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又到中秋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付出就有回报
九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知己就是一生的朋友
让语文教学实起来
文言文的美读
作文命题要命到学生的心坎上
有些人我们一直在错过

 

Re: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Re:付出就有回报
Re:幽默搞笑喝酒令祝酒词
Re:有些人我们一直在错过
Re:作文命题要命到学生的心坎上
Re:文言文的美读
Re:知己就是一生的朋友
Re:探究——学习数学钥匙
Re: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Re:拥有朋友是一种幸福

 
签写留言



详细信息站内订阅(0)加为好友发送短信日志:21评论:19留言:0访问:7268




博客首页 个人首页 管理后台 相册 标签 通讯员 论坛

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sijifacai 发表于 2009-8-26 13:46:00

 一、活动主题:家乡春节风俗之贴春联
二、活动主题的确定:

爆竹一声除旧岁,万家灯火迎新春。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历史悠久,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按照当代艺术大师周汝昌先生的话说,“春联是举世罕有的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因此,为继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决定利用寒假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查阅图书和上网等渠道搜集春联知识和春联故事,了解春联的起源、历史和特点,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活动初步学会调查、探究的方法和收集、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学习各种网络知识、交往知识。
3、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制作手抄报和自编书,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综合的运用。

情感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体精神,分享合作与交往的快乐。
能力目标: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搜集春联并对搜集到的春联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类,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经常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活动时间:寒假(四个周)
五、活动准备:
1、为确保活动的实效性,学校为活动小组配备了指导老师。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学生自由结合进行分组,并确定出组长。
2、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学校的总方案制定小组活动方案,确定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和研究步骤。
(附1:春联小组调查活动方案)
3、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指导教师于活动前对活动小组全体成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教会学生调查研究和查阅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便于学生的具体操作。
(附2:指导教师培训照片)
六、活动过程:
活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寒假刚开始,活动小组全体成员马上开始第一阶段的工作:春联知识的调查研究。根据计划,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走访老人、登陆互联网等方式进行了以下内容的调查:(1)、春联的起源(2)、春联的特点(3)、春联的张贴
虽然活动过程十分辛苦,但他们心里充满了快乐,小组的每个成员都乐此不疲。
(附3:同学们在查阅书籍照片)
(附4:同学们在走访老人照片)
(附5:同学们在登陆互联网照片)
(附6:同学们调查结果的原始记录)
在小组成员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同学们及时举行了交流会,互相交流各自的调查结果,共同研究,成果共享。连续几天的调查终于结束,大家的收获颇丰,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成果。同学们收集到的春联知识进行整理总结,最后由组长执笔,形成

了第一份调查报告:《春联知识调查报告》
(附7:同学们一起整理材料,交流总结的照片)
(附8:春联知识调查报告照片及原文)
春联知识调查报告
春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增加喜庆气氛。
一、春联的起源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古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桃木板上画有“神荼(舒)”、“郁垒(律)”二神,春节时挂在大门两旁,驱赶百鬼。后来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便形成了今天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联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一直沿袭至今。
二、春联的特点: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由上联、下联和横批组成。它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上下联成对成双,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他的主要特点是:
(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例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最基本的要求。
(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第三,春联的张贴。
大红春联表达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了浓浓的节日气

氛。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是: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批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现在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批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正确了。
第一阶段的工作结束了,同学们马上开始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对联故事搜集。每个小组成员都准备了一本春联故事积累簿,随时将搜集到的对联故事记录在上面。搜集的方式还是查阅书籍、登陆互联网或请教他人。经过几天的努力,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了不菲的收获。然后同学们一起将这些材料筛选整理,选择精彩的春联故事抄录下来,编制出了《春联故事集锦》。
(附9):春联故事搜集原始记录
(附10:《春联故事集锦》照片)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腊月二十九,贴春联的时间到了。活动小组的工作重点自然而然的转移到了第三阶段:家乡春联搜集。腊月二十九和腊月三十这两天是人们贴对联的时间,活动小组的每个同学都拿着记录本,走街串巷搜集对联。随后又利用拜年、走亲戚的机会搜集了不少对联。
(附11:同学们在搜集春联的照片)
随后小组的全体成员对搜集来的春联进行了分类整理和总结。共同撰写了《家乡春联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可能很粗糙,很浅陋,很片面,但却是小组全体成员的结晶,凝结着同学们辛勤的汗水。
(附12:家乡春联研究报告照片及原文)
家乡春联研究报告
贴春联是家乡春节重要的风俗习惯之一。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春节贴春联不光是为了烘托浓浓的节日气氛,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春联具有广泛性,几乎家家户户在过春节时都要贴春联。不仅如此,就是连一些饭店、美发厅、宾馆、杂货店等一些商家、企业也都贴春联。
同时,春联还具有个性,即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所贴春联的主题内容也不一样。因为贴春联是要寄托某种祈望和祝福,要符合自身的特点。例如,“福满吉祥第,财盈富贵门。”这是体现农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财源茂盛似潮涌,生意兴隆如云来。”这是企盼商店繁荣

的春联。“宝车行万里,人财平安归。”这是养车的人家企盼人车平安的春联。“雄心创大业,豪气奔小康”这是小工厂展示创业大志,奔小康的对联。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举不胜举。
当然,作为农村来说,还是普通家庭多,商业企业少。普通家庭春联的主题内容一般都是以除旧迎新,祈福纳财为主,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招财进宝类---例如:
新春鸿运开,福财顺意来。
生意年年顺,财源滚滚来。
2、祈福纳祥类----例如:
平安全家福,吉祥满堂春。
门前迎百福,家中纳千祥。
3、和睦平安类----例如:
平安千秋福,家和万事兴。
平安福中福,和睦财生财。
4、如意顺利类----例如:
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万事如意全家福,一帆风顺家业旺。
5、综合类----这类春联是最多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例如:
天赐平安福,地献吉祥财。 既祈福,又求财。
家进顺心财,人享平安福。 既求平安,又求如意。
春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愿望与祈盼,是人门希望的寄托,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展望。为了实现这种追求,人们对春联在对仗、平仄等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增加节日喜庆气氛,人们就心满意足了。

临近寒假结束,活动小组的调查活动基本结束,于是同学们进行了最后一次座谈交流,汇总了调查结果,总结了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共同撰写出了活动总结。
为展示活动成果,同学们还将调查成果制作了三期手抄报:1、春联知识手抄报 2、春联故事手抄报
3、家乡春联集锦手抄报。
(附13:手抄报《春联知识》)
(附14:手抄报《春联故事》)
(附15:手抄报《家乡春联集锦》) 
一张小小的手抄报,并不能完全展现同学们的研究成果,于是同学们决定将它编制成书,书名就叫《家乡春节风俗之贴春联》,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春联,了解家乡贴春联的春节风俗,小组全体成员一致决定,将这本书捐献给学校的图书

室,以便更多的同学能够看到他。
(附17:自制书《家乡春节风俗之贴春联》)
不知不觉中,寒假结束了,但同学们还沉浸在活动中,意犹未尽,因为在这个寒假中,他们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七、活动实施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也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让他们体会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本次活动学生通过上网、走访和查阅书籍等手段了解了很多春联知识和春联故事,同时也搜集了很多家乡春联并进行了分析研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通过活动,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锻炼,有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学生养成了爱读书,会上网,喜欢与人交往的好习惯。同时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基本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八、学生的活动感受
秦荣说:“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春联知识和春联故事,明白了春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但我觉得活动中我的表现不够出色,搜集的材料没有其他同学多,我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
刘宏宇说:“我懂得了团结合作能够把事情做的更完美的道理。”
刘婷婷:“我通过多次上网查资料,我积累了很多的春联知识和春联故事,也学会了不少搜集资料的小窍门。”
秦涌霞说:“我是这次活动的小组长,在活动中我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得到了锻炼。”
刘静说:“通过活动,我的口语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了,也不再害怕与人交往了。”
秦顺说:“我明白了收获要靠平时的积累。”
秦康说:“通过活动,我知道了凡事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一次,就是因为准备的不充分,结果交流的时候,没有充分把自己想要说的表达出来。”
九、教师活动反思:
《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是09年寒假进行的一个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一是春联知识调查,二是春联故事搜集,三是家乡春联搜集研究。设计目的不是让同学们都成为研究春联的专家,而是让同学通过活动锻炼各个方面的能力。如: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分析研究的能力等。活动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

工作,比如:指导学生确定主题、制定活动实施计划,教给学生查阅资料、走访调查、分析研究和交流合作的方式、方法等。通过活动,我感受最深的是:
1、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活动中的作用。
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者,要细致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其次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同时,教师的指导应渗透到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但指导时一定要做到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确实尽到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的责任。
2.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情绪,及时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作为一个活动小组,每名学生的智力、能力和特长都是不同的,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强,而整理收集资料的能力弱;有的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强,而与人交往的能力弱;有的学生由于在平时学习上有困难,自信心明显不足……。当他们在活动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很容易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打退堂鼓,这时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角色,与学生主动联系沟通,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激发出参与活动的热情。

经过这次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是孩子扪成长的天地,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坚信,只要他们积极参与、敢于实践,就一定会在活动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十、案例点评:

纵观这一案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建立课题,并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了“亲自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较好地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在活动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主要表现在:
1.拓展了课堂空间,丰富了课堂内涵,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本次活动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改变了学生的传统学习习惯,打破了书本、课堂的限制。学生在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中去自主实践,拥有了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开拓了眼界,提高了能力。同时,学生依据调查、访问的有关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掌握、收集资料、整

理资料的能力,学到了许多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学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活动挖掘了学生潜能,张扬了学生个性。

本次活动从形式上看,体现了多样性和自主性,学生的智力得到了综合的训练,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从活动的内容上来看,体现了开放性,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强烈求知欲。从活动组织上来看,体现了合作性,分工明确,任务一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阅读全文(2721) | 回复(1) | 引用通告(0) | 编辑



上一篇:付出就有回报
下一篇:可怜天下父母心
Re:家乡春节风俗:贴春联
haoxuezhe发表评论于2012-2-13 21:19:38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用户名:密码: 主页:标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