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刻胶行业发展规划

光刻胶行业发展规划

光刻胶行业发展规划
光刻胶行业发展规划

光刻胶行业发展规划

20xx年—20xx年

近年来,受益于消费电子、LCD及半导体产业等下游产能向大陆转移,国内光刻胶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同时,国内厂商开始在光刻胶

领域加速布局,在PCB领域已初步实现进口替代,在LCD领域随着部

分关键技术的突破,国内企业逐步开始自给,随着国内对半导体企业

在资金、政策方面大力扶持,光刻胶国产化进程可期,光刻胶进口替

代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相关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原则,加快结构调整。相关产业要持续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建立企业自我约束机制,完善有利于发展的市

场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避免投资盲目扩张,促进相关

产业健康发展。

为了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未来几年产业健康

快速发展,按照“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和“产业倍增”的战略部署,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思路

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坚持走新型产业化道路,加快产业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

第二章指导原则

1、政策引导,市场推动。推动产业发展既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形成分工协作、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又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和机制,把各种要素引导到产业发展中来,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机制创新,部门协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监管机制,强化部门协同,持续推进产业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坚持总量控制。严格控制产能过快增长,把调整结构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联合重组,调整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4、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自主创新,创新管理模式,发展新业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5、坚持融合发展。推进业态和模式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强化产业与上下游产业跨界互动,加快产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章产业环境分析

高端产品产能不足

随全球光电产业、消费电子产业、半导体产业逐渐向我国转移,

我国PCB、LCD、半导体等产业迅速发展,对光刻胶的需求猛增,从而

推动光刻胶行业逐渐兴盛。从产量来看,2017年我国光刻胶产量达到7.56万吨,较2016年增加0.29万吨;本土光刻胶产量达到4.41万吨,同比增长17.6%。需求量方面,2011-2017年我国光刻胶需求量与市场

规模连续增长,至2017年我国光刻胶需求量已达7.99万吨,年复合

增长率达14.69%;市场规模达到58.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1.59%。预计2018年,光刻胶需求量在8.44万吨,市场规模约为62.3亿元。

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光刻胶需求量远大于本土产量,主要原因是

我国光刻胶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生产能力主要集中于PCB光刻胶、

TN/STN-LCD光刻胶等中低端产品,而TFT-LCD、半导体光刻胶等高端

产品仍需大量进口,产能严重不足。

以TFT-LCD为例,目前我国TFT-LCD用光刻胶的整体本地化率不

足10%。90%以上TFT正性光刻胶来自于国外公司,全球最好的供应商

德国默克公司,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7%。国内从事TFT-LCD用正性光刻胶研究生产的厂家主要有北京北旭、北京科华、苏州瑞红等。

LCD触摸屏用光刻胶中,苏州瑞红市场占有率为30%-40%,其他份额由台湾新应材及台湾凯阳占据。彩色光刻胶行业技术壁垒高,日本、韩国、我国台湾是彩色光刻胶主要生产地区,我国大陆TFT-LCD生产企业使用的彩色光刻胶主要从韩国和日本进口,国内彩色光刻胶门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从事研究的单位主要有北京鼎材、浙江永太和阜阳欣奕华。黑色光刻胶的行业集中度更高,生产厂家集中于日本与韩国,国内目前主要有江苏博砚在进行生产,阜阳欣奕华也在从事相关研究。

这也意味着光刻胶行业仍有大量的发展空间,对此,我国政府为鼓励光刻胶行业发展、突破产业瓶颈,给予了大量政策支持,为光刻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如2017年12月,发改委印发《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提出发展高端专用化学品,包括KrF(248nm)光刻胶和ArF光刻胶(193nm),为大型和超大型集成电路提供配套。

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目前全球光刻胶行业呈现寡头垄断格局,长年被日本、欧美专业公司垄断。前五大厂商占据了全球光刻胶市场87%的份额,行业集中度

较高。其中,日本JSR、东京应化、日本信越与富士电子材料市占率加和达到72%。

但近年来,受益于消费电子、LCD及半导体产业等下游产能向大陆转移,国内光刻胶市场增速远高于全球。同时,国内厂商开始在光刻胶领域加速布局,在PCB领域已初步实现进口替代,在LCD领域随着部分关键技术的突破,国内企业逐步开始自给,随着国内对半导体企业在资金、政策方面大力扶持,光刻胶国产化进程可期,光刻胶进口替代成为必然趋势。

另外,根据上述分析,在LCD与半导体光刻胶领域,国内企业也开始布局生产,目前北京科华、苏州瑞红等公司可以生产部分TFT正性光刻胶,江苏博砚可以生产TFT黑色光刻胶。随着产业转移,国内企业投入加大,未来有望实现技术赶超。

第四章区域发展分析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可比价增长xx%,增幅连续xx个季度保持xx%及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xx亿元、增长xx%,税占比xx%,增速列区域首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x%。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达到xx万亿元和xx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xx%和xx%。国家推

动区域经济布局优化,提出“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和资源

优化配置能力”,将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打开发展新空间。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市民高品质生活、城市高效能治理齐头并进。今年经济

社会发展的预期性指标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x%左右,其中工业投资增长xx%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xx%,实际使

用外资xx亿美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xx%;全体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速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

于城镇居民增速;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标准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调控目标以内。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

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

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关系

复杂变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增多。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

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转型升级压力较大,新旧动力转换还未完成;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束缚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市国际化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不足,“城市病”显现;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大,民生保障任务依然繁重;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类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维护公共安全、促进和谐发展面临的挑战仍然较大。

积极争创开放创新转型新格局,加快建立起双向互动与深层融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一)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积极呼应“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完善物流新通道,创新贸易合作方式,扩大贸易合作领域。坚持面向全球、互利共赢、优进优出,实施国际国内双向开放战略,探索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水平。

(二)深度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加快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

谋求创新转型新格局。

第五章规划目标

1、产业的规模和效益持续快速增长。产业总产值从xx年的xx亿

元增加到xx亿元,年均增长xx%;利税总额从xx年的xx亿元增加到

xx亿元以上,年均增长xx%。

2、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形成重点突出、结构合理

的总体布局和创新平台。xx年产业进步贡献率达到xx%左右,重点行

业的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企业组织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

制的资源整合,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xx年销

售收入xx亿元以上的产业企业达到xx家以上,产业百强企业的生产

集中度(以销售收入来衡量)超过xx%。

第六章主要任务

(一)加强政策引导和促进作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在相关领域制定产业政策,加强引导作用,促进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关部门参加

的协调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强化部门联动,推动产业的发展。

(二)着力推进品牌建设

强化本土品牌培育、宣传与推介,支持企业建设和完善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核心技术。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降本增效。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健全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推

进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

(三)构建创新产业链条

探索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企业为主体,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形

成一批产学研用合作平台,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提高原始创新

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区域“孵

化器”和产业“加速器”。建立各种创新主体共同参与的新型协同创

新研究实体。

(四)加强合作对接,协同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与xx有限公司、xx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研究咨询机构在行业发展研究、产业政策研究、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促进重点企业的合作交流,积极引入行

业龙头企业和战略合作者;为区域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外投资办厂提供

支持帮助,协同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五)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

支持行业优势骨干企业,在符合本规划和土地利用、城乡建设规划的前提下,以技术、管理、资源、资本、品牌为纽带,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淘汰落后。通过资源整合,进一步壮大企业规模,延伸完善产业链,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综合竞争力。积极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引导产业链各类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形成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七章实施保障

(一)优化产品结构

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产品档次。重点发展多功能产品,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银行、担保机构拓宽产业企业的抵质押品范围,加强信贷和担保服务,开发适合产业企业的创新型金融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公司债券或上市融资。鼓励国内外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天使基金等机构投资产业企业。支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领域。

(三)统筹规划实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