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小数的意义(一)

1.1小数的意义(一)

1.1小数的意义(一)
1.1小数的意义(一)

认知的桥梁,我认为更易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1.1小数的意义

四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1.1小数的意义 一、单选题 1.7.60元中的“6”表示( )。 A. 6元 B. 6角 C. 6分 2.把5元8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是()。 A. 0.58元 B. 5.8元 C. 58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 B. 9个十分之一和0.9相等 C. 9和9.0的大小相等但意义不同 4.把+ 改写成小数是()。 A. 2.43+3.4 B. 0.243+0.34 C. 2.43+3.4 5.在0.55、、0.5和54.6%中最大的数是() A. 0.55 B. C. 0.5 D. 54.6% 二、判断题 6.一个数(0除外)乘0.01,等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7.0.08元就是8分。 8.十分之五就是0.05。() 9.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5份就是5分米。() 10.5.42和5.672中的“2”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 三、填空题 11.4个1角就是4个________元,是________元;6个1分米是6个________米,是________米。 12.填空 8元零7分=________元5角4分=________元8米8厘米=________米 5吨50千克=________吨600克=________吨60克=________千克 13.比多________;0.75比少________。 14.12÷________=________%=0.75= ________. 15.5个1角就是5个________元,是________元;6个1分是6个________元,是________元。 16.0.454,,,4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 17.=________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30-32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位小数的意义 1、同学们,一起看大屏幕,这是一套单人课桌,现在就用这把尺来量一量课桌面的长和宽!课件出示:长多少?如果我们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呢?(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7分米,也就是1米的十分之七)。 2、还可以用什么表示0.7米?那么0.7米又表示什么呢?(同桌交流一下,当场反馈它们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0.7米也是1米十分之七)。 3、现在宽呢?4分米,像这样用分数怎么表示? 4、0.4米(0.4米表示什么呢?)米和0.4米的意义也是一样的,它们都是1米的。 5、出示米尺,9分米用分数和小数怎么表示呢? 6、观察一下这里都是分数,这里都是小数, 0.4表示十分之四0.7表示……十分之七0.9表示……十分之九……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呢?0.几表 示的都是十分之几这里的分数和对应的小数意义相同,但表现的形式是不一样。 二、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拿出橡皮,看看老师手里的橡皮有多长?我们把它量一量,看不清楚,把它放在大屏幕上,再放大一点,猜猜看有多长?还记得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10) 2、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100)1米里面就有100个1厘米也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如果用分数怎样表示1厘米的长度呢?你是怎样想的?用小数呢?(0.01米) 3、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呢?(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1份,也是1米的一百分之一,橡皮有这样的几份?(4份)橡皮是几厘米?(4厘米)刚才谁猜的答案最接近如果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橡皮的长度呢?(板书:

人教版《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 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 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掌握他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各题 (1)1米=( )分米;1米=( )厘米;1米=()毫米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取出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为()。(3)3/10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取了其中的()份。 二、小数的产生 1.活动“量身高” 2.超市的商品价格 3.小结: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三、小数的意义

(一)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dm?1dm是1m的几分之几? 师:“十分之一”m还可以写成0.1m。 那3dm、7dm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2)师提问: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呢?这些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结: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理解两位小数 (1)把1m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多少cm?用分数表示为多少m? 师提问:“百分之一”m还可以写成0.01m。 那4㎝,8㎝用m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m?,用小数表示了?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2)师提问:这些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呢?这些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探索三位小数 (1)把1m平均分成1000份,每1份表示多少mm?用m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m?,小数表示了?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并回答出下面的问题: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海门市货隆小学汤军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国标本五年级(上)第28~30页例1、例2,“试一试”和“练一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寻、解决过程,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正确、流利地读、写小数。 2.通过小数意义的分层建构,培养学生类比迁移、逻辑推理和猜想、验证等数学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3. 通过运用小数进行表达、交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小数与分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和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活相关储备,提取小数意义的表述模型。 1. 同学们,咱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并且知道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 10写成小数是多少? 3 10 呢?反过来,0.5表示十分之几?0.8呢? 十分之几写成小数是零点几,零点几表示十分之几。这就是这组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 2.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小数,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揭示课题) 二、联系生活,掌握小数的读法,建立“几位小数”的概念。 1.小数的读法: 出示橡皮、小包装牙签、信封、练习本和书包(96.96元)的实物图及单价,让学生尝试读出小数(一位与两位)。 借助迁移,让学生尝试读出所列举的小数(三位为主)。(0.397、0.007、0.050、106.4)引导对整、小数部分读法的对比,归纳概括小数的读法。 2.“几位小数”的概念: 这些小数(屏显前面所读的),按照小数部分位数的多少来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 引导生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和几位小数的概念。 三、运用递推,建构两位小数的意义。 1. 会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这些物品的价钱吗? 0.3元=3角,0.05元=5分,0.48元=4角8分,48分。 2.依托“元”与“分”的关系,感知两位小数的意义。 怎样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两位小数?反过来,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呢?

小数的意义

刘德武小数的意义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好,四七班的同学们请坐。今天我们上课内容在屏幕上展示的很清楚。看看,这是五个汉语拼音的字头,猜一猜,什么内容。 生:小数的意义 师:是猜的吗?我才不信呢,是叔叔刚才说的,是不是?你们真要会猜,一会咱们走着瞧。不过这次你们真的才对了,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如果刘老师没有记错,好像三年级我们学过一些关于小数的知识对吗?来看看,这就是三年级那篇课文的第一页,第七章小数的意义,有印象吧。这节课我们要在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这节课的课题就是小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学小数就学小数,为什么还要加上意义二字呢?意义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我也不太清楚,为了这节课我特意查了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它很厚,我在词典的1638页找到了它的意义找到了这个词条,意义是名词,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表示什么,还有一个意思

是价值。表示什么就是小数是什么意思,它代表了什么。还有一个意思是价值,小数的价值是什么呢?是多少钱一斤吗?显然不是!那谁知道小数的价值是什么呢?你说说看。生1:小数有什么意义生2:小数在生活中的价值。 师:有点意思,在生活中的价值,我们(大人和儿童)为什么会学小数,学小数对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用处,有什么帮助,这就是小数的价值,也就是小数的(意义)我写一写,简单的三个字也就是“为什么”。 它有两层意义:一个是它表示什么,一个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小数。明白了吗?下面我们就系统的来学习小数。看屏幕。 这里有一个正方体,认识吗? 生:认识。 师:好极了!我们把这个正方体看做整数1,1就是1,怎么叫它整数1呢,1其实就是 生:自然数。 师:对,就是1,2,3,4,5,6,7里面的1,看屏幕,我们把1平均分成两份,会得到什么数? 生:0.5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海门镇中心小学杜敏娟 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第28~30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数,你能说出几个吗? 2、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小数的资料,老师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你可以轻轻地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

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1)一块橡皮0.6元,一本练习本0.75元。 (2)一张信封0.05元。 (3)王琳的身高1.42米,体重32.5千克。 (4)刘翔在国际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88秒的成绩刷新世界记录。 (5)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0.001米。 (6)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5°c-37.5°c。 (7)“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时距地球表面最远的高度大约是344.725千米。 3、引入课题 这些信息中的数都是小数,用小数可以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想不想作进一步的的研究?你还想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小数的读法 小数怎么读?谁能把信息中的几个小数再读一读?

能发现小数是怎么读的吗? 让学生发现:小数点前面的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依次一个一个地读。 出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读一读:0.390.1080.0060.80 2、探究小数的意义和写法 (1)如信息中的0.6、0.75、0.05元这些小数是怎么来的? 小组内回忆6角写成0.6元的过程。 那5分为什么可以写成0.05元?同桌商量商量。 引导学生:元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分是1元的1/100,是1/100元,可以写成0.01元,那5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 学生尝试说说7角5分转化为0.75元的过程。 那6角8分可以写成几元? (2)0.01米是怎么产生的?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教师出示米尺图)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是1米的1/100,是1/100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以小组为单位,在直尺上另外找出两个刻度,想一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把它们写下来。

《小数的意义》课标解读

《小数的意义》课表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是小数学习的基础和起始课。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所提倡的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师创在性的使用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阐述新的内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教师十分注重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比如,在让学生表示出0.1时,并不是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而是先通过提问:“如果老师想在这张纸上涂出‘0.1米’来,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大?”让学生先初步感知和判断0.1大概有多大。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利用桌面上的纸来准确地分一分,涂一涂来表示出0.1。当学生表示出0.1后,教师没有直接呈现正确作品进行展示与交流,而是挑出了其中两幅出错的作品,让学生判断正确,并提问:“那么你认为它是大了还是小了?”。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感悟0.1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再比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种数学活动让学生多角度的感悟数,理解数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同样的一张正方形的纸,教师提问:“可以用1张正方形纸还可以表示什么?”学生想到:一元钱。顺着学生的思路,在让学生表示出0.1元钱后。教师又继续提问:“用1张正方形纸可以表示钱以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呢?”生陆续说出:还可以表示1个苹果,一个蛋糕…… ? 师指着课件上的图形问:除了看到0.1以外,你还看到了什么?生:我还看到了

小学数学公开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公开课《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方法》教学反思 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已有所接触,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抽象知识的教学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我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学生能过对正方体学具的操作,一步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从上完的这节课的效果来看,我总感觉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练习质量不高。究其原因我感觉可能问题出在“分数”上,学生对分数也只是有初步的认识,有关“分数”的更多更具体的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如今要借助分数来理解小数的意义,

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在情理之中。究竟如何突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存在问题: 1.课前预设,特别是练习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 2.课前对学生的学习实际了解不够,且在课中没有及时调整。 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已有所接触,多数学生对于小数的意义的理解是肤浅的,没有真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上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经历具体分析一位小数的意义的过程,为后面理解二位、三位小数的意义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再实现对小数的整体意义的概括,降低了教学难度。 小数的意义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抽象知识的教学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进行教学,越形象具体学生越容易理解。我让全体学生都从一位小数学起,积累一定的认知经验,再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比较容易,也更能借助分数来理解的小数的意义。学生能过对正方体学具的操作,一步

最新4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练习题

4月13日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一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 )分之几。十分之二写成小数是(),0.306写成分数是( )。 2、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它的()部分,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部分,小数部分最高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3、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位在小数点()边第()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4、1个百,5个0.1和2个0.01组成的数写作()。 5、5个千、2个十、7个十分之一和6个百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6、3.567是由()个一,()个十分之一,()个百分之一和7个()组成的。 7、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8、1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个百分之一,0.9里有()个0.1,0.49里有()个0.01. 9、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10、千分位在小数点的()边第()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11、1.24是由()个0.01组成的,13.8由()个0.1组成的。 12、()里面有45个0.001 13、在4.04中,左边的4在()位,它表示(),右边的4在()位,它表示(),左边的4是右边的4的()倍。 14、大于1.5而小于1.6的小数有( )个

二、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含义 2.6元 5.3米0.4千克480.76千克 4.09元 7.552米8.02千克0.82米0.07米30.07米 三、判断: 1、0.36元读作零点三十六元。() 2、0.03米就是3分米。() 3、6/10米写成小数是0.6分米。() 4、1元3角写成小数是0.13元() 5、1厘米=1/10分米=0.1分米() 6、小数都比整数小。() 7、大于0.6小于0.8的小数只有0.7。() 8、0.8里面有80个百分之一。() 9、200.02读作二零零点零二。() 10、0.005表示有5个百分之一。() 11、1里面有10个0.1,也可以说有100个0.01。() 12、2.45是一个三位小数。() 四、把下面的小数改写成分数。 0.8=()0.107=()0.30=()0.79=()0.0005=()0.45=() 五、读出下面各数。 0.78读作: 1 8.101读作: 201.102读作: 1040.104读作: 560.560读作: 1080.0108读作: 六、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写作:七点七零七写作: 零点九一八写作:五十三点三五三写作:

最新人教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进率。 2、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活动,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得道理,有机渗透“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概括小数的意义,认识其计数单位和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与小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 1、老师刚才买了一本笔记本,猜一猜,我花了多少钱? 2、猜一猜,老师的身高多少米? 3、猜一猜自制数位表的长和宽是多少? 怎么验证咱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你们有什么办法?(量一量) 二、合作探究 活动1、测量数位表的长——认识一位小数 出示米尺,测量纸的长,同学发现什么了?(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如果想得到准确的结果,你觉得可以怎样办? 学生思考、交流方法: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 这样的1份、2份、7份是多长?以米做单位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 再来测量数位表的长是多少?(0.6米)为什么是0.6米? 这是我们刚才得到的几组小数和分数,观察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 十分之几的数我们可以用几位小数表示? 我们再回到这个图,现在涂色部分是0.9,也就是9个0.1,如果再添一份是多少? 1里面有几个0.1? 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了吗?一位小数都可以看做几个0.1(引导学生说) 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活动2.测量宽——研究两位小数 测量宽是多少?又发现得不到准确的结果,怎么办?(再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 1份、8份是多长?以米做单位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 测量宽是多少?(0.36)0.36里有多少0.01? 活动3.自主测量课本的长和宽——发现三位小数 同桌合作测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并完成实验记录单。 测量记录单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优秀教案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教学内容第30页例3例4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6—10题。执教 日期 ()月() 日,星 期()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完整地认识小数、小数数位顺序表。 难点:探索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资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5张卡片,分别写上0、0、1、2和小数点、投影仪、视力表。 预习作业设计 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整反思 一、复习引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读出下面各数: 2.78 55.2 82 0.46 1 0.1 2.指出几个小数,分别说说表示什么? 小数分为哪几部分?整数部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记数单位是什么? 3.学生认定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板块一〗 1.出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意义。 2.师: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14分钟) 1.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探究小数的数位名称和数位顺序。 学习菜单—— (1)独立思考1里面有几个0.1?0.1里面有几个0.01? (2)你能用画图或者其它的方法探索0.1和0.01有什么关系?0.01和0.001呢? (3)自学例4,学习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完善认知结构。〖板块二〗 1.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今天的学习目标,请大家围绕下面的学习菜单自学。 2.学生自学后,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3.引导学生总结探索的方法: 方法一: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方法二: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 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

小数的意义(带主题图)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把1米平均分成10份,你能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出其中的1份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教师总结: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小数怎么表示?呢?0.5怎样用分数表示? 参考答案:0.9,0.6,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学生2: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

(周)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一备

引导出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指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完整的看一看。 (四)教学试一试 刚才我们借助圆角分知识、米与厘米、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关系认识了小数,其实我们还可 以借助图形来进一步认识小数。看屏幕(出示试一试) : 1 、上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 1”,你会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吗? 2?阴影部分是0.7,你能用小数表示出空白部分吗?(口答) (五)总结:十进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小数的意义其实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练习拓展,巩固提升 练习五1?5题 1、下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 1”,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并在括号里写出小数。 2、读出下面各数,并说说分别表示几分之几。 3、写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巩固小数意义;注意“ 0”占位的问题。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校对答案。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1元=10角, 1 元=100 分,1米=1000毫米 3角=()元=( )元1 分=()元=()元 1 毫米-()米=(: )米 5分=()元=()元7毫米=()米=( )米 15毫米=()米=( )米

张家港市青龙小学五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记录(第二周)活动地点:五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钱丹谭雪英顾利锋蒋华 活动内容: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活动过程: 一、教材解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分数的初步认识 和小数的初步认识都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的,相隔时间较远,加上小数的意义又比较 抽象,无疑这一课的学习有着很大的难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学生学习小数的数学现实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其已有知识,包括整数和分数的知识,特别是分母是10的分数含义;二是其生活经验,包括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商品价格、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方面。本课共有两道例题:例1是借助不同物品的单价来认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在此基础上教学小数的读写;例2则是借助米尺来认识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 在此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应该说例1的教学素材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例2 的教学素材用了长度单位,这就使小数意义的教学素材多元化,在不同的材料基础上抽象和 概括小数的意义无疑是一种进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试一试”借助图形让学生从较为抽象的层面认识小数和整数”1”的联系,加深小数 意义的理解。“练一练”和练习五1?5题巩固对小数的意义以及读写方法的认识。文档来自 于网络搜索 小数的意义,是小数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还要感悟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正确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及其相关 内容,是五年级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运用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是“零的突破”,更是学生对“数”的认知的又一次扩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及教学策略预设 例1的教学要抓住两个环节。第一,在根据几种物品的小数标价,说它们的价钱是几角、 几分或几角几分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一位小数的认识以及日常的生活经验,鼓励学 生自由地说,并通过交流明确“0.05元”和“ 0.48 ”元的实际含义。同时,适当指导0.05 和0.48的读法。并明确指出0.05、0.48和0.3 一样,也都是小数。第二,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0.05元和0.48元分别是1元的几分之几。例2可以先组织学生回忆米和厘米、毫米的 关系,在讨论中明确: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接着,提出:1厘米是1米的百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毫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别完成教材中的两组填空。最后引导学生比较例1和例2中每组的分数 和小数,启发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小数的理解,初步抽象出小数的意义。文档来自于网络 搜索 二、一备研讨及改进 谭雪英: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 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 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1.1小数的意义一word教案(2)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49页主题图、例1、例2,课堂活动1-3题,练习十三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等活动,让学生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游戏用纸条和题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才召开了运动会,你喜欢参加运动会吗?你最喜欢运动会上的哪些项目呀?你在运动会上都获得过哪些奖项呢?明明的学校也举行了春季运动会,运动会上的选手们争夺得非常激烈,让我们一起到现场看看。 105 课件出示47页的主题图。 2.请你仔细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反馈:跳高比赛李云1.05米,林山0.95米,王海0.92米 …… 像2.36、0.95、0.92这些数是什么数呢?除了在运动会上会有小数,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呢?看来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第五单元就是系统地研究小数的有关

知识。板书课题:小数 3.小数的产生 (1)感知测量时常常得不到整数结果 我们来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的长和高,(师生一起动手测量)黑板的长度刚好是3米长吗?它的长度是一个整米数吗? (2)介绍小数的产生 在生活中,我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常常不能得到一个整数结果,这时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4.回忆旧知,作好铺垫 以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小数,我们来看看这几道题。 (出示准备题,生口答) 1角=1元=0.1元1cm= 1 m=()m 10 100 5角=5元=()元23cm=()m=()m 10 100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开运动会的体验,直接过渡到教材的情境图,让学生收集信息,导出新课。通过测量活动,让学生感受当测量不能得到一个整数结果的时候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让学生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再通过几道准备题,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尝试例1 请看大屏幕,你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吗?请打开数学书48页完成例1。 学生独立完成。 106 (2)反馈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前置作业 一、旧知链接 7分米=) () (米 9分米=) () (米 5角=) () (元 2角=) () (元 二、新知速递 1.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7分米=( )米 9分米=( )米 3角=( )元 2角=( )元 2.小数中间的点叫做( ),小数点的左边是( ),右边是( )。 课堂作业 1.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元的 ,写成小数是( )元,也就是( )角,4角是( )元。 2.7角=( )元 0.4分米=( )厘米 3元2角=( )元 4角=( )元 0.8元=( )角 6角5分=( )角 3.零点八写作( ),2.6读作( )。 六点五写作( ),3.8读作( )。 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 1.小数中间的点叫做( ),小数点的左边是( ),右边是( )。 2.5分米是) () (米,用小数表示是( )米。2角是) () (元,用小数表示是( )元。 3.在数轴上填上适当的小数。 4.1元的109是) () (元,写成小数是( )元。3角是1元的) () (,是) () (元,写成小数是( )元。

5.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一千克梨的价格是三点五元。() (2)88层的上海金茂大厦,高为四百二十点五米。() (3)一只鸽子的体重是一点四千克。() 6.1.9米是()米()分米,2.4元是()元()角。 拓展提高 7.判断题。 (1)小数都比1小。() (2)比1小的小数有无数个。() (3)7分米+9分米=1.6米。() (4)4厘米=0.4米() 8.王华在读一个小数时,把小数点丢了,结果读成了六百七十二。原来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原来的小数是()。 发散思维 9.小于6,但最接近6的一位小数是()。 10.大于3小于4的一位小数有()个。

【小学数学】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教案)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利用小数进行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写。 3.掌握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指导】 1.抓住整数与小数的联系。 将学生已经学过的一些整数知识、规律迁移到小数中来,进行抽象、概括、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进率以及读法、写法等。学习小数的性质时,可先让学生复习整数的末尾如果添上零或去掉零,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小数的末尾如果添上零或去掉零,又会怎样?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有效地理解整数与小数的不同之处。 2.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小数知识,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人民币的兑换,科普知识中的计数方法并

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3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1课时 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1课时 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1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1)…………………………………………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性质(2)…………………………………………1课时第3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1课时小数点的移动(1)………………………………………1课时第2课时小数点的移动(2)………………………………………1课时第3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1课时第2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1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小数的近似数(1)………………………………………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2)………………………………………1课时【知识结构】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小数的意义(1)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水平、分析水平、抽象概括和迁移水平.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度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真正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步骤 一、设疑激趣. 1.我们都学过那些数?举例说明。(整数、分数) 2.你还见过那些数?(小数) 3.你在那里见过?(学生举例,教师能够适当出示:如出租车的计价牌、商场的价签等。)4.你对小数还有那些了解?你想知道相关小数的那些知识?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的实行板书:小数的意义,产生,与整数、分数的关系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小数的产生. ①口算:10÷10=1÷10= 100÷10=1÷100= 1000÷10=1÷1000= 教师提问:你能说说两组题有什么特点吗? ②学生活动:分组测量课桌的长与宽.(利用直尺) 教师提问:从测量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在实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除了能够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以外,还能够用另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小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1)理解一位小数. ①根据图意,填出对应的分数. ()米()米()米()米 ②教师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分米,是()米; 这样的3份是()分米,是()米. ③教师指出:1分米=米,也能够写成0.1米.

3分米=米,也能够写成0.3米. ④教师提问:你能将刚才填写的另外两个分数改写成小数吗? (米=0.5米;米=0.9米) ⑤教师小结: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分母是10的分数,能够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⑥教师提问:0.2米表示什么?0.8米呢?你再说两个一位小数,并说出他们的意义。(2)理解两位小数. 猜一猜: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相关系吗? ①教师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长()厘米,是()米;这样的7份是()厘米,是()米. 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教师出示的习题然后实行分组讨论. (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米=0.01米;7厘米=米=0.07米.) ③教师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能够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3)理解三位小数. 教师提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是多少? 学生在尺上找出1毫米后,教师出示1厘米的放大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1毫米的,并说明理由,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2) 苏教版

第2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1) 教学内容:P32~34例2、例3。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计数单位。 2.使学生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记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 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记数单位及之间关系。 教学难点:记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整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记数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涂色?怎样想的? (2)问:1里面有几个0.1? 引导学生把1和0.1都看成相同单位的数量。 如:1米和0.1米,0.1米是1分米,1米=10分米,也就是1米是个0.1米,或者说10个0.1米是1米。 1元和0.1元、1分米和0.1分米等。 可不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探索1和0.1的关系? 学生自主画图探索。 结论:1里面有10个0.1。 (3)你能用类似的方法探索0.1里有几个0.01?0.01里有几个0.001? 学生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4)小结: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之间的关系都是10。整数部分的1和小数部分的0.1之间的进率也是10,同整数一样,小数的记数单位也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小数的数位。 2.教学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整理出数位顺序表。 (1)师: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记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 每相邻两个记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提问:小数部分有一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小数部分有4个数位,叫几位小数?(让学生举例) 小结:小数部分有几个数位,叫做几位小数。 提问:0.7表示什么?0.26表示什么?0.008表示什么? 反复口答练习,增强识记。 结论:一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一位,这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十分之一,十分位的记数单位是十分之一(0.1)。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是几表示几个百分之一,百分位的记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让学生尝试着读一读,教师指导:如何写小数的读法。 (2)学生自学例3 交流: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介绍小数的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含义。 4.把书上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交流。提问: (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各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4)1个千是几个百?10个10是几个百? (5)0.1是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 (6)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试一试和练一练。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数位顺序和记数单位的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所以这两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进行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