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大题(教师).docx

(完整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大题(教师).docx

(完整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大题(教师).docx
(完整版)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大题(教师).docx

基础课时案9 ATP 与细胞呼吸的概念、类型及过程

1.(2012 安·徽理综, 29)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 A~ F 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见下

表 )。

试管编号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加入的物质

A B C D E F

葡萄糖-+-+++

丙酮酸+-+---

氧气+-+-+-

注:“+” 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 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 H2O 的试管有 __________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______,根据试管 __________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 。

(2)有氧呼吸产生的[H] ,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 (DNP) 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耗散,表明DNP 使分布在____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 。若将 DNP 加入试管 E 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继续进行。

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

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1) 分析表格,试管 A 中加入的是丙酮酸,在有O2条件下无法在细胞质基质中继续氧化分解。试管 B 中加入的是葡萄糖,无氧

条件下,在细胞质基质中能继续氧化分解,产生CO2和酒精。在有氧条件下,线粒体能分解

丙酮酸,所以 C 试管中有CO2和 H2O 产生,而 D 试管无。分析试管E、F,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把 C6H 12O6彻底氧化分解产生 CO2和 H2O;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 CO2和 C2H 5OH。从而可以判断,能产生CO2和 H 2O 的试管有 C、 E,能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B、F。根据试管 B、 D、 F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根据题中的信息, DNP 对[H] + O2―→H2O 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

的形式耗散,而不能形成ATP,由于 [H] 和氧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因此

DNP 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 DNP 加入试管 E 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不受影响,但产生的ATP 将会大大减少。

答案 (1)C 、E B、 F B 、D 、 F (2)线粒体内膜能

2. (2012 ·国新课标,全29)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

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

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_______,再通过 ________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

(2)萌发过程中在________h 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

均干重为 ______mg。

(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___mg/ 粒·d。

(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 120 h 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 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胚乳的作用。(1)胚乳是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最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为生

命活动供能。 (2)呼吸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种子干重减少越多,从图可知,72~96 h 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 177.7= 26.5(mg)。 (3)胚乳干重减少量与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差值最大时,胚乳营养转化为幼苗组成物质的速率最大。符合

该特点的时间段为 96~ 120 h,该时间段内,每粒胚乳干重减少量为118.1- 91.1=27 (mg) ,其中呼吸消耗 177.7- 172.7= 5 (mg) ,即胚乳中22 mg 营养物质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转化速率为 22 mg/粒·d。 (4) 如果继续保持黑暗条件玉米幼苗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

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干重仍呈下降的趋势。

答案(1) 葡萄糖细胞呼吸(或生物氧化)(2)72~ 96

26. 5 (3)22 (4)下降幼苗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 (2014 ·南卷海 )某豆科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 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 12~ 24 h 期间,呼吸速率逐渐增强,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呼吸,该呼吸方式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其产物是 ________。

(2)从第 12 h 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 ________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3)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________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解析(1) 在 12~ 24 h 期间, O2的吸收速率很低且几乎不变,而CO2的释放速率在增大,说

明在此期间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是无氧呼吸,其进行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种子萌发过程中

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乙醇和CO2。(2)从第 12 h 至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的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故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减少。(3)胚根长出后O2的吸收速率迅速上升,说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答案 (1) 无氧细胞质基质酒精和二氧化碳(2) 减少种子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有机物的总量下降(3) 有氧

4.下表是某运动员在运动时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min051015202530354045505560

乳酸浓度

55538719082613935262320-

mg·dL

1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无氧呼吸从第 ________min 时已经明显增强,第________min 时血液中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该运动员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产生ATP 的场所有 ________________ 。

(3)呼吸熵是指生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呼吸作用所释放的CO2和吸收O2的分子数之比。该运

动员在剧烈运动时,若分解的有机物全是糖类,则图中可以正确反映呼吸熵随时间变化曲线

的是 ________。

解析(1) 从表中可以看出,15 min 时运动员体内的乳酸含量明显增多,故此时运动员的无氧

呼吸已经明显增强;在30 min 时运动员体内的乳酸浓度出现下降。

(2)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以细胞内产生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 若人体细胞分解的有机物全部是糖类,则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不产生

CO2,而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等量,故其呼吸熵始终为1,即图甲所示。答案(1)15 30 (2)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 图甲

5.经研究证实ATP 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请分析回答问题。

(1)人体细胞中的ATP 主要来自 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 ,其分子结构简式是________。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 有 40 kg ATP 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 、ATP 的浓度仅为 2~ 10 mmol/L ,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间隙中的 ATP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 3 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

________。

(3)为了研究 X 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 物质将细胞处理 24h,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 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X 物质的浓度 (mg·mL -1)细胞内 ATP 的浓

实验组编号细胞死亡 /%

度 (mmol·mL -1) A0801

B2703

C45010

D82025

E16570

F32195

②实验数据表明,该实验的因变量之间有何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 2 mg·mL -1的 X 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受到抑制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ATP 可以有以下来源: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在人体内只有细胞呼

吸这一种方式。 ATP 的结构简式为 A -P~ P~P。 (2)ATP 是由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的。因此 3 个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腺苷。(3) ①由实验目的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 X 物质的浓度,因变量是不同X 物质浓度下细胞内ATP 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② 细胞的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因此细胞内ATP 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百分率

增加。③ 小肠中营养物质的消化需要酶来催化,酶属于生物大分子,将其从细胞内运输到消

化道需要消耗能量,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X 物质阻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小肠的消化功能;X 物质妨碍主动运输,从而影响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答案 (1) 细胞呼吸A- P~P~P ATP 与 ADP 相互迅速转化(2) 腺苷

(3)①细胞内 ATP 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②细胞内 ATP 的浓度下降,能量供应减少,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增加③ X 物质阻碍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影响消化;X 物质妨碍主动运输,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

9.甲、乙两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据图分析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___,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

(2)图乙中 B 点的 CO2来自 ________________

(填细胞结构),当O2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3)温室生产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比单纯施用化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试从碳素营养的角度

分析其中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解析(1) 图甲所示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气浓度改变而变化,可见其与氧气浓度无关,最可能

表示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呼吸类型中不产生CO2,所以不能用CO2的产生量表示呼吸强度。 (2) 图乙表示氧气浓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B 点时,氧气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在 M 点以后,达到最大呼吸强度,主要是受到呼吸酶数量的限制。

(3)温室中施用有机肥后,土壤微生物将有机肥分解产生CO2,可提高温室内 CO2含量,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增加产量。

答案 (1) 无氧呼吸该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2)细胞质基质呼吸酶的数量是有限的

(3)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肥释放CO2

10. (改编题 )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探究是同学们感兴趣的实验,现有生物兴趣小组分别

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题设要求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进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

(2)如果实验设计中缺少了质量分数为10%的 NaOH 溶液,而装置 A 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不一定说明________产生了二氧化碳,因为无法排除________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的可能。

(3)橙色的重铬酸钾(K 2Cr2 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能使溶液变成灰绿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鉴定酒精的存在。上图中装置________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一定会使

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如果两装置的酵母菌培养液取样鉴定都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

绿色,请分析 A 装置产生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4)装置 A 中的酵母菌消耗和产生气体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一名交通警察,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1) 氧气的有无影响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根据题图,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 (2)装置 A 如果缺少质量分数为10%的 NaOH 溶液,则泵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 (3) 装置 B 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肯定能产生酒精,使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如果装置 A 中的培养液也能使酸性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则可能是因为氧气通入不足,酵母菌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4)装置 A 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氧气在线粒体内膜被消耗,二氧化碳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答案 (1) 氧气 A (2) 有氧呼吸空气中的 CO2

(3)B通入的氧气量不足(4) 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5)将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用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溶液,若溶液变成灰绿色,则说明司

机喝了酒

11. (2013 ·建理综,福 26)为研究淹水时KNO 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

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 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

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

请回答相关问题。

(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 ________,分析图中 A 、 B、 C 三点,可知 _______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 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 KNO 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_______作用,其中 ________ mmol·L -1的 KNO 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

(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使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 和 ______ 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

能否改用 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1)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2O 反应生成 CO2,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 与氧结合生成 H 2O,由图示信息知, A、 B、C 三点中, A 点有氧呼吸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 最多。 (2)图中结果显示,起空白对照作用的清水组中的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最低,表明淹水时, KNO 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且 30 mmol·L -1的 KNO 3溶液的减缓作用效果最好。 (3) 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 和 ATP 减少;根系无氧呼吸与有

氧呼吸均有 CO2产生,所以不能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

答案 (1) 线粒体基质 A (2) 减缓30(3)ATP不能,因为无氧呼吸可能会产生CO2

基础课时案10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基本过程

1.(2014 广·东理综, 26)观测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柑橘,结果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叶色平均叶面积 /cm2气孔密度净光合速率

-2-2-1个·mmμ mol CO2·m ·s

强浅绿13.6(100%)826(100%) 4.33(100%)

中绿20.3(149%)768(93%) 4.17(96%)

弱深绿28.4(209%)752(91%) 3.87(89%)

注:括号内的百分数以强光照的数据作为参照

(1)CO 2以 ________方式进入叶绿体后,与 ________结合而被固定,固定产物的还原需要光反

应提供的 ________。

(2)在弱光下,柑橘通过________和 ________来吸收更多的光能,以适应弱光环境。

(3)与弱光下相比,强光下柑橘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________,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CO2吸收量 __________ 。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持续观察叶色、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

这三个指标中,最先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最后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解析(1)CO 2等气体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叶绿体,进入叶绿体的CO2首先与 C5结合生成 C3,C3的还原需要光反应提供 ATP 和 [H] 。(2)据题中表格数据可知,在弱光下,柑橘的叶色

加深,平均叶面积增大,气孔密度变小。故柑橘通过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增大叶面积来适应

弱光环境。 (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强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为13.6× 826×100= 1 123 360(个 ),弱光下平均每片叶的气孔总数为752× 28.4× 100= 2 135 680( 个 );强光下单位时间

-4-3

内平均每片叶 CO2吸收量为 4.33× 13.6× 10 = 5.9×10( μ mol),弱光下单位时间内平均每片叶 CO2吸收量为 3.87× 28.4× 10-4= 1.1×10-2( μ mol),对强光下生长的柑橘适度遮阴,柑

橘的光反应强度降低,光合速率相对下降。为适应弱光环境,柑橘叶合成更多叶绿素来增强

吸收光的能力,以合成相对较多的有机物,有利于叶的生长,故最后发生改变的是平均叶面

答案(1) 自由扩散五碳化合物[H]/NADPH和ATP

(2)增加叶面积提高叶绿素含量

(3)较少较少净光合速率叶面积

2.(2014 山·东高考信息卷 )图 1 表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的两种膜结构以及在这两种膜上

发生的生化反应;图 2 为某种细胞器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 中膜结构 ________( 填“甲”或“乙”)中的反应会发生在图 2 中,发生的场所是图 2中的 ________(填标号 ),图 1 中膜结构 ________(填“甲”或“乙”)中的反应昼夜不停。(2)该叶肉细胞中,除了图 1 所示的两种膜结构所属的细胞器外,还有________具有双层膜结构;除了图 2 所示结构中含有色素外,还有________也含有色素。

(3)若图 1 中膜结构甲释放的O2的量与膜结构乙需要的 O2的量相等,表明此时叶肉细胞的光

合作用速率 ________(填“<”、“=”或“>” )呼吸速率。

(4)图 2 中②处含有与光合作用________反应有关的酶,当光照强度减弱时,②处________(填“C35

”或“C”)含量会减少。

解析识图、析图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 由图 1中膜结构甲中含色素分子及能发生水的分解

反应可以确定,膜结构甲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同图 2 中的③ );细胞呼吸昼夜不停,光合

作用只能发生在光下。 (2) 叶肉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含有色

素的结构有叶绿体和液泡。 (3)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等于细胞呼吸速率时,叶绿体产生的氧气

的量正好与线粒体消耗的氧气的量相等。(4)图 2 中② 是叶绿体基质,即发生暗反应的场所,

光照强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光强减弱,光反应减弱,ATP、[H] 的产量减少, C3的还原速率下降, C5的含量减少。

答案(1) 甲③乙(2) 细胞核液泡(3)=

(4)暗C5

3.(2014 ·山东日照一模 )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张开程度用气孔

导度来表示,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

天中气孔导度[单位: (mmolCO 2·m-2·s-1)] 的变化情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时刻0: 003:006: 009:0012: 0015: 0018: 0021: 0024: 00植物Ⅰ383530728152538植物Ⅱ11203830352011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

(3)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__________ ,影响其光合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

水和 CO2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等。

(4)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

凌晨 3: 00 时,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 )。过程①产生的 C3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__,过程③除需要酶的催化外还需要________等物质的参与。

解析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沙漠植物形成了白天利用夜间吸收并储存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

作用的特点,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白天气孔张开导致水分的大量丢失。凌晨3: 00 时没有光照,因此植物Ⅰ和植物Ⅱ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即图中的①② ;过程①产生的 C3的具体名称是丙酮酸。

答案(1) 如图

(2)植物Ⅰ主要在夜间吸收CO ,植物Ⅱ主要在白天吸收CO

2

2

(3)Ⅰ光照、温度、无机盐等 (任答两项即可 )

(4)①②丙酮酸 [H] 和 ATP

4.下图甲表示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 A 、B 、C 表示三种化合物,图乙表示在

密封恒温小室内测定的该植株上一组幼叶和成熟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间的关系图。据

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过程发生的场所为________,图中 B 物质的作用是 ________。 A 、 B 、 C 中可循环利用的是 ________。

(2)图乙中曲线 E 代表 ________( 填“幼叶”或“成熟叶”)的光合作用强度。当光照强度为0 klx 时, E 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H] 的场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乙中光照强度为 3 klx 时,相同时间内,等面积的 E、F 两组叶片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之比

为 ________。光照强度为8 klx 时, F 组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小于 E 组的,主要限制因素有_____________。

(4)若给植物只提供含18O 的 C18O2,一段时间后,植物周围空气中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解析 (1) 据图甲可知该图表示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A 、B 、 C 分别是 C3、 [H] 、C5,[H] 为暗反应中的还原剂。(2)由图乙可知, E 组呼吸作用强度大于 F 组,所以 E 组代表幼叶。光照强度为 0 klx 时,叶片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的[H] ,其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3)由于计算的是比值,因此可不用转换成葡萄糖的质量,而用二氧化碳的消耗总量代替。时

间设定为 1 h,面积设定为100 cm 2,因此光照强度为 3 klx 时, 1 h100 cm2,的 E 组叶片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20+ 10= 30(mg)同样情况下F组叶片消耗的二氧化碳总量为10+ 10=20(mg),因此合成葡萄糖的质量之比为3∶ 2。(4)若给植物只提供含18O 的 C18O2,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其中的18O 进入葡萄糖,含18O 的葡萄糖经呼吸作用产生的水分子中也

含18O,这样的水分子再参与光合作用被水解,产生的氧气就含有18O。

答案 (1) 叶绿体基质作还原剂 C(2) 幼叶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3)3∶ 2 叶绿体

中色素的含量、光合作用相关酶的含量

1818

18

O2 (4)C O2→H 2 O

5. (2011 全·国新课标卷,29)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 CO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 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物质 A 是________(C 3化合物、 C5化合物 )。

(2)在 CO2浓度为 1%的环境中,物质 B 的浓度比 A 的低,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将 CO2

浓度从 1%迅速降低到0.003% 后,物质 B 浓度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使该植物继续处于CO2浓度为 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 C3和 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物质 A 的浓度将比 B 的 ________(低、高 )。

(4)CO 2浓度为 0.003%时,该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比CO2浓度为 1%时的________(高、低 ),其原因是 ________。

解析 (1) 由题干提供的信息可推知,植物由1%CO 2浓度环境转移到0.003%CO 2浓度的环境中后,植物暗反应阶段的CO2固定速率减小,因此C3产生量减小, C5相对增加,由此可确定 A 为 C3化合物, B 为 C5化合物。 (2)在 CO2浓度为1%的环境中物质 B 的浓度 (C 5化合物 )比 A 的低,原因是CO2浓度相对高, CO2固定与 C3化合物的还原达到动态平衡,根据暗反

应中 CO2固定和 C3

[H] 、 ATP

化合物还原的反应式:CO2+C5―→2C 3;2C3 ――→(CH 2O)+ C5,可知

C3化合物分子数比C5化合物分子数多。将 CO2浓度从1%迅速降低到 0.003%后,影响了 CO2的固定, C5化合物的消耗减少而合成速率不变,因此C5化合物浓度升高。 (3)若使该植物继

续处于 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暗反应中 C3和 C5化合物浓度达到稳定时,根据反应式可知,物质 A 的浓度要比 B 的浓度高。 (4)由于 0.003%CO 2浓度下的暗反应强度比1%CO 2浓度下的低,所以所需ATP 和[H] 少,因此所需的光照强度也较低。

答案 (1)C 3化合物(2)暗反应速率在该环境中已达到稳定,即C3和 C5化合物的含量稳定。根据暗反应的特点,此时C3化合物的分子数是C5化合物的 2 倍当 CO2浓度突然降低时,C5化合物的合成速率不变,消耗速率却减慢,导致C5化合物积累(3)高 (4)低CO2浓度低时,暗反应的强度低,所需ATP 和 [H] 少

6.(2014 江·苏单科, 31)为研究浮游藻类的光合作用,将一种绿藻培养至指数生长期,并以此为材料,测定了藻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Pn)。图 1 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的示意图;图 2 是不同 NaHCO 3浓度 (pH8.5,25 ℃)条件下测得的Pn 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变换图 1 中光源,可研究 ________、 ________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 在测定不同光照对

Pn 的影响时,如不精确控制温度,则测得的光照与

Pn 的关系

________(填“呈正相关”、“呈负相关”或“难以确定”)。

(3)由于弱碱性的藻培养液中游离

CO 2 浓度很低,藻光合作用主要通过胞内碳酸酐酶 (CA) 分解

水中的 HCO 3-

获得 CO 2 。图 2 中达到最大 Pn 值的最低 NaHCO 3 浓度为 ________;在更高 NaHCO 3 浓度下, Pn 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

________、________。

- 2-

(4)培养基中的 HCO 3 与 CO 3 之间的离子平衡与 pH 有关,碱性条件下 pH 越高, HCO 3 越少,

2-

2-

pH(7.0 ~ 10.0)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时,

CO 3 越多,而 CO 3 几乎不能被该藻利用。在测定不同 导致 Pn 发生变化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

解析

(1) 光照强度和光质均会影响光合速率,

该实验可通过可调光源研究这两个因素对光合

速率的影响。 (2)光照的改变会使

Pn 改变,温度改变时 Pn 也随之改变,自变量不单一,无法

确定光照与 Pn 的关系。 (3)由图 2 可知:最大 Pn 值所对应的最低

NaHCO 3 浓度为 120 mg ·L

1

;在一定范围内,随 NaHCO 3 浓度增加, Pn 也增加;在更高 NaHCO 3 浓度下, Pn 不再增加

可能是 CO 2 达到了饱和点,也可能是

CA 数量有限不能分解更多的

NaHCO 3。 (4)pH 改变不

仅影响 HCO 3-

的含量,也会影响 CA 的活性,从而影响 CO 2 的供应,因而导致 Pn 变化。

答案 (1) 光强 光质 (2) 难以确定

(3)120 mg ·L -

1

达到了 CO 2 饱和点 CA 量有限

)供应量不同 CA( 细胞 )活性变化

(4)CO 2(或 HCO 3 7.(2014 ·徽理综,安 29Ⅰ )某课题小组研究红光与蓝光对花生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

如图所示。 (注:气孔导度越大,气孔开放程度越高

)

(1)与 15 d 幼苗相比, 30 d 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________。与对照组相比, ________光处理

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高,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

(2)叶肉细胞间隙CO2至少需要跨 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到达CO2固定的部位。

(3)某同学测定 30 d 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获得红光处理组的 3 个重复实验数据分别为 2.1

---

1。为提高该组数据的可信度,合理的处理方法是 ___________。mg·g1、3.9 mg ·g 1和4.1 mg ·g

解析(1) 分析第一幅题图中信息可知, 30 d 幼苗的叶片净光合速率高于15 d 幼苗;蓝光处理组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CO2的吸收量高于自然光处理组与红光处理组,而据第三幅图

中信息可知,蓝光处理组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较自然光处理组与红光处理组低,说明蓝光

处理组的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率最高,据第二幅图中信息可知,其原因是蓝光处理组的气

孔导度大,利于CO2的吸收,暗反应快。

(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CO2进入被固定的部位,需跨过细胞膜、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共 3 层膜,即 3 层磷脂双分子层。

(3)提高实验数据可信度,可采用多次测量的办法以及随机取样、重复测定等。

答案(1)高蓝蓝光促进了气孔开放,CO2供应充分,暗反应加快(2)3

(3)随机取样进行重复测定

8.(2015 东·北名校联考 )有人对农田中甲、乙两植物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图 1 是它们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 2 表示甲植物叶肉细胞中两种

细胞器在图 1 中四种不同光照强度( O、 B2、B1、 C)下的生理状态。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药用植物细辛适宜在密林下潮湿背阴处生活,蒲公英则适宜生长在旷野路边。图 1 中,能代表蒲公英的曲线是 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产生ATP 的场所有____________ 。

(2)图 2 中细胞器①利用 CO2的场所和细胞器②产生CO2的场所分别是 ________、 ________;Ⅳ状态下影响 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对甲植物来说图 1 四种不同光照强度 (O、 B1、B2、 C)对应图 2 中的状态依次是 ________。

(4)生产实践中经常在大棚中栽培乙植物。若图 1 表示大棚内乙植物在温度、水分适宜的条件

下测得的曲线,则 D 点之后限制增产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

(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

响,结果如表所示:

温度 /℃51020253035

光照条件下 CO2吸收

量 /(mg ·h-1)

1 1.8 3.

2 3.7 3.53

黑暗条件下 CO2释放

量 /(mg ·h-1)

0.50.751 2.33 3.5

温度在 25~ 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 。假设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25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h,则一昼夜 CO2吸收量为________mg。

解析(1) 由题干分析可知,蒲公英生活在旷野路边,因此蒲公英需要较强的光照才可达到光

饱和点,可判断甲植物为蒲公英;当光照强度为B1时,甲植物叶肉细胞既可进行光合作用也

可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此时产生ATP 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2)Ⅳ 状态时叶

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影响O2消耗速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细胞器① 为叶绿体,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利用CO2,其场所为叶绿体基质,细胞器② 为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二阶

段产生 CO2,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 (3) 对甲植物来说,光照强度为0 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光照强度为 B1时,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B2时,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 C 时,光合作用强度 >呼吸作用强度,分别对应图 2 中的Ⅳ、Ⅲ、Ⅱ、Ⅰ状态。 (5)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为 6 mg/h , 30℃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

量为 6.5 mg/h,因此温度在 25~ 30 ℃间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逐渐增加。若呼吸作用昼夜不变,植物在 25 ℃时,一昼夜中给植物光照15 小时,则一昼夜CO2吸收量为 15×3.7-9× 2.3= 34.8(mg) 。

答案(1) 甲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2) 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基质温度(3)Ⅳ、Ⅲ、Ⅱ、Ⅰ(4)CO 2浓度(5)增加 34.8

9. (2015 河·南郑州质检 )某学校研究小组利用叶面积相等的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进行了

以下两组实验 (假设两组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行,且忽略光照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实验一将 a、b 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 5 min 测定小室中的 CO2浓度,结果如图 1 所示。

实验二给予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 b 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图 2 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在低浓度CO2时,固定CO2能力较强的植物是____。 0~ 25 min 影响 b 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2)实验一从开始经过10 min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a 植物 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 植物,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3)若在第 5 min 时,光照强度突然降低, a 植物 C5含量在短时间内将________。

(4)25 ~ 40 min 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二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 klx( A< x< C),每日光照12 h ,一昼夜中 a 植物的干重将 ________。

解析 (1) 在 0~ 25min 内, CO2浓度逐渐下降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故影响 b 植物光合作

内,两植物吸收的 CO2量相同,即净光合作用量相同,所以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物总量小于 b 植物。 (3) 当光照强度突然降低时,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H] 减少,导致暗反应

形成的 C5减少,而此时 C5消耗不变,故短时间内C5含量将下降。 (4) 由图 1 知, 25~ 40 min 内,由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相等,导致两个密闭小室内CO2含量相对稳定。 (5) 当光照强度为 A 时, a 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为0,故当光照强

度为 x klx 时, a 植物干重将增加。

答案 (1)B CO2浓度(2) 小于 10 min 内,两植物从环境中吸收的 CO2量是相同的,但A 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小于 B 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所以 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

量小于 B 植物 (3) 下降(4)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与其光合作用消耗的 CO2量相等(5)增加

10.将一长势良好的健壮植株在密闭玻璃罩内培养,并置于室外,用CO2测定仪测定玻璃罩

内 CO2浓度某一天的变化情况,绘成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植株处于光照下的一个叶

肉细胞, a 表示该细胞的线粒体进行细胞呼吸放出的CO2量, b 表示该细胞的叶绿体进行光

合作用吸收的 CO2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不考虑这一天内植株生长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

用的影响 )

( 1)如图甲所示,从 16 时到 18 时,叶绿体内 ATP 合成速率的变化是。若D 点和 E 点所对应时刻的温度相同,则D点时的光照强度(填“>”、“=”或“<”)E 点时的光照强度。

( 2)如图乙所示,适宜光照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暗反应中 C3转变成葡萄糖的场所是叶绿体(填“内”或“外”)。

( 3)假设密闭玻璃罩内植株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一致,图乙表示该植株

的一个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那么,当在图甲中 D 点时,图乙中 a(填“>”、“=”或“<”) b。

( 4)若先将该植物的叶片在同温度下暗处理 1 h,暗处理后重量减少 3 mg,随后立即再光照

1 h,光照后比处理前重量增加 3 mg。则该植物叶片光照 1 h 的真正光合速率为。

解析( 1)从 16 时到 18 时,光照强度逐渐减小,光反应强度逐渐减弱,因此叶绿体内ATP 合成速率逐渐减小; D 点和 E 点时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若 D 点和 E 点所对应时刻的

温度相同,则 D 点和 E 点时的呼吸速率相等,而 D 点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大于 E 点时的二氧

化碳浓度,因此 D 点时的光照强度小于 E 点时的光照强度。( 2)光反应产生的 ATP 和[ H]在暗反应中被利用;C3在叶绿体基质中转化成葡萄糖。( 3)图甲中 D 点表示植物体光合

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而在植物体内只有部分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就每一个能进行光

合作用的细胞来说,其光合速率必定大于呼吸速率,即图乙中 a 小于 b。( 4)暗处理 1 h 后重量减少 3 mg,说明呼吸速率为 3 mg/h,光照 1 h 积累的有机物为3+3=6( mg),表示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 +呼吸速率 =3+6=9 (mg/h )。

答案(1)逐渐减小<(2)ATP 和[ H]内(3)<

(4) 9 mg/h

11.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

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 mL ,毛细管内的

水滴在位置X 。 30 min 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 mL 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 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________mL/h 。

(2) 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相同”),原因是 _________。

(3)假若在该植物的叶片上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这一做法主要限

制了光合作用的 ________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案 考试大纲解读 重难点突破 一、酶 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

数酶是RNA ①酶未必都是蛋白质;未必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 合成原料未必都是氨基酸;其合成场所未必都是核糖体 ②酶未必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消化酶) ③酶一定只能起催化作用(无其他功能) 2、酶的特性 ⑴.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⑵.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⑶.作用条件较温和 ①最适pH和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②过酸、过碱或高温下,酶失活。 3、与酶有关的实验设计

二.与酶有关的曲线分析 1.表示酶高效性的曲线 分析:(1)催化剂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间,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2.表示酶专一性的曲线 分析:加入酶B 的反应速率与无酶A 或空白对照条件下的反应速率相同,而加入酶A 的反应速率随反应物浓度增大明显加快,说明酶B 对此反应无催化作用。进而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影响酶活性的曲线

分析:(1)甲、乙曲线表明: ①在一定温度(pH)范围内,随温度(pH)的升高,酶的催化作用增强,超过这一范围,酶的催化作用逐渐减弱。 ②过酸、过碱、高温都会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 (2)从丙图可以看出:反应溶液pH的变化不影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4.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分析:(1)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但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和酶活性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在底物充足,其他条件适宜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结构和功能 (1) ATP分子结构简式 ATP是三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简式是A—P~P~P,

最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典型例题和练习题

光合作用典型例题 例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 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 D.储备养料,准备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A。 【分析】本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否理解实验设计中对“淀粉”这一因素的处理和控制。本实验要证明淀粉是在光照下合成的,首先应使叶片中处于无淀粉的状态,即在黑暗处消耗掉原有的储存的淀粉,然后在有无光照的差别下再检验有无淀粉的形成。 例2在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用黑纸片把叶的一部分把两面遮盖起来,移到阳光下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黑纸片时() A.被遮盖的部分颜色变浅。 B.被遮盖的部分没有变蓝,而其他部分变成蓝色。 C.叶片无明显的颜色差别。 D.遮盖部分绿色深,其他部分绿色浅。 【答案】C。 【分析】本题一方面考察学生在实验中是否有细致的观察,另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淀粉的检验方法是否理解。 例3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叶片中的淀粉,避免将叶片烫死 B.将淀粉煮熟,避免将叶片烫死 C.溶解叶片中的叶绿体,避免酒精过度挥发 D.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答案】D。 【分析】这也是对实验中包含的科学道理的理解问题,要求学生知道实验的设计原理:一是为什么要去掉色素,怎样去掉;二是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1.下列哪一组生物都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A.苔藓和蘑菇 B.蕨类和种子植物 C.草履虫和酵母菌 D.细菌和病毒 2.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A.整个植物体 B.绿色的叶片 C.所有绿色的部分 D.只有茎和叶 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动物和人类提供能量 B.为植物体自己制造有机物 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4.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你认为在哪一个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更多() A.清晨的草地 B.下午的草地 C.清晨的树林 D.下午的树林 5.填空题 ①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来源于。 ②用“加碘变蓝”的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是。 ③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贮存在中 的能。 ④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被用于组成和 为提供能量。 答案:1.B 2.C 3.C 4.D 5. ①光能②淀粉③有机物化学能④自己的身体生命活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练习 1.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 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A.2n/5m B.2m/5n C.n/5m D.m/5n 2.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2 6.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 条件,这些条件是() 稀溶液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3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 稀溶液 3 8.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试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试题 1.以测定的CO 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 物的量与30℃时相等 B .光照相同时间,在20℃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 机物的量最多 C .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 量开始减少 D .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细胞呼 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相等 2. (2011年福建卷)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2CO 的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 减缓 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 得多 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2O 速率相同 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 3.(2010·大连模拟)图一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 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请分别指出图一中表示时间的字母与图 二中(1)、(2)、(3)、(4)所发生的生 理活动相对应的选项是( ) A.d 、e 、f 、g B .d 、c 、b 、a C .e 、g 、a 、h D .f 、c 、b 、d 4.(2010·四川理综,3)有人对不同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CO 2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宜且相对恒定)。光强 (mmol 光子/m 2·s)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 眼 光能利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μmol CO 2/m 2·s)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光能利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大题

1.科研小组将黑藻浸于水溶液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观测并记录单位时间内黑藻产生的气泡数目,下图为黑藻叶绿体结构示意图(①、②代表反应场所,字母代表物质)。请分析回答: (1)上图中,在①中产生的_________是将②中二氧化碳还原为b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在②中RuBP不断被利用,但含量仍能保持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若要分析黑藻叶绿体的色素种类,制备色素提取液时需加入_______可使研磨充分,色素提取液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 (3)若将黑藻突然转入暗室培养,短时间内图中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科研小组通过改变白炽灯和水溶液之间的距离,可以研究__________对光合速率的影响。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为生命活动供能,细胞呼吸的另一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__________ _____;若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的激素是___________ ______。 (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________ _________。 3.酶在酶促反应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应,与酶的活性中心有关。酶的活性中心往往与底物分子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特殊的匹配关系,当酶与底物结合时,启动化学反应的发生。据图回答问题。 (1)图示的过程能说明酶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2)酶能提闻反应速率的机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3)下列符合图示反应类型的有________________。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表专题训练

高三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图表专题训练1 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回答: (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相等) (2)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24.55 mg )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 A 增加B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 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 (1)在25 ℃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 g。(0.06) (2)在25 ℃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 g。(0.09) (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 g.( 0.39) (4)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昼夜温差大、积累葡萄糖多) 3、藻类和草履虫在光下生活于同一溶液中。已知草履虫每星期消耗0.1 mol葡萄糖,藻类每星期消耗0.12 mol葡萄糖。现在该溶液中每星期葡萄糖的净产量为0.03 mol。这一溶液中每星期氧的净产量是 A.0.03 mol B.0.60 mol C.1.32 mol D.0.18 mol 4、在光合作用下,要保持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同时合成1mol葡萄糖,暗反应中将产生多少摩尔三碳化合物 A 2mol B 4mol C 6mol D 12mol 1 d中积累的葡萄糖为 A.765 mg B.1485 mg C.315 mg D.540 mg 6、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 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C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 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7、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图13-3所示,(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同),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大题)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项练习 1.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实验室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 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 ①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灯泡作为光源。先将灯泡置于距装置20cm 处, 15 min 后观察并记录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 ③加大灯泡与装置间的距离,过15 min 再观察记录; ④连续重复步骤③。 实验结果绘制如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除上述步骤所述方法外, 还可能通过______________改变自变量。 (2)请据图二分析回答: ①B 点与C 点比较,光合强度较大的是_____点;C 点与D 点 相比积累有机物较多的点是 点。 ②D 点时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强度。 ③与B 点相比较,D 点指针向________偏转,此时指针位于天平 原点0的 侧。 (3)如果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叶绿体中的[H]含量相对稳定,在a 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 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曲线的是 。 (1)光照强度 调节灯泡的功率 (2)①B C ②小于 ③左 右 (3)B 解析:突然停止供给CO2,叶片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受到抑制,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的量减少,[H]的积累量增多。 35.(10分)回答下列有关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问题。 材料1 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 2的研究得到: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 2的转换为定值;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 2来自于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 2为0.6u mol/h ,且6分子CO 2参与形成1分子有机物C 6H 12O 6) 外界CO 2浓度(u mol/h) 实际光合量(u mol/h) 1.2 2.4 3.6 4.8 光照强度 (lux ) 1K 0.1 0.1 0.1 0.1 2K 0.26 0.42 0.58 0.74 (1)该实验中保持恒温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表中数据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为1K lux 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umol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对外界CO 2转换率为___________。设外界CO 2浓度为5.4 umol/h ,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_________________ umol/h 。 材料2 绿色植物的代谢度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矿质元素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下图表示水稻叶片中氮、 图一 图二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关系

专题二 细胞代谢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一)----过程及关系 【复习目标】 1.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 2.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 活动一 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 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物质变化的几个过程,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 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b 过程进行需要的还原剂和能量来自于 。 (2)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过程有 。 (3)能产生ATP 的过程有 ,其中产生最多的过程是 。 (4)夏季中午,植物气孔关闭,最先受影响的过程是 。 (5)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与分解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相比,释放的总能量更多的是 。 (6)将植物培养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突然停止光照和突然停止CO 2 在下图中画出C 5和C 3化合物的变化趋势。 例1.下图甲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乙表示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撤去光照 撤去CO 2

(1)甲图中X、Y分别代表、。 (2)甲图中进行③过程的场所是,[H]在②③过程中的作用分别是、。 (3)根据图乙判断二氧化碳浓度从0.03%提高到1.22%和温度从20℃提高到30℃哪一变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更大的方法是,乙图显示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是。 活动二分析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关系 1.下列为叶肉细胞在不同条件下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判断各自所处的条件,并在图⑤中找到图①②③④所对应的点或线段。 ①表示,对应图⑤中的点; ②表示,对应图⑤中的段; ③表示,对应图⑤中的点; ④表示,对应图⑤中的。2.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 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试题 含答案

生物必修1第四、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 每题2分,共50分) 1、质壁分离实验中的“质”和“壁”分别是指( ) A .细胞质、细胞壁 B .原生质层、细胞壁 C .基质、细胞壁 D .原生质、细胞壁 2、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 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3、在下列实验中,试管内容物变成蓝色的是( ) 试管号 试管内容物 条件 检测 1 2mL 浆糊十2mL 纯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2 2mL 浆糊十2mL 清水 37℃ 10min 3滴碘液 3 2mL 浆糊十2mL 稀释10倍的唾液 37℃ 10min 3滴碘液 4 2mL 浆糊十2mL 纯唾液 95℃ 10min 3滴碘液 5 2mL 浆糊十2mL 纯唾液+2滴浓HCl 37℃ 10min 3滴碘液 A .1、2、3 B.2、3、4 C.3、4、5 D.2、4、5 4、通过上述实验中的1和2号试管比较,说明的问题是( ) A .酶具有催化性 B .酶具有专一性 C .酶具有高效性 D .酶是有机物 5、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A . 产生气泡量 B .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C .催化剂种类 D .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6、右图是人体内某化学反应的图解,其中英文字母代表物质,数字表示反应前、中、后过程。图中代表酶的字母是( ) A.A B.D C.E D.F 7、酶催化活性随温度变化的图像是( )。 ( 8、关于动物细胞中ATP 的正确叙述是( ) A.ATP 在动物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t t t t V V V B V A C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讲义)及其知识点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复习大纲: (一)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构基础; (二)加深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计算。 (一)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结构基础 1.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在基质和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5—外膜6---内膜7---类囊体8----叶绿体基质 9---叶绿体基粒 (要求学生学会画简略的结构图) ①叶绿体外膜: 外膜的渗透性很大,如核苷、无机磷、蔗糖等许多细胞质中的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 ②叶绿体内膜: 内外膜间隙约为10~20nm,内膜对通过物质的选择性很强,CO2、O2、Pi、H2O、磷酸甘油酸等可通过内膜,ATP、ADP己糖磷酸,葡萄糖及果糖等够过内膜较慢,蔗糖不可以通过内膜,需要特殊的转运体才可以通过内膜。(联系膜的选择透过性) ③类囊体: 类囊体是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小囊,沿叶绿体的长轴平行排列,膜上有光合色素,又称光合膜。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类(6:4)。全部类囊体实质上是一个相互贯通的封闭系统。 ④基粒: 定义:在叶绿体基质中由许多圆盘状类囊体堆叠而成的摞状结构 特征:叶绿体基粒有许多囊状结构薄膜组成,表面有很多色素,是色素的载体。叶绿体基粒由10-100个类囊体重叠而成,因而又称囊状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有膜片层相连。叶绿体基质中越有40~60个叶绿体基粒。 化学成分:蛋白质,磷脂分子,酶。 ④基质: 内膜和类囊体之间的空间,主要成分有:酶,叶绿体DNA,蛋白质合成体系(DNA,RNA,核糖体) 2.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 在内膜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1---外膜2---内膜3---嵴4---线粒体基质 ①线粒体外膜 ②线粒体内膜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综合题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C.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的 D. 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2.下列关于A 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B.组成ATP的化学元素包括C、H、O、N、P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人在饥饿时ATP和ADP仍能达到动态平衡 3.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都是在核糖体上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 B.人体内环境pH变化不影响细胞内酶的催化作用 C.若要长期保存酶,应将其放在低温环境下 D.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为氨基酸 4.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糖类等能源物质中的化学能 B.植物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光反应固定的太阳能 C.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影响ATP与ADP相互转化的速率 D.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ATP是供应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 5.将萤火虫腹部末端的发光器切下,干燥后研成粉末。将粉末装入试管,滴加蒸馏水,使之混合,则有淡黄色荧光出现,2 min后荧光消失了。接着若在试管中滴加葡萄糖溶液,荧光不能恢复,如果滴一点ATP溶液,荧光将恢复。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滴入蒸馏水发出荧光,是由于试管内有荧光物质和ATP B.荧光消失是由于ATP水解酶的活性降低所致 C.滴加ATP溶液,荧光恢复,说明萤火虫发出荧光需要消耗ATP D.滴加葡萄糖液,荧光不能恢复,说明葡萄糖不是直接能源 6.下图1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2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吋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综合分析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综合分析 1.密闭装置法 (1)装置中溶液的作用:甲装置中NaHCO3溶液(或CO2缓冲液)可为光合作用提供CO2,乙装置中NaOH溶液可吸收容器中的CO2。 (2)测定原理 ①甲、乙两装置中液滴的移动均是由O2含量的变化引起的。 ②甲装置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距离为植物O2的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若液滴向左移动,则为负值)。 ③乙装置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为植物O2的吸收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 (3)测定方法 ①将甲装置置于光下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相对距离(m),计算净光合速率。 ②将乙装置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相对距离(n),计算呼吸速率。 ③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n。 (4)对照实验:为防止气压、温度等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使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若液滴移动,则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例题1、请利用下图装置完成对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测定,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D:NaHCO3缓冲液 (2)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厘米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 克,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克/小时。假设每天光照15个小时,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_克(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答案】(1)右移左移(2) 12 84 2.圆叶片上浮法 利用真空渗入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吸收CO2放出O2,由于O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而在细胞间积累,结果使原来下沉的叶片上浮。根据在相同时间内上浮叶片数

目的多少

(完整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高考专题练习 1.(08.上海)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 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A.2n/5m B.2m/5n C.n/5m D.m/5n 2.(08.上海)下图表示呼吸作用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 酶1、酶2和酶3依次分别存在于() A.线粒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B.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D.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08.广东)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 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 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 4.(08.江苏)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过程 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 5.(08.江苏)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6.(08.江苏)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 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 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 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 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 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7.(08.宁夏)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 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总结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学习资料 考试大纲解读 重难点突破 一、酶 1、酶的化学本质及作用 酶是产生的具有作用的,绝大多数酶是,少数酶是。 2、酶的特性 ⑴.: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⑵.: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⑶.作用条件较温和 ①最适pH和温度下,酶活性,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 ②过酸、过碱或高温下,酶将。 二、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ATP的结构和功能 (1) ATP分子结构简式 ATP是的英文名称缩写,其结构简式是,

(远离腺苷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形成) 各字母代表的含义:A—( +);P—;~—。 (2) ATP的功能:细胞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 2.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⑴写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化学反应式: (2)ATP的形成途径有 植物:和。 动物:。 三、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1、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有氧呼吸过程 (1)第一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第二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第三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有氧呼吸的整个过程。 3、请写出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植物:。动物:。4、有氧呼吸的过程: (1)第一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2)第二阶段: 场所:。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含水量等,其中主要是温度。现在简单谈谈这些因素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温度 温度是通过影响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度。 生产上常利用这一原理在低温下储存蔬菜、水果。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夜间适当降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2. 氧气浓度 在氧气浓度为零时,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下时,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氧气浓度为10%以上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生活中常利用降低氧气浓度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但是,在完全无氧的情况下,无氧呼吸强,分解的有机物也较多,一样不利于蔬菜水果的保质、保鲜,所以一般采用低氧(5%)保存,此时有氧呼吸较弱,而无氧呼吸又受到抑制。

初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一、课标要求 1、掌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过程、生理作用和意义 2、识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 3、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4、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呼吸作用与温度、水分的关系 6、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二、知识疏理 (一)教材解读 1.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个重点,经常考) ①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让叶片内的有机物运走消耗干净; ②用黑纸片将叶的一部分遮住后再移到阳光下的目的:进行对照; ③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让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最后叶片变成黄白色; ④叶片的见光部分遇碘变蓝。说明产生了有机物——淀粉。 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叫光合作用。 光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场所 ①原料:二氧化碳+水②条件:光能 ③产物:有机物+氧④场所:叶绿体中 4.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制造的有机物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也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 ②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地球上一切生命所必需的最终能量来源。 ③产生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种植农作物时,

应该合理密植。 6.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①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②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呼吸作用的概念、反应式及场所 呼吸作用——植物体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内进行。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 8、呼吸作用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供给植物各种生命活动需要,一部分转变成热量散发出去。 9、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 10、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11、教材中有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实验(教师重点讲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练习题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综合训练题 姓名:班级: 一)单选题 1、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 (光强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组别一二三四 温度/℃27 28 29 30 暗处理后重量变化/mg -1 -2 -3 -1 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 +3 +3 +3 +1 A.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27~29℃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2、下面坐标是某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下(未达到呼吸作用最适温度),测得植 株氧气释放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不恰当的解释是 A.在b点之前,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B.光照强度为a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在坐标所示各阶段该植株始终进行着呼吸作用 D.适当提高温度将使b点右移 3、将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一个 给予光照,一个遮光处理, 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几种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给予光照的植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 B.遮光处理的植株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 C.如果对遮光处理的植物突然给予光照,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将增加 D.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可能保持不变 4、下面关于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ATP都需要O2 B.从高等植物叶片中分离出4种光合色素,其中呈橙黄色的是叶黄素 C.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D.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光反应,其主要功能是固定二氧化碳 5、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测得氧的 消耗量很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几乎为零;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丙酮酸彻底分解和水的生成过程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B.在线粒体内不能完成葡萄糖的分解,但能完成丙酮酸的分解 C.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 D.有氧呼吸中,水的参与和生成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6、现有阳生和阴生植物两种。从这两种植物上各取一片彼此相似的叶片,在适宜 温度下测定放氧速率的数据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 他产物,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 一、实验课题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 有氧呼吸产生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CO2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 1.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 2. 无氧情况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酒精 (三)实验用具(略) 1、NaOH的作用是什么? 2、酵母菌进行什么呼吸? 3、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作用? 4、如何说明CO2产生的多少? 5、如何控制无氧的条件? (四)实验结果预测 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 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 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 (五)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放置在25-35 ℃、环境下培养8-9小时。 3、检测CO2的产生 4、检测酒精的产生 (1)取2支试管编号(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 (3)分别滴加0.5毫升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A试管密封,B试管不密封.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 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CO2,无氧条件下, 产生酒精+少量的CO2 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有氧呼吸

(完整word版)高一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练习题2017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练习题2017.7.18 1.线粒体和叶绿体是两种与能量转化有关的细胞器,另外,还有一些异同点。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异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内能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内能分解葡萄糖 B.叶绿体和线粒体都能产生还原型辅酶Ⅱ和三磷酸腺苷 C.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多种酶且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DNA、rRNA和tRNA等核酸 浓2.下图是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试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CO 2 速率的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相关叙述不正确的度及植物吸收CO 2 是()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 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实验开始阶段的0 ~ 含量变化是增加 C.由12时到18时,叶绿体内C 3 速率最大的时刻是D.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叶绿体利用CO 2 42h 3.图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代谢途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①产生的ATP可用于过程②中CO2固定和C3的还原 B.过程①②发生于叶绿体,过程③④发生于线粒体 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如果突然降低光照,过程都会①②减弱 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内膜、叶绿体内膜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有关的酶 4.在光合作用中,不属于光反应的一组内容是() ③由ATP形成ADP ④放出氧分子 ①在叶绿体基粒中进行②吸收CO 2 ⑤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⑥吸收水分⑦由ADP形成ATP ⑧合成葡萄糖 A.②③⑤⑧B.①②⑥⑦C.②③④⑧D.①③⑥⑧ 5.下列关于光合作用探索历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萨克斯的实验也可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高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 结合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题,特别是06年高考生物试题及其命题思路和考查的知识范围、水平要求等能够看出,新陈代谢是复习的重点;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试题综合性强、灵活性很大、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所以在07年的复习备考中,关于本专题的复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训练:第一、夯实基础,突出主干。在复习本节内容时,要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有个彻底的全面的掌握,要以光反应和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水平变化为主线,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及吸收光谱等为主要内容,特别注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等的联系。第二、强化高考热点题型的训练,提升解题水平。高考热点题型有:⑴实验设计类题型、⑵曲线图题型、⑶表格类题型等。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重选择一些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方面的典型题目实行训练分析,掌握解题方法、技巧,培养理解水平、获取信息的水平、实验设计的水平和综合应用水平。第三、建构解题模型,精选变式习题。研究高考试题对生物复习具有指导作用,分析2006年高考试题,能够得出解题的思路,平时复习题应以追求质量为先,要在过去的高考试题中去寻找规律,这样才能精选出贴近高考试题的变式习题或模拟题,以提升复习效率。 典例1.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C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升 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变式1-1.在右面曲线图中,有M.N、O、P、Q五个点,对它 们的含义的叙述准确的是 ①M点时,植物既实行光合作用,也实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强度 弱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N点时,植物体只实行呼吸作用;O点时,植物体的光合作用 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③Q点时,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④P点前,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变式1-2.分析下列甲、乙、丙图,说法准确的是 A.若图甲曲线表示的是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强度的影响,则阳生植物的曲线与此比较,b点向左移,c点向右移 B.在光照强度相同时,t2℃植物净光合作用最大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测试题

1.(08济南).图20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 其原因是。 2.松树和桂花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松树________________。 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染成蓝色的叶片做叶的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变蓝的部位是细胞中的__________。 4.将一棵重约0.2公斤的柳树培育在肥沃的土壤中,两年以后连根挖出,脱水后称重达11公斤,其增加的10余公斤重量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________和土壤中的________。 5.今有一实验, 步骤如下: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7分) 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盖住, 然后移到阳光下, 照射3至4小时. ③剪下遮光的叶片, 去掉黑纸. ④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 再放入大 烧杯内隔水加热, 叶片逐渐由_________色变成 _________色. ⑤取出叶片, 用清水漂洗干净. 然后放在培养皿里, 向叶片滴加碘液. ⑥稍停片刻, 用清水冲洗掉碘液. 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__. (1)步骤①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中酒精的作用是。 (3)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08东营)(7分)某生物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呈白色)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②用不透光的黑纸片从上下两面遮盖在图中C处;用装有 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透明塑料 袋将部分枝叶密封。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 下叶片M、N,去掉遮光的黑纸片。 ③将叶片M、N放入装有某溶液的烧杯里,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④把经过脱色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⑤将漂洗后的叶片放在培养皿里,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滴加碘液后,发现只有B处变成蓝色,A、C、D处均未变蓝色。则 比较A、B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C两处,可以说明。 比较B、D两处,可以说明。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银边天竺葵的细胞内始终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该过程的反应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阳光下,以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某种原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 (2)在实验中使用石灰水的目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之前需要把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 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