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反问句、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关联词连成一句话(A)

反问句、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关联词连成一句话(A)

反问句、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关联词连成一句话(A)
反问句、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关联词连成一句话(A)

反问句、陈述句互改训练

一、将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3.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4.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5.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6.她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7.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8.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9.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

10.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1.金色的草地那么可爱,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2.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怎么会下雨呢?

13.这么严重的错误怎能忘记呢?

14.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15.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老师吗?

二、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我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我不能失信。

2.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

3.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5.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6.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7.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8.不好好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9.对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0.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孩子。

11.孔子的学问那么高,人们很佩服他。

12.功课没做完,我不能去看电影。

13.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人们不能忘记他。

14.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5. 我不能忘记老师的关爱。

16. 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

17.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把”字句与“被”字句专项练习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2、他的亲切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二、把“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我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3、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

4、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5、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三、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1、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

2、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3.那只凶猛的大老虎被武松终于打死了。

4.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用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2.这本书写的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3.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碉堡。

4.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5.你天天坚持锻炼。你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6.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7.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8、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9、综合运用

①暑假兴趣小组报名结束后,我问小刚:"你()参加美术小组,()参加航模小组?"小刚让我猜一猜,我说:"()美术组,()航模组。"他笑了笑说:"()美术小组,()航模小组。"我纳闷地问:"你为什么这样选呢?"他认真地说:"()我以前都参加美术小组,()这一次我要参加航模小组。()这样,()让我个方面的素质都得到提高。"

②抛开《三国演义》这本影响力最大的小说,仅就史书上提供的资料,关羽实在没有资格在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他很英勇,()事实上不过是一个莽汉,()缺谋略,()缺修养,()心胸狭窄、不识大体。他眼睛中只有一个主

子,和一个小圈圈。()排斥诸葛亮,()排斥黄忠。()不是刘备把他说服,关羽很可能()生出二心。

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句型转换 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一) 双重否定句 (1)定义 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 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 (二)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练习(用两种方法分别对下列陈述句进行修改)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方法2: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也可以用。 1 香港回归伟大的住过,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 2 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3 我对同学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4 这是伟大的奇观。 5 你应该知道这件事。 6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7 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比赛。 8 我们应当参加集体活动。 9 要去遥远的地方,我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10 我们得保证那东西完好无缺。 9报纸的诱惑力如此之大,我每天都要读它。 (后面的题是改为两个否定的词语) 12 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13 问题还没有弄清楚,但已经有了一点头绪。 14 小明的作文写的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 (三)双重否定句改陈述句的练习 方法:先找到双重否定的词即两个否定词,在原句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把它改为肯定的意思。 15人们不会不喜欢他这样的孩子。 16一块儿来的小伙伴见了奶奶没有一个不低下头,谁也不敢吱声。 17讲台桌上的那束鲜花,难道不正表达了我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吗? 18胜利不得不属于这样的队伍。 19骆驼队来了,没有不停在我家门前。 把字句与被字句 (一)转换方法: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 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变为被字句) [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关联词知识大汇总

关联词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复句通常用一些关联词语来连接。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 特点: 第一: 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 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也…… 、要是……那么 只要……就……、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

3.承接关系 一边……一边…… 4.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 5.目的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f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如下毛病: 6。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1.因为……所以、 2.不但……而且、 3.与其……不如、 4.宁可……也不、 5.之所以……是因为、 6.如果……就、 7.只要……就、 8.既然……就(那么)、 9.即使……也、10.无论……都、11.不管……都、12.不仅……还、13.虽然……但是、14.不是……而是15.既.....又...16.与其......不如......

陈述句_把字句_反问句_被字句 相互转换练习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2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 3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4难道就真的束手无策,等待死神的到来? 5别人能做的事,难道我不能做到吗? 6我们怎能甘当落后呢? 7朝鲜人民怎么会忘记志愿军战士呢? 8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大家怎能不高兴呢?9难道你的爸爸不是一个技术熟练的工人吗? 10同学们怎能不想出办法克服这个困难呢?

11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的革命精神,怎能不值得我们学习呢? 12凡卡怎能再呆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呢? 13要想取得好成绩,怎能不刻苦学习呢? 14勾践卧薪尝胆,最后不是打败了吴王夫差吗? 15这个企业的老总难道不是因为经济问题落马的吗? 1、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育之恩,我们终身怎能忘? 3、千难万险难道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吗? 4、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记呢? 5、巍峨高山难道不是是英雄坚张不屈的精神象征吗? 6、难道谁能否认这部电影没有教育意义吗? 7、我们难道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吗? 8、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难道不严惩吗? 9、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难道不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吗? 10、同窗六载的情谊,我们难道能忘记吗? 11、战士们怎能离开自已的阵地呢? 12、我们的学校,不正是在开展古诗文的诵读活动吗? 13、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会忘记? 14、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得流泪呢?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 16、美丽的香港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17、作为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呢?

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海底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构造能减少海水对村庄的压力。这种构造能节省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和李明是邻居。我们平时来往不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 5.海洋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海洋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6.王伟坚持锻炼身体。王伟长得很健壮。 7、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国人民战胜了“非典”。 8、苏通大桥建成了。南通的经济会发展得更快。 9、陆地这么大。陆地还占不到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10、刮风下雨。民警叔叔站在街头指挥来往的车辆。 11、李刚碰到再难做的数学题。李刚能想出办法把题做出来。 12、同学们在室内开着空调取暖。同学们到室外参加体育活动。 1.海底不但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而且有陆地上储藏量很少的稀有金属。2.这种构造既能减少海水对村庄的压力,又能节省材料。 3.虽然我和李明是邻居,但是我们平时来往不多。 4.我们上课时不但要专心听讲,而且要积极开动脑筋。 5.海洋既是一座自然资源的宝库,又是一座知识的宝库。 6.因为王伟坚持锻炼身体,所以长得很健壮。 7、因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以全国人民战胜了“非典”。

人教三年级语文把字句、被字句练习题

把字句与被字句 例:大水淹没了庄稼。 把字句:大水把庄没了。 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没了。 方法1 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什么1、什么2和怎么样,再按下面格式改写: 1)改为把字句:什么1+把+什么2+怎么样 2)改为被字句:什么2+被+什么1+怎么样 方法2: 理解句子意思,自回自答。如“谁做了什么”改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什么1和什么2互调位置。) 练习: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提坝被凶猛的洪水神垮了。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我子的病。 改为“把”字句: 1、洪水冲毁了小村庄。 2、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3、盗铃人被人们抓住了。 4、偷吃西瓜的猪八戒被孙悟空抓了个正着。 5、语文书被我丢在家里了。 6、乌云遮住了太阳。 7、青蛙吃掉了一只害虫。 8、我十天就做完了一个暑假的作业。 9、光明和温暖是太阳送到地球上来的。 10、青蛙吃掉了一只害虫。 11、我十天就做完了一个暑假的作业。 12、光明和温暖是太阳送到地球上来的。 1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14、年轻漂亮的女孩被巫婆拉走了。 15、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 16、村里的人提着斧子砍下山上的树木。 17、瑞士的人们用舒适的空调列车送走了濒临死亡的燕子。 18、荷花挤满了池塘。 19、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20、一座提坝被凶猛的洪水神垮了。 21、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22、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23、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24、陈医生看好了我子的病。 改为“被”字句 1、人们拎起斧头把一颗颗树砍到。 2、列车把濒临死亡的燕子安全地送回了故乡。 3、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 4、小狗舔净了小姑娘手里的水。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变换的具体方法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变换的具体方法 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成为另一种形式。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 ?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 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 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 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训练题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乌云遮住了太阳。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1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18.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19. 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20.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二、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16. 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练习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练习 做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句话连起来这样的练习。要注意句子讲述的是否是一件事情或一种事物,如是相同的连成一句话时,可以把相同事物在相应的位置省去,或变成替代的词语“他”、“她”或“它”。并注意添加的关联词语的位置,关键在于语句要通顺。 (二)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小句合成一句话,使句子更简洁。 1.小华的字写得很快。小华的字写得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革命的道路上有千难万险。千难万险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们多赶几里路。我们要去看一看精彩的武术表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没有告诉我。我知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们发动群众。我们很好地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生产发展了。人民丰衣足食。 2、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3、我移动一下身体。我可能暴露目标。 4、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5、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6、林彬彬经常锻炼身体。林彬彬身体很棒。 7、妈妈关心我的身体。妈妈关心我的学习。 8、困难再大。我们要完成任务。 9、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来观赏桂林山水。 10、小华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小华坚决地改正了错误。 11、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12、妈妈工作。妈妈参加进修学习。 13、一滴水很小很小。无数滴水汇集起来,就可以形成江河湖海。 14、科学家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科学家终于得出了科学结论。 15、这鱼汤没有加作料。我们觉得没有比这鱼汤更鲜美的了。 16、这个鱼钩上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这个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17、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18、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19、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暗堡。

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语文句式转换综合练习(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 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句式转换综合练习(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 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成为另一种形式。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 果也有差别。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 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 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训练题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乌云遮住了太阳。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8.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二、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三、将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小学阶段常用关联词语汇总及练习

小学阶段常用关联词语汇总及练习 1并列关系。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 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承接关系。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 是……、……又……、……便……等。 3递进关系。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不但……还……、……更(还)……、……甚 至……等。 4选择关系。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5转折关系。后一个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 可是……、……然而……、……却……等。 6因果关系。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 就……、之所以……是因为……等。 7 假设关系。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 等。 8条件关系。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参考书籍:《21天征服HSK高等语法》 主动句——把字句 1结构:主语+把+宾语+谓语+其他成分 2意义:强调动作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以及结果 3注意: ①如果有能愿动词、否定副词或表示时间的词,这些词一般放在把的前面如:我想把花盆搬到阳台上。 他没把照相机带来。 你别把衣服弄脏了。 我昨天刚把书借给同学了。 ②如果句中谓语有宾语,则“都、全、一齐、统统”等表示全部范围的副词应放在“把”的后面、谓语动词的前面;而“只、仅仅、单、光”等表示排他范围的副词,则应放在“把”的后面。 如:他把那些书全买下来了。 你把钱都花完了吗 我只把冰箱擦了。 4常见形式: ①动词带补语:主语+把+宾语+动词+补语(结果/趋向/时量/动量) 如:你把计划订好了吗 你把我要得那本书带来了吗 我把妈妈的信又看了一遍。 ②动词带宾语: ⑴主语+把+宾语1+动词+在/到/上/给...+宾语2 如: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服务员把酒送到客人面前。 他把朋友送上了火车。 我把作业交给了老师。

⑵主语+把+宾语1+动词+成/为/作...+宾语2 常见形式:把...当作/看作/当成/看成/比作 如:她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生母亲。 人们常把祖国比作母亲。 请把这个句子翻译成中文。 ③动词重叠:把字句中的主要动词前后不带别的词语时,它本身往往要重叠一下。即: 主语+把+宾语+动词重叠(详细请找动词重叠的有关资料) 如:咱们把教室打扫打扫。 请你把课文读一读。 我把学过的生词又看了看。 ④动词带:了/着这时候了/着表示动词的结果。 主语+把+宾语+动词+了/着 如:天阴了,你把雨伞带着吧。 他把钱包丢了。 5关于把后面的名词 把后面的名词所指的事物必须是确定的。名词前面常带限制性的词。 如:请把那本书拿过来。(是确定的某本书,而不能说把有得书拿过来) 他把两本书都看完了。(一定是前边已经说过的那两本书) 6不能用于把字句的谓语动词。 ①不及物动词。即不能带任何宾语的动词。如:旅行、合作等 ②表示判断、状态的动词。如:是、有、像、在等。 ③表示心理活动或感官动作的动词。如:喜欢、讨厌、知道、认识、同意、觉得、希 望、要求、看见等 ④表示趋向的动词如:上、下、进、出、回、过、起、到等 ⑤某一事物原来不存在,后通过某种动作产生出来。这种情况不能用把字句。 如:她把女孩儿生了(ⅹ) 她生了一个女孩儿(√) 注意: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一般应是及物动词,并且能够支配和影响把的宾语。以上是书上写的,这样给学生讲,学生肯定疯,我一般讲的时候会这样: 把字句是中国的主动句, 主要形式是:A+把+B+(给)+动词+其他成分 如:我把苹果给吃了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小树没有被风杀吹倒。小树迎着风沙茁壮成长起来。 2、我国山东省一处温泉水温很高。我国山东省一处温泉远近闻名。 3、他有求于人的很少。他给予的人很多。 4、狐狸吃不到葡萄。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5、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 6、生产发达了。人民丰衣足食。 7、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8、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9、人们都来这儿购物。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 10、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主人骂她。 11、水浪一个接着一个打来。旋涡一个接着一个地旋着.竹排在继续前进。 12、陈老师对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13、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4、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15、这本书写的太精彩了。我把这本书一连看了三遍。 16、董存瑞牺牲自己。董存瑞要炸毁碉堡。 17、做个好猎手要枪法好。做个好猎手要机智、勇敢。 18、你每天坚持锻炼。你的身体素质会得到提高。 19、你不是亲身到了那个地方。你难以想象它的美丽。 20、春天的郊外透出无限的生机。人们到郊外去踏青。 21、他受到大家好评。他热情地为大家服务。 修改病句练习: 1、上星期去植树了。 2、今天,全体三年级一班同学看电影。 3、我班功课最好、成绩最优秀的是小红。 4、我的写字台上一只小泥猴。 5、这是有趣的一本神话故事书。 6、他的看法是对的,正确的。 7、我和姐姐都参加了。8、西湖的景色秀丽,风景优美。 9、各种各样,种类繁多的鲜花竞相开放。10、我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 11、同学们坐在宽阔的阅览室里看书。12、今天清晨下了一上午雨。 13、和暖的风呼呼地吹着。14.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许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 15、完成了作业。16、大连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17、今天上午我在家看了一天的科学幻想故事。18.战士们隐藏在茂密的林中。 19.我们要把隐蔽在人民内部的坏分子揭发。20、周总理生活简单。 21.妈妈从菜场买回了青菜、猪肉、苹果、黄瓜等蔬菜。 22、春天,我们全体同学和少先队员都要到野外去游玩。23、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忍不住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件事。24、王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件他最近遇到的很难忘记的近期发生的事情。25、我自言自语地对自己说:“怎么又做错了?”。26、下课了,校园里顿时立刻沸腾起来了。27、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28、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29、在施工时,要防止不发生事故。30、李老师光荣地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的称号。31、詹天佑克服了种种困难和考验,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32、一个人难免有缺点错误,改进了就好。33、经过老师的讲解,使同学们都明白了这个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34、我们上街买了许多东西,其中有铅笔、笔记本、橡皮、文具及水彩笔等等。 35、近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6、火辣辣的阳光暖和地照射着大地。 37、我们要学习和发扬赖宁的英雄事迹。38、一切任何困难都难不倒我。39、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不及格的。40、雷锋叔叔助人为乐的精神。41、你去劝劝他,让他不要再把过去的往事放在心上了。42、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已学过的常用词语。43、今天去秋游,全班同学都来了,只有李明还没到。44、通过雷锋故事报告会,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45、我每天晚上收听广播和电视。46、只要你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能改正自已的缺点。 47、李明和曾丽出席了学校举行的作文竞赛。48、大雨和乌云从天空中倾泻下来。 关联词语答案 1、小树不但没有被风沙吹倒,反而迎着风沙茁壮成长起来。 2、我国山东省一处温泉因为水温很高所以远近闻名 3、虽然他有求于人的很少,但是他给予的人很多。 4、狐狸只要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5、与其低头唉声叹气,不如振作精神发奋努力。 6、因为生产发达了。所以人民丰衣足食。 7、虽然太阳离我们这么远。但是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8、只要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就再也别想活了。 9、人们之所以都来这儿购物。是因为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 10、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主人骂她。 11、虽然水浪一个接着一个打来,旋涡一个接着一个地旋着。但竹排在继续前进。 12、陈老师不仅对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而且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13、我们既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我们也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4、虽然我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我不能骄傲。 15、因为这本书写的太精彩了,所以我一连看了三遍。 16、董存瑞宁可牺牲自己,也要炸毁暗堡。 17、做个好猎手不但要枪法好,而且要机智、勇敢。 18、只要你每天坚持锻炼,你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如果每天坚持锻炼,你的身体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19、如果你不是亲身到了那个地方, 那么你难以想象它的美丽。 20、因为春天的郊外透出无限的生机,所以人们到郊外去踏青。 21、他受到大家好评是因为他热情地为大家服务。

关联词和句式转换练习

关联词和句式转换练习常用关联词语表

(反问句变陈述句,去掉问号,有加强反问的语气词去掉,在变换后的陈述句中适当的地方必须加一个否定词,才与原反问句意思一致。)例:难道不学习能有好成绩吗? 陈述句变反问句: 加上“难道……吗”,说反话,句号改问号,检查意不变。 先将原句进行否定(即改成个否定句),然后加上表反问的语气词(句子一定要通顺),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 例:你应该去看他。 反问语气词:“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 缩句的方法 确定句子的类型,去掉修饰限制词, “着、了、过、不”要留下,标点符号不能变。 1、先把句子分成“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4.着,了,过,不。不能去掉,标点不能变。 例: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 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

扩写的方法: 想象句中人和物,描写句中人和物,详细说明人和物,句子意思不能变。 (1)想象扩句法。 想象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中叙述的人或事物,想象他们(它们)的形象,有比喻的方法把句子的意思描述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 例如:“你要爱护它”可扩成“你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它”。 (2)描述扩句法 描述扩句法,就是抓住句子要说的人或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叙述。 例如:“水珠飞腾着”可扩成“(一串串晶莹的)水珠飞腾着”。 (3)说明扩句法 说明扩句法,就是对句子中所说的人或事物的有关情况进行说明性的叙述,使句子的意思更详细、明确。 例如:“李明珍是药物学家”可扩成“李时珍是(我国明朝一位伟大的)药物学家”。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适用学科语文适用年级三年级 适用区域通用课时时长(分钟)120分钟 知识点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知识点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知识点 教学重点知识点掌握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知识点做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程内容 二、知识讲解 1、把字句,是汉语中的一种主动式动词谓语句。这种句式又称为“处置式”,因为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宾语作出了“处置”,例如使其位置或状态改变。基本的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 汉语动词谓语句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之后,而用了“把”字就能把宾语提置于动词之前,以强调行为结果或行为方式。 这种句式在语义上可视为宾语前置,在结构上则是介词结构作状语。 把字句的成立有某些条件: ⑴动词一般是能带支配对象的行为动词,即能带施事宾语的及物动词。 ⑵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 ⑶“把”字所介系的宾语通常是确定的,即说话人要有确指的对象。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详细释义 定义: 一、是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进动词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并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如:我们打扫一下房间吧! 我们把房间打扫一下吧!

二、“把”字句又叫处置式。处置就是指谓语中的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对“把”字引出的受事施加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 三、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宜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因为很多介引成分在一定的句子格式里不能移到动词后面。如:他把草稿纸订成一个个本子。此句中动词后另有宾语。 他让卖粥大嫂把粥盛在饭盒里。此句中动词后有介词短语做补语。 特点: 一、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即动词后有别的成分,一般不能单独出现,通常后面有补语、宾语、动态助词或动词的重叠式。如:把笔给他。把水喝了。把这事说说。或者动词前面有状语,如:别把东西到处扔。动补型双音节次可以单独出现,如:不要把直线延长。韵文中可不受上述限制,如:把家还。 二、表处置义的把字句中的“把”的宾语主要是动作的受事,也可是工具、处所。表致使义的“把”的宾语是施事。如:把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三、“把”的宾语在意念上一般是有定的,已知的人和事物,因此前面常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如果用无定的、泛指的词语,常是泛说一般的道理,如:不能把真理看成谬误。把一天当做两天用。 用介词“把”介引的词语不能理解为动词的宾语提前或前置宾语。“把”介引的成分跟动词的语义联系不大,而是跟整个中补短语有联系。 四、谓语动词一般都有处置性,应该有较强的动作性。因此不及物动词、能愿动词、判断动词、趋向动词和“有、没有”等不能用来做谓语动词。 五、“把”字短语和动词之间一般不能加能愿动词、否定词,这些词只能置于“把”字前。例如不能说“他把青春愿意献给党。我们把困难敢踩在脚下。我把衣服没有弄乱。为什么把消息不告诉他。”不过熟语性句子有例外,如“怎么能把人不当人。” 2、被字句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被字句的成立条件: ⑴主语是受事,“被”字所介系的名词是施事。 ⑵动词必须是及物动词。 有时“被”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即施事者省略。 过去被字句一般用于表达不幸或不愉快的遭遇,后来突破了这种局限。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3、陈述句(Declarative Sentence)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它包括肯定句(The Affirmative Sentence)和否定句(The Negative Sentence)两种。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用句号,在朗读时用降调。 陈述句的五种基本句型 (1) 主语+连系动词+表语

反问句、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关联词连成一句话(A)

反问句、陈述句互改训练 一、将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你只要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3.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 4.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5.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6.她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7.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8.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 9.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 10.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1.金色的草地那么可爱,怎能不叫人喜欢呢? 12.可是,天空中没有一朵乌云,怎么会下雨呢? 13.这么严重的错误怎能忘记呢? 14.我们怎么能忘记妈妈的爱呢? 15.字典不正是我们无声的老师吗? 二、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1.我并没有忘记这件事,我不能失信。 2.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 3.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自卫,是为了更好地进攻呀!

5.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6.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7.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 8.不好好学习,就不能取得好成绩。 9.对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10.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的孩子。 11.孔子的学问那么高,人们很佩服他。 12.功课没做完,我不能去看电影。 13.盘古用他的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人们不能忘记他。 14.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了。 15. 我不能忘记老师的关爱。 16. 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 17.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把”字句与“被”字句专项练习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2、他的亲切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3、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二、把“把”字句变成“被”字句。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之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给孩子试试

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就是在保持原来内容不变的前提下,把句子的表达形式按一定的要求从一种形式改变成为另一种形式。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 1.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训练题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乌云遮住了太阳。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8.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人民空军击落了。 二、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提前完成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完整版)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 合和效 果也有差别。 例如: 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 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 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 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 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 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 1、 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 执行 者关系。 2、 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 首做主 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 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 调到句 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句, 主要形式是:A +把+E+(给)+动词+其他成分 女口: 我把苹果给 吃 了 一般陈述句 把字句 我丢了钱包 我把钱包丢了 我要学好汉语 我要把汉语学好 被字句——被动句 主要形式:A +被/叫/让+B +(给)+动词+其他成分 如:他被 狗 给 咬 了 孩子被 爸爸 给 批评 了几句 房间叫 妈妈 收拾 干净了 词典让 人 偷 走了 +动词+其他成分 洗 干净了 比较被动句和主动句 B+(给) 衣服

A+被/叫/让+B+(给)+动词+其他成分衣服被妈妈洗干净了 归纳: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主动体:主动去影响别的东西的事物。 被动体:被别人影响的物体。 一般的句子: 主动体+动词+被动体 把字句: 主动体+把+ 被动体+动词 被字句: 被动体+被+ 主动体+动词 “把”、“被”字句专题训练题 (一)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 1、同学们交还给我一项任务。 2、姐姐送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乌云遮住了太阳。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8、工人们开凿出了一条越江隧道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关联词语: (一)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并列的) 又……又……;既……又……;不是……而是……;不是……也不是……而是……;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有时……有时……。 (二)因果关系(前后分句表示原因和结果) 因为……所以……(由于……因而……);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 (三)选择关系(表示要在前后两个分句所说的情况中选择一种) 不是……就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四)递进关系(表示后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进了一步) 不仅……而且……;不仅……还……;不但……而且……;不但……还…… (五)转折关系(表示前后分句的意思,是转折的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可是(却)…… (六)假设关系(前一个分句假设一个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结果) 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哪怕……就…… (七)条件关系(前一个分句提出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情形) 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总…… 1、小树没有被风杀吹倒。小树迎着风沙茁壮成长起来。 2、我国山东省一处温泉水温很高。我国山东省一处温泉远近闻名。 3、他有求于人的很少。他给予的人很多。 4、狐狸吃不到葡萄。狐狸说葡萄是酸的。 5、低头唉声叹气。振作精神发奋努力。 6、生产发达了。人民丰衣足食。 7、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8、老鼠落到了猫的手中。老鼠再也别想活了。 9、人们都来这儿购物。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信誉很好。 10、主人不让阿辽莎读书。主人骂她。 11、水浪一个接着一个打来。旋涡一个接着一个地旋着.竹排在继续前进。 12、陈老师对错误的同学批评一通了事。陈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同学耐心地做思想工作。 13、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 我们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14、我的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我不能骄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