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参考译文

第七章 参考译文

第七章 参考译文
第七章 参考译文

第七章参考译文随堂练习1

1.The purposes of his journey were both military and political.

这次旅行既有军事上的目的,又有政治上的目的。

2.Some of the gases in the air are fairly constant in amount, while others are not.

空气中有些气体的含量相当稳定,有些就不稳定。

3.You may apply in person or by letter.

你可以本人亲自去申请或寄信去申请。

4.Some go only for one year, many for two, but never longer, unless the ship which is to bring them out cannot reach their base.(W. M. Smith: In the Antarctic)

有些人在这里呆一年,也有人要呆两年,但绝对不会再久,除非去接他们的船只到不了基地。5.He was a clever man; a pleasant companion; a careless student; with a great propensity for running into debt, and a partiality for the tavern. (William Thackeray: Vanity Fair)

他是个聪明人,很好相处,就是学习不肯用功;老是东挪西借,还喜欢上酒馆喝上两口。

随堂练习2

1.—Did you enjoy your time in Nanjing?

—Yes, I did.

——你在南京过得愉快吗?

——是的,我过得很愉快。

2.—Is matter in constant motion and in constant change?

—Yes, it is.

——物质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吗?

——是的,物质是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着。

3.For errors had been made, bad ones.

因为错误已经出了不少,而且还是很严重的错误。

4.I hope that the meeting will not be too long, for it will only waste time.

希望会议不要开得太久,太久了只会浪费时间。

随堂练习3

1.He had lived all his life in desert where every cupful of water might be 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

他一直生活在沙漠里,每杯水都可能是生死攸关之大事,必须精打细算地用。

2.If one had but two heads and neither required sleep! (=It would be good if one had but two heads and neither required sleep!)

人要是有两个脑袋,而且都不需要休息就好了。

3.And the music of the pearl drifted to a whisper and disappeared.

珍珠之歌随波荡漾,余音袅袅,后来完全溶入了滚滚波涛。

4.Saving is to an individual is what profit is to a business. /What saving is to an individual is what profit is to a business.

一个人不能不储蓄存钱,就像一个企业不能没有利润效益一样。

5.And he launched into a speech, eloquently advocating his army of the future.

接着他发表了长篇演说,振振有词地把他设想中的未来军队鼓吹了一番。

1.People in the square melted away.

广场上的人们渐渐散去了。

2.This is the drink of hot weather.

这是大热天理想的饮料。

3.He was weak and old.

他身体衰弱,年纪也大了。

4.The advantages of the hall are bright, spacious, fashionable and without echo.

这间大厅有四大优点:明亮、宽敞、时尚新潮、没有回声。

5.Mr Linton was not far behind; he opened the gate himself and sauntered slowly up, probably enjoying the lovely afternoon that breathed as soft summer. (Emily Bront?: Wuthering Heights)

林惇先生在后面不远;他自己开了大门,慢慢蹓跶过来,大概是想享受这风和日丽、宛如夏日的下午时光。

随堂练习5

1.Illness prevented him from doing his work.

他因病不能干活。

2.Possessing high conductivity of heat and electricity, aluminum finds wide application in industry.

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及导电性,所以在工业上获得了广泛应用。

3.Social evils were fundamentally caused by economic inequality.

从根本上说,社会罪恶是由经济不平等所造成的。

4.The rapid expansion of industrializa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must lead to a progressive exhaus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由于工业化在全世界迅速发展,自然资源必然逐步趋向枯竭。

5.Their (the Curie’s) discovery brought about a revolution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a structure of matter.

由于居里夫妇的发现,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革命。

6.You are only young once. At the time it seems endless, and is gone in a flash; and then for a very long time you are old.

人一生年轻只有一次,似乎永远不完,而逝去就在瞬间,尔后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老年。7.They are to be had very cheap and good. We breathe but the air of books.

好书可比作人们呼吸的空气,到处可得,花费不多,裨益很大,我们所吸取的都来自书本。8.A little yellow, ragged, lame, unshaven beggar.

一个要饭的,身材矮小,面黄肌瘦,衣着褴褛,瘸腿,胡须满面。

9.Women screamed, and kids howled, but the men stood silent, watching, interested in the outcome.

只听到女人们在尖叫,小孩们在欢闹,男人们则静静地立在那儿袖手旁观,饶有兴味地等着看结果。

10.His eyes, wide and wet, at last flashed fiercely on her; his breast heaved convulsively. (Emily Bront?: Wuthering Heights)

他睁大双眼,含着泪水,最后猛地向她一闪,胸口激动地起伏着。

1.By analysis, we mean analyzing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ings.

所谓分析, 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

2.I am not a poet; I could not write a single line to depict its beauty.

我不是诗人,我写不出一行诗句来描绘它的美丽。

3.Our son, Carl, who is six, goes to a good private school, and our daughter, who is four, won’t go to school until next year.

我儿子卡尔六岁,在一所很好的私立学校读书,女儿四岁,明年才上学。

4.But it’s the way I am, and try as I might; I haven’t been able to change it.

可我就是这个脾气,虽几经努力,却始终未能改变过来。

5.It is man’s social being that determines his thinking.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随堂练习7

1.As the temperature increases,the volume of water becomes greater.

温度升高, 水的体积就增大。

2.When short waves are sent out and meet an obstacle they are reflected.

短波发送出去, 遇到障碍就反射回来。

3.I was in the bath, with the result that I didn’t hear the telephone.

那时我正在洗澡,因此没有听到电话铃响。

4.We must bring forward a new design at the earliest possible date.

我们必须尽早提出一项新方案。

5.I honest to goodness would like to find myself a job somewhere.

我确实想在哪儿找个工作干。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社会互动概述 一、社会互动的涵义 社会互动:人发生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 ?社会互动是相互依赖性的行为; ?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媒介; ?社会互动并不是非要在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 ?社会互动包括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社会互动的类型 1.合作: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2.竞争:不同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3.冲突:个人与个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等而互相斗争、 压制、破坏以至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冲突的特点: ?冲突的直接目的是打败对方; ?冲突双方是直接对立关系 ?冲突的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质;又有不同性质; ?冲突在形式上要比竞争激烈得多; ?冲突双方的利益、态度及意见是根本对立的。 三、集体行为 1.含义:也叫集群行为、大众行为,是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 影响而形成的众多人的共同行为。 2.特点:群体性;自发性;突发性 3.具体表现:情绪;感染时尚;骚动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1.交往:既包括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之间的交往,又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既 包括物质交往,叉包括精神交往。 2.主要内容 ①揭示了社会互动的物质条件; ②指明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 ③分析了社会互动层次,指出经济互动是其他一切互动的基础。 3.人的需要是产生社会互动的根本原因 二、符号互动论 1.代表人主要是米德、布鲁默等人。 2.该理论是一种解释人们相互作用的发生、作用方式与特征,强调人类交往中的象征、 符号和意义的重要性的理论。

网站设计方案(模板)

Wo zhao XX旅游网站设计方案 (样板,内容只供参考)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陶建平 日期:2012.xx.xx

目录 1、网站需求分析 2、网站建设目标 3、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3.1网页服务器架设方案 3.2网站运行平台 3.3网站开发平台 4、网站内容规划 4.1网站栏目结构图 4.2网站功能模块 5、网站总体风格设计 6、网站费用预算 7、网站维护与测试 7.1网站维护 7.2网站测试 8、网站推广

1、网站需求分析(或可行性分析) 近年来,国人生活品质提升,渐渐重视休闲生活,旅游便成了热门的话题。由于网络方便、快速的特性,成为我们寻求旅游信息的最佳利器,根据交通部观光局2002年3月6日的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地区旅社共有1850家,分公司有627家,参与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共有3700个大大小小的网站。根据NetValue的资料显示,台湾2002年8月份『电子商务』类型网站,旅游类型网站访客有164万人,且在2002年11月调查数据显示,台湾前二大线上旅游业者为eztravel易游网与ezfly易飞网。资策会于2003年1月公布2002年台湾电子商务市场规模为新台币157.5亿元,线上旅游占有46%,约有新台币72.45亿元,其中eztravel易游网营收新台币18.2亿元,ezfly易飞网营收新台币25亿元。在大环境状况不佳之时,线上旅游网站明显得成为这一波网络产业景气低迷中较不受影响的网站类型。 WTO发布的《旅游电子商务最新报告:旅游目的地和企业实用指南》中也指出,旅游和因特网是一对理想的伙伴,通过网站发布信息解决了消费者在购买贵重商品之前无法了解商品性能的问题。它还可以方便旅游业企业在网上发布信息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预订。 市场调查公司有这样的报告,全球网上旅游服务销售额在2001年将增至300亿美元,较去年的50亿美元大幅上升5倍,由于上网订购机票及参加旅游团的费用较低廉,所以越来越受到旅游人士的欢迎。该报道说,网上旅游正在迅速扩张,原因是上网查询旅游资料十分方便,以及上网订购机票和参加旅游团通常可获折扣优惠。调查显示,3/4的网民旅游前会上网查询旅游资料和折扣旅游团,其中16%会订购机票。另外,没有网站的旅游公司,势必将与网上旅行社合并。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人类的每个活动都和“信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小至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及各个组织,单位之间的商务贸易,甚至国际间的交流,合作都依于信息的传播与发布,而社会中最活跃的,在市场经济高速度发展的现在,其各个环节更是和“信息”二字密不可分。今天,在我们身边,信息化革命势不可挡,它的影响将远远大于以前的任何一种技术发明,而这种革命现在最直接与我们接触的就是英特网,它是传播信息最直接、最快速的手段,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doc

1、 2 、 31、 2、 3、 4、 一、填空 (每题2分,共20 分) 《社会学概论》综合习题二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 )、( )、( ) 和( )五个方面。 2、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 )、 ( )、( )、( )四个阶段。 3、 ( )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 实 际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广义的社会化 社会角色 角色领悟 社 会互动 三、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简述社会化的社会主体。 筒述角色失调的原因。 简述角色失调的解决方法。 简述社会互动的类型 四、论述题(共20分) 1、试述符号互动理论。 参考答案: 1、 社会化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技能社会化)、(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行为社 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五个方面。 2、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化过程一般被划分为(儿童期)、(青 年期)、(成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 3、(实际角色)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循的角色规范的情况,而实际 上表现出来的角色。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广义的社会化既包括童年期的社会化,也包括个体成年后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内 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过程。 2、 社会角色:综含地说,社会角色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 系中所处的地位相一?致、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3、 角色领悟: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日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 的总和。 4、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以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这种相 互影响的社会行动可以简称为社会互动。

7-1 第七章 问卷设计(习题)

第七章问卷设计 一,辨析题 1,电话访问常用语过滤样本或作简短的调查 2,尽量使用私人信函而非公函,尽量粘贴有价值的邮票而不采用加盖的邮资已付戳等都可以增加邮寄访问问卷的回收。 3,一般来说,人员面对面访谈的问卷设计要周密、明确一点,而邮寄调查问卷可以相对灵活点。 4,双重问题是指问题表述模糊不清。 二、名词解释 1.问卷 2.问卷设计 3.封闭式问题 4.开放式问题 5.假设性问题 6.作业证明记载 三、单选题 1.一般来说,邮寄访问问卷在寄出( )天内回收比较适当

A.5-10天 B.10-15天 C.15-20天 D.20天以上 2.电话访问问卷最主要的特点是() A.成本较低 B.便于操作 C.简洁明了 D.回收率高 3.邮寄访问问卷最大的缺陷是() A.成本较高 B.操作较难 C.设计较难 D.回收率低 4.现在你用何种牌子洗衣粉?这是() A.事实性问题 B.动机性问题 C.态度性问题 D.假设性问题 5.()是调查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将问题的一切可能答案或几种主要可能答案全部列出,由被调查者从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而不做答案以为的回答。 A.指导性问题 B.动机性问题 C.开放性问题 D.实质性问题 6.()为收集个人意见的理由或行为的动机等资料而设

计的问题。 A.事实性问题 B.动机性问题 C.态度性问题 D.假设性问题 7.“XX”啤酒制作精良,泡沫丰富,味道纯正,您是否喜欢?防了()方面的错误。 A.不易回答 B.容易引起误解 C.使用了不恰当的假设 D.诱导性问题 8.()问卷的说明词最简单。 A.电话访问 B.邮寄访问 C.小组讨论 D.面对面访问 9.问卷设计必须遵循一个符合逻辑的循序,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人们总结出基本的步骤,其中问卷设计的第一步是() A.明确调查对象的类型和特点 B.明确调研主题与所需的资料 C.明确数据收集的方法 D.设计问卷 10.调研问句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当问句是“你为什么购买

最新教育学第七章知识要点

第七章技能的形成 1、技能、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概念。 2、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阶段、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 4、操作技能、心智技能的培养。 尤其是技能的分类,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形成的分阶段理论和现实应用问题。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技能的含义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二)技能的特点 第一,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而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技能是在后天的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研究发现,在学习的最初阶段,练习对技能学习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随着不断地练习,进步速度逐渐减慢,但仍有进步。 第二,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属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知识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对活动起定向作用。技能是控制动作执行的工具,要解决的问题是动作能否做出来,会不会做,熟练不熟练。技能的学习要以程序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 第三,技能中的各动作要素及其执行顺序要体现活动本身的客观法则的要求。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是一般的习惯动作。习惯是自然习得的,它既可能符合规律,也可能不符合法则;而技能是通过系统的学习与教学而形成的,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动作经验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三)技能与能力的关系 1、区别: (1)从性质上来看,技能指顺利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活动方式属于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力则是顺利完成活动任务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特征属于个体表现的倾向性。 (2)从范围上来看,技能的活动方式有特定性,某种活动方式只能适用于某类活动的效率中并影响着活动;而个性心理特征具有普遍性,它表现在各种活动中并影响着活动的效率。 2、联系: (1)技能的形成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形成过程中体现着个体能力发展的水平和个别差异。 (2)技能的形成促进能力的发展。要形成和提高能力,必须掌握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技能。 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 1.操作技能含义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2.操作技能的特点 除技能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就动作的对象而言,操作技能的活动对象是物质性客体或肌肉,具有客观性。其次,就动作的进行而言,操作动作的执行是通过肌体运动实现的,具有外显性。最后,就动作的结构而言,操作活动的每个动作必须切实执行,不能合并、省略。在结构上具有展开性。 3.操作技能的分类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前者指主要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后者主要是靠大肌肉群来完成。 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前者技能主要由一系列的连续的动作构成;后者技能主要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动作构成.构成技能的各个动作在操作过程中彼此间可以相互独立。 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前者技能在大多

软件设计方案模板

产品销售发货台账设计方案

修订记录

目录 (3) 1 引言 (4) 1.1 目的 (4) 1.2 背景 (4) 2 设计概述 (4) 2.1 需要概述 (4) 3 功能设计 (4) 3.1 用户及角色权限设计 (4) 3.2 功能模块设计 (4) 3.3 系统逻辑控制 (5)

1引言 1.1目的 利用获取ERP发货单明细单与结算单明细中的数据来为CRM2016系统中产品销售发货台账提示数据支撑,为在CRM新系统中开发该功能提供信息的记录及业务的逻辑。 1.2背景 系统名称:CRM2016系统。 2设计概述 2.1需要概述 ?实现从ERP数据同步至EDP 在数据库中写入对应的存储过程,并在业务期间中新增同步按钮进行调用。 在配送中心专员维护台账时,大部分数据是从ERP获取的,还有部分信息是需手动填写。 ?配送中心对产品销售发货进行记录的管理; ?销售发货台账的维护管理,其中包括发货信息明细的录入、成品的销售记录明 细的录入。 3功能设计 3.1用户及角色权限设计 ?用户 1、超管在CRM系统用户模块中建立用户,前提是需在域用户中进行建立。 2、配送中心专员登录CRM系统的密码为ERP密码为域密码。 ?安全角色 1、建立“配送中心专员”角色,并分配相关权限,再创建用户成功后,把对 应的用户给予配送中心专员角色及基本角色。 3.2功能模块设计 产品销售发货台账 主表单

子表单 子表单 3.3系统逻辑控制 1、产品销售发货台账-基本信息(new_jbxx) 当新建表单后,自动带出负责人及负责人的归属部门。 首先选择订单编号,自动带出该订单的所有值并在页面上显示。 选择业务员自动带出该业务员的归属部门。 2、销售发货单明细(new_xsfhdmx) 需加入发货方式数据字典,里面内容需从ERP库中获取。 回执情况需设置为下拉框值为:已回执/未回执。 补发发货方式为发货方案数据字典的查询视图。

第七章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

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尽管形式不同、内容各异,但都具有一些共同特点,遵循着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本节在介绍有关社会互动过程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社会转型期和网络化时代社会互动的过程及其变化加以分析。 一、社会互动的过程 社会互动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不同类型、不同情境中的互动在过程上往往差别很大。如角色互动、陌生人互动、集合行为情境中的互动、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与群体之问的互动、群体之问的互动等,都可能有不同的互动过程。这里介绍两种分析社会互动过程的方法和观点。 (一)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斯(R.Bales)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了一种小群体研究方法——互动过程分析。贝尔斯认为,小型群体的面对面互动包括12类互动范畴,涉及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和整合等六项功能性问题。贝尔斯把社会互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定向阶段,主要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参加互动的成员在开始互动时往往首先要确认是何种情境。例如,当大家被召集在一起时,人们首先关心的是要干什么,是社交性的联欢,还是严肃的工作会议。 第二阶段: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态度确定问题。明确了互动情境后,成员们往往要考虑自己该对此情境持何态度。例如,如果是一次社交性的联欢,那么是积极主动参与,还是逢场作戏凑凑热闹,或是消极地旁观。第三阶段:控制阶段,主要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即对此情境做些什么。如果倾向于积极参与联欢,那么是去表演节目,还是找几个自己感兴趣的人聊天,还是多做些服务工作。 在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可能会重复某一阶段。例如,在控制阶段之后有可能进行重新定向和评价。参加聚会时,一开始你可能以为是一场严肃的学术讨论,便郑重其事地准备做笔记、发言,但进行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发现大家都并不认真,于是你也就开始敷衍了事。其次,在互动的各阶段中往往伴随情绪因素,互动过程分析可能同时涉及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最后,在多人互动中,人们与谁互动,进行哪方面的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用来探讨诸如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二)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帕克(R.R.Park)和伯吉斯(E.Burgess)对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之间互动过程的分析认为,本地社会群体与移民之间的互动过程,包括敌对、冲突、适应和同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与前一个阶段相比都是一个进步。第一阶段是敌对或竞争,这是最初级和基本的社会互动,是一种个人之间没有社会接触的互动,互动双方是一种竞争、排斥关系。敌对或竞争与劳动分工等社会过程有关。第二阶段是冲突,由于激烈的竞争,双方可能产生对立情绪,出现以攻击对方为目的的行为。第三阶段是顺应,冲突在少数情况下会以一方消灭另一方而结束互动,但大多数情况下,冲突的一方或双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态度和习惯来适应对方,以避免、减少或消除冲突。第四阶段是同化。顺应的结果是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实现同化。两种文化体系相遇时,也会发生交流、冲突、认同和融合的过程。但是,并非所有的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时才有可能如此。 二、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必然会引起社会互动的方式等方面变化,社会互动方式的变化反过来又会推动社会变迁。例如,在当代社会,新通信技术的应用带来了社会互动方式等层面的革命性变化,社会互动方式变化又对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深刻

教育学 第七章

第七章小学德育 第一节小学德育概述 一, 一,德育的概念 (一)德育的定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活动。 (二)德育的性质 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继承性 二,德育的意义 (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之中。 (二)德育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少年学生由于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增强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促使健康成长。 (三)德育是实现我国德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德育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障 三,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定义: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二)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 1,青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三)我国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思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项目总体设计方案模板

XX项目 总体设计方案 版本: 拟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二零XX年X月制 修订情况记录

目录

一引言 (5) 1.1项目背景及目标 (5) 1.2术语及缩略语 (5) 1.3设计参考文档 (5) 二项目需求分析 (5) 2.1产品需求 (5) 2.2产品定位 (5) 2.3功能要求 (5) 2.4性能要求 (5) 2.5设计思路 (5) 2.6质量目标 (5) 三外观设计方案 (6) 3.1外观设计整体要求 (6) 3.2外观设计注意事项 (6) 四硬件设计方案 (6) 4.1部件选择 (6) 4.2系统连接框图 (6) 4.3系统逻辑框图 (7) 4.4系统接口及资源分配 (7) 五软件设计方案 (7) 5.1开发调试环境 (7) 5.2开发资源需求 (7) 5.3程序设计方案 (7) 5.4程序设计周期 (7) 5.5生产工具 (7) 六结构设计方案 (7) 6.1结构设计方案 (7) 6.2结构件延用情况 (7) 6.3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8) 七可靠性、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设计 (8) 7.1可靠性设计要求 (8) 7.2安全性设计要求 (8)

7.3电磁兼容性要求 (8) 7.4其它(包装、泡沫等) (8) 八电源设计 (8) 8.1电源电气参数要求 (8) 8.2电源安全设计要求 (8) 8.3电源其它要求 (8) 九散热设计 (9) 9.1整机散热设计 (9) 9.2部件散热设计 (9) 十测试要求 (9) 10.1整机结构方面测试要求 (9) 10.2整机电气方面测试要求 (9) 10.3整机环境方面测试要求 (9) 十一成本估算及控制 (9) 11.1成本估算 (9) 11.2成本控制 (10) 十二项目风险及控制 (10)

第七章教学内容

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 第一节对外经济核算的基本问题 一、常住性的识别 (一)识别住户的常住性 1.基本原则 (1)住户的常住性取决于它的住所所在地,而不是工作所在地。 (2)一个住户的所有成员必须是同一个国家的常住单位。 2.例外 (1)一国驻国外政府机构工作的本国官员及其家属属于该国的常住单位。 (2)留学生和在国外就医的病人被视为其祖国的常住单位。 (二)识别企业的常住性 1.判断企业常住性的主要依据是该企业在哪个国家范围内长期从事经济活动,而不是该企业的财产所有关系属于哪个国家。 2.对于一国常住单位所拥有的经营流动设备的单位,如果这些单位长期在其他国家境内经营,且被所在国税务和工商部门认可,那么该单位就是东道国的常住单位。如果这些单位在国际水域或空间经营,则仍属于所属国的常住单位。 (三)政府单位的常住性 一国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所拥有的部门、机关,以及驻外使领馆、军事单位或其他政府实体都属于该国的常住单位,而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设在该国的使领馆、军事单位或其他政府实体则应视为该国的非常住单位。 二、对外经济活动与对外经济核算 (一)对外经济活动的定义 一国的常住机构单位与国外单位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活动。 (二)对外经济活动的类型 1.对外贸易活动,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2.对外投资活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3.对外收入分配活动,包括投资收益分配和劳动收入分配。 4.对外转移活动,包括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 (三)对外经济活动的形式 1.交换与转移。 2.交易与其他对外经济流量。 (四)对外经济核算 1.核算形式 国际收支平衡表:记录国际交易流量 国际投资头寸表:记录核算期期初和期末时点的对外资产负债状况及其当期变动。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若干问题研究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若干问题研究 近年来,复杂网络逐渐成为信息科学、社会学、物理学、乃至生命科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所谓复杂网络,是指将自然界中的各个实体抽象为网络中的节点,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抽象为网络中的边。 这使得自然界中的很多系统都可以表示为复杂网络的形式,例如社会关系网、科学家合作网、通信网、互联网、人类疾病基因网等等。研究发现,复杂网络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多样的结构特征,其中,模块性(即社区结构)是复杂网络的 一个重要特征,它表现出网络中的节点具有聚集化的特性,即社区内部节点之间 连接稠密、社区之间的节点连接稀疏。 此外,社区结构在现实世界中往往是“重叠”的。复杂网络(重叠)社区结构的发现对于分析复杂网络的拓扑结构、理解复杂网络的功能、发现复杂网络中的隐藏规律以及预测复杂网络的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研究者提出了众多网络(重叠)社区发现方法,并将之成功应用于现实 系统的分析中,然而社区发现方法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如复杂网络社区发现问 题与聚类分析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研究;网络社区发现算法尤其是重叠社区发现算法的精度和效率还有待提高;传统的划分评价函数模块化Q函数存在分辨率的限制等等。鉴于复杂网络社区发现问题与传统机器学习中的聚类分析问题都是对数据进行划分,并且机器学习中的聚类分析研究日趋成熟,本文结合机器 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改进并提出了若干发现网络(重叠)社区的算法,主要贡 献如下:(1)揭示了社区发现问题和聚类分析问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用聚类分析中定义的相似度概念对GN (Girvan and Newman)算法进行改进,给出了快速的SGN (GN based on similarity)算法。

教育学 第七章 课程

第七章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有时每题2 分,共40 分;大部分年份每小题1 分,共20 分) 1.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时间反映出对( C) 在课程中地位 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2.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3.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D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夸美纽斯 D.亚里斯多德 4.发生在18 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的争论其实质是关于( A )的论争。 A.知识与能力 B.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分科与综合 D.知识与思想 5.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6.课程的一般结构( A )。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知识-经验-活动 7.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D )的观点。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8.从主观学习经验和客观学科教材的结合处来看待和解释课程,这是(D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能力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 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 A )课程观的观点。 A.人文主义 B.科学主义 C.知识本位 D.能力本位 10. 杜威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B )。 A.诱导学习动机→领会新教材→巩固知识→检查 B.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 C.明确结构、课题和资料→建立假说、推测答案→验证→得出结论 D.个别解释→种类解释→掌握规律→获得理解 11. 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 A )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概要设计方案模板样本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文档编号: 概要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 XXXX公司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修订历史记录 注: 为保证文档的正确性, 撰稿人应为设计人中的一员。

目录 1.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参考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符号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总体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需求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结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人工处理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 尚未解决的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接口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用户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外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内部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出错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补救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技术标准和要求样本

第七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一、一般要求 1.工程说明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名称: 山西北方兴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兴安培训楼 1.1.2建设地点: 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建街以北 1.1.3建设规模: 建筑面积: 695 2.93㎡, 地下一层, 地上六层 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结构 1.1.4工期: 211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 4月1日, 计划竣工日期: 10月28日 1.2本工程施工场地( 现场) 具体地理位置: 1.3本工程施工场地( 现场) 已经具备施工条件。 1.4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其它资料和信息数据: 施工外围协调处理由施工方自行处理, 费用由施工方负责 1.5承包人被认为已在本工程投标阶段踏勘现场时充分了解本工程现场条件和周围环境, 并已在其投标时就此给予了充分的考虑。1.6合同文件中载明的涉及本工程的资料和信息数据, 是发包人现有的和客观的, 发包人保证有关资料和信息数据的真实、准确。但承包人据此作出的推论、判断和决策, 由承包人自行负责。 2.承包范围 2.1本工程承包人自行施工的工程范围: 施工设计图纸建筑及安装工程量清单的内容。

2.2发包人发包的专业工程: 2.3发包人供应的材料和工程设备见合同附件二”发包人供应的材料和工程设备一览表”。 3.工期要求 3.1合同工期 本工程合同工期和计划开、竣工日期为承包人在投标函附录中承诺的工期和计划开、竣工日期, 并在合同协议书中载明。3.2关于工期的一般规定 3.2.1承包人在投标函中承诺的工期和计划开、竣工日期之间发生矛盾或者不一致时, 以承包人承诺的工期为准。实际开工日期以通用合同条款第11.1款约定的监理人发出的开工通知中载明的开工日期为准。 3.2.2如果承包人在投标函附录中承诺的工期提前于发包人在本工程招标文件中所要求的工期, 承包人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当制定相应的工期保证措施, 由此而增加的费用应当被认为已经包括在投标总价中。除合同另有约定外, 合同履约过程中发包人不会因此再向承包人支付任何性质的技术措施费用、赶工费用或其它任何性质的提前完工奖励等费用。 4.质量要求 4.1质量标准 本工程要求的质量标准为符合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合格。 4.2特殊质量要求

教育学第七章-课程(附答案)

第七章课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 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 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 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 2.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3.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杜威 C.卢梭 D.福禄培尔 4.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 6.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 7.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 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 8.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怀特海 B.杜威 C.布鲁纳

D.克伯屈

9.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 1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1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校课程 D.综合课程 13.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 14.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15.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16.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D.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1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结构设计方案模板

XXXX 结构设计方案 共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批准 1

2 目 录 1 概述 1.1 设计目标 1.2 产品组成 1.3 外部接口--------------------------------------------------------------------------------------------1 1.4 参考文献/专利-------------------------------------------------------------------------------------1 2 法规与行业规范 2.1 法规要求------------------------------------------------------------------------------------- 1 适用法规和行业标准清单----------------------------------------------------------------1 2.2 环境要求 --------------------------------------------------------------------------------------1 气候类环境要求--------------------------------------------------------------------------- 1 运输环境要求 ----------------------------------------------------------------------------1 2.3 安全规范要求 ---------------------------------------------------------------1 2.4 环保要求--------------------------------------------------------------------1 3 整机结构布局----------------------------------------------------------------------------------1 包括: 整机结构布局图 整机结构组成 4 模块结构设计 -----------------------------------------------------------------------------------1 4.1 结构模块设计标准 ------------------------------------------------------------------------1 4.2 结构模块设计-------------------------------------------------------------------------------1 (原理机阶段)/(功能样机阶段) 4.3 机械强度寿命设计------------------------------ ----------------------------------------------1 4.4 PCBA 限高------------------------------------------------------------------------------------1 4.5 走线设计-----------------------------------------------------------------------------------------1 4.6 产品兼容性设计/系列通用规格要求-------------------------------------------------------1 4.7 电磁兼容设计 ---------------------------------------------------------------------------------1 4.8 接地和和防静电设计------------------------------------------------------------------------2 4.9 热设计 -------------------------------------------------------------------------------------------1 热功耗 散热方案 --------------------------------------------------------------------------------1 5 同步设计------------------------------------------------------------------------------------------2 5.1可制造性设计 --------------------------------------------------------------------------2 组装路线图 共用件 5.2 可维护性设计-----------------------------------------------------------------------2

网络设计方案模板范文

网络设计方案模板

目录 第1章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现状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网络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信息点统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网络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思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网络三层架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 核心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 汇聚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接入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网络总体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XX拓扑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总体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IP地址及VLAN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网络安全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1 威胁网络安全因素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2 网络管理的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3 安全接入和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4 拒绝服务的防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