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保护专篇

环境保护专篇

环境保护专篇
环境保护专篇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1、2焦炉移地大修系统工程初步设计(煤和焦部分)

环境保护专篇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1、2焦炉移地大修系统工程初步设计(煤和焦部分)

环境保护专篇

库号413 EC 05

公司主管经理:

副总工程师:

设计经理: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六年六月

参加编制人员

编制专业 室主任 专业组长 审核人 编制人员 备 煤 李振国 刘承志 郑卫军 文相浩 炼 焦 张长青 张晓光、孙秉侠王云风、李有军赵淑丽、刘风霞煤气净化 王英丽 张素利 孙 虹 鹿 欣

总图运输 倪容芳 张 杰 蒋莉莉 王志宏 杨 凯 袁晓安 苗志国 李 迪

电气及电讯

王洪耀 方丽明 方丽明 王柏峰 仪 表 刘 冰 史红婴 周 浩 刘晓东 计算机 徐海平 李晓峰 刘 洪 张秋生

燃气热力 姜 宁 陈本成 任 重 黄 鹰

给水排水 尹君贤 韩景超 陈 星 刘 胜 通 风 王 满 刘庆成 刘庆成 苏 卫

建筑及结构 杨晓阳 郑 伟 李光哲 冯 燕、杜晓明环境保护 武 剑 刘 洪 刘 洪 张宇晨

工经及技经

任少明何太刘莱香马军

说明

本项目初步设计修改由八个分篇和一套附图组成,八个分篇的名称如下:

第一篇总论

第二篇工程设计说明

第三篇工程概算

第四篇主要设备表

环境保护专篇

劳动安全专篇

职业卫生专篇

消防专篇

目 录

1. 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1)

1.1设计依据 (1)

1.2执行的有关法规及规定 (1)

1.3采用的标准 (1)

2.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2)

2.1自然环境 (2)

3. 项目概述 (3)

3.1项目概况 (3)

3.2车间组成及内容 (3)

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

3.4主要工艺流程简述 (7)

4.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措施 (10)

4.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10)

4.2主要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12)

5. 绿化设计 (19)

5.1绿化设计要点 (19)

5.2绿化管理机构 (20)

6. 环境管理机构及环境监测机构 (20)

6.1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 (20)

6.2环境监测机构的设置 (21)

7. 环保投资 (22)

8. 项目投产后的环保预期效果及效益分析 (23)

8.1项目的环保措施预期效果 (23)

8.2工程的环境效益分析 (23)

9. 附图 (24)

环境保护专篇

1.设计依据及采用的标准

1.1设计依据

a)《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

b)《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

c)《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号、2号焦炉移地大修系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

1.2执行的有关法规及规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b)《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

c)《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正);

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f)《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主席令第31号)。

1.3采用的标准

a)《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

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c)《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d)《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e)《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

本项目焦炉大气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执行《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中表2的新建机械化炼焦炉二级标准;其它大气污染物的有组织排放及焦炉烟囱等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外排废水执行《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6-92)表3中焦化行业一级标准;厂区边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III类标准;厂区边界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新扩改标准;废渣则主要参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此外严格执行其它有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及规定。

2.建设地区环境现状

2.1自然环境

2.1.1地理位置

本项目厂址位于梅山钢铁厂区的北侧,其南侧为煤气净化车间用地,东侧和北侧现为农田,并作为预留发展用地,西靠新建综合料场及9号路。工程用地面积约165000m2。

2.1.2气象条件

建设地区的极端最高气温为43°C,极端最低气温-14°C,全年平均气温15.4°C,冬季平均大气压力1025.8hPa,夏季平均大气压力1004hPa,年平均大气压力1015.4hPa;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73%;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降水量为1031.3mm。本地区年最多风向为东风,年平均风速3.3m/s,夏季最多

风向为南风,最小频率风向为西北风。

3. 项目概述

3.1 项目概况

##、2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焦炉移地大修系统工程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新建2×55孔炭化室高6m 的1##、2焦炉,年产干全焦100万t (产品品种为冶金焦);二期工程时再建2×55孔炭化室高6m 的3##、4焦炉,最终形成年产干全焦200万t 的规模,配套分期建设两套干熄焦及相应的汽轮发电站等;主要产品为冶金焦、焦炉煤气及电等。

3.2 车间组成及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备煤车间、炼焦车间、No.1干熄焦装置、焦处理工段生产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以及行政福利设施(二期)。

生产设施和辅助生产设施及行政福利设施主要建设内容表。

序号 系统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

配煤室、粉碎机室及其除尘、焦油渣添加装置、煤塔顶层、煤制样室、带式输送机通廊及转运站等。

1 备煤车间 一期新建2×55孔JN60-6型焦炉(二期再建设2×55孔JN60-6型焦炉)及其配套焦炉机械、煤塔、烟囱、湿法熄焦系统、装煤出焦除尘地面站、粉焦沉淀池等。

2 炼焦车间 干熄焦 一期新建1×140t/h 干熄焦本体、干熄焦锅炉、汽轮发电、除氧给水站及干熄焦装置除尘等,二期建设内容与一期一致。

3 装置 焦台、筛贮焦楼、炉前焦库、带式输送机通廊、转运站、焦制样室、焦处理系统除尘及除尘地面站等。

4

焦处理工段

综合电气室、备煤变电所、筛焦变电所、电信、火灾报警及

工业电视、仪表、生产过程控制、给排水及循环水系统、压

缩空气干燥站、除盐水站、计算机网络系统、机修与仓库。5 辅助生产设施 6

行政福利设施 炼焦综合楼食堂及浴室等(二期)。

3.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

A 规模

1 焦炉炉型JN60-6

2 100

焦炭产量万t/a

3 焦炉孔数孔2×55

4 t/h

干熄焦装置能力1×140

5 MW

汽轮发电站装机容量1×20

B 产品产量

t/a 1010810 干全焦

t/a 968269 其中:> 25mm

1

14 ~ 25mm t/a 10811

t/a 31730

< 14mm

2 t/a 1175.60

沉淀池焦粉

3 t/a 21872.27

干熄焦装置焦粉

4 荒煤气103m3/a439401.6

5 103kWh/a137330

汽轮发电站发电量外供109010

C 原材料

1 t/a 1373130

炼焦用洗精煤

2 kg/a 86

二甲基酮肟

3 kg/a 2856

磷酸三钠

4 t/a 260

复合药剂(缓蚀阻垢剂)

5 t/a 20

HCl(30% wt)

6 t/a 18

Na CO(42% wt)

23

7 t/a 2.1

阻垢剂

8 t/a 0.9

液氨

D 动力消耗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备注生产用水m3/h 185.2

1622.352×103m3/a 1 水

汽轮发电循环水m3/h 6169.50

m3/d 90.62

生活用水

kW 7298

有功功率

kVA 7978

视在功率

2 电

功率因数 0.90

103kWh/a28320

年耗电量

3 t/a 86872

蒸汽

4 生产用压缩空气m3/min15.4 4367.4×103m3/a

5 用净化压缩空气m3/min34.1 16872.36×103m3/a

6 氮气m3/min

7 3427.20×103m3/a

16320t/a 7 t/h 2

除盐水

8 高炉煤气103m3/a852686.72 热值3400kJ/m3

焦炉煤气103m3/a50841.16 热值17432kJ/m3

9

其中:焦炉加热103m3/a50583.16

干熄炉烘炉103m3/a258

E 投资

78760.62

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1

其中:银行借款万元47256.00

31504.62

自有资金万元

2 1509.83

建设期利息万元

3 9285.93

流动资金万元

F 财务预测指标

1 130284.71

销售收入万元/a

2 7512.15

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a

3 112172.00

总成本费用万元/a 年平均值

4 9372.84

利润总额万元/a 年平均值

5 3093.04

所得税万元/a 年平均值

6 6279.80

税后利润万元/a 年平均值

7 % 15.02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前)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位 指 标 备 注

8 % 11.92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9

% 14.08 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

10 7.44 全投资回收期(税前) 年 含建设期1年 11 8.47 全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含建设期1年 12 9.20 自有资金回收期 年 含建设期1年 13 6.33

银行贷款偿还期 年 含建设期1年

14 59595 净现值(i c =7%,税前) 万元 15 33079 净现值(i c =7%,税后) 万元 16 32803

净现值(i c =7%,自有) 万元

17 % 10.47 投资利润率 18 % 18.77 投资利税率 19 % 27.33 资本金利润率 G 职工定员 477 职工定员 人 其中:生产人员 人 422 1

55 管理人员 人 H 总图指标 1 m 2165000 工程用地面积

2 m 2

57800

建构筑物及堆场用地面积

3

% 35 建筑用地系数

m 1900 总长

其中:12.0m 宽

m 600 厂内道路

长度

7.0m 宽 m 1300 4

m 24000 回车场面积 m 3220000 填方 土方 5 工程量

m 350000

挖方

6 % 25 绿化用地率

7 m 2

41250 绿化面积 t/a 5400 运入 道路

8

运输量

t/a

运出

35152

3.4主要工艺流程简述

3.4.1备煤车间

洗精煤经带式输送机输送至配煤室,配合后的煤进入粉碎机室粉碎,最后通过通廊及转运站由带式输送机输送至煤塔顶层。

3.4.2炼焦车间

煤塔中的装炉煤,经计量后由装煤车装入炭化室内,煤料在炭化室内经过高温干馏成为焦炭,并同时产生荒煤气。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空间,经过上升管,桥管进入集气管,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喷洒冷却后送至煤气净化车间进一步处理。焦炉加热用的是混合煤气(高炉煤气掺混部分焦炉煤气),由外部管道引入。焦炉加热产生的废气经烟囱排入大气。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焦罐车内,焦罐车由电机车牵引至干熄焦装置进行熄焦。

干熄焦装置检修时,采用备用的湿法熄焦。红焦用推焦机推出,经拦焦机导入熄焦车内,熄焦车由电机车牵引至熄焦塔下进行湿法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至焦台上,冷却一定时间后送往焦处理系统。

在焦炉装煤时,装煤产生的烟尘被吸入装煤除尘车,通过集尘管道送到除尘地面站经除尘后排至大气。焦炉出焦时产生的烟尘通过带集尘罩的拦焦机吸入集尘管道送到除尘地面站经除尘后排入大气。3.4.3干熄焦装置

红焦在干熄炉中焦炭与惰性气体直接进行热交换,焦炭被冷却至205°C以下,经排焦装置卸到带式输送机上,然后送往焦处理工段。

循环风机将冷却焦炭的惰性气体从干熄炉底部的供气装置鼓入干熄炉内,与红热焦炭逆流换热。自干熄炉排出的热循环气体经一次除尘器除尘后进入干熄焦锅炉换热。由锅炉出来的冷循环气体经专用二

次除尘器除尘后,由循环风机加压,再经热管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干熄炉循环使用。干熄焦锅炉产生的蒸汽送至汽轮机发电站发电。

干熄炉的装料口、排焦口、预存室气体放散、循环气体风机放散、焦炭排出处的振动给料器、密封阀及溜槽、运焦落料点等处的焦尘均送入干熄焦地面除尘站除尘后排放。

一次除尘器及专用二次除尘器分离出的焦粉,由专用的输送设备将其收集在粉焦贮槽内,以备外运。

3.4.4焦处理工段

熄焦后的焦炭经带式输送机输送至筛贮焦楼,焦炭经筛分后分级入槽,以备外运。

焦在筛分、贮运落料等处的焦尘均送入筛贮焦楼及炉前焦库地面除尘站除尘后排放。

本项目备煤、炼焦、干熄焦、焦处理工艺流程分别见下图。

备煤、炼焦、干熄焦、焦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4.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控制措施

4.1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4.1.1大气

4.1.1.1备煤车间

主要污染物为煤尘,其排放源主要有:煤转运站、粉碎机室、煤焦制样室、运煤胶带输送机通廊等。

煤尘主要是在煤运输、装卸、粉碎等操作过程中向大气逸散而形成的污染。

备煤系统的煤尘基本呈面源无组织连续性排放。

4.1.1.2炼焦车间

炼焦车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污染物种类较多,危害性也较大,以下按污染源分类进行具体叙述。

4.1.1.2.1焦炉炉体

炼焦炉体排放出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烟尘、BaP、BSO、NH3、H2S、SO2、NOx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装煤及推焦的操作过程、炉顶与炉门的泄漏等。

炼焦炉在装煤操作中,在装煤孔盖打开、装炉煤由装煤车装入炭化室过程中,原料煤与赤热的炉墙接触后,立即产生大量荒煤气和烟尘从装煤孔逸出,伴随装煤操作其污染呈阵发性。

装煤孔盖、上升管盖等处因存在缝隙从而导致泄漏,造成炉顶污染物的排放,其污染为连续性。

炉门因存在缝隙或不严密处造成泄漏,其污染为连续性。

推焦操作中,在焦炉两侧炉门开启、出焦时产生大量烟尘,从炉门及焦炭中散发出,并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其污染伴随推焦操作呈阵

发性排放。

焦炉炉体污染物基本呈面源无组织排放。

4.1.1.2.2焦炉烟囱

焦炉烟囱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混合燃烧后产生的废气,主要有SO2、NOx及烟尘等,污染物呈有组织高架点源连续性排放。

4.1.1.3熄焦系统

本项目采用干法熄焦,干熄焦系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为干熄炉装料口、排焦口、预存室放散气排放口、循环风机放散口等,主要污染物为焦尘。

本项目湿法熄焦系统为备用。当采用湿法熄焦时,赤热的焦炭送入熄焦塔后,由塔上部喷下的熄焦水熄灭红焦。在熄焦过程中,从熄焦塔顶部出口排放焦尘等大气污染物,伴随熄焦操作其污染物呈有组织阵发性排放。

4.1.1.4焦处理系统

焦处理系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焦尘,其排放源主要有焦台、筛贮焦楼、焦炭运输卸料过程等场所。

4.1.2水体

本项目废水可分为三类,即生活废水、生产净废水和生产废水。

生活废水一般含有CODcr、BOD5、氨氮、悬浮物等,其主要来源于厂内的厕所、卫生间、浴室、食堂等生活设施。

生产净废水主要是干熄焦装置发电循环水的排污水、除盐水站排水等,其水质除水温略有升高和含有少量悬浮物外,所含其它污染物较少。

生产废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接触粉尘废水,主要来自熄焦系统的熄焦废水、干熄炉水封盖及放散装置水封盖的含焦尘废水等,其含有较高浓度的固体悬浮物;其二为含酚氰废水,主要为煤气水封水、各工段地坪冲洗水等。酚氰废水成分较复杂,一般均含有较高浓度的CODcr、BOD5、挥发酚、氰化物、氨氮、石油类等污染物。

4.1.3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除尘系统回收的粉尘。

少量生活垃圾等。

除尘系统回收的粉尘主要为煤、焦炭的颗粒,无毒。

4.1.4噪声

噪声是声源以弹性波方式向空气中辐射的一种压力脉冲,在环境中不积累,声源停止发声,噪声立即消失。

噪声是声波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为由于机械的撞击、磨擦、转动等运动而引起的机械噪声以及由于气流的起伏运动或气动力引起的空气动力性噪声,主要噪声源有:粉碎机、振动筛、引风机、除尘风机、通风机组、汽轮机、干熄焦排焦装置、干熄焦循环风机及循环气体管道、干熄焦锅炉各放散管及各种泵类等。

4.2主要污染源的控制措施

4.2.1大气

4.2.1.1备煤车间

为了控制污染,设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在煤粉碎机室和煤焦制样室均设置侧喷脉冲除尘器,其除尘效率达99.5%以上,经除尘后,除尘器排放口粉尘排放浓度及速率符合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

煤料等转运输送场所,通廊为半封闭设计,以避免煤尘外逸造成污染。

在扬尘场所设计洒水抑尘设施,以防止煤尘逸散造成二次污染。

经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备煤车间的粉尘排放量约为9t/a(一期)。

4.2.1.2炼焦车间

焦炉为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源,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种类繁多、排放量大、危害性强,对此设计采取了多项控制措施,现叙述如下。

4.2.1.2.1焦炉炉体

装煤孔盖采用新型密封结构,增加了其严密性,装煤后用特制泥浆密封炉盖与盖座的间隙,可减少90% ~ 95%的烟尘外逸;上升管盖、桥管承插口采用水封装置,可使外逸烟尘量减少95%;上升管根部,采用编织石棉绳填塞,特制泥浆封闭,可使外逸烟尘量减少90%。炉门采用弹簧刀边炉门、厚炉门框、大保护板,综合强度大,维护简单,调节方便,有效防止炉门泄漏,可使外逸烟尘量减少90 ~ 95%。

装煤时采用高压氨水喷射、顺序装煤及小炉门密封的综合控制措施,可减少外逸烟尘量60%。除尘装煤车采用不燃烧、不洗涤的消烟除尘措施,即将装煤时逸散的烟尘由除尘装煤车上的捕集装置捕集起来送入装煤除尘地面站,控制效率达90%,在除尘地面站设脉冲布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5%。烟尘经净化后,其粉尘排放浓度及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

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

推焦时排放的焦尘经集尘罩捕集,其控制效率可达95%以上,捕集后的焦尘送入焦炉推焦除尘地面站,在除尘地面站设脉冲布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5%。烟尘经净化后,粉尘排放浓度及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

经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焦炉炉体排放的颗粒物浓度小于2.5mg/m3、苯可溶物(BSO)浓度小于0.60mg/m3、苯并(a)芘(BaP)浓度小于0.0025mg/m3,均符合《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经治理后,焦炉炉体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约为431t/a(其中一期215.5t/a)。

4.2.1.2.2焦炉烟囱

焦炉采用已脱硫后的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的混合煤气加热,燃烧废气由125m高的烟囱高空放散,与大气充分混合、扩散、稀释,以减轻其对周围大气的影响,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烟尘、SO2、NOx等。焦炉烟囱各污染物排放速率及浓度均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

经采取上述控制措施后,焦炉烟囱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约638t/a(其中一期319t/a)。

4.2.1.3熄焦

本项目采用干法熄焦,在干熄炉装焦口、排焦口、预存室放散气口、熄焦循环气体放散口等处设烟尘捕集装置,其控制效率可达95%以上,将产生的烟尘送干熄焦除尘地面站除尘。在除尘地面站设高效

脉冲布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达99.5%以上。烟尘经净化后,排放口粉尘浓度及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

干熄焦后,所用的惰性气体经一次除尘后、由干熄焦锅炉回收余热,再经二次除尘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主要扬尘场所设置洒水抑尘措施。

焦炭转运站采取封闭式设计,输送机设密封罩。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干熄焦系统排放的粉尘污染物总量约为56t/a (其中一期28t/a)。

当采用备用湿法熄焦时,熄焦塔高50m,上口尺寸8m×10m。在熄焦塔塔顶设木结构捕尘装置,可将大部分焦尘和水滴捕集下来,捕集效率达80%以上,塔顶排放口粉尘排放浓度、排放速率均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湿熄焦系统排放的粉尘污染物量约为15t/a(其中一期7.5t/a)。

4.2.1.4焦处理工段

对筛贮焦系统产生的污染,设计采取以下控制措施。

在筛焦楼(含炉前焦库)及转运站设置脉冲布袋式除尘器,其除尘效率大于99.5%,其排放口粉尘排放速率及浓度均可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表2的二级标准要求,具体见下表。

经采取上述措施后,焦处理系统排放的粉尘污染物量约为29t/a (一期)。

一期工程各除尘系统粉尘排放浓度及排放速率表

环保教学设计

四年级“环境保护靠大家”教育主题活动设计活动目标: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培养学生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一、图片播放 师:首先想请同学们一起来观看一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有关当前环境污染) 1、教师问:看出来没有,这些图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 生齐答:环境问题。 师: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那么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开展一次以“环境保护靠大家”为主题的活动,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让同学们重新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二、活动过程 1、师:今天,有几位绿色朋友也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大家想认识它们吗? 师:好!就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五位同学上) (1)苹果树(杨越涵):我是来自华北的一棵苹果树,大家都认识我吧!我不仅能净化大地的空气,还能给人们带来甜美的果实。

(2)柳树(赵聆宇):我是来自西湖边上的一棵垂柳。每当冰雪初融、河水开冻,我就吐出嫩芽,把春来报;每当烈日当头,我就把炎热遮挡,孩子、老人都是我的好伙伴。 (3)松树(刘依彤):我是来自大兴安岭的一棵雪松,无论春夏秋冬,我都贡献出自己的一片绿色,而且还为人们提供最优质的木料,美化人类的生活。 (4)竹子(张依果):我是来自四川的一棵新竹,小时候我是大熊猫最喜爱的食物,长大了人们又利用我做成各种用具;夏天用的竹席、凉椅、傣家人喜爱的背篓、楼屋都是由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做成的。(5)梧桐树(郭嘉彤):我是来自蒲江江畔的一棵梧桐树。盛夏,我伸出无数只手掌,为同学们遮挡烈日、遮挡雨滴。 师:原来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如此的优美。可如今,在我们的周围,原本清澈的河流被污水染黑,原本蔚蓝的天空已不再蔚蓝,原本清新的空气也不再清新……养育我们的地球妈妈也已变得重病不堪。 2、同学们,看!地球妈妈来了。下面请欣赏小品《就医》 (一个学生身上披着世界地图,饰演成地球妈妈,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上场) “地球”:环境污染对我的伤害实在是太严重了。现在我全身是病,再不给我治病,我快没命了。医生!医生!(另一个学生装扮成医生上) “医生”:你怎么啦?

《设计环境保护主题邮票》作品创作说明

《设计环境保护主题邮票》作品创作说明 依安县第四小学李岩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是依安县第四小学的综合实践老师李岩,我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数学系,从教两年。今天我参赛的课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活动三《设计环境保护主题邮票》的课件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邮票是用来寄信的,但有不少人把邮票当成藏品称它为“微型博物馆”、“小小艺术殿堂”。别看邮票只有方寸大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在本主题中,学生通过了解邮票的历史、邮票的种类,通过收集不同种类的邮票,制作精美的邮票贴片,欣赏和研究邮票。启发学生开展高尚有益的集邮活动,在欣赏中拓宽知识面,获得审美享受。本主题共有三个活动,活动一制作邮票贴片,活动二邮票展览会,活动三设计环境保护主题邮票,《设计主题邮票》一课在知识体系中作用重大,无论在基础上,还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设计意图 邮票是邮件发送者为邮政服务付费的一种证明,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色,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电话、电子邮件、网上聊天成了

人们越来越常用的通信方式,传统的邮寄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邮票也随之变得陌生。本节课通过设计主题邮票的活动,让学生重新走近邮票,领略邮票的独特魅力。根据教学的需要,我确定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软件,通过动态的演示,将样例和资料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关心环保问题的同时,培养了美术设计能力。 三、课件的制作 通过在网上搜集背景图片、教学主题图、环保主题邮票样例和环境保护、邮票的历史等相关知识,经过复制、粘贴,加以处理,最后整理和完善,制作完成了课件的内容,操作和控制翻页均由单击鼠标和自动播放来实现。 四、课件的应用 下面我就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加以说明: 1.首先,我对封面进行设计,选用具有古典代表意义的水墨 画作为背景图片,并配以艺术字,揭示本课的主题。 2.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综合实践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与生活情感,我的设计如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本环节我在课件中出示了一封没有贴邮票的信封,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经验可以说出这是一封不能邮寄的信。 然后我出示了几张邮票,告诉学生在方寸大小的邮票中,里

环境保护宣传册设计理念

环境保护宣传册 1.现有宣传册的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宣传品多以产品为主题,材质多为纸质看完就没用扔了!这样是一种浪费和二次污染,这就是现有宣传册只做到宣传但对环境的保护宣传还不够,另一面环保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大事支持力度大(现有状况环境质量差,全球性污染严重而且环保适用于社会的发展并成为主流趋势,这方面从近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和可以看出宣传的重要性而且此次大会被誉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场会议) 保护环境人人都能出力!没有阶级性和穷富差异,起到看了宣传册你能记住些什么学会一些什么,而不是现有产品宣传册中的专也术语多,理解不方便受众单一等问题2.宣传册的竞争对象 环保宣传册制造商、工艺广告商 3.创作主题 主要以绿色、清新、和谐、原生态、循环可再用为主题并突出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4.宣传册的面向群体 大众群体 5.宣传册的表现手法 宣传册表现手法 (从动物的视角出发看现在环境,何况人们是是懂得享受与创造的,这样进行一个反衬连动物都知道适宜自己的环境适合生存何况人!突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其中以一些灰色系图片宣传污染对动物及人类居住环境的危害!还有就是以文字方式评价现在的生活环境的危害和污染环境的潜在危害并给以插图。 最后以一些清新自然和谐的图片表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可以达到的效果,与之前的灰色系图片形成对比(其中可以插入一些过度图片或对比图片等,体现我们保护环境可以怎么做或应该怎么做)起到看了宣传册你能记住些什么学会写什么,而不是现有产品宣传册中的专也术语多,理解不方便受众单一等问题。 文字信息以全球最适宜居住城市为典范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体现保护环境的意义与可以得到的结果。 6.宣传册参照摹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神工环保宣传册设计- 上海千贺广告北京基金会画册设计环保画册设计昱龄环保宣传册设计包头市十一届三次会议政协会议材料《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宣传手册》7.宣传册成品效果 三折页环保宣传册,其中还包含骑马钉环保知识单。 封面以灰色系为主体,重点突出帮助与动物面对环境污染的无助,以插图为主。 背页以文字穿插为主,重点突出环境保护,在错落的字体起伏间突出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说明

共 3 页第 1 页说明 一、对建设方案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根据项目详细外业勘测,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施工图设计在建设方案文件基础上,对本篇章进行了优化。 二、公路工程及设施与沿线自然环境的协调情况及采取的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会对周围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为充分体现“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公路设计新理念,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并采取必要措施实现节能减排,为实现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而尽力。 本项目位于山区,沿线建筑物较多,土地以耕地为主。公路建设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因工程建设引起的粉尘污染等问题。公路运营期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交通噪音对沿线居民休息、学校教学的影响,同时还有路面排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结合环境特点,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工程采取必要的、可行的工程措施,切实做好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工作,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防止大气污染。 2.1 节能减排 1、老路面层、基层挖除后的利用。 老路挖除的沥青面层和拳石基层,可作为新建路段路基的填筑材料。 2、拆除盖板、梁板的利用。 拆除的盖板、梁板可砌筑石砌边沟或做河底铺砌。 3、护栏板的利用。 全线拆除的护栏板可重复利用。 4、行道树的利用。 全线尽量保留原道路两侧行道树,不能保留的尽量采用移植,减少砍伐。 2.2 土地资源的影响及措施 公路建设必将占用土地资源,这将对当地百姓生活、生产和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本工程仅牵扯拌合站及预制场的临时占地,取土前清除表层种植土,集中堆放,取土后再将表土返回,并恢复植被。 2.3 基础设施的影响及措施 本项目的建设会拆迁电力、电讯线路,对原有道路产生挤占和改移,将对社会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对拆迁电力、电讯线路等给予拆迁补偿,对横穿公路的管线按照管线部门技术要求进行管线保护; (2)对原有道路的大修,均本着不降低原有道路标准的原则。 2.4 对沿线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及措施 公路的修建必然要对沿线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影响,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 (1)在线形设计中,尽量减少大填大挖路段,方便沿线群众出行和生产; (2)穿线灌溉渠道设置涵洞或设置倒虹吸,便于农田灌溉。 2.5 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措施 为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在设计中根据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社会环境特征,尽量对原有的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加以保护,从设计、施工到养护全过程、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恢复生态原貌,使公路主体工程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为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环境,在路基填、挖处,在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在路堑上方设置挡水埝;在路堑两侧设置路肩排水沟,在路堤坡脚以外设置排水沟,沟底纵坡较大时进行铺砌; (2)路堑、路堤边坡均采取了植被防护或圬工工程防护,防止坡面水土流失,稳固边坡。 三、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依据、原则 3.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1991年;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

环保设计专业技术方案

目录 一、工程简况2 二、废水的水质及废水治理设计依据2 三、废水治理设计达到的目标、原则3 四、污水治理的设计范围3 五、工艺流程及说明4 六.自控简述7 七.废水站总体设计7 八、运行成本分析8 九、服务承诺9 十、投资概算9 一、工程简况 环达电子有限公司位于增城市石滩镇三江。由于工厂雇用的员工均在厂内食宿,员工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生活废水,废水中含主要污染物为SS、COD、磷酸盐等。根据该企业提供准确数据,该企业每排放废水量为189吨。经甲方委托,我司特设计废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190吨/日(日运行12小时)。 我公司技术人员于甲方现场勘察后,依据环境工程设计标准,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并结合以往对类似工程的实际施工经验,特制定如下的废水治理工程的工程设计方案,以使该公司所排放的废水经过治理

后各项指标达到环境保护相关标准的要求排放。 二、废水的水质及废水治理设计依据 (一)、废水的水质(见表1) 根据我公司对以往工程实施经验推算该公司的水质如下(除PH外,其余单位均为mg/L): 污染物名称PH COD BOD SS 总磷氨氮油类5≤10 6生活污水~9 ≤300 ≤≤5 150 ≤25 ≤150 特别要求厨房排出废水采取隔油后再排至污水处理调节池,其余厕所污水先经三级以上化粪池后再排至污水处理调节池。 (二)、废水治理的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4、《环境工程手册》; 5、《水污染防治技术手册》; 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设计》;7. 8、建设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

安全设计专篇

安全设计专篇

附件4 陆上石油天然气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编写指导书(长输管道部分) 1 设计依据 1.1 依据的批准文件 列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所依据的批准文件和相关的合法证明文件名称、编制单位、发文单位、日期、文件号等相关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文件: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开发方案)及批复文件; 建设项目设计委托书(任务书、合同书); 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及备案文件等。 1.2 遵循的主要法律法规 列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应遵循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等。 1.3 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列出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执行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规程和规范(如有修订以最新修订版本为准)。若文件较多,可分类列出。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标准规范: 《石油天然气工业输送钢管交货技术条件》 (GB/T97 11.1-199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3-200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1999) 《原油和天然气输送管道穿跨越工程设计规范》 (SY/T00 15-98)《石油设施电气装置场所分类》(SY/T0025-95) 《石油天然气工程总图设计规范》(SY/T0048-2000) 《输油(气)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SY/T0450-2004) 《石油工业动火作业安全规程》(SY/T5858-2004)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使用规范》(SY6503-2000) 《石油天然气安全规程》(AQ2012-2007) 1.4 与安全设施设计相关的其他设计依据 2 工程概述 2.1 建设项目概况 2.1.1 项目简况 依据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简要说明工程建设地点、输送介质、工艺、设计输送能力、设计压力、管道长度、管径以及站场设置、工程难点地段等。 2.1.2 环境概述 1)自然环境:气象条件(见附表1 沿线主要气象资料统计表);水文条件;土壤及腐蚀性;植被;地形地貌(见附表2沿线地貌区域划分统计表);沿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抗震设防烈度及地震断裂带分布等。 2)社会条件:沿线交通、人文、经济、规划、建(构)筑物状况等。 2.1.3 物料 按标准列表说明工程所涉及的原油、天然气等流体的性质。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提要:结合各个组团的景观设计及周边绿地,适当种植大乔木,小灌木等适应洛阳地区树种,结合休闲绿地,创造宜人的社区环境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 本项目位于漳州市芗城区东南角、芗城区与龙文区的连接地带,东侧是城市主干道-九龙大道,南侧是规划中的下洲路和诗浦中、小学。西临规划中的丹霞路,北侧是建设中的住宅区及已建成的闽南综合大市场。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2680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4996平方米。本次规划为zz小区一期的Ⅱ、Ⅲ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本次方案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的小高层、高层住宅;12-18层二类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公建会所、八班幼儿园。 一、建筑部分 高层住宅部分为分体式空调,备用发电机房、高低压变配电室、水池、泵房等分区域均设于地下一层。 (一)发电机房、泵房等设备用房墙体采用190空心砖砌,内墙面与顶棚均作内贴矿棉毡,外包铝板网吸音墙。 (二)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水池选用玻

璃钢水池,以确保生活用水水质要求。 (三)地下一层发电机房及厨房的烟囱结合主楼直上屋顶,实现高空排放。 (四)Ⅱ、Ⅲ区分组团分设若干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小于70米。沿小区内主干道及人流密集处设若干废物箱,间距约为50米。 (五)结合各个组团的景观设计及周边绿地,适当种植大乔木,小灌木等适应洛阳地区树种,结合休闲绿地,创造宜人的社区环境。同时能起到很好的隔声减噪的作用。 二、给排水部分 (一)本工程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室内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二)本工程水泵房设于Ⅱ地块3#楼地下室,水泵均采用减振及减噪措施。 (三)生活水池选用玻璃钢水池,屋顶水箱采用玻璃钢水箱,并设置有水箱自动清洗设备,提高用水水质,地下生活水池单独设置,减小用水循环时间 (四)洁具采用节水型。 三、电气部分 本工程电气产品均为无噪声无污染环保型产品,对环境无影响。 (二)柴油发电机组原则上为消防应急专用,机组放在

环境保护及道路景观设计说明

4.6.13环境保护及道路景观设计 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依托,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道路建设是一项对社会、经济影响深远的开发性活动,其施工建设和通车运营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必须妥善处理项目实施和保护环境的相互关系。 因此,设计过程中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减少环境污染,防止水土流失,促进良性循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6.12.1设计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以治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具体如下: (1)环境保护设计应贯穿于项目各阶段或主体工程设计的各个组成部分,使道路、桥涵、互通立交和沿线设施与自然景观相协调。 (2)路线布设尽量与沿线地形、地物、环境、文物、景观及城市规划相协调,少占地、少拆迁,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3)做好道路绿化、美化设计,结合沿线地形、地物、地质等不同情况,种植各种适生的灌木、乔木和花卉;路基防护以植草为主,尽量减小大面积浆砌片石而造成的视觉污染。 (4)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对沿线环境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 根据本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地域特点,在路线布设与横断面布置时尽量结合地形、地貌,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现 1

有的植被资源。 绿化设计在满足基本防护功能,达到相关标准的前提下,着重恢复和重建景观,防止水土流失,尽可能美化路容路貌,改善行车环境;同时解决好沿线噪声治理和污水处理问题,尽可能地改善和提高道路环境质量。 景观、绿化设计首先要服从道路的交通功能,使行车视线通畅。突出绿地内交通标志,诱导行车,保证行车安全。 植物配置上同时考虑其功能性和景观性,尽量做到“常绿树与落叶树结合、快长树与慢长树结合,乔、灌、草相结合”。 注意选用季相不同的植物,利用叶、花、果、枝条形成色彩对比强烈、层次丰富的景观,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 4.6.12.2环境保护设计及措施 (1) 总体平面布置 在道路平面布置设计时,全面考虑沿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量节省耕地、林地,绕避重要的工业园区及居民集中区等环境敏感点;顾及与水利设施、电力电讯等的位置关系,减少拆迁和占地,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3) 路基设计 施工料场,应考虑其位置、开采方式、数量等对坡面植被、河道等的影响。 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充分利用挖方调运土方,减少废方。对弃方的位置、数量应考虑其对自然环境、水土流失的影响等,并进行防护和绿化设计。 (4) 做好路基路面的防护与排水、桥涵系统的综合设计 为防止路基边坡受到冲刷和水土流失,在路基防护设计中采用柔性支挡、浆砌片石拱型骨架护坡、浆砌片石人字骨架护坡、 2

环境保护设计说明

1设计概述 本项目地处江苏西南部,地区经济发达,在环境保护设计中,不仅要给使用者以良好的视觉,而且要结合本项目特点,在对工程污染进行防治结合的同时,做出经济合理,使用可靠,技术先进的设计,使公路与周围自然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本标段分两部分K214+712~K222+200和K233+400~K243+9800,共计全长18.068km。 2设计依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②《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90)17号部长令 ③《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 ④《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试用)》(JTJ/T 005-96) ⑤其他有关本项目环保方面的规定,审查意见及指导意见等。 3公路环境保护设计 3.1保护土地资源 在公路改造设计时,与地方政府充分协商,尽量节省耕地、林地,注意避让重要城镇、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风景区等环境敏感区,平、纵、横设计时,尽可能顺应地形,兼顾水利设施、水产养殖等的位置关系,减少拆迁、占地。在充分论证取土场复垦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取土场的地点、数量及取土方式。优化路基填土高度及取土方案,多利用工业废渣,以减少工程用土给地方土地资源带来的压力,同时注意弃土堆位置与地方规划相结合,并做好防排水工作 3.2社会环境保护 在认真调查基础上,为保证当地农业、养殖业的生产及公路两侧的社会与经济交往,对平交道口的设置位置及数量进行优化设计。使公路对社会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3.3水土保持及水资源保护 在设计中认真做好路基防护、边沟排水、桥涵系统等设计,尽可能减少对农业的资源、农田水利系统的影响。对公路用地范围内进行了美化绿化设计,中央分隔带进行植树、植草,道路两侧植树,利用公路绿化补偿对植被的破坏;花草、树木结合,尽快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3.4景观与绿化设计 在施工图设计中,对路线平、纵、横进行进一步优化设计,采用合理的公路平、纵、横设计技术标准与指标,做好线型的平纵组合,使公路与自然融为一体,为公路使用者有一个良好的视觉环境。 中央分隔带植草绿化,结合防眩需要,栽植四季常绿有很好观赏价值的常青松(柏)树;路线靠近或穿越城镇段落,两侧植常青树类如黄杨和金丝垂柳等,使之成为一道新的人文景观。 4施工期环保措施 由于施工地区靠近城镇、村庄,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也不容忽视,在施工中需注意施工方法并注意以下事项: 4.1保护耕地、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临时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料场、拌和场尽量选择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施工营地尽量租用现有房屋及场地。 4.2水质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营地和材料堆场的位置应尽量远离沿线水源。施工营地作好生活废水及含油废水的处理措施,建立垃圾站以集中堆放及收集垃圾,垃圾站应远离水源。 4.3大气环境防治措施 必须配备足够的洒水车,施工便道、未完成路面应经常洒水,在敏感路段增铺草垫,尽量减少道路扬尘的产生。 筑路材料运输中,应采用袋装料,尽量减少给沿线农田、村庄带来的环境污染。 沥青混凝土拌和场及沥青、燃料油仓库应选择在人口稀少、自然通风、远离河流的开阔平坦地方,以减少对居民区的大气污染和对水质环境的污染,并应设防火急救措施。 沥青混凝土拌和机和水泥混凝土搅拌机应有防尘措施。

环保网站详细设计

网站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1引言 20世纪以来,科技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人类得以创造出以前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国家或地区之间贫富差距扩大等全球性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对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特别是这几年地球生态环境被破坏很大,造成了很多水土流失,动物灭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1.1编写目的 在网站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一致性——符合网站的定位思想,各页面之间要有连续性; 易用性——系统设计制作使用的技术对使用者的专业技能没有特殊要求,方便个人和客户的使用; 高效性——网站页面的设计简洁、美观,尽可能地提高浏览速度,突出主要信息。导航系统在层次清晰的同时方便浏览者对相关信息和服务的访问; 可扩展性——为保证网站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系统建设的阶段性,尽量减少模块间的连动设计,便于今后系统扩展与升级; 安全稳定性——在充分考虑网站功能的同时,应格外重视网站的安全和稳定性; 多用户——考虑到网站的使用者同时操作的情况,系统支持多人操作; 可移植性原则——采用的开发技术不仅满足现在的应用需求,而且要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以后的升级、移植工作方便,降低二次开发成本。 1.2背景 网络:计算机宽带网络 主机:奔腾 Pentium 以上的处理器 显示器:VGA 以上的版本 2.软件: 服务器端-- Windows Server 2000 服务器版操作系统 Web 服务器 IIS 5.0 动态服务器网页运行环境 ASP 3.0 SQL Server 2000 服务器版 客户端-- Windows 98 以上的视窗操作系统 网页浏览器 Internet Explorer 4.0 支持 Flash 5.0 动画播放 2设计概述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说明

延安新区北区上林华府住宅小区一 期一标段工程 建筑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上林华府一期一标段项目部 2017年 4月 20日

目录第一节编制依据 第二节环境管理目标 第三节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第四节水污染防治措施 第五节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六节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第七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第八节油料、化学品的控制 第九节环境监测和测量 第十节环境保护应急准备和响应

第一节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3、延安市有关法规及强制性标准 4、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节环境管理目标 为保护施工现场周边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以人为本”,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环境保护目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文明施工、保护文物、保护市政设施和院内绿化。 环境保护指标: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满足国家和天津市有关法规的要求。保护城市生态,减少公众对施工活动的投诉。 第三节环境管理因素分析及组织机构 1、环境管理因素分析 本工程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污水排放、粉尘、噪音、运输遗洒、光污染等,环境因素清单为:

2、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在充分识别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绿色生产”。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第四节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有以下几种: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雨水、生活废水、搅拌及各种车辆清洗废水等。 1、根据不同施工地区排水网的走向和过载能力,选择合适的排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基坑降水抽排的地下水经三级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2在工程开工前完成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保证工地排水和废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排水不外溢、不堵塞、水质达标。 3、雨季施工时制定有效的排水措施,钻(冲)孔桩的施工现场有有效的废浆处理

环境保护篇建筑总说明

环境保护篇 10.1建筑专业 10.1.1设计依据 审查通过的环评报告 关于颁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87)国环字第00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 10.1.2污染情况:本工程为研发楼及其配套设施。主要污染源来自建筑内部产生 的普通固体生活垃圾;地下机动车库排放的废气;餐饮部分厨房排放的油烟、污水等。 10.1.3固体垃圾处理:垃圾采用专用垃圾收集箱、桶,采用塑料垃圾袋由专人收 集到垃圾房,再转送至城市垃圾站统一处理。垃圾房布置在4#楼底层东南角。 10.1.4废气处理:地下机动车库排放的废气经排烟井道排至室外,排风口与环境 敏感目标的间距不小于10m,排风口朝向人员活动区域时,其底部离地面不应小于 2.5m,排风口设在非人员活动绿化地带内时,其底部离地不低于1m。餐饮部分厨房排放的烟气经净化处理后由排烟井道排至室外。10.1.5噪声控制:建筑后退城市主干道张东路18m,道路与建筑物之间设置10 米宽城市绿化带阻隔城市噪声。建筑主体后退规划一路和规划二路的距离均不小于8米,基地内产生噪声的房间尽量布置在远离环境敏感建筑物的地方。车库坡道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为10m以上,符合噪声控制要求。 对噪声较大的设备用房采取选用密闭隔声门,并在墙面、顶棚做吸声隔声处理的方法降低噪声干扰。室内噪声水平保证低于45dB。 10.1.6污水处理:餐饮部分厨房排放的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道。10.2给排水专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doc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机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十时微个秒毫兆秒度项目,包括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引进项目等一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四条本规定有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执行。 第二章各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五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 三、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该管理办法之附件1或附件2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三、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 四、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五、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中国环境保护徽图设计及使用说明教案

《中国环境保护徽图设计及使用说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环保标志,丰富环保知识; 2、在生活实践中能更好的宣传环保。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环保标志的寓意。 教学设计: 一、中国环境保护徽: “中国环境保护徽”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象征地球,说明地球只有一个,这是我们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 1、徽标上端图案基本结构与组合同联合国环境保护徽相近,说明环境保护事业是全球性的,它为全世界所关注。在当今时代,日益恶化的环境告诫人们:环境保护事业与全人类生存休戚相关。 2、上端图案绿色橄榄枝,既代表和平、安宁,又代表一切植物和生态环境,象征绿色在召唤,人们应当知道:绿色的消失,就会使生态失去平衡,就是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 3、图形的蓝色块,代表蓝天与碧水,泛指大气与水体,太阳代表宇宙空间,山与水借用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从形象上增强中国特色。说明我们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对污染的监督与治理,使天长蓝、水长清、山长

绿,让人们永远生活在美好环境中。图案基本色调采用明快,洁白的颜色,代表洁净,无污染的大气。 4、下端ZHB为Zhong Guo Huan Bao(中国环保)的缩写,标明这是环境保护徽。 二、循环再生标志(回收标志): 这是个形状特殊三角形的三箭头标志,就是在这几年在全世界变得十分流行起来的循环再生标志,有人把它简称为回收标志。它被印在各种各样的商品和商品的包装上,在可乐、雪碧的易拉罐上你就能找到它。这个特殊的三角形标志有两方面的含义: 1、它提醒人们,在使用完印有这种标志的商品后包装后,请把它送去回收,而不要把它当作垃圾扔掉。 2、它标志着商品或商品的包装是用可再生的材料做的,因此是有益于环境和保护地球的。 许多关心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资源的人只买印有这个标志的商品,因为多使用可回收、可循环再生的东西,就会减少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三、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 1.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象征自然生态; 2.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 住宅小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环保专篇 本项目位于漳州市芗城区东南角、芗城区与龙文区的连接地带,东侧是城市主干道-九龙大道,南侧是规划中的下洲路和诗浦中、小学。西临规划中的丹霞路,北侧是建设中的住宅区及已建成的闽南综合大市场。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9578.0平方米,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2680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4996平方米。本次规划为zz小区一期的Ⅱ、Ⅲ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35176.93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5913.7平方米。本次方案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的小高层、高层住宅;12-18层二类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公建会所、八班幼儿园。 一、建筑部分 高层住宅部分为分体式空调,备用发电机房、高低压变配电室、水池、泵房等分区域均设于地下一层。 (一)发电机房、泵房等设备用房墙体采用190空心砖砌,内墙面与顶棚均作内贴矿棉毡,外包铝板网吸音墙。 (二)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水池选用玻璃钢水池,以确保生活用水水质要求。 (三)地下一层发电机房及厨房的烟囱结合主楼直上屋顶,实现高空排放。 (四)Ⅱ、Ⅲ区分组团分设若干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小于70米。沿小区内主干道及人流密集处设若干废物箱,间距约为50米。 (五)结合各个组团的景观设计及周边绿地,适当种植大乔木,小灌木等适应洛阳地区树种,结合休闲绿地,创造宜人的社区环境。同时能起到很好的隔声减噪的作用。 二、给排水部分 (一)本工程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室内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二)本工程水泵房设于Ⅱ地块3#楼地下室,水泵均采用减振及减噪措施。 (三)生活水池选用玻璃钢水池,屋顶水箱采用玻璃钢水箱,并设置有水箱自动清洗设备,提高用水水质,地下生活水池单独设置,减小用水循环时间 (四)洁具采用节水型。 三、电气部分 (一)本工程电气产品均为无噪声无污染环保型产品,对环境无影响。 (二)柴油发电机组原则上为消防应急专用,机组放在地下层,可利用大地本身及建筑结构墙体对噪声的吸收,以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机组排烟管道上装有消声器,以降低排气噪声;机组底座安装减震垫;柴油机废气利用竖井排放高空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四、通风部分 (一)选用高效、节能、低噪音和低振动的设备。主要有风机、水泵。 (二)对噪音较大的设备采用隔音消音处理,包括设置通风、风管上设消音器、机房设吸音板等。 (三)对有振动的设备采用隔振措施,包括采用橡胶或弹簧减振器,弹性吊架、柔性接头等。 (四)发电机组配置排烟消声装置,排烟管接至高层屋面排放。 感谢您的阅读!

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这篇教学设计,重在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探索保护环境的方法,理解“崇尚绿色生活,确立低碳生活”一环护理念的重要性,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节约能源,有意识的关心和爱护环境。 本课教学,通过课前气候问题的小调查及本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唤起学生节约能源,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崇尚绿色生活,确立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根据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采用图片导入,唤起注意到交流展示,认识危害到互动探究,形成共识再到保护环境,重在行动,最后为布置作业,强化意识共五个部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提问的数量与质量,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并最终关注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探索保护环境的方法,理解“崇尚绿色生活,确立低碳生活”一环护理念的重要性,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节约能源,有意识的关心和爱护环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气候问题的小调查及本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迫切性,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能力也有责任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唤起学生节约能源,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崇尚绿色生活,确立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探索保护环境的方法,理解“崇尚绿色生活,确立低碳生活”一环护理念的重要性,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节约能源,有意识的关心和爱护环境。 【教学难点】唤起学生节约能源,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树立“崇尚绿色生活,确立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教学准备】 1、请学生课前通过对家乡环境问题的小调查,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 2、多媒体投影片

环境艺术设计说明

环境艺术设计(宾馆空间设计)说明 一、宾馆空间概述 宾馆——能够以“夜”为时间单位向各类旅游客人提供餐饮及相关服务的住宿设施,也可称为宾馆、酒店旅馆、旅社、度假村等。宾馆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配置,当公差旅行与闲暇旅行越来越相互融合的今天。宾馆必须要满足这一类旅行者相互重叠的要求和渴望。宾馆要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它要成为集工作、消遣、集会、与家人娱乐、餐饮以及购物为一体的场所,是一个浓缩的社会、一个城市中的城市。它不仅给外来旅客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当地客人提供了一个高级的、服务全面的特殊场所。现代宾馆的功能早己超越了传统旅店的功能概念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宾馆的服务更加完善、更加具有针对性。研究社会不同的消费人群,确立消费目标和市场经营目标,并根据目标需要来思考宾馆的投资与建设规模以及等级定位,这使得现代宾馆的经营始终朝着各具特色的方向发展。而特色则指:完善的功能配套与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突出的视觉感受和建筑形式。在传统的意义上宾馆是为客人提供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因此尽可能地把空间和服务按家庭生活的模式进行设置。但事实证明这种理想化的经营方式是不客观的,宾馆就是宾馆,它不管对于外来客人或是本地客人都是一个优雅特殊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家的概念,现在已没有任何客人想入住到一个像自己家一样的宾馆里去,人们尽可能地想在其中领略到与之不同的生活方式,体验不同的新感觉。很多高科技办公、生活设备已成为室内必备用品,同时,对娱乐项目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二、宾馆空间的分类 不同类型宾馆在世界各地的出现和变迁主要有四大诱因:交通、经济、社会与文化、科技,而前两者是最重要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宾馆业从服务的单一性发展到多样个性,从规模发展到大、中、小兼具的多种规模,从小资本发展到大资本,从独立经营发展到综合性多边复型经营,经历了大约一个世纪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始终被全球和地区经济的状况所牵动和制约着,资者和专家们根据对投资能力、地理位置、客源构成、市场评估、成本预算等内容的研究和判断,择并确定宾馆的类型和性质,这样做是非常必要的,这个阶段的工作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谨慎的、服个人喜好、听取专家建议、客观而专业化的理性过程。宾馆的分类实际上是一个立体交错的结构,可以按地理位置划分,可以按规模大小划分,可以按星级标准划分。也可以按客源性质划分,还可以按经营方式划分。但无论按哪个方法划分,都会兼有其他各种划分的内容。为了便于记忆和比较,这里先以宾馆的功能性质和星级标准来划分类别,并概述各自的特征。 1、都市宾馆 都市宾馆:在城市的心脏位置,周边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被很多名贵的精品店包围;高尚而精熟的服务水准;不乏历史故事和世界名人的足迹;具有出自名师的优雅华贵的室内设计并拥有著名艺术家作品和大量古董的收藏;拥有世界级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品牌声望。这些要素构筑了一个典型的“城市豪华宾馆”的模式。如果忽略这些要素的完整性,取其几点便欲建设“豪华宾馆”,显然是不可能的。即使另外增加一些不小的功能,如多功能会议大厅、大型的夜总会或洗浴中心等,也许可以成为任何一种类型的高档宾馆,但都不能成为真正意义的“豪华宾馆”,否则会给投资者对宾馆的定位造成误导。毕竟,准确的定位是宾馆的生命。事实上,这类“城市豪华宾馆”不是现代人刻意创作的结果,而是由丰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积淀、沿革和发展而来的。其老城、老街、老房子、老牌号、老人缘、老名气一一沿承至今,又融入了现代化都市的精华,恰当地增添了最新的科技成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 规定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工业、交通、水利、农林、商业、卫生、文教、科研、旅游、市政、机场等对环境有影响的新建、扩建、改建和十时微个秒毫兆秒度项目,包括区域开发建设项目以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的引进项目等一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四条本规定有建设项目的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负责执行。 第二章各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 第五条环境保护设计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设计程序进行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审制度执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制度。 第六条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中应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等有关资料,对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简要说明,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分析; 三、当地环保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四、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可行性研究(设计任务书)阶段: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规定,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必须按该管理办法之附件1或附件2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书中应有环境保护的专门论述,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 三、资源开发可能引起的生态变化; 四、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五、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或环境影响分析; 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八条初步设计阶段: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必须有环境保护篇(章),具体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审批意见所确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篇(章)应包含下列内容: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名称、数量、浓度或 强度及排放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