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试卷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试卷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试卷
初中物理《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试卷

《 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几种情况中,手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

A 、用手举高物体;

B 、用手提着物体站立;

C 、用手提着物体沿水平道路前进;

D 、用手提物体,但未能提起

2、如图1所示,AB=3AE ,AC=2AE ,AD=1.5AE ,若把物体从斜面底部沿AB 、AC 、AD 三个斜面匀速拉到

顶端A 时,(不计摩擦)则:( )

A 、沿着A

B 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B 、沿着A

C 用的拉力最小,做功最多;

C 、沿着A

D 用的拉力最小,做功也最小;

D 、沿着三个斜面用的拉力不相等,做功一样多。

3、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正确( )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就越快;

B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就越大;

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就越多;

D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就越高

4、在水平街道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一边行驶一边向道路上洒水。下列关于其机械能变化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 、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

B 、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 、动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D 、动能减少,

机械能增大

5、任何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其原因是( )

A 、总功大于有用功;

B 、有用功大于额外功;

C 、有用功大于总功;

D 、有用功可以等于总功

6、教学大楼每层楼高3m ,小明提着一重50N 的箱子,沿楼梯从一楼登上三楼,再沿三楼水平走廊走了

4m 进入教室,从一楼到教室过程中小明对箱子做的总功为( )

A 、0J ;

B 、300J ;

C 、450J ;

D 、500J

7、某举重运动员把重1176N 的杠铃在2秒内举高2m 后,在空中停留10秒,那么在后10秒的功率是

( )

A 、235.2W ;

B 、1176W ;

C 、0W ;

D 、116.7W

8、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它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下列正确的是( )

A 、势能减少,动能增大;

B 、势能增大,动能减少;

C 、势能不变,动能不变;

D 、势能增大,动能不变

9、某同学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在相同的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摩擦)。

则在两次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A 、做的总功相等;

B 、机械效率相等;

C 、做的额外功相等;

D 、做功的功率相等

10、某机器的功率大约700kw,这表示该机器:( )

A 、每秒做功7×105J

B 、每秒做功700kw

C 、每小时做功700W

D 、每小时做功7×105J

11、某机械的效率为70%,则表明:( )

A 、总功中有7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

B 、总功中有30%用来克服摩擦力做功

图1

C、总功中有30%用来做有用功

D、总功中有70%用来做功

12、小明和同学小黄一起去登山,登到山顶时,小明用了20min,小黄用了25min,小明与小黄的体重

之比是2:3,则小明和小黄的登山功率之比为()

A、5:6;

B、6:5;

C、15:8;

D、8:1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下列物体中,只具有动能:,只具有势能的是:,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的是:。

A、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B、被拦河坝拦住的河水

C、高空匀速成飞行的飞机

D、停在站台上的火车

E、被推开的弹簧门

F、流动的河水

2、起重机在匀速吊升物体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___________;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甲、乙两人用相同的力推车,甲推大车在2秒内匀速前进了10m;乙推小车在4秒内前进了20m,则甲、乙两人做的功的功率之比是。

4、用一只动滑轮把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10m,所用拉力为250N,则有用功为 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5、如图2所示,物体A以2c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水平拉力F=______N,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f=______N,2s内拉力F做

功W=______J。(滑轮、弹簧测力计的重力以及滑轮与绳的摩擦不计)

图2

三、计算题(第1题7分,第2、3题各4分,共15分)

1、一个体重为

(1)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该同学骑车沿直线匀速行驶10min做了多功?

2、如图4所示,某工人利用滑轮组提升矿井中质量为42kg的重物,用250N的水平力匀速拉动绳子,在10s内将重物提升5m至井口(取g=10N/kg)。求:

(1)工人做功的功率。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如图5所示,已知斜面上木箱的质量m=40kg ,人对木箱的拉

力F=75 N ,斜面长s=4 m ,斜面高h=O .5 m 。求:

①木箱受到的重力(g 取10 N /kg);②斜面的机械效率。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1题8分,第2题8分,第3题6分,共18分)

1、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使用图5所示的定滑轮和动滑轮,

被拉起的钩码重1.96N ,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实际拉力为0.82N ,绳子自由端

移动的距离为0.3m ,钩码升高的距离为0.1m 。

(1)、根据测量数据,对滑轮组做的总功是________J 。

(2)、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_J 。 图5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

(4)、在图7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上绳的绕法,并用箭头标出拉力F 的方向。

2、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图6探究实验:

让钢球从斜面上滚下,打到一个木块上,推动木块做功。

(1

了 ,改变了 ,目的是了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2)换用质量不同的钢球,让它们从同一高度沿斜面自由滚下,看哪个钢球把木块推得更远。这是控制了 。改变了 ,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3)通过该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 。

3、假如动能和势能之间不能相互转化,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试列举三个合理的场景。

(1)

(2)

(3)

3.学习了机械效率知识后,全班同学对“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

的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C.跟斜面的长度有关;

D.跟物体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

图6

表反映

了他的探究过程。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小数位参照表中相关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⑶分析表格中的1和3 实验数据还可推知: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越___________

(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4)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

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

(5)若要验证猜想D ,应控制斜面的长、斜面的倾斜程度和_______________不改变。

五、简答题(5分)

1、用绳子把一个铁锁悬挂起来.把铁锁拉到刚好贴着自己的鼻子,稳定后松手,头不动(如图7),铁锁由开始位置a 沿弧线ac 向另一侧的最高点c 运动,然后再从c 往回运动.

(l )从a 点到最低点b 点的过程中,铁锁的动能、重力势能如何变化?

(2)从能的转化和守恒角度分析铁锁摆回时能否碰到鼻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