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隈研吾的“竹屋”

隈研吾的“竹屋”

隈研吾的“竹屋”
隈研吾的“竹屋”

隈研吾“竹屋”

常言道,旁观者清。也许建筑也是一样。外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理解真的就比中国建筑师更透彻吗?近年来不少外国建筑师在国内做了不少设计,但真正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又有多少呢?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是否能够从内涵和神韵上给我们一些启示,目前可能还难有定论。

从隈研吾的“竹屋”谈起

作者:尹慧君

摘要:本文从环境美学观,材料运用和空间塑造这三方面入手,结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作品,

浅谈笔者对东方建筑文化精华的感受和理解。

关键词:竹屋东方建筑崇尚自然材料空间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2002年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在当时的建筑界和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哄动,至今还给人留有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古老的长城脚下,知名的建筑师们尽情释放他们的才华和创意,为我们呈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建筑精品,极赋时代感和艺术价值。受亚洲地域性的影响和东方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作品虽然外在表现出前卫的国际化趋势,但内在却又集中而深刻地体现着东方建筑的内涵和神韵,本文就将结合其中“竹屋”这一方案,浅谈笔者对东方建筑文化精华的理解。

“竹屋”的设计者隈研吾先生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水/玻璃”和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并赢得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是最据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座建在狭窄的山岩之上的建筑姿态舒展,与环境浑然一体。建筑师大量运用竹子这一简单而朴质的材料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日本建筑的空间感有机结合,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自古就有崇尚“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凡人工环境,无不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只限于自身的完整、优美,更强调与广阔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包括和周边的自然山水、历史文脉以及已存在的建筑实体相谐调。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的其它国家,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竹屋”的设计中,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首先是学习万里长城的“建筑方法”,即建筑与用地的关系,试图在这个设计中反映出长城所具有的建筑形态和文化内涵。他认为“长城是在保留了复杂的倾斜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延绵不断的连续体”,其本身不是单纯的,个体的,而是融入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的一部分。于是他在未经修造的斜面上,充分地利用地形建造,“将

细长的平面形小心翼翼地放了上去”,使得建筑以一种本质的状态存在于自然中。他还力图使建筑的精度符合建筑场地所固有的“风景的精度”,将建筑“粗矿化”,使建筑与长城以及周边风景的那种粗矿(低精度)达到和谐的统一。整个房子的形态及材料的选择都表现出基地所承载的内在信息,在郁郁葱葱的树木掩映之下,竹格栅有秩序的排列,似隐似现,宁静、淡泊,自然而不造做,象征性地表现了长城“墙”的特质,不但谦虚的融入了自然,还成为自然景观中的亮点,令自然充满灵气。

2. 体现本土价值观的材料运用

这座建筑的外表都用竹子包起来,从屋外到屋内,甚至推拉的门窗和为生间的脸盆都尽可能使用竹子,光线透过竹架照射进来, 与深灰色的石头地面、光洁的落地玻璃窗形成对比, 虚实相生,冷暖相宜。竹子的色彩、质感和纹理被原生态的展现,山风习来, 似乎可以闻到竹子的气息,倍感亲切。

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们就会想到中国。从建筑文化学的角度看,竹子代表了东方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认为“五行之始,盛德在木”,中国和日本的古建筑绝大多数采用木结构,这

不光是应为木材取材方便,加工容易,便于维修,更是由于木的通用性非常强,适用于不同的地貌,抗震性极好。另外,木给人的感觉温、宽容,生生不息,体现了“天地之大德曰生”的崇尚生命的精神追求。竹子是木的一种,除了拥有木的诸多优点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秉性,竹的简洁、向上、清高、质朴一直是文人雅士修身律己的道德标准。在这里,建筑材料的运用超越了世俗追求美观和物化的外在形式,进入一个表达设计者甚至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和思想意境的层面,我想,这也许是东方建筑所区别于西方建筑的精要所在了。

3.用空间孕育文化哲理

竹屋的内部被不同直径的竹子排列而成的竹墙和竹柱分割为各种不同空间。竹墙界定了空间却遮挡不住视线,阳光透过竹子的缝隙射入,虚实相生,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置身其间,四周山色尽现眼前。在这里,划分空间的墙体,起到的作用不是隔断,而更是一种连接,连接内于外,连接人心与自然。一条石板桥越过水面,通往屋子的焦点:一个开放式的庭院,一个用于静坐、思考的茶房。席竹而坐,水绕身行,迎面竹帘垂地,山野风光尽收眼底,风吹衣,禅意朦胧。在此,设计师对“意境美”的追求达到了极致,如此的平静、内敛、精致、关注自然,强调气氛、精神、神韵的特征,拉进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距离,使人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达到了“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从中也传递出“自然本位”,追求人性回归的哲学思想。

“从现代建筑文化学的观点来看,建筑作为社会文化的最庞大的物化形式和空间载体,既是时代特征的综合反映,又是民族文化品格的集中体现。归结到一点,它最终应是建筑所有者思维观念的哲学表达。建筑的本质,可以说是用独特的“住”的建筑语言,表述营造者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哲学观念,以及他们对人生观、宇宙观的把握和理解。”[2]应该说,东方建筑文化对于建筑的哲学定义更明确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

隈研吾的“竹屋”使我对东方建筑文化的基本特色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它创造性的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赋予个人的创作理念和时代精神。不看重表象形式的标新立异,而看重

内涵精神实质的体察,得到物质文化艺术和精神道德修养的双重提升,这正式是我们设计人员今后应该孜孜不倦学习和研究的。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

公共建筑案例分析—苏州博物馆 班级:13建筑学3班姓名:杨林青学号:1310641320 摘要 在公共建筑案例分析中,本文选择了文化类的公共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并通过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加以辅助分析。通过两者做个比较,以便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对建筑设计师;对建筑本身的历史环境关系、法规控制、功能和指标要求、造型构思、空间效果、立面材料风格和细节设计等方面;对建筑的独到之处和自己的体会来逐步进行分析。 关键词:苏州博物馆贝聿铭建筑特点 Abstract I n public building case analysis, this paper chose the culture of new public buildings - suzhou museum. And through the hangzhou academy aided analyses folk art museum. By compare the two,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rticle through to the architect; The relationship of historical environment, regulation control of the building itself, function and index requirements, design conception, space effect, the facade material style and detail design, etc; For building is unique and his own experience to gradually for analysis. Key words: suzhou museum、Pei 、architectural features 目录 一、绪论 二、案例所选建筑 1)苏州博物馆新馆 2)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 三、第一章:设计者的设计理念 1)贝聿铭 2)隈研吾 四、第二章:案例分析 1)历史环境关系 2)法规控制 3)功能和指标要求 4)造型构思 5)空间效果 6)立面材料风格 7)细节设计 五、第三章:建筑的独到之处 1)苏州博物馆新馆 2)杭州美院民艺博物馆 六、第四章:体会和收获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价值

园林设计中的生态价值 1竹子在园林建筑中的生态体现 英国中国史学专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文明”是“竹子文明”。 竹材使用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悠久历史,据考证,竹子从新石器时期 就运用到房屋建筑领域,此后历代封建王朝也因便于取材、坚固耐用 等特点大量运用竹材3。在提倡绿色生态的大社会背景下,具有生长快、成材早、环保等诸多特点的竹材重新引起重视,再次进入人们生活之中。现代园林建筑也逐渐注重竹材的使用,竹子本身具有高强、高韧 等物理特性,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马库斯海因斯多夫为2010年上 海世博会设计的“德中同行之家”,其灵感来源于中国的灯笼。德国 是一个工业极为发达的国家,马库斯将中国传统手工技术和德国工业 技术结合到建筑设计中,坚持可持续的理念,展馆建筑面积330m2,96根8m高的巨龙竹支撑起整座建筑,内部为由竹胶合板制成的梁柱体系 架构,充分展现了“可持续的城市化”的主题。这是中国首次对全竹 材建筑的正式认可。马库斯海因斯多夫说:“在设计中,我想做一种 对比,人服从于自然,自然也服从于人。”他也对选择竹子作为建筑 材料给出了几点原因:“首先,在亚洲,竹材已经被使用了几千年, 但是近些年却几乎从现代建筑生活中消失了;其次,中国是世界上最 大的竹材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三,竹子这一建筑材料完美地体现了本 次世博会的所有主题——环保、可持续、保护资源。”中国被誉为 “竹子王国”,竹子也是地球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使用竹子作为建筑 材料,可节约大量木材。建筑过程中的能耗远小于混凝土和钢材,竹 子优良的弹性,使其可顺外力方向弯曲,抗震能力强,经过防腐处理 的竹材有利于延长建筑寿命。竹子作为建筑材料在中国还是大有前景的。此外,竹子在建筑立面的表现中,虽自然、传统但也不失现代、 典雅。“长城脚下的公社”是中国第一个被“威尼斯双年展”邀请参 展并荣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的建筑作品,其外立面材质选择了通 透的高大落地窗和细竹。竹屋内外选用的是瓜多竹(Guaduaangustifolia),瓜多竹是南美洲重要的竹种4。竹子除高强、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竹屋 “竹屋”是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的作品,于2002年建造完成。这座建筑是建在一条山沟上,充分地利用地形建造,下面一层在山沟的底下,上面一层在山沟的上面。 在材料上面,隈研吾认为它需要具备中国与日本文化中的独特涵养,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们就会想到中国,因此它选择了竹子作为房屋的主要材料。由于竹子的密度与直径,它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空间分割,使得建筑赋予了独特的空间感。 竹子多半用在室内的装饰上,少有人会拿它来做支撑建物的柱子,原因是它在干燥后很容易裂开。可隈研吾认为,若只是把竹子当作与大地断了缘的装饰,那么,竹林里那种与大地成为一体,彼此相互支援,既纤细又强中带着柔韧的物性本质就不见了,也不会感动人的。怎么办?把竹子当模子,然后在裡面灌入混凝土就行了,隈研吾说这灵感来自称为CFT钢管混凝土的新建筑技术。解决了强度问题,还有耐久性问题,竹子除了要在适当的季节砍下才不易腐朽外,砍下之后还要做热处理。在经由一连串的材料实验后才取得成功。 竹屋有6间卧室,二层有2间卧室,带有独立卫生间。纤纤细竹隔出的“茶室”是竹屋的点睛之笔,六面皆竹,透过竹缝可见长城的烽火台。“茶室”有十多平方米,悬于水上,极具禅意。开放式的厨房外,两个客厅互通互连。其中一个客厅坐落在山野间,落地的玻璃窗与窗外的水草树木紧紧相依。客厅的一面墙由鸭绒垫做成,将夏

季酷热和冬季苦寒远远隔在墙外。屋内有两条石板桥,其中之一通往“茶室”,另一条则连接到饭厅和通往下面客房的走廊。 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外景1

外景2

外景3

Kengo Kuma 隈研吾

Kengo Kuma 隈研吾 发布时间: 2013-11-27 17:46:11 单农 隈研吾设计的梼原木桥博物馆(Yusuhara Wooden Bridge Museum,2011),位于日本高知县 日本记者兼导演Hiromoto Oka拍摄的隈研吾纪录片里,隈研吾在游泳,和日本当地民众起舞,3·11日本大地震三个星期后来到石卷……这位享有世界声誉的建筑师就像一位日本平民走在震后的废墟中,看着破碎的瓦砾,震后的一切与其说是混沌,似乎是更加彻底的干净,有用的和无用的,生活的和天然的被清楚地分开。 隈研吾不是稀客,今年夏天题为“隙间——隈研吾2013中国(Between Particles)”的个展让他再次来到中国。就在他回到东京不久,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又接到V&A博物馆敦提分馆的规划批准,预计明年夏天正式开工,韩国济州岛的Jeju Ball作品也在6月刚刚竣工。善于运用轻、弱的材料,有别于日本

安藤忠雄钢筋混凝土理念的隈研吾近年变得炙手可热,“负建筑”和“消失的建筑”的建筑理念更是让他在奢华快销的现代消费社会显得独树一帜。 1954年出生在神奈川县的隈研吾,高中之前的生活近乎田园,没有大城市的快节奏和鳞次栉比的高楼,住的是战前的木结构平房,木头窗框、米纸窗帘,可他一直没发觉这些旧房屋的魅力,直到进入高中开始寄宿,后来又离开日本去国外留学,那些对于老旧建筑的欣赏和怀念才被慢慢唤起。从小痴迷各种与生命相关的事物一再幻想当兽医的隈研吾后来与建筑扯上关系,父亲起了不小的影响。隈研吾的父亲是商人,但对建筑别有钟情,隈研吾多次提到小时候父亲带他去参观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体育馆时的情境,那次经历甚至激发了他当建筑师的想法。这令人俗套地想起《百年孤独》中经典的开头,“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隈研吾的父亲凑巧喜欢收集德国新即物主义建筑师布鲁诺·陶特(Bruno Taut)的作品,其中有个很小的木制烟盒让隈研吾知道了陶特,后来布鲁诺·陶特也成为隈研吾最喜欢的建筑师之一。 在美国留学时,隈研吾看过美国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100处建筑。最初在只见到赖特作品照片时,隈研吾对赖特毫无兴趣,直到亲临其境见到流水别墅,“我被雨水流入房内奇特微妙的细节所触动”。在美国研究生院的那段时间,隈研吾多少已显露与人不同的关注点,当许多学建筑的同学毫无意外地进入柯布西耶的研究室时,隈研吾却走进了研究村落的研究室,研究所那次去撒哈拉沙漠的露营让他至今仍记忆深刻,“年轻时候的旅行和上了年纪之后的旅行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1986年从美国刚回到日本的隈研吾简直如坐针毡,“刚刚回国的时候就像回到温泉中,感觉不舒服还有些恶心。如果我可以在日本以外的地方生活,我不想一直待在一个地方,而是希望可以一直去旅行,我并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这是我理想的生活。”隈研吾说他喜欢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问及最想去哪里建房子,他说还是第三世界国家。 当年刚从美国回到日本的隈研吾将一根罗马式柱子不伦不类地置入M2马自达的项目中,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这次切身的体验也让他清楚知道象征形式可能对环境带来的破坏性。刚回到东京就设计了一个糟糕的作品,隈研吾在日本建筑界变得极为难堪,祸不单行的是正逢日本经济危机,这让当时一度在东京接不到新设计项目的隈研吾只能去日本的一些小镇工作。这是自少年之后又一次长时间接近自然的生活,和当地的工人接触,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因地取材,让那时的隈研吾有了更多的感悟和体验。

隈研吾——竹屋(叶晓路)

隈研吾(KENGO KUMA)——竹屋 一、建筑师概述 1. 生平简介 2. 设计理念 3. 主要作品(代表作欣赏) 二、作品分析 1. 基本信息 2. 场地条件 3. 空间组织分析 4. 局部空间特写 5. 光影处理 6. 材料和技术 7. 设计思想 三、资料收集途径 一、建筑师概述 1、生平简介 隈研吾是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东京大学建筑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担任客座研究员,1987年建立了空间研究所,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除了在东京的办事处,他在巴黎有一个建筑事务所,来发展他在欧洲的建筑业务。 他在日本本地和国际上都获得过很多大奖,也举办过很多的个人作品展览。 自从2001年在庆应义塾大学科学与技术系任教授以来,隈研吾在各种公共机构讲演,同时,隈研吾也致力于写作,已拥有很多部畅销的著作(比如《负建筑》《十宅论》《反目标》等),他不仅仅是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也是日本当代建筑理论的杰出讲演者和作家。 2、设计理念 隈研吾向来所秉持的设计理念──重人文、亲土地、为人着想、和环境互动、与自然调和。 作为20 世纪50 年代出生的日本青年建筑师,隈研吾从他10岁的时候看到丹下建三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设计建造的代代木体育馆开始,隈研吾就有了成为一位建筑师的梦想。直到198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学习亚洲城市设计后回到日本,他都坚信混凝土是建造理智和商业建筑的最佳材料。 而当1990年的时候,隈研吾把自己的设计事务所从东京搬到乡村,让他对混凝土的态度开始发生了转变。那个时候和当地木匠一起工作的经历让隈研吾意识到,木质材料可以建造出既经济实用,又复杂多变的建筑。他开始认为清水混凝土的强势使其他的材料失去了本身的结构、构造作用,只是作为覆盖在混凝土表面的装饰材料存在的,而结构构造

对隈研吾的解读(论文)

隈研吾解读论文 隈研吾是日本著名建筑师,他有一套自己独有的建筑理念,这套理念来自于他特殊的自身经历和长期建筑实践:当后现代主义风潮席卷全国时,隈研吾也成为其中一员,但随着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他成了“建筑罪恶集权化”的始作俑者,从此开始流放式的经历,到偏远小镇参与小工程,此时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思考建筑的本质,他发现从前的自己做了很多意义不大的机械系工作,他说这成为了他日后脱胎换骨的关键。 他的独特理念主要包括“反造型”、“负建筑”,即把自然环境置于首位,削弱建筑的存在,与许多西方理念彻底分道扬镳,大有东方禅宗的趣味。除此之外,对材质的独特偏爱,提倡冷静理智的对待建筑,都是他明显的建筑实践特点,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会一一举案例分析。 隈研吾得到过许多建筑奖项,其中石造建筑奖和 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最能体现出他在设计中对材质的 偏爱和谨慎用心,隈研吾在接受采访时说:“对我来说, 材料从来不是表皮,它不仅和整个空间概念有关,有 时候也和空间结构有关,材料是空间的本质。” 那须的石头美术馆是对石材运用的经典,美术馆 位于日本枥木县那须郡。在此案例中,隈研吾分别运 用将石材布置成条形石质的特殊百叶和在整面石墙中 挖出几个空洞两种方法,在博物馆的广场中制造出一 种特殊的模糊的墙,隈研吾的设计还不仅止于此,他 不停的调整这些“石格栅”的间距,逐步调整出一个 光线优美的空间,将石头这种材质制作的细腻精美, 尽可能将材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中川町马头广茂艺术馆(广重美术馆)则是对木 材运用的经典。隈研吾不希望建筑突出于环境中,于 是,在广重博物馆中,隈研吾想到使用当地的杉木木 材,同时,希望表达出一种透明空间的感觉和产生随 时变化的光线阴影效果,于是他打算在屋顶排布条形 杉木,但在此之前他从未有过使用这种杉木作建筑材 料的经验,在实施中出现许多问题,杉木松软不可做 支撑、易变形、随意设置的缝隙容易被落叶遮住等, 最后,通过钢材与木材的结合,加上仔细考量衫木条 的间距,制作出一种光线错变,细腻隐秘的木材建筑。 其实,隈研吾建筑对材质的偏爱,就是他“反造型”理论的一种实践,他的“反造型”,首先就是从“反混凝土”开始,隈研吾说:“混凝土盒子这种封闭的形式让我的身体感到难受,困在这样的盒子里,呼吸不畅,身体拘束,就连体温好像被吸走了似的。”他强调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对这一点,上述的两个美术馆就是很好的案例说明,他试图以材质的改变向二十世纪的现代建筑,也是向曾经的自己说“不”,沉默安然地走回自然之中。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表现了隈研吾对建筑回归自然的精神,其中各种细节的调整可以看出他的精益求精。首先,竹屋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由竹子围成并有浅水穿透,而

隈研吾竹屋介绍

地理位置 北京市八达岭高速路水关长城出口 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坐落在长城脚下的8平方公里的美丽山谷,距北京国际首都国际机场1小时车程,距青龙桥火车站20公里,距离北京市中心50分钟车程。公社直通八达岭高速路,方便快捷。距离八达岭机场(可提供私人飞机的升降)仅为15分钟的车程。 历史 长城脚下的公社凯宾斯基饭店是由12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2002年长城脚下的公社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SOHO中国联席总裁张欣作为这个项目的策划人和投资人“因其大胆的创新精神,积极推动12名亚洲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极富当代精神的私人住宅”而一举荣获威尼斯双年展“建筑艺术推动大奖”,同时,长城脚下的公社参展模型也被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这是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的第一件来自中国的永久性收藏艺术作品。公社作为一家建筑博物馆和特色酒店于2002年10月向公众开放,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20万人慕名前来参观。 竹屋(716㎡) 被冠以“必看”之名的“竹屋”由日本设计师隈研吾设计。外立面由巨大落地玻璃和纤纤细竹构成,日出日落,日光从不同的角度入射室内,经过竹林与玻璃的几次反射,将日光表现成“万丈光芒”,好似佛光普照。春夏秋冬,太阳入射角不同,加上雪景、冰景的变化,四季又形成不同的光影景观。专门隔出的“茶室”有十多平方米,六面皆竹,悬于水上,透过竹缝可见长城的烽火台,极富禅意。

室内:虽然竹屋里的家具与设备足够现代,但是无论从哪一处细节都能感受到一缕淡淡的禅意。比如屋内的石板桥、非常日式风格的盆栽甚至是卧室里散放的蒲团。 意境:我不掩饰自己对竹屋的喜爱,尤其是那间由悬垂的竹子搭建的茶室,十多平方米的茶室就仿佛漂在水上,光线就是它的层次,它的灯光。只随着太阳而发生魔术般的变幻。不是那种隔开一切的严实的水泥墙,只是一排排能够透视外界的竹竿,似隔非隔、似断非断。红尘千丈里,觅此一佳处,你自然不愁一杯清郁的苦茶,就能助你淡定了,忘记来处与去处。 “社员”须知:共有6间卧室,二层有2间卧室,都带有独立卫生间。开放式厨房。一层的洗手间装修很有特色。 竹屋建筑师:隈研吾(日本) 设计理念 碧绿幽静的山野中,如果没有一幢竹子搭建的小楼,便失了一些灵气。竹屋似乎为了弥补这个缺憾而应声而出,但又好像是先有了竹屋,其他的别墅都是来作配角的。 隈研吾是当今日本建筑师领军人物,其作品的独特性在于他善于利用环境特征来创作,并随着环境特征的变化而变换建筑形态,正如他在中国最广为人知的作品“长城下的公社·竹屋”,及其代表作三得利美术馆、莲屋、“水/玻璃”等。这些作品并非只是一个个静态的呈现,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隈研吾对于建筑的深层思考与其建筑理念的嬗变——已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更侧重于建筑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隈研吾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进行建筑设计,这对他来说是一项重大的转变。他说,中国拥有数目惊人的多元状态。在这里,不仅多元文化、历史以及传统并存,自然环境的多元化也同样让人惊奇。中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力量,想要超越自身的多元性,这种力量在日本是没有的。可以说,隈研吾在中国的建筑项目不但丰富了自身的建筑实践和理论,也为中国建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是从长城的礼俗中学习,我们时常受长城从未是孤立物体

竹屋:隈研吾(日本建筑师)

長城腳下的公社──竹屋 座落地點:北京,中國 建築設計:隈研吾(日本建筑师) 完工時間:2002 2002年建造完成,由中國地產大亨潘石屹、張欣夫婦推動策劃的「長城腳下的公社」,在媒體的多方報導下,如今已是家喻戶曉的當代建築藝術作品了。而該十二件作品中,最受大眾好評的就屬本文所要介紹的「竹屋」。「竹屋」是由日本建築師隈研吾所設計,根據劉育東教授預測,隈研吾極可能是繼安藤忠雄及伊東豐雄之後,下一位日本的國際級建築大師! 「竹屋」設計有兩個主要考量重點,一是與土地結合,二是精度調整。就與土地結合的部分,在堪察了基地周遭環境後,隈研吾嚐試將長城特有的「就地構築」方式運用到此設計中,他保留了坡地凹凸不平的地面,小心翼翼的將分段的細長平面依地面高低置放上去,形成一個完整的連續體。隈研吾認為,與土地結合是好建築不可或缺的條件,而所謂的結合並不是將基地整平後再讓建築孤立其中,而是有美國建築大師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作品那般「從土地上長出來」 的感覺。

其次是精度調整,根據隈研吾的看法,精度調整是「建築方法」的一個核心問題;座落在都市裡和在山裡頭的建築面對的是不同精度的環境。山裡頭,層層疊疊的山巒,不規則蔓延的樹叢,自然扭轉的枝幹,崎嶇不平的小徑,這是屬於低精度的大自然環境。而在都市裡,寬廣筆直的道路,聳入雲霄的摩天大樓,閃閃發亮的精品櫥窗,這些都屬於高精度的人造環境。 在隈研吾看來,長城周邊風景的那種粗獷(低精度)非常有魅力,他不希望因房子的興建而破壞這種魅力,相反的,他以周遭環境的精度為基準,將建築粗獷化,從而使兩者達到和諧統一。至於材料部分,隈研吾發現在中國常被用來搭成鷹架的竹子,其粗獷程度(低精度)非常適合做為該建築的主要材料,因而有了 「竹屋」的構想。 「竹屋」內部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那座由竹子所圍成,有淺水環繞以及穿透的視野,充滿禪意、光影多變的「茶室」。竹子、石板、水和陽光等自然材料和元素,在隈研吾純淨的空間設計手法下,被轉化成一個洗濯心靈的場所,身處其中,不只讓人感覺舒適,思緒也會漸漸平緩下來。 「竹屋」是截至目前為止,隈研吾最滿意的三件作品之一(另兩件為「碼頭町廣重美術館」和「水∕玻璃」)。因為在這個設計裡,他可以將向來所秉持的設計理念──重人文、親土地、為人著想、和環境互動、與自然調和等充分發揮出來,而這些理念也是他認為的21世紀的建築該走的方向!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与他的“负建筑”

干脆我们来尝试一下把一块石头放在现实的路上,认真思考一下如何放置这块石头,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我有一种冲动想把这种行为叫做建筑设计。——隈研吾 隈研吾与他的“负建筑” 隈研吾(Kengo Kuma),日本建筑大师,1954年生于神奈川县,1979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取得建筑硕士学位。1990年,隈研吾在东京青山创立了隈研吾建筑师事务所。曾获日本、意大利、芬兰等国之建筑奖。建筑作品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在业界被称为“负建筑”、“隈研吾流”。 提起日本建筑师,也许很多人会想起伊东丰雄,安藤忠雄和妹岛和世等等,但是有一个设计师,一如他的作品一样内敛,充满禅意。他就是隈研吾——一位很“日本”的建筑师,他被日本建筑界视为“新弥生派”的代表。隈研吾与他的“负建筑”,在一片混凝土的建筑中犹如一阵清新的微风,宁静。 从“M2”到“负建筑” 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最开始的隈研吾,并不是现在这样的。我们很难想象,M2大楼竟然是出自这位简朴风格的建筑师之手。M2大楼位于东京的东京世田谷区,在1992年完工。一根古希腊式的巨大柱子耸立中央,俨然一派古典建筑废墟的风格,这个大胆的设计在当时也备受争议。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尚未破灭的亢奋期,到处都在追求新奇特异的建筑。但当泡沫经济分崩离析时,M2成为殡葬厂,他自此被“逐出”东京建筑圈长达10年。在这段“空白期”,隈研吾开始接手高知,爱媛这些小城市的工程。这些城市不尽相同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现状让他首次考虑建筑的适用性和生态型,就是在这个时期,隈研吾独特的理论和风格就形成了。

M2大楼 在1994年到2000年期间,隈研吾所设计的这些地方工程屡获日本各大建筑设计类奖项,2001年“石博物馆”获得了意大利颁发的国际石造建筑奖,次年获得由芬兰颁发的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这些国际奖项为他赢回声誉,隈研吾得以重新开展东京的工作。 这次的转型,隈研吾带来了“负建筑”。以“弱”求胜。何为弱,何为强?何为正,何为负?在隈研吾看来,负建筑和弱建筑绝对不是失败的建筑,而是人类真正需要的建筑。 “我们的欲望希望我们把建筑物从周围环境中分割出来,我们忘记了建筑的本意是让我们容身,让我们居住得更舒服,而一味地将建筑当成…物?,在其身上画满了各种符号,直至将我们自身淹没。”他说,“也许,看似很弱的负建筑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负建筑和反造型 “建筑自身存在的形体是可耻的。我想让建筑的轮廓暧昧化,也就是说,让建筑物消失。”隈研吾如此说。从《十宅论》到《新建筑入门》,到《反造型》,到《负建筑》,他的建筑理念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和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念背道而驰,凝结了他理念的“负建筑”和“反造型”两个词不胫而走,成为流行语。

案例分析HouseN

藤本壮介HouseN案例分析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成绩: 2016年5月 目录

设计师简介 成长经历: 藤本壮介是日本新生代最有才华的建筑师之一。他在2000年创建了藤本壮介建筑师事务所,团队由15位建筑师、设计师、工艺师和研究员组成,同时担任京都大学、东京理科大学、昭和女子大学的客座讲师。曾获得《建筑评论》大奖,2008日本建筑家协会大奖,2008巴塞罗那世界建筑节一等奖,2009年《Wallpaper》奖。藤本壮介经常用“原始”形容他的作品。他把建筑实践看成是探索世界和人道的一种方式。 设计理念: 在上大学之初,藤本原先更想成为爱因斯坦般的物理学者。由于爱因斯坦对于时间与空间有着异于常人的解读,也曾提到过空间与密度随着速度与时间因素而扭曲变形的论述,因此这份对于空间的特殊解读方式让藤本为之深深着迷。虽然藤本后来转为专攻建筑,不过这份深受物理学影响所产生的(空间思维)却早就已经体质化在藤本的身上。 另一个对藤本影响深远的是与东京这个高度复杂的复合性都市的接触。相对于藤本故乡北海道那片宽阔的大地,东京这个复杂纠葛

的现实环境带给藤本决定性的震撼,同时也让他发觉都市所这个复杂体系中的无穷魅力。例如藤本在东京的住处周遭盖了一大堆房子,让来自北海道大自然当中的他感到无比新鲜,并觉得舒适而饶富趣味。这样的人工环境仿佛就像是自然形成的模样。[2] 创作关键词: 在人造环境与大自然的空间缩与放的实际体验当中给予藤本许 多启示,特别是对于(复杂体系)之逻辑的领悟。藤本指出(空间就是一种关系性),而空间/建筑也可以看做是依循着局部的规则与秩序所(长)出来的结果。 建筑基本情况 建筑的钢筋混凝土基地面积:㎡建筑面积:㎡设计时间:2006-2007施工时间:2007-2008 “HouseN位于日本大分市的一个传统居民小区,该建筑有三层墙体,外层将整个别墅和花园包裹其中,为了不影响花园的光照,墙体所有的面都开着大大的窗户,在降低街外日常生活的喧嚣之外,还不会跟外界产生隔阂。中层其实就是一个过道,也可以说是过渡空间。最里层就是主人生活所需的室内功能区域了。另外,无论是从室内室外透过无规则的窗户欣赏这个建筑,花园中简单的植物装饰,都有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清新又富有活力。 建筑分析 表象

畏研吾 知美术馆分析

以下是对“知美术馆”的图解分析: 1.内部空间与流线关系 参观流线 二层景观水池

流线与空间关系小结:整体处理手法以踏步、折线形坡道串联各功能空间为主,同时植入中庭、半透明室外景观,跟他设计的中国美院美术馆以及其他“竹屋”手法相同,内部空间步移景异,富有趣味性,深得东方江南园林精髓,将园林的处理手法融入建筑空间设计,同时流线清晰,功能关系明确,但进入二三层的需由负一层原路返回才能进入,流线设计不够流畅,此为此方案比较失败的地方。美术馆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目测展厅面积不超过1/3,且大部分展厅面积位于负一层,作为美术馆真实目的性空间反而让人身处地下,带给人一种不是很愿意长时间驻留的感觉,而景观良好的一层为入口交通空间和咖啡厅,二层为纯体验性空间,顶层除去坡道后仅剩一个小展厅,使得人们对于建筑本身的体验感远大于展览本身,建筑本身不仅作为一个容器,也展览着自己。但笔者认为这种以排挤目的性空间的方式强调建筑体验感,用力过猛,反而使得建筑失去了作为一个服务性的目的的核心价值所在。 2.形体处理与细部构造 朝外的立面由外表皮包裹的盒子式处理为主,由一层的入口、展厅、咖啡厅形成一个盒子,三层展厅及坡道形成一盒子,二层退后的玻璃幕墙形成连接两个盒子间虚化的阴影区。朝内的立面由外表皮包裹二三层形体,底层退后,形成玻璃幕墙阴影区,如果从某个角度同时看到两个立面,整个建筑外立面与形体关系看上去是错位的,处理得比较随意,缺乏逻辑,靠草坡部分的外表皮又做了一个双曲面,像鱼尾裙摆一样藏在建筑头部,使得整体以折线构成为主的建筑显得十分怪异,且双曲面的外表皮对室内空间也没有任何意义。 建筑外墙由大面积玻璃以及少部分实墙组成,由外表皮与建筑围合结构之间的距离构成斑驳交错的光影,与波光粼粼的水面一起投影在透明的玻璃幕墙和室内廊道上,与参观流线

隈研吾 负建筑 简介

隈研吾,1954年出生,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都市设计中心代表,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在建筑界被誉为“新弥生派”的代表人物,其设计有着日本艺术品般朴素优雅的形式美。他曾受邀参加了“长城脚下的公社”项目,设计了竹屋。 一.书名解释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新作《负建筑》,一经出版,就在业内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时间《负建筑》成为建筑设计领域里的畅销书目。《负建筑》也是隈研吾的代表作。可能大家会对这样的一个名字感到奇怪,负建筑是一种什么样的建筑? “负建筑”,顾名思义就是“胜建筑”的反义词。建筑作为凸出来的超大物体,它打破了自然物理结构,一定程度破坏了生态平衡,割裂了与自然界的天然联系,与文化出现差异性。高大的建筑,往往浪费资源巨大,加上,建筑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性,赋予了人类对征服自然的心理。所以建筑,总是以“胜”的姿态的出现。而负建筑,则表现的是,安静、与自然融为一体、还原建筑本身的建筑。是与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建筑。该书的序言将负建筑,理解为适宜的建筑,我认为解释为“和谐的建筑”,或许更贴切一点。这就是本书书名的定义。 二、内容介绍 《负建筑》一书是隈研吾在1995年以后发表的文章的文集。 在第一节《分割、批判、形式》里,主要讲解了建筑存在,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形式? 1.在隈研吾看来,建筑令人生厌主要有三点理由: 一是体积庞大,越建越大,越大越障眼,也越受到人们的厌恶。 二是对物资消耗巨大,地球资源有限,并开始枯竭,对资源浪费巨大的建筑没有理由不受到人们的厌恶。 三是不可逆转性——一旦完工就不可能轻易拆除。建筑的长寿,与人的生命相比,似乎是在嘲笑人类短暂的生命,由此可见,建筑物这种时刻张扬的不可逆转性实在令人生厌。 但反过来,由于以上三点,又是建筑长处,与其他事物相比,强者的建筑毕竟显的稀少,因此又能得到宽容。 2.论述经济、政策对房屋建设的影响。从分析了欧洲的公共集体住宅和美国住房贷款抵

隈研吾的“竹屋”

隈研吾“竹屋” 常言道,旁观者清。也许建筑也是一样。外国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传统的理解真的就比中国建筑师更透彻吗?近年来不少外国建筑师在国内做了不少设计,但真正能够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又有多少呢?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但是否能够从内涵和神韵上给我们一些启示,目前可能还难有定论。 从隈研吾的“竹屋”谈起 作者:尹慧君 摘要:本文从环境美学观,材料运用和空间塑造这三方面入手,结合隈研吾设计的“竹屋”作品, 浅谈笔者对东方建筑文化精华的感受和理解。 关键词:竹屋东方建筑崇尚自然材料空间 “长城脚下的公社”是由12名亚洲杰出的年轻建筑师设计建造的私人收藏的当代建筑艺术作品。2002年应邀在威尼斯双年展第八届国际建筑展上展出,在当时的建筑界和地产界引起了不小的哄动,至今还给人留有深刻的影响。在中国古老的长城脚下,知名的建筑师们尽情释放他们的才华和创意,为我们呈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建筑精品,极赋时代感和艺术价值。受亚洲地域性的影响和东方文化的熏陶,他们的作品虽然外在表现出前卫的国际化趋势,但内在却又集中而深刻地体现着东方建筑的内涵和神韵,本文就将结合其中“竹屋”这一方案,浅谈笔者对东方建筑文化精华的理解。 “竹屋”的设计者隈研吾先生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90年创办隈研吾建筑事务所,近期主要作品有马头町広重美术馆、那须石头博物馆、“水/玻璃”和1995年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等,并赢得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长城脚下公社——“竹屋”是最据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座建在狭窄的山岩之上的建筑姿态舒展,与环境浑然一体。建筑师大量运用竹子这一简单而朴质的材料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日本建筑的空间感有机结合,体现了东方文明的精神气质和艺术风格,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自古就有崇尚“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凡人工环境,无不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对建筑的要求也不只限于自身的完整、优美,更强调与广阔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包括和周边的自然山水、历史文脉以及已存在的建筑实体相谐调。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的其它国家,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竹屋”的设计中,设计师的设计理念首先是学习万里长城的“建筑方法”,即建筑与用地的关系,试图在这个设计中反映出长城所具有的建筑形态和文化内涵。他认为“长城是在保留了复杂的倾斜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延绵不断的连续体”,其本身不是单纯的,个体的,而是融入自然环境中的,自然的一部分。于是他在未经修造的斜面上,充分地利用地形建造,“将

论-浅析隈研吾及其石材美术馆

浅析隈研吾及其石材美术馆 陈天泽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天津300074) 摘要:本文描述了隈研吾的生平及其“负建筑”设计思想,浅析“负建筑”设计策略在石材美术馆中的应用。进而阐述隈研吾如何建造消隐的、与环境统一的建筑,并用“负建筑”思想对当代建筑进行反思。 关键词:隈研吾;负建筑;石材美术馆;建构;场所精神 前言 隈研吾是日本著名建筑师,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1990年设立隈研吾建筑事务所,其是日本建筑界“新弥生派”的代表。 隈研吾小时候生活在传统木结构平房里,十分破旧昏暗,屋内的土墙快倒塌了;当他看到别人家盖新房子都是宽敞明亮的混凝土结构时,便开始思考“什么是家?”。在东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候,隈研吾展开了对日本村落的调研,以“居住集合与植被”为主题,研究“家”与人、植被、周围环境的关系。 1隈研吾的设计思想 1.1 “负建筑”理论 80年代末期,隈研吾创作的K y o d oG r a t i n g、M2等建筑带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色彩,试图用无秩序的方式消除建筑的存在感,但建筑本身仍是混凝土框架建筑。在1993年建造的龟老山展望台开始出现了转变,1995年的水/玻璃可以看出隈研吾开始以透明性为主题,将建筑与环境相联系。2003年的石材美术馆可以说是隈研吾建筑风格的成型之作。之后的作品还包括竹屋—长城脚下公社、上海Z58、浅草文化旅游信息中心、成都新津志博物馆等。正是基于以上的建筑探索,隈研吾出版了《十宅论》、《负建筑》等著作。提出了“负建筑”理论- “不刻意追求象征意义,不刻意追求视觉需要,不刻意追求满足占有欲,而是俯伏于地面之上,承受各种外力的同时又不失明快”。“负建筑”要求将环境放在首要位置,建筑则是配角,同时要表现出传统建筑的温情和柔美之性。书中不只从建筑层面,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混凝土导致的人与建筑、人与自然关系的割裂。隈研吾认为建筑不应是与环境对立的存在。 “负建筑”理论使隈研吾的作品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混凝土空间;青木淳、妹岛和世的丰富空间表皮。隈研吾的建筑是集结构、构造、装饰材料于一体的。利用材料的粒子化,创造丰富的间隙与空洞,最终实现建筑的消隐,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不得不承认,隈研吾是有深刻“入世”思想的建筑师,他能够准确把握时代的特征,但不跟随“时代的风格”,营造自己的建筑价值观,并用建筑去治疗社会顽疾、修复割裂的关系。 1.2 “负建筑”的设计策略 1.2.1材料的粒子化 “在我画建筑草图时,我会创造一个跟将来要住在里面的人有关的故事。我想象着他或她置身于建筑中的心情,也想着材料的问题,想象着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想象着材料如何影响心情与想法。这就像是人在决定冬天或夏天该穿什么衣服一样。自然的材料可以创造出心情的平和,建筑也是这样”。 隈研吾认为混凝土抹杀了建筑材料的表现力和存在感,割裂了人与建筑、环境的关系。人们为了建筑物看起来“亲切”,而将自然材料作为装饰手段,但是建筑结构和装饰材料本应该是一体的。在隈研吾看来,粒子的确切寓意就好比水粒子与彩虹的关系- “水粒子在阳光下映射出彩虹”。因此,隈研吾将自然材料从装饰物中解脱出来,使之转化为粒子,粒子聚集起来生成建筑主体。 1.2.2孔洞与间隙 粒子之间的组合并非紧密粘合,而是有组织的预留出孔洞,使光、风、声音可以自由的穿过粒子之间的孔洞。正如无数水粒子形成的彩虹一样,孔洞使粒子建筑的质量消失了。孔洞是较小的存在,当应用于现代城市密度及人类生活的尺度时,无数孔洞集中起来就成为了“较大的”间隙。间隙是带有东方神韵的设计手法,类似于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带有独特的东方魅力。正如他所说: “过去那个混凝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面临的是新世代”。 可以说,隈研吾作品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建筑物的孔洞与间隙。 1.2.3消隐让建筑与环境统一 “对我来说,理想的建筑不会让人感觉到它的存在,而只会感受到大自然。我的梦想是创造出完全不同的设计视野,建筑与景观的确是不同领域,但我想把他们合二为一”。 自然的材料形成粒子,粒子之间留有孔洞与空隙,整个建筑虚虚实实十分暧昧,仿佛消隐在环境之中。这就是隈研吾希望达到的建筑与环境统一的境界。材料、粒子、孔洞、间隙将建筑与环境融合为一体,环境作为场是主体的存在;建筑视为物,表现出轻盈明快的形象。 2隈研吾设计思想在石材美术馆中的体现 2.1石材美术馆 2.1.1特殊的委托人与特殊的基地状态 委托人白井先生是日本枥木县那须町的石材店老板,主要做“芦野石”的加工、销售生意。其买下了当地一片土地,土地上包含三座日本大正时期(1912-1926)遗留下来的用芦野石垒砌而成的破旧米仓。白井先生委托隈研吾扩建这三座米仓,希望能对它稍加改造,用来展示芦野石工艺品。白井先生充当了甲方、材料提供商、施工方三重角色。隈研吾希望能避免混凝土、钢材、玻璃这种不“自然”的材料,全部用石材去建造房屋。 2.1.2方案介绍 隈研吾将石材美术馆的设计概念形容为“引进走廊的基础上对荒废空间的复兴”。他十分欣喜的发现3座米仓之间的间隙是让人善心悦目、意趣盎然的空间。因此采用“以间隙为主、建筑为辅”的设计手段,将建筑体量打散、缩小,将新建建筑沿着“间隙”布置,并在间隙中引入水,水面上的通道与新旧建筑间的通道相互连通,形成一个“连贯的回廊”。回廊由两种“透明石壁”组成,一种是展览区承重的“透明的多空型砌筑结构”,另一种是图书馆区域的“石格栅”。两种不同的石材处理方式使天然的芦野石转化为“粒子”,光和风经石头砌体与石格栅之间的孔洞进入室内,使建筑消隐在3座古老米仓之间。 2.2 “负建筑”设计策略在石材美术馆中的体现 (下转第22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