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论文

我国风能发展现状与展望

电自1203班袁睿20110701115 时间过的真快,2015春季学期即将结束。这学期我选修了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这门课,老师的精彩讲解拓展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知识,下面就风力发电谈一谈我自己学到的知识和看法。

一风能

提到能源,大家会联想到什么?也许有人会想起初中或高中物理课程中令人头痛的势能、动能、热能等问题;也有人会想起石油危机,脑海中会浮现出抢购卫生纸的情景;也有人会从最近报纸、杂志等刊登的有关温室效应的报道,联想到矿物燃料的埋藏量、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有效利用。风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地球上最古老,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它具有蕴藏量巨大、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等特点,风力发电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利用风力发电已成为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且发展速度非常快

与热力发电设施不同,风力发电不需要冷却水,应用风力发电可使公用系统用水减少17%,相当于不需在建设80GW的新燃煤电厂。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而且从经济的角度讲,风力仪器比太阳能仪器要便宜九成多。

中国风能储量很大,分布面广,甚至比水能还要丰富。合理利用风能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减轻越来越严重的能源短缺的压力。

风能(wind energy)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具有的动能称风能。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方法是透过传动轴,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到2008年为止,全世界以风力产生的电力约有 94.1 百万千瓦,供应的电力已超过全世界用量的1%。风能虽然对大多数国家而言还不是主要的能源,但在1999年到2005年之间已经成长了四倍以上。

二,风力发电的历史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前,但数千年来,风能技术发展缓慢,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但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在常规能源告急和全球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下,风能作为新能源的一部分重新有了长足的发展。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和可再生的新能源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对沿海岛屿,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地广人稀的草原牧场,以及远离电网和近期内电网还难以达到的农村,边疆,作为解决生产生活能源的一种可靠途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中国风力发电概况

中国风能储备在世界上排名第一,陆上可用风能高达2.5亿kw,海上可利用风能高达7.5亿kw,中国幅员辽阔,陆疆总长达约20000km,还有约18000km的海岸线,边缘海中有岛屿5000多个,风能资源丰富,中国现有风电场地区的年平均风速都达到6m/s以上,实际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储备量为2.53亿kw,东南沿海及其附近岛屿是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或等于200w/m2的等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有效风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为7000-8000h,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4000h;新疆北部、内蒙古、甘肃北部也是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效风能密度为200-300w/m2,全年中风速大于或等于3m/s的时数为5000h以上,大于或等于6m/s的时数为3000h以上

四,中国风能资源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 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发展潜力巨大。据最新风能资源普查初步统计成果, 中国陆上离地10m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约43. 5亿kW, 居世界第1位。其中, 技术可开发量为2. 5亿kW, 技术可开发面积约20万km2, 此外, 还有潜在技术可开发量约7900万kW。另外, 海上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约为7. 5亿kW。全国10m高度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超过10亿kW, 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居世界第3位。陆上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

东南沿海地区风能丰富带

东南沿海受台湾海峡的影响, 每当冷空气南下到达海峡时, 由于峡管效应使风速增大。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 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 是中国风能最佳丰富区。中国有海岸线约1800km,岛屿6000多个, 是风能大有开发利用前景的地区。沿海及其岛屿风能丰富带, 年有效风功率密度在200W/m以上, 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 沿海岛屿风功率密度在500W/m以上, 如台山、平潭、东山、南麂、大陈、嵊泗、南澳、马祖、马公、东沙等, 年有效风速( 4-25m/s)时数约在7000-8000h。这一地区特别是东南沿海, 由海岸向内陆是丘陵连绵, 风能丰富地区仅在距海岸50km之内。25-30a, 而且海上风电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 经济上可行, 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海上风能丰富区

中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 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7. 5亿kW。海上风速高, 很少有静风期,可以有效利用风电机组发电容量。海水表面粗糙度低, 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小, 可以降低风电机组塔架高度。海上风的湍流强度低, 没有复杂地形对气流的影响, 可减少风电机组的疲劳载荷, 延长使用寿命。一般估计海上风速比平原沿岸高20%, 发电量增加70%, 在陆上设计寿命20a的风电机组在海上可达以下, 年有效风速( 4-25m/s) 时数在3000h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 风能也较丰富, 如鄱阳湖附近较周围地区风能大, 湖南衡山、湖北的九宫山、河南的嵩山、山西的五台山、安徽的黄山、云南太华山等也较平地风能为大

五,我国风力发电的发展阶段

中国风力发电始于20世纪80年代, 发展相对滞后, 但起点较高, 主要经历了3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1阶段: 1985- 1995年试验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利用丹麦、德国、西班牙政府贷款, 进行一些小项目的示范。欧洲风电大国利用本国贷款和赠款的条件, 将它们的风机在中国市场进行试验运行,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中国的国家风电规划中设立的国产风机攻关项目, 也取得了初步成果。第2阶段: 1995- 2003年在第1阶段取得的成果基础上, 中国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优惠的鼓励政策。科技部通过科技攻关和国家863高科技项目促进了风电技术的发展, 原经贸委、计委分别通过双加工程、国债项目、乘风计划等项目促进风电的持续发展。第3阶段: 2003年至今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通过风电特许权经营, 下放50MW 以下风电项目审批权, 要求国内风电项目、风电机组设备国产化比例不小于70%等政策, 扶持和鼓励国内风电制造业的发展, 使国内风电市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中国2006年新增装机1347MW, 比以前翻了一番还多,比2005年增加106. 4%, 2006年风电累计装机为2604MW, 是世界第6大市场; 中国2007年新增装机3304MW, 比2006年增加126. 9%, 2007年风电累计装机为5908MW, 是世界第5大市场; 中国2008年新增装机6 300MW, 比2007年增加106. 6%, 2008年风电累计装机为12210MW, 是世界第4大市场。自从2006年1月1日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后, 2006年中国风电市场稳步发展, 2007年提前

3a实现了2010年中国风电5000MW的发展目标。并且2008年新增装机容量超过了2007年以前装机容量的总和。

六,我国风力发电现状

目前, 随着5可再生能源法6的实施和一系列有关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出台, 中国的风电开发势头迅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风电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管理逐步规范到2006年底, 中国已建和在建的风电场约91个, 装机总容量达到2604MW; 到2007年底, 全国已建和在建的风电场约158个, 装机总容量达到5908MW; 到2008年底, 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2210MW。而“十一五”国家风电发展规划中要求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5000MW, 202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30000MW。单个风电场工程规模从过去的10MW左右发展到目前最大的300MW; 风电场工程规划从过去的几万千瓦级发展到目前的百万千瓦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同时,有关部门正组织编制有关风电前期、建设和运行规程, 风电场管理在逐步走向规范化。

( 2) 风电设备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起步较晚, 2002年前后仅能小批量生产600kW级风电机组, 而同期国际风电设备兆瓦级风电机组已经成为主流机型。2003年以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连续组织了5期风电特许权招标项目, 采取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 有力地推进了风电规模化发展, 为国内风电制造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近年来, 在风电市场的拉动下, 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 中国已基本掌握了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 全国已经生产或准备进入大型风电机组制造的整机生产企业有50多家, 初步形成了大连华锐、东方电气、金风科技等风电机组制造龙头企业, 已能够批量生产单机容量为1. 5MW瓦级的风电机组。与此同时, 国内已有一批企业进入了风电机组零部件的配套生产, 现已可批量生产发电机、齿轮箱、叶片、塔架、控制系统、变桨和偏航轴承等零部件, 初步形成了风电设备制造和配套零部件专业化产业链。

( 3) 风电法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2006年, 中国开始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 确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地位、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 将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优先发展的领域, 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总量目标、强制上网、分类电价、费用分摊和专项资金等基本制度, 为完善可再生能源政策奠定了法律基础。根据《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等有关政府部门研究制定了有关配套政策,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体系, 为可再生能源的加快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 4) 风电发展前景良好“十一五”期间和今后相当长时期, 国家将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发展风电将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按照国家能源局打造陆上三峡.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开发和发展思路, 中国将重点陆续建设甘肃酒泉、新疆哈密、河北坝上、蒙东和蒙西以及江苏沿海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首批开发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其它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已经通过审查。到2010年, 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超过2000万kW。同时, 将逐步建立起国内较为完备的风力发电产业体系, 风电机组制造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将取得较大突破, 风电发展政策和具体措施基本落实到位, 风电投资者积极性进一步提高, 中国基本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发展风电的条件; 到2020年, 全国风电开发建设规模有望达到1亿kW, 远远超过原先规划的3000万kW目标。同时, 培育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及以上风电机组及零部件品牌, 风电技术水平和装备能力基本达到国际水平, 风电建设运营中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提高, 风电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七,中国风力发电的规模

风力发电厂是将多台并网型风力发电机安装在风力资源好的场地,按照地形和主要风向

排成阵列,组成集群向电网供电,简称风电场。风电场是大规模利用风电的有效方式,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我国计划到2010年,并网电装机达500万千瓦,目前,我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还不到全国总装机容量(4·5亿千瓦)的0·5%,根据我国能源发展规划,我国风电具有大规模的前景和市场需求。风力发电能够成为中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风电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目前,中国的电源结构中75%是煤电,排放污染严重,增加风电等清洁电源比重刻不容缓。尤其在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方面,风电是有效措施之一。

从长远来看,中国常规能源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对较少,为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能源供应。中国风能资源丰富,如果能够充分开发,按目前估计的技术可开发储量计算,用电年发电量可达几万千瓦时。根据官方和专家的推算,中国2020年需要10亿千瓦的发电装机,4千亿千瓦时的发电量,之后如果按照人均2千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基本要求,在2050年中国需要大约30亿千瓦的发电装机和12万亿时发电量。庞大的装机和发电量需求,给风力发电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八,我国风力发电趋势

( 1) 风力发电成本将大幅度降低

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其它可再生能源技术更为成熟、成本更低、对环境破坏更小。在过去20多年里, 风力发电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规模经济性日益明显。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改进, 风力发电机组将越来越便宜和高效。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就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费用, 而且同样的装机容量需要更少数目的机组, 这也节约了成本。随着融成本的降低和开发商的经验丰富, 项目开发的成本也相应得到降低。风力发电机组可靠性的改进也减少了运行维护的平均成本。

( 2) 风电设备国产化比例提高

2005年7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中明确规定: 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实现风力发电技术装备国产化的目的是提高中国风力发电装备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 降低风力发电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为推动中国风力发电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发展奠定基础。加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力度, 一方面可为风力发电场建设采用国产设备提供优质廉价的选择; 另一方面, 也可迫使国外同类企业在参与中国市场竞争时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有理由相信, 随着中国风电设备制造能力不断增强和国产化比例的提高, 中国生产的风电设备技术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同时风电设备的价格亦将进一步降低。

( 3) 海上风力发电悄然兴起并将成为重要能源形式

海上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广阔平坦的区域, 使得近海风力发电技术成为近来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在近海风力发电场的商业化运行是国内外风能利用的新趋势。随着风力发电的发展, 陆地上的风机总数将趋于饱和, 海上风力发电场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海上发电也是近年来国际风力发电产业发展的新领域,中国海上风能资源储量远大于陆地风能资源储量, 10m高度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超过7. 5亿kW, 而且海上风电场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到2010年, 海上的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0-300MW。目前, 中国正在进行江苏近海风电规划研究, 上海已经开始海上风力发电建设准备工作。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位于杭州湾北岸,风电场布置在东海大桥两侧, 设计装机容量为102MW( 3403MW), 年利用小时数2624h, 年上网电量2. 68亿kWh。风电机组选用大连华锐SL3000/90型,目前该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 4) 风力发电机组不断向大型化发展

随着现代风力发电技术发展的日趋成熟, 风力发电机组正不断向大型化发展。2002年前

后, 国际风力发电市场上主流机型已经达到1. 5MW以上。目前, 欧洲已批量生产安装3. 6MW 风力发电机组,美国已研制成功7MW风力发电机组, 而英国正在研制巨型风力发电机组, 中国研制成功的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是2-3MW, 国产风电机组目前的主流机型为1. 5MW。

九,21世纪中国风力发电展望

( 1) 中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和巨大的风电市场

中国可利用的风能资源10m高度约10亿kW, 其中陆上约2. 5亿kW, 海上约7. 5亿kW, 陆地上风能资源全部利用可以满足中国目前的用电需求。丰富的风能资源为中国大规模开发风电提供了根本保证

( 2) 政府将继续重视发展风力发电

随着,《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 中国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风力发电政策和开发目标, 进一步加快了发展风力发电的步伐。

( 3) 中国目前生产大型风电机组的技术日趋成熟

开发风电, 风电设备是关键。因此, 中国非常注重国产风电设备的开发和制造。中国的风备制造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1985- 1996年期间, 通过建设运营风电场, 中国开始学习外国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 二是1996-2000年期间, 中国通过引进技术实现本地化风电机组制造; 三是2000年至今, 中国正在进行风电设备产业化, 生产兆瓦级风电机组的研发工作。20多年的努力, 中国的风电设备制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国产设备的新增装机容量每年以60%-70%的增长速度增加。国内风电设备厂商以新疆金风科技公司为龙头, 通过引进国外技术, 近年来的成长极为迅速。目前, 国产大型风电整机厂家约有50余家, 其主要代表为大连华锐、东方电气和金风科技。

( 4) 风电成本降低, 风电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随着风电设备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和风电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风电成本将不断降低, 风电将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 5) 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呼唤风力发电

目前, 在中国的电力结构中, 76%的电量为燃煤发电, 23%的电量为水力发电, 这种结构使中国在国际上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 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化石能源的储量来讲, 都应该加快开发风电这个洁净能源的步伐。

十,结束语

风能取之不竭,耗之不尽。合理利用风能,既可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减轻越来越大的能源短缺所造成的压力。发展风电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电源结构中75%是燃煤火电,增加风电等洁电源。尤其在减少C02等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方面,风电是有效措施之一。发展风电是解决我国能源供应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就社会效益来讲,开展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的问题。

风力发电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了具体的规划。

纲要中以风电场的规模化建设带动风电产业化发展,促进风电技术进步,提高风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降低风电成本,增强风电的市场竞争力为指导方针,从规划布局建设、技术装备和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方面分别提出具体规划。其中风电规划重点为提高风电技术研发能力,推动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支持风电设备国产化,进行近海风电试验。

根据我国风电发展预测,到2020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12000万kW;到2050年底,全国风电总装机规模达到50000万kW;风电规模化发展,使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一步提高,风电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20年以后化石燃料资源减少,火电成本增加,风电具备市场竞争能力,发展更快。2030年以后水能资源大部分也开发完,海上风电进入大规模发

时期,有可能形成“东电西送”的局面。风电,以其良好的环境效益,逐步降低的发电成本,必将成为本世纪中国重要的电源。

国际能源专家预言: 21世纪是风力发电的世纪。可以说,绿色能源———风力发电将为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带来新的希望。

电气工程专业导论与规划-学生报告模板

一、专业认识 1.1、专业认识 针对课程中提到的专业相关行业与产业,结合自已网上调研,谈谈本专与国民经济中的哪些行业相关,以及可以就业的行业与岗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气工程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电气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研发、运行操作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PLC等)、信号与系统与控制理论等。工业设计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工业产品设计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教学以及科研工作的本科层次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设计构成学、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机械设计基础、人机工程学、模型制作、形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与产品设计等。安全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测与监测、安全工程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相关领域从事事故灾害防治技术及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劳动卫生环境设计与检测、安全评价、安全教育等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管理、安全检测技术、安全评价方法、机电安全工程、矿山安全工程、建筑施工安全、通风除尘与工业防毒技术等。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系统的现代装饰理论和设计技能,能根据设计目标设计与绘制施工图、效果图和模型制作,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建筑装饰设计、装饰绘图、建筑装饰预算,并懂得装修施工工艺和管理的专科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建筑装饰制图、素描、色彩、房屋建筑学、建筑装饰材料、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建筑装饰定额与预算、装饰施工组织与管理、室内设计原理与建筑法规等。机电一体化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机械设计制造和电气自动控制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能够从事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信息处理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相关领域工作的专科

电气工程学概论论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国家建设 摘要结合电气的发展与国家建设中各项重工业的反展总结电气自动化与国家建设的关系。 0引言 目前国家进入十二五重点建设当中,工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工业是发展经济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工业主要是轻工业方面,而重工业方面则有不足。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水平与国家重工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所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十二五建设中有所作为,就要发展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概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所有电类专业的基础,包括强电和弱电。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人才主要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

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 2国家工业转型的必然性 国家需要发展,农业是必然不行的,只能是靠工业发展。而现在我国的工业发展还是主要以纺织,玩具等轻工业为主。此类产品人员密集度高,污染大,效益低。当前,中国工业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与资源利用率低下并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不少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呈现出污染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态势。同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我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至25个百分点。我国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大概是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二是产品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与庞大的生产能力和巨大的出口压力形成对比。我国长期存在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万分之三,99%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中国GDP约占世界5.5%,能源和矿产资源却被大量消耗,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占世界25%至40%。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三是不断的产能过剩与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矛盾。我国一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已趋于饱和,甚至供大于求,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处于中期阶段,一

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电气工程导论——读书报告 篇一:电气工程导论课心得体会电气工程导论课心得体会导论课的开设开阔了我们学生的知识视野,六位老师的讲座给我们专业学科的各个方向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我们大致了解了我们学的是什么以及将来能做些什么,使我们这些刚入学什么都不懂的稚子稍稍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减轻了对未来的恐惧,毕竟,人只要有了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一步步完成。电能自发现及开始利用起,发展至今已成为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例如电脑,电视,电话等等生活常用品甚至可以说是生活必须品都不能离开电。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电能是最清洁源电能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也是便于远距离传输、分配和控制最易于实现和其他能量相互转换最便于进行能量时空分布变换的一种能量。所以电能已经成为人类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形式。当代高新科技都与电能密切相关并依赖于电能电能为先进工农业生产过程和大范围金融流通提供了保证电能是当代先进的通信技术成为现实电能是现代化运输手段得以实现。而无中生有的电,是由人发现,电力的传输当然也是由人来完成。于是,在电力发展的过程中一门学科也随之诞生,随之发展,那就是电气工程学科了。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英法美等许多国家就开设了这一学科对于我国来说电气工程学科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同时电气工程是一门涉及范围广 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都是由电气工程学科派生出来的。在1998年国家颁布的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以下四个分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以及电气技术。直到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专业目录的一个引导性专业以及4个目录外专业全部纳归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并成立新的单一专业类别——电气类。我对张巍博士所述的电力电子技术比较有印象。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从电气工程三大学科:电力、控制、电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其特点是综合性强,涉及到的学科广泛,是一门弱电控制强电的学科的交叉技术。简单地说,电力电子技术就是以电子器件为开关,把能得到的电源转换为所需要的电源的一门科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电子管问世到晶体管的诞生的水银过滤器时代,再到晶闸管的诞生

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考试答案

电气工程新技术导论考试答案 1智能电网的内涵及其作用 1.1智能电网的内涵 中国能源供给及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平衡,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与能源消费地之间的输送距离越来越远,催生智能电网的发展。 智能电网是2003年由美国作为对未来电网的构想而提出的,此后通过一些国家和企业的研究,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目前对智能电网虽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各国的提法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智能电网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和通信技术对传统电网的各个环节进行升级改造,使之更加安全、可靠、环保、经济、高效,电网能灵活地接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可与用户之间进行电能、信息的双向流动。有的将智能电网描述为:在物理的电网之上,建立基础信息交流平台,将相关设备、装置、系统、用户、员工、电能等互动起来。通过对用户侧和需求侧的随需访问和智能分析,实现更智慧、更科学、更优化的电网运营管理,达到更高的安全保障、可控的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国家电网公司则从我国电网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及其承担的跨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出发,提出智能电网首先应当是坚强的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

图1 坚强智能电网体系架构图 综合各方面说法,可以认为智能电网是建立在先进的数字和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实现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电网。它具有高效、清洁、灵活、坚强四大特征。高效,是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清洁,是指减少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灵活,是指多种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技术都可灵活接入电网;坚强,是指在各种扰动下,电网都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智能电网涉及的主要产业可分为新能源发电并网、复合材料、电线电缆、变配电、计量检测、电力系统自动化、储能、电动汽车接入、通信、信息10大类。其特点是传统电力装备产业与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产品高度集成,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产业链长,经济带动作用强。通过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还能相应促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和电动汽车的普及。鉴于对能源生产和使用方式的革命性影响,及其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智能电网已成为我国实施能源发展战略、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之一。 1.2智能电网的作用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以下特点: ①智能电网改变传统电网单向输送的模式,每一个终端用户都成为电网上活跃的结点,形成一个整体的智能化高效率的电网。 ②智能电网通过密布各个环节的传感器,实现电网与用户的互动,是电力网和信息技

电气工程概论结业论文

华北科技学院 结课论文 2016-2017-2学期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概论 班级: 电气B152班姓名: 学号: 专题题目: 电气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以及前景交论文时间: 成绩评定: (按照论文工作量、规范性、学习态度评分) 总评成绩: 任课教师:

目录 1.电气工程概述 (2) 2.关于“电气专业大学生就业方向及前 景”…………………………........................… (4) 背景及意义 (4) 自己的设想 (7) 3.总结 (9) 4.参考文献 (9) 1. 电气工程概述 电气工程学科是研究电磁现象、规律及应用的学科。该学科培养有关电能生产、传输直至使用的全过程中,各种电气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测量和控制等方面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工程技术与管理专门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 电、磁现象虽早被人类发现和认识,但更深入的研究直至到18-19世纪,人类总结出电和磁及其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才揭开了利用电能的新的一页。此后,随着实用的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和输配电技术问题的解决,电能作为能源,开始在生产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有关理论的发展和工程实践的成功,使电气工程成为独立的学科,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由于电能具有便于控制、转换和远距离输送等特点,它已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一个多世纪以来,发电技术已取得重大进展。火电、水电和核电已构成目前发电的主要方式,太阳能、地热、潮汐、风力发电已得到应用,燃煤联循环发电和磁流体发电以及可控热核聚变发电等一些新型发电方式正在

研究开发中。近代的发电技术正向大容量、高参数和自动化方向发展,其过程中提出并形成了一系列有关电气设备和系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及它们的应用的科研课题。 电能的传输已发展成远距离、大容量、超高压的方式,高压直流输电已得到发展,柔性交流输电和多种新型输电技术正处于研究和在系统中试用。随着三峡工程等大型水电站的建立,跨国和跨地区的大容量互联网也将形成。在输变电工程方面,SF6气体绝缘变电站以及电力设备在线检测和故障诊断以及预制维修技术已得到应有的发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具有计算机分析及监控的现代化调度控制中心、厂站和配电自动化都有迅速的发展。 在电能应用方面则是提高用电设备效率,提高电力传动和自动控制水平,研究新型电工设备和技术,发展由电子计算机、微电子和电力电子技术与电机、电器与生产机械相结合的变流及电力传动和控制系统以及相应的成套电器控制设备。 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电工技术的应用涉及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国防及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该学科既是国民经济中一些基础工业(电力、电工设备制造等)所依赖的学科,和另一些工业(交通、冶金、化工、机械、国防等)发展的重要支持学科,又是一些高新技术新兴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近年来,电气工程学科在与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学科的交叉渗透中十分活跃和兴旺,拓宽了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和外延。 电力的生产和应用,对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我国虽是电力大国,但不是电力强国。要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不懈地努力和奋斗。而电气工程学科中一系列理论亟待深入研究、一系列关键问题尚待解决。迅速培养电气工程学科方面高层次的科学研究及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和高等学校师资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为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优化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结构和拓宽培养口

电气工程导论

电气工程导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培养电气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兴专业。但是由于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发展十分迅速,如今也相对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运用于各种生活的方方面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工程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电气工程领域的需要、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规划、研究开发、设计、运营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级复合型应用人才。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我们需要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我们自己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而我们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电气工程下设有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自成一体,各有所长,发展势头强劲。 而我们则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我们只有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才有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电气工程的外延具体体现可归纳为电气产品设备和电气工程系统两类:电气产品设备,比如说家庭中用到的空调器,冰箱,电动车,饮水机,厨房电器等,建筑中使用到的配电柜,开关,插座,电灯,电梯等;工厂矿山中使用到的电动机,电气仪表等都属于电气产品设备。对于电气工程系统方面,主要分为强点系统和弱电系统三个方面:1.发、输、变、配电,照明等电力系统,称为强电系统;2.对强电系统和建筑物等进行监视,测量,控制,保护等的弱电系统; 3.设备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如工厂矿山、车辆,舰船,飞机,卫星上的相关设备的电气传动与控制系统。 电气工程的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关于电能的生产、传输、分配、利用的系统;2.基于电气的控制系统;3.电工理论新技术:4电气学科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如超导电工技术,脉冲功率技术,生物电磁技术等等。 电气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XXX级XX班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 评分:

目录 摘要 (2) 绪论 (2) 1、电气工程研究及发展史 (3)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素质 (3)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科分支及就业方向 (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5) 一、专业介绍 (5) 二、专业素质 (7) 三、学习心得体会 (8) 总结: (8) 四、参考文献 (9)

摘要 电气工程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是建立在对电能的利用与控制上,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电能普遍应用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质基础。电气自动化在工厂里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这么说电气自动化是工厂里唯一缺少不了的东西,是工厂里的支柱。本文介绍电气工程中的电机与电器学科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其中还有个人的展望和心得体会。 关键字:电气工程,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绪论 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我对自己选择的电气工程专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它发展迅速,有着广阔的前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在这里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她要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进步,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下设5个二级学科,分别为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5个学科的研究领域自成一体,各有所长,发展势头强劲。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电气工程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及其自动化 班级:17电气2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目录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及应用 (4) 1.电气工程简介 (4) 2.电气工程的发展 (4) 3.电气工程的应用 (5) 二、继电保护与电气工程的关联 (5) 1.统概 (5) 2.模糊理论 (5) 3.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5) 结构分析 (5) 数据结构的改进 (6) 4.结语 (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对电力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供电质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地良好运行,在现阶段,电气工程的智能系统在继电保护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稳定性,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字:继电保护,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以及应用 1.电气工程简介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机构名称上有的学校称电气工程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2.电气工程的发展 电气工程学的研究最早是由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实行的,其论着《论磁石》全面的讨论了地球的磁性。起初人们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物理现象,奥斯特发现小磁针在通有直流的导线周围发生偏转,人们开始探讨电与磁之间的关系,从此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来研究电与磁的本质。其中英国着名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能产生电的方法,即,闭合导线所包围的磁通的变化能引起电流的产生。后来楞次又提出了电流方向的判断的方法——楞次定律,即,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来阻止回路中磁通的变化。在法拉第之后,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备受世人瞩目的论着《电磁通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详细的讨论了电与磁的本质,并成功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根据计算出来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当,提出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多年之后德国实验物理学家赫兹通过精巧的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许多天资聪颖的科学家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电气工程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个荒草丛生的荒地到一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电气工程学成功的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二十世纪初期,一大批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气工程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电气工程导论调研报告

电气工程导论调研报告 ——我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认知摘要:通过对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我已经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由了初步的印象并且认识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的五个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在老师的介绍下,我发现自己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非常感兴趣,而且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包括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使用、控制、管理等方面。它涉及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运行、信息处理等工程技术。把传统的电工技术与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测试、新型电工材料等学科与技术结合起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本专业的研究方向面向国家的能源战略需求,注重我国电力工业生产、运行、分析、设计中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注重前沿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探索,形成了产学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的格局。仔细对照了这五个研究方向,还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深深吸引了我,我打算本科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我的结课论文就是想谈一谈自己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的认识,不足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电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同时其高效便捷的产生方式,使电能成为工农业生产以及国防科研的最主要能源,从某种程度来说,一个国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自动化性会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国家的稳定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是实现电力系统科学管理一体化的必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所以要不断的提升电力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及其自动化 班级:17电气2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目录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及应用 (4) 1.电气工程简介 (4) 2.电气工程的发展 (4) 3.电气工程的应用 (5) 二、继电保护与电气工程的关联 (5) 1.统概 (5) 2.模糊理论 (5) 3.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5) 3.1结构分析 (5) 3.2数据结构的改进 (6) 4.结语 (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对电力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供电质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地良好运行,在现阶段,电气工程的智能系统在继电保护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稳定性,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字:继电保护,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以及应用 1.电气工程简介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机构名称上有的学校称电气工程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2.电气工程的发展 电气工程学的研究最早是由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实行的,其论著《论磁石》全面的讨论了地球的磁性。起初人们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物理现象,奥斯特发现小磁针在通有直流的导线周围发生偏转,人们开始探讨电与磁之间的关系,从此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来研究电与磁的本质。其中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能产生电的方法,即,闭合导线所包围的磁通的变化能引起电流的产生。后来楞次又提出了电流方向的判断的方法——楞次定律,即,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来阻止回路中磁通的变化。在法拉第之后,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备受世人瞩目的论著《电磁通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详细的讨论了电与磁的本质,并成功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根据计算出来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当,提出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多年之后德国实验物理学家赫兹通过精巧的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许多天资聪颖的科学家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电气工程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个荒草丛生的荒地到一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电气工程学成功的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二十世纪初期,一大批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气工程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导论

目录 ?引言 1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 2. 电气工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3. 电气工程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其他系统中的应用 5. 电气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6. 就业方向 7. 总结 引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力行业就业,可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 1. 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历史 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 该专业

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而的基木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力系统专业方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和特色的专业方向,为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方向依托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介质工程2个二级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电力系统, 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同时,该专业方向设置高电压绝缘技术和电气绝缘与电缆两个专业模块。 2. 电气工程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黑体,小四号)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 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使学生获得电工电子、系统控制、电气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电气自动化装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领域的基本技能。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为各行各业培养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经济管理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大一电气工程概论节课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工程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电机与电器技术应用 院系名称: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XXXX级X班 学生姓名: XXX 学号: XXXXXXXXXXXXX 评分:

目录 一.前言 (3) 二: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 (4) 三.电机的应用领域 (6) (一)电力工业 (6) (二).工业生产部门与建筑业 (7) (三)交通运输 (7) (四)医疗、办公设备与家用电器 (10) (五)航天、航空和国防 (11) (六)其他方面 (11) 四:电动机的定期检查和保养 (11) 小结 (12)

电机与电器技术应用 摘要: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中、小功率电动机在工农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极其广泛的的应用。特别是乡镇企业及家用电器的迅速,更需要大量的中小功率电动机。由于这种电动机的发展及广泛的应用,它的使用、保养和维护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工作原理、电动机的运行维护。 关键词:技术现状工作原理运行维护 一.前言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支柱。不论是电气时代还是信息时代,都是建立在对电能的利用与控制上,电是能量转换的枢纽和信息的载体,电能普遍应用在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为提高现代社会的生活水平及文明程度奠定了物质基础。电机与电器技术应用及发展新技术就属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之一。现代社会,人类的生产劳动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机,这些电机,更是应用到各行各业的各个领域。

二.电机的分类 二: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 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机械。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反过来,电机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19世纪末期起,电动机就逐渐代替蒸汽机作为拖动生产机械的原动机,一个多世纪以来,虽然电机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但是电机的类型增加了许多,在运行性能,经济指标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而且随着自动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一般旋转电机的理论基础上又发展出许多种类的控制电机,控制电机具有高可靠性﹑好精确度﹑快速响应的特点,已成为电机学科的一个独立分支。 它应用广泛,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分类方法也很多。电机常用的分类方法主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在我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动xxx 学号:xxxxxxxx XX 内容摘要: 电气工程的主要发展历程和研究方向及其所关注的技术难点和热点问题;同时电气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大气污染的治理与能源的高效利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电气工程;发展历程;研究方向;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大气污染; 一:电气工程的主要发展历程: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从世界范围来看,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法、美等许多国家就已经开设了这一学科;对于我国来说,电气工程学科也已经有了近百年的历史。同时,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涉及范围很广,与其他学科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其中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等许多学科都是由电气工程学科派生出来的。可以说:“凡是用电的地方都能用到这一学科”。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技术,是以电工科学长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而形成的工程技术。 1820年,安培(A.M.Ampere)发现了电磁效应。1831年,法拉第(M.Faraday)发现电磁感应原理。奠定了电磁学基础。法拉第发明的第一台发电机是法拉第盘,虽然给城镇和工厂供电的现代发电机比法拉第发明的发电机要复杂得多,但是它们同样都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设计的。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J.C.Maxwell)建立了统一的经典电磁场理论和光的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麦克斯韦完成了他的巨著——电磁学通论》,奠定了广泛应用电磁技术的理论基础。1832年,法国科学家匹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直流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了第一台自励式发电机。188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加利莱奥·费拉里斯提出了旋转磁场原理,并研制出了二相异步电动机。1888年,俄国工程师多利沃-多勃罗沃利斯基研制成功第一台实用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并逐渐得到普遍的应用。交流电机的研制和发展,特别是三相交流电机的研制成功为远距离输电创造了条件,同时把电工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19世纪末期,由于电机制造技术的发展和实用变压器的出现,发电和输电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1883年在美国纽约建成了商业化的电厂、直流电力网系统和中心发电厂、水力发电站和火力发电站。当时发电厂、发电站最初都是从直流发电开始的。但直流发电厂的供电范围有限,扩大供电范围,直流电厂已不能胜任,于是代之而起的是交流发电站的建立。1892年,法国建成了第一座三相交流发电站,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电气工程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中的应用 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及其自动化 班级:17电气2班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目录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及应用 (4) 1.电气工程简介 (4) 2.电气工程的发展 (4) 3.电气工程的应用 (5) 二、继电保护与电气工程的关联 (5) 1.统概 (5) 2.模糊理论 (5) 3.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5) 结构分析 (5) 数据结构的改进 (6) 4.结语 (7)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气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对电力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系统在正常运行基础上不断的提升供电质量。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就是继电保护地良好运行,在现阶段,电气工程的智能系统在继电保护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稳定性,保障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字:继电保护,电气工程智能系统。

一、电气工程专业的由来以及应用 1.电气工程简介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和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等等。 美国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机构名称上有的学校称电气工程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系,有的称为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等等 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的有关学科的总和。此定义本已经十分宽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 2.电气工程的发展 电气工程学的研究最早是由英国的威廉·吉尔伯特实行的,其论着《论磁石》全面的讨论了地球的磁性。起初人们认为电与磁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物理现象,奥斯特发现小磁针在通有直流的导线周围发生偏转,人们开始探讨电与磁之间的关系,从此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来研究电与磁的本质。其中英国着名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磁场能产生电的方法,即,闭合导线所包围的磁通的变化能引起电流的产生。后来楞次又提出了电流方向的判断的方法——楞次定律,即,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它所产生的磁场来阻止回路中磁通的变化。在法拉第之后,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表了备受世人瞩目的论着《电磁通论》,提出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详细的讨论了电与磁的本质,并成功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根据计算出来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当,提出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多年之后德国实验物理学家赫兹通过精巧的实验证明了电磁波的存在,为麦克斯韦的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电气工程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许多天资聪颖的科学家几十年的研究与发展,电气工程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一个荒草丛生的荒地到一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电气工程学成功的主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二十世纪初期,一大批家用电器进入千家万户,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气工程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电气工程导论课程总结

电气工程导论论文 电气工程发展史对学习和工作的启示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联系电话: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 简称EE)是现代科技领域中的核心学科之一,更是当今高新技术——电气工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学科。例如正是电子技术的巨大进步才推动了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时代的到来,并将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模式。电气工程的发展前景一样很有潜力,使得当今的学生就业比率一直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电气系统所在的领域是一个充满希望并且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所以说电气系统属于工程专业,是因为工程学的挑战在于要设计所有电路系统,并把它们聚类成一个整体。Cyber-physics system是最有代表性的前沿电路系统,包括物联网、普适计算、传感器。此定义本就已经十分宽泛,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电气工程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上述定义的范畴,斯坦福大学教授指出:今天的电气工程涵盖了几乎所有与电子、光子有关的工程行为。由此可见,电气早以令人难以想象的惊人速度迅速融入到科技发展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再难分离了。为了更好地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如何在科技历史和人文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地位,我们先从它的发展历程讲起。 一、电气工程的发展史 有史以来,最早认识电的人是希腊学者米利都 (Miletus,公元前六世纪),观察用布摩擦琥珀后,会吸引如羽毛等轻小的东西。但对静电有系统及科学的研究却是始于17世纪。 (1)17世纪的1600年初英国医生吉尔伯特(W. Gilber,t1540--1603)所著的书中,对“电”进行了最早的论述,英语“E-lectric”一词即起源于希腊语“Electrica”和拉丁语“Electrum”。 (2)随后,英国人格雷(S. Gray, 1696-1736)发现了电的导体和绝缘体,法国人杜菲(Charles du Fay,1698-1739)可说是当时深入探讨静电现象的第一人,它由众多的实验中发现,几乎所有的物质都可以摩擦生电,并且他更仔细地发现,所产生的电有两种,带有异种电者会互相吸引,带有同种电者会互相排斥。 (3)18世纪美国人富兰克林(B. Franklin,1760-1790)更是以他著名的“风筝实验”证明的电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4)19世纪上半叶,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19

电气工程概论论文

本文由Me丿感觉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电气工程概论 ——课程总结 电气 09-02 班 朱志鹏 学号:540901020260 1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 21 世纪人才战略需要,具有创新 意识,能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具备智能仪器设计以 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 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从事测量与控制技术、智能仪器设计、传感器技术、信 息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工作的高 级专门人才。 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 工程、 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 知识,具有一定的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能力,针对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应 现场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自 动化测试与控制、机电控制、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 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富有献身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艰 苦奋斗、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2.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3. 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 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基础及应用等; 4. 较好地掌握工业过程控制、机电控制、自动化测试、电力电子技术及信 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 1 ̄2 个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 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5. 在本专业领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 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电气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以强电为主,弱电与强电相结合,对学生进 行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师基本训练” ,这个是根据本专业的具体情况而确定的。首 先,作为一个电气类本科专业,坚实的数理和专业课很重要,这部分内容应该在 学习中占很大的比例,在专业课方面,我们必须保证毕业后上岗所必须的强电专 2 业知识,又根据电力行业自动化及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特点,加强计算机和自 动控制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名工程师,要具有工程素质、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能独立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在理论学习中应致力于理论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加强 实践环节,建立知识能力并重、实验与理论有机结合。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干学科 相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相近专业 主要实践环节 主要实践环节 军训及入学教育、金工及金工实习、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应 用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 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实习、计算机绘图、自动控 制系统课程设计(电力拖动方向) 、仪表及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过程控制方 向)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 (电力系统方向) 专业实习、 、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 电子技术(含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实验、电路原理实验、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技术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PLC 实验、自动控制 系统实验、现场总线技术实验。 电路原理 本课程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目的是通过本课程学习, 使学生掌握电路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 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电路知识,并为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初步基 础。 模拟电子技术 模拟电子技术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