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A)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

2、艾青诗歌有着独特的意象,其一是(B)。

[A] 大海[B] 土地[C] 月亮[D] 星星

3、张爱玲在小说《金锁记》当中以(A)为主人公,塑造了一位被金钱异化,自食食人的悲剧女性形象。

[A] 曹七巧[B] 白流苏[C] 姜长安[D] 薇龙

4、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诗坛,(C)诗歌的玄学色彩很浓。

[A] 徐志摩[B] 戴望舒[C] 冯至[D] 废名

5、在凌淑华的短篇小说《酒后》当中,妻子在家庭中处于(B)。

[A] 和丈夫不和的境况[B] 主导地位

[C] 和丈夫平等的地位[D] 依附地位

6、关于《围城》的主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小说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

[B] 小说充满讽刺,而少了些悲悯和关怀

[C] 小说使人在冷静的悲剧中体味悲凉的意味

[D] 小说并没有反应爱情婚姻问题,而是反映了社会问题

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D)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

8、杨朔的散文《雪浪花》叙述了一个名叫( A)的人解放前受帝国主义欺负的经历。

[A] 老泰山[B] 老疙瘩[C] 老石头[D] 老猴子

9、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当中重要的女英雄(B)是一名医护人员。

[A] 林红[B] 白茹[C] 小常宝[D] 鞠县长

10、(B)曾经谈到他20世纪90年代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悖论、老庄和禅三者在智慧层面上互相辉映的结果。

[A] 孟京辉[B] 过士行[C] 高行健[D] 魏名伦

11、20世纪90年代中期,王安忆发表了长篇小说(B),被认为是张爱玲的传人。

[A] 《乌托邦诗篇》[B] 《长恨歌》

[C] 《伤心太平洋》[D] 《纪实与虚构》

12、《过把瘾就死》的作者是(A)。

[A] 王朔[B] 余华[C] 王蒙[D] 刘震云

13、( D)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也是最先为社会有限度承认的“朦胧”诗人,其诗集在1982年就获得了中国作协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奖(1979-1982)。

[A] 顾城[B] 北岛[C] 杨炼[D] 舒婷

14、“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这句诗出自( A )。

[A] 《一代人》[B] 《生命幻想曲》

[C] 《游戏》[D]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15、余秋雨的散文是通过( C )体式展开思考的。

[A] 日记[B] 故事[C] 游记[D] 抒情

16、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 B )。

[A] 《孔乙己》[B] 《狂人日记》

[C] 《在酒楼上》[D] 《阿Q正传》

17、《大荒集》是作家( D )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林语堂

18、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 B )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 觉新[B] 觉慧[C] 祥子[D] 天保

19、梁遇春散文的总体风格是( C )的。

[A] 从容幽默[B] 一本正经[C] 尖酸刻薄[D] 峻急激愤

20、小说《骆驼祥子》结尾处,祥子已经沦落成一个( A )。

[A] 破产的农民[B] 乞丐[C] 告密者[D] 土匪

21、巴金的《家》是其( C)中的第一部。

[A] 《春秋三部曲》[B] 《雷电三部曲》

[C] 《风雪三部曲》[D] 《激流三部曲》

22、穆旦诗歌中出现的上帝、( D )等词,用来指人类无法抗拒的、控制着芸芸众生的力量。

[A] “圣人”[B] “万有”[C] “上苍”[D] “天地”

23、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是( A )。

[A] 《红烛》[B] 《死水》[C] 《女神》[D] 《野草》

24、1976年“四五运动”期间,北岛积极投身其中,并写下了著名的诗歌( B )。

[A] 《宣告》[B] 《回答》[C] 《岛》[D] 《一切》

25、王朔在小说中尽情地讽刺挖苦( A ),对他们表现出一种敌视的态度。

[A] 知识分子[B] 军人[C] 政府官员[D] 商人

26、老舍的话剧《茶馆》中的茶馆老板是( C )。

[A] 松二爷[B] 秦仲义[C] 王利发[D] 常四爷

27、“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北岛最为著名的诗句之一,出自他的诗歌( A )。

[A] 《回答》[B] 《一切》[C] 《湖》[D] 《岛》

28、1985年韩少功发表被称作寻根文学宣言的( D )一文。

[A] 《我们的“根”》[B] 《“寻根”文学》

[C] 《祖国的“根”》[D] 《文学的“根”》

29、1978年12月1日,巴金在香港《大公报》开辟( B)专栏,对文革进行反思。

[A] 《真话集》[B] 《随想录》[C] 《病中集》[D] 《无题集》

30、《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女青年知识分子( B)。

[A] 郑瑾[B] 林道静[C] 江华[D] 林红

3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 D ),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 《我的失恋》[B] 《我不知道风——》

[C] 《小河》[D] 《雪花的快乐》

3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D)。

[A] 理想主义者[B] 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

33、萧红的小说《后花园》当中关于冯二成子与邻家姑娘的故事,象一篇典型的启蒙主义的小说,歌颂( B )的力量。

[A] 友谊[B] 爱情[C] 人性[D] 青春

34、诗人穆旦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写过深刻思考人类爱情关系的诗篇是( A)。

[A] 《诗八首》[B] 《五月》

[C] 《冬》[D] 《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35、在中国文坛从晚清开始到五四,小说实现了( A )的移动。

[A] 从边缘向中心[B] 从中心向边缘

[C] 从中心向中心[D] 从边缘向更边缘

36、萧红的小说《后花园》当中关于冯二成子与邻家姑娘的故事,象一篇典型的启蒙主义的小说,歌颂( B )的力量。

[A] 友谊[B] 爱情[C] 人性[D] 青春

37、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 B ),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 《莽原》[B] 《论语》[C] 《人间世》[D] 《语丝》

38、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当中最主要的侦察英雄是( B )。

[A] 少剑波[B] 杨子荣[C] 栾平[D] 高波

39、《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女青年知识分子( B )。

[A] 郑瑾[B] 林道静[C] 江华[D] 林红

40、郭小川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他在20世纪50年代写有长诗( B )。

[A] 《甘蔗林——青纱帐》[B] 《向困难进军》

[C] 《雷锋之歌》[D] 《回延安》

41、( C )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陆拥有不少读者。

[A] 何立伟[B] 巴金[C] 余秋雨[D] 史铁生

42、张承志试图用草原与知青的( C )来解释他对知青生活的认识。

[A] 兄弟关系[B] 恋人关系[C] 母子关系[D] 父子关系

43、《雪浪花》是( D )在20世纪60年代写的散文,为人广为传诵。

[A] 茅盾[B] 巴金[C] 曹禺[D] 杨朔

44、《车站》的作者是(A)。

[A] 高行健[B] 过士行[C] 曹禺[D] 田汉

45、著名的诗歌《回答》是( C)的作品。

[A] 顾城[B] 舒婷[C] 北岛[D] 杨炼

46、《子夜》十九章,除( B )外,都以上海为故事发生地。

[A] 第二章[B] 第四章[C] 第七章[D] 第十章

47、下列不属于小说《骆驼祥子》中人物的是( D )。

[A] 虎妞[B] 刘四爷[C] 小福子[D] 沙子龙

48、鲁迅的小说写到复仇的,除了《铸剑》,还有( C )。

[A] 《祝福》[B] 《复仇》[C] 《孤独者》[D] 《复仇之二》

49、曹禺在剧作《北京人》中把批判的重点放在( D)。

[A] 曾皓[B] 愫芳[C] 袁圆[D] 曾文清

50、冯至《十四行集》主要的资源来自于( C )的思想和创作。

[A] 席勒[B] 罗丹[C] 里尔克[D] 瓦雷里

51、诗歌《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 B )。

[A] 艾青[B] 徐志摩[C] 冯至[D] 卞之琳

52、散文作品被认为与英国作家兰姆的风格最为接近的是( A)。

[A] 梁遇春[B] 周作人[C] 林语堂[D] 朱自清

53、下列作品集中,余秋雨创作的散文集是( C )。

[A] 《女人》[B] 《潼关之夜》

[C] 《文化苦旅》[D] 《在一切玫瑰之上》

54、下列属于高行健话剧作品的是( D)。

[A] 《棋人》[B] 《棋王》[C] 《原野》[D] 《野人》

55、《望星空》是一首(B)。

[A] 叙事诗[B] 政治抒情诗

[C] 寓言性现代诗[D] 讽喻性现代诗

56、《致橡树》是一首( C )。

[A] 哲理诗[B] 叙事诗[C] 爱情诗[D] 寓言诗

57、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的作者是( B )。

[A] 阿城[B] 余华[C] 方方[D] 刘震云

58、《故乡相处流传》处理的是( A )的混合交叉。

[A] 历史与现实[B] 物质与精神

[C] 现实与未来[D] 底层与上层

59、下列作品不属于“寻根文学”的是( C )。

[A] 《棋王》[B] 《远村》[C] 《单位》[D] 《遍地风流》

60、被认为是“新写实主义”开山之作的是( B )。

[A] 《塔埔》[B] 《风景》

[C] 《在细雨中呼喊》[D] 《祖父在父亲心中》

61、把“中国新文学”的源头推至晚明小品的作家是( C)。

[A] 胡适[B] 鲁迅[C] 周作人[D] 林语堂

62、周作人的散文作品中写河水鬼的是( B)。

[A] 《苦雨》[B] 《水里的东西》

[C] 《雨天的书》[D] 《无声老母的消息》

63、现代诗人中以“土地”和“太阳”作为自己诗歌主要意象的是(A)。

[A] 艾青[B] 冯至[C] 废名[D]戴望舒

64、下列剧作属于田汉所作的有( D )

[A] 《蜕变》[B] 《妙峰山》

[C] 《五奎桥》[D] 《湖上的悲剧》

65、比喻和联想是朱自清在(C)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段。

[A] 《往事》[B] 《背影》[C] 《荷塘月色》[D] 《山中杂记》

66、下列剧作属于丁西林作品的是( A )。

[A] 《压迫》[B] 《南归》

[C] 《丽人行》[D] 《古潭的声音》

67、钱钟书的《围城》写的是( D )的故事。

[A] 商人[B] 军人[C] 艺术家[D] 知识分子

68、下列关于北岛诗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诗歌色彩阴冷[B] 诗歌色彩充满光明

[C] 肯定历史,怀疑现实[D] 表现平凡人的日常感触和生活

69、关于杨朔散文的“诗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具有很强的抒情色彩

[B] 尽量避免个人主观色彩

[C] 这种诗意,也是颂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D] 在整体构思、散文意境的营造等方面注意诗的意境的追求

70、刘震云描写的人物一般都是(D)。

[A] 商人[B] 官员

[C] 大学生[D] 普通百姓

71、下列不属于过士行“闲人三部曲”的是( C )。

[A] 《鱼人》[B] 《鸟人》[C] 《猫人》[D] 《棋人》

72、方方的成名作是( B)。

[A] 《风景》[B] 《大篷车》

[C] 《行云流水》[D] 《祖父在父亲心中》

73、标志着杨炼开始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个性的诗歌是( A)。

[A] 《诺日朗》[B] 《秋天》

[C] 《人与火》[D] 《海边的孩子》

74、小说《遍地风流》的作者是谁( C )。

[A] 韩少功[B] 王安忆[C] 阿城[D] 张承志

75、在作家王安忆的笔下代表着上海这个城市性格的人物是( D)。

[A] 白茹[B] 小林[C] 雯雯[D] 王琦瑶

二、【多项选择题】

1、写于1935年前后的(ABD)等诗,是卞之琳诗歌当中最具有“智性”特征的几首。

[A] 《圆宝盒》[B] 《距离的组织》

[C] 《向太阳》[D] 《尺八》

2、鲁迅的《故事新编》包含下列篇什(AC )。

[A] 《铸剑》[B] 《雪》[C] 《补天》[D] 《风筝》

3、周作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弄潮儿,他在五四时期写了大量的文章,倡导“平民的文学”、“人的文学”,推波助澜形成五四时期三大发现的(ACD)。

[A] “人的发现”[B] “英雄的发现”

[C] “妇女的发现”[D] “儿童的发现”

4、田汉在抗战之前创作的剧本有(ABCD )。

[A] 《湖上的悲剧》[B] 《名优之死》

[C] 《苏州夜话》[D] 《梵峨嶙与蔷薇》

5、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使用了( ABCD )的修辞手段。

[A] 比喻[B] 联想[C] 排比[D] 拟人

6、“杨朔散文模式”的特点是( ABD )。

[A] 以写景开篇[B] 结构多是三段式

[C] 以写人开篇[D] 颂歌体式

7、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有着明显的( ACD)色彩。

[A] 传说[B] 英雄主义[C] 乐观主义[D] 怀疑主义

8、下列关于作家高行健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精通几种语言,能够直接接触外国各种理论著作和文学作品

[B] 才能全面,既能翻译,又能绘画,还擅长写作

[C] 善于吸收西方现代派的某些特点,为己所用

[D] 198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9、下列属于中国当代“寻根文学”的作品有( ABD)。

[A] 《爸爸爸》[B] 《小鲍庄》

[C] 《风景》[D]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10、海子的《亚洲铜》要表达的是( ABCD)。

[A] 对中华文明源头的追随[B] 对民族性格强悍一面的重视

[C] 对屈原的尊崇[D] 对平凡而广泛存在的人民的热爱

11、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话剧事业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是(ABCD )。

[A] 优秀的剧作家

[B] 现代话剧运动的重要参加者和组织者

[C] 主持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

[D] 抗战期间写作抗战剧本

12、诗人冯至结集出版的诗集有( ABD )。

[A] 《昨日之歌》[B] 《十四行集》

[C] 《圆宝盒》[D] 《北游及其他》

13、鲁迅的《野草》包含下列篇目(ABCD)。

[A] 《死火》[B] 《雪》[C] 《秋夜》[D] 《风筝》

14、周作人的散文集有(ABD)。

[A] 《雨天的书》[B] 《自己的园地》

[C] 《大荒集》[D] 《泽泻集》

15、曹禺的《雷雨》可以看作是一部( CD)。

[A] 讽刺喜剧[B] 滑稽戏剧[C] 悲剧[D] 诗剧

16、张承志作品的题材范围很广,下列作品属于他的有( ABCD)。

[A] 《心灵史》[B] 《骑手为什么歌唱母亲》

[C] 《北方的河》[D] 《黑骏马》

17、顾城的《远和近》当中的“远”和“近”可以理解为( ACD )。

[A] 在心灵上感觉到相近[B] 一种幻觉

[C] 一种心理感受[D] 和顾城的童话意识有关

18、过士行曾经谈到他写作“闲人三部曲”的创作冲动是来源于( BCD)三者在在智慧层面上互相辉映的结果。

[A] 儒学[B] 悖论[C] 老庄[D] 禅

19、下列属于《故乡相处流传》中的人物的是(ABCD )。

[A] 曹操[B] 朱元璋[C] 慈禧[D] 陈玉成

20、在对余秋雨散文的批评意见中,有一种意见认为余氏散文表现出“宣谕”式的色彩,这主要指他的散文有( ACD )。

[A] 具有社论的节奏和诗的旋律[B] 和读者交流的意愿

[C] 充满滔滔不绝的主观倾诉[D] 叙述语调是朗诵式

21、《围城》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同时又以爱情婚姻为小说的主线,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可以看作是( AC )。

[A] 学者小说[B] 黑幕小说[C] 言情小说[D] 侦探小说

22、诗人戴望舒一生结集出版的诗集有( ABD )。

[A] 《灾难的岁月》[B] 《我底记忆》

[C] 《十年诗草》[D] 《望舒草》

23、废名的《灯》这首诗的关节点是“疏远”,由“疏远”这一关节点,能把不相干的意象连接在一起。诗中主要有如下几对意象( ABCD)。

[A] “鱼”与“水”

[B] 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

[C] 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

[D] 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

2419、《雷雨》中出现的音响效果有( ABC)。

[A] 雷响[B] 蝉鸣[C] 蛙噪[D] 暴风雪声

25、《家》中的中心人物是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D)。

[A] 鸣凤[B] 高老太爷[C] 觉新[D] 觉慧

26、“革命历史小说”是当代重要的小说类别,(ABCD)都属于此类小说。

[A] 《保卫延安》[B] 《苦菜花》

[C] 《红旗谱》[D] 《风云初记》

27、余华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写作风格有所改变,写有小说(CD)。

[A] 《鲜血梅花》[B] 《十八岁出门远行》

[C] 《活着》[D] 《在细雨中呼喊》

28、过士行“闲人三部曲”当中的人物有( ABCD)。

[A] 何云清[B] 丁包罗[C] 三爷[D] 陈博士

29、高行健的话剧《车站》中的人物有(ACD )。

[A] 楞小子[B] 黑子[C] 戴眼镜的[D] 沉默的人

30、下列属于杨沫创作的小说包括( ACD )。

[A] 《青春之歌》[B] 《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

[C] 《苇塘纪事》[D] 《英华之歌》

31、在郭沫若之前,有影响的新诗人有( ACD )等。

[A] 胡适[B] 废名[C] 沈尹默[D] 刘半农

32、《狂人日记中简单的象征有(BCD)。

[A] 何先生[B] 古久先生

[C] 狼子村[D] 陈年流水簿

33、关于小说《家》中对人物心理活动和情绪波折的描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使用充满感情色彩的长篇独白

[B] 人物的心理和转折,都带有明显的反讽色彩

[C] 以梦境、幻想等潜意识来揭示人物内心隐秘之处

[D] 人物之间大段对话,以急切的一泻千里的方式直诉衷肠

34、关于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BCD)。

[A] 是第一部中国现代诗歌集

[B] 具有“泛神论”思想

[C] 具有关于“力”的描写

[D] 在新诗实践上作了最好的“诗体解放”

35、冰心的散文以“爱的哲学”闻名,她的散文当中还融会着(AC )。

[A] 基督教义[B] 道家思想

[C] 泰戈尔哲学[D] 托尔斯泰哲学

36、关于杨朔散文的写作特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CD )。

[A] 在景物中寄情写意,而使景物带上了个人主观色彩

[B] 以写人开篇,中间写景记事,最后夹叙夹议,托物言志

[C] 以写景开篇,中间记事写人,最后发表议论,点睛结尾

[D] 开头往往欲扬先抑,中间出现明显的转折,而最后必然点题

37、杨炼出版的个人诗集有(ABD )等。

[A] 《荒魂》[B] 《幽居》

[C] 《黑夜里的素歌》[D]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38、关于“寻根文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寻根文学”的命名是由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一起来完成的

[B] 韩少功《文学的“根”》一文通常被称作寻根文学的“宣言”

[C] 方方的小说《风景》后来被认为是“寻根文学”的开山之作

[D] “寻根文学”的提出和当时作家所受外来文学思潮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39、舒婷诗歌的风格是( ABC )。

[A] 清新[B] 温暖[C] 浪漫[D] 冷峻

40、下列小说属于杨沫作品的是( BCD)。

[A] 《行云流水》[B] 《空中小姐》

[C] 《浮出海面》[D] 《看上去很美》

41、田汉早期剧作最重要的一个主题是对( AB)的追求与献身。

[A] 真艺术[B] 真爱情[C] 真学问[D] 真人性

42、鲁迅在《野草》中关注个体生命和他人的关系,他分别考察了( ACD )的关系。

[A] 个体与群众[B] 个体与国家

[C] 个人与爱人[D] 个人与敌人

43、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当中的诗歌有(ABCD )。

[A] 《天狗》[B] 《地球,我的母亲》

[C] 《炉中煤》[D]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44、下列关于《狂人日记》说法正确的是(ABC)。

[A] 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B] 在形式上与中国传统小说有明显区别

[C] 以13则用白话写成,没有标明年月的日记组成

[D] 注重情节的完整性,注意故事有头有尾、情节环环相扣

45、下列关于《雷雨》说法正确的是(ACD )。

[A] 它的戏剧冲突很丰富,很激烈

[B] 整部话剧保持着“沉静”的基调

[C] 整部话剧可以说是生命郁热的产物

[D] 全剧发生的时间集中在从上午到午夜两点的一天内

46、下列关于《许三观卖血记》说法正确的是( ABD)。

[A] 许三观一生共卖了九次血[B] 最重要的叙事手段是重复

[C] 有许多直接的质问和控诉[D] 风格保持了余华一贯的冷静

47、下列关于《故乡相处流传》说法正确的是( CD)。

[A] 涉及理想与信仰的主题[B] 探索人的精神层面的种种困惑

[C] 处理的是历史与现实的混合交叉[D] 小说人物不断在历史中重复出现

48、关于长篇小说《长恨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

[A] 王琦瑶的性格,就是上海的性格

[B] 写的不是王琦瑶这个人,而是上海这座城市

[C] 是以现代方式为以仁义为核心观念的儒家文明所唱的挽歌

[D] 以繁复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一位上海小姐的日常生活,是一种典型的微观叙事

49、下列关于巴金《随想录》说法正确的是( ABC)。

[A] 有对文革当中个人痛苦经历的回忆

[B] 有毫不留情的自我拷问,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C] 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中应负的责任

[D] 是作家晚年深刻的关于人的有限与无限的问题的思考

50、诗人海子的作品集有( AB )。

[A] 《太阳》[B] 《土地》[C] 《雷米》[D] 《礼魂》

1、简述田汉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 (13)

2、请从“独语体”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艺术特点。 (13)

3、简述昌耀早期诗歌的基本特点。 (14)

4、简述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主要内容。 (14)

5、简要分析话剧《茶馆》的象征性。 (15)

6、简述歌德和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历程的影响。 (15)

7、简述梁遇春散文的“悲剧的幽默”。 (16)

8、简述巴金《随想录》当中的一篇作品《怀念萧珊》的主要内容。 (16)

9、简述《女神》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 (16)

10、简述“论语时期”的林语堂的散文。 (17)

11、请简述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17)

12、请简述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基本风貌。 (17)

13、请从鲁迅对个体生命思考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基本内涵。 (18)

14、简述丁西林创作的喜剧的幽默色彩和结构特点。 (18)

15、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缺陷。 (18)

16、简析《温故1942》中的历史观。 (18)

17、简述钱钟书的《围城》是怎样一部小说。 (19)

18、简析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冰心体”。 (19)

19、简析《茶馆》中人物对话的特点。 (20)

20、简析《林海雪原》在小说结构中的通俗文学特征。 (20)

21、试述沈从文的《边城》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20)

22、请谈谈余秋雨散文的特点。 (21)

23、试述《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的悲剧意义。 (21)

24、请从知识分子成长的角度来谈长篇小说《青春之歌》。 (22)

25、周作人是现代中国重要的散文作家,请谈谈他的散文成就。 (22)

26、刘震云是当代中国重要作家,请结合他的作品谈谈你对他的创作的认识。 (23)

27、请谈谈闻一多创造现代格律诗的具体主张和创作情况。 (23)

28、请谈谈高行健戏剧作品在1980年代的意义。 (24)

29、为什么说刘震云是中国当代最悲观的作家? (24)

30、请简述中国现代小说与古典(传统)小说在叙事方面的区别。 (25)

31、请谈谈鲁迅小说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意义。 (25)

32、请简述翟永明所定义的“黑夜的意识”。 (26)

33、请简述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基本风貌。 (26)

34、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革命历史小说”占有重要地位,请从小说的基本状况、在当代精神史上的

作用等几个角度论述其影响与作用。 (26)

35、请谈谈当代文学中的“寻根文学”。 (27)

36、请谈谈王安忆的《长恨歌》在1990年代中期出现的意义。 (27)

37、请谈谈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27)

38、请谈谈王朔小说主人公的主要特点。 (28)

39、请简述女诗人翟永明对女性命运的思考。 (28)

40、从艺术渊源、艺术形式特点等方面简述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有关情况。 (28)

41、北岛是朦胧诗人当中具有怀疑主义精神,同时又具有英雄主义的精神,请结合他的作品《回答》

来谈谈他的这些特点。 (29)

42、舒婷的《致橡树》是如何来表达作者的理想的。 (29)

43、请谈谈顾城诗歌《远和近》的基本内容。 (30)

44、请谈谈海子诗歌《亚洲铜》中的意义指向。 (30)

45、简述杨朔散文在当代中国的影响。 (30)

46、请结合《风雨天一阁》来谈余秋雨散文的缺陷。 (31)

47、请以《我与地坛》为主要文本,谈谈史铁生对生命与自然的理解。 (31)

48、请谈谈巴金的《怀念萧珊》是一篇怎样的作品。 (32)

49、请谈谈话剧《茶馆》的象征性。 (32)

50、请简述过士行创作“闲人三部曲”的主要动机以及在剧作中的体现。 (33)

51、请简述方方小说《风景》的主要内容。 (33)

52、请谈谈余华整个创作的历程 (34)

53、请谈谈杨炼的《诺日朗》的基本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4)

54、请谈谈巴金的《随想录》与五四以来所确立的知识分子传统之间的联系。 (35)

55、从“生、死、命运”这几个角度切入,谈谈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 (35)

56、请简述音乐在高行健探索剧本当中的作用。 (36)

57、以“闲人三部曲”当中的任何一部为例,谈谈过士行创作的基本设想。 (36)

58、请简述长篇小说《围城》的主要内容。 (37)

59、请简述丁西林剧作特点。 (37)

60、请谈谈闻一多对中国新诗创作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 (38)

61、请简述穆旦《诗八首》的主要内容。 (38)

62、请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谈周作人散文创作的特色,要求能结合具体作品展开分析。 (39)

63、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家,请具体谈谈他的作品的开创性。 (39)

64、请谈谈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 (40)

65、请谈谈你对老舍的短篇杰作《断魂枪》主要内容的理解以及小说的意义指向。 (40)

66、请具体分析张爱玲在中篇小说《金锁记》中所要表达的内涵以及表达方式。 (41)

67、女作家萧红是鲁迅开创的抒情体小说的重要继承人,以她的短篇小说《后花园》为主,谈谈她的

创作的特点。 (42)

68、戴望舒的诗歌创作数量并不惊人,但他早期追求音乐性,很快又实现了对音乐性的反叛,请具体谈

谈他的这些追求和反叛。 (42)

69、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艾青曾经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创作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请谈谈该

诗的基本内容以及作者在诗歌写作上的追求。 (43)

70、请谈谈冯至《十四行集》的创作缘起、具体内容和艺术特点。 (43)

71诗人穆旦在青年时期就对人类的爱情关系有深刻的思考,请结合他的作品《诗八首》,谈谈他的具体 (44)

72、请以具体史实来谈谈作为中国现代话剧奠基者的田汉。 (45)

73、从戏剧风格、戏剧内容、结构以及作者的创作追求等多方面来谈曹禺的话剧《雷雨》。 (45)

74、《北京人》当中的曾文清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46)

75、请从性别的角度谈谈小说《酒后》与独幕剧《酒后》的不同。 (46)

76、简述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要经历。 (47)

77、请谈谈老舍的短篇小说《断魂枪》的意义,要求结合具体作品的内容来谈。 (47)

78、请谈谈卞之琳1930年代诗歌创作的基本特点。 (48)

79、结合周作人的具体作品来谈一下他散文“浮躁凌厉”的一面。 (48)

80、请简单谈谈话剧《雷雨》的结构。 (49)

81、请具体谈谈丁西林的独幕剧《酒后》是否忠实于凌淑华的小说原作《酒后》。 (49)

【简答、论述】

1、简述田汉对中国现代话剧的贡献。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四章第二节第一部分

田汉,字寿昌,189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68年文革中去世。田汉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者之一,他为中国话剧事业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首先,他是一个优秀的剧作家,在中国话剧的初期,仅20世纪20年代,他就创作了二十多部话剧,开创了现代“话剧文学”的题材、体式的多样性;其次,他还是现代话剧运动的重要的参加者和组织者。

田汉自幼喜爱中国传统戏曲,1916年赴日本留学,1920年正式发表第一篇剧作《梵峨嶙与蔷薇》。1922年,田汉从日本回到中国,和易漱渝等人创办《南国》半月刊,1924年办《南国特刊》,1926年他和唐槐秋合办“南国电影剧社”,1927年该社扩大为“南国社”。1928年成立“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主持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的戏剧演出活动,为了演出的需要,他创作了许多剧本。比较重要的有《名优之死》、《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南归》等。

20世纪30年代以后,田汉的生活和艺术道路都出现了新的变化。1930年他领导的“南国社”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他写了不少宣传抗日的剧本。抗战胜利后,他创作了著名的话剧《丽人行》。1949年之后,他坚持写作。田汉一生创作了相当丰富的剧本,除了话剧剧本,还包括电影剧本,并改编了不少戏曲剧本。

2、请从“独语体”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艺术特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四节第一部分

现代中国散文最重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独语体”,一种是“闲话风”。鲁迅在写《野草》》时创造了“独语体”的散文形式。

1919年鲁迅发表一组类似于《野草》的散文诗时,曾经称之为“自言自语”,后来何其芳在《画梦录》当中又有“独语”一说。“独语体”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排除听众,以捕捉自我内心的感觉、情绪、心理为务,并进行更为深层的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是一种不畏艰苦的自我审视。

由于“独语体”要远离听众,所以在散文形式上和“闲话风”有些不同。“闲话风”以亲切自然,贴近生活为其目的,而“独语体”则要创造一个与现实迥异的世界。作家摆脱散文最习见的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摹写,而依靠自身艺术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更为瑰丽奇特的世界,象征、变形、通感等艺术手段广泛地加以使用,还要借助神话、宗教等领域的既有概念并加以改造。鲁迅的《野草》,就是独语体散文的杰出代表。《野草》多篇都写到了梦,正是利用“梦”创造了一个陌生化了的世界,荒诞、奇幻、神秘。《野草》的语言也是非日常生活化的,既华丽而有时又颇为艰涩。散文的文体也相对自由,有时呈现出诗的特征,有时又充满戏剧色彩。

3、简述昌耀早期诗歌的基本特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六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一般认为,昌耀的作品有一个前后转变的过程,有评论家把这一转变划定在1986年。认为他的前期诗歌“基本保持着传统现实主义的重在通过客观外象的描述,达到主观抒情的目的”,而他的诗歌的悲剧精神,是“以善恶、是非为标准的传统悲剧价值判断,展示的是被流放荒原的苦难”。而后期转变之后,他“走向隐喻性抒情”,“追求诗的多义性和朦胧性”,把对个人命运的悲剧性体认上升到人类的高度,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性的生存境遇来思考和表达。这种评价大体上是不差的,但要注意一点,即使在昌耀早期的诗作当中,也不局限于对个人流放高原的苦难的书写,而他的目光和心灵早就投注到他与之共生存的“土伯特人”身上。

1982年写作的《雪。土伯特女人和她的男人及三个孩子之歌》,以高原雪域土伯特人的生活作为自己描写的对象,一个关于逝去的富有的童年与家族,关于时间的光轮的交错的故事,以及当下的土伯特人的生存现状的描绘。写于1980年的《慈航》是昌耀早期诗作的名篇,在这首长诗中,诗中反复出现这样的诗句:“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这样的判断确实表明昌耀早期诗作中确的善恶是非判断,以及对善与爱的坚定的信念。

4、简述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主要内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五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青春之歌》是杨沫的代表作,由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小说的时间跨度从“九·一八”事变起,到“一二·九”运动止。

《青春之歌》的主人公是女青年知识分子林道静,她是一个心地单纯、热情,有正义感的女青年。她出生于一个封建家庭,为了逃婚,到了北戴河。小说是从林道静到北戴河写起的。她在北戴河准备投海自杀时,被北大学生余永泽救起,于是两人相爱了。林道静和余永泽的恋爱生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北大的学生们。此时的北大学生分成两派,一派信奉胡适等人提倡的“读书救国论”,远离现实斗争;另一派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余永泽是胡适的忠实信徒,而林道静在北戴河认识的地下党员卢嘉川等人则属于后者。林道静的爱国热情使她接近卢嘉川而和余永泽有了隔阂。在卢嘉川的影响下,林道静由个人奋斗、盲目反抗社会而开始转向对革命的热烈追求并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但北平的学生运动由于党的内部的左倾问题,以及国民党政府的迫害而走入低谷,卢嘉川被捕了。随后林道静与余永泽分手并被捕。

小说第二部开始,林道静来到河北定县做小学教员。地下党派江华担任定县地下党县委书记。江华以林道静为掩护,在当地开展农民运动,由于叛徒出卖,农民运动不久就遭到破坏,江华和林道静先后逃出定县回到北平,经过一段时间,林道静又被捕了。在狱中,她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出狱后,她终于被吸收入党。此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党派江华领导整个北平学生运动,林道静也被派到北大负责学运工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示威游行运动。

《青春之歌》被认为艺术地概括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途径,正如有研究者所

说:“《青春之歌》要通过林道静的‘成长’来指认知识分子惟一的出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引领下,经历艰苦的思想改造,从个人主义到达集体主义,从个人英雄式的幻想,到参加阶级解放的集体斗争——也即个体生命只有融合、投入到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革命事业中去,他的生命的价值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实现。”《青春之歌》从内涵上加以分析时,它既是一部关于中国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小说,同时也牵涉到中国女性命运的问题,但后者在小说中被压抑了。

5、简要分析话剧《茶馆》的象征性。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八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茶馆》是写实剧,在对旧北京风俗的描写上,可以当作史料来读;但《茶馆》又是象征剧,《茶馆》第一幕“秦庞对阵”和第三幕“三人自奠”都有着很强的象征性。

第一幕中,阔少而成为新兴资本家的秦仲义不是革命党,他骄傲地认定只有他的实业救国的理想才是中国真正的出路。对常四爷的仗义施舍乞丐他不以为然,认为只是解决当时当地的小问题;对庞太监这样的老朽,表面虽不敢得罪,但也不放在眼里。而在庞太监的眼里,秦仲义不过是一个乡下的土财主,但自己还得和他过话,实在不甘心。于是,两人的对话,虽然客气,却都绵里藏针。两人都谈到刚刚问斩的谭嗣同等人,庞太监以此威胁秦仲义,一句“谁敢改祖宗的章程,谁就掉脑袋”语带杀机,而秦仲义的“我早就知道”就轻轻拨掉了对方递过来的千斤重负。几句对话,似乎是秦仲义在毕恭毕敬地对待庞太监,而从庞太监“您比做官的还厉害呢”,这一虽然语带讥讽,但也反映实情的话,也能见出庞所代表的力量的失势与气馁。秦仲义是刚刚兴起的民族资本家的象征,而庞太监则是皇权的象征,前者生气勃勃,充满了骄傲和自负,对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后者大权虽仍在握,但明显地力不从心,封建皇权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程度。

第三幕,年老的王掌柜、常四爷、秦二爷为自己将来的死做祭奠,从最表层的意义上,是象征着埋葬一个旧的时代,人物在埋葬自己的过去,同时也埋葬了那个旧时代。而从更深的意义而言,三个善良的人,在人生的晚年都感到无望,他们人生的道路并不同,而结局却一样凄惨,确实有更深的象征意味。常四爷一生仗义,敢作敢当,但末了以卖花生米度日;秦二爷家大业大,志大气盛,但末了财产被不公平地充公,一文不名;王利发同他们两位都不一样,他当了一辈子的顺民,到末了苦心经营一生的茶馆还被人骗去,即将被扫地出门。老舍写了这三个人性格、人生追求的不同,我们也可以说,秦二爷的末路,象征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不可能顺利发展;常四爷的遭遇,象征着个人反抗社会的必然失败;而王利发的结局,则说明了在一个黑暗的社会,当顺民是并不能维持住既有的生存的。但如果我们结合老舍的其他创作来看,王利发的一句“我得罪了谁”,正如《骆驼祥子》当中祥子的“我招谁了”,既是质疑,也是强烈的不满,象征着作者对世事的一种悲观的宿命感。

6、简述歌德和里尔克对冯至诗歌创作历程的影响。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第二章第八节第二部分

冯至在1930年出国留学之前,即他写作《昨日之歌》等诗作的时代,还比较地耽于青春感伤的抒情,1930年至1935年在德国的留学,重新研读歌德和里尔克,使他克服了青春忧郁,告别青年而走向中年,有了更高意义上的完成。歌德影响冯至的主要是他的“脱皮”和“断念”的概念,冯至后来对此有过追忆,他引用歌德给一个性格忧郁的朋友的话来表述歌德:“人有许多皮要脱去,直到他有几分把握住他自己和世界上的事物为止。你经验很多,愿你能够遇到一个休息地点,得到一个工作范围。我能确实告诉你说,我在幸福中间是在不住的断念里生活着。我天天在一切的努力和工作时,只看见那不是我的意志,却是一个更高的力的意志,这个力的思想并不是我的思想。”在冯至看来,歌德一生丰饶的背后,“随时都隐伏着不得已的割舍和情心情愿的断念。”而割舍和断念并非出于被迫,而是出于更高的意志的引领,为了人类而工作的自觉责任,促使歌德将所有的激情、欲望以及痛苦、折磨都弃置不顾,惟有工作是永恒的。这一切在转向之后的里尔克那里也能找到,“在诺瓦利斯死去、荷尔德林渐趋于疯狂的年龄,也就是从青春走入中年的路程中,里尔克却有一种新的意志产生。他使音乐的变为雕刻的,流动的变为结晶的,从浩无涯际的海洋转向凝重的山岳。他到了巴黎,从他倾心的大师罗丹那里学会一件事:工作,工匠般的工作”。(冯至:《里尔克——为十周年祭日作》)。“工作,工匠般的工作”,这是

冯至从里尔克和歌德那里获得的重要的生存动力,从此写作不再是抒发个人情感,而是为人类工作的一部分,这种艺术观与人生观的改变,才促成了他后来的“完成”。1937年抗战爆发后,冯至辗转各地,最后终于在昆明西南联大落脚,抛开了烦琐的日常事物,潜心于教学与研究,冯至终于将在德国的积累以多种形式爆发了,他写成了诗集《十四行集》,诗化小说《伍子胥》,并开始了关于杜甫与歌德的学术研究。

7、简述梁遇春散文的“悲剧的幽默”。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三部分

梁遇春最欣赏的是英国作家兰姆,他对兰姆的人生遭际有深刻的同情,在梁遇春所写的兰姆的传记中,他在介绍了兰姆生活的不幸之后,指出兰姆的人生态度是“执着人生,看清人生然后抱着人生接吻的精神”,“看遍人生的全圆,千灾百难底下,始终保持着颠扑不破的和人生和谐的精神,同那世故所不能损害毫毛的包括一切的同情心。”梁遇春把这种人生态度称为“大勇主义”,“值得赞美,值得一学”。这也是梁遇春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叶公超所说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梁遇春并没有兰姆那样的“悲惨遭遇”,但他的心境却能和兰姆息息相通。正如叶公超所言,所谓“环境”,或“生活”实在是没有定义的东西,因为我们与外界的接触往往产生含有极端复杂的经验,这些经验所引起的反应更是莫测深浅的问题。梁遇春的文章可以说是对人生的一种讨论,而他的讨论基于他的经验,“经验有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有从书本子得来的;前者是无组织的,后者乃经过一种主观情感所组织的”。而梁遇春的经验主要从书本子中来,在书本子经验中,他和兰姆的精神最为契合,所以,在他“平淡温饱的生活里”才能写出兰姆式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8、简述巴金《随想录》当中的一篇作品《怀念萧珊》的主要内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第二节第二部分

《怀念萧珊》是巴金《随想录》当中的名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和《随想录》其他篇章的总体风格是一致的。《怀念萧珊》主要写了巴金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的遭遇。作为反革命分子的妻子,萧珊在文革中遭受了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牌子,被罚扫马路,有病得不到治疗,直到去世前三个星期才住进医院,但已经晚了,癌细胞扩散,肠癌变成了肝癌。

《怀念萧珊》写的是巴金的妻子的萧珊,而且又是在文革间的遭遇,作者写到了萧珊对于自己的精神上的坚强的支持。在上海作协,巴金被当作“罪人”和“贱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每当巴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萧珊总是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总会加上一句“坚持就是胜利”。两人相汝以沫的深情就在这一呼一应中自然地体现了出来。和许多中国女性一样,她们的坚忍成为自己伴侣艰难岁月当中最有力的支撑。甚至,她们会克服女性所特有的胆小害羞的特点,而变得格外勇敢,巴金就提到,萧珊曾经为了巴金而挨过打。在替丈夫承受肉体的虐待的同时,还要承受精神的折磨,于是她的生命的火一天天地逐渐熄灭了。

《怀念萧珊》可以说是为萧珊立的传,虽然萧珊的一生并没有在文章中得到完全的体现,但最重要的人格已经在忧患岁月中闪耀了它光辉的底色。但巴金没有把萧珊写成英雄,而是写了一个凡人,在非常岁月中表现出来的坚强。巴金甚至谈到了萧珊一生当中令人遗憾的地方,就是没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巴金认为萧珊比自己有才华,但不如自己努力。她是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她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她翻译的普希金和屠格涅夫的小说,虽然译文不恰当,也不是原作的风格,但却是具有创造性的文学作品,可惜萧珊没有在文学方面多作努力,巴金也自责没有很好地帮助她。

《怀念萧珊》是一篇真挚、深情而又自然朴实的散文,作者怀念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善良的人——自己的妻子,追记了文革中萧珊为了自己所受的苦,以及在精神上给予自己的强有力的支持。也写到了她有病不能治,被延悟的痛苦与悲哀,以及最后一段时间在医院里的“厮守”。作者从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为起点来写,追忆了已逝者的高尚的品质,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而这又是一个丈夫写妻子,一个男性写女性的文章,也透露出了常年埋在作者心里的遗憾和歉疚。巴金的文笔已经超越了着意作文的局限,信笔写来,却将一个萧珊伫立在读者心中。

9、简述《女神》在新诗发展上的主要贡献。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女神》在新诗的发展上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它一方面把“五四”新诗运动由胡适等人提倡的,不用格律、不用典,用白话口语等革命性口号,在实践上作了最好的“诗体解放”;另一方面,诗歌的情感因素和诗歌建立于诗人个性基础上的独特性,都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女神》让中国新诗的翅膀真正飞腾起来。从诗体解放的角度来看,在《女神》中出现了这样的诗句:“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我便是我呀!”(《天狗》)形式的无拘与飞动的想象的结合,使《女神》创造了自由的诗的空间与时间,这是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10、简述“论语时期”的林语堂的散文。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三节

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论语》,《论语》一鸣惊人,创刊号就重印了多次。《论语》提倡“幽默”,一时间幽默成风,1933年被称为文坛的“幽默年”。“论语时期”的林语堂与“语丝时期”的林语堂有很大不同,“语丝”的特色是“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而《论语》则提倡幽默,强调“谑而不虐”。“论语时期”的文章多收在散文集《大荒集》和《我的话》中。林语堂的散文,幽默中透着从容睿智,行文轻松自然,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11、请简述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的基本内容和写作特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第三节第二部分

余秋雨的《风雨天一阁》主要写自己与天一阁的相遇,同时还重点介绍了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及其传人。

余秋雨的散文都有很明确的主题,而且多是关于文化或文化英雄的悲剧命运,因此他的散文的运思,都会集中朝自己的主题努力。他会把历史背景、历史事件的多种复杂的因素尽力删减,把自己叙写的故事“熔铸得很纯粹,纯粹得可以一无障碍地表达他强烈的抒情意向。而强烈的抒情意向往往也都十分脆弱,遇到哪怕是些微非抒情杂质都会顷刻瓦解,所以作者必须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杂质排除”。就《风雨天一阁》来说,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余秋雨除了写自己与天一阁的相遇以外,还重点介绍了天一阁的创始人范钦及其传人。作者把藏书家复杂的藏书动机,简化为怀着隐秘使命,就象一个坚强的地下工作者,他具有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这种人才可能“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他赞扬范钦具有一种冷俊的理性,能够提炼自己的文化良知,“使之变成一种清醒的社会行为”,并且认为范钦的社会人格比较强健,“只有这种人才能把文化事业管理起来。太纯粹的艺术家或学者在社会人格上大多缺少旋转力,是办不好这种事情的”。最后几句话,在夸奖具有社会人格的文化人的同时,也让人感到作者对纯粹专家学者的某种不敬。这与作者对文化精神的张扬又是相悖的。余秋雨写作文章的时候,正是商业大潮席卷全中国,许多人都在担忧人文精神的失落,他的写作,以挽救将坠的人文精神为己任,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但是,这种挽救的姿态如果过于激烈,就会显得做作,反而不是彰显文化精神,他在散文开始,写自己与天一阁的相遇,“圣殿”,“卑躬屈膝”、“哆哆嗦嗦”等词的使用,就令人有用力过猛之感。就算认定自己是能思接千载的有悟性的文人,也不必将与天一阁的相遇渲染得如此神秘,夸张。

12、请简述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基本风貌。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六章第一节

从艺术渊源上说,政治抒情诗写作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新诗中固有的浪漫派风格的诗风;准确地说,应是它们中的崇尚力、宏伟的一脉如郭沫若等的作品。当然,更直接的承继是30年代的“左联”诗歌,和艾青等抗战期间大量出现的鼓动性作品。另一方面是从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人,尤其是苏联革命诗人的诗歌遗产。苏联革命诗人,特别是马雅可夫斯基,从处理现实政治,到艺术表现,都给当代政治抒情诗提供可直接仿效的基本方法。

在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中,“诗人”会以“阶级”的代言者的身份出现,来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说和情感反应。这种评述和反应,一般来说不可能出现多种视角和声音,因为其精神上的“资源”,来自当时对现实历史所作的统一叙述。在诗体形态上,表现为强烈的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对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分明、声韵铿锵。

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的主要代表诗人是贺敬之和郭小川。当代政治抒情诗的形式,如复沓、排比、对偶、铺陈、铿锵的音调、阶梯式等无不为朗诵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在想象性的集体聆听中,也可能使人的身体进入某种兴奋状态,从而完成政治抒情诗的真正使命:让诗中的政治话语鼓动人们去实践政治指令。但当政治抒情诗的常用比喻和象征沦为惯用的代号时,它就再也不能激动起人的精神和肉体,而只会让人感到矫揉造作。

13、请从鲁迅对个体生命思考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基本内涵。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四节第二部分

《野草》被称作是鲁迅的哲学,对人的个体生命的思考,是《野草》的一个重要内涵。

首先,在时间的坐标上,鲁迅将人的生命置于“将来——现在——过去”中考察,他否定了人们对“将来”的幻想与对“过去”的缅怀。他说在将来的“黄金世界”中,也仍然有叛徒将被处死,在人类社会的任何阶段,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因此永远有矛盾和冲突,不可能出现一个和谐、绝对完美的“黄金世界”。对于过去,鲁迅也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在《野草》当中的一篇《风筝》,鲁迅也写到了童年的黑暗,儿童之间的伤害和压迫。鲁迅堵住了人们心灵逃避的处所,就是要人面对现实,这可说是《野草》的基本思想,人必须正视作为人的基本的生存困境。

其次,鲁迅又关注个体生命和他人的关系。他分别考察了个人与敌人、个人与爱人、个体与群众的关系。对于敌人,他在《这样的战士》当中,提出了著名的“无物之阵”的概念。战士向敌人掷去投枪,击中之后发现“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于是战士被无物之物耗尽了一生,“终于在无物之阵中老衰,寿终。”敌人是几千年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而不是某一具体物或人。而爱人的爱,也会成为阻碍战士前行的羁绊。《过客》中的过客,连小女孩递过来的一块破布都不接受,就表明了对人间温爱的警惕。而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把真实的生命的活动都当作表演,所以战士与绝望中拒绝表演作为“复仇”。

14、简述丁西林创作的喜剧的幽默色彩和结构特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四章第一节第一部分

丁西林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难得的喜剧大师,中国话剧以悲剧为主导,而丁西林所写,全是喜剧。他善于在生活现象中发掘喜剧因素,追求“从人生最平凡的一面,最不经意的处所,找出那最平凡最日常的素材来”,“往往只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幽默的语言,点泛出生活的真谛。”

丁西林的喜剧多是独幕剧,结构简单,剧中只有三个左右的人物,成“二元三人模式”。构成喜剧冲突的双方,并不存在“正反好坏、高下优劣”的价值等级,而仅仅是观念、态度、对事物认识角度的不同形成差异,是对比、映照,而不是二元对立,双方都有可爱之处,也都有可笑之点。他的喜剧和讽刺喜剧不同,不以“正方”得福,反方或受惩或归正为结束,而是真正的皆大欢喜。这也反映了喜剧家的美学观,追求和谐、互补,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合理性。

他的戏剧语言机智、幽默、典雅。

15、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缺陷。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第三节第一部分

余秋雨的散文非常重视文化思考,有比较强的文化反省意识,他常常在对历史作回溯性的考察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衰,对先人遗迹的追随中思考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使命。但余秋雨散文对于文化的执着有时也使人感到过于正襟危坐,严肃得失去了散文应有的随意与轻松。这就使余氏散文表现出“宣谕”式的色彩:“他的文章少有周到的描写,多是滔滔不绝的主观倾诉,……他的叙述语调也是朗诵式的,用的是社论的节奏和诗的旋律。他的写作不是一种交流而是一种宣谕。”

16、简析《温故1942》中的历史观。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五章第七节第二部分

《温故1942》取材于1942年发生于河南的大饥荒和蝗灾,百姓饿孚遍野,而国民政府照样课捐纳税。于是,小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百姓面对这样一个政府,是饿死不当亡国奴,还是为了活命而甘向侵略者低头。小说写到,很多百姓见了白人就下跪,灾民吃了日本人的粮食,还缴了国民党军队的枪。中国的政府在国际压力很大的情况下,才出来赈灾,而赈灾之款又被贪官污吏给搜刮去。在《温故1942》中,刘震云的语调是少见的激愤,小说中还陈列了很多调查报告式的分析,以及直接的控诉与质问。

刘震云的历史观和我们通常所习见的历史观并不一致,在《温故1942》当中,一反官修历史的冠冕堂皇,百姓也露出了为了活命而不顾国民的羞耻心的“本质”,刘震云的批判的锋芒既指向统治者,也指向一般被压迫者。他把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请下圣坛,揭露他们的无耻龌龊与虚伪,曹操、袁绍、慈禧、朱元璋无不遭到作者锋利之笔的解构。对“人民”,刘震云也毫不留情,“人民”总是势利的,谁得势就跟随谁。作者当然期望于人民的觉醒。

17、简述钱钟书的《围城》是怎样一部小说。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七节第一部分

方鸿渐在上大学时,从小由家里定亲的周姓未婚妻突然去世,在感到从包办婚姻中解脱的轻松的同时,方鸿渐还萌生了哀悯之情,他给周家写了一封情真义切的吊唁信,却打动周家,资助方鸿渐赴欧洲留学。四年游学,在归国之际,买了一纸假博士证书。倒运的事情接踵而来。在回国的邮船上,被鲍小姐玩弄。回到上海,钟情于唐晓芙,而唐的表姐苏文纨在归国途中就迷上方鸿渐,求爱不成,恼羞成怒,轻易地离间了方唐的感情。方鸿渐与上海知识界其他人物李梅亭、顾尔谦和女大学毕业生孙柔嘉同往湖南三闾大学任教。途中见识一幕幕抗战混乱滑稽剧。在三闾大学,充满了倾轧争斗。方鸿渐没有填写博士学位,被聘为副教授,事事不如意,最终遭解聘。外表柔顺内藏机心的孙柔嘉成功地追到了方鸿渐,两人同返上海,但小家庭最终还是解体,方鸿渐又回到一无所有状态。

书中点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婚姻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可以看作是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的“学者小说”,也可视为有关爱情婚姻问题的言情小说,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更高的层面上说,《围城》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

18、简析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冰心体”。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第一部分

在对中国现代散文的写作作出历史总结时,冰心的散文文体被称作“冰心体”。”“冰心体”的说法最早是由阿英提出的:“特别是《往事》(二篇)《山中杂记》(寄小读者)以及《寄小读者》全书,在青年的读者之中,是曾经有过极大的魔力。一直到现在,从许多青年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这种‘冰心体’的文章”。而根据《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定义,所谓“冰心体”,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恋,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融会其中。

冰心对文学语言有自觉追求,主张“白话文言化”和“中文西文化”。

以上这些特点在冰心的《山中杂记》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我们可以来读《山中杂记》的第七篇中的“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冰心从颜色、动静等方面强调“海比山强得多”,正如一个倔强的爱海的孩子的语气,她的语言基本是口语化的,但在比较山或海给人的主观感受时,却引用了两首古诗:“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升”;“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把无法用现代口语简单表达的意思,用古诗以

大家都能共同体会的意象予以表达。

19、简析《茶馆》中人物对话的特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八章第一节第二部分

《茶馆》的对话也相当精彩。表现在几个方面:有的是对话中包含机锋,如前面提到的“秦庞对阵”中两人的对话,每一句当中都包含着潜台词,把人物的地位、性格都很好地体现了出来;有的是利用谐音,或者即兴发挥,如“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也许您正喝着茶,茶叶又长了价钱!您看,先收茶钱不是省得麻烦吗?”这些对话是即兴发挥的,充分显示了作者的通脱活泼的语言天赋,而对话本身的表现力也很强,语意关联词的功能也得到发挥。

《茶馆》又以塑造人物见长,全剧有名有姓的人物有51人,作者利用各种方式来塑造人物,从话剧角度来说,最有效的手段是人物的对话。第一幕常四爷与二德子的冲突,其间常四爷、二德子、马五爷之间的对话,既交代了人物的背景,又有层次地体现了人物的性格;作者甚至让沈处长只出一声“好”字,也写了一个专横的长官的形象。老舍写人物采取的方法是“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串全剧”,“次要人物父子相承”,“无关紧要的人物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而人物的故事、命运又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整部话剧展示了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风云变化,但都从人物命运遭际中体现。

20、简析《林海雪原》在小说结构中的通俗文学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五章第三节第二部分

小说的结构也具有通俗文学的特点。二元对立的模式是通俗小说所惯用,在《林海雪原》中使用得也相当明确。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当作完美无缺的人民军队,而他们的敌人,则是无恶不作,对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烧杀抢掠,内部关系混乱,勾心斗角。这种二元对立模式当然有革命历史小说所特有的阶级对立观点带来的结果,但也是一种通俗模式。小说本身的传奇性,惊险性,许多情节的巧合,都是通俗小说所具有的特点。在1950年代,旧的通俗小说被取消之后,《林海雪原》实际上填补了这一空白。

21、试述沈从文的《边城》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五节第二部分

《边城》于1934年1月至4月在《国闻周报》连载,1934年10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出单行本。以后四十多年,沈从文对《边城》的文字、故事时间、人物年龄多次修改。

《边城》的主要内容:

摆渡船的爷爷和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爷爷朴拙,待人接物颇有古风,重义轻利;翠翠天真,快乐。祖孙两平静生活被翠翠萌动的爱意打破。船总顺顺家的两个儿子天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而翠翠喜欢傩送。爷爷为使孙女幸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他的行动却招致一系列误会。大老天宝求亲不成,抑郁而押船下江,溺水而亡。老二无法从因哥哥死亡而引起的自责以及对老船夫的不满中解脱,也随船下行,不知归期;爷爷在一个暴风雨夜死去,白塔塌了,翠翠在等着可能归来的人。

《边城》有强烈的宿命感。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善良为他人着想的,但偏偏阴差阳错,每一个人的心愿都没有办法实现。这可说小说开篇就已点明的“天”(即命运)的呈现方式。另一方面,小说也描写了作者所倾心的自然人性在“现代”急剧变化中的困窘与无奈,团总碾坊对渡船所构成的钱与势的压力,中寨人用心不良的对爷爷的伤害,龙舟赛上势利的人的谈话,都展露了“现代文明”对于乡村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