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护区规划复习资料(全)

保护区规划复习资料(全)

保护区规划复习资料(全)
保护区规划复习资料(全)

《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

第1 讲绪论

一、自然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保护区没有总体规划

很多自然保护区有没有总体规划,主要是一些省级及以下级别的自然保护区,更没有工程设计方案。如北京市一些县级的自然保护区。

2.”纸上保护区规划”现象严重。

上报审批时有文本的自然保护材料,材料齐全,但是不能够落到实处。

自然保护区实地既没有功能区的划分,也没有基础设施,没有管理机构,边界不清。

甚至连自然保护区的牌子都没有。

3.一些自然保护区规划不合理。

规划表现为“大、空、可操作性差”等。

功能区划分不合理,部分自然保护区出于发展的需要,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要求调整功能区。开发活动强烈,严重违背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贪多图大,只能是规划,无法实现。

4.工程设计不实用、不协调。

为工程设计过于宏大,成为摆设,与自然保护区整体景观不协调。

工程不能给自然保护工作带来帮助,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如不合理的道路建设,严重阻碍了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迁移扩散等。

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

1.定义: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在对自然保护区的资源与环境特点、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潜在可能性等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明确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性质、类型、发展方向和一定时期内的发展规模与目标,制定自然保护区保护、科研、监测、宣教、资源利用、社区发展、行政管理与资金估算等方面的行动计划与措施的过程。

三、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1.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区划分

一般情况下: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湿地类型保护区:重点保护区域、一般保护区域2.保护工程规划与设计

界碑、界牌的设置、围网、围栏的设置与应用、濒危野生动植物救护工程

3.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自然保护区办公楼的建设、保护站,检查站的建设4. 防火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防火区的评价与规划、防火瞭望塔的建设、防火道路的建设(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5.科研与宣教工程规划与设计

6.生态旅游工程规划与设计

旅游景点的规划、设计;旅游路线的规划;旅游基础设施的位置、风格;环保设施的布设

7.自然保护区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1)自然资源的情况,如类型、数量。2)可能的利用方式。

8.自然保护区标识系统设计

保护系统标识、旅游系统标识、公共设施标识、其他标识……

9.生物廊道的设计

生物廊道的形式:生物通道,生境走廊?;廊道的位置、宽度;廊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四、单体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

1.开展综合科学考察:

1) 动植物的情况,种类、数量等。2)植被的情况,类型、分布等。

3)社会经济情况,居民、产业、收入等。4)可持续发展的情况,资源类型,开发方式等。

2. 确定自然保护区类型。

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易识别、查找;三大类九个类型。

3.功能区划分

1)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2)面积和位置的确定依据、方法。3)三区边界的确定。

4.工程设施的规划布局

保护管理规划、生态旅游规划、科研监测规划、多种经营规划、宣传教育规划、社区共管规划、基础设施规划

5.建设投资预算:基础建设费用、仪器设备费用、管理费用

6.人员安排:要多少人?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第 2 讲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理论1.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1.1岛屿性

是生物地理所具备的普遍特征。许多自然生境都可看作是大小形状和隔离程度不同的岛屿。

有些陆地生境也可以看成是岛屿,例如林中的沼泽,被沙漠围绕的高山,被农田包围的林地等。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景观的片断化也是产生生境岛屿的重要原因。

1.2物种平衡理论

MacArthur 和Wilson (1963 1967)认为岛屿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完全取决于两个过程:即新物种的迁入和原来占据岛屿物种的灭绝。

当迁入率和灭绝率相等时,岛屿物种数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物种的数目相对稳定但物种的组成却不断变化和更新,这就是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的核心,所以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也称为平衡理论。

1.3岛屿生物学理论之面积效应

面积效应

对于某一岛屿而言,迁入率和灭绝率将随岛屿上物种的丰富度的增加而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

就不同的岛屿而言,物种的迁入率随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的这种现象称为面积效应。

1.4岛屿生物学理论之距离效应

距离是衡量岛屿隔离程度的重要指标。即岛屿离陆地和其它岛屿越远,其上的物种数目就越少。

对于陆地岛屿来说绝对距离并非是决定岛屿隔离程度的唯一因素,这是因为动物在一年中不同的月份迁移的距离不同;不同的物种迁移能力不同,不同物种对于不同环境条件变化的反应和忍耐程度不同;植物资源多样性和生境质量也影响物种的迁入。

1.5岛屿生物学理论的应用

(1)保护区地点的选择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首先考虑选择具有最丰富物种的地方作为保护区。

特有种、受威胁种和濒危物种也应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在选择保护区时,保护区内应有足够复杂的生境类型保证关键种的生存。

(2)确定保护区的面积

多数专家学者认为保护区的面积应根据关键种的种群密度对生境多样性的要求,遗传上的要求以及物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确定关键种能够维持生存的种群数量及其所需面积。不同的物种需要不同的领地范围。此外保护区周围的生态系统与保护区的相似性也是保护区面积确定时所要考虑的,如果保护区被相似的生态系统包围其面积可小一些,反之则适当增加保护区的面积。

案例:

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有680个物种的保护区,假设群落类型相同,每公顷物种数为60种。Log 680=0.25log A+log 60

log A= (Log 680-log 60)/ 0.25=4.2

A=10^4.2 =15848公顷

(3)保护区的形状

Wi1son 和Willis (1975)认为保护区的最佳形状是圆形应该避免狭长形的保护区。

虽然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不能直接预测什么形状的岛屿最好,但当我们考虑边缘效应时狭长的保护区不如圆形的好因为圆形可以减少边缘效应,另外狭长的保护区受人为的影响也大。

如果狭长的保护区包含较复杂的生境和植被类型狭长形保护区反而更好。

(4)一个大保护区还是几个小保护区好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对此持中性态度,大多数的研究认为一个大的保护区比几个小保护区好,这是因为大的岛屿含有更多的物种。

一般来说,那些完全依赖于当地植被需要大的领地和种群密度较低的物种很容易在小的保护区内灭绝。

但是反对者认为小保护区虽然容易发生物种的局部灭绝,但却使物种能在相对大的范围内得到保护。

因为如果将一个大保护区分成许多面积较小的保护区后有利于提高生物避免灾难性突发事件的能力。

(5)保护区之间的连接和廊道

一般认为几个保护区通过廊道连接起来要比几个相互隔离的保护区好,这是因为物种可以廊道为踏脚石岛不断地进入保护区内,从而补充局部的物种灭绝。

特别是那些需要领地较大的物种在单个小的保护区内不能维持其存活种群时廊道为扩大这些物种的领地面积提供了条件。

廊道还可以避免近交衰退,但是廊道有助于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火灾的扩散以及捕食动物的引入等。2.集合种群理论

2.1集合种群:

指在相对独立的地理区域内,由空间上相互隔离,但又有功能联系(一定程度的个体迁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镶嵌系统。

3.种群生存力分析(PVA)与最小可存活种群(MVP)3.1种群生存力分析:

是用分析和模拟技术估计物种种群以一定概率存在一定时间的研究。

3.2最小可存活种群(Shaffer,1981):

在遗传特性、环境因素和种群本身的随机变化存在的情况下,能够以99%的概率存活1000年的最小种群。

3.3有效种群:

种群数量不一定就是有效种群的数量。当性别比例不对称时,计算有效种群可采用下列公式:

3.4种群生存力分析(PVA)与最小可存活种群(MVP)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1)物种的救护

通过计算种群生存力与最小可存活种群判断一个物种能否长期安全的存在于各然保护区内。

(2)自然保护区面积的确定

确定目标种或关键种;

确定这些种的最小可存活种群;

根据种群密度和最小可存活种群确定最小面积。

目标种主要指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特有野生动植物种类。

关键种也可用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的有效种群的大小来估算保护区的适宜面积。这些关键种可包括食肉动物、重要的被捕食的动植物和对植物传播与传粉起作用的物种等。

一般情况下,脊椎动物的MVP值可以取7000;但兔类动物可以取3000,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可以取500。

动物学家提出,作为长期的保护策略,对一些大型动物来说,有效种群应保持在500个以上的数量。

一些植物学家认为,植物有效种群的下限为1000—4000个个体。

4.景观生态学理论

4.1景观的异质性

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构成景观的具有三大要

素:斑块、基质和廊道。

景观构成的异质性:

斑块的类型,数量;基质与斑块差异性等。

景观布局的异质性:

斑块的大小、形状、分布情况。

4.2 景观的连通性

它是对空间结构单元相互之间连续性的度量。包括结构连接度和功能连接度。

影响景观连接度的因子主要有:

①组成景观的元素和空间分布格局;

②研究的生态过程;

③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4.3 景观动态与稳定性

动态是指景观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转变。

如斑块面积、形状的变化、廊道位置的变化等。

变化的快慢和大小(尺度问题)。

Forman(1990)认为,景观稳定性是景观的各种参数的长期变化呈现水平状态,或是在水平线上下摆动的幅度和周期性具有统计特征。

稳定性包括恢复力和抵抗力。

来自外部的干扰是影响景观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4.4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俞孔坚提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

不论景观是均质的还是异质的,景观中的各点对生态过程的重要程度是不相同的。

景观中存在着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它们由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和位置关系所构成,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种格局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一个典型的安全格局包括以下几个景观组分:

①源: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它们是物种扩散和维持的源泉。

②缓冲区:环绕源的周边地区.它们是物种扩散的低阻力区。

③源间联接:相邻两源之间最易联系的低阻力通道。

④辐射道:由源向外围景观辐射的低阻力通道。

⑤战略点:对沟通相邻源之间联系有关键意义的“跳板”。

4.5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从景观生态学的观点看来,保护区的最佳形状应为一个大的核心区,加上弯曲边界和狭窄的裂开形延伸。

其中:紧凑的图形斑块有利于保护内部资源;弯曲的边界有利于多种栖息地的物种生存和动物逃避被捕食;狭窄的裂开形延伸有利于斑块内物种灭绝后的再定居过程或物种向其它斑块的扩散过程。

第3讲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的一些基本知识

1.物种的散布与分布区

物种的散布:生物体它们的出生地或母体运动到新的地方的过程。

分布区:某一物种占据的地理空间,在此空间内该物种能够正常地生长、繁衍。

物种散布的方式

跳跃式散布:远距离的运动;

扩散:逐渐的运动;

迁移:长期的散布,扩散很缓慢,以致在此迁移过程中,扩散种发生了可以看得见的演化变化。

物种的分布类型

根据物种分布区的范围大小和连续性,物种的分布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连续分布,间断分布,局部分布,偶然分布。

连续分布:一个物种或类群(如属或科)的分布区连成一片的分布状态。

间断分布:也称隔离分布,不连续分布。一个物种或该类群的分布区不是连续而是间断的,它们的分布区是由两个或几个相距很远的地区或水域所组成,在中间地区里没有该物种或类群的存在。

局部分布的种类,存在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当中。我国大熊猫的分布类型就是属于局限分布。

栗斑腹鹀:仅分布于大兴安岭东麓、乌苏里和朝鲜,呈岛状分布

偶然分布现象,主要是发生在一些鸟类当中。如分布于澳洲的鹭科白鹭属鸟类——白脸鹭(Egretta novaebollandiae)偶见于厦门,属于偶然漂泊而至的迷鸟。

产于非洲的埃及雁(Alopochen aegyptiac)据称曾在北京见过。

分布于南方的蓝翅八色鸫(Pitta brachyura)偶见于长江中游甚至福建。

2.植物区系分区

(一)植物区系分区原则和方法

A.Engler发生学原则

首先查明各分类学单位(科、属、种)的分布区,确定各地区的特有成分;

考虑各地的地质历史及相应的气候变化;

分析各地植物区系的起源、发生及其与其它地区的区别和联系。

(二)分类单位和标志

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基本单位:

植物区kingdom(带)地区region 省province 县district

区组或总带:在发生上有联系的植物区的联合。

各分类单位之间可以分亚区、亚地区等。

植物区、植物亚区的分区标志

具有一组特有科和共同的发展历史。主要以古地理因素为依据。

植物区的界线不是一条截然分开的明显界限,实际上是一个过渡带。

植物地区、亚地区的分区标志

具有一些特有属和亚属,及一定数量的优势科;不同

地区的地质年龄和历史不同。

植物地区的界线常与大的地质构造界线、地貌单元或气候带一致。

植物省和植物县分区标志

植物省以特有种为依据。

植物县以特有亚种为依据。

主要决定于地貌、气候或土壤条件。

6个植物区、8个亚区、34个地区、148个省

一、泛北极植物区(全北区)

A.北方亚区

B.特提斯(古地中海)亚区

C.马德雷(索诺拉)亚区

二、古热带植物区

A.非洲亚区

B.马达加斯加亚区

C.印度-马来西亚亚区

D.波利尼西亚亚区

E.新喀里多尼亚亚区

三、新热带植物区

四、好望角植物区(开普植物区)

五、澳大利亚植物区(澳洲区)

六、泛南极植物区

一、泛北极植物区

又称全北极植物区,常简称泛北区或全北区。指北回归线或热带以北的整个地区,包括整个欧洲、亚洲大部、非洲的北半部及几乎全北美洲,是世界最大的植物区。

虽有大洋分隔,却有多种多样的现代植物群。

二、古热带植物区

又称旧热带植物区,简称古热带区。包括非洲中南部、马达加斯加、印度—马来西亚及波利尼西亚等。

本区北连泛北区,南接南极区,东西为新热带区和澳大利亚区,好望角区在本区南部,为地球陆地上第二大植物区。

三、新热带植物区

简称新热带区。包括佛罗里达最南部、中美洲、南美洲的大部(至南纬30°)及附近热带岛屿。

塔赫他间(A.Takhtajan)把本区划分为5个地区:加勒比地区、圭亚那高地地区、亚马孙地区、巴西地区和安第斯地区。

四、好望角植物区

又称开普植物区,简称好望角区。位于非洲南端沿海一狭窄地区(始于非洲西南端),其北界沿奥兰沿河延伸,东以德拉肯斯堡山脉为界,长约800公里,宽约80公里,是世界最小的植物区。

五、澳大利亚植物区(澳洲区)

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构成的独立植物区。

本区常被分为3个地区:东部与北部澳大利亚植物地区、西南澳大利亚植物地区和中部澳大利亚植物地区。

六、泛南极植物区

又称南极植物区,简称南极区。位于南半球南纬30°(在南美大陆)或40°以南,包括南半球的寒带、温带和部分亚热带,与泛北极植物区相对应。但这里大部分为开阔的海洋和南极冰川,陆地部分只是南美洲的南部、新西兰及众多岛屿,面积较小。

(四)中国植物区系分区及特征

我国分为2个植物区,7个植物亚区,22(23)个地区。

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亚区划分

一、泛北极植物区

1.欧亚森林植物亚区:

阿尔泰植物地区,大兴安岭植物地区,天山植物地区。

2.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中亚西部地区(塔城、伊犁亚地区,准噶尔亚地区,)中亚东部地区(喀什亚地区,阿拉善亚地区)

西伯利亚红松和西伯利亚落叶松

西伯利亚落叶松和西伯利亚云杉

人工的荒漠植被—梭梭

自然的荒漠植被

柽柳沙拐枣

3.欧亚草原植物亚区:蒙古草原地区

4.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帕米尔、昆仑、西藏地区,西西马拉雅地区

5.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滇、黔、桂地区。6.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

云南高原地区,横断山脉地区,东喜马拉雅地区;蒙古栎林、喜马拉雅长叶松

二、古热带植物区

7.马来西亚植物亚区:

台湾地区,南海地区,北部湾地区,滇、缅、泰地区,东喜马拉雅南翼地区。

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的亚区划分

代表植物是热带雨林和季雨林;森林建群种主要有龙脑香科、桑科(榕属)、楝科、豆科、无患子科、大戟科、橄榄科、梧桐科、山榄科、棕榈科等。

山地雨林和亚热带雨林中,以樟科、木兰科、金镂梅科的覃树属占优势,与亚热带地区的常绿阔叶林相似。

望天树

3. 我国植被区划

一、植被区划的单位与依据

1)植被区域:水热条件一致,植被类型有质的差异。

2)植被地带:在植被区域内,水热条件变化、地势高低差异,植被类型存在量的差异。

3)植被区:地貌条件差异

4)植被小区:优势植物群丛组的差异。

《中国植被》(吴征镒,1980)

主要依据:

1)植被类型。、地带性植被、优势植被、典型植被、

非地带性植被、隐域性植被

植被型植被亚型

2)组成植被的植物区系。建群种、优势种;群系

3)环境条件:气候、地质、地貌、土壤

二、我国的植被区划结果

8个植被区域,24个植被地带、85个植被区。

1)寒温带针叶林区域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域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

5)热带季雨林、雨林区域6)温带草原区域

7)温带荒漠区域8)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

(《中国植被》(吴征镒,1980))

D1东部湿润亚区

1.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2.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地带

3.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D2西部半湿润亚区

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2.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D1东部湿润亚区

1.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地带

D11江淮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

D12江淮丘陵—落叶栎类、苦槠、马尾松林区

D13桐柏山、大别山—落叶栎类、青冈、马尾松林区

D14秦岭、大巴山—栎类林、巴山松、华山松林区(植被区:优势群系一致。)

2.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2.1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

D211浙皖山地—青冈、苦槠林、栽培植被区

D212浙闽山地—甜槠、木荷林区

D213两湖平原—栽培植被、水生植被区

D214湘赣丘陵—栽培植被、青冈、栲类林区

D215三峡、武陵山地—栲类、润楠林区

D216四川盆地—栽培植被、润楠、青冈林区

2.2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

D221浙南、闽中山地—栲类、细柄覃树林区

D222南岭山地—栲类、覃树林区

D223三江流域山地—栲类、木荷林、石灰岩植被区

D224贵州山原—栲类、青冈林、石灰岩植被区3.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

D31台北丘陵—栽培植物、青钩栲、厚壳桂林区D32闽粤沿海台地丘陵—栽培植物、刺栲、厚壳桂林区

D33珠江三角洲—栽培植物、蒲桃、黄桐林区

D34粤桂丘陵山地—越南栲、黄果厚壳桂林区

D35黔桂石灰岩丘陵山地—青冈、麻乙木林区

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我国动物地理分区

第4讲自然保护区的选址

一、自然保护区的划定一般条件

一般认为符合下面6个条件之一的地区:

1.代表各种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如水域、湿地、滩涂、荒漠、岛屿等。

2.自然生态系统或物种已遭破坏,而又有重要价值,亟待恢复的地区。

3.自然生态系统比较完整、自然演替明显,野生生物种源丰富的地区。

4.国家规定保护的珍稀动物、候鸟或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区。

5.典型而又特殊意义的植被,珍贵林木及有特殊价值的植物原生地或集中成片的地区。

6.有特殊保护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熔岩、温泉、瀑布、化石产地等自然历史遗迹地。

我国政府规定条件:

具有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典型自然生态系统;

国家一类保护珍稀动物、珍稀树种或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其他野生动植物的重要生存繁殖地区;

自然生态系统或物种已遭破坏,具有重要价值而必须恢复或更替的地区;

特殊保护意义的地质剖面、冰川遗迹、岩溶、温泉、化石产地等自然历史遗迹和重要水源地等。

二、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选址条件

1.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

保护对象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及其生境,故应选择植被保存较好,是未受破坏而有代表性的区域,诸如不同类型的森林、草原、荒漠、沼泽、湖泊、河流、海岸、海域和岛屿等。

进一步划分可根据各类型较低级的保护类型考虑,如雨林、常绿阔叶林、典型草原、红树林、高寒草甸等。

2.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应该重点突出需要保护的物种对象,将其列入珍贵、稀有和受威胁物种,一般从国家级保护物种考虑。只要这些物种分布比较集中,植被保存不一定十分完整的代表性区域,也可以选择建立,目的在于使这些物种得以恢复和发展。

3. 自然遗迹

一般指具有科研、教育和旅游观光价值的瀑布、岩洞、地貌、火山口、陨石区、地质剖面、化石和孢粉产地等。

它们不是其它各类保护区内的组成部分,而是单独存在,面积不一定很大。

进一步划分可根据各类保护对象所在地和本身的特点进行,如某地泥盆纪地质剖面、岩溶地貌、瀑布群或活火山口等。

遗迹类型——辽宁北票鸟化石自然保护区

三、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的选址条件

1.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指在全国或国际上具有极高

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

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1.1 国家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其生态系统在国际上或在国内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或是国际上为稀有,在国内为特有的生物群落或生境类型;

其生态系统被认为在国内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完整或基本完整;

保护区拥有足以维持这种完整性所需的面积,包括具备1000公顷以上面积的核心区和相应面积的缓冲区。

1.2 国家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和繁殖地; 或国内或所属生物地理界中野生生物物种多样性的集中分布区;或国家特别重要的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主要产地;或国家特别重要的驯化栽培物种的野生亲缘种的主要产地。

生境维持在良好的自然状态,几乎未受到人为破坏。

保护区面积要求足以维持其保护物种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并具备相应面积的缓冲区。

1.3 国家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其遗迹在国内外同类自然遗迹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其遗迹在国际上稀有,在国内特有;

其遗迹保持良好的自然性,受人为影响很小;

其遗迹保存完整,遗迹周围具有相当面积的缓冲区。

2. 省级自然保护区标准

省级自然保护区指在本辖区或所属生物地理省内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以及休息、娱乐、观赏价值,其生态系统在辖区保护生物资源、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

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2.1 省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其生态系统在辖区所属生物气候带内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其生态系统中具有在国内稀有,在辖区内仅有的生物群落或生境类型;

其生态系统被认为在辖区所属生物气候带中具有高度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1 省级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

其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的自然性,虽遭到人为干扰,但破坏程度较轻,尚可恢复到原有的自然状态;

其生态系统完整或基本完整,保护区的面积基本上尚能维持这种完整性;

或其生态系统虽未能完全满足上述条件,但对促进本辖区内或更大范围地区内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如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的自然保护区。

2.2 省级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的主要分布区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主要栖息地及繁殖地;或辖区内或所属生物地理省中较著名的野生生物物种集中分布区;或国内野生生物物种模式标本集中产地;或辖区内、外重要野生经济动、植物或重要驯化物种亲缘种的产地;

生境维持在较好的自然状态,受人为影响较小;

面积要求能够维持保护物种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2.3 省级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遗迹在本辖区内、外同类自然遗迹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遗迹在国内稀有,在本辖区仅有;

遗迹尚保持较好的自然性,受人为破坏较小;

遗迹基本保存完整,保护区面积尚能保持其完整性。

3. 市(自治州)级和县(自治县、旗、县级市)级自然保护区

四、自然保护区的评价标准

科学标准主要根据生物学、生态学或生物地理学的原理而设定。

科学标准有很多,但最为常用的有5 个: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多样性;脆弱性;自然性。

典型性自然保护区作为活的博物馆类型,更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物类群加以保护。

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测定方法很多。

多样性多的地点,保护价值大。

稀有性是指物种和栖息地的稀有程度。物种和栖息地越稀有,保护价值越大。

脆弱性它反映了生境、群落和物种对环境改变的敏感程度,脆弱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保护起来也较困难。

自然性用自然性表示植被和立地为受人类影响的程度。

第 5 讲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一、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的基本概念

自然保护区体系:某一区域内,为了使保护对象得到更有效的保护而规划和建设的自然保护系统。

一般由自然保护区和生物廊道组成。

自然保护区群:某一区域内,为便于管理而建立的多个自然保护区的联合体。

自然保护区域:在一个地理单元内,为有效保护相同的对象而统一规划和建设的多个自然保护区。

二、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在哪里建?位置

建什么样的?保护对象类型;大小;级别

目标是以最小的保护区面积保护尽可能多的生物多样性。

(一)自然保护区体系布局原则

按自然环境特点和地带递变规律建立自然保护区。如中国的动植物区系区划特点。

结合保护对象特点(典型性、稀有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确定保护区位置。

从大区域、大角度、大尺度考虑保护区体系的建立。如跨界跨区建立保护区等。

——(参见马建章《自然保护区学》P133)

(二)自然保护区布局要素

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或者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区域,如森林、草原、荒漠、海域、海岸、岛屿、内陆水域等;

2)珍稀、濒危或者有特殊保护价值的野生动植物物种或者重要遗传资源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如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

4)其他需要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自然区域。(三)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

规划范围、指导思想和目标:a.规划范围,b.指导思想,c.规划目标

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评价: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确定;保护空缺分析。

自然保护区的体系规划方案:a.宏观布局,b.重点布局。

1.规划范围、指导思想、目的

A 规划范围

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要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如全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北京市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等。

目前规划主要是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陆地生态环境,也包括湿地等其他类型自然环境。

B 规划指导思想

主要生物地理单元应建立综合保护区体系。

每个生物地理单元内,应建立一个或多个大面积的生态系统保护区。

应适当建立小保护区。

应建立保护迁移物种和重要湿地的保护区。

应建立系统保护体系,形成保护区网络。

C 规划目标

任务和期限

任务:保护对象的类型、数量、分布要求。

期限:近期、中期、远期。

(四)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方法

1)自然保护区综合规划:

国家和地区的整体规划称为综合规划,内容涵盖国家或地区的自然保护区的选划、建设和管理等。其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任务、进度和综合举措等。

2)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指在系统规划的指导下,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个自然保护区的具体规划进行具体细致的规划,其内容规划的主要是明确管理任务。(五)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步骤

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收集;规划单元划分和评估(地理、生态、生物);确定准则和标准,筛选优先保护目标;分析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找出保护空缺分析;提出新的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1 基础数据和资料

空间数据:植被图、高程图、土地利用图、地形图、保护区分布图、生物地理分区图、行政区划图等。生态系统数据:植被类型结构、功能、分布、受威胁状况、自然环境状况等。

物种数据:动植物分布、数量、受威胁状况、栖息地现状等。

2 规划单元的确定

地形地貌;水系;植被;行政区划;人工设施(道路、建筑等)

3 确定评价准则和标准

生态系统评价准则:(1)生态区的优势生态系统类型,(2)反应了特殊的气候地理与土壤特征,(3)只在中国分布,(4)物种丰富度高,(5)特殊生境,(6)具有特殊意义的生态服务功能地区。

物种评价标准:(1)国家一级和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地区特有物种;(3)地区罕见或数量极为稀少的珍稀种类;(4)国际上较为关注的物种,如IUCN 红皮书物种、CITES附录物种;(5)其它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物种或具有重大经济意义的物种;(6)具有环境指示作用的种类。

4 确定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保护空缺分析步骤:

植被类型图:是GAP分析的基础数据层,可通过已有植被图或遥感影像图解译或数字化图象资料得到。物种分布图:野外调查。地理单元,物种出没数据库,植被类型图,物种适宜生境类型。

物种丰富度图:GIS,空间叠加。

土地所有权和管理状态图:保护区、森林公园、国有、集体、私有等。

寻找空白地区:每一物种或生态系统应被保护。比较。

计分方法根据一个或一组指标计算各单元的得分,把这些单元依得分大小排序,然后根据保护要求取位于前m位的单元,作为保护区网络的备选地点。一般常用的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分类多样性、稀有性或斑块面积等。

计分法分析步骤

首先要把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单元可以是规则的栅格,或不规则的栅格如生境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等。

要提出一个或一组指标。

量化各单元保护价值的相对重要性,得分高的单元表明其保护价值也高。

根据保护目标选定备选单元。

3)迭代法

首先要确定自然保护区体系设汁的目标,如以最少的单元数或总面积使所有物种至少出现—次;然后把研究区域分成若干单元,制定筛选单元的算法(一组规则),每一步住备选地点集添加的单元最大程度地补充备选地点集中单元的属性,即每次添加的单元对整个保护区网络的代表件贡献最大。直到达到预定目标。

迭代法的步骤

这一步是可选的,根据要求,在选择开始前就包括某些单元,如已建的保护区,或已有珍稀濒危物种分布的单元;

选择包含唯一物种的单元;

确定次一级最稀有的物种,选择那些单元、它们使增加的其它物种数达到或超过既定的代表性要求;如有选择可能,选择离己选中单元最近的单元;

如果仍有选择可能,选择那些对物种代表性贡献最大的单元;

如仍有选择可能,选择面积最小的单元。

4)整数规划法

符号设定:

m 为区域中单元的数量;n为区域中属性的数量;(指标的数量);p为保护区的预订数量;

Ni为单元j包含属性i;(j?(1,m))Yj为属性i是否包含于保护区,(Yj ?(1,0))

Xj为单元j是否被保护区体系选中,(Xj ?(1,0))模型1 Min

限制条件:

(1)所有属性在保护区体系中至少出现1次,即对于任何i(i=1,2,3,4,….n)有

(2)整数要求应为0或者1

模型2 Max

限制条件:整数要求:应均为0,或者1

2.5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布局

位置,哪里建?;面积,建多大?;类型,见什么的?;级别,重要程度如何?;其他。

三、规划设计实例

——北京市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体系规划

1.数据的收集

实地调查大量的植物物种分布数据;

矢量化的北京1:250000的等高线图;

矢量化的《北京市农业区划图集》(1985)坡度分布图、植被图;

矢量化的《北京市行政区划地图集》(2005)中道路、河流、城镇等相关信息。

2.植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的确定

2.1关键地区的评价方法

2.2植物多样性关键地区评价结果

2.1植物多样性关键地区的评价方法

3.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空缺分析

3.1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3.2保护空缺分析3.1北京市自然保护区的现状

3.2保护空缺分析

自然保护区的分布与保护空缺

森林公园与植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4.北京市森林类型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及优先性分析

优先性分析;建设措施

第6讲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与面积确定

主要内容

一、功能区类型与作用

二、功能区的划分方法

三、国外保护区功能区划分情况

1.1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类型

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

其它类型:季节性禁闭区

1.2几个有关定义: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根据保护对象及其周围环境特点以及管理需要,将自然保护区划分为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域。

一般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等。

核心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和自然遗迹的集中分布区。该区域需要严格保护与管理。

缓冲区:在核心区外围划定的用于减缓外界对核心区干扰的区域。

实验区:为探索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有效结合的途径,在自然保护区中区划出来的一个区域,适度集中建设和安排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经营项目与必要的办公、生产生活基础设施。

实验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划分为生产经营小区、生态旅游小区、科学实验小区、生活办公小区、教学实习小区等。

外围保护地带:在自然保护区外划定的、对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起增强、协调、补充作用的保护地带。引自《自然保护区名词术语》(2007)

1.3 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的作用

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外围保护地带

1.3.1核心区

核心区是严格受到保护的区域,一般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体。

(?一个自然保护区可地方官腹股沟非官方规以拥有两个或两个发给规范以上的核心区。)

1.3.2 缓冲区

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外围,或者是两个相邻自然保护区的接壤部位,用于缓冲实验区对核心区内保护对象的干扰。

但是,在核心区外围是另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缓冲区,或者核心区外界不是自然保护区,但有良好的保护措施或处于良好的保护状态,或者核心区边界有悬崖、峭壁、河流、沙漠、戈壁等较好的自然隔离条件时,自然保护区可以不划缓冲区。

1.3.3 实验区

位于缓冲区外,用于开展合理的资源利用活动。

实验区内可以再分为科学实验小区、生产经营小区、生态旅游小区、生活办公小区等区域。

当保护区面积较小,或实验区面积较小,或者保护区为自然遗迹类型时,实验区可以不再划分。

科学实验小区

功能

科学实验小区是自然保护区为进行科研观测、物种扩繁和恢复等活动而划分的区域。

一个实验区内可以存在一个或几个科学实验小区。一般进行常规调查、监测工作。

生产经营小区

功能:生产经营小区是在自然保护区内,自然保护区有关部门或者社区居民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后从事适度生产经营活动的区域。

生态旅游小区

功能:生态旅游小区是自然保护区为开展可持续的生态旅游活动而确定的区域。

生态旅游小区可按不同功能进一步划分为游览区、景观生态保育区和服务区。

旅游资源考察

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连城图

生活办公小区

功能:生活办公小区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人员办公、生活设施集中分布的区域。

1.3.4 外围保护地带

根据自然保护区保护的需要,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可以划出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

1.4 功能区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更加有效的保护自然资源

体现在核心区内(严禁任何人进入)

使自然资源得到可持续的利用

实验区内可以开展多种科学实验、开展旅游等活动等。

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方法

2.1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原则

针对性

明确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存在的干扰及其来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应着眼于排除和控制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干扰,有利于主要保护对象及其生存环境的稳定。

科学性

以对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社会环境以及建设和管理实际情况的详细调查为基础,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功能分区。

协调性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对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安全的影响,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生产生活的关系。

完整性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面积、主要保护对象及其各种特性以及其他自然资源状况等因素,确保功能区的完整性。

2.2功能区划分的依据

A主要保护对象资料:植被;野生动物情况。

B自然条件:地质;水文;气候;土壤;自然灾害等。

C 人文与经济资料:历史与文化情况;人口状况;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状况,土地权属。

D 测量资料

测量资料包括地形图和专业图。

地形图比例:小型自然保护区为1:2000-1:10000,中型自然保护区为1:10000-1:25000,

大型自然保护区为1:25000-1:50000,超大型自然保护区为1:50000-1:200000。

专业图包括航片、卫片、遥感影像图、地下溶洞与河流测图、地下工程与管网等专业测图。

2.3各功能区确定依据

核心区

将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自然遗迹的集中分布区域划入核心区。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及生存需求空间和自然环境状况,确定核心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也可根据关键种及其生境的分布状况确定核心区的范围。缓冲区

在核心区外围根据外界干扰因素的类型和强度确定缓冲区的空间位置和范围。

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的隔离网、隔离墙等物理隔离带也可以作为缓冲区。

核心区外围是另一个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或缓冲区,或者核心区边界有悬崖、峭壁、河流等较好自然隔离的地段,可以不划分缓冲区。

实验区

在划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后,其它区域为实验区。一般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确定。

对于作为迁徙性或洄游性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特别是作为候鸟栖息地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在划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季节性核心区后,其它区域为实验区。

2.4 核心区划分方法

2.4.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一)种群生存力分析法

(1)确定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种及其位置;

(2)确定关键种的最小可存活种群;

(3)根据关键种的种群密度和最小可存活种群确定最小面积,所确定的区域是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关键种keystone species 作为一个生态学的概念,是指对大多数其他种类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持续生存能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物种。

(二)栖息地选择模型法

(1)选取栖息地变量:根据关键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以及自然保护区现状初步选取可能影响关键种栖息的栖息地变量,包括气候、植被、景观、食物资源和人类活动等方面;

(2)筛选变量: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筛选出对关键种影响相对较大的栖息地变量;

(3)构建栖息地分布模型: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建立关键种的分布模型,或根据各栖息地变量对物种影响的程度进行权重赋值;

(4)栖息地预测或评价:利用分布模型或影响因子权重对栖息地进行预测或评价;

(5)确定核心区:根据关键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保护目标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确定核心区的位置。

一般把大于生物领域面积的栖息地斑地作为核心区,并用栖息地破碎度、景观连接度指标判断核心区设计的合理性。

(三)阻力面分析方法

基于俞孔坚等人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①源的确定;

②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建立;

③阻力面的建立;

④根据一定的保护目标确定安全闭值,划定核心区

2.4.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种群生存力分析法

确定主要保护对象的最小可存活种群;

根据关键种的种群密度和最小可存活种群确定最小面积;

把大于生物领域面积的栖息地斑地作为核心区,并用栖息地破碎度、景观连接度指标判断核心区设计的合理性。

自然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缓冲区

(一)栖息地模型法

(1)自然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确定方法相似(不包括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2)确定各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种;

(3)根据栖息地分布模型和预测、保护区的保护目标等确定缓冲区的大小及位置。

(二)层次分析法

(1)针对外界因素对核心区影响程度的不同,将核心区分成若干区段,确定缓冲带宽度的决策方案和影响因素,构造缓冲带设计的层次结构;

(2)以专家咨询法确定两两比较矩阵,最后根据两两比较矩阵确定每一区段缓冲带的宽度,即层次分析方法。

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缓冲区

栖息地模型法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栖息地分布模型和预测、保护区的保护目标等确定缓冲区的大小及位置。

或者针对外界因素对核心区影响程度的确定。2.6实验区划分方法

实验区(边界的确定)

实验区的设计实际上是如何围绕已确定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来划定保护区的边界的问题,边界与缓冲区间的地带即为实验区。

要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保护区的管理。

要考虑试验区的功能和作用。

实验区的划分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边界的确定

自然保护区各功能区四至边界必须有明显的地形地物为标志,既能在地形图上标出,也能在实地确标立界。

一般是沿着山脊、河谷或是等高线划定。

核心区与保护区总面积的比值原则上的要求:

2.7 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

根据主要保护对象具有迁徙性,或其行为具有明显季节变化的特点,自然保护区在不同的时间里可以采取不同的分区方式。

即自然保护区的分区方式可以是动态变化的。

(1)采取动态分区的方法,一般可以划分为绝对保护区域和一般保护区域。

(2)根据主要保护对象的迁徙习性,各保护区域的面积和位置可以发生改变。

(3)当主要保护对象集中出现的季节,其集中出现的区域应划分为绝对保护区域,其他可划分为一般保护区域。绝对保护区域的确定办法可基于物种的特征来进行功能区划,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进行管理。(4)在主要保护对象离开的时间里,自然保护区均可划为一般保护区域,按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进行管理。

三、国外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相关情况

3.1 英国

没有对保护区进行分区,而是制定详细的管理计划以便对保护区进行管理。

3.2 马来西亚

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区;

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内,马来西亚允许进行一些开发活动,如旅游、保留或者留出国家公园或自然保护区中的任何部分作为动物繁殖地和植物苗圃地。

3.3加拿大

国家公园的分区制度是对国家公园内陆地和水域根据生态系统、文化资源保护要求以及提供旅游计划的能力和适宜性进行分类的一整套方法;

在某些国家公园内,并不一定划分所有的类型区域;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环境或文化敏感的区域或地点可能要求与下述分区不相符的特殊管理。

加拿大(5个区):

特别自然保护区考虑的关键是保护,禁止机动交

通工具和公众进入;

荒野区允许基于公园生态系统并在其承载能力范围内的户外游憩活动,这些活动不需任何服务与设施;

自然环境区允许需要最少量的原始自然服务与设施的户外游憩活动,机动交通工具可以进入,但必须得到控制;

户外游憩区允许机动交通工具直接进入;

公园服务区是国家公园内现有游人服务与设施集中的社区。

3.4 印度

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和缓冲区

严格管理核心区的资源,而允许在自然保护区缓冲区进行经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同意的资源开发利用,重点是使缓冲区的资源能够按规定使用。

3.5 印度尼西亚

保护区有以下几种类型鸟兽禁猎区、荒野区、集约利用区和恢复区

鸟兽禁猎区受到严格的保护,主要是守卫自然保护区和进行科学研究,不允许常规游览;

荒野区也要求自然保护,但允许游客进入并开展少量的活动,如提供徒步旅游的小径、路标和基本宿营地或庇护地,可允许从事有限的住宿经营活动;

集约利用区的娱乐业和旅游业高度发展,包括允许修筑道路、停车场、宾馆和行政管理机构大楼,开辟夜晚宿营地和野炊点及提供迷人的景观以供游客欣赏;

恢复区是指受到干扰或破坏的栖息地,通过恢复本地植被使其回复到自然状态并最终将其再分类。

值得探讨问题:

每个自然保护区都划分为既有严格保护的区域(核心区),同时也有资源利用的区域(实验区)好?还是每个自然保护区要么属于严格保护的区域,要么属于资源利用的区域好?

如印度尼西亚有鸟兽禁猎区、集约利用区和恢复区。

是否任何自然保护区都适宜于分区管理,这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自然保护区是否适用分区,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即应基于自然资源情况和自然保护区面积;

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资源状况和主要保护对象的分布,科学、合理地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功能区划。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三区结构是否科学合理

自然保护区分区结构的不统一,集中体现在缓冲区的设立上。

第7 讲保护工程规划与设计

一、保护对象的确定与保护需求分析

1.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与保护对象

(1)保护对象的类型:森林,荒漠,草原,湿地,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森林:热带雨林、季雨林?温带落叶阔林?寒温带针叶林?

野生动物:东北虎?大熊猫?大天鹅?

(2)保护对象的数量与分布状况

有多少?在哪里?

是否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动物?

濒危状况如何

生境特点:山地?树栖?水生?

(3)保护对象的长期稳定存在的需求

对水的需求:植物,动物。

食物的需求:草食动物对草的需求,亚洲象,藏羚羊

肉食动物对食物的需求,东北虎,金雕巢穴的需求:黑叶猴喜欢在崖壁上筑巢,大天鹅喜欢在浅水沼泽处筑巢。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保护区的地形地貌:山地?荒漠?湿地?

自然保护区的气候条件:高温?多雨?寒冷?多风?

自然保护区的其他自然环境:水系分布情况……

3.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保护区社区居民的情况:村落分布、人口数量、民族、分布、教育情况等。

(2)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公路、铁路、桥梁、大型水渠。

(3)自然保护区周边产业情况:工业?农业?服务业?

二、保护工程的布局与规划设计

保护工程的布局原则、主要的保护工程与建设标准、保护措施规划

1.保护工程的布局原则

1)工程数量宜少原则:各类保护工程的数量在满足需要的情况,越少越好,任何的人工设施都会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一些干扰。

巡护路、围栏、围网的数量;界碑、界牌的数量;救护站的数量……

2)工程量宜小原则: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工程量越小越好。

围栏的长度,界碑界牌的大小等;巡护路的宽窄等……

3)工程建设位置宜外原则

保护工程的建设应尽量设置于自然保护区的外缘。一般应建设于试验区、缓冲区,不应设置于核心区。

2.主要保护工程与建设标准

2.1确界立标

2.1.1界标的类型与设置条件

自然保护区区界与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道路相交处必须树立界碑;

自然保护区区界及核心区界、缓冲区与实验区之间

的区界上必须树立界桩;

在自然保护区的一般出入口处、保护区内居民点和人为活动频繁处必须树立标牌。

2.1.2界标的规格

界碑应为250cm×150cm×20cm,埋入地下不应小于50cm;

界桩的直径不应小于15cm、长度不应小于160cm,埋入地下不应小于30cm;

标牌规格应为150cm×100cm,支柱直径不应小于

10cm,支柱间距100cm,支柱长不应小于320cm,埋入地下不应小于100cm。

界碑、届桩、标牌

2.1.3碑牌的文字要求

界碑上应书写自然保护区名称和批准机关及时间;界桩顶部应标注“核心区界”、“缓冲区界”和“保护区界”字样,并应分别涂成红、蓝、黄色;

标牌上的文字,应主要是昭示规定、规则,宣传规章制度,提示人们注意事项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碑、桩、牌上的文字应用中英文书写,中文书写宜采用等线体,英文书写宜采用印刷体。

2.2保护管理站(点)

2.2.1保护站的数量与位置确定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小;管护能力的大小确定。外界的干扰程度,如村庄的位置、数量等。

保护区的类型,如野生生物类型?自然生态系系统类型?

交通状况,一般应设置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保护管理站(点)的设置应对相关的气象、水文、科研监测设施统筹安排。

2.2.2保护区管理站点数量与面积要求

保护管理站(点)应设保护管理值班室、食宿休息室;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无线通信工具。

2.2.3材质结构与样式

一般采用石质、砖混结构或木质结构,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

建筑样式应与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或者当地的特色建筑样式相一致。

(四川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鼓城保护站、江西九连山自然保护区、虾公塘保护站、四川唐家河保护站)2.3检查站(哨卡)

2.3.1检查站(哨卡)数量与位置

检查站(哨卡)设在人和车辆经常进出自然保护区的道路路口上。进出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交通道路口设检查站;在人员进出频繁地段或岔路口设检查卡。

2.3.2检查站的布局与功能

检查站设值班室、管理工作室、食宿室等设施。

检查站(哨卡)必须配备通信设备(有线或无线通讯)。应在横跨道路架设活动栏杆或栏索,有效地拦截检查行人和车辆。

应树立或悬挂醒目的保护检查标牌和灯光信号,以示检查和提醒严格保护;

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宣传栏(板),宣传自然保护等规章制度和注意事项等。

2.3.3检查站(哨卡)的面积与样式:

检查站面积50-100m2,检查哨卡建筑面积20-50m2。一般采用石质、砖混结构或木质结构,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

建筑样式应与保护区的自然环境,或者当地的特色建筑样式相一致。

2.4巡护路

2.4.1巡护路的类型

巡护路包括衔接保护管理站与保护管理点的摩托车道和野外巡护步道。

2.4.2巡护路的规格

巡护摩托车道路宽宜1.5-2.0m,最大纵坡不宜大于12%,平曲线半径不宜小于8m;野外巡扩步道路宽宜0.8~1.5m。

2.5围栏

2.5.1在人为活动较频繁、易对动植物生存环境产生影响的地区以及需要隔离动物种群的地方设置网围栏。

2.5.2网围栏的高度应大于2.0m,网柱与柱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8.0m,网格尺寸不宜大于0.15m×0.15m。2.6野生动物及栖息地保护

2.6.1动物救护站

1)野生动物救护站应与主要交通干线联网,距公路1-1.5km。不污染水源,远离畜禽饲养场、农药、化肥污染源及居民区,与之相距lkm以上。电力水源充足,水质优良。

2)野生动物救护站应建在干燥处,土质渗透性良好,有一定坡度,便于排水。北方的应背风向阳。

3)野生动物救护站应包括救护办公室、诊疗室、病残兽隔离观察室、检疫室等部分组成。

2.6.2笼(棚)舍

1)兽舍(小室)为保护被救护动物安全越冬、躲避风雨和日晒。兽舍(小室)应做到隐蔽,有必要的生境创造和行为再塑的条件。

2)笼(运动场)是被救护动物运动、采食、接受日照等的场所。直接就地平养或辅以全部铁丝网。光照通风良好。

3)大型兽被救护圈养时,圈舍应坐北朝南,两排圈舍之间应留有3m宽通道。

4)救护野生动物的笼(棚)舍区域应以围墙围起。围墙高1.5-2.5m,墙上加70cm向里边伸的棘粒网。

2.6.3围网

1)救护鸟类动物的笼舍及运动场四周地下应铺设30cm以上金属围网(地下墙)以防鼠害。

2)鸟类生境笼舍四周和顶棚以孔径4cm×4cm的钢板网围成,围墙基础可采用浆砌片石。

3)铁围网的高度依自然地势应为3.0-6.5m。

2.6.4人工洞穴

1)自然保护区内有大型野生动物,地形相对平缓,

森林植被结构简单,应设置人工洞穴。

2)人工洞穴的大小和分布密度应根据野生动物的形体大小和分布数量确定。

3)洞穴的结构形式可采用土洞、木结构、砖石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

2.6.5鹰墩

在野生动物和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设置供鸟类动物停歇的鹰墩。竖立杆高6-7m的树干或水泥杆。

2.6.6隐蔽地、生物墙、巢箱设置

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实验区,野生动物经常出没的地方,其植被稀少,而又地形平坦区域,应种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生物墙作为隐蔽地。

生物墙每处种植植物的宽度应在四排(生物墙带宽

6m)以上,长度应为500-1000m。

在缺少营巢条件的区域,应设置人工巢箱或者巢架。

2.7野生植物及生境保护

2.7.1天然林资源保护

在原始天然林周围,若人为活动频繁,应采用刺丝、石料垒墙、开沟挖壕等方法设置机械围栏;或栽植有刺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围封。在山口、沟口及交通路口应设卡,加强管扩力度。

2.7.2建设植物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应设实验室、标本室、资料档案室、药品库,以及配备植物病虫害测报、检疫仪器设备,防治器械和交通工具。

2.7.3开展植被恢复工程

1)自然保护区植被恢复所用苗木(草)应为本地物种,最好为本地苗圃产苗。

2)根据不同的地形、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

3)根据地带性植被的群落结构配置人工群落的结构。

2.7.4建设珍稀濒危植物园(树木园)

园址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

1)要有充足的水源。

2)要有较复杂的地形、多样的地貌特征。不同的海拔高度、不同坡向的山地、地势的陡峻起伏,坡度的缓急变化。

3)要有多种类的土壤条件。

4)要有不同的小气候条件。

珍稀濒危植物园植物种植设计要求:

1)以树木花草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条件为种植依据,使树木获得最适合的生长条件,并组成人工群落。

2)同科的植物应尽可能地集中在一起,以利分类、比较,但应在符合植物生态要求的情况下考虑分类的方便。

3)根据植物在自然界生长的状况,以自然复层混交的形式,并采用密林、疏林草地或树群、树丛、孤植等栽植形式,在注意生态、分类前提下,根据植物的形态、色彩、花、果等观赏特征进行设计栽植。3.保护措施规划

3.1食物/饮水补充点

1)自然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动物数量较多,动物的食物源较少情况下,应改造或建立野生动物人工补充食物源,种植各种野生动物饲料。

2)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食物短缺季节应不定期给予人工补充食物饲料。

3)在野生动物经常活动的区域,水源比较缺乏处,应修筑一些小型土石坝或浆砌石拦水.坝,供野生动物饮水或洗澡,其容量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2 留放枯倒木

1)自然保护区内的枯倒木不应进行清理,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枯倒木应让其留在原地。

2)自然保护区内原来已经清理过枯倒木的,应在野生动物活动比较频繁的区域放置一些枯倒木。

3.3有害植物控制

(1)自然保护区对外来种的控制措施应符合以下要求:

1.严格控制引入物种行为;开展检查检疫工作。

2.已有入侵植物的应尽量铲除或者控制其再扩散。

3.自然保护区内对已消灭了外来种的区域应用乡土种进行植被恢复或监控,以防止外来种的再次入侵:

4.自然保护区应加强宣传教育,使人们认识外来种的危害和自觉地参与对外来种的管理。

(2)有害植物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有害植物的数量少,分布不广时,应采用机械法:在群落中有其他敏感植物存在时,也应用机械法。

2.利用除草剂来控制有害植物的化学方法。选用的除草剂应具有专一性。

3.对有害植物的原栖息地进行考察,了解其天敌和病原体,研究和评估它们的安全性,而后引进这些病原体、天敌等,释放到受有害植物危害的地方,使有害植物得到控制。

4.机械法、化学法、生物控制法三者应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控制。

5.当外来种已被控制或消灭之后,应及时对受到干扰地带进行有效地恢复植被。

3.4苗圃的建设措施

1)苗圃的面积应使其育苗数量能够按计划逐年满足自然保护区范围内植被恢复的需要。

2)选育的树种植物应为自然保护区内的乡土树种植物、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树种植物。

3)根据育苗生产需要,珍稀植物苗圃应划分为生产作业区和辅助区。

4)生产作业区用地不得少于苗圃面积的80%,可分为播种小区、无性繁殖小区、移植小区、科学试验小区。

5)生产作业区的长度宜为50~100m,长度与宽度比例宜为2:1~3:1。

6)辅助区包括管理小区、机具站、仓库、积肥场等。

3.5 植被恢复措施

1)封山(沙、滩、湖)育林(草)

A 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的荒山(沙、滩)、迹地、疏林、灌丛等通过封育措施能够恢复林草植被的,应采取封禁方式恢复植被。

B 在封山(沙、滩、湖)育林(草)的周界明显处,如主要山口、沟口、河流交又口、主要交通路口等,必须树立坚固明显的标志牌,作为明确封育植被恢复范围的设施,并能够有效地防止人畜任意进入。

C 原有林地破坏严重,残留树木(草)很少,恢复比较困难和地广人稀自然保护区,实行全年封禁,严禁人畜进入,以利恢复植被。

D 自然保护区水热条件较好,原有树木(草)破坏较轻,植被恢复较快的区域,实行季节封禁。春、夏、秋生长季节应封禁,晚秋和冬季可以进行有限制的人为多种经营活动。

E 实验区内封禁面积较大,保存林木(草)较多,植被恢复较快,周边社区人口密度较高,人为活动较多时,应将封禁范围划分为几个小区,实行轮封轮放。每个小区封禁3-5年后,可开放一年。合理安排封禁与允许进行适度多种经营的面积。

F 在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处,可采用刺丝、石料垒墙、开沟挖壕、垒筑土墙等设置机械围栏,或栽植有刺乔、灌木设置生物围栏,进行围封。

2)人工辅助自然恢复

A 自然保护区内实验区的荒山(沙、滩、湖)单靠封育不能够恢复林草植被或恢复较慢的区域,应进行育苗补植等人工辅助自然恢复。

B 人工辅助自然恢复应是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

的乡土树(草)种或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种。

第8讲防火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一、火源的调查与分析

1.易燃物的评价

对自然保护区内的不同植物物种的易燃性、枯落物的状态进行评价,明确易燃植物群落及分布情况。2.易燃时间的调查

我国北方地区一般在冬春之交,秋冬之交是火灾易发时期。

3.外界火源的分布调查

一般来讲,村落分布密集、保护区内容易进入的地段是火灾的高发区。

4.到达的难易程度

难到达的地段,发生火灾后危害更大,容易到达的地段,容易扑救,危害会相对较小。

5.火险等级划分

对自然保护区的易燃区根据植物状况、干扰情况等进行易燃等级划分,并进行防火区划。

二、防火基础设施的选址与设计

1.防火检查站

检查站除检查偷猎、盗伐、盗挖以外,还有检查防火,防止火源进入保护区的功能。

防火检查站结合自然保护区检查站的建设进行,一般不再设专门的防火检查站。

2.了望台(塔)

2.1了望台(塔)的选址原则

1)了望台(塔)应避免设在核心区、缓冲区。2)地势较高,在突起的山顶或高地。

3)视野宽阔,通视条件好。4)不受其它干扰或自然灾害的危害。

2.2瞭望塔的结构组成

1)了望台(塔)可选择钢结构或砖混结构。

2)钢结构的了望台(塔)由台(塔)基、台(塔)座、台(塔)架、了望室、升降系统(阶梯或升降机)、配重系统、安全系统、避雷系统等部分组成;

3)砖混结构的由台(塔)基、台(塔)身、了望室、上下系统(阶梯、阶梯平台、阶梯栏杆等)、安全系统(扩拦、扶手等)、避雷系统等部分组成。

(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

2.3了望台(塔)高度

应根据地势和周围物体(林木)高度及控制范围等条件确定。

平缓地区,台(塔)上了望室必须高出周围的最高树冠,高出部分不得小于2m。

丘陵山区台(塔)的高度宜为10-26m。

突起的高山顶端,无视线障碍的地方,可不设塔架或塔身,只建了望室。

2.4瞭望塔的其他功能

了望台(塔)设有食宿室、仓库。食宿室、仓库与台(塔)分建时相距不宜超过100m。

2.5瞭望塔的其他类型

防火微波检测塔,瞭望台等。

3.生物防火林带和防火隔离带

3.1设置条件:

自然保护区内森林植被较多、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宜采用生物防火林带。

3.2功能划分:

生物防火林带按功能分为主带和副带,主带为自然保护区火灾控制带,副带为各功能小区分割带。

3.3生物防火林带宽度

宽度应以满足阻隔林火蔓延为原则,不应小于当地成熟林木的最大树高1.5倍。

主带宽度且不应小于30m,副带宽度且不应小于20m。陡坡和峡谷地段适当加宽。

4.防火道

防火道结合自然保护区基础建设中的道路建设进行。骨干作用的防火道,应为三级道路。

其余道路可采用四级道路,或是具体情况而定。

5.停机坪的建设

邻近自然保护区或者位于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地势平坦,道路交通方便。

三、其它防火措施的规划

1.购置防火、灭火设备。

如点火器、开沟机等。如消防车,灭火器(风力、

干粉),一、二号灭火工具

2.组建防火队伍:组建专业灭火队,森林消防队,社区临时防火员。

3.开展防火宣传:设置防火宣传牌等。

4.林火卫星监测系统

第9 讲科研与宣教规划与设计

一、科研项目规划

1.科研项目规划的原则

(1)根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和资源状况确定科研项目的类型与开展方式。

(2)科研项目应适于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研究难度不应太大。

(3)自然保护区适宜开展监测性项目,以便为深入开展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

(4)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科研基地建设。2.常规性科学研究与监测

(1)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

生物多样性调查:

野生动植物区系组成调查,包括野生动植物的种类、分类群特征,珍稀濒危状况等。

野生动植物以及植被的数量与分布调查,包括群落类型、物种组成、分布状况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设置永久性植物群落样地和野生动物样点、样线或样带,定期调查并记录野生动植物种类、数量及其生境特征等指标。

自然保护区具有长期稳定性,具有丰富的物种,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的最佳场所。

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的地点一般设在科研试验小区。

(2)森林小气候监测

对森林群落内温度日变化、年变化、水分、湿度等气候因素等进行常规监测。

森林气象监测一般设置固定的气象监测站,气象监测站的位置位于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3)自然保护区水文监测

对自然保护区内水系的水质、水量以及水中的化学元素等进行调查监测。

水文监测一般要设置水文监测站。

生物监测: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反应来定期调查分析环境质量及其变化。

(4)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开展野生花卉的引种驯化研究,一些药用植物的开发研究等。

(5)保护区建设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区共管的模式研究。

3.专项研究规划

主要是针对某一物种种群的专项研究,目前一般以动物种群的研究居多。

专项研究的开展多依据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确定。

对大熊猫的数量调查;云南野生亚洲象监测项目。二、科研设施规划与设计(了解)

1.科研中心规划

2.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样线的设置

3.气象监测站

4.水文监测站

三、其它科研措施规划

科研基地的建设

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天然的试验室。

自然保护区应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开展科研基地的建设。(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

四、宣传教育项目规划

1.宣教的目的

要使公众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保护区;树立科学保护自然的观念;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

实现全民办保护区;(高目标)提高自然保护区知名度;赢得各界支持。

2.宣教的主要内容

(1)国家的法律法规,如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

(2)自然保护区的规章制度;如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

(3)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珍稀动植物、自然景观等科学知识。

(4)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当地居民带来的利益等。

3.宣传教育项目规划的原则

(1)根据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类型与分布设定宣教项目

(2)宣教项目应主题明确。

(3)宣教项目应考虑参观对象的不同。

(4)保护区内宣教项目宜结合生态旅游项目规划进行。

4.宣传形式

资料手册、标语、布告;宣传车;幻灯、风光片、科教片;网络传媒;自然博物馆。

5.宣教的对象

(一)对参观者的宣传和教育

(1)科普知识教育(2)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二)对当地社区居民的宣传和教育

(1)保护生物多样性宣传(2)法律法规制度等宣传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开展了主题为“GEF白马

之恋儿童夏令营”活动;

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夏令营基地”;

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举办“感受大自然”夏令营;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举办“生物科技夏令营”。

(三)对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的培训

(1)濒危小种群物种管理技术;(2)生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技术;

(3)自然资本评估方法与管理;(4)自然保护区经

济发展策略;

(5)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6)社区发展与管理;

(7)自然保护区科学建设与集约经营管理。

五、宣传教育设施规划与设计

1.宣教馆(中心)建设

(1)宣教馆的类型与样式

依据展出内容和展出形式的不同,宣教馆一般有如下类型:综合宣教馆、专题馆、博物馆、标本馆、展览馆

(2)宣教馆(中心)的功能

展示存放宣教的物品,包括野生动植物标本实体,宣传牌、板以及其他宣教器械等。

电教系统的布设,包括放映厅、投影仪、幻灯机、电视机的布设等。

2.宣传牌板的设计与制作

宣传牌板等的设计与制作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专门讲述。

六、其他宣传教育规划

1.教学实习基地的规划建设

2.数字标本展示系统设计

3.宣传光盘的制作

4.宣传画册的制作

第10讲基础设施规划与设计

1.保护区管理局(处、所)规划设计

机构名称一般为:管理局、管理处、管理所等,是直接统筹管理自然保护区的基层机构。

主要功能是对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管理、维护,一般下设多个保护管理站(点)、检查站等。

1.1 管理局(处、所)的选址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或者跨县级以上行政单位的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局应本着宏观管理、沟通信息和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原则,就近安排中心城镇,远离城镇的自然保护区可以在城镇建设保障基地或办事处。其他级别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宜就近安排在基础设施与后勤保障良好的城镇或乡镇。

1.2 基础设施建设内容

业务办公用房、辅助用房、场院工程设施;设有公安执法机构的局址应建设执法业务用房。

业务办公用房包括办公、会议、宣教、科研、救护用房等。

辅助用房包括车库、餐厅、仓库、职工宿舍、采暖、配电用房等。

在管理局(分局)址,应将公安机构、科研、宣教、动(植)物防护站等建筑、配套工程等集中统一布置。

1.3 布局原则

1)管理局(处、所)局、站址工程设计,应对交通、电力、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设施进行综合考虑,衔接合理。

2)局、站址总平面,应根据各类建(构)筑物和交通、管线、绿化设施的使用功能、防火、环保、安全等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布置。

3)山区和丘陵地区,沿山坡布置的建筑物,除应符合采光、通风、施工等要求外,尚应采取防止切坡可能引起危害的措施。

4)局址如果安排分期建设,应按功能统筹布置,预留续建用地位置。

5)改(扩)建局、站址平面布置,应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及各项设施。

1.4 建筑面积大小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建筑

1.5 竖向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尽量减少土(石)方、建筑物和构筑物基础护坡和挡土墙的工程量;

2)合理确定场地标高,使场地不被洪水、潮水及内涝水淹没;

3)应与场外既有的和规划的道路、排水系统及周围场地的标高相协调;

4)满足管线敷设对高程的要求;

5)有利于建筑布置与空间环境的设计。

1.6 建筑设计样式与材质

建筑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和装饰标准应有利于降低建设和维修费用,有利于节能、环保和合理使用能源。建筑设计样式能反映自然保护区的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管理局一般用砖混结构,规模较大的多层建筑也可采用框架结构。

2.水、电、通讯配套设施的建设

水电的使用方向:保护管理人员的日常生活用水、用电;科研与宣教用水和消防用水、用电;多种经营项目用水、用电;通讯设施设备用电等。

主要功能是保证保护管理人员在保护、科研宣教、多种经营等工作需要。

2.1 给、排水工程

2.1.1 给水工程

1)管理局(分局)和保护管理站(点)应利用当地已有的给、排水管网,周边没有可利用的给排水管网时,可采用机井、水塔(水池)给水;

保护管理站(点)还可采用引水渠或水管自流引水。2)给水水源,可采用地下水或地表水,一般以地下水为主。

水源选定原则:

A 供水距离短,有充足的水量;

B 水质良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规定:

C 给水方便可靠,经济适用;

D 水源地应位于居住区和污染源的上游。

3)给水系统应根据当地生产、科研、生活、消防等用水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室内给水应根据民用、科研和动(植)物防治建筑物内对水量、水质、水压、消防等用水的要求设计。

2.1.2排水工程

必须满足生活污水、科研与生产污水和雨水的排放需要。

1)排水方式:

管理局(分局)和保护管理站,应采用暗管(渠)排放;保护管理点和各类固定监测(观察)站(点)和检查哨(卡)、了望台(塔)等宜采用明渠排放。

2)室内排水应根据科研、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和室外的排条件综合考虑。

3)污水排放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科研、生活、生产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排放,不得直接排入水体和洼地。管理局应建化粪池。

4)庭院雨水排放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

2.2 供电工程

自然保护区的供电工程,应根据电源条件、用电负荷和供电方式,本着节约能源、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

2.2.1供电电源与电压

应充分利用国家或地方现有电源。当无现有电源可利用或利用现有电源不经济合理时,方可考虑自备电源。

在水力或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优先考虑自建小型水力或风力发电站where?。

应用电网电时,根据需要管理局可建配电室,分局、保护管理站配变压器。

供电电压应以地区电压等级为准。自建电站时,必须采用国家标准电压等级。

2.2.2 变、配电设施的设置

1)用电负荷计算,一般采用“单位指标法”用于初步设计用电量指标的估算和“需用系数法”。需要系数法:用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2)输电距离短,接近负荷中心,便于电压质量的提高和线路的引入、引出。

2.3 通信工程

自然保护区的通信工程,应根据当地的通信条件和保护区对内、外部通信的传输需求,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

做到安全适用,维护管理方便。

2.3.1保护区通信应充分利用地方现有通信网

管理局(分局)、管理站(点)、检查站(卡)、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如旅游服务区)等优先选用有线通讯。

在开通移动通讯处,可适当配置移动电话。

2.3.2 没有地方通讯网络的保护区

可建基地发射台,并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外部通信网联接。

保护管理站、保护管理点配备对讲机;

适当配置无线电台。

人烟稀少且地势复杂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有在无人区巡护任务的超大型、大型保护区可配备卫星电话。无线电台

2.3.3无线通信系统的建设

小型和中型自然保护区,无线通信宜建立域内单区单基站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运用交换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系统的全部用户提供了很强的分组能力,采用双向异频(同频)双工方式,以便于车载台和手持机紧急呼叫。

大型与超大型自然保护区,无线通信宜建立域内多信道用户共享的单区多基站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并与有线交换机互联。

2.3.4通信线路容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管理局址可按宽带传输技术标准综合布线,以适应保护区管理和科研活动对语音、传真、图像、数据等多方面信号的传输要求。

2.3.5采用无线通信方式时,应严格遵守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规定,在频段选择和发射功率上避免对保护区外围地区形成电磁波干扰。

2.4 有线广播、电视工程

保护区管理局(分局)址和保护管理站址有线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应纳入地方有线广播、电视网。

附近没有广播电视网的保护区管理局可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大锅,保护管理站(点)可配备小型卫星地面接收装置。

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设计时应与通信系统统筹考虑。

2.5采暖工程

保护区管理局(分局)址和保护管理站(点)址的采暖工程,应贯彻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省投资、满足需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2.5.1采暖方式

保护区管理局位于国家规定采暖范围内,当周边没有可以直接和利用的采暖系统时,管理局址可采用锅炉房集中采暖方式,在电力或燃气(油)供应充足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采用电采暖或燃气(油)锅炉采暖。

保护管理站采用集中采暖方式还是分散采暖方式视实际,情况选定。

保护管理点采用取暖炉等分散采暖方式。

2.5.2 供热管网的敷设方式

应根据地形、土壤、地下水等各种因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对于温度不超过120℃的热水采暖管网,应优先选用直埋敷设方案。

3. 道路工程的建设

保护区的道路建设,主要是沟通自然保护区内外部及各保护管理站、点之间的交通,以适应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为主,综合考虑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合理布置各类道路,构成自然保护区道路网。

3.1道路分类

1)干道:保护区管理局(分局)与外部交通衔接的道路。宜采用林区公路一级或二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2)支道:管理局(分局)衔接保护管理站、附属单位、保护区内主要村镇和主要经营活动场所以及保护管理站之间的道路,衔接保护管理站与附近乡镇的道路,宜采用林区公路三级或四级。

3)防火道路:专门用于或主要用于森林防火的道路。连接保护区管理局(分局)、保护管理站(点)的防火道宜采用林区公路三级或四级;防火道中通往防火预报站、加油站、机降点的车行道,宜采用林区公路四级,原则上不设路面。

4)摩托车道:保护管理站(点)至了望塔(台)、检查哨(卡)的道路。

5)人行步道:保护管理站(点)至各类固定监测(观察)站(点)的道路,和野外巡护、防火的人行步道。

3.2道路网布线原则

1)道路布设必须满足保护管理、科研观察、护林防火、社区可持续发展工程,以及职工和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2)外部交通以公路为主,与公共交通运输公路衔接;内部交通可以采用多种运输形式,一般采用汽车运输,凡有水运(通船)条件的地方,宜利用水运。

3)充分利用现有道路。

4)道路不得穿过地质不良和有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危险的地段。

5)保护区内部道路技术标准应根据道路使用性质确定,以适应自然地形、地势为原则,一般不高填深挖,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

3.3道路工程勘察设计

1)通过图上定线与现地勘察,确定干(支)道起讫点、走行方位、主要控制点;大(中)桥位置、桥型与桥长;涵洞位置、类型与数量;挡土墙与护坡位置及工程量等。

2)通过实地踏勘,确定通船河道长度与疏浚工程量,确定码头位置、码头型式与码头工程量。

3)自然保护区的道路,由于交通量少,一般不进行常年养扩,不设养路工房,采用季节性养路,应配置小型养路机械。

4)道路勘察设计,应符合林区公路工程勘测、设计系列规范和《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LYJl27)的规定。

3.4道路的技术指标

4. 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

4.1 环境绿化

保护区绿化美化主要包括管理局、保护管理站、保护区内主要道路、社区可持续发展等场地的绿化美化。

环境绿化,应力求实用、经济,绿化美化效果好。环境绿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绿化布置应根据环境景观的要求,应与主体建筑物造型相谐调,并考虑季节变化和空间环境效果,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植物生态习性、抗污性能和苗木来源,因地制宜进行布置。

2)应充分利用场区非建筑地段、零星空地以及其他裸露地面进行绿化布置,并应满足生产、检修、运输、安全、卫生及防火要求和避免与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相互影响。

3)保护区内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应与生物防火带相结合统筹布置;

交叉口和弯道处,宜种植高度低于车道中线路面标高1米的矮生常绿植物;

路堤、路堑边坡坡面上宜种铺草皮,在不影响视线的地段,可种植灌木;

停车场周围的绿化,应有利于车辆和人群的集散与分隔,宜选栽树干直、分枝点高的乔、灌木。

4)环境绿化美化应优先选择保护区当地的乡土树种、花灌木等,宜满足下列要求:

具有抗污染、耐寒、耐旱、耐潮湿、防风沙及抗病虫害:

生长速度块、适应性强;容易成活、移植和管理;树木形态美观、挺拔;符合防火、卫生和安全等要求。

4.2 “三废”处理

(1)生活废水:

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排污管道。

旅游区的分散公厕,使用免水冲环保型厕所。

(2)废弃物:

设立宣传牌,加强文明卫生宣传。

在保护区入口处向入区游人发放垃圾袋,设置垃圾箱。

配备专职环卫人员即时清扫和清理垃圾箱,并将固体废弃物集中进行灰化处理。

(3)废气:

严格控制工业废气污染。保护区内严禁新建工厂企业。

严格控制汽车尾气污染。机动车辆须经环保部门检验,符合尾气排放标准后,持环保部门颁发的尾气排放合格证方可进入保护区。

有效控制其它生活废气污染。改变保护区燃料结构,减少废气排放。生活燃料尽量采用太阳能、液化气等能源。做到以电、气代柴。

第11讲旅游工程规划与设计

生态旅游:

以享受大自然、了解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的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宗旨,使当地居民受益的旅游活动。

一、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1. 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类型

1.1基本概念

自然旅游资源: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构成的、能够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自然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游览观赏价值的,古今人类活

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建筑、民族风俗等。

1.2 旅游资源类型

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野生动植物景观、天文气象景观、民俗及产业游憩资源(讲过)、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民俗及产业游憩资源

1.3 旅游资源的调查内容

调查范围: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周边地区。

调查内容:旅游资源的类型、数量、规模、位置。调查方法:访问,实地调查。

旅游资源考察

1.4 旅游资源的评价

旅游资源的可利用程度和方式

1)旅游资源的可观赏性、持续利用性。2)开发的价

值、代价等。3)开发的方式。

旅游资源的利用时间:是否受季节时间影响。最佳观赏时间。

旅游区位和市场情况: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客源情况等

二、旅游项目(产品)的规划与设计

1.旅游项目的开发原则

1.1保护优先、统筹规划

生态旅游小区的位置应位于试验区内,旅游项目与基础设施应统筹安排,旅游区内旅游人数、旅游时间和空间的控制。

1.2资源整合、合理分区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功能或景区划分,应根据自然保护区类型和现状条件,确定各分区的规模及特色,应把景观资源类似的地段集中开发。

1.3主题鲜明,突出特色

每一个景区或者旅游线路段内应具有明显的主题。突出这一景区内景观资源特色。

1.4因地制宜,体现自然

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根据景区、景点的资源状况进行,避免过多的人工雕刻加工。

2.常见旅游项目类型

2.1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要求有较好的基础服务设施条件,旅游资源可能不一定是游客关心的重点,但自然环境要好。2.2观光类旅游项目

要求有较好的自然风景资源,生物资源丰富多样,较好的交通条件。

2.3体验类旅游项目

主要野外探险项目,野餐野营项目,拓展训练项目等,一般不要求太多的人工服务设施,对旅游资源要求不高。

2.4科教类旅游项目

此类项目需要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求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和一些人工辅助设施,开展认识自然、保护环境的旅游教育活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应该重点推广的。和宣教可以一并考虑。2.5民俗类旅游项目

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区或者宗教信仰地区适宜开展此类项目。

3.常见旅游产品类型

3.1纪念品类

领养自然保护区的古树,一些带有自然保护区特色的、或者带有自然保护区文字的物品。

3.2艺术品类

一些特色商品类,如根雕,手链等饰物。

三、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工程设计必须确定开展生态旅游区域的游客容量,作为计算各种设施的容量、数量、用地面积以及进行管理的依据。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区域游客容量随开展生态旅游时期的不同而有变化。

游客容量应由一次性游客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游人容量计算方法与指标:

1)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5 ~10㎡/人。

2)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其中:主景景点:50~100㎡/人(景点面积);一般景点:100~400㎡/人(景点面积);

海(水)域:10~20㎡/人(海拔0~2m以内水面);沙滩:5~10㎡/人(海拔0-+2m以内沙滩)。

3)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单位以“人次/单位时间”表示。

四、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布局原则

1.1 按需建设、宜少忌多

应根据旅游小区的环境容纳量,景区、景点的分布情况考虑基础设施的数量和位置。

过多的基础设施会影响自然景观的观赏性。

1.2 建景相宜、体现自然

基础设施的样式、色调、材料的使用应该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而不突兀。

一些临时休憩的凉亭、观景台等不应体量过大,而显得“气势磅礴”。

1.3 适当集中、使用方便

一些基础设施应适当集中,如住宿设施和餐饮设施等生活设施应集中建设,既便于管理也方便游客使用。

2.出入口与售票中心

2.1 出入口(检票处)

(1)出入口的作用:进入景区的通道;控制出入的哨卡;游憩第一站,和最后一站;景区的门面,旅游区特征的缩影。

(2)位置的选择:

出入口设计,应根据其自然景观、景点分布确定的位置;

出入口应设在进入旅游区的咽喉要道上,便于管理。需要设置出入口内外集散广场、停车场、自行车停

车处等,应确定其规模要求。

出入口应有良好的道路基础。

(3)出入口的设计原则

体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特色。

建筑工程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材质宜就地取材。

体现管理功能(检票功能)。

2.2售票中心

(1)位置的选择

是控制游客量的重要关卡,可与旅游区的大门(检票处)集中建设;也可以与游客接待中心集中建设。位于旅游区的大门外,交通便利的地方与展览馆、特殊商品店、导游接待处或者管理办公室合建。

(2)功能与样式

售票中心除了具有售票功能外,往往还具有一些其他功能,如展览功能、客服功能、管理功能等。

其样式也应根据功能的类型确定售票中心的外观样式与内部结构。

如仅是作为售票处,可建设体量较小,相对简易的基础设施,方便游客购票即可。

如除了售票还有具有商服功能则样式应相对灵活。

3 游览道路设计

3.1游览道路的类型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区域的游览道路可分为主道路、支路、小路。

主道路宽宜为5.0-7.0m,支路宽宜3.0-5.0m、小路宽宜为0.8-3.0m。(引自《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3.2游览道路线形设计原则:

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物及其它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自然风景构图。

创造连续展示自然景观的空间或欣赏前方景物的透视线。

游览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宜采用复曲线,转折、衔接通顺,以反映自然曲径的原貌,符合游人的行为规律。(引自《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3.3游览道路的坡度要求

主路纵坡应小于8%,横坡宜2-4%。山丘区的主路纵坡应小12%,超过12%应作防滑处理。主路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

支路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过15%路段,路面应作防滑处理;纵坡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阶踏步数不得小于2级,每段宜小于20级。踏步宽300-380mm,高度120--170mm,每级踏步应有1-2%向下倾斜的自行排水坡度。坡度大于58%的梯遗应作防滑处理,宜设置护栏设施。(引自《自然保护区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3.4旅游道路的材质与样式

主路应结合自然保护区道路建设统一安排,一般宜采用柏油路面为宜,适宜于机动车辆的行驶。

支路和小路修建则应就地取材,应以石子路、土路、砖砌路,木质路等为主。

游览道路在地形险要的地段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

3.5游览道路中的桥梁设计

游览道路中的桥梁应根据生态旅游布局确定通行、通航所需尺度并提出造景、观景等项具体要求。

通行车辆的游览道路上的桥梁,汽车荷载等级可按林25级计算。非通行车辆的游览道路桥应有阻止车辆通过的措施,桥面人群荷载按3.5kN/㎡计算。

作用在游览道路上的桥面栏杆扶手上的竖向力和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均按1.0kN/m计算。

4.游憩服务设施

4.1 餐饮住宿设施

(1)位置的选择

地势相对开阔,平坦;对外交通便利;不易发生地质、自然灾害的地段;其他配套设施方便安装的地段;大型宾馆尽可能的设置在旅游区外;

(2)餐饮住宿设施类型与样式

1)大型的宾馆

建设标准应相对较高,内部设施应体现现代化,宾馆会议接待、餐饮娱乐一体化。一般用于接待具有一定关系的团体旅游观光者,如公司职员集体旅游等。样式应根据其所在位置大小,建设连体建筑,风格应尽可能体现当地特色。

一般旅游区内不提倡建设这类大型的宾馆。

接待设施与服务

2)一般住宿设施

此类设施具有较好的住宿条件,仅此而已,不具备其他功能。

一般以接待家庭旅游为主,或者是中等消费水平的人群。

样式应体现地方特色,或者家园特色,尽可能的淡化城市气息。

3)简单住宿体验设施

一般为旅游爱好者、探险者准备,住宿设施相对简陋,位置相对较偏僻,一般位于景区内,风景优美的地段。

样式以小木屋,石屋、窑洞、固定帐篷等为宜。

4.2 休憩设施

(1)游憩亭(野餐亭)的建设

供游客旅游过程作较大停歇,观景、临时躲避风雨、或者野餐的地方,内设简单桌椅。

位置一般设于旅游路线上,位置相对较高的地方。样式一般以方亭、园亭为主;材质应就地取材,常见休息亭多为木制、石制或者混合结构。

(2)临时座椅的设置

主要用于游客的临时的休息,一般设置在旅游路线上风景优美的地方,或是消耗体力较大的地段,如爬坡之后的平台上等。

样式可分为固定圆凳、靠椅、摇椅、带有小桌的长凳、靠椅等。材质就地取材,多以石、木、竹结构居多。

4.3其他配套设施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资料

居民点的形成居民点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城市的形成城市是成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和手工业和聚集地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1.产业结构 2.人口规模 3.居住形式的聚集密度 现代城市的含义 1.人口数量 2. 产业结构 3.行政管辖的意义 古代城市的发展 1.城市与防御要求 2.社会形态和城市布 局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4.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布局的变化1.出现了城市的仓储用地以及对外交通用地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及内容不断变化3.出现商务贸易活动的区域4.城市类型也不断增加 城市化的内涵: 1.人口职业的转变 2.产业结构的转变 3.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的历史过程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稳定阶段田园城市理论主要论点:1.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城市土地应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2.城市与乡村应结合,有乡村生活的气息及环境3.应机制和控制城市喜迎人的磁性 4.城市应拥有一整套公共绿地系统卫星城发展阶段 1.第一代卫星城——卧城 2.第二代卫星城——半独立的卫星城 3. 第三代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 典型城市代表:密尔顿?凯恩斯城《雅典宪章》 理论提出:1933年8月召开的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的主题是“功能城市”会议发表了《雅典宪章》,又称为《城市规划大纲》 主要论点: 1.城市与周围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城市与乡村彼此同为一体,而各位构成区域单位的要素” 。 2.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人们的居住工作交通与游憩(城市四大功能)。 3.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股建筑。 4.城市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要冲居住着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 马丘比丘宪章 理论提出:1977年12 月在秘鲁以雅典乡长为出发点,总结了近一个世纪以来游憩是二战后城市发挥在那和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和方法的演变,渣网了城市规划经一部发展的方向,签署了《马丘比丘宪章》。 主要论点:雅典宪章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一项基本文件。 城市规划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实践性——要付之实现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目的1.掌握规划的依据2.认识规划对象3.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方法 1. 现场踏勘或在观察调查 2. 抽样貂蝉或者问卷调查 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 4.文献资料的运用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 1. 现场踏勘 2.资料收集及整理 3.分析研 究 城市规划纲要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 要人生无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 原则,该阶段对总体规划需要确定的主要 目标、方向机内容刚提出原则性意见。 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由城市人 民政府组织制定。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规 划年限,一般为20 年,近期规划一般为 5 年。详细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用地的属性 1. 自然属性 2.社会属性 3.经济属性 4. 法律属性 城市用地的价值 1.使用价值(地形地貌……) 2.经济价 值(土地出售价值……)影响低级承载力 大小的因素: 1.地下水 2.地下为可溶性岩石防震措 施: 1.确定地震烈度 2.避开强地震地区 3.采 取适当得抗震措施城市用地的水文与水文 地质条件利:城市水源地、可发展水运、 满足城市造景需要、改善城市气候条件、 稀释污水排除雨水美化环境;弊:洪水, 冲刷河岸,泥沙淤积);地下水的组成: 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城市用地的气候 条件太阳辐射: 1 .主要能源2.影响建筑日照间距,通 风,遮阳3.影响城市规模、布局城市用 地的地形条件: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 结构形态和空间布置、影响城市属相设计 及制高点选择处理、影响城市小气候形 成、影响通讯和电波、坡度的影响城市用 地的分类根据城市用地功能不用,按《城 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规范, 分为10 大类、46 中类、73 小类居住 用地组成: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 地、道路高粗昂用地、绿地。分为四类 居住用地比重: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 用地的比例为20%-32% 居住用地人居指标:18-28 mV人居住用 地分布影响因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条 件、工业性质 居住用地布局形式:集中式(布局紧凑, 各部分联系方便,节约基础设施)、分散 式(适应地形变化或工业性质的要求)、 轴向布置工业在城市中布置的一般原则 1.有足够的用地面积 2.职工居住用地应 分布在卫生调价较好的地段上3.应保持 集中、紧凑、互补妨碍4.企业之间应取 得较好的联系,开展必要的协作工业用地 与居住用地的位置 1.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垂直布置 2.工业 用地与居住用地平行布置3.工业用地与 居住用地混合布置旧城工业布局存在的问 题 1.工业用地面积小 2.缺乏必要的交通运 输条件,交通混乱3.功能不合理,污染 大4. 工厂的仓库、对唱不足5. 工业布 局混乱,缺乏生产上统一安排6.有地厂 房不符合生产要求旧城工业的调整措施: 留、改(改变生产性质、改革工业和生产 技术)、并、迁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要求 1.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 2.公共设 施要按照与具名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该服 务半径,小学服务半径一般为500m o 3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城 市交通规划4.根据公共设施本省的特点 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5. 考虑城市 尽管组织的要求6.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并 注意建设顺序全市性主要公建用地原则: 1.符合公建本身的功能要求 2.符合城市 规划对公建位置的要求仓库按使用性质分 类 1.储存仓库2 .中专仓库3.城市供应仓库 4.收购仓库 城市绿地的功能与作用1.提高城市自然生 态质量2.有利于环境保护3.提高城市生 活质量,调试环境心理4.增加城市地精 的美学交过5.增加称呼四经济效益6.有 利于城市防灾城市绿地分类 1.公共性绿地,特点,群众性,为休息而 设2. 专用性绿地3.私有性绿地城市绿 地系统构成 1.点状绿地 2.带状绿地 3.契形绿地 4.环 状绿地 城市郊区的功能1.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郊区是城市衍生地 3.郊区是城市的供 给地4.郊区提供市民游憩基地 5.郊区 是城市的发展用 地6. 协同市区发展经济按城市性质分类 1. 工业城市 2. 交通港口城市 3. 商贸城 市4.科研教育城市5.综合性中心城市6. 县城7. 特殊职能城市按城市人口规模 分类 1.大城市50-100 万人 2.中等城市20- 50 万人3.小城市20 万人以下4.特大 城市100 万人以上 自然环境的利用 1.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城市规 划布局比较紧凑,但应避免城市布局单 调:1.挖池堆山,形成制高点;2.建筑 高低搭配得当;3.形成比例恰当的广 场、接到、建筑群; 2.丘陵地区:结合自然,采用分散和集中 相结合的布局方式;利用地势布局,依山 建筑,层层跌落,强化三度空间。高处布 置市中心或主要建筑群 3.河湖水域:利用水景组织秀丽的城市景 色结合城市工程设施,组织城市景观规 划:结合防洪、排涝工程、护坡、考虑城 市艺术布局历史遗迹、人文景观的利用: 保留、改造、迁移、拆除、恢复合理的城 市干道网密度 合理的干道网密度为2-3 km/平方公里 间距一般为600m—1000m 道路按三级划 分: 1.城市主干道 2.城市次干道 3.支路停车 场分类 1 .配建停车场2.公共停车场 港址选择 1 .在河(海、湖等)边,并且对水深有 要求2.岸边形状及陆地情况要满足共嫩 高要求3.避开桥、堤4.与城市应有方便 的联系5.有发展的可能国际民航机场遇 城市的距离一般不超过10公里。航空港 ——城市联系的交通组织1.专用高速公 里,使机场与城市间的时间保持在30 分 钟以内2. 高速列车3. 专用铁路4.地 铁5.直升飞机城市水源分类 1 .地下水源:潜水、自流水、泉水2.地 表水源:江河湖海等给水管网规划 1 .树枝状管网特点:管网省,但供水不 安全2.环状管网特点:供水安全,但 管网不经济排水方式 1 .合流制雨水及污水合一排放2.分流 制雨水及污水各自排放污水处理厂的用地 选择 1.设于地势较低处 2.布置与城市下游地 带3.离开生活区,并设隔离带居住区规 模的影响因素 1.公共福利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的服务半 径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3.行政管 理体制4.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 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居住区规模 用地规模:50-100 公顷人口规模:5 万人为宜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结构布置原 则:1.经济合理的配置公共服务设施2. 管理方便3.以天然地界及城市主干道为 界4.不同类型的建筑影响不可忽视居住 区的卫生要求安静的环境:影响因素 1 .城市交通噪声 2 .工业生产噪声3.人 群产生的噪声4、减少污染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知识讲解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 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型曲线: 3)“S”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1、( ) 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为代表的公园和公共绿地的建设实现了城市美化的理论。 A. 伯汉姆(D ? Burnham) B. 西谛(Sitte) C. 奥姆斯特(F ? L ? Olmsted) D. 豪斯曼(George E ? Haassman) A. 综合规划是市政立法机构的官方陈述,它确立了与未来想要的物质空间发展相关的主要政 策 B. 综合规划的理论基础是信息论和系统思想及其方法论 ° C. 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是从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 D. 综合规划要求从结构上对社会进行全面的改革,强调的是社会的变革 5、下列四项中,( ) 属于城市规划的相关法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 下列关于交通和运输之间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A. 所有的运输活动都会产生交通 C.交通与运输是同时发生的活动行为 3、 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中心区 B.城市道路 C. 绿化 4、 下面关于综合规划的论述正确的有 ( ) ( ) 。 B. 所有的交通行为都有运输活动的产生 D. 运输是在交通行为之后发生的 ) °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D. 《城市规划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 6、 主干法的主要内容是以下( ) A. 规划行政、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C.规划编制、建设标准、开发控制 7、 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B. C.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保证 D. 符合城市用地选择的基本要 求。 方面的法律条款。 B. 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开发控 制 D.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建设标准 ; 但不包括( ) ° 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城市的形成 1、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历史时期是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的。 2、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人类社会劳动大分工,城市的产生与人类技术的进步和阶级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3、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历史上将由“采集”和“狩猎”向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演讲,称为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4、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当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产生了剩余产品,人们需要进行剩余产品的交换,于是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劳动分工。此时,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分离出来,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地逐渐发展为城市。所以,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5、发达的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产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第二节城市的概念 6、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差别:P4 7、城市的设置标准:P5 8、城市的类型:P6 9、城市的布局形式:P7 第三节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 10、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两个不同的阶段: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和近现代城市发展阶段,以18世纪末蒸汽机为界。具体见P9 11、近现代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和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P13 城市绝对集中发展阶段:城市的集中发展有利于发挥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弊端是环境污染和交通困难。 城市相对分散发展阶段: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卫星城镇,分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 城市区域协同发展阶段:城市区域协同发展的典型现象是,在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完备、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大、中、小城市连绵发展,形成巨型城市群或城市带。典型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连绵区”、“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12、城市未来发展趋势:P22 13、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P28 第四节城市化 14、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过程是一种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它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向城市的转型、集中、强化和分异,以及城市景观的地域推进等人们看得见的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了城市的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甚至包括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地域扩散的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前者是直接的城市化过程,后者是间接的城市化过程。P32 15、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虽然有多个指标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水平,但能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计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人口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16、城市化的阶段规律: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1979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P33),

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思想史》课程教学大纲 (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基础课。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掌握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明晰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更深入了解现代城市规划的本质。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对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思想史的学习,掌握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机制及其思想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现代城市规划的形成的原因,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思想体系及其演变,城市发展认识、城市规划发展的认识和方法论的演变。 四、与各课程的关系 与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等课程有紧密联系。 五、教材与重要参考书 1.Hall, P., Cities of Tomorrow 2.郭彦弘,1992,城市规划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Hall, P., 1975,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邹德慈和金经元译,1985,城市和区域规划,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Howard, E.,1898,Tomorrow: A Peaceful Path to Real Reform,邹德慈和 金经元译,1987,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情报所5.McLoughlin, J. B., 1968,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A Systems Approach, 王凤武译,1988,系统方法在城市和区域规划中的应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Mumford, L.,1961, The City in History,倪文彦和宋俊岭译,1989,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六、任课教师 1、孙施文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研究与发展战略。 2、张冠增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研究与发展战略。 七、学时分配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城市规划原理笔记整理 第二篇城市与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与畜牧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城市就是生产发展与人类第二次分工的产物。城市就是伴随着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3、城镇就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就是工业、商业、交通与文教的集中地,就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就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就是防御部落战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 罗马帝国时期,奴隶主依靠掠夺奴隶与殖民地大量的财富,驱使奴隶无偿地为她们建造罗马城及豪华的宫殿、寺庙、浴池、斗兽场等。 社会政治体制对城市建设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就是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按照规划新建规模很大、布局严整的都城。 欧洲的封建社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分裂成许多小国,城市规模很小。真至17世纪,英、法、德建立君权专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都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就是社会的经济基础,然而欧洲与中国在土地所有制上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就是地主所有制,地主通过代理人征收地租,可以居住在城市。 欧洲就是封建领主人制,封建主大多数住在自己的城堡与领地的庄园中。 中国的城市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中心,而欧洲往往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商品经济的发展就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古代中国,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汇点,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中国虽有很长的海岸线,航海技术也较发达,但始终未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期末复习材料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期末复习材料 一、选择题(1.5×16=24分): 1、以下不属于行政处罚的特征的是(C ) A、行为目的的惩戒性C、行为的内部特征 B、行为违法的确定性D、适用主体的行政特征 2、下列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原则的是(B ) A、法定的原则C、处罚救济原则 B、受处罚免除民事责任的原则D、违法行为与处罚相适应的原则 3、查处违法用地或违法建设的操作顺序为(B ) (1)掌握信息(2)准备资料(3)通知停工(4)实施处罚(5)总结归档(6)申请强制执行(7)行政复议或应诉 A、(1)(2)(3)(6)(4)(7)(5)C、(2)(1)(3)(4)(7)(6)(5) B、(1)(2)(3)(4)(7)(6)(5)D、(3)(1)(2)(4)(6)(7)(5) 4、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重要依据不包括:(C) A、法律、法规依据 B、城市规划依据 C、社会公众口述 D、事实依据 5、( C )人民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修改的监督检查。 A、市级以上 B、直辖市 C、县级以上 D、县级以下 6、下列选项中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属于不得公开的情形是:(A) a.国家机密 b.商业机密 c. 社会秩序d、个人基本资料 A、ab B、abc C、acd D、abcd 7、以 下不属于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对象的是(D)。 A、桥梁 B、隧道 C、人行天桥 D、河流 8、道路交通工程规划管理的程序包括(A) A、申请程序、审核程序、核发程序C、申请程序、审核程序、审批程序 B、申请程序、批复程序、核发程序D、规划程序、审核程序、核发程序 9、当交叉敷设时,自路面向下的排列顺序一般为(B)A、 电力线、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污水管、雨水管、B、 电力线、热力管、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C、 电力线、燃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D、 热力管、电力线、燃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10、 下列建筑间距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有(B) A、日照因素 B、美观因素 C、消防安全因素 D、空间景观因素 11、建筑容积率的计算公式为(D) A、平均层数÷建筑密度C、基地面积÷建筑面积 B、建筑密度÷平均层数D、平均层数×建筑密度 12、法定历史保护建筑的建筑实体不包括(D) A、国家级文物建筑 B、省市级文物建筑 C、县区级文物建筑 D、村镇级文物建筑 13、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城市用地分( C )大类、46中类、73小类进行管理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 考试大纲

重庆市二级风景园林师 《园林植物与生态》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 一、考试性质 符合《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格认证办法》,并报名申请重庆市风景园林师资质评审的各类人员,均应参加本课程的考试,考试合格成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 本考试大纲主要根据指定参考书《园林植物与生态》编制而成。 二、评价目标 考察学员在园林植物分类、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注重学员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生应能: 1.正确理解园林植物与生态的有关概念、原理和论断。 2.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明辨是非。 3.应用有关理论、原理、观点和方法,综合认识、分析有关园林植物配置、造景、城市建设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课程特点 《园林植物与生态》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基本知识面广,实践技能性强。包括了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等内容,重点在知识的系统性及其实践应用。 四、学习要求 在系统学习各章内容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以及应用特点,系统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手法,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综合分析各类绿地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1.理论知识方面 熟练掌握园林植物、城市环境与生态、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重庆地区常见园林植物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了解城市环境的特点、宜居城市在园林植物与生态方面的要求,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程序、方法,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 2.能力、技能方面 掌握园林基地及其周围环境的调查、生态分析方法,能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掌握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管理的方法及技术规范,掌握园林植物造景的常用手法、主要园林绿地类型的植物造景设计要点及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意境营造方法。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因地制宜地规划、建设、管理各类城市园林绿地。 第二部分考核要点与要求 一、园林植物基础知识 (一)考核知识点 1.园林植物生长发育 2.园林植物应用分类 3.园林植物与主要生态因子 4.重庆地区主要园林植物及其特点 (二)考核要求 1.掌握:(1)基本概念:植物学名,双名法,顶端优势,热带植物,温带植物,耐寒植物,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酸性土植物,碱性土植物,维管植物,种子植物,高等植物;(2)园林植物个体生长发育的阶段性、相关性;(3)常用植物分类单位涵义;

《城市规划概论》重点复习

1.城镇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翻译:工匠们在建造城市的时候,每边丈量九里,一边开三个门,城内九条东西向大街,九条南北向大街,每条街都是车轮的九倍,可并排走三辆车,,城市左边设置祖庙,右边设稷坛,前边是外朝办事的地方,后面是市场交易地,市与朝各占百步见方。) 3.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分级明确。 4.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设计 5.城规之父——希波丹姆——米列都城 6.乌尔城特点:该城有城墙和战壕,面积约88h㎡。人口约30000-35000人。乌尔城平面呈卵形,王宫,庙宇以及贵族僧侣的府邸位于城市北部的夯土高台上,与平民和奴隶的居住区间有高墙分割。夯土高台共七层,中心最高处为神堂,之下有宫殿,衙署,商铺和作坊。乌尔城内有大量耕地。 7.田园城市的概念(定义):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与一般意义上的花园城市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了一些花坛和绿树,而霍华德所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8. 1 2 3 动态性。 总的来说:《雅典宪章》针对当时无计划、无秩序的发展过程导致的各种城市问题,提出理性的功能分区和简单的机械联系,强调物质空间的描述,追求完善的终极状态,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无序性向纯理性阶段的转变。《马丘比丘宪章》签于《雅典宪章》引导下的城市改造中,城市活力的丧失,提出城市空间的流动性和连续性,强调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城市的动态特征。属于由《雅典宪章》的纯理性向人性化阶段的转变。 9.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种类型,一定意义上说,邻里单位是社区的一个最小单位。邻里单位形成的基础是邻里关系。 10.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所谓“零碳城市”,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环保型城市,也可称“生态城市”。当然,要做到真正的零排放是不可能的,但它作为人类环保的一个理想和目标却是积极的、现实的。 11.对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制的理解:对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制的理解必须从两个维度展开,第一,从城乡规划的专业角度来看与核心法的关系如何;第二,从一般性法律规范角度来看,该法律规范属于哪一类。 一书两证制度: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关系,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体制运行的意义:就在于保证特定规划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实现,因此,规划目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班级:城规0501 姓名:白一清 学号:050120110 指导老师:任云英黄嘉颖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看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 ——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 摘要: 城市规划为城市的发展描绘出宏伟的蓝图,城市文化如同一条暗线,引导着城市的发展。从古希腊向往自由与美好的社区生活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规划一步步向前发展无不渗透着文化这一精神力量的推动与沉淀。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城市化给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冲击,于是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城市的发展之路。从“乌托邦”到“田园城市”再到1933年《雅典宪章》的发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真正的将“文化”提上了议程,经过《北京宪章》的发展,城市的精神文化始终贯穿于整个城市规划发展的全过程,而城市规划本身也向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的道路前进。 关键词: 城市规划城市文化功能城市文化城市 引言: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在追求着城市的理想模式。两千多年前的哲人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留居于城市。”正是这个被西方视为最为古老的城市定义,揭示了城市最基本的内涵,也体现出城市的终极目标。 1.人类的童年——自由美好的社区 古希腊是西方古典文化的先驱和欧洲文明的摇篮。柏拉图(Plato)的《理想国》是西方世界诞生的第一个乌托邦。他希望通过提倡一系列公共美德建立起社会正义和公正。古希腊 人对城市的定义是:城市是一个为着自由美好的生活而保 持较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 既有节制,又能自由地享受轻松的生活。古希腊早期诸多 城市的突出特征是符合人的尺度以及自然环境的协调。城 市并不追求平面视图上的规整对称,而是顺应和利用各种 复杂地形,构成生动活泼的城市景观。城市中大量公共活 动场所的设立,促进了市民平等、自由和荣誉意识的增长。 在这一时期人们所注重的是文化精神的发扬。雅典卫城公元前5世纪,希波达姆斯所作的米利都城规划,首次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网格,建筑物布置在网格内,这种城市建设系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这种几何化、程序化的规划方法,虽然确立了一种新的城 市秩序和城市理想,却由于过于严谨而显得呆板,甚至为 了构图的形式美而不顾自然地形的多样化。 2.强大的帝国——彰显永恒的秩序 古罗马时代是西方奴隶制发展的最高阶段。那时候已 有了正式的城市布局规划,它具有四个要素:选址、分区 规划布局、街道和建筑的方位定向和神学思想。美国著名 城市史专家芒福德曾指出,“罗马人从希腊城镇学到了基 于实践基础的美学形式而且对米利都城规划形式中的各 项重要内容——形式上封闭的广场,广场四周连续的建筑,宽敞的大街,两侧成排的建筑物,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参考

2009级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概论》课程 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 1.居民点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城市(城镇)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1.字义上的理解 “城”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 “市”是交易的场所。但是有防御作用的墙垣并不是城市,仅是市集也不能称为城市,因此,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城市最初是由剩余产品交换的商市而产生的 ·西周奴隶社会,出现的“宫市”是专门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春秋末叶到战国时期,打破“宫市”,出现了各阶层共同享用的“市” ·汉长安城设有集中的九市;隋唐长安城设有集中且规模很大的东市和西市 ·北宋中叶以后,汴州出现了店铺密集的商业街,城市集中的“市制”也逐渐废弃·现代城市“超市”兴起,以合理的服务半

径布置商业网点,方便居民生活 2.现代意义上的理解 “城市”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口数量(非农业人口),产业结构(农业、工业、第三、第四产业经济比例),行政(政治、经济、文化职能)的意义。 3.城市化水平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1.城市化 城市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指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的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城市化水平也从一个方面表现社会发展的水平,表示工业化的程度。 4.城市群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城市规划原理重点整理

梳理 一、城镇与城市化 1、城市规划调查的内容 1)自然条件下和历史方面的资料 2)技术经济方面的资料 3)建筑方面 4)城市环境方面 2、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的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3、对城市定义的基本理解应该基于三个前提: 1)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 2)城市的概念和定义是发展的(虚拟城市) 3)城市的定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多角度) 4、城市的起源(血缘制和宗教中心说、权利维系与防御说、交换集市中心说) 5、城市的产生: 农业社会城市:规模小、数量职能有限、缓慢 工业社会:规模大、发展迅速 后工业社会:多中心、弹性化、分散化(信息社会) 6、城镇化(城市化)定义: 城镇化(城市化)是工业革命后的重要现象,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已成为历史的趋势,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研究各国城镇化的历程,结合我国国情,预测城镇化的趋势及水平对指导城市规划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7.名词解释:城镇化水平 人口按其从事的职业一般可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第二、第三产业人口)。按目前户籍管理办法又可分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 8、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1)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城镇化是城市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镇化水平高,农业人口减少。 9.城镇化水平三阶段(S型曲线) 起步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30%左右,生产力水平尚低 加速阶段,超过30%,60%+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二、城市规划的思想发展 1、城市田园理论 1)提出者:霍华德《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明日的田园城市》) 2)中心思想:以分散城市功能的角度解决人口聚集问题,在城市外围建设卫星城。 2、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 1)提出者:昂温 2)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 3)形成过程:三代卫星城:卫星城,多功能半独立卫星城,独立的卫星城(新城) 4)特点:单一功能---多功能,半独立----完全独立 3、《雅典宪章》 1)提出时间:1933 2)代表组织:国际现代化建筑协会CIAM

城市规划概论_复习题_FXT232237_1101

《城市规划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在我国是指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3、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相对完整的区域中,有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且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4、城乡发展:是指区域内城市、乡村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及发展状况,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驱动力,城镇体系的发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乡的整体发展水平。 5、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给能力以及关系建设对土地的需要,对一定时期内一定行政区域范围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是对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的总体战略部署。 7、城市环境保护:是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为有效的实现预期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 8、城市规划的专题研究:是针对城市规划过程中所面对或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9、地租:报酬或收益,本质是土地供给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土地需求者让渡土地使用权时所索取的利 润。土地价格:是土地供给者向土地需求者让渡所有权时获得的一次性货币收入。 10、修建性详细规划:是在当前或近期拟开发建设地段,以满足修建需要为目的的进行的规划设计,包括总平面布置、空间组织和环境设计、道路系统和工程管线规划设计等。修建性详细规划应满足上一层次规划的要求,并为下一层次建筑、园林和市政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11、城市交通规划:是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设计达到该目标的策略,制定和实施计划的过程,包括确定城市交通政策、城市客货交通组织、道路交通流量分配等主要内容。城市交通规划必须同土地使用规划和道路系统规划密切结合、相互协调。交通规划应为决策提供足够的决策信息。 12、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是指以城市为基点,与城市外部进行联系的各类交通运输的总称,主要包括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 13、城市绿化系统:指城市中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各类绿化及其用地,相互联系并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整体。 14、城市规划编制:目的是为了实施,即通过依法行政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把制定的规划逐步变为现实。 二、选择题 1、后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主要体现为( C )。 A.绝对分散 B.绝对集中 C.相对分散 D.相对集中 2、城市的不同发展时期与主导产业是什么( C )。 A.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三、第二产业 B.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二、第一、第三产业 C.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D.前工业、工业、后工业社会主导产业依次为第三、第一、第二产业 3、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及著作或实践活动是( B )。 A.西谛的工业城市 B.柯布西埃和他分别在1922年发表的“明天城市”和1931后发表的光辉城市 C.欧文、傅立叶和他们的空想社会主义D.奥斯曼所进行的巴黎改建 4、下列哪个不属于城镇体系特点( A )。 A.依赖性B.关联性C.开放性 D.层次性 5、代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是( C )。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薄。硬路肩最小宽度见书(P105) 13、边沟:城市道路除利用路缘侧平石上的雨水井排除路面雨水外,在郊区道 路或山区居住区内的道路常用边沟排水。 14、路缘石:是路面边缘与横断面内其他组成部分的相接处的边缘石。路缘石 由侧石和平石组成,其形式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 城市道路边缘石采用立式,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cm。隧道内、重要桥梁、道路线形弯曲路段或陡峻路段等处的缘石可高出25~40cm。 15、横坡:路基(路面)横断方向的坡度,为了使车行道、人行道和绿带上的 雨水迅速排入雨水井或边沟。横坡以百分数值表示,其大小取决于 路面材料、道路组成部分的宽度。坡向视雨水进水口的布置而定。 16、路拱:对于双向行驶的车行道,路面常做成中间高两侧低的拱形,称为路 拱。 17、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可分为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四种形式。 18、主导纵坡:指道路中心线结合实际自然地面起伏所得土方填挖工作量最少

城市规划概论考试重点样本

城市规划原理( 考点) 注: 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画图题 第一篇 1.”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 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 2.埃及公元前25 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城为长方形, 用墙分为两部分, 墙西为贫民居住区, 挤满250多个小屋; 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 面积与贫民区相同, 有10~到11个大院, 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 3.P 007 卡洪城平面图( 绘) 4.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过程,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口职业的转变, 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 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 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②产业结构的转变, 工业革命后, 工业不断发展, 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 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农村的多雨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 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 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 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城市拥有比较集中的用地和较高的人口密度, 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 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 其它公用设施, 能够有较多的文化设施, 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城镇化也成为城市化, 因为城市与镇均是城市型的居民点, 均以第二, 第三产业为主, 其区别仅是文字使用的习惯或其规模的不同。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 绘) P 013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 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 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 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 城镇化的速度加快, 在不长的时间内,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一部分工业人员又转向第三产业。 6.春秋战国《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7.周王城平面想象图 (绘) P019 8.邺城功能分区明确, 结构严谨, 城市交通干道轴线与城门对齐, 道路分级明确。 9.曹魏邺城平面 ( 绘) 021 10.公元前 5 的古希腊城邦时期, 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希波丹姆模式, 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 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11.乌尔城复原图( 绘) 026 12.田园城市理论: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理论。028 13.《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的联系033 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在雅典开会, 中心议题是城市规划并制定了一个《城市规划大纲》, 这个大纲后来被称为《雅典宪章》。这个大纲集中地反映了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