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授奖成果名单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授奖成果名单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授奖成果名单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授奖成果名单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授奖成果名单

共117项。其中:

专著奖30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7项;

编著奖2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3项;

论文奖5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8项;

研究报告奖14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

海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授奖成果一览表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专著:一等奖2项

专著一等奖詹贤武、

邢植朝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海南黎族和台湾少数民族民俗比较南方出版社2010.12 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南沙争端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

专著:二等奖11项

专著二等奖王芳海南大学海南农业保险补贴与需求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2 周泉根海南师范大学新出战国楚简之《诗》学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2 阮忠海南师范大学先唐文化与散文风格的嬗变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10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赵康太等海南大学我国高校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11.4

专著二等奖中国(海

南)改革

发展研究

院课题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第二次转型

——处在十字路口的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3

杜明娥、

杨英姿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思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5 张丽娜海南大学海上侵权法律制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2 曹成杰、

郭晓帆、

朱波

海口经济学院经济转型与利益格局调整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

2011.3 郑泽民中国南海研究院

南海问题中的大国因素

——美日印俄与南海问题

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0 阳利平海南师范大学传承与嬗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0 龙涛海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名词(语)的语义范畴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12

专著:三等奖17项

— 3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专著三等奖安应民等海南大学构建均衡发展机制

——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

专著三等奖阎根齐、

刘冬梅

海南大学海南社会发展史研究(古代卷)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2 刘显海南大学敦煌写本《大智度论》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5 王琦海南大学民事审判管理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6 鞠斐海南大学

喧哗与嬗变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

潮研究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

黄景贵、

毛江海、

傅君利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旅游岛新版海南梦》

——海南国际旅游岛内涵建设与发展

模式国际比较

海南出版社2011.3 杨英姿海南师范大学

伦理的生态向度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010.5 胡永和海南大学中国城镇新贫困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6

— 4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宁清同、

黎其武等

海南大学保税港区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8

专著三等奖陈江海南师范大学

现代企业的学习与创新:理论与实证

研究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

陈纯英、

高萍、

张兴吉

中共海口市委党校海口城市发展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12 严春宝海南师范大学一生真伪有谁知:大学校长林文庆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 白丽芳海南大学英语元语言词汇初步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出版社

2011.7 李仁君海南大学品出经济学三味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3

李伟铭、

黎春燕

海南大学

高技术产业发展与政策研究

——培育竞争优势

科学出版社2011.8

闫广林、

徐侗

海南大学幽默理论关键词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4

— 5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程昭星、

林开耀、

程鹏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与黎族社会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6

— 6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编著:一等奖3项

编著一等奖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

课题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民富优先

——二次转型与改革走向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2 关文信海南师范大学

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

——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

学习共同体

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

2011.9 李德芳海南大学

海南农村基层政治与社会

发展研究

人民出版社2009.10

编著:二等奖6项

编著二等奖王明初海南师范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徐民海南大学商法学法律出版社2010.2

王献军、赵

红、孙善根、周

振雄、韦经照

海南师范大学

《黎族藏书·方志部》第一

海南出版社2009.11

—7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编著二等奖苗树彬、夏锋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趋势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8

海南省地方志

办公室课题组

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教育志南海出版公司2010.10 许劭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新概念CIS企业形象设计中南大学出版社2011.8

编著:三等奖13项

编著三等奖王琳海南大学饭店业战略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11.5 王丽娅、陈弦海南大学

泛珠九省区经济社会发展

的比较研究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6 金山等海南大学黎族三峒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9

海南省地方志

课题组

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财政税务志海南出版社2009.4 王崇敏、李建华海南大学知识产权法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

—8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编著三等奖陈宇明、肖瑜琼州学院教师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6 毕华、游长江海南师范大学旅游资源学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10

海南省地方志

办公室课题组

海南省地方志办公室海南省志·测绘志南海出版公司2010.11 赵京封、张艺海南大学

和声学“数字化”习题写作

教程

西安交通大学出

版社

2009.6 五指山市地方

志编纂委员会

海南省五指山市地方志编纂委

员会

通什市志方志出版社2009.12 陈文心海南师范大学班级管理理论与方法海南出版社2009.1 羊文灿、阎根齐海口市邱濬墓管理处五公祠解读南方出版社2010.9 冯源、匡晓文海南大学世界旅游文化(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7

—9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发表刊物

名称

发表时间

(期数)

论文:一等奖 8 项

论文一等奖徐仲佳海南师范大学

他者及其性政治叙事策略

——论郁达夫的女性书写

文学评论2009.5 王奋平琼州学院

中英高中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以英国AQA考试委员会与北师大版高

中数学教材平面向量为例

数学教育学报2011.6 王明初、陈为毅海南师范大学建设国际旅游岛实现海南绿色崛起求是2009.10

胡国柳、李伟铭、

张长海、蒋顺才

海南大学

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

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1

夏代云、何泌章、

李炳昌

海南大学

高校创新性基础科学研究团队特征研究

——以汤姆逊—卢瑟福团队为例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 王习明海南师范大学

建国以来成都平原农田灌溉制度的演变

——以绵竹射箭台村为例

中国农史2011.4 刘复生海南大学

什么是当代文学批评?

——一个理论论纲

南方文坛2011.1

—10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发表刊物

名称

发表时间

(期数)

论文一等奖刘殿国、徐兵、

夏立显

海南大学

多变量整体模式累加多层统计模型的建

立及其在组织绩效预测上的应用研究

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9

论文:二等奖15 项

论文二等奖韩立收海南大学黎族传统法文化中的“鬼判”探讨

山东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09.11.5 房福贤海南师范大学论王蒙、从维熙与浩然的自传写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丛刊

2011.2 韩捷进海南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文学的自我超越

——前苏联文学70年艺术流变论略

西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

2011.11 刘丽琼、肖少北海南师范大学受欺负小学生求助心理与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1.6 胡长青海南师范大学

党的创办“大特区”思想及其海南实践开

拓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视野

学习出版社2011.7 阎二鹏海南大学

犯罪参与类型再思考

——兼议分工分类与作用分类的反思

环球法律评论2011.10.28 刘云亮海南大学循环经济的法律解读南京大学学报2010.11

—11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发表刊物

名称

发表时间

(期数)

论文二等奖邹立刚海南大学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

河南省政法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

2009.1 姜岚海南师范大学

走出审美迷思:路遥小说的可阐释性与路

遥研究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5

陈冠铭、林亚琼、

汪李平、李劲松、

曹兵

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国家南繁育制种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初探南方农业学报2011.12 郭强、董骏峰海南大学

旅游景区门票的资源保护型定价模型研

旅游学刊2010.8 张志坚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初探中国高等教育2011.6 袁蓓、郭熙保海南大学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评述经济学动态2009.11

程立生、吴小玲、

王冰冰、万力维

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及结构优

化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

徐新华、俞开江、

杨高宇

海南师范大学人民币“双率”调整的贸易收支效应研究经济学动态2010.12

—12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发表刊物

名称

发表时间

(期数)

论文:三等奖28项

论文三等奖张玉泉琼州学院我国田径注册运动员的群体结构特征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3 阎根齐海南大学海瑞籍贯、祖居、族别、祖墓研究南方出版社2011.4 李勃海南师范大学汉元帝罢珠崖郡后海南岛之归属考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1 毕光明海南师范大学《山乡巨变》的乡村叙事及其文学价值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5 陈思莲海南大学海南黎族原始自然崇拜的哲学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10 许海平、王岳龙海南大学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

——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金融研究2010.10 徐艳海南大学

对保罗·克鲁格曼人民币汇率观点的不同

看法

经济学家2011.4 李敏纳、覃成林、

李润田

海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性公共服务区域差异分析经济地理2009.6 叶英萍海南大学中国古代民监官之探讨法学杂志2009.2

—13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发表刊物

名称

发表时间

(期数)

论文三等奖杨豫晖、宋乃庆海南师范大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课程·教材·教法 2009.4

戴敬东琼州学院中国体育体制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1

祁亚辉海南省社科联2010年海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海南省企业发

展报告(2011)》

2011.9

童伟华海南大学

交通过失基本犯构造论纲

——以中日两国比较为视点

法学论坛2010.5

杨清之海南师范大学屈骚中的“自疏”与隐逸文学的萌芽江汉论坛2010.7

冯青海南师范大学朱熹门人冯椅小传辑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1.3.25 黎兴强海南大学中国旅游规划体系新框架的探讨旅游学刊2011.11.6 王永波、陆德明三亚学院

供给锁定型市场结构与投资品市场价格

机制特殊性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2010.1

裴广一海南师范大学

科学发展观的世界价值维度

——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深层思考

江汉论坛2010.9

—14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发表刊物

名称

发表时间

(期数)

论文三等奖朱沁夫、李昭、

杨樨

三亚学院

用地理集中指数衡量游客集中程度方法

的一个改进

旅游学刊2011.4 张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后危机时代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10.2 李洁宇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从权力转移到权力共享

——新兴体系内国家的理性选择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1.6 王海艳海南大学“框”在《绘画的真理》中艺术探索2010.8 朱东根海南大学论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东南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

2011.7 符国基海南大学海南省自然旅游资源调查研究热带地理2010.9 潘永强、林筱璟海南师范大学正确认识马克思绝对地租量的规定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12 匡贤明、梅东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国有企业合理分红比

例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

学学报

2011.7 江彩云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从社会文化心理视角审视腐败认同潜意

中央社会主义学

院学报

2011.6 康蠡、周铭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生态位理论及其对档案馆科学发展的启

档案管理2011.9

—15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研究报告:一等奖1项

研究报告一等奖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课

题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

“十二五”改革规划研究2009.8

研究报告:二等奖5项

研究报告二等奖杨建军、陈林、

刘国君、徐琼花、

陈五洲

海南医学院

海南省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省级

统筹研究

2010.12

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课

题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

“十二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研

2010.7

王崇敏、邹立刚、

童伟华、王秀卫

海南大学保障我国海上安全研究2011.12

彭京宜、傅治平

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三亚行动纲领

——争当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排头兵

人民出版社2011.2 陈耀等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海南省乡村旅游研究

——创新中国乡村旅游模式发展海南

特色乡村度假

2011.2

—16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研究报告:三等奖8项

研究报告三等奖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课

题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

走向公共服务型政府

——未来5-10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战略研究

2011.12

中国(海南)改

革发展研究院海

南研究所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

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需求与体制安排2009.6 范益民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关于建设“低碳经济示范省”的建议

后危机时代的新

兴经济体

——新挑战、新角

色、新模式论文集

2009.10 刘强海南师范大学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国际旅游岛建

国际旅游岛建设

对策建议

2009.10.14 李德芳、李宜钊海南大学海南乡镇治理中的政治关系研究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

2011.6

2011.11

符泰光、陈丽、

符昌昭

琼州学院

新时期海南农村宗族势力的复兴与治理

对策

2009.7

—17 —

获奖等级成果作者主要完成单位成果名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研究报告三等奖中共海南省委党

史研究室课题组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海南省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6

中共海南省委组

织部课题组

中共海南省委组织部竞争性选拔干部质量比较研究2011.10

—18 —

(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研制与评选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计量与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一项长期研究工作,每一版的最终成果以“要览”的形式发布。以下发布的核心期刊表,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的一部分。该要览基本延续了上一版的主要研制原则,同时根据各界对学术期刊评价的实际需求,对核心区范围做了一些调整,确定了核心期刊484种。 该“要览”的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三部分:第一、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年度收文量较大的引文数据库,其来源期刊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主流期刊,数据质量可靠,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现收录1999年至2011年度733种来源刊中的一千万条数据,曾为多项大型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该要览选择该库近5年(2007-2011年)的数据为主要的统计样本(部分指标用到2006年数据)。第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文摘数据库。该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建设的统计量较大的转摘数据库。该库收录的文摘刊物有三种类型:(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重要报纸理论版和核心期刊的转摘文章;(3)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第三,其他统计源。主要参考公开发表的各种期刊统计数据,包括其他评价系统公布的核心期刊、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期刊引证报告中的各类统计数据。 该“要览”的学科分为24个大类目和综合类,包括法学、管理学(含科学学、人才学)、环境科学、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人口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学与情报学、档案学、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其中经济学下列7个二级学科,政治学下列2个二级学科。《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13年版)》将于近期出版,其中的核心期刊表先期公布如下,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政府领导兼任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政府领导兼任省政府议事 协调机构职务的通知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琼府办[2015]106号 【发布部门】海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6.29 【实施日期】2015.06.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政府领导兼任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职务的通知 (琼府办〔2015〕106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因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省政府决定对省政府领导兼任的部分省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含联席会议)领导职务进行调整。调整后省长、副省长兼任的职务如下: 一、刘赐贵省长兼任的职务 1.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办公厅); 2.省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办公厅); 3.省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4.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 5.省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民政厅); 6.文昌省级土地储备项目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国土资源厅); 7.省城乡规划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8.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9.省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10.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扶贫办); 11.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省方志办); 12.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府政务服务中心)。 二、毛超峰常务副省长兼任的职务 1.省政务公开协调小组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府办公厅); 2.省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组长(协调小组综合组设在省政府办公厅); 3.省民航机场改扩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4.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5.三亚凤凰国际机场迁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6.省招标投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7.省重大项目推进协调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8.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领导小组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 9.海南航天发射场配套区项目建设协调小组组长(与航天科技集团分管副总经理共同兼任组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发展改革委、航天科技集团发展经营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

2012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 【主办单位介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人文社科类研究生院。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现有38个教学系,80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8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现任博士生导师436名、硕士生导师495名。在200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2007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报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入选中国19所一流研究生院,并以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第一,法学、社会学、文学第二的成绩,当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第一的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成立于2002年8月,是目前国内学科设置最为齐全、实力最为雄厚的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国家提供货币金融政策研究成果和相关咨询服务;为各级政府发展本地区金融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提供应用性研究成果;培养高级金融研究和金融实务人才。研究所现拥有体制内研究人员36人、外聘研究人员10多人和50多名博士后研究人员。 【项目特色】 为专业人士量身订制的教育项目——本课程专为接受过EMBA教育或它硕士教育的专业人士所设计,为大家提供持续深入学习的平台,以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已有知识结构;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学员提供申请博士学位的机会。 阵容强大的师资队伍——本项目将安排中国社科院一批具有极高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的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参与授课。此外,还将在其他著名高校和中央部委选聘一批理论功底深厚、授课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学者型领导参与授课。 独具特色的课程结构——课程设计以研究生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生课程方案为本源,在确保科学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突出实用性、新颖性与前沿性。 内容丰富的学习安排——除课堂授课外,还将在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安排指导教师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为学员提供参加课题研究或学术活动的机会。 【报名条件】 1、拥有硕士学位或具备研究生同等学力(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具有学士学位者需由其上级主管单位开具推荐信,情况优秀者可酌情录取; 2、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 3、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申报书 参评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2008年4月

填写说明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参加评奖: 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包括北京市与中央各部委双管单位)、学术团体、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政策研究机构、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成果; 2.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系统在京单位研究北京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成果; 3.以北京市属单位为主,有北京市以外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 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包括民间奖励),不在参评之列。 二、获奖成果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有新观点、新论证、新方法或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较高应用价值。 三、参评成果范围: 1.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期间发表的除教材类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评选条例》有关规定的,均可参加评奖。教材类成果需出版使用4年后方可参评(2004年-2005年成果可参评)。 2.参评成果须是合法出版物;对确有较高应用价值,但不宜公开发表的成果,须由作者单位推荐,上级领导机关批准,方可申报参评。 3.个人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辑集而成的论文集视同于学术专著;丛书以单本著作独立申报;多卷本著作须出齐后一次申报,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著作出版日期为准。 四、参评成果的主要形式包括: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五、多人合作的研究成果,由第一作者向本单位申报;如第一作者不申报的,应以书面形式授权委托其他作者一人申报。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 六、申报成果均需提交3份原件,论文和调研报告可提交1份原件和2份复印件。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篇幅不大的须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内容提要。申报成果的社会效果和学术价值的评价,要出具证明材料。报刊评论应提交原件1份和复印件2份。 七、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准确填写一级和二级学科,如哲学·中国哲学(请参见https://www.doczj.com/doc/a114576326.html,/公共信息、学科专业目录)。“成果形式”项须明确填写: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八、申报书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情况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直至取消下届参评资格。 九、单位推荐截止日期为2008年5月20日。 十、本申报书一式3份,用A4纸打印。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重大成果奖 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作者:张红凤(山东财经大学)杨慧(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管理学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 作者:张玉明(山东大学)刘德胜(齐鲁工业大学)段升森(山东大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一等奖 经济学 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作者:徐同文(齐鲁工业大学) 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R&D资源约束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基于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视角 项目负责人:李平(山东理工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10年10月 管理学 基于前景理论和不确定语言变量的区间概率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研究 作者:刘培德(山东财经大学)金芳(山东财经大学)张新(山东财经大学)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年第4期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作者:张卫国(山东社会科学院)任燕燕(山东大学)花小安(广发银行南通分行) 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政治学 政党政治论 作者:王韶兴(山东大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法学 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 作者:汪全胜(山东大学(威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量刑治理的模式之争 ——兼评量刑的两个指导“意见” 作者:周长军(山东大学) 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 哲学社会学 虚拟生存论

作者:贾英健(山东省委党校) 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1世纪初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 ——基于对山东省一项问卷的调查 作者:陈岱云(济南大学)胡令安(山东省荣军医院) 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文学语言学 齐鲁古典戏曲全集 作者:陈公水(山东理工大学)徐文明(山东理工大学)张英基(山东理工大学)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 作者:张可礼(山东大学) 凤凰出版社2011年9月 文化学 全泰山诗 作者:袁爱国(泰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泰山出版社2011年12月 教育学 制度道德教育论 作者: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 作者:谭维智(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中国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与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玉珠(聊城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08年10月 历史学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作者:曹胜强(枣庄学院) 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傅永聚(曲阜师范大学) 任怀国(潍坊学院)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乡遂之制与西周春秋之乡村形态 作者:马新(山东大学) 文史哲2010年第3期 应用与普及 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研究 作者:王志东(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朱孔来(济南大学)李静静(莱芜银监局)乐菲菲(济南大学)

关于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于颁发《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的通知 (96)社科人字85号1996年11月1日 院属各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已经院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991年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试行)》即行废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长工作条例 (1996年10月28日院务会议讨论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所长负责制,加强研究所建设,特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所长在所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本所的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充分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职权。 第三条所长是研究所的法人代表。 第四条所长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方向、科研方向,为把我院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坚强阵地而努力。 第五条所长必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院党委、院务会议的决定,落实我院的建院方针及各项规章制度;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民主,团结全所人员,深化改革,多出高质量的成果,多出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党和国家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第六条所长由院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任免。每届任期五年。根据工作需要,任职期间可作调整。 第二章所长的职责 第七条坚持以科研为中心,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学术领导和科研组织工作。 第八条根据全院学科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主持制定本所中长期科研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分析研究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巩固和扩大学科优势。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量化评分规则.doc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量化评分规则 量化评分所得的分数,是评价成果的参考依据。成果量化评 分由“学术评价量化评分”和“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分”构成。 一、学术评价量化评分 学术评价量化评分是评委根据成果的学术价值所评出的量化 分,包括难易程度、创新程度、完备程度、成果价值,为多位评 委所评分数的平均值,分数可计至小数点后一位。 二、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分 社会价值及反响量化分是根据成果主件和佐证材料所确定的 量化分,包括立项、出版、引用、转载、采用、批示等。 (一)立项 1.已结项的研究报告类成果,标注课题项目的著作类、论文类成果可加此项分。 2.参与多个课题的成果,只计一个最高级别的档次分。 3.课题级别认定见《关于课题级别认定的说明》,不在其列的课题不计分,评委在评价时可作参考。 (二)出版 1.一级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等级评估为一级,入选“全国百 佳图书出版单位”的出版社(见《出版社评价认定等级表》)。 二级出版社。新闻出版总署等级评估为一级以下,未入选“全 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的出版社。 2.一级期刊需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 期刊和 CSSCI 来源期刊(见《期刊评价认定等级表》)。 论文成果发表期刊是权威期刊的,其发表分在一级基础上加 3

分。 二级期刊需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 期刊、 CSSCI 来源期刊中任意一至两种。 三级期刊为低于二级的公开出版的期刊。 3.一级报纸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主办的党报。 二级报纸为各部委主办的报纸和各省(区、市)主办的党报。 三级报纸为一、二级以外的报纸。 4.再版 著作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再版加印,只计一个最高级别 的档次分。 (三)引用 引用 ,是指一项成果发表后 ,其观点被其他作者在论著中引用 , 引用的标志是引号内的原文,或指出作者名字及观点。只列为参 考文献的不作为正式引用,计分时只计该档次分的一半分。 一项成果如有多级别、多次的报刊、著作引用,只计一个最 高级别的档次分。 作者引用本人成果的不计分。 转载 ,是指一项成果发表后 ,被其他报刊所转载 ,或被其他著作、文 献所收入。被转载成果的标志是注明转载文章的来源,未注明转载不 计分。 《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对成果的全文转载,按一级计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对 成果的全文转载,按二级计分。 对文章部分转载或观点摘编的,只计该档次分的一半分。列为书目和文章篇目索引的 ,可按一级、二级和三级 ,分别计 4 分、 2 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2010年7月29日经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健全不良学风预防惩治机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处理院属各单位科研及科研辅助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所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其相关活动中发生的抄袭、剽窃、伪造等违反社会公认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四条以下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1.侵占他人研究成果。 2.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3.编造虚假研究成果,伪造或篡改文献、资料、数据、图表、个案等。 4. 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研究成果上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创作,而在其研究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 5.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参考引用他人作品和数据、资料过程中,不注明出处或来源。 6.在新作品中大量重复使用本人已发表过的研究作品。 7.擅自更改课题研究方向或最终成果形式、数量和质量要求。 8.在申报课题、成果、奖项、职称等过程中,提供虚假个人学术信息,伪造学术经历、研究成果、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

明材料等。 9.学术期刊、出版社及其编辑人员违规收取版面费,或使用人情稿、关系稿,谋取不正当利益。 10.作为评审专家或管理工作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违反规定泄露评审内容。 11.其他违背著作权法等法律或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三章学术不端行为的受理机构 第五条设立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和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由学部委员和著名学者组成,主任由主管科研的院领导担任。 第七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的职责: 1.指导和监督院属各单位规范学术行为工作,制定、修订、实施院有关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 2.受理对学部领导、研究所领导、院职能机构人员、跨所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按照学科属性,指定相关研究所及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取证或性质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3、审议核准研究所提出的处理意见。 4.受理研究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存在重大异议的申诉,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临时审定委员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复查、审议和裁定。 第八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办公室,由科研局和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九条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由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组 成,必要时,可吸收同行专家参加。其职责是: 1.制定和修改本研究所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硕士学位论文 苗族古歌的口头演述与文本制作:以黔东南双井村苗族歌师传唱的“瑟岗来”为个案 作 者 姓 名: 罗丹阳 导师姓名及职称:巴莫曲布嫫 教授 系 别:少数民族文学系 专 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西南少数民族口头传统 2007年5月

论文摘要 本文由绪言、上编、下编和结论构成;作为论文阐述的补充性说明,文中附有图表22幅,文后附有摘选的田野日志,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绪言 对研究对象苗族古歌及其文本情况和相关学术史进行了大致的梳理和阐述,说明田野研究的时空选择,简述了文中所涉及的“以演述为中心”的文本制作理念和工作模型的理论来源,最后交待了文本制作的工作思路和基本目标。 上编 作为田野报告(report),这部分主要围绕双井村“吃辛节”期间发生的苗族古歌“瑟岗来”(seib gangx neel)演述事件,对田野观察过程做出写实性描述。在民族志访谈的基础上,对田野工作中遇到的下述问题进行了探讨:苗族古歌的界定、文本的整合、“歌花”与“歌骨”、演唱形式等;进而具体阐述田野研究的过程和步骤,对苗族古歌“瑟岗来”的口头演述事件与文本制作的关联进行了互动阐释。 下编 作为田野记录(record),这部分首先对苗文誊写、迻译规则、施秉地区的苗族语言系属和方言差异加以说明。其余的篇幅则致力于呈现田野过程中采录的口头演述苗族古歌《瑟岗来》(拍摄总时间约为90分钟),完成了以演述事件为中心的文本制作,采取三行对译法,按苗文誊写、汉语直译、意译进行,共16个叙事段落,585行。在口头演述文本范例中,还标记了演述的曲调,对节日语境中的演述事件进行了注解式的简要说明。 结论 通过以演述事件为中心的文本制作实践,阐述了演述文本与古歌传承及其文化语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强调了从事活形态口头传统田野作业的重要性,最后归总了这项研究的可能性扩展和有待深拓的学理空间。 结合论文的写作而展开的文本制作,乃是基于“以演述为中心”的实验性学术实践。从实地观察六位歌师口头演述的苗族古歌“瑟岗来”,到制作一个符合民俗学精神的口头文本,笔者将田野报告(report)和田野记录(record)集合为一体,力图比较切近地呈现传统中的苗族古歌风貌,为古歌传统的阐释提供更充分的田野证据。这项研究如果能够走向深入,就势必要在“文本”与“文本”之间去探寻古歌传统的口头演述规律。而这也正是作者努力的方向所在。 关键词:苗族古歌以表演为中心瑟岗来文本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简章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发布了,凯程考研晶晶老师提醒各位考生及时关注。 一、培养目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是为了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19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在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9年的9月1日)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三、报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招生单位代码为“14596”,报考点代码为“1172”。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 所有参加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2018年10月10日—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2018年9月24日—9月27日,每天9:00-22:00。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 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通知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3]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4]5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7〕13号)的要求,并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现就我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请条件 1.申请推荐免试攻读我院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以下申请条件: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精神且有科研潜力,道德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勤于思考,有创新意识。 ⑶须为已取得推荐免试资格的2018年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要求。 2.申请者须符合报考系对推荐免试生提出的相关学术要求。 二、申请程序 1.2017年9月28日开始申请人网上报名。 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cn/tm),填写

并提交信息。 2.2017年9月28日后,各系对申请者的网上申报信息进行初审和评议,确定复试名单并通知进入复试的申请者。 被通知复试的申请者须在复试前向报考系提交以下材料: 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8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申请表》。(见附件) ⑵本科阶段历年学习成绩单(须加盖推荐高校教务处公章)。 ⑶网上报名时需要提交的相关表格。 ⑷公开发表的论文、著(译)作。 ⑸获奖证书。 ⑹报考系要求的其他材料。 3.各系审核申请者提交的材料,确定其复试资格,组织复试。 4.政审、体检由各系在复试阶段组织完成。 5.2017年10月13日前,各系结束拟接收推免生复试。 6.2017年10月13日后,我院网站将公示各专业推荐免试生的接收情况(公示栏目:我院网站“2018年硕士生招生信息”)。 三、复试 1.复试内容:对申请者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工作能力以及思想品德等诸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2.复试形式:复试分笔试和面试。 3.复试分值:复试总分300分,合格线为180分。其中笔试总分150分,合格线为90分;面试总分150分,合格线为90分,面试包括外语综合能力测试(含听力和口语),占50分。 四、接收 经我院批准接收的推免生的接收手续,由系秘书于10月13日前到招办统一办理。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第一条为进一步改进完善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鼓励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优秀的研究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理论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决策科学化,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更好地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人民政府设立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本省个人和集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和普及成果(教材、教辅读物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第三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四条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组织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省社科联下设评奖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省社科联聘请有代表性的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并根据申报成果的学科和地区分布等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评审组。

第六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2年评选1次,每次奖励成果总数500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60项、二等奖不超过150项。 在同一次评选中,每位申报人只能获得一项奖励。 第七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额标准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5000元。 第八条奖项设定和奖金数额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调整,由省社科联会同省财政厅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评奖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审核安排。 第九条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获奖成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体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 (二)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当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本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推动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三)应用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当在解决国家和区域(特别是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普及类获奖成果应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阐释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方面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2010年7月29日经院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建立健全不良学风预防惩治机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加强学风建设的决定》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处理院属各单位科研及科研辅助人员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所发生的学术不端行为。 第二章学术不端行为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学术不端行为,是指在科学研究及其相关活动中发生的抄袭、剽窃、伪造等违反社会公认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四条以下行为属于学术不端: 1.侵占他人研究成果。 2.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 3.编造虚假研究成果,伪造或篡改文献、资料、数据、图表、个案等。 4.没有参加创作,在他人研究成果上署名或者多人共同创作,而在其研究成果中未注明他人工作。 5.在直接引用、间接引用、参考引用他人作品和数据、资料过程中,不注明出处或来源。 6.在新作品中大量重复使用本人已发表过的研究作品。 7.擅自更改课题研究方向或最终成果形式、数量和质量要求。 8.在申报课题、成果、奖项、职称等过程中,提供虚假个人学术信息,伪造学术经历、研究成果、专家鉴定、证书及其他学术能力证明材料等。

9.学术期刊、出版社及其编辑人员违规收取版面费,或使用人情稿、关系稿,谋取不正当利益。 10.作为评审专家或管理工作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或违反规定泄露评审内容。 11.其他违背著作权法等法律或学术规范的行为。 第三章学术不端行为的受理机构 第五条设立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和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负责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第六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由学部委员和著名学者组成,主任由主管科研的院领导担任。 第七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的职责: 1.指导和监督院属各单位规范学术行为工作,制定、修订、实施院有关学术行为的规章制度。 2.受理对学部领导、研究所领导、院职能机构人员、跨所人员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按照学科属性,指定相关研究所及有关部门协助调查取证或性质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 3、审议核准研究所提出的处理意见。 4.受理研究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存在重大异议的申诉,必要时可组织相关专家成立临时审定委员会对有关问题进行复查、审议和裁定。 第八条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办公室,由科研局和监察局负责日常工作。 第九条研究所学术道德委员会由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组 成,必要时,可吸收同行专家参加。其职责是: 1.制定和修改本研究所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英语翻译

1、继续扩大国内需求,是当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变化的正确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In light of [Given] the Asian finiancial crisis and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s, it is proper/fitting for us to continue boosting/promoting domestic demand. This constitutes the basic found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being part of our long-term strategy. 2、中国各民族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使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强固的亲合力、凝聚力。 Due to/Because of their interdependen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ties, all Chinese nationalities have shared a common destiny and a common interest throughout their long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reating a strong force for affinity and cohesion. 3、当前正在进行以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改革的中心目标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An education reform centering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s under way. As our main goal, we will try to reform the educational system so that it focuses on the enhancement of students’ abilities instead of training them merely to pass exams. 4、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于人。 In a sense, people are the key to whether we Chinese perform well domestically, whether socialism, the reform and opening are adhered to, whether the economy will grow quickly and the country enjoy long-term peace and stability. 5、为了保证人们起码的生活条件,使公民富裕起来,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人口增长以适应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To guarantee a minimum standard of living and to improve the citizens’welfare, Chinese only choice is to strive for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see to it that(一定注意到,务必) the population growth conforms to the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2001年 1、在世界各地,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觉到中国的存在,它在世界政治形势中占有历史性的重要位置。 The presence of China is felt, more than ever, all over the world, assuming(承担,担任) historic dimensions in the world political situation. 2、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与其说是出于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如说是为了适应现实的需要。 Our socialist practice has been the result much more of responding to a felt need than to any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socialist theory. 3、我们现在面临的所有重大世界性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对土地和土地资源的压力正在迅速增长。 The most important of all the great world problems which face us at the present time is the rapidly increasing pressure of population on land and on land resources. 4、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振兴经济的希望在教育,老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对教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Nowadays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ng developed swift and violent, the hope of vitalizing economy is education,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teachers-group has a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

2015《社会蓝皮书》:中国社会呈现六大阶段性转折 【核心观点】 中国社会呈现六大阶段性转折:第一,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近两年来,我国逆城镇化的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预示着一种新趋势到来。逆城镇化并非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升。第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转折。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和劳动力人口总量都已开始下降,未来我国可能会出现比较突出的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第三,收入分配变化的阶段转折。收入差距态势2008年达到顶点,基尼系数为0.491,此后至2013年的5年,基尼系数开始缓慢回落。我国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为增加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量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第四,职业结构变动的阶段转折。由于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工业,更高于农业,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会深刻地反映到职业结构的变动上。第五,居民生活消费的阶段转折。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强劲。第六,社会发展质量的阶段转折。人们对生活质量、健康、食品安全、水和空气清洁、满意度、幸福感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 2015年社会蓝皮书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新形势下的社会发展为主题,认为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应当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从以往较多注重数量增长转向较多注重质量提升。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现在都进入了更加注重质量的时代。注重发展质量导向的形成,首先需要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和政策——制度体系的相应改革,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调结构、稳增长、提质量的“新常态”发展目标。调结构,不仅指调经济结构,而且包括调社会结构,如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社会组织结构等;稳增长,不仅要稳定经济增长,而且要稳定就业增长、社会建设发展投入增长、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和待遇水平提升(尤其是农民工社保覆盖面和待遇水平)、社会治理结构完善等。这些结构性的变化,是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必需,也是进一步加强广大人民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从而凝聚人心的必需。 专家阐述,“新常态”下中国社会呈现如下六大阶段性转折: 第一,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转折。国际上城镇化的发展阶段,通常分为人口向城市集中、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等几个阶段。我国城镇化水平从2011年开始超过50%,从一个农民大国进入一个以城镇人口为主体的社会,但基本上还是在人口向城市集中和郊区化这两个阶段上运行。在我国,逆城镇化的过程迟迟没有产生,并非只是因为发展阶段未达到或者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问题,与户籍的限制和农民住宅无法进入市场也有很大关系。尽管如此,近两年来,我国逆城镇化的种种迹象越来越明显,预示着一种新的趋势的到来,虽然这些迹象还只是以农家休闲、乡村养老、城市人经营乡村第三产业等形式表现出来,却是一种未来大潮的征兆。逆城镇化并非城镇化的倒退,而是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是城乡一体化的提升,孕育着巨大的新发展空间。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恐怕也很难单靠人口向大城市的集中来解决城镇化问题。 第二,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阶段转折。中国的失业率在经济增长速度下行的情

第十六届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041019133657

第十六届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拟奖励成果名单(289项) (按奖励等次、成果形式排序) 一等奖(24项) 成果题目成果形式作者《博弈视角下的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著作王余丁等《连片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燕山-太行山和黑龙港流域的调查》著作王金营等《党章悦读》著作王玉平等《日本大学校发展研究》著作王文利等《宋代出版史》著作田建平等《日本教育史专题研究》著作朱文富等

《大学生心理资本积累及其教育管理》著作许海元《信息网络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研究》著作孙英臣等《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著作孙继民等《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研究》著作纪良纲等《燕赵文库?张申府集》《燕赵文库?张岱年集》著作杜运辉《河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研究》著作李彤等《跨部门政务信息共享机制研究》著作杨会良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人力资本积累路径研究》著作陈亮等《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金融对策研究》著作康书生等《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与法制化治理研究》著作梁平等《中国儒学史》著作程志华《河北宗教史》著作鞠志强等《公共物品概念定义的缺陷及其重新建构》论文张晋武等

《社会治理创新中伦理作用现状与对策研究》研究报告王莹等《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略研究》研究报告王晓芬等《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研究报告李岚等《河北省食用菌产业扶贫经营组织模式研究》研究报告赵帮宏等《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段洪波等 二等奖(95项) 成果题目成果形式作者《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理论、历史与现实》著作于春洋等《我国公共经济责任体系与机制研究》著作习亚哲《<津门诗钞>点校》著作王长华《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著作王利军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