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数学优秀教案

高三数学优秀教案

高三数学优秀教案

【篇一: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大赛获奖作品汇编】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一、教材分析

本小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必修(一)》(人

教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学习对数函数的定义、图象、性质及初步应用。

对数函数是继指数函数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初等函数,无论从知识或

思想方法的角度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都有许多类似之处。与指数函

数相比,对数函数所涉及的知识更丰富、方法更灵活,能力要求也

更高。学习对数函数是对指数函数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深化和提高,也为解决函数综合问题及其在实际上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虽然

这个内容十分熟悉,但新教材做了一定的改动,如何设计能够符合

新课标理念,是人们十分关注的,正因如此,本人选择这课题立求

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学生,仍保留着初中生许多学习特点,能力发

展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折阶段,但更注重形象思维。由于

函数概念十分抽象,又以对数运算为基础,同时,初中函数教学要

求降低,初中生运算能力有所下降,这双重问题增加了对数函数教

学的难度。教师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教学中要控制要求的拔高,关

注学习过程。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以建构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新课标基本理念为依据进行

设计的,针对学生的学习背景,对数函数的教学首先要挖掘其知识

背景贴近学生实际,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

交给学生,为他们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确实改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实例,直观了解对数函数模型所刻画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2.能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图象类比指数函数,探索

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掌握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底数对对数函数值变化

的影响.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背景材料→ 引出课题→ 函数图象→ 函数性质→问题解

决→归纳小结

(一)熟悉背景、引入课题

1.让学生看材料:

材料1(幻灯):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之谜:一九七二年,马王堆

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掘西汉辛追遗尸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

还好,是世界上发现的首例历史悠久的湿尸。大家知道,世界发现

的不腐之尸都是在干燥的环境风干而成,譬如沙漠环境,这类干尸

虽然肌肤未腐,是因为干燥不利细菌繁殖,但关节和一般人死后一样,是僵硬的,而马王堆辛追夫人却是在湿润的环境中保存二千多年,而且关节可以活动。人们最关注有两个问题,第一:怎么鉴定

尸体的年份?第二:是什么环境使尸体未腐?其中第一个问题与数

学有关。

图 4—1

(如图 4—1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日前奇迹般地“复

活”了)

那么,考古学家是怎么计算出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沉睡”近2200年?上面已经知道考古学家是通过提取尸体的残留物碳14的残留量p,利用

t?logp 57302

估算尸体出土的年代,不难发现:对每一个碳14的含量的取值,通过这个对

应关系,

生物死亡年数t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从而t是p的函数;

如图4—2材料2(幻灯):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

个 ??,

如果要求这种细胞经过多少次分裂,大约可以得到细胞1万个,10

万个 ??,

不难发现:分裂次数y就是要得到的细胞个数x的函数,即y?log2x;图 4—2

1.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函数的特征:含有对数符号,底数是常数,真

数是变量,从而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y?logax(a?0,且a?1)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1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指数函数类似,都是形式定义,注意辨别.如:注意:○

x2 对数函数对底数的限制:(a?0,都不是对数函数.○5y?2log2x,y?log5

且a?1).

3.根据对数函数定义填空;

例1 (1)函数 y=logax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其中a0,a≠1)

(2) 函数y=loga(4-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其中a0,a≠1)说明:本例主要考察对数函数定义中底数和定义域的限制,加深对概念的

解,所以把教材中的解答题改为填空题,节省时间,点到为止,以

避免挖深、拓展、引入复合函数的概念。

[设计意图:新课标强调“考虑到多数高中生的认知特点,为了有助

于他们对函数概念本质的理解,不妨从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实际

问题入手”。因此,新课引入不是按旧教材从反函数出发,而是选择

从两个材料引出对数函数的概念,让学生熟悉它的知识背景,初步

感受对数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的又一重要数学模型。这样处理,对

数函数显得不抽象,学生容易接受,降低了新课教学的起点] 2

(二)尝试画图、形成感知

1.确定探究问题

教师:当我们知道对数函数的定义之后,紧接着需要探讨什么问题?学生1: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师:你能类比前面研究指数函数的思路,提出研究对数函数图象

和性质的方

法吗?

学生2:先画图象,再根据图象得出性质

教师:画对数函数的图象是否象指数函数那样也需要分类?

学生3:按a?1和0?a?1分类讨论

教师:观察图象主要看哪几个特征?

学生4:从图象的形状、位置、升降、定点等角度去识图

教师:在明确了探究方向后,下面,按以下步骤共同探究对数函数的图象:步骤一:(1)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y?log2xy?log1x

2

(2)用描点法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对数函数的图象

y?log3xy?log1x

3

步骤二:观察对数函数y?log2x、y?log3x与y?log1x、y?log1x 的图象特

23

征,看看它们有那些异同点。

步骤三: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选取底数a(a?0,且a?1)的若干个不同的值,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相应对数函数的图象。观察图象,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步骤四:规纳出能体现对数函数的代表性图象

步骤五:作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图象的比较

2.学生探究成果

(1)如图 4—3、4—4较为熟练地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对数函数

y?log2x、

y?log1x、 y?log3x、y?log1x的图象

23

图4—3

图4—4

(2)如图4—5学生选取底数a=1/4、1/5、1/6、1/10、4、5、6、10,并推

荐几位代表上台演示‘几何画板’,得到相应对数函数的图象。由于学生自己动手,加上‘几何画板’的强大作图功能,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底数a是如何影响函数y?logax(a?0,且a?1)图象的变化。

图4—5

(3)有了这种画图感知的过程以及学习指数函数的经验,学生很明确y = loga x (a1)、y = loga x (0a1) 的图象代表对数函数的两种情形。(图4—6)

【篇二:高中优秀教案设计】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高中数学必修1第2.1.3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从形与数两方面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学

会利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初步掌握利用函数图象和

单调性定义判断、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定义的探究,渗透数形结合数学思

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

对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知识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

严谨论证的良好思维习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及证明.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严格的逻辑语言证明函数的性质,并在今后解决初等函数的性质、求函数的值域、不等式及比较两个

数的大小等方面有广泛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归纳抽象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以及根据定义证明函数的

单调性.

由于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常常要综合运用一些知识(如不等式、因式分解、配方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等)所以判断或证明函

数的单调性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材分析】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把自变量的

变化方向和函数值的变化方向定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本节课在教

材中的作用如下

(1)函数的单调性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初中数学的许多

内容在解决函数的某些问题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前

一节内容函数的概念和图像知识的延续有密切的联系;函数的单调

性一节中的知识是它和后面的函数奇偶性,合称为函数的简单性质,是今后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其他函数单调性的理论

基础。

(2)函数的单调性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这节课通过对

具体函数图像的归纳和抽象,概括出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或

减函数的准确定义,明确指出函数的增减性是相对于某个区间来说的。教材中判断函数的增减性,既有从图像上进行观察的直观方法,又有根据其定义进行逻辑推理的严格证明方法,最后将两种方法统

一起来,形成根据观察图像得出猜想结论,进而用推理证明猜想的

体系。同时还要综合利用前面的知识解决函数单调性的一些问题,

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3)函数的单调性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在解决函数值域、定义域、不等式、比较两数大小等具体问题中均需用到函数的单调性;同时

在这一节中利用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数形结合思想将贯穿于

我们整个数学教学。

因此“函数的单调性”在中学数学内容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体

现了函数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点,在利用函数观点解决问题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重要方式和途径。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上看,学生已经学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

数等简单函数,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表示,能画出一些简单函数的

图像,从图像的直观变化,学生能粗略的得到函数增减性的定义,

所以引入函数的单调性的定义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从学生的心理学习心理上看,学生头脑中虽有一些函数性质的实物

实例,但并没有上升为“概念”的水平,如何“定性”“定量”地描述函

数性质是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是学习的重点问题。函数的单调性是

学生从已经学习的函数中比较容易发现的一个性质,学生也容易产

生共鸣,通过对比产生顿悟,渴望获得这种学习的积极心向是学生

学好本节课的情感基础。但是如何运用数学符号将自然语言的描述

提升为形式化的定义,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中要多引导,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函数单调性的定义。

【教学方法】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双主体

的教学模式方法:启发式教学法——以设问和疑问层层引导,激发

学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逐步从常识走向科学,将感性认识提升

到理性认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去疑;鼓励学生去探;激励学生去思,培

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精神。

合作学习——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达到探究、归纳的目的。

【教学手段】计算机、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利用电脑展示)

1. 如图为某市一天内的气温变化图:

(1)观察这个气温变化图,说出气温在这一天内的变化情况.(2)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在这一天内“随着时间的增大,气温逐渐升高或下降”这一特征?

引导学生识图,捕捉信息,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观察图形,能得到什么信息?

预案:(1)当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以及何时达到;

(2)在某时刻的温度;

(3)某些时段温度升高,某些时段温度降低.

在生活中,我们关心很多数据的变化规律,了解这些数据的变化规律,

是很有帮助的.

问题: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的数据变化情况吗?

预案:股票价格、水位变化、心电图等等

春兰股份线性图

水位变化图

归纳:用函数观点看,其实就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

〖设计意图〗由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归纳探索,形成概念

对于自变量变化时,函数值是变大还是变小,初中同学们就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没有严格的定义,今天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建立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

1.借助图象,直观感知

问题1:分别作出函数y?x?2,y??x?2,y?x,y?21的图象,并且观察自变量 x

变化时,函数值有什么变化规律?(学生自己动手画,然后电脑显示下图)

预案:生:函数y?x?2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函数y??x?2在整个定义域内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师:函数y?x2的图像变化规律

生:在y轴的的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y轴的的右侧y随x 的增大而增大。师:我们学过区间的表示方法,如何用区间的概念来表述图像的变化规律

生:在(0,??)上 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0)上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师:这样表述就比较严密了,很好。由上面的讨论可知,函数的单

调性与自变量的范围有关,一个函数并不一定在整个正义域内是单

调函数,但在定义城的某个子集上可以是单调函数。

(3)函数y?1的图像变化规律如何。 x

生:(1)定义域中的减函数。

(2)在(0,??)上 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0)上y随x的增大而

减小.

师:对于两种答案,哪一种是正确的,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从

定义域,图像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举反例

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描述 (增函数、减函数).并引导学生用区间明确

描述函数的单调性从而让学生明确函数的单调性是对定义域内某个

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问题2: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

说说什么是增函数、减函数?

预案:如果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随自变量x的增大,y也越来越大,我们说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如果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随

自变量x的增大,y越来越小,我们说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减函数.教师指出:这种认识是从图象的角度得到的,是对函数单调性的直观,描述性的认识.〖设计意图〗从图象直观感知函数单调性,完

成对函数单调性的第一次认识.

2.探究规律,理性认识

问题1:下图是函数y?x?2(x?0)的图象,能说出这个函数分别在哪个区间为增函x

数和减函数吗?(电脑显示,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的困难是难以确定分界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用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单调性虽然比较直观,但有时不够精确,需要结合解析式进行严密化、精确化的研究.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用数量大小关系严格表述函数单调性的

必要性.

问题2:如何从解析式的角度说明f(x)?x2在[0,??)为增函数?

预案:生:在给定区间内取两个数,例如1和2,因为12,所以

f(x)?x2在[0,??)22

为增函数.

生:仅仅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不能说明函数y=x在区间[0,+∞)上为

单调递增函数,应该举出无数个。

由于很多学生不能分清“无数”和“所有”的区别,所以许多学生对学

生2的说法表示赞同。

2生:函数y?x(x?[?1,??))无数个如(2)中的实数,显然f(x)也随

x的增

22大而增大,是不是也可以说函数y?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可这与图象矛盾啊?

师:“无数个”能不能代表“所有”呢?比如:2、3、4、5??有无数个

自然数都比33大,那我们能不能说所有的自然数都比大呢?所以具

体值取得再多,也不能代表所22

22生:任取x1,x2?[0,??)且x1?x2,因为x1?x2?(x1?x2)(x1?x2)?0,即有的,思考如何体现区间上的所有值。引导学生利用字母表示数。 22,所以f(x)?x在为增函数. x12?x2

【篇三:高三数学第二轮《数形结合》公开课教案】

华侨中学高三数学(理科)第二轮复习

专题:数形结合思想教学地点:厦门一中集美分校高三(4)班

授课教师:华侨中学王磊 2016.03.24

【思想方法概述】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每年的高考中都有所体现,它常用来研究方程根

的情况,讨论函数的值域(最值)及求变量的取值范围等.对这类

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数形结合特别有效.从2015年的高考题来看,数形结合的重点是研究“以形助数”.预测2016年高考中,仍然

会沿用以往的命题思路,借助各种函数的图象和方程的曲线为载体,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考题形式上,不但有小题,还会有解

答题,在考查的数量上,会有多个小题考查数形结合的思想方

法.复习中应提高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意识,画图不能太草,要

善于用特殊数或特殊点来精确确定图形间的位置关系.

为两种情形:一是借助形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

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作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象来直观地说明

函数的性质;二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

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

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析解决问题时,要遵循三个原则:

(1)等价性原则.在数形结合时,代数性质和几何性质的转换必须

是等价的,否则解题将会出现漏洞.有时,由于图形的局限性,不

能完整的表现数的一般性,这时图形的性质只能是一种直观而浅显

的说明,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2)双方性原则.既要进行几何直观分析,又要进行相应的代数抽

象探求,仅对代数问题进行几何分析容易出错.

(3)简单性原则.不要为了“数形结合”而数形结合.具体运用时,

一要考虑是否可行和是否有利;二要选择好突破口,恰当设参、用参、建立关系、做好转化;三要挖掘隐含条件,准确界定参变量的

取值范围,特别是运用函数图象时应设法选择动直线与定二次曲线. 3.数形结合思想在高考试题中主要有以下六个常考点(1)集合的

运算及venn图;(2)函数及其图象;

(3)数列通项及求和公式的函数特征及函数图象;(4)方程(多

指二元方程)及方程的曲线;

(5)对于研究距离、角或面积的问题,可直接从几何图形入手进行

求解即可;(6)对于研究函数、方程或不等式(最值)的

问题,可通过函数的图象求解(函数

的零点、顶点是关键点),做好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

4.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高考数学试题的一种常用方法与技巧,特别

是在解选择题、填空题时发挥着奇特功效,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学

习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提高解题能力和速度.具体操作时,应

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画出函数图象,注意函数的定义域;(2)用图象法讨

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方程)的解的个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要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函数的表达

式(有时可能先作适当调整,以便于作图),然后作出两个函数的

图象,由图求解;

(3)在解答题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探究解题的思路时使用的,不可使

用形的直观代替相关的计算和推理论证.

?x?1?0

y?

【例题1】. 【2015课标全国Ⅰ理15】若x,y满足约束条件?x?y?0,则的最大值

x?x?y?4?0

?

为.

【变式】设点p(x,y)为圆x2?y2?1上的动点.

(1) 求(x?2)2?(y?1)2的取值范围(2)求x?y的取值范围; (3)求【规律方法】

如果参数、代数式的结构蕴含着明显的几何特征,一般考虑用数形

结合的方法来解题,即所谓的几何法求解,比较常见的对应有:

(1)y=kx+b中k表示直线的斜率,b表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 b

-n(2)表示坐标平面上两点(a,b),(m,n)连线的斜率. a-m

(a-m)+(b-n)表示坐标平面上两点(a,b),(m,n)之间的距离.

只要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再掌握常见的数与形的对应类型,就一

定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数形

y?1

的取值范围 x?2

结合的思想方法.

【例题2】已知0?a?1.则方程a|x|?|logax|的实根个数为

【变式】已知关于x的方程x2?4x?5?m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

实数m的取

值范围为

【规律与总结】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图象的直观性获得解题思路,

以形辅数。

【例题3】(2015课标全国Ⅰ理10)已知抛物线c:y?8x的焦点

为f,准线为l,p是l上一点,q是直线pf与c得一个焦点,若?4,则qf?() a.

【规律与总结】1、抛物线的定义;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3、向量共线;4、数形结合

【变式】已知p为抛物线y2=4x上的一个动点,q为圆x2+(y-4)2=1上一个动点,那么点p到点q的距离与点p到抛物线的准线

的距离之和最小值是() a.5b.817-1 5+2

2

75

b. 3

c.

d. 2 22

【课时练习】

?2?x?1x?0?1.设函数f(x)??1 ,若f(x0)?1,则x0的取值范围是()2x?0??x

(a)(?1,1)(b)(?1,??)

(c)(??,?2)?(0,??)(d)(??,?1)?(1,??)

2.设命题甲:0?x?3,命题乙:|x?1|?4,则甲是乙成立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函数f(x)=ax3+bx2+cx+d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a0,b0,c0,d0 b.a0,b0,c0,d0 c.a0,b0,c0,d0 d.a0,b0,c0,d0

4.如图,函数f(x)的图象为折线acb,则不等式f(x)≥log2(x+1)的解集是(

a.{x|-1<x≤0} b.{x|-1≤x≤1} c.{x|-1<x≤1} d.{x|-1<x≤2}

)

)

?4x?5y?8?

5.【2015高考广东,理6】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1?x?3则z?3x?2y的最小

?0?y?2?

值为() a.

3123b. 6c.d. 4 55

.2 c

足f(f(a))=的实数a的个数为( )

2

a.8c.4

b.6

2

d.2

8.当x∈(1,2)时,(x-1)2<logax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

x2y2

9.已知x,y满足条件1,求y-3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1625

10.

函数y?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