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练习-

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练习-

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P105—P107 二、学习目标: 1、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2、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重点、难点: 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四、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105—P107页,完成下列填空。(要求必须熟悉计算器操作程序) (1)按键,打开计算器。 (2)按键,,进入统计状态,计算器显示“SD”符号。(3)按键,,=,清除计算器中原有寄存的数据。(4)输入统计数据,按键顺序为: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为,……最后一个数据。 (5)按键,,=,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平均数。 (6)按键,,=,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标准差。 (7)按键=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方差。 (8)若又准备保留数据,可按键,,结束求方差运算。 2、课堂探究: (1)小组合作完成例1 (2)已知:甲、乙两组数据分别为: 甲:1,2,3,4,5,6, 乙:2,3,4,5,6,7, 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 3、达标检测: (1)一组数据2,3,2,3,5的方差是() A、6 B、3 C、1.2 D、2 (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2环, 方差分别为S2 甲=0.56,S2 乙 =0.60,S2 丙 =0.50,S2 丁 =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有一组数据如下:3,a,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A、10 B、√10 C、2 D、√2 四、课外延伸: 甲组:76,90,84,86,81,87,86,82,88,85 乙组:82,84,85,89,79,91,80,89,74,79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计算与巧算

计算与巧算 拿到一道题,先别忙着做。要看清题目,想想能否运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简便,如果不行,就按运算顺序来算。 1、根据树状图列综合算式并计算: 综合算式 综合算式 2、递等式计算 5500÷125 9800÷(25×49) [572- (139+252÷12)]×15 78000÷24÷125 3600÷25÷24 [757- (38+17×15)] ÷16 3、列式计算 (1)31加93所得和被124除,商是多少? 学习目标 ÷25125499549_÷+学习导航 基础训练

(2)甲数是370,乙数比甲数的10倍少20,乙数是多少? 综合提高 一、填空: 1、655÷()=28 (11) 2、500÷29=17……7,被除数再增加(),商是18。 3、两数相除商是18,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6,商是()。 4、在410÷50=8……10,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是(),余数是()。 二、选择: 1、算式()算起来比较方便。 A、384-(84+79) B、384-84-79 2、 200……00÷500……00=() 30个0 28个0 A、4 B、40 C、400 D、不能计算 3、一个数分别与4和6相乘,所得的积的和是360,这个数是() A、24 B、15 C、36 D、无法确定 4、小胖在计算125×(□+8)时,算成125×□+8,这个结果比正确的结果()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三、应用题 小丁丁做口算题,如果每天做24题,15天可以做完,实际小丁丁每天多做6题。几天可以做完? 智慧星

1、(5+55+555+5555+55555)÷5= 2、四舍五入到百万位约是210000000的数最大是(),最小是() 回家作业 1、运用所学的运算性质,简便运算。 456+79-56-79 108+(66+92+224) 274+87-74-87 3600÷48 397×101-397 6500÷(65×25) (67×76+76×58)×8 (125×99+125)×64 2、应用题 体育室有排球25只,篮球的只数是排球的2倍,小皮球的只数比篮球的3倍多20只。 小皮球有多少只?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用计算器计算教材第113 页例4 ,练习二十六8 - 12 题与13*。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用计算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重、难点: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悉键盘和数据的录入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1.用计算器计算。 1234 + 3649 = 7208 - 376 = 1845 + 365 = 1452 - 786 = 649 + 9818 = 7000 - 2047 = 2.提问: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你是怎么操作的?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二、揭示课题以前,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加、减法,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那么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又是怎样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 三、教学新课 1 .让学生看例4 上面的图和一段话,在计算器上找到小数点键,了解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教学例4 用计算器计算18.7 + 3.96 。 (1)清屏,键入“ 18.7 ”。(注意:有没有显示小数点)(2)对照表中的按键过程录入。(注意显示器的显示内容)(3)核对计

算结果。 (4)说明:以后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可以使用计算器。 3.补充例题:用珠算计算25.4 +13.58 +43.12 (1)让学生试着用计算器计算。 (2)说一说用计算器计算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四、尝试练习练习二十六的第8 题。 五、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六的第9 题。 (1)让学生说说表的意思? (2)用什么方法可计算出9月2日的结存金额?为什么? (3)以下各栏的结存金额该怎样计算?为什么? (4)本月合计栏该怎样填?让学生完成本题。2.练习二十六的第12 题。 (1)地球表面除了陆地就是什么? (2)怎样求海洋的面积? (3)怎样求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5.1 - 1.49 - 1.49 =3.61 - 1.49 =2.12 (亿平方千米) 3.练习二十六的第13* 题。 (1)“a - 34.6 + 7.2 ”与“ a - 34.6 + 72 ”中的a 是否相同?

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10.4 《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导学案2013.4.17 初二数学组 【学习目标】: 1、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2、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 会用科学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前预习:预习课本P105—P107页,完成下列填空。(要求必须熟悉计算器操作程序) (1)按键,打开计算器。 (2)按键,,进入统计状态,计算器显示“SD”符号。(3)按键,,=,清除计算器中原有寄存的数据。(4)输入统计数据,按键顺序为: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为,……最后一个数据。 (5)按键,,=,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平均数。 (6)按键,,=,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标准差。 (7)按键=计算器显示出输入的所有统计数据的方差。 (8)若又准备保留数据,可按键,,结束求方差运算。二、新课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小组合作完成例1 (2)已知:甲、乙两组数据分别为: 甲:1,2,3,4,5,6, 乙:2,3,4,5,6,7, 计算这两组数据的方差 (二)、达标测试:

(1)一组数据2,3,2,3,5的方差是( ) A 、6 B 、3 C 、1.2 D 、2 (2)甲、乙、丙、丁四人进行射击测试,每人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9.2环,方差分别为S 2甲=0.56,S 2乙=0.60,S 2丙=0.50,S 2丁=0.45,则成绩最稳定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有一组数据如下:3,a ,4,6,7,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 A 、10 B 、√10 C 、2 D 、√2 四、课外延伸: 甲组:76,90,84,86,81,87,86,82,88,85 乙组:82,84,85,89,79,91,80,89,74,79 回答: (1)甲组数据众数是 ,乙组数据中位数是 。 (2)若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X ,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Y ,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 (3)经计算可知:S 2甲=14.45,S 2乙=26.36,S 2甲<S 2乙,这表明 。 (用简要文字语言表达)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疑惑? 四、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10.4 A 组1、2题 选做题: B 组1题 反思: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4.4使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

使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能够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2.能力目标: 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会借助计算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够使用简单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的一步运算。 教学难点: 使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丰富学生的数感。 教学过程: 一、比赛引入 1. 师生比赛。 (出示P52第5题)老师用计算器计算,你们用笔计算。我和你们比一比,谁算得最快最准。 (也许学生会说这不公平,比赛停止。) 2. 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明:设计“比赛”这个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计算器的作用与价值。】 二、体验探究 1. 你们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学生各抒己见。)

2. 分组探究。 四人一组,合作完成P51题1和题2。 3. 反馈解疑。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2587+9604”? 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80738-31927”? 使用计算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每次计算前要清0;不能按错键。) 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 4. 集体小结。 使用计算器计算一步式题时,只要按照算式中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按键,就能够得到正确的结果。 【说明:计算器作为计算工具,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前一课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对计算器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已经能熟练操作了。因此,应从尊重他们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出发,让他们说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计算器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组内互助以及教师解疑等活动,进一步完善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掌握正确操作和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P51题3。 用计算器计算。(同桌核对) 如果两人的计算结果不一致,你们是怎样判断谁对谁错的呢?(重新计算;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验算。) 2. P52题6。 你们会使用计算器进行乘除法运算吗?说说操作顺序。 每人选乘法和除法式题各一道,先用竖式计算,再用计算器检验。 3. P52题5。 刚才的比赛怎样比才算公平?(都可以使用计算器)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说明:在学生掌握了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方法后,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锻炼了学生正确、快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并会使用计算器对计算结果进行两种方法的验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

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 案范本五篇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由于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使用计算器计算的优越性,感受使用计算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较广泛的应用价值,了解从古到今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发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养成自觉、及时验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经历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能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计算。能运用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难点: 会利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探索并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1.师:上课前,让我们来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用你喜欢的方法来完成,把答案写在练习纸上。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开始! ①18+21= ②56÷7= ③3028-2956= ④589×76= ⑤98+199= ⑥12+459+88=2、有的同学为什么会计算得这么快?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吗?小结:看来,在进行像这样的比较繁杂的计算时,我们可以请计算器来帮忙。3、计算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了,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计算器呢?生活中各行各业都有可能需要使用到计算器,特别是商业中(图片)。除了专门的计算器,有的手表上也有计算器(出示手表)。还有哪里也有计算 器?(电脑、手机、遥控器、电子秤等) 4、师:使用计算器有哪些优点呢?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5、师:你认识计算器吗?先向你的同桌介绍计算器。师:谁愿意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计算器? 二、观察认识 1、整体认识 这是一个常用计算器的面板(出示图片),上面部分是显示器(板书:显示器),下面部分是键盘(板书:键盘) 2、认识键盘 (1)观察一下,这个键盘上的哪些键你已经认识了?上来指给大家看看。 (2)互动生成 ①有0、1、2、3、4、5、6、7、8、9这些有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计算器的数字键。 ②有+、-、×、÷这些运算符号的键叫运算符号键,(板书:运算符号键)。自己指一指你的运算符号键。

一年级数学专项练习-20以内数的认识

专项练习—20以内数的认识 一、看图写数。 ( ) ( ) ( ) ( ) ( ) 二、填一填。 1、 2、18中的8在()位上,表示8个(),1在()位上,表示 1个()。和它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3、 比多()个,比少()个,再添上()个 就和同样多。 4、 (1)公共汽车来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上车。 从前往后数,排在第(),排在第()。 从后往前数,排在第(),排在第()。 (2)上车了,这时排在第(),排在第

()。 5、1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 6、十位上是2,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7、16里面有6个()和()个十。 8、一个数,比18小,比12大,这个数可能是()。 9、个位上是2,并且小于20的两位数是()。 10、 三、判一判。(对的画“√”,错的画“×”) 1、从0数到11共11个数。() 2、2个十和20个一同样多。() 3、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两位数是11。() 4、17前面的第3个数是14。() 5、一个数前面是14,后面是16,这个数是17。() 6、12读作二十。() 四、小马拉车。

五、在〇里填上“>”“<”或“=”。 14〇12 9〇10 20〇18 12〇20 12-0〇12 5〇16-10 15-4〇10 11+5〇17 六、算一算。 18-10= 16-2= 13+6= 11+5= 10+5= 10+8= 12+3= 14+4= 19-7= 15+2= 15-10= 12+6= 15+3-4= 19-5+3= 18-1-4= 11+5-10= 七、看图列式计算。 1、 口〇口=口口〇口=口 口〇口=口口〇口=口

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基本运算。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工具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是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的四则运算,了解运算键的功能,会进行操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减法根据书上步骤操作,乘除法试题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练习中呈现两个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境。 教学重点: 让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基本运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认识计算器工具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进行操作。 教学用具: 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知道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好处吗? 它能使我们的计算更加方便快捷。 复习计算器的按键名称。 二、新授例题 1、例1 照下面的步骤,用计算器算一算。 386+179= 按键:386+179= 屏幕显示:386+179=565 试一试CE键有什么作用? 2、反馈练习 825-138= 按键:825-138= 屏幕显示:825-138=687 3、自主尝试 乘除法计算由学生自己试试看。 26×39=_____________ 312÷8=_____________ 4、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_ 9999×3= _______ 9999×4=________

5、巩固提高 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__________ 9999×7= ___________ 9999×9= ___________ 三、巩固练习 1、三个人一个小组,我出一组算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一人用笔算,一人用计算器) 2、两人一组,先每人出一道算式,两人先笔算,再互相用计算器验算一遍。 3、做一做: 先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9÷9=1 108÷9=________ 1107÷9=_______ 11106÷9=______ 4、不计算,试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再用计算器检验对不对。 111105÷9=_________________ 1111104÷9=________________ 11111103÷9=_______________ 111111102÷9=_______________ 1111111101÷9=______________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玩过“快乐联想”的游戏吗?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四个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完美 基督教 医院

三三两两 师:你能想到什么? 生1:我猜是十字架。 生2:我想可能是……。 出示提示四 生3:我猜是十。 答对的同学,给予肯定。 师:还想玩吗? 课件依次出示提示 提示一 提示二 提示三 提示四 知错能改 小巧 学习用品 计算工具 生1:我猜是橡皮 生2:我也认为是橡皮。 出示了提示四后 生3:计算器。 表扬答对的同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课件出示课题,并板书。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认识计算器。 同学们,你们在哪里见过计算器?(根据同学回答,依次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表述:看来计算器已经深入我们生活中。瞧,老师手中就有一个计算器,你们观察过计算器吗?看老师手中的计算器,你们看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字键、符号键、功能键、键盘、显 示器) 指出:有些功能键由于我们所学知识有限,现在还不需要用,今后我们可以再慢慢认识它们。 2、认识开机键、关机键。 用计算器前,先按什么键?(ON键,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开机键) 用完后呢?(OFF键,指出关机键) 3、尝试用计算器计算。 有多少同学会用计算器?真会?那我们来“试着瞧瞧”。 (课件出示38+27=30×18=) 指名说第一题计算过程。 师:你是怎么输入的? (先输入3和8,再输入加号键,输入3和7和等号键,等于65。) 追问:想知道得数,需要输入什么键?(等号键) 指出:算完后,我们可以口算或者笔算验算计算结果。 4、用计算器计算“试一试”。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精编版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 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1、丽丽有20元钱,买文具用去12元,妈妈又给她20元,她现在有多少元? 2、小强身高98厘米,弟弟比他矮12厘米,弟弟有多高? 3、小佳读一本故事书,先读了17页,剩下的页数比已读的多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4、小明有连环画15本,故事书27本,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和故事书的总数少18本,科技书有多 少本 5、某城市的外环线长72千米,中环线比外环线少37千米,中环线长多少千米? 6、商店运进肥皂24箱,香皂18箱,毛巾的箱数比肥皂和香皂的总和少3箱,运进毛巾多少箱? 7、广场上空有红气球38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少13个,花气球比黄气球多36 个,花气球有多少个? 8、体育组有25个足球,12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和篮球的总和少17个,排球有多少个? 9、食堂运来95斤黄瓜,比西红柿我35斤,经土豆多80斤,西红柿和土豆共多少斤? 10、跳绳比赛,王红跳了66个,比想丽多跳了13个,比赵琳多跳了25个,李丽和赵琳共跳了多少 个 11、有75棵树苗,25棵杨树,36棵是柏树,剩下的是柳树,问柳树有多少棵?

12、跳绳比赛,王红跳了66个,比李丽多跳了13个,比赵琳多跳了25个,李丽和赵琳共跳多少个? 13、一块布长80米,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5米,这块布还剩多少米? 14、姐姐去上学,已经走了38米,还离学校有62米,姐姐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 15、冰箱里有30支冰棒,已经吃了20支,还剩多少支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多少支 16、小静今年7岁,她妈妈今年34岁,再过8年后,妈妈比小静大多少岁? 17、国风电器行,上午卖出彩电28台,黑白电视9台,共卖出电视机多少台?下午卖出20台,比上午少卖了多少台 18、芳芳看一本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了16页,第一天看了30页,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19、粮食专柜有大米56包,卖走30包后,又运来24包,现在有多少包大米? 20、爸爸给阳阳50元钱,阳阳买书和文具用去29元,妈妈又给他21元,现在阳阳有多少钱? 21、一本书有96页,亮亮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22、饲养场有牛58头,羊25头,卖走36头后,还剩多少头? 23、小明有12张贺卡,小平和小明同样多,小红的贺卡比小平少3张,小红有几张贺卡?三人共有 多少张贺卡 1、同学们要做10个灯笼,已做好8个,还要做多少个? 2、从花上飞走了6只蝴蝶,又飞走了5只,两次飞走了多少只?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附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 姓名:__________ 一、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58+1409= 5200-2689= 3254×268= 235×68÷34= 8906-473+2170= 7575÷25= 356+148= 1752-986= 3002×152= 4872÷24= 38×9306= 7504+2496= 2. 75+76+77+78+…+97+98的和是( )。 3. 从1000里连续减去5个98,结果是( )。 4. (1)3060――→÷45 ――→+889 ――→÷33 (2)225――→×84 ――→÷25 ――→÷27 (3)870――→×46 ――→÷23 ――→×135 ――→÷45 (4)9893――→-8436 ――→×13 ――→-8941 ――→÷500 二、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用计算器分别算出每组中各题的积,再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然后按这个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写数。 1 11×11= 111×111=1111×1111= × = 2 67×67= 667×667= 6667×6667= × = 6. 一个果园栽了425棵桃树,又栽了756棵梨树。如果一年每棵桃树可收桃105千克,每棵梨树可收梨90千克,这个果园一年可收桃和梨各多少千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7. 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给周边环境、土壤带来二次污染。东海市新建的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200吨,每天可发电1800千瓦时。试计算该垃圾发电厂2012年将处理垃圾多少万吨?发电多少千瓦时?(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仅供参考小学教育资料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19 页

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项练习 1、云云做了20朵红花,方方做了15朵红花。方方至少还要做()朵,才能超过云云。 2、1班折34只纸鹤,2班折50只纸鹤,1班至少要折()只纸鹤,才能超过2班。 3、每次选三个数,组成一道得数是8的减法算式。 3、1、5、9、7□□-□=8 □□-□=8 4、在空格里填数,使每一横行、竖行、斜行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 5、用能画出()种不同的长方形。 6、东东去买公园的门票,他排在第35个,他前面有()人。 7、李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47号病人。李医生已经看过( )号病人了。 8、把()支笔放在两个笔筒里,能使每个笔筒里的铅笔同样多。 ⑴43支⑵28支⑶17支 第2 页共19 页

9、小方和小李看同一本童话书。几天后,小方还剩26页没有看,小李还剩31页。 ()看的页数多。 10、小红送给小明12张邮票,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原来小红比小明多()张。 小红有24张邮票,小明有8张邮票,小红给小明()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一样多了。 11、○△-○=37 ○=()△=()○△-○=91 ○=()△=() ○△-○=82 ○=()△=()○△-○=52 ○=()△=() 12、74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10个十是()。 59添上1是()个十,是()。和50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个位上是4,十位上是7,这个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数是(),再添上()就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80比()小1,比()大1。比55小1的数是(),比78大1的数是()。 第3 页共19 页

普通的计算器使用方法

普通的计算器使用方法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普通的计算器相信大家都会用,大家经常用来加减乘除,快速计算结果。有些小小的功能键能事半功倍,而这些功能可能有很多人从未使用过,在网上找了些资料,又根据自己实际使用中的经验,把那些个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给整理了一下。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如屏幕无"M"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 MR: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 MC: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屏幕"M"标志消除)。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 GT:GT=Grand T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即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相加后传送到GT存储寄存器。按GT后显示累计数,再按一次清空。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详见例3;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 AC: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ON/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 使用举例: 例1.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10课时计算器的应用教案新人教版

第10课时计算器的应用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 1.会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能力。 重点: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难点: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课件、计算器。 师:我们认识了古今中外这么多的计算工具,遇到下面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什么计算工具呢? 课件出示:计算器图片。 师:如果你和爸爸妈妈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在小卖部买了一些食物和一些纪念品,想知道这些东西多少钱,怎么办?(用计算器) 师:为什么选择计算器?(用计算器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师:大家介绍的这些键都是我们常用的,还有一些键随着我们的数学学习,今后会用到。我们认识了计算器,怎么用计算器计算呢?如果按错了怎么办?我们这节课一起学习计算器的使用。 1.计算器常用键的功能。 师:看来大家都愿意用计算器,你了解计算器吗?把你了解的向大家介绍介绍。(显示器,开关及清除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等。) 小组活动。两人一组,互相出一道计算题,并用计算器计算,了解各键的功能。 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课件出示: 386+179=825-138=26×39=312÷8= 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统一订正答案。 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按错了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生1: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生2: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3.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课件出示:2034-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34-152=1882。) 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34-1368÷9=2034-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5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5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34-”,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练习:672÷(139-115) 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4.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师:计算器帮不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化繁为简) 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可以从几开始? 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 教材分析: 例题中只表现加减法计算的例子,按键数字和屏幕显示的结果对应出现;乘除法式题要由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用计算器实行大数的运算的同时让学生探索计算的规律,把计算和探索规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让学生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奥妙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水平的直接途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实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实行口算。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计算器实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 1、师:谁会使用计算器计算?

学生介绍使用方法:按on/c键,显示:0输入题目,按=键,显示结果,再按on/c键,清屏。 2、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 3、自己试试看 26×39=312÷8= 4、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屏。 5、计算。 765+469=589×76=3208-2965=625÷25=6848-579+386= 再计算。 946×57×0=100÷5=3028-2965= 估算:99+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的? (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能够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 6、看谁算的快,练一练。 7、做第26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一年级数学专项训练

解决问题(够不够,能不能) 1. 我们班有男生30人,女生 18人,老师有40枝铅笔,每人一枝铅笔, 这些铅笔够吗? 2.合唱队有学生 46人,老师8人, 音乐教室有50个座位,能坐下吗? 3. 幼儿园大班有 42人,每人一瓶,这些饮料够吗? 4. 5. 解决问题(多条件) 1.小婷和小林共画了 14朵花,小雨画 了 5朵,小婷画了 6朵,小林画了几朵? 2. 同学们排队, 明明排在第 4, 小兰的 前面有6人,后面有5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3. 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 走了 5辆,还剩下 10辆,一共开走了几辆 ? 4.两个小组有 13个人去爬山,他们已 经走了15分钟了,女生有 6人,男生有几人? 5. 小明有 18个本子,16支铅笔, 送给 小兰 6个本子,小明还有多少个本子?

6.我们班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 藏,外面有 6人,藏起来有几人? 7. 有 6个小朋友排队打水,小明前面 有 3个小朋友,小兰排在第 4, 小明后面有几个小朋友? 解决问题(够不够,能不能) 1. 我们班有男生30人,女生18人, 老师有40枝铅笔,每人一枝铅笔, 这些铅笔够吗? 2.合唱队有学生46人,老师8人, 音乐教室有 50个座位,能坐下吗? 3. 幼儿园大班有 42人,每人一瓶,这些饮料够吗? 4. 5. 解决问题(多条件) 1.小婷和小林共画了 14朵花,小雨画了5朵,小婷画了6朵,小林画了几朵? 2.同学们排队,明明排在第 4,小兰的前面有 6人,后面有5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 3.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 6辆,又开走了 5辆,还剩下10辆,一共开走了几辆? 4.两个小组有 13个人去爬山,他们已经走了15分钟了,女生有6人,男生有几人? 5.小明有 18个本子,16支铅笔, 送给小兰6个本子,小明还有多少个本子? 6.我们班有 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 6人,藏起来有几人? 7. 有6个小朋友排队打水,小明前面有 3个小朋友,小兰排在第 4,小明后面有几个小朋友?

用计算器计算课件

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式题的计算。 2、能用计算器探索一些基本的教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应根据计算的需要灵活确定不同的计算方式。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 数目的计算。 2、难点:使学生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计算器 1.在过去,我们有许多计算工具,如算筹,算盘来计算数据,但 随着这计算越来越复杂,我们会用什么来计算呢?(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等等)。 (1)小组合作,认识计算器。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计算器的有关知识。 小组交流: (2)在哪见到过计算器?已经了解计算器的哪些知识? (3)计算器的外部特征、构造及基本功能? (4)计算器主要键的作用、功能及操作方法? 2、学生汇报、操作:

(1)对以上问题进行汇报。出示课件:认识计算器上重要按键的名称和作用。 (2)学生尝试开机、关机。 (3)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已经了解的按键的作用,并可以动手试一试。 二、自主探索,会用计算器。 1. 摸着石头过河 (1)学生尝试完成加法: 386+179=。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2)尝试计算加法: 4468+1792=, 指名学生汇报输入过程,然后说出结果。电脑课件实际演示计算过程。 (3)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成绩。学生探讨求平均成绩的方法,然后计算出结果。 2. 龟兔赛跑。 现在我们已经了结了计算器主要按键的作用,接下来我们来见识一下计算器的能力怎么样?男生用计算器计算,然后把算出的结果记在纸上,女生用笔算。 课件出示

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一、计算器使用的状态 对于两类计算器来说,使用的是数值计算,所采用的状态是十进制状态: 1、学生计算器(KDT科灵通科学计算器):按模式键 第一次屏幕显示 第二次屏幕显示 按2次,再按1,则进入十进制计算状态,这时在屏幕上会出现D的标志。 2、普通计算器(价格10元以内):按键 直接按键,依次在屏幕上会分别显示:DEG、RAD、GRAD,表示十进制、弧度、百分率。要选择DEG,即在屏幕上看到DEG的标志。 二、角度的输入与计算 两种计算器都可以进行角度的运算以及转换: 1、学生计算器(KDT (1 例如输入129°59′26″,操作如下: 输入1295926

这时屏幕的第二行显示:129°59°26°,说明已经将角度输入 (2)角度经过三角函数的计算之后,显示的角度是十进制,即129°59′26″屏幕上显示129.353336,这时需要将十进制的角度转换回六十进制。 按129.353336→129°59°26°。 2 (1)角度的输入:输入角度要以六十进制输入,度和分秒以小数点隔开, 可将六十进制的角度值转换成十进制,用于角度计算或三角函数计算。 具体操作如下:输入129.5926 这时屏幕上显示结果129.9905556,可以进行角度的加减或三角函数计算。 (2)计算结果显示:当角度计算完毕后,需要显示角度的结果,即六十进制的角度结果, 按 具体操作如下:129.9905556→按 这时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129.592600,可以将成果记录下来。 三、测量误差的精度评定(统计计算) 两种计算器都可以进行标准偏差统计计算: 1、学生计算器(KDT科灵通科学计算器):在标准偏差统计模式下 (1)进入标准偏差统计计算模式:按 显示 ) 其中n x x2m,即中误差。

科学计算器使用

第一章科学计算器使用第一节计算器下载与安装及标准型的界面打开简介 科学计算器在华军软件园>教育教学>理科工具> 科学计算器多功能版可下载安装。 科学计算器在计算机中本身就带有该软件【在电脑屏幕的开始按钮按一下出现下拉菜单程序在下拉附件下拉计算器】也可在计算机直接使用后面好详细介绍. 科学计算器 普通计算器只能进行(+)、减(-)、乘(×)、除(÷)、根号开方(√)等一些简单计算,这些当然可以满足日常使用,但是对于其他一些高级或是学术性的数学则无能为力,所以有的人就开发了科学计算器,可以进行圆周率(π)、倒数(1/x)正弦(Sin)余弦(COS)多级幂指数或科学计算器开n次方根等复杂计算,利用电脑的强大计算能力,可以轻松得到答案,还省去了买计算器的花

该步骤可在下图表中搜索。 计算机中有一个小软件——计算器,除了最基本的加减乘数运算之外,它还可以进行乘方、指数、三角函数、统计甚至程序员运算等等方面的运算,还可以对程序进行异或,逻辑判断与移位操作。下面具体介绍一种类型的计算器使用方法——标准型。 课堂练习打开计算器的标准型科学型界面 第二节功能区域划分 1标准型计算器:区域划分 图1 标题栏:即所使用程序的名称。 菜单栏: 查看: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变换计算器类型。 编辑:可以对用户粘贴板内容进行复制剪切,并能查看用户所做过的历史操作。 帮助:提供计算器的信息以及基本的计算器使用说明。 显示区: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最终运算结果 记忆存储区: MC:清除用户之前存储在计算器内的数据。

MR:读取用户存储的数据并显示到显示区。 MS:存储用户输入的数据。 M+:将存储的数据与用户现在输入的数据之和替换存储到计算器。 M-:将存储的数据减去用户现在输入的数据所得结果替换存储到计算器 清除区: ←:删除用户输入数据的最后一位。 CE:清除所有显示的数据。 C:清除所有数据。 运算符号区: ±:更改输入数据的正负。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开方运算。 /:对输入的数据进行除法运算。 %:对其左方数据进行百分比运算(优先于其他运算符号,例如按数据a,再按加减乘除任意一个运算符,再按一个数据b,再按该 符号,即计算a加减乘除百分之b)。 *:对输入数据进行乘法运算。 1/x:计算输入的数据的倒数。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

小学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训练(三) 1.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 米? 2.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 3.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 4.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 5.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 6.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 7.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 8.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 多少人? 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 10.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有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 11.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 12.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 13.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 14.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 组? 15.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 多少钱? 16.体育室有60副羽毛球拍。小明借走了15副,小亮借走了26副,现在还剩多少副?

17.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是一小桶的4倍,买一大一小两桶牛奶共需要多少 钱? 18.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19.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 20.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 2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22、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 在剩下多少个? 2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纽收集了29 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24.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 两种方法解答) 25.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 26.少年宫新购进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 27.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 位? 28、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 29、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 30、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 31、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 3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