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算法及其描述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2课《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教案(一)年级:五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浙教版(2023)【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什么是算法,了解算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简单的算法,如排序、查找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算法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精炼、准确的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理解和区分不同描述方法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相关教学视频和图片课前准备好的案例和练习题【教学内容】1.算法的基本概念2.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方式3.实例分析:用自然语言描述排序算法【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煮饭、做家务等)引入“步骤”和“流程”,引导学生理解算法的基本思想。
2.讲解概念(15分钟)定义算法:一组明确的指令,用于解决特定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
介绍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描述算法,使非专业人员也能理解。
3.案例分析(20分钟)以“按身高排序同学”的问题为例,引导学生用自然语言描述排序算法。
如:“首先,选择一个同学作为参照。
然后,比较其他同学与参照同学的身高,如果比参照同学高,就将这个同学的位置调到参照同学的后面。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同学都排好序。
”4.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尝试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分享并讨论各组的算法描述,教师适时指导和点评。
5.总结提升(5分钟)回顾本课内容,强调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重要性和方法。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尝试用算法的思维解决问题。
【课后作业】1.选择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尝试用自然语言描述其算法。
2.在家长的帮助下,找一个家常菜的烹饪过程,用自然语言描述其算法。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一、本册知识点二、单元课时知识点第一单元乘除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乘除法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口算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节小树有多少棵知识点:1、掌握口算一位数乘(除)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一定的口算速度和技巧,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乘、除法,口算速度约为每分种6-8道,正确率达90%以上。
3、着重引导学生理解20×3的算理,即先计算2×3=6,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从而得到20×3=60。
4、进一步把题目扩展到整百数乘一位数,由学生自己去类推。
5、给学生适当的练习,用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第二节需要多少钱知识点:1、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乘法和连乘,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3、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一个数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乘法,5分钟2-3道,正确率达90%以上。
4、使学生理解计算的过程,主要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把两位数转化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二是分别求乘积再相加的问题。
5、通过实力引入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6、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
10×3=30,2×3=6, 30+6=36,即先将12拆成10和2,再分别与3相乘,然后将乘积相加。
7、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用所讲的方法来解答,在解答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第三节参加科技馆知识点:1、掌握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方法,5分钟约2-3道,正确率达到90%以上。
掌握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规律;掌握用估算进行试商的方法;能用乘法验算除法。
2、通过实例实例引入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
3、讲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演示计算的过程:30÷3=10,6÷3=2,10+2=12(这种方法用了上节课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知识。
课题:§12.1算法的概念【授课类型】新课【授课时间】3课时【授课班级】13机械【教学内容及其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算法的概念、特征及算法的设计。
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会用“算法”的思想编制数学问题的算法【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2、通过实例分析理解算法的有穷性、可行性、确切性、有0个、1个或多个输入和有一个或多个输出等特征。
3、会用“算法”的思想编制数学问题的算法。
【过程和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感知生活中的算法,了解算法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和归纳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探究、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2.通过师生、生生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主动和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算法的概念,变量赋值的格式及算法的设计【教学难点】算法的设计【教学方法】阅读教学内容,理解算法的含义。
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相互出题测试对方,在测试中掌握算法的概念及其思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活动单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和时间分配导入怎样计算:6+5×(4-2)?(先去括号,再乘除,后加减)你知道把大象装冰箱,分几步吗?答:分三步:第一步:打开冰箱门.第二步:把大象装冰箱.第三步:关上冰箱门.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自学讨论,交流,发言5营造气氛,并引出课题新授新授新授小结新授活动一:任务1:通过实例,了解算法的概念小李想用银行卡从自动取款机上取500元钱,由于他第一次用银行卡取钱,所以向你求助,你能写下用银行卡取钱的具体步骤,帮助他顺利取出钱吗?已知青菜的价格是4.8元/kg,买了1.2kg,如果我们用计算器计算该付多少钱,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是什么?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是指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有效的程序或步骤,是解决问题的清晰的指令。
任务2:算法的设计例1. 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注意:同一问题的解决算法一般是不唯一的一个好的算法的特点:高效性:运算的次数少,执行的速度快,占用的资源少。
第1课算法及其描述方法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算法的概念
②掌握算法的五个特征
③了解算法的三种描述方法
④掌握流程图的各个框图的功能及画法
(2)过程与方法:
①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协作讨论例题的方法,理解算法的概念和掌握算法的特
征。
②学生通过思考和参与课堂练习的方法,熟练掌握流程图的各个框图的功能及算
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体会和理解算法的概念,知道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
性。
对常见事物和现象能提出问题,深入思考,进行自主和探究式学习
②学生之间通过协作学习和课堂讨论,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性。
教学重点:
流程图表示算法
教学难点:
流程图表示算法
教学过程设计:
1、算法的概念
讨论:用没有刻度的3毫升量杯和5毫升量杯如何量出1毫升的水?请写出自己的解决步骤。
方法一:
①将3毫升的量杯装满
②将3毫升量杯中的水注入5毫升量杯
③将3毫升的量杯装满
④将3毫升量杯中的水注入5毫升量杯,注满后,3毫升量杯中剩余的就是1毫升水。
方法二:
①将5毫升的量杯装满
②将5毫升量杯中的水注入3毫升量杯,注满后5毫升量杯中剩余2毫升水
③将3毫升量杯倒空
④将5毫升量杯中剩余的2毫升注入3毫升量杯
⑤将5毫升量杯装满
⑥将5毫升量杯中的水注入3毫升量杯,注满后5毫升量杯中剩余4毫升水
⑦将3毫升量杯倒空
⑧将5毫升量杯中的水注入3毫升量杯,注满后5毫升量杯中剩余1毫升水
结论:
(1)算法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确定的、有限的求解步骤。
(2)算法不是唯一的,针对同一问题的算法可以有多种。
2、算法的特征:
(1)有穷性
广义地说,“有穷性”一般指操作步骤的数量有限或能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全部操作。
算法可以有重复执行的步骤,只要这些步骤的执行能够终止。
有些算法虽然是有穷的,但它所花费的时间如果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如天气预报采用的算法若要几个月后才能计算出来,那就不能算是有效地算法。
例1:判断下列算法是否符合算法的特征
①给s赋值为1
②将s的值增加1
③重复步骤②
解答:该算法的步骤②将被重复执行无穷次,不符合有穷性
(2)确定性
算法中的每个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含义,而不应当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
例2:判断下列算法是否符合算法的特征
①L=10
②输出L/自然数
解答:正整数没有具体指明是哪个数,不符合算法的确定性
(3)可行性
算法中每一个步骤都是要能够实际做到的,而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
例3:判断下列算法是否符合算法的特征
①x= -2
②计算x的平方根
解答:x是负数,没有平方根,该算法不可行,不符合算法的可行性。
(4)有0个或多个输入
所谓输入就是只算法在执行时要从外界获得数据,其目的是为算法建立某些初始状态。
如果建立初始状态所需的数据已经包含在算法中了,那就不需要输入。
如果所需的数据没有包含在算法中,则需要在运行时动态输入所需数据。
例4:写出算法:计算半径为2的圆的面积
解答:
①R=2
②S=3.14*R*R
③输出面积S
说明:该算法中已包含计算所需的初始数据,因此没有输入
例5:写出算法:从键盘输入圆的半径,计算其面积
①输入圆的半径R
②S=3.14*R*R
③输出面积S
说明:该算法中计算面积所需的初始数据半径R待定,要在程序运行后从键盘输入。
而算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往往所需的初始数据不止1个,可能会有多个。
通过前两个例子可以知道,算法可能有0个或多个输入。
(5)有1个或多个输出
设计算法的目的是让计算机解决某个问题,计算机处理该问题的结果必须以人能接受的方式输出来,该算法才会是有效的。
例6:求从键盘输入的任意半径的圆的面积和周长
①输入圆的半径R
②S=3.14*R*R
③C=2*3.14*R
④输出面积S,周长C
通过前两个例子可以知道,算法可能有1个或多个输出。
3、算法的描述方法
(1)自然语言描述
(2)流程图描述
(3)程序代码
4、算法的流程图表示
流程图是一种比较直观易懂的、用图形来描述算法的方法。
流程框图中使用的最基本、最常用的符号有:
例7:请画出例5的流程图
例8:请画出例6的流程图
回家作业:
1、下列算法违背了算法的哪个特征
①L=10
②输出L/正整数
2、下列算法违背了算法的哪个特征
①a=3
②b=0
③输出a/b
3、算法三种描述方法的优缺点,用表格作对比
4、用流程图表示算法:求边长为a的正方形及其内切圆所夹阴影部分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