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一、面值购入(票面利率=市场利率)

例1:A公司2007年1月1日购入B公司当日发行的面值为1 000 000元,票面利率为5%,4年期,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A公司有明确意图和能力将该债券持有至到期。假定购入价格为1 000 000元。

1、购入时(2007.1.1)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000

2、每期末计提利息确认收益时(假定按年)

(1)第一年末(2007.12.31)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0 000 贷:投资收益50 000 (2)以后三年,每年末的分录同上。

3、到期收回本息时(2011年1月1日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000 000

——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200 000

上述三个环节的业务处理可以用T型账户表示如下: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①购入时

1 2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 000 ②2007.12.31 50 000 200 000

50 000 ②2008.12.31 50 000

50 000 ②2009.12.31 50 000

50 000 ②2010.12.31 50 000

③到期收回本息时

溢价是买方为以后多得利息而预先付出的代价;因此,以后溢价的摊销应冲减实际利息收益。

例2:沿用例1,假定购入价格为1 100 000元。

1、购入时(2007.1.1)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000 000

——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00 000

2、每期末(假定按年)计提利息,并摊销溢价(假定用直线法)

(1)第一年末(2007.12.31)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5 000(溢价总额/计息次数)投资收益25 000

(2)以后三年,每年末的分录同上。

3、到期收回本息时(2011年1月1日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000 000

——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200 000

上述三个环节的业务处理可以用T型账户表示如下: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①购入时

1 200 000 1 100 000 1 000 000 1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00 000 25 000

25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25 000 ②2007.12.31 50 000 200 000

25 000 ②2008.12.31 50 000

②2009.12.31 50 000

②2010.12.31 50 000

投资收益

25 000

25 000

25 000

25 000

③到期收回本息时

折价是对购入企业以后少得利息而预先给予的补偿;因此,以后折价的摊销应追加实际利息收益。

例3:沿用例1,假定购入价格为900 000元。

1、购入时(2007.1.1)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0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00 000

银行存款900 000

2、每期末(假定按年)计提利息,并摊销折价(假定用直线法)。

(1)第一年末(2007.12.31)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5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5 000(折价总额÷计息次数)

贷:投资收益75 000

(2)以后三年,每年末的分录同上。

3、到期收回本息时(2011年1月1日收回本息)

借:银行存款 1 2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000 000

——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200 000 上述三个环节的业务处理可以用T型账户表示如下:

银行存款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成本)

1 200 000 900 000

①购入时

1 000 000 10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5 000 100 000

25 000

投资收益 25 000

25 000

75 000 ②2007.12.31

75 000 ②2008.12.31

75 000②2009.12.31

75 000②2010.12.31持有至到期投资——B公司债券(应计利息)

50 000

50 000 200 000

50 000

50 000

③到期收回本息时

四、溢价摊销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的比较

五、折价摊销直线法与实际利率法的比较

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例进行说明。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20×0年1月1日,支付价款1 000万元购入某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 250万元,票面年利率4.7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甲公司将购入的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首先计算实际利率,(59×5+1 250)×(1+R)-5=1 000,得出R=9.05%,此时不编制“实际利率法摊销表”。 1. 2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250 贷:银行存款 1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 20×0年12月31日,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1 250-250=1 00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 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差额31.5 贷:投资收益(1 000×9.05%)90.5 3. 20×1年12月31日,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此时,“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借方余额=1 250,“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借方余额=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贷方余额=250-31.5=218.5,因此,其账面价值=1 250+59-218.5=1 090.5,实际上账面价值可以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总账余额得到,(实际利率计的利息与应收[计]利息差额计入利息调整冲减期初利息调整)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1 250×4.72%)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贷差额39.69 贷:投资收益(1 090.5×9.05%)98.69 备注:1、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期初)=购入金额+交易费用=面值+交易费用-利息调整(贷方)+利息调整的(借方) 2、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持有)=面值+交易费用+应计利息(应收利息)--利息调整(贷方)+利息调整的(借方) 3、摊余成本数额=账面价值(一级科目)

(完整)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题强化训练集

六年级数学计算训练(一) 分数: 1、直接写出结果(每题2分,共38分): 2.2+ 3.57= 1.125×8= 35×314 = 4-25 = 2÷1 2 = 1-16 -1 3 = 12 +13 = 3.25×4= 11 4 ×8+8×1 4 = 3.8+6.2= 8.1÷3×2= =?3311 5 568-198= 0.65÷1.3= =-3243 =÷831 =-?)6141(48 75×10%= =?+253 52 1. 用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简算(每题6分,共48分) (1) 745185485+÷? (2) ]23)45.025.1[(4.3?+÷(3) 12 5 )731(35÷-? (4) 118)26134156(?-? (5) 138 7 131287÷+? (6) 89 ×[ 34 —( 716 —0.25)] (7)[1.9—1.9×(1.9—1.9)]+1.9 (8) 8× 317 ÷[1÷(31 5 -2.95)] 2. 3.求未知数x (每题7分,共14分) (1) 314341=+x x (2)9 32 :87:167=x

六年级数学计算训练(二) 分数 3. 一、直接写出得数。 (每题3分,共36分) 0.8×0.6= 0.9+99×0.9= 1÷2325 = 58 ×4 15 = 9÷3 7 = 5π= 7.2÷8×4= 3.25×4= 3.3-0.7= 13 +25 = 2-7 11 = 8π= 4. 二、解方程或比例。(每题5分,共15分) 14 ∶12=X ∶25 1.250.25 =X 1.6 5 X +3.25×4=17 5. 三、能简便计算的就简便计算。(每题4分,共48分) 158+32-43 (23 +215 )×45 3060÷15-2.5×1.04 6. (54+41)÷37+107 (5分) 61+43×3 2 ÷2 (98—274)÷271 4.67-(2.98+0.67) 46× 4544 20×(54+107-4 3) 136+137×13 30÷(43—83) 7 6×31÷149

持有至到期投资练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单项选择题 ×7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债券12万张,以银行存款支付价款105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2万元。该债券系乙公司于20×6年1月1日发行,每张债券面值为100元,期限为三年,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年末支付当年年度利息。甲公司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权的入账价值是()。 A.1050万元B.1062万元C.1200万元D.1212万元 2.根据上题,计算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是()。 A.120万元B.258万元C.270万元D.318万元 3.20×7年1月1日,甲公司至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7年1月1日,系分息付款、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7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 A.万元B.万元C.万元D.万元 4.下列金融资产中,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且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5.未发生减值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科目。 A.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B.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C.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D.持有至到期投资(债券溢折价) 6.甲企业于2008年1月1日,以680万元的价格购进当日发行的面值为600万元的公司债券。其中债券的买价为675万元,相关税费为5万元。该公司债券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5年,一次还本付息。企业准备持有至到期。该企业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的金额为()万元。 7.甲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4月1日购入面值为1 000万元的3年期债券并划分为持有至

金融资产基本账务处理解析Word版

金融资产基本账务处理解析 【摘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四类金融资产各有特色,其具体核算方法各不相同。本文旨在对各类金融资产的基本账务处理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应用新准则。 金融资产是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而产生的一个概念。该准则实际上并未对金融资产给出明确定义,而是对其确认范围进行了规定。该准则第五十六条规定“金融资产,是指企业的下列资产:(一)现金;(二)持有的其他单位的权益工具;(三)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因此,根据准则可以认定,库存现金、存放于金融机构的款项以及代表在未来期间收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存出保证金、贷款、投资等这些基本金融工具都属于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按其具体核算特点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中,第三类“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来的处理方法变化不大,笔者主要对另外三类金融资产的基本账务处理进行分析、总结。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股权类、债权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法 该类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发生的增减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即记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该账户有别于“投资收益”账户,核算的是尚未实现的投资损益)。 会计处理时需要设置的账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具体账务处理如下: (一)取得金融资产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取得时的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已宣告发放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支付的全部款项) (二)持有期间收到股利或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债权类) 应收股利(股权类) 贷:投资收益 (三)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发生增减变动时 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堂笔记)

第五节持有至到期投资 实际上,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贷款、应收款,这些都是企业的金融资产,只不过教材将这些金融资产分到各个章节来讲解。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容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包括企业持有的、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的国债、企业债券、金融债券等。 什么叫持有至到期投资?它是一项投资,而且从字面上看,我们是准备拿着这项投资到期再收回的,所以它是一种债券投资,一种债权投资。而且,这项债券在“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这意味着在取得的时候,按公允价值来确定它初始入账金额的基础。 注意: 第一,“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比如说,我现在从证券市场买的债券,这债券是三年,还是五年,还是一年,什么时候发行,什么时候到期是非常确定的,这就是“到期日固定”。“收回的金额是固定或可确定的”,如果我取得一项债券投资,收回的时候连本带息。收回多少本金,这个债券如果是按期付息的,什么时候,每期我应该拿多少利息都是固定的或者是至少可确定的。“权益工具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权益工具投资是指如果我取得的是股票的投资,它是没有到期日的,收回金额也是不确定的,所以就不能把权益工具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只能是债券投资。 第二,“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我们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我就准备拿着它到到期日。比如说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我就准备连本带息一次收回,积累一个比较大笔的资金,我再用在某些方面。比如,我有一条流水线,三年以后要更新,我现在的资金还差一点,但我这三年是不用这笔钱的,我用这笔钱取得一项债券投资,准备持有至到期。三年后,本钱连同三年的利息可能就够流水线这项固定资产更新的了。这时候大家就会看到,没有极为特殊的情况,我们是准备持有至到期的。这“极为特殊的情况”是指无法预期,无法控制的独立事项。如果不出现这种事项,我是准备持有到到期日连本带息收回了的。这叫“有明确的意图”。 第三,“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是指我不缺钱,我不差钱,我在生产经营上有充足的资金,我不会在没到期的时候,就缺钱缺到我必须把这些债券投资卖了,我才能买材料,才能支付职工工资。我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有充足的资源,有充足的现金流,所以,我是完全有能力把这项债券投资拿到到期的时候再收回来。 明确这些特点,要求大家会判断出来,那些属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哪些不属于。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 在学科目设置之前,先要明白五个词是什么含义: 1、面值——就是债券的本金的部分。计算利息的时候是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算的。 2、公允价值——活跃市场上有公开报价。 注意:面值和公允价值很可能是不相等的。因为企业发行的债券,有面值发行,有溢价发行,还有折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的时候,发行的价格和面值就有差额.为什么会有折溢价呢,为什么不按面值发行呢?我们还要明白下面两个词; 3、名义利率——债券发行的时候,债券的票面上有一个约定好的票面利率,这个票面利率就叫做名义利率。 4、实际利率——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想象成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初级职称直接给,中级的时候需要自己算。 名义利率,并不一定是市场上的实际利率. ①面值发行:如果票面利率和市场上的实际利率是一致的,债券就会按面值发行; ②折价发行:如果票面利率低于市场上的实际利率,就会出现折价发行.

平面向量强化训练经典题型含详细答案

.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1?重庆)已知向量=(1,k),=(2,2),且+与共线,那么?的值为()A.1 B.2 C.3 D.4 2.(2011?辽宁)若为单位向量,且=0,,则的最大值 为() A.﹣1 B.1 C.D.2 3.(2011?湖北)若向量=(1,2),=(1,﹣1),则2+与的夹角等于()A.﹣B.C.D. 4.(2011?湖北)已知向量∵=(x+z,3),=(2,y﹣z),且⊥,若x,y满足不等式|x|+|y|≤1,则z的取值范 围为() A.[﹣2,2] B.[﹣2,3] C.[﹣3,2] D.[﹣3,3] 5.(2011?广东)已知向量a=(1,2),b=(1,0),c=(3,4).若λ为实数,((a+λb)∥c),则λ=()A.B.C.1 D.2 6.(2011?番禺区)如图,已知=,=,=3,用,表示,则等于() A.+B.+C.+D.+ 7.(2011?番禺区)已知A(3,﹣6)、B(﹣5,2)、C(6,﹣9),则A分的比λ等于()A.B.﹣C.D.﹣ 8.(2010?重庆)已知向量a,b满足a?b=0,|a|=1,|b|=2,,则|2a﹣b|=() A.0 B.C.4 D.8 9.(2010?天津)如图,在△ABC中,AD⊥AB,BCsinB=,,则=()

10.(2010?广东)若向量=(1,1),=(2,5),=(3,x)满足条件(8﹣)?=30,则x=()A.6 B.5 C.4 D.3 11.(2010?福建)若向量=(x,3)(x∈R),则“x=4”是“|a|=5”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2.(2010?湖南)若非零向量a,b满足|a|=|b|,(2a+b)?b=0,则a与b的夹角为()A.30°B.60 C.120°D.150° 13.(2010?湖南)在Rt△ABC中,∠C=90°,AC=4,则等于() A.﹣16 B.﹣8 C.8 D.16 14.(2010?安徽)(安徽卷理3文3)设向量,,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C.与垂直D. 15.(2009?浙江)已知向量=(1,2),=(2,﹣3).若向量满足(+)∥,⊥(+),则=()A.(,)B.(﹣,﹣)C.(,)D.(﹣,﹣) 16.(2009?四川)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1、F2,其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x,点在双曲线上、则?=() A.﹣12 B.﹣2 C.0 D.4 17.(2009?陕西)在△ABC中,M是BC的中点,AM=1,点P在AM上且满足学,则等 于() A.B.C.D. 18.(2009?山东)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则() A.B.C.D. 19.(2008?山东)已知a,b,c为△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向量m=(,﹣1),n=(cosA,sinA).若m⊥n,且αcosB+bcosA=csinC,则角A,B的大小分别为() A.,B.,C.,D., 20.(2008?辽宁)已知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0,2),B(﹣1,﹣2),C(3,1),且,则顶点D的坐标为() A.B.C.(3,2)D.(1,3) 21.(2008?湖南)在△ABC中,AB=3,AC=2,BC=,则=() A.B.C.D.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如何理解“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见下图。

本期计提的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期末摊余成本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提示】就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 【例题6·单选题】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0年1 月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2)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为( ) 万元。 A.2 062.14 B.2 068.98 C.2 072.54 D.2 055.44 【答案】D 【解析】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支付的交易费用应计入期初摊余成本。该持有至到期投资2010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2 078.98+10)×(1+4%)-2 000×5%=2 072.54(万元);2011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2 072.54×(1+4%)- 2 000×5%=2 055.44(万元)。 (2)2012年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A.83.56 B.82.90 C.82.22 D.100 【答案】C 【解析】应确认投资收益=2055.44×4%=82.22(万元)。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持有至到期投资例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例题: 【例】某企业于2011年1月1日购入当日发行的A企业债券,面值32万元。票面利率12%,期限五年,支付买价33万元,另付相关税费0.6万元,该债券按年计算利息,分期付息到期偿还本金。假定实际利率为10.66%,做会计分录如下(单位:万元): 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成本)320000 ——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16000 贷:银行存款336000每年末计息时: 根据计算结果做会计分录如下: 2011年12月31日计算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384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2582

投资收益35818实际收到票面利息金额 借:银行存款38400 贷:应收利息38400 2012年12月31日计算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38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2858投资收益35542实际收到票面利息金额 借:银行存款38400 贷:应收利息38400 2013年12月31日计算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38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3162投资收益35238实际收到票面利息金额 借:银行存款38400 贷:应收利息38400 2014年12月31日计算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3840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3499投资收益34901

实际收到票面利息金额 借:银行存款38400 贷:应收利息38400 2015年12月31日计算债券利息 借:应收利息384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3899 投资收益34501实际收到票面利息金额 借:银行存款38400 贷:应收利息38400 根据上例提供的有关资料,假定2005年1月出售A企业债券,出售价款350000元。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5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成本)320000 ---A企业债券(利息调整)3899 投资收益26101 根据上例提供的有关资料,假定2005年末企业兑现A企业债券。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32 0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A企业债券(成本)320 000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计算专题强化训练91190

六年级小升初数学计算专题强化训练 套题(一) 一 直接写出得数(2×10) 31 ×76= 32÷158= 83×0.8= 0.75+14 = 21÷8 1= 1÷25%= 0÷54= 0.52= 31÷41= 5÷5 1 = 二、解方程或解比例(10×2) 21x -4 1x =10 0.6∶x =31 ∶2 三、递等式计算(8×5) 30-1.6÷154 31+32÷6 15 1×(31+121 ) (61+21)÷76 (0.75-16 3)×(92+31 )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0×2) 86 3×87 73×151+74÷15

一、直接写出得数(2×10) 31 ×76= 32÷158= 11 8÷4= 0.5÷14= 0.32= 7-0.35= 12÷7= 21÷81= 1÷25= 118÷5 4 = 二、解方程或解比例(10×2) 43x +31x =39 x ∶2.4=31 ∶5 2 三、递等式计算(5×8) 53×61÷75 98÷7 4÷31 34 ÷(13 +112 ) 1.08×0.8÷0.27 9.07—2 2.78÷ 3.4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0×2) 3.2×81+6.8×81 41÷(3-138-13 5 )

一、直接写出得数(2×10) 3∏= 31 ÷76= 32×158= 83÷8 1 9×0.8= 3×45%= 1.52= 31-1 4 = 83÷5 4= 21÷81= 4×1.25= (31-41)×24= 二、解方程或解比例(10×2) X +54x =18 11 2 ∶x =32 ∶2 三、递等式计算(8×5) 32×41×3 1-75÷2125 21+45×5 4 44.28÷0.9÷4.1 2.05÷0.82+33.6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10×2) 15 ÷3+45 ×13 89 +67 ×23 +37

持有至到期投资习题

第五章持有至到期投资及长期股权投资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A.实际利率 B.票面利率 C.市场利率 D.合同利率 2.甲公司以22万元购入B公司的股票共10万股,占B公司股份的1%,该股票目前的市价为每股2元,每股面值1元,B公司曾在5天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并将向股利宣告日后第7天的在册股东分派每股0.10元的现金股利。此外,甲公司还支付了股票的过户费等相关税费0.15万元。甲公司购入B公司股票后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管理,则甲公司应确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投资成本是()万元。 A.22.15 B.20.15 C.10.15 D.21.15 3.甲公司购入某上市公司发行的期限为3年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甲公司准备并有能力持有至到期,甲公司应将该项投资划分为()。 A.交易性金融资产 B.持有至到期投资 C.贷款及应收款项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4.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出售,应将该投资的剩余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在重分类日,该投资剩余部分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 A.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B.投资收益 C.营业外收入 D.资本公积 5.关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当期益 C.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冲减成本 D.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6.A公司于2008年1月 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为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5%、每年1月5日支付上年度的利息,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 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概述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基本相当于原长期债权投资。 (2)应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也就是说,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如果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到期前处置或重分类,通常表明其违背了将投资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图。如果处置或重分类为其他类金融资产的金额相对于该类投资(即企业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在出售或重分类前的总额较大,则企业在处置或重分类后应立即将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资扣除已处置或重分类的部分)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主要处理可分为取得时、持有期间和处置时三个步骤: (1)取得时 企业取得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该投资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注意:即原制度的溢价、折价)。 (2)持有期间 持有期间主要是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利息的计算如下: ①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②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限 ③应收利息按照分期付息还是一次还本付息可分别计入“应收利息”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资产负债表日,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的,应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应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的,应于资产负债表日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记“投资收益”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3)处置时 ①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在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②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投资收益”科目。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例题:溢价购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甲公司2007年1月3日购入某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三年期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票面金额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10%,甲公司实际支付106万元。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还本金并付最后一次利息,假设甲公司按年计算利息。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持有至到期投资课件习题答案

金融资产课件—持有至到期投资部分习题答案 1、A公司于2007年1月2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于2007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该债券3年期、票面年利率为4%,到期日为2010年1月1日,到期日一次归还本金和利息。A公司购入债券的面值为1000万元,实际支付价款为947.50万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A公司购入后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2007年年末债务人发生损失,估计该项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900万元,购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5 %。在2008年12月31日减值因素消失了,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100万元,假定按年计提利息,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要求:编制A公司从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上述有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007年1月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 贷:银行存款967.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2.5 2007年12月3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38 贷:投资收益967.5*5%=48.38 判断减值: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967.5+40+8.38=1015.88

公允价值:900 非暂时性下跌 借:资产减值损失115.88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15.88 2008年12月31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 贷:投资收益900*0.05=45 减值转回: 账面价值:945 公允价值:1100 上涨:155 若之前没有计提减值,该债券目前的摊余成本=1015.88+50.8=1066.68 故该次转回的金额为=1066.88-945=121.88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121.88 贷:资产减值损失121.88 2、A公司2007年至2009年发生与金融资产有关的业务如下:

试谈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1)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2)加上或减去采纳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3)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如何理解“加上或减去采纳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见下图。

本期计提的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本期期初摊余成本即为上期期末摊余成本 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 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预备 【提示】就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讲,摊余成本即为其账面价值。 【例题6·单选题】2010年1月1日,甲公司自证券市场购 入面值总额为2 000万元的债券。购入时实际支付价款2 078.98 万元,另外支付交易费用10万元。该债券发行日为2010年1 月 1日,系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 5%,实际年利率为4%,每年12月31日支付当年利息。甲公 司将该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 要求:依照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 取得时 取得时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例题[精品文档]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例题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分别设置“成本”、“利息 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所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区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交易费用,记入投资收 益。) 企业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应收利息),不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确认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按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科目. 按照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例题1】2012年1月1目,甲公司支付价款1 05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C公司当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债券票面价值值总额为100元,票面年利率为5%,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5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3.89%。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 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成本100 ——利息调整 5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5 【例题2】接【例题1】,若发行价为95元, 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6.19%,则分录为: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成本1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95 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 5 【例1-68】2 x1 2年1月1目,甲公司支付价款2 000 000元(含交易费用)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C公司日日发行的5年期公司债券l 2 500份,债券票面价值值总额为2 500 000元,票面年利率为4.72%,于年末支付本年度债券利息(即每年利息为ll8 000元),本金在债券到期时一次性偿还。甲公司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该债券投资的实际利率为1 0%。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成本 2 5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一一存出投资款 2 0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C公司债券一一利息调整500 000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持有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债券利息收入 企业在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对持有至到期投资进行计量。在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题举例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题举例 学完专题“合并资产负债表”、专题“合并利润表”、专题“合并现金流量表”后,借用财考网学习课堂“重点导读”的一道例题,供大家练习下合并财务报表章节的综合题: 知识回顾: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进行抵销处理的项目主要有: 性质内容 内部投资的抵销母公司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母公司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的抵销 内部债权债务的抵销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的抵销 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的抵销 预付账款与预收账款的抵销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应付债券的抵销应收股利与应付股利的抵销 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的抵销 内部交易的抵销内部商品交易的抵销 内部固定资产交易的抵销 在处理合并会计报表综合试题时,应根据上述内容逐一考虑,才能避免遗漏, 确保解答完整。 合并财务报表综合题举例 【例题】(2009年)甲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7年度和2008年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007年度有关业务资料 ①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 000万元,自非关联方H公司购入乙公司80%有表决权的股份。当日,乙公司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 000万元,其中,股本为800万元,资本公积为100万元,盈余公积为2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80万元。在此之前,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方关系。 ②2007年3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税货款共计100万元。至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已将该批A商品全部对外售出,但甲公司仍未收到该货款,为此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③2007年6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B商品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乙公司出售该商品不含增值税货款150万元,成本为100万元;甲公司已于当日支付货款。 ④2007年10月,甲公司自乙公司购入D商品一批,已于当月支付货款。乙公司出售该批

持有至到期投资经典例题

持有至到期投资经典例题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持有至到期投资经典例题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持有,到期,投资,经典,例题,公司于,20XX,年初,购入,,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育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甲公司于20XX年初购入乙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3%,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该债券尚余期限5年; 甲公司为此项投资支付了买价911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甲公司有能力而且有意图将此投资持有至到期;

此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内含报酬率经测算为4.86%。该债券发行方有提前赎回的权力。 20XX年初甲公司预计乙公司将于20XX年末赎回该债券本金的一半,剩余债券本金于到期时偿还。20XX年末该债券的可收回价值为455万元, 20XX年9月15日甲公司抛售该债券,售价为480万元。请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甲公司如下账务处理:(1)20XX年初购入债券时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XX年末、20XX年末实际利息收入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3)根据乙公司的赎回计划调整20XX年初摊余成本并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4)计算20XX年12月31日的实际利息收益并编制20XX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和一半本金的会计分录;(5)计算20XX年末的实际利息收入并编制有关会计分录;(6)编制20XX年末减值计提的会计分录;(7)编制20XX年出售时的会计分录。取得时的会计分录: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0万贷:银行存款919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81万 20XX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30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4.66万贷:投资收益44.66万借:银行存款30万贷:应收利息30万 20XX年末该投资的摊余成本=919-30+44.66=933.66万 20XX年末确认利息收入和投资收益:借:应收利息30万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及强化练习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 计算是一种能力,亦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魅力又在于“活”,数学处处都与计算密切相关, 计算不是枯燥的代名词,充满了观察、推理、判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 以及周密严谨的思维能力等。 中考数学满分120分,与计算相关的题目约占100分,准确、快速地得出计 算结果,能有效提高学生理科成绩,帮助学生直达名校! 学生常见的计算问题有哪些? 学生在分析计算错误时,不知道如何分析,往往归因于“粗心马虎”,告诉 自己“下次注意”就可以,可事实却总是事与愿违。在计算方面学生容易出现哪 些问题呢? 1. 看到题目,不仔细审题,就慌忙答题,要求解周长,仅求出边长,做到一半发现遗漏隐 含条件或有其他简单方法,思路大乱。 2. 在大脑停止思考时,容易疏忽大意,抄错数。 3. 没有严格依据法则和运算律来运算。准确记忆法则和运算律是前提,关键是无论何时 何地都能正确地运用。比如两式相减求绝对值,如果前面有负号,容易错;乘法满足分配律,不少学生也误认为除法也满足分配律等。 4. 没有按照计算流程来走,认为一步一步写计算很麻烦,计算时跳步太大。 5. 越是成功在望,越容易大意,不少同学在倒数计算第二步时放松警惕,结果导致结果错误。 6. 缺乏检查意识,不知道怎么检查。误以为检查就是把题目再做一遍,对异常结果不敏感,不知道 积累自己的易错点,不善于结合题目背景进行检查,比如价格不可能是负数等。 初中数学计算能力训练目录 <1>()11002510133 ÷-+÷? <2>30 21220093026π-????-++-? ? ?????<3>cos 45cos 60sin 45cos30?-? ?-?

金融资产经典例题-持有至

经典例题-1【基础知识题】200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90万元,另付交易费用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答案』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内含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4/(1+r) 1 + 4/(1+r)2 +…+ 104/(1+r)5 =95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5.16%。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贷:银行存款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 (3)每年利息收益计算过程如下: 备注⑤:此数据应采取倒挤的方法认定,否则会出现计算偏差,具体计算过程为: 5.10=104-98.9 每年的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③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②-③倒挤0.9 贷:投资收益② 4.9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③ 贷:应收利息③ (4)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经典例题-2【基础知识题】2004年1月2日甲公司购买了乙公司于2004年初发行的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答案』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内含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120/(1+r) 5 =95 经测算,计算结果:r≈4.78%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 因为是折价,所以利息调整在贷方 (3)每年利息收益计算过程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② 0.54 贷:投资收益 4.54 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12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应计利息 20(5年下来,总共的20) 经典例题3 200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90万元,另付交易费用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2004年末该债券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95.5万元,2005年末债券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96.5万元,2006年初甲公司出售此债券,卖价98万元,交易费用1.1万元。 『正确答案』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内含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4/(1+r)1 + 4/(1+r)2 +…+ 104/(1+r)5 =95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5.16%。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00 贷:银行存款 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 (3)利息收益计算过程 ①2004年后续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0.9 贷:投资收益 4.9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4

“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解释及会计分录举例 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 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 贷:银行存款 2089 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 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100—83.56) 投资收益 83.56 (2089×4%) 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