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

XXXX大学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大豆异黄酮的结构、理化性质以及它的各种功能特性,最后再简要介绍了一下大豆异黄酮在国外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应用前景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hat introduces structur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various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bout soy isoflavones; then, we can get some brief acknowledge which is about the applicational prospects of soy isoflavons at home and abroad markets.

Key words: Soy isoflavones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pplicational prospects 我国大豆产量仅次于美国、巴西,大豆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农产品之一,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油脂,还含有很多活性成分,如大豆异黄酮、大豆蛋白、大豆磷脂、、大豆皂甙、大豆甾醇、大豆低聚糖、大豆膳食纤维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目前有很多实验证明大豆异黄酮有抗癌、抗氧化、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各种功能。

1大豆异黄酮结构、理化性质和人体代

1.1大豆异黄酮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主要分布于大豆种子的子叶和胚轴中,种皮含量极少。80%一90%存在于子叶中,浓度为0.1%一0.3%。大豆及其加工制品中存在的一类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其中含量占优势的是大豆黄酮和染料木

素两种。胚轴中所含异黄酮种类较多且浓度较高,为1%一2%。目前发现的12种大豆异黄酮中,游离型的糖苷配基(Agloycon)占总量的2%一3%,包括染料木素(又叫金雀异黄素)(Cenistein,5,7,4’一三羟基异黄酮)、大豆苷原(Daidzein,7,4’一二羟基异黄酮)和大豆黄素(Glyeitein,7,4’一二羟基一6一甲氧基异黄酮)。这些异黄酮类化合物在天然大豆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结合了糖基的糖苷大豆异黄酮,即糖苷大豆黄酮(daidzin)和糖苷染料木素(genistin)。结合型的糖苷(Glucoside)约占总量的97%一98%,主要以丙二酞染料木苷、丙二酞大豆苷、染料木苷(genistin)和大豆苷(daidsin)形式存在。

1931年,Walz用90%的甲醇从豆奶中提取出大豆异黄酮:5,7,4’一三羟基异黄酮-7葡萄糖苷,并发现其能被盐酸水解成1分子的染料木黄酮和1分子的葡萄糖。迄今已发现了15种异黄酮,其中9种异黄酮和3种配糖体,已被用UV, MS,H-NMR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式。图1、图2所示:

大豆异黄酮在通常情况下为固体,熔点大都100℃以上,常温下其性质稳定,呈黄白色,粉末状, 无毒,有轻微苦涩味,在醇类、酯类和酮类溶剂中有,不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难溶于石油醚、正己烷等[1] 。

1.2大豆异黄酮的人体代

大豆异黄酮主要在人体肠道代和吸收[2]。Setchell等首先研究了大豆异黄酮在人体的药动力学,对大豆黄素、黄豆苷、染料木黄酮和染料木苷在人体的生物利用度进行了评估。人体摄入异黄酮后,在肠道细菌作用下释放游离形式的异黄酮苷原,并在小肠上端被机体吸收或转变为比雌激素活性更高的代物,如雌马酚(equol),雌马酚与雌激素受体结合的亲和力、抗氧化活性、抗前列腺癌作用很强,而在血浆中的清除速度更慢。因此大豆异黄酮的生物活性更多的是由其代终产物雌马酚来实现的。

人体试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吸收率约10%―40%。吸收的异黄酮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少量与硫酸结合,结合型产物在结肠微生物产生的结合物酶作用下去结合,产生苷原再吸收入血[3]。其它大部分将被肠腔的微生物通过杂环裂解的方式降解和代,并最终由尿液排出。

2大豆异黄酮的生理活性

2.1植物雌激素与抗雌激素物质的作用

大豆中主要的雌激素物质有异黄酮、黄豆普源和genistein,大豆中雌激素含量为0.2-1%。在植物中,糖苷大豆异黄酮是植物吸引固氮菌的信号传递分子[4]。在哺乳动物体,糖苷形式的大豆异黄酮没有生理活性,而去除糖基配体后形成的大豆黄酮苷元(daidzein)和染料木素苷元(genistein)及其代产物均是弱雌激素样活性物质,当体雌激素水平较低时他们可以直接与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结合表现出弱雌激素活性,而当体雌激素水平较高时则又可以与源雌激素竞争受体表现出抗雌激素活性[5]。

更年期综合症是女性绝经后常见的一种疾病,大豆异黄酮可有效的缓解这种症状。女性绝经后,体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一系列以潮热出汗为特征的更年期

症状。Cassidy对58名绝经妇女进行过有关研究,这些妇女三个月中每天都摄入大豆,在这项研究之前,她们每周有14次潮热,而通过摄入大豆,其潮热减少10%。实验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女性潮热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作用[6]。

还有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也具有抗雌激素活性的功能,但这主要取决于受试对象本身的激素代状态,对于高雌激素水平者,如年轻动物和雌激素化的动物及年轻妇女,显示抗雌激素的活性;对低雌激素水平者,如幼小的动物、去卵巢的动物和自然绝经或手术绝经妇女,显示雌激素活性大豆异黄酮的雌激素样作用对老年妇女许多与雌激素撤退相关的疾病如血脂升高,动脉粥样硬化和骨质疏松等,可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服用大豆异黄酮制品增加激素分泌量,病症可逐渐消失。更年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性激素分泌逐渐减少,降低的防止骨骼钙质溶出的作用,从而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症状。免疫学研究和动物试验证实,大豆异黄酮能防防止骨密度下降,减低诱发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现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大豆异黄酮可明显的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日本和欧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进行比较,发现日本骨质疏松和髓骨骨折发病率明显低于欧美等国[7]。Potter报道了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妇女骨密度及骨矿含量的影响,对66名妇女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设计,发现高含量大豆异黄酮组腰椎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明显上升[8]。

2.2抗癌的作用

异黄酮的抗酸化能力,还表现在抑制活性酶(如醋酸氨致活酶的活性)上,从而可控制多种癌症(乳癌、肠癌、子宫癌、前列腺癌等)的发展。居民摄人豆制品及异黄酮的水平与这些癌症发生率呈负相关。据Messina报告欧美国家患乳癌、

大肠癌机率高出中国、日本等食用大豆食品国家的4倍。津崎报告表明,欧美国家(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患乳腺癌、前列腺癌发生率高于日本、中国3倍以上。Serverson报告,对美国夏威夷日裔20年跟踪调查,几乎不食大豆食品男性比日食大豆的男性患前列腺癌危险性高出3倍。

动物实验和癌细胞培养研究亦证实,大豆异黄酮具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癌、白血病及肝癌和胃癌细胞系的生长和增殖作用,而染料木素尚能诱导恶变细胞的分化。由于上述突出的作用,在90年代后,对大豆异黄酮,尤其是染料木素抗癌机制的研究成为热点,虽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其作用机理,但在此领域已很大进展现有资料已提出几种可能的机制,它们包括性激素作用调节,抗氧化作用,诱发癌细胞调亡及增加药效等。

大豆异黄素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HepG2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大豆异黄酮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22荷瘤小鼠的移植性肿瘤生长,增强宿主免疫功能[11]。

2.3抗氧化作用

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特性首先是通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预防脂质过氧化的产生和阻断脂质过氧化的链式反应来发挥其作用的。活性氧的产生,特别是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细胞产生的活性氧,一直被认为在癌证发生过程中起作用,氧化应激可能通过引起细胞DNA损伤而诱发癌变细胞产生。大豆异黄酮含有酚羟基,作为供氢体能与自由基反应使之形成相应的离子或分子,熄灭自由基,终止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大豆黄素和染料木素能明显抑制Fe2+-ADP-NADPH系统引发的大鼠肝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形成;染料木素还能直接对抗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害。还有实验表明大豆异黄酮对整体动物也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利用含染料木

素饲料喂养小鼠,发现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大豆中G和D与活性氧自由基相互作用而表现为抗氧化作用,且摄入含异黄酮的食物比单独补充抗氧化剂效果更好。大豆异黄酮诱导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其中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9]。大豆异黄酮具有降低LDL颗粒体积和防止LDL 过度氧化的作用,通过这种作用减少脂肪在冠状动脉壁沉积,从而减少粥样硬化率。大豆异黄酮可增强人血浆抗氧化能力,尤其增强LDL抗氧化修饰能力,因此能够起到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积极作用。活性氧在血管损伤及动脉血栓中起重要作用,细胞H2O2参与血小板激活,此过程需要酪氨酸激酶参与。G通过对酪氨酸激酶的抑制作用阻断PDGF生成,从而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和凝聚,可以减少全身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的血栓的形成。

有研究发现酯化的大豆异黄酮更容易并入LDL,以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此外大豆异黄酮还能抑制猪油和亚油酸在高温下的自动氧化,推测在体能直接保护细胞膜系统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免遭氧化损伤。

2.4其他功能

除上述功能、作用外,大豆异黄酮还有抑制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作用、异黄酮具有抗真菌性从而抑制真菌活性的功能。最近日本正研究,通过大豆异黄酮具有雌激素调节作用,改善妇女皮肤,可以美容并对糖尿病及其他并发症、肾肝疾病、牙周炎等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G是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特异性抑制剂,G特异性地抑制PTK的活性。由于PTK参与细胞生长的调节和控制,因此能够抑制PTK活性的物质一直作为有效的抗癌物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除PTK外,其它几种参与调节、控制细胞生长的酶也受G的抑制。

Naim等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真菌的活性,0.005%的游离异黄酮就可抑制真菌活性,但浓度超过0.1%,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增强作用。Naim等发现大豆异黄酮具有抗真菌的活性,0.005%的游离异黄酮就可抑制真菌活性,但浓度超过0.1%,却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增强作用[12]。

大豆异黄酮可以改善皮肤、起美容的作用。服用大豆异黄酮30天后,实验组受试者未出现不良反应,血常规和尿常规也在正常围,因此,大豆异黄酮片对人没有任何损害.实验组受试者的皮肤水份含量,组自身比较及实验组和空白组的比较均有显著提高,证明大豆异黄酮具有保持皮肤水份的作用[10]。

File等研究表明,短期的大豆干预能提高男性和女性学生的记忆能力。大豆异黄酮抗氧化、抗辐射的研究近年也屡见报道,并在化妆品行业得到了应用。另外,大豆异黄酮还有抗菌消炎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作用。近年来对大豆异黄酮生理功能的另一个研究热点是其在神经保护和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的作用。例如White等研究了中年人豆腐摄入与脑老化及智力损伤的关系,证明长期食用豆腐是一个保护老年人智力,减轻脑萎缩的独立因素。

3大豆异黄酮的发展前景

3.1国外的发展

近年由于对大豆异黄酮的生理功能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豆异黄酮的生理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豆异黄酮对于低雌激素水平者,表现为弱的雌激素样作用,有望开发成药品或保健食品,用于防治与妇女更年期后一些和激素撤退有关的疾病和症状;它的抗氧化作用,可延缓老年褪行性疾病的发生;利用异黄酮的抗肿瘤作用,可研制出防癌抗癌的食品或药品,减少癌症的发病率。国外相继开发了含量不同的大豆异黄酮制品及保健食品日本丰年公司开发了脱

除苦味,纯度达80%以上的高纯度大豆异黄酮制品,并向市场推出“丰年大豆异黄酮”制品,100粒装,售价3,800日元。日本一家公司又开发出富含异黄酮的“大豆胚芽茶”功能饮料,被列入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这是日本厚生省对食品中异黄酮的保健作用首次给予确定,饮一罐大豆胚芽茶,即可摄入一个妇女l日所需的40mg异黄酮之量。

美国现有数十家公司生产上百种大豆蛋白粉,大豆卵磷脂和大豆异黄酮类成分的保健食品,其中一些实力雄厚公司,如ADM、卡吉尔、PTI(国际蛋白工业公司)和美国南方的“中央大豆集团”纷纷加盟。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1999年11月批准大豆异黄酮可作为膳食补充剂。有40mg/粒大豆异黄酮市售,添加适量的VE、VC,每瓶60粒,售价29.95美元。

澳大利亚开发一种供中年妇女食用的大豆营养补充剂,每日食用5克,其中含大豆异黄酮80mg,大豆蛋白4,000mg,野生山药250mg。

3.2国的发展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目前大豆的产量排在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随着国家对大豆深加工项目的重视,作为大豆深加工容之一的大豆异黄酮产品市场逐渐升温。目前我国市场上由国企业生产的大豆异黄酮保健食品还不多,一些涉足大豆异黄酮产品生产的企业主要是从事天然产物的研究和开发,他们所提供的大豆异黄酮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

天菊集团下属渤海天然食品在一道工序中连续提取大豆浓缩蛋白、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大豆皂贰四种产品,实现了该项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并申请了专利。其豆低聚糖产品,已被国家卫生部批准为保健食品。他们现已建成了目前国最大的大豆异黄酮生产基地,年生产能力达30吨。工艺上,他们主要采取超

大豆蛋白肽的作用是什么

大豆蛋白肽的作用是什么 大豆蛋白肽是从大豆中提取的一种纯天然营养物质,是人体细胞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有效的帮助人体抵抗很多的疾病,比如高血压、胆固醇、血栓等等的疾病,而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些大豆蛋白肽对于人体有哪些功效。那么,大豆蛋白肽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大豆蛋白肽的作用是什么?主要由2-1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在3000以下。对生命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抗高血压、抗胆固醇、抗血栓形成、消除人体疲劳、保护肝脏、防止动脉硬化、增强人体体能和肌肉力量、增强人体免疫力等方面,以及对糖尿病均有显著的医疗保健作用,是老幼皆宜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大豆肽可促使交感神经的活化,诱发褐色脂肪组织功能的激活,因而促进能量的代谢,能有效地减少体脂,同时保持骨骼肌重量不变。 第二,豆肽为小分子的蛋白质,非常容易被人体吸收,吸收速度是普通蛋白质的20倍、氨基酸的3倍。大量病毒侵入人体的时候,谷氨酸可以产生免疫细胞,击退病毒。大豆肽含有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可以增加人体重要免疫器官-胸腺的体积和健康程度增强免疫力。大豆肽被肠道吸收的速度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快得多,对肌体获取充分的氨基酸源,迅速修复受损肌肉,消除疲劳,具有重要作用。 大豆蛋白肽的作用是什么?大豆肽易吸收、吸收快,可制成肠

道营养剂和液态食品,为康复期病人、肠道病患者、消化功能衰退的老年人以及消化功能未成熟的婴幼儿提供理想的营养疗效食品。 以大豆肽为基料,配以全脂奶粉、蜂蜜等辅料,制成速溶性的老年奶粉,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是优质的营养保健食品。、在功能和保健食品中的应用以大豆肽为基料的保健食品可以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和肥胖症患者减肥,婴幼儿奶粉及甜点心等有利于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大豆蛋白肽应用前景分析

大豆蛋白肽应用前景分析 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刘新旗教 授说:“人体补充蛋白质的三种方式,一是吃蛋白质,二是吃蛋白肽,三是吃氨 基酸。因为蛋白质,特别是里面的九种氨基酸在人体内是不能合成的,只能靠食物获取”。 刘新旗通过实验证实,人体吸收蛋白肽要比氨基酸的速度快,蛋白肽对缓 解人体疲劳,促进术后伤口愈合、肌肉修复,改善睡眠时间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帮 助作用。 大豆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大豆肽的理化特性和生理功能逐渐得到证实,同时也发现了它具有不同于蛋白质和氨基酸在营养上的许多优点。因此这些独特的功能在食品行业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应用。 应用于营养疗养食品 蛋白质在人体内酶解时,并非完全将其水解成氨基酸,而是大部分停留在多肽状态, 多肽可以由肠道直接吸收,因为人体肠道中存在着一个不同于氨基酸转运系统,此体系能 直接将小分子肽转运至小肠粘膜上的内皮细胞内而迅速被消化吸收。其吸收速度为混合氨基 酸制剂的 2-2.5 倍。 应用于功能和保健食 大豆肽能在人体内与胆酸结合。具有降低人体血清胆固醇、降血压和减肥功能。每日食用 30-40g 大豆肽。人体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均明显降低。大豆肽能阻碍肠道内胆固醇的再吸收,并促进其排出。为此,大豆肽可用于生产具有降胆固醇、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肥胖病蛋白患者蛋白补给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以及婴幼儿奶粉、代奶粉和甜点心等非致敏性保健食品。 应用于运动员食品 大豆肽易于消化吸收,能迅速给机体提供能量,促进脂质代谢和恢复体力,故可用于运动食品。大豆肽制成的强化运动员饮料,可明显增强运动员的体力和耐力,并迅速消除肌 肉疲劳,恢复体力。 应用于发酵食品 大豆肽能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发酵工业。因此大豆肽可用于生产酸奶、干酪、醋、酱油和发酵火腿等发酵制品、 还有提高生产效率、稳定品质等效果,并可用于生产酶制剂。在发酵行业中通常需要培养各种菌类,通过菌类的生长、繁殖、代谢、得到发酵产物。菌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精)教学文案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用以维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健康是身体的最大本钱,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系列的现代病也缠绕着人们,所以健康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下面主要来谈谈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大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先秦时大豆就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唐宋以来大豆种植地区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目前我国各省区几乎都有栽培,主要产地在东北三省和黄淮海地区。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大豆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是现代食疗保健的重要组成。当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天都该摄入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余种,而独独大豆获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誉。 一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 大豆类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量多质优的蛋白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与肉类食物相比,l千克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按40%含量计相当于2.3千克瘦猪肉或2千克牛肉所含的蛋白质。大豆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富含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特别是它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其含量比谷类粮食高10倍;所含的苏氨酸比谷类高5倍左右。而赖氨酸是所有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因此如果把大豆制品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不仅可以弥补谷类食物蛋白质的含量不

大豆蛋白制品

大豆蛋白制品 简介: 大豆蛋白质:即大豆类产品所含的蛋白质,含量约为38%,是谷类食物的4~5倍。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必需氨基酸含量均较丰富,是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在营养价值上,可与动物蛋白等同。 FAO/WHO(1985)人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必需氨基酸组成较适合人体需要,对于两岁以上的人,大豆蛋白的生理效价为100。大豆中富含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几乎是肉、蛋、鱼的二倍。而且大豆所含的蛋白质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充足、组分齐全,属于“优质蛋白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因年龄、性别、体重、工种等不同而有所差异。为了指导人们的膳食,世界各国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分别制订出“推荐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1999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发表声明:每天摄入25克大豆蛋白,有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生产企业: 安阳市得天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ac221940.html,/ 主要大豆产品: 高筋组织蛋白 高筋蛋白蛋白高、吸水性强。广泛用于高档水饺、素食肉和休闲食品等原料。本产品的特点是久泡不烂、口感佳、绿色食品。 灭菌脱腥大豆蛋白粉 灭菌脱腥大豆蛋白粉是以非转基因大豆为原料,经过脱皮、制粉、灭菌一系列工序生产的高标准的脱脂大豆蛋白粉,其色泽为微 黄色粉未,可用于肉制品、奶制品等产品中。 具体用法及用量:1、制作大豆蛋白粉面包,用量可在4%—12%之 间,可以补充面粉中氨基酸的不足,在营养上起到互补的作用,将大豆蛋白质作为面包的强化剂。2、大豆蛋白粉可以加入面粉中,制成各种主食馒头、面条、方便面、饼干、蛋糕、油条、饺子皮和馄饨皮等。大豆粉和面粉混合制成食品在营养上有两个好处:一、是大豆蛋白粉的添加使面粉食品的蛋白含量增加。大豆蛋白粉含蛋白50%,面粉含蛋白10%,将10%大豆粉与90%面粉混合,豆-面混合粉的蛋白质含量便可提高到14%,较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增加40%。二、是蛋白质的质量提高。面粉缺乏赖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赖氨酸,10%大豆蛋白粉与90%面粉混合后,其蛋白质的PDCAAS评分提高到0.99,接近理想水平。由于大豆蛋白质具有许多功能特性,比如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保油性、乳化性、胶凝性、起酥性等等,在面粉中添加5%-10%的大豆蛋白粉制作食品,还能赋予食品良好的口感、光滑饱满的外表、果仁般的风味、更长的保鲜期以及更高的营养价值。3、大豆蛋白粉可以作为

大豆小分子肽详细介绍

大豆多肽 大豆多肽(soy peptide) ,即肽基大豆蛋白水解产物( peptide - based soy protein hydroly-sate)的简称。它来源于大豆蛋白质的酶解产物,是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后,再经特殊处理而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质量好,营养价值很高,与牛肉的营养价值大致相当。大豆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全面,数量丰富,必需氨基酸模式(氨基酸比值)与人体需求较接近,消化率也较高。大豆多肽通常是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低肽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低于1000D的为主,主要出峰位置在相对分子量300 -700D范围内。其氨基酸的组成与大豆球蛋白十分相似,必需氨基酸的平衡良好,含量也很丰富,因此营养价值很高。 大豆多肽的特点 (一)黏度较低,溶解度较高 大豆蛋白的黏度随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因此,大豆蛋白的浓度不能提得太高,超过13%就会形成凝胶状。若加工成酸性蛋白饮料时,pH值接近4.5左右(大豆蛋白的等电点)时就会产生沉淀。而大豆多肽则没有上述缺点。它的黏度较低而溶解度较高,这是因为水解物的分子量减小了;水解后产生了一些可离解的氨基和羧基基团,增加了水解物的亲水性。与大豆蛋白质相比,大豆多肽具有以下特点:①即使在高浓度时,其黏度较低:②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仍能保持溶解状态;③吸湿性与保湿性好。大豆多肽的这些性质有利于开发新产品。 (二)渗透压不高 大豆多肽溶液的渗透压的大小处于大豆蛋白与同一组成氨基酸混合物之间。当一种溶液的渗透压比体液高时,易使人体消化道周围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向胃肠腔内移动而出现腹泻。氨基酸类食品口服易发生这类问题。大豆多肽的渗透压比氨基酸的低得多。因此,大豆多肽可作为口服营养液使用。 (三)吸湿性,保湿性强 大豆多肽的吸湿性和保湿性比胶原蛋白多肽和丝蛋白多肽更强,这一特性非常适合于日 用化学工业用来配制护发膏及护发霜。 (四)能调节产品质构 大豆多肽具有抑制蛋白质形成凝胶的特性,可用来调整食品的硬度与质构。例如,水产品肉禽蛋白质及大豆蛋白质在加热时会形成凝胶,或面粉在形成面团时都会使质构变硬,如果添加一定量的大豆多肽,就会起到软化凝胶的作用。这一特性,可应用于火腿、香肠、鱼糕等高蛋白食品的软化。 大豆多肽的功能特性 大豆多肽即“多肽基大豆蛋白水解物"的简称,是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或微生物技术

大豆蛋白质

大豆蛋白质 大豆蛋白的价值: 在众多的植物性蛋白质中,营养价值最高的是豆类蛋白质(又称大豆蛋白),而且豆类食物不含胆固醇,这是动物性食物所不具备的特点。由于大豆中含有蛋白消化酶抑制因子等。所以它的消化率较差。因此,整粒大豆的氨基酸评分大约为0.6—0.7。但是,由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不含胆固醇,大豆蛋白被人们广泛利用。 经过现代方法加工的大豆蛋白质的质量有很大的改变,同时也减少了大豆蛋白中脂肪的含量(整粒大豆中的脂肪含量大约为20篙):一般的脱脂大豆粉的蛋白质含量可达50L大豆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到大约为70忆而经过脱脂、水提取,;中洗、干燥等现代工艺过程的大豆分离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更是高达90咒而经过加工的大豆分离蛋白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一些抑制其消化吸收的成分,所以它的消化率也有了改善。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点: 氨基酸配比达到或超过标准模式,PDCCAS=l 不含胆固醇、不含乳糖、几乎不含脂肪。 临床实验证明具多种保健价值,尤其在心脏健康、妇女健康、降低癌症风险和运动营养方面。 大豆蛋白是一种资源丰富和品质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在膳食中可以代替。大豆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对预防治疗癌症和缓解妇女绝经期症状以及降低乳腺癌发病率起到一定作用,大豆蛋白能刺激肝脏去除低密度脂蛋白胆因醇,大豆蛋白还能加强胆酸分泌去除胆固醇,大豆中异黄酮能防止磷酸化,保护动脉血管,还能使胆固醇不被氧化成自由基,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大豆蛋白质属于球蛋白类(globulin)。在大豆种子中含有30%左右。用离心沉降的方法和免疫学方法研究大豆蛋白的组成,将大豆蛋白质对应的分类为1 1S球蛋白(大豆球蛋白-glycinin)和7S球蛋白(beta和gamma伴球蛋白-coglycinin)。此外还有2S,9S,15S球蛋白。除了球蛋白,还有酶,蛋白酶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

大豆蛋白质含量是怎样的

大豆蛋白质含量是怎样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吃到一些豆制品,比如我们平时作为早餐首先的豆浆以及豆腐,他们的营养价值都是非常丰富的,经常食用还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的好处,但是我们对大豆的营养价值不是特别的了解,为了能让我更好吸收大豆的营养价值,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大豆蛋白质含量是怎样的。 大豆蛋白质含量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最高、氨基酸组成合理的农作物。大豆蛋白质含量范围在35-50%之间,平均蛋白含量在40%左右,其蛋白质组成分别为63%球蛋白,12%白蛋白,3%醇溶蛋白和7%谷蛋白。 黄豆的功效与作用 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2、防止血管硬化: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大豆中的卵磷脂还具有防止肝脏内积存过多脂肪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引起的脂肪肝; 3、通导大便: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纤维,既可通便,又能降低胆固醇含量; 4、降糖、降脂:大豆中含有一种抑制胰酶的物质,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大豆所含的皂甙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同时,可抑制体重增加;

5、大豆异黄酮是一种结构与雌激素相似,具有雌激素活性的植物性雌激素,能够减轻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延迟女性细胞衰老、使皮肤保持弹性、养颜、减少骨丢失,促进骨生成、降血脂等。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含胆固醇,并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预防心脏病,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因此,黄豆被营养学家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品。黄豆中所含的软磷脂的大脑细胞组成的重要部分,常吃黄豆对增加和改善大脑技能有重要的效能。 祖国医学认为,服食黄豆可另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使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食用功效 大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等。黄豆还能抗菌消炎,对咽炎、结膜炎、口腔炎、菌痢、肠炎有效。 贴士 1、应用于手足抽筋疼痛:黄豆100克,细米糠60克,加水煎至黄豆熟烂,一天分2次吃; 2、应用于烧烫伤:治疗期间每天用黄豆适量煮汁服,可加快治愈,愈后无疤痕。 3、美国从事转基因农产品与人体健康研究的人士发现,吃豆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需要食物提供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用以维持生理和生活的需要,保证人体的健康。健康是身体的最大本钱,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一系列的现代病也缠绕着人们,所以健康对我们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下面主要来谈谈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功效。 大豆,中国古称菽,是一种其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豆科植物。大豆呈椭圆形、球形,颜色有黄色、淡绿色、黑色等,故又有黄豆、青豆、黑豆之称。《史记》里有记载,大豆起源于中国,中国人吃豆有几千年的历史。先秦时大豆就已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唐宋以来大豆种植地区逐步向长江流域扩展,目前我国各省区几乎都有栽培,主要产地在东北三省和黄淮海地区。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 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天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大豆常用来做各种豆制品、榨取豆油、酿造酱油和提取蛋白质。豆渣或磨成粗粉的大豆也常用于禽畜饲料。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又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是现代食疗保健的重要组成。当下,大豆更是膳食指南中规定的中国居民每天都该摄入的食物之一。人们常吃的豆类有十余种,而独独大豆获得了“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绿色的牛乳”等等美誉。 一大豆的主要营养成分 1.蛋白质 大豆类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含有量多质优的蛋白质。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5%—40%。与肉类食物相比,l千克大豆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按40%含量计)相当于2.3千克瘦猪肉或2千克牛肉所含的蛋白质。大豆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富含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属完全蛋白质。特别是它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其含量比谷类粮食高10倍;所含的苏氨酸比谷类高5倍左右。而赖氨酸是所有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因此如果把大豆制品与其他粮食混合食用,不仅可以弥补谷类食物蛋白质的含量不足,而且由于补充了其他谷类食物所不足的氨基酸,从而使混合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了明显的提高。 2.脂肪 大豆的脂肪含量为15—20%,以大豆为原料榨成的豆油是我国主要的食用油。大豆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32—36%,亚油酸51.7—57.0%,亚麻酸2—10%。此外,大豆还含有1.5%左右的磷脂。不饱和脂肪酸和磷脂对于维持细胞膜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促进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物。 3.碳水化合物 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30%,组成比较复杂,多为纤维素和可溶性糖,几乎不含淀粉。有5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为棉子糖和水苏糖,又叫大豆低聚糖。

大豆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开发

大豆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开发 摘要:大豆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其功能产品的开发前景广阔。我国以生产优质大豆而闻名中外,倘若将大豆中的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在食品中,将有非常可观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大豆;功能性食品;营养成分;保健功能 大豆的研究历史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大豆是中国饮食生活的传统食品之一。富含天然的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可制作多种美味食品,是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菜肴。 大豆原产我国,古称“菠”,属于豆科,蝶形花科,大豆属,一年生。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十分普遍,北到黑龙江,南到海南岛,都有种植。目前,我国的大豆产量位于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根据美国农业部《世界油料形势和展望》发表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世界大豆生产有很大发展。 大豆营养丰富,含40%左右的蛋白质,20%左右的脂肪,2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1勺大豆所含的蛋白质相当于2勺牛肉或4.skg猪肉[2〕。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人员搞清了许多有益健康的食品成分,以及疾病与饮食的关系。使得人类可以通过饮食达到健康的目的。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对大豆多种成分的研究分析,发现大豆不仅具备食品所必须的第一、第二功能,而且还具有多种满足特殊要求的特定功能。随着对大豆功能性成分越来越深人的研究,大豆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于1765年引进大豆,19世纪5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31。现如今,大豆食品已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在我国,1994年“国家食品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向国务院及有关部委提出关于我国城乡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建议,得到国务院及各部委的大力支持,大豆开发及综合利用已在我国拉开了序幕。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人人追求健康,但做法各有不同。为了健康,有人不惜重金购买各色各样昂贵的保健食品,有人则对极其普通廉价的大豆情有独钟。其实,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食不在贵,有豆则灵。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功能性低聚糖、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细胞组织的主要原料,具有供给能量、调节生理机能、维持人体生长发育等功能,是大脑从事复杂智力活动的基本物质。100克大豆约含蛋白质35克,约为猪肉蛋白质含量的3倍、牛肉的2倍。大豆中的蛋白质不仅含量高,而且质量优:氨基酸齐全(含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并且各种氨基酸组成接近或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适宜人体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大量科学研究已证实大豆蛋白具有保健功能,美国FDA授权在符合要求的食品标签上声称其保健功能:“与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配合,每天食用25克大豆蛋白,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大豆的功能性成分研究 大豆的功能性成分研究广泛砰,习。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完全没有胆固醇,而且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三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大豆磷脂具有良好的乳化特性,能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并清除部分沉积物;能改善脂肪的吸收和利用,降低血粘度,改善血供养循环,补充磷脂,血色素含量增加,贫血症有所减少;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循环;同时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低聚糖具有促进双歧杆菌的生长繁殖,改善便秘,不引起龋齿等功效。大豆异黄酮具有抗氧化、抗雌激素[6l和抗血管增生作用,所以

大豆蛋白肽计划书

大豆蛋白肽项目可行性申报计划书项目申报单位: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名称 XXXX公司建设生产X万吨功能性大豆蛋白肽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单位名称:XXXX公司 2、主管部门:XXXX市XXXX区经贸委 3、法定代表人:XXX 三、建设地点 XXXX市XXXX区 四、项目负责人 1、总负责人: 2、联系人: 五、建设规模及内容 1、新建发酵车间建筑面积XX平方米; 2、新建混合车间建筑面积XX平方米; 3、新建固体发酵车间建筑面积XX平方米; 4、新建干燥车间建筑面积XX平方米; 5、新建原料库建筑面积XX平方米; 6、新建成品库建筑面积XX平方米; 7、新建锅炉房建筑面积XX平方米; 8、新建水泵房建筑面积XX平方米; 9、新建配电室建筑面积XX平方米;

10、新购入设备XX台(套); 六、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案 总投资:总投资为XXX万元人民币,其中建设投资为XXX万元人民币,流动资金为XXX万元人民币。在建设投资中建筑工程费XXX万元人民币,设备购置费XXX万元人民币,安装工程费XXX 万元人民币,其他工程费XXX万元人民币,预备费为XXX万元人民币。 资金筹措:总投资为XXX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生产设备购置;企业自筹资金XXX万元人民币。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大豆是自然界所有植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之王,我国又是“大豆之乡”,大豆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其蛋白质含量高于禾谷类和薯类食物的2.5到8倍。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分析:黑龙江省生产的大豆,平均每100克中,含蛋白质37.3克。因此,大豆是一种理想的优质植物蛋白食物,多吃大豆及其制品有利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 因此,1995年我国科学家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集中众多学者智慧提出了“国家大豆行动计划”,提高蛋白质的供给量,促进整个中华民族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近日正式启动了标志商标许可使用工作。国家开始通过运用法律手段推动大豆产业的发展,加快实现“大豆行动计划”的目标。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功能 1 抗菌活性 抗菌活性肽常见于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体内分离或免疫昆虫获得 ,多数是50 个氨基酸以下的碱性或正离子肽 ,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具有亲水性和亲脂性 ,亲水性使其溶于体液 ,亲脂性使其与细菌细胞膜结合 ,使敏感细菌的细胞膜下形成小孔 ,致使细胞泄漏 ,导致生长受抑直至死亡。抗菌肽对部分细菌、真菌、原虫、病毒及癌细胞等均具有强大的杀伤作用。临床试验也表明,抗菌肽能够增强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抗菌肽在体内还不容易产生耐药性 ,因此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免疫活性 许多来源于动植物体内的生物活性肽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Jolles 等从酪蛋白的降解物中分离出的免疫活性肽 ,能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这些免疫活性肽可与肠粘膜结合淋巴组织相互作用 ,而且也可以自由通过肠壁而直接与外周淋巴细胞发生作用。胸腺肽作为一种免疫因子已应用于医学临床、在抗感染、免疫缺乏症的治疗上 ,获得可喜成果。可提供免疫活性肽的食物源有大豆蛋白。潘翠玲等发现, 大豆蛋白和酪蛋白酶解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刺激经PHA 诱导的10 日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 且大豆蛋白酶解物的促淋巴细胞转化作用最强。除大豆肽外, 乳中蛋白质降解产生的肽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活性肽主要通过对淋巴细胞功能的调节、对抗体生成的影响、对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对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 以及通过影响淋巴细胞钙离子传导、第二信使cAMP和cGMP的活性及巨噬细胞一氧化氮、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分泌等方式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活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 从人乳和牛乳的酪蛋白中已检测到具有免疫刺激活性的肽片段,这些肽具有刺激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另外,乳蛋白、大豆蛋白和大米蛋白等通过适当酶解处理也可产生具有免疫活性的肽类物质。 3 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活性肽添加于肉制品中可预防氧化型脂肪酸败 ,作为防腐剂在食品和动物饲料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研究发现, 大豆蛋白酶解物中也存在具有抗氧化活性肽。Chen等从大豆酶解物中分离得到多种抗氧化活性肽, 具有抗亚油酸

大豆蛋白饮食对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

大豆蛋白饮食对肾脏疾病的作用机制 贾凤玉综述袁伟杰审校 传统观念认为,肾脏疾病尤其是已经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饮食应以动物蛋白为主,而植物蛋白因含非必需氨基酸较多,加重氨基酸代谢紊乱,增加肾脏负担而不主张食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大豆蛋白饮食虽然属于植物蛋白,但因氨基酸含量的特殊性.以及含有大豆异黄酮等特殊功能的成分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大豆蛋白饮食对肾病具有保护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大豆蛋白饮食的组成 大豆含蛋白质占35%~40%,脂肪16%~20%,碳水化合物约25%,纤维素约5%,灰分5%,另外还含有维生素、磷脂、肌醇、异黄酮、皂甙、酶类等物质。按大豆的加工方式不同,大豆蛋白分为浓缩大豆蛋白(含蛋白质70%)、大豆分离蛋白(含蛋白质90%)、大豆组织蛋白、大豆粉等,其往往不是直接使用的蛋白质食品,而大都以一定比例添加到各种食品配料中,所以实际应用的大豆蛋白饮食不仅只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而且含多种成分,其中大豆异黄酮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1.大豆蛋白大豆蛋白属于球蛋白,按大豆蛋白溶液在离心机

中沉降速度,可分为4组,即2S(21%)、7S(37%)、11S(31%)、15S(11%)组(S为沉降系数,S=10-3s),具有生理作用的主要是11S和7S,其氨基酸含量见表1。大豆蛋白所含的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中除蛋氨酸略低外,其余几乎与动物蛋白质相似,且含有较多的赖氨酸。大豆蛋白消化率校正后的氨基酸得分(PDCAAS)为满分(1.0),表明大豆蛋白是完全蛋白质,可满足人体对各种必需氨基酸的需求。 2.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是大豆中的一种双酚类化合物,约占大豆干重的0.3%~1.4%;目前发现的大豆异黄酮共有12种,包括金雀异黄素,大豆黄素,黄豆黄素以及相应衍生物。有证据表明,大豆异黄酮可能通过降低血脂减少脂质的肾损害、抗氧化,在抑制肾脏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多途径发挥保护肾脏功能。 二、大豆蛋白饮食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 1.大豆蛋白与肾病综合征(NS)NS以蛋白尿和高脂血症为特

大豆蛋白纤维简介

大豆蛋白纤维产品简介 大豆蛋白纤维是主要成分与羊绒和真丝类似,是一种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它是从大豆粕中提取蛋白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蛋白纺丝液。熟成后,用湿法纺丝工艺纺成单纤0.9~3.0 dtex的丝束,经醛化稳定纤维的性能后,再经过卷曲、热定形、切断,即可生产出各种长度规格的纺织用高档纤维。 大豆蛋白质纤维单丝细度细、比重小、强伸度较高、耐酸耐碱性好,用它纺织成的面料,具有羊绒般的手感、蚕丝般的柔和光泽,兼有羊毛的保暖性、棉纤维的吸湿和导湿性,穿着十分舒适,而且能使成本下降30%~40%。大豆蛋白纤维既具有天然蚕丝的优良特性,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机械性能,它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穿着舒适性、美观性的追求,符合服装免烫、洗可穿的潮流。 这种特制的面料柔软滑爽、透气爽身、悬垂飘逸,具有独特的润肌养肤、抗菌消炎穿着功能。采用些种纤维生产的织物具有以下4个特点。 1.外观华贵。服装面料在外观上给人们的感觉体现在光泽、悬垂性和织纹细腻程度3个方面。大豆蛋白纤维面料具有真丝般的光泽;其悬垂性也极佳,给人以飘逸脱俗的感觉;用高支纱织成的织物,表面纹路细洁、清晰,是高档的衬衣面料。 2.舒适性好。大豆蛋白纤维面料不但有优异的视觉效果,而且在穿着舒适性方面更有着不凡的特性。以大豆蛋白纤维为原料的针织面料手感柔软、滑爽,质地轻薄,具有真丝与山羊绒混纺的感觉,其吸湿性与棉相当,而导湿透气性远优于棉,保证了穿着的舒适与卫生。由于它属于天然织物,又含有丰富蛋白质,因此其吸水性、透气性较一般针织品优越,与人体接触不会发生不良反应,更不会像一些化学纤维织物使穿着者有发痒等过敏现象。 3.物理机械性能好。这种纤维的单纤断裂强度在3.0cN/dtex以上,比羊毛、棉、蚕丝的强度都高,仅次于涤纶等高强度纤维,而纤度已可达到0.9 dtex。目前,利用1.27 dtex的棉型纤维在棉纺设备上已纺出6dtex的高品质纱,可开发高档的高支高密面料。大豆蛋白纤维的初始模量偏高,沸水收缩率低。在常规洗涤下不必担心织物的收缩,抗皱性也非常出色,且易洗、快干。

大豆蛋白粉资料(概念作用适用人群服用方法)

大豆蛋白粉资料(概念作用适用人群服用方法) 大豆蛋白粉的概念 大豆蛋白粉,一般是采用提纯的大豆蛋白构成的粉剂,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及氯仿。 大豆蛋白粉的营养价值 蛋白粉由黄豆蛋白制成,能均衡提供多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整粒大豆的氨基酸评分大约为0.6~0.7。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而且不含胆固醇。 大豆蛋白粉的作用与功效 了解大豆蛋白粉的作用就首先要了解蛋白质对人体的作用。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成分,它占人体全部重量的20%左右,约占人体总固体量的45%。人体的一切细胞组织都有蛋白质组成,如大脑、内脏、血液、皮肤、肌肉、骨骼等一切组织器官都含有蛋白质。它也是机体生长和修复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人体每天要更新3%的蛋白质,因此为身体补充蛋白质极为重要。 当体内蛋白质不足时,人的基本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影响,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体重过轻,智力发育障碍;成年人出现疲倦,体重减轻,贫血,血浆白蛋白降低,甚至水肿;并可引起妇女月经障碍。食用蛋白质粉,可有效防止或改善这些症状。 大豆蛋白粉的功效 ·提高免疫力 调节身体机能,促进疲劳恢复,减少生病概率,提高身体抵抗力。 ·延缓疲劳 大豆蛋白中富含的支链氨基酸可以阻断色氨酸的运转,避免转变为5-羟色胺,可以延缓疲劳,缓解肌肉疼痛。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蛋白质构成人体必需的催化和调节功能的各种酶、激素。充足的酶和激素,可使人体快捷地进行生化反应,令身体精力充沛,不易生病。 ·愈合伤口 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帮助伤口血液凝结,促进病后康复和伤口愈合 ·促进肌肉合成 大豆蛋白中富含支链氨基酸,具有阻止肌肉分解,促进肌肉合成的作用。 适用人群: ·免疫力低下、易疲劳的白领一族 ·中老年人,尤其是体质低下的人群 ·术后人群,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孕期女性 ·哺乳期女性 ·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偏食、素食、节食人群

大豆蛋白粉——忽悠还是神奇

大豆蛋白粉——忽悠还是神奇 (这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在以前的文章中都有,《新京报》要这个题目就攒在了一起又加了些文献内容——算是科研八卦。不过在正式刊出的那个版本中多数科研八卦又被删掉了。这个算原版吧。预告一下:过几天写一篇这个的姊妹篇,算是破除“天然就是好”的迷信的一个例子。接受绿音儿的批评,多一点可靠的证据,少一点感性的判断。按照老辛的要求把删掉的部分用蓝色标出,感觉编辑除了想让文章变短之外,主要是想让观点更明确。)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欧美要低。与欧美人相比,中日等国食用豆制品的比例比较高。于是有人说,豆制品的大量食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这个推论虽然让我们很高兴,但是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中日等国和欧美人民在人种基因以及生活方式得很多方面都有差异,完全无法确定是哪种差异的功劳。比如说,汉语日语都是方块字,欧美使用拼音文字,按照上述的推论方式我们也可以得出使用方块字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结论——显然这个结论很荒谬。所以,这个推论只能作为一个“假设”而不能成为“结论”。 验证或者推翻这样的一个假设,当然只能通过科学的研究手段来进行。最初的研究是针对动物的,科学家们用大豆蛋白和动物蛋白(比如牛奶中的酪蛋白,猪肉牛肉中的蛋白等等)分别喂养动物,发现动物蛋白喂养的那一组产生了高胆固醇症状,而为大豆蛋白喂的那组则没有。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这些动物实验的结果支持了上面的假设。 遗憾的是,当科学家们把同样的实验在健康人身上进行的时候,胆固醇的降低并不明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科学家对高胆固醇的病人进行试验,几乎用大豆蛋白取代了食物中的所有动物蛋白,结果发现病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下降了20%-30%。同时,他们还发现,纯度低的蛋白粉比纯度高的蛋白粉更加有效。这一结果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产生作用的并非蛋白质本身,而是伴随的其它成分?这一疑问引发了大豆中其它成分的研究(另文再谈)。对于人们来说,其中的哪个成分起作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豆制品对于降低胆固醇是否有效。 关于大豆蛋白对于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有许多研究机构发表了各自的结果。这些实验观察到的胆固醇变化都是在几个百分点的范围之内。统计分析表明,有的实验中指标变化在误差范围之内,有的则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意思是指标的变化是由大豆蛋白产生的)。可喜的是,有显著性差异的那些实验,结果都是胆固醇下降。1995年发表的一份综述总结了29项类似的研究,把所有的数据汇总在一起分析,发现对于高胆固醇的人,大豆蛋白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达20%);中度胆固醇的人,也有一些作用(降低7%左右);而胆固醇本来就低的人,则没有什么作用。这一结论成了FDA在1999年批准大豆蛋白营养标示的基础,“每日使用25克大豆蛋白,并配以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食谱,可以降低心脏疾病发生的风险”。这是迄今为止食品监管机构对于大豆蛋白的保健作用唯一的认证。2006年,美国心脏联合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进一步审查了22项公开报道的研究,认为与其它动物蛋白相比,大豆蛋白只能降低3%左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他们认为FDA认证的上述作用非常微弱。不过,这份报告也指出:由于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只含有低浓度的饱和脂肪酸,豆制品对于心血管以及整体健康是有利的。 总的来说,科学家们对大豆蛋白(以及伴随的成分异黄酮)的保健功能进行了很多研究,除了上面提到的对于心脏病的一点好处之外,没有证实有其它市场宣传鼓吹的作用。至于有的宣传提到的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甚至连正式的研究都没有见到。当然,不排除某些厂家在其中加入某些药物成分来获得某些功能,但那跟大豆蛋白已经没有关系了。 传统上,人们主要从大豆中获取豆油,去除了豆油的残渣则用来做动物饲料。现代工业对这

大豆肽

大豆肽研究文献综述 一前言 大豆多肽是指大豆蛋白质经蛋白酶作用后,再经特殊处理而得到的蛋白质水解产物,它由大豆蛋白质水解后的许多种多肽分子混合物所组成。大豆肽在氨基酸组成上与大豆蛋白几乎相同,富含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一般认为大豆肽主要是由3~ 6 个氨基酸组成的低肽混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低于1 000【1】 。 近年来,大豆肽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已研究发现某些方法改进大豆蛋白的功能性,如溶解性、起泡性及气泡稳定性等,现在通过生物酶降解蛋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由于大豆肽具有降低胆固醇和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可以开发出一些针对老年人的保健食品。而从国内大豆肽的应用情况看,尚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对于大豆肽的研究与开发是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朝阳产业。相信随着对大豆中各种生物活性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确定各种活性肽的氨基酸组成、排列顺序及功能,并进行大规模的分离提纯而制成的成品也将会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优质蛋白质营养品。 二主体 1 大豆肽的理化性质 大豆肽的理化特性是影响其加工、贮藏、口感、质量和最终产品营养效价的重要因素。大豆肽的分子质量大小、肽链长短以及各种理化性质由所选用的酶的种类、水解条件和分离方法而定【2】。 大豆蛋白经水解成小肽后其理化性质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即使在质量分数50%的浓度下依然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剪切性较好;大豆肽具有酸溶解性,一般大豆蛋白在等电点(pH4.3)附近会产生沉淀,而大豆肽却能够保持较好的溶解性;大豆肽具有低黏度性,高浓度的大豆多肽液,流动性依然良好【3】;此外,大豆肽还具有较强的吸湿保湿性、乳化性并能够抑制蛋白质形成凝胶。 大豆多肽能与cu2+、Ca2+、Mg2+等离子螯合形成可溶性络合物,防止这些金属离子在肠道内形成难溶性盐,从而有利于机体对这些离子的吸收【4】。 大豆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性,通过酶解作用,其抗原成分大大减少。大豆肽对细胞免疫具有潜在的刺激作用,国外学者发现大豆生物活性肽内含有免疫刺激肽,可以提高人体嗜中性白细胞的吞噬能力【5】。 2 大豆肽的生理活性 在生理活性上,大豆肽具有促进免疫调节、抗氧化性、抗疲劳、调节代谢【6】、促进微生物生长、预防肥胖症【7】等一系列功能。研究人员发现从食物蛋白的酶水解产物中分离出的多种小肽具有调节植物神经系统,活化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心血管功能和抗衰老等生理活性;近年来研究表明,大豆肽也具有许多生理功能,如降低胆固醇、抑制血压升高、非过敏性、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自由基损伤(延缓衰老)等。日本的一些学者现在已经从大豆蛋白水解产物中分离出具有抗氧化性、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和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的肽段,并对短肽的一级结构进行了鉴定【8】 3 大豆肽的纯化方案 随着大豆肽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人们开始对大豆肽的后期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目前大豆肽的分离纯化方法一般包括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过滤层析、正交轴逆流色谱法、超滤等几种常用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