两季马铃薯连作栽培技术的研究[1],建立了春马铃薯—中稻—秋马铃薯“一年三种三收”的栽培模式。2007~2009年,在枝江市和当阳市进行了350h m2示范,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秋马铃薯平均产量达1913815kg/hm2,纯收入达到15580105元/hm2;免耕春马铃薯平均产量达3054715kg/h m2,纯收入达到17442175元/h m2;中稻产量达910315kg/hm2,比油(麦)—稻模式的中稻产量平均增产222kg/hm2,增幅为215%。同时,还因稻草和马铃薯茎叶还田以及两季马铃薯连续施用高含量化肥,中稻还可减少底肥投入20%,节省300元/hm2,可节本增收70915元/ hm2,纯收入达到1315015元/hm2。薯—稻—薯模式可产粮食19041kg/hm2(其中,马铃薯产量按作者简介:余文畅,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湖北省马铃薯产业发展项目[鄂农种发2009(55)号]; 宜昌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2008A08208) 收稿日期:2010-03-02;修回日期:2010-03-185折1折算成原粮993715kg/hm2),产值可达6912313元/hm2,纯收入达到4617313元/hm2,取得了“亩产过吨粮、收入超三千”的显著效益。 “薯—稻—薯”模式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茬口安排 该栽培模式的马铃薯采用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和秋、春两季连作栽培,中稻在春马铃薯收获后可实行免耕栽培,也可整田移(抛)栽。春马铃薯在1月下旬至2月上旬带芽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中稻在4月下旬播种,5月中下旬移(抛)栽,8月下旬至9月初收割;秋马铃薯在8月底至9月上旬带芽播种,12月收获。 2 品种配置 该模式茬口紧凑,正确配置品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选用结薯早、膨大快、休眠期短、抗病性强、市场适销的早熟或者极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以出苗到成熟60d左右生育期的品种为最佳,如费乌瑞它和东农303等[2]。选择优质、高产、抗病、全生育期在130d以内的早熟中稻品种,如丰两优香一号和两优6326等[3,4]。 3 栽培技术 311 秋、春马铃薯栽培技术[5] 31111 精心备薯 要选用均匀一致、贮藏良好、品种特征明显的种薯,避免尖头、龟裂、畸形、腐烂等薯块。种薯大小以30g左右为宜。秋马铃薯要整薯播种,以防止高温烂种。春马铃薯用整薯和切块播种都可。切块至少带2个芽眼,尽量切成小立方块。对50g以上80g以下的种薯可从顶芽密集处一切为二,对80g以上的大种薯可按螺旋状切块,50g以下的小种薯不宜切块。在播种前 79

秋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年第 期 N NNONGY 一、选用良种选用良种是夺取高产的关键。良种的指标是:植株生长健壮,块茎膨大快,养分积累多,抗病和抗逆力强,高产、稳产。由于病毒病能引起种性退化,所以应选择经过脱毒后的优良品种。河南省属马铃薯二季作区,因此宜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休眠期短的特早熟或早熟脱毒马铃薯品种,如脱毒马铃薯津引薯8号、中薯3号以及东农303等。二、土地选择选择地块应选择地力肥沃的砂壤土或耕作层较厚的壤土。因为马铃薯属块茎作物,要求土壤通透性好、土地平整、排灌方便,前茬以禾谷类作物为好,最好不要与茄科类蔬菜(茄子、番茄、辣椒等)轮作。三、整地施肥马铃薯属高产作物,因此要求土壤有充足的肥力,应在播种前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底肥,每667m 2可施腐熟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碳酸氢铵100千 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30~40千克。此外,种 植马铃薯的地块还要深耕20厘米左右。 四、播前催芽 为了提高秋播马铃薯的产量,种薯最好不切 块,采取整薯播种的方式,在播种前15天催芽,整 薯催芽可用2~3m g /kg 赤霉素和25%甲霜灵800倍 液浸种5~10分钟,然后捞出晾干,用湿度为60%的 沙土和薯块分层放置,沙土的厚度以不露出薯块为 宜。此外,还要经常扒开查看,将芽长0.5厘米的种 薯拣出,在弱光下炼芽,没出芽的继续催芽,在催芽 期间,如发现烂薯,应及时将其挑出。 五、播种 河南省秋作马铃薯的播种时间应在8月中下 旬。马铃薯播种前应平地开沟,沟深不低于12~13 厘米,然后在沟内撒施防治地下害虫的农药和磷肥 等种肥,在沟中回填原土2~3厘米秋季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棉花株型调控是在棉花的生长过程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缩节胺,调节棉花的生长发育,优化株型,从而使棉花更好地利用温、光、水、肥等资源,获得高产。本试验着重从种植密度、化学调控方面对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一、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地在卧龙区潦河镇张茂庄村,黄老土质,前茬小麦667m 2产量320千克,麦播套种,棉花等行距种植,行距1.2米。密度试验设1000、1500、2000、2500株4个水平;化学调控用缩节胺,设不喷施、8叶期0.5克、8叶期0.5克+14叶期2克、8叶期0.5+14叶期2克+打顶后3克共4个处理。密度试验按常规化控,化控试验密度数2000株/667m 2。试验品种百棉1号。5月8日育苗,5月22日移栽,移栽时底条施农家肥2000千克,氯化钾20千克,过磷酸钙40千克,碳铵25千克。麦收后结合灭茬培土修垄沟,667m 2条施硼砂、硫酸锌各1千克,尿素5千 克。7月上旬追花铃肥667m 2用尿素25千克, 8月上旬施盖顶肥667m 2用尿素5千克。 棉花生长期间定点调查株高、单株铃数、铃重等项目。二、试验结果(一)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 (二)化学调控试验结果(见表2)。 三、结果分析(一)密度试验中,在1000~2500株/ 667m 2范围内随密度增加棉花产量逐渐提 高,1500株、2000株、2500株分别比对照增产16.8%、31.1%和32.5%,说明提高密度是增加棉花产量的重要措施。在低密度情况下,单株铃数较多,1000株/667m 2的铃数是2500株/667m 2的1.85倍,但密度减少增加的铃数弥补不了减少密度的产量损失。(二)密度试验表明,对百棉1号大棵型品种适宜的密度范围应在1800~2200株/667m 2。(三)化学调控试验表明,棉花适量调控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化调1次、2次、3次分别比不化调增产1.82%、15.2%和20.3%,棉花化调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株高,使株型紧凑,单株铃数增加。化调3次株高降低21.1厘米,单株铃数增加4.4个,铃重增加0.1克。 (四)从化调试验结果看,只蕾期1次化调对棉花增产的效果非常有限, 但棉花生长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蕾期化调为后续化调管理打下了基础。因此,棉花高产 合适的化调措施是:蕾期、14叶期及打顶后3次连续化调。 四、结论 (一)根据试验结果,常规棉大棵型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就当前生产条件以1800~2200株为宜。目前,卧龙区棉花种植密度普遍偏稀,多数在1200~1500株范围内,因 此,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二)棉花化控在卧龙区适宜的剂量、次数应是:8叶期用缩节胺0.5~1克,14叶期2~2.5克,打顶后2.5~3克左右。目前,多数农户不重视蕾期化控,棉花长势不整齐,影响群体效益发挥。 南阳市卧龙区农技中心张曼丽张治国2007年棉花株型调控试验总结表1密度试验结果 单株铃数(个/株)36.228.224.119.5铃重(克)6.46.46.36.3产量(千克/667m 2)231.7270.7303.7307.1比对照增减1000(CK )- 16.8 31.1 32.51000(c k)150020002500表2化学调控试验结果 株高(厘米)137.4135.8123.4116.3单株铃数(个/株)21.722.124.626.1铃重(克)6.26.26.36.2产量(千克/667m 2)269.1274310323.6比对照 增产% - 1.82 15.2 20.3CK 化调1次化调2次化调3次!!!!!!!!!!!!!!!!!!!!!!!!!!!!!!!!!!!!!!!!!!!!!! 良种良法 L IANG ZHO NG L IANG FA (下转45页)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1)解答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一、概述 (一)马铃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马铃薯适合于地势高燥、土松地肥、土层深厚。易于排灌的沙质土壤种植。全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1300-1400度。春播应防晚霜的冻害,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7-8度(3月上旬)即可播种。秋播应躲避高温闷热天气。当气温高于28度时,应用小水勤浇来降低地温。为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一般连续种植3年时,应搞好轮作换茬,可与粮、棉、菜等多种作物间作套种。 二、马铃薯的生物学特征 (一)马铃薯的植物学特征 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可分地上和地下两大部分,地上部分有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地下部分有根、匍匐茎和块茎。 1、根:马铃薯只在主茎的基部紧靠芽眼的部分产生吸收根系和不定根,这些根深度可达到70厘米,水平伸展30厘米左右。 2、茎:马铃薯的茎主要由主茎和块茎构成。 (1)主茎:主茎是由块茎芽眼中抽生出来的枝条所形成的,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茎高50-100厘米。早熟品种的茎杆细小,中晚熟品种茎杆高大。 (2)块茎:块茎就是我们平时所食用的马铃薯(洋芋),块茎是茎的变态。块茎的颜色、形状因品种而异。 3、叶: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颜色较浓。随着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羽状叶 4、花:马铃薯的花瓣呈五角形,一般呈黄绿色或灰黄色。早熟品种花数少,有的品种只现蕾不开花,中晚熟品种的花序多,花期长。 5、果:马铃薯的果实呈球形或椭圆形,每个果内含种子80-300粒。马铃薯种子休眠期长,当年发芽率低,种子的寿命可保持10年以上。马铃薯种子也能繁殖后代。 (二)马铃薯的生育周期 1、发芽期:从块茎上的芽开始萌发到幼苗出土是马铃薯的发芽期。发芽期的生长以地下主茎生长为主,是马铃薯扎根、结薯、保证后期茎叶健壮生长发育的基础,也是构成产量的基础。块茎萌发时所需的营养和水分,主要由种薯本身提供,因而对大一点的种薯块,大家经常说母肥儿壮。 2、幼苗期:从幼苗出土到现蕾一般为20-25天。出土半月左右地上主茎形成6-8片叶为幼苗前期。此后茎叶的生长量猛增,待主茎上叶片分化到12-16片后,顶芽便进入孕蕾期,地上部分出现花蕾时,地下匍匐茎的顶端开始膨大,此期为幼苗期的后期。 3、马铃薯器官形成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1)块茎形成期:从现蕾到开花为块茎形成期,块茎的数目也是在这个时期确定。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期,块茎不断膨大。 (2)块茎形成盛期:从开花始期到开花末期,是块茎体积和重量快速增长的时期,这时光合作用非常旺盛,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也是一生中最多的时期,一般在花后15天左右,块茎膨大速度最快,大约有一半的产量是在此期完成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