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力发电厂大作业

热力发电厂大作业

热力发电厂大作业
热力发电厂大作业

已知:

1.汽轮机类型和参数

汽轮机为国产机组,机组汽轮机为亚临界单轴双缸双排气、一次中间再热、高中压缸合缸、低压缸双流程的反动凝汽式汽轮机N300-16.7/538/538(TC4F)。

蒸汽初参数 P

0=16.18Mpa, t

=5500C

再热蒸汽参数高压缸排汽 P in

rh =3.46Mpa, t in

rh

=t

2

=3280C

中压缸进汽 P out

rh =3.12Mpa, t out

rh

=5500C

平均排气压力 P

c

=(0.0046+0.00544)/2=0.005MPa

给水温度 t

fw

=285.40C

1~3号高压加热器及5号低压加热器均设有正气冷却段和疏水冷却段,6号低压加热器带疏水泵,7、8号低压加热器没有输水冷却段,但疏水进入一个疏水加热器DC。各加热器的端差见表4-2.

表4-2加热器端差

在VWO工况下各回热抽汽的压力和温度加热器压力和疏水冷却器出口水焓加热器出口水焓等见表4-3.

2.锅炉类型和参数

锅炉类型:SG1025-18.3/541/541型亚临界、中间再热、单炉膛强制循环锅炉。

最大连续蒸发量为2865.6t/h,额定蒸发量为2806.6t/h,铭牌工况下主要参数如下:

过热蒸汽出口参数:P

b =17.001Mpa, t

=533.190C

再热蒸汽出口参数:P out

b

rh)

(=3.2821 Mpa, t out

b

rh)

(

=298.720C

再热蒸汽进口参数:P in

b

rh)

(=3.2821 Mpa, t in

b

rh)

(

=298.720C

锅炉效率:

b

=94.06%

锅炉过热器减温水取自省煤器出口,再热器减温水取自给水泵中间抽头。

表4-3 300MW 超临界机组回热系统计算点汽水参数(VWO 工况)

续表

3.计算中采用的其他数据 (1)小汽水流量

制造厂家提供的轴封汽量及其参数如表4-4所示。 表4-4 轴封汽量及其参数 表4-4中,D

∑H sg

为高压缸轴封总漏汽量,其中引入高压缸排气管道的轴封汽量为

D

∑H sg

=17890.5,引入中低压连通管的管道的轴封漏汽量为10358.7kg /h ,引入SG 的轴封

漏汽量为298kg /h ,引入凝汽器的轴封漏汽量为2859.6kg /h ,D ∑I

sg

为中压缸轴封总漏

汽量,其中,引入凝汽器的漏汽量为1096.9kg /h ,引入SG 的漏汽量为139kg /h 。

全场汽水损失D 1=0.01D b . (2)其他有关数据

选择回热加热器效率η=0.98

补充水入口水温t ma =150C,h ma w ,≈61.0kj /kg . 在计算工况下机械效率m η=98%,发电机效率g η=99%。 给水泵组焓升△h pu fw

=42.7kj /kg ,△h

pu cw

= /kg 。

小汽轮机用汽量 D

lt

=158758.3kg /h 。

(3)新蒸汽、再热蒸汽计算点参数如表4-5所示。

解: 1.整理原始资料得计算总汽水焓值,如表4-3~表4-5所示。 2. 全厂物质平衡

汽轮机总耗汽量 D 0’= D 0

锅炉蒸发量 D b = D 0’+ D 1= D 0+0.01 D b

D b =1.0101 D 0

锅炉给水量D

fw

D fw = D b =1.0101 D 0

补充水量D ma D ma = D 1=0.01 D b =0.010101 D 0 3. 计算汽轮机各段抽汽量D j 和凝汽流量D c (1) 由高压加热器H1热平衡计算D 1

D 1( h 1- h d w 1

)h η=D fw

( h 1w - h 2w )

D 1=

()

d

w h

w w fw h

h h h D 1

121--η

=

()

97

.10443.312898

.092.9961.11850101.10--?D

=0.093101D 0

(2) 由高压加热器H2计算D 2

()()[]

()3221122

2

w w fw h d

w d

w d

w h h D h h D h h

D -=-+-η

D 2=()

()

d

w d

w d

w h w w fw h h h h D h h D 2

221132----η

=

()()

51

.8598.298751.85997.1044093101.098.081.86092.9960101.100--?--?D D

=0.05780D 0

物理平衡得H2疏水量D 2dr

D 2dr =D 1+D 2=0.150904D 0

计算再热蒸汽量D rh 由于高压缸轴封漏出蒸汽D ∑H sg

,其中17890.5kg /h 引入高压缸排气管道,故从高压

缸物质平衡可得

D rh = D 0-D

∑H sg

-D 1-D 2+17890.5 = D 0-D

∑H sg

-D 2dr +17890.5

= D 0-30982.7-0.150904 D 0+17890.5 =0.849097 D 0-13.92.2 (3) 由高压加热器H3热平衡计算D3

h pu

w 4=h +4w △h pu

w 4=723.34+42.7=766.04(kj /kg)

()(

)[](

)

pu

w w fw h d

w d w dr d

w h h D h h D h h

D 4332233

3

-=-+-η

(

)()

d w d

w d

w fw h pu

w w fw h

h h h D h h D D 3

3324

33----=

η

=

()()

13

.7265.334213.72651.859150904.098.034.72381.860001.100--?--?D D

=0.0473950D

H3的疏水量D 3dr

D 3dr =32D D dr +

=0.1509040D +0.0464630D =0.1973670D (4)由除氧器H4热平衡计算D 4

由于计算工况再热减温水量为0,因此除氧器出口水量(给水泵出口水量) D

fw

′00101.1D D fw =

第四段抽汽D4包括除氧器加热用汽D 4和小汽轮机用汽D lt 两部分。

()()[]

()5453354

4

w w fw h w d

w dr w h h D h h D h h

D -'=-+-'

η

D 4′=

()

()

5

453354w w d

w dr h w fw h h h h D h h D ----'

η

=

()()

20

.5916.316120.59113.726197367.098.020.59134.7230101.100--?--?D D

=0.047395D 0 除氧器进水量D 4c

D 4c ='

--'

43D D D dr fw

=1.0101D 000047395.0197367.0D D -- =0.765338D 0 第四段抽汽D 4

3.158758047395.0044+=+'

=D D D D lt

(4)由于低压加热器H5进口水焓h m w 6

未知,按第二章第五节的方式进行处理: 将疏水泵混合点M 包括在H5的热平衡范围内,分别列出H5和H6两个热平衡式,然后联立求解得D 5和D 6。

由低压加热器H5热平衡计算D 5

()()()()

h d

w w w w c h h D h h D D h h D D D η555656565654

-=??

? ??'-++---

整理后得:

()()

h

w d

w h

w h w w c h h h

h

h h D h h D D ηηη??

? ??-'+-?

?

? ?

?-'

--=

665

5

6666545

=

()

()

()()

96.42353.38135.4673.300498

.096.42353.38198.096.42320.591765338.060-+--?--?D D ①

=0.052334D 0-0.007837D 6 (6)有低压加热器H 6热平衡计算D 6

()()h d w w w c h h D h h D h h D D D η??

????

??? ??'-+??? ??'-=--65566676654

整理得D 6

()()

()

h

w w d

w h w w h w w c h h h h h h h h D h h D D ηηη7666657657646-+??

? ??'-??

???

??

?? ?

?'-+---=

=

()

()

()[]

()()

98

.086.33896.42396.4235.285496.42335.46798.086.33896.42398.086.33896.423765338.050-+--+-?--?D D =0.026400D 0-0.051731D 5

联立式① 、式② 解得

05050265.0D D =

06023780.0D D =

低压加热器H6进水量D 6c

6546D D D D c c --=

000023780.0050265.0765338.0D D D --= =0.6912930D

(7)有低压加热器H7的热平衡求D 7

()h w w c h h D h h D η??

? ??'

-=-777874

()'

--=

7

78767h h h h D D h

w w c η

=

()

95

.2626.266098

.071.21386.338691293.00--?D

=0.036820D 0 H7的疏水量D 7dr

D 7dr =07036820.0D D =

(8)有低压加热器H8疏水冷却器DC 轴封冷却器SG 和凝汽器热井构成一套整体的热平衡计算D 8

h pu cw

c c sg c dr c c w c h D h D h h D h h D h h D η??

?

????+'-+??? ??'-'+??? ?

?'-=??? ??'-61778886 '

-?

?

? ?

?'--??

? ?

?'-'-??

?????-?

?? ?

?'-=

c

c sg sg c dr pu

cw h c w c h h h h D h h D h h h D D 81177868η

=

()

[]()(){}

15.1373.30897.90815.13795.262036820.0398.015.13771.213691293

.015

.13719.25811

00------?

-D D =0.019353D 0-1097.61653

疏水冷却器DC 的疏水量D drdc

D drdc =61653.1097019353.0036820.00087-+=+D D D D dr =0.060861D 0-1097.61653 (9)由凝汽器热井物质平衡Dc

lt ma sg sg drdc c c D D D D D D D -----=216

=

()

3

.158758010101.020177.90861653.1097056173.06912930.0000------D D D

=

()()

61653

.109720177.9083.158758

010101.0056173.0691293.00-++---D

=0.625019D 0-160586.3835 由汽轮机物质平衡校核

∑∑-

-

=*2

1

8

1

00sgj

j

D

D

D D

()7.29255835.16367832758.000-+-=D D

=0.672415D 0-160752.8835 与Dc 误差很小,符合工程要求。 计算结果汇总于表4-6中。 4.汽轮机汽耗计算及功率校核 (1)计算汽轮机内功率

∑∑-

--

+=8

1

2

100sgj sgj

c c j j

rh rh i h D

h D h D

q D h D W

代入已知数据及前面计算结果(表4-6),并经整理后得

103

00569.121032699031.1689?-=D W i

(2)由功率方程式求D 0 3600?=g m e i P W ηη

=1017820/0.98/0.99?3600 =3630931354

=1489.699031D 0-121032.0569103

?

表4-6 D 和h

(3)求各级抽汽量及功率校核

将D0数据代入各处汽水相对值和各抽汽及排汽内功率,列入表4-7中。 功率校核

∑=+

=*8

1

3789534621j

c i W

W W (kj /h)

124.0=*

-=

i

i i i W W W W δ%<1%

续表

5.热经济指标计算

(1)机组热耗Q 0 热耗率q 绝对电效率e η

fw fw ma w ma rh rh h D h D q D h D Q -++'

=.000

=103

1.118523

2.29810.6181232.2996.557423214.287386.336542

3.2951????

?

???-?+?+? =8024397.324103

?

92.78831017820

324.802439710

3

0=?=

=

e

P Q q [kj /(kw ·h)]

4566.092

.788336003600==

=

q

e η

(2)锅炉热负荷b Q 和管道效率p η

根据锅炉蒸汽参数查得过热器出口焓h b =3459.19 kj /kg

fw fw rh rh b b h D q D h D Q -+=0

=()103

1.118523

2.298196.557044415.250619.3459232.2981??-?+? =8177862.421103

?(kj /h) 10

1033

042.8177862324.8024397??=

=

b

p Q Q η=0.9812

(3)全厂热经济指标

全厂热效率 4214.04566.09826.09406.0=??==e p b cp ηηηη

全厂热耗率 952.85424214

.036003600

===

cp

cp q η[kj /(kw .h)]

发电标准煤耗率 s b =

2919.04214

.0123.0123

.0==

cp

η[kj /(kw .h)]

热力发电厂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热力发电厂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 1、发电厂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存在哪些热损失?其中哪一项损失最大?为什么?各项热损失和效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能量转换: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 热损失: 1)锅炉热损失,包括排烟损失、排污热损失、散热损失、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等。2)管道热损失。 3)汽轮机冷源损失: 凝汽器中汽轮机排汽的气化潜热损失;膨胀过程中的进气节流、排气和部损失。 4)汽轮机机械损失。 5)发电机能量损失。 最大:汽轮机冷源热损失中的凝汽器中的热损失最大。 原因:各项热损失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效率=(1-损失能量/输入总能量)×100%。 2、发电厂的总效率有哪两种计算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1)热量法和熵方法(或火用方法或做功能力法) 2)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从燃料化学能在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电厂热经济性的定量分析。熵方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从燃料化学能的做工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电厂热经济性的定性分析。 3、热力发电厂中,主要有哪些不可逆损失?怎样才能减少这些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性以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 存在温差的换热过程,工质节流过程,工质膨胀或压缩过程三种典型的不可逆过程。 主要不可逆损失有 1) 锅炉有温差换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炉打礁、吹灰等措施减少热阻减少不可逆性。 2) 锅炉散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保温等措施减少不可逆性。 3) 主蒸汽管道中的散热和节流引起的不可逆性;可通过保温、减少节流部件等方式来减少不可逆性。

4)汽轮机中不可逆膨胀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优化汽轮机结构来减少不可逆性。 5)凝汽器有温差的换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清洗凝汽器减少热阻以减少不可逆性。 4、发电厂有哪些主要的热经济性指标?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热经济性指标有:能耗量(汽耗量,热耗量,煤耗量)和能耗率(汽耗率,热耗率,煤耗率)以及效率。 能耗率是汽轮发电机生产1kW.h的电能所需要的能耗量。(公式) 5、给出汽耗率的定义及其与电功率Pe、单位进气做功wi以及单位进气热耗 q0相互关系的表达式,说明汽耗率不能独立用作热经济性指标的原因是什么?汽耗率: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量所需要的蒸汽量,成为汽轮发电机组 的汽耗率。用d表示。 d=3600/ωiηmηg=3600/q0ηiηmηg= D0/Pe 原因:它不直接与热效率相关,主要取决于汽轮机实际比功wi的大小,因此d 不能单独用作热经济性指标。只有当q0一定时,d才能反映电厂热经济性。 6、为什么说标准煤耗率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热经济性指标? 由煤耗率的表达式b=3600/ηcpQnet kg/(kw.h),可看出煤耗率除与全厂热效率ηcp有关外,还与煤的低位发热量有关,为了有一个便于各电厂之间比较的通用指标,采用了“标准煤耗率”bcp作为通用的热经济指标,即bcp =3600/(29270ηcp), 由于ηcp反映了能量转换的全过程,故标准煤耗率是一个较完善的热经济指标。 9、回热式汽轮机比纯凝气式汽轮机绝对效率高的原因是什么? 1)回热使汽轮机进入凝汽器的凝汽量减少了,汽轮机冷源损失降低了。 2)回热提高了锅炉给水温度,使工质在锅炉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使锅炉的传热温差降低,熵增减少,做功能力损失减少。 3)汽轮机抽气给水的传热温差小,做功能力损失减小了,提高了电厂的热经济性。 10、什么“回热抽汽做功比Xr”?Xr在分析回热循环热经济性时起什么样的作用? 回热抽汽做功比:回热抽汽所做的功在总功中的比例,Xr=Wir/Wi。 Xr越大,表明回热抽汽在汽轮机中的做功量越大,那么凝汽做功相对越低,冷源损失就越少,绝对效率越高。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1

第一章发电厂热力过程的理论基础思考题及习题 (2) 第二章凝汽式发电厂极其热经济性 (8) 第三章发电厂热力循环主要参数对电厂经济性的影响 (15) 第四章发电厂局部性热力系统及设备 (24) 第五章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35) 第六章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 (37)

《热力发电厂》习题解答 第一章 发电厂热力过程的理论基础思考题及习题 1 .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做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为什么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 律基础之上?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从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来评价循环的热经济性;它可对各种理想循环进行分析,而 实际的各种热力循环中都存在原因不同的不可逆损失, 找出这些损失的部件、 大小、原因、及其数量关系, 提出减少这些不可逆损失的措施,以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就应采用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方法来完 成。因此对发电厂热功转换效果作出全面的评价,必须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的基础之上。 2. 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几种?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评价实际热力循环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热量法(既热效率法) ,另一种是火用(或熵)方法。热量法 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用能量的基本特性提出热力循环能量转换的数量关系的指标,着眼于能量数 量上的平衡分析,它主要通过计算各种设备及全厂的热效率来评价实际循环的优劣。这种评价方法的实质 是能量的数量平衡。 火用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为依据,不仅考虑能量的数量平衡关系,也考虑循 环中不可逆性引起作功能力损失的程度。它是一种具有特定条件的能量平衡法,其评价的指标是 火用效率, 这种评价方法实质是作功能力的平衡。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热量法考虑热的数量平衡关系,而 火用方法 不仅考虑热的量,而且也研究其质的数量关系,即热的可用性与它的贬值问题。因此,两种方法所揭示出 来的实际动力装置 不完善性的部位、大小、原因是不同的。 3. 热量火用和工质火用的含义和区别?为什么说 火用可作为一个状态参数? 答:温度为T 的恒温热源释放热量 q ,则q 在热源温度T 和环境温度T en 之间实现卡诺循环时所做的最大 技术功,称为热量 火用。在发电厂的绝大部分热力设备中,工质都是在稳定流动中,流体由状态( p i ,t i )可 逆的变到与环境状态(P en,t en )时所做的最大技术功,称为工质 火用,而两者均以环境状态为变化的基础, 而只是热源的性质不同。由 火用的定义可见,当环境温度 T en 为常数时,火用只是热源温度T 或工质进口状 态(P l ,t l )的函 数。故 火用也可做为一个状态参数。 4. 对同一热力过程,用热量法和 火用方法进行计算,其热效率和 火用效率为什么会不一样?试 以节流过程为例说明。 答:热量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传递和转换的数量平衡关系)为基础,从能量的基本特性提出评价 热力循环的指标,着眼于能量数量上的分析。 火用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二定律为依据,研究循环中的不 可逆性引起的做功能力损失的程度。故热效率和 火用效率的计算标准不同,故其计算结果也会不同。 对于节流过程用热量法计算的热效率为: p Q o 100% 色 乂 100% (其中Q p 为节流过程中热量损失) P Q p Q p P 对于节流过程用火用方法计算的火用效率为 p ex 业 100% W E p 100% e n e n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附答案

热力发电厂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题 机组绝对内效率:汽轮机的实际内功率与汽轮机热耗之比。 回热作功比:汽轮机回热抽汽做内功量和所有蒸汽做内功量之比 回热抽汽做功不足系数:回热抽汽做功量占1kg凝气做功量的比值 除氧器自生沸腾现象:在除氧器的热量平衡计算时,如果计算出的除氧器所加热所需的抽气量为零或负值,则无需抽气,其它各项汽水流量的热量已经能将水加热至除氧器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这种情况称为除氧器的自生沸腾。 热化发电率:热化发电率是指热化发电量与热化供热量的比值,也叫单位供热量的电能生产率。 电厂供电热效率:扣除厂用电的全厂效率 发电标准煤耗率:指发电企业每发一千瓦时的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是考核发电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发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一定时期内发电耗标准煤量/该段时间内的发电量 热化发电比:热化发电量占整个机组发电量的比值 最有利蒸气初压:当蒸汽初温与排气压力一定,必有一个使循环内效率达最大的蒸汽初压,与机组容量有关 热电比:R tp供热机组热化供热量与发电量之比。 机组汽耗率: 汽轮发电机组绝对电效率: 机组热耗率: 发电厂发电热耗率:发电厂生产单位电能所消耗的热量。 二简答题 2-1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及特点 热量法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计算某一热力循环中装置或设备有效利用的能量占所消耗能量的百分数,并以此数值的高低作为评价动力设备在能量利用方面的完善程度的指标。其实质是能量的数量平衡,而不考虑能量的质量,不区分能量品位的高低,故汽轮机的热损失为最大。yong方法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从能量的质和量两方面来评价其效果,即有效利用的可用能与供给的可用能之比,区分能量品质的高低以锅炉燃烧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最严重,故其可用能损失为最大。热量法便于定量计算,作功能力法便于定性分析。两种方法算得的总损失量和全厂效率相同 2-2现代火力发电厂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其热经济性 提高蒸汽初参数、降低蒸汽终参数、采用给水回热循环、蒸汽再热循环、热电联产循环 2-3提高蒸汽初参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何现代大容量汽轮发电机组向超临界、超超临界蒸汽参数发展受那些主要条件制约 答:主要目的是提高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蒸汽初参数对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对汽轮机绝对内效率的影响,随着蒸汽初参数的提高,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即ηi=ηtηri可以有不同方向的变化。对于大容量汽轮机,当蒸汽初参数提高时,相对内效率可能降低的数值不是很大,这时提高蒸汽初参数可以保证设备热经济性提高。对于小容量汽轮机,由于蒸汽容积流量减小,当蒸汽初参数提高时,其相对内效率的下降会超过此时循环热效率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当蒸汽初参数提高时,设备的热经济性是降低的。所以这时提高蒸汽初参数反而有害,因为他不但使设备复杂,造价提高,而且还要消耗更多的燃料。综上所述,为了式汽轮机组有较高的绝对内效率,在汽轮机组进气参数与容量的配合上,必然是“高参数必须是大容量”。提高蒸汽初温受动力设备材料强度的限制,提高蒸汽初压主要受到汽轮机末级叶片容许的最大湿度的限制。 2-4何谓火电厂的冷端优化试定性说明它受那些主要因素影响与凝汽器最佳真空、循环水泵经济调度和多压凝汽器有何关系 2-5 试用T-s图分析说明单级回热加热时的抽气压损、换热温差与加热器端差导致的做功能力损失。 2-6最佳蒸汽再热压力值与那些技术因素有关在推导 ) 1/( t c op rh T Tη - =式时,在理论上做了那些假设,为什么 答:与再热温度、有无回热抽汽有关。 2-7再热后汽温超过规定值时,常用喷水减温至允许值,试定性说明对再热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2-8分析采用回热循环的热经济性。 答:①利用了在汽轮机中部分作过功的蒸汽来加热给水,使给水温度提高,减少了由于较大温差传热带来的热损失;②因为抽出了在汽轮机作过功的蒸汽来加热给水,使得进入凝汽器的排汽量减少,从而减少了工质排向凝汽器中的热量损失,所以,节约了燃料,提高了电厂的热经济性。(用热量法分析,汽轮机回热抽汽做功没有冷源损失,使凝汽量减少;从而减少了整机的冷源损失,提高了循环热效率。) 2-9为什么现代大容量机组的回热系统,以面式加热器为主 全由混合式加热器组成的系统,每级混合式加热器的水泵应有正的吸入水头,而且需要有备用泵,反而使系统复杂化,投资增加,又不安全;虽然面式加热器有端差,热经济性差,但面式加热器组成的系统却只有给水泵和凝结水泵较全为混合式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系统投资小;所以现在电厂只设一个混合式的作为除氧器,其余的皆为表面式的。 2-10混合式低压加热器的特点是什么为何国外大机组有采用混和式低压加热器的 答:在混合式加热器中,汽和水两种介质直接接触,其传热效果比较好,传热端差近似等于零。构造简单,造价低,便于收集不同压力和温度的水流。缺点:在串联的混合加热系统中,每个加热器后需要加给水泵,导致系统复杂,运行可靠性降低,同时耗电量增加。 随着机组蒸汽初参数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采用超临界参数以后, 蒸汽中各种杂质的溶解度增加,沉积在锅炉受热面中的

热力发电厂试题1

热力发电厂 一、名词解释 1.冷源损失 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中的放热量。 2.汽轮机装置内效率 汽轮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实际内功(焓降)与热耗量之比。 3. 管道效率 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热负荷之比。用来表征蒸汽从锅炉流至汽轮机进口,由于发生压力损失和散热损失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4.厂用电率 厂用电量占电厂发电量的百分比。 5.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消耗的热量。 6.汽轮发电机组汽耗率 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需要的蒸汽量。 7.凝汽式电厂的热耗率 发电厂每生产1kW×h的电能所需要的热量。 8.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汽轮机实际内功(焓降)与理想内功(焓降)之比。 9.凝汽式电厂的全厂热效率 发电厂输出的有效能量(电能)与输入总能量(燃料化学能)之比10.循环热效率 汽轮机在单位时间内输出内功与循环吸热量之比。 11.安全阀 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上的保护阀门。当容器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可以自动开启,排出介质,当容器内压力恢复正常时能自动关闭。12.疏水泵 提高疏水压力,将疏水打入到本级加热器出口水中的泵。 13.前置泵 置于给水泵前、与之串联运行的泵。其转速较低,必须汽蚀余量较小,能提高给水泵入口压力,防止给水泵汽蚀。

14.排污扩容器 对锅炉连续排污水进行扩容、降压,回收利用其扩容蒸汽,减少系统的汽水损失。 15.除氧器抽汽调节阀 用于除氧器的定压运行,能将汽轮机抽汽节流至给定的除氧器工作压力。 16.抽汽逆止阀 保证汽轮机抽汽的单向流动(由汽轮机至加热器),防止管内蒸汽或加热器内汽水倒流入汽轮机的一种阀门。 17.主给水再循环 将主给水泵出口的给水通过管道返回除氧水箱,防止给水泵在汽轮机低负荷时由于给水流量不足发生汽蚀。 18.主凝结水再循环 将凝结水泵出口的凝结水通过管道返回凝汽器热井,防止凝结水泵在汽轮机低负荷时由于凝结水流量不足发生汽蚀。 19.高压加热器水侧旁路 在高压加热器出现故障时,将其切除,这时给水所流经的管路。20.轴封加热器 利用汽轮机各汽缸末端的轴封漏出的汽气混合物加热凝结水的间壁式换热器,位于凝结水泵与最末级低压加热器之间。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题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无分)1.高压加热器的旁路阀门若关闭不严__。(②) ①降低机组的安全性②会降低机组的经济性 ③对机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有影响④对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无影响 2.汽轮机Ⅰ,Ⅱ级旁路(即高、低压旁路)的减温水__。(③) ①都来自给水②都来自凝结水 ③分别来自给水和凝结水④都来自循环水 3.凝结水泵和给水泵都需要设置__。(④) ①再循环管和抽空气管②抽空气管和逆止阀

热力发电厂信息化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热力发电厂信息化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京宁热电公司信息化建设路径探析 【第一章】:国内外信息化战略研究状况综述 【2.1 - 2.2】:公司信息化理论与战略管理过程 【2.3 - 2.4】:信息化管理战略与发电公司信息化战略概述 【第三章】:京宁热电企业信息化状况及面临的信息化问题 【第四章】:京宁热电信息化发展环境及战略需求分析 【第五章】:京宁热电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第六章】:京宁热电公司信息化建设战略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热力发电厂信息化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第7章结论 通过对电力企业目前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电理企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求。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以及外部的压力的缓解都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京宁热电公司的战略发展指导思想以及制定的发展目标,列举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科学地运用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实力。 (1)通过分析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的现状,我们可以得知: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很多公司开始注重信息化管理,将信息

化逐渐与公司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热电公司也不例外,公司的信息化主要是通过先进的网络软件技术,对公司的相关发展信息、人力资源情况、项目介绍以及机械设备和资金的情况进行信息化统一管理,这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办事效率,同时将企业的管理实力提升了很大的空间。 (2)通过对京宁热电公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信息系统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电力公司改革的发展需求以及公司对于管理层面不断提出的新要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系统衔接尚不完善,分割比较严重,对于形成公司整体信息化还有一段距离;统计的范围有限,不能够将全部的机器设备的资料涵盖进去,导致数据的统计不够完善,综合分析能力差,通常信息化系统仅是实现事后统计分析,对于事前的统计分析欠缺,因此对于前期的分析统计存在不足之处;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容易忽略主体,也就是对于公司的整体扩展性差;各部门的信息资源相对独立,存在孤立情况,京宁热电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材料使用、客服、弄点、财务等页面的系统没有组建在一起,相互孤立;信息化的发展很大程度受限于信息建设的保障措施。国内的电力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开始晚,人才储备不足,技术存在短板,因此信息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3)结合公司的信息化发展的环境进行分析,同时对公司的战略发展需求进行了阐述。公司信息化制度的建设需要考虑内部的政

《热力发电厂》2 在线作业问题详解

《热力发电厂》2 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 24 道试题,共 48 分。) 1. 随着加热器级数的增加,下列说确的是() A. 最佳给水温度不变 B. 热经济性下降 C. 热效率的增长率增加 D. 加热器投资增加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2. 凝汽式发电厂总效率只有25~35%左右,效率如此低的原因在于:() A. 锅炉设备各项损失太大,致使锅炉效率太低 B. 汽水管道散热损失太大,且无法避免 C. 冷源损失太大,且无法避免 D. 在发电厂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很多自用电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3. 电厂实际生产的整个能量转换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各种损失,为此以各种效率来反映其 ()。 A. 不同阶段的初焓和终焓的比值 B. 不同阶段的可用热量的大小 C. 不同阶段的输入能量转变为有用能量的利用程度 D. 不同阶段输入热量的大小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4. 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可以用来() A. 比较两个热电厂的热经济性 B. 比较供热式机组间的热经济性 C. 表明热电两种能量产品在品味上的差别 D. 估算热电厂的燃料有效利用程度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5. 在实用围,提高蒸汽初压力能提高循环效率,其原因是:()

A. 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B. 汽轮机功率增加 C. 锅炉饱和温度提高 D. 蒸汽过热度提高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6. 水在锅炉中的加热汽化过程是一个() A. 定熵过程 B. 定压过程 C. 定温过程 D. 定容过程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7. 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 A. 提高回热经济性 B. 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C. 提高机组设计功率 D. 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以降低排烟温度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8. 下面关于除氧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热力除氧器可对锅炉给水进行热力除氧 B. 热力除氧器可对锅炉给水加热 C. 除氧器一般装设在给水回热加热系统中的锅炉给水泵与低压加热器之间 D. 热力除氧器的工作哦原理是:预置的化学药品与加热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从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9. 凝汽式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标准煤耗率b0和供电标准煤耗率bg0厂用电率K之间的关系是() A. b0=bg0(1-K) B. b0=bg0/(1-K) C. b0=bg0(1+K) D. b0=bg0/(1-K)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及答案 热力发电厂单元一复习题 一,填空: 1、()、()、()、水力、原子能,这五种一次能源又称为常规能源。 2、电厂按产品分为()和()。 3、通常用()来反映发电厂热力设备的完善程度及热损失的大小。 4、锅炉设备中的热损失主要有()、()、()、()、()。 5、发电机损失包括()、()、轴承摩擦损失、通风耗功。 6、汽耗率为每生产()所消耗的蒸汽量。 7、我国发电厂的厂用电率平均在()。 8、1kg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为()。 9、提高蒸汽初参数,循环热效率会()。 10、采用蒸汽中间再热的机组用烟气一次再热时,一般取再热温度等于 ()。 二、判断: 1、随着回热级数的增加,循环热效率不断提高。() 2、小容量机组采用高参数同样能提高全厂效率。() 3、蒸汽初参数选择得越高,锅炉效率越高。() 4、采用给水回热的机组比同功率的纯凝汽式机组进汽量小。 5、热电联产的三种生产形式中背压式汽轮机组的热经济性最高。 三、问答题: 1、给水回热加热的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厂用电率?目前我国发电厂的厂用电率约为多少? 3、什么是热点联产?热点联产有哪些形式? 单元二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回热加热器分为( )和( )两种. 2.为适应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要求,一台加热器又分为 ()、()和()三部分。 3、除氧器根据工作压力的不同,可分为()、()、()除氧器。 4、凝汽设备主要有()、()、()、( )等。 5、正常运行中,凝汽器内的真空主要是依靠()形成的。 6、真空系统的捡漏方法有()、()和 ()。 7、凝汽器的端差是指排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之差。 8、过冷度是指()与凝结水温度之差。 9、给水除氧的方法有()和()。 10、除氧器运行采用()和()两种方式。 二、选择:

热力发电厂试题

热力发电厂 一、名词解释 1. 冷源损失 汽轮机排汽在凝汽器中的放热量。 2. 汽轮机装置内效率 汽轮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实际内功(次含降)与热耗量之比。 3. 管道效率 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热负荷之比。用来表征蒸汽从锅炉流至汽轮机进口,由于发生压力损失与散热损失而导致的能量损失。 4. 厂用电率 厂用电量占电厂发电量的百分比。 5. 汽轮发电机组热耗率 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 h的电能所消耗的热量。 6. 汽轮发电机组汽耗率 汽轮发电机组每生产1kW h的电能所需要的蒸汽量。 7. 凝汽式电厂的热耗率 发电厂每生产1kV^ h的电能所需要的热量。 8.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汽轮机实际内功以含降)与理想内功以含降)之比。 9. 凝汽式电厂的全厂热效率 发电厂输出的有效能量(电能)与输入总能量(燃料化学能)之比 10. 循环热效率 汽轮机在单位时间内输出内功与循环吸热量之比。 11. 安全阀 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上的保护阀门。当容器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可以白动开启,排出介质,当容器内压力恢复正常时能白动关闭。 12. 疏水泵

提高疏水压力,将疏水打入到本级加热器出口水中的泵。 13. 前置泵 置于给水泵前、与之串联运行的泵。其转速较低,必须汽蚀余量较小能提高给水泵入口压力,防止给水泵汽蚀。 14. 排污扩容器 对锅炉连续排污水进行扩容、降压,回收利用其扩容蒸汽,减少系统的汽水损失。 15. 除氧器抽汽调节阀 用于除氧器的定压运行,能将汽轮机抽汽节流至给定的除氧器工作压力。 16. 抽汽逆止阀 保证汽轮机抽汽的单向流动(由汽轮机至加热器),防止管内蒸汽或加 热器内汽水倒流入汽轮机的一种阀门。 17. 主给水再循环 将主给水泵出口的给水通过管道返回除氧水箱,防止给水泵在汽轮机低负荷时由于给水流量不足发生汽蚀。 18. 主凝结水再循环 将凝结水泵出口的凝结水通过管道返回凝汽器热井,防止凝结水泵在汽轮机低负荷时由于凝结水流量不足发生汽蚀。 19. 高压加热器水侧旁路 在高压加热器出现故障时,将其切除,这时给水所流经的管路。 20. 轴封加热器 利用汽轮机各汽缸末端的轴封漏出的汽气混合物加热凝结水的间壁 式换热器,位于凝结水泵与最末级低压加热器之间。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被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题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答案选错或未作选择者,该题无分) 1. 高压加热器的旁路阀门若关闭不严。(②) ①降低机组的安全性②会降低机组的经济性 ③对机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都有影响④对机组安全性与经济性都 无影响

热力发电厂教学大纲

西安交通大学 “动力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Basic Knowledge for Thermal and Power Engineering 课程编码:ENP03111 学时:38 学分:2 适用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制图、理论力学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王中铮主编,《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参考书: 1.翁史烈主编,《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刘桂玉等,《工程热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魏太保主编,《能源工程》,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 4.蒋德明,《内燃机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 5.翁史烈,《燃气轮机与蒸汽轮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6.陈学俊、陈听宽,《锅炉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7.郑体宽,《热力发电厂》,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 8.吴业正等,《制冷原理及设备》,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 9.王长贵等,《中国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出版社,1986 10.杨惠安等,《泵与风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能源与动力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动力机械广泛用于能源、动力领域,是主要的耗能设备。其品种繁多,功能各异,但都以热工、

流体为基础,且以热能为主要的能量利用形式。本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可供核工程与核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等专业学生选学。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动力机械有个总体认识,对主要热能与动力机械及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和未来发展有所了解。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面,为下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热能及其利用的基本方式,能量利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 2. 掌握热能动力机械:内燃机、涡轮机、锅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性能评价的方法。 3. 掌握各类热能动力循环、制冷循环的原理,了解热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热力系统图及性能评价指标、了解制冷过程的原理及评价。 4. 了解新能源在热能动力工程中应用及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基本概念 1、教学内容 热能及其利用,热力循环,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复习,能源的有效利用及评价,动力机械与动力传动,热能与动力技术和环境。2、基本要求 学生应了解热能的发生与利用问题,能源有效利用及评价指标,掌握火用及火用效率,以内燃机和汽轮机为例比较不同类别动力机械的性能,熟知排放污染及防治。

热力发电厂试卷习题答案

热力发电厂考试试卷 一 名词解释(10分) 发电热耗率 端差 最佳真空 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 热化发电率 二 简答题 (70分) 1 提高蒸汽初温可提高机组的热经济性,分析其原因,并说明提高蒸汽初温在工程中主要受哪些因素限制。 2 现在绝大多数大容量再热式机组都设置了旁路系统,简述旁路系统的作用。 3在现代的高参数、大容量采用中间再热机组的热力系统中,大多数回热加热器都采用了置式疏水冷却段以提高热经济性,试利用热量法分析其原因。 4 给水热除氧的机理基于哪两个基本定律?根据热除氧机理指出监测哪些参数就可了解给水溶氧量情况。 5 什么是除氧器的自生沸腾现象?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可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6在火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中,拟定回热加热器的热平衡式并据以求解加热器的抽汽量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步,试对下图中的加热器根据所给符号写出热平衡式。 7对于抽汽凝汽式机组,其做功汽流可分为供热汽流和凝汽汽流,这两部分汽流与代替 凝汽式机组做功汽流的热经济性满足下述关系,ic i ih ηηη>>,s c e,s cp s h ,e b b b <<,试分析 其原因。 三 作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火电厂热力系统图(20分) 1. 高、中、低压三缸两排汽,低压缸对称分流,一次中间再热; 2. 机组有八级回热,三高、四低、一除氧,其中高压缸两段、中压缸两段抽汽; 3. #1、#2高压加热器带有置式蒸冷段和疏冷段,#3号高压加热器带外置式蒸汽冷却器(串联布置),#5低压加热器只带有置式蒸汽冷却段; 4. 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逐级自流入除氧器,低压加热器除最低一级加热器外均采用疏水逐级自流方式,最末一级低压加热器疏水采用疏水泵方式打到其出口,轴封加热器疏水至凝汽器热井; 5. 前置泵、给水泵均由小汽轮机带动,汽源来自第四段抽汽,排汽至主凝汽器; 6. 带给水泵、凝结水泵再循环; 7. 补水补入凝汽器;

热力发电厂试题2010

华北电力大学_2010-2011_学年第_一_学期考试试卷(A)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供电热效率 2.回热做功比 3.烟气再热 4.凝汽器最佳真空 5.热化系数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和全面性热力系统的相同点和差异。 2.说明提高蒸汽初参数对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规律。 3.简述为什么会存在最佳给水温度。 4.简述除氧器热力除氧原理及对除氧器结构的要求。 5.简述旁路系统的主要形式及作用。 三、绘图题(10分) 某发电厂机组为单轴双缸双排汽,高中压缸采用合缸反流结构,低压缸为双 流对称布置。有八级不调整抽汽,回热系统为“三高四低一除氧”,除氧器滑 压运行。高低压加热器均有内置式疏水冷却器,高压加热器均有内置式蒸汽 冷却器。有除盐装置DE、一台轴封冷却器SG。高压加热器及5、6级低压 加热器疏水逐级自流方式,7级低压加热器疏水通过疏水泵打到本级给水出 口,8级低压加热器、轴封加热器疏水自流向凝汽器。给水泵FP配有前置泵 TP,正常运行为汽动泵,小轮机TD为凝汽式,正常运行其汽源取自第四段 抽汽(中压缸排汽),其排汽引入主凝汽器。补充水引入凝汽器。 绘制该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四、计算题(共30分) 1.就习题三机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写出8个加热器的热平衡方程式(给定给 水流量为1,各级抽汽量a i单位kg/s,抽汽放热量q i疏水放热量i ,给水焓 升iτ,单位均为kJ/kg,不足符号自行添加,所添加符号需给出说明)(15分)

2.某再热凝汽机组(无回热),求其机组热经济性指标和全厂发电热经济性指标。 (15分) 原始条件:p b=25MPa,t b=545℃,h b=3323kJ/kg,p0=23.5MPa,t0=540℃, p rh,i=3.82MPa,t rh,i=t2=284℃,p rh=3.34MPa,t rh=540℃,h0=3325kJ/kg, h rh,i=2922kJ/kg, h rh=3543kJ/kg, p c=0.0036MPa, h c=2405kJ/kg, h fw=141.1kJ/kg,ηb=0.92,ηm=0.985,ηg=0.99,不计工质损失,不考虑给 水泵功焓升。 五、分析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说明为何降低终参数能够提高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并分析影响机组终参数 的主要因素。 2.题目三的原则性热力系统中,7号加热器疏水回收方式改为逐级自流方式后, 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方法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方法分析机组热经济性的变化。 3.试分析机组负荷聚变对除氧器除氧效果和给水泵安全性的影响。

《热力发电厂》2010课程教学大纲

《热力发电厂》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热力发电厂课程英文名称:Thermal Power Plant 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学时数:32 学分数:2 课程类别:选修应开课学期:41 执笔者:温小萍审核人:郭培红 批准人:赵波定稿日期:2010.5.6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热力发电厂》课程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任选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热力发电厂的基本原理、热力系统分析和计算方法,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发电厂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以国产大型火电机组为主,着重介绍其实际热功转换的基本原理,热力辅助设备及其系统的安全和经济分析方法,热力系统及其运行的基本知识。 以下分章阐述。 绪论(2学时) 第一章热力发电厂的评价(4学时) 理解发电厂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的基本概念,了解发电厂的热经济性评价方法,理解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指标,了解我国能源和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二章热力发电厂的蒸汽参数及其循环(4学时) 掌握电厂(汽轮机)型式与蒸汽参数以及热电联产循环对发电厂经济性影响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新型动力循环(2学时) 了解目前新型发电技术,熟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给水回热加热系统(4学时) 理解热力系统的概念和分类,理解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和全面性热力系统。熟悉回热系统的相关计算以及回热加热器运行基本原理。 第五章给水除氧和发电厂的辅助汽水系统(4学时) 掌握火力发电厂给水除氧的基本原理以及发电厂汽水损失及补充系统等辅助汽水系统。 第六章热电厂的热经济性及供热系统(4学时) 理解热负荷和载热质的概念,了解热电联合生产的效益、发展现状和趋势。理

热力发电厂复习题

1、提高蒸汽初参数,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现代蒸汽动力循环朝着高参数方向发展 2、再热循环本身不一定提高循环热效率,能否提高循环热效率与再热压力有关。 3、全面性势力系统图是实际热力系统的反映。它包括不同运行工况下的所有系统,以此显示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4、对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计算时,对系统中换热设备建立物质平衡式和热平衡式,逐个地按先“由外到内”,再“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计算。 5、背压式供热机组发出的电功率取决于热负荷的大小,而热负荷是随热用户的需要而变,即以热定电。 6、核能利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核裂变反应堆的原理,另一种是基于核聚变反应堆原理。 7、给水除氧有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两种方式。 8、按热负荷在一年内的变化规律,可分为季节性热负荷和非季节性热负荷。 9、凝结水过冷度是凝汽器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与凝结水温度的差值。 10、表面式加热器按照水侧承受压力的不同,可分为低压加热器和高压加热器。 11、对一个具有8个加热器的回热原则性热力系统运用常规的热平衡方法进行计算,实际是对9 个线性方程组进行求解。 12、抽汽管道上设有逆止阀,以防止加热器水侧泄漏时高压水进入汽轮机。 13、蒸汽管道的疏水系统按管道投入运行的时间和工况可分为:自由疏水、启动疏水和经常疏水。 14、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热负荷之比成为管道效率。 15、给水溶解的气体中危害最大的是氧气。 16、按回热加热器的传热方式可分为混合式和表面式加热器。 17、用热量法评价发电厂的热经济性是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18、热网按载热质可分为水网和汽网。 19、采用给水回热有利于减少换热温差,从而减少换热过程的火用损。 20、采用中间再热和给水回热加热过程有利于提高蒸汽初压力。 21、热电联合生产气流没有冷源损失。 22、在蒸汽初压合终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过热蒸汽温度,汽轮机的排气温度不变。 23、供热机组的主要形式有背压式,抽汽凝汽式和抽汽背压式。 24、提高过热蒸汽温度主要受动力设备材料强度的限制。 25、当蒸汽的初压和排气压力不变时,随着过热蒸汽温度的提高,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不变。 26、有水蒸气特性决定能改变热经济性的三个主要参数中排汽压力对动力设备的热经济性影响较大些。 27、提高蒸汽初压力主要受汽轮机末级叶片容许的最大温度的限制。 28、发电厂运行中完成锅炉给水任务的是给水泵。

热力发电厂试题

一、选择题(2X 5=10分) 1、造成热力发电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A锅炉效率低B汽轮机排汽热损失C发电机损失D汽轮机机械损失 2?当蒸汽初压和排汽压力不变时,提高蒸汽初温,循环吸热的平均温度()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3、下面哪个指标全面反映了凝气式发电厂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和利用( )A汽轮机效率B锅炉效率C管道效率D 电厂热效率 4、下列哪些不是热力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图的作用() A表明热功转换的完善程度B定性分析热经济性的依据C施工和 运行的主要依据D定量计算热经济性的依据 5、发电厂全厂热力系统以()为核心,将锅炉、汽轮机和其他局部热力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 A锅炉本体B汽轮机本体C回热系统D凝汽器 二、填空题(1 X 10=10分) 1、提高蒸汽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提高循环热效率,现代蒸汽动力循环朝 着___________________ 方向发展 2、再热循环本身不一定提高循环热效率,能否提高循环热效率与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 3、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实际热力系统的反映。它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以此显示该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4、对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计算时,对系统中换热设备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 ,逐个地按先“由外到内”,再“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 计算。 5、背压式供热机组发出的电功率取决于热负荷的大小,而热负荷是随热用户的 需要而变,即“ ________________ 。 6核能利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是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热力发电厂试题A

《热力发电厂》试卷A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1、发电厂总效率: 2、等焓升分配法: 3、蒸汽中间再热: 4、再热蒸汽系统: 5、管道热补偿: 二、填空(每题1分,共计20分): 1、造成火力发电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2、阀门的作用是用以控制流体的(),降低流体的()或改变流体的()。 3、DN表示阀门的(),PN表示阀门的()。 4、在开启大直径阀门前首先开旁路门的目的是()。 5、关断用阀门在电厂用得最多的是()和()。 6、管道的附件包括()和()。 7、通过热流体的管道必须保温,其目的是减少(),防止()恶化。 8、热力除氧器是以加热沸腾的方式除去给水中()及其他 ()的一种设备。 9、所谓高压除氧器的滑压运行即除氧器的()不是恒定的,而是随机组()和()的变动而变化。 11、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后,可避免供除氧器抽汽的()损失。 12、除氧器由于运行方式的变动发生振动,一般只要将除氧器的()降下来或()进水温度,即能有所改善或基本消除。 13、汽轮机排汽与()通过金属管表面进行()换热的凝汽器叫表面式凝汽器。 14、射水式抽气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5、冷补偿是在管道冷态时预先给管道施加相反的()应力,使管道在受热膨胀的(),热应力与()应力互相抵消,从而使管道总的热膨胀应力减小。 16、凝汽器中冷却水温升是冷却水在凝汽器中()后温度升高的数值。 17、用以回收(),并利用其热量来()的装置叫轴

封加热器。 18、高压加热器在汽水侧设有安全门,另外在水侧配有()保护装置。 19、凝汽器汽侧投运分()、()、()。 20、抽气器的作用是不断地抽出凝汽器内()气体和漏入的空气()凝汽器的真空。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30分): 1、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 () A、锅炉损失 B、汽轮机内部损失 C、管道损失 D、冷源损失 2、凝汽式发电厂的发电煤耗率可表示为:() A、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发电量之比 B、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量之比 C、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平均负荷之比 D、发电在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厂用电之比 3、随着回热加热级数的增多,() A、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增多 B、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不变 C、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减少 4、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压力循环效率的变化将:() A、提高 B、降低 C、不一定 D、先提高后降低 5、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循环效率提高的原因是() A、冷源损失数量减少 B、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C、蒸汽湿度减少 D、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6、再热机组在各级回热分配上,一般采用增大高压缸排汽的抽汽量,降低再热后第一级回热的抽汽量是为了() A、减少给水加热过程是的不可逆损失 B、尽量利用高压缸排汽进行回热加热 C、保证再热后各回热加热器安全 D、增加再热器后各级回热抽汽的抽汽作功量 7、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 A、提高回热经济性 B、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热力发电厂期末总复习及作业

热力发电厂期末总复习及作业

《火电厂热力系统》复习内容及作业题 绪论 目的要求: 理解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及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方针、政策;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热力发电厂的基本类型。 复习内容: 0-1 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方针有哪些? 0-2 我国火电技术的发展动向有哪些? 0-3 何谓电力弹性系数?为什么要求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 习题0-1: 上网查资料:我国大容量火电厂(≥1000MW)数量最多的地区有哪些(取前三名)?分别列出这些火电厂的机组容量、蒸汽参数及使用燃料种类。 第一章评价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基本方法 目的要求: 通过运用热力学基本定律,对典型热力过程进行分析,理解评价热力发电厂经济性的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热力发电厂有关热经济指标的概念和确定方法,并明确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的基本途径。 复习内容: 1-1 朗肯循环的基本热力过程有哪些?各过程相应的设备分别有哪些?

1-2 火电厂为什么不采用卡诺循环作为基本循环? 1-3 何谓凝汽式电厂的热效率?该效率由哪几部分组成? 1-4 提高火电厂热经济性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1-5 何谓火电厂的汽耗率、热耗率、标准煤耗率? 习题1-1 已知某凝汽式电厂的各项效率分别为: 锅炉热效率η b =0.88,管道效率η p =0.97,汽机绝对 内效率η i =0.39,汽机机械效率η m =0.98,发电机效率 η g =0.99。 试分别用正、反平衡法计算电厂热效率。 习题1-2 某中间再热凝汽式电厂,假设无回热时,其汽水参数 如右图所示。已知:电功率P e =125MW,η b =0.911,η m =0.98,η g =0.985,不考虑给水泵中水的焓升,不计排 污损失和汽水损失。 试计算该电厂的热经济指标:汽耗率d,电厂热耗率 q,电厂效率η cp ,发电标准煤耗率b s

热力发电厂选择题库(考试复习必备)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换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列哪种热量损失为最大?(D) A、锅炉损失 B、汽轮机内部损失 C、管道损失 D、冷源损失 2、凝汽式发电厂的发电煤耗率可表示为:(A) A、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发电量之比 B、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对外供电量之比 C、发电厂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平均负荷之比 D、发电在在一段时间内耗用的总煤量与厂用电之比 3、随着回热加热级数的增多,(C)。 A、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增多 B、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不变 C、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减少 4、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压力循环效率的变化将:(D) A、提高 B、降低 C、不一定 D、先提高后降低 5、其它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循环效率提高的原因是(B) A、冷源损失数量减少 B、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C、蒸汽湿度减少 D、蒸汽容积流量增加 6、再热机组在各级回热分配上,一般采用增大高压缸排汽的抽汽量,降低再热后第一级回热的抽汽量是为了(A)。 A、减少给水加热过程是的不可逆损失 B、尽量利用高压缸排汽进行回热加热

D、增加再热器后各级回热抽汽的抽汽作功量 7、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是:(B) A、提高回热经济性 B、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C、提高机组设计功率 D、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以降低排烟温度 8、提高蒸汽初温,其它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A)。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提高后降低 9、提高蒸汽初压,其它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B)。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提高 10、若提高凝汽器真空,机组出力增加ΔNd,循环水泵功率增加ΔNs,则最佳真空为:(A)。 A、ΔNd-ΔNs之差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B、ΔNd/ΔNs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C、(ΔNd-ΔNs)/ΔNs 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D、(ΔNd-ΔNs)/ΔNd 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11、常用的烟气中间再热,再热后蒸汽的(B) A、温度增加,压力增加 B、温度增加,压力下降 C、温度下降,压力下降 D、温度不变,压力下降 12、采用中间再热,导致回热的热经济效果(B) A、增强 B、减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