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

②利用指向标判断方向,

指向标所指方向为北方。

例: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北方向

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

③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A.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a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同一经线上的各点为正南正北。b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是西经,同一纬线上的各点为正东正西。

B.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a判别南北极: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辨别东西:东西为相对方向,根据自转箭头指向来辨别东西方向(应根据略弧段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的弧定向)

4.图例和注记: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叫图例(常见的图例要能认识),地图上的文字说明和数字叫注记。

5.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①海拔和相对高度(如右图)

A是相对高度

B是海拔

②把陆地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的线就是等高线,同一条

等高线上的各点的海拔相同,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的高程差相等。

③等高线的疏密状况表示坡度的陡与缓: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④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

⑤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

⑥修水坝,选坝址,并绘水坝集水区域和库区范围。一般在河流流出盆地的出口处(河流峡谷地区)修坝,具有投资少,蓄水多的优点。

⑦绘小河,判断小河流向。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陆地和海洋

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

大陆,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

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岛屿,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大洋

海峡

海湾

3.七大洲的分布(按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和南北半球;

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

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5.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的界线:巴拿马运河。

二、地形

1.五种地形特征

平原:地面起伏小,海拔低于200米;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高原:地面起伏小,坦荡,海拔较高,边缘陡峻;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山地:地面崎岖,海拔高,大于500米,坡度陡沟谷深;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

两大山脉带: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丘陵:地面崎岖,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坡度较小;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且较平坦,最大盆地:刚果盆地。

2.七大洲的地形特点

亚洲:中间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海拔较高,相对高度大。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最低;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

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低矮的高原和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中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大洋州: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南极洲:冰雪覆盖,平均海拔最高

3.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海岭,坡度最平缓的是大陆架,最陡的是大陆坡,最深的是海沟,面积最大的是海盆,最年轻的是海岭。

三、海陆变迁

1.德国的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表不是一个整体,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

②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③板块的相对运动

——————188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现在

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人口增长迅速人口增长速度迅猛

2.与人口增长有关的概念: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定时期内活产婴儿数/同期平均人口总数×100%

死亡率:一定时期内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总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人口总数×100%

3.世界的人口增长速度各地不同:非洲最快,欧洲最慢;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

4.人口密度=该区域人口总数÷该区域总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5.世界人口分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南部等_中低_纬度临海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这些地区是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

人口稀少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纬度高)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地势高)原始的热带雨林(赤道附近)

6.人口问题有两个方面:

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问题(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犯罪率上升等问题;

②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二、世界人种、语言、宗教

1.人种:根据人类肤色,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2.世界人种的分布: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美洲的土著人印第安人也是黄种人。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大洋州。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的黑种人是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洲的。

南美洲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融炉”。

3.世界的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六种语言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其中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4.世界语言的分布:

汉语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

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主要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

俄语主要分布在欧洲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法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法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西班牙语主要分布在欧洲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在拉丁美洲广为流行,巴西和一些岛国讲葡萄牙语,其他国家大多讲西班牙语);

阿拉伯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非洲的北部。

5.“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6.发达国家国家利用其掌握的高技术和从发展中国家购买来的廉价原材料,制造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品,销售到世界各地,获取高额利润。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上长期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剥削,大量资源被掠夺,生产品种单一,建设资金不足,生产效率不高,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7.发达国家工业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工业以资源型和资源加工型为主,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

8.国界是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流、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等来划分。如:美国、加拿大以湖泊为界,法国、西班牙以山脉为界,埃及、苏丹以经纬线为界

9.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二、国际合作

1.国际间的矛盾与冲突: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从根本上影响着国际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和平生活。

2.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是UN ,总部设在纽约。联合国安理会的主要只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4.全球性经济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简称是WTO,总部设在日内瓦。

5.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其总部设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的理想是和平、友谊、进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