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2021年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2021年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2021年区域规划概论重点

区域规划

欧阳光明(2021.03.07)

ppt整理

第一章绪论1、专业学习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城市总规、城市生态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等……

2、专业学习领域的拓展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圈层模式(美国)

——原美国波士顿大学华昌宜教授

3、对城市发展的深层次思考

二、研究对象

1、区域(广义、狭义)——区域经济——区域规划

区域发展问题

2、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

3、区域研究

一般科学研究:

5—15世纪中古代(中世纪)——混沌

2014-10-23

16—19世纪近代——分门别类研究机械论思想

20世纪现代——系统论思想

现代区域研究的特征

■多系统特征■综合性特征■空间性特征

19世纪霍华德田园城市

(开始从区域的角度思考城市的发展问题)

1898年霍华德根据英国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城市通病:空气污染、交通拥挤、城市臃肿等,提出了塑造城乡结合,相对自给自足的城乡型的城镇模式,围绕大城市发展形成一系列新城镇。

评论:霍华德希望通过在大城市周围建设一系列规模较小的城市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问题。

1933年《雅典宪章》功能分区的思想

《雅典宪章》提出了城市规划应当处理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的功能关系。

评论:在《雅典宪章》的影响下,现代城市规划沿着理性功能主义的方向发展,这是60年代以前城市规划发展的主流。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区域的整体性

《马丘比丘宪章》主要论点是:应把城市扩大到区域去认识去研究,要保护人类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开发;城市不能强调严格的分区,而要努力消除污染和干扰;特别要注意保护环境和生态;要重视历史文化和特色地区等等。

三、研究目的

在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基础上,在城市规划中树立区域的观点、经济的观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

在城市规划中熟练地运用区域的思想。

四、研究方法

一般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知识背景

对城市的认识现象:城市建设——构成要素

内在动力机制

专业要求:认识城市发展的深层次原因(规划就是在城市发展规律认识基础上的对策)

六、课程结构

●绪论

●区域和城市

●区域规划基础理论体系

●区域经济

●区域规划的基本内容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经济区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区域规划的编制

三大板块●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概论

区域、区域经济与区域规划

●基本理论区域规划基础理论

●理论应用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区域

城市经济区

规划实例

第二章区域和城市

一、区域

1、区域的概念

政治学: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地理学: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整个地球由无数区域组成。

惠特尔西(D.Whittlesey):

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

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组合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类型的系统性

◎区域层次的系统性

◎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

3、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地貌区、土壤区……

?社会经济区域:行政区、综合经济区、部门经济区……

?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等的不同,可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单一特征的区域

◎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根据区域内部各组成部中间在特征上存在的相关性

◎均质区——根据内部的一致性和外部的差异性

◎枢纽区——取决于内部结构或组织的协调

二、城市与区域

1、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2、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的中心,它的作用是与其影响所及的地域范围联系在一起的。

?城市的职能——经济、政治、文化等职能;

?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是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经济职能)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

3、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发展条件的制约。

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确定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明确城市今后应着重发展和限制的,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预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

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或其他各相关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根据各地区的地理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类城镇的性质与规模等进行具体的论证应采取何种布局形态。

第三章区域规划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区域资源差异与分工协作理论

一、古典学派理论

●绝对利益说

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核心内容: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的绝对低。

●相对利益说

大卫·李嘉图: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核心内容:两个国家中的一个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各种产品,两国之间的地域分工和贸易也会使双方均为有利。

二、现代学派理论

●资源禀赋说

俄林:代表作《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古典区位理论中设定的除土地不能自由流动外,其余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均可流动。但若土地、劳动力、资本均不能自由流动,则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会发生变化,原有的均衡被打破,会建立起新的均衡。

核心内容: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相对价格差异——商品相对价格差异——绝对价格差异——区际和国际贸易

根据商品所含生产要素程度种类不同: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区际贸易的流向以要素禀赋的密集度为重心,向稀缺要素地区倾斜,由此形成最佳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

●现代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发展

◎偏好相似理论

◎剩余的出路

◎中心—外围理论

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的关联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及其应用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

一个产业的出现,可能给其他产业活动产生不同效应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并把这种产业间的关联,划分为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前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其产品能作为其他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后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的其他产业产品的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

●区域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的应用

◎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指产业发展方面、区域间或区域内部各地区间基本保持同步与平衡发展。强调产业间的关联互补作用,主张在区域间或区域内平衡部署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

发展存在的问题,强调不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和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增长是不可能的。

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发展。因此,在不同时期要选择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步扩展

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地区资源的特点,围绕一个或若干个具有区际意义的专业化部门或企业,发展起与其配套协作或有其他技术、经济联系的工业部门以及必要的区域性公用工程,共同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生产有机体,各部门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以实现对地区资源的做大可能的开发和最大效益的综合利用。

第三节产业空间布局的古典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研究人类社会不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规律的一系列理论的统称。

含义:经济活动

空间组织

优化

一、农业区位理论

1、代表人物:杜能

2、代表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1826年)

3、研究的背景:

19世纪初,德国农业面临由庄园式向自由式转变。实质上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

4、提出的问题:

耕作业和畜牧业土地利用以及同市场的关系

5、杜能的实验研究:

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

1810年,杜能对农业分布的合理性进行的的实验研究

6、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单中心城市(在平原上)与周围农业地带组成一个孤立地区,该区气候、土壤肥力等均一致,外围只有荒原。——孤立国

●“孤立国”无河川、运河,马车是唯一的运输手段。

●中心城市是唯一的市场。

●市场(获取最高的纯收益)是农业生产的唯一动力,农民据此调整生产品种。

●运输费同运量、距离呈正比,运费由农业生产者承担。

●市场价格、工资、资本利息不变。

7、经济指标

销售价格决定于品种、经营方式和市场的需求;

销售成本=生产成本+运费

利润(区位地租)与运距呈反比。

8、“杜能环”(由城市中心向外)

农业区位理论为区位理论中两个重要规律——距离衰减法则、空间相互作用原理的出现作准备。

·吉伯斯的同心圆模式

·阿隆索的竞租理论(Bid-Rent Function)

·温哥的居住区位选择

二、工业区位理论

1、背景

19世纪中叶,西欧资本主义的大生产空前发展,基础性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区位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2、研究目的

工业企业根据什么原则被吸引到某特定场所,从而获得最大利益。获得最大利益的场所就是最佳区位。

3、韦伯——创建现代工业区位理论基础(最低成本学派)

●最佳区位因子:运输成本、劳动成本、集聚——最小运费点的三个指向

●著作

◎《工业区位理论:论工业区位》1909年,纯理论探讨

◎《工业区位理论:区位的一般及资本主义的理论》1914年,结合实际的研究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假设

◎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只讨论经济因素,假定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相同。

◎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

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运输费用与里程和载重呈正比,运输方式为火车。

●核心思想:区位因子的合理组合,使企业成本和运费最低。

●韦伯确定合理工业区位的工作过程:

◎根据运输指向,确定运费最小点。

◎根据劳动指向,修改上述结果。

◎根据集聚(集中或分散)指向,作第二次修正。

三、中心地理论

●代表人物: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

●中心地理论《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33年)

1、假设条件

● 地域是一个均一的平原,避开了自然地形、人工障碍等的影响● 地域上的经济活动可在各个方向上移动

● 居民及购买力是连续、划一的分布

● 消费者根据最短距离原则在空间上活动

2、服务半径和市场区

3、市场的等级序列和网点的门槛人口

● 等级高的市场(城市)功能全,数量少

● 等级低的市场(城市)功能少,数量多

● 高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覆盖了低等级的市场(城市)的功能。

4、市场网络的三种基本类型

● 市场原则:从商品和服务供应范围最大角度出发,适用于联系方便的发达地区和城市内部。

● 交通原则:按主、次中心之间最短距离而定出的中心体系,适用于有重要交通线通过或新开发地区。

● 行政原则:一个主中心能控制周围六个亚中心,每个亚中心又可控制六个次中心。这是行政管理要求的结果。适用于自给自足的地区。

第四节空间集聚理论与现代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一、空间集聚理论

·集聚经济在现代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能产生巨大的效益。

·只有采取规模集聚的区域空间结构形式,才能有效地组织高效率的社会化大产生和满足现代化、社会化的城市生活要求。

二、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城市本身的发展规律及空间结构组织规律(现代城市总体布局) ·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吸聚模式(区域城市化布局)

·区域内各个城市相互联结的城市网络结构形态(区域城镇体系布局)

1、城市发展规模及空间结构组织理论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城市区位级差地租理论

2、空间吸聚理论

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空间吸聚包括:资金、人才、原材料、劳动

力等,其中以劳动力的空间吸聚现象最为突出。

推拉因模式

控制性系统模式

·农村控制性系统:农村各种组织、家庭、家族……

·城市控制性系统:职业、住房……

3、城市网络结构形态理论

序列分布法则:城市按人口规模呈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有规律的序列分布法则

首位城市法则:一个国家(区域)的首位城市(即规模最大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得多

首位度:S=P1/P2

四城市首位度:S=P1/(P2+P3+P4)

4、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和类型分异理论

● 区域空间结构演变阶段理论

·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

·由极核扩散发展阶段

·高水平的均衡阶段

●点轴开发理论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把国民经济看做由点、轴组成的空间组织形式,即“点”和“轴”两个要素结合在同一空间。点即增长极,轴线即交通干线。

·点轴开发理论的中心思想

随着连接各中心地理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的建立,形成有利的区位,方便人口的流动,降低运输费用,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新的交通干线对产业和劳动力产生新的吸引力,形成有利的投资环境,使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而形成新的增长极。这种对地区开发具有促进作用,形成区域开发纽带和经济运作通道功能的交通干线被称为生长轴。

·点轴开发模式的基本思路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选择若干资源较好的具有开发潜力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增长极),确定其发展方向和功能。

确定中心城镇(增长极)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首先集中力量重点开发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增长极)和发展轴,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步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镇。

●网络开发理论

在经济布局框架已形成,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系统。

·网络开发系统应具有下列要素:

“节点”——增长极的各类中心城镇;

“域面”——沿轴线两侧“节点”吸引的范围;

“网络”——由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组成。

网络开发是点轴系统的延伸,提高区域各节点间、各域面之间,特

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同时,通过网络的外延,加强与区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或者将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将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调度组合。

第五节空间扩散理论和现代区域相互作用理论

一、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

空间扩散和区域相互作用理论早期发展主要集中在“如何确定扩散影响空间可达性的空间引力理论和潜力理论”

1931年,赖利(美国):断裂点理论(break-point)

二、核心边缘理论(关于扩散机理的研究)

经济社会活动的空间集聚必然在区域中形成一定的核心区(结节区),每个核心区都有其影响区(边缘区)。

扩散与交流:

·从边缘区吸聚生产要素,产生出大量的革新(材料、技术、产品、社会、文化、体制等);

·这些革新又源源不断地从核心区向外扩散,引导边缘区的经济活动、社会文化结构、权力组织和聚落类型的转换,从而促进整个空间系统的发展。

三、空间扩散方式

● 扩散的类型

·对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人口和物资的流动,是具体的有形的物质传送;

·传导:各种财政交易过程,是无形但等同的交割;

·辐射:信息、政策、思想、技术的扩散,能逐级传播,效益不断放大。

●扩散的方式

·周边式扩散

从中心点向四周扩散,是一种最简单和最自然的方式。

·等级式扩散

从中心点跳过相邻地区,而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或次级中心点的区域扩散,反映出同级城市由于属性相近,扩散和交流也更容易实现的基本特征,信息、创新的扩散往往表现为此类方式。

·点轴式扩散

由中心点沿交通干道串珠状向外延伸,多形成若干扩散轴线或产业密集轴带,反映出交通干道往往是产业经济向外扩散的基本传递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常见和相当有效的扩散类型。

·跳跃式扩散

中心点的扩散向指定地点的非常规的跳跃式集中,往往是满足某些资源指向性产业群布局或产业协作的特定要求。

·发展极式扩散

多在扩散影响较小、辐射作用较弱的地区,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兴起而带动的扩散,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空间不均衡性。

·反磁力式扩散

多在中心点的外围选择若干地点,通过一定的空间差异政策人为地诱导中心点的扩散,主要是为了抵消中心点吸聚力过强而可能产生

的反集聚效益。

四、效应差异理论(扩散效应分析)

·回流效应:外围区域经济增长吸引了本区域的资金、劳力和原材料,削弱本区域的发展机会,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不良的影响;

·扩散效应:外围区域的经济增长促进了本区域产品及原料市场增加,技术改良加快,就业机会扩大,对本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有利的影响。

!!通过政策,弱化回流效应,增强扩散效应第六节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与增长极核理论

一、区域发展的空间组织

·早期的区域分工协作理论、生产综合体理论、产业区位理论等属于相对均衡的空间组织思路。

·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空间集聚(尤其是区域相互作用、空间扩散等),形成非均衡的极化发展思路。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距呈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

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围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进一步缩小。

通过有效地组织产业部门间及地理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促进整个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增长极核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

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受力场的经济空间中存在着若干中心(或极),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每一个中心的吸引力和排斥力都产生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场”。

·增长极理论的内在机制

主导产业和推动产业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为生产要素(即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向发达地区集中的过程,这种集聚过程既造成周围地区因人才、物力、财力的减少而降低发展的速度,同时包括发达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带来的劳动力、资金、技术、设备、信息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从发达地区向外扩散,而又流向落后地区,从而促进外围地区发展,即扩散效应。

第四章区域规划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

●区域规划的思想

·霍华德的思想

·盖迪斯(P.Geddes)

·芒福德(L.Mumford)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

《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1898年)

(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

——针对大城市所面对的拥挤、卫生等问题,提出一个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田园城市

明确田园城市的定义: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围绕,城市居民可以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在田园城市的边缘地区设有工厂企业。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每个田园城市的人口限制在三万人,超过了这一规模,就需要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目的是为了保证城市不过度集中和拥挤,以免产生各类已有的大城市所产生的弊病,同时也可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