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机构结构图

国家机构结构图

国家机构结构图
国家机构结构图

中央国家机构图:

办公厅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包括省级、地级、县级)国家机构图

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各专门委员会备注:

(1)省级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包括自治州、设区的市、盟。县级包括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

(2)专门委员会设在省级、地级人大。

(3)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可以在地区设立工作机构;其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关(行政公署);省、自治区可以按地区设立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分院。

乡级国家机构图

乡级人大

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人大主席团

乡级人民政府

备注:乡级包括乡、民族乡、镇。

总备注:

(1)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设对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

(2)对每一国家机关应该从其性质和地位、组成和任期、任职条件和产生、职权、会议制度等等方面取把握。

中国八大体制:中央、省区、计划单列市、地市、县市、区、乡镇和村

中国行政区划分为四级:

第一级: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二级:地区、盟、自治州、地级市

第三级: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

第四级:乡、民族乡、镇

中国现行行政区划,属于第一级的共有34个行政单位,即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省级以下为地级、地级以下为县级,县以下为乡、镇。

任免人员

在人员任免上,本级人大选举产生本级有关机关的正职领导人员,而其他组成人员一般由正职领导人员提名或者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免。但是,此原则以外有一些例外。1 国家副主席、地方政府的副职领导人员由选举产生。2 国务院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任命。3 在中央,全国人大对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也可以根据其正职领导人员的提名任命,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没有任免权。4 人大常委会、专门委员会及其他人大的机构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5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人民检察院分院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省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任免。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由省级人大常委根据主任会议的提名决定任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提请省级的人大常委会任免。

提案人

①④栏下设“代表”和“其他”二项,提名①下“代表”指推荐代表候选人的代表或者选民人数要求。罢免案④下“代表”指对其选举的上级人大代表或者选民对县级、乡级人大提出罢免案的要求。“其他”指人大选举产生的人员,罢免案④下的“其他”还包括政府其

他组成人员,在中央还包括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其他组成人员;提名①下“其他”指人大选举这些人员时的提名人,罢免案④下的“其他”指人大罢免这些人员时的提案人。

②提案人除了表格中所列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以外,还有其他(本级相关国家机构和人大主席团、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或者主任会议、各专门委员会。

③选民30人对县级人大代表,主席团、1/10以上代表向人大提出;1/5以上组成人员、主任会议向人大常委会提出对上级人大代表。乡级、县级人大由选民会议通过罢免决定,但选民应向县级人大常委会提出罢免案。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我们某次党代会的中央委员会议为“几届几中全会”。

2.“中”: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具体开会过程

一、党代会的名称

党代会的名称一般应与单位的名称相一致,如:“中国共产党╳╳╳省第╳╳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公司(所或其他基层单位)第╳╳次代表大会”。

我院(山东工商学院)应为“中国共产党山东工商学院第╳╳次代表大会”。

二、党代会次数的排列

党代会的次数排列一般采取累计方法,如╳╳╳省已开过八次代表大会,下一次代表大会就叫“中国共产党╳╳╳省第九次代表大会”。

如果党的组织所在单位的名称发生变更,无论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管理范围、职责权限是否变化,凡召开党代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其党代会的次数都应重新排列。只要是所在单位的名称未变,无论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管理范围、职责权限有无变化,其党代会的次数仍应连续排列计算。

我院的党代会应为“中国共产党山东工商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

三、党代会的职权

1、听取和审查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

2、听取和审查党代会纪委工作报告;

3、讨论有关重要问题并做出决议;

4、选举新一届党委和纪委。

四、党代会的时限

一般来说,党代会的时限应和党委任期时间一致,为每四年召开一次。

五、党代会筹备工作的组织领导

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一般由党委领导成员组成,书记或副书记任组长。

六、党代表的名额

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规定,代表名额一般为100人至200人,最多不超过300人。

七、特邀代表设置原则及条件

省以下党的代表大会一律不设特邀代表。特邀代表必须符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党,“文化大革命”前担任过副省级以上领导职务,有贡献、有威望的同志。

八、党委常委和书记、副书记产生的程序

1、党委(或常委会)提出候选人预备人选,报经上级党组织审批;

2、新选出的委员会充分酝酿,根据多数委员的意见确定候选人;

3、党委全体会议选举时,先选举党委常委,再选举书记、副书记。

九、预备会议的程序

1、清点到会人数;

2、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名单;

3、通过大会主席团名单和秘书长名单;

4、通过大会议程。

十、大会主席团的组成

一般由党委、纪委领导成员,新一届党委、纪委领导成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各代表团(组)负责人及有代表性的其他人员组成。

十一、党代会开幕式的程序

开幕式一般由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主持(通常是党委的一位副书记)。具体程序为:

1、清点到会代表人数,并作出说明(应到会代表数,实到会代表数。大会是否符合法定人数,能否开会等);

2、宣布开幕;

3、奏(唱)《国歌》;

4、上届党委负责同志做工作报告,纪委负责同志做纪委工作报告(也可以书面形式提交大会审议);

5、宣布休会。

十二、党代闭开幕式的程序

1、报告参加会议的代表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可以举行会议);

2、宣布大会议程;

3、逐项表决需由党代会做出并通过的有关决议;

4、致闭幕词;

5、宣布大会闭幕。全体起立,奏(唱)《国际歌》后散会。

十三、党代会选举的程序

1、清点到会代表人数;

2、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3、通过大会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宣布大会计票人名单;

4、宣布下届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名额和候选人名单;

5、监票人当场检查票箱,计票人分发选票。大会执行主席说明填写选票的注意事项;

6、选举人填写选票,并在工作人员引导下进行投票;

7、监、计票人清点选票,确认选举是否有效;

8、计票人在监票人监督下计票;

9、报告被选举人得票情况,宣布当选人名单。

十四、党代会选举时参加选举人数的要求

党代会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方能进行选举。

十五、在什么情况下选举人可以委托他人代写选票

参加选举的代表因不识字或其他特殊情况,不能自己填写选票时,可以委托参加会议的其他代表代写选票。被委托人必须按照委托人的意愿填写选票。

因故请假不能参加选举的代表,应视为缺席,不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投票。

十六、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的排列

选票上的候选人名单要按姓氏笔画为序排列,避免人为造成候选人获选机会不平等的情况。

中共中央:

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年召开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XX大”。比如我们所说的“十六大”,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

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委员会。现任中央委员会是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所以称为“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五至六次全体会议,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

“XX届X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17届3中全会就是第17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

四、行政体制和行政机构 1.行政体制概述 (1)行政体制的含义和内容。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制度。在公共行政中发挥着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一个国家的行政体制是否合理、健全,对公共行政的效果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行政体制通常与国家的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相对应。行政体制包括广泛的内容,例如,政府组织机构、行政权力结构、行政区划体制、行政规范等,其核心是政府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以及运行机制等。 1)政府组织机构是行政体制的载体。任何一种行政体制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组织形态之上。政府组织机构通常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纵向政府机构设置和各级政府内部的横向机构设置等多种类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行政体制的运转会产生重要影响。 2)行政权力结构是行政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行政体制得以正常运转的动力。行政权力结构不仅规定行政权力的来源、行使的方向、方式等,而且还要规定行政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组织以及群众团体之间的权力配置关系,其核心内容是国家行政机关在政治体制中所拥有的职权范围、权力地位以及行政机关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等。一般来说,科学合理的行政权力结构配置,对行政体制的正常运转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对行政体制产生负面影响。 3)行政区划体制是指国家为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管理,将全国领土划分为若干层次的区域单位,并建立相应的各级各类行政机关实施管理的制度。行政区划在不同国家,或在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和层次,例如,我国现行的省级行政区域、市级行政区域、地级行政区域、县级行政区域、乡级行政区域等。行政区划的划定要充分考虑其领土大小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人口、国防、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等综合因素。一个国家的行政区划是否合理,也同样会对该国的行政体制产生重要影响。 4)行政规范是指建立在一定宪政基础之上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公共权力、实施公共事务管理的行为规则。任何行政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授权,所有国家行政机关行使的权力、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等也必须通过一定法律加以限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法律规范不仅影响行政体制的运行,而且也规定着各类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内容、范围和形式等。 (2)政治制度对行政体制的影响。行政体制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统治所确立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相关的制度。它是政治统治性质和政治统治形式的总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国体与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国体(即政治制度的性质)决定行政体制的性质。政体(即政治统治形式)影响着行政体制的组织形式。政治统治性质是根据国家的阶级属性来划分的;政治统治形式,是由国家的管理形式、国家的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及社会团体与公民参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构成的。

健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思路举措

三中全会考点:健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的思路举措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进行。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强化责任担当,精准务实、优质高效完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任务。 >> 为什么要健全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一、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首要任务。《决定》要求,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党对涉及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化党中央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党组织中设立的党委(党组),要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更好发挥党的职能部门作用,优化党的部门、党委办事机构、党的派出机关机构设置和职责配置;统筹设置党政机构,职能相近、联系紧密的可以实行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方案》贯彻以上要求,专门对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作出部署,提出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等改革任务。实施这些改革措施,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中央政令畅通和工作高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二、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经历了七次比较集中的机构改革,为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提供了组织保障,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决定》要求,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有关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强化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统一规划体系的职能,构建发展规划、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健全金融管理体系,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清理和规范各类行政许可、资质资格、中介服务等管理事项,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决定》还提出要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效率等要求。《方案》贯彻以上要求,对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作出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务。实施这些改革措施,目的就是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三、统筹各类机构改革 这是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实现机构职能优化协同高效的必然要求。《决定》要求,完善党政机构布局,理顺党政机构职责关系,系统谋划和确定党政机构改革事项,统筹调配资源;深化人大、政协和司法机构改革,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作用,推进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群团工作的制度,推动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好发挥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教学设计 大连市一二七中学于秀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从两个方面学习了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讲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性 质有点抽象,不太好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部分较为容易,可结合具体实例来掌握,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可以结合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来分析和理解。 二、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国家机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身边有 很多法律,这些法律由谁制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机关部门如何产生,这些国家机关和部 门的职权有哪些等问题,他们会开始琢磨,我们为什么要与这些部门打交道?除了生活中 的常见部门,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基于以上学情,本课”国家权力机关“设计了“人 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两目。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体会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人民 当家作主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权力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 作主中的作用;能够把学习到的有关国家权力机关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 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的经济、政治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机构;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特别是在整个国家机关 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职权,特别是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难点:理清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谁?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学生答略。 教师讲解: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呢?在 我国人民当家作主需要通过国家机构行使国家权力来实现。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为实现国家 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称,它包括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国家机构中的国家权力机关。

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

我国的国家机构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 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 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 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 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 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 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 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 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 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 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政府机构体系

政府机构体系(狭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国务院秘书长在总理领导下,负责处理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国务院设立办公厅,由秘书长领导。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2)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 监察部与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列入国务院序列,编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构。)

(3)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统计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知识产权局 国家旅游局 国家宗教事务局 国务院参事室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 * 国家预防腐败局 (* 国家预防腐败局列入国务院直属机构序列,在监察部加挂牌子。)(5)国务院办事机构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国务院研究室 (6)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新华通讯社 中国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

中国政府体制复习指南

《中国政府体制》复习指南(参考要点) 第一章现代政府与中国政府体制 1.现代国家和政府的基本政治理念是什么?主权在民。 2.中国国家机构由哪些机关组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县级以上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权由哪个机关拥有?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2.请简要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 举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举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职权: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参与全国人大的组织工作。 3.当代中国的国家制度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制宪和修宪机关是哪个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5.分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是哪个机关?人大常委会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地位 一方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全国人大的关系来看(略)。另一方面,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来看(略)。 7.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属于常委会职权范围议案的有哪些机关或个人?委员长会议、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0人以上联名。 8.根据法律,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法案和议案,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的各专门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的一个代表团、30名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9.某街道办事处向其所在的市辖区人大代表颁发“街道办事处工作作风监督员”聘书有无必要?为什么? 无必要,提示:因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均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市辖区人大代表对行政机关工作自然具有监督权。 街道办事处向市辖区人大代表发“街道办事处工作作风监督员”聘书暗含着不发聘书就不能监督的意思,好像区人大代表的监督权是由街道办事处确认的。街道办事处属于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市辖区人大代表既可以向街道办事处直接提出批评建议,也可以对其上级区政府提出批评建议,其监督权受法律保护。 10.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在什么机关担任职务?行政部门、司法部门。 第三章选举制度 1.主持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是哪个机构?村民选举委员会 2.中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中国国家机构组成

国家机构组成 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如果某物质具有稳定的空间构型,就有稳定的性质。那么怎么样的空间构型才是稳定的呢?按照价键理论,只要化学键的键角方向与其成键原子的价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一致,则成键原子间的作用力最强烈,而成键电子与成键电子之间的排斥力最小(即通常所说的“键角张力”),非成键原子或原子团之间的空间距离最大,达到最大程度的舒展,使非成键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空间位阻最小,具有这样的结构其内能最小,结构稳定。 正四面体结构是中学生所遇化学物质中最常见的空间构型之。例如,原子晶体中的金刚石、晶体硅、水晶等,它们的熔沸点高、硬度大,通常情况下很难跟一般的化学试剂反应,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分子晶体中的甲烷、四氯化碳等,它们在通常情况下与大多数化学试剂如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等都不起反应,也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这些物质中,碳原子、硅原子都是以四个sp3杂化轨道与其相邻的四个原子形成典型的共价键基团“CC4”、“SiSi4”、“SiO4”或小分子“CH4”、“CCl4”,它们的键角方向与其中心原子的四个sp3杂化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一致,均为109度28分,不存在“键角张力”。并且它们的成键原子的电子云之间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键能大,内能低,结构稳定,所以它们的性质也稳定。当物质具有体心正四面体结构时,其中心原子在成键时的价电子云伸展方向与它所形成的化学键方向一致,非成键原子间呈最大程度的舒展,不存在“键角张力”,内能最低,结构稳定,决定着其性质亦稳定。 按照“三权分立”的相互制约及“三权合一”的和谐一统理念,理想的国家组织机构为正四面体的钻石结构,结构表达式即PP4,第一个“P”代表人民(People),民为邦本,人民就是这正四面体的体心,第二个“P”代表权力(Power),权力要为民服务,“4”分别代表中国中央(最高)委员会、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中国中央人民议会、中国中央人民法院四个机构。稳定的金字塔型国家机构组成如下: 1. 中国中央(最高)委员会:负责协调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议会、中央人民法院相关事务,避免“三权”内斗及严重分裂,具有和谐的“三权”合一功能。设有主席、副主席各1人。由常委和委员组成,成员由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议会、中央人民法院的首长和民间的精英人士组成。该委员会主席就是国家主席,为国家元首,最高三军统帅。此机构位于金字塔的顶点。 2.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行政首长就是总理,下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位于金字塔的一个底点。 3. 中国中央人民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监督、审计机关,议会首长就是议长,下辖各级地方人民议会。位于金字塔的一个底点。

政治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七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国家机构的概念和一般原理 国家机构是公共权力的载体和公共权力运作的政治组织系统,是阶级统治和政治统治体系的核心。国家机构整体为国家机器。国家机构是社会的正式代表,是体现国家本质和执行国家基本职能的组织表征和保证。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 统治阶级在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政治组织中,最主要最强有力的政治组织是国家权力组织。所谓国家机构,可以定义为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包括全部的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1.国家机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家机构是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需要。国家机构为国家政治生活所必须。 2.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性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统治体系,由此决定国家结构具有组织体系结构性。 3.国家机构是一个动态的功能组织系统 任何国家结构都是一个动态功能组织系统,要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二、国家机构的特点 1.阶级性 2.全社会性 3.整体性和系统性 4.强制性 1.阶级性: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家结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机构的鲜明阶级性集中体现在和表现在国家统治集团身上。 2.全社会性:任何国家机构都是以全社会的名义进行活动的,国家机构的全社会性,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机构执行国家基本职能决定的。 3.整体性和系统性:国家机构是统一的整体,是有机构成的政治组织体系和国家权力系统。 4.强制性:统治阶级的国家机构活动是以强制力为后盾和支持的。在依法治国的情况下,强制性包括法制强制和暴力强制。法制强制适用于所有人,暴力强制施用于少数犯罪分子。 三、国家机构的构成 亚里士多德最早对雅典国家机关进行了分析,认为政体都具有三种机能,即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分立与制衡的三个机关为——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此后,三权分立与制衡的国家结构体制,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化。 国家元首、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共同构成国家机构的最基本的主要的组成要素,缺一不可。 1.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处于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体现着最高国家权力,象征着国家主权,行使国家元首的各项职权。其功能是充当一个国家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和国家权力的象征。 2.立法机关 是行使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有权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一个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通常是处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3.行政机关 行政,包含有执行和管理两方面的含义。执行是指执行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和决定。管理是指管理国家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事务。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就是通常说的中央政府,它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等一切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和政策。 4.司法机关 指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 狭义的司法机关仅指行使法律解释权和审判权的机关即法院;

【配套K12】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国国家机构》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国国家机构》知 识点梳理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 产生:A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地位 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③任免权;④监督权 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重大事项决定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行使 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 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宪法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国家机关。 组成:由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

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①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报告工作职责: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 职权:行政机关层级不同,职权也不同。 ①县级以上 ②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行政职权 如何行使? 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由谁实施: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 容易出现的问题:①履职不力;②监管缺失;③失职渎职;④徇私枉法。 如何监督?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统。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概况,着重介绍了中央国家机构组织系统。第三框是第二框的延伸,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本的引言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引言说明本与第一的有机联系及本的主要内容,学习意义。 教材的逻辑结构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原则之一--从宏观到微观,从

中国国家统计体系简介()

中国国家统计体系简介(三) ——统计数据的收集 郑京平 (中国统计,2002年第4期) 目前,中国官方统计系统收集统计数据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定期(全面)报表。 即官方统计部门向列入调查范围的全部统计调查机构单位发放报表,这些机构单位定期(如每月、每季、每半年或一年) 填好报表后,向发放报表的政府统计部门报送。该方法的运用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1.劳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关于劳动统计的综合要求。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布置地、县统计局收集各项劳动统计数据,并逐级汇总上报,最后由各省级统计机构报送至国家统计局。省级数据综合范围为辖区内全部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和团体。调查内容包括各单位从业人员数和劳动报酬。报告期分为年度和季度。 2.农林牧渔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关于农业统计的综合要求。省级数据综合范围为辖区内全部农业生产单位。调查内容为:农业生产条件;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情况;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间消耗等。数据来源为多种渠道,有的取自同级业务主管部门;有的取自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有的利用相关资料推算。报告期分为年度、季度和季节。 3.工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工业、能源统计的综合要求。综合范围为年销售收入500 万元以上的全部工业企业,被调查企业总数约16 万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由各省级统计机构布置地、县统计局向企业搜集,并将分企业资料转报国家统计局。报告期分为年度、月度。 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由各省级统计机构布置地、县统计局按年度向企业搜集,并将汇总数据报送国家统计局。 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由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按年度搜集报送。 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由各省级统计机构布置地、县统计局按月度向企业搜集,并将分企业资料转报国家统计局。 4.运输邮电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运输邮电业统计的综合要求。对各省级统计机构要求按年度报送辖区内全部民用车辆拥有量,对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求按年度报送公路、水上、港口、铁路、航空、管道运输、邮电的业务量、财务和能源消费数据;并按月度报送上述内容的主要数据。 5.建筑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综合统计机构关于建筑业统计的综合要求。综合范围为辖区内资质等级4 级和4 级以上的全部建筑业企业,约4.8 万家。调查的主要内容为:按年度进行的生产情况价值量和实物量、财务状况和建筑材料消耗;按半年进行的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 6.固定资产投资综合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级统计机构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综合要求。综合范围为辖区内计划总投资50 万元及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房地

《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正式版

《我国的国家机构》教案 关于《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 ⑴、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国家机构的划分。 ⑵、理解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中央国家机构的相互关系,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2、能力目标: 通过社会走访、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相关知识和实际的相互转换的能力。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解释社会政治现象及其关系的能力。 (3)在探究现实社会国家机构问题上的初步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 通过涉及诸多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典型事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熟悉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在参与过程中培养各方面全方位的活动能力。 2、方法目标: 主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法,练习写作简单的调查研究报告,掌握基本的资料收集程序、途径和方法,学会辩证的、历史的、比较分析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感目标: ⑴、帮助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情感; 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 2、态度目标: ⑴、使学生明确我国国家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与原则 ⑵、提高对我国国家机构及其组织原则的认识; 3、价值目标: 明确作为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应具备国家观念和爱国的情感,应该确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责任感和维护祖国利益的信念。特别是要树立正确对待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做一个奉献于社会的高素质公民。 教学建议 关于第一节我国的国家机构的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的逻辑结构及编写意图 第一节讲我国的国家机构。第一框介绍了国家机构的基本知识,包括国家机构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统。在此基础上,引出第二框我国的国家机构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体系(图)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每届任期五年,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一般每两个月举行一次;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可以临时召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委员长 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 副委员长 协助委员长工作。 秘书长

协助委员长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每届五年。 主席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国事活动,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副主席 协助主席工作。受主席的委托,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职权。 主席缺位时,由副主席继任主席的职位。副主席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 主席、副主席都缺位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国务院 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由总理,副总理若干人,国务委员若干人,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 总理 领导国务院的工作。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每届五年。 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 副总理 协助总理工作。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务委员

中国行政机构

中国各级官员的权力并不是指代其自己所拥有的权力,而是由其所在行政机关的权限所决定的,因此玲s先生你所要了解的各级官员的权力其实也就是各级政府机关的权限。各级政府机关的权限都是由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明确规定的,下面给你简单介绍一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官员的权限: 第一、中央行政机关及中央领导的权限 行政机关,即狭义的“政府机关”。 中国是单一制结构形式的国家,行政机关由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共同组成。中央行政机关及国务院,也称中央人民政府,是管理国务和政务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地方各省级行政机关,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中国当前的地方行政建制,除少数落后地区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体制外,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行政体制。 地方行政机关的两种属性从法律地位看,地方各级行政机关具有两重属性。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后,依法设立的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具有特殊性。特别行政区机关和立法机关的关系,不同于内地的人民代表大会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立法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一)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构中的法律地位;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中国政治体制的基本构架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国务院担负着繁重的行政领导、组织和管理任务,其实际政治地位要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要得多。国务院总理的职位也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职位更为重要。国务院总理是一个拥有重大实权的职务,它担负着繁重的行政决策工作。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则是一个具有荣誉性的职务。在中国当前的政治实践中,不仅国务院总理由中国共产党内重要人物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各部、委负责人一般也都由中国共产党高层人士担任。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则有一部分是由民主党派或无党派人士担任的。 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总之,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国务院各部、委、局、行、署、办等组成机关。它保证了国家行政权力的统一和政令的畅通。 (二)国务院的机构设置 2003年的行政改革。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主要涉及七个方面:深化国有资

中国国家机构 发展和完善

中国国家机构发展和完善 「内容提要」回顾了新中国国家机构发展演变的过程。我国国家机构的框架是1954年宪法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后来受到十年“文革”的冲击,198年宪法恢复和健全了我国的国家机构,2004年新的宪法修正案使我国的国家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从国家机构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中得出了五点启示,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宪法/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 我国国家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的划分宪法和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它是人民行使统一的国家权力的有力保证。半个多世纪以来,

新中国的国家机构随着客观形势的变迁,几经演变,不断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值得回顾,并从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一、1954年宪法确定我国国家机构的框架 目前我国国家机构体系是1954年宪法确定了的。50多年来,这个框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而1954年宪法则是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根据建国五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发展而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12条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这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还不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际上,在1949——1954年期间,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选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直是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

我国国家机构分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功能与机构

我国国家机构分立法(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行政系统由一系列的行政机关组成.行政机关就是指中央政府(国务院)及其所属的各个机构和地方各级政府机关以及地方的职能机构(交通,税务,财政,农林,卫生,教育各厅局) 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派驻国外的大使馆、代办处、领事馆和其他办事机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工作部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如专员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驻外地办事处;其他国家行政机关,如海关、商品检验局、劳改局(处)、公安消防队、看守所、监狱、基层税务所、财政驻厂员、市场管理所等。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应当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 **司法机关:在中国,司法机构主要包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成为公、检、法。司法行政机关四大类。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公正行使国家审判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地方各级法院主要指省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严格行使国家的检察权(检察权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检察院包含省级人民检察院、市级人民检察院、基层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行政机关,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在履行刑事侦查职能的时候,公安机关可以被认为是司法机关的一部分,在行使行政职能时则不属于司法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侦查部门、军队保卫部门等其他负有刑事侦查权的机关在进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其角色同公安机关。 **立法机关

我国国家机构的发展与完善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新中国国家机构发展演变的过程。我国国家机构的框架是1954年宪法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后来受到十年“文革”的冲击,198年宪法恢复和健全了我国的国家机构,2004年新的宪法修正案使我国的国家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本文从国家机构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中得出了五点启示,认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的国家机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宪法/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 我国国家机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在不同层次上实现人民民主专政职能的国家机关的总称。国家机构的设置及其职权的划分由宪法和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它是人民行使统一的国家权力的有力保证。半个多世纪以来,新中国的国家机构随着客观形势的变迁,几经演变,不断发展,经历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值得回顾,并从中得到应有的启示。 一、1954年宪法确定我国国家机构的框架 目前我国国家机构体系是由1954年宪法确定了的。50多年来,这个框架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而1954年宪法则是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根据建国五年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发展而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12条规定:“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这就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当时还不能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际上,在1949——1954年期间,由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选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一直是国家的最高领导机关。在这个阶段里,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的中央国家机关的统称,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中央人民政府的首脑,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及若干委员组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组织政务院作为最高的政务执行机关,组织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作为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组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署作为最高的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省以下各级地方普遍召开了各级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由它逐步地代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当时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则是各该地方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1954年9月,在基层普选基础上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54年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体系跟以前相比,有了新的发展。根据1954年宪法,首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常务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构。 其次,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同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行使国家元首职权。主席在必要时可以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并担任最高国务会议主席。宪法还规定,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 第三,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与过去的政务院相比,政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的一部分,而国务院则本身就是中央人民政府。另外,政务院采用委员会制,而国务院则采取部长会议制。 第四,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除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外,均由间接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第五,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 二、“文化大革命”对我国国家机构的冲击 从1966年到197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我国的国家机构发生了变化:(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10年没有召开会议;(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长期空缺,直至取消建制;(3)国务院的作用受到削弱,国务院各部委被大量撤销或者合并;(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长期不举行会议,也不进行换届选举。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由“三结合”的地方各级

国家组织机构图

首先说一下这些都是政府网站上面可以找到的东西并且已经公布的资料,没有违反任何法律以及相关条文。 经广大朋友们提醒,再说明一点有些部门领导已经更换有些资料相对滞后~但这个日志主要是让大家了解组织架构,除了这个,如果有什么错误请大家吐槽,谢谢~ 中国人提起部委,往往会加上“中央”两字作为前缀,因其往往掌握一个系统的全国性政策大权。中央的诸多法规和决策,背后多是部委意见,只是后来以中办国办的名义发出,戴上了中央的帽子。尤其是近十多年来,部委资源分配的权力越来越大,所以才有“跑部钱进”之说,也由此国家发改委才会被称为“小国务院”。 实际上,部委是统称,其实也分三六九等。其本身地位在官方系统内就有明摆着的不同,至于实际权责之下的民间影响,则更是千差万别。 首先是隶属于党中央的“部”: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中联部。这些党口的“部”,一般来说规格都比其他部委高。像中组部和中宣部,部长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而统战部部长则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也是副国级的高级官员。 党的部门比如中组部、中宣部是不挂牌子的,而且凡是党的部委门口必有武警站岗,不许拍照。

其次的一些部委,按照官方表述,是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其实就是“内阁”部门。这些部门很多我们平时很熟悉,诸如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商务部、财政部、工信部、司法部、环保部、文化部等。国务院的部委很多没有武警,行人可于门口拍照。 “内阁”部委之下,是一个孤单的“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给予这个“直属特设机构”的名称,是表示对国资委的重视,因为国资委管着100多家大型央企。 除了这些“部”和“委”之外,接下来是很多部级的“总局”和“总署”,比如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安监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等。它们就不是“内阁”部门了,而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同样是正部级,但是和“内阁”部委在权力上却有很大区别,当初国家环保总局就为了升格为环保部奋斗多年。 具体讲,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部委参与国务院的重大决策,而“直属机构”则只负责执行,不能参与决策。以环保部和环保总局的区别为例,一个形象的比喻是,虽然同样是“副市长”,过去环保总局是“不是常委的副市长”,不参与决策;而如今的环保部是“常委副市长”,参与常委会讨论,是决策的一份子。 之前环保总局也可以给国务院汇报问题,但制度化的国务院会议列席,它没有机会参加,只能会后某事定下来之后再按照决议去具体执行,很被动。现在它成为“部”,列席会议的时候,部长在现场就可以把想法说出来,在决策中的地位突出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