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分封》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练习题及答案参考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基础练习题11. 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王国分封制都是()A.中央集权的产物 B.为巩固统治而实行C.皇权的产物 D.仅分封同姓诸侯王2.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3. 图中的政治制度是()A. 夏朝的王位世系制B. 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C.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D. 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4. 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 .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 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 分封制确立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5. 下列有关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 B.商朝建立后,王位一直是父子相传C.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D.各方国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6. 陈满是舜的后代,他本姓妫,名满,周武王灭商建周,追封古代帝王的后代时,封妫满于陈(今河南淮阳),国号为陈,遂称陈满,谥号胡公,史称陈胡公。
可见陈满的“陈”姓来源于()A、封地、封国B、谥号C、爵位D、职业7. 读图一《西周分封示意图》,从中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图一西周分封示意图A.西周实行郡县制 B.分封的对象只有王族C.分封对象以王族为主 D.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东的有楚国8. 家(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最可能是受到()A.古代宗法制的`影响 B.古代禅让制的影响C.古代分封制的影响 D.传统美德的影响9. 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财产 B.地域 C.宗教 D.血缘10.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C.周王——卿大夫——士——诸侯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11.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A.嫡长子继承制度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度 D.血缘关系12.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互为表里B、完全割裂的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前者13. 按西周宗法制的规定,下列不一定能成为相对血缘关系范围内的大宗的是()A、周天子的嫡长子、嫡长孙B、卿大夫的嫡长子、嫡长孙C、诸侯的嫡长子正妻所生的长子D、诸侯正妻所生育的儿子14.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
命题时空定位第1讲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考试要求:(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b)1.西周的分封制微点拨“封建”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西周的分封制(“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二是指(战国之后)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政治制度,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和封建制度。
2.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
(2)内容①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②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是大宗,由嫡长子继承其地位。
③从卿大夫到士,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3)特点:嫡长子继承,等级森严,强调血缘关系。
(4)影响①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在广大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微点拨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血缘关系,也是政治上君臣隶属关系。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c)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考点一贵族政治特色的分封制时空观念1.分封制的布局特点西周分封形势图(1)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可以再层层分封。
(2)分布区域:集中在北方黄河流域,同姓多分布于富饶之地或战略要地。
(3)君臣联系:君臣权利与义务较为明确,进一步彰显周王的最高地位,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新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4 西周的分封制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七上·内蒙古期中) 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和亲政策D . 禅让制2. (2分)“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派宗室和功臣等到周边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此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哪一制度()A . 分封制B . 宗法制C . 禅让制D . 嫡长子继承制3. (2分) (2017七上·华安月考)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郡国并行制D . 行省制度4. (2分) (2018七下·南宁期中)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许多王朝进行了创新,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 . 西周宗法制B . 秦朝郡县制C . 元朝行省制D . 明朝废行省,设三司5. (2分)(2019·郴州) 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三公九卿制D . 三省六部制6. (2分) (2017七上·长春期中) 用齐鲁代表山东、燕赵代表河北,这追溯于古代的什么()A . 纳贡制B . 分封制C . 世袭制D . 郡县制7. (2分)(2019·三明模拟) 如图中有利于周统治“长久”的制度是()A . 禅让制B . 郡县制C . 分封制D . 皇帝制8. (2分) (2018七上·徐闻期中) 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
第6课西周的分封一、选择题1.“以人为骑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副对联描绘的分别是夏朝和商朝最后两位君王的暴政,他们分别是( )A.禹、桀B.桀、纣C.汤、纣D.武王、纣2.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这个事件叫( )A.大禹治水B.商汤灭夏C.盘庚迁殷D.武王伐纣3.成语生动形象,言简意赅。
通过成语“反戈一击”,我们可以得知哪个朝代的历史结束(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4.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所走过的路,可以为后来人提供借鉴。
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你从中学到的是( )①施仁政,方能得民心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③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是战争,是历史的倒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对《诗经》里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西周的经济进一步发展B.全国的土地都归周王所有C.周朝的疆域很大D.西周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6.(2012·泉州中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源C.巩固周王的统治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7.(2012·汕头学业考)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B.禅让制的规则C.世袭制的传统D.分封制的义务8.《荀子》一书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C.周王的姻亲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9.为了保证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利继承,西周实行了(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禅让制10.王朝历时近三百年,“盛时的势力,南方跨过长江,东北至今辽宁省,西至今甘肃省,东到今山东省。
西周的分封制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制度属于西周的是()①世袭制②禅让制③等级制④分封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2、山东省被誉为“齐鲁大地”的说法最早可追溯到()A. 商朝甲骨文记载B. 西周分封制C.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D. 秦朝郡县制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的义务的是()①交纳贡品②交纳田租③派兵作战④服从命令A. ①②③④B. ②C. ②③D. ①③④4、西周的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产生的A. 奴隶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禅让制5、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①②④6、《荀子》载:西周“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是()A. 世袭制B. 禅让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7、西周时,周王通过()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A. 世袭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郡县制8、“授民授疆土”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等级制9、有这么一种制度它使西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这种制度就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县制二、综合题10、阅读下列材料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候,诸候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这一制度下,诸候应尽的义务有哪些?(3)你如何看待这一制度?11、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左转》中记载:昔武王克商,……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有四十人。
材料二:《荀子? 儒效》说:周公……兼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西周分封制论述题
西周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确立了周王对全国的统治地位,并且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分封制度。
这一制度对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西周分封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周王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封制度,周王将全国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个诸侯,从而建立了以周王为中心的等级制度。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统治,同时也要承担起保卫国家、维护社会治安等义务。
这种制度使得周王的权力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同时也使得国家的统一得到了巩固。
其次,西周分封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
在分封制度下,各个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相对独立的权力,可以自行制定政策、管理土地和人民。
这使得各个诸侯必须努力发展自己的领地,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水平,从而促进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此外,分封制度也使得各个诸侯之间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西周分封制还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在分封制度下,各个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以自行推广文化、发展教育,从而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各个诸侯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使得文化得以互相融合、创新,从而推动了文化的发
展和进步。
然而,西周分封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分封制度容易导致诸侯之间的权力斗争,这种权力斗争可能引发战争和社会动荡,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其次,分封制度也可能导致中央集权的削弱,使得周王的权力受到削弱,从而使得国家分裂的风险加大。
西周分封制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
(一)复习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一、单项选择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2.中国古代,在中央设相的官职以参与国王决策的历史,至少应追溯到()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3.商鞅一人多姓。
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
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
其中“商”姓来源于()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4.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
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
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A.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B.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C.历史的进步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7.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8.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二、综合题材料一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分封71国中姬姓诸侯国所占比较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西周的分封》习题第6课西周的分封⼀、选择题1.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焚,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个历史事件?(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国⼈暴动2.被少数民族⽝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A.东周B.西周C.商朝D.夏朝3.东周建⽴的时间是:()A.公元771年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772年D.公元前770年4.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活叙述不正确的是:()A.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B.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起国家⾏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个国家C.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的国家之⼀D.西周的全国⼟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分到⼟地,只有使⽤权,不能转让和买卖5.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A.统治不得民⼼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B.夏朝最后⼀个王纣荒淫⽆道,激化了社会⽭盾C.商朝末年桀奢侈残暴,⾃⽐太阳,引起⼈民不满D.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戏诸侯,最后得不到⼈民的⽀持⽽亡国6.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7.故事“烽⽕戏诸侯”中的诸侯,是通过下列什么制度产⽣的( )B.世袭制C.分封制D.奴⾪制8.周⽂王任⽤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A.伊尹B.姜尚C.共伯和D.姬旦9.西周时期实⾏的制度有(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A.亲戚B.功⾂C.前代贵族后裔D.少数民族部落⾸领11.周初实⾏分封制,其根本⽬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盾C.扩⼤西周的统治基础D.巩固刚刚建⽴的西周政权1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民的⼿段有:()①分封制②军队③刑法④礼仪教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听历史故事可以调节我们学习历史的⼼情,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高中分封制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分封制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西周C. 东周D. 秦朝2.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维护中央集权B. 巩固诸侯权力C.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D. 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3. 分封制中,诸侯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A. 定期朝贡B. 随时准备军事支援C. 管理地方事务D. 所有以上4. 分封制在哪个朝代开始逐渐瓦解?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 二、简答题5. 请简述分封制的基本特征。
6. 分封制对西周社会稳定和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三、论述题7. 分析分封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影响。
### 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B. 西周。
分封制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周天子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
2. 答案:D. 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封土地给诸侯,以巩固周天子的统治地位。
3. 答案:D. 所有以上。
诸侯对周天子有定期朝贡、随时准备军事支援和管理地方事务等义务。
4. 答案:B. 战国时期。
随着诸侯国力量的增强,分封制在战国时期开始逐渐瓦解。
#### 二、简答题5. 答案:分封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土地分封:周天子将土地分封给诸侯。
- 世袭制度:诸侯的爵位可以世袭。
- 义务与权利:诸侯有朝贡、军事支援等义务,同时也享有对封地的管理权。
6. 答案:分封制对西周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作用包括:- 维护中央集权:通过分封制,周天子能够加强对诸侯的控制。
-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诸侯管理封地,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 社会稳定:分封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减少内部冲突。
#### 三、论述题7. 答案:分封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 地位: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对维护周天子的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 影响:分封制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中国古代史西周分封制1. 为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
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其中第二等级的是()A. 士B. 诸侯C. 天子D. 卿大夫2. 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郡县制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王义务的是()A. 缴纳租赋B. 贡献财物C. 派兵作战D. 服从命令4. 如图反映了西周时开始实行的()A. 禅让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袭制5. 如图所反映的是创建于西周时期的()A. 郡县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科举制6.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如图所反映的西周推行的()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7. 西周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A. 诸侯B. 卿大夫C. 士D. 国人8. 西周末年,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A. 封建制的法规B. 郡县制的责任C. 分封制的义务D. 世袭制的传统9.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一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10. 制度创新是政治文明的体现,如图所反映的是西周推行的()A. 世袭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科举制11. 《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分割诸侯的兵力B. 巩固周王室统治C. 保证国家兵源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2.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共同点是()A. 官吏有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C.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D. 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13. 山东号称“齐鲁大地”、“齐”“鲁”的名称源于()A. 商朝的部落B. 西周时期的诸侯国C. 西周时期的部落D. 战国时期的七雄14. 西周时期,疆域空前辽阔,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实行了“授民授疆土”的()A. 禅让制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15.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16. “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西周通过分封功臣、宗亲的手段扩大了自己的统治区域.西周的这种制度是()A. 中央集权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 皇帝制17.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氏大量产生于周朝。
第6课西周的分封
一、选择题
1.晓明看电视剧《封神演义》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
A.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商汤灭夏
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
2.被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都城灭亡的国家是:()
A.东周
B.西周
C.商朝
D.夏朝
3.东周建立的时间是:()
A.公元771年
B.公元前771年
C.公元前772年
D.公元前770年
4.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社会生活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夏朝、商朝、西周、东周的第一位统治者分别是启、汤、武王、平王
B.夏朝筑有城堡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行政机构,所以它被看作是我国第一个国家
C.商朝的地域和影响远远超过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D.西周的全国土地归周王所有,各级贵族和平民从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权,不能转让和买卖
5.下列对夏商西周的灭亡叙述正确的是:()
A.统治不得民心是他们灭亡的共同原因
B.夏朝最后一个王纣荒淫无道,激化了社会矛盾
C.商朝末年桀奢侈残暴,自比太阳,引起人民不满
D.西周末代统治者周平王烽火戏诸侯,最后得不到人民的支持而亡国
6.分封制开始实施是在:()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7.故事“烽火戏诸侯”中的诸侯,是通过下列什么制度产生的(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8.周文王任用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是()
A.伊尹
B.姜尚
C.共伯和
D.姬旦
9.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有( )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分封制④等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西周分封制的分封对象不包括:()
A.亲戚
B.功臣
C.前代贵族后裔
D.少数民族部落首领
11.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
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
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
D.巩固刚刚建立的西周政权
12.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手段有:()
①分封制②军队③刑法④礼仪教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听历史故事可以调节我们学习历史的心情,激发我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萧童同学在休息的时候,给大家讲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你知道这个故事跟谁有关吗?( )
A.夏桀
B.商汤
C.周厉王
D.周幽王
二、识图分析
14.识读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西周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该制度下的诸侯有什么义务?
(3)该制度中最低层的是什么人?
(4)该制度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三、探究题
15.假如你是诸侯王,你愿意听从周王的号令么?如果不听从,是什么样的环境影响你的抉择?
答案
1.C
2.B
3.D
4.A
5.A
6.C
7.C
8.B
9.C 10.D 11.D 12.B 13.D
14.(1)分封制巩固统治(2)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赋,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奴隶(4)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疆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15.提示;愿意,因为自己有了封地,对封国有统治权力和权力等级,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
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如果我的封地经济文化实力增强,人们安居乐业,我的政治地位必然要获得提高,所以我不听从,但可以“尊王攘夷”,开展对外活动,提高自己的大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