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但愿人长久》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但愿人长久》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但愿人长久》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但愿人长久》同步练习D卷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但愿人长久》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26分)

1. (5分)读拼音写汉字,注意要写得正确、规范。

①不要在冰上wán shuǎ________,太wēi xiǎn________啦。

②农民pàn wàng________liáng shi________丰收,生活fù yù________。

2. (5分)用适当的词语填空。

①字典是一位________的老师,能随时给我们提供学习帮助。

②这次考了两个100分,他________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③它躺在那儿________,该不会睡着了吧?

④他受了很大的委屈,禁不住________起来。

⑤只有________,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3. (4分)你知道吗?用线连一连。

________三过家门而不入 A.花木兰

________卧薪尝胆

B.大禹

________替父从军

C.赵括

________纸上谈兵

D.勾践

4. (10分)填数字,将诗句补充完整。

①危楼高________尺,手可摘星辰。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枝红杏出墙来。

③故人西辞花鹤楼,烟花________月下扬州。

④飞流直下________千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_天。

⑤窗含西岭________秋雪,门泊东吴________里船。

⑥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紫________红总是春。

⑦人间________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5. (3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guān shǎng pǐn cháng xīn x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分)选择正确的读音

朝(cháo zháo)廷 ________ 皓(gào hào )月 ________

品尝(cháng sháng)________ 似(shìsì)乎 ________

不禁(jīn jìn) ________ 埋(mái mán)怨 ________

7. (6分)形近字组词。

廷________ 耍________ 尝________

挺________ 要________ 赏________

8. (5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guān shǎng dàn yuàn kuān w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ēi huān lí héyīn qíng yuán quē

________________

9. (6分)成语积累。

①表示朋友间感情深厚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描写人心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6分)我能根据音节写词语。

ɡuān yín zhēnɡzhēnɡ

做________________诵眼________

yǐn tǎnɡhé

________约________下悲欢离________

11. (4分)读《但愿人长久》,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苏轼由中秋的圆月想起了弟弟,在深深的思念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的人生哲理,用“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的美好祝愿。

12. (4分)选词填空

A.宽慰

B.安慰

C.欣慰

①虽然这次考试成绩很不理想,妈妈却一直________我说:“没关系,下次继续努力。”

②妈妈看着我的三好生奖状,脸上露出了________的笑容。

③奶奶亲切的话语给了我很大的________,让我明白了“失败乃成功之母”。

④虽然他的话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________。

13. (6分)辨字组词。

却________ 官________ 睁________

缺________ 管________ 挣________

14. (7分)带着问题来读《但愿人长久》。

①这篇课文以________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名篇《________》的创作经过,课文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对________的思念之情。

②苏轼的父亲是________,弟弟是________,他们三个人考中同榜进士,史称“________”。

15.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bēi huān lí héchán juān xíng yǐng bù líqíng x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5分)按要求写句子。

①苏轼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改为“把”字句)

②中秋的明月照亮了大地。(改为“被”字句)

17. (9分)重点句子我分析。

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我是通过________这个词语看出来的。

(2)我也能用这种修辞写出一个句子。

(3)这句话是对苏轼的________描写,体现了他________之情。

18. (4分)名句我来填。

但愿人长久,________!

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

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

19. (6分)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洒________ 慰________ 隐________

酒________ 蔚________ 稳________

20. (2分)选择填空

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谁的思念之情?________

A、妻子;

B、兄弟;

C、朋友;

D、父亲

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________

A、月亮

B、姻缘

C、寿命

D、太阳

21. (10分)读《但愿人长久》,按课文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再根据你的理解填空。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________的时候变得这么________、这么________ ;但他想到世上本来就是________、________,就像天上的月儿________、________一样,他祝愿________常留人们心间,这样虽然________,也能共同拥有________!

22.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圆圆的月亮挂在空中。(改为比喻句)

②世上的事物没有十全十美的。(改为反问句)

23. (4分)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埋(mán mái)怨________ 品尝(shǎng cháng)________

玩耍(sh uǎ yào)________ 朝廷(tíng yán)________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6分)

24. (12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很少再有见面的机会。如今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

(1)写出表现苏轼和弟弟手足情深的语句。

(2)“七个年头”说明了什么?

(3)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而苏轼却“心绪不宁”,通过________,突出了苏轼对弟弟的________。

25. (14分)月夜

夜啊,静悄悄的,一弯明月悬挂在天空,银灰色的月光洒在我的小屋里,显得更加寂静。我躺在床上焦急不安地想:“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出差,我怎么偏在这个时候生病呀!”门“嘎吱”一声开了,老师走了进来。她走到我的床前,摸了摸我的前额,轻声说:“快起来,老师带你去看病。”说完,抱起我就往外走去。

到了医院,老师顾不得喘口气就去挂号,一会儿又把我抱进急诊室。大夫诊断后对老师说:“孩子的妈妈,不要紧,孩子得的是重感冒,我开些药给她吃,过几天就会好的。”

“谢谢。”老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微微涨红的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这时,我真想大声说:“大夫啊,我的老师还没结婚呢,您可知道,她时时刻刻都像慈母一般关怀我们,她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啊!”我的泪不知不觉地夺眶而出。走出医院,夜似乎更静了。路边的树木,飒飒作响,像是在赞美老师。银白色的月光照在老师身上。我依偎在老师的怀里,感到无比温暖。我忽然觉得老师走错了路,惊奇地问:“老师,这里去哪儿?”“到我家去啊!”老师亲切地回答着,把我抱得更紧了......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宁静—________ 安慰—________

好像—________ 每时每刻—________

(2)写出文中的拟人句。

(3)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26分)

1-1、

2-1、

3-1、

4-1、

5-1、

6-1、7-1、8-1、9-1、10-1、11-1、

12-1、13-1、14-1、

15-1、16-1、

17-1、17-2、

17-3、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二、阅读题 (共2题;共26分)

24-1、

24-2、24-3、

25-1、25-2、25-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