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技术交底书

1.1、圆管涵底宽两侧不小于2倍圆管涵直径,高度以管涵基座底算起至管顶50cm

范围内。

1.2、盖板(箱)涵每侧在原地面位置距墙身内边缘底宽不小于3米,原地面以下回填

至基础边缘不小于50cm(按1:坡顺接至原地面),台背填筑高度按1:2坡原地面

起至涵顶(当涵顶部分占用结构层时,台背回填处理至路床顶部,低于涵顶)范

围内;要求每2m挖一高为1m的台阶,确保与路基衔接紧密。

1.3、通道、小桥、大中桥台背回填从承台顶面开始,距肋板边缘底宽不小于3m,

按1:2的坡填至搭板下且台背面承台必须涂沥青后,方可进行台背,有承台或

系梁的从其顶部算起,无承台或系梁的从基桩与立柱接茬处算起;要求每2m

宽挖一高为1m的台阶,确保与路基衔接紧密。

四)台背回填方案

我标段的目前桥涵台背回填采用5%的石灰土或开山石渣料,要求15cm一层分层进行回填,倒虹吸与圆管涵采用9%的石灰土或开山石渣料,要求10cm一层分层进行回填。石灰土采用在取土场集中堆土、堆灰码方挖掘机掺拌,拌和完成后闷料不低于24小时(宜控制在24~48小时内),然后运至工地摊铺碾压的施工方式,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6%。若采用开山石渣进行填筑,使用相对沉降法观测压实度,具体方法如下:填筑松铺厚度控制在17cm(或12cm),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精平,精平后用钢钎布设三个测点,即中桩、边桩。碾压时,先静压一遍,再振压6—8遍,无明显轮迹后,用水准仪测定一个读数。再振压两遍,再测定一个读数。以两次读数计算沉降量。若小于3mm,视为合格;大于3mm,再振压两遍,测量读数,计算沉降量。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沉降量在2mm范围内表面平整密实且无明显轮迹时视为合格。

五)施工注意事项

1、台背回填一定要两个台背同时、对称进行,在回填压实施工中,应对称回填压

实,结构物两侧台背回填高差不能大于50cm,防止对结构物形成单侧受压,

并保持结构物的完好无损。涵顶填土75cm内应采用压路机静压压实,以达到规

定的压实度为准,且涵顶填土大于75cm时,才允许机械通过。

2、回填应严格控制选料含水量,严格控制压实遍数(由试验确定),及时检测压

实度,确保分层压实度应达到96%以上。

3、台背回填范围总体要求应按技术规范执行,台背填土与路堤填筑尽量同步进行,

也可滞后于路堤填筑,但不能超前路堤填筑。

4、台后基础顶面以下基坑回填必须采用与台背回填相同的材料,每层压实度需达

到96%以上。

5、严禁涵洞完成后马上进行回填土施工,否则将可能因为涵洞砌体砂浆或混凝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