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H264的SPS中获取图像长宽

从H264的SPS中获取图像长宽

从H264的SPS中获取图像长宽
从H264的SPS中获取图像长宽

从H264的SPS中获取图像长宽

作者:李国帅从开源项目mpegip中选取,并封装。

1,调用方法

#include"H264Parser.h"

h264_decode_t dec;

memset(&dec, 0, sizeof(dec));

uint8_t * buffer = (uint8_t*)cbSPS;

h264_parse_sequence_parameter_set(&dec, buffer,nSPS * 8);

outWidth = dec.pic_width;//1920;//

outHeight = dec.pic_height;//1080;//

2,H264Parser.h代码

#pragma once

#ifndef __H264_H__

#define __H264_H__ 1

#include

#include

#include"stdint.h"

#include"bitstream.h" //在mpegip中得到,就不粘贴了。

typedef unsigned int uint;

#define H264_START_CODE 0x000001

#define H264_PREVENT_3_BYTE 0x000003

#pragma pack(push)

#pragma pack(1)

typedef struct h264_decode_t

{

uint8_t profile;

uint8_t level;

uint32_t chroma_format_idc;

uint8_t residual_colour_transform_flag;

uint32_t bit_depth_luma_minus8;

uint32_t bit_depth_chroma_minus8;

uint8_t qpprime_y_zero_transform_bypass_flag;

uint8_t seq_scaling_matrix_present_flag;

uint32_t log2_max_frame_num_minus4;

uint32_t log2_max_pic_order_cnt_lsb_minus4;

uint32_t pic_order_cnt_type;

uint8_t frame_mbs_only_flag;

uint8_t pic_order_present_flag;

uint8_t delta_pic_order_always_zero_flag;

int32_t offset_for_non_ref_pic;

int32_t offset_for_top_to_bottom_field;

uint32_t pic_order_cnt_cycle_length;

int16_t offset_for_ref_frame[256];

uint8_t nal_ref_idc;

uint8_t nal_unit_type;

uint8_t field_pic_flag;

uint8_t bottom_field_flag;

uint32_t frame_num;

uint32_t idr_pic_id;

uint32_t pic_order_cnt_lsb;

int32_t delta_pic_order_cnt_bottom;

int32_t delta_pic_order_cnt[2];

uint32_t pic_width, pic_height;

uint32_t slice_type;

/* POC state */

int32_t pic_order_cnt; /* can be < 0 */

uint32_t pic_order_cnt_msb;

uint32_t pic_order_cnt_msb_prev;

uint32_t pic_order_cnt_lsb_prev;

uint32_t frame_num_prev;

int32_t frame_num_offset;

int32_t frame_num_offset_prev;

uint8_t NalHrdBpPresentFlag;

uint8_t VclHrdBpPresentFlag;

uint8_t CpbDpbDelaysPresentFlag;

uint8_t pic_struct_present_flag;

uint8_t cpb_removal_delay_length_minus1;

uint8_t dpb_output_delay_length_minus1;

uint8_t time_offset_length;

uint32_t cpb_cnt_minus1;

uint8_t initial_cpb_removal_delay_length_minus1; } h264_decode_t;

static uint8_t exp_golomb_bits[] =

{

8, 7, 6, 6,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56

static const uint8_t trailing_bits[] = { 0, 0x1, 0x2, 0x4, 0x8, 0x10, 0x20, 0x40, 0x80 };//9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C" {

#endif

uint32_t h264_ue(CBitstream *bs)

{

uint32_t bits, read;

int bits_left;

uint8_t coded;

bool done = false;

bits = 0;

// we want to read 8 bits at a time - if we don't have 8 bits,

// read what's left, and shift. The exp_golomb_bits calc remains the

// same.

while(done == false)

{

bits_left = bs->bits_remain();

if(bits_left < 8)

{

read = bs->PeekBits(bits_left) <<(8 - bits_left);

done = true;

}

else

{

read = bs->PeekBits(8);

if(read == 0)

{

bs->GetBits(8);

bits += 8;

}

else

{

done = true;

}

}

}

coded = exp_golomb_bits[read];

bs->GetBits(coded);

bits += coded;

// printf("ue - bits %d\n", bits);

return bs->GetBits(bits + 1) - 1;

}

int32_t h264_se(CBitstream *bs)

{

uint32_t ret;

ret = h264_ue(bs);

if((ret & 0x1) == 0)

{

ret >>= 1;

int32_t temp = 0 - ret;

return temp;

}

return(ret + 1) >> 1;

}

void h264_check_0s(CBitstream *bs, int count)

{

uint32_t val;

val = bs->GetBits(count);

if(val != 0)

{

//printf("field error - %d bits should be 0 is %x\n", count, val);

}

}

void scaling_list(uint32_t ix, uint32_t sizeOfScalingList, CBitstream *bs)

{

uint32_t lastScale = 8, nextScale = 8;

uint32_t jx;

int deltaScale;

for(jx = 0; jx < sizeOfScalingList; jx++)

{

if(nextScale != 0)

{

deltaScale = h264_se(bs);

nextScale =(lastScale + deltaScale + 256) % 256;

//printf(" delta: %d\n", deltaScale);

}

if(nextScale == 0)

{

lastScale = lastScale;

}

else

{

lastScale = nextScale;

}

//printf(" scaling list[%u][%u]: %u\n", ix, jx, lastScale);

}

}

void h264_parse_sequence_parameter_set(h264_decode_t *dec, uint8_t* Buffer,size_t Buffer_Size)

{

CBitstream ourbs;

ourbs.init(Buffer, Buffer_Size);

CBitstream *bs = &ourbs;

uint32_t type = 0;

h264_check_0s(bs, 1);//检查首字节

dec->nal_ref_idc = bs->GetBits(2);//NAL 的优先级

dec->nal_unit_type = type = bs->GetBits(5);//nal类型

if(type != 0x7)

{

return;

}

uint32_t temp;

dec->profile = bs->GetBits(8);//第个字节

//printf(" profile: %u\n", dec->profile);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constaint_set0_flag: %d\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constaint_set1_flag: %d\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constaint_set2_flag: %d\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constaint_set3_flag: %d\n", temp);

h264_check_0s(bs, 4);//第个字节

temp = bs->GetBits(8);//第个字节

//printf(" level_idc: %u\n",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seq parameter set id: %u\n", temp);

if(dec->profile == 100 || dec->profile == 110 || dec->profile == 122 || dec->profile == 144)

{

dec->chroma_format_idc = h264_ue(bs);

if(dec->chroma_format_idc == 3)

{

dec->residual_colour_transform_flag = bs->GetBits(1);

}

dec->bit_depth_luma_minus8 = h264_ue(bs);

dec->bit_depth_chroma_minus8 = h264_ue(bs);

dec->qpprime_y_zero_transform_bypass_flag = bs->GetBits(1);

dec->seq_scaling_matrix_present_flag = bs->GetBits(1);

if(dec->seq_scaling_matrix_present_flag)

{

for(uint32_t ix = 0; ix < 8; ix++)

{

temp = bs->GetBits(1);

if(temp)

{

scaling_list(ix, ix < 6 ? 16 : 64, bs);

}

}

}

}

dec->log2_max_frame_num_minus4 = h264_ue(bs);

dec->pic_order_cnt_type = h264_ue(bs);

if(dec->pic_order_cnt_type == 0)

{

dec->log2_max_pic_order_cnt_lsb_minus4 = h264_ue(bs);

}

else if(dec->pic_order_cnt_type == 1)

{

dec->delta_pic_order_always_zero_flag = bs->GetBits(1);

temp = h264_se(bs);

//printf(" offset_for_non_ref_pic: %d\n", temp);

temp = h264_se(bs);

//printf(" offset_for_top_to_bottom_field: %d\n",temp);

temp = h264_ue(bs);

for(uint32_t ix = 0; ix < temp; ix++)

{

temp = h264_se(bs);

//printf(" offset_for_ref_frame[%u]: %d\n", ix, temp);

}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num_ref_frames: %u\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gaps_in_frame_num_value_allowed_flag: %u\n", temp);

uint32_t PicWidthInMbs = h264_ue(bs) + 1;

//printf(" pic_width_in_mbs_minus1: %u(%u)\n", PicWidthInMbs - 1, PicWidthInMbs * 16);

uint32_t PicHeightInMapUnits = h264_ue(bs) + 1;

//printf(" pic_height_in_map_minus1: %u\n", PicHeightInMapUnits - 1);

dec->frame_mbs_only_flag = bs->GetBits(1);

if(!dec->frame_mbs_only_flag)

{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mb_adaptive_frame_field_flag: %u\n", temp);

}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direct_8x8_inference_flag: %u\n",temp);

temp = bs->GetBits(1);

if(temp)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frame_crop_left_offset: %u\n",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frame_crop_right_offset: %u\n",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frame_crop_top_offset: %u\n",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frame_crop_bottom_offset: %u\n", temp);

}

//temp = bs->GetBits(1);

//if(temp)

//{

// h264_vui_parameters(dec, bs);//海康sps可能没有这个东西

//}

dec->pic_width = PicWidthInMbs * 16;

dec->pic_height =( 2 - dec->frame_mbs_only_flag ) * PicHeightInMapUnits * 16; }

static uint32_t calc_ceil_log2(uint32_t val)

{

uint32_t ix, cval;

ix = 0;

cval = 1;

while(ix < 32)

{

if(cval >= val) return ix;

cval <<= 1;

ix++;

}

return ix;

}

void h264_parse_pic_parameter_set(h264_decode_t *dec, CBitstream *bs)

{

uint32_t num_slice_groups, temp, iGrou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pic_parameter_set_id: %u\n",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seq_parameter_set_id: %u\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entropy_coding_mode_flag: %u\n",temp);

dec->pic_order_present_flag = bs->GetBits(1);

//printf(" pic_order_present_flag: %u\n", dec->pic_order_present_flag);

num_slice_groups = h264_ue(bs);

//printf(" num_slice_groups_minus1: %u\n", num_slice_groups);

if(num_slice_groups > 0)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slice_group_map_type: %u\n", temp);

if(temp == 0)

{

for(iGroup = 0; iGroup <= num_slice_groups; iGroup++)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run_length_minus1[%u]: %u\n", iGroup,temp);

}

}

else if(temp == 2)

{

for(iGroup = 0; iGroup < num_slice_groups; iGroup++)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top_left[%u]: %u\n", iGroup,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bottom_right[%u]: %u\n", iGroup, temp);

}

}

else if(temp < 6) // 3, 4, 5

{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slice_group_change_direction_flag: %u\n", 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slice_group_change_rate_minus1: %u\n", temp);

}

else if(temp == 6)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pic_size_in_map_units_minus1: %u\n", temp);

uint32_t bits = calc_ceil_log2(num_slice_groups + 1);

//printf(" bits - %u\n", bits);

for(iGroup = 0; iGroup <= temp; iGroup++)

{

temp = bs->GetBits(bits);

//printf(" slice_group_id[%u]: %u\n", iGroup, temp);

}

}

}

temp = h264_ue(bs);

//printf(" num_ref_idx_l0_active_minus1: %u\n",temp);

temp = h264_ue(bs);

//printf(" num_ref_idx_l1_active_minus1: %u\n",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weighted_pred_flag: %u\n",temp);

temp = bs->GetBits(2);

//printf(" weighted_bipred_idc: %u\n",temp);

temp = h264_se(bs);

//printf(" pic_init_qp_minus26: %d\n", temp);

temp = h264_se(bs);

//printf(" pic_init_qs_minus26: %d\n", temp);

temp = h264_se(bs);

//printf(" chroma_qp_index_offset: %d\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deblocking_filter_control_present_flag: %u\n",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constrained_intra_pred_flag: %u\n", temp);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redundant_pic_cnt_present_flag: %u\n", temp);

int bits = bs->bits_remain();

if(bits == 0) return;

if(bits <= 8)

{

uint8_t trail_check = bs->PeekBits(bits);

if(trail_check == trailing_bits[bits]) return;

}

// we have the extensions

uint8_t transform_8x8_mode_flag = bs->GetBits(1);

//printf(" transform_8x8_mode_flag: %u\n", transform_8x8_mode_flag);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pic_scaling_matrix_present_flag: %u\n", temp);

if(temp)

{

uint max_count = 6 +(2 * transform_8x8_mode_flag);

for(uint ix = 0; ix < max_count; ix++)

{

temp = bs->GetBits(1);

//printf(" Pic Scaling List[%u] Present Flag: %u\n", ix, temp);

if(temp)

{

scaling_list(ix, ix < 6 ? 16 : 64, bs);

}

}

}

temp = h264_se(bs);

//printf(" second_chroma_qp_index_offset: %u\n",temp);

}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pragma pack(pop) #endif

平面构成、图案基础、色彩构成要点

平面构成 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线面 2.构成的形式法则:对称(体现了一种秩序美感);均衡(不对称的构成形式一定要达到 视觉上力的均衡,才能产生美感);变化(形态变化方法:加法、减法、分割法、重叠法、差叠法、透叠法);统一(持久的美感);点、线、面综合构成 3.包豪斯——“创造了当今工业设计的模式,并且为此制定了标准;它是现代建筑的助产 士;它改变了一切东西的模样,从你现在正坐在上面的椅子,一直到你正在读的书”4.构成是现代艺术,伴随着工业社会的诞生而生,并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 业产品息息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构成形象奉行的是理性的、简约的、符合工业化批量生产需求的原则。作品往往是机械的、冷漠的,追求的是“少就是多”,适合产品的批量复制。 5.图案是装饰艺术,是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与生活、劳动和手工艺密 切相关的艺术表现形式。图案形象往往是有机的、富于情感的,是人类真情的自然流露。 图案创造注重的是师法自然和传统,认为自然是源,传统是流,源与流缺一不可。因此,表现的内容常常是自然的美、生命的美,需要对自然进行提炼、归纳,对传统进行研究、学习。常常经过具象——变形——意象——抽象的过程,使图形或形象,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图案只限于染织、服装、广告、建筑及器皿等方面的装饰。 6.设计师试图在提供给市场和消费者一件有用的产品的时候,也希望能够在其中表达自己 的创造性和个性。他们还希望能够把传统、文化、情感、环保等观念一起融入一个小小的物品里,使之成为人们美好生活及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7.大小点的更替会产生节奏感;由大到小旋转的点会产生深入感。在同样大小的点中,明 亮的、暖色的点感觉大,有扩张感;深色的、冷色的点感觉小,有收缩感。 8.两条平行的直线,在发射线的作用下,会出现弯曲的错视效果。 9.面的性质:任何图形,都是由图与底两部分组成的。在画面中,成为视觉对象的部分叫 图,其周围的空间叫底。图,也称“正形”,具有清晰、前进的感觉,并具有使形突出的性质;底,也称“负形”,起到衬托、显现图的作用。这个理论是1920年由一个叫鲁宾的人发现并研究出来的,他利用一张画有一个壶和两个人脸的画面说明其理论,这幅画面被称为《鲁宾之壶》。正负形都具有设计意义。 10.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空间构成对比构成肌 理构成 11.重复最能表现秩序美和整齐美,给人以井然有序的深刻印象,收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12.基本形的分割线或分割点,最好定在格线边的1/2或1/3处,以增加基本形衔接后的连 贯性和秩序性。 13.近似形的重复要求近似形重复一次变化一次,画面不能出现雷同;基本形的重复则要求 重复的基本形都相同,变化只限于方向上的变化。

细胞培养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成为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广泛应用于动物细胞高密度培养,推动了现代生物医药 产业的发展。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在体外模拟体内的: 生理环境 , 在无菌、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生长、繁殖的过程。利用人工培养的动物细胞可以进行科学研究和生物制药, 动物细胞的大规模的培养技术是生物制药中非 常重要的环节。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使细胞的培养条件达到最 优化程度, 尽可能消除或减轻环境对细胞的影响, 因此动物细胞培养环境的控 制是细胞培养的关健技术。 关键词: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物制药,培养条件,人工培养。 自1885 年,Roux 从鸡胚中分离细胞首次建立体外细胞培养; Dulbecco于1943 年创建单层细胞培养已有半个多世纪。因其具有的培养简单、操作方便、消耗少、大量运用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1]。全球生物制药技术和市场的迅速发展为动物细胞培养基市场提供了快速成长的发展环境, 并使之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1 细胞培养的环境及条件 1.1 无污染的环境 无菌无毒的操作环境和培养环境是保证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功的首要条件[3]。 1.2 适宜的温度 维持培养细胞旺盛生长, 必须有恒定而适宜的温度。不同种类的细胞对培养温度要求也不同[3]。 1.3 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 气体是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生存必需条件之一, 所需气体主要有氧气和二氧化碳[3]。 1.4 适宜的p H 值 每种细胞都有其最适p H 值。p H 值随培养的细胞种类不同而不同, 大多数细胞的适宜pH 为7.2至7.4, 偏离这一范围对细胞培养将产生有害的影响[3]。 1.5 培养基 培养基不仅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长增殖的基础物质, 而且还提供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3]。 1.6 细胞培养外部环境 细胞培养是一种无菌操作技术, 对实验室、常用设施及设备、培养器皿等都有严格的要求[3]。 2 细胞培养无菌操作基本技术无菌操作技术分为: 工作环境及表面、细胞培养所用器皿、培养液与培养细胞的处理。 2.1 工作环境的处理 使用层流超净工作台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3]。 2.2 细胞培养所用玻璃及塑料制品的清洗与消毒 消毒方法分为物理灭菌法( 紫外线、湿热、干烤、过滤等), 化学灭菌法( 各种化学消毒剂) 和抗生素三类。[3] 细胞培养基的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参考国内外细胞培养基产品企业标 准的现状,着重考虑了生物制药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算机软件管理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软件管理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01T09:11:00.84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李英武[导读] 这就需要相关人士加强软件管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计算机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襄阳 441003 摘要: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计算机领域也得到迅猛的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同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较大的影响,给人们提供更加高效以及便捷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本文主要是关于计算机软件管理应用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管理;应用 引言 最近几年,虽然计算机软件开发得到了高度重视,但是,软件开发人员往往忽视对于软件的后续管理,同时严重忽视软件应用过程当中的风险性因素。其中,软件管理及开发是计算机开发的薄弱环节,所以,这就需要相关人士加强软件管理控制,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计算机领域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除此之外,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质量以及运行状态。其中,计算机软件在社会的很多领域广泛运用,主要涉及到金融、政府、农业、服务行业以及工业等。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能够明显提升工作水平以及工作效率。因此,各大行业要加强计算机软件管理以及应用,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以及市场竞争能力。1计算机软件管理概述 1.1软件开发人员 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主要包括系统分析人员、项目组织人员、管理程序开发人员、资料管理人员等。然而,针对目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工程量较小以及规模较小的项目通常不会在其中投入较多的人员,甚至很多情况下,为了有效地缩减成本,通常要求一人身兼数职。不同岗位上所需求的工作人员不同,兼职人员往往难以达到岗位需求。所以,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当区分工作岗位职位需求,促使岗位和专业人才相互匹配,不要出现个人身兼数职的情况。另外,软件开发的过程当中要求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密切联系在一起,软件工作人员要具备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当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软件开发水平和质量。 1.2组织机构 软件开发管理过程当中需要组织机构发挥重要作用,软件工程组织机构是由诸多成员构成的,其中,程序员主要是进行软件开发工作。软件工程开发的过程当中,要求软件程序员具备较高素质,进而切实保障软件项目组织机构的优越性。另外,软件管理过程中还包括其他人员,他们往往负责一些较为基础性的管理工作。 1.3软件用户 为了切实保障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关键是要保障软件开发完成之后能够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只有得到了广大用户认可才能够促使软件开发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为了保障软件开发质量,应当加强和用户的互动和交流,这是实现软件开发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同时,可以有效防止一些软件开发的主观随意因素对于软件开发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例如,不结合用户需求开发出并不适用的软件,这样必然影响软件开发的经济效益。 1.4过程控制 针对软件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加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主要是针对软件开发人员、软件质量以及投入资金进行控制。其中,软件开发的过程当中要加强进度管理和控制,切实保障软件工程能够如期完工。另外,为了缩减成本,应当创造合适的软件开发环境和条件,进而为软件开发提供坚实的保障。 1.5文档资料 在软件开发过程当中,通常需要大量基础文档资料作为支撑,文档资料可以为工作人员查漏补缺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可以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水平,除此之外,软件开发人员还应当加强资料和文档的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文档资料管理和收集工作,防止在文档资料管理的过程之中出现资料损坏或者丢失等问题,切实保障文档资料的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方便后续工作顺利开展。2计算机软件工程主要应用 计算机软件可以应用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计算机软件工程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计算机软件应用的过程之中要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健全以及优化计算机软件应用管理体系,还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使员工掌握工作内容。因此,应当加强计算机软件工程的应用,促使软件工程可以在社会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2.1制定软件风险管理措施 虽然利用软件工作能够有效地方便人们的工作,促使软件工程进一步发展。但是,还应当注意构建软件的过程之中存在风险因素,这就需要相关人士制定合理及科学的风险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软件得到更加合理及科学的运用,进而有效地规避风险。另外,应用软件过程当中可能会产生数据丢失的问题,如果不预防数据丢失的问题将造成软件功能的缺失,无法保障软件实用性和完整性,进而导致软件价值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无法发挥计算机软件的实用价值。另外,为了切实保障软件价值充分发挥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系统,还需要通过管理系统的优化和完善进而有效地预防软件风险,降低数据丢失或者信息丢失的概率,保障数据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尽可能地发挥计算机软件的重大优势。 计算机软件管理过程当中加强软件风险管理尤为必要,在对软件进行研发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风险控制意识,要切实加强对于各类型风险的因素研究,同时应当注重软件风险管理工作,要构建风险管理系统,同时要针对风险进行集中管控,还应当制定合理、科学和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通过采取合理及科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防范或者将风险转移,进而有效地发挥计算机软件的重要作用,提高软件的应用水平。 2.2健全以及优化计算机软件应用管理体系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课程设计 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教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方向)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5 月31 日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012 学年第2学期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 指导教师:工作部门:化工教研室 一、课程设计题目:填料吸收塔的设计 二、课程设计内容(含技术指标) 1. 工艺条件与数据 煤气中含苯2%(摩尔分数),煤气分子量为19;吸收塔底溶液含苯≥0.15%(质量分数);吸收塔气-液平衡y*=0.125x;解吸塔气-液平衡为y*=3.16x;吸 收回收率≥95%;吸收剂为洗油,分子量260,相对密度0.8;生产能力为每小时 处理含苯煤气2000m3;冷却水进口温度<25℃,出口温度≤50℃。 2. 操作条件 吸收操作条件为:1atm、27℃,解吸操作条件为:1atm、120℃;连续操作;解吸气流为过热水蒸气;经解吸后的液体直接用作吸收剂,正常操作下不再补充 新鲜吸收剂;过程中热效应忽略不计。 3. 设计内容 ①吸收塔、解吸塔填料层的高度计算和设计; ②塔径的计算; ③其他工艺尺寸的计算。 三、进度安排 1.5月14日:分配任务; 2.5月14日-5月20日:查询资料、初步设计; 3.5月21日-5月27日:设计计算,完成报告。 四、基本要求 1. 设计计算书1份:设计说明书是将本设计进行综合介绍和说明。设计说明 书应根据设计指导思想阐明设计特点,列出设计主要技术数据,对有关工艺流程 和设备选型作出技术上和经济上的论证和评价。应按设计程序列出计算公式和计 算结果,对所选用的物性数据和使用的经验公式、图表应注明来历。 设计说明书应附有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设计说明书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封面;目录;绪论;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 条件;塔工艺和设备设计计算;塔机械结构和塔体附件及附属设备选型和计算; 设计结果概览;附录;参考文献等。 2. 图纸1套:包括工艺流程图(3号图纸)。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细胞培养技术原理及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姓名:赵鹏学号:158033038 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摘要: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内组织的细胞模拟体内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文章对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细胞培养;应用;研究进展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谢体系。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征服疾病的关键。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内组织的细胞模拟体内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试验对象,特别是研究大型动物(奶牛)时具有耗资少的优点。但模拟体内环境仍与实际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的试验结果不可以轻易做出与体内等同的结论。 动物组织(细胞)培养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1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也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研究。20 世纪60 年代,该技术应用于水产动物的病毒分离和纯化,对于鱼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种子细胞难以完成构建复杂组织的需要,因此产生了联合培养细胞技术。联合培养下的细胞之间存在着精细的相互调控关系,因而更符合仿生学的原理且更有利于种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复杂的细胞诱导分化以及体外组织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 ]。 1 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将活体组织或细胞从试验动物体内取出,放在模拟体内生存环境的体外环境(无菌、适温、营养丰富)中,使高体细胞生长、发育的一种方法。按照培养的结构成分不同,将其分为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及器官培养等。根据细胞是否在支持物上生长,将其分为贴壁型和悬浮型。一般来说,圆形细胞如淋巴细胞属于悬浮型,而胞体梭型(成纤维型细胞)、扁平不规则(上皮型细胞)等属于贴壁型,贴壁型细胞必需贴附在支持物表面生长。细胞培养开始于1906 年,Harrison 用蛙新鲜淋巴液培养蛙胚神经组织4 周,首次成功地利用体外培养液培养神经元,标志着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模式的基本建立。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20 世纪50 年代进入繁盛阶段,细胞培养逐渐被基础研究与应用领域所应用,特别是在医学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目前,细胞培养技术已经涉及到生物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3 ]。 目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只能根据离体细胞的特点和培养条件,提供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一些基本生理条件。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细胞感染微生物后,会因被夺营养物质而导致细胞生长缓慢或停滞,甚至死亡。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pH,一般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的温度控制在37 ℃,鱼类的温度要低一些。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均不利于细胞生长甚至会导致细胞死亡。动物细胞最适宜pH一般控制在7.2~7.4,在此范围细胞生长活跃,增殖速度快,如果过低或过高性,细胞会因为细胞膜受损而死亡。细胞离体培养技术的关键是细胞培养液的设计,理想的细胞培养液可以同时解决细胞离体培养所需要的pH、渗透压、营养物质、调节物质的全部需要。细胞培养液中需含有细胞增殖、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提供能量的物质(N源、C源)、代谢调节控制的物质(无机盐、维生素、激素)。另外,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提供一定量的气体(O2和CO2)。CO2具有调节pH和缓冲的作用,一般提供5% CO2。

动物细胞培养及无血清培养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培养及无血清培养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培养是生物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已渗透到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而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其中发展较快的无血清培养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为未来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作一些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动物细胞;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 1 引言 组织培养技术创建于18世纪末,之后于1907 年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在试管中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宣告成功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从机体获取细胞,模拟体内生存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技术。这种技术为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各种在分子水平的实验如核移植、细胞杂交、DNA 介导的基因转移等,都是借助细胞培养技术而得以实现的。然而各领域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并不平衡,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使用范围有限,还未出现适合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培养体系。因此本文对细胞培养及大规模培养、无血清培养做一些总结。 2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方式包括原代和传代培养。培养方式有贴壁、悬浮以及固定化培养等方式。 2.1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指的是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并为其提供一个无菌、具有适当温度及酸碱度的环境,给予充分营养,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从体内取出的细胞进行的首次培养式细胞培养最初的阶段,也称为原代培养。原代培养式细胞培养当中重要的必经环节。原代培养细胞生长到一定时候后,由于受群体环境影响,需要转移到另一个容器,这种培养称为传代培养。传代后的动物细胞与原代培物形状一致的话,则表示传代成功,这些细胞称为细胞系或细胞株。 2.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内容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研究

qiyekejiyufazhan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应用,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但在时代的发展要求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开发和创新。当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要求。为了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发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实用价值,实现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对软件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主动地去学习和研究相关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得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概述 1.1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特点 在计算机软件中,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在计算机软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主要是对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开发,开发时研究者都是立足于用户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比如,系统软件开发的目的旨在对计算机的运行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使得用户在面对计算机应用界面时,能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一般应用软件的开发,大多是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结合企业和个人发展的需求,进行办公软件及娱乐软件的开发。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特点主要包括2个方面:第一,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件开发技术在各行各业内实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且创造出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社会使用价值,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作为一项科学研究项目,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涉及的程序多而复杂,所以要求其开发技术更加细致化。在信息 时代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在部分行业得到了充分应用,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2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坚持的原则 研究者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时,必须坚持以下3个原则:第一,在进行软件开发时,其开发技术必须科学规范化,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开发的软件呈现最好的质量,并且能够稳定运行和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安全。第二,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前,研究者都会制定相应的开发计划,并根据计划设计出其相应的软件模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各个阶段的研究,确保高效率的研究开发。第三,在计算机软件正式应用于市场前,都需要对其运行的稳定性及其他方面进行评估,评估方法必须科学合理,从而确保用户在使用软件时能够获得良好的用户体验。 1.3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法 首先,生命周期法。在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中,该技术方法的应用原理主要是立足于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开发时间,为其研究开发制定一个研究时间段。由于软件开发中存在不同的开发阶段和程序,主要包括对软件模型进行初步设计和规划,并根据设计理念和模型进行软件开发,对开发后的软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评估,并将其投入市场后进行软件运行,在后期定期对软件进行维护。在不同的开发阶段,都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制度。开发者可以根据生命周期法,结合软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针对软件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为研究项目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从而让研究项目有计划地实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序、高效地完成软件开发。 其次,系统开发法。该种软件技术开发方法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在进行软件开发应用前,软件开发者都需要软件使用者针对软件自身,并结合使用者自身发展需求,对其软件开发的功能进行明确,并详细地说明其开发所要实现的目标,然后 【作者简介】姜慧慧,女,河南商丘人,西北工业大学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电子商务。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及应用研究 姜慧慧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72)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促进 了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计算机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文章首先对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特点及常用的开发方法进行阐述,然后就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进行分析和论述。【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5-0103-02 103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应用研究 1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简介 硬件和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的全部内容,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软件。软件根据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两种,应用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处理计算机运行中的不同问题,而系统软件为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经常用到三种开发方法,即生命周期法、软件原型法以及自动化形式系统开发法。其中,生命周期法是开发人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普遍采用的软件开发办法,它主要是根据软件的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来安排不同的工作内容,这种方法逻辑严密,错误率低;软件原型法是把软件的各个研究阶段进行原型化处理,根据软件需求和前期经过研究得到的理论基础来构建软件系统,在通过评审和修改以后实现其开发过程,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生命周期法中复杂的调研和反复确认的过程;自动化形式系统开发法是软件开发工具根据开发人员的内容需求实现自动分析和设计编码的过程,以此来完成系统的开发工作,这种方法大大减轻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一切流程都是自动化的结果。不足之处是因为其智能原因导致了一些详细的个性化的需求不能直接实现,需要开发人员在后期根据实际情况对其开发内容进行各种添加和修改。 2 国内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现状

首先,软件开发前景不太可观。国内计算机行业对于计算机硬件配置以及硬件技术上的成本投入一直比软件技术方面的投入要多,这就是软件开发基础薄弱、技术有待大幅度提高的核心原因。与此同时,软件开发行业没有统一可执行的标准和规范,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软件技术开发知识产权进行强制保护,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软件开发行业出现了各种抄袭和窃取的现象,使得整个软件开发行业的前景不容乐观。 其次,缺乏核心技术。国内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虽然短期内能够满足国内某些行业的简单需求,但是因为其研究时间短、开发实力不够、起点不高等各种原因,和其他先进的国家一比较就相形见绌了,所以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在国内盛行和发展了很多年,也没能在全球领域的各种研发活动中取得成绩,更不用说由此延伸出来的软件开发核心技术项目了,所以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软件技术产品依然没有可靠的质量保障,如果继续任由这种状态发展下去,则无法保证我国以后的信息行业能够跟上全球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进程。所以,我国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成本致力于软件开发核心技术的研究中,参考先进国家的成功项目案例,找出其中可以衍生和发展的应用点,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挖掘。 再次,技术产品体系有待改善。虽然目前国内的软件产品已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和完善,但是因为没有关键技术产品作为基础,我国在很长的时期中也不能创造出实用的并且具备口碑效应的技术项目和品牌,技术产品的整个体系结构也因此而显得不太完善。

细胞培养技术原理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原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鹏学号:158033038 专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摘要: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组织的细胞模拟体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文章对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细胞培养;应用;研究进展 细胞是构成机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切有机体(除病毒)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独立的、有序的自控代体系。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征服疾病的关键。细胞培养是指将采集体组织的细胞模拟体生长环境,放置在无菌、一定营养条件、适宜的温度及酸碱度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提供大量生物性状相似的试验对象,特别是研究大型动物(奶牛)时具有耗资少的优点。但模拟体环境仍与实际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利用细胞培养技术的试验结果不可以轻易做出与体等同的结论。 动物组织(细胞)培养开始于20世纪初,现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及应用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1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也广泛应用于动物生产研究。 20 世纪60 年代,该技术应用于水产动物的病毒分离和纯化,对于鱼类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单一种子细胞难以完成构建复杂组织的需要,因此产生了联合培养细胞技术。联合培养下的细胞之间存在着精细的相互调控关系,因而更符合仿生学的原理且更有利于种子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为复杂的细胞诱导分化以及体外组织构建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2 ]。 1 细胞培养

(完整版)动物细胞培养及应用发展史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发展史及其应用 (一)前言 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 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所谓动物细胞培养(亦称组织培养)既有别于植物细胞培养,又与微生物的培养完全不同。所谓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在体外人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由于动物细胞培养是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便于调控和观察,因而成为现今研究动物的物质代谢过程、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以及遗传物质的表达调控等高难领域的既便利而又有效的新方法。同时,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细胞培养也在许多应用领域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已为世人所关注。尽管如此,动物细胞培养仍是一门年轻的新学科,在发展之初被混淆于动物组织培养之中。 (二)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历史 细胞培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末,据可考证的资料记载W ilhelm Roux是第一个进行动物组织培养实验的人。 1885年Wilhelm Roux 将鸡胚髓板放置于温热盐水中使之维持存活了数天,是有记录的第一个体外移植成功的例子。 1887年Arnold把恺木的木髓碎片接种到蛙的身上。当白细胞侵入这些木髓碎片后,他把这些白细胞收集在盛将盐水的小碟中,接下来观察到这些白细胞在运动,并存活了一个短的时间。

软件设计模式研究及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ac2367893.html, 软件设计模式研究及应用 作者:范伟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第20期 摘要:采取有效模式,提高软件设计水平,使其得到更好应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文章介绍了软件设计模式的种类和要素,分析软件设计模式的应用范围和应用方法,希望能为实际工作提供指导与借鉴,能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软件设计;设计模式;软件应用 0引言 在软件设计过程中,采取有效的设计模式,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设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软件设计和应用。今后应采取完善措施,把握每个要点,注重技术创新和完善,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1软件设计模式的种类 根据工作类型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软件设计模式的具体种类也不一样,主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创建型模式。与对象创建有关,描述怎样创新一个对象,将对象创建的具体细节隐藏,让程序代码不依赖具体对象,设计对象实例,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常用工厂方法、生成器模式、原型模式、单件模式等,实际工作中,用定义创建对象接口,复制原型创建新对象等方法,完成软件模式设计工作。 (2)行为型模式。主要内容为算法对象间责任分配问题,描述对象或类的模型,并包括他们之间的通信模式,重点关注的是对象间的联系方式,常用中介者模式、观察者模式等。 (3)结构型模式。该模式所描述的是一系列将类和对象进行组合的问题,通过组合,结合具体工作需要,从而构建更大的类和对象。重点是结构化方式,并不是如何构造这些类。常用结构型类模式,利用接口或类的继承来实现。还有一种结构型对象模型,对设计对象进行组合和加工,完成设计和加工任务,满足具体工作需要。 2软件设计模式的要素 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把握每个要素,重视每个流程的质量控制,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本身分为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计算机本身具有逻辑功能,软件给计算机工作 进重新行安排,使人们能够提升劳动效率,减短劳动时间。计算机高 速进展开始与生活紧密结合,也促动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技术的进展。 一、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需要硬件和软件两部分共同配合才能确保正常工作。对于软件 部分来说,能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即系统本身的软件,主要的功能是对计算机实行治理、监督和维护等,例如自检程序 和操作系统。而应用软件则是需要软件开发人员对相对应的领域实行 研究,一般来说都有其独特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器、聊天交友软件等。在网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计算机软件已经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提 升了生活生产的效率,也促使软件产业持续创新进展,富裕了一批软 件开发者。对于软件开发者来说,软件开发完成后的保护工作同样很 重要,如果没有实行保护,很容易被复制、修改、影响使用并且危害 其利益。 1软件原型法。在软件开发中,很多软件在开发的前期以各种需求为基础,通过后期的开发过程将功能慢慢实现,逐步确定设计软件的方案,一步步完成对软件的开发,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软件原型法。这种开发 方法主要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开发过程,软件开发者对于自身的需求 并不明确,所以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持续分析和修改。在开发中通过用 户参与来实现软件的后期修改,不进提供了用户的参与度,实现了用 户对于软件的决策权,让用户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力,其实也完成 保证了软件的有用性。在这种开发模式中,模型的建立和速度对软件 最终的成形有着重要影响,最常用的方法有抛弃式、递增式和演化式等。 2软件生命周期法。软件生命周期法主要是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它是通过时间来设定软件开发和维护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立

细胞培养技术与应用

细胞培养技术与应用 猪流感病毒鼻拭子接种试验: 一、实验材料: 1、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 cells (MDCK) 2、DMEM细胞基础培养液 3、抗生素 4、胎牛血清 5、TPCK-胰酶 6、BSA 7、0.25%胰酶 二、接种前准备: 1、无菌内用枪头以及移液枪的准备。 2、24孔细胞培养板的准备。选取低代次的MDCK细胞,单层细胞培养至细胞密度在80%左右时,用胰酶消化后均匀铺到24孔板中。待细胞板在37度5%二氧化碳细胞培养箱中培养12-18小时代至细胞密度在80%左右时进行猪流感病毒拭子接种。 3、接种鼻拭子的准备。采取的拭子需放在-40以上的低温冰箱中,接种前把拭子放在冰盒中缓慢解冻,同时在解冻过程中加入抗生素孵育一个小时以起到抑菌的作用,孵育完后在4度离心机中5000转离心8分钟转移到新的离心管中震荡混匀。 三、接种程序: 1超净台的准备。实验前把所用超净台以及所需实验试剂和材料进行紫外照射杀菌。 2、细胞板的清洗。首先用无菌枪头弃掉细胞培养液。用DMEM基础培养液洗细胞板两次,尽可能的去除胎牛血清,因为牛血清中含有流感病毒非特异抑制素,会影响流感病毒的复制。 3、拭子的接种。每个拭子每孔接500ul做两个重复,每个细胞板留两个孔作为阴性对照,在37度细胞培养箱中孵育1个半小时,让流感病毒吸附到细胞上。 4、换液。孵育之后弃掉接种液,洗板两次。加入细胞维持液,细胞维持液为DMEM

基础培养液含有100×双抗(青链霉素)和1%BSA(维持细胞的形态)。 5、病毒液的收获。在37度细胞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观察细胞形态。细胞病变(CPE)特征为细胞肿胀变圆,细胞间隙增大,严重时细胞碎裂出现部分或全部脱落。用1%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若有血凝则收集培养液,离心去掉细胞碎片,进行PCR鉴定以及基因型鉴定,阴性拭子盲传一代若还为阴性弃掉。 附图: 正常MDCK细胞 接毒之后细胞病变MDCK细胞

软件易用性研究

软件易用性研究 企业管理者希望有一套产品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增加他们的负担。 没有复杂的流程设计,没有复杂的表单设计等等。 作为软件供应商往往重视系统功能的全面性,流程的可控性,技术的先进性,却忽略了系统的易用性。 易用性(Useability)是交互的适应性、功能性和有效性的集中体现。 在2003年颁布的GB/T16260-2003(ISO9126-2001)《软件工程产品质量》质量模型中,提出易用性包含易理解性、易学习性和易操作性。 即易用性是指在指定条件下使用时,软件产品被理解、学习、使用和吸引用户的能力。 1.易理解性是指用户认识软件的结构、功能、逻辑、概念、应用范围、接口等难易程度的软件属性。 该特征要求软件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所有文档其语言简练、前后一致、易于理解以及语句无歧义。 包括宣传资料应实事求是,言简意赅,而不是过度包装;功能名称、图标、提示信息等应该直接、明了,没有歧义,容易理解,让用户一看就知道是干什么的,而不是猜测其作用;使用手册应该站在读者的角度,充分考虑普通用户的接受水平,语言直白、描述细致、逻辑清晰,尽量避免专业术语。 2.易学习性是指用户学习软件应用(运行控制、输入、输出)难易程度的软件属性。 该特征要求提供的用户文档的内容详细、结构清晰以及语言准确;要求用户进入操作界面后一目了然,能够很直观、很容易找到自己要使用的功能菜单,方便的完成操作,藏得很深的功能就不容易被发现,无法使用;在业务功能屏幕中不宜提供过多的操作功能使操作者眼花缭乱,摒弃无关信息的堆砌,简单的界面更能突出功能的强大;操作或处理错误的提示信息明确,不要说了

等于白说,这使用户非常的苦恼;使用手册也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每一操作步骤细致、清楚,让用户轻松获得帮助。 3.易操作性是指用户操作和运行控制软件的难易程度的软件属性。 该特征要求软件的人机界面友好、界面设计科学合理以及操作简单等。 易操作的软件让用户可以直接根据窗口提示上手使用,无需过多的参考使用说明书和参加培训;各项功能流程设计的很直接,争取在一个窗口完成一套操作;在一个业务功能中可以关联了解其相关的业务数据,具有层次感;合理的默认值和可选项的预先设定,避免了过多的手工操作;如果软件某操作将产生严重后果,该功能执行应是可逆的,或者程序应给出该后果的明显警告并且在执行该命令前要求确认;如果一旦出现操作失败,及时的信息反馈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处理结果或者是处理过程的信息反馈不是一个好系统;流畅自然的操作感觉,来源于每一次操作都是最合理的。 在页面和流程上浪费用户的鼠标点击,也是在挥霍用户对于软件的好感。 清晰、统一的导航要贯穿系统的始终;操作按扭、快捷键等遵循一致的规范、标准是必须的,不要给操作者额外记忆的负担。 在易用性和功能性方面,产品设计是个取舍的问题,易用性和功能本身就存在一定冲突。 更多的功能,可能使用户无所适从,核心业务的处理能力不够也会使用户的满意度下降,合理地规划和平衡易用性与功能性的取舍是值得关注的,这需要对应用软件的整体把握和经验的不断积累。 如下的一些规则可以作为参考: (1)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资源。 在功能设计上不要浪费使用者的时间,应该减轻其工作强度和没有必要的操作,同时又要提高工作效率。 (2)你将要添加的任何一项功能都将有可能是用户找到另外一项功能的绊脚石。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教程文件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第3章 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3.1基础物性数据 3.1.1液相物性数据 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为 3 998.2/L km m ρ= 粘度为 001.0=L μs Pa ?=3.6 kg/(m ·h) 表面张力为 2 72.6/940896/L dyn cm kg h ==σ 查手册得20C 时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921.76110/D m s -=? 3.1.2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0.05170.952928.40/Vm i i M y M kg kmol =∑=?+?=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3Vm PM 101.32528.4 = 1.161 kg/m 8.314298 Vm RT ρ?= =? 25C 时混合气体流量: )/(2.229215 .27315 .29821003h m =?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5C 时空气的黏度为: 5 18.110 0.065/()v pa s kg m h -=??=?μ 由手册查得,25C 时氨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220.236/0.08496/v D cm s m h ==

3.1.3气相平衡数据 有手册查得氨气的溶解度系数为 30.725/()H kmol kPa m =? 计算得亨利系数 998.2 76.410.72518.02 L S E kPa HM ρ= = =? 相平衡常数为 76.410.7543101.3 E m P = == 3.2物料衡算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05263.005 .0105 .01=-= Y 出塔气相摩尔比为:003158.0)94.01(05263.0)1(12=-?=-=A Y Y ?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为:02=X (清水) 惰性气体流量:)/(06.89)05.01(4 .222100 h kmol V =-?= 最小液气比: 7090.007543.0/05263.0003158 .005263.0/)(21212121min =--=--=--=X m Y Y Y X X Y Y V L 取实际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2倍,则可得吸收剂用量为: ) /(287.12606.894180.14180 .17090.02)(2min h kmol L V L V L =?==?== 03876.06584 .113) 003158.005263.0(06.89)(211=-?=-= L Y Y V X V ——单位时间内通过吸收塔的惰性气体量,kmol/s; L ——单位时间内通过吸收塔的溶解剂,kmol/s;

什么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什么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宁夏电力》2019年第4期 但由于主变压器低压动作,此时故障点已切除,侧CT 已处于饱和状态,无法正确传变一次电流,故障37ms 后,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由于饱和畸变产生差流,致使差动保护误动作。当采用10PR 在10%的剩磁作用下,级电流互感器时,3号主变在压器低压侧CT 在故障的30ms 后才会饱和,故障后27ms 时步昌线保护动作,切除故障点,切此时主变压器低压侧CT 还未进入饱和状态,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恢复正常,主变除故障后, 压器差动保护不会产生差流,也就不会发生误动事故 。 一起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事故的分析 电流互感器选择时主要考虑稳态特性和剩磁特性,因此可选用PR 级电流互感器;而500kV 及以上电力系统由于一次时间常数较大,电流互感器不宜使用PR 级电选择时要着重考虑其暂态特性,流互感器。参考文献: [1]姬希军,胡宝峰,刘以军,等. 区外故障变压器差动保 护误动原因分析及对策[J ]. 继电器,2019,36(4),尹向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中[2]张保会,.2版. 北京: 国电力出版社,2019. 刘承志. 非周期分量对电流互感器暂[3]李艳鹏,侯启方, 态饱和的影响[J ].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9,26(8),15-18. 75-78. (1)由区外故障引起的主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事故的原因:一是区外故障短路电流含大量非致使主变周期分量引起主变低压侧CT 暂态饱和,压器低压侧二次电流不能正确传变产生差流;二是2套差动保护采用的原理不同,波形对称原理导致保的差动保护未能闭锁CT 饱和引起的差流,护误动作。 (2)将P 级电流互感器更换为PR 级电流互延长故障后CT 的线感器可改善CT 的暂态饱和, 性传变时间,保证了主变压器低压侧CT 在区外故避免差流的产生,从障切除时电流不会产生畸变,根本上消除了差动的误动。 (3)将波形对称判别式中的K 值作为保护装可提高差动保置的定值项,并根据现场实际整定,护判断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